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精选9篇)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1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语文组/陈梅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3、把握课文所论述的主旨。

4、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的.使用。

2、学会写富有针对性的批判文章。

三、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所论述的主旨。

2、学习本文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杂文的文体、作者、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重点分析、讲述,使学生在课堂上易于理解和接受。

2、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思考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2

一、依据文本,设计导学问题

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语文学习,当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便会自主学习语文,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多媒体网络技术走入了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讲解小说、唐诗宋词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更生动地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盛宴。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将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它的格调就像夜曲一样悠扬轻柔,在诗中作者追求浪漫以及喜欢自由的性情与康桥悠然恬静的风光浑然一体。本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便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真心情和康桥的美。针对这个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想象诗歌中有哪些景?

2. 作者在康桥上的心情是怎样的?

3. 诗歌如何巧妙地将景与人有机融为一体的?

根据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放映康桥的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尽情地想象康桥的风光和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情感。

二、依据差异,设计导思问题

问题教学法必须考虑到各种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理解力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游戏的角度提问题,游戏的娱乐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先要了解他们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设计具体方案来提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例如:有些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他们一直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纠正他们解题思路的错误,这样便可以完善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那些基础的问题往往满足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系数高的问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提高。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如何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散思维,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例如两家门第相当,私下勾心斗角累世的宿怨使得他们在一起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剧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罗密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她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贤淑少女。她对罗密欧的爱让她变得勇敢,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抛弃了少女的矜持,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是一个追求自由,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新时代资产阶级女性。在对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设计的问题: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学生在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后便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独特的见解。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创设例谈 篇3

一、自然貼切的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自然贴切的情境导入是语文情境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引导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方法。

情境导入,常以问题情境导入,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好奇心,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精心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如《烛之武退秦师》新课导入片断:

师:连续剧《亮剑》看过吧?你认为主人公李云龙有什么特点?

生1:他能征善战、出奇制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生2:李云龙勇猛顽强,敌人怕他;李云龙耿直豪爽,同志爱他敬他;他直面困难和挑战,敢于亮剑,观众爱他。

师:古人常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烛之武退秦师》的主人公没有李云龙能打,但他救了自己的国家。李云龙用兵,烛之武用心,不动一兵一卒,智退敌国,三十六计,中华瑰宝,他用了哪些计策呢?

这些悬念的设置,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引入课文讲解。

二、坚守学生立场,理解文本

在教学中,所有情境的创设,要能解学生的盲点,解文本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的选择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和分析,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首词里面不仅有情,还有景的描写,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的一句一句的分析,则会显得索然无味,而进行情境的创设的教学,则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

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切情语皆景语,《蝶恋花》景语是什么?情语又是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生2:“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燕去楼空,人愁。

生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景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情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望尽”又有一种高远广阔境界。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让学生有话可说,引用王国维的话,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内容,还知道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简述,古典诗词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再如:在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师:写诗常用意象去表述……

生:什么是意象?

师:意象可以理解为客观之物与主观情感的结合体。如:“落花无声,人淡如菊”,这时花中的情感就很淡;“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时花中的情感就很浓。现在再来找一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作简单的分析,好吗?

生1:第一节“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显示的祖国所受的苦难……

生2:第三节,“古莲的胚芽”,“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

……

创设情境,心中要有学生,他们最要什么?是探究。情境及问题的选择应该是开放的、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答案也应是多样的,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能够进一步深入情境,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

三、拓展文本情境,引导感知

教学情境的设置,要以文本为依据,找准盲点、疑点、重难点,对文本进行二次创造,打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实现多方向思维,探求不同的结果。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荷叶田田,轻风徐来,配上小提琴名曲, “蝉风”与“蛙声”,“知了”的长鸣,“咯咯”的短叫,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的潜在。然后介绍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血雨腥风的时代特点,让学生再读课文。

师:你是怎样理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这一句的?

