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通用8篇)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篇1

一、公共政策学的缘起

政策科学又称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和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它的出现被视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当代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论文发表政策科学的迅速成长以及它对各国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它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学科。现在政策科学已构成当代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富有活力的部分。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则是他与卡普兰在1950年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特别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文中,首次对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因此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它以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和《政策科学进展》(1971)的出版为代表,这些著作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二里程碑。“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首先提出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类型。在西方文献中,“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两个概念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学者将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有的学者将它们加以区别,用“政治科学 ”作为一个总的学科领域名称,强调它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而将“政策分析”看作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强调政策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背景、特征及对政策学的影响

尽管拉斯韦尔和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是一种全新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学问,是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元社会科学),但是政策科学既然主要以公共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它主要是关于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学问。7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与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公共行政学等学科日益相互融合,最终导致公共部门管理领域新范式或新途径的出现,即“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因此,要认识和把握政策科学,就不能离开公共部门管理学科(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政府及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该学科领域经历了三次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三次重大突破。政策科学可以说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

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和威尔逊、古德诺等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有六大信条:(1)非政治化的文官制度以及将政治与行政分开的假定;(2)强调层级制和规章制度(即采用官僚体制模式);(3)公务员的终身受雇和政府组织的稳定性;(4)以文官制度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5)对文官的控制(外部规制);(6)要求结果的公平。

早期公共行政学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由于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必然引起批评,并促使其转变。

2.新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兴起,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范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以及政府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但是没有最终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而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主导范式。新公共行政学学派的代表作是《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1971),它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尤其是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体制理论;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以及行政管理与价值的关联,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因此,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管理、组织发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成为新公共管理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论文发表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公平”为核心,实际上是一种民主的行政理论,与美国政治学的先驱汉米尔顿•麦迪逊等人在《联邦党人》以及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所表达的民主行政理论具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与此同时,西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了另一个影响更深刻、更广泛的趋势,这就是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途径的兴起。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分强调的组织结构(官僚体制)的研究,将政治(政策制定)与行政(政策执行)分离等弊端,政策科学的倡导者主张一门以政策制定系统和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端正社会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的新学科,从而形成了政策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范式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以后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即它既整合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又超越了它们之上),这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研究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政策科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改善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回避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和对立,因此被斥为“披着科学外衣的意识形态”;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特别是政策执行和评估的研究。(德洛尔在《公共政策制定检讨》中将政策过程划分为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这些困难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后来的发展。在80年代中期,问题仍未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检查了政策科学的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提出政策科学需要在14个方面加以突破,包括提供关于政策制定和政策科学的哲学和智力的理解;增加历史和比较的观

点,真实地处理政策实际;寻求宏观理论;政策范式批判;探讨宏观政策创新;研究元政策制定和统治设计;考虑政策制定途径的改善;探索政策制定的输入方法;加大学科基础;开发各方面的方法论、方法和技术等。

3.70年代后政策科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政策科学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首先,政策分析范式(将政策科学领域理解为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迅速成长壮大。其实,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政策研究领域成长的最大推动力并非来自于社会科学家,而是来自于运筹学家、系统分析家和应用数学家。运筹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及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构成政策科学以及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基础。70年代以后政策分析途径的成长引人注目,它的倡导者林德布洛姆、邓恩、奎德等人不再将一般的选择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方向问题或一般的政策系统及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主要关注现实具体的政策问题,因而政策分析方法及技术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与政策科学相比,政策分析的应用性程度更高,它以提供政策建议或备选方案为核心,有具体的当事人或委托者;其研究对象比较明确,研究范围的边界清晰,在学科共同体中较容易形成有关方法论和学科理论体系方向的共识,再加上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成熟,使得政策分析比起政策科学来更容易取得突破,较快地建立起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再加上思想库的成功的政策分析实践的鼓舞,使得政策分析范式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

