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打雪仗作文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快乐的打雪仗作文(共14篇)

快乐的打雪仗作文 篇1

“打雪仗哦,打雪仗。”我们在院子里大叫,一下子人越来越多。我们石头剪刀布分组,我出了布和乐乐一组。

游戏开始了,我和乐乐飞快地把雪搓成球,使劲向前丢去。一个个雪球在空中飞来飞去,别提有多壮观了。我又捏好一个大雪球,躲在石头后面,想看看有没有目标物。我刚把头往前一伸,一个雪球朝我飞来,正好打中我的头。我痛得大叫:“哎呀,痛死我了。”“敌人”却高兴地说:“打中了!打中了!”我不服气,顾不上额头,使劲丢了一个雪球过去,可是没打中别人。这下我更火了,我又拿了好几个雪球一起往前丢,只听打到地上的声音,一个都没打中“敌人”。

突然,我灵机一动,偷偷跑回家拿了一个盆过来装满雪。见对方打得真欢,我绕过石头跑到“敌人”后面,把整盆雪往他身上一泼。“哈哈,这下我打到你了吧。”我叫起来……

快乐的打雪仗作文 篇2

一.从写日记抓起, 为快乐作文铺平道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摆脱作文教学困境的突破口。我首先是让学生从写日记做起, 开始是低要求, 从写一句话、两句话开始, 写通顺、写明白就好。告诉学生日记内容:可写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想到的, 可从一方面写, 也可多方面写。这样学生从写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 越写越多, 克服了没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问题。我经常点评更激励了同学们写日记的热情, 也提高了同学们所写日记的水平。从学写日记到会写日记, 越写越爱写, 到乐于作文是一个自然的过渡。

为了把同学们引导到乐于作文的氛围中, 开始我还帮助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素材, 引导学生去写。例如, 一个同学打热水烫了脚后, 一个同学背起他, 两个同学扶着他, 送往学校医务室, 经医务室处理后, 烫伤包扎好不能走路, 同学们轮流背他上下楼坚持上课, 抢着打饭送到他身边。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友爱, 助人为乐令人感动;这个同学“轻伤不下火热”的学习精神也令人佩服。发生在同学们之中的人和事, 他们写起来就顺手, 没有编造之苦, 老师们经常给学生们这样的指点, 作文的厌烦、怵头情绪也就随之消失, 为学生快乐作文铺平道路。

二.组织学生多读书, 为快乐作文奠定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没有阅读, 学生孤陋寡闻、对事理缺乏认知, 表达起来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读书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 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 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共鸣。为了让学生多读书, 我班建立了图书角, 学生集资订阅5、6种青少年期刊, 并且号召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 聚少成多, 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 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在做好正常教学的基础上, 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读书, 为学生创造了静心读书的条件和机会。读书往往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很多联想和感悟, 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 为学生快乐作文奠定了基础。

三.组织学生互批自改, 为快乐作文注入生机与活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可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一人包办的批阅方法,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生在参与评改作文过程中, 逐渐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和怵头心理, 变得勇于参与, 乐于作文。

互批自改作文首先要明确批改项目, 制定评分细则。常规项一般包括书写、格式、文字、标点、语言、结构、选材、立意等, 另外加上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项。例如, 本次作文训练是写人记叙文, 可把人物语言描写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是否表现人物性格作为要求项。常规项是不变的, 分值也是不变的, 而本次作文要求项根据作文训练点来制定。根据评改项目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

快乐的雪仗作文 篇3

回家后,我赶紧写作业,快速吃完饭,之后请求爸爸陪我去外边打雪仗,爸爸说:“行!”我高兴的跳起来。

于是我们到了屋外,外面已经是白雪皑皑了,我对爸爸说:“现在,打雪仗游戏开始!”我和爸爸拿起雪团,打了出去,爸爸没打中我,我也只打中了爸爸的衣服。第二次,我们同时拿起雪团,爸爸打中了我,我却没打中。这个亏可吃不得,我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鬼主意,于是我走到爸爸面前说:“爸,我冷了,回家吧,这时,爸爸回过头来,我忙把早准备好的雪团打在爸爸的脸上,我赶紧逃跑,爸爸生气的大喊:”你,这个小坏蛋,给我站住。“之后,我偷袭了爸爸好几次,最最后,爸爸说:“我真服了你个机灵鬼了。”我哈哈大笑。

我和爸爸打雪仗可真快乐啊!

