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精选16篇)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篇1

一、教学

中职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极不平衡:身体的飞速发展,使得生理上已接近成熟,他们自己认为应该摆脱父母的束缚,应该按照成人的方式去生活;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处于滞后的阶段,使得他们虽然叛逆却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靠而完全独立。所以在平时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当中,认真备课是前提,既不能把他们当做大学生去教学,也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学生,而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去备好课。其次,由于职中生的学习有别于普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将他们的专业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从渗透教学中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主要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学习就业心理调适几个模块展开。上课形式侧重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包括游戏、心理剧、心理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偏向于好动,所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活动、互动的方式,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和体验,效果会更好。此外,通过活动、互动的环节往往也会发现某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对于他们的特长给予真诚、积极的肯定往往也使学生体验到更多自信。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即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中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个性。但与此同时,课堂上有时学生在互动环节中过于积极往往又使得在对教学秩序的维持上有一定的难度。不管怎样,总体来说,学生还是很配合教学互动环节的。此外,把心理健康教育也渗透到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充分利用班团活动,板报,宣传栏,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本学年重点开展各班新任心灵委员的培训,使其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桥梁,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讲座内容包括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

二、心理咨询

除了教学之外,学校心理咨询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学校心理咨询室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所以硬件设施可能不够完善,但是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包括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的建立以及特殊案例的探讨、分析,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当然也包括团体心理咨询。本学年我们开展了为期2个月15人左右的感恩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除了辅导内容本身以外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此次团体心理辅导中学习和训练了如何培养感激,如何不把好事习以为常以及从自身去实践感恩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他们对与于父母、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得以更深入的认识。

三、科研

在本学年的教学时间外,有幸加入本学科的市级课题申报研究工作。本学年完成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并顺利完成开题工作,为接下来的具体实施阶段做好了前期准备。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学年能够做好教学和教研两方面的工作。教学方面,多向前辈们学习取经,教研方面多多用心。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篇2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性

职业中专录取的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起点有区别, 文化水平有区别, 认知学习能力也有区别。针对这些特点,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首先, 从认知上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上课的第一天, 我没有像普通的老师那样给他们讲授绪论的内容, 而是带领学生去实训室参观学习。看到实训车间里师哥师姐加工出来的各种工件, 我的学生们非常感兴趣, 强烈要求我给他们做介绍。首先, 我给他们详细的解释了高年级学生加工出来的工件, 然后由工件讲解道相对应的机床, 再由机床讲到图纸, 从而引出我们的课程—机械制图。由此, 学生开始对这门课程充满向往, 着急的想知道这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神奇的课程, 居然可以让机床加工出这么多品种不同的工件来。

其次, 从教学设备上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用的都是黑板、粉笔、三角板、圆规等,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我们可以不定期的使用多媒体教学, 比如在讲解组合体的过程中, 我就把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 使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 在讲解剖面的时候, 我用动画来演示讲解, 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并掌握关于剖面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既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 又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较快的吸收消化新知识, 所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学生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可是我们知道, 45分钟的一节课, 学生完全集中注意听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其他的时间学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教师很难去控制和把握,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例如在讲授绘制椭圆时, 我就开始提问学生初中数学作业中如何画椭圆, 先让他们对椭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我在黑板上通过作图工具讲授绘图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做。整个图形绘制完毕后, 我会再次提问学生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这样,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有互动, 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 又能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我讲授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强认识, 更快地接受新内容, 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性

我们专业的人都知道,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另外, 我们也知道, 职业类学校的教学过程要侧重于学生绘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所以, 我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

讲授新课过程中, 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比赛。比如, 在讲授绘制零件图的过程中, 我会事先准备好几个模型, 然后分配到小组, 要求学生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的完成比赛。通过多次的比赛, 我发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训练。

我在教授完新课内容后, 基本会跟学生留两三题的作业, 量不能多但质要精。量多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会认为课后作业剥夺了他们休息玩耍的权利。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这样, 学生会觉得有挑战性,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并能够在做题过程中和其他同学讨论。在下次新课之前评讲这些作业题, 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做得不好的同学给予鼓励。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

