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课总结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改课总结

教改课总结 篇1

——学院第三届优秀课堂教学奖评选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培养规格和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浙教高教〔2014〕102号)中指出:“推动学校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促进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努力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学院制订了《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方案(2014-2016年)》(浙经职院〔2014〕116号),启动了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作为其中的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内容之一,顺利举办了第三届“优秀课堂教学奖”评选活动(简称优质课评选,下同),现将本次评选活动总结如下。

一、评选活动基本概况

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由学院工会、人事处、教务处、教学督导室联合举办,教学督导室负责具体承办。今年5月,学院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创新课优质课示范课评选活动的通知》(浙经职院[2015]46号);9月,成立了学院创新课优质课示范课评选工作委员会(浙经职院[2015]95号),负责本次优质课评选工作。评选活动从9月中旬开始,历时3个月,最终共有24位教师22门课程参加评选。

1、时间安排。本次评选分系部选拔和学院评选两个阶段,10月份为系部选拔阶段,11月1日至12月18日为学院评比阶段。系部选拔阶段,覆盖到了全校300余名教师。学院选拔阶段,学院组织了230余人次的集体随机随堂听课,听课范围覆盖了公共英语、思政理论课等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训课以及体育课。

2、评选标准。根据评选办法,确立了课堂资料评价(20分)、校内专家评价(30分)、校外专家评(30分)、学生评价(20分)四个方面内容;根据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课、体育课、双语课等不同课程类型,细化了各类评价内涵,提高了“教学过程(60分)”和“教学效果(20分)”的评分比重,增加了“教学特色(10分)”评价指标,鼓励教师突出教学特色、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3、评选组织。本次评选工作,主要通过教学资料检查、学生现场评教、随机随堂推门听课等方式,力求评价工作全面、客观、规范、合理。新设立了校内优质课评选专家库,由各系部推选,加上2位特邀(上二届优质课获选者),共15人;校内专家与评 选工作委员会成员组成校内专家。校外专家指学院聘请的4位校外兼职督导,他们在日常听课过程中,重点选听了24位参评教师,同时参与检查教学资料情况。教学督导室负责落实学生课堂问卷调查情况,共发放了540份调查问卷。

二、本次优质课评选的特点

1、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次优质课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储小慧老师在《综合英语》课教授过程中,注重研究情感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影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写作,学生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教学气氛热烈。姚水琼老师的《演讲与口才》课是一门专业素质拓展课,她非常重视学生课程的参与程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白岩松《人格是最高的学历》的演讲视频作为范例,鼓励学生上台演讲,然后点评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的提升。裘晓红老师的《Painter》课,教、学、练时间安排合理,从三庭五眼、对称、颜色、线条、尺寸等方面点评学生的作业,讲练结合,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学习积极性高。

2、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地采用了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张康老师的《综合英语》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基本功扎实,他对于英文电影、英文经典名著的片段信手拈来,教学内容十分熟悉,他非常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若坐春风。王章友老师的《财务会计实务》课,采取案例演示法,通过案例讲授如何计算销售成本和寄存成本,先让学生根据示例自己摸索解题方法,然后再通过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分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一一演算推理,并说明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通俗易懂,学生也易于接受和理解。方巧云老师的《外贸跟单》课,采取自制的微课视频进行导入,课件与板书结合使用,每讲完一项内容均进行小结,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梁海红老师在《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她结合“双11”促销巧妙导入课程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关注促销热点“五力”模式,结合工商管理系营销实战演练情况,引导学生提升营销策划和促销能力。

3、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效性。绝大部分优质课能围绕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企业需要展开教学,特别是实训课尤为明显。曹春益老师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注重依托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平台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教学内容依照企业真实岗位需要,讲练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陈银老师的《数控 编程与操作》,采取案例演示和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方式,重点讲授切槽复合循环指令等编程要领,教师演练十分娴熟,思路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注意力集中。

4、强调了教学文件的规范性。绝大部分优质课教学文件携带齐全,有的教师还在规定内容范围以外,增加了针对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内容,体现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教学文件的质量;课件质量较高,在纲目清晰、重点突出等常规基础上,画面动静结合、色彩搭配有艺术性,有利于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间的相互转换,切实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作用。

概括起来,本次优质课体现在:优在授课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优在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在团结协作的课程团队,优在不断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优在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四、优质课评选活动的体会与建议

优质课评选活动,目前已进行了三届(单年),相比较前两届评选,本次参评的教师更多(第一届19人、第二届21人),评选程序更加规范,评选标准更加细化,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举办优质课评选的主要目的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院的内涵发展。结合本次评选活动的整个过程,谈一点体会和建议:

(一)体会

1、各级领导重视是做好优质课评选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凡是领导重视,或者亲手抓,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也能够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学院领导十分关心重视这项评比活动,从评选办法与标准的制定,到评选工作委员会成员落实及会议研讨,再到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学院领导都细致顾问,认真把关,积极参与,确保了本次优质课评选的顺利有效进行。

