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推荐8篇)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1

一、【课程标准】:

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课堂探究:(1)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

(2)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探究提示:(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

(2)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有的同学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制造黑客程序,破坏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有的人身上存在着拜金主义倾向;等等。

从上面的课堂探究中,我们认识到:

(1)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

生活变化很快,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新型产业的崛起与传统产业的衰落,使众多劳动者不得不面对新的择业问题;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社会交行的新天地;等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牛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下的“两难选择”。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解决道德冲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课堂练习:

道德冲突

①是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反映②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③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④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道德是对生活的反映,①④说法都是对生活的概括,②③说法有误。

(二)、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和思想道德的含义

(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课堂练习:

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文化修养的内容

C.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D.知识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D

解析:D项把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同起来,忽视了二者的差别。此题为反向选择题,故选D项。

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

◇课堂探究:在你看来,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1)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2)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课堂探究:你能否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评论这些言论?

◇探究提示:(1)这些言论的共同点是强调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评论。生活中有道德高尚的人,文天祥、雷锋、任长霞,也有道德水平低下的人。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点拨: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一但丁

这句话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探究课堂: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为什么必须坚持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探究提示:上述现象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只有坚持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3.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课堂练习: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A.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答案:D

解析:可用排误法排除,A项不符合题意。B、C项观点错误。

2.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一观点()

A.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认为道德要远远比智慧更重要

C.认为智慧比道德更重要 D.认为道德和智慧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A

解析:但丁的`名言的本意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去比较道德和智慧哪一个更重要。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课堂探究: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①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健康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②有钱就有一切,无钱寸步难行;③人生在世,“吃穿”二字;④大公无私,先公后私;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来衡量这些观点,你赞成哪些观点?反对哪些观点?

◇探究提示:赞成①④⑥观点,反对②③⑤观点。

1、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道德,总是旧消极的、有害的、落后的思想道德相比较而存存、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界限,社会主义心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科学与迷信的界限,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才能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为此,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没小闻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点拨:“专家点评”说明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含义不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同时必须看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联系:相辅相成。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拓展延伸:什么是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①所谓改造思想,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叫为人的其他精神要素都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并在它们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动的指向性。所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

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足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决定着一个人的人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正常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虽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消极人生观的影响,才能转变主观世界,既推动社会的进步,也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②改造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

无论是改造主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③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课堂练习:

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理想是指实现共产主义

B.最高理想太远、太大,根本无法实现

C.共同理想足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物质前提

答案:C

解析:弄清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就不难选出正确选项。

◇课堂探究:比照以上观点,说一说你平时是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

◇探究提示:这个设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谈一些体会,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孝敬父母长辈、尊重老师同学、阅读名著、严于律己、助人为乐等。

(2)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亟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像无数先辈那样,加人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课堂练习: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我们必须()

①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②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脚踏实地,不断实践④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①②③④四个说法都有助于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本课小结:

1.本课宏观把握捷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首先要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本课正是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讲述为什么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具体要求(即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怎样处理思想道德建设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等问题。

2.用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分析几个重要关系;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3)法治和德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4)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5)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2

本框题作为本教材的最后一框内容, 可以说是对本教材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文化生活一书, 就是想让学生在基于对各种文化现象感受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分析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从而能够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 最后一框内容通过生活中真真切切存在的道德冲突为切入点, 告诉我们在文化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通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正是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途径。

二、学生分析 (略)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 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认识文化知识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2. 明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 能力目标

1. 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

突, 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2. 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及在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成为一个道德高

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2. 追求道德生活不是一种痛苦选择, 而是自我愉悦的过程。

四、设计思想 (略)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是长江中学见义勇为群体的英雄事迹, 让学生体会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 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幻灯片给出背景材料]:2006年4月21日晚10时, 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 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 狂喜之下, 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 许霆回到住处, 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 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 许霆先后取款171笔, 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 二人各携赃款潜逃。2007年5月, 潜逃中的许霆在陕西宝鸡被警方抓获, 17.5万元赃款已挥霍一空。

[探究一]: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冲突?

