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通用12篇)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老师: 丁漩

组长:

组员: 李明建、增瑞、张洪、张健、于海跃、姜畔、王周蒙剑、郝译钧

年月

一、标题

字体要求:黑体,3号(加粗),居中。

二、正文字体、格式要求

宋体,5号,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一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序号用“一、二、三、四、”

二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序号用“

(一)(二)

(三)(四)”

三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序号用(1、2、3、4、)

三、版面格式

(一)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行距:固定值20磅

(2)纸型:A4,纵向

(3)页码居中

(二)参考文献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 [2] [3]„„”,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例:

[1] 卢琦,杨有林,王森,等.中国治沙启示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熊善松,张文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工程防沙治沙[J].防护林科技,2005,(2):24-26.注:专著为[M],报纸为[N],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

[S],专利为[P]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学校政策的调整,以及自习学生人数的增多,为使本校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自习环境,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习中来。本组近期展开了一次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大学不上自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需要克己自律,自觉地进行学习,充分的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兼顾自身的发展与能力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而现今,多存在学生缺课、逃课、在寝室打DOTA、睡觉的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学习,而且损害身心健康。

(二)研究内容

本校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频率、学习效果、座位使用情况、校方政策等。

1、问卷设计(三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在校就读大学生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利用课间发放和回收

(3)研究方法。

二、关于**的概述(一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

(一)(二)

(三)三、关于自习环境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级标题,宋体,5号,加黑)

(一)(二)

(三)四、关于自习环境的建议或措施

(一)(二)

(三)参考文献:(内容,宋体,5号,加粗,行距:固定值20磅)

[1].(内容,宋体,5号,行距:固定值20磅)

[2]

[3]

„„„

附件:(附上调查问卷,宋体,5号,加粗,)

关于**的调查问卷(黑体,3号(加粗),居中)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2

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态度。2009年7月至9月份,唐科院校园经过百天综合治理,10月份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全院师生面前。已在学校就读一年的08级学生,暑假后开学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亲眼见证了校园发生巨大的变化;而09级学生一入学就踏进我们整理一新的校园。校园环境经过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带给全院师生几多惬意。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维持清爽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高职院大学生学习生活氛围?

1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校园物质环境的态度和寻求解决措施,2010年4月院心理咨询室课题组随机抽出08级和09级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关于校园物质环境的小型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分08级和09级的两种,只有部分问题不同。共有430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30份,回复率100%。

在“对学校的物质环境满意程度”调查中,60%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34%的同学表示一般、基本满意。可见,大多数同学对自己将生活三年的“家园”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对校园物质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差无几。

08级:调查271人,如图1。09级:调查159人,如图2。

在问09级同学“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大门,看到图书馆楼墙面上彩色的‘校园分布地图’,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时,54%表示能尽快寻路或很快熟悉校园。

在“你能指出校园内与一般大学不同,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地方在哪里吗?”只有4%的同学没能指出来。在“空间设置上,校园能满足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吗?”有96%的同学答能满足课余散步休闲,有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

在“你认为校园环境的优劣会影响您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吗?”约93%同学认为会受影响或有时会影响。说明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的校园物质环境对有效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当问及“如果你第一次扔垃圾没扔进垃圾箱,你还会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吗?”5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再次把垃圾扔进垃圾箱,32%的同学表示有时会有时不会。在“你认为维护校园良好环境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上,90%的同学认为是学校所有人的责任。

在“你认为校园内哪些因素会给予您的安全感?”时,有96%同学认为路灯的数量和亮度、场地开放型程度、交通秩序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在“如果校园内多张贴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标志,您认为会帮助改善环境吗?”的问题上,有73%的同学认为肯定会的或可能会有影响。同学们对于校园环境普遍表示满意,但揪其细节,也能轻易列举出不足之出,可见同学们平时对于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很高,但破坏环境的行为,又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说明学校对于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包括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忽视这种教育意识。

2 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建议

2.1 增加一些斜向的捷径

“校园草地、场地、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这是为了缩短路程、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外校园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甚至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以便尊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我院建设中没有尊重这种行为习性,故在草地中有几条人踩出来的小路存在。

2.2 加强校园绿化环境

调查中“你认为学校的绿化环境好吗?”,有63%的学生认为一般,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校园内的绿化还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将校园绿化建设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2.3 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

合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为我们的需求和目标服务。院科技报告厅的使用中出现地面、椅面被随意弄脏、椅子被损坏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议或讲座的组织使用者,在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每次都要不厌其烦进行提醒和教育,长期以往学生一进入会议室就会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破坏公物和乱扔废弃物的行为,相信科技报告厅就能发挥其良好的使用功能。

2.4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

我们建议各系领导、辅导员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思想,使环境保护意识在师生心里生根发芽。

3 小结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3

【摘要】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了当前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学习环境现状,也发现了一些其所存在的問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针对学校和个人在自习教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与部分对策,希望以此来改善大一新生的自习教室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 自习教室 学习环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重中之重的教育环境又正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基本都在室内,不同的学习环境有着不同的舒适度,然而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会给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较差的学习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心情,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情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好的环境,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二、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此环境内身心健康,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了解到了环境影响学习效率的以下几个方面和所占比例:1.效率下降(15%)2.情绪压抑(10%)3.记忆力下降(4%)4.发困(6%)5.烦躁(18%)6.头痛(3%)7.热感(9%)8.没影响(35%)。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环境对学习效率是有影响的,且在不同的方面造成影响,比如闷热的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心里感到烦躁,通风不好的环境易造成学生的发困、头痛等情况。当然,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但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环境的感觉影响不大。

