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共10篇)
英美文学教学与生态意识的培养-兼论英美文学教学中生态批评的引入
要在文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同时兼顾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和提高人文素质,就不能只停留在解释字句和介绍权威的阐释上.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切入点,恰当地引入能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引导学生在文学欣赏和批评之余,适当地跳出文本,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不失为文学教学的有益尝试.
作 者:罗灿 LUO Can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语文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年,卷(期):“”(6)分类号:H319.3关键词:文学教学 生态批评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 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 文学流派众多, 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 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 这门课一直是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经济全球化的渗透与发展,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接轨带来的压力, 正在高校的学子们为了在即将开始的人生中一展雄姿, 眼界放得更宽, 胆略变得更大, 英语是他们必然要攻克的堡垒, 然而他们所瞄准的英语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读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原著上了。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 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 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 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 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像《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 《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 《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 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 也不是“优雅”与“通俗”。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关注其中的语言, 而是要读出表层文本中的语言与深层文本中主题的关联。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 而是文本在一个动态的“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在索绪尔那里, 能指与所指是一张纸的两面, 是静态的共存关系。
问题二:读而不批的现象。文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原作, 第二步是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反应。但如果将文学内容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 文学课就会在“阅读欣赏”的招牌下,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只进行文学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批评活动。而批评行为恰恰是人类更高一级的智力行为, 首先表现为记录我们阅读作品时的直接反应, 但遗憾的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 国家教委对英语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14%的人表示如果重回大学学习将选择文学课;46%的人认为文学课应当成为选修课”, 其中又仅有“6%的人认为毕业论文应侧重文学内容”。这些数据显示出文学教学只会与6%的学生的阅读反应有联系。
三、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谈到的英美文学课的种种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teacher-centered”教学法也毫无例外地主宰了英美文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上, 教师是演讲者, 他作为知识的源泉, 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源源不断地灌入到学生头脑中去。不可否认, 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 但是就文学课来说, 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 还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 文学知识的吸收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
摘要: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人文教育的今天,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愈加突出起来, 本文着重分析了该课程的现状和定位, 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 (7) .
[3]杨自伍.英国文化选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网络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国外亦称之为探究式学习。在国内,研究性学习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或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中选择并确定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主体对学习对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包括态度、方法、成果等多元层面的综合表征”。与接受性学习不同,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强调学习的過程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毫不满足、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综合丰富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获得各种项目和制作为基本载体;以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学习研究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基础教育中进行推广和实践,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参与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样适合于高等教育,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
趋势,分别开设探讨高校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网络的出现又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英美文学实证研究
我校2012年9月搬入新校区,每个教师都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校园网和因特网的链接,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以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下册中的Theodore Dreiser为例来进行实证研究。
1.引人入胜的情境
在准备阶段教师播放《嘉利妹妹》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左拉的《娜娜》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主义作家的写作特征和时代背景。看到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产生了学习和了解作家的激情,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他们就会主动探究。
2.提出相关问题
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先提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odore Dreiser?”“What influences his writing style?” “Whatare American tragedi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然后再要求各个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前所述,组长综合负责全面工作,其余4名组员各有分工,每个成员要根据自己的分工提出3~5个问
题,然后把自己的问题在群里交流,这样对于作家、作品、风格和主题每个项目都有18~30个问题,教师可以再根据问题的效度和信
度进行适当筛选,删除那些过于浅显的问题,保证问题的质量。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探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3.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步骤。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检索,搜寻与问题相关的网站和网址,力争解决问题。最后,小组讨论后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形成草案,以备在课堂上呈现。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解,并且需要回答其他组员提出的问题。
三、问卷调查
笔者在对我校72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的优点。我们共设计了15个关于英美文学学习兴趣、态度和认识的问题,89.7%的同学认为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之前的普通讲授法相比他们对美国文学的兴趣提高了67.4%。上学期对文学失去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关注起美国文学的学习来,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不再孤立无援,有了难题后共同商讨,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发现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英美文学
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解决了英美文学难度大的困难。小组合作鼓舞了那些对英美文学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问题的探讨解决了他们心中的难点,使他们对英美文学学习充满了信心,因此,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值得高校文学教师探索。
参考文献:
[1]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1):49.