2、系部处室支持是做好优质课评选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浙经职院[2015]46号通知要求,各系部成立了优质课评选工作小组,听课评课覆盖到了全院300多名专职教师;各系部鼓励教师全员参与,通过组织公开课、观摩课、说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展示教学改革成果;各系部领导认真帮助参赛教师梳理教学思路,指导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最后共推选出了25位教师参与学院评选。

3、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是做好优质课评选工作的动力源泉。学院的300多名教师都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中来,形成了“人人听课评课、互相学习观摩”的良好教学氛围;各教研室采取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的方式,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共 同制定教学方案,共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4、通过努力,每门课程都可以成为优质课。

在举办优质课评选的过程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不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只要认真备课,仔细研究教学,那么课堂教学肯定都能提高,都可以争取成为优质课。优质课评选活动的着眼点不在于评选出多少门优质课,不在于选拔尖子生,而在于通过活动的举办提升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促进学院的整体发展。只要大家按照一门好课的标准去努力,经贸学院人人都是优质课教师,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优质课程。

(二)建议

1、优质课评选应该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我们始终认为优质课评选不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应该是处于持续渐进的建设状态。今后,教学督导室将继续完善优质课评选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优质课日常建设状态的管控,将优质课评选建设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完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教坛新秀→校内名师→省内名师”的教师成长路径。

2、优质课评选仍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

优质课评选虽然经历了三次,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评选办法与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使之体现更加的合理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加强校内外专家库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优秀、合理、正派的专家队伍,确保评选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努力培育“优质课”品牌,完善优质课的激励作用,激发系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并积极参与优质课评选氛围,从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总之,学院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给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期待下一届优质课评选活动能完善评价体系,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改课总结 篇2

关键词:教改,主体地位,主导

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 我校再次把教改提上日程。从各个学科的教改研究课到第一届教学论坛,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我校领导进行教改的决心。对于教改, 我曾经片面地理解为:教师什么都不要讲, 完全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讨、去领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思考, 我发现在数学领域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数学结论和方法是前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得出来的, 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自己领悟和理解。那么, 怎样才叫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了教学论坛——“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和对两节数学教改研究课——“解斜三角形的应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对比之后, 对教改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在“解斜三角形的应用”这节数学教改研究课中, 主要以讲解习题为主, 教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题:A、B、C是一条直路上的三点, AB=BC=1km, 从这三点分别遥望一座电视发射塔P, P在A的东北方向, P在B的正东方向, P在C的南偏东60°方向, 求塔到直路的距离。此题的难度较大, 加上又是面对文科班的学生, 学生独立做出来的可能性小, 即便能做出来也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所以这位教师采取的是先让学生审题然后教师分析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一步一步地计算, 最后再次反思思路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思路清晰, 分析得细致到位,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最终理解了这道题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 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很好。在评课时多数老师也表示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但是, 有的老师指出选题不当, 不应讲这么难的题, 有的老师认为应在此题前做个铺垫, 先讲个简单的, 再讲这个题。如果说不应讲这么难的题, 那么文科班的难题怎么办?文科班就不应讲难题吗?当然不是。其实这个题即使做了铺垫, 学生独立解决也有很大的困难。

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中, 采用的是诱思探究式教学方法, 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能让学生完成的就让学生完成。开始是先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椭圆的例子, 以使学生对椭圆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因为学生对生活比较感兴趣, 思维又活跃, 所以举的例子千奇百怪,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然后让学生观察了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引导学生建系、设点、列式子化简, 最后求得轨迹方程, 即椭圆的标准方程。紧接着通过课本例题加深对标准方程的理解和记忆:

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 且三角形ABC的周长等于16, (1) 求顶点的轨迹方程; (2) 求三角形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这个例题是在课本例2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步, 这两问都是利用椭圆的定义来解决的, 第一问比较直接, 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第二问就有点难度, 需要动手算, 学生算到G满足的条件是时, 恍然大悟, G的轨迹也是椭圆。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动手算的基础上真正动脑思考了, 最后的结果是通过自己计算得出的, 既享受了发现知识的快乐, 又加深了对椭圆定义的理解。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不多, 只是适当地加以引导, 所有的结论都是由学生来完成。课后老师们也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对比两节课, 虽然用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 但是教学效果都很好。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们都坚守了自己的一方“净土”——以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根本原则。教学教学, 老师教学生学,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好方法,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好方法, 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课就是好课, 不必拘泥于形式。现在, 许多评课中都要看是否用了多媒体, 是否有学生活动包括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 就是这些所谓的评课标准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使得所有的教改课、公开课都要照顾到这些方面, 最终使这些课成了面向评委的而不是面向学生的, 使得教学这片“净土”不再一尘不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什么事都由学生做不是等价的,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决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一节课, 一部分需要教师讲, 一部分需学生动手, 要随机应变灵活掌握, 要时刻遵循教育教学原则, 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为教学根本目的。