生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让我感受荷花的韵味,我的眼前仿佛呈现一幅荷花图……

生2:“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感情沉了下来。“我什么也没有”字虽少,情却浓,充满了失望、空虚和觉醒的复杂感情。

生3:“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大革命风暴卷起,光明与自由之地,人们追求之地!含蓄而深沉地表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对于光明未来的憧憬。

……

学生在进入到其所刻画的情境当中时,能够不拘泥于材料本身,“多向思维”,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使得思维贴纲靠本,更具有灵活性。为学生打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的个性,在设立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进而达到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目的。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4

一、强化创新观念,激发创造热情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中语文新大纲强调“语文 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些都提示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重大、深远意义。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工程的主导,学生是工程的主体。其中,教师的创新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就象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所说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本身如果是有创造能力的人,就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然后开发它。”因此,教师必须深谙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牢牢树立创新观念,自觉激发创造热情。在此前提下,教师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等的有关文件或精神,结合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当代形势来深入认识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此来调动广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师生双方的创新观念都牢牢树立了,创造热情都被鼓动起来了,就能为以后持久的创新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训创造技法

1、更新观念与教法、学法,全力营造创新氛围

想要让课堂创新活动能顺畅有效地进行,师生——尤其是教师——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陈旧的观念,学习和接受一些先进的现代人文、教育、教学、学习观念,并不断改进与更新教法、学法。为此,从高中的第一节课起,我就给自己的课堂

定下了八条原则:课堂主体化原则、民主宽容原则、博览广思深虑原则、答案多样化原则、激励创新原则、互动创新原则、教师先行深研原则、非一次性结束原则。这些原则的坚持实施,就能很有效地营造了民主、宽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新幼苗的破土而出提供了一块块肥沃的土壤。

2、学习创造学知识,培训创造技法

我本身对创造学感兴趣已经有很多年,从众多的创造技法中筛选了一些适合语文创新的技法。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创造才是课堂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从正常的语文课中抽出一些课时,专门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创造学知识,了解一些必要的创造技法,并进行相关训练,此称“创造学知识及创造技法培训系列课”,主要有发散求异思维课、逆向思维课、创造性联想课、创造性想象课等。这就为日后在课堂上进行创新实践奠定了思维及技能基础。

三、抓稳寻常课堂,开展创造劳动

寻常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自然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应当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创造潜能硬盘”,其存储量是很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便是他(她)在“课堂”这个“视窗”上能否成功“点击”并打开学生那些“创造潜能硬盘”,从而生产出丰富、新颖、优质的思维产品。

下面,谈谈我“寻常课堂,点击创新”的五种常用技法: 1.发散求异法

这是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在语文教与学创新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一个问题有很多种答案,思维不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是向多方面发散,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的思维方法。求异性思维,则是不满足于原有或他人的答案,主动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或途径的思维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使用下列方法开发师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①、穷尽列举法。即把某一事物的特点与功用、或文中某个词句的隐藏含义等,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如“世界上都有哪些灯?灯有哪些特点和作用?”(为教巴金《灯》时的阅读和课后的写作做准备),“一群狗在深更半夜遇上人却不叫,可能因为什么?”(学鲁迅《药》时),等等。这种做法往往能帮助师生围绕某一事物建立起与之相关的众多的表象或属性联系,在阅读上能给读者提供众多的理解可能性,在写作上则给写者提供丰富的形象素材或本质联系素材。②、对同一内容用不同形式表达。如学巴尔扎克《守财奴》前,我问学生:“表现某人非常贪婪吝啬,你有哪些表现手段?”学生发现除了用文字从正面描写外,还可以从侧面进行描写;此外还可以用绘画、雕塑、音乐等去表现。③、抽象词语的多种形象化表达。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够形象、生动、传神,除了词汇量欠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给那些抽象词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在表达上有所创新,我平常很注意进行此项训练。如要求学生用众多的表象来表达“顽强”这个词,经过努力,学生找出的形象多姿多彩:悬崖上横空而出的树木,绷紧的弓弦与弓身,牛儿耕犁时的脚步,磐石下曲折而出的小草,冬天里落尽叶子的老树,逆流而上的小鱼,等等。④、对前人、别人的答案与思路不予苟同。包括对教科书、参考书、老师、同学等的说法或思路,都不要轻易地点头称是,而要尽力另辟蹊径,另发新说并力求自圆其说。