难忘的打雪仗作文 篇4

记得那天大雪纷飞,大课间没有跑操,我们静静的坐在班里。这时,刘老师来了,宣布了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出去打雪仗。只听话音刚落,大家发出了赞叹与欢呼,我们迅速的穿上外衣,戴上手套后就冲下了楼。外面,雪娃娃们飞上了屋顶,爬上了树梢;五彩缤纷的世界好似裹上了一层雪白的纱衣,再望向本是红绿相间的操场,现在也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家都好似离弦的箭一般的冲过去。一到那儿,大家纷纷弯下腰,去捧地上的雪。忽然“啪”的一声,我的脸,脖子里全都是雪。转头一看原来是

同学啊,我迅速把手里的雪捏紧朝他扔去。这时,旁边的女生们也不约而同的扔了过去。被击中的同学似乎有些恼火,捧了一堆雪朝我们跑来,就这样我们追着,笑着,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同学们一个个都成了“雪人”身上,腿上全是雪。我们玩够了打雪仗,就找了一块干净的雪地,躺下双手双脚挥动着,在地上画出了一个蝴蝶的图案,可是因为大雪还在下着,所以“蝴蝶”分分钟就披上了银色的纱衣。就在我们玩得正开心时,上课铃响了,我们只好拍拍身上的雪,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操场。

回忆打雪仗的作文 篇5

我吃完饭就急忙从楼上赶了下来,一看,他们都还没有到,我便先做了几枚“炸弹”,耐心地等待他们的出现。

不久,他们全副武装地出现了。等他们一靠近,几颗雪球向他们砸来,他们也不甘示弱,拿起雪球向我还击,我也不断地向他们进攻,战争进行到一半,我一看,雪球不充足了,便拿着两个雪球,一边向他们进攻,一边向雪多的地方靠近。两个雪球很快地就用完了,但是我顺利地到达了楼后面,我抱着刚做好的炮弹,冲进了基地,刚进去,无数雪球便砸在了我的基地旁边,我一边搓手一边想:硬拼是不行的,一我的实力不行,二我的雪球资源不充足,要想取胜,只能智取。

想着,我拿出雪球,匍匐前进到他们阵地的周围。看了看这里不容易被发现,我就把这里当作偷袭对手的地方。我又运来了更多的炸弹,趁对手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几十颗炸弹腾空而起,落在对方的雪球库上,敌军傻了眼,把手中剩下的几枚炸弹向我藏身的地方扔去,很庆幸,那些炸弹都落在了我的旁边。

对手一看,没有得逞,别拿起旁边的木棍儿向我冲了过来,我也赶忙拾起木棍儿准备抵抗,一个人率先向我发起了进攻,他把木棍儿从头上一直向我劈来,我把手中的棍儿一横,挡住了这雷霆的一刀。说时迟,那时快,我把刀一下从他的腿下砍过,他惊慌失措,结果给我重重地砍了一下,这时又冲上一个人,拔“刀”向我乱砍,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挡住他的一次次进攻,几回合下来我们俩都打得筋疲力尽,两名对手趁机从腰间拔出一把“小刀”,一下子把我的武器磕飞了,我一看没办法,只好把他手中的武器抢过来,一一折断。那个人一看,便挥舞着拳头向我打来,我不慌不忙伸脚一绊,可是却被另一个敌人打倒了,我就地一滚,连忙站起来,对他们还击,可是没有用,最后我以失败告终了。

巧积累——快乐作文的源泉 篇6

我国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说没有米, 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来。可见材料的重要性。作文也是如此, 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才能有东西可写。纵观中考, 高考作文高分者, 他们旁征博引, 信手拈来, 这离不开他们平时的积累。因此, 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大技巧。作文的材料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 大地万物, 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 绚丽多彩的。学生的眼睛好比一架录像机, 把见到的事物一一录下来, 经过思考、分析, 记在心里就成为写作的素材。如果不去分析、整理、积累, 就会忘去, 这样学生就把写作的材料都放跑了, 写起作文来往往觉得束手无策。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善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感知阶段, 多观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智力,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要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 从景物到人物, 从学校到家庭, 从个人到社会等不同层次, 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对于景物, 必须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对于人物要观察他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性格等。比如说教学自然景物的写法, 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观察:

