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共8篇)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1

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9岁(1981年10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Che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 3 年5个月]

公 司: 香港XX(上海)国际有限公司

行 业: 汽车及零配件

职 位: 国际物流主管国际采购主管

最高学历

学 历: 本科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校: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

自我评价

多年国际采购管理经验、国际贸易管理经验。多年大型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国际采购、国际物流管理经验、仓库管理工作经验。

熟练运用SAP系统、ERP系统;乐观、自信、积极、热情、坚韧、能吃苦耐劳。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贸易/进出口,原材料和加工,汽车及零配件

期望月薪: 10000-14999/月

目标职能: 采购经理,贸易/进出口经理/主管

工作经验

2006 /12--2010 /5:香港XX(上海)国际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3 年5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集团采购部 国际物流主管、国际采购主管

长期从事国际采购工作。负责集团及各成员企业所需的长周期、高价值的进口物资的国际采购业务。

国际物流管理:

采购经理在香港XX(上海)国际有限公司任职期间,根据公司海外业务发展需要,负责进、出口业务,包括出口单据的制作(装箱单、提单、发票),出口物资的报关、核销等关务事项的协调,出口物资装船跟踪;对全球物流网络进行规划,与国际优秀物流企业合作,加强公司的国际物流反应速度。

国际采购业务方面:

1.协助采购总监决策、制定公司国际采购战略,负责国际采购物资短期及长期的采购决策

和战略实施,监控中长期国际采购战略实施的效果;

2.负责策划公司国际采购工作目标和执行方案;

3.负责开拓国际供应商,寻源、管理以及寻源进度的推进,梳理公司采购运作体制;

4.分析和预测国际采购物资价格、把握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5.负责底盘、车身进口件(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缓速器等配件)的采购工作,国际、国内寻源,本着“适时、适量、适价”的采购原则,择优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主要集中于欧洲国家(德国、英国、法国、匈牙利)、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

6.市场调查,发掘、培养潜在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供应商

7.评估供应商的交付能力和产品质量,以提高其交付率、确保产品质量的改善,缩短采购

周期

8.编制、发布、季度国际采购计划,并确保计划的执行

9.制定、梳理、完善国际采购流程

10.规划全球主要地区的物流网络,加强国际物流管理,提升交付周期

库存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推进:

推进仓库精细化管理,库存控制。

推进供应商自主管理,实行标准、寄售差异化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实行VMI,以实现零库存的仓库管理模式。

机构设置、流程完善方面:

策划、成立集团采购部国际采购团队,根据与XX咨询公司合作的关于供应链管理转型项目的成果,建立国际采购团队。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组织机构的设立、职能的定位、人员匹配,并设立此岗位。制定、梳理、完善国际采购流程,《国际采购操作流程》已成为指导国际采购日常工作开展的主要文件。成本的节约就是利润的提高,根据国际采购物资的性质,在公司首次利用“加工贸易”和“深加工结转”贸易模式签订合同,并在进口采购业务中得以运用,就此一项1年为公司节省成本约900万美元。

------------------

2006 /7--2006 /12: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5个月]

所属行业: 贸易/进出口

国际业务部 贸易/进出口专员/助理

负责处理客户企业集团与公司的国际业务项目。产品主要为电脑周边,数码,电子等。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开发客户,维护新老客户。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制作外贸单据、处理客户询盘。联系工厂处理货物的打样、生产和出货等事宜,样品及产品的跟催;负责与船务和关务的协调与沟通,及时安排货运、订舱、出货、报关和结汇等事宜。信用证、货款及订金的跟催与确认;处理客户的投诉。网站编辑、维护以及产品推广,网络优化、论坛维护和版主管理等。

教育经历

2002 /9--2006 /7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培训经历

2009 /12--2010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供应管理 价值增值》、《供应管理的领导流程》 结业证书

1.学习外包、自制的流程管理以及执行决策方法。

2.第三方物流管理以及VMI管理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推进库存储存管理、库存估价、库存绩效的管理。

3.采购与供应在新产品开发中的角色。推进采购与设计协同协助,加强供应商早起参与的管理和培训。

4.基于预测数据的规划与采购策略的制定,实施采购信息与战略开发同步推进。------------------

2008 /12--2009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供应管理流程》、《供应管理环境》 结业证书

1.明确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关系,提升采购技能、生产运作技能。主要涉及供应链管理、供应商选择和评估、国际供应商寻源以及国际运输知识。了解生产计划,比如2+4月计划,13周计划,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2.学习财务技能以及技术技能。熟悉外汇汇率的变化与成本的关系、价格与成本的分析,如TCO、ABC管理法。识别自制--采购--外包的决策知识,供应商的财务评估。加强项目管理、生产周期管理等技能型知识的学习。

------------------

2007 /5--2007 /7:SCMC—ISM Authorized Training Center 加工贸易的保税管理和合理避税操作课程 SCMC Certificate Of Completion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2

1. 税种类型模式

按照税种的不同设立专业税务管理机构, 实行税种专业化管理, 要求机构在设立时, 必须遵循相应税种对应相匹配的税务管理机构, 如增值税管理部门、所得税管理部门、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等。各税种管理机构都是彼此独立的部门, 自身功能完整, 相互独立。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新加坡。其国内税务局按照税种的性质和作用, 分别设立了个人所得税局、公司税局、货物与劳务税局、财产税局等。