其次,70、80年代,政策科学加强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尤其是政策执行及评估的研究。这种由政策制定向政策执行的研究重心转移,构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范式出现的一个契机(公共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策执行的管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首先发表了一篇《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报告》,指出政策执行的政治与行政的方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有些学者如哈格罗夫指出,在政策形成和政策成功之间存在着一个忽略或错失了的环节-政策执行,必须加以补充,才能使政策生效;加州大学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等则对奥克兰实验案例进行详细的跟踪研究,写成经典性的《执行》一书。该书令人信服地指出,再好的政策方案,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执行,仍将导致失败。这一时期出现了种种的政策执行理论,如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交易理论、管理理论、系统理论、演化理论等。8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科学与公共行政学日益相互融合,并最终导致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密切相关,难分彼此。公共政策必须靠行政管理来推行,而行政管理主要是对公共政策的管理。林恩在《管理公共政策》一书中认为,必须熔管理与组织行为以及政治与政策形成理论于一炉,才能有效管理公共政策。美国政策研究领域的最权威的组织——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的成立,目的之一是希望沟通政策分析研究与公共管理研究,促进组织政治与公共政策的相互融合。

再次,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如果说,70年代以前政策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政治学的话,那么70年代以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了。70年代以前政策研究的基本途径如系统途径、过程途径、精英途径和制度途径都来自于政治学理论;70年代以后,经济学途径在政策研究上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学派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即公共决策问题,在政策科学上产生了相当大影响。这种理论基础由政治学转向经济学也正是后来的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最后,政策科学的视野及主题进一步拓宽,如加强了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比较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社会、政治理性取代经济和技术的理性;政策管理以

及政策网络管理和战略研究的加强等等。

4.新公共管理学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篇2

(一)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及其着力点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 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 就是从供给、研发、生产端入手, 通过解放生产力, 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它要求清理僵尸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 坚决废止无效的产品或者服务供给, 将企业的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有:一是培育新主体,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提高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要素的有效供给, 不能只强调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还要强调要素的有效投入, 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三是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调整存量、培育增量。从2015年开始,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 已正式拉开大幕。

(二) 管理会计概念及发展简述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 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李天民 (1992) 认为,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 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 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各责任单位和整个企业的日常和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 并帮助企业管理部门做出最优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潘飞 (2010) 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 它是利用财务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 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管理的专门方法, 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 确定日标, 编制计划, 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控制、考核和业绩评价。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引进管理会计, 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吸收了西方观点的基础上与国内经济现状相结合, 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本土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企业的内部管理者在科学决策与内部管理控制中越来越迫切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并且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状态与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管理会计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发挥, 以及其预测功能、决策分析和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应用, 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篇大文章, 体现了宏观政策导向上的重大转变, 但归根结底, 要落实到微观层面的各行业企业中。管理会计作为微观经济的基础, 适应和促进国家宏观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是客观必然。

(一) 宏观层面看, 发挥好管理会计作用, 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四高四低”特征, 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速度”与“低产出、低效率、低效益、低科技合量”。通过管理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有利于微观企业主体做好自己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有助于国家从总体上把握供给失效、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杠杆过高、成本过高等问题。在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改革过程中, 如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的兼并与重组等, 均需要管理会计提供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的基础保证, 为企业“三去一降一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改变产品低附加值、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企业层面看, 发挥好管理会计作用, 有助于企业适应激烈的外部竞争及经济形势变化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回落和结构调整的阵痛, 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挑战与压力, 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投资风险、价值创造、绩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 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做好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利用会计信息模型和经营管理模型, 可以从产品、部门、条线、客户等多方面维度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动因, 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二是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 可以推动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集约式发展, 提升价值创造力;管理会计预估企业产品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的成本, 评价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益, 通过改善生产经营流程来优化成本结构和控制成本。三是有助于提升绩效考核效果。运用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差异分析等工具加强企业绩效管理, 使经营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间有效平衡, 将财务指标, 与顾客、员工满意度、产品生产质量周期等非财务信息结合, 更加客观准确的衡量企业绩效。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阶段国内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工作已经不能与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一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有待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由于管理会计与其他管理学科存在交叉重复, 与财会会计相比, 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相关理论相对复杂,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集中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最新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上。目前, 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尚未建立, 国内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有很大待完善之处。

