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难点分析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精选8篇)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 篇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班组在电力企业中,不仅是企业的细胞,更是最活跃、最基层的单位,属于电力企业的执行层。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以及所有的工作都要最终着眼于班组建设,因此,完善的班组建设有效的保障了电力企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实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旨在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321-01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基础单元,是电力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电力企业落实好生产安全和提供??质服务的基础。电力企业的各项发展措施、规章制度和工作目标都要在班组这个平台进行实施,电力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和安全生产也要在班组中去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电力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公司也在转变着自身的发展方式,在这种形式下,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细胞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力企业班组建设中的难点

1.1 班组建设意识不足

在电力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概念不清,推进方法错位的情况下,基层干部和员工对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领悟不深,被动进行班组建设,对班组建设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班组建设是为了应付检查,是被迫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检查和考核,班组建设甚至己经演变为一项脱离于班组日常运营的额外“任务”,变成了基层员工的一项负担。多数电力企业的班组建设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推进,严格考核的方法,但是基层干部与基层员工对于班组创建的目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员工对于班组创建活动积极性不高,方向不明确,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应付考核等现象,未形成全“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争创”的氛围。

1.2 重视制度建设,而忽略文化管理

重视班组管理制度建设和考核机制,对班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监督、跟踪,对班组创建工作及各项制度的执行进行规范,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但是忽略了如何利用文化进行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通过系统、环境的力量影响、同化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化员工被动为主动。

1.3 班长与成员的“矛盾”

工作中遇到问题,班组长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冲上前,但是不知道如何调动班员参与的热情与方法,班长干活,班员看热闹。班组建设偷换概念,单纯认为班组建设只是班组长的工作任务,以班组长个人技能提升代替班组建设。只会传授给班组长某项技能,但是对于如何建立起符合特定需求的班组管理模式、长效机制却无从下手,于是,将班组长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同于安全型班组建设;将班组长的绩效管理能力提升等同于绩效型班组建设班组建设的真正主角是基层员工,班组建设若未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争创”的大环境、大氛围,必然会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沼。按照国资委文件中提出的“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提升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推动中央电力企业科学发展的建设”目标要求,班组建设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基建设,是一项推动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期工程。加强班组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组织规划

班组建设要在上级统一领导下进行,做到分工明确,权责一致。为了实现系统科学的班组建设目标,电力企业应该设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以及其他成员。成员由工会、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基建部、企业管理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工会,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应该对班组建设进行日常性监督和管理,并且实行建设考核工作。

2.2 制定科学的班组建设标准

因为市场化经济下,电力企业必须进行改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也就要求作为电力企业基础单元的班组跟着进行改组。但是班组建设不能是自目的,毫无体系的,而应该是系统的、科学地进行组建。电力企业班组的建设标准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应该与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根据电力企业的长远目标来调整自身的组建标准,把电力企业要达到的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分配给各个班组进行组建依据。其次,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要考虑班组的特性与共性,在提出所有班组都适用的标准后,根据每个班组各自的特性,设置相应的组建标准,切不可笼统地将一套标准应用于所有班组之上。最后,班组的建设标准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制定标准绝对不应该成为束缚班组发展的固定框架,而应该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标准要能够做到灵活地应用于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不断提升班组建设的水平。

2.3 加强信息化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凸显了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当前要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加快计算机技术在班组建设中的应用,将计算普及水平作为衡量班组建设水平的一个指标。首先,在电力企业建立局域网,使各个班组之问能够更方便的交流资源,节约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班组计算机应用必须普及各种电脑基础操作,如Word.Excel等软件熟练运用。在共享资源上,上传各个班组的资料,方便查阅与利用。

2.4 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

班组长在整个班组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如果班组长的素质不高,不仅不利于管理员工,而且对整个班组的建设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特点,配备相应的班组长,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其学历不应该太低,一般要求在大专以上。并且根据各班组的特点,结合班组长自身的缺陷,对症下药,实行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班组建设贯穿整个企业工作中,在班组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用于实施、积极总结建设经验,明确不足,并不断完善,推进班组建设,使得班组建设能够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 篇2

