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精选7篇)
目 录
1、总则
1.1 工作目的 1.2 工作原则 1.3 编制依据 1.4 适用范围
2、应急指挥机构
2.1 指挥机构与职责
3、预警预防机制
3.1 工作准备 3.2 应急演练
4、应急响应
4.1 响应程序 4.2 事故报告 4.3 善后处理
5、应急结束
5.1 结束程序 5.2 事故调查
5.3 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3 宣传培训与演练
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1 工作目的
为做好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地组织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根据本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2 工作原则.2.1 统一领导、职责明确
在XX高速公路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有关部门、类型和职责分工,明确专职人员,落实应急处理的责任,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建立XX高速公路质量安全事故响应机制。.2.2 相互协调、快速反应
安全环保办公室要与有关部门、办事处密切协作,保证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灾难信息及时报告、准确传递、快速处置。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方案。.2.3 分工协作、属地负责
安全环保办公室是处置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主体,承担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动员当地社会力量,有组织地参与事故的处置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将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质【2005】105号)。.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高速公路项目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一次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的事故;土方开挖边坡失稳造成地面或周边建筑物倒塌,石方爆破导致周边建筑物破坏,道路、管线断裂,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事故等。
2、应急指挥机构.1 指挥机构与职责.1.1 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如下:
组
长:。。副组长:。。。
成员由。。。。。。组成。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由所在部门同志依序递补。
主要职责:
(1)拟定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办法;(2)及时了解掌握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办事处报告事故情况;
(3)指导、协调和参与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置;(4)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3、预警预防机制.1 工作准备
XX高速公路项目部定期研究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建立和完善本项目施工范围内应急组织体系及应急队伍,加强事故应急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2 应急演练
应定期检查本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并组织演练。对救援器械、设备等应设专人进行维护。现场施工区和施工队应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4、应急响应.1
响应程序
当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XX高速公路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认真开展工作。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必要的抢险救援,并全力协作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并及时将事故处理有关情况向办事处和上级应急指挥小组报告。.2 事故报告 4.2.1 报告程序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办事处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2.2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事故类别、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
(2)事故报告的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发人及报告时间等。根据事态进展及时续报以下内容:(3)事故原因分析;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5)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4.2.3 相关记录
应急指挥小组应对组织、协调应急行动的情况做出详细记录。4.3 善后处理
XX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协调有关部门依法认真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5、应急结束.1 结束程序
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由XX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决定应急结束,并通知各施工区和施工队。.2 事故调查
XX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依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2.1 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2.2 事故调查总结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发生事故的工程基础情况(2)调查中查明的事实(3)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4)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析(5)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6)事故结论
(7)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8)各种必要的附件(9)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10)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5.3 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处理质量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引发质量安全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施工队和人员,以及在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人员,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应急保障.1 通信与信息保障
确保应急期间的信息及时、准确、可靠地传输和有效实施指挥,依托现有的有线、无线通信系统,构成应急通讯保障系统。.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 应急队伍保障
XX项目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应组织好应急救援基本力量,对正在施工的地段,由施工人员组成,担负事发现场的工程设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2.2 应急指挥小组应确保事故抢险、营救过程中的物质、资金的供给。6.3 宣传培训与演练.3.1
宣传
应急指挥小组应统一部署,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X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理知识的宣传,提高预防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3.2 培训
(1)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XX高速公路项目部统一组织培训;(2)培训工作要合理设置课程、分类指导、严格考核,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3)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多种组织方式。6.3.3演练
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等级划分人员组成、职责划分、启动。
2 应急计划目的
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事故不扩大, 并尽可能地排除事故隐患, 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 应急计划的依据
3.1 危险评估
项目管辖区内隧道、桥梁占路线总长的36%, 且沿线地质状况复杂, 岩石组成坚软不一, 基岩节理、裂隙发育, 岩石破碎, 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高空坠落、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或瓦斯泄露事件。
3.2 现场应急
3.2.1 潜在的事故性质及影响范围
(1) 隧道坍塌和爆破作业可能引起施工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失。
(2)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开挖打击, 开挖台架、模板台车上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机具设备损失。
(3) 爆破事故:路基开挖爆破可能危及施工人员、附近村民、路人及民房等安全。
3.2.2 注意事项
(1) 一旦发现事故紧急隐患, 在场人员要尽可能了解判断事故的类型、地点和严重程度, 并迅速报告项目经理,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利用现场设备工具和人员, 控制事故的扩大。
(2) 项目经理接到紧急隐患报告后, 除立即赶赴现场, 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外。要对事件严重程度作出迅速判断并立即报告上一级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
(3) 相应救援指挥部接警后, 根据事故类别、地点、范围、人员分布, 迅速制订抢救方案和对现场进行保护。
3.3 危险报告联系步骤
