读论语有感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精选14篇)

读论语有感 篇1

——傅佩荣《论语新解》

然而面对论语这样的大著作,各式各样的书籍实在太多,为此我经过了大量的筛选,最终选择了傅佩荣教授的《论语新解》。关于傅佩荣教授,而书中这样介绍他,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当然我在此所讲的是主题是论语,而非孟子。这本著作体现了傅佩荣教授的对人生的思考,能使我们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人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首先我觉得傅佩荣教授讲得很好,想要了解孔子,了解论语,必须要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了解他的生平背景。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从事业功绩方面来讲,做官的时间也很短,能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时难以想象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读其书先要知其人吧!

关于对论语的解读,傅佩荣教授将其分篇解读,分为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治长篇等等,会将我感悟最深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句子分享。1·首先,在学而篇中,我认为最终重要的是那最熟悉的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向我们传达了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和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理念与观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我想这句话所想要强调的是,先要自己努力学习,其次与朋友相呼应,然后在学业有成而为首重视的时候,可以坦然自处。

2·其次关于孝悌,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竖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论语》这段说的是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就道生仁。而其基础是“孝敬父母,敬爱兄弟”。不得不说,时代在变,思想在变,这句话或许早已不适合现在,但我觉得这种这种孝悌之心是非常重要,尤其在现代的经济社会更为重要,更为可贵。

3·在为政篇中,我觉得这句很重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在此,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身为法学专业的我,不得不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虽说古代与现代背景不同,但我对法制不论古代与现代都持肯定态度。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帅,用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国家,约束他人的行为,即使立法,也是皇帝也可以任意制定和废止,对皇帝的行为也没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这样的治国可以算作是“人治”,这时法律没有稳定性,甚至是朝令夕改,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与司法机关,法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和压榨人民的工具,人民当然无所适从。而在现在我国的法治社会中,拥有了专门的立法机关人大,人民立法取代了王法,独立的法院代替了原来的附属审判机构,确立了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防止了专权,充分的实现了人民的权利。法治的作用巨大,第一,确保公民实现权利。法治对于权利的价值就表现为依法束缚权利以放弃对权力的干涉和限制。保障自由的追求和实现权利的法律才是符合人类理性的。是否确保公民实现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步入法制社会的标准之一。第二,营造信用的社会氛围。法治所倡导的信用已不简单是对个人人品的要求,而是指当事人或交易主体能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并有能力承担义务,具备“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虔诚态度”和“责任能力”。在这种要求下,人们将在法律约束下,信用将会成为做事的标准之一,实现信用的社会氛围。第三,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因为法确认了一种能够为各社会主体理解和认同的秩序架构与秩序规则,来限制人们相互间的非理性行为。而法治就是把这种构架与规则当作治理之本,这样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构建出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人治是不能实现人民享有权利的,所以必须法治;德治是没有强制力的,无法从行为上约束人,所以必须法治;法制拥有许多作用,所以不能没有法制。总而言之,在当今这种社会形态下,我们是离不开法治的,法治的意义是重大的!

4·在为政篇中的另一句,我也对其印象深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其实就是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也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始终感觉自己想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太多的无奈和无助;还有很多人为金钱或其他诱惑,把时间用于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感觉后劲不足。准确地定位,可以使自己集中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就不懂得积累自己的资源。资源大致有:人脉、知脉、金脉。每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定位不清楚会导致自己积累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好好利用,被浪费。另外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人多来年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并不深入,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又好象什么都做不了。集中精力地职业发展,专精深,而不是“多元化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现在市场营销都讲究细分,如果经历的行业很多,各种资源收益很少,过于分散时间和精力会让你失去原有的优势。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你就不能抵抗外界的干扰,轻易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人选择工作,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哪里钱多去哪里,什么行业好去哪里,什么产品热门做什么产品,结果追逐金钱失去自我。钱不是目的,只是获取职业快乐的手段或工具而已。给自己准确定位,你就会理性地面对外界的诱惑,最终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用人单位不敢招聘你,怕你流失;上司不敢培养你,因为你的心不定,使得单位不敢委以重任。另外在求职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也不能准确地介绍自己,使得面试官不能迅速地了解你,得不到好的工作。你的同学或朋友都已经做到总监或经理了,你还长期在基层岗位工作;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也失去了自我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那么你可能经常换工作,有太多的试用期,花太多的时间去找工作,很多朋友往往一年半年在找工作,损失不仅仅是时间金钱还有自信心。别人已经专注在某个领域发展,你却还在寻寻觅觅,工资待遇事业发展等比别人差距就越来越大。想追逐金钱到后来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目前竞争压力很大,职业中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你不能给自己定位,那么你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有了机遇看不到,找到的又不是自己适合的;或者找错了大方向,改变起来很难,毕竟有太多的顾虑;或者得到的又轻易失去,迷失了方向,走了太多的弯路;或者精力分散,失去自己的优势地位,导致自信心的下降。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定位多么重要。