2. 征管功能模式

按照税收征管功能设立专业的税务管理机构, 如征收管理部门、税务审计部门、纳税服务中心等。这是税种类型设置模式的升级换代, 它变单纯的税种管理为综合的征管业务功能管理, 打破了税种的条块界限, 从而实现了税收各个业务管理环节的专业化管理, 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 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专业岗位技能。其代表国家是加拿大。

3. 纳税人类型模式

从税收角度看, 客户群通常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划分的, 通常的分类有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划分的标准就是他们的营业额或者毛收入, 也可能是企业资产或者雇员人数。在规模分类的基础上, 有的发达国家是进一步细分, 按照行业类型、税收类型, 或者是风险类型进行划分。美国是纳税人类型模式的典型国家, 实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征税制度。三级政府各自行使属于本级政府的税收立法权、征收权:联邦与州各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 州的税收立法权不得有悖于联邦利益和联邦税法。

4. 混合模式

混合型税收专业化管理类型, 顾名思义, 是指按照上述两种以上标准建立税收管理机构的方式。日本是税种、征管功能和纳税人三种标准的全功能混合型的税源管理制度, 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课征的制度, 由中央征收的税称为国税, 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为地方税, 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 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 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 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减免权归地方政府。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 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国税由大藏省管理, 地方税由自治省管理。

二、国际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1. 专业化的行业分类管理

国际上通常选择重点税源行业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 并建立相应的行业税务管理机构。行业税务管理机构一般隶属于按企业规模分设的税务管理机构, 即归属分企业规模税务管理机构下的二级甚至三级管理机构, 如大企业税务管理局下的行业税务管理分局或行业税务管理组。如英国大企业业税务管理局下除了设13个分局负责公司税征收、12个分局负责雇主的税收及基金的征收外, 另还按照行业设立15个组, 分别为金融与财经、保险、建筑、财产、零售、电力、水、媒体、汽车制造、石油、医药、电信、航空、铁路、航天税务管理组, 这些组被派驻各地, 大都在公司税分局所在地办公。

2. 专业化的大企业管理

大企业员工多、业务量大, 涉及大量繁琐的税务问题和会计处理问题, 税务部门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大企业又是税源大户, 因此,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重点加强了对大企业的税收专业化管理。目前, 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大企业的确定标准主要与其营业额、资产额、注册资本、应纳税款等指标有关, 总数只占全部企业的1%~2%。在管理职能上, 日本、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的大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是有限职能, 而非全职能。他们不承担纳税人所有的税收管理事务, 而把精力集中到处理风险分析、审计、转让定价和资本弱化等问题上。

3. 专业化的税务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国外的管理机构设置大多根据经济区域来划分, 参照税源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以及税收信息化程度设置区域性税收机构及其下属机构, 并因此设置若干税收征收服务中心。这样的设置, 有利于提供税源管理的集中化程度和税源管理的效率。如荷兰, 把纳税人分成了个人、中小公司、大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等四种类型, 并分别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 提高税务专业人员配置比例。市场经济国家大幅度提高税务专业管理人员的配置比例。特别是税收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国家, 由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高度自觉和便利, 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点转向税务审计, 因此, 税务机关大幅度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配置比例, 有的国家税务审计人员占到了全体人员的50%左右。

三、发达国家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 完备的征管法律制度体系

加快税源管理法制化建设进程, 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这是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基础工作,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税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把相关法律和规章的建立和完善, 作为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对税源管理的范围、内容、时机、依据、操作方法等均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 相关的法律和规章是税源管理工作权力的来源, 也是信息管税工作效率的保证。因此, 国家税务总局应及时制定统一的税源管理办法, 对税源管理的概念、范围、岗位职责、执法方式、工作规程、获得支持以及纳税评估的相关内容等予以明确。同时, 应尽快修改《税收征管法》, 对信息化条件下税务协助制度不健全、新征管措施缺乏法律依据等问题予以彻底完善, 赋予税务机关从更广范围搜集、获得信息的权力和依法获得社会各部门协助的权利, 使税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2. 明确的税源管理目标

重新定位税收执法功能, 如美国己将税务机关的使命定格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责任, 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以此给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并制定出具体的发展战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者的成本, 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程度。因此, 我们要通过完善的税源管理体系, 对纳税人和税源进行有力的监控, 促进纳税申报质量的提高, 缩小应纳税额与实际征收额之间的差距, 同时通过有效的税源管理, 增加偷税的风险成本, 使不遵从者觉得得不偿失, 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收法规, 提高纳税遵从水平, 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

3. 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

税务机关需要明确哪些是主要风险, 这些风险涉及哪些纳税人, 对这些风险应该怎样处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 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分阶段、有目标地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地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在外部条件逐渐成熟、申报数据基本全面、准确的情况下, 再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 分别设计出相应的纳税评估专用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践工作的验证进一步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使这一指标体系逐步趋于精细严密, 从而有效地服务于风险管理工作。

4. 规范的涉税信息采集和运用平台

获得充足、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是税务机关管理税收的生命线。对于风险识别来说,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可以给战略风险识别流程提供信息支持;对于风险评估来说, 数据可以用来确定风险的范围;对于确定重点风险来说, 数据可以用来选案。所以, 对于数据和信息的管理是遵从风险管理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需要税务机关不断加以注意。不仅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采集, 而且通过动态采集, 定期更新纳税人的经营情况, 充分掌握纳税人的变动情况, 为后续的纳税评估, 提高纳税人遵从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要加强与第三方信息的充分共享, 为管理纳税人提供充分的第三方税收评估资料, 因此应从立法角度、制度规定完善第三方信息报送和共享体系。