总之,发散求异法能大大拓宽师生思路,造福师生的智慧世界和听说读写。

2.逆思法

这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反方向思考、从而得出新结果的逆向思维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点击”师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动语文创新:①、对一些常见事物的品质进行反向思考。如问学生“苍蝇有什么优点?”一开始,他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可经过深入思考、认真讨论后,都不得不承认它有飞得快、飞得准确、视野广、嗅觉灵敏、适应性强、免疫力强等优点。在学巴金《灯》后,我让学生思考:“很多文章中的灯,都是令人感激、赞美的,那么,有没有令人恐怖、令人厌恶、令人愤怒的灯呢?”大家在一番思索之后,列出了深夜伴着搓麻将声的灯、小偷入室盗窃时的灯、战场上敌人的探照灯等具有反面品质的灯,为其说话、写作等搜索到了新素材、新思路。②、对文艺作品的形象的品质进行反向思考。如在学龚自珍《病梅馆记》临结束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你是否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有的学生用逆向思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文中所说的“病梅”,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见得是“病梅”,现在很多把玩盆景的人就喜欢这种梅,难道这些人都有毛病?他的看法不无道理,我们师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提醒。③、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反向分析。有时,从正面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不容易奏效,这时,不如来个反向分析更好。具体做法是:去掉文中的某些内容,然后比较改动前后文章内容的差异,这时,我们对其深刻性反而容易领会。例如,在学茅盾《风景谈》时,学生对文中那些议论、抒情句子的表达作用比较难于理解,我便提议让同学们试着将那些议论、抒情句子去掉,看看有何变化。这么一来,不用费多少口舌,那些句子的重要表达作用便明白地凸现出来了。在学陶铸《崇高的理想》时,有学生认为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用了十个人物的事迹作为论据,来从正面证明作者的观

点,这在人们看来是增强了说服力,但换个角度看,却让人有堆砌累赘之嫌。我们当即以热烈掌声鼓励这位同学。

用“逆思法”来促动语文的教与学的创新,能使师生考虑问题时跳出俗套,突破思维定势,产生一些独特、新颖的见解。当然,运用逆思法,一定要注意符合真善美原则。

3.改换法

所谓改换法,是指改换原有文章的内容或形式,从而使阅读或写作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新技法。

在高中语文的寻常课堂中,我们通过下列途径来实施改换法:⑴.改换原文中的事例。⑵.改换原文的词句乃至段落。⑶.改换原文的思路。⑷.改换原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等。⑸.改换原文的环境描写。⑹.改换原文的立意。⑺.改换原文的结构。⑻.改换原文的一些标点符号。⑼.改换原文的语言风格。⑽.改换原文的标题。

改换法,并非专门为了标新立异而实施,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改才好。我们都知道,包括课文在内的好文章,一定是浑然一体、疏而不漏的,有时容不得滴水渗进。因此,我们不会轻率否认原文的价值,一般是在领会、肯定了原文的精华之后,为了避免读死书、亦步亦趋而进行改换,更为了举一反

三、扩大启迪、“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而大胆改换。改换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世界从来就没有神仙皇帝”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被公认为经典、权威的东西不一定无懈可击,此法的实施使我们增添了许多自信,也让同学们学会了许多批改作文的技巧。

4.联想法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于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概念的心理活动现象。联想能力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在他的《创造心理学》一书中写道:“联想力,就是产生有价值的观点和概念的能力。它是创造的思考力,体现了创造性思考的特性。”联想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类比联想等。

在语文阅读及写作课堂上,我们通过以下途径来训练、发展师生的联想力:⑴.故事联想。即由文章中的故事,去联想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相似或相反、相关联的故事。⑵.人物联想。由文章中或别人口中的人物,去联想相似或相反的人物。⑶.文段联想。由所读到或所听到的文段,去联想有某种关联的其他文段。⑷.知识联想。由正在接触的知识,联想到相关的或相反的知识。⑸.道理联想。由目前所接触的道理,去联想相同、相似、相反或能相类比的道理。⑹.语言联想。由目前正接触的语言去联想在别的语境中与此有关联的有声或无声语言(如态势语言、绘画语言、雕塑语言等)。⑺.环境联想。由手头文章的环境描写联想到其他文章中的环境描写。⑻.主题联想。由某一篇文章的主题联想到其他一篇或若干篇有某种关联的文章的主题。⑼.思路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一条思路联想到其他的若干条思路。⑽.结构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联想到另外的若干种结构方式(本文的或另文的)。⑾.感受联想。由一种感受联想到相同或相反、相关联的感受。⑿.优缺点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优缺点联想到其他相似文章的优缺点,由一位作者某文的优缺点联想到他的其他文章的优缺点,等等。

联想法的实施,使得师生几十人将自己在不同的学习、生活、交往、思想、感情等领域中所经历过或接触过的东西,不断地展现出来,大大地丰富了大家的

精神积累,也有力地活化了大家的思路,点击出很多灵感与创意,对大家创造性地阅读和写作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然,我们在课堂上运用联想法的时候,注意遵循有效和适度原则,以保证课堂效率。)

