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14篇)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课件展示】第二章

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10˚S~23.5˚N

2、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转承过渡】

既然东南亚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哪几部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范围图片。

讲述:最北的是我们中国,图上紫色和红色的地区就是东南亚地区。这个紫色因为地处我们中国以南的地区,所以我们把这个地区叫做中南半岛,在中南半岛上有个狭长的陆地,叫马来群岛,这马来群岛是属于中南半岛的一部分。东南亚除了中南半岛外,还有散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2万多个岛屿,这些岛屿我们合成为马来群岛。马来群岛主要有几个大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看课本P34活动找出马来群岛的几个主要岛屿)(注:2分钟后)

讲述:(请一个同学到台上)指出几个主要的岛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在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个狭长的海峡,叫做马六甲海峡。这个海峡因为长时间分平浪静,且浅滩暗礁不多,有利于船只的航行,而且这个海峡的水深在25~150米之间,可以允许25万顿的轮船通行。因此这个海峡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基本上都选择从马六甲海峡经过。举个例子:从中国的福建出发去地中海旅游,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最佳的海上路线?(经过中国的沿海,途径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就到了地中海。)【课件板书】

3、东南亚的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转承过渡】 1957年,任当时中国副总理的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赠缅甸友人》的诗,我把诗中摘抄出来几句,同学们一起来大声的朗诵一下。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一条河流发源于我们境内,却流经了缅甸,其实,在中南半岛上有好几条河流是发源我国境内,既然我国与东南亚的河流有这么深的渊源,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中南半岛的河流。【课件展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

提问: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沙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叫一个同学上台来指出)提问:这些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呢? 回答:从北往南。

在这些河流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哪条河流? 回答:湄公河。

讲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注:看完视频)

提问: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 回答:澜沧江。【转承过渡】

中南半岛的河流抚育了这个地区的人们,那么分布在中南半岛上的国家,他们的首都跟河流之间有没有关系? 【课件展示】首都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图

提问:中南半岛上国家的首都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回答:首都多是分布在河流的两侧。

提问:首都为什么是分布在河流的两侧?这边有什么有利的条件? 回答: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过渡:那么,中南半岛的地形是怎么样? 观察河流与河流之间地形的颜色

讲述:通过图例看出,河流与河流之间的颜色较深,说明这边的海拔比较高,是什么地形?

回答:高山高原地形。

每两条河流之间都有这种颜色较深的山地的分布,这样的分布特点,就好比如我们的人的手背一样。手背上的手指代表着山地,手指与手指之间代表河流,一个山地,一条河流,这样的分布特点叫什么? 回答: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课件板书】

二、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1、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转承过渡】

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又是怎么样?

马来群岛主要的岛屿上有没有颜色较深的地方?(有)。这些颜色较深的地方都是什么地形?(山地)。对于岛屿来讲,本身面积就不大,中间又分布着山地,说明岛屿上的地形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崎岖)。在马来群岛上,几乎每个大岛上都分布些山地,说明马来群岛的地形是?(崎岖)。在岛屿上也有平原,因为中部地形崎岖,所以形成的平原面积就比较大还是比较小?(小)。在岛屿上也会形成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岛屿中部的山地,流向大洋,那这些河流的长度是长还是短?(短)。水流是快还是慢?(快)。所以河流短促。讲述: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一个视频,这是个没有声音,只有图片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这个视频里面播放的是什么事情?

(我们先看到一个岸边,岸边上有很多游人,过了一会儿,有个巨浪冲了过来,迅速的把这个沙滩给淹没了,并冲向了陆地,把周边的居民区也给淹没了,而且后面的浪一浪比一浪高。短短的几秒钟,这个沙滩就被吞没了。这个海水没有半点退下去的意思,随着的镜头的拉近,我们看到岸上的街道也被海水给淹没了,而且海水还是不断的向内陆涌。这个水位都有两层楼高。在岸边上,我们看到水位还有上升的趋势,水已经把底层彻底的淹没了。在沿岸漂流这很多的废弃物和人们来不及带走的东西。海水经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注:2分钟后)

提问:这个是什么事情? 回答:海啸。

讲述,这个是发生在2004年12月,位于马来群岛上的一个巨大的海啸,这次海啸使马来群岛沿岸的国家经济损失非常的大,死亡人口达到30万。海啸其实是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对这个地区来讲,不仅地震多,火山也比较多。提问:那么,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回答:因为地处板块的交接处。【课件展示】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提问:东南亚是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 回答: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提问: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讲,是位于哪几个板块的交界处? 回答: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讲述:马来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从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来群岛的另一个地形特点,什么比较多? 回答:火山地震多。【课件板书】

2、马来群岛

地形崎岖

平原少,多火山地震

河流短促 【转承过渡】

提问:地形会不会对一个地区的气候造成影响呢? 回答:会。

提问:那么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哪些? 回答:海陆位置,纬度等。

提问:其中影响气候最主要的是什么因素? 回答:气候。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讲述:从五带上来看,东南亚主要是属于哪个带? 回答:热带。