那么我们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一堂课只能讲4分钟。教学这么灵活的东西, 怎么能硬性规定呢?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 本应该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 不应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 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以锻炼思维能力, 发展智力, 提高素质为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 在这样的目标下, 教学的展开与推进很难被预先确定。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随时引用、变化。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 不是单维的、机械的、封闭的、主观的教条设计, 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师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因素。我们的教学现状为大班教学, 一个班50多个学生, 如何在一个教师占主导作用的环境下, 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 发展他们的能力, 我们又怎样选择课题的切入点, 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同时得以提高, 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着眼点, 而不是评课怎么评我就怎么讲。

所以,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浪潮中, 我们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被形式左右, 不要被框架束缚手脚, 该讲则讲, 该放则放。我们面向的始终是学生, 我们要对学生负责, 所以我们行动的一切准则就是:以本班级学生的特点为中心, 以学生掌握知识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通报, 2003.

“基础”课教改助力高职生圆梦 篇3

关键词:教改新思路人生观教育情感教学法责任意识

【中国分类号】G455

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高职学生最伟大的梦想是步入社会后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一、借情感教育的特殊媒介,营造真诚关爱的教学氛围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体验,是一种能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复杂的心理机制,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者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情感中成熟、稳定的一面,培养积极情感,真正做到“情理交融”。情感教育在《基础》课上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教育者处于什么样的情感状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也至关重要。如果教育者处于信任、关心的积极稳定的情感状态下,学生能主动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且将其内化;倘若教育者处于疏远、冷漠、怀疑的消极波动的情感状态下,学生会产生敌对情绪,抵触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从而就达不到两课教学的根本目的。 因此,情感教育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特殊媒介显得至关重要。

“爱是一種魅力;是一种陶醉;还是一种奇迹” 。因为爱可以使人充分体验生命的价值,使人的生命焕然一新。无论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还是心理治疗中的病人与治疗专家之间的关系都必须有真正的关心之情。每一个高职生都有渴望关爱、得到鼓励、学习知识、表达自我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之间建立真诚关爱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真诚关爱”就是要求教师诚恳对待学生,真心关爱学生,尽全力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爱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对教材内容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教学艺术的追求上。“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法律素养,就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使之充满希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尊重、信赖、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激发学生对《基础》课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二、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胡锦涛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种“四个不唯,只唯实用”的科学人才观,正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人才观的核心所在。

人才观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教育质量评价等问题。《基础》课在‘理想信念’篇就着重从提高认知水平的维度来拓展高职生自信心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各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高职毕业生能否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适应大中型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能否做到用得上并留得下,是衡量高职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从心理学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成就高职梦

弗兰克尔指出:“发现生命的意义应该到现实世界中去,而不是在人仿佛自成一个封闭系统的内心世界中寻找”。一个健康的人不能永远只是关心自己。当人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以后,就会发现他正在经历着由一种未完成的计划所引起的健康的紧张,当这项计划完成时,个人的生命意义也得以体现。可见,要培养学生学习《基础》课的自觉意识,增强其学习《基础》课理论知识的意义感,就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堂教学的45分钟上,而应该同时把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信念放在实践中进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而是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为此,在《基础》课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讲好理论课,而且还要建设好《基础》课实践平台,把静态的结果定量评价和动态的过程定性评价和谐地统一起来。

(二)开展个性差异教育,树立并提高高职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职,要求他完成所赋予他的具体任务,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的一生也都不能重复。”教师在对每个班级学生进行教学之前,要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学生来自哪里、脾气秉性或同学相互了解介绍等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个性发展和心理状况,摸清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在课堂上尽最大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

总之,学校提供的只是人生的起点和舞台。而《基础》课教学在大学阶段也只是引导每个人积极向上,其原动力是梦想。让高职生秉扬社会责任,敢于梦想,敢于追求美好价值,只有不断的奋斗,实现自己的小梦,也将实现大梦,成为高职梦、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的新代言人。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布莱尔•古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H],常晓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16号。

4、李平:以文化自信和自觉推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华章》2013(13)。

英语教改环境下的说课分析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英语教学的日益重要, 人们对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学校多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说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学校里大力推行说课活动可以促进学校教学理论的发展,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优势, 同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改,说课, 理性反思

本文针对英语教改环境下的说课进行分析, 让大家对说课进行了解, 同时通过对英语教改环境下对说课的理性反思, 从而对说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创新, 最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说课评估体系来促进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说课的含义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的老师或者是教研人员, 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 然后由大家评论, 从而达到互相交流, 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英语教改环境下对说课的理性反思