除了课后留课后作业之外, 我还组织课后兴趣小组, 让学生自发的去实训车间向老师傅学习, 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绘制车间里加工出来的工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性, 我建议学校教研组举行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大赛和绘图大赛, 通过大赛的形式, 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关于制图的相关知识。

经过我几年教授机械制图的经验来看,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真正的学习到知识, 又能够提高我的教学质量, 同时, 还能在不断的教授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 为自己的发展储备能源。另外,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精心钻研教材, 把教材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再加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的把自己所知所学教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余建村.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科教新报, 2009年5月20日.

[2]李国山.技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浅析.《现代教育教研》, 2009年第6期.

[3]周金芝.浅谈《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素质教育论坛.

[4]刘力.机械制图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中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政策的改革,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而中职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本人、家庭有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所以,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来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生的生源特点与心理特点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困生”,特别是实行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以及国家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后,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影响巨大。同时,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生巨大转变,人际关系敏感,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厌学情绪,面对社会、家庭异样的眼光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另外,由于他们尚未形成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提倡的健康概念是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依托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通常关注到的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关于学校教育与训练的观点:“当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时,训练就是病态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联系紧密的话题。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所关心的心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箭不虚发,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1)适应性教育;(2)自我意识教育;(3)挫折教育;(4)情绪情感教育;(5)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6)学习心理教育;(7)生命教育;(8)人际交往教育;(9)择业心理教育。

三、增加灵活多样的活动环节,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教学活动要发挥其发展学生的功能,就必须借助主体参与这一有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增加相应的互动环节,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便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困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小品表演、辩论、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测验、自我白描、心理电影欣赏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客观知识与主观体验相结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印象更加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针对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人际交往、竞争合作、情绪控制、意志责任、心灵成长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帮助个体获得成长和适应。同时,在进行团体辅导时,会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

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自信、消除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

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素质较高的专业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否则可能导致误诊、误导、误人子弟。心理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要培养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能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自我开放技术,经常使用“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类问题”“我以前也这样想过、做过”“如果我是你,我也许会这样做”等语言。通过这些语言,学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师生进一步建立信任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与此同时,学生身上存在的焦虑、紧张、自卑、不信任等消极面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二)注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是不可能强迫它喝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加入各种活动与体验时,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因此,教师要始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而且本身也能起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主动参与课堂,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当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时要给予积极引导,充分肯定并欣赏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成就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课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将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付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之探讨[J].学园,2013(2):86-87.

[2](美)约翰·杜威.赵样用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李瑞.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理论创新,2013(1):3.

[4]周琢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D].东南大学,2007.

[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小结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兴庆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12年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把5月2日至5月8日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内容及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内容

在面向全体方面,全校18个教学班都由班主任组织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3-6年级12个教学班的学生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办了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主题手抄报。就连班级的文化墙报也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

在兼顾个别方面,是我们的薄弱所在,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所在。

在关注重点方面,我们特别关注了毕业班的学生。组织教师分别对六年级的男生女生进行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讲座,主讲教师分别就学生青春发育期的身体特征和生理保健等知识进行了辅导,然后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他们面临的许多困惑,作了详实的讲解。为他们揭开了自身生理、心理现象中敏感而又神秘的面纱,解除了他们因生长发育带来的困惑和苦恼,也让他们学到了许多自我保护的知识,对男生女生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家校沟通方面,我们本着家校合作的理念,以家委会成员为点,积极动员与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更大的面的参与。我们通过“成功父母成长讲堂”、校讯通(心理健康小贴士)、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指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我们通过发放教师心理健康测试卷来初步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专题讲座、校讯通、工作QQ群等平台,及时向大家讲解、发送有关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示、帮助教师建设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使大家更加精神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二、总结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整体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全校师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心理健康的意识大大增强。广大教师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人幸福的教育,我们既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要使教师快乐生活”。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小结 篇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机构的有机整合,最终目标指向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的留守农村的那些心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学生的和谐心理健康发展,为这些留守儿童的进一步成长奠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具有享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学校及其工作者有责任使留守儿童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与发展,使留守儿童能更好的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一、认识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价值取向