[2]邓景茹.高职院校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2):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示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英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语言发展概况及英语语言表达的各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感性认识,掌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培养跨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以及演变情况,对英美文学各个发展阶段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意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对不同题材及体裁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 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自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 提高。
三、课程内容
英国文学部分美国文学部分
第一章 中世纪文学第一章概述
1、中世纪文学
1、美国文学的发展
2、乔叟——英国文学之父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前浪漫主义时期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前浪漫主义
1、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2、华盛顿 欧文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3、培根及其作品第三章后浪漫主义时期
1、后浪漫主义
第三章浪漫主义时期
2、霍桑和他的《红字》
1、英国的浪漫主义
2、罗伯特 彭斯第四章现实主义时期
3、华兹华斯
1、美国的现实主义
2、马克 吐温及其作品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3、欧 亨利及其作品
1、历史背景
2、简 奥斯丁及其作品第五章现代主义文学
2、狄更斯及其作品创作
1、美国的现代主义
2、海明威及其作品
第五章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3、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
1、现代主义
2、现代派小说
3、劳伦斯及其作品
四、课程时间安排
该课程总学时为32节,其中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占16课时。英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4节;第三章——3节;第四章——4节;第五章——3节。美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3节;第三章——3节;
第四章——4节;第五章——4节。
五、必要的说明
1、课程英文名称:An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2、主要教材及参考书:《英国文学史》,陈嘉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英国文学选读》,杨岂深,孙铢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英语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英美文学得以广泛传播,因此,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要。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英美文学越来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应该积极地适应这一趋势。
分析了英美文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角色互换;语言实践;双向沟通
概论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明确了“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教师应改变在教学中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一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它虽有一定的优点,但易于束缚学生的思想,难以启发其主动思维,使学生仅满意于书本内容,缺乏激情引动下的创新精神,视野局限。而“互动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中证明,是众多教学法中最有特色、成效最为显著的一种。文学作品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材料,但同时还是生活的教科书,让学生对作品中涉及的复杂的社会人生标题题目进行探讨,是提高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不可否认,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文学知识的吸取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知识面、理解能力与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才能。为了使课堂发言的内容充实、突出自己的表达个性,他们不但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不仅有利于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广度,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与个人特长。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管今后从事何种工作,最起码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文学鉴赏水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功的文学课教师一定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他以作者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去感动他的听众,促使学生去思考、体验、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解读作品。在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从文学中认识社会和人生,接受或质疑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提高分析批判作品的能力。因此,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无疑使学生在以上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为其以后求职应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败之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又称错位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将老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互换,即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法能加强师生之间双向沟通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引导自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自学,就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辅以引导帮助。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习将由被动、强迫变为主动追求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展。这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真正主人的终纵目标。这里所说的创造性发展,是指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以满意社会的需要。“引导自学”,老师可以通过先将某一教学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先向他们推荐一些下次要讲内容的参考书目及文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即要求学生在讲解该内容之前应先自己学习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然后在通过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有备的情况下互动起来,积极思维,主动发言。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社会环境和高校舆论的影响, 作为英语专业的骨干课程, 英美文学课程逐渐被实用性课程边缘化, 其前景令人堪忧。与此同时, 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究, 以此来解决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的缺席”和经典阅读缺失的问题。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或者颠倒课堂 (inverted classroom) 兴起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洛杉矶的森林公园高中。两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 (Jon Bergmamm) 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 将录制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 借此帮助缺课的学生补习功课。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于2011年创办了非盈利的“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 其教学视频多达3500个以上, 覆盖经济学、数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作为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新兴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学习步骤“课堂学习新知识, 回家做作业”颠倒过来从而形成“在家学习新知识, 来到课堂上消化巩固”的新教学模式。[1]73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某些启示作用。本文着眼于翻转课堂这一理念, 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出发, 在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模式、测评方式等方面做出一些深入的探讨。