(一) 对说课的优化创新。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 主要包含教学理念的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优化, 最后是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的优化。对英语教学理念的优化指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 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学生英语理论知识, 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生活中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授课不仅仅知识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 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优化是指老师对学生进行英语授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同时也是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熟练运用。教学策略的优化是指老师在进行英语讲课的时候要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基础, 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最后是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老师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发挥最佳的说课效果, 如何才能符合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程度以及如何对学习计划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教学资源的优化是指老师获得教学资源不再只是从课本上获得, 而是从多种渠道来获得英语教学资源, 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其次是对说课形式的创新。传统的说课形式有示范型说课、评比型说课、考核型说课, 随着英语教学的实施, 说课的形式也应该顺应潮流的变化进行不断的创新。由示范性说课转向互动性说课, 增加教师与听着之间的互动, 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思维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评比型说课向反思型说课进行创新, 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同行的不同的设计思路来于同行进行交流, 实现对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反思活动。最后是由考核型说课向研修型说课进行创新, 是指说课不再是为了考核老师而进行的活动, 而是为了对教学进行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研讨效果的活动。这也是英语改革对说课形式的要求。

(二) 制定符合英语教改环境的说课评估体系。

说课评估是说课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相应的说课评估体系对说的的内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 对说课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 从而达到最佳说课效果的过程。随着英语教改的实施, 说课评估体系也应该顺应教改的要求而进行优化创新, 以先进的英语理论为基础,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说课评估, 从而达到深化说课活动的目的, 同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实现教改目标。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说课评估体系, 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制定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 英语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以及一定的英语理论基础来制定说课评估体系。其次是创新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最后是活跃性原则, 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要是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带动学生去主动学习英语,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其次是要对评估的方法进行创新。评估的主要方法有调查评估法, 就是通过与说课教师的谈话, 以及对其他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说课教师的自我汇报、收集资料等方法来对说课活动进行评估。然后是量化评估法, 就是把评估的说课的全部内容分为不同的项目进行评估, 每个项目都有其评估标准, 然后再对所有的项目进行依次评估, 最后结合所有的评估结果对说课活动进行整体评价。最后是质性评估法, 以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论为基础, 对老师的说课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对说课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

最后是对评估的内容进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英语教材的选择, 通过对教师选择的英语教材进行评估, 可以了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看教师对英语教材的分析是否合乎逻辑。其次是对教师说课中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 看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是否符合英语教改的要求以及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然后是对教师说课中的教学步骤安排进行评估, 看教师的教学步骤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进度, 以及在这样的教学步骤安排下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是对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进行评估, 因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教师如何快速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对说课的评估内容之一。

总结

综上所述, 在英语教改的环境下对说课进行理性反思, 可以更好的开展说课活动, 使说课活动符合英语教改的发展要求, 同时达到应有的说课效果。在英语教改的环境下对说课活动进行反思, 可以对说课活动进行优化创新, 加强老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 同时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对说课评估体系进行创新, 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目的、方式、内容等进行了解, 同时对学校的整体教师质量进行了解, 通过对教师的说课活动进行评估, 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不足,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整体素质,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瑛.高职英语教改环境下对说课的理性反思[J].英语广场, (05) :107-108.

教研教改总结 篇5

沈官营小学 2014年1月

教研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时间

教研课题

形式

主讲人 2014年4月

《在小学数学课堂

报告

张耀鹏

2014年5月

教学中调动学生 积极性的方法》

说课《小壁虎借尾巴》

说课

沈兰芹

说 课 材 料

———《跳水》

沈官营小学 崔春英

教研活动领导分工

组长:张耀鹏

副组长:沙瑞青

组员:崔春英

周博颖

李景泉沈兰芹

王仕军

魏永旺

教研活动小结

我校深入贯彻中心校的活动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把听课活动当成取长补短的大好学习机会,听课、评课的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次教案,评课时,本着真诚帮助同事进步的态度,直言课堂中的不足,回校后及时改写第二次教案,特别是沈兰芹老师参加小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早早的就把一次教案写好,听课后,马上又把二次教案写好,上交教导处。

按照学校的安排,在我校举行的教研活动是一年级的数学,而我校的数学教师是在评课前,张老师首先带头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这节课教后的成攻与不足之处,然后大家对这节课各抒己见,给张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点评这节课以后,有个别老师问道,像这样的大班,学生又这么小,整堂课纪律这么好,张老师是如何管理班级工作呢?张老师和评课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随后贺老师教师又问道:“像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该不该读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争持不下,校长做出表示:把问题带到教研组研究,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种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像这样,我们又何愁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呢?