该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怎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和系统放大效应,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笔者首先认为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

1、留守学生状况调查。

2、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3、留守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二、细致开展“留守儿童”调查并情况分析

健康教育工作小结 篇6

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体检,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卫生与保健课,积极组织学生体检,实事求是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我校体育健康总结如下:

1、健康教育课,做到了“五个有”: 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百分之百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开课率达100%,起到了预设的效果。通过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2、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手抄报、文艺表演等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的危害。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 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

3、控烟知识教育。在校园内张贴控烟、劝烟的标志。

4、卫生方面:(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2)教育学生不是“三无”食品。(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4)通过每日晨检,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当然,取得的成绩跟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工作

需要加强,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我们的工作,使我校师生体育健康工作开张得更有特色。(自评4分)

江尾小学

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7

一、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 学习心理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的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二是学习实用观念明显。不少职校生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四是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学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抵触行为。

2. 情感心理方面。

一是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二是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与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三是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四是情感严重压抑,对自己丧失信心。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是进了大学的门,才有前途和出息,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被判定“下场”或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常常有身心疲惫感,觉得自己活得很累。

3. 交往心理方面。

一是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一些学生对老师自然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有意与自己过不去,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二是与父母的代沟。不少职校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父母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三是网络因素。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学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二、解决策略

1. 营造班级“亲情”氛围,努力使自己成为班集体的一员。

人为心理问题所困,无异于陷入一座“围城”。为此,班主任应注重进行“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班级环境。比如,召开主题班会,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令学生耳目一新,抓住学生生病的契机,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学生也更注重塑造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了。

2. 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信。

“育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信念。为此,在工作中,要努力用“师爱”抑制不良,慢慢地将心灵受伤的学生搀扶到正路上来。当学生犯了新的错误时,班主任先不要给予批评和警告,而应明确指出发展下去的危险“前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似有不妥”,帮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让学生自省、自悟,以赞代贬促其发展。同时,要特别留意学生的进步,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小题大做督促其进步。从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这两方面入手,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以“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班级必定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感觉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中专生活泼好动,利用这一特点,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活动外,还应引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如,展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变得热情、自信,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4. 采用现代通讯工具交流。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中职在我国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歧视,导致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作为从教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师,我一直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到我的课堂教学中,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中职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情感缺失问题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习遇到阻力或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偏激,其行为也容易走极端。如果老师、家长或同学不能理解他们,他们的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态度变得消极,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这种压抑的状况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进行情感交流,不能及时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遭受到严重挫折的学生,对什么反应都非常冷淡,产生了消极避世的态度。

情感的缺失使得中职学生常常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时常自卑,这就导致很多有自卑感的中职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逐渐沉沦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1]。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精神的支柱,很多中职学生面对自己的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学习目标。另外,中职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对各种社会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很多学生的性格孤僻,脾气暴躁,难以让人忍受,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导致他们情感缺失,人格越来越不健全。

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二)学习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心理问题。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这部分中职学生大多自满自傲,不思进取。他们没有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在学习中缺少正确的方法,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他们身在学校心在外。

目前来看,我国的中职学校厌学是一种普遍现象[2]。学生从心理上就对学习不感兴趣,行为上逃避学习,无论如何学习成绩也不会名列前茅。这些中职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说教听而不闻,学习成绩逐渐下滑。他们对前途失去希望,常常逃学,甚至出现了害怕进校的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畏缩不前。

(三)就业现实问题

我们平时关注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处于择业就业期的中职学生,同样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就业道路,就会拥有美好的就业前景。由于学生对各行业工作的一无所知,使他们迷茫无措,很容易失去最佳的择业就业机会。因此,这时期的中职学生心理往往是复杂的,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对现实又具有紧张忧虑感。因为中职学生的依赖性太强,往往造成他们对就业的要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如果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中职学生的心理就会处于极度矛盾的状态[3]。