二是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有待深入。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虽然开始不同程度的选择使用, 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基于各国企业实践, 而国内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会计模型或实践工具。由于中外管理文化、宏观环境不同, 管理会计的职能和对象呈现很大差异, 在国内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三是信息化发展滞后客观上制约了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会计软件在企业虽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 但国内企业采用的会计软件管理功能较少, 且管理功能使用率不高,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亟待发展建设;加之,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花费相对较大, 企业的主动性不强。但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 相信这一局面会很快有所好转。

四、当前国内管理会计发展对策、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微观层面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层面要勇于探索, 加强创新, 加快管理会计的发展建设与深入应用。

(一) 进一步加强宣传, 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管理会计是建立在责任中心理念基础上的业绩评价体系, 是用于管理决策的信息体系, 更是围绕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管理活动。管理会计自诞生以来, 就作为企业战略传导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管理升级, 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的基础性工程。

(二) 进一步加强适合国内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要结合国内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和会计发展实际, 整合科研院校、企业和学会等优势资源, 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实践应用与经验传播等紧密结合, 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工具方法和框架体系研究,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三) 进一步加强国内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要通过发展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推动会计工作由核算向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 推动会计人员从单纯的记账者向理财者、管理者、决策参与者转变。

(四)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实践。管理会计的价值在于应用, 而管理会计应用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国内外同业推广经验看, “创新”和“务实”是管理会计深化应用的两大关键。管理会计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单位积极运用,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提升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产、学、研有机结合, 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 及时总结、梳理提升管理会计实践经验, 形成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 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 (9)

[2]张继德, 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 (23)

[3]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探索[J].会计研究.2015 (10)

城市发展背景下河道的管理与利用 篇3

关键词 城市;河道管理;河道保护;功能演变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在城市发展背景下,做好水利灌溉和河道管理工作,能够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河道管理工作为例,开展河渠所辖渠系建筑物的管理、维修、改造,确保安全运行为灌区的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提供用水、利用水利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水渠的服务功能,防止河道功能出现衰退现象[1]。

1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河道治理简介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开展下河道管理,需要技术人员从内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开展持续性的垃圾清理工作。在水域内的生物残体及漂浮物清理工作中,应该强化打捞队伍的年轻化建设,淘汰部分年龄较大的打捞队员,保证打捞工作的整体效率稳步提高[2]。此外,使用先进的打捞工具,重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运用,对于改善水域表面的环境清洁有重要意义。在河道内源治理工作中,开展清淤疏浚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定期展开河道淤泥的疏浚,需要水务局协调好河道工人的工作,从水体综合整治的角度出发,拓宽河道,做好水流量的控制工作。为了完善水渠河道的自然功能,工作人员应做好控源截污工作,强化水渠附近坡道的水源涵养治理,在斜度山坡中种草植树,防止土壤松落和山体滑坡现象的出现。此外,水域管理人员应该和当地林业局开展广泛的合作,重点开展对于水域河道附近植被砍伐现象的治理工作,保障河流水域两岸的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

2 城市发展背景下河道的管理与利用措施

2.1 重视河岸固化保护与疏浚,转变河道治理观念

对于自然原型驳岸的保护,技术人员应该考虑其坡度缓且腹地大的河段特点,考虑水域环境中保持其自然状态的需要,利用喜水植物发达的根系进行堤坝稳定型加固的操作。在自然型驳岸水域环境治理的活动中,对于斜度较大的坡岸或者是冲蚀较为严重的地段,不仅要加大植被的种植密度,还应该天然石材、钢筋混凝土和木材的加固措施,增强水渠两岸的抗洪能力。