5·最后,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泰伯篇的那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美德也需要适当规范。而最后那一句的“偷”字,代表风俗的刻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搬家或者移民,不免和昔日的好友疏远。如果在官场上,能不遗弃旧日的朋友,自然不会刻薄无情,百姓也会跟着学习。适当会烦的美德也给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社会有很大的启示。

6·还有一句,“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

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然而我觉得我们从中得到的更重的是爱护身体、戒慎行为的道理,这告诉我们,要一生都爱护身体,并在行为上不要有偏差。

读论语有感 篇2

1. 教师要有“高心态”和“低姿态”。

所谓“高心态”, 是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 首先要清楚自己责任的重要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播者, 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在解读《论语》的过程中, 于丹强调:《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适应日常秩序, 找到个人坐标, 获取心灵快乐。于丹不仅传播经典, 还将经典解读为一种暖人心胃的“心灵鸡汤”, 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借鉴之处。教师只有以一种自信从容的“高心态”走上讲台, 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赢得学生的信任。所谓“低姿态”, 意思是教师不能因为站在讲台上的台阶较高而觉得高人一等, 相反, 应该放低姿态, 以服务者的身份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养分。于丹在书中说:在很多时候, “无言”的力量比教师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更大;“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要教育出自真心, 放低姿态也许能赢得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赞同。于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孔子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 在和学生相处时都能以朴素、温暖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弟子, 而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强行输出知识, 这样一种谦和的低姿态教育, 不仅能使学生接受度增强, 重要的是用这种态度感染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和虚心的品质。

2.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除了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 还要会用逻辑严密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于丹演讲时字正腔圆, 语言前后连贯呼应、不啰嗦不拖沓, 整文出口时一气呵成, 而且少有废话。这一点可以说她是忠实地沿袭着孔子的传统:语言凝炼, 惜字如金。只要开口就要尽量保证出口的话没有繁琐和错误, 这是教师需要努力提高的技能。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力, 还必须知识渊博, 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在《于丹〈论语〉心得》中, 于丹引用了20多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 来诠释《论语》中有些深奥的道理, 这些本来需要复杂阐述的道理常常通过一个小故事就使人豁然开朗。她把一部足以让人读一辈子的高深典籍提炼出浅显易懂的做人处世道理。这是一种技能, 也是一种传播的艺术, 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学习培养的重要能力。

3.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底蕴非常重要。

读《论语》有感 篇3

透过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直强调孝和礼,那么何为孝,何为礼?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孝,如何有礼?

在春秋时期,社会十分注重孝,问孝者也很多,而孔子对前来问孝者的回答也各不相同,面对子游的询问,孔子的回答是:“不敬,何以别乎?”从这句话中足以见得要从心底去尽孝才算孝。而面对子夏的询问时,孔子则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对于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否则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是诸礼之本,在今天的社会也是如此,而今,不乏一些虐待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泱泱大国,却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无法诠释,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孔子说过的“事父母,能竭其力”那样,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尽孝,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才能将“孝”字完整的诠释。

无礼不成方圆,上到君臣之礼,大夫之礼,下到师生之礼父子之礼,在论语中都有提及。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又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春秋时期,“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指礼节、仪式。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节,按照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不做无礼无道德的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会才会和谐。

礼、忠、孝、信、义,都是蕴含着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读论语有感 篇4

«论语»在古代是大名鼎鼎的儒家经典,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学习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知识渊博,理想远大,希望天下能够太平。便率领弟子们周游列国,游说了七十多位国君,都没有得到重用。年老后的孔子返回到鲁国,他一面传授给弟子们道理,一面把历史知识和道理整理到一起普及到民间,让更多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读了«论语»以后,我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对老师、同学、朋友和周围的人都要尊重和友爱;说话要诚实可靠;多向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去学习和请教;犯了错,一定要敢于承认错误;学习一定要灵活,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在什么时候都要一心向仁,只有仁才会成为真正的君子;我们不能在私利上讨便宜,要多想想自己是不是用正当手段取得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一个讲道理的人。

阅读«论语»这本书吧,它能带给你无穷无尽的知识,它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道理,能让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

