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论文(精选13篇)
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考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基本反应、各种仪器、基本操作、气体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等,还有千变万化的实验设计,加之浩瀚的题海,学生往往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进行系统总结,从具体分散的单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概括总结出相应的化学原理、实验方法,形成知识网络;找准切人点,对基础化学实验进行拓宽和深化,无疑可对高三化学总复习起到激励和活化作用,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效强化实验复习效果。
1.研究“大纲”,明确考试要求
《教学大纲》对于使用化学仪器的技能和实验操作有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a.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实验操作,如容量瓶的使用;b.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c.能独立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如烧杯试管的使用,仪器的连接等。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实验复习,有利于把握考试目标和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2.研究试题,把握试题特点
2.1注重基础性。
重要的化学知识与实验“相伴而生”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大都沿于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如广东理综卷(33题)涉及常见气体制备、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其他的除杂与干燥等,试题材料均出自教材实验和学生必做实验。这说明在复习实验时,必须回归教材,重视教材基础实验复习。
2.2注重应用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设计,识别和绘制典型实验仪器装置图,分析相关实验问题,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如,理综全国卷(28题),首先利用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之测定某铜粉样品(混含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该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多种物质制备的原理,而且考查学生对样品中某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测定,利用所给药品、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测定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考查对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的描述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的考查,帮助其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初步实验方案,再进行评价和优化,培养学生实验整体设计能力。
2.3注重规范性。
在实验题的命题和答题中文字表达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学生对实验题目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对实验题的作答却成了“难言其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表达不规范,要点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实验题得分。如把“活塞”认作“开关”,将“排空气集气法”说成“上排法”或“下排法”,把“烟雾”与“烟”或“雾”混为一谈都不规范。因此,在实验复习教学中,要选取典型的简答题填空题,引导学生分析描述,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掌握通过现象抓本质,语言文字的表达明确、简练、规范,理解并记忆教材中的关键字词、名句名篇,动手写方案、写步骤、写现象、写结论等要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3.1以“点”带“面”,激活化学实验复习。
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是,学生接触和使用化学仪器仍是零星的和分散的,对多种类型的实验操作缺乏对比和实际体验。这就需要对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系统总结,将一些繁琐、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建立知识内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网络化拓宽和深化的体系。如在复习“常见气体制备”时,指导学生以图表方式,归纳小结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干燥方式、除杂方式等。以专题形式分块复习,并将分散在每章的知识和技能归纳整理,可以系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大大强化复习效果。
3.2找准“切入点”展开探究和拓展。
化学课本中能够给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切人点”的.内容很多,充分利用,适当探究,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更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如:以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为切人点,复习电化学知识。再如实验室制乙炔的装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如果对收集装置做些改变,就可用来快速制取NH3、02、H2S、H2、C02,再做些改进还可用做其他性质实验:①验证酸性:HAC>H2C03>C6H60H;②比较氧化性:KMn04>Cl2>Br2;③验证S02的漂泊性等。此外,还可通过对一种物质多种制法,一种物质的多种鉴别方法、一类物质的多种分离方法进行拓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3抓实验操作,注重体验。
考查实验操作细节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一个重要趋向。没有做过实验或者未动脑做实验的学生,难以对此类题型进行准确有效的回答。因此,要走进实验室复习化学实验,不能纸上谈兵,要把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高三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次可以完成一个综合实验或多个实验。通常可以对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如分成“基本操作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检验实验”等,让学生之间交换进行,同类实验则可连续完成。
结语
一、影响因素分析
1. 自我期望值较高,心理压力较大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僻、贫困的农村,家庭生活困难。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花费了家里大量的资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高考成为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学生肩负着家庭的重任,对自己都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重任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许多学生由于担心考试失败而变得情绪波动,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
2. 认为总复习难度增大、学习中存在畏难心理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习成绩通常会出现滑坡现象。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复杂、概念繁多,由于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常常要用对立统一思想、矛盾主次思想解决问题。高考复习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有质的飞跃,学习难度的增大导致化学成绩下降,使面临高考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加之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畏难心理。
3.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存在惰性心理
通过调查有80%左右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是通过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获取化学知识。课后为了完成作业而做题,死记硬背知识点。思维惰性大,缺乏自主探索精神;缺乏应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生反映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砸”。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并不满意,却并没有对这种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题海战术”也是学生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
二、备考策略
1.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情感,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单独谈话、家访、心理咨询等方式与学生交朋友。有些学生之所以化学复习有心理障碍,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信任、爱护学生,学生从感情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习信心,消除畏难胆怯的心理因素,学习成绩也会稳步上升。
2. 复习教学要注重核心知识点
总复习要从课程的整体角度领会每一部分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重建核心知识系统,凸现内在规律性,使复习内容具有针对性。核心知识是指在一个主题中必须掌握的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等,用教材进行复习要针对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抓住教材的主线,如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主线、元素化合物主线、基本实验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主线。要能够线索明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提供给学生复习。如:化学实验中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按下面一条主线进行:制备-净化-收集-尾气处理,利用学生熟悉的装置入手(如下图):
【提问】(1)这套装置在实验室用于制取什么气体?
(2)要制得纯净的氯气,请说明B、C、D、E各装置应盛装的试剂及其作用是什么?
(3)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气体一般有几个环节?
【组织讨论】
(1)气体发生装置通常可分成几种类型?将各类型的装置示意图画出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每种类型可制备什么气体?