三、自习教室的环境情况分析

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了解到了自习教室以下三方面的有关情况:1.空气质量2.热感觉3.湿度感。(1)关于空气质量方面,其中认为自习教室空气质量还不错的人数占25%,认为较闷的人数占55%,剩余20%的同学对空气质量没有任何意见。可见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空间较小,造成空间人口较密集,造成空气不流通,从而使人感觉空气质量较差,使大部分同学感到较闷,造成学习效率下降。(2)关于热感觉方面,其中认为稍热的人数占8%,认为较舒适的人数占92%,没有人认为稍冷。可见,由于人多,从而造成整体温度稍高,但是在同学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可接受的同学只占少数,说明自习教室的温度方面还比较令同学满意。(3)关于湿度感方面,认为有点湿的人数占25%,认为一般可以接受的人数占25%,没有任何意见的人数占50%。可见,湿度环境方面也还不错,能令大多数同学满意。总体来看,自习教室最需要改善的是空气质量,温度方面最令同学满意,湿度方面还可以,多撒些水应该能再加湿一下空气,使空气的

新鲜度提高。(4)另外个别班级自习教室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伴随着夏日的来临,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温度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可是教室的窗户上并没有安装纱窗,这就使得在开窗通风的同时会飞入大量的飞虫,尤其是蚊子令同学们特别烦恼,夜晚的灯光更会吸引大量的飞虫“入侵”,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四、改善建议与措施

1.及时为没有窗纱的教室的窗户上安装纱窗,从而有效的防止在通风的同时造成飞虫大量进入教室。

2.在教室内适当泼洒弱碱水。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碱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无毒害的碳酸钠和水。从而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提升空气质量。但多数人认为也许实践起来效果可能不是那么明显。

3.绿色植物一直被大多数人们放入卧室来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实际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出同学们对给教室增添一些植物的方案表示满意,植物不仅仅可以净化空气,还有缓解视疲劳,改善心情的作用,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环境舒适度。

【参考文献】

[1]杨晓敏.高校教室环境品质实测与评价[D].衡阳:南华大学,2013

[2]王菲菲.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R].百度文库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4

关于组织收看“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电

视会议学习情况报告

10月16日我院积极配合上级的要求,紧急组织中层干部80余名在四楼会议室现场观收看了省委书记、省长在河北电视台现场直播“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重要讲话电视。

会上,张庆黎书记在全省干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围绕“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题,对全省工作做了统一部署、严格要求。电视会议结束后,我院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立刻召开组织会,会上大家对照自身工作,认真开展“提效能、强服务、创一流、促发展”主题讨论。正本清源,深刻反思,查漏补缺;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为我院创优发展环境增砖添瓦。

通过大家的认真学习和讨论,结合我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借张庆黎书记这次讲话精神的东风,进一步深化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认真学习国家“十二五”规划政策.二、加强服务,勇担责任。牢固树立“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意识,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解决问题要到位,不留下尾巴,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围绕医院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服务、登门服务,创造条件解决,把医患问题的小麻烦、小困难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接待来访的患者中,工作更细化,服务更细致,做事更细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解患者所惑。让患者就医环境舒心,来的安心,看病放心。树立责任意识,把工作责任到人,三、夯实业务,认真学习。通过学张庆黎书记的讲话,大家深刻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下,医院在工作上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那种靠经验工作的旧方式已经逐渐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这就要求大家要对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要熟练掌握,对相关业务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把握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方法;不断学习、涉猎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用各种知识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以张庆黎书记的讲话为航标,紧紧围绕两个“着力”,破浪前进,锐意进取,努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民的服务队伍,为建设全县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5

一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选取某市一所高职学校中的4个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维度, 主要是学生拥有移动设备情况、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以及学生学习在移动学习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20份, 问卷回收率为91.3%。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6~2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18岁。

1. 学生拥有移动设备的情况

学生所拥有的移动设备结果显示, 拥有电脑的高职学校学生为63%, 并且均可以进行上网学习, 说明部分高职学校学生拥有网上学习的条件。拥有移动上网设备的高职学校学生占总数的82%, 说明部分高职学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

经调查显示, 420名高职学校学生中, 有82%的高职学校学生拥有可以上网的移动手机设备;有12%的高职学校学生配有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有4%的高职学校学生拥有可以上网的平板电脑。总体来说, 手机在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

2. 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420名高职学校学生中, 1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网上学习, 以开阔眼界, 使自身的知识面拓展, 以满足自身对知识的需要。9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上网进行娱乐休闲, 以放松自己。其中, 4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玩游戏, 3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聊天, 3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看电影或听音乐等娱乐休闲项目。由于网络已经逐渐普及, 价格下降, 高职学校学生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付。通过对高职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调查, 3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低于1小时, 2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2小时之间, 4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 10%的高职学校学生没有时间上网。420名调查对象中, 70%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网络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密切, 并感觉到离不开网络。