摘要: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源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都重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研究, 形成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因此, 研究发达国家在税源管理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对提高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水平,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税源专业化,管理,国际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卢云, 姜涛, 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国际实践及借鉴[J], 涉外税务, 2006, (1) .[1]卢云, 姜涛, 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国际实践及借鉴[J], 涉外税务, 2006, (1) .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3

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1PMA)的成员国组织,是我国唯一跨行业的项目管理专业组织,并且唯一代表中国加入国际项目管理协会(1PMA)成为其会员国组织,与世界各国项目管理专业组织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我国各行各业许多高级项目管理专家都是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的会员。2001年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二十一世纪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新闻发布会上,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认证委员会委员Mr.Motzel给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授证,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的职责是:代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认证委员会在中国行使职责,在中国建立和完善认证体系,对认证程序与内容、资格评定、证书发放等进行管理。

IPMP是经国际项目管理协会授权,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正规引进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它的引进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按照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要求,参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在获得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认可后,经国际项目管理协会授权,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引进,推广。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已将IPMP认证程序、认证培训、认证考试等全部汉化。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全权授权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负责中国的IPMP认证,在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下,由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负责认证申请者的认证考核、证书的发放与管理。认证申请者参加IPMP培训与考试,通过认证将获得由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颁发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证书,证书编号与获得者姓名将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网站向全世界公布。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依据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1PMA Competence Baseline,简称ICB),针对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将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划分为4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级别的证书(见表一)。

IPMP随时接受申请者的申请,并根据申请者的情况就近安排考试地点。每年5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六和11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分别进行IPMP认证的笔试,案例讨论和面试根据人数不定期举行,每次认证考试报名截止时间为认证考试前一个月,笔试、案例讨论和面试都以汉语方式进行。

IPMP对各级认证人员认证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见表三、四)

案例讨论的时间为一整天,一般从8:00至18:00。应试申请者须持准考证及个人身份证参加,按组(每组5至7人)选择某个项目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项目的启动到项目的完成全过程中,申请者同其他组员一起,分工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并提交完整的项目管理过程报告。同时,每人要作5分钟的陈述,内容包括本人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所做的工作及工作思路、过程等。案例讨论期间,由两位授权评估师对其进行全过程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知识、经验、个人素质及综合能力等。

国际经济与管理专业复习题 篇4

一、填空题

1.世贸组织追求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2.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关税减让谈判的基础有商品基础和(税率基础)4.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正式批准生效成立的,是一个常设性、永久存在的国际组织。5.(《1994年关贸总协定》)是货物贸易领域的框架式规则,对世贸组织成员关税减让和其他货物贸易协议具有指导作用。6.我国“入世”的基本承诺有(逐步降低关税、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7.《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仅涉及食品安全、动物卫生和植物卫生三个领域,后者涉及范围广泛):

8.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这些措施属于WTO《农业协议》中规定的(“黄箱”措施)9.1947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是世贸组织关于争端解决的基本法律文件。10.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取向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11.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12.世贸组织规则根源于(市场经济)

13.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协议)

14.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引入了(反向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

15.《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管辖范围包括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以及(食品卫生): 16.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WTO决策机构是(总理事会)

17.2003年中国贸易额排名已跃居世界第4位,根据WTO贸易政策审议程序规定,我国将每(二)年接受一次贸易政策审议。1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中美谈判和中欧谈判)

19.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欠发达缔约方”修正为(发展中国家成员): 20.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是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1.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取向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22.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23.世贸组织的使命通过世贸组织确定的宗旨、国际法人地位和具体的职能,以及(组织机构)来实现。24.第三方促成争端当事方开始谈判或者重开谈判的行为叫(斡旋):

25.美国根据国内《清洁空气法案》对进口汽油的化学特性规定了比国产汽油更加严格的标准,其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世贸组织的成员分为创始成员和(加入成员)

26.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7.在世贸组织(多哈)会议上,接受中国为其第143位成员:

28.西雅图会议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直接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未能消除)29.下列属于展边贸易协议的有(《信息技术协议》)

30.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主要成果是(签订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1.世贸组织常设理事会中,最重要理事会有服务贸易理事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以及(货物贸易理事会)32.世贸组织授权的关税报复可以分为平行报复、跨领域报复和(跨协议报复)33.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34.非歧视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它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出来。35.我国的香港和澳门属于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

36.世贸组织规则包括三大领域:货物贸易领域规则、服务贸易领域规则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规则。37.(乌拉圭)回合首次达成了《农业协议》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38.下列属于诸边贸易协议的有(《政府采购协议》)

39.根据有关规定,世贸组织成员产生争端时,争端当事方的(双边磋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也是必经的一步。40.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后,贸易政策审议指责由(世贸组织总理事会)承担:

41.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全体联合行动”修正为(世界贸易组织): 42.1994年关贸总协定将1947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欠发达缔约方”修正为(发展中国家成员)

43.世贸组织建立后至2003年,举行的部长级会议有新加坡会议、坎昆会议、多哈会议、西雅图会议和(日内瓦会议)44.乌拉圭回合谈判新议题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服务贸易)45.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46.《农业协议》规定对于国内农业支持的措施可以分为绿箱措施、黄箱措施和(蓝箱措施)47.关贸总协定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

48.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零关税产品部门的有(尿素肥料):