道北铁小

五年级(3)班:李雪瑞

指导老师:任海琴

读论语有感 篇5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与他的弟子就编写了全世界最具瞩目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读论语有感 篇6

有人说,《论语》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如同一盏浓浓的咖啡,能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如同一部富有智慧的兵书,能让我们攻破人生的一道道关卡。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 治天下”。确实如此,《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多为他人找想。做任何事时,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不能强人所难。

例如我们身边的小事:坐公交时,老人上了车,也不为难那些年轻人,只是静静地等着他们让座;扫地时,有人不想扫,跟老师说,也不说某某某可以帮你扫;跟别人吃东西时,不想吃的,也不硬塞给别人吃。这些难道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有的人是自私的,不过有些人更多的是宽容、善解人意。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有宽容之心的人就会赢得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同样对你真诚。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的。就像种植物一样,你种什么,它长出什么。你种的是善果,回报你的是幸福美满;你种的是恶果,回

报你的就是悲苦一生。有些人坚持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做事只为自己着想,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最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

读论语有感 篇7

一、“在其位谋其政”,做爱岗敬业的审计人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那就是要先把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们既然选择了审计这个职业,就必须热爱它,并为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争取荣誉。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是爱岗敬业的模范,勇于创新的模范,扎实工作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依法行政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服务宏观的模范。要把审计岗位既作为干事创业的平台,又作为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才能使事业与人生完美结合。进了审计门,就是审计人,投身到审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其乐融融,其苦也甜;献身于自己追求和热爱的审计事业,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岗位上,拼搏奋进,无怨无悔。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勤学善思的审计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审计工作者,切实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岗位需要技能,干事需要本领,创新需要学习。我们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当带头加强学习,做学习的榜样、工作的标兵、创新的楷模,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审计工作需要。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探求新知识,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面对当前审计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当前,计算机审计、效益审计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业务水平。成绩的取得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需要我们大胆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发现、去总结。如果每参加完一个审计项目,就及时地去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汲取对自己今后工作和学习有价值的“养分”,及时地概括归纳,举一反三,就必定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了一种融会和提升。

三、“重礼”、“守仁”、“怀义”,做文明的审计人

文明审计是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和李金华审计长关于文明审计的指示,深刻理解文明审计的内涵,科学地把握开展文明审计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也符合孔子倡导的“重礼”、“守仁”、“怀义”。作为一名合格审计人员,不但在机关里要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外出审计时也要尊重被审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理,一定要保持平等且尊重对方的心态,懂得换位思考,把审计监督寓意于服务大局之中,这样做不但能够得到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加强沟通,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文明审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认为我们要在遵守文明礼仪的基础上,从创建和谐审计机关入手,进而将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维护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将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当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使文明具体化,争做文明的审计人。

读《于丹<论语>心得》,感悟着圣人的思想,领会着于丹和她的《论语》心得教会我们的东西。她将这些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样朴素的真理,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从经典转换成朴实易懂的语言,来唤醒我们内在的心灵,找到一种平和而又温馨的归宿地与栖息地。而我们也将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工作、怎样生活、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审计人。

读《论语》学养生 篇8

《论语?乡党第十》中,对饮食方法就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有些经典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亦颇具科学性,值得我们借鉴。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今日观点:粗细结合富营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谷食物不限于精良,五畜肉类不限于加工的细致。”也就是说饮食宜粗细结合,形式多样,只有这样,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才能通过脾胃的运化全面吸收。

古人以五谷(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作为主食,五果(桃、李、杏、栗、枣)作为辅助,五畜(牛、羊、豕、犬、鸡)作为滋补,五菜(葵、藿、薤、葱、韭)作为补充。实践证明,合理的饮食首先要处理好各种食物的配比关系,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均有其特点和相应的营养价值。因此,人们在组织饮食的时候,必须做到主食与副食之间、粗粮和细粮之间、荤食与素食之间的合理调配。

原文:“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今日观点:禁止食用过期、未熟食品

孔子认为,五谷食物放置过久而变质腐败了,鱼和肉腐烂变质了,都不能吃。食物变得颜色难看了,气味难闻了,不能食用。煮调不恰当,或未熟,或焦枯者,不宜食用。五谷、水果未到成熟时节,不宜食用。

这些提法与中医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的论述是相一致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科学性。

原文:“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今日观点:饮食有节不过量

这句话是说:“席上的肉虽然丰盛,吃的时候应有节制,不能超过平时的饮量。只是饮酒不能超过限量,不能喝醉而昏乱。”