3. 移动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学生能否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的问题中, 20%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自身可以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 50%的高职学校学生需要他人进行提醒, 30%的高职学校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需要他人对自身进行强制性管理。

在网络对学习质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中, 75%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使用网络不会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但可以开阔眼界, 使知识面相对增加。25%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使用网络会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并可以获得其他领域的知识。

在移动学习环境能否对自身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问题中, 30%的高职学校学生认为学习兴趣的提高与移动学习环境没有太大关系, 50%高职学校学生认为使用移动设备可以使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20%的高职学校学生不知如何回答该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显示, 可以得出: (1) 大部分高职学校学生已经拥有移动上网设备,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 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 (2) 部分高职学校学生主要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娱乐休闲或进行聊天, 放松自身, 并没有进行自我学习, 只有1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网上学习, 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效率相对较低。所以,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并不能使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 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没有兴趣去学习, 会出现厌学心理,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 大部分高职学校学生不能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对自身进行约束, 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上网时间不能进行有效控制, 需要在他人的监督下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

三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使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变。在移动学习环境下, 移动设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 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学生的发展, 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但观察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其人才的培养质量远不能到达国家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其中, 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高职生,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倪坚.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激发[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6

【关键词】语境 专业素质 课外活动 创设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15-01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语言环境的缺乏,将严重影响语言输入量的摄取,并制约着学习活动和效果。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将有助于语言学习,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学校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所谓语境,就是指语言运用的特定环境。语言存在于语言环境中,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所依赖的环境。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学习,两者并存,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人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就 是在语言环境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环境起着相当重 要的作用,英语的学习也是这样的,脱离了语言环境去学习英语,就无法 学到地道的英语,而且往往是事半功倍,不尽如人意。许多人之所以认为英语难学的原因不在于难记的单词,枯燥的语法以 及句型结构,而是缺乏理想,和谐的语言环境。对于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来 说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所处的语言环境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兴趣,所以总有许多学生落伍。究其原因,有些老师总是埋怨学生不够努力,单词记不住等。这部分因素固然存在,但大多教师忽略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理想的语言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有理由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科技,才能更好地与外界交流。理想的语言环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时刻处在目的语言的环境中感受语 言、学习语言,耳濡目染,最终达到从量到质的飞跃。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环境,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产生意义。”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语言环境,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积极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在听、说、读、写中实践所学的语言,提高英语素质。 那么,如何创设理想、和谐的语言环境呢?

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

英语是一种语言,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是根本不同的。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为了购买生活用品、为了填饱肚子、为了交友、为了出行、为了生活、为了生存等等,都迫使你要用英语与他人交流,通过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积累、使用,逐渐习得。第二外语的学习则不然, 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尽管我们中职学校在英语课堂上创设了交际环境,让学生演练、操作,可毕竟是纯演练性的,缺少真实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加之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句式的反复操练,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训练和实践,削弱了语言的交际性,阻碍了英语的学习。因此中职学校创造适合英语学习的教学语言学习环境很有必要。

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功能等知识,而且要 创设一个合理,真实可信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发音准确,用词得当,语法正确,语言得体,用英语组织教学,指导学生交际,从而使学生在听,说方面有所提高,同时为读写能力打下扎实的基 础。教师要重视课内活动并扩大实践领域。学习英语最好的办法是开口说话,课堂上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且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新思维,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水平。而课堂教学时间不能提供充足的练习会话的机会,教师要寻找一种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讲英语的活动方式。为此英语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须用英语对话,适当穿插手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三、教师为学生提供广阔交际的空间

教师可定期组织“英语角”,结合课本所学内容、节日或热点话题创设情景,提出话题,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师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教师可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通过演唱英文歌曲,不但让学生受到 英语文化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和英语词汇的积累。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单词卡、短语条以及绘制外国风土人情 画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东西。 另外学生自己定期出英语黑板报和英语手抄报。在英语黑板报上,让学生定期更换英语新闻、英语日常交际英语和英语歌曲等,学生经常接触 新单词,丰富了自己的词库。而英语手抄报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编辑、设计、处理英语材料,同时,学生的书写、绘画、分析能力也能得到同步 提高。

四、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符合现代生活气息的情景,例如 “Seeing a doctor, Going shopping, Asking the way, Making a telephone call”等。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分组活动或者分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去感受语言在情景中的正确使用,使表演由机械模 仿到有意识的替换表演,最后发展到学生个性发挥的表演,从而达到交际 的目的,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多媒体教学使语言,人,环境更紧密地结合,使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 更紧密地结合,学生更容易进入交际角色,在心理上进入最佳认知状态和 最佳行为准备状态,实现交际法,认知法,视听法的综合运用。英语多媒体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时,帮助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使语言的学习与了解有关背景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迅速,准确地掌握外语。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潜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所教的课产生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于团场农业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63-01

团场的环境状况,是关系到广大职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团场环境污染严重,对今后的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生活。由于团场工业化生产短缺,牧业产业很难大规模的发展起来,农业在团场也就无节制的进行了对土地的开发和使用。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无计划的地下水开采,无休眠的长期使用土地等等,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坏。就这些问题,笔者于2008年5月对个别团场进行了农业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1团场基本概况