(3)使用注意事项及原因。
【探究应用】引用近3年的高考题,分析高考题的题型和难度。
通过对气体制备的各种仪器装置的探讨,学生学会了根据反应原理、气体性质以及常见仪器的特点,选择、组装各种装置的一般方法,构建了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原理间的联系,发挥了核心知识在化学实验复习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实验的规律性和严谨性,并能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3. 复习教学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复习教学的主体,化学复习教学要做到高效,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主动参与,建构知识体系,积累经验,丰富学习体验。高考注重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对知识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的水平,而要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由于生活环境和固有学习经验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化学复习中往往采取简单处理的方式,浸泡于题海中机械操练。所以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和教学策略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积极思维。例如:在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考点时,采取按常规的方式复习,要求学生记忆元素周期表、同主族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等,其结果是学生对这些知识加深了记忆,并有了新的认识,但还是没有新的发现和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而如果采取给旧知识创设新情景的方式复习效果就会不一样。如(1)画出元素周期表,并在表中填上主族元素的符号;(2)找出铁和质子数为114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写出10e-构型和18e-构型所有微粒的符号。回答这样的问题,靠简单的回忆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积极思维,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这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其复习效果不言而喻。
4. 复习教学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手段
教师是化学复习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研究复习教法、提高教学机智外,还必须精心设计复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按预先梳理的知识体系与结构,进行无差别地毯式扫描讲解。然后再以习题训练为主,进行题海鏖战。这样的教学模式磨灭了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厌烦、焦虑、烦躁的情绪在学生中蔓延,影响了“决战”之前的士气。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改变复习模式,摒弃机械式训练,精讲精练。教会学生复习的策略,让学生领悟化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化学智能。如:在复习有机合成推断题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1) 创设情景、呈现问题。 (1) 请写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你学过的使碳链增长和使碳链减少的有机反应有哪些?写出化学方程式。
(2)交流讨论、明确问题。怎样通过有机反应引入下列官能团:碳碳双键、卤素、羟基、羧基等。
(3)互动互评、探究问题。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合成路线和方案,分析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4)改进方案、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思路,观点与效果给出明确而有效的回应。并对有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模式的复习,学生对有机知识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对学过的烃及烃的衍生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为解答有机合成推断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信息量大、思维容量大的有机合成题,学生也不会感到困难。
一、复习中坚持“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单元复习。这轮复习可以贯穿“以本为本,不离课本;以纲为纲,不离大纲”的精神,狠抓课本内容的掌握,力求知识系统全面,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认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谈不上更深层次的提高。
第二步是专题复习。该轮复习应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能力,把握重点难点,力求做到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具体方法是: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列出大的结构、线索,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国别史等。要求学生用结构主义学习法,把一册书的结构、线索、重点难点整理在笔记本上,像研究作战地图一样每天细看,找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实现知识的点—线—面全面掌握。
第三步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查漏补缺。高考命题向来不回避热点问题,近几年的命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教师可通过网络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关注新闻,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电视多看跟历史有关的历史记录片,这样才能敏锐地去感受高考,才不至于走错方向。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如台湾、反恐、军国主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环保、科技、西部大开发、教育和税制改革、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等都是近年高考的亮点。在复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充分挖掘高考信息,做好猜题押题工作。2003年的大陆政策、2004年的商鞅变法、2005年的丝绸之路、2008年的明清统一(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些高考内容我们都猜到了,从而为学生高考获胜助了一臂之力。
二、教学中做到“四精神”
1.团队精神。发挥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正体现了这一点。
2.奉献精神。要求自己勤备课、勤钻研、勤下班、勤辅导,以“责任重于泰山”来警示自己,把高考摆在第一位,顽强拼搏,力求在教学上有所建树。
3.情感教学精神。教学中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各尽其妙。
4.精益求精精神。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讲解中决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精讲精练,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力求恰到好处。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从两方面进行讲解,一是从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和采取了哪些有效管辖措施入手,二是从台湾今日现状之历史原因来分析,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三、备考中确保“五到位”
1.复习中力求知识点到位。有位资深的历史教师曾说过“历史的学习要粗如大瓮,细如发丝儿”,粗是指知识的大要如树干,发丝指知识的细微如末梢儿。复习中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目录、插图、地图、彩页、注释、编写说明、大事年表仔细地研读,对课文的编、章、节、目、大小字部分的每一个标题、子目、段落、语句、措辞等仔细地琢磨、品味,对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篦梳几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
2.训练中要求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到位。答题也是一种能力,审题是否准确仔细、文字表述是否通畅、逻辑是否严密,是考试得分高低的主要原因,要讲究科学和效率。训练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的评价及背景、原因、性质、实质、作用、影响、意义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历史术语准确作答,特别注意史料部分的掌握和理解,做到理论观点“毫不含糊”,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答中要求学生的方法、步骤到位。考场如战场,要“有勇有谋”,谋略得当。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更合理、更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敢于对有争议的历史现象,大胆探索,求证历史,不拘泥于教材。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答题方法、步骤的到位性,注意纠错防偏,提升理性认识。
4.迎考时确保学生的心理素质到位。“每遇大事须静气”,许多学生会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而感到心神不宁,尤其看到教室的高考倒计时牌时更觉心烦意乱。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个阶段应该守住心灵,守住自我,应忘掉“距高考还有××天”,把高考当做一次期中、期末考试,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刻意强迫自己应该这样那样,同时把考试所需的各种证件、工具等必需品提前准备好,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避免出现“打开课本都会,考试一片空白”现象的发生。