施工现场—项目部—建设指挥部—地方人民政府—当地主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 应急控制中心
各项目部经理部、总监办要设立有人值守的座机应急联系电话, 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总监理正副总监、项目指挥部正副指挥、总工电话均为应急联系电话。各项目部将急救中心、火警、公安报警电话和各医院联系电话编制成表粘贴于项目经理部和隧道施工现场办公室, 以备紧急时刻联系。
5 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
应急物资的准备同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抢救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施工机械, 当现场机械、所需抢险人员不足时可由各个合同段调动。
6 现场主要管理者任务
(1)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 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2) 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 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3) 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 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进程。
(4) 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 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7 现场措施
(1) 现场应急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 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人员、设施, 以减少伤害。
(2) 在应急计划过程中, 要有足够的灵活性, 以保证现场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决定。
(3) 在应急过程中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 非相关人员按指定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地方集中。
(2) 指定某人记录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 并将信息报告应急控制中心。
(3) 指定某人对事故有关的到达集合地点人员与现场人员名单核对。
(4)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 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8 事故处理
(1) 事故发生后, 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必须严肃事故处理, 对事故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是保证事故查处的公证依据, 事故调查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本着严肃的工作态度, 采用科学的方法,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分清责任, 妥善进行事故善后处理, 并制订切实可能的防范措施, 对于预防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事故的分类:按事故性质分类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未来可预见、抵御和避免的事故, 但由于人为的原因, 没有采取措施预防, 从而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技术事故, 如地震、泥石流造成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安全防范知识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性能而无法避免的事故。
(3) 按伤害的程度分类: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 伤亡事故大体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重大死亡事故和特大死亡事故, 具体伤害类别经医生诊断后进行处理。
(4) 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 对事故进行处理。
9 事故的预防
(1) 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 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确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管理方针, 遏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2) 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1) 隧道施工:坍塌、涌水、涌沙、突泥、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中毒、触电、施工机械伤人等;
(2) 桥梁桩基施工:洞壁坍塌、缺氧、涌水、涌沙、高空坠物、高空坠落、一氧化碳中毒、触电、机械伤人、风灾、水灾等。
(3) 预制场施工:触电、高空坠物、高空坠落、吊装、机械伤人、火灾、风灾、水灾等;
(4) 路基施工:机械事故伤人、水灾、森林防火等;
(5) 办公住宅:触电、风灾、火灾、水灾等。
(3) 合同要根据所承包建设合同段内工程具体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灾害、事件、事故制订全面、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规定, 并严格执行。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 明确各个部门安全责任和预防责任人, 重要部位安全工作要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4) 要强化安全教育, 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要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氛围。
(5) 要加强安全工作领导, 加强现场巡视、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 处理坚决、果断,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要提前充分考虑, 做好安全预案和必须的组织、物资、设置准备, 防患于未然。
摘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是指针对突发的、具有灾害性的紧急事故所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就是为及时消除可能发生的事故, 为迅速展开应急行动而编制的应急预防救援方案。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外省已经发生的并有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我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其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或者农业转基因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污染突然发生和严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群体性健康损害和死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3 工作原则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加强监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成立“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委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监察室、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2.1.2“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省政府和农业部应急指挥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部署;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6)向省政府、“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
(7)完成“省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与省应急办、省新闻办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
(2)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动态分析等工作。
(3)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农业投入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5)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6)科技教育处:负责产地环境和转基因产品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园艺特产处:负责组织与蔬菜及园艺特产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1)乡镇企业管理处:负责组织乡镇企业与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2)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农业品残留监测、相关技术鉴定等;参与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情况的收集、报告等工作;参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3)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4)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参与农产品包装材料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5)监察室: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处理。
2.2工作机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在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本预案启动后,负责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作小组。
2.2.1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由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兼任。