49.有关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透明度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异议程序制度和(非歧视原则):

50.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等由政府提供的,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活动在WTO《农业协议》中属于(“绿箱”协议)

51.我国“入世”的基本承诺有(逐步降低关税、逐步开放服务市场)52.《海关估价协议》适用于(商业意义上正常进口的货物)

53.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提出将服务业市场准入问题作为谈判重点,最后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

54.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前者允许集团内国家对外保留各自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后者对集团外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 55.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后,共举行了(5次)次部长级会议: 56.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

57.当今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58.《海关估价协议》适用于(商业意义上正常进口的货物)

59.《农业协议》规定对于国内农业支持的措施可以分为绿箱措施、黄箱措施和(蓝箱措施)

60.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等由政府提供的,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活动在WTO《农业协议》中属 于(“绿箱”协议)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世界性的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有本身的使命,它通过(世贸组织确定的宗旨、国际法人地位、具体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来实现 2.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准则有(非歧视原则、以关税作为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贸易壁垒递减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3.属于世贸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的有(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4.世贸组织规则特点有(转化性、结合性、介入性)

5.世贸组织规则包括三大领域(货物贸易领域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规则、服务贸易领域规则)

6.属于世贸组织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稳定贸易发展原则、透明度原则)

7.体现WTO贸易自由化原则,应该(以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多边谈判为手段、以争端解决为保障、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8.世贸组织建立后积极作用有(世贸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世贸组织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促进政府改革)

9.中国“入世”谈判分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酝酿和准备“复关”事、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审议中国经贸体制、从1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四个阶段

10.世贸组织的运行机制有(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机制)

11.世贸组织建立后,举行的部长级会议有(新加坡会议、日内外会议、西雅图会议、多哈会议、坎昆会议)

12.世贸组织可以享有的豁免权有(任何形式的法律程序豁免、财产、金融及货币管制豁免、所有的直接税、关税豁免、公务用品和出版物的进出口限制豁免)

13.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的双重影响、世贸组织中存在的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14.加入世贸组织的四个阶段是(提出申请与受理、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表决和生效)15.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有(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与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过程的趋利性、市场环境的开放性与市场行为的规范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结果的分化性)

三、名词解释

1.正当保护:世贸组织允许世贸组织成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依据货物和服务产业竞争能力差距,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维护本国国民安全和健康的要求,可以通过谈判作出正当的保护。

2.透明度原则:指世贸组织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或废除等),不公布的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所参加的有关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议,也在公布之列。

3.最惠国待遇: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

4.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

5.公式减让谈判:是指对所有的产品或所选定产品的关税,按某一议定的百分比或按某一公式削减的谈判。

6.国际贸易利益协调:是指世界经济主体之间互相协调其贸易政策、共同对国际贸易的运行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面临的困难,促进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行为。

7.非法转口:指通过转运、改道、谎报原产地或原产国、伪造文件来规避协议的规定和逃脱配额管理的做法。8.绿箱措施: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

9.国民待遇:是指对其他WTO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10.蓝箱措施: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的农业补贴措施。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同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经济的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12.诸边贸易规则:是指世贸组织成员自愿接受的贸易协议中确立的规则,该协议的接受者受到这些具体规则的约束,该协议不接受者则不受这些具体协议规则的约束。

13.原产地规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其核心是判定货物原产地的具体标准,即原产地标准。

14.海关估价:指海关为征收关税等目的,确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

15.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16.过渡性保障措施:是指某项纺织品或服装的配额限制取消之前,若进口方证明该产品进口数量剧增,对国内有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有严重损害的实际威胁,并且自单个国家的进口出现急剧和实质性的增加,则可针对该出口方采取保护行动。

17.公平竞争原则:公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平竞争原则是指,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18.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集体对各成员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

四、简答题

1、简述世贸组织的定位及宗旨

定位:世贸组织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体制。所谓开放,是指世贸组织成员按照世贸组织协定与议定书履行义务,相互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扩大市场准入度;所谓公平,是指贸易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供求形成的实际成本进行贸易,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所谓无扭曲,是指贸易企业不借助垄断和特权等行为进行业务经营活动。世贸组织的宗旨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保证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5)建立更加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

2、简述关贸总协定与WTO所指的关税减让的意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所指的关税“减让”,具有很广泛的含义。一是削减关税并约束减让后的税率,如承诺将某产品的关税从 30%减为10%,并加以约束;二是约束现行的关税水平,如某一产品现行的实施关税为10%,谈判中承诺今后约束在10%;三是上限约束税率,即将关税约束在高于现行税率的某一特定水平,各方的实施税率不能超出这一水平;四是约束低关税或零关税。

3、简述原产地规则协调的目标

原产地规则协调的目标时,建立具有以下特征的原产地规则体系。(1)同一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所有非优惠性贸易政策;(2)原产地规则应是客观的、可理解的和可预测的,且具有连贯性;(3)原产地规则应以一致、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管理;(4)原产地规则应以肯定性标准为基础,否定性标准可以澄清肯定性标准。

4、简述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将从六个方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

5、简述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1)、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2)、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3)、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带来的自由化与排他性双重影响(4)、世贸组织中存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6、简述为什么说与以1947年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相比,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更为完善。(1)、世贸组织的历史使命高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2)、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高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3)、世贸组织组织机构健全、职能明确;(4)、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覆盖面大;(5)、世贸组织对成员的约束力强;(6)、世贸组织成员广泛