电力企业班组实行标准化建设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都是依靠各个班组来实现的, 因此, 班组建设好坏能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2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中班组是最为基层的组织, 虽然它是企业中最为基本的小团体, 但企业中的一切基础工作都是以班组为单位。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企业要实施标准化的管理, 就要采取管理制度, 将制度贯彻执行在班组中, 以科学水平来提升班组的执行力。电力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要以实际工作为依据, 班组建设的科学与否取决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状况。班组标准化建设现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电力企业搞好了班组建设, 企业发展的基础也就牢固了。另外, 班组建设有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 是企业锻炼职工队伍的基础阵地, 企业要利用班组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 有利于员工的教育培训。班组中的成员可以在企业中进行技术讨论, 相互学习, 通过班组锻炼企业员工队伍的技能水平, 也是为企业培养适合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总之, 班组标准化建设就是以员工作为培养对象, 建设的内容是企业员工的实践能力、交流业务技能等, 锻炼和提升班组中的员工工作才能。

3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难点

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许多员工甚至班组长对班组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 认为施工班组的中心任务就是抓安全生产, 只要安全地完成工程任务, 班组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不重要, 甚至对班组建设和星级班组评定工作抱有消极和抵触情绪, 这种现象在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项目尤为明显, 导致班组建设的推进工作举步维艰。

3.2 文化建设不重视

班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班组细胞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能够使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然而文化建设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一种空洞、虚无飘渺的概念而在管理实践中被忽视, 很多送变电施工班组只重视培养业务技能, 忽视班组文化建设, 未将文化与生产有效结合, 缺少团队精神培养和自身文化塑造,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3 管理方式不科学

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组织者, 是企业最基层的领导。送变电施工企业在从“生产型”向“管理型”转变过程中, 班组长的整体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技能型的班组长多, 管理型的班组长少, 相当一部分班组长虽然经验丰富, 业务能力强, 但在管理方式上仍然是传统型和经验型, 影响了班组建设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3.4 考核机制不完善

考核标准原则上应是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有机结合, 并侧重于定量指标。但是目前仍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 只是停留在文件和制度上, 没有落实到班组, 基本上还是“同甘共苦”, 即同等得奖, 平均受罚, 因此全员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对策

4.1 员工综合管理

企业的综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的标准化管理、员工的基础管理、员工精益改进、员工绩效、员工素质以及班务的管理。其中, 标准化管理要求员工在投入生产工作中, 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依据相关规章制度, 为班组的员工制定符合其自身状况的生产工作和岗位标准。基础管理是就是要将员工的具体工作细化, 包括细节操作和措施, 对于班组的每位成员的基础资料都要规范化, 对班组的各项记录施行规范化管理, 确保上级对基础工作的员工工作变动有据可查, 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精益改进是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可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组织员工对自身的工作状况进行改进, 避免造成时间和效率上的浪费。绩效管理是依据相关规章制度, 对班组员工进行工作质量的评价。员工素质管理是对其进行培训, 组织班组开展常规的培训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 使其掌握新设备和新项目的应用技能, 强化员工专业技能。班务管理是实施公开制度, 结合政治教育形式的变化, 组织员工进行政治学习, 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创办的各项活动中, 丰富员工生活。

4.2 加强文化建设

作为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 班组文化既是班组正气的引擎, 又是团队和谐的纽带。 (1) 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代会重要精神, 充分履行民主监督管理职责, 通过定期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开通班组博客和班组论坛等方式扩大班组和职工的知情权, 激发职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情。 (2) 营造文明、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以“冬送温暖, 夏送清凉”活动感召班组员工, 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快速成长。 (3) 丰富班组业余活动, 增强班组凝聚力。在送变电这个特殊的行业里, 由于常年在外施工作业, 同事间不仅有并肩作战的战友情, 更多了份相依为命的兄弟情, 积极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小型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 有助于巩固员工间的感情。通过加强班组文化建设, 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增强班组员工的归属感, 创建“和谐型”班组。

4.3 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必须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 将生产目标落实, 结合班组实际制定班组安全生产目标, 建立健全适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避免现场出现违章的行为。因此, 班组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组织班务会, 开展安全学习,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4.4 专业管理

班组专业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实际, 确保员工完成各项专业绩效指标, 对员工的各种生产任务做好工作记录。班组要明确专业管理的目标, 强化专业技术要求, 严格控制生产质量。

4.5 服务管理

在与客户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 制定内、外部服务规范和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严格按规范操作, 确保服务优质、高效、快捷。

5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实例

5.1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概况

某供电供电公司对企业班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然后应用网络图和木桶原理对班组建设的缺陷进行了专项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 该企业班组建设的缺陷主要在于员工职业素质较低、技能水平不强、基础管理不牢;班组、工会各自为政, 思想不统一;班组员工创新意识不足。该供电公司根据企业班组建设实际情况, 决定开展“三组联创”活动, 加强班组建设。