2.2.2“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委内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①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
②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2)专家咨询组
①组成:省农业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库,专家库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咨询组。
②职责: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3)综合组
①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②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2.3地方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和事故分级
3.1监测和预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农产品中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易引发急性中毒的违禁药物。发现问题要逐级上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3.2.1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件: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2.2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3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4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4.1.1确定事故级别
县级以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及评估,确定事故级别,并报告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级别的确定根据本预案3.2的规定执行。
4.1.2分级启动预案
事故级别确定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建议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接受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报告
4.2.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2.2报告程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向本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2.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2.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4.3应急响应
4.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Ⅰ级和Ⅱ级)。
特别重大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Ⅲ级)
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积极指导、协助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督办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3)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 (Ⅳ级)
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应急处置,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3.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4.4指挥协调
4.4.1设立现场指挥部
市、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级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紧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对于特别重大和重大的(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并指导有关工作。
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接受工作指导。
4.4.2启动工作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故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综合组等工作小组要迅速开展应急工作,全力协助事故处置。
4.4.3紧急处置
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认为需要亲赴现场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省派出调查组赴事故现场组织查处;较大和一般(Ⅲ级和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追查引起事故的农产品来源、去向,对有关产品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禁售、销毁、暂停采收等),督促有关措施的落实。
4.5信息发布
4.5.1“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并向事故有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可能波及地区的政府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4.5.2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非本省生产的农产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产地的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可疑农产品流到外省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向地的省级有关部门。
4.5.3Ⅰ~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4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4.5.5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除国家或省政府有规定的外,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4.6应急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后期处理
5.1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5.2责任追究
对在農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5.3总结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6.应急保障
6.1 人力资源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6.2技术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产品质检队伍及涉农科研院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测、预警、监测和应急工作管理模式等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6.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6.4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练。
6.5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本预案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指在农业生产(种植、收获)过程中发生的或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造成的社会公众群体性中毒或感染等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情况。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7.3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编制依据............0
2.成立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13.事故分类............24.事故报告............35.事故调查和经验教训总结............3
6.事故调查............47.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4
8.工程处理............4
1.编制依据
1.1主要规范、规程、法规表1-
11.2编制目的为做好本项工程质量事故应急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本项工程施
工质量事故,保证本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项工程施工
实际,进一步推动总公司关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展,实现总公司提出的“以
质量抗击规模”的企业发展战略,树立江苏省建工集团品牌,依据总公司及分公
司现行的各类有关文件和标准制定本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青岛和达中心城A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1.4.1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
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
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1.4.2信息准确、运转高效。
1.4.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
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及完善应急装备和
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
1.5质量事故目标
杜绝一切质量事故,消除一切质量隐患。
2.成立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2.1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成2.1.1成立以分公司经理朱健为组长,项目经理为副组长,各施工员为组员的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2.2质量事故应急小组职责
2.2.1组长:朱健