在水域环境控源截污的治理活动中,在水道的排污集中点设置截污纳管,对水下的大体积污染物进行截留,并且以每月1次的频率对截污纳管进行清理。在面源控制的活动中,设置河道水源质量保护的流动岗,24 h对水域内的环境进行保护,尤其要对水域附近村民丢弃死猪、死鸡等现象进行治理,并对情节严重的污染物丢弃行为以涉嫌治安破坏罪名移动公安机关。加强对于附近居民的水域保护意识的相关教育,防止出现故意污染河道环境的行为。

2.2 强化河道生态修复,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

在生态修复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从沿岸带修复、人工增氧和生态净化3个大项的保护活动进行水域生态的保护。防止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内源污染等城市发展背景下,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污染对于河道生态度的破坏。

政府应该对于河道治理和保护予以资金支持,强化臭黑水体的净化工作,从改善水体的角度出发,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用水,控制景观用水的供给量,重点保障渠道附近的农业用水安全,凸显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的保护政策[3]。在水资源、水循环模式的综合管理活动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污泥资源化处理工作,对于污泥的处理可以将其作为烧砖用的材料。引进先进的污水过滤成套设备,强化污水、排水再生利用技术的革新活动。

2.3 重视水质的保护与污染治理,保障生活用水质量

利用净化溢流污水的城市河道梯级生态换设施,对于提高水源质量有重要帮助。对水域河道两岸设置护坡来说,水质的改善状况是比较明显的。根据《中国水域环境保护公报》研究表明,以进水水质COD含量48~170为例,使用自然生态加强化护坡保护措施之后,出水水质的COD参数减少量达到了7.7~25.2的水平,杂质去除率高达84%。使用自然生态化加强坡之后,NH4-N的进水水质为8.5~28.7,出水水质为3.2~10.9,平均污染物去除率达到了62%。TN进水水质含量为15.1~33.8,出水水质达到了7.1~16.0,平均去除率为53%。而TP污染物的进水水质为0.7~4.0,其出水水质为0.2~1.2,杂质的平均去除率为72%。除此之外,SS的进水水质为32~479,出水水质为4~45,杂质平均去除率为90%。使用生态护坡技术运用与河道保护工作汇总,重点对河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治理,效果比较明显。保障河道附近的农业灌溉和日常生活用水质量安全,需要技术人员对水域的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类、BOD5以及石油类的污染物进行重点治理,通过化学测验保证其污染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4]。

3 结语

强化城市发展过程中河道的管理,需要市政规划人员从活水循坏、清水补给、就地处理和旁路处理各种角度采取措施,有效改善水体质量。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工作人员需要落实以“河道水域保护”为主的相关工作,改善河道被污染、被淤塞的现状。利用河流的灌溉功能和生活供水功能,开展旅游观光和航运开发,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钟鸣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6):40-42.

[2]孙雷,张来华,吴素芳,等.加强河道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5676-5676.

[3]王洪彬,王鸿雁,那海龙,等.浅谈阿城市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土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30(3):37.

[4]张碧钦.城市蓝线规划与河道岸线管理保护的若干思考[A]//福建省科协第12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场论文集[C].2012:1182-185.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篇4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简况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严重: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学校同质化倾向严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生产服务一线紧缺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1]近年来,占我国高校数量比重最大的地方本科院校针对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纷纷主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转向关注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及其长期职业发展,这对有效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自身发展及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起草的建议”再次指出:要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意志。

要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轉型发展的目标,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上更加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向生产创业实践靠拢。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而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架构不独立;课程设置不健全等。这些突出的问题引起课程教学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难以准确抓住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实际要求,也难以培养出应用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设计亟待改革。

1.培养目标不明确

7月,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中指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少地方高校完全按照此教育目标设置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统计学、会计学、旅游学等。结果所设置的课程“大而全、小而全”,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学生什么都要学,有什么都不精。