1.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

大自然是美好的, 也是神秘的, 对孩子们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那初升的旭日, 那广阔的原野, 那苍翠的树木, 那晶莹的雪花, 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是孩子们写作的生动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时最主要抓主景物本身特点, 这样才能区别与其他景物, 积累的素材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2.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事物不能跳来跳去, 次序不能颠倒, 这样你记起来有顺序有条理, 一目了然。大自然的阴晴变化, 祖国的山山水水, 田野里的一草一木, 城市里的一街一巷, 都是观察的对象, 只有乐于观察, 勤于观察, 善于观察, 才能获取第一手的写作素材。等到要写作文了才去观察, 只能是匆匆看两眼应付了事, 写不出好作文, 因此, 要做生活中有心人, 广泛地积累写作材料。

二、勤发问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思维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还有很多的疑问,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勤于发问。比如说农村现在仍保留着很多的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习惯非常有趣又有意义。如过年、传统节日、小孩满月、青年结婚、老人逝世, 那场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住在农村的小学生都见过这些场面, 可是他们往往只顾看热闹, 不清楚每个细节和每个细节所代表的含义, 只要引导学生遇到这些现象时把不懂的多向大人们问清楚, 就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果只把看到的记起来, 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不能把它的本质表现出来, 你的作文就没有说服力, 所以说积累材料也要勤发问。

三、持之以恒

积累就意味着一点一滴, 日积月累,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积累素材也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一点一点地积累, 时间长了, 自然就会积累起大量的素材, 这时写作文才能一挥而就, 才能尝到积累素材的甜头, 懂得积累的好处。小学生好动, 自觉性不高, 刚开始可能会不喜欢积累。我们要多向学生介绍积累的好处, 多讲名人积累素材的故事, 多渲染名人成功的经验。刚开始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多督促学生学会积累。要求学生准备积累的本子, 最好是精美的笔记本并给它取个名字, 如采蜜本、浪花集、拾见集……名字越好听, 学生越有兴趣。每天要检查学生的积累内容, 好的要给予表扬肯定, 对积累少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帮助。还可以举行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 如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在班内举行“积累大比拼”游戏, 比比谁积累得多, 谁积累得好, 谁就赢了, 并让赢了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心得体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尝积累材料的甜头, 都能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多积累一些好的作文素材, 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有内容可写, 才能使作文语言出新, 做到典雅清新、生动、质朴、含蓄, 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赶快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起来, 让你的作文库丰富起来。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这时来写作文, 大家都会说:“小菜一碟。”

有趣的打雪仗作文 篇7

下雪啦,下雪啦!天空飘起了小雪花。

洁白小巧的雪花,如柳絮般的飘扬着,纷纷扬扬。这雪,在空中舞蹈,宛如蝴蝶飞舞,好似梨花瓣,悄无声息的落着。雪花徐徐落下,如芦花,似鸭绒,又像轻悠悠的鹅毛,无尽无休的飘着。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银灰色的天空悠悠地飘下,像满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风起舞。

随着调皮的雪花不断飘落,我们也不由自主的兴奋起来———三五成群的打起了雪仗。我用双手捧起雪,雪握在手里,冰凉冰凉的,我把大把的雪握成雪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我班同学扔去,正在我得意洋洋之时,他们也以飞快的速度每人抓了两把雪扔向了我,这可真是防不胜防啊!我也不甘示弱,也向他们扔去,我和他们一起玩起了打雪仗。最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同学,他打着打着自己突然摔了一跤,我们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不禁捧腹大笑,当他用尽全力站起来时我看着他满身是雪的样子,极像个雪人,我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描写打雪仗的作文 篇8

