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精选6篇)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篇1

------周金虎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要求学生明确动物获得行为的两种方式,学会区分动物的两种行为,初步把握两种行为的要领,但不能要求过高,因为学生还缺少一些基础知识,如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并不懂。因此,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对两种行为的形成,两种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以及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动物获得动物行为的两种方式,并举例说明。

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能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讨论、发言,从而提高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能力及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动物的学习行为。

四、教学难点

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出于八年级的学生,根据此时期学生心理特征和对动物特征有相关的了解及对动物的兴趣爱好,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分组探讨+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提问: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学生回答:第一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后两种行为是学习后才具有的。引出课题及概念:

前一种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后一种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学习行为。为学生简单介绍遗传物质的知识。并让学生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找到两种行为的分类依据。

2、从熟悉的事例到陌生事例的分析,区别动物的行为。

明确了分类依据,让学生观察一些动物行为图片,分组讨论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强化两种行为的概念。

3、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老师同学共同判断及纠正,从而再次强化两种行为的概念及分类依据。

4、明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和实例后,提出问题:(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通过教师引导及学生讨论总结出(1)如果没有这些先天性行为生物很难存活,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繁衍意义重大。(2)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3)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是对先天性行为的调整和发展。

5、最后总结提问: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么?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吗?请举例说明。引出人是高等动物,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意义。

(1)如果没有这些先天性行为生物很难存活,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繁衍意义重大。(2)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

三、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是对先天性行为的调整和发展。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篇2

1.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在本节中, 学生只需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本一开始由“想一想, 议一议”创设学习情境。例子虽然新鲜有趣, 但缺乏相关视频, 不足以在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眼球。于是在本堂课中将导入一环的内容替换为视频《鹦鹉妞妞》。在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篇幅中, 课本先是罗列了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 (在课件中以图片逐一展示) , 再分析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这一阶段, 课本只是对概念进行一个阐述。而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一概念的学习, 课本紧接着又安排了资料分析。例子鲜活生动, 设置的讨论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资料分析中逐渐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后, 又让学生去往更高的学习层次, 让其思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何意义。至此,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两者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便已跃然纸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模糊的认识, 也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但是并不能给两者下一个很好的定义。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 让学生自己去得出定义, 并可以用定义去区别其他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但在学生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的意义时, 存在一定难度, 需及时给学生以提示, 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老师要做的只是给予引导,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 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在视频、资料和所给提示中快速获取有用信息, 提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1.由“乌鸦反哺”等动物行为引发学生思考———何为“百善孝为先”。

2.体会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应与其和谐相处。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课堂始终贯穿“知识性加愉悦性”, 以视频、图片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作为兴趣点, 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 及时给予鼓励并加以提示。关注学生本身, 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每个需求。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点评: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的教材处理非常恰当, 教学策略比较新颖, 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采用视频、图片等, 既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 分析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从多角度理解本节教学内容, 又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将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突出特点如下:

1.导入新课环节, 观看《鹦鹉妞妞》视频, 提问:鹦鹉妞妞的唱歌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本节课的学习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了。

3.展示动物行为的各种图片及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动物行为进行分类,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一教学内容,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4.情感升华环节, 展示了斑羚飞渡、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动物行为图片和播放自制视频《我爱爸爸妈妈》,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 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篇3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了解动物的行为 学生观看、讨论 方案一: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方案二:学生饲养或了解的小动物有哪些行为。方案三:观看录相、光盘中的动物行为有哪些。

方案四:学生课前收集的动物行为资料。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对有些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到底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可能还会辩论。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的哪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哪些是后天通过学习才形成的,并及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能说出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随环境改变。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动物生下来就会吃奶、睡觉?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观察、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

4、资料1和5后讨论交流。能说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人类和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鼓励学生抓紧时间发愤学习,否则晚矣。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探究活动的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

方案二:学生讨论怎样探究动物的行为后,播放一段科学家工作的录相,使学生明确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组织学生了解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关注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确定探究计划 学生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及时巡视、聆听、指导,提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方案,肯定他们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鼓励他们创新。第二课时

交流探究报告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报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可提出问题,最后进行评比。组织学生汇报并总结,及时鼓励,增强学生成就感。对学生的其它问题可作为今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好,大部分同学都饲养过,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 学生:饲养过狗、猫、乌龟、兔子、蚕、金鱼、蜥蜴、鸡、鸽子等。

教师: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许多同学说得栩栩如生,就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眼前一样。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 学生:不用。

教师:对,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 学生:得训练它。

教师:对,要训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动物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哪些是生来就有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而鹦鹉学舌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我认为大雁南飞是后天获得的。

教师: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跟遗传有关。

教师:对,请同学们阅读书中资料1和资料3,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再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

4、资料1和5后讨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不同动物学习行为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教师: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 学生:有。

教师: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

学生: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教师:刚才关于“大雁南飞”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其实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不能绝对化。

教师:动物的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呢?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

学生:阅读、讨论,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教师:两周后我们交流探究报告,并进行评比。教学反思: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篇4