团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温带干旱半荒漠气候。春季天气多变、多大风,气温回升快,冷暖波动大;夏季热而短促、空气干燥、蒸发量大;秋季降温迅速,冷空气活动频繁;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降水量363.8mm,年平均蒸发量1544.7 mm,年蒸发量为年降水量的4.3倍,年平均积雪38 cm,年平均日照时数2405.6 h,日照百分率57%,年平均相对湿度61%,

年平均风速2.7 m/s。

2土地污染状况

化肥、农药、地膜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对它们的过度或不当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1化肥的使用对土壤的污染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使得营养成分流失每年达12.5%,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化肥的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土壤理化性变劣,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破坏土壤,造成土地的板结,土壤结构变化,土壤污染严重毒害农作物。尤其是尿素和二铵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土地每年以15.5%的地亩在板结。已经造成了不可争议的事实。我们在浇水的时候发现,80年代初期,第一遍水,土地吃水深度在70 cm~80 cm,20世纪90年代后期,浇第一遍水的时候,土地的松软程度就有些下降,土地吃水深度只能达45 cm~50 cm,进入2000年以后,第一遍水浇之后,土地的吃水深度约20 cm~35 cm,土地板结程度,已经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破坏了土壤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2.2农药使用对环境影响

农药使用不当、任意加大药量,损害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自净能力和载体功能。

植物化学保护所使用的农药,有的直接施于土壤里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直接接触土壤微生物,就是直接喷布于植物地上部的农药也大部分掉在地上残留在土壤里,土壤里这些农药都会直接或间接与土壤微生物产生相互作用。一方面农药对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这关系着土壤肥力、植物发育和病、虫、草害的发展;另一方面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代谢也起作用,这关系到农药的残效和残留。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各种药剂作用不同,不同土壤条件、施药时间、浓度等都对作用产生影响。每年农作物生长期时,空气中含农药成分1 km2高达1.25 ml,严重影响了环境。

3地膜的使用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对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

3.1地膜对土地的影响

大面积的使用地膜,使土地松软程度造成破坏,土地的肥性减退。加之地膜很不容易拾捡干净,种子播入地中,造成大量的种子落在地膜上,种子不能正常发芽生长,从而严重影响了产量,破坏了土地,影响了环境。据调查,目前团场使用地膜的土地达50%以上,尤其是经济作物使用地膜量达100%。

3.2地膜对动物的影响

废地膜被牛、羊等牲畜误食后,易造成胃、肠疾病。据当地兽医部门反映,由此引起的牛、羊发病率日趋增多,每100头牛羊发病中就有1头是误食地膜引起的,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4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基本对策

4.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保护好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就要制定出长期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甚至是强制执行国家有关保护环境的政策。

4.2减少农业辅助性资料的使用

对于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要有节制,合理的使用,而不是大规模的使用,有的0.067 km2地用化肥量100 kg,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农药最好使用无公害绿色农药。减少地膜的使用量,地膜拾捡干净,可提高土地的肥性。

4.3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盲目性

采用三维模型模拟地下水运动,即将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土壤水视为一个统一整体,在三维空间上进行水分运动模拟,较二维模拟更加精确。

总之,农业发展一定要考虑到和环境相结合,减少污染,为了我们的长远打算,保护生态是首要问题。

The Report of Agriculture Entironment Status in the Farm

Liu Suhua

Abstract:Agriculture is the origin of basis matter of the being.Protecting agriculture ent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 This text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e entironment as a result of agriculture pollution as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pesticide, velamen. It is danger not only to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ut als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环境状况与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篇8

1. 研究工具

(1) 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英语学习前调查》, 问卷共有26题, 其中封闭式问题包括四部分: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级) ;二是环境状况 (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三是基础状况 (高考成绩以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四是兴趣与习惯 (目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本调查问卷的内容围绕环境状况、基础状况、兴趣与习惯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信度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12, 19项指标各自的a系数均大于0.75, 说明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2) 量表。采用李克特编制的四级量表, 选项采用4点记分法, 具体分为非常好 (4分) 、较好 (3分) 、一般 (2分) 、不好 (1分) 。受试对象根据问卷题目的设定, 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 并将各项得分的总和作为总体水平的定量刻画。

2. 研究方法

(1) 抽样方法。某院2012级共有13个新生班, 483名新生。本次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以学号抽样框, 从每个新生班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 发放了260份问卷, 问卷有漏答项或一种答案选到底的被试问卷, 均为无效问卷, 最后共剔除6份不符合要求的问卷, 回收后有效问卷254份, 问卷有效率为97.69%。

(2) 数据收集方法。此次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采用无记名方式填答, 剔除了由于调查误差造成的无效资料。

(3) 数据分析方法。本文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图标处理, 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和数据分析。首先采用克朗巴赫系数α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 做完频数分析之后进行统计描述, 然后采用交叉列联分析以及皮尔逊卡方检验分析变量之间是否独立, 最后分别将环境状况、基础状况和兴趣习惯三方面的变量加总形成综合变量, 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的相关性。

3. 调查结果概述

本次调查中有效问卷为254, 对受试对象的性别进行分类汇总可知, 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5%、55%, 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 这和本院学生总体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所有受试对象分别来自本院2012级6个专业、13个新生班。

二、基础状况

1. 高考英语成绩

单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 新生成绩不太理想, 不及格率高达16.5%。大多数学生成绩在90分至120分之间, 仅有少数几个同学成绩在120分以上。