5.应试中力求学生的生物钟到位。按高考要求时间对学生加强训练,把学生应试生物钟调到最佳状态。提醒学生考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同时注意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加强体育锻炼,养精蓄锐,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稳扎稳打,正常发挥。告诉学生考试时保持一种好心情、一个“冷”头脑和一颗自信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模拟考试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分知识中有很大问题,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只要碰到就感到十分棘手,应尽快加大投入,定点攻破,不应再留有此类死角。因为物理题直观性很强,如果在考试中浏览试卷的时候,发现有极为害怕头疼的知识或图形,就会影响考试的信心,因此必须现阶段及早清除,做到迎难而上,尽快扫除障碍。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在综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自己设置专项训练。例如:如果自己选择题的失分率较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20分钟选择题专项训练。如果实验题没把握,可以进行实验题专项练习等等。通过集中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定向突破,调整做题心态,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将以往做过的习题加以整理回顾,尤其是当时做过的错题应做到温故知新,重点回顾方法。
其实提升成绩不一定能让倒数第一名通过五天的时间逆袭成第一名,但是跟学生以前的成绩相比,会有一个明显的进步,越是后进生,进步的空间就越大。
五一期间高三考生复习策略,抓住这三个关键点,实现考前逆袭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任何科目都是这样,只有打好基础了,后来的学习才能轻松一些,不过对于高三考生来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下要注重的不是如何学会,而是找到得分技巧。
英语科目是让人很头疼的科目,真正能学好英语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对知识处于模棱两可的阶段。有的单词很眼熟,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单词量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而积累单词量不需要任何的技巧。
也许网上有很多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告诉学生们不用通篇翻译,只要找到最关键的部分就好了。说的没错,做阅读理解是有技巧的,掌握了技巧能节省很大一部分时间,前提是学生们要掌握足够的单词量。
如果只认识一些基础的词汇“am is are this that”,英语停留在小学的水平,那一定是不够的,文章讲的什么完全不知道,再有什么技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学生们要趁这个时间积累单词量和固定搭配。
笔者不才,当初高考背单词很费劲,背一部分忘一部分,最后索性将所有的阅读真题都拓下来,因为大部分单词都是考纲范围内的,有了语境就好背一些,学生们不用逐个字母的背,只要混个脸熟就行。
然后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和套话,提升作文的档次,英语成绩会有很显著的提升,这对于后进生和中等生来说很管用。
对于考前复习阶段来说,选对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效率,在考试之前不图把不会的东西弄会,这个难度较大且浪费时间,但是一定要将所有模棱两可的东西弄会,这个很节省时间,而且是提分的好办法。
心态很重要,无论紧张还是放松,高考都在那里,不会因为考生很紧张而变得简单,所以放平心态,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不是绝对能改变人生的地方,有时候过于紧张反而会耽误。
学习习惯很重要,在考试前的最后阶段,学生们要调整学习习惯,保证每一天都精力充沛,这样才能将所有的能量发挥出来。
语文是提分的隐形学科
很多学生的学习中心不在语文上,认为语文提分难,确实语文的学习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基础的古诗部分能保证不错,但是阅读题需要经过时间去打磨,培养感觉,才能提升成绩。
当然了,不能指着五天的学习时间能提升阅读成绩,但是能提升作文成绩倒是真的,很多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文很水,甚至都不能保证连贯性,如何让作文成绩看起来提升一个档次呢?那就是背诵名言警句和范文的经典段落。
在文章的关键节点进行高质量的输出,这样能保证作文的水平上一个档次,提升三分不是问题,这三分看起来不多,但是高考的考场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千人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在五一期间多看点知识点,有利于提升成绩。
高考试题特点及复习策略无疑是高三师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高三的教学任务就是高考复习,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一年有限的复习时间,应如何安排复习进程、怎样有效提高学生复习效益等对于高三师生尤为重要。
2016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总体感觉是:平和、大气、灵活。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新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亮点颇多。与去年相比,试题呈现出如下明显特点——稳中有降、主干突出、立足实际、考查能力、且出题灵活,设置情景新颖。选择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能力等;选修部分立足科技前沿,回归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下面结合生物试题的内容,探讨本套试题的几个主要特点:
1、遵循考试大纲,稳中求进,平稳过渡
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且题目难易比例得当,过渡平稳。试题的题干信息简洁,容易读懂,减少了因为情境设置过多而对考生造成的干扰。而往年丢分比较严重的遗传考题,今年也十分平和,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2、立足教材考基础
(1)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识记、理解层次的知识,以低、中档题。
(2)非选择题直接考查生物学术语和教材中的结论性知识的理解。(3)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作为考题的背景材料。
3、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主干知识突出。整套试卷突出考查的核心概念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全能性,DNA的复制和转录、动物激素调节、叶绿体中的色素、植物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伴性遗传、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光 合作用、呼吸作用、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核移植技术等,而这些全部为高中生物主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是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
4、淡化记忆,强化能力
与2015年相比,今年生物试题非选择题部分的答案更为简洁,没有较长的表述性语句,学生答题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上。
5、难度降低,灵活性增强
本套生物试题中没有涉及图形、曲线等信息,题干表述简明扼要,避免了情境设置过多对考生造成的干扰;《分子与细胞》模块较容易得分,该模块在本套试题中的分值有所增加,包括两个选择题和两个非选择题;往年考生失分比较严重的遗传试题,今年也非常平和。
6、命题角度新颖,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细胞代谢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第31题考查了采用图表的形式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整体过程的理解能力。出题人设计意图巧妙。
总体上来说,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适度创新,重视考查学科素养,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高中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017年高考备考主要针对2016年复习中的不足,在复习备考策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和策略的具体化。
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作为每年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有着极强的严谨性。等到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公布后,结合各种研讨会及网络等媒体必须及时对比与上年的变化,改动一个字都直接关系到当年高考试题的变数,复习时一定要在考纲和说明的指导下进行。要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灵活的融入课堂当中,首先尽可能早的认真做完各地高考题非常有必要,要多研究全国卷、各省市高考题。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很清 晰地看出共性的东西,从中把握命题的方向及热点,在复习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
2、制定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精心筛选一轮复习资料﹑积极整合二轮复习专题,合作探讨三轮习题。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二轮复习专题构建,三轮复习强化训练。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是决定高三生物总复习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考是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备考复习中要制定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并将具体计划落实到每一节课。