7、简述在什么情况下,世贸组织成员可以互不适用? 世贸组织成员采取互不适用的条件是:

第一,是在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时,双方均可作出互不适用的决定;第二,原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转变成世贸组织创始成员已采取的互不适用可以沿用;第三,对新加入成员,在部长级会议批准前已通知部长级会议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第四,诸边贸易协议参加方的互不适用,按该协议的规定执行。

8、简述世贸组织的职能

(1)实施和管理协议、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2)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3)审议各国的贸易政策(4)与有关机构合作;(5)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9、为什么说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2)、加入世贸组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3)、加入世贸组织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加速器;(4)、加入世贸组织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0、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2)市场关系的平等性;(3)市场过程的趋利性;(4)市场行为的规范性;(5)市场环境的开放性;(6)市场活动的竞争性;(7)市场结果的分化性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问题和矛盾(1)经济全球化使世贸组织成员间矛盾不断;(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加多;(3)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不断扩大;(4)经济全球化加重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五、论述题

1、试述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有何影响? 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理区域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经济的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2)、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双重影响。

第一,积极作用。地区经济一体化各种安排的范围已超出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向投资、服务方面延伸,自由化的途径拓宽,朝着协调各国管理规定,采用最低管制标准,并互相承认各国的标准和惯例的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将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地区开放主义”,有助于加强经贸集团的市场开放。

第二,不利影响。经贸集团本身的内聚力会出现排他性。比如,在关税同盟下,成员在关税统一过程中,决策结构会更多的而非更少的偏向保护或者干预。势必加重贸易保护的普遍压力,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构成了严重挑战。

2、试述世贸组织框架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点 世贸组织框架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点有:

(1)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世贸组织的基本目标。世贸组织接受1947年关贸总协定所实现的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并把贸易自由化作为实现世贸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关世贸组织建立和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于协议中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2)贸易自由化范围受到局限,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排除在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之外。

(3)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中要结合两大因素:一是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二是防止发展中国家边缘化。(4)世贸组织允许自由贸易与正当保护贸易并存。

(5)贸易自由化政策确定以互惠互利为原则,通过贸易政策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待遇。

3、试述世贸组织建立后的积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世贸组织建立后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世贸组织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2)世贸组织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3)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4)促进政府改革

世贸组织成立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1)贸易大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强势地位

(2)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权利(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世贸组织的双重影响(4)世贸组织中存在的矛盾的协调与解决

4、试述多哈发展回合启动的原因及其目标

多哈发展回合启动的原因有:(1)、世界经济发展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增强,需要举行新的多边贸易谈判,加强贸易自由化的共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增强抑制 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2)、世界经济中出现了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事物的挑战。(3)、纠正世界贸易组织原有协定与协议实施上的失衡(4)、修复世界贸易组织的形象(5)、世贸组织本身为新回合谈判作了大量有效工作(6)、从世界贸易大局出发,在着眼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成员方尤其是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相互做出让步。

多哈回合谈判的主要目标有:抑制全球经济减缓下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大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处理最不发达国家出现的边缘化问题;理顺与区域贸易协定之间的关系,把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善世界贸组织形象;实现《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原则和目标。

5、试述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含义、目的、作用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集体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全面审议。

实施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目的,是促使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履行所作的承诺,更好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从而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平稳运行。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世界贸易组织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以及评估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场所和机会,有助于增加多边贸易体制的透明度。(2)、接受审议的成员对其贸易及相关政策进行解释和说明,有助于增进各成员方的相互了解减少或避免贸易争端。(3)、各成员方参与审议和评估,可以为接受审议的成员在贸易政策制定和改进方面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有助于督促其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

6、试述多哈发展回合谈判前景

多哈发展回合将在激烈的交锋中进行,不会一帆风顺,但终会达成协议,取得较多的谈判成果,谈判结束时间可能比原定结束时间拖后。多哈发展回合的谈判将在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的交织中进行。

(一)推动谈判顺利举行的正面因素如下:

(1)世界经济2003年走出低谷开始好转,世贸组织成员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减轻。(2)世贸组织成员都珍惜和重视这次谈判的举行都作了充分和认真的谈判准备。(3)世贸组织机构对多哈发展回合谈判准备工作充分(4)新任总干事干练务实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积极、认真、务实态度参与多哈发展回合谈判,为谈判成功进行注入活力。

(二)影响多哈发展回合顺利进行的负面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2)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议题的选定,充满了妥协、折衷和矛盾。(3)谈判约定时间短于以往谈判约定时间

(4)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谈判无果而终使世贸组织任重道远。但只要世贸组织成员从世界贸易发展大局出发,多哈发展回合仍然充满希望。

7、试述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一)、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联系

世贸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着内在的历史继承性。世贸组织继承了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是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二)、世贸组织与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区别

(1)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3)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实行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的时间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效率更高。

国际办公管理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5

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现就读于XX大学,专业为国际办公管理。感谢您给予的关注,并花费时间阅读此封求职信!