5.2“三组联创”活动实践

5.2.1 编制“三组联创”活动作业指导书

“三组联创”活动的实施目标是带动企业员工创新意识的提高, 该供电公司结合量化考核、便于操作的原则编制作业指导书, 明确该活动的考核原则为: (1) 考核工作统一由公司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2) 考核按班组、党小组和工会小组分别进行。

5.2.2 试点先行

(1) 建设“管理规范型”班组

在班组管理中, 制度、流程、标准是管理的基础。试验班组根据《国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和《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规范》中的作业规范, 认真梳理工作流程, 并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 供电公司工会小组积极配合班组活动, 促进了“两票”填写、班组缺陷管理等50余种制度的落实。另外, 工会小组动员班组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员工负责信息核对、PMS, SG18b系统录入工作, 然后将各项标准、制度录入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班组在上述活动中建立起16项安全管理规定, 27项运行管理规定以及10项典型事故处理预案, 真正做到了按制度管人、依流程管事。

(2) 建设“学习创新型”班组

为了提高班组员工职业素质, 提升作业水平, 试验班组与工会小组和党小组共同实施“两项工程”: (1) 职工素质登高工程, 即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其职业素质, 同时鼓励班组员工认真参与专业培训, 主动学习, 并以技能竞赛的方式进行考核。 (2) 技术创新工程, 为了提高班组员工作业执行效果, 试验班组积极开展“QC”活动、改造活动、设计活动等, 有效的提高了安全作业系数, 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

5.3“三组联创”活动实施效果

该供电公司开展“三组联创”活动以来, 班组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班组文明建设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 并且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6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班组建设贯穿整个企业工作中, 在班组建设方面, 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用于实施、积极总结建设经验, 明确不足, 并不断完善, 推进班组建设, 使得班组建设能够符合电力企业实际发展需要, 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对此,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然后对现如今电力企业班组建设的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具体探究了如何开展电力企业班组建设工作, 最后结合某电力企业班组建设实践对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杜军, 宋士锋.企业班组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 2014 (5) :61~64.

[2]姚慧.浅谈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企业导报, 2014 (17) :138~139.

现阶段电力营销管理的难点分析 篇3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难点;分析

一、“基数管理模式”带来的困惑

直属供电企业作为省公司电力产品的供销系统,多少年一直延续着“收支两条线”的“专业指标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由于供电区域和负荷分散率的不同,以及电价目录繁杂带来的用电类别不同,供电企业的应有效益较为模糊,不像其他产品那样清晰,几十年来基本沿袭着原有“基数”挖潜,在当今越来越显示出弊端,只有对先进的鞭策,才有对后劲的促进。由此在供电企业形成了留一手的现象,不敢把潜力挖尽,甚至出现了自行调整指标的现象,由于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均价等指标之间的相对性,关口电力表计是供电企业自己抄核,及售电均价水平的模糊性,调整的余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长此以往,经济指标失去自然属性,而由指标管理支撑的电力销售管理必然陷入困境。

二、电网受电价格带来的困惑

电网售电价格始终受国家物价部门控制,而现行价格体系基本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结构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价格模式越来越显示出方方面面的不适应。

1.电价分类不合理。电价分类过多。有些是为体现国家对某行业或产品的扶持政策,有些是出于统计需要,原本是为了加强管理,岂不知成了管理漏洞的根源。如:高压用电的种种优惠电价,农业及排灌的优惠电价,低压用电中居民生活、非居民照明,非工业用电的繁杂分类等,尤其是排灌电价过低,为各类加价让出了空间,农民并非受益。由于市场冲击,用电性质、用户产品的变更越来越频繁,这种电价模式为电力销售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加大了销售成本的开支,一个地区售电收入应该是多少,永远是个谜。

2.电价中反映电力成本、生产基本特征和供求关系的程度太弱。尽管现行电价中大工业的两部制电价以及近年推出的峰谷电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本、生产特征及供求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物价部门制定的峰谷时段与实际峰谷负荷曲线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季节性电价、累进制电价以及像电气化铁路牵引这样对电网影响十分严重的特种负荷电价等均是空白,形成了电力生产部门在为日高峰负荷,年季节性高峰负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电力销售部门却在反映的电价引导下去区分何为非工业用电,何为非居民用电,形成了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的被动局面。