“哇!”我感叹道。原来今天雪堆成了山。我穿好衣服,走到一堆雪面前,奶奶走过来对我说:“我量了一下有四公分半呢。”我不知道公分是什么,就拿着尺子往外跑。我量了一下,竟有十厘米高。中午到了,我见哥哥来了,就拿起我偷偷准备好的雪球神不知鬼不觉地已经朝哥哥飞去,哥哥也知道了我的鬼把戏,身体一闪,躲过了我的雪球。哥哥连忙制造雪球,我也不甘示弱,躲到墙后也制造起了雪球。等我觉得够多了的时候,转过墙角就拼命扔,谁知道哥哥躲在雨伞后面,“好狡猾啊!”我心中不由吐出来这两个字。紧接着我把左手和右手的.两个雪球“融为一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哥哥以为我扔雪球时的间隔很长。果然,经过我几次的设计,哥哥大胆起来,我见到这,马上左手拿一个,右手拿一个,先把右手的向哥哥扔去,然后马上把左手的一个传到右手,在我仍好右手的球后,哥哥以为我没球了,就马上拿起伞,谁知又飞来一个球,哥哥被砸中了。

这次的打雪仗我玩得真开心。

让学生快乐作文的方法探究 篇9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尝试过打破常规作文教学形式的做法,就是不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学生的习作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给他们创设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时提醒他们留心实践的过程,各个环节都做些什么。等完成了全过程,再让学生回忆并说说上面做事的过程,然后再议一议这件事中所含的意义。这样,先说后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事情的全过程,为完成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整理了学生的思路使之条理化。二者结合,学生不但能轻松完成作文,更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进而就可以发展为快乐作文了。为此,我班经常组织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生“洗衣服”。我要求学生在家准备好洗衣粉及要洗的衣物等,然后,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开展洗衣活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洗衣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洗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些什么,洗好的衣服怎样处理等。全班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回忆讨论,说说洗衣服的过程。这一下,学生们无拘无束都有话说了。此时我便趁机引导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不费多大功夫就完成了习作训练。一次共同的经历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准备,学生写作文就变得轻松愉快了。由此我认为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只要将习作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

此外,学生日常的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城市、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趁热打铁,课内完成

在学生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体验结束后,我立刻组织他们讨论这次作文的要领、诀窍,或交流各自的素材、题目……我及时发现、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精彩的表达,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等。在训练方法上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3)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在写作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发现有思想怠惰的学生就巧妙提示:“快的同学已经写了快一页,慢的三四行。”过一会儿有的学生又开始发呆,我就支招:“这里实在写不出,就先放一放,写下一处,写心里想写的,等会再回过来。”学生当时没有发觉,下课后常常会很兴奋,他们居然能够在课内写出这么长的作文来,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写作文的乐趣,自信心极大地增强,收获颇丰。

三、集体及时批改,具体指导

学生在作文课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就了自认为还不错的一篇作文,怀着激动的心情交给老师,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肯定。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繁杂的班务、课业掣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文。常常五六天后,才将作文本发给学生,而此时学生已没什么激情了。再则教师经常把批改内容限制在小范围内,对批改的作用估计太低,形式又比较单一,犯了简单化的毛病,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批改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创新了作文批改的方法。我每天都会挑一两篇作文,在早自习念一段,和学生一起点评,然后让学生猜猜作者是谁。学生很喜欢这种集体批改方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由此可见,改变评价方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能力,让学生爱写作文的“火炉”始终保持“适当温度”,是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这样的兴趣活动课收效显著,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创造的积极性。此外,我还把每期的优秀作文、好词佳句,或讲评,或张贴,或推荐到各报纸杂志。我班杨洁茹同学的作文就曾在《中学生作文》上发表。每学期我还为大家编印一份习作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的策略不胜枚举,但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改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要切合学生的作文心理,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自主作文,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地作文。

摘要: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症结,一是缺乏必备的作文材料;二是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集体批改、具体指导等途径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快乐作文的目的。

雪的作文:打雪仗 篇10

我们刚走出电梯,推开单元门,我就看见白雪皑皑的一片。雪有两三厘米厚,这和我的预想完全不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先下手为强,厚下手吃亏”。我麻利的用手弄来一些雪,用力的捏了两个雪球。擒贼先擒王,我拿起一个雪球向她扔去。此时,妈妈还在用柳宗元的《江雪》来形容美丽的雪景。妈妈眼疾手快,躲过了这一发雪球。我暗地里想:“你躲得了这次,躲不了下次。”