这种赶时髦、迎合旅游热的教育方式忽视了社会的需求,使大学本科生在不少岗位实际上无法面对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生的竞争,无法满足旅游管理岗位的用人要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实际,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2.学科架构不独立

当前,很多地方高校还没有设独立的旅游学院,旅游专业在历史、地理、管理、经济、外语等专业的院系中皆有分布。其中设在管理类院系者最多,比例为39%;其次是历史类院系(20%)及地理类院系(17%)位居第三。高校大多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采用“移植法”,将旅游专业依附于某一学院。这样的学科架构体系实际上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依托专业,寄人篱下的地位导致旅游系的规模发生萎缩,发展速度较慢,甚至受到挤压,不时受到传统学科的歧视和制度性约束。介入旅游领域的学科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学科及课程任意插足、各取所需的局面,使得旅游独立知识共同体更加难以形成,而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最终可能成为奢望。[2]

3.课程设置不健全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这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及学分大致所占比例为:公共必修课(30%),公共选修课(10%),专业必修课(40%),专业选修课(20%)。这应当是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的,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问题。[3]

(1)选修课程范围狭窄。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前者不受专业范围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有助于丰富和修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后者在于拓宽学生本专业的知识面,从而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上对必修课更加重视,开设的选修课程门类少、数量少、教师与学生选择度小。

(2)对实践课程重视不够。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涉及到的大多是操作性强的服务性行业,若实践能力缺乏,必然导致学生的管理理论被束之高阁。不少学校的校外实践活动因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仅仅是一种简单后期的操作实务的合作,学生操作技能较为匮乏,导致进入企业后需经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方能顶岗,这必然会影响景区等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实习的积极性。[4]

(3)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当前,多数地方高校都是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模块设置课程,设置的课程也大多都是基础性的理论课程,缺乏本土特色的教学案例以及创新,与企业产业结合较少,这样作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此外,地方高校旅游高等教育在教材选用方面也比较混乱,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近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有一万多种,比其他专业要混乱得多。endprint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经过对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原因的分析,结合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改革。

1.立足专业实际,明确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定位与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的职高生、大专生有不小的差别,他们更注重理论素质的培养和服务管理能力的提升。该专业的毕业生适宜在旅游局等政府部门、规划设计单位、旅行社、会议公司、会展公司、度假区、宾馆饭店、广告公司、城乡规划局、环境保护部门、文物部门工作及景点景区,也可继续攻读旅游管理、人文地理、社会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课程设置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懂管理、懂商务、会企划、会推销、会服务、擅外语、擅公关等综合型管理人才。这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例如休斯敦大学则定位于为饭店和餐饮业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掌舵人物。总之,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才有章可循。[5]

2.架构独立学科,跨学科设置课程

开办独立的.旅游学院,首先要形成独立的旅游学科以及旅游的独立知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其他学科介入的基础和核心。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地理、管理等学科的简单“戴帽”或“移植”,会使旅游的各科知识链断裂甚至对立。所有相关学科应当由旅游学加以规定、指导或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协调相关知识,摆脱当前旅游知识和专业依附于其他的尴尬局面。

当前的旅游学科还处在多学科研究的阶段,这样容易导致杂乱无章的旅游教学。由于全日制本科旅游专业旨在构建并以组织形式传播旅游的系统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发挥旅游专业的特色,激发其他专业的支撑作用,形成优势交叉学科,实现跨学科状态。例如可以建立跨学科实验室、跨系研究中心等,从而有计划地、高效地完成大量跨学科科研及教育计划,以实现了学科的良好融合。

3.健全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1)拓宽学生视野,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应当包括:导游课程(实用导游英语、导游实务与技巧),景区课程(景区管理、旅游环境管理、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企业课程(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质量管理、广告学、跨文化交流、商务谈判技巧、会展与节事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管理沟通、商务统计)。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在扩展专业方向课的基础上还要开设更多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课程以及新兴研究课程,例如,景区课程中的高尔夫文化,以及旅游企业课程中俱乐部管理及产业经济学等。