三、代征费用的困惑

《电力法》第四十四条对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方面作了即严格又灵活的规定,及对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内可以在电费中代征费用,而该指定范围以外的所有部门则无权代征。孰不知,从省、市、县、区层层效仿,其结果是层层加价。层层加收的代征费用带来了以下几种现象:

1.代征费用的高额,反应了电价的低廉,局部完全统计,代征费用的额度占到了电费收入的14%-25%,反映了电价的缺口空间,层层地方部门占用了它,而电力部门则在低价电费的束缚中步履艰难,形成了电价低、电费高的恶性循环。

2.代征费用还带来了地方小电厂自供区的蓬勃发展。由于自供区可以躲掉代征费用,使小电厂自供区的供用双方在价格上双方收益,已形成与主网争地盘的趋势,电费中存在代征费用本身就是不应该的,这是强加于国家电力部门的不平等待遇。

3.代征费用还带来了另一种现象。企业资产重组已成为一种潮流,其中引起电力企业十分关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小型发电厂与高耗能企业重组,高耗能企业以“自发自用”形式用电。这种重组使得一切代征费用则全部可以不收,这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也许是重组的主要“动力”。

4.尤其可悲的是,因为电力部门为层层政府代征了种种费用,由此招致了层层政府每年的“例行”检查,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底,这不仅严重干扰了供电部门的正常市场秩序,而且每年的招待费用成为供电企业沉重的负担。

四、电费回收的困惑

当前,电费回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欠电费的用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负荷性质重要的一类用户。如铁路、煤矿、化工厂等企业,因中断供电可以带来人身伤亡或重大事故。

2.公益事业用户。如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等,停电能大面积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3.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企业。

4.地方政府的重点企业。

可以看出,供电企业只要具备了“不交钱、不供电”的起码权利。当然应当是在健全的停电手续前提下,用户因种种特殊原因具有不交钱的权利,而供电企业却没有不供电的权利,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电力企业如何应付得了。

五、法制观念淡薄的困惑

随着电力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电力企业,特别是供电企业的法制化管理也进一步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但是,由于社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在依法生产经营时常面临一些难点和困惑。目前,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用户认为拖欠电费对自己有利,造成供电企业资金回收及再投资走入困境。这些年,违章用电、破坏电力设施等问题非常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也反映了供电企业用电营销部门监督检查深度和广度不够,惩处力度不强,为此供电企业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电力法及配套法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电力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海洲: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6(08).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 篇4

电能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电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一些用电大客户,它们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用电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一些电力设备也相对复杂。由于电能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危险性,而用电大客户一般都使用大功率设备,其存在的危险就会比一般用户更高,因此用电大客户的设备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电力管理部门来说,做好用电监察工作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提高用电大客户的设备管理,更能够保障用电的安全性。

1、大客户的用电特点

由于用电大客户对于用电的要求比一般用户高,电力检查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因此对大客户的用电特点进行了分析。

1.1用电量大

用电大客户一般都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因此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电量相当巨大。使得电力的管理工作非常难进行,而电力检查管理机构的用电监察过程对于一般的用户检查都是很复杂的,所以对于用电大客户来说就更加复杂。

1.2电压高

用电大客户的用电量非常大,因而它们的电压等级设计选择会非常高。当用电大客户的相关设备同时运行时,高电压就会随时出现危险。由于用电大客户的大型设备体积是很大的,质量也是相对较大,因此当设备固定好位置之后就会不易挪动。在这种情况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就会出现一定的难度,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3危险性高

一方面,较大的用电量和高电压直接导致了大客户用电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用电大客户企业中的设备都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它们的安装、检查、维护工作都是非常难的,这便会增加了用电大客户的用电危险。这些大型用电企业中的用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它所造成的危害远比一般用电户严重的多。

2、供电企业对大客户的用电设备检查管理的现实意义

对于大型用电企业来说,主要是注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对于企业供电设备一般都不会给予更多的重视。虽然对于大型企业用电方面存在着很大危险性,对用电设备的管理更是非常有必要,但是他们聘用的电工技术人员大多是专业性不强,对新型设备不熟悉,从而导致企业的供电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一旦危险降临,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检查管理机构有必要加强用电监察管理,这样才能很好的保障企业与人员的安全。用电监察管理机构在现实中应尽的职责一方面是对用电大客户的设备安全进行检查和监督,包括企业的用电设备填加或减少,设备改进也要通过用电监察管理机构的审查,还有禁止企业使用一些老化的电线,并对电路进行危险排查,更要做好定期的用电安全检测;另一方面,全面对大客户的合法性用电进行检查,对于用电大客户的检查要加大力度,由于其用电量大,费用高,因此有不法企业会有窃电行为,从而导致供电企业的效益损失巨大,同时大型用电企业也会出现危险。所以对用电大客户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从而保障大客户的用电合法和安全。