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由中职学生的性格、情感造成的。如果中职学生具备完善的人格,完美的性格,他们就会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择业就业问题,而不会感到束手无策。

因此,树立中职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均衡地发展,是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就业需要的健康的社会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职校学子。

二、语文教学解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要解决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上的问题,职校就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一)重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鉴于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很多中职学校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得不到指导。部分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使中职学生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职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语文学科只有着重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职校不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各个时期正确对待得失,避免偏颇[4]。残缺不全的个性只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达到情感和认知的统一,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语文教学,培养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把学生的情感放在首位。如果学生缺乏情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心不在焉,一事无成。可见,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多渗透情感教育。

(二)唤醒学生的情感

在长期的中职生活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感到对前途的无望或者遭受各种挫折而自甘沉沦,待人冷漠。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爱,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怜悯,懂得慈悲,去唤醒他们的情感。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和日常的活动中,让中职学生学会感动,提升他们对各种情感的认知能力,以避免他们面对纷繁的社会处于麻木不仁状态。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就要让学生认真学习,让学生受到精神和文化的启迪,在各种情感活动中逐渐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爱生活、爱他人的高尚社会品德[5]。

中职语文教学,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明白作品中的启迪和智慧,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在体会到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同时,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被感化、被吸引,学生的情感也就得以唤醒。

充满感情的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困扰的时候,都会勇敢地去面对,不会退缩不前,更不会茫然无措。他们会理智对待困难,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他们会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他们的性格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趋向良好。

中职教育肩负着家长的厚望、人民的重托。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巧妙地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语文是文化的精髓,具有高超的人文内涵,中职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了培养心理健康学生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静.论中职生自信心的缺失与重建策略[J].广西教育,2009(33).

[2]庄伟强,刘爱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2(4).

[3]博淑芬.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4]温俊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新途径[J].魅力中国,2009(6)..

[5]袁海英.中职单招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智慧[J].职教通讯,2011(12).

作者简介:牛思锋,男,1960年生,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人,大专,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中级职称),语文教学。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结 篇9

为进一步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科普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碘缺乏病认识。本次讲座的的内容为“科学补碘,戒烟”。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宣传日主题,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现将我院宣传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宣传活动以“科学补碘,从生命最初的100天开始”为主题,将“坚持食用碘盐,享受健康生活”为主要内容,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碘缺乏病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共同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在5月15日活动当天,分别以设立宣传栏、咨询服务台、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二是各村卫生室以出办一期宣传栏、黑板报、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碘缺乏病,科学适量补碘,食用合格碘盐的意义等知识,使宣传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三是向同学们介绍了碘缺乏的危害性、防治措施及碘盐的识别和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进行科学补碘,消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宣传,强化中学生食用碘盐,会用碘盐的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共同防治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碘缺乏病的危害,掌握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并号召学生走村入户,向亲属、邻居和亲朋好友宣传碘缺乏病相关知识,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太白梁卫生院中合铺分院

2011年健康教育小结 篇10

工作小结

2011年锦绣嘉园物业管理处有步骤地完成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2011年初,物业管理处领导即着手抓健康工作,及时完善了小区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订了全年健教工作计划,保证健教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实施。

二、广泛宣传,引起重视。我小区2011年共出专栏版报4期,流动版报5期,内容有养生、保健、计划生育、女性健康、中老年健康知识等。共张贴标语43条,悬挂宣传横幅3幅,发放各种有关宣传资料近万份。并在小区阅览室设置了健康教育读物专柜,免费提供给居民阅读。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计划免疫宣传、“5.15”全国防治碘缺乏日和卫生行业各项法律法规颁布展开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每次活动都围绕着“宣传日”主题,制作各类宣传单、宣传板,设置咨询台,向群众发放宣传单,讲解卫生知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营造卫生宣传氛围。