教改教研总结 篇6

在中心校领导的支持下,一年来,我校教师认真落实有关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共同致力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教研教改活动扎实开展 每学期开展多次教研教改活动,内容涉及广泛,如课程教学研讨、考试及教学问题讨论、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研讨、师风师德建设研讨、教学考评及培养方案问题研讨等。学期末及时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加强日常管理,促教研教改“规范化”

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上公开课、评课并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和教科研内容。在教学研讨、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等活动中,教师在观念上达成了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规定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纳入教师综合评价。并且,我们还实行了集体办公,为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科集体备课提供了有利条件。教研时确定中心发言人,再集体讨论。本期我们仍以数学组为突破口,规定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周三上午第二节,第三节为教研日。研讨、说

评课、交流组员无故不得缺席。六、七、八、九年级每位教师各分得一个章节的小课题分头准备。做到了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二、教学改革重点突出

(一)变革教学内容:按照课程建设要求适时变革教学内容,精简整合课程,吸纳当代教学科研成果。

(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教学过程中,摒弃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运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案例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注重利用科研促进教学。课程组教师不断将一些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拓学生视野以及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3、不仅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而且大胆进行新的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尝试,如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为了适应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程组集中力量,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经验,研制出内容丰富、设计合理、质量上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加以使用。教学手段的引进和运用不仅丰富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促进我校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

(1)平时成绩的给定,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考虑期中、期末,增加了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出勤、课堂、发言、、读书笔记等项目,并适当增加这些项目的得分比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平时自觉学习态度的养成,而且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主观题虽然和以往一样,但数量却比以往要多。目的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研教改成果丰富

教师具有优秀的师风师德,在过去的一年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从未发生过违法乱纪的现象。

多位同志撰写的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和优胜奖,李宁老师刻成光盘的优秀课例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教改课总结 篇7

一概论课教学现状及分析

1. 调查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 有效问卷434份, 有效率94%。调查涉及课题组所在院校三个校区的学生, 涵盖三年制和五年制两种学制, 被调查专业涉及文科类、理工科类中会计、机械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0多个专业。

第一, 存在一定的隐性课堂流失率, 学生对课堂氛围不太满意。在问到“你在思想政治课上的表现”时, 56%的学生回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干自己的事情, 但也能听一些的”占41%, “干其他事情, 根本没听的”有3%。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半强一些的人能跟着课堂走, 但同时令人堪忧的是, 有四成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于课堂, 属于隐性的课堂流失率。

那么学生们感觉思想政治课的气氛如何呢?认为课堂气氛活跃的只有30%, 而感觉课堂气氛一般的占43%, 感觉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占20%, 回答“视情况而定的”占7%。是什么原因影响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的呢?40%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难懂;44%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单一;而高达55%的学生是对思想政治课不重视, 不感兴趣。可见, 学生们对课堂氛围不甚满意,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致与教学内容、方法及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有关。

第二, 多数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 学习有一定困难, 希望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多样化。学习思想政治课, 必然会涉及大量人文历史知识, 那么学生们自己感觉基础如何呢?只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 而懂一定人文历史知识的有54%, 感觉人文知识贫乏的达到24%。可见多数学生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 这势必增加教学的难度。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方法有什么需求呢?学生们希望教学与他们的专业、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相结合、能解答他们思想困惑的分别是40%、55%、62%、29%。在教学方法上, 只有21%的学生认同教师“一言堂”;47%的人希望采用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45%的主张师生辩论;57%的愿意观看视频或浏览资料;还有19%的学生希望上台讲解。可见学生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求上是多元的, 希望以生为本, 主张教学方法多样化, 反对单一的教学方法。

2. 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整体来说并不令人满意, 这同我们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分析概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 学生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的特点是, 动手能力强, 乐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但他们的理论思维、理解问题等能力较弱, 不擅长学习纯理论知识, 对于单纯的文字和知识接受较慢;另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 而多数高职学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底蕴, 在学习概论课时, 对我国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历史知识了解甚少, 这加剧了学习的难度。

第二, 教师方面的原因。概论课内容丰富, 理论性强, 较抽象, 涉及历史知识多, 离“90后”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故讲好这门课是有一定难度的, 需要下一番功夫。而思想政治课的一些教师, 在教学中只备教材, 没有完全备学生,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联系学生实际少;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说教多, 学生参与少,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实效不足。

二在概论课中实施改革的理论思考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是要根据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的。针对目前概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原因, 我们借鉴了情境学习理论, 进行了教学改革, 尝试将情境教学引入课堂。

1. 对情境学习理论和情境教学的认识

情境教学的提出是源于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出现的的一种教学理论, 该理论主张知与行是交互的, 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 参与实践可以促进学习和理解;教学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 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的具体实践相联通, 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 或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情境学习理论要求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氛围, 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种情境可以是虚拟的, 也可以是学生的真实生活, 还可以是学生的实践。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情境教学, 在我国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界定不一。本文对情境教学的界定是采用目前教育领域中对情境教学内涵比较一致的看法, 即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情感状态等得到优化与发展的教学方法。