2. 听、说、读、写四方面状况

如表1所示, 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英语综合能力来看, 某院半数以上的新生听力和写作水平一般, 口语表达能力不好, 阅读水平较好, 只有个别同学各方面水平均很好。这种结果与同学们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关系密切。

3. 英语基础状况的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列联分析

英语基础的客观评价指的是高考成绩, 主观评价指的是同学们对自己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评价。从听力情况来看, 2012级新生英语高考成绩105分以下有高达38.5%新生人群中听不懂英语, 高考成绩90~120分中有25%新生能听懂全部英语, 120分以上的有一半 (50%) 能够听懂全部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 听力水平较为薄弱。

从口语情况来看, 2012级新生英语高考成绩在90~105分的新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 (41.2%) , 明显高于90分以下的新生 (35.3%) , 可以看出尽管在高考成绩及格的新生中“哑巴”英语的学习也不在少数。高考成绩在90~120分中有25%能全部用英语进行交流, 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的有一半人 (50%) 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全部用英语进行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 口语水平也较为薄弱。

从阅读情况来看, 新生英语高考成绩在90分以下有100%人群中完全读不懂英语, 而高考成绩90分以上的不存在完全不懂英语的人, 高考成绩90分以下的有极少数 (11.1%) 能够完全读懂内容, 高考成绩90~105分之间的没有人能够完全读懂内容, 高考成绩105~120分之间的高达66.7%能够完全读懂内容, 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的有22.2%能够完全读懂内容。由此可以看出, 获得英语成绩的主要途径是阅读。

从写作情况来看, 英语高考成绩90分以下有50%的人群中完全写不出想表达的全部内容, 没有人能够写出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高考成绩90~105分和120分以上的仅有10%能够写出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

综合来看, 2012级新生在听力和口语这两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高考成绩在105~120分之间的新生的强项是阅读和写作, 而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的新生的强项主要是听力和口语, 其次是阅读, 最后是写作。以上四项与高考成绩的皮尔逊卡方检验的伴随概率均为0.000 (<0.05) , 同学们对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评价与高考成绩的高低是一致的, 同时也说明英语各方面能力与英语成绩都存在关系。

三、新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结果显示, 新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综合运用、句型、语法、词汇、兴趣、方法等方面。其中在词汇、听力、口语和语法方面有困难的同学居多, 分别占受试对象的35.83%、30.31%、27.95%、22.83%。将近10%的同学面临写作困难, 写作时总是想不起来用什么词, 用什么句型。

在英语学习中面临困难的同学中, 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如多听英文材料、多读课外读物、多在课堂上或日常生活中练习口语、多写英文日记等。同时也存在16.14%的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还未找到解决办法, 或是还没开始想办法解决。此外, 小部分同学通过请教教师或同学, 以及查阅书籍、文献、字典, 或上网搜索等方式解决困难。

四、新生对学院英语教学工作的期望与建议

受试对象中, 12.99%的同学建议通过学院的力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人学英语, 人人讲英语的学习氛围, 鼓励同学们将英文更多地用到生活和学习中。9.06%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够改进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设施。7.09%的同学希望学院为英语爱好者创造更多的英语交流场所, 如英语角, 英语学社、英语广场等。此外, 3.94%的同学期望大学中的英语教学水平相对高中时有所提高, 3.54%的同学建议学院聘请外教。

五、结论

调查结果初步显示, 就英语综合水平而言, 新生基础比较薄弱,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能力有待提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点:首先, 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他们只能以考试成绩为目标, 放弃与考试无关的诸如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是环境方面的原因, 他们从前就读的学校教学设施比较落后, 也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最后是多数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 为了考试而学英语, 主动性较差, 学习方法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 提高新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英语水平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新生的学习环境, 配备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 从而提高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本文以某院2012级482名新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新生目前的英语基础较薄弱。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新生的环境状况与兴趣习惯、环境状况与基础状况、兴趣习惯与基础状况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昆, 俞理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 .

[2]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 篇9

当前社会对环境监测的需求倍增, 很多地区都开始进行环境监测的社会化探索, 众多检测机构逐步开始承担各项环境监测服务。目前环境监测社会化呈现出区域性差异, 东部地区的检测机构起步早, 加上市场需求大, 目前检测机构成熟度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社会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 社会检测机构的规模较小。我国环保部门为了推进监测社会化的进程, 相应地颁布了检测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与法规, 对社会的监测服务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2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环保部门对监测社会化的准备不足

环保部门的监测社会化工作目前还缺乏规范和指导, 相关政策与工作准备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规制度存在缺失。目前环保部门在对检测机构的管理上缺乏规范的法规制度, 尤其表现在监测服务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 相关检测机构法规制度急需完善。监测社会化的研究论证较为缺乏, 不同地区对监测市场开放程度不同, 因此需要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进而提出可行的举措。

2.2环境监测系统社会化发展步调不和谐

2.2.1开放监测市场的运行中, 某些社会检测机构由于资金背景雄厚, 所投入的仪器设备较为先进, 人员配备齐全, 所采用的运行方式与机制较为灵活, 在服务等方面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发展迅猛, 因此抢占了政府环境监测部门的份额, 对其造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2.2.2目前我国对社会检测机构缺乏有效监督, 一些社会检测机构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承接超出检测能力范围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检测机构的数据质量也令人堪忧, 不仅扰乱了监测市场的秩序, 而且提供的数据无法准确反应被服务对象的实际环境状况, 也因此遭受非议。