三、培训讲座,增强意识。半年来,小区共安排各类面向居民的健康知识讲座5次,参加居民几百人次,使居民在健康教育方面进一步增强了意识,增长了知识。

四、寓教于乐,有益身心。我小区经常组织游园、知识抢答及举办联欢晚会等各种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杜绝各种不健康的行为。

五、组织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小区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发动全体居民开展周末大清洁行动,一年来,坚持每周周末大卫生,参加居民达500余人次,净化了小区环境。

六、严防死守,确保“创城”果实。我们自上而下设置网络联络员,召开各单位领导、居民小组长会议,组织布署防控事宜,并出“流感”防治专栏版报2期,张贴标语28条,悬挂横幅3条,挂图44张,发放“创城”宣传资料近2万份。通过以上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小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

中职学生从初中而来,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往往在心理上产生诸多心理困惑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六安南山职业中专学校是典型的农村特色学校,学生几乎全部是农村孩子,社会环境的影响甚大,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存在个性偏差、厌学、网隐、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重视起来。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中职生自身等因素。本文通过剖析中职学校的现实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为中职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有现实针对性

1.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展开心理教育

新生主要是适应性教育,应帮助新生尽量多地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尽快适应新环境,根据新的环境特点使其快速地调整个人行为,培养乐观思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许多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早的时期,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给他们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登记备案,坚持追踪调查。另外,可针对新生开设心理卫生保健课,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中。二年级学生主要是突出人际交往教育。二年级的学生心理波动小,这时应激发他们主动树立良好心理品质的积极性,克服交往障碍,提高交往艺术,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

2.针对学生性别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针对中职生的性别和心理特点,采取讲座、辅导等形式对他们重点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心理调试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自己妥善地解决。如了解一些青春发育中的性心理卫生问题,了解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学会正确对待性角色,学会保护自己。

二、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健全学生人格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德育的大方向,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把思想道德所规范的一切内容统一协调起来,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素养。当前中职学生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理解,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落后,甚至一片空白。有的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和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需要,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难以达到目的,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程度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但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发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一旦学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潜能被充分发掘出来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这也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标志。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体现职教特色,打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基础

由中职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所决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以职业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既要有参与竞争的勇气,又要有做好参与竞争的准备,提高自身的素质,锻炼心理的承载量,使自己拥有竞争的实力,在竞争中提高。因此,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在职业选择时,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自己气质特点的适应性。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求职择业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应努力克服消极的性格品质。发扬积极的性格品质。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职业心理教育是一个过程,渗透与整个中职教育中,而不仅仅是毕业时的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久性的育人工程,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应把它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逐步提高学生认识品质、意志品质、个性情感品质。二是职业心理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重视为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其提高职业认识、职业兴趣和职业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职能

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更应准确的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的度,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的放矢的进行纠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清除学生的自闭心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中职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都有过后进生经历,平时经常遭受嘲讽和讥笑,自卑心很强,不敢面对同学和老师,同时又渴望被关怀,因此,班主任应对他们特别关爱,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另外,班主任应善于使用表扬艺术,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关心学生。对学生的赞扬要体现在具体细微处,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非常郑重的予以夸奖,让学生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活动课为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样化、灵活化。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参与制订计划,参与设计活动,参与自由讨论,充分开放自己的心灵,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助、他助活动中实现学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欠缺,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教育的根本任务, 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所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 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 这一时期是人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的时期。因此,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有研究表明[1],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 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 表现为渴望独立, 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他们在面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 容易出现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

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教师, 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每当在课堂上谈及理想或成功一类的话题时, 学生多半皱着眉头, 低下头躲避教师的目光, 显然, 他们不敢触碰这些字眼。很多中职学生在升入高中的学生面前缺乏自信, 当向他人说起自己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时, 就觉得丢脸。另外, 一些中职学生的家长更是对子女进入中职院校学习这一事实不满, 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的这种自卑感更加重了学生的自卑。