讲述:因此,东南亚的气候是以哪个带的气候为主呢? 回答:热带气候类型为主。【课件展示】东南亚的气候图。提问:马来群岛是什么气候类型? 回答:热带雨林

提问:中南半岛是什么气候类型? 回答:热带季风气候。【课件板书】

三、东南亚的气候

1、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

2、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讲述:因为地处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景区,也使这个地区的旅游业相当发达。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风光图片(同时播放柔和的低声音乐)

新加坡的圣淘沙音乐喷泉:该喷泉伴随着音乐,泉水时而舒缓,时而奔放,在各种照明设备的配合下,喷泉下的光、水、声奇妙的揉合在一起,交织成一幅绚丽的景象。

新加坡海底世界:是亚洲最大的海洋生物馆,有将近四千多种的海底生物,普通品种和珍稀品种都有。最占数量优势的就是热带鱼,种类多,而且颜色、形态各异,看得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鱼尾狮公园:这个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狮头代表着凶猛的狮子,保护着新加坡,鱼尾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泰国鳄鱼潭:创始于1950年,面积约4万平方米,(我们学校有1.4万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鳄鱼饲养场。这里的驯鳄表演,是外国旅游者争相一睹的节目。泰国的卧佛寺:寺内供奉着一尊长达46米,排名世界第三大的卧佛像,仅次于缅甸和泰国的大佛。是曼谷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寺庙,拥有泰国最大的卧佛像。马来西亚的天空之桥:特别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么个又大又重的“钢架”居然只用了一根支柱来支撑,支柱高87米,被固定在山腰,然后再由8根钢缆牵引,整个桥就这样最终被“吊”在了海拔687米的高空,这座桥因为离地面极高,而且又窄,所以要想穿过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然而就是这个很有挑战性的特色,反而吸引很多爱好冒险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建筑群位于海拔1772米的高山上,有公路盘旋直达山顶。高原面积约4900公顷,平均气温只有15摄氏度,是东南亚最大的高原避暑地。【课堂总结】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2

一、利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普遍明白专业课的重要性, 因而学习目标十分明确, 而对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却缺乏了解, 导致其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一些教师武断地认为,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不明白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二是教师没有阐释好课程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没有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因此, 教师不仅要主动分析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 而且还要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思路提供给学生, 从而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工程师。但服装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懂得纤维和纱线的性能、织造的组织规格常识、面料的性能特点, 特别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纤维、新面料的发展趋势, 掌握面料与服装的关联性。这不仅有助于服装工程师选择现有合适的面料顺利完成服装设计作品, 而且会有助于服装工程师根据市场流行要素以及服装款式来设计 (或提出要求) 面料的纱线、组织、花色, 推出全新的产品。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 支撑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纺织化学》和《服装材料学》。

在第一节课中介绍课程性质时,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纺织化学》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作为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的地位, 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服装材料学》之间的关系, 以及服装工程师基本素质对学习《纺织化学》课提出的要求。随着对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 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后, 学生普遍反映会认真学习这门课程, 为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利用课程的核心思想梳理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性能”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 我们不仅用这一学科思想安排教学内容, 还利用这一思想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不能从课程思想、学科核心内容上把握, 就如同给了学生一盘散乱的珠子, 虽然宝贵却不便携带。如果教师把课程的核心思想教授给了学生, 就像给他们增加了一根丝线, 散乱的珠子就得以变成一串珍珠项链, 不仅易于携带, 而且其价值也大大提升。

教师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要将学科思想展示给学生, 并结合课程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出学科思想在知识体系中的体现。《纺织化学》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 主要从原子、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即化学的角度深刻理解面料的理化性能、服用性能, 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 笔者还结合对培养目标以及服装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的分析和化学基础课的特点, 将《纺织化学》课分为九章, 每一章内容都用“结构———性能”思想贯穿起来, 而这一思想在各章中的表现又不尽相同。以第五章“合成纤维”、第六章“纤维素纤维”、第七章“蛋白质纤维”的内容为例, 不同纤维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所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 继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使用领域。

在对《纺织化学》课的内容及核心思想在各章节中的体现进行集中展示之后, 学生就会在课后急于与教师探讨身上所穿服装不同面料所表现特点的原因, 并对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三、用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激活教学过程

授课方式不仅包括教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板书, 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所存有的认识。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门课程中被广泛使用, 它的优点在于文字可与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网络等结合起来, 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板书和语言, 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对于《纺织化学》课来说,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提供的信息, 如果全部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 教师上课所要携带的教具就会非常多, 而实际上也不可能完成。而动态的展示更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如我们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为了强调面料对服装风格的影响, 用了一段服装表演的录像, 展示了丝的柔顺与优雅、麻的刚硬与自然质朴等, 以诱导学生思考各种面料的使用特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而, 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一张幻灯片翻过去之后就被另一张所替代, 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跟不上的话, 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一是合理地调整幻灯片的放映速度,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二是将课件上网, 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课件, 在课堂上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堂学习上;三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板书要提供整节课的脉络;四是遇到需要细致讲解的内容, 就要利用板书一步步地把反应过程展示出来。实践表明, 这种书写过程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放幻灯片。