5.想象法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我们在课堂上实施想象法的主要途径是:①.人物形象特点想象。即根据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正面或侧面或细节描写,去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等。②.故事情节想象。我们一般用两种方法去练习:一是在原文结尾的基础上去想象,一是给故事开头或结尾或中部,让师生去想象。想象的题目师生都可以出。③.环境气氛想象。即根据文章的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去想象文中的细致画面及其给人的感受,并要求想象者用语言及态势表达出来。④.艺术效果想象。即想象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件艺术作品将在何种读者中产生何种艺术影响。⑤.社会效果想象。即想象作品对不同社会条件下的读者将在思想、道德、伦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何种实质性的影响。⑥.变换条件想象。即将原文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条件改变,想象一下将出现何种新的结果。

想象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智活动课程。通过想象,在阅读上,能使人们拉近自己与作者的距离,从而能更深、更透、更容易地理解文章与作者;在写作上,则能活络思路、创造丰富的材料、产生特别的感受、激发灵感等;在听说能力的提高上,也功劳卓著。

四、巩固深化成果,力求再上新阶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5

心得体会

盐山县第四中学

李奕菲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细。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对略读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应用学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更多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从而着力丰富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6

高中语文郑宪新

1、语言基础部分题型界限模糊,在语基 部分不仅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考点(字音、字形、成语等)减少,新考点增加,对传统文化常识的点更多,需要学生有很大的知识面并且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在语言基础部分,混合考察了理解性默写(高达8分),而且在理解性默写中,初中部分占了很大比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复习高中内容,还要兼顾初中学过的内容,要不仅仅能背诵熟练,而且要理解背诵内容意思。在

2、文言文考察了传统的人物传记,但不再是官方人物传记,而是个人写的传记,这种传记带有鲜明个人色彩,所写的内容和所运用的词汇、语法都比较具有个性,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在题型上保留了对实词、虚词部分的考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考试有三个题目考察了对文本的理解,期中两个选择题,还有一个主观题(这个更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在文本理解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增加考察文本理解的力度,需要学生在平时加强积累,提升古文阅读的能力。

3、诗词出了一首父亲思念在外做官的儿子的诗,情感比较个人化,在内容上与往常表现诗人“志向”的诗歌差异较大,学生比较陌生。题型上,只出了两个选择题,没有出主观题,看似比以前要简答。但是这两个选择题,一个考察学生对本诗的理解,选项分析的内容涉及到了诗词的手法、用词、内容和诗人的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考察知识全面。另一个题目,选项给出了另外四首课外的诗歌,要求学生判断每句诗的情感。整个诗词部分本质上考察了五首诗,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整个古诗文部分,总共考察了26分,再加上语言基础中考察的涉及到古诗文的24分,总分达到了50分。可见阅读并理解古诗文、识记传统文化常识,在现代高考当中及其重要。这也是现代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4、社科文部分,文本内容涉及汉字的源流与“识字”的意义和方法,从文本选择上符合“重视传统”的时代潮流,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的信息,需要学生在做题前能够快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题型上不同于今年高考的三个选择题,而是两个选择题加一个主观题。选择题部分既考察学生全面理解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也考察学生观察、辨别细节的能力,每个选项的设置都抓住学生理解的盲点,十分刁钻。主观题要求写一句话,这句话既需要与文意相关,又需要能总结整个段落,与往常学生做寻找信息、归纳信息的题目有所不同。

5、散文阅读是一篇哲理性的文章,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生活感受才能充分理解文章。本次散文共考察26分,与今年高考相比增加近10分。选择题还是5选2,但只要一个选项错误则此题不得分,得分难度增大。19题考察学生搜索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难度与往常考试相当,20题考察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心,并且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只有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加上相应的做题方法,此题才能得到分数。这中考察理解力的题目难度很大。21题是12分的阅读延伸,考察学生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中“始终以美为生命最高的追求”的感悟,这相当于一个200字的小作文,要求学生要有“想法”,并且有一定的积累(课外阅读或者生活体验)。理解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这12分的阅读延伸并不好得。

6、小作文部分,3选1,但这三个题目不是单独出题,都是从诗歌鉴赏出的。第一个考察画面的描写,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文字运用的能力。第二个题目要求学生写一封加信,回复父亲的思子之情,考察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第三个题目考察学生对“孝”的理解,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考察学生思考的能力。三个题目各有侧重,每个题目考察的能力都不一样。这个除了考察学生“写作”能力,还考察学生对原来的诗词文本的理解。理解不深刻,写作能力不高,这个题不可能得高分。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7