接着,妈妈快速的捏了一个雪球,弓着腰,弯着背,猛地向我扔来,真像一只老虎和猎物猛烈的厮杀。但是很可惜,被我一脚踢了出去,差一点儿就又打中妈妈了,也差一点儿我的借刀杀人之计得逞了!就这样,一会儿你躲,一会儿我闪,空气中充满了我和妈妈的笑声。

下雪了打雪仗的作文 篇11

下雪啦!下雪啦!我和大家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可开心啦!

就说说打雪仗吧!我们来到姐姐取名为‘心阔草原’的地方,那草地上积满了白雪,石桌,石凳上也积满了不少雪花,微风吹来,树上时不时落下几把雪,弄得我全身痒痒。打雪仗之前,我们提前十分钟准备雪球,开始打雪仗了。爸爸扔来一个雪球,我一没注意,就被他打的全身都是雪。后来,他又扔来一个,姐姐吓得拼命往石桌底下钻,一不小心被杂草勾住,摔了个四脚朝天。该到反击的时候啦!我扔出一个雪球,刚刚好打中了爸爸的头发,把他弄的像‘雪爷爷似’的,弄的我哈哈大笑。姐姐也扔出一个雪球,打中了他的鞋子,把两只黑色的鞋子变成了一只黑,一只白。

这就是我寒假中经历的最快乐的事!

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快乐作文 篇12

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 按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就必须改变过去出一道作文题让学生头皮发麻、厌烦作呕、面面相觑、无从下笔、胡编乱造的急就状况, 使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的真实自由的写作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一切作文活动中发展创新, 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加强学生对生命过程的体验,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作文是生命过程的体验, 是心灵私语的表达, 是生命之间的沟通。

余秋雨说:“作文训练, 说到底, 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这是说作文应当与健康的生命过程相关联, 是渗透了生命体验与生命理解的活动, 是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生命存在于社会之中的表达与沟通。如果增加学生的生命体验的时间, 加深其对生命过程的关注与理解, 那么学生的表达也将会成为一种需要, 犹如“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再引导为文就容易得多。

调查访问、座谈会、综合性活动课、演讲比赛、观察笔记等方式都是扩大学生生命活动容量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冬雪的清晨, 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 用手触、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与大自然充分的接触之后, 有的同学写出如下观察文字。

“操场上一片雪白, 我看见松树上全是雪冰花, 房子上都积满了雪。”

“我站在操场上, 吸了一口气, 感到很凉, 我数不清雪花的六个瓣。”

“攥一把雪在手里, 一部分化成水, 未化的变小变硬, 手有冻疼的感觉。王东把攥成的雪球扔到楼顶上。”

“雪很白很白的, 一踩泥就变黄。我抓一点雪, 用鼻子闻了闻, 什么味道也没有。”

“我看见田磊说话的时候, 嘴里还在冒热气。”

这些文字尽管很零散、很短小、很简约、很粗糙, 但却很有韵味, 是学生心灵的律动、内心的独白、真情的流露, 是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 是他们生命过程的积累, 只须对这些生命体验的半成品精细加工, 就能写出更好的文字。

在写人记事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对人物的内心感受和事情的外部环境穿插描写, 互为映衬, 互为点缀, 就会有精彩之笔。比如, 一位学生在一次考试之后写道:“惴惴不安地接过那张沉沉的试卷, 熟悉而陌生的纸张似乎很烫手, 刺痛眼球的是血红的大字——58;大脑轰然作响, 机械而木然地回到座位……走出校门, 天空死一般沉寂, 灰色覆盖着大地, 吞没了一切;风冷飕飕的, 吹得我心凉如水。我揣紧怀中的试卷, 在回家的林荫道上踽踽前行。”将环境描写与考试失败后的内心感受巧妙结合, 把自身的细腻的生命体验置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环境描写很好地适应了人物的心情, 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也只有有了这样真切的生命体验以后才能写出这样饱含感情的文字。