2 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 “改变以教为中心和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模式, 建立以学为中心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模式, 从单纯课堂学习转变为多种学习方式。”[2]17需要指出的是, 翻转课堂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
有学者指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行为的中心, 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导者, 而学生则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2]18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的过程, 并且是学习者自主发现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60此种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可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知识的传递, 第二步骤是知识的内化吸收。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内化吸收, “传统的教学模式恰恰将这重要的第二步排除在课堂之外, 仅仅通过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等复习巩固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 违反了知识的习得规律。”[4]42而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 然后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这样一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主动去建构知识, 实现对知识吸收的最大化。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同的研究专家对其定义略有不同:Holec将其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K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对实施这些决策要全权负责;Jeffries认为自主学习时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 学生独自学习或者以小组形式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负起责任, 同时也要负责自我评价。[5]22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水平。
3 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翻转课堂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国内某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始进行一些创新性举措。需要指出的是, 翻转课堂视野下英美文学教学要想呈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绝非易事, 首先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革新。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大多安排在本科生的三年级全年和四年级上学期, 每周的课时数为2节课。文学课程设置单一、课时偏少、随意性大的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导向之下, 英美文学课程逐渐被压缩, 被降为选修课或辅修课, 造成许多高校只在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试想一下, 要在短短一年时间保证学习者阅读量的同时, 让英美文学教学达到范谊和芮渝萍提出的英美文学教学的五个目标 (1) 是难乎其难的。还应看到, 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 学生在与其就业关系密切的英语基础课即阅读写作课以及在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实用课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较多, 而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少之又少, 很难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需要指出的是, “本科英美文学课程的基本定位不应该是专业理论课程, 而是着眼于启迪思想、开发思维潜能的素质教育课程。”[6]151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对作品本身的阅读体验和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基本目标, 让课堂实现翻转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放手让低年级学生多接触文学作品, 在学生步入高年级之后再引导他们从系统性全面性上把握英美文学知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思路。这样一来, 翻转课堂指引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可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在教学视频的指导下去进行自主学习, 经历广泛的阅读体验, 那么在课堂上就有充足时间来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程设置的革新必然带来教材的革新。现在国内在三年级英美文学课上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传统的“按编年史顺序遵循文学背景介绍+作家作品介绍+作品选读+作品注释模式编排的。”[7]119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先了解文学史方面的知识, 再接触作品。由于课时的限制和注释的简略, 学生很难对作品本身有充分的阅读体验, 很难对知识做到内化吸收。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材必须充分关注作品本身, 打破以史为纲的编写模式, 不必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也不必追求文学批评的理论性。教师可从教学实际出发, 考虑学生的喜好和对知识内化吸收的最大化来选取合适的文学作品, 同时做好相关教学视频。所选教材和所做视频可力图以点的深入来克服面的空泛, 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 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 增进人生阅历, 陶冶情操。
教学内容发生变化后, 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形势。它的弊病显而易见:教师一言堂, 灌输式的讲授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味。较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课下, 学生可在教学视频的指导下充分阅读作品。教师可让课堂成为分组讨论式课堂, 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最后由教师来去粗取精, 总结提高。除此以外, 要格外重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第一课堂”向注重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以讨论会、诵读会为代表的“第二课堂”延伸。
顺理成章, 对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的测评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应当充分强调对学生认知思辨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淡化标准化试卷的机械性测评。学生在教学视频指导下阅读作品量的多少、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和发言情况、读书会上的演示和陈述、读书笔记中的书面表达能力、经典诵读会的表现情况都可以成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测评方式对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提升综合素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 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理念对我国英美文学教学和课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实现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上的创新, 体现了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革新, 将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模式, 让立体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成为可能。这些都将会为我国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摘要:翻转课堂将传统的学习步骤颠倒过来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实现了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上的创新, 体现了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革新, 将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模式, 让立体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成为可能。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美文学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1) :73-78.
[2]秦建华.何高大.翻转课堂:理据、优势和挑战[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5) :17-20.
[3]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58-64.
[4]王彩霞, 刘光然.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探析[J].职教论坛, 2013 (6) :41-44.