2.2.3我国环境监测虽然已经逐渐开始形成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和社会检测机构共同分担监测任务的局面, 但由于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

3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3.1提升准入机制, 建立自律机制

随着环境监测市场不断扩大, 国家逐步开放了环境监测领域渠道, 对于专业从事环境监测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 作为第三方检测的有生力量, 已成为社会委托性质的环境监测的首选。因此提升监测市场准入机制, 明确检测机构的仪器装配、实验室建设、人员配备、资质认定等方面的都应有具体和系统的准则。提升监测行业的准入机制有利于改进社会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手段, 有利于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建立监测工作的自律机制, 是监测行业秩序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保证, 通过严格规范流程、科学考评、有效监管以确保监测行业整体自律机制稳定长效运行。

3.2规范机构行为, 提供诚信服务

确立严格的监测市场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服务监管机制, 用来规范社会化检测机构的行为, 做好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为形成公正、健康的环境监测市场秩序奠定基础, 对社会检测机构实现动态监管有利于提高监测业务的服务水平, 提高监测过程的数据质量, 对于捏造数据等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检测机构的监测流程从采样到分析及最终的报告出具, 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执行, 出具的检测数据应做到科学、公平、公正, 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定位环保检测机构的职能, 坚持政府主导, 把原本政府承担的职能作为环保检测机构的基本服务, 可由社会以及市场进行监测服务, 有效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环境监测方面, 应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的综合调控与行政管理。建立环境监测网络有利于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管理, 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 监测网络的组织与发布应由政府部门进行承担, 做好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与网络管理等, 明确检测机构的职能。

3.4增强环境监测社会化策略的区域性

政府应引导监测市场维持其良性发展, 创造有序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 科学把握监测社会化的方向与进程。环境监测社会化需要把握时机, 实现监测工作的平稳过渡, 首先将难度小、技术要求低的地区进行优先开放, 再逐步推进监测市场的扩大。在实践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 不断总结监测社会化的经验。在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做好监测社会化的创新与准备, 吸收既有的探索经验, 客观地分析与总结失败经历, 及时发现问题并做方向调整, 推进监测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4结语

近年来, 随着社会环境监测的需求的增长, 我国陆续进行了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探索, 很多检测机构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监测服务体系。为了实现环境监测社会化, 我国应将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融合在一起, 提供更有序、稳定、诚信的监测服务。环保部门应严格规范社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还应因地制宜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 实现监测进程的平稳过渡,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关于高中生的睡眠与学习调查报告 篇10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睡眠不足、睡得晚、不规律的睡眠时间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现象一.睡眠不足

高中生平均每天需要近9个小时的睡眠,然而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睡眠时间平均仅7.26小时,高二学生睡眠时间仅为6.78个小时,高三学生睡眠时间仅为6.23,实验班晚上普遍12点才睡,有些学生甚至通宵不睡。从高一到高三的过程中,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疲倦,影响听课。在下午的课上,一些学生昏昏欲睡。有些学生就利用某些课或是下课时间补觉,希望下节课能不睡,有些学生比较勤奋,为了在上课时不睡觉,就喝咖啡提神。

现象二.睡得晚

经调查显示,学生睡得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学生是内宿生,待熄灯铃响过后,就开始聊天,有时聊得上瘾了,就很难入眠,而且还影响到了其他学生,还有一些勤奋的学生就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担心过早入睡会使自己的学习落后与他人,认为睡觉时提心吊胆还不如起来学习,反正都是睡不着。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失眠导致的睡得晚,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太大,心理承受能力弱。

现象三.不规律的睡眠时间

人的睡眠是有规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随着高中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大部分学生开始扰乱自己的生物钟,每天熬到十二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爬起来学习,这样会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影响听课效率,上课期间很多学生习惯晚睡早起,等到周末或假期是多睡一些,“把失去的睡眠抢回来”。很多人从前一天的12点至2点睡到第二天的10点甚至午饭时间。这样虽然可以缓解平时的焦躁和 压力,但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且这种紊乱的状态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对身体和睡眠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上课期间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对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2.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睡眠要充足。

3.影响皮肤的健康。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使得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进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4.免疫力降低,易导致一些疾病易发生,如感冒、胃肠疾病等。

5.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

6. 在我们的假期中,有可能因为平时学习缺觉,而会进行“补觉”。但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所以睡眠不宜过长,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7.心理上,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压力大。复习期间,学生普遍睡眠严重不足,很多学生感到心情压抑,一些学生会感到焦躁不安。

关于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我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当然关于作息时间,根据夏季和冬季的不同,还是应该有不同的调整的,就像在夏季,最好的睡眠时间入睡应在22:00-23:00之间,而起床应在6:00-7:00间。相对应的冬季睡觉与起床时间为21:30-22:30间和6:30-7:30 间。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保证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7到8个小时,养成午休习惯,调整好自己得生物钟;

2.夏季和冬季根据个人不同,调整睡眠计划;

3.经常锻炼身体,不要担心会占用睡眠时间或是学习时间,因为不锻炼的危害更大;