3、培养学生先准确记忆的习惯,要求学生必须以教材为根本。生物知识点凌乱、繁琐,记忆的非常多,基本知识识记要准确、完整、熟练。平时复习中必须加强课本中所有内容,包括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小字内容、图片图解、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旁栏思考题、课后习题等。应加强学生精读高考知识点,背熟概念、事实、原理、方法;默写名词性概念、生物学术语、结论性语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别字,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以致用,力求规范、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4、在复习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对过程思维要更加重视,防止学生只记住结论,搞不清来龙去脉。只关注答案,不注意分析过程,导致有些知识内容、有些类型的题目屡考屡错,必须让学生意识到每次考试的错误就是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学生读题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语言描述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简单说要学生首先要把题意读懂,充分挖掘图表信息,理解不同背景下的实验设计,更要灵活地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与技术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并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原理通过准确描述回答问题,这对学生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师生不断训练、持续提升。
5、重视高频内容和题型,解决知识迁移能力不强问题。将平时练习中经常遇到高频内容和题型,尤其是相对模糊知识点和题型要及时积累,善于归纳,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提升自己。高考中选择题得分直接决定生物高考的成败,在高考备考 复习中必须穿插选择题强化训练。另外,通过训练提高解题质量,但要注意克服一味地追求多做题而不总结与反思,找出关键词句及基础知识或解题方法上的不足,要求学生对易错题的知识进行整理,对解题思路、方法进行归类。
6、加强生物答题的规范性和技巧性。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中的非选择题部分绝大多数考生得分较低,主要是因为考生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不会根据题意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不会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文字表达。要长期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一切有用的信息,认真组织语言,严格用规范的生物专业学术语作答,尽量避免口语化或网络用语,对于专业术语和易混汉字尽量板书,加强学生记忆。答卷时要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
7、更加注重抓落实。在理综试卷中生物虽然只有90分,但是在平时月考、模拟训练等考试中,生物成绩一般比物理化学要高,可谓“得生物者得理综”,在试卷批阅及平时基础知识记忆、作业资料的检查批改等方面,关注尽可能多的学生。同时,三轮强化训练尽可能多的面批面改,试卷面批面改是高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教学效率,绝不能忽视这一环节,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加深其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8、模拟训练中,注重考试心理的培养,教师在上课之余找学生谈话交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给以心理疏导。指导学生考试要有信心、要细心、要有耐心,容易试题要小心,中档试题要细心,生繁难题有信心,始终保持平常心。尽可能做到基础题得满分,中档题得高分,较难题多得分,切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无谓失分。
特别难的或者遇到思维障碍的选择题一道题目不超过2分钟。35道题目45到50分钟做完, 然后用大约5分钟时间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遇到一两道吃不准的题目可以先做记号, 在最后修改整理时完成。实在不会的可以随便涂一个 (写一个答案) 。为了形成这一良好的有效的习惯, 现在每次测试时一定要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论遇到什么问题, 选择题作答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二、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
科, 就文综复习、答题及文综综合题的解答, 给学生们提出以下建议
1. 串联知识点
学生在第二段复习时应注意不能重复第一段复习内容,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仍然不能丢, 概念一定要准确无误。应主要把握概念如何提出来的, 界定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和其他事情有什么联系。要提高筛选、阅读、理解、归纳、组织材料的能力。
新高考着重考能力, 学生切忌死记硬背, 应当以理解为主, 学会举一反三,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二段复习中更重要的是把知识点形成串联, 即把单元的知识串起来, 一本书串起来, 整个学科四个模块串起来, 让知识点形成整合。只有这样, 知识运用才能灵活。切忌孤立、泛泛地把握知识, 应在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础上, 做到知识的整合, 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 综合题打“腹稿”
综合题、论述题在文综试卷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学生易犯的错误是提笔就写, 不管会不会, 洋洋洒洒, 把试卷写得满满的。他们认为, 能多写就多写, 多答多得分, 尽量把知识点写到。其实, 写一堆的答题方法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得分率不高。做这类题时, 学生别着急下笔, 应认真审题。先看题目与哪一本书有关, 再看材料中涉及哪些关键的知识, 也就是答题要点。特别要注意材料里有什么, 就根据要求答什么。这类题要把握两点:一是工具, 即所学理论;二是依据, 即材料信息。学生根据这两项推出新的观点。简单地说, 答综合题既不能完全是书本上的话, 也不能全是大白话, 应多关注社会、生活。如果需引申, 可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观点。答这类题时, 学生最好琢磨一下答题点, 打“腹稿”, 然后再动笔。
3. 备考跟着老师走
有些学生家长给孩子找了一堆题, 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疲惫不堪。其实题海战术大可不必, 有些偏、难、怪题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复习方向走偏。学生要注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每道题都是教师精心挑选的, 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复习建议, 这需要学生和教师配合好, 切不可自己自成一套复习方法。
4. 在文综试题的答题思路中, 是可以寻找到很多答题套路的
总结归纳这些答题套路, 既可以避免漏答某些要点, 也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 答题更有层次。要归纳答题套路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进行同类题型的比较和分析, 找出相同点, 总结答题步骤, 最后归纳出一些典型的答题套路。比如上周末测试的第39题第五问。谈谈你对上海世博会突出“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哲学思考。因为不限制哲学范畴, 那么一般的思维就是从唯物论开始思考筛选知识点作答。
5. 综合题作答以课本为本
文综综合题的答案来源有三:首先是试题材料提供的信息, 类似语文考试中科技文阅读理解。其次是中学地理教材, 学生一定要从课本中找到书本语言作答。最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整理规律性的结论。
答题时, 学生要克服随意性。要特别注意答案的普通性, 因为高考是数十万人参加的考试, 只有普通的答案才适合做统一答案。此外, 从历次高考改卷得出的信息来看, 学生的作答越接近书本原话越易得高分。
政治:第一要强化知识, 夯实基础。基础知识不牢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因素, 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是学生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仍是今后一个阶段复习、备考的重点课题。学生应明确高考的内容要求, 构建知识体系, 概括基本观点, 解决重难疑点, 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突出基础的核心内容, 即主干知识。也可抓住核心概念, 形成知识网络, 建立知识体系, 对于主干知识要准确记忆。
第二要关注现实, 把握热点。恰当地把握现实热点问题, 既要注重适合政治学科特点的现实热点问题, 又要注重适合文综特点的现实热点问题。要突出把握重大现实问题。把握重大现实热点问题, 应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了解主要内容和典型具体的案例材料, 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对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宏观把握, 微观切入。
第三要掌握方法, 把握技巧。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技巧, 首先要仔细审题, 审准审透, 提炼出有效信息。要训练答案语言的科学规范性, 答题要抓住要点, 使用学科语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答卷要规范, 书写要工整, 段落要清晰, 层次要分明, 序号要标明;答卷要思维敏捷, 思路开阔, 勇于创新, 速度要快。
一、回归课本,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主体知识体系
回归课本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新课程高考文综政治强调对综合知识的运用,注重对各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考生在考前一个月里,从整体把握考点,按照高考考纲,把握好教材的内同和高考价值之间的关系。如《经济生活》知识回归教材可这样建立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线索。国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秩序的建立)—加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财政、货币政策)—倡导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关注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企业:关注商品的价格和消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参与经济全球话,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企业义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劳动者: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职业技能—学会理性投资。