考核并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是他们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 以及教学活动所带给学生丰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为此, 我们提出的考核方式包括三项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 平时作业占20%, 小论文占20%。这样,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视。而小论文的写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可以让他们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是一种区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体验。

四、用教师魅力吸引学生, 形成师生间的默契

在第一节课中, 学生不但会对该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 也会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了解, 继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 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形象, 衣着要大方得体, 行为举止要自然优雅, 语言要准确流利。

教师在第一节课要介绍自己的专业与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及成就, 将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联系起来, 阐述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 给学生留下学识渊博、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优秀教师的形象, 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此外, 教师若能与学生分享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也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所谓师生间的默契, 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习惯以及对习惯的共同认可, 它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甚至课件或板书字体的变化表现出来。从第一节课开始, 我们就用“结构决定性能, 性能决定使用”来表达该课程的核心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地, 当我们要表达这一核心思想时, 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所惯用的表达方式, 他们就会和教师一起说出来, 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在师生默契形成的过程中, 学生也逐渐领会到了该课程甚至该学科最重要的思想。

摘要:第一节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每个教师都应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并要精心准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教学过程、形成师生间的默契等是上好第一节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第一节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钱同源.浅谈服装设计师应具有的素养[J].丝绸, 2004, (1) .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3

关键词:第一节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认为,第一印象是影响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看法的重要因素。学生对课程地位、课程前后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所在学科的核心思想、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第一节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仪容仪表、语言风格等都会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时,应特别重视第一节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不仅要系统把握课程教学的全局,还要提纲挈领地提出课程中最核心的思想和内容。在此,笔者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纺织化学》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第一节课中可以利用的若干教学策略与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利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普遍明白专业课的重要性,因而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而对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却缺乏了解,导致其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一些教师武断地认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不明白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二是教师没有阐释好课程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没有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因此,教师不仅要主动分析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而且还要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思路提供给学生,从而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工程师。但服装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懂得纤维和纱线的性能、织造的组织规格常识、面料的性能特点,特别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纤维、新面料的发展趋势,掌握面料与服装的关联性。这不仅有助于服装工程师选择现有合适的面料顺利完成服装设计作品,而且会有助于服装工程师根据市场流行要素以及服装款式来设计(或提出要求)面料的纱线、组织、花色,推出全新的产品。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支撑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纺织化学》和《服装材料学》。

在第一节课中介绍课程性质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纺织化学》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作为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的地位,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服装材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服装工程师基本素质对学习《纺织化学》课提出的要求。随着对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后,学生普遍反映会认真学习这门课程,为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利用课程的核心思想梳理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性能”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我们不仅用这一学科思想安排教学内容,还利用这一思想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从课程思想、学科核心内容上把握,就如同给了学生一盘散乱的珠子,虽然宝贵却不便携带。如果教师把课程的核心思想教授给了学生,就像给他们增加了一根丝线,散乱的珠子就得以变成一串珍珠项链,不仅易于携带,而且其价值也大大提升。

教师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要将学科思想展示给学生,并结合课程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出学科思想在知识体系中的体现。《纺织化学》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从原子、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即化学的角度深刻理解面料的理化性能、服用性能,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笔者还结合对培养目标以及服装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的分析和化学基础课的特点,将《纺织化学》课分为九章,每一章内容都用“结构——性能”思想贯穿起来,而这一思想在各章中的表现又不尽相同。以第五章“合成纤维”、第六章“纤维素纤维”、第七章“蛋白质纤维”的内容为例,不同纤维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所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继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使用领域。

在对《纺织化学》课的内容及核心思想在各章节中的体现进行集中展示之后,学生就会在课后急于与教师探讨身上所穿服装不同面料所表现特点的原因,并对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三、用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激活教学过程

授课方式不仅包括教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所存有的认识。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门课程中被广泛使用,它的优点在于文字可与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网络等结合起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板书和语言,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对于《纺织化学》课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提供的信息,如果全部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教师上课所要携带的教具就会非常多,而实际上也不可能完成。而动态的展示更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如我们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为了强调面料对服装风格的影响,用了一段服装表演的录像,展示了丝的柔顺与优雅、麻的刚硬与自然质朴等,以诱导学生思考各种面料的使用特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而,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张幻灯片翻过去之后就被另一张所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跟不上的话,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一是合理地调整幻灯片的放映速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二是将课件上网,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课件,在课堂上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堂学习上;三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板书要提供整节课的脉络;四是遇到需要细致讲解的内容,就要利用板书一步步地把反应过程展示出来。实践表明,这种书写过程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放幻灯片。

考核并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是他们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以及教学活动所带给学生丰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为此,我们提出的考核方式包括三项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平时作业占20%,小论文占20%。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视。而小论文的写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一种区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体验。

四、用教师魅力吸引学生,形成师生间的默契

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不但会对该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也会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了解,继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形象,衣着要大方得体,行为举止要自然优雅,语言要准确流利。

教师在第一节课要介绍自己的专业与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及成就,将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联系起来,阐述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给学生留下学识渊博、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优秀教师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此外,教师若能与学生分享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所谓师生间的默契,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习惯以及对习惯的共同认可,它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甚至课件或板书字体的变化表现出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用“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使用”来表达该课程的核心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地,当我们要表达这一核心思想时,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所惯用的表达方式,他们就会和教师一起说出来,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在师生默契形成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领会到了该课程甚至该学科最重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钱同源.浅谈服装设计师应具有的素养[J].丝绸,2004,(1).