1.2 厌学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 中职学生感到学习无趣或厌烦学习的比例已达到60%, 厌学倾向特别明显。学生不仅不愿学习理论课, 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动的实验课也失去了兴趣。大部分学生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 不少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 在进入中职院校后, 出现了上课听不懂, 下课无法自主学习, 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无法适应中职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广博性、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 学习较为盲目, 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1.3 人际交往中的扭曲心理

“风声雨声读书声, 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 关我何事”, “宿舍里面不吭气, 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 加之他们有着作为独生子女的优越感, 这使得他们对人际关系十分敏感。由于自卑和缺乏自信, 很多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很窄, 不能在交往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 将交往失败归因于个人的能力、性格和运气, 导致意志消沉, 进而不愿与人交往;也有一些学生自尊心过强, 非常注重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 常常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其结果是更易出现交往失败。

1.4 择业焦虑心理

随着毕业的临近, 许多学生感到恐慌。其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择业中角色错位, 不是主动去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而是等待用人单位先抛橄榄枝;二是择业价值观模糊, 自我价值实现愿望较强, 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更不愿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三是择业心态失衡, 就业中急躁盲目, 跟风的思想比较严重, 缺乏个人主见。有少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 特别是看到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现状时, 感到无所适从、紧张不安, 长此以往, 就会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2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 使得社会上一些人对中职生存在偏见和歧视。长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

2.2 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 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和, 学生缺少温暖和爱, 这使一些学生性格扭曲,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过好或过差, 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2.3 学生自身心理因素

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学习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易导致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2.4 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及网上娱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同时其中的一些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内容也对分辨力与判断力不强的中职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3 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

3.1 创设有利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人格的形成、思想品德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最容易内化[2]。

一个人的生存、生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的发展。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为住校生, 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和影响。因此, 优雅、洁净、文明、健康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心理影响。

在生机盎然的校园里, 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 良好的教学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宿舍的温馨舒适给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校园健康的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勇敢进取的健康心理。

只有健康的生活环境与氛围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整体素质良好的学生。

3.2 加强教师责任心,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所学校办学的成功与否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有效学校。有效学校总是平静、和谐的, 原因之一就是无论何时何地, 全体教师都对全体学生负责[3]。只有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 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期望, 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活动。而教师是充当积极教育的先导者, 所以教师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对此, 学校对教师开展了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以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建立一支自身心理健康, 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 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3.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不仅是为了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进而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因材施教, 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方面, 这样才能为学生学好文化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才能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课外气氛。现在, 教育部门和中职学校已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诸多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我们深知, 中职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其心理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该说, 要想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罗鸣春, 邓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 (7) :456.

[2]于丽.浅析中职生做人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6) :38~39.

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小结 篇13

我们组织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学生都受益非浅,认识到关注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到口腔健康活动中来。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理念的一种形成,所以说,我们的这次班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作简要小结:

一、给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学生明白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做口腔检查等等。

二、主题班会,以“四个护齿好习惯,三十二颗好牙齿”为主要内容,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生宣传“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餐后和零食后咀嚼无糖口香糖”的四个护齿好习惯,以及如何正确刷牙的方法等。字串2

三、在班会中要求把护齿好习惯向家人推广的活动。组织学生和家人一起学习护齿知识,鼓励学生的父母和亲属共同参与爱牙活动,同时在生活中共同监督护牙活动的实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让学生的家人也能在活动中收获知识。

2012年健康教育工作半年小结 篇14

半年工作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其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健康要求也不断提高。为切实抓好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我镇健康教育工作在上部门的指导下,经全体公共卫生科人员半年来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我院健康教育工作在分管院长陈前军和公共卫生科科长吴明群、朱红剑的亲自带领下,主要以出卫生宣传栏、张贴横幅、发放宣传单及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形式为主,并到各中小学校上健康教育课,以各村卫生室为知识宣传据点,旨在卫生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工作完成情况