3、忽视大客户的用电设备检查造成的严重

后果第一,用电监察人员在对大客户用电设备进行检查时,对于设备是否符合标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一些大型用电企业中不合格的用电设备继续使用,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有一定的损失,更有可能对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造成伤害。第二,供电企业的相关人员,在对用电大客户进行用电监察过程中,不注意对大客户企业中连接用电设备进行排查。由于用电大客户长时间的高压用电,会对设备造成很大损害,因此客户设备要定期进行试验,若一旦超过使用期限,设备会发生老化现象,这时如果还在继续使用,就会设备损坏,从而发生事故,严重者将会导致系统发生故障,进而危害到使用人员生命和企业的效益。第三,大客户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安全措施,然而,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忽视这一点。这会导致如果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设备将会停止运行或发生一定的危险,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害带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第四,供电企业没有为一些重要的大客户配置好应急装置。像医院这种重要的用电大客户,一旦供电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应急装置继续进行供电,而是暂停供电,就会使得医院的病人受到严重威胁;还有就是交通枢纽一旦供电装置出现问题,停止供电,若没有其它设备进行供电,道路上红绿灯就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甚至是出现车祸,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供电企业要极其重视对重要的用电大客户装配好应急装置,防止出现紧急情况后无法解决。

4、加强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的管理

忽视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检查的管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供电企业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的管理,从而保障客户的用电畅通。对此,可以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有秩序的管理工作人员检查客户用电设备的过程,从而使得检查过程更有效率、更能保证安全;可以设立专业的监管部门,有专业的人员对客户的设备、电线、是否有应急措施进行检查,从而更有效的使得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不得有马虎和包庇行为,禁止一切不符合标准的设备使用、不合法的用电企业运行。

5、总结

托福写作难点分析 篇5

限入这种境地的考生,显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参考时间为40分钟的作文,一般应该在35分钟之内完成,再用几分钟的时间检查语法错误,可有的考生十几分钟一句话都写不了,就是因为他太进入角色了,他想向判卷的老师掏心掏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考作文的目的纯粹是通过这一命题形式,考查考生的英语水平如何。命题人关注的是书面表达能力,以作文题为例,至于为什么海洋里的鱼越来越少,原因基本成立,内容相关即可,根本就没有必要想破脑袋去找原因,不要去猜测判卷的老师喜欢什么观点,只有当作文明显跑题时,内容才体现出其重要性。

托福口语难点解决方法分析 篇6

一.托福口语备考中存在那些难点?

1.准备时间不够

托福口语考试在整个考试中是唯一一个以秒计时的题型,所有的题目算上答题时间和准备时间没有一个超过了一分钟。如果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系统的复习,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出优秀的答案的。

2.词汇量不够

在托福口语考试中,模板确实可以帮助大家取得高分,但是考生如果在考试的时候使用一堆非常简单的或者是非常模棱两可的词汇,肯定不会引起考官的共鸣的。

3.表达磕巴

新托福口语考试采用的是机考的形式,这和中国考生以往习惯的英语考试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考生是不可以通过表情或者动作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的,唯一可以证明考生水平的只有考生的口语。很多考生因为不适应这个考试环境,所以在表达的时候磕磕绊绊,造成了低分。

二.备考遇到难点怎么办

1.打好基础,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考生应该在清楚的了解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和准备时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时间,提升做题的能力。托福口语task1和task2的准备时间是15秒,答题时间是45秒;3,4题的准备时间是30秒,答题时间是60秒;5,6题的准备时间是20秒,回答时间是60秒。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语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比如在1,2题中,如果考生的语速适中,建议考生在前六秒内就完成主题句的讲述,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采用一个论点加一个例子的方式组织答案。每一个的陈述应该在20秒之内。如果考生的语速过快,那么在中间部分论述的句子就应该适当的增加,反之,则减少。

2.积累口语常用词汇

无论对于托福考试中的哪个题型来说,词汇都是备考的基础,对于托福口语考试也是这样。小编建议,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采用分类识记的办法,采用《词以类记》着重记忆人物类,事件类,地点类和教育类等方面的词汇。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一定要重视这些单词的拼写,读音以及用法,要特别注意多音节单词的重音问题和它们的固定搭配问题。

3.多做模考

在备考的时候,建议考生采用模考软件比如barron进行练习,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考试场景和考试环境,帮助自己熟悉托福口语考试的机考的形式,做到心中有数。

托福口语范文:和朋友一起开公司

题目

If you run a small business with your friends, what do you want to do?