[2]刘妙丽,李秀艳,叶建军.纺织化学(第1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并写出ATP的分子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通过ATP与ADP相互转换示意图,初步形成图文转化能力和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ATP的分子特点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

ATP在能量的储存、转移和利用中的作用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萤火虫发光器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三等份分别装入三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合,置于暗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荧光出现,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 萤火虫发光器的经典实验

1.选择萤火虫的发光器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参考答案:主要是它发光的现象容易观察等)2.将发光器捣碎的目的:(参考答案:增大发光细胞与溶液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度。)3.本实验的原理是:

(参考答案:蒸馏水不是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的能源物质,他们都不会使熄灭的离体发光器重新发光,而ATP能使离体的发光器重新发光)提问:

1、为什么加水后发荧光?

2、为什么约15分钟荧光消失?

3、为什么加ATP溶液的试管发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不发荧光?

4、通过本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加水发荧光是因为有ATP存在

2、约15分钟消失是因为ATP已经消耗完了

3、因为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

4、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为什么是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葡萄糖等其他物质不是呢? 这就和ATP的分子结构有关系

(二)、ATP的结构

ATP的全称: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称三磷酸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

ATP的结构简式 :A—P ~ P ~ P A:腺苷

P:磷酸基团

“—”:普通化学键

“~”:高能磷酸键

注意:1.这里的“A”(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两部分组成,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中的“A”仅有腺嘌呤组成。

2.ATP中的“P”叫磷酸基团,不叫磷酸分子,磷酸分子用“Pi”来表示 3.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健,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是有区别的,ATP末端的高能磷酸键很活跃,容易断裂,也容易合成,所以这个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的化学能也称之为活跃的化学能。

(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末端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和合成意味着ATP的水解和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发生的场所:哪里需要就在那里分解 ATP的合成:

去向:ATP中末端高能磷酸键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产生ATP的生理反应: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产生ATP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注意:ATP的水解和ATP的合成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原因有三: 1.这两个反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不一样 2.这两个反应场所不一样 3.这两个反应的条件不一样

但是这两个反应可以说物质是可逆的,通过上面的讲述及前面所学的知识就可以看出ATP是能量的直接来源的原因: 1.ATP的结构中有一个很活跃的高能磷酸键,导致它在供能时很方便,而糖类等其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很稳定,就不具备这个特点。

2.ATP的分解可直接进行,但糖类等有机物的分解离不开线粒体,这也使得ATP成为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的最佳选择。

ATP虽然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但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也就是ATP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保持了一个动态平衡,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ATP中的远离“A”的高能磷酸健很活跃,它很容易合成也很容易断裂。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讲了ATP的结构,通过ATP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ATP是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通过ATP与ADP相互转换示意图,初步形成图文转化能力和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

板书

第四章

第一节ATP和酶

一、ATP的结构

第十章第一节家鸽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家鸽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

(3)识记恒温动物的概念。

2.能力方面

(1)通过家鸽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研讨、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师设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学习家鸽形态结构,生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生物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分析家鸽消化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难点重点

1.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动物学教学的主线。鸟类是节重点。

2.以家鸽为例学习,总结出鸟类的主要特征,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也是更深入、更全面了解鸟类知识的需要。因此,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3.前面各章所讲的都是变温动物,从本章开始讲到恒温动物。恒温动物的.出现更适应了陆地生活,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因此,恒温动物的概念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4.鸟类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能量,消耗很多氧,双重呼吸是关键。对学生来说抽象难理解。因此,双重呼吸是本节的难点。

5.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与飞行中运动强度大,消耗能量多相适应。因此,消化系统的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准备

鸟的生活录像、标本、活家鸽、家鸽骨骼标本(或家鸡骨骼)、家鸽消化过程课件、家鸡的嗉囊,砂囊、双重呼吸过程的课件、几种脊椎动物心脏挂图(或课件),家鸽血液循环课件(或斜线抽拉投影片)、家鸡的心脏、家鸡的卵、解剖器材、解剖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

引出课题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难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缉毒犬,就是指经过专门训练,能够按照警犬训导员的指挥,能在各种不同场所对不同的行李物品进行查缉,从中发现隐藏有毒品的物件的专业犬。缉毒犬在国外早以被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日渐严重的毒品犯罪活动。缉毒犬以它特有的经济、快速、高效、准确的工作,被各级公安机关、海关、边防武警部队等部门列为查毒、禁毒的有器,并开始被广泛的采用,已收到了显著效果。