一、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文的“工具性”是我们所共识的, 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的, 当然也是首要的。然而社会环境的发展, 时代的变化, 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 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构建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 使学生不仅学好语文基础知识, 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更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现在的教材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而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性情, 潜移默化地培养美好的情操。读《论语》可以了解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对人类的智慧贡献, 就可以理解儒家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生命;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正是对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生命的追随。如果没有这样对精神生命的尊重, 人类只会出现文化的荒漠, 人格品德的弱化, 人文素质的退化, 进而就可能是精神家园的荒芜。

人文精神的成功渗透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社会的相融并济, 人与人的协作发展, 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 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 为人的终身发展、终极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渗透生命教育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 生命教育的渗透更容易水乳交融。因为语文学科包罗万象, 其中不乏作家文豪们优秀的人文情怀等内容, 在这方面, 语文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 而是发现”一样,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同样不缺乏生命教育的素材, 关键还是要求我们教师有一颗善于体会的心, 要注意对文本中生命教育内容的挖掘。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接受自己的命运, 热爱自我”的强烈意识与责任感。人生难免有高潮和低谷, 成功时, 要用温和的眼光来看自己, 即使生命已跌到最低点, 也要坦然接受, 并学会热爱自己的命运。

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从残缺中去寻找并且珍惜生命的可爱, 勇敢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如:在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 丝毫没有看到恐惧、凄凉、悲哀, 作者虽然身染残疾, 依然微笑面对厄运, 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象中的美景。

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 使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合作、创造、健身和审美, 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成为文化延续和文化创造的使者, 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一代新人。

三、渗透挫折教育

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 而且应利用语文课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各方面知识的有利条件, 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品味优美的文字, 还可以获得文字背后的哲理思辩、历史探究、心灵拷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用语言的魅力来健全学生的人格。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 把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 融课内、课外于一体, 熔社会、学校于一炉, 是走出个人小圈子, 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在语文主题实践活动中, 如果教师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抗挫折教育的训练, 则会使抗挫折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起效。

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进行自我教育。名言警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体现着丰富的哲理, 阅读摘抄这些名言警句, 令人回味无穷, 既能启迪智能, 又能增强学生的耐挫意识。教师也可点评新闻,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开展一周人物回顾、一周话题综述、时事点评等活动, 如对玉树地震、西南旱灾、波兰坠机、舟曲水灾等谈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并展示、交流、评选阅读成果;对好的话题如“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一切困难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强大”等, 除展示外, 还可组织学生演讲, 在演讲中锻炼学生的胆识, 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挫折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还可让学生写观后感。我每年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然后写观后感, 学生在文章中表示要做生活的强者, 可见受到了很好的挫折教育。

学生在科学的引导下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可以跨越时空的鸿沟, 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粹, 扩充知识经验, 改变观点认识, 升华思想情感, 提升思想境界, 提高综合素养,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接受人类智慧的洗礼。如阅读《海伦·凯勒的传记》、《老人与海》等作品, 书中的故事可以感染学生, 主人公自强的人格力量会震撼学生, 从而使学生悟出作为一名肢体健全、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 更要有无穷的斗志和毅力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读书活动不仅要读, 而且要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交流, 学生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魅力、作品的精华, 又可以培养相互合作精神, 避免孤僻、自我中心、忌妒等性格的形成。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篇8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建立,也需要教师给予多维度激发。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分析,找到最佳切入点进行导入设计。所谓趣味导入,是指教师采用故事、谜语、歇后语等方式的课堂导入。教师在具体选择时,要注意技巧性,毕竟高中生认知不同于小学生,太小儿科的设计并不能够起到预期激发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因此,教师在设计这类导入时,要从文本入手,深度挖掘文本内涵,让课堂导入方式与文本实现自然融合,这样的课堂导入才是科学的。

例如,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了一则故事:“有一个瞎子乐师,师傅临死前告诉他:你想看到外面的世界,需要弹断一千根琴弦,这样就可以打开琴槽中的药方。当他真的弹断一千根琴弦时,他已经老了,按照师傅交代的,他打开药方,可别人告诉他这药方上什么也没有写。很显然,师傅骗了他,但他明白了师傅的用心。他后来对自己的瞎子徒弟说:我记错了,师傅说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你还年轻,只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你一定能够看见这个世界。”学生很认真听教师讲故事,自然也明白故事的内涵。

教师不给学生说文本内容,而是用一个故事开头,学生思想很快被聚集到故事中。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学生也很快就明白故事的含义,但故事的兴趣性还是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听得仔细,并将关注力迅速转移到文本学习中。