我很热爱我的专业。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最基础的专业知识学起,一直踏踏实实,积极勤奋。天道酬勤,三年里我取得了计算机NIT 4个模块(计算机基础、WORD、ppT、EXCEL),剑桥沟通一级资格证书,人人说英语中级证,北京BETS英语一级的专业证书。也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个人贡献奖、朝阳区优秀学生干部、2008“求实杯”亚洲商业计划书大赛最佳主持人等荣誉称号,并顺利的通过了XX市市党校结业。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另外,还注重工作与学习的相结合,参加了学校各种社团活动。

怀着一份诚挚的心情,我勇敢地向贵单位推荐自己,一次合作的机会,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虽学有所成,但仍需磨练和机遇。我将用自己的实力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天空,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我相信凭着我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定能与贵公司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此致

敬礼!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6

摘要

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实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生的实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培养单位需加强管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创造多种渠道的实习机会加强导师指导的针对性,探索多种实习方式,建立实习基地,重视实习经验的交流与总结,不断完善实习这一环节中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实习

引言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情况介绍

二、实习及管理中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7

1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的相关背景

国际物流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是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和转移, 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 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3]。国际物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物流及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综合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侧重于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设立物流工程专业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 也是全国范围内设立物流工程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4]。以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该专业在2005年设立之初并没有“国际物流”这门课程, 而是开设了“国际货物与通关”这门课程, 主要讲解国际贸易导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争议的预防和处理、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订立、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报关制度、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制度、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通关、进出口税费等内容。可以看出, 课程的侧重点在于国际贸易以及货物通关的相关理论和知识。2008年, 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通过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调整, 该课程变更为“国际物流概论”, 其目的是拓宽原有课程的范围, 增加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货运代理以及检验检疫的内容, 使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了解国际物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目前, 该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之一, 其培养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国际物流以及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同时掌握实际务实技能, 使学生可以在将来所从事的国际物流与外贸工作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熟练应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主要国际物流业务的流程管理, 如海上货运物流管理、港口物流、国际航空物流流程管理、陆路口岸物流流程管理、国际多式联运及大陆桥物流流程管理等, 以及国际物流中的检验、检疫与通关业务, 国际物流运输, 以及国际物流货运代理与实务等相关内容, 重点介绍海运、铁路、航空和多式联运方式下的运输单证、运输费用、运输程序、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运输保险、外贸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 以及检验检疫和通关业务等。教学重点是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报关、国际物流运输业务与仓储业务,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包括国际物流标准化、国际物流国家管制与报关业务、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保税仓库与保税区。另外, 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国际物流课程已经具有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设施, 比如物流工程实验室的国际物流实务操作软件、三维互动港口仿真系统等软硬件设施, 可以使学生进行相应的国际物流实务操作, 但从系统的角度来讲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2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 教学思路

现阶段, 我国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物流相关领域的教材和参考书相对比较丰富, 同时知识结构体系也相对比较完善, 这种情况致使大部分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思路趋于固定化和同质化。一般情况下, 国际物流的课程教学思路以教材为主辅以少量的参考书, 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按照传统模式下的按照相应的理论知识脉络进行讲解。这种情况使得课程教学过于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 而缺少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消化理解并灵活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传统的课程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重视知识灌输而轻视能力培养, 重视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操作, 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学以致用, 对工作不适应,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5]。另外, 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缺乏应有的特色。由于对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了解,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导致有些院校的国际物流课程只是照搬其他院校的相同或类似的课程培养体系, 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例如, 港口资源丰富的院校对于海运国际物流应该有所侧重, 而邻近边境的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国际物流课程则应侧重于陆路或航空国际物流。因此, 从教学思路上来看, 对国际物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2 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 仅以授课老师的视角和思路向学生讲解知识结构。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备受诟病, 在国际物流课程上更是非常不适用。由于缺乏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 使得学生在掌握国际物流相关知识方面的积极性很难提高, 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相关业务的主动性。尽管教师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进行了极大改善, 可是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也使得学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主动地进行学习, 从而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国际物流的相关工作中。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是否能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的国际物流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有必要系统地对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 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多种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国际物流知识。

2.3 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 而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并没有充分的考核。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大多只是临时的死记硬背, 从而形成短期记忆, 一旦考完试就会很快忘记, 非常不利于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就国际物流这门课而言, 理论知识涵盖了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进出口贸易的程序、国际贸易结算、进出境检验检疫、进出境货物的通关、国际货物的保险国际商品的采购、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国际物流运输、货运代理、国际物流信息及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同时涉及工业、经济、法律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脉络和理论体系[6]。如果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 很难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使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准备考试, 由于短期记忆会很快的消失, 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本课程的真正价值, 从而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在今后实际的工作中。因此, 从考核方式上来看, 对国际物流的教学改革是非常紧要和迫切的。

3 国际物流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3.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将传统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对应每一个知识结构, 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不但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活跃, 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 还可以在老师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将案例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运用课堂学过的知识对实际事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做到活学活用, 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 掌握得更加透彻。经过了实际案例的历练, 当他们以后面对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 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 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而不至于因缺乏临时应变和分析能力而感到惊慌。同时, 这种将国际物流知识与实际国际物流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也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举多得。

3.2 在教学过程中将国际物流与双语教学相结合

由于国际物流课程性质的特殊性, 它与“国际”二字紧密联系, 因此, 双语教学在国际物流教学中也必定要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物流理论体系中的很多内容都源自于国外的经典学术文献, 而这些学术文献中只有一少部分被国内的学者翻译成汉语。另外, 因为国际物流本身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 这使得国际物流的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国家学者之间都有着不同视角[7]。在此情况下, 如果将双语教学与国际物流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双语课程中的外语专业知识, 更加直观的收集、分析和研究此课程相关的、经典的以及最前沿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知识与案例, 而不受因国内信息有限以及语言障碍的影响。同时, 对国际物流进行双语教学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关注视角。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物流的专有特性, 其所涉及的工作领域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从事的物流业务以及贸易活动。实行双语教学的益处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中, 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物流活动中各种英文单据和信用证的填写和审读, 各种英文货运单和提单的填写和审读, 与其他国家的公司洽谈和拟订合同, 书写各种英文贸易电函等, 都应该在国际物流双语教学中得以体现。