缉毒犬为什么能嗅到包装严密的毒品和爆炸物呢?也许你会说这是因为它具有灵敏的嗅觉。其实“嗅”与分子的运动密切相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5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物质的组成”,了解、知道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分子的大小。2.阅读课本p3“分子热运动”,认识扩散现象,并知道扩散现象说明的分子热运动。

3.阅读课本P4“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这相互作用力,并了解固、液、气体分子作用力的不同。

利用10分钟时间,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二)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10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4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第4小题要写出过程,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物质的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以_______m为单位来量度。

2.【分子热运动】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现象。(2)扩散现象能发生在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和___________之间。(3)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物质的______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运动。②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4)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_有关,_______越高,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

(1)铅柱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这______力。这种力使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此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_______。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还存在_______力。(3)

①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变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力;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变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力。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_。

②气体分子间距很远,彼此之间_______________,因此,气体具有__________,容易被压缩。

③通常液体分子间距比气体____,比固体_____,以此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比气体的____。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并且液体具有_______性。

三、后教环节

(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

1.如何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小组交流并说出几种扩散现象的例子。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小组成员充分挖掘教材,组内讨论得出小组内的统一见解。然后组间展示和点评。教师疑难点拨。

(二)预设生成和点拨

四、训练环节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槐树开花时,周围香气弥漫 2.(2014•汕尾)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3.(2014•泰州)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______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

4.(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5.(2014•怀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教师利用多种方式统一展示答案)

(二)学生展示,反馈矫正。

(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7

一、“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 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 在自主学习、同伴交流和师生评析的过程中, 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 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学会评价目的的教学模式。

二、“四步导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两年来, “四步导学”在我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基本达到了“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标, 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四步导学”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中。

(一)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目标解读。说明:使用多媒体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1) 了解《孔雀东南飞》和“乐府”的有关常识和文学价值; (2) 学习五言诗诵读节奏,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清诗歌内容; (3) 理清故事的脉络结构。

2.自学质疑。说明:由“指导自学”“学生自学”和“学生质疑”三个环节组成。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 达到什么要求, 如何检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 认真自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了解文学常识。 (1) 学生介绍《孔雀东南飞》相关知识, 相互补充, 教师点评。 (2) 学生介绍“乐府”相关知识, 相互补充, 教师点评。

活动二:诵读诗歌。 (1) 结合注释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2) 诵读指导。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 二二一或二一二, 其节奏按意群划分。教师示范: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3) 自由诵读, 小组推荐诵读, 师生点评。

活动三:初步了解全诗大意。 (1) 对照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 (2) 将不懂的句子作上记号为探究作准备。

3. 探究点拨。说明:通过展示导学案、同桌互查等方式落实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知识要点并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会探究, 学会学习。

活动一:梳理诗歌主要内容。 (1) 讨论不能理解的字词, 组内不能解决的班上解决; (2) 根据诗前小序, 用最简短的话介绍故事情节。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小组讨论: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 概括各部分内容。

4.检测反馈。说明: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 让知识网络化、方法程序化。通过迁移知识和方法, 巩固当堂所学, 适当拓展,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 (略)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略) 。 (2) 能力训练。根据诗前小序和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介绍刘兰芝形象 (50字左右) 。

(二) “四步导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导向

1.注重三个导向。 (1) 以学生“学”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2) 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来评价学生; (3) 以是否使用了导学案, 是否调动了学习小组, 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 是否控制了单向讲授时间, 是否注重了学法指导来评价教师。

2. 形成评价体系。 (1) 在“目标解读”步骤, 侧重点是:目标明确, 符合语文课标要求, 符合本班学生实际 (5分) 。 (2) 在“自学质疑”步骤, 侧重点是:1指导自学, 教给学法,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进行自学指导, 关注指导方式的有效性 (10分)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注意发现问题, 面向全体, 关注自学方式的有效性 (10分) ;3学生质疑, 合作学习, 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讨论、辩论、研究, 关注合作学习方式及教师参与程度 (20分) 。 (3) 在“探究点拨”步骤, 侧重点是:1展示学生学案, 对照寻找错误, 关注教师对常见错误、典型错误的展示、更正和疑难问题的处理 (15分) ;2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关注教师对知识提炼的掌控和应用 (15分) 。 (4) 在“检测总结”步骤, 侧重点是:当堂训练, 总结反思, 关注课堂效率的结果反馈 (10分) 。

此外, 我校还注重从三个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1) 关注教师语言、板书和教态 (5分) ; (2) 关注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5分) ; (3) 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及课堂灵活应变能力 (5分) 。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不难看出, “四步导学”各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不断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见解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评价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和探究求新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笔者深信, “四步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将不断优化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显著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以《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的教学设计, 来探讨“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文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四步导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0) .