二、把握导向,研究高考试题,关注时政热点,形成高考政治对社会热点介入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突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例如:下表为近四年38题考点考查情况。
近四年38题考点考查情况
年份实考当年重大热点
2015政府预算管理、财政知识预算法、财政赤字
20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文化创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反腐倡廉
2013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党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梦
2012民生、分配改善民生、幸福感 、社会心态建设、稳定物价
上从表可以看出,出题背景材料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素材。2016年高考高考政治仍不回避热点,贴近学生生活,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习总书记访美英、两岸历史性会晤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互联网+” 、反腐倡廉、企业改革、生态文明、雾霾笼罩等都可能是2016年高考命题素材。
三、考法指导,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和心理素质,提升高考应试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考生要研读高考的各种题型。高考文综政治分为选择题和客观题两部分,笔者认为,“文综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做好文综政治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获取高分的关键。高考政治选择题主要有计算题、图表题、漫画题、材料题等,针对不同的题型考生要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客观题的解答“三部曲”一是审题,阅读设问找准答题知识范围、分值和切入点;阅读材料,对材料分层,根据标点符号,标划关键词句,搞准材料的中心。二是回归课本,将分析的材料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回忆、检索、筛选课本知识,确定和材料最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三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要“三化”: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临考前注意加强应试心理辅导,克服考生高考到来过重的紧张、焦虑情绪,注重营养补给、科学安排食谱、防病健体,控制心情、提升信心、保持清醒,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充足睡眠。
四、查漏补缺,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巧做加减法
巧做加法要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新教材的新增点。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主观题考“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新增知识点,地方卷也有涉及新增知识,所以预计明年高考教材中有修改的知识点还是高考热点。二是关注各地模拟试卷常考的知识点。高考不回避热点,各地模拟卷常考知识也是高考高频考的知识。考生要经常整理考过的模拟试题,从中找寻命题规律,学会举一反三。三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论、知识范围的把握。在备考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只知道疯狂做题,疯狂练习,最后甚至连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搞不清,所以,考生最后阶段的冲刺中多看课本,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区别。巧做减法,一减高考近几年主观题考过的知识。一般上一年主观题考过的知识下一年度不会再考,例如:2015全国卷Ⅰ主观题考了财政和人大的知识,2016年高考就不再考。二减不符合当下的热点主干知识点。高考政治以时政材料为背景材料命题,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考的“预算法”为背景材料的书本知识,这些不符合当下的热点主干知识2016年高考将不会出现。
第二轮高三数学复习,但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基础已过关,放松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的学习和研究。而是去大量做题,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数学题目是高三数学知识的载体,平时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自己对数学题分析能力会提高。
“学而不思”在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中几种具体表现:上课听懂了,课后作业不会做;对高三数学题有“未曾相识”的感觉;只会朦胧做出高三数学题,却讲不出其中原因;对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缺乏;粗心是犯同样的错误的最好解释。这就是你的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阻滞你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又一个大敌。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一、考生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审题不够仔细。化学用语,如元素名称和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要内容,考生往往因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而失分。2008年高考非选择题中涉及此类问题的分数达40分,其中因审题错误而失分的情况非常多。
(二)基础不够扎实。如第26题中,有的考生不会正确书写和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第27题中,有的不能正确写出Ca(OH)2与CO2反应后生成Ca(HCO3)2的化学方程式和CaC2电子式;第28题中,有的不能正确判断尾气的成分和尾气中CO的处理方法等。
(三)思维不够灵活。如第27题,题目中出现了CaC2与O2反应,这是学生没有学过的信息,很难对物质作出正确判断,而事实上,低价态的碳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可燃性;第28题,MZ与碳混合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Z是氧,但由于不能判断M是什么而误写出其它答案。
(四)答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化学符号的书写方面,如元素符号的大小写、上下标、不写或错写化学反应条件、答非所问或废话多等,如第28⑷题,只要求回答尾气的处理方法,不必判断尾气成分,有些学生画蛇添足,将尾气成分判断错误而失分。
(五)书写不够认真。有的考生字迹潦草,导致阅卷老师无法辨认,还有的化学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等。
(六)计算不准确。2008年高考非选择题有两处要求计算,学生得分率普遍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计算器而未实际动手计算,以致削弱了计算能力有关。
二、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应着力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加强对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训练,不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考化学考什么
第一,理科综合化学部分108分,12道题,受题量限制,所考知识点较少,因此考查的知识必然是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
第二,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中学实际来看,中学化学重点学习物质的性质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
第三,化学12道题中,有机化学一般是两道题,其它题目基本上可以归为无机化学内容。
因此,高三化学复习的重点应该是物质性质,特别是无机物性质。应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物质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的复习。
(二)化学重点知识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进行计算;
⑵物质(酸、碱、盐和氧化物)在溶液中的反应规律及应用;
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和稳定性的关系;
⑷物质的量、气体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有关计算;
⑸典型元素(如H、C、N、O、Na、S、Cl等)的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2、H2O、NH3、CH4、CO2等)、晶体(如碱金属、卤素单质、金刚石、NaCl等)的结构特点;
⑹物质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物质的熔沸点、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运用周期律知识预测未知物质的性质;
⑺平衡移动原理(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应用;
⑻原电池和电解原理。
2.无机化学知识
⑴重要无机物(教材中以章节形式讲解的物质)的重要性质;
⑵重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⑶重要无机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所用仪器,实验药品的用途和实验安全问题;
⑷重要无机物和离子的检验方法,包括实验药品,如何防止其它物质的干扰,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结论;
⑸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和平衡理论解释物质的相关性质。
3.有机化学知识
⑴重要有机物的性质,主要是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和酯的性质;