从行业发展和国内高校的本科专业目录来看,摄影、食品工艺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营养学、艺术设计学、中西面点工艺、西餐工艺、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博物馆学、葡萄与葡萄酒酿造工程、茶学、工程造价、商品学、国际邮轮乘务、历史文化旅游、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验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网络经济学等都可以作为今后专业选修课开设的方向。

(2)培养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研究表明:动手活动提高认知学习,而演示教学并没有相似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讓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按照“真实程度”对实践性教学的分类为:课堂,学校模拟实验室、校办企业、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个体以见习者身份参加)、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个体以真实的雇员身份参加)。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包括:课堂上的实践教学,例如案例教学、情境分析等;学校的餐饮实验室和客房实验室等;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的校外旅游企业;学生在假期以及毕业学年自己参加的社团组织或者签订的实习企业等。

“校企合作”是一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国内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单向合作。而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旅游教育发达国家建立了以政府、企业、院校三方合作的教学体系,这是一种深层次双向合作,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可以借鉴学习。[5]选择管理规范、条件相对较好、岗位角色鲜明的旅游企业,最好是国际连锁旅游企业。

(3)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由于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所处的地区不一样,老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深度不一,可以推出校级精品课程、示范类课程以及双语课程,以期培养具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应整合本学科的各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篇5

1、国产手机转型升级偏缓,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以苹果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风靡全球,高端手机在发达市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功能型手机,而国产手机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拓展明显落后。

2、全球手机行业深陷市场垄断局面,日益严峻的同质竞争与价格战使得国产手机难以盈利。而由于国产手机产品差异化较小,价格成为国内手机厂商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2011年行业的目标还只是做大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但目前低端智能手机的价格已降到600元甚至更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华为、中兴全球战略恐继续受阻。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表调查报告称,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10月15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以华为和中兴拥有更多可疑设备为借口,启动对这两家企业的第二轮调查。

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现状

1、高端智能手机增势趋缓

高端智能手机正遭遇成长瓶颈,在过去的半年,不论是三星GalaxyS4还是苹果iPhone5,销量增速都大大放缓,这将为低端智能机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多核战争升级

处理器核数是智能手机的核心指标之一,手机CPU内核不断升级,目前四核手机开始抢占市场。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上,采用四核处理器的机型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产品类型,已经超过双核机型。

3、新兴功能不断涌现

2013年智能手机新兴功能也不断涌现,诸如:裸眼3D、NFC、重力感应器、无线充电、云存储功能,等等。其中以 NFC功能(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无线通信技术)最为热门。

4、智能手机市场加速汰弱留强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篇6

关 键 词:城乡发展;城镇化;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小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发达地区小城镇政府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小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小城镇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小城镇结构与形态上,因此,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寻求不同的发展模式,政策及各具特色的建设途径。但是,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变的保障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为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研究的意义,目的为适应发达地区小城镇飞速发展的需要提供系统性的科学思想,特别是对当 前小城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空间的急剧扩展,经济超常规增长、社会进步滞后与社会保障不健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为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小城镇城镇建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创造小城镇和谐的社会氛围。发达地区小城镇通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也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随着小城镇数量增加和实力迅速增强,已经呈现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小城镇建成区与乡村社区边界模糊,使人无法分清“城镇”与“乡村”。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小城镇循序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产出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乡村建设混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外来人口不断迁入,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等等,以往灵活的“自下而上”的村镇经济推动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将会严重制约发达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也将对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因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特点、城镇结构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紧迫问题进行研究,从城市规划学和城镇管理的角度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本论文研究将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超常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并且对我国其他地区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对象小城镇政府在小城镇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定位、性质、规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方向等问题,都是通过政府的管理去实现。本论文为了研究我国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寻求小城镇健康发展之路,考虑到综合研究的复杂性、个人思维的有限性和资料收集的难度,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保障小城镇科学、健康发展的政府,以政府在小城镇发展中的管理职能为主线,使研究工作既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专业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带有普遍意义。