Sample Response

I would like to start a business making and selling handmade accessories.

I really love fashion, so it would be fun having a career related to the fashion industry. If I sold handmade accessories, I could attend trade shows and follow the latest trends as part of my work.

I also like making things by hand. If I sold the accessories I make, I could earn money from my hobby. It would give me a chance to get paid for doing what I enjoy.............

托福口语范文:教老年人用电脑

题目

To teach old people to use the computer in the community, which do you think is better? To find a professional to teach them outside, or to find a student to teach them at home?

Sample Response

If an older person wants help learning to use a computer, it is better to find a professional teacher.

An experienced teacher has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to answer all types of questions that the student might have. He or she can explain about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s and related products.

In addition, teachers are experienced inpresenting information so that it is understandable. They will not get frustrated trying to explain the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ways.

A professional teacher with a solid understanding about computers who can explain things clearly is the best choice to teach an older person.

浅析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的难点 篇7

1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内容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内容有: (1) 计量管理稽查, 检查营销系统内的计量设备, 确保其符合稽查的标准, 及时更换有故障、缺陷的设备, 或者调整设备的参数; (2) 电价电费稽查, 审核电力营销的人员行为, 避免影响电价电费的准确性; (3) 用电检查稽查, 规范营销稽查中的合同, 重点管控合同及异常情况, 强化监督在管理内的应用; (4) 营销系统稽查, 管理时注重营销系统内的资料管理, 排除系统内的偏差, 管理好营销系统的稽查行为, 保障稽查管理的基础性, 促使营销系统稽查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2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难点

结合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运营, 汇总管理中的难点, 列举其在稽查管理中的表现, 如下:

2.1稽查管理认识偏差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 认识方面不具备准确的定位, 虽然具有用电检查功能, 但是管理重心有误差, 达不到市场规范的标准, 进而不能全方位的发挥稽查管理的功能, 制约了电力营销的发展。

2.2营销稽查缺乏重视

经过调查分析很多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并不重视, 对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缺乏正确认识, 所以对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定位不准确, 导致在稽查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发挥。由于缺乏重视导致在电力稽查管理中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缺乏深入分析, 管理监督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 整个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走形式、搞过程, 缺少实用性, 令人堪忧。

2.3稽查管理效率低下

目前稽查管理的效率低下, 有的稽查没有专职人员, 有的稽查全都是快退休职工, 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营销稽查运行模式, 开展稽查工作又需要协调多部门各专业联动, 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而且存在明显的弊端, 由此表现出稽查管理效率方面的难度。

3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控制

电力企业在营销稽查方面, 根据管理的内容及难点表现, 提出稽查管理的控制方式, 避免影响电力营销的水平, 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列举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控制策略, 如下:

3.1改善稽查方式

电力企业运营中, 营销管理方面, 应该摒弃传统的稽查观念, 树立创新性的稽查管理意识, 在营销稽查内, 引进内外结合的方式, 改善稽查管理的方式[1]。例如:电力企业遵循营销市场的要求, 借助现有的营销平台, 安排周期性的稽查管理, 按照电力营销稽查的流程, 如行风建设、计量、营销、检查等, 完成周期性的稽查管理, 充分发挥稽查管理的功能, 稽查管理人员, 在改善稽查方式的过程中, 同步管理观念, 促使电力企业内, 实现流程化的稽查操作, 进入全过程、闭环式的管理状态, 保证稽查管理的可靠性, 避免引起管理风险。稽查方式改善后, 有利于强化管理运用, 规范稽查管理的过程。