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以致收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調。宿食停滞不消会导致积滞。许多胃肠道疾病就是由于长期的食饮不节造成的。酒,其性辛热,有毒,少量饮用可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过量饮酒,轻者可产生兴奋及呕吐,重者可陷入昏睡状态。长期过量饮酒或嗜酒成癖者,可产生慢性中毒。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今日观点:吃饭、睡觉时少说话

这句语的意思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宜言谈。”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做到(除非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但也应尽量遵从。

吃饭时说话,很容易造成食物呛入气管。多年前,我在宁夏银川市中医院带教,遇到过一3岁男孩。家长的朋友一边给孩子喂葡萄,一边逗小孩说话,突然间一个葡萄呛入气管,咳之不出,不一会儿小孩就出现窒息。当时孩子家在郊区,半个小时后被送到医院时,心脏已停止了跳动。孩子亲友悲痛欲绝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要是他们知道圣人“食不语”的名句,那么这场悲剧就不可能发生。

浅读论语有感 篇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二是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三是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

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

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当然,读及《论语》,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森严的等级观等,观点不一。“八栯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克己复礼”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又何必执着于固有的辉煌,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呢?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是极其丰富的,它

读《论语》有感 篇10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书中讲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学习领悟了这句话后,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我时常挂在嘴边。“三个人一起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借鉴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肉,我不想吃,就夹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再也没有偷偷地把不吃的东西给爸爸。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少,为别人想得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读《论语》,品人生 篇11

“贤哉!回也!”是《论语》里孔子的一句话。“回”指颜回,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孔子所喜爱。这句话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赏,说他一小碗饭、一瓢水、一间陋室就能生活自在。试问现在的人,谁还会去住一间破破烂烂的房子,而且每天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水?可颜回做到了,就连他的老师孔老夫子也自叹不如。为什么他行,我们却不行?因为他有毅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颜回能成为一个贤者的原因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了。许多人一起,必然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记得这句话还有一个典故:一个船夫载着一位文人过河。途中文人问船夫:“你会吟诗作词吗?”船夫说:“不会。”文人遗憾地说:“那就等于失去半条命了。”突然船翻了,两人落入水中。船夫这时问文人:“你会游泳吗?”文人说:“不会”。船夫说:“真遗憾,那就等于没命了。”人各有所长,生活中我们更要有求知之心,要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我自问可以温故,却做不到知新。这可谓是一套学习方法!还是事半功倍的那种。不过要认真对待,不然反而弄巧成拙。不会温故,何来知新?温习旧功课,听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却很难,至于知新,能在旧功课中找到新的知识就更难了。但只要有心,无论这个难关多大,也能被攻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是偶尔一翻,就能悟出如此多的人生哲理,不愧是哲人智慧结晶。《论语》既能与《中庸》、《大学》、《孟子》并称“四书”,又岂会差呢?说起来还是《论语》辈分大。《三字经》说:“作《中庸》,子思笔”,“作《大学》,乃曾子”,这些人都在孔子之后,而《孟子》是孟子所作,晚了孔子几辈,《论语》又是几十人所编,它真是当之无愧的“四书”之首啊!

读《诗经》有感 篇12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感情真挚、率直奔放的时代!

瞧, 在河之洲, 雎鸠鸟鸣, 窈窕淑女, 君子划舟, 寤寐思之, 辗转反侧。女子娇美, 男子率真, 思念与爱慕随着小河流水, 流入琴瑟美梦之中。

瞧, 崔嵬之上, 有一位征战在外, 伤怀家人, 仆疾马病的丈夫在沽酒怅饮;丈夫在外, 一位女子“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 丈夫不在, 为谁装扮呢?在水一方, 伊人却有淡淡的愁怨,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恋人的距离有多远呢?皎洁的月色,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情兮”触动一个男子的思慕之心, 浪漫的情怀穿透古今。

在书里, 借酒抒怀的思念, 女为悦己者容的坚守, 虽近却远的怅惘, 月下相思的浪漫……是如此浓厚和真实, 它让我对那个时代十分向往。几千年前的人的生活状况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异, 但不变的是情感;当现代的物质生活、道德标尺环绕着人们时, 我更加怀念远古中华大地上的情的浓烈, 爱的真挚, 思的浪漫, 怀的坦荡。

时已逝, 情犹在!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战争频仍却不失细腻诗意的时代!