二、在对材料的梳理引导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平时的作文材料, 涵盖面很广, 母亲的一个微笑, 田野的一朵野花, 秋日的一片落叶, 山间的一泓清泉, 街边的补鞋匠, 路旁的拾荒者, 甚至一场海湾战争, 朝鲜半岛的一次谈判, 都是学生作文的内容。

现行教育体制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应试作文能力的培养。过去, 话题作文铺天盖地, 某些话题作文材料虽然在内容上给学生很大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 在思维上给学生一个起点, 作无数条射线并据此要求学生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学生可以自由地解放思想, 虚构故事, 阐发议论, 抒写情怀。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命题作文既要让学生作文, 又要硬加上条条框框去束缚, 如同既要让学生跳舞, 又要硬给学生套上脚镣的状况。但是改变不等于没有, 没有脚镣却仍有鞋子, 要改变学生因缺少思考意识而造成的低分状况, 从根本上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我要写”、“我想写”的问题, 平时作文材料审理中, 必要的引导一定不能少。

一个合适的作文要求, 能触动心弦, 提供展示平台, 但仍需必要的点拨。如作文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欢乐……身体的变化, 生活的酸甜苦辣, 世界的纷繁复杂, 有多少事, 有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虑。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此种文题要求宽泛, 那些萦绕心头、久放不下, 又魂牵梦系、难于启齿的内心情感几乎人皆有之。然而此“心事”侧重于“事”而不同于“心情”、“心绪”等。“事”必须明确必须集中, 其内涵包括两方面, “谁的心事?”“什么心事?”可以是自己、老师、同学、亲人、虫鱼花草, 甚至社会、国家,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心事, 从而表现出对成长、贡献、亲情、环境、时代的思考。

这样的点拨一定会让学生勾起对生命过程的回忆或梳理, 从而跃跃欲试, 希望一展身手。

三、在作文的评改中体验生命的快乐, 宣传自我, 展示自我。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在办公室批阅作文, 勾画出学生作文中的一大堆错别字、病句、语法修辞上的毛病, 然后笼统而又含糊地给出几句评语, 学生常常是优点多者高兴, 缺点多者沮丧, 不优不劣者不得要领, 在讲评的时候, 又三言两语夹枪带棒, 裹挟着教师的表扬或愤怒, 这些都脱离了学生这个写作个体, 破坏了师生间原本融洽的关系。到最后吃力不讨好, 学生因无法参与其中, 致使印象淡薄, 教学效果低微。

在作文评改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改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修改, 如何提高对作文的认识, 培养审美情趣。

比如, 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分配1—2名功底扎实的学生, 每组分发若干篇文章, 规定时间内, 用红笔圈出错别字, 并在笔记本上作阅读记录, 在文章末尾写上一句感受最深的话。再把其中优美的写景句子, 形象的写人句子, 生动的记事句子勾画出来, 最后每组推荐一篇, 各组分头传阅并发表见解, 谈优点与问题。这样的活动生活气息浓, 学生置身其中, 或批评或表扬, 或讨论或阐发, 情感真实。同学间互相讨论,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拓展了自己作文的视野和生命的容量。遇到需要探讨的难题, 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及时讨论, 取得共识。学生始终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愉快自由地参与写作活动。最后还可以挑出一部分好的篇章, 由学生自己制成板报或手抄报, 或电脑打印出来, 以满足心理成长阶段的表现欲望, 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的热情高涨起来, 并把这种生命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而达到宣传自我展示自我的目的。

总之, 让学生在生命体验中作文, 在生命体验中寻找作文的乐趣, 体会作文的严肃性与深刻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大有禆益。

摘要:新课改要求初中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快乐作文。作文是学生心灵私语的表达, 也是生命个体之间的沟通,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使其在作文材料的引导与梳理中, 在作文评改的活动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体会作文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命过程,体验生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以打雪仗为题的作文 篇13