[5]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以A中学暑期实验班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6]范谊, 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3) :150-156.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英美文学教学 英语语言四项技能 人文素质
一、 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在中国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能够运用英语的高等人才。当时的教学目的主要还是让中国人能够尽量熟练地把英语当成第二语言来使用,方便与世界的交往。可以说在整个社会英语水平较低的环境下,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也达到了提高英语使用水平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正在发生变化,但现有英语教学在一些方面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人们(包括大部分英语教师)还是以考试为指挥棒,进行着应试教育。
二、 面临的挑战和制约
教育改革实施多年来,针对英语学科的变动为数不少,各级各类教材频繁更换,目的就是想提高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但结果则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大部分学校大部分教师还依然没有跳出语言工具教学的模式与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主流的思想依然把它视作一种语言工具教学,将中学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工具式教学提升为综合英语素养教学,这不是修补和改进式的改革,而是一种垂直换代的改革,理解并接纳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时间和更多人的努力。
三、 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英语口语中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作用。
教师可结合中学教学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每次课后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就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口语水平,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仿真的英语环境,提供课堂参与机会——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地表达思想。在实际操作上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英语复述。通过对课本中所学的英语经典篇章或观看过的英文影片进行复述,达到既巩固了内容又训练了口语的效果。第二、尽可能背诵诗歌、散文或优美的节选片段,加强英语语感。语感是学好一门语言的灵魂,有了语感提高其他学习技能就有了可能。第三、组织合作表演。针对熟悉的经典的英文片段分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与英美文化的体会。第四、组织英语角或英语社团。在老师或骨干学生的带领与组织下定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可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读英美文学作品有感,甚至可以结合国内外或学生周围发生的大小事情进行交流,通过英语自由表达。
其次,在英语阅读中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作用。
学生词汇量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寡,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就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量阅读英美文学原著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未必要理解其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只读懂大意了解作者意图就可以了,因为这种阅读有别于考试中的任务型阅读理解。重在体会它们的语言。在英美文学课中,学生接触的读本中既有诗歌、散文、小说,又有戏剧,它们的特点是妙趣横生、文笔优美、语言地道。大量涉猎这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英文文本让学生浸润在英语思维的世界。通过这种浸润式的阅读,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提高了语言阅读水平,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享受。在帮助学生选读本时尽量选择简单、趣味性浓、时代感强的作家作品,同时授课教师也需有扎实的中西文学功底。
通过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体现了语言教学的特点——时代性、生命性、灵活性。
四、 可能的教学方法
1. 通过观看经典英文电影
学生可以接触的是真实语言环境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可以给学生播放经典英文影片,大量地道的听力材料的输人有助于学生突破听力理解的难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借助电影画面,增强其对英美文学的兴趣。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在给学生播放改编电影的时候,教师不能仅仅扮演一个“播放器”的角色,而需结合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同时对于出现的陌生单词、习语等给予适当的解释。
2. 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采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授课方式,这不仅对学生的听力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英语口语,尤其是地道的交际用语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个基本上是全英文的语境中,可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的效果,增强其对英语单词的敏感度。但也不排除适当的地方或有必要的地方用中文。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频繁的眼神交流和互动,或借助于肢体语言,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
例如在目前英语教学环境中引入英美文学教学,就可以将中学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语言工具式教学提升为综合英语素养教学。
摘要: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开设面向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程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授课对象,英美文学的传统教学策略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探讨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落实到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去。
关键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法;英美文学课程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大纲指出,英美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英美文学课程也已经被视为教改课程的组成部分。
英美文学课程不仅仅适用于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框架下,是能够适用于并应当适用于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很多学者已经就此达成共识。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开设好这门课、专门研究面向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广受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下英美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形势。
程爱民教授的课题组在对全国50所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英美文学课程单一、课时偏少,课程难度偏高,导致大多数学生选择去阅读一些简写或缩写本的文学作品,甚至用观看原著改变的电影去代替阅读名著[2]。目前看来,该调查所反映出来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相关问题,在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还是存在的,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课时少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读简写本、甚至通过看电影的方式取代阅读名著,也与他们薄弱的语言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原著内容毕竟难免艰深晦涩的。这些说明,英美文学课程需要有特定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现有的外语教学方法,是因语言习得课程而设,并不能自动而有效地运用到语言和文化并重的英美文学课程中去,即使已有的教学实践已经注意到适用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法,那也主要是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而非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英美文学课程也被纳入了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选修课的范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开设的并不成功,出现了诸如学生上课没有兴趣,选课人数较少,不能和其他选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竞争的情况。于是人们对是否应该开设此类英美文学课程或者是否应该重视这门课程产生了疑问。