[探究二]:面对这些道德冲突, 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后板书。

(一) 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 出现道德冲突的原因

客观———急剧变化的社会。

主观———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与变化太快的生活方式不适应, 产生冲突。

2. 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幻灯片给出背景材料]:材料一:有人掌握了电脑技术, 却去充当电脑“黑客” (李俊制造的熊猫烧香病毒) ;有人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 却要收取“红包”后才肯救治病人。

[小辩论]:辩题:科学文化修养重要还是思想道德修养重要?

教师归纳总结后板书。

(二)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3. 两者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三)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 实践: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要脚踏实地, 不尚空谈, 重在行动,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回顾所学,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略)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过程 特殊性 教学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课属于“修身课”。“修身课”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具备 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正确地把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不仅是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且对教师正确引导教学对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接受知识、信息的特殊过 程”

“所有的教学过程均是以教学对象的一定接受心理为基础而展开的”。然而,在思想道德 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是比较复杂而微妙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思 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师所给的有目的性教学内容之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影 响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的“过滤”作用,不仅有区别地接受知识 和信息,而且还不断地分解和反省自我意识,即在教师有目的性的知识传授和影响下,在学 生的自我意识形态中,逐步形成“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并且不断以 “ 理想的自我形象”对照“现实中的自我形象”。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所产生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课教学过程内在的基础和目的,而教师的传授活动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 的条件和手段。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隐含的这些特性,明确地提示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即使教师 的知识传授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就无法达到预期 的教学目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培养情感、意志、信念 、人格的特殊的“情感教育”过程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存在的“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依存性 ,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知识与理论的开启与对意志、信 念的培养紧密地统一起来。在这里需要再三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外,还要注意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因为学生主体人格的 形成往往依靠教师所传授的古今中外典型形象的感化,有时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直 接形成。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在学生主体意识活动的“直觉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现 象。这时,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形象,而是已经提升 为能够起到感化作用的典型形象。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不但要努力掌握丰富的理论知 识,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感、信念以及情操,以渊博的理论知识魅力和高雅的人格魅力引 导、教育学生,使他们达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

一般地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 力的过程”。所谓的“是非判断”能力就是指分清什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什么是违背 客观实际的谬误,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解决认识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知关系。所谓 的“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要分清什么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具有否定价值的东 西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解决价值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 相当高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该及时汲取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各新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内容,以便及时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教 学工作的预见性。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理”,即必须通过讲理论来(用逻辑 的力量来)说服人,征服人。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不断地掌握和充实理论知识,但 “决不能只局限于把握一般的是非理论,而是要更加有效,更加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 义价 值观的理论知识,并且以出色的教学艺术和非凡的气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 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利益矛盾问题”。

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

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社会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和基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获取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信息,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其是否正确,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 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也只能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才能真正形成和 表现出来,社会实践是学生形成品德的源泉,也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和归宿。“在社会实 践中,人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改造环境。在长期的 社会实践基础上达到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从而形成某種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上述四个方面特殊性,实质上是道德 品质的形成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反映。可是,学生主体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绝不是经 过简简单单的一两次教学过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 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注意把握和运用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逻辑思路[J].高校德育科学,1996(3)

[2]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秉公.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4

课程编号:09010 总学课时:

48学时 学分:3 适用于: 全校大一新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必修公共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依法冶国”和“以德冶国”相结合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为辅。

二、理论教学目的、内容和课时安排

(一)绪论: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建议学时数∶4)

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学习,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教学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教学提示:

重点: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难点: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建议学时数∶4)

教学要求:理解理想和信念的概念;了解理想、信念的特征及类型;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正确关系,并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

教学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三)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建议学时数∶2)教学要求:理解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概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使大学生懂得要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提示:

重点: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难点:做忠诚的爱国者,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建议学时数∶2)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所处的环境,协调好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内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提示:

重点: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五)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建议学时数∶4)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道德的本质和道德的历史发展,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前提下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的优良的道德传统,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处理好爱情、婚姻和家庭关系。