富县职业中学任文娟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就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收获三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理论依据及设计理念

以教学大纲为指南,依据构建社会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课的教学。通过事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获取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课堂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方式方面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第一节内容的延伸侧重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的训练。

本节所选的内容考虑到职高学生的特点,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因为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实质上是从业人员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职业道德养成是以个人的自觉性为前提的,没有这种自觉性,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一句空话。而人的自觉性又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有正确

1的认识就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养成。

3、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且有部分学生曾在外务工多年,厌学情绪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上好每一节课老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

4、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并掌握其方法。知识目标:掌握“慎独”的含义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重、难点:

让学生在“培养”、“训练”、“体验”、“自我修养”、“强化”等重要词语的理解中领会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

5、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举出大量案例,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分析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我们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本节内容采用 “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启发式为主,配合案例教学,且充分利用课件展示,使学生能从自身发现问题,把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将课外和课内相结合,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案例(每组至少收集一个)

2.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调试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

一、导课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吴捷成长历程的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

1、她的这些良好表现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吗?

2、她的成长历程对你有什么启迪?

环节

二、授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教学提纲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出示图片(漫画一)——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师讲: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大家观图,在专业学习中训练职业道德行为要求做到:(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质。对此请学生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技能训练?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回答基础之上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学生观图得出: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

(1)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2)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教师提问(问题升华):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

四、在自我休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形成人们职业道德品质的内因。利用多媒体出示自我修养应注重:(1)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2)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并对“内省”、“慎独”的含义出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名人名言。师提问:

在你的身边找出一位职业道德先进人物,同桌相互交流他们身上的职业道德品质。

学生:交流、讨论

师小结: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凡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都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

五、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1.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板书)

讨论:什么是内化?我们应该怎样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2.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板书)

讨论:怎样理解外化?

小结:不要总是在梦想高尚的事情,而要去做高尚的事情。

【巩固练习】

为了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出示练习,使学生把本节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这样做可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这种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布置作业】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你是如何注意训练和培养职业道德行为的。

三、教学收获:

1、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都能做到:动眼看、动口议、动耳听、动脑思、动手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整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课堂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篇5

主讲人;徐伟

自评:学情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讲解、口头指挥、讨论、归纳等方法。

以如何团结合作为中心,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的基本部分,以“大小西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给每个热身项目命名,增加趣味性,使常规不落俗套,力求新颖。基本部分分四个环节,各环节层层递进,深入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为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和比赛,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增强合作意识。结束部分,用手语放松,使负荷降低到一个合理的适当范围。

秦茂华: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机构设计合理

2、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热情高

3、能很好的体现小组合作探究

不足:1、普通话有待提高

2、实践过程中安全性有待加强

3、时间把握有待合理

贺俊兴:1、渗透了德育教育

2、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和学生参与性高

3、最好能以合理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小组探究

韩梅:常规不落俗套,趣味性高,教师把学生勇敢放出去,普通话欠佳

王世翠:新课改的教学策略有体现,打破常规,运用多变的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挖掘自己的潜力。教学过程中应更好的做到收放自如。

薄存丰: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师生和谐,互动充分,注意细节,及时评价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篇6

摘要:针对高中理科班女生人数远少于男生、女生学习成绩不如男生并有所下滑的现象, 以西安市两所高中为代表, 选取高二年级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95份, 有效试卷共计277份, 其中男生176人, 女生101人。通过交叉表卡方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 男女生对理科概念的理解和惯用的学习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是否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无关;;

(2) 是否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会影响女生的学习行为, 特别是会影响女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3) 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这一观念确实会对女生的理科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中女生; 理科学习; 学习态度; 学习行为;

1 前言

一直以来, “女生理科不如男生”的看法在坊间广泛流传。这虽是一种带有偏见性的观点, 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理科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一些教育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早在1998年, 冯如希和陈珍芬的研究就已经表明, 相较于同龄男生, 高中女生在理科学业表现上呈现出一定的劣势。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消失。近年来, 许多研究者又分别在数学学习和物理学习领域分别阐释了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上的差异, 并对其成因做了一定的探讨。

目前对这一现象感兴趣的研究者大都也是教育者。因此, 这些研究着重考虑的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认为女生的某些特质会影响和阻碍教育效果的实现, 并指出教育者应当考虑到这些特质, 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做出一定的改进。李建方 (2009) 、马芬 (2011) 、门娟 (2016) 等都针对数学教学提出过一定的建议。但这些研究者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大程度的同质性, 高中女生在理科学习上的困难却依旧是老生常谈。可以认为, 改进教学过程很难解决或者改善这一问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育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认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基于教材, 而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者为主体, 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 在从教育实践视角出发的研究中, 研究者大都更多注重教育者的主导性, 却或多或少的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没有很好地把握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理。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 (1) 更多关注高中女生的静态特质而忽视动态的学习过程; (2) 片面地讨论各种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而不关心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从而无法全面地把握高中女生对待理科学习的态度; (3) 对构成态度的心理因素所进行的分析流于表面, 没有深入阐释在兴趣、动机等方面的差异是如何产生, 也没有考察其如何对学习过程乃至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4) 混淆了性别导致的认知方式差异和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对性别的期待导致的认知差异。而从学习者视角进行研究则是改善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