第一回合开始!我捏了一个大大的雪球,本以为能击中妈妈,没想到,妈妈却用一个小小的雪球就击中了我的左眼,而我的那个球早就被妈妈躲过去了。真疼啊!不行不行,接着来。

第二回合开始!根据上一轮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也捏了一个又圆又小的可爱球球。哈哈,这次我肯定能赢。可是——妈妈又用了个小小的雪球就直击了我的.另一只眼睛,而我的球又被妈妈躲过去了。妈,我是您亲生的吗?您可别告诉我是从电驴上下载的,现在都用迅雷了。

第三回合开始!这次我用了一计趁火打劫,准备直击妈妈的小肚子。我在妈妈还在捏雪球时,就高喊了一声“开始”,随即把我的球扔了过去。慌张之中,妈妈手忙脚乱地把她的球扔了出去,然后用九阴白骨爪把我的球捏碎了。妈妈的雪球在空中划成一道弧线,散成许多雪粒。它们像石头一样“邦邦”砸在我心上,又如乱箭一般“咻咻”刺在我骨上。妈,我懂了。我是顺丰快递过来对吗?而且是商品与照片不符那型是不?

接下来的战斗中,妈妈用尽各种套路来对付我。有化骨绵掌、咏春拳、白蛇吐信、降龙十八掌……把我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

快乐的打雪仗作文 篇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2011年版):“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其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本质来看,学生习作就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想象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习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创造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应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要有所创新。

可不少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开始皱眉头——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用哪些词……总之一个字——难!因此,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艰辛探索,解放思想,在教学中既让学生学会选择作文内容,又学会多种写作方法,既培养写作兴趣,又提高写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注意收集各种新鲜的作文素材

许多学生一拿到作文题,就开始发愁,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多是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或是写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或是写在路上捡到钱交给老师……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太少,所接触的东西太少,没有抓住自己的亲身经历,总感到没有什么好写的,不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曾经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由此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多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在充分接触各种社会环境之后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用自己的语言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一定非要写一些大事,其实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仔细观察,细心发现,注意积累素材,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自然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物的文章了。

比如,让学生写《买菜》,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到附近的菜场去亲自体验一下买菜的过程:看一看菜场里都卖些什么菜,长得什么样;听一听卖菜人是如何叫卖吆喝的,买菜人是如何讨价还价的;试一试自己买几样菜,怎样挑拣新鲜的菜,怎样和卖菜人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到买菜的乐趣,很有成就感,回去写作文时也有内容可写了,写出的文章真实可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注意积累各类不同的优美词句

学生写作文时,还会遇到内容不够生动,语言不够流畅,文章不吸引人等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词汇量太少,只能平铺直叙,没有优美的词句……所以文章不吸引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如何写好文章时,曾经说过:“我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要想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就必须在平时让他们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例如,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平时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自己喜爱的词语、佳句等分类记录,及时摘抄,并且每日读一读、背一背,争取把这些好词句记在脑子里,随时提取运用。也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词语接龙”“词语分类”“好句搭配”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记住好的词句,写作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此外,还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词语拓展练习,如讲到“怒气冲天”时,告诉学生还有“怒发冲冠”与此同义;讲到“五彩缤纷”时,让学生体会还有“五颜六色”与之意思相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测,即对所要掌握的词句,必须通过背诵、默写、填空等多样的测验,每个检测必须过关,从而牢牢掌握,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通过这些自主性的练习,学生掌握的优美词句就会越来越多,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形象,语言也会更加流畅自然,更能引人入胜。

三、注意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大多是“学生写,老师改”,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以此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相互换读文章,相互借鉴、相互吸取“营养”,发现问题相互研究,相互评改,相互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共同评一评某个同学的文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一起来找找看他有什么地方写得好,有什么地方还不足,如何去改,逐条来帮助他修改自己的文章;接着,同桌之间或前后位同学互相批改。学生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容易体会对方的优点,从而在修改自己作文的时候,加以利用。同时,也能找到对方的错误,指出来并让其改正,使他的文章写得更通顺具体;然后,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时,也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把文章写得更完整、更生动。

学生互相改作文,更能使学生找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运用得好,在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扬后,也会给他们很大的信心,经常如此,会让他们逐渐不再害怕写作文,不把写作文当成一件难事,能充分调动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敢于写作文、乐于写作文。

上一篇:多功能的爸爸小学作文下一篇:医师节义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