东南亚第一富姐的美丽人生 篇8

弃婴的商人天赋

林爱莲,1961年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小镇上。这个镇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在外地打工谋生,镇上只留下老人和小孩。林爱莲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医院里,成了孤儿。至今,她也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后来,是一位63岁的老婆婆收养了她。可这位婆婆也极度贫困,最困,难时竟将房子也卖了,林爱莲和另外四个孩子,只能挤在一间摇摇欲坠、既不挡风又漏雨的破木屋里度日。

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挫败林爱莲对未来的期望。聪明、年幼的她手脚勤快,除了不断帮婆婆干活,还常常抚慰婆婆,看到婆婆丧气时,她就乖巧地说:“将来,我一定要让你住上舒服的大房子!”

林爱莲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商人天赋。四岁时,她就懂得把大人送给他的玩具卖给邻居小伙伴,把卖来的钱存在储蓄罐子里,存满后拿给婆婆补贴家用。她还和婆婆一起沿街叫卖自家制造的冰棒。读小学后,她又学会了卖三明治和制造藤器,给自己赚得不少学费。

贫穷更加使她发奋读书,热爱学习。十六岁那年,她以全优成绩考入新加坡初级学院,五年后,考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求学期间,她靠帮人补习功课、推销保险和代写书信赚取学费。虽然半工半读,但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小女子打造“水务王国”

林爱莲说:“因为小时候家境贫穷,我自小就鼓励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做大事。那时虽然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大事,但这样的信念一直埋藏在心里。”

1986年,林爱莲大学毕业,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并在新加坡一家荷兰药剂公司当上了药剂师,年薪4万美元,开始过上了小康生活。三年后,目光敏锐的林爱莲发现了创业的机会:废水再生!这是一个有巨大商机的市场,利润空间相当大。敢想敢干的林爱莲,毅然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外企白领工作,勇敢地走上了艰难、漫长的创业之路。

起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筹集2万美元成立自己的公司,她不得不下狠心卖掉了自己不久前才拥有的心爱的汽车和房子。真可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公司成立之初,她只有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和两名雇员。她既是老板又是业务员。他们三人经常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艰难地推销自己的废水处理设备。林爱莲更是常常骑着摩托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地跑业务,而且多数都是无功而返。

那时的她,甚至穷到了没钱请电焊工的地步。无奈,她自己下决心学习电焊,取得资格证书以后,硬是一个人完成了全部电焊任务。现在,林爱莲骄傲地给人说: “你去看看早期的工程,那些焊接活儿都是我的作品!”

如今,“凯发”已经是新加坡股市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市值高达6.5亿美元。《福布斯》称,过去八年来,“凯发”的利润平均年增长55%,2005年达到5300万美元,2006年可达1.8亿美元!

林爱莲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精神的企业家,市场竞争越激烈,她的斗志就越高昂。面对群雄,她毫不胆怯,不仅在东南亚开创了“水务王国”,而且还在新加坡、中国和中东地区发展海水淡化事业。2006年9月建成的大土海水淡化厂,是她的杰作,这个厂是新加坡第一座、也是全东南亚最大的海水淡化厂。

林爱莲用自己的智慧与执着创造了神话,她用了16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把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了全东南亚最大的污水处理公司,她的个人资产也飙升到了数亿美元。

幽默、随和、美丽、自信

身为大企业总裁,林爱莲却没有多数女企业家常见的那种强硬作风,她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亲切和随和。

她毫不掩饰地说自己是“小镇性格”,而且说她这种性格从来没有改变过。不论是对高层人士还是下属员工,她都能够以礼相待,从不摆架子。她最大的优点是心胸开阔,遇事不钻牛角尖,所以总是生活得很快乐。

去年3月,林爱莲获得第20届“新加坡商业奖”的大奖“杰出商人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女企业家。她幽默地告诉记者:新加坡“杰出商人奖”之所以等了20年才等到一名女性得主,是因为“20年前我才20多岁!”

在颁奖典礼致辞中,林爱莲说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一帆风顺的成功事例,也没有听说过任何没有遇到过挑战的成功企业,但我清楚地知道:信心就是把握自己的希望,坚信那些还没有实现的梦想。”

年过不惑仍是快乐单身

虽然贵为“东南亚第一富姐”,可是46岁的林爱莲至今仍然独身。和心爱的北极犬一起跑步,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有人问她,单身会不会偶尔感到寂寞?她说:每天繁重的工作让她根本没有时间去寂寞。

林爱莲依然过着简单的生活。她最大的花费是一幢半独立式的房子和一辆宝马轿车。她从不会花太多的钱买首饰,她有的最昂贵的饰物是几块手表,分别在运动、上班和晚宴时佩带。她最大的爱好是旅行,喜欢发掘新食物,欣赏秀丽的风光。

她不爱社交场合的繁杂和热闹,只喜欢与好朋友举行小型聚会。空闲时,她还会在家里画一些卡通画和油画消遣,这是她从小养成的兴趣。

有些人由于经历过太多的困苦而对金钱非常在意,但林爱莲不是这样,她很豁达,只要是与孩子、老人和教育有关的慈善事业,她从来都是慷慨捐助。她最大的个人开销就是花在公益事业上的钱。