《诗经》里有很多描述战争的古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真实地刻画了战士们在战争中同仇敌忾的决心。

然而, 我更多地被它多情的诗句所吸引。“我徂东山, 滔滔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士兵的征途漫长, 士兵的归路更迷茫。想想家里“果贏之实, 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 蟏蛸在户”, 缺乏了男主人的家庭生活何其艰辛。归途中的细雨淋湿了山野, 淋湿了心情。它飘飘洒洒地穿越历史, 淋湿了我的心灵。

《诗经》里写道:“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依依的杨柳, 霏霏的雨雪, 迟迟的行道, 饥渴的征途, 伤悲的心灵化作依依的柳枝, 触佛着我们的内心的是情思。

没有惨烈的战场, 没有尖锐的控诉, 有的是作战的决心, 有的是细腻的描写, 是诗意的悲哀。生活是艰难的, 但几千年前的中国人留下的是诗意的细腻。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

这是一个女性独立、自尊的时代。

读诗经时, 文中女性痴情、坚忍、自尊、不让的特质深深地打动了我。那个载驰夫人!卫国已破, 哥哥也死, 自己远嫁许国。可她巾帼不让须眉, 自己的祖国和父母危在旦夕, 她毅然“驱马悠悠, 言至于漕”, 许国大夫长途跋涉阻止, 但却不能阻止她救国救家之心。她说:“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你们这些大夫君子, 不要对我责备。你们一百个人所考虑的, 都不如我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她“控于大邦, 谁因谁极”的策略最终救了卫国, 历史证明最终齐桓公派兵助卫, 并赠她鱼轩。何等的智慧, 何等的勇气, 何等的尊严!

还有那个遭到丈夫抛弃的女子。年轻时丈夫抱布贸丝, 痴心一片来定情, 年老时,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当年海誓山盟, 如今抛之脑后。一个遭到丈夫无情抛弃的女子, 没有哀哭怜惜之相。最后那句“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几多悲愤, 几多无奈, 但还有几多果断。爱情没有了, 我们就这样完了!何等的决绝。

《诗经》里的女性展现出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现在的我。它让我想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坚忍、顽强、诗意、自强不息。

穿越了千年留下来的是精神、情感和民族的气节。我们的先人们多情、细腻、自尊、率真, 他们早早地就诗意地栖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

读《论语》有感 篇13

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现在想起来,我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有要求我死记硬背,却经常带我去叔叔、阿姨家参加聚会,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就悄悄地跟我说,你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特别有礼貌,谁特别博学,谁做事做得特别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爸爸,说你看,有一个叔叔他随地吐痰了,这个人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我爸爸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我对《论语》的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读的书多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对《论语》学习的热忱。长大的我,不仅停留在诵读何从生活的角度理解问题,而是去背诵和从做人的角度理解。

我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太阳炙烤着大地时,当热浪袭来时,期末考试的最后冲刺也到了白热化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生,温故早已成为主旋律。在这个阶段,我明白了要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山之所以高,那是因为每天都在得到新的石头;海之所以广,那是因为每刻都在融合每一滴新的水珠,所以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也会如同山之高大,海之宽阔。

当然在《论语》中最被推崇的算得上是仁爱与孝道了。还记得小学时的我曾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记得中央卫视曾播过这样一段公益广告:一个小孩的母亲给婆婆洗脚,她的小儿子看见后也也端来一碰水为母亲洗脚。这反映了孝与仁爱都是代代相传的。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村阿姨,从嫁到这个村子,就义务抚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地在这些老人家中奔走。她自己的四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从小就觉得村里的孤寡老人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帮忙给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有人评价她:如果富人做这样的事叫做慈善,那穷人做这样的事,她就是圣贤。看到她的故事时,我明白了什么是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然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最有用的。古人尚知要不断请教他人,要有虚心的态度。然而现在有些同学会想:我是好学生,我才不去问他们,多丢人呀!真的丢人吗?不丢人!不问怎知如何学!人与人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差,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学会谦虚。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14

读《论语》有感――宝剑锋从磨砺出

梨华中学 五二班 杨锦瑞 指导老师:江忠梅

读了《论语》,里面有一则是我印象最深,体会最深的,那就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则论语是说:经过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一个落叶的。它告诉了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环境的磨炼,才能更加体现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帮母亲拾柴火,伙伴们陪着我一起去。可那些树枝却是长满了尖刺,朋友们时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难遭厄运,被扎出一道道伤口。渐渐地,伙伴们放弃了,便劝我陪他们一起玩。我看看身旁满头大汗的母亲,咬了咬牙,一口回绝朋友,又埋头干了起来。

下午回到家里,妈妈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夸奖了我。那时的我,手上的疼痛依旧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悦。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经历过逆境。逆境中的挣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难熬的,也是辛酸的。可是,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进步,才能磨炼自己。

上一篇:秦始皇兵马俑的导游词作文下一篇:如何做好信息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