3.2构建异议制度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的异议制度, 专门为营销中出现的异常提供制度依据, 解决当事人的异议问题。电力企业在营销稽查管理上, 构建异议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2]。例如:异议制度中规定, 当事人在不满意电力企业的营销处理时, 可以进行一次申诉, 经过调查部分处理, 当事人的异议合理, 需要由电力营销稽查部门重新校核,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处理当事人的异议。电力营销稽查的运营, 管理上对异议制度有一定的需求, 异议制度可以在当事人申诉时提供条件, 杜绝电力营销稽查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提升稽查管理的服务能力, 加强稽查的控制力度。

3.3强化稽查监督

稽查监督的强化方面, 主要体现在管理服务、行风建设中。电力企业顺应营销稽查的管理发展, 构建全面的监督体系, 保障稽查管理内, 具备优质的服务, 促使行风建设, 可以稳定的进行。电力企业在强化稽查监督时, 应该充分了解用电用户的实际需求, 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上, 实现稽查监督的实践性, 达到用电用户的需求标准, 进而解决用电用户在电力使用方面的困难。稽查监督的强化内容方面, 需要与市场保持同步的发展, 一方面符合电力市场的要求, 另一方面与增供扩销联系, 拓宽电力营销稽查的管理范围。

3.4成立专项机构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 成立专项的机构, 负责营销稽查的管理工作。目前, 电力企业在积极的创新营销稽查的管理, 目的是解决稽查管理中的各项难点, 降低稽查管理的压力。专项机构, 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其可有效分配营销稽查的管理内容, 包括电价控制、电费核算等, 在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 起到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作用, 调节营销稽查的各项工作[3]。专项机构根据稽查管理的闭环要求, 规划好一定的时间段, 提供营销稽查管理的报告, 促使管理人员可以掌握电力营销的实际状况, 清楚了解营销稽查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 找出稽查管理的漏洞和缺陷, 由机构人员给与解决的措施, 提出指导意见, 完成整改、跟踪、归档的工作, 体现专项机构在稽查管理中的规范性。

3.5推进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应用

通过将监控系统与稽查网络, 提高工作质量, 学习先进典型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 不断强化电力企业的营销稽查监控网络, 将反违章“大防控”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最前沿。运用事前狠抓质量目标, 事中狠抓质量管控, 事后狠抓质量评价的三步走方法, 并通过总结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经验, 开展应用宣传、学习的活动, 充分发挥“窗口”“数据”“秤杆”的专业户延伸指导、示范引领作用。

4结束语

稽查管理, 是电力营销中的核心项目, 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运营。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 全面落实相关的控制措施, 降低管理工作的困难度, 保障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 进而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避免电力营销中出现错误的管理信息, 减少失误率的存在, 便于在电力企业中树立服务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颜骏.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营销稽查工作分析[J].管理观察, 2014, 27:104-105.

[2]徐辉东.浅谈如何加强电力营销稽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3:151.

[3]李韩颖.浅析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9:229.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 篇8

关键词:电力营销计量;电力体制改造;重点难点

从电力营销的角度来说,电能计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其能够准确的将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加以反映,同时可以有效的将电能计量的数据进行结合,进而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输配电规划提供技术支持。而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并作有效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判断设备的性能,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设备进行优化和改造,这样也能够达到降低消耗、节省能源的效果。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各界人群对于电能的需求更大,因此其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更高,电力计量在网络化与智能化角度来说,其水平正在不断飞升,因此为了更好地配合当前电力系统的改造,对于电力营销计量进行改造尤为重要。

1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发展和改造分析

1.1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计量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我们从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过渡到了自动化抄表方式。相对来说,人工抄表方式其功效效率很低,而且因为人为抄表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在抄表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情况更大,而相比现代化的抄表方式,主要采用自动化抄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抄表的可行性,完善了抄表的价值体现,也促进了抄表的效率。这种自动化的抄表方式所具备的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准确性和高效性。而自动化的抄表方式需要借助不同的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应用才能得以实现。

自动化抄表系统应用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1],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分析该技术的实现原理,其主要是调整和调制信息的频率,进而对输电线路进行叠加,这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梳理和传输,因为技术的先进性,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技术方式,而且这种技术的故障率较低,即便出现故障,其维修难度也不会太高,且成本费用低下,所以可以被应用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而将这种技术应用在10kV或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当中,能够获取到更好的效果。

自动化抄表系统也对无线扩频技术加以应用,这主要涉及了转换技术的应用,对于需要发送的数据需要进行信号的转换,而这个过程中的转化往往需要通过数字信号来进行,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调制解调功能,当扩频码生成器生成相关的序列号以后,该技术能够直接对其加以利用,进而完成解调的工作,以便于获取其最开始所发出的信号。这是一项安全性较好的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实现长距离的通信传输工作。