注重学习过程, 特别是注重其中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是学习者视角的典型特征。一方面, 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更具体、更容易评估的指标;另一方面, 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体现了对学习者的理解。教因此, 通过学习者的视角进行研究, 就要了解具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 并由此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估。

另外, 由于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的看法广泛流传, 对这种观念的认同可能会对女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在内心认为理科不如男生很正常。在分析学习过程时必须考虑到这一观念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希望从学习者视角出发, 对高中学生的理科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及行为展开调查, 比较男女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从而分析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 更好理解高中女生理科学习中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西安市两所高中为代表, 选取高二年级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95份, 收回问卷292份。其中有效试卷共计277份, 其中男生176人, 女生101人。

2.2 测试内容

根据作者在自身学习情况与学习中的相关经验, 编制了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共计20题, 除去第一题 (性别) 和第二十题 (是否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 两个问题外, 其余18道全部是有关理科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的问题, 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理科的认知、与理科相关的情感体验、上课的状态、如何完成作业、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行为等。所有题目都是迫选形式的。

2.3 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方法发放问卷进行集体施测。测试大约20min左右完成, 当场收回问卷。填写过程没有教师在场。

3 结果

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卷进行交叉表卡方检验, 结果如下:

(1) 将性别作为一个维度, 把其他每道题目的选择结果作为另一维度, 制成十九个二维交叉表。卡方检验发现第九题 (如何做笔记, p=0.002) 、第十题 (如何看待理科概念, p=0.002) 、第十三题 (做作业的状态, p=0.015) 、第十六题 (遇到难题的做法, p=0.050) 4个问题中, 男女生的认知或行为表现出了差异。在其他题目上, 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或差异很小, 其中包括“是否认为男生的理科比女生好”这一问题。

(2)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根据“是否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这一问题上的选择对数据进行分层, 制成18个分层的二维交叉表。卡方检验发现, 在“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的样本中, 第八题 (听课的状态, p=0.004) 、第十题 (p=0.019) 、第十四题 (解题时概念是否清晰, p=0.007) 、第十六题 (p=0.013) 、第十七题 (是否相信自己的答案, p=0.003) 共5个题目中, 男女生的选择出现了差异;“不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样本则在第九题 (p=0.003) 和第十七题 (p=0.005) 2道题上表现出了性别对行为的影响。

4 讨论

(1) 第十、第十三题中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男女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同。该差在小样本情况下不明显, 而样本量增大时表现出差异。因此, 可以认为这种差异是与性别本身相关的。已有研究证实, 女生处理问题时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具体、直观的方法, 而在本研究中也发现女生更习惯于套用例题的方法解题, 并且更多地认为理科概念抽象、难于理解。教育者需要注意到这一特性, 并根据男女生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在向女生讲解概念的过程中, 可以更多地阐释其和生活现象的联系, 从而帮助女生更好地进行理解。

(2) 第八题、第十四题、第十六题和第十七题上的差异可能反映出了对理科学习的自信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十七题, 更加倾向于坚持自己答案的男生更多地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 女生则正好相反。这直观地体现了“是否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这一传统观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男女生的自信心。而第八、十四、十六题的都出现在“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的分层中, 且都是持这种观点的女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消极和被动。

(3) 第九题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男女生惯用学习方式的不同, 并且对学习方式的使用会受到学习信心的影响。根据教师的逻辑记笔记可能是女生较为擅长的学习方式, 男生则更不倾向使用这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 “不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的女生会采用符合自身习惯的学习方法, 坚持记笔记;而“认为男生理科比女生好”的女生则相反。虽然无法断言哪种学习方式更为有效, 但这种差异也启示学习者可能需要更多注重自身的思维特质,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 结语

通过对男女生理科认知与学习行为的研究,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男女生对理科概念的理解和惯用的学习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基于两性思维方式的差异。

(2) 是否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会影响女生的学习行为, 特别是会影响女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3) 认同“男生理科比女生好”这一观念确实会对女生的理科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如希, 陈珍芬.高中女生理科类知识学习障碍的归因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 1998 (2) :84~88.

[2]胡蜜蜂.性别差异影响高中女生数学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08 (9) :43~44.

[3]蒋春松.一个高中女生数学学习的案例分析[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 2013 (3) :112.

[4]杨晓.高中女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高希燕.高中女生认知特点与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中旬, 2016 (6) :200~201.

[6]陆雪莲.论高中女生物理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 2013 (07) :16.

[7]辛曦光.高中女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文理导航, 2015 (5) :42.

[8]马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谈如何解决高中女生学数学的困惑[J].成功:教育, 2011 (01) :139.

上一篇: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下一篇:书改变人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