二、悬念导入,启迪学生多向思维

设置悬念需要教师有高超的应用技巧,学生对什么内容有关注力,这是教师设计悬念最需要厘清的。文本内容有个性特征,教师要注意找到文本中学生关注点,这样设计出来的悬念才是学生最关心的。悬念并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也不是教师随便设计一个问题就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要有内质含量,要有取义价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揭示谜底,自然实现认知成长,这种悬念设置自当然是学生最受用最受益的。

例如,刚接触文本《落日》时,教师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介绍:“经过八年英勇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在1945年9月2日递交了无条件投降书,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前驻津司令官率领日本代表团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签下投降书。中国代表徐永昌,在美代表签字后,也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这个历史时刻,具有划时代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该如何报道这一历史事件呢?如何才能让人们全方位了解事情的真相呢?”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都积极思考,想找到答案。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答案。

很显然,学生好奇心被激发起来,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教师对学生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学生关注点在哪里,所以才设计这个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算不上多么有悬疑,但学生思维还是被调动起来,都想尽快找到答案。教师设悬的目的自然达成了。

三、情境导入,丰富学生感知渠道

所谓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解析文本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设计真实教学场景、气氛,再现文本相关情境,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一般会采用多媒体教具,通过播放音频、视频,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情节之中,促使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感知体验学习内涵,进而获得全新认知。

例如,在学习《乡土情结》时,教师先来了一段开场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乡思乡愁是最美丽的情怀。古往今来,描写乡思的诗词举不胜举,大家还知道哪些说来听听。”学生听教师要吟诵乡思名句,顿时来了精神,都踊跃发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时间,学生已经诵读了十几句关于乡思乡愁的名句。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了部分名句之后,随即投放课题《乡土情结》,开始课文学习。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的开端,采用不同导入方式,目的是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导入方式选择巧妙,导入技巧运用得当,导入效果自然会显现出来,也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出其不意,给学生造成的激发效果自然是显性的。学生思维被激活,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高中语文教学的感受分析 篇9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未知请联系更改编辑:studa121

12010年9月,我结束高三教学工作返回高一,挣脱题海的樊笼,思绪亦开始飞扬。眼见崭新的107位学子,新奇感和创造感与日俱增,月份系列随笔创作的念头亦牢牢盘踞于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时常提及他们学长的“四月随笔”、“五月随笔”,只见他们眼光闪烁,当我把“薪火相传”之“十二月随笔”的创作愿望在座谈会上与学生和盘托出的时候,他们的反馈是让我惊喜的,甚至有了更多的设想,比如“摄影散文”,比如“十二月班级日记”等等。楼凌辰同学说:第一次看到李老师以前班里的那些随笔集,就觉得我们应该也要一本,真的很想李老师在教下届的时候,可以举起我们的十二月随笔,可以很自豪地说这篇是考入哪个大学的某某写的,希望那里也有我的名字。如此冲动一份份汇聚起来,势不可挡,十二月随笔乖乖地进入我们的语文学习生活,一个个新的语文生命顺势诞生,让人喜不自胜。在过去的随笔综述中,我已经阐释了“投其所好”、“开挖宝藏”、“奏响诗弦”、“阅读彼此”、“名家映衬”、“移情共振”、“师生舞墨”、“摘抄孕养”等写作教学的方式。本文将从“畅想激发”、“影评拓展”、“日记普及”、“专栏嘉奖”等四个方面继续论述,期待“写作成为学生生命中最美的歌唱”。

一、畅想挑动创作神经

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说:“意欲作文而又为自身羞愧乃是一种罪恶。为自身羞愧的心田上不可能生出任何创造性的嫩芽。”①周国平也曾感慨:“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平庸冗长的灌输式教学只会禁锢思维,抑制心灵,以致好奇的天性逐日磨灭,畅想的快感遥不可及。

因此,我们需要畅想!畅想可以解放心灵,畅想可以放飞思绪,畅想是信马由缰,畅想是野渡无人,畅想能激发欲望,畅想能获得自信,不激动就不灵动,不自信就不创造。温儒敏教授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发言时曾强调:“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②鉴于此,我在这组随笔正式启动前,提前半月上了这节“畅想我们的十二月随笔”课,创设写作的氛围,开启畅想的心扉。

站在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地述说着我对十二月随笔的期望:

它应该很真(本真)

它应该很美(唯美)

它应该诗意盎然(超然)

它应该飞向未来(永恒)

之所以写下这四行字,是源于我对优秀作文的理解。真正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作品首先是真诚和自然的。应该尊敬文字、贴近文字才能喜爱文字,坚决反对无病呻吟。自然、生活、阅读共同组成肉体和精神的真实。不浮游,不空洞,踩着泥地,用好我们的文字。“邮票传递信件”是平常,可邮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诗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陆春祥在杂文《向邮票学习》中充满智慧地阐述了邮票的精神,使邮票的韧劲中透出率性气质和浓郁诗情。诗意来自哪里,来自轻柔的心,来自深沉的思。那么——如果有雪,一定不让它孤单落下!