负责本项目工程质量事故应急的全面工作,对青岛和达中心城工程项目部的质量事故应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2.2副组长:瞿畅、负责建立健全青岛和达中心城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的政策、规程、规范和标准。具体负责项目部在施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
2.2.3组员:孔祥坤、凌雄、蒋泉、丁新建
建立健全项目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质量事故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具体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指标,将管理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各个施工队,确保目标实现。组织对现场
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定期组织对施工队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要求施工
队整改落实。排查质量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确保所负责项目不发生任何质
量事故。
2.3协调机制及相关部门职责
2.3.1项目部与各施工队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在启动本预案时统一行动、密
切配合、提高应急效率。
3.事故分类
3.1总述
3.1.1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
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
故。
(1)一般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
影响使用寿命的事故。
(2)较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延误较短工期,经处理后不
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一定影响的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较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
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4.事故报告
4.1工程不同等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4.1.1一般质量事故工作流程:
(1报告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
报分公司质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审批办法落实
(2)施工现场发生施工质量事故,现场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采
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
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
管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进行拍照或录像。
(3)施工队现场负责人立即将事故实际情况,以口头、电话或书面形式及
时上报现场施工员,现场施工员必须立即到达施工现场,并立即以口头、电话等
形式及时上报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长。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组长接到
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同时上报分公司质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4)项目部质量事故应急小组协同事故现场人员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展开周密、细致的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上报分公司质量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
组,得到批复后立即加以实施。对于隐瞒不报、故意拖延报告期限和破坏现场,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将进行严肃查处。
5.事故调查和经验教训总结
5.1各级事故应急小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有关的部门进行事故调
查,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整改。
5.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5.2.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工期;
5.2.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
5.2.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5.2.4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5.2.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3有关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按照管理权限向上级部门报告或组织事故调查。
6.事故调查
6.1发生质量事故,要按照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成员由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并实行回避制度。
6.2一般事故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项目部核备。
7.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
7.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财产损失情况和对后续工程的影响;
7.2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7.3查明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者应负的责任;
7.4提出工程处理和采取措施的建议;
7.5提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6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8.工程处理
8.1发生质量事故,必须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8.1.1一般事故,由项目部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8.1.2较大质量事故,由分公司负责组织项目部制定处理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并备案。
一、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措施
任何形式的生产工作中,日常常规工作靠企业的规范守则,而突发性事件则依靠预案和应急机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预案编制要常规化、系统性,并要及时更新,并且把预案编制列入工作质量考核范围,经常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再发现问题。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进行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同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尤其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这是我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最后要进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在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经过以上程序后,确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
二、推行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必要性与优势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这样的风险管理应该是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公关四位一体的体系。推行电力应急管理要建立三个保障体系,即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就是要确立各层面的负责人,能担当起自主管理领导岗位,在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意识,注重工作成效;同时要推进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化。目标体系就是指在整个应急管理中、工作的推进中将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考评体系就是要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考评方法、考评内容,注意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中,人员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人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人才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工作水平,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减少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推行应急管理的优势在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安全的人本思想,形成企业安全、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基础创建;在紧急时刻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避免逐级报送、反馈的繁琐环节,利于安全管控;改变平时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全方位做好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min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要将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电力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制订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规范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电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应当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各种事故、灾难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又要与自身的应急能力相适应,这就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编制的数量,电力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批人(注册安全工程师):