2. 概论课引入情境教学的意义分析

在概论课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教改实践结果显示, 情境教学的特点切合概论课的课程特点, 也适合高职生的群体特征, 有利于克服目前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境教学符合教育目的隐蔽性, 可避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概论课思想性、政治性极强, 学生在学习前就已有一定的成见或逆反心理。实施情境教学, 可使学生们在创设的情境或真实场景中直接参与、分析思考, 自然而然地悟出道理或价值判断, 而不需要教师费力不讨好长篇累牍地讲授。这个内化过程是在和谐自然、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能较好地防止学生对说教逆反心理的出现, 达到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情境教学强化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符合高职生的认知特点, 也符合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有助于学生接受知识。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 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 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高职生具有偏于形象思维的智能类型与结构。这一特点, 决定了相比于本科类高校学生、高职生更易接受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中, 把有趣的情境展现给学生, 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得教学不再是刻板艰涩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和逻辑演绎, 乏味和枯燥的理论化作生动、鲜活的情境内容, 它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从而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乏味的说教形象化, 深奥的原理浅显化。

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参与性, 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的一个优势就在于, 其能够为教育主体双方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平台和学习的实践“支架”, 通过设置反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吸引学生关心的问题情境, 找到学生思想与现实最佳的结合点, 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情绪体验, 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

三在概论课实施情境教学的实践形式

1. 问题导入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适时适当地以一个案例或一段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下思考探索, 有助于学生主动把握知识, 提高能力。如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 我们设计了几个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当选为“千年伟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问题讨论中,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当选为“千年伟人”既反映了马克思的伟人魅力对世人的征服, 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 它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力。当然, 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需要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 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待马克思主义, 不能照搬教条, 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也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问题诱导, 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避免了课堂的硬性灌输和说教。

2. 媒体呈现情境

鉴于概论课部分内容涉及的历史知识较多, 理论性较强, 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的枯燥抽象或不易理解, 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图片来渲染气氛、活跃思维,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如在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内容时, 因为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学生不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以借助中央电视台的《社会主义500年》的短小视频, 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这段历史。看之前, 教师设计了几个小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思考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前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理论成果是多方调研的结果, 是客观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又如, 在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内容时, 学生容易拿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做对比, 并用他们看到的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偏概全地得出一些不正确的结论。我们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只有适合一个国家国情和历史的民主制度才是好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 我们给学生播放了小视频“中国国家主席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动漫式的视频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语言让学生知道, 我国的领导人都有多年的基层实践历练, 是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 体现了广泛的民主性, 这个视频以对感官的愉悦、轻松化解了话题的沉重和严肃, 有较好的说服力。在介绍我国近代国情时, 我们展示了中国近代漫画的杰作《时局图》, 图中深刻的思想性是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近代中国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和当时的国情。

3. 实物展示情境

思想政治课本身是主观理论与社会客观实际相统一的产物, 如果能在教学中用客观的物品去反映说明理论, 会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如在讲到计划经济体制问题时, 我们拿来了20世纪60~80年代使用过的粮票、油票、肉票等, 这些票证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制的产物, 是短缺经济的体现。如仅凭教师语言介绍, 很多学生几乎对此不能理解和相信, 而用这些票证瞬间压缩了时空的距离, 学生对历史有了触摸感, 对计划经济体制有了更真实的了解、更直接的体验。

4. 角色体验情境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则, 参与实践是思想政治课的要求。概论课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实际, 如能引导学生直接经历和角色体验, 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其关注学习的意义。如在讲到和谐社会建设时, 我们联系学生实际讲“和谐校园大家建”, 引导学生在漫步徜徉于校园时, 寻找其中的美丽和谐, 用照片展现自然美、人文美;同时让学生积极践行和谐校园建设, 参与校园环境保护、秩序维护等多项志愿者活动, 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 学生的思想境界有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这种教育胜于老师的课堂讲授。在进行中国梦教育时, 我们设置了一个主题活动“中国梦与我的职业梦”, 让学生利用专业实习这个真实的情境, 去把握专业需求、专业素养, 增强对专业及未来职业的认识, 进而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实践出真知, 这种角色体验的实质是自我教育, 它巧妙地将学生直接习得的经验内化为隐性教育的思想。

在高职的概论课教学中, 情境教学实质上是融合且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高了, 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更易于理解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 教学效果较过去有一定的提高。应该看到, 实施情境教学还需要注意,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有效的情境,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来适应情境教学的需要, 以更好地实施情境教学, 这些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越南语阅读课的互动式教改初探 篇8

关键词:越南语;阅读课程;互动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引言

对于实行“3+1”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大一、大二、大四在国内学习,大三年级出国留学)的越南语专业学生来说,阅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是在大三出国留学前开设于第3、4学期,每周2课时。其基本的教学目标在于:在继续扩大越南语词汇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越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里的“阅读”一般是指默读,而学生阅读之后理解与否,主要是通过做课后练习题来考核。由于课时十分有限,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是讲解一遍生词,然后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文章内容,同时根据课文内容做课后练习题,任课教师再以练习题为线索进行集中讲解一遍,必要时才回到课文内容,最后请学生简单复述文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或总结。笔者认为,越南语阅读课的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还基本是照搬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填鸭式”教学,为做题而阅读,学生的越语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或者提高的程度非常有限,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一下越南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结合该教学目标探讨越南语阅读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