以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为主,同时选择了其他三个地区的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目的性为了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应选择矛盾突出、特点鲜明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个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四地的经济结构各不相同,特色明显。选择这四个地区的小城镇进行研究,对我国今后小城镇发展政策措施的确定,对我国其它地区的小城镇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篇7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必须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产业手段、价格措施、金融措施, 以及财税方案等, 构建环境评价与补偿体系, 进一步加强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心。其一, 构建针对企业加工、生产、流程, 以及经营等各个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奖惩体系, 加大处罚的力度。其二, 完善环境法规的保障体系, 重视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工作, 进一步明确环境资源的产权, 同时构建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与财政补偿体系, 将其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体系。其三,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相关的准则,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环境会计规范化的试点工作, 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检测及计量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

二、健全环境会计披露与监管体系

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 各个企业必须要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给外部信息使用者, 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环境活动的收益、成本及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作为企业所有者, 其需要掌握环境会计披露信息中所反映的企业管理层的受托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管理层的雇佣与解雇;作为潜在投资者, 则根据环境会计披露信息来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评估, 来决定具体的投资意向;作为政府相关机构, 则根据环境会计披露信息来考察企业环境保护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企业附近居民与内部员工, 则能够根据环境会计披露信息来了解企业所造成的具体危害。所以, 促使企业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健全环境会计披露与监管体系, 针对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合法性、全面性, 以及真实性实施全面的监管与审核, 有效督促各个企业根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环境活动[1]。

三、提升社会大众环保意识

其一, 应当树立全面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 通过社会大众的力量来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职责。只有当社会大众都意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才能够共同投入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对各个企业来说, 只有当环保意识渗透到企业内部, 使得广大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环境会计与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 才能够有效支持环境会计的发展。其二, 加大环境会计的宣传力度, 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对最终产品与服务建立起“绿色消费主义”的观念, 在进行商品选择的过程中, 能够去自觉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 共同排斥那些环境保护不力的企业[2]。迫于公众的压力, 各个企业自然会重视环境保护。其三,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必须要树立适应环境的发展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 企业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 离不开一个稳定、持续的自然环境, 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环保理念, 使其能够自觉履行环保职责, 落实环境会计的相关要求。

四、提升环境会计队伍综合素质

当前这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 对企业提出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 各个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提前准备, 尽快制定有关的环境保护体系, 加大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力度, 探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模式[3]。当前我国还缺乏关于环境会计准则相关的法规与体系, 各个企业还难以知晓未来的环境会计发展趋势, 但这并不会对企业提前制定环境会计发展战略造成影响。环境会计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社会学、会计学以及环境学等相关知识体系, 并且相关的知识内容更新极快, 现有的会计队伍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相关需求。这就需要各个企业加大员工的环境会计知识点的培训教育力度, 加强环境会计职业技能的考核, 主动在财会队伍中进行环境会计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宣传力度, 不断更新财会队伍的知识体系, 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精通环境会计知识、社会责任感强的专业人才队伍, 更好的应对今后环境会计发展形势。除此之外, 企业还应当主动与各个高校进行合作, 积极从高校中引入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进一步充实环境会计队伍。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热点, 加大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会计研究力度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会计的重要性, 不断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 真正实现环境会计服务于经济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吴德军, 唐国平.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12, (01) :93~96.

[2]徐贵丽.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综述、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 2011, (30) :19~22+161.