编制时间:
第1节
概述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项作业环境复杂、事故隐患较多的工作,随时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我公司将根据现场环境及工作特点,结合以往承建类似项目积累的应急经验,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从而达到抵抗风险、消除隐患、保障施工的目的。
第2节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及预案
1、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员
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小组):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
电话:
施工员:
电话:
技术负责人:
电话:
材料员:
电话:
质检员:
电话:
安全员:
电话:
安全员:
电话:
2、应急小组的职责和工作制度
(1)、负责本项目部“预案”的定制、修改和补充;
(2)、组建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监督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护的各项准备工作;
(4)、对全体能够进行应急救援常识教育;
(5)、发生事故时,组织、指挥应急小组实施救援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6)、向业主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7)、组织事故调查(配合总包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8)、指挥领导小组安排24小时值班,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9)、指挥领导小组每月检查应急救护工作情况,包括人员配备、安全措施、消防设施等;
3、应急“预案”措施及程序
(1)、施工生产阶段无论白天或夜间要求项目经理部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无特殊情况,均应将各自的手机设定在开机状态;在项目部张贴项目部所有人员的通讯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以联系畅通。
(2)、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按照规定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立即组织对伤员的抢救工作。
(3)、伤亡事故发生后按如下程序进行: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或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拍照或录象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好标记,并派专人看护保护好事故现场。
2)、组织事故调查组
项目部人员或安全技术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伤员的抢救工作,保护好事故现场;另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总包单位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听从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安排,并收集整理事故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3)、现场勘察
配合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如实介绍事故发生情况,提供拍照资料及笔录资料。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配合事故调查组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汇总成册。由项目经理主持,组织项目部所有成员召开事故教训和改进工作的讨论会。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认识。
5)、事故档案
将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调查记录、图纸、照片、物证、人证、材料、技术鉴定进行归档成卷。
(4)、应急措施处理程序图
安全事故发生
组织指挥组启动应急预案
通信联络组向各应急小组通报情况
通知应急行动组
1)应急措施处理程序
a、事故发生后,组织指挥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向各小组下达配合、协调抢救指令,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要求所有应急人员行动迅速有效。
b、通信联络组迅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向建设局、公安、消防、医疗、市建设局、市建筑安全监督站等相关部门报告,通报情况;并及时将事态的发展向组织指挥组报告并将组织指挥组的指令向各抢救部门传达。
c、应急行动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积极协调、指导相关方展开抢救救助工作,并及时通过通信联络组向组织指挥组和相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d、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
e、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f、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预案的完善提供经验和依据;
g、依据有关规定,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第3节 专项应急预案
(1)、管线开挖(燃气、自来水、高压等)应急预案
在施工前进行准备工作时,对周围的地下管道进行详细调查,指挥部请有资质的勘测单位用管线仪器调查地下的各种管线的位置、深度和走向、再通知各管线产权单位调查核实,在各管线单位核实无误后,勘测单位出具体调查结果图纸,排出管道安全敷设深度。
1)、开工前,会同建设、设计、监理以及现场业主代表现场定案燃气管线走向的具体位置及支线情况,并做好记录(包括参考点);
2)、在业主单位的协助下取得自来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地下管线的大致分布,并根据提供情况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了解清楚地下管线的具体走向、埋深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3)、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交代工程情况和技术要求,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避免发生指导和操作的错误,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并按合理的工序流程进行作业。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
a、图纸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以便掌握设计关键,做到按图施工;
b、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要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向施工人员交代,以便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主要工程种类的相互配合、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及各项项目管理措施等;
c、施工人员在进场后,项目质量安全员必须针对本工程的要点、难点、重点以及安全方面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让每个现场作业人员心中有底,使施工人员能自觉遵守公司制订的安全生产各规章条例,对安全生产有责任感。
4)、燃气监测及应急处理
我方在开挖沟槽时,指挥部应安排燃气公司派人现场监护,如不慎挖到燃气管,施工人员立即撤出危险作业面,燃气公司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燃气公司和相关单位,组织抢险,并且立即启动应急抢救措施。应急措施如下:
a、当险情发生,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管道及设备的损坏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b、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管道现场的施工人员数目,如有人员被伤及,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争取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c、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 一般性外伤:
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
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待危险源全部排除,方可继续施工。
5)、自来水监测及应急处理
我方在开挖沟槽时,指挥部应安排自来水公司派人现场监护,如果不慎挖到自来水管,现场自来水公司人员立即关闭阀门,上报自来水公司和相关单位,组织抢险。对重大突发性事件要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公司全体员工都有参加突发事件预防、应急抢险救灾的义务。我方在施工过程中自身做好突发事件处置的同时,将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寻求社会的协助。
a、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及时将灾害性质、程度、范围、处置举措等报告上级政府部门:
b、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有效控制事件的蔓延和扩大;
c、与企业外联动人员、部门和组织进行联络;
d、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事故现场抢险救灾方案制定具体的抢救措施
e、保证现场人员和企业外人员的安全;
f、应急救灾结束后,负责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事件调查结果。
待险情完全排除,方可继续施工。
6)、雨污水管的渗漏及应急处理
当管道施工至雨污水管道下方,需仔细检查雨污水管道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如存在渗漏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