⑵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主要是醇、醛、羧酸和酯的转化关系,并能合成和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⑶熟练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掌握有机反应的条件并正确判断反应类型;
⑷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方法和技巧;
⑸有机物的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
(三)备考策略
1.对物质性质的复习可按下列方式进行:性质本身→性质应用(包括推断、实验、计算等)→性质解释
对物质性质的复习可按下列方式进行总结:从物质组成和分类角度;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
如对NaOH溶液复习的设计如下:
(1)性质本身
NaOH具有碱的通性,包括与指示剂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2)性质应用
一类是推断题。
如生成NaOH的重要反应有:Na与水、Na2O2与水、电解饱和食盐水。而与NaOH反应的重要反应物有:Cl2、Al、CO2、SO2等氧化物、HCl、H2SO4等酸、NH4+、Fe3+等金属阳离子;有机化学中,卤代烃、酯。
一类是实验题。
与指示剂反应可用于检验碱的存在;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与金属阳离子反应可用于检验阳离子或除去溶液中的某些阳离子;气体实验中,当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位于装置中间时,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酸性杂质;位于装置最后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一类是计算题。
与CO2、AlCl3溶液反应的计算;与酸混合时,pH的计算和讨论;对物质性质的解释包括从组成和结构方面进行解释以及利用平衡原理进行解释。如对氧族元素氢化物熔沸点的高低,可以从晶体类型、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的相对大小等方面来解释。再如对氯水久置后的变化,以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
2.加强答题的规范性锻炼
化学试题中涉及化学用语的较多,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尤其要重视。
首先,对简答题的回答,一般可按照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改变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发生变化后对有关物质的影响来回答。
其次,对实验题中装置用途的回答,要能明确试剂的性质和位置。如浓H2SO4在装置中间,一般是用作干燥气体(也可以答吸收水)或为了除掉气体中的NH3;在装置最后面,一般是为了吸收多余的NH3,防止环境污染或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内影响实验结果。
最后是计算题,要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并列出计算式进行计算。
对于有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尽量选择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回答。
3.熟记典型题目的典型解法
每一部分知识都有一些相应的经典习题,熟记这些习题的经典解法,对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是有好处的。
一、强化基础知识复习,一轮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备考是一项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研究考试方向,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命题的科学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考试说明会明确地阐述“考试目标”和“考试范围”以及“命题指导思想”和“题型比例”,还有“题目难易比例”“组卷原则”“样题”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因此,高三化学教师应认真研究,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和重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教师在研究《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时,要注意研究它每一年的变化,特别注意当年新增和新删内容。对于考试说明中新增内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新删内容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大胆舍弃,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2)以课本为基石,注重细节落实。高考化学试题纵有千变万化,其实质还是立足课本基础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化学一轮复习中要突出教材的主体地位,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要面面俱到,扫除知识盲点,丰富考生的知识储备。
(3)科学规范训练,提高训练效率。高三化学资料习题堆积如山,应该正确处理习题资料。切勿整天沉溺于题海而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降低训练效率。因此,平时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习题要做到精选精练。习题的选用以高考题和各地名校模拟题为主。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和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高考化学备考指明方向。2)养成定时训练的好习惯。平时练习要做到定时限时训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切勿让学生养成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的坏习惯。
二、二轮复习专题化,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通过二轮的专题复习,要使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系统化和网络化,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而高效的知识框架。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对课本知识及主干知识查缺补漏。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以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经过梳理,将会大大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化学学科主干、重(热)点知识覆盖面广,高考重现率高,抓住主干知识的复习近乎打下大半江山。
(2)专题复习,提升能力,构建系统高效知识框架。在二轮的专题复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把化学“繁、杂、散”的知识点,通过内在或外在的联系,构成知识框架的网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系列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寻找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掌握内在联系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无机化学复习过程中,可以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横向从钠和镁到铝,从碳氮氧到氟,从硅磷到硫氯,纵向从锂钠到钾铷,从氧到硫,从氟到碘。这样就可以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与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
(3)研究历年考题,把握高考的动向,关注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寻找变化规律,把握高考动向。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不难发现:第Ⅰ卷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内容涉及物质的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还有电化学等。第Ⅱ卷填空题一般包括实验题、框图推断和流程图题以及有机合成题等。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特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层次要求要进行细心的研究。对这类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必须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三、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
三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简单延续和重复,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常见的回扣知识的方法有纠错式回扣法和自主式回扣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三轮复习更加高效,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最后关头对化学知识有全面、完整、准确的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既要注重细节,强化规范意识,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立足课本,以考试说明为指导,选择高效的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效率,少走弯路,从而让学生信心十足地走入考场,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姜国庆.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有效策略之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
第一轮复习: 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为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高三政治常识的新课讲授与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的基础知识复习同时进行。
1、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夯实基础。
2、具体方法:
(1)读――细读教材。
细读教材能帮助自己树立自信――我熟悉教材!