管理会计的发展背景 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21-01

一、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过窄

虽然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专业体系日趋成熟,但仍存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区域的有限性的缺陷。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发展主导的中国社会工作,其发展重点多集中在政府关注点集中的领域。从政府购买服务涉及领域来看,既涵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精神卫生、教育辅导、残障康复等传统领域,也涵盖矫治帮教、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新兴领域,虽然领域广泛,但是仍集中在如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群众文化等领域,各个项目并未均衡投资。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局限性。虽然传统的三大工作方法已经日趋完善,但是对于社工事业发达地区的新兴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不能及时吸收并加以运用,仍严重滞后于欧美等国的社工事业发展。因此,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存在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过窄的缺陷,而这也正是由于社会管理的治理理念下,政府单一化、层级化、指令性管理所导致的。

二、过度依赖政府购买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尚未成熟,社会认可度较低,物质基础缺乏的背景下,政府购买服务应运而生并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也正体现了社会管理模式下政府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效率的优越性。其次,依靠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可以弥补当前我国对社工事业认可度低的状况,起到一定的宣传和渗透作用。社会工作作为服务社会、促进公平的一项助人性质的活动,本应在社会治理领域成为多元化治理主体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导致其过分依赖政府的扶助,丧失了本应具有的独立性。这也正是因为长期的社会管理模式下,政府单纯的将目光放在自身,而忽视了其他多元化的手段,使得社会工作难以脱离政府、回归社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其回应的群体为服务对象,所有项目的执行都应以服务对象作为出发点,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目的。但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服务中心的回应群体除了服务对象外,还包括出资的政府,有时还会为了持续发展并继续获取政府购买而将回应对象的天平倾向政府部门。

三、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社会管理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直接命令式干预,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集中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对实际问题缺乏具体评估,这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计划性模式,而忽视了市场需求。正是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也恰恰缺乏了对于不同个人与社会群体需求特殊性的探讨与评估。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服务仍处于政府购买服务阶段,这就导致了很大程度上服务对象的需求是由政府来确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更多的是将原来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社会服务下放给了众多的社会团体来提供,而政府只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这虽然进一步扩大了服务的范围和服务效果,但是这些服务只是出于一种初级的、单一的、普遍的服务,而对于存在更为普遍的特殊性需求难以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即“公共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内容与表现形式多样化”。[6]而在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这二者往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成正比增长的。社会工作在当今中国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某些个体和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各类社会工作组织对于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才可能提供满意地服务,实现最终的目标。

四、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仍然不够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思路是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进程,积极推动由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由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机制转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服务经验和实务方法,但在社会管理主导的背景下这一过程进度缓慢。首先在社会管理理念主导的背景下,整个社会遵从的都是惟上是从的态度,严格执行上级指令,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下级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同样,折射到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呈现出这样的发展态势,更多强调的就是老师授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课堂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且教育内容就是对于前人的理论再传授;长此以往,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思考方面越来越缺乏创新性与主动性,只能单方面的接受书本理论,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习社会工作这门西方舶来专业还何谈本土化呢?其次,社会管理提倡的是一种刚性的、自上而下的指控,对于各种命令的执行缺乏具体实践指导,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拍脑门想主意”的决策过程。由于社会工作在目前中国的开展程度有限,很多地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经常暴露出来“不知道去哪儿实践、不知道实践什么”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实践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研究的进程。

五、服务主体单一化和可利用资源的缺乏

受到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在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并未将一系列的社会组织看作合作伙伴,而看作是政府责任与功能的延伸甚至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附庸,而且受到传统官本位理念的影响,使得政府很难以一种开放平等的态度对待各类社会组织,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机构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自主性。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及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资助,这就是的社会工作可获得的外部资金支持非常有限;资金的严重不足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服务的领域、范围,而且导致机构的工作条件简陋、服务技术和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公共服务质量。此外,由于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下,社会工作组织很大程度上是在履行指令性任务,再加之资金来源的单一化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就降低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责任感。再次,由于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中,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下达命令由下级执行,这种自上而下、层级分明、横向部门缺乏联系的科层制体系尽管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体制逐渐出现了僵化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听命于政府、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援和项目的社会工作组织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只能从政府获取资源,而在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只能单打独斗,很难和其他的社会组织相互合作。

上一篇:社会团体自律承诺书(登记)下一篇:国税局发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