半年来,共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6期,并在结核病防治日,预防接种宣传周、全国疟痢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日上街宣传,共散放宣传资料9000多份,张贴宣传画100余张,制作横幅10余条,受益人数达千余人;上半年共播放音像资料60多个小时,更换宣传栏6期。

三、存在不足

1、乡镇居民经济文化较落后,存在重治轻防的错误思想,认为健教工作可有可无,对健教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使我镇健教工作的成果不是很明显。

2、村医由于文化基础差,业务素质低,加之健教工作没医疗收入明显,给我镇健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金山店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篇15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的求学经历比较曲折, 往往在心理或者是精神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 而且在学习上缺乏一种动力支撑。而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是充满了一定的挑战。然而当前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趋势, 而如何将心理教育知识更好地渗透到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的教学中来, 需要采取一种有效措施, 以一种科学、恰当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从而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

一、中职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现代人的心理与精神压力特别大, 心理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与生活发展。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也至关重要。然而, 当前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 由于一些学生受到家庭以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以及一些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一些障碍, 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表现。根据调查显示, 在中职学校当中, 大部分学生都有着厌学的倾向, 而其中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数学的压力, 数学是中职学生最为头疼的科目, 学生对它的学习往往带有着担忧、缺乏自信的心理, 从而导致厌学。因此, 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关键。通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知识的渗透, 积极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努力地维护好学生的心理良好状态, 为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供帮助, 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 增强他们的抗击打能力, 使心中的焦虑、惧怕的心理渐渐消除,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当前中职数学课的教学现状

(一)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数学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但是由于数学本身的难度以及枯燥性特征, 致使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 对学习数学带有逃避、厌烦的心理。而大多数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平时学习的专业课上, 或者是放在自己比较喜欢的科目中。但是, 数学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 如计算机等学科都有重要的帮助。因此, 要想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 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与影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 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枯燥, 再加之数学本身学科特点, 使课堂气氛比较呆板。另外, 由于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在老师传统的教与学中提升数学成绩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就会淡薄。另外,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难度的升级, 学科的逻辑思维性的要求渐渐增加, 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甚至放弃学习。这些都是当前中职学校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三) 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状态的剖析不够深入。面对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心理,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及时的调节。然而大部分的老师都不能从学生自身出发, 不能从学生的心理原因来挖掘问题的本质。一些老师在教育中只是追求学生平时成绩的高低, 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心理特征都不做过多的深入解剖。因此, 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并且挖掘事情的根源, 从而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提升学习兴趣。

三、中职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来思考。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件事的动机。而面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就要以此为出发点, 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 激发学习兴趣。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学生普遍的自信心都不足。因此就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老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 可以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可以讲一些数学趣事, 或者说一些数学名家的童年趣事, 来教导学生伟大的数学家在儿时也与我们普通的学生一样, 但是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 就会成为被后世所景仰的大数学家。老师也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数学学习状态, 使学生放下内心的焦虑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上数学课。在备课过程中, 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调节教学方式, 比如学生的基础差就应该在基础知识上多下功夫, 并且用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 使学生能够大胆追求真理, 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调整心态, 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来学习[2]。

(二) 采取分层教学法, 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作为中职教育的数学老师, 面对基础差别较大的学生学习数学, 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水平。因此, 分层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现状。这种教学方式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学好数学, 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在提升基础的同时积极查漏补缺;而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 从而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另外, 老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出自己的教学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提升自己, 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3]。

(三) 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在数学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一是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与鉴赏,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美的特点;二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在团队中获得自身的认同感与价值感,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在小组讨论中, 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与探讨, 相互取长补短, 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三是要在学习中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 数学的学习由于本身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加强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使学生能够大胆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从而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 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与能力非常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努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出发点, 采取积极的有效方法, 改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 使心理健康教育完美地融入到数学的教学中来, 使学生不再畏惧数学的学习, 提升自己的自信, 而且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欣赏学生, 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为学生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赵东武.浅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 2015, 5 (下) :310~312