a、当现场发生水管渗漏的情况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检查渗漏部位及面积,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求助。
b、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事故现场的的工作。
c、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
待险情完全排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7)、其他管线的应急措施(强电、弱电等)
施工时,指挥部安排相关产权单位在现场监护施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施工。
a、最先发现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的,要立即报施工、监理、业主。
b、告项目部应急负责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现场指挥,即刻组织迅速封锁(事故)事件现场,将事故点20 米内进行维护隔离,采取临时措施关闭相应阀门或开关,将(事故)事件的损失及影响降至最低点,并电话通报项目部应急小组副组长及值班电话。
c、安全员立即拨打公司值班电话或打本市自来水保修中心电话,电话描述清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围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负责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所发生(事故)事件的情况及程度。
d、随后到路口引导救援车辆。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到达事件现场后,立即组织事件调查,并将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件通报后,视情况上报主管部门,等候调查处理。
待险情全部排除,方可继续施工。
(2)、现场触电应急预案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a、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b、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c、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d、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e、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f、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a、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b、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c、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d、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e、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
送往医院诊治。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机制,防范地铁工程突发事故、事件及洪涝、台风、地质等各类灾害的发生,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及灾害,有效控制和减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杭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杭州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意外事故,或遭受灾害,以及因地铁建设造成危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故的应急处理。
(四)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分级
根据事故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或灾害(Ⅰ级),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或灾害(Ⅱ级),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或灾害(Ⅲ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或灾害(Ⅳ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组织指挥机构和职责
(一)市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救灾应急抢险指挥部
设立市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救灾应急抢险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地铁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抢险工作。市地铁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如下: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市安监局局长、地铁集团董事长、地铁集团总经理。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应急办、市建委、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管办、市交通局(市港航局)、市林水局、市劳动保障局、市质监局、市房管局、市气象局、市电力局、市环保局、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市信息办、市城建投资集团、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发生特大、重大、较大突发事故时,由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抢险指令;全面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抢险行动;调用抢险物资、设备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二)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日常工作机构 市地铁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地铁集团),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市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市地铁集团总经理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地铁集团分管副总经理担任。
(三)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接受地铁突发事故灾害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故和抗灾救援进展情况;传达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批示。
2.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指导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的新闻报道,指导拟定对外宣传口径,协调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的新闻发布,指导对各类新闻报道的管理和应对处置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赴现场采访记者进行统一管理。
3.市应急办:协助市地铁集团,组织调用(征用)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和设备等工作。
4.市建委:负责综合组织协调突发事故的抢险;协调抢险物资的保障工作;协调开展全市地铁应急救援模拟演习;参与地铁事故调查。
5.市安监局:负责建立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组织或参与地铁事故调查处理。
6.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负责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7.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应急预案。确定救治医院;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院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组织现场救护及转运伤员,并统计伤亡人员情况;预防传染病的爆发。
8.市民政局:负责事故死亡人员的殡葬事宜,配合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9、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组织好地铁突发事故附近地区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协助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10.市城管办:突发事故危及到桥梁、地下通道等设施安全时,为抢险提供技术支持并组织协调专业抢险及修复工作。在河道部位出现突发事故时,提供抢险的技术支持及协助做好临时断流改道等措施。
11、市交通局、市港航管理局:负责制定水上应急救援预案,负责落实水上应急力量的调度,做好水上救援的技术指导,必要时实施水上交通管制。
12、市林水局:负责雨情、水情、灾情和防洪抢险信息处理,提供洪水预报调度和防洪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参与防洪抢险救灾决策。
13.市劳动保障局:负责为突发事故中遭受伤害的职工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为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落实工伤保险待遇,配合责任单位做好伤亡人员及亲属的赔偿工作。
14.市质监局:负责起重机械、塔吊、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相应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15.市房管局:负责对事故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检查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16.市气象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负责制定应急气象服务预案。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
17.市电力局:负责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抢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供电;必要时配合做好突发事故情况下供电设施的恢复工作。