4.补充营养,在学习期间大量的脑力劳动、熬夜等,都消耗了我们身体内的体力和营养。若这时营养跟不上,会让我们的身体垮下去;

5.在周末或假期时,不“补觉”。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补觉”会使人的肌肉组织松弛,新陈代谢率下降,免疫力降低,甚至智力也会随之降低。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1

一、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 取得长足进展, 世人有目共睹。但也不容置疑, 随着多年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占据了土地, 耗费了资源, 破坏了生态, 污染了环境, 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沉重包袱和巨大压力, 喝上干净水, 呼吸上清新空气成为一种奢望。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上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三方面。

1、体制落后。

在我国, 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几十年来一直实施块块管理, 环保部门隶属县 (市) 地方政府, 接受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和领导, 这对杜绝地方保护,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增加了难度, 削弱了环境监管力度, 带来环境问题负面效应, 不利于国家宏观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而且, 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 导致县 (市) 界环境违法问题成灾。一些不法业主正是看准两县 (市) 交界这一“两不管”地带, 进行“躲猫猫”违法排污。他们利用地处偏僻、犬牙交错的两县 (市) 交界处、管理权限不明的“盲点”从事违法行为, 给环境执法带来一定困难, 使这些局部区域的环境监督管理被边缘化。环境问题有些是区域性的, 有些是流域性的。对于后者, 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显然力不从心, 无能为力, 不利于环境问题的统筹解决。

2、法制落后。几十年来, 我国环境法制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体系, 为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 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制标准与国家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规划和前景相比还存在落伍问题:一是环境立法存在空白。例如目前, 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问题日益突出, 亟待大力推进和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再如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但至今尚无《土壤污染防治法》, 从建设生态型社会的高度出发, 应尽快制定此法, 建立土壤污染普查制度, 风险评估制度, 以利于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 呵护好我们希望的田野。二是一些法律落伍。随着时代发展, 市场经济日臻完善, 而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原来一些法律已不符合新形势。如《环境保护法》是二十年前制定的, 立法目的的确立、适应范围的确定、管理体制的设置、基本原则的创设、法律制度的构成和实现等方面已经出现实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已不适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一些法律法规的罚责中经济处罚从高到低幅度很大, 缺少细则, 造成执法随意性。同一违法事实在不同地区不同执法单位认定的罚额出入很大, 有失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 带来若干社会负面影响。

3、机制不畅。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但社会现实中, 由于缺乏法律的钢性规定, 某些地方行政首长往往重经济、轻环境, “为官一任, 快出政绩”的观念作怪, 急功近利, 忙于“形象工程”, 将环境保护这一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事业置于次要位置, 影响着环境保护的真正到位。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身, 由于决策者、领导层、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思想道德品质诸方面要素的影响, 使执法能力、素质修养参差不齐、良莠不一, 造成环保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缺陷, 损害和削弱着环保形象、社会地位和执法力。责任追究不明, 没有法制性细则导致环保系统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职渎职与枉法行为。由于防患于未然的要求上、制度上、法制上、机制上的缺失, 导致监督、追究、问责上的脱节, 造成环保系统内部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损害了环保队伍形象。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的问题。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还是生态文明建设, 难点重点是农村。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重点自然亦在农村。如何适应新形势, 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 从宏观战略层面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思考环境问题,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调整战略思想, 创新体制法制、机制, 丰富工作手段, 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经济建设“控制闸”、“调节器”和宏观调控“杀手锏”作用, 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确实需要去创新。

1、创新体制。

为了解决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实行块块管理带来的软弱无力、行政干扰的不足, 环境保护系统应结合国家正在实行的省管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实施垂直管理。近两年, 国家将环境保护国务院主管部门由总局升部, 不少省局改厅,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正逢其时。环境保护实现垂直管理体制, 将极大提高环境执法效率和到位率, 更好的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大政方针和战略意图, 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同时, 环保系统应将管理触角真正伸向农村最基层, 在乡镇设立县 (市) 级环保部门派出机构, 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竖到底, 横到边, 无缝隙, 全覆盖。”

2、创新法制。

在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 笔者认为两个领域值得创新:一是如何将地方行政首长政绩考核的环保因素纳入法治之中。例如实施绿色经济核算, 实施绿色G D P, 促进政府首长倡导绿色消费,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绿色农村, 推动可持续发展, 真正实现“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惠及子孙”。二是将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真正细化,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减少弹性。例如:排污收费由监察大中队核定、局长办公会审批, 监察大中队按审批意见执行收费应法定化;进而费改税, 会更加强化环保法律强度和执行力度, 既预防感情收费、协议收费, 更防腐败、有百利而无一害, 消除人为舞弊、枉法, 不给违法投机者可乘之机, 维护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的公正。

3、创新机制。

环境保护监督部门要胜任新形势下艰巨使命, 必须创造严谨的内部运用制度, 严肃的责任追究制度, 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优化环保机构内部设置, 建立环境稽查机制, 形成内部监管、处理、稽查三者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制约、预防渎职失职格局, 提高环保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含金量。