[2]程基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1:526~527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小结 篇16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强大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一、挖掘文本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是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的核心

(一)主题引领

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语文教师要从文本中发现真、善、美的因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去影响学生,学生就会摒弃心理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表现出毛主席宽广的胸怀、乐观的情绪以及伟大的抱负,这种情绪的传染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鸿门宴》中的刘邦是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出现的,但又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风范——以柔克刚,弱中求强,以至于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都会对学生的心灵起到震撼作用。

(二)生命教育

积极进取,充实生活是当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就要尽力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因素,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热爱生命。如“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门冒着狂风暴雨画的永不掉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却给了生命垂危的琼西带来了战胜病魔的最后希望,从而唤起了琼西对生活的向往。贝尔门用生命为自己的艺术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留下了一幅不朽的杰作,这种生命的传递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藏羚羊跪拜》一文中,“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为“人和动物的和睦相处”提供了范列;《石缝间的生命》中借石缝间顽强生长的草木生命,让学生明白:“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三)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法是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基石的。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对于新的社会行为的形成比通过反应结果进行的学习更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中外古今的“群英谱”,他们可以说是榜样人物,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用优秀的人物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医治学生的心理疾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日本作家粟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中塑造了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不停的奋斗,终于改变生活状况的母子三人;《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中的时传祥——一个普通的掏粪工人的名字,却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行动,被永远镌刻在了共和国的英模录上。

(四)情感渗透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情感色彩鲜明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情感温度,把亲情、友情、爱情这三条线串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如《背影》中抒发的浓浓的父子深情;老舍的《我的母亲》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陈情表》全文表达出的“孝”心。这种至情至性之文,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的范文。

总之语文教材中到处渗透着心灵的光芒,只要善于挖掘,学生自然能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二、在课外阅读中提升人生修养,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方法叫“阅读疗法”。阅读疗法是一种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疏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的一种方法。“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说明读书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除了“成性格”和“医愚”外,还具有治病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在语文学科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阅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给学生的心灵一个充满阳光的窗口。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粹。思想情感升华了,综合素养提高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接受了人类创造的智慧的洗礼。如阅读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学生了解到正是由于海伦·凯勒的老师教她学习了词语,才打通了她认识世界的心灵之窗,从而激发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的健全人格。学生不仅认识到阅读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更吸收了其中的精神力量——作为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学生,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三、结合写作教学,为心理健康筑起“防御线”,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阔空间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能够认识和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写作是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组织文章的结构、运用修辞等,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投射在表达自我,剖析自身上,为自己的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设置的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如作文训练中出这样的题目《我是这样一个人》,这样可以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口语训练“自我介绍”,笔者让每个学生用“我”开头连说五句话,但是不准“自报家门”,要说出其个性来。长时间以来由于忽视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很多学生说不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或者羞于说出自己的个性。但经过艰难的启发和练习,他们能够正视和面对自己,不仅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正确认识了自我。这之后,他们在公共场合开口表达自己并不困难。endprint

四、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寻找契机,释放学生的心理空间,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是现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标准。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而且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公正、诚实、信用和自律等优秀品质,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进行“名言警句的收集与整理”的语文实践活动,笔者不仅让学生收集,还让学生就某条名言警句讲其含义与喜爱的理由,每一条警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都是一次震动,学生在品味、诵读中自然地懂得了一些做人、学习的道理。

五、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表达的得体和规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运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来阐释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人生感悟,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相反如果教师运用了冷嘲热讽的语言,学生随之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其心理状态只能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无形中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所以重视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理论的指导下,检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标准应包括是否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这是每一个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师“上下求索”的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沙盘游戏疗法在中职学校心理教育中的探索”(编号:JG11EB08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代小军.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8).

[2]刘敏芳.浅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3).

[3]张玉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8).

[4]汤占民.让翅膀不再沉重——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5]韩明福.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0,(5).

[6]李雪.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注重渗透生命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7]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小松鼠漂流记下一篇:迪士尼乐园之旅叙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