出身贫寒的林爱莲在经过多年奋斗并取得巨大成功后,她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深刻的感悟人生态度非常积极乐观。她说:“我告诉自己,每天都要带着一个新的希望,不要让沮丧跟随。凡事只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日子也就不会过得不开心。”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篇9

宜都市松木坪中学 刘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能举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举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在提高中,引导学生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正确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学法指导

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本插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五、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采用引导教学法、分析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非常合理贴切。但地球这艘“太空船” 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人类。目前生物圈正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活动究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2【活动】分析讨论

任务一:探究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 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任务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问题1: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问题2: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直接是空气污染。通过大气循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酸物质,还已形成酸雨,从而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3:

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质,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问题4: 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法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采用网捕、放毒素引捕、用夹套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多,粮食大大减产,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问题5:

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重要成果是 “三北”防护林。问题6: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例如: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分析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3【讲授】资料介绍 生物的入侵

大多数入侵的生物对于入侵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有些入侵的物种则会对入侵的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正面的,如当年欧洲移民将一些农作物和家畜引入北美;另外有些影响是负面的,如来自欧洲的野兔和美洲的仙人掌,正在毁灭澳大利亚的灌木丛。

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洲,全株有毒、排挤其他植物,危害农田、畜牧业有植物杀手之称。自漂洋过海来到我国之后一路疯长,所到之处破坏大量良田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

豚草: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抑制其他物种,开花散粉时危害人类健康,引发“枯草热”和“花粉病”。水葫芦:原产巴西,堵塞河道、污染水质,危害环境。由于不合理的引进物种对我国水产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活动4【活动】归纳总结 学生叙述

第一节教案(定稿) 篇10

1、导入新课:上学期从全球角度了解了地球分为七个大洲,那么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亚洲)现在我们就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和自然状况。

2、讲授新知:

(1)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经度和纬度位置。

(2)了解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现在我们来观察观察图6.2亚洲的范围,分组讨论: ①亚洲的经纬度是多少?

②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③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师出示幻灯片,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师出示图6.3,引导学生完成P3活动(1)(2)(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提问:你能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它大洲的界线吗?

先引导学生看幻灯片,再让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出示图6.4七大洲的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

观察得出: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6)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哪6个地理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中国位于哪个分区? 中国位于东亚。

3、说一说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4、说一说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5、说一说南亚包括哪些国家:

6、说一说西亚包括哪些国家:

7、说一说中亚包括哪些国家:

8、北亚地区属于哪个国家的?

情商教案第一节 篇11

快乐自信受欢迎

教学目标:

1、建立队员之间以及队员和兔姐姐之间的熟悉度。

2、用营队脸谱的方式建立团队圆融感,以及让每个孩子理解每个人对于营队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3、共同订立营队规范。

4、通过营队树的游戏来强化孩子的自我形象的树立。教学过程:

一、快乐情绪导入 破冰游戏-------神奇的儿童乐园:10-15分钟

主讲教师给孩子描述一个神奇的儿童乐园,引导孩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故事导入 :在森里里有一座非常非常漂亮的房子,里面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们喜欢的东西,有甜甜的塘果,可爱的娃娃,会飞的大汽车,可是要到这座房子里面啊需要交通工具,小朋友们你们准备用什么交通工具过去啊------引导小朋友回答。现在我们就想象一下我们已经有了交通工具,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儿童乐园了。请小朋友们手拉手,我们一起向儿童乐园出发。

配课教师播放右脑背景音乐。主讲教师在此过程中让孩子想象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在右脑音乐的背景下,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小朋友们到了乐园后首先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想认识各位小朋友,请每位小朋友自我介绍一下(出示手偶)

教师让孩子们认识营队里的每位朋友。根据音乐传玩偶,音乐停止时玩偶在哪个孩子的手里,他就做精彩的自我介绍。

二、情商主题活动

时间: 20-30分钟

1、建立营队-----营队脸谱

启发孩子理解,每个人对于营队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重要的。

主讲教师:小兔子非常喜欢大家,大家喜欢小兔子么,这个小兔子就是我们营队的脸谱,那么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喜欢小兔子,就请你们把自己的照片贴在小兔子的身上,现在呢我们就是组成小兔子家庭的成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XX是小兔子的眼睛,XX是小兔子的鼻子等,每个孩子的照片都强调一下,那么如果小兔子没有了眼睛,没有了鼻子,是不是就不可爱了呢。让每个人尝试把脸蒙起来;眼睛蒙上;把鼻子捏起来;把耳朵捂住;把手脚捆起来的感觉,强调每个队员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所以我们要按时来上课,因为你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们不来上课,那小兔子就不完整了哦。

2、营队树的建立

请小朋友们在白纸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然后教师将小朋友的手印用线条绘成一颗大树,然后每个孩子手拿一个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印像什么水果,教师让每个小朋友理解这颗大树,里面的果实都是营里的小朋友种的,再次强调团队的圆融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非常重要的!如果小朋友们不来上课,那么果实就会掉下来。所以为了不让我们的果实掉落,你们每节课要不要都来上课?”所有的孩子都大声的喊出“要!”