18.市环保局:负责处理地铁事故区域内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与调查,并协助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19.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内一般地铁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负责较大以上地铁施工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的先期处置和救援保障等工作。配合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做好辖区内的居民安全撤离,做好当地社会稳定工作。
20.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组织工作,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
21.市公安消防局:当发生突发事故时,组织救援人员和装备赴现场救援;当现场出现火灾或重大火险隐患时到场进行抢救和指导。
22.市信息办:负责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处置的通信保障协调工作。
3.市城建投资集团:负责组织协调管辖各专业管线、公交等单位对市政管线的紧急抢修;主要包括自来水、燃气、排水、热力管道和公交线路等。
24.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当突发事故危及国有铁路运行安全时,在实施抢险过程中提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措施和意见,并配合抢险工作。
25.市地铁集团:负责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接地铁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核实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情况;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做好救援设备储备,组织调用地铁参建单位储备的应急抢险救援设备、物资等;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支持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地铁应急救援模拟演习。
26.其他市级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职能,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和保障工作,必要时共同参与组织救援抢险。
(四)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专家库
由市地铁集团公司负责建立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应急专家库。专家组成员根据事故类别由应急指挥部确定。
主要职责:组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和恢复方案,解决应急抢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疑难问题,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预防和预警 一)信息监测
1.市地铁集团应会同勘察、监理单位落实建设工程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检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地铁建设现状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做出报告;落实工程主体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第三方监测手段,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信息和动态。
2.地铁工程预警信息监控由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重大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预警信息经核实后,及时上报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预防工作
1.开展地铁建设应急管理及防灾工作调查。掌握地铁建设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种类及重点部位。
2.开展地铁建设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完善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3、开展应对突发地铁工程事故及灾害教育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宣传、教育。
(三)预警及措施
按照地铁工程突发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地铁工程突发事故的预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健全完善预警机制,建立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处置的现场联动机制。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事故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对照相应等级发布预警。
进入预警状态后,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和相关协调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信息监控、收集、实行日夜值班制度。
2.发布预警公告。由市地铁建设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先期处置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防灾应急处置所需物资、机械设备、救援队伍等相关保障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5.针对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地铁工程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机制
按照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的应急响应分为一般(Ⅳ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和特别重大(Ⅰ级响应)。
>Ⅳ级响应:市地铁集团启动地铁集团公司突发事故及防灾应急预案。市地铁集团密切关注事故动态,随时掌握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必要时,市地铁应急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现场做好应急工作。
Ⅲ级响应: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市地铁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协调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现场指挥部,并组织、协调、指挥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次生灾害可能造成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事故。
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启动本预案并报请市政府启动市总体应急预案。以市政府名义,及时向省政府报告事故及灾害情况。
(二)应急响应程序 1.基本应急(1)先期处置
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发生后,事故责任单位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市地铁集团、所辖区政府、公安、消防、交警、公交、水业等部门迅速联动,组织力量进行先期处置,迅速切断危险源,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自救互救,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伤亡;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并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市地铁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2)设立现场指挥部
接到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报告后,相关部门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开设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迅速控制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事态发展,组织救援、处置、转移、疏散等工作;按照有关程序决定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故;维护正常生产秩序;调集和配置援助资源,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故发展趋势,组织专家咨询。对于一般突发事故(Ⅳ级响应),由地铁集团公司组织设立现场指挥部。对于较大以上突发事故(Ⅲ级响应),由市地铁应急指挥部组织设置现场指挥部。对于重大和特别重大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Ⅱ级响应和Ⅰ级响应),报请市政府组织开设现场指挥部,统一领导现场处置工作。(3)应急措施
市地铁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应立即组织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加强应急工作,并视情采取以下措施:
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事态扩大; 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视情况进行现场管制,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封闭有关路段、隔离有关区域和中止有关民众活动;
指令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必要时请求上级或其他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
专家组分析情况,为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决策咨询;
加强保障工作,启用应急储备的救援物资和设备,按有关规定征用急需的物资、设备; 组织开展人员运输保障等;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2.扩大应急
当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或消除事故及灾害的危害时,由市政府报请省政府请求支援,以控制事态发展,消除危害。3.信息报送与处理 1)报告时限和程序