教学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

(六)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建议学时数∶2)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对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加强社会公德的认识来促进法治精神的形成;在公共生活、课余生活中,学生能运用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教学内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课余生活中的法律与道德。教学提示: 重点:能正确对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难点:能运用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七)第六章:学习职业规范 培育敬业精神(建议学时数∶4)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法律的基本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教学内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教学提示:

重点: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法律的基本要求。难点: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八)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建议学时数∶4)

教学要求: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以及运行等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法律精神;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教学内容: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教学提示:

重点: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难点: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九)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建议学时数∶4)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在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掌握我国宪法和其他部门基本法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素质,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依法律已,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适应社会法治化的需要。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我国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教学提示:

重点: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难点: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实践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一

(一)实训项目:读书研讨与社会实践

(二)实训学时:18学时

(三)实训目的: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之间和内容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统一的整体。

(四)实训内容:

1、为读书研讨。读书部分(以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的方式考察)

2、社会实践两部分。社会实践部分(以调查报告的方式考察)

(五)实训考核方式:

1、由研究会的指导教师集中讨论确定学生必读书目,公布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确定读什么、何时读、如何读,然后,提交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学习研究会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给学生评定成绩。

2、要求学生提交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或论文,给学生评定成绩。四:考核及成绩评价方式 考试方式:论文

成绩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20%;实践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30%;期考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50%。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建议教材:

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书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4、郝铁川:《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治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楼锡锦 石华琴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5

大一的时光转眼即逝,大二也即将结束,在这期间我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理基础》这门课程,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对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学习,是帮助我们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对于促进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我们大家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在这个告别中学时代,刚迈进大学校门,迎来崭新生活的时刻,学习思想道德修养,明确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本课程能帮助我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进目标以及成长和成才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创造出应有的业绩作好准备。通过学习,明确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这些都是做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必备的条件。

其次,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学习亦是获益匪浅的,它通过对法律形成、组成、设立、应用、执行、监督的介绍,使我对法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领会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运行对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是做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必备的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我们所需的基本条件。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对宪法的特征和规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的了解;对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行政、民商、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认识;对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行政诉颂、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仲裁和调解制度的理解是未来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所需的前提条件,对于进入社会后进行各项工作,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法律意识,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连接社会的桥梁。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而理想属于意识范畴,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是健康成长,成功就业和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人,指引大学生什么样的道路,激发大学生为什么而学。大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才的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而今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续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

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做生生不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

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它就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是指关于

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

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

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

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

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

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

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

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

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

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

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结束了思修课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体会到很多,尤其是一些自己以前没想

过的,一些以前没有去做的。这门课能够从不同角度体会自我,是我能重新认识

自我,原来自己还有这些长处,还有那些短处。清楚了解自己,就能更容易改变

自己。思修课还给予了我们很多机会自我表现,互相发表自己意见,互相产生思

想碰撞,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对方长处,补充自己的不足,互相.......思修课

也是我们上那么多课中最轻松地一门课,它给予了我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同时

也让自己更加的自信。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6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一、前言

高校是发展科学、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引路人。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是提高教师道德品质的关键。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决定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一所高校的发展。要想建议高水平学校,必须先拥有一支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大多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教学经验、知识水平上都很充足,在职业道德修养上方面也应大力提高层次和水平,做到在教学科研、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上的双高。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冲蚀这社会,消极懈怠的风气任由其弥漫下去,也许蔓延到高校教师层面。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净化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高校教育的教师,按照教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是一种自律行为。遵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原则。从实质上说,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是教师在道德方面的再教育,更是教师内在品德提升的动力。

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首先,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和人才观,也需要更强的责任感。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学生数量多样和类型复杂,面对如今教育对象、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师应关心相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等问题。

其次,市场化的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引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应当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相结合。因此,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也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规范体系完善增加动力。