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可读性强,但正是这一特点,使现行教材是呈现逻辑体系不强的特点。通过细读,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念头,更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2)记――熟记知识点。
在熟读、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记忆知识点。有一个常识,大家都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提高能力,先要搞好知识的储备,而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记忆。
记忆知识点时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课题(明白本课要讲知识的总体范围)→节题(进一步明确该题下分几个节题来讲解,弄清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题讲述的主要内容)→标题→具体知识点。
这样,就从整体上构建成了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可以有效地避免“按题猜点”或“依点猜题”,从而提高准确率和效率。
另外,记忆知识点时还要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如,我们在记忆某个具体知识点时,要先把握其精神实质,就好比我们平时所说的――它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有目的地和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对接,从而达到知新而温故的和温故知新。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练――解决问题。
读和记是为了练,可以说练是前者的目的。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的练习不宜过深过难,应以基础性练习最佳。因为:这轮练习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巩固知识,二是纠正偏差或错误,三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过难、过深,一旦超越现阶段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其危害是极大的。一是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二是可能会造成自信心伤害。
第二轮复习: 2008年3月至4月底
1、主要目的是提升能力。
2、具体方法:
(1)归纳:
在第一轮复习中,通过细读和记忆,我们对个体知识点有了较熟悉的记忆。但这仅局限在个点上,没有形成知识板块或没有建立知识体系,很难避免丢三落四毛病。在这轮复习中,我们要紧扣考纲坚决取舍,归纳考点中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小板块,继而构筑知识体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就好比抓葡萄。如果第一轮是拥有一粒一粒的单粒,而本轮就是要把这些单粒穿成串。归纳时一般注意两大环节。
一是相关知识归类: 比如:高三政治常识中,讲民主集中制,它在不同课次都出现过,但不同场合,内容都各有侧重,这要求学习将其对比、联系。
如: P26――人大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P49――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原则P79――加强和改进党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通过归纳对比可知:不论其具体表现存在如何差异其本质含义是一致的,这便于学生准确清楚的记忆知识点。
再比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处理民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有:
P17--18――国家职能: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
P29――人大制度的优越性第3点;
P60――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P10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P11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越性;
P123――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是具体知识系统归类: 教材的某个知识点在归纳时,一般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顺序完整进行。具体地说,“是什么”一般包含:概念或含义,本质内容、特点等这些是教材中关于原因的标志性语言。
“为什么”一般包含:地位、作用或者意义、重要性、影响与危害(负面影响)和现状。这也是教材中常见的标志性语言。(如果再将共归纳的话可以归为二大类:一类是理论上的,二是实践的。)
“怎么办”一般包含:措施、途径等标志性语言。
如:高一经济常识中关系经济效益。
“是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衡量的标准。
“为什么”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就重要性而言,它既可以涉及到企业,也可涉及到国家职能。
“怎么办”主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这里有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存在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管理、市场开发(国际国内)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
将这些问题归纳在一起就等于将单粒的葡萄穿成了串。在解决问题时即可立即再现的所需知识的取材范围,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做具体的取舍即可完成答案。可以有效地防止答非所问的毛病。
但要注意,这种归纳方法,不是针对每个知识点,而只是对某个知识点而言,因为教材在叙述知识点时并非每个知识点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体系的(2)联系
这里的联系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是政治学科内部的交叉联系,三是时政热点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前面已作说明(略)政治学科内部的联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对这些相关知识早做准备,可以提高答案的完整性。
例 1:关于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原因分析。
从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而言,可做如下归纳:
就经济常识而言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相关内容
就哲学常识而言有:①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③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就政治常识而言有: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凭证;② 政 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核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者是就国家制度而言的)③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④中共的性质宗旨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⑤“三代思”的相关内容: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等。
但在回答具体设问时要指导学生认清问题的角度,根据设问角度的要求,做具体取舍,即可准确做答。与时政热点之间的联系,不必太过苛求,平时注意关心时政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要留意,并学着经常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这样既可锻炼思维,又可温习知识。如果时间许可,在分析这些问题时,要尽量做到:一要设问尽量科学,二是分析要尽量全面,三是回答时尽量规范地运用术语。
(3)提升
这里说的提升主要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提升。具体地说一是联系热点提升思维能力,这里不多言;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主要依托综合水平较高的练习来进行。第三轮复习: 2008年5月至6月
1、主要目的:应用能力提高
2、具体方法:
(1)回归书本
一是结合考纲,对反复考的考点,以往没考过的考点,今年新增的考点,要高度注意,务求系统、规范、完整的把握。
二是重温知识体系和板块,力求完整系统。与一轮和二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同,三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按照这一复习思路,可以把经济常识分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分配制度、自然人法人、经济结构调整五个板快。