英美文学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开设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的要求。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对新的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应该努力寻找适合于自身及授课对象的新的教学法,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实现形式。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基于语言习得理论和哲学上的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D。 Krash—en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该假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只要语言输入达到一定程度,语言输出就会自动产生,换言之即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关键条件。[3]针对Krashen提出的假说,Swain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说,该假说认为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样关键。成功的语言习得有赖于两者的共同作用,而不能仅仅注重语言输入而忽视语言输出。[4]任务型教学法则是一种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性的教学方法。
皮亚杰(J。Piaget)和科恩伯格(O。Kernberg)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也为任务型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体系的建构有赖于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互动。知识的获取不是单向的和封闭的,而是双向的和互动的。学习者不会单纯地去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而是趋向于从自身情况出发,考虑到自己的经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完善。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而不是教师,因为后者的作用只在于帮助和促进。建构主义理论反对教师简单地传讲授知识,提倡教师为学生创造自主习得的环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鼓励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构建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落实。
(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范玲玲认为,依据实际教学环境,教师在编写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大纲和教材为基础,以学生需要和现实交际活动为参照;强调意义交流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际愿望和活动,使交流的愿望和需要产生学习语言形式的动力;强化小组活动,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任务编写、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5]
任务的设计还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无心理压力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6]这些任务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应予遵循的共通原则。所以在将其落实到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去的时候,也需要严格遵循。本文认为,可以从教材的编选、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这三个方面去落实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材编选中的落实教材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基础。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任务型教学法在口语、综合英语等教材中体现的比较明确,方便教师使用它去教学,但是在英美文学教材中这一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充分的体现,或者说,编者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并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授课的实际情况。目前通行的英美文学教材基本上是专门为英语专业编写的,不可能充分而切实地考虑非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从编写的结构上讲,这些教材多数采用年代顺序,完全涵盖文学背景、作家作品、作品选读和难点注释四个方面。这种固定而单一的教材编写模式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强调文学史实和文学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兴趣的开发。
这种教材也许适合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无疑给老师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讲授英美文学带来了很多难题。教师会在教材的影响下用大量时间来介绍学生并无兴趣的背景知识,而无暇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学生也会受教材影响习得专业的学习模式,兴趣无从提高。对于艰深晦涩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课后零星的注释只能起到个别解释的作用,并不能帮助他们把握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王守仁教授明确指出这种形式“不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对文本整体的分析和感悟能力”[7] 实际上教材的针对性不强这一缺陷可以被教师用教学方法规避,但是那实际上是教师自主开发出来了一套教材,那么原有教材的重要作用则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教材毕竟是任何教学活动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任务型教学,一本系统而编排科学的教材是必须的。
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运用,所以必须教师自主或者团队编写教材,从而最大程度符合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水平。从教材的形成和编写方面就为将来的任务型教学打下基础。从难度上讲,选材应该这样的原则:即篇章应当短小精悍,内涵深刻,尽量贴近生活而非过于抽象,词汇量要适中,避免选择难度过大、句子结构过于复杂的文章。另外材料应具有文体的多样性,比如说肖伯纳的话剧、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林肯的就职演说以及一些现代通俗英文小说,比如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比如说与科技发展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新时代的小说。按照英美文学作品的主题来编写教材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英美文学作品主题丰富,可以精心选择一些意义深刻的、能够抓住大学生兴趣的、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开拓有助益的,或者与大学生生活和将来工作有关的主题,比如说人与自然的主题、环境保护、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等主题。对于这些主题,工科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对作品的阅读有一种期待感。这样教师在编写任务的时候,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任务型教学的优势,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Willis提出的模式,它由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组成。三个阶段中有不同的内容。任务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可分为六种类型(Willis, ):列举型任务、整理型任务、比较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分享个人经历型任务和创新型任务。[8]对此,教师要精心设置三个教学阶段的任务,充分考虑任务的难度选择有效的任务类型进行使用,从而将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最大化。任务型教学模式并非简单将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任务型教学法不仅没有减轻老师的任务,反而有可能是任务的加大。老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种开放式探讨式的课程,这对老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这一新的授课对象时,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按照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英美文学课程应当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主题为学习内容,以主题到话题再到细节为主要教学步骤,逐步学习并建立较完整的反映主观与客观世界及社会交际需求的知识系统[9]4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经由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和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达到深刻的认识,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存储在大脑中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并形成的一定知识单元。[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任务型教学就是要将任务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学习。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相关主题的感想和经历,进而引导学生去把握作品中的主题,体会作品是如何呈现这一主题的。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比较彼此的认识,在过程中相互学习,而不是寻求一个终极而正确的解读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背景知识为引入,而是鼓励学生去发现主动发现,不是先去阅读作品,而是通过主题的发现开拓阅读的需求和兴趣,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地去寻找作品信息和自己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等待教师的传授。