最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的高等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国际化教育向生活方面眼神,对高校教师的眼界、见识的提出具益处,有助于高校教师自觉培养、提升全球职业道德修养意识,高校教师在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对不同背景、价值观迥异的大学生要实行教育,更要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高校教师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正确的方向。在现代社会,价值观是多变的,所有人都有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价值观是因人而异,作为知识传播者的高校教师来讲,教师的价值观对学生、社会都有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而言,坚守良心、正义、道德底线,时刻有自己明的分辨

能力,能够杜绝、识别不良诱惑。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对于学生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价值观的树立,更重要的是有由他们的社会角色决定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好道德方面的模范,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来源于实际实践,又很好地指导实践。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过程中,首先必须与实践工作互相结合。教学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检测的平台,在社会日常活动中,和学生沟通过程当中,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老师、朋友、亲人的身份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提高自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深入切实的社会实践中,加强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现代社会,新型的教育、实践模式需要有完善的道德准则来补充,教育精神始终要与职业道德标准相匹配。

第三,在不断学习中进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是没有绝对的最高领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学习。在道德品质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开展风尚、道德活动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让更多的高校教师参与进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增长了知识,也净化了心灵,更提高道德品质。在如今高校当中,职业道德修养的宣传教育,用务实的精神,为教师、学生带来崭新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从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五.结束语

思想道德修养课案例教学研究 篇7

关键词:案例,选择,拓展,案例教学

0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目前教学情况的总体上看,这门课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空、乏、玄、浅”。为此许多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收到了很好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与拓展方面存在问题,即便采用了案例教学,也会事倍功半。因此如何选取案例与拓展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案例包含了各种人物传记、纵横古今中外的事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可以增加丰富的人文社社科知识以弥补大学生在某些知识方面的欠缺与不足,改善其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它可以拓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案例分析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最后进行综合整理的一种思维过程。这样,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不仅启发了想象力,还掌握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第三,案例教学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趣味性。思想品德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教学时数总会受一定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为完成任务只能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旧的教学模式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很严重。“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5%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势教育课对自己成长有益,学生希望讲有趣的故事增加趣味性”[1]。“有趣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好的案例,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的好坏。

2 案例的选择

首先,选择的案例要至少具备如下的某些特征:

(1)案例具有共识性:教师选取的案例应该是已经发生并为大家所认同的,如果案例本身存在某种不确定性,该案例不仅不被学生所认同,反而会使学生更加迷茫,对教师的例举不知所云,因此案例教学就失去了意义。(2)案例具有针对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因此选择的例子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有鲜明的针对性,紧贴教学内容。要使选择的案例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要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带着目的去搜集和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学生看完案例后会引发联想甚至会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3)案例具有思想性:选择的案例内涵要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挖掘性。它所延伸出的意义在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应具有较强的正面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4)案例具有引导性:我们通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选择有正面意义的典型案例,让典型人物走进课堂,用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正确人生理想的导向。

3 案例教学的拓展

案例教学法如果只注重“以理服人”,把案例作为一种说明道理的论据,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解决了“传道”和“授业”问题,但对于“解惑”则注重不够,并没有做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目前世界许多著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并非常注重案例的拓展。案例拓展可以从剖析案例出发层层深入,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它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从案例剖析中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吸取人生经验增加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少了几分书生气,多了几分成熟感,更易贴近生活、融入社会,接近人生的真谛。

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能够更容易的去理解,让思品课堂不再是空泛乏味的简单传授,应该通过各种案例拓展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做到利用讲述的原理来正确指导自己。

案例拓展的方式主要有:(1)课堂讨论法:根据《重庆市高校“两课”教学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态度是:“希望教师适当安排时间对平常比较敏感或较令人关注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2]。我认为目前采用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柯尔伯格的课堂讨论法比较合适。这种方法的实施程序有四个步骤:第一,提出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两难故事,使学生能理解故事中人物所面临的两难问题是什么。第二,陈述对一个假设的见解。第三,检验推理。第四,反思个人的见解。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改变教师从概念、原理出发的旧教学模式,实行从具体真实的案例出发,从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进行讲解,使之更具有可接受性、直观性。(2)启发式教学法:以案例为媒介,引发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讨论,遵循“剖析案例—提出问题—讨论案例—发表意见—引出结论”的教学程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而且有利于“知行转化”,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更易于利用课程本身的吸引力将学生重新“聚集”到课堂上来。但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要注意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案例的实际问题,就事论事的层面,而要注意从深层次上对人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启发,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3)社会实践法:教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然后由学生选择案例。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也可以用作业的形式课后回答。随后教师要进行概况总结,肯定成绩,公布正确的案例,同时要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天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艺术