优化工作人员配备, 盘活用人机制。建立人才能上能下, 优胜劣汰机制。建立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准入门槛。凡在执法岗位, 必须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思想道德品质“三过关”方能上岗。使环保系统真正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炼, 廉洁勤政的高素质队伍和优秀机关。正确行使职权, 科学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职能, 为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做出环保人的应有努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期待通过创新改革, 使环保事业的美好明天早日到来。

摘要: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农村环保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均存在滞后现象。针对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中加强创新体制、法制和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监管,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佟庆远.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陈大珂.经济生态学引论.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3]杨昌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关于重邮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自我导向学习 调查

1 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21 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学会学习”成为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的必然需要。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也应当由教师主导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是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策略,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以“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研究”为题,申报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并于2011年9月立项(课题编号:[2011]-JKGHAD-0680),其中调查是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研究进度,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了调查。

2 调查设计

2.1 调查目的

当前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态度如何,能力如何?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在对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构成分析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澳美等国家自我导向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问题。

2.2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2.3 调查對象

问卷调查对象来自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河南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其中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主。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8份,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回收率97.3%。

3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分析

3.1 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1~5题是关于学习动机的测试。

由需要而引发的指向学习目标、发生并保持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自我导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由内部自我激发。

题1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遇到困难时,43.2%的学生会求助教师或同学,11.8%的同学求助计算机网络,29%的同学会求助教材;题2调查结果,有36%的学生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只有25.2%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制定学习目标。题1~5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与自我导向能力明显较弱,显示高职学生学习习惯了教师导向,虽有成人学习的自我导向性,但这种倾向性相对较弱。

3.2 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6~10题是关于学习策略的测试。

题6、7、10调查结果显示,在丰富的网络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仅有23.2%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有好的学习策略,有34%的学生认为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满足学习需要上有些困难;有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有效管理时间,总是能够有效管理时间的人数仅为2%。由此可见,网络环境中高职学生在学习策略运用和学习效率追求方面相对较弱,提高大学生学习策略应用和学习效率是促进自我导向学习的关键。

3.3 自我规划能力调查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11~15题是关于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的测试。

学生自我导向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学习过程,为此学习前,是否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就成为自导学习的关键因素,学习计划是进行调节和评价的依据,具有调节、控制和导向的功能。

题11的调查结果是大多数人认为自我规划比较重要,33.5%的学生认为自我学习规划非常重要,认为自我规划不重要的只占到3.5%。这说明学生能认识到自我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制定计划的人数比例却较少,题15只有26.3%经常制定学习计划,3.4%的学生基本不制定学习计划,执行能力也不强,42.3%的学生认为之所以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学习,是因为缺乏意志控制,不能坚持下来。

3.4 自我监控与评价能力调查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16~20题是关于学生自我监控与评价能力的测试。

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以自己为导向,使学习顺利进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题16的调查结果是41.5%的学生有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以及自我评价,只有25.1%的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以及自我评价,33.4%的学生基本不做。统计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监控意识和能力不强。

3.5 学习环境调查结果与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21~25题是关于学生学习环境调查。

题22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资源仍是学生学习最先考虑的因素。题23、24、25调查结果表明,在教学中教师重知识教学轻策略教学,25%的教师根本不重视学习策略教学,仅有6.3%的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靠自己经验积累和同学习交流,从教师讲课参透获得的学习方法仅10.6%;说明环境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6 学习障碍调查结果与分析

分析:调查问卷的26~30题是关于学生学习障碍调查。

学习障碍是以影响学习主体正常学习为前提,影响其学习潜能的发挥。学习障碍表现为,认知障碍、注意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障碍等。

题26调查结果“自我监控、评价能力差”、“缺乏学习方法”两项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1.6%和48.2%,显示学生在网络环境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学习方法和自我监控与评价。同时,“网络操作不够熟练”"和“学习时间少”仍然占据一定的比例,这说明学生个体能力还有一定的差别。题28、29、30调查结果是大约有61.6%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中需要必要的交流与互动;47.7%觉得在网络学习中,教师经常进行情感关怀,但也有12.8%的学生没有感受到这种情感互动;11.6%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孤独感。结果表明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生需要与教师以及同伴进行交流与互动,情感因素比较重要。

4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存在问题及原因

4.1 在丰富的网络信息化学习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导向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虽有自我导向学习倾向,但是这种倾向性相对较弱。

原因分析: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相对放松。

4.2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率较低,提高学习策略和学习效率是促进高职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关键。

原因分析:现有高职教学过程重知识教授,轻学习策略传授,“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的理念并没有真正落实。

4.3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自我导向学习。

原因分析: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高职学生使用网络只仅仅以下载课件和共享资源为主,不知道要具体如何进行学习。

4.4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监控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不强。

原因分析:在网络环境下由于身边没有教师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监督,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很难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

4.5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缺少自我导向学习的氛围。

原因分析: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导向为主,学生导向少之又少。

5 结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现状调查,探讨出网络环境下自我导向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认识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的内涵和实质,为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策略提供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丽萍.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及其对学习型社会的意义[D].山西:山西大学,2007:7~8.

[2]赵蒙成.自我导向的学习:概念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1):18- 22.

课题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1]-JKGHAD-0680。

作者简介:

高瑞敏(1975-)女,河南省荥阳人,本科,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理教育。王菊叶(1973—),女,河南省上蔡县人,硕士,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

上一篇:议论文的议论下一篇:二审民事判决执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