十二月的风信子,十二月的燕子掌,十二月的君子兰„„

十二月的世界艾滋病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澳门回归纪念日、国际篮球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

十二月经霜的树叶是否“猝然脱离树枝,像一群飞鸟一般,在风中飞舞”?(莫泊桑语)十二月,浪涛起伏般的千山万岭,是否“很快变得荒凉起来”,“再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绿颜色”?(路遥语)

十二月,严冬封锁的大地,是否“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萧红语)在我们的笔下,将诞生一个怎样的十二月?

薛静怡:我会愿意用我的眼睛,去凝视哪怕一只卧藏在落叶下挣扎的小虫;我要俯身用我的鼻子,去努力地呼吸哪怕一丝被冷落的空气;我会用我的耳朵,去聆听哪怕花瓣落下的声音;我要用我的手指,轻抚哪怕再凛冽的风的形状„„

徐恬:我想要在十二月记下身边的人给予我的温暖,我想要在十二月对自己的无聊想法表示嘲讽,我想要在十二月描述各种因为忍受不了气温而走在一起的感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迎接日益走近的十二月!

当我看到史立竹同学的畅想之后,我便决定速速打印张贴到班级展板中,让它定格,让它燃烧„„

世事总是易被淡忘,我们总是在许久之后,在我们已经长得很大的时候,试图回想年轻的日子里,我们在做什么,或吵架、恋爱,或奔跑、沉思„„

可惜时间就像沾了水的毛笔,将回忆的画卷点淡,淡得看不出颜色。

于是我们需要一支笔、一本册子,承载2010年十二月的我们的喜悦与忧愁。

经年累月后,当我们再翻开它时,记忆仿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般回放,也许我们会想起张狂岁月里那些飞扬的轮廓,那些曾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少年的脸。

十二月随笔,我期待着!

畅想的魅力何在?聪明的你一定感受到了。你看,这些文字足可以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舵手了,这些文字蕴蓄的能量足可以鼓起风帆。十二月随笔,已然起航。

二、影评拓展创作时空

十二月随笔创作期间,恰逢教学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其间备课组设计了观看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战争影片《钢琴师》并要求完成影评创作的活动。

在我心中,《钢琴师》这部“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被誉为“史诗般的杰作”的影片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它之于写作,就是一眼深厚沧桑的井,就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当学生置身其间,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都将接受暴风骤雨式的洗礼。那些在战争中被侮辱、被践踏、被放弃的景象和命运将深深震撼着每个人,“自由、和平”绝不只是口号,那将是从心灵深处激荡起来的呐喊。

邢乐怡:当我看到钢琴师走在死一般空寂的城市——不,应当说是城市的废墟时,心中感到一种难以言尽的绝望,并且我相信这绝望不及那钢琴家当时心中情感的万分之一。这样的城市,连飞鸟也从不飞过。

影片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时空,给了同学们丰富的情思和创作的激情。结合电影评论写作指导,同学们从作品主题、现实意义、人物、场景、细节、悬念设置、矛盾冲突、叙事线索、情节节奏等诸多方面生发议论,不仅能紧扣“电影”来“评论”,亦能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优秀作品更是构思独特,见解独到。《钢琴师》影评掀起了十二月随笔创作的一次高潮。

三、日记深化创作习惯

“真正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周国

平语)这次我们提出的班级日记有别于个人私密的日记,它既有一个相对共同的写作对象——“我、班级”,又可以靠近日记细密和琐碎的特征。似乎可以更自由、更个性,三行两行,长长短短,可以不布局谋篇,即便只是灵感的一个速降,神来一笔,未尝不精彩。谁说这一短暂的精彩不可能成为未来某大作的萌芽呢?曹禺写下旷世巨著《雷雨》之前引起其写作兴趣的,不也“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么?