3.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际物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物流本身就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学科范畴。如果遵从传统的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 使学生对国际物流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而不会进行物流的实际工作操作流程, 那么国际物流的课程也就失去了意义。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将搭建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构建“基本技能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4]。同样, 在国际物流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锻炼学生对如海运、港口物流、航空以及陆路口岸物流流程以及相关手续的模拟, 以及各种单证的填写和通关实务的模拟。在这方面, 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国际物流实践课程以及实验室的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已具备了较好的前期基础, 如国际物流实务操作软件、三维互动港口仿真系统等, 但在设施改进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随着各项实验设施的不断完善, 教学与实践会更加紧密的结合, 使本课程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 为了使学生对实际的工作能有所了解, 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内的国际物流运作业务方面的专家给学生作报告, 谈谈实际工作的经验以及感想, 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国际物流的信心。

4 结束语

本文以物流工程专业国际物流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国际物流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对传统国际物流课程体系的分析, 从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进行国际物流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思路上改革, 应该注重将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教学模式上改革, 应当将国际物流与双语教学相结合, 同时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的国际物流人才。

摘要:以东北林业大学国际物流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际物流课程性质的分析, 系统地阐述了进行国际物流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进行创新教学改革实践的几点建议, 以满足对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国际物流,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鄢小蓝.湖南家具外贸物流通道选择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2]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07.

[3]王宇露.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6 (19) :144-145.

[4]吴金卓, 高珊, 许恒勤.以工科为特色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 2014, 30 (3) :190-193.

[5]曹明兰, 刘恒.物流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 2012 (29) :147, 89.

[6]张莉.国际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24) :66.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篇8

摘  要: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助推了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院校的办学理念之一。本文结合黄山学院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办学实践,探讨了旅游管理类本科“四位一体”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创新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提出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四位一体;办学模式;旅游管理

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旅游人才培养30年来,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及人才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旅游高等院校810所,在校生84万,专业教师3.8万人。虽然数量上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旅游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只占30%,出现了高校培养旅游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错位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旅游高等院校培养体系与市场脱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因人设课”。由于旅游高等教育学科起步较晚,很多授课教师是从地理教育、规划设计、中文等专业转型而来,在设置课程体系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教师队伍,课程往往会根据现有的师资队伍来设置课程,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二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缺乏。我国旅游高等院校一段时间以来一味追求学术、科研,导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忽视,而旅游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人才恰恰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餐饮服务等方向的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技能的提升,很多学生进入就业岗位无从入手,导致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自信,跳槽现象频繁。三是双能型师资队伍的缺乏。要实现对学生应用型技能的培养,必须有一支双能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在建设时,需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或者企业挂职经历。

二、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

1.国际旅游人才的紧缺是推动高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助推器

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2.8%,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9%,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9900万,占全球就业总数的3.4%,间接就业人数比重则高达9%,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在创汇、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国际旅游人力资源需求。但是,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的供给方面,与中国旅游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对于国际上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当根据需求加强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国外旅游院校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有助于旅游人才质的飞跃,适应现代国际旅游业的需求。

2. 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呼唤新的办学模式

现行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办学合作现状发现主要以单向交流为主,还停留在境内合作模式,利用自身资源开展教育合作模式主要类型有:一是全面移植型,将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移植到境内的大学,包括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学方法等,培养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二是组合合作型,通过互认对方所开设的课程获得的学分模式,保留各自的教学体系,实行境内境外共同学习的方式,比较普遍的有“3+1”“2+2”“1+3”形式。三是交流合作型,境内境外互派教师进行讲学,优秀学生也可以境外学习[2]。从以上三种模式不难看出重点还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在学生的培养上还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需求,在质量上也很难保证。

三、“四位一体”多元化国际合作模式的探索

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管理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全新“四位一体”多元化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具体是指:“四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养、保障体系,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一体”——即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切国际交流活动都必须以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这是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总方向和总原则。

1. 多元化的视角和理念

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不能仅局限于资金、设备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模式引进,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改革的目的,才能够培养符合中国旅游发展的人才。基于这样的目的,黄山学院对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进行改革,建立符合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 整合优势力量,与企业需求接轨,促进旅游教育的改革。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国外先进理念结合设计出符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办学模式,不断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理念结合,转化为符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教育模式。

2.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黄山学院现有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VATEL中法酒店管理专业、中韩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根据现有的六个旅游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不同,合作院校的不同,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选择的多元化的办学培养模式,主要有:

一是分段联合培养模式。深化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合作模式,如黄山学院中韩酒店管理专业与韩国的“2+2”分段联合培养模式,即2年在黄山学院完成,2年在韩国的大学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从2007年至今黄山学院已经形成成熟的分段联合培养,并且把分段式的培养争取延伸到旅游管理类其他专业,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普通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培养模式多样化,建立专业大平台,让旅游管理类相关学科群也可以选修“2+2”国际合作班级的相关课程,实习和实践可以根据中外双方的沟通灵活安排时间。