二.研究背景及理论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广西-北部湾合作开发战略升级国家战略、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启动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在中国尤其在广西和云南掀起了一股“东盟语种热”,广西和云南的诸多高校纷纷增设东盟语种本科专业,其中包括越南语,而且越南语是每一个开设有东盟语种本科专业的院校所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这些新开设越南语专业的高校来说,其越南语专业教师队伍一般偏年轻化,其教学经验和教法研究仍然比较欠缺,难免在阅读课程的教学当中照搬以往的“填鸭式”“题海战术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和社会对越南语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

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是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的、非常有效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 。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激发情感的、生动活泼的、开放多变的,而其原则包括民主原则、需要原则、问题原则、实践原则和高效原则 。

进入21世纪的当今,外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和實际需要,而越南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零起点的、充满新鲜感的语言,越南的文化现象又显得那么的神秘和吸引人。那么,笔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越南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快速阅读、基本理解和快速做题,而应该在基本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简单复述文章内容,而且还要通过文章内容体验所学语言之美,体验语言对象国的风情文化之美。

一般来说,越南语专业阅读课的文章内容都挺长的(插),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文章内容、生词、重点词句注解、课后练习题,而课后练习题一般又包括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填空、解释或翻译重点词句、复述课文内容、课文启示与思考等题型,可以说课后练习题在一课书的教学内容当中占了约一半的比例。而越南语阅读课程的周课时一般都比较少,一般每周只有2节课。那么,如何在十分有限的课时里面高效地完成如此大量内容的教学任务呢?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既能饶有兴趣地阅读和理解,又能基本做完做对练习题?结合越南语阅读课程的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又应该如何在越南语阅读课程教学当中实现教学相长、辩证统一的互动式教学改革呢?为此,我们尝试作互动式教改探讨如下。

三.互动式教改探讨

1. 生词部分要精讲还是不用理会?

我们知道,在越南语专业基础课、综合课的教学当中,生词部分一般都需要“读-讲-练-背”的精讲过程,那么阅读课的生词是否也需要这样的精讲过程?抑或不用讲解,让学生在碰到生词的时候自行查阅即可?笔者认为,越南语阅读课的生词部分既不用精讲,也不能“置之不理”而仅由学生自行查阅,理由在于:阅读课程一般每周只有一次课2课时,因此阅读课的周课时量太少,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像基础课那样对生词部分进行“读-讲-练-背”的精讲过程。但我们也不能对阅读文章后面所列出的生词部分置之不理,否则这些生词列出来就没有到达其该有的现实意义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快速过一遍生词部分,可以让学生集体读一遍,或者让学生自行读记3-5分钟,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挑着讲解几个重点难点词,其余就由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自行查询吧。这样,既不用花太多时间在生词部分,又可以让学生基本记住一些简单的生词,对新出现的生词有个大概印象,便于文章阅读时的猜词。

2. 如何快速高效地阅读和做题,又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原则?

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版的越南语阅读课教材的文章内容都挺长的,课后练习题量也比较大 ,那么如何做到既照顾学生的需要原则,又能在十分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快速高效地阅读、理解和做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中速认真阅读,边读边做笔记。中速认真阅读可以理解为“认真阅读+中速阅读”。“认真阅读”是指让学生带着探究的兴趣和好奇的心理去阅读文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本篇文章到底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情节。“中速阅读”则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基本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和速度去阅读文章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带着过大的心理压力去阅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较大的阅读量,比如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题那样,学生需要十分地集中注意力,心理压力也会很大,阅读的过程会比较痛苦,那么久而久之就会疲倦、厌倦,就不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也就厌恶上阅读课了。一般来说,对于约1000字的文章内容,我们需要给学生至少1课时的时间来阅读,如果1课时的时间还阅读不完文章的话,那基本上可以表明该教材选用的文章内容过长,不科学,不宜选用,或者应该将文章内容分成两部分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就不会压力过大,而对于部分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稍慢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读不完,大不了自己在课余时间再继续读一下,“笨鸟先飞”嘛。当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不过笔者认为,在当今互联网如此发达、学生课余生活如此丰富的背景下,要求全班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阅读文章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把学生的阅读环节考虑在课堂时间现实一些。

阅读之前,我们要提前交代学生,要求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能够简单复述文章内容,教师将在阅读完毕之后请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阅读文章,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文章阅读当中,而不能偷懒,教师还要适当在教室里来回巡走,随时督促想偷懒的、思想开小差的同学。我们也要注意,阅读文章应该是为了了解文中的故事内容、故事情节,而不是为了做题,所以要给学生基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阅读,这就体现了“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当中的“需要原则”。当然,我们也要交代学生,在自行阅读的过程当中要适当做些笔记,该划的划,该记的记,每读完一段就应该在旁边做些简单笔记,可以用中文做笔记,记录该段内容主要讲了什么,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概括复述的能力和做题的效率。