从2010年12月1日起,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开始了这项为期31天的日记创作,一天之内写作者无数,既有自始至终的日记拥护和跟进者,也时时有新面孔、新形式、新风格,兴之所至,不拘一格。

陈伊俐(12月3日去黄龙体育馆聆听李云迪独奏):所有人都静默了,连呼吸都变得慢起来,他的钢琴声征服了听众,征服了冬夜的冷风。

陈扬航(12月11日感慨冷暖不定的天气):这个冬天来得犹豫不决,地理老师的知识突显匮乏。明明已经冷锋过境,今天突然来了片会下雨的乌云,气温却有所回升。早晨一起床便对着一柜衣服不知如何是好。

叶诗瑶(12月25日圣诞节记忆):静静地下了场小雪,空气比昨日冷得多,但却有几分难得的如浸洗后的清新。淘气的气体急匆匆地钻进鼻子,一会儿又缓慢地从鼻子里出来,变成了暖暖的热气,然后一点点消失在眼前。任由冷空气在你的鼻子里穿梭吧,那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这是一趟超级自由的列车,任何同学都可以创造方向,任何同学都可以描画沿途,风光无限,无限风光。我完全退席了,只有满满的好奇、惬意的惊喜。

四、专栏嘉奖创作先锋

在畅想十二月随笔的时候,我看到敖雨飞同学的畅想:“我想开辟一个小板块,叫‘单身万岁’,让各位无身边之人的光棍们写一篇赞颂单身生活的大型随笔。”看到敖总(同学们都这么叫)的设想,我哑然失笑,真是率真可爱得紧,从教12年来,我也是第一次碰到敖总这样的女孩,有魄力且充满智性。当专家教师家长都在论述早恋危害的时候,学生中已有如此清亮的声音,岂不可喜可赞?敖同学一直痴迷创作,我阅读到她的第一篇随笔《生死之地的记忆》时就盛赞其记忆之富裕,感受之鲜活,我真的很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像敖总这样的创作型选手来施展手脚。当即,我找到她,对这一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愿意做最强大的后盾。有此激励之后,双休日一过,敖总带着优盘来找我,原来她觉得应该发布正式的招募启事,阐述她对这次主题创作的设想,希望选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招募启事摘选一二:恋爱如果不能让人愉悦,那么这段半空中的感情就没有开始或继续的必要。我们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当自己的太阳神的,单身简单,两个麻烦。

单身的并且还想继续单身的人们啊,我们一起大喊:单身万岁!

我真诚地希望,“单身万岁”可以成为一个心灵的借口,可以让失恋的人们振作起来,让单身的人们不要感春悲秋。

期待欣赏各位的作品!

“幸福的爱情都是一种模样,而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太早,或者,太迟。”“要耐心等待。不要太早地相信任何甜言蜜语,不管那些话语是出于善意或是恶意,对你都没有丝毫的好处。果实要成熟了以后才会香甜,幸福也是一样。”相信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稍有不慎,便会沦为说教,非但不能心如所愿,反而风起云涌。如何与学生讲早恋,如何借语文教师的特殊身份与学生讲早恋,我一直孜孜以求良方妙药,今天,敖总给了我一个良机,岂能错过?再则,我始终坚信同伴辐射的力量,某些时候,这些力量绝不亚于更高级别的教育。事实证明,敖总的呼唤是充满感染力和行动力的。在一月中,敖总一共征集到9篇大作。且看:

秦诗画《当一个人》:上帝赐予我们两只手,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一个人取暖;上帝赐予

我们两只脚,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一个人走。

徐恬《单身万岁》:如果你足够有勇气/那么数一数各个时期陪在你身边的人吧/会永远陪伴着你的/除了天空、土地、空气/只剩下自己

来程颍《不如相忘于江湖》:既然一把伞下撑不下两个人,总有一个人的肩膀会让雨落到,那就一个人大步往前走吧。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愿意相信青春的孩子自有青春的理性,青春的孩子自有独立的“木棉树”精神。青春珍贵,青春不容奢侈消费,我即是我,不是谁的附属,这样的自我觉醒弥足珍贵!感谢敖总,这组随笔正是开在“十二月随笔”中的奇葩!

五、结束语

2010年12月,31天,107个孩子,留下一本22万余字的《十二月,沿途》,而记忆的厚度、情怀的宽度以及抱负的远度或许远不至此。承蒙老天厚爱,十二月的雪的确来得那么迅猛,那么酣畅,那么慷慨,那么多情。我想说的是:雪,没有辜负十二月随笔;十二月随笔,亦没有辜负雪。沉醉于斯,心向未来。

拓展阅读

1.[美]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加]佩里·若德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陈美中,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http:///

4.顾晓明.阅读的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http://

5.谢锡金,等.儿童阅读能力进展——香港与国际比较[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6.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注释:

上一篇:关于办公室的申请下一篇:交通局打造城市软环境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