①市场经济: 以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为核心概念,以商品基本属性――价值规律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主题――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主线,把第一、二课全部内容、第三课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第四课第一节三大产业、第七课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第八课全部内容包括在内,以利于将个人与市场、企业、产业、国家、世界有机联系起来。
②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支柱、城乡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公有成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外资)――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司制、股份制、合伙、承包、租赁混合所有制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法人、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董事会)――国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价格听证、允许外资、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为主线。
③分配制度: 以国民收入分配――(积累和消费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市场竞争、按劳分配)――再分配注重公平(财政作用、税收作用、利息股息、债券保险、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
④自然人法人: 以经营者(素质、地位、作用)――劳动者(权利、义务、素质、劳动合同、社会保障)――投资者(财政、国债、银行贷款和储蓄、股票、保险、债券)――消费者(市场交易原则、消费者权益、家庭生活消费)为主线把这些市场主体联系在了一起。⑤经济结构调整: 以产品结构调整(品种、花色、质量、供求、科技含量、价格)――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扩大就业等)――区域结构调整(中部崛起、西部振兴、东部率先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益、增强控制力,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民间
资本的准入领域、实现公平竞争、扩大对外企开放领域、降低关税)为主线把有关经济结构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从宏观上把相联系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哲学常识仍按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部分划分。辨证唯物论部分论(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联系、运动、发展、矛盾、内外因、量变和质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认识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生观和价值观)。
政治常识按上述原则可以划分为国家制度、公民的权利义务,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国际关系等五个部分。其中国家制度应包括国体、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等;公民的权利义务应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人权与主权等;政治文明建设应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权利制约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服务等;精神文明建设应包括国家的文化职能、以德治国、宗教政策、诚信等。
(2)统览热点、重点
一是要重温旧题,尽量熟悉时政热点和重点规范思维方法,做到胸中有数;
二是统览教材,熟悉教材的关键点、关键词等骨干性语言。
(3)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
①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现”。审题的关键也是多读。好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度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比如我们讲宏观调控。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经济常识第二课,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看到宏观调控这个词儿马上就想到经济常识第二课提到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往下重点可以考虑到宏观调控在哪一课展开比较详细,经济常识第五课关于国家财政,第六课国家税收等。所以我们做答题的思路就是抓住问题中涉及到的主干概念把它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需要的是你观察这道题可能涉及到的是经济常识哪一课。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这样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然后组织相关语言做答案。
②提高选择题正确率。选择题的首选解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包括排错法和排异法,排错法用来排除错误选项,排异法用来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经过排除以后还要对剩下的“正确”选项进行可行性验证,经证明言之成理才为正确选项,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此外还可以使用定义法、因果关系法等。
③回答题解答要规范简洁。答好回答题的要求是,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重点突出、切中要点、准确使用学科语言。答好回答题也离不开审题,而且关键在于审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清材料包括那些信息)、审设问(审明问题指向)。切忌盲目作答。例如,一般哲学题的考查侧重点在方法论,如果答方法论就不要过分注意它的原理。在回答从实际出发的时候不需要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做过多叙述。一般考哲学在高考题中表现的都很具体,一般不会出现应用有关哲学知识的考法。模拟题中凡是说运用相关哲学知识或方法论分析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依照这样的顺序思考。既然是相关的哲学知识,你就想第一是不是从实际出发。接着看有没有矛盾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往下我们再观察有没有实践和认识的角度,这种模拟题都带有指导复习的含义,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框,只要是哲学方法都可以列队排上。但是高考考的很具体,如某某村怎样实现脱贫等。
最后留出 7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
考试离不开书本。你要利用学到的东西分析时事问题。而且要主动的去分析,发现问题就用学的只是分析一下。这样你的政治成绩就能在很多的时间内得到提高。其他没有办法。这个时间不要浮躁。沉心静气。
祝你成功!
回答者:灵山秃鹫-经理 五级 3-7 18:22
高考政治复习提高效率妙招
进入高考冲刺复习阶段,有不少同学觉得自己的成绩离期望要求有较大距离,有的同学还产生畏难情绪,心理压力很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有条不紊。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同学不从自己的学习状况出发,盲目地做一套又一套的复习卷,加上在老师指导下“对答案”,(而不是对于答题思路的科学分析),甚至是猜题押题式地背诵现成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去对付高考,这个希望是必定要落空的。整理纠错
把过去所做试卷认真整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进行训练,以警示自己在高考中不犯相同的错误。
慎选模拟试卷
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试卷的关系。两类试卷相比前者科学性强;难易适中,规范性强;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答案紧扣题意。而后者相对来说科学性较差;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非常规范;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这一阶段建议一定要选用经过有关专家审阅的模拟试卷,最重要的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题、解题能力方面有哪些欠缺。
训练审题能力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高三化学备考策略06-28
高三化学如何复习10-31
化学高三二轮复习要点05-3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法07-23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10-09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计划指导07-23
高三理综化学复习计划09-19
高三备考策略发言稿06-25
高三三轮复习备考10-05
高三班复习备考计划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