3、营队公约。

教师展示卡通版本的《营队公约》,告诉小朋友们在在享有独一无二的自己时,也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每个人也要遵守规则。规则如下:(幼儿自己制定)

当教师说话时,我要用眼睛看着她;

我要积极的举手参加游戏;

我要粘在自己的垫子上。

4、快乐大气球----

(1)、请幼儿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圈。

(2)、教师发出指令说:“放气”时,幼儿嘴巴里发出放气的声音并向圆中心走,小手不能放掉;

(3)、当教师发出指令说:“打气”时,幼儿立即往后退把圆圈拉大,但是手不能放掉;

4、当教师发出指令说:“不好了,气球爆炸了。”幼儿发出“啪”的一声,放开拉着的手代表气球爆炸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明白气球爆炸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把手放开了,所以让气球不爆发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把小手拉的紧紧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团队合作的圆融力。

5结束语

-------小朋友们,现在教师要交大家一句我们营队的暗语,-情绪X号营,快乐自信受欢迎。这句暗语不能告诉其他人哦。

请大家认真喊出来,然后布置家庭策略

一、请帮助孩子回忆营队中其他孩子的姓名、以及在营队脸谱中的位置。

二、制定家庭公约

注意:

1、家庭公约条数要少于总人口数,一般三口之家在一到两条之内;

2、家庭公约制定时要全家共同参加,征得全家同意,并且共同遵守;

3、采用积极的语言,比如:我要……;

4、家庭公约需要定期更换,更换时需要全家同意;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课型 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

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2.七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 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3.四大洋(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 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第一节 金属钠教案 篇13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吹气生火的魔术。表演者对着棉花吹了一口气,棉花就着火了,是不是表演者很神奇啊。其实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原来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燃烧了。那我们可以利用过氧化钠的这个性质做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科学家还利用溴化银的感光性制成感光交卷,利用叠氮化钠在强烈碰撞下迅速生成氮气的性质,制成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回想一下初中学习酸及其性质的场景 首先我们先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状态、颜色;

采用实验方法探究稀盐酸与指示剂、金属、生锈的铁钉、与氢氧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

通过比较硫酸和盐酸的性质,获得酸的通性。

根据物质水解解离出的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分为酸、碱和盐。可以总结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比较和分类。那下面我们以观察金属钠及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为例,体验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观察的目的:1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的相对大小和熔点的相对高低。2认识钠与水的反应。

观察内容: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从图可知金属钠是固体、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是固体、淡黄色、密度比煤油大,硬度小。

一个存放少量金属钠的仓库着火了,消防员赶到后,用高压水枪灭火,结果钠浮在水面上快速游动,由不规则的形状快速融化成小球,还发出剧烈的响声,火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成了火海,甚至发生了爆炸,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这可让消防员非常头疼,尝试了各种变法,用最后用沙子才把大火扑灭了。

那通过这个事件,我们知道钠着火了不可以用水,是因为钠与水发生反应。那通过上面的新闻,请同学们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现象: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快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 分析:密度小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钠的熔点较低;生成气体;爆炸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说明生成的碱性物质,也就是生成了氢氧化钠。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教案 篇14

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二)方法与过程:

首先采用设问法法,提出自然界有没有单细胞生物,之后通过视频确定自然界确实存在单细胞生物,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然后学生以草履虫为例自学、讨论完成其结构与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观点。

2.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与自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草履虫的呼吸、营养、排泄。2.举例说明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方法:讲授法、五步三查法、讨论法等。学法:讨论法、自学、对学、群学、观察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生物体生长现象与什么有关? 2.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3.概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组织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生物体要想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无数个细胞的分工协调。那么在我们自然界中有没有一种生物,它本身只是一个细胞,却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呢?

学生猜测。

(三)新授课:

教师讲解:同学们通过阅读《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单细胞生物。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它们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教师展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学生自学: 1.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和形态; 2.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 3.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4.草履虫的食物和作用; 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

自学完之后,小组内讨论,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并将不会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

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生命活动: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教师播放草履虫运动视频。

教师讲述:草履虫和多细胞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它也会趋利避害。

教师PPT展示,介绍实验的步骤以及结果。

提问:那么它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吗?这种适应能力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二。

教师提问:单细胞生物已经学完,那么同学们思考: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辩论完成学生任务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单细胞生物即对人有有有力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学生检测自己的预习结果。

(四)课堂小结:

单细胞生物结构微小,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能独立地完成运动、呼吸、营养、排泄、生殖等生命活动,并且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自然界存在许多单细胞生物,它们虽结构微小,却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对人类有利。如草履虫,能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眼虫,是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动物。有些对人类有害,如小瓜虫,使鱼得小瓜虫病,影响渔业生产。

七、课堂作业

课本P54的自我测评。

八、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纤毛 运动 收集管、伸缩泡 排泄 口沟、食物泡 营养 表膜 呼吸 细胞核(大、小)生殖

细胞质 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二、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上一篇:给校园的一封情书作文600字下一篇:关于诚信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