在具体的任务设计上,作为前任务,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作品的主题进行了解,可以搜集一些主题相近的中文作品进行阅读,这样在阅读英文作品时有一比和参照,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类型简单的任务,比如说,列举型和整理型任务。“任务环”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任务难度可以适当提升,比如比较型任务和解决问题的任务。“后任务”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分享个人经历型和创新型任务,可以鼓励学生写出一些意境丰富的短诗、小作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并给他们创造在课堂上当众朗诵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对于作品的评论,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补充性评论,总之,教师要通过“任务”加强“输入”,也要通过“任务”给学生的“输出”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帮助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美文学课程评价体系中的落实。
按照任务型教学的要求设置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与教学模式是一一对应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必然导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多元的评价体系必然带来多元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相对应的比较科学的评价形式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式的评价,重视评价本身会带来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成为评价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也已经认识到原有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正在提倡形成性评价。英美文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而不是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也没有一个量的指标,因此,原有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并不适合这一课程,反而会对该课程的开展起到消极作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该重视形成性评价在该课程评价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具体运用中采用师生共评、学生间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将评价延伸到包括课堂外活动的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任务型的英美文学课堂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和表现,而教师因为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所以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小组的整体表现做出评价,小组内部成员的表现则可以交由学生自己评价。这种方式将任务落实到了每一个学生,兼顾了整体和个体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于课外学习的评价,学生日常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读后感也可以采用学生间互评合的方式,这既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带动。另外情况允许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学生团体活动,比如说莎士比亚戏剧团、诗歌朗诵协会等,通过学生参与这些社团的积极性和获得的奖项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三、结束语。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化差异;文学评论;产生影响
作者简介:张燕霞,女,汉族,1968年2月生人,河北省无极县人,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文学是艺术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学评论是文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也是一种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艺术价值及人文内涵的表达方式,能够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及理解能力,但文学评论与民族意识及人们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故文学评论本身便具有差异性及特殊性。针对英美文化领域而言,文学评论受到英美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对英美文化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
一、英美文化存在的差异分析
(一)语言发音的差异
英语,是英国与美国人民的主要使用语言,对于英国人而言,英语作为母语,在语言发音方面与美国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英国人发音时强调字正腔圆,发音特别清楚,停顿之处较少,反之美国人发音时主张能够省略多少便省略多少,能一句带过便一句带过[1]。一般来说,英国式英语比美国式英语听觉上更为舒服。
(二)语言环境的差异
导致英国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的不同。因英国人在处世方面具有严谨性,在思维逻辑与文化理解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很难被外界因素改变,同时英国文化存在单一性,接受先进文化的能力较弱;反之美国人追求创新,很少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阻碍,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能够充分汲取国外文化。
二、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评论是文学及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英美文化的逐渐发展,文学评论层出不穷,关于英美文学评论的研究也愈来愈多。受到英美不同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学评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如下:
(一)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
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工具之一,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与生存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出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在受到历史的影响后,成为全世界人民的通用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性、中规中矩性。原因有:英国人思维及个性与美国人相比带有保守性,低调又不张扬,这点为文学评论的特色之一。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反之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使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是直接由奴隶制转变为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使得美国历史与文化缺乏了沉淀,故美国文学评论的使用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常带有夸张语气,缺少了英国人的保守性,同时非常直接与大胆[2]。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评论语言主要存在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促使了英国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不论是带有宗教色彩或者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反之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同样作为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因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方面,能够取长避短,故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3]。
结束语:
【英美文学教学】推荐阅读: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06-03
英美文学作家与作品11-09
英美文学选修课教案07-12
英美文学类开题报告参考10-09
英美文化重点06-12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10-31
英语文学作品教学06-08
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11-11
儿童文学学期教学计划10-03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