第二步:简单回顾,复述内容。阅读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花一两分钟先简单回顾一下文章内容,自行组织一下语言,然后抽选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复述文章故事梗概。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复述,也可以教师随机抽查。一般用中文复述即可,复述一分钟左右为宜,多者不超过2分钟,让学生基本讲全主要的故事梗概,又不至于太过啰嗦。第一个学生复述不完整的,还可以请其他学生继续补充,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例如《石生》这一课 ,文章中故事曲折生动,学生应该会很有兴趣阅读,在基本足够的时间里面认真阅读和简单做笔记之后,学生应该可以基本了解故事的梗概并能够用中文复述。检查一两个学生的中文复述之后,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训练全班同学一起用越南语来简单复述一遍。因为如果让单个学生用越南语复述的话,学生会感觉压力比较大,生怕讲得不对,讲得不好,从而不敢表达,不愿表达。而如果让全班学生一起用越南语复述的话,既可以达到全班互动、全班参与的目的,又不至于让学生压力过大。

第三步:按题索骥,快速做题。经过第一步的阅读,第二步的回顾和复述,学生应该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那么接下来的做题环节应该就比较容易了。做题的时候,只需要按照题目、根据阅读笔记找到相应的段落,再详细阅读一下即可做题了,而且基本保证做得对。

总之,按照上述教改方法,基本上就可以在有限的课时里面较为高效地完成越南语阅读课程一课书的教学任务了。

3. 学完即止,还是要进行知识升华?

越南语阅读课程教学,是做完课后练习题、基本完成课文内容教学任务即可,还是要进一步升华感性知识?笔者认为,如前所述,越南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仅限于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和做题,还应该通过文章内容体验越南语言之美,体验越南风情文化之美。为此,在基本完成文章阅读、理解、做题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余,或许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让学生的感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体验到越南语言之美,体验越南风情文化之美。

第一,大声朗读,体验越南语言之美。越南语阅讀课教材当中多是原汁原味的原著文章,其中不乏特别优美的文章和语句,为此,我们还可以训练学生大声朗读朗诵文章内容,从而体验越南语言之美。例如《越南简况》 这篇文章的开篇第一句:“Vi?t Nam! Hai ti?ng vang lên bi?t bao khích l? và t? hào”,这是一句十分优美的感叹句,第一段也是比较优美的开篇段落,而其余部分则为介绍越南概况的介绍性内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及纪实性文章的朗读。对于一些文章内容,我们甚至可以进行节选、修改,将一些阅读文章修改成一篇可以朗诵或可以进行演讲的文章,进行朗诵或演讲训练,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越南语言的美妙之处,进而就更有兴趣、更有动力上阅读课了。

第二,查询资料,补充相关知识背景。越南语阅读课教材当中,有不少文章主题是介绍该国的某些经典故事,某种文化现象等,阅读文章的内容篇幅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经典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文化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轮流提前准备,自行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互联网,进行知识汇总和凝练,做成PPT课件,附上相关图片或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展现出来,教师再进行点评和补充。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又可以让全班同学加深印象,较为深刻地体验越南文化。例如讲到《河内购物》 这一课,学生甚至以还剑湖为中心,勾勒出还剑湖周围的三十六街坊图,还配上长钱购物中心和同春市场外观图片,让全班同学对河内还剑湖周边的参观购物线路都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恨不得马上出国留学,然后去三十六街坊逛街和购物了。再如,讲到《下龙湾》和《丰芽洞》等介绍越南旅游景点的文章,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中文介绍、相关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出来,让大家对越南的下龙湾和丰芽洞有了更为全面、更为直观的了解,恨不得马上飞到越南旅游参观,一睹越南下龙湾和丰芽洞的风采。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今形势下,越南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仅限于快速阅读、快速做题,而应该包括:让学生根据需要原则进行阅读和理解,在基本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做题和复述,能够简单复述文章主要内容,还能够通过文章内容体验越南语言之美和越南风情文化之美。而结合这样的阅读课教学目标,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照顾学生的需要原则,进行互动式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中速认真阅读、复述文章内容、按题索骥快速做题,最后还要想办法让学生的感性知识进行进一步升华,从而体验越南语言文化内涵之美。

参考文献:

〔1〕赵淑贤.“互动式”外语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2〕于在照、兰强主编.越南语阅读教程(第1册)[M].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11.6。

〔3〕于在照、兰强主编.越南语阅读教程(第2册)[M].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11.6。

〔4〕傅成劼、咸蔓雪. 越南语课外阅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

〔5〕莫子祺.实用越南语口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

〔6〕江海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越南语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7〕胡国洪.论外语实践教学三环节的建设[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作者简介]

1.莫子祺(198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外语系副主任,越南语专业教师,语言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越南文学、越南语翻译与教学。

上一篇:全面小康作文素材下一篇:传统作文清明节扫墓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