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市地铁集团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市地铁集团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第一时间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报告方式与内容
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故后起第一时间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公众中造成不利影响。
初报可用电话、传真、网络等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企业概况;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原因及事故性质初步判断;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方式;事故潜在的危害程度、事故发展趋势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传真、书面、网络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过程分析、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损失及处理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4.指挥和协调
参与事故处置的应急协调部门、应急保障部门,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调动有关力量和资源,迅速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并及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地区通报有关情况。当地铁工程发生涉外、涉台、港澳突发事故时,报请市政府协调外办、台办、侨办等相关部门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和职责分工,派人参与现场指挥部工作,并负责承办相关事项。
5.通报与信息发布
(1)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杭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较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布,先简要发布基本事实。对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字的发布,应征求评估部门的意见。对影响重大的突发事件处理结果,根据需要及时发布。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关于事故的新闻报道,及时消除媒体中出现的有关不正确信息造成的影响。
(2)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发生后,市地铁应急指挥部视情况确定新闻发言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必要时由市应急领导机构、市地铁应急指挥部会同新闻宣传部门做好新闻媒体的接待和信息统一发布工作。
(3)记者进入事故现场采访,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08〕124号)规定赴现场采访,由市地铁应急指挥部统一管理。6.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故的特点,现场处置人员应配备相应专业防护装备,按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现场处置。
(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
①根据地铁工程突发事故的性质、特点,宣传、告知公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根据事发时当地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因素,确定相关部门组织疏散撤离。7.应急处置的恢复与结束(1)应急处置的恢复
①现场的清理工作应由事故单位负责,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如事故或灾害导致建筑物倒塌、煤气泄漏、电线漏(断)电、自来水管爆裂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到现场紧急处置。
②一旦现场清理后,应尽快组织人员落实道路通车等恢复工作。(2)应急处置的结束
①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②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连续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撤消。8.地铁建设不同类型突发事故预防及应急抢险行动方案,详见附件二。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相关区政府负责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民政部门配合相关灾情评估和受灾人员的补偿救助工作。
2.卫生部门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终末消毒、疫情监控和食品、饮用水源的卫生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等技术支持。
3.环保部门组织进行受污染区域、流域污染消除和生态恢复工作。4.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抗灾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征用的物资、机械设备进行清还,已消耗或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赔偿或补偿,依据责任区分,经费由事故责任方、事故处置受益方与政府公益资金承担。
(二)调查和总结 1.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发生后,由国家法规规定的部门参与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地铁工程突发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应当予以配合。
2.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调查应当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原因和责任,总结教训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属于责任事故的,应当对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应急保障
(一)资金保障
1.各施工单位应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准备。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2.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本市的相关规定,施工企业应为建设工程施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为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二)装备保障
各协调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质的储备。三)技术保障
市地铁集团公司负责组建地铁工程应急专家库,确保在启动预警时、事故发生后相关专业的应急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四)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局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组织实施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救护保障,进行事故现场消毒、饮用水源的卫生监督、监测等工作。
七、宣传与演练
(一)教育、宣传工作
1.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职,组织所辖应急部门、应急人员开展地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相关业务培训,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增强应对地铁工程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工作例会制度,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
2.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利用施工单位民工学校、工地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地铁参建单位从业人员广泛开展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熟记于心,确保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二)演练工作
1.市地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本预案组织专项或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市级层面综合性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统一指挥和有效沟通,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改进应急预案。
2.督促施工单位按预案要求组成应急抢险队伍,加强应急所需的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并定期组织检查。
(三)奖励和责任追究
市地铁应急指挥部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处置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发生突发事故及灾害时滞报、漏报、瞒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或临阵逃脱的人员,以及妨碍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地铁集团牵头拟订,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并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萧山区、余杭区人民政府应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备案。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公路工程防洪应急预案07-19
某高速公路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教育培训06-27
高速公路现场质量管理10-11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简介06-19
高速公路招牌工程合同07-25
高速公路工程监理评定07-09
高速公路工程资金监管协议10-07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监理的探讨10-10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总结05-26
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