二是建立创新型的中法合作大平台。黄山学院与中法VATEL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合作“4+0”的办学模式,主要针对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该项目学制4年,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主要教学活动均在黄山学院完成,即“4+0”模式。合作双方教学专家共同进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撰写教学大纲,并对教学及办学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估。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必须完成40多门课程,中方负责安排课程的50%,外方主要负责50%的专业课程,由VATEL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派遣外籍老师与黄山学院认证教师共同进行全英文授课。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和法国教育部门认可的学位证书。黄山学院的中法合作模式,充分整合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优势、企业的实践检验优势、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合作基地,共同培养出更加适应旅游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国际型人才,共同创立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旅游国际办学大平台。

三是以点带面,开拓一对多常态化合作。以黄山学院中韩“2+2”的合作以及中法VATEL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合作项目为试点,开拓更为广阔的合作办学的国家和院校,如已经有了初步合作的台湾实践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应用科技大学,开始进行常态化的合作,在师生的实践交流合作、学生短期实习项目的互换、教师科研教学的学习等方面进行常态化的合作。

3. 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该通过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市场,通过对毕业生的市场跟踪调查,根据国际旅游发展形势的变化、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课程,同时建立一套旅游人才评估体系,这样设置的课程才能够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黄山学院旅游管理类的中韩酒店管理专业、中法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是注重实践环节,更新教学计划。国外大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黄山学院中法酒店管理专业中外合作以项目开展为契机,培养模式力争和国际接轨,其中实践环节占整个教学环节的60%,黄山学院中韩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践环节占整个教学环节的50%。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环节的设置,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给学生布置课题,结合专业特色完成报告或到旅游相关企业实习和专业见习[3],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同时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是根据学生反馈、市场反馈、合作方反馈,不断修订完善的动态过程。中韩酒店管理专业至今已经有5届毕业生,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中,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将教学计划与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相对接,根据市场的反馈,对教学计划已经进行3次调整,并且保证能适度超前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整合相关课程,做好课程衔接。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整合课程方面主要是淘汰一批旧课程和新设一批新课程,以使教学内容和市场接轨,如黄山学院中韩酒店管理专业原有的“西方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整合为课程“旅游经济学”。黄山学院中法酒店管理专业经过与法国VATEL酒店管理商学院的共同协商、沟通和论证,经过30余次专业课程对接,在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编制了中法酒店管理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了以“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了有效完成课程衔接,课程设置必须明确核心课程和可替代课程,核心课程在前两年完成。

三是增设全英文教学课程,践行参与式教学方式。黄山学院从2007年与国外合作开办旅游管理类专业以来,核心专业课程从双语教学到全英文教学的进阶式过度。从早期的分段式中韩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50%的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到中法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100%采用全英文教授专业课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国际化交流的情境。

在全英文教学中,广泛采用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黄山学院国际合作交流的专业教师,提倡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如黄山学院中法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礼仪”、“管理学概论”、“餐饮管理”课程,主要应用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可以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等。

四是借鉴先进理念,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扩大国外教材的使用比例,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引进原版外文教材,如“旅游学”、“管理学”、“饭店管理”等课程,使英语教学贯穿始终,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营造浓厚的语言和宏观视角的学习环境,拟加快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3]。例如:Introduction to Tourism Marketing书中每章各节均有Introduction、Summary、Student self review questions、Student exercise等小标题能够给学生提供全面易懂的教学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选用现行国际通用的教材,这样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4]

4. 多元化的师资培养模式

一是请进来的培养模式。黄山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通过已经建立合作的法国、韩国等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教师,与本国的旅游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课程对接,邀请他们进行讲座、授课。通过讲学、示范课、观摩课、教学法讲座、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endprint

二是走出去模式。黄山学院派遣教师赴韩国、台湾地区等合作的高校进行授课,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并且派遣教师到相关合作办学的高校进行认证类课程的学习,如分批派遣专业教师到法国VATEL学院进行教学资格认证的学习,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保障教学质量。

三是互融式模式。教师通过国内外的研讨会、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培训和探讨,学习、使用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库,如学会使用国际先进的慕课平台;对于黄山学院的中法酒店管理专业合作项目境内外老师共同研究所教学的课程内容,双方教师共同探讨中外旅游业的差异,提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老师同样可以提高授课水平。

四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选送教学骨干到国际著名酒店挂职培训,如和万豪酒店管理集团合作,每年派遣教师,赴美国及国内的万豪酒店挂职。聘用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从国内外企业请来的客座教授担任20%比例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还利用合作

优势,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充分发挥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理论基础扎实的特点。

5. 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保障模式

一是教学管理的保障。旅游管理高等院校要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管理经验也应当得到提升,在初期的建设中要不断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和引荐完善包括学籍管理等教学体制改革,如对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学生将过去的试卷考核模式改为命题讨论式、指阅书目写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多种考试方式。

二是国际化办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黄山学院从旅游教育的特点出发,可以建立中法双方旅游教育与管理机构,高校、企业各方参加的理事会,理事会对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养、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审议。

参考文献:

[1] 蒋艳霞. 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N]. 中国旅游报,2013-11-08.

[2] 赵彬,李鸽翎,洪蔚超.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5):32-35.

[3] 朱国兴,胡善风,汪小飞.旅游管理“顶岗式”实习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12):42-47.

[4] 地方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以黄山学院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2):70-74.

[项目来源:安徽省2014振兴计划重大项目“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2013zdjy145);2014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4jyxm344);黄山学院2014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XYJ13)]

上一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工作总结下一篇:运输部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