自动化抄表系统还对复合通信技术有所涉及,对于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和功能,而实现这一点需要综合多点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在电力营销中实现复合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依靠的是其自动抄表涉及的具体项目和情况,同时结合相关的通信方式,可以促使自动化抄表的多种通信功能得到实现。

1.2 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改造的意义分析

纵观整个电力营销工作,电力计量工作是其工作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能够为电力营销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而当前时代是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各项高新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当中,这也使得网络技术在不断地普及和推广开来,在这种背景之下,电力计量的网络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地加深。从全局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电力网络尚且处于初步发展中阶段,各项发展均不完善,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也使得当前的电力营销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的突出。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电力营销工作过程中资金较为匮乏,那么因为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将会导致对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存在着差距,这样就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出现超负荷运行的状况,因此对于改善电力营销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线路出现老化和皲裂等问题,设备因为年深日久而陈旧,都可能会导致电力资源出现一定的浪费,基于此,对电力营销进行改造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工作任务。

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重点问题分析

2.1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思路和安全问题分析

从当前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需要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系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片面性太强,往往只过于对事务性劳动加以重视,导致很多用户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浪费在了查询当中,站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被动的营销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环境的应用。所以电力营销系统管理的主要工作的重点方向应该放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的电力系统营销计量管理模式[2]。而基于老式的电力计量装置大多都是敞开式,所以其安全性能较差,而且基本上不具有防窍电功能,这也会导致一些非法的用户通过自行改造的技术来进行偷电,因此对电力营销计量的改造当中,怎样应用计量方式和更好的计量装置,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选择的时候,选择封闭式的装置,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非法用户或因为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而对二次回路接线做出改动。同时还可以采用电磁密码锁的方式对变电所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端子箱作出封闭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其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同时对于大客户来说,可以通过采用专线专柜计量的方法来进行计量工作,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的安全性。

2.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计量装置改造的重点问题

对计量装置计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两个工作组件分别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因此需要将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进行提升。基于此需要对智能化电力营销计量系统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加大,对于该装置的应用不能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同时也要注意需要合理地改善其常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窍电行为的发生率。对于其外部环境需要进行保持,使其设备具有较好的情节情况,同时也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这样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避免温度过高所造成的影响,防止因为灰尘等情况导致其计量装置不能正常的工作。还需要在电能计量装置上面安装辅助继电器,这能够有效的对其母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切换。做好动态的计量电压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电压丢失的情况。对于传统的计量装置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安装自动切换装置需要将其连接到监控中心,这样在改造过后,系统便可以实现自动检测的工作,如果无法实现自动计量,那系统将会自动报警。

3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分析

3.1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数据挖掘技术

电力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进,其在改革过程中对于电力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从电力营销计量的工作来分析,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数据处理工作具有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从某种角度来分析,其数据的挖掘技术也十分具有难点。从电力营销的计量具体情况来分析,需要通过对多种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通过对决策树算法进行利用进而实现对于不同复合类型的分类工作,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电力精细化营销生产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然后对于不良的数据进行有效矫正,通过BP神经网络来实现对未来负荷的预算工作。

3.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构建数据处理系统

电力营销计量的工作量比较繁重,而且其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处理的时候其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这也使得其对于相关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储存等方面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在改造电力营销计量的时候,需要有目的性的对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进行利用,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综合处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目前来说却是电力影响计量改造当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对数据进行搜集的时候,必须要统计电表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对客户的用电信息和用电费用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应用到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记录方法,这能够有效的对数据当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改善和分类,提升工作的效率。

3.3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难点问题——数据传输模块

在电力营销的计量工作中,以目前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读取技术尚且不能对数据阐述读取的智能化方式进行实现,而用电设备方面也无法实现即刻辨识能力,在计量数据的关联和处理等方面,其仍然处于人工处理的阶段。基于此,需要对电力营销计量中的传输模块的通用性进行改善,同时改善电力计量数据传输效果,使其尽可能的朝着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读取的智能化,进而达到了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4 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电力营销计量改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文中涉及笔者的一些主观看法。笔者分析认为,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实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同时其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因此做好电力营销计量的改造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向寿柏.电力营销用电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17(23):463-464.

上一篇:毕业设计之万年历下一篇:人力资源岗位六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