讲好一堂生动的政治理论课,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妙语连珠地精彩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地启发学生思维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妙趣横生的开头与结尾,作用也是丝毫不能低估的,它将给学生留下终身的记忆,并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湖北职教学会、年会上的公开课,成功地运用了妙趣横生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受到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好评,现将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归纳几种不同的开头与结尾,以求教同行。

一、妙趣横生的开头,增添课堂魅力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开头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又要容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还要紧紧扣住学生的思绪。

第一,用生动的描述开场,引人入胜。描述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使情景再现,吸引学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讲绪论第二节“有关历史使命”时,我走上讲台,环视四周,当教室安静后,第一句话就说:昨天晚上我看电视里央视名嘴水均益作客艺术人生,他以自身的经历讲做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讲了一段非常动情的话,他说:“做人首先要孝顺,不孝顺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不孝顺父母的人,是不可能爱祖国,不爱祖国的人,怎能完成肩头的历史使命?”继而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发问,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孝顺吗?用这种方法开头导入新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设问式的开头,发人深省。教师在选择上课内容时,可以不直接按章节入手,而是选择与教材的本章节有直接关联的问题,用设问方式入手,扣住学生心弦。如讲“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人生观”时,我设计一个学生很少思考的问题。——“你为什么活着,你打算怎样活着”。问题一经提出,教室一片寂静,沉寂了一分钟后,我请同学回答,有的同学说:“以前没有想过”,有的说:“为父母而活着”,“还有的说为活着而活着”等想法,千奇百怪,无奇不有。通过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再导入新课,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用叙述式的开头,激发思考。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开头,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如:在讲第二节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从古代的爱国者的爱国主义故事入手,继而分析历史人物爱国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教育学生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在讲第二章人生价值观时,讲感动中国人物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带着没有血缘关系小妹妹,靠自己勤工俭学求学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第六章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时,列举学校校友在外创业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总之,用精彩的绘声绘色的语言叙述故事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二、精彩的课堂小结,令人回味无穷

课堂小结是每位老师上完一堂课后必须进行的内容,是教学重要环节,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通常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小结。

第一,悬念式的小结,为下节课埋下了伏笔,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如:讲第四章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时用《楚天都市报》上刊登的四川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利用自己高学历、高身材骗婚、骗情、骗财的不道德行为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崇高道德情操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告诉学生,同是一片蓝天下的社会主义大学里的学生,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通过对比,热情欧歌了社会主义道德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大家,“有才无德是次品”。要想成才,必须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最后我说:“既然道德观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青年学生应怎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呢?这正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我的话音一落,下课的铃声就响了。这种方式结束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很好,既避免了老师拖堂的尴尬,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演讲式的课堂小结,令人回味无穷。当一堂课内容基本完成后,老师可根据当堂课的内容,用经典的语言、用富有激情演讲的方式进行小结。使课堂生机再现不断,同时也会赢得阵阵掌声。以此方式结束本节课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如讲“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时,当教学内容结束时,我用这样的几句话小结,我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但阳关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有不畏艰险的勇气,有不折不挠的精神,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我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如讲第一章第二节课树立科学“理想信念”一节,讲“做忠诚爱国主义者”等,都可以用演讲的方式精炼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总之,课堂上良好的开头与结尾是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是“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基础”课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最终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基础”课的“规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厚刚.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谈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J].成功(教育),2007,(11).

[2]颜廷华.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提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周三庆.紧跟时代引领风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谈[J].成功(教育),2007,(12).

上一篇:爱国人士颁奖词下一篇:元旦春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