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八课教案(精选13篇)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指导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活动,认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和意义,在实践中自觉做“四有”公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复习重点:中心环节与基础工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复习难点: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以自身行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复习课时:一课时
复习学法指导:① 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又要从理论上进行提升;② 用几个具有关联性的典型材料把一堂课的内容贯通起来。
复习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自主复习
通过知识梳理,让学生了解、背诵本课的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能级要求,然后再提出本课的考纲重点
考点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考点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考点3.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考点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考点5.要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典题尝试
这一环节老师结合例题再结合当今时事进行评讲,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做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侧重性的进行评讲,同时注意结合“感动资阳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文明健康扫墓”等时事内容,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讲非选择题的材料分析题)
一、密切结合实际, 认真开展平时的教学工作
现在开卷考试的题目, 突出社会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 突出对学生的觉悟水平和实际行为等方面的考察。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了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 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索:
1. 上课“四步走”。
第一步, 以每课的框题内容为单位, 给学生提供好相应的导学提纲, 让学生自主预习、读书找答案;第二步, 在新授课上, 就本课堂上要学的内容, 请学生相互合作将思考题分组讨论并作答;第三步, 师生共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探究、讨论;第四步, 归纳总结, 收获知识。这样举一反三的组织教学, 不仅使学生摆脱了以往“老和尚念经式”的背诵, 而且容易使学生掌握所要学的基础知识。
2. 精心设疑,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例如, 在学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 不管多么小的问题, 只要乘以十三亿, 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 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 只要除以十三亿, 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 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深情地说:“作为中国的总理, 每念及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 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 还有6000万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 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请问:
(1) 温家宝总理的“十三亿乘除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作为中国的总理, 为什么每念及这些人群就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3) 请你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为总理献计献策。
此题不论从材料到设问, 都充满着较强的感情色彩, 通过对温家宝总理的谈话这一情境的设计, 吸引学生自主地进入角色, 使学生主动去查询材料, 积极去寻找相关的报道。问题一层层地得到了解决,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回归教材, 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复习
政治中考试题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 而是突出知识的相关、相通性, 根据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 从整体上、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加以考查, 强调对基础认识、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的理解与掌握。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具有相关相通性的知识整体, 才能融会贯通地掌握和运用知识。那么, 怎样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重视对所学知识的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并重点把握知识相关、相通的地方。即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使之系统化、网络化, 同时研究相关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 在有机联系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复习, 从而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理顺知识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达到融会贯通。需要注意的是, 把握教材知识一定要依据《中考指要》。《中考指要》是规范教材、教学和考核的依据, 中考严格仿照《中考指要》的规定和要求, 考核所学教材的内容。《中考指要》对各个知识点都规定了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 如哪些是了解的内容, 哪些是理解的内容, 哪些是运用的内容。这些规定和要求都在教材中得到了落实, 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都反映了《中考指要》的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 立足于教材, 弄清哪些教材知识是要考知识、哪些重点内容、《中考指要》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搞清一个重点、热点问题有哪些知识点与之相关系, 有怎样的关联, 为什么有这样的关联。一般说来, 凡是《中考指要》中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 都是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尤其是能与时政热点相关联的内容, 都有可能设计主观性试题;凡是与学生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政策方针等都是命题的重点。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寻找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开卷考试后, 题目新颖, 材料广泛, 答案灵活, 命题更加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 以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要有反映和体现社会现象及热点 (包括地方热点) 的问题。比如, 房子、物价、就业、食品安全等, 还有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低碳经济等内容, 我们都能找到它们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可以把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所以, 我们一方面是要广开教学门路, 走小课堂大社会的路子,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不仅要搜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 以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 而且还要搜集国内外实例及社会热点问题, 并与材料内容结合起来, 加强理解教材知识,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既要克服那种只依赖教材的“纯知识化”的说教, 又要反对脱离基础知识的“纯时政化”的报告, 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耳濡目染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培养创新思维, 巩固和提高解题水平。
四、瞄准中考试题, 重视知识的专项训练
综观近几年来扬州思想品德中考试题, 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社会热点, 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考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二是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较好地体现了对知识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三是突出能力方面的要求, 淡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 较好地体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考查能力和思想觉悟为主的转变, 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四是试题的灵活、多样、新颖, 增大了主观性试题的比重, 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针对这些特点, 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必须重视对不同题型的专门训练。
1. 要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
进行试题训练, 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 而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 有的放矢地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各地中考试卷的特点上, 精心挑选和设计一些题目新、材料广、问题宽、答案活的试题, 让学生通过做题,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答题。
2. 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
教师应根据二轮复习的不同要求, 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第一轮复习, 应以基础性的试题, 以每课的小综合训练为主。第二轮, 应以综合性的试题为主, 着重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 训练后要及时批改和评讲。
试题做得再多再好, 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批改和评讲, 或者只是把答案印发给学生, 或者只是简单地说一下答案, 都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事实上, 教师通过批改, 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补救复习过程中的不足,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指导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以及背后付出的辛劳,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生活提供的方便以及背后付出的辛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意识。
【教学过程】
一、从身边到社会——了解有多少人为了我
1.展示图片
2.同学们在家人的关怀下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着。那么,除了家人,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大家服务呢?
3.从上课到现在的交流中,同学们一下子想到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劳动。这些人中既有各自小家庭中的成员,又有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板书:家庭 社会)瞧,有多少人为了我呀!
二、从体验到交流——感受劳动者的艰辛
(一)体验教师工作,感受艰辛
1.可是你們了解他们工作的具体情况吗?课前同学们做了一回小老师,每人批了六个同学的默写,现在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回顾当时的情况)
2.同学们,你在做小老师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你们知道就语文这一门学科,老师有多少作业要批吗?
如果同学们的这些作业有错,老师还得批改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批默写是不是一件头疼的事?语文老师到底批什么作业最头疼?你们想知道吗?后面就坐着老师,谁愿意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位老师。
3.和这位老师有同感的语文老师请举下手,好吗?既然批作文这么累,你们为什么还要批呢?
(二)走近环卫工人,感受艰辛
1.原来都是为了我们呀!的确教师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们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尊敬,在学生眼里还特别威风。相比之下,还有一些劳动者的工作很平凡,平凡得甚至被很多人忽略。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环卫工人的一天,看看环卫工人辛苦在哪儿。
2.出示视频。
3.同学们,你们从哪感受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
4.据老师了解,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是1320元,但我市只有部分环卫工人的工资达到了这一标准。听了这个数据你想说些什么?那么,他们在工作累、待遇低的现状下劳动着,到底为了谁?
(三)交流调查结果,感受艰辛
1.同样,还有很多岗位的劳动者也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师讲解)
(1)这是一双手,这双手有什么特别之处?猜猜看,这双手的主人是干什么的?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她在菜场卖鱼。阿姨告诉我,从凌晨四点进货到晚上七点半从菜场回家,只有中午有两、三个小时休息,一天杀鱼近两百条。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所以她的手就显得浮肿、发白。正因为有她这样的人,我们才有新鲜的菜吃。
(2)你们认识他吗?他就是唱响全世界的周杰伦,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导演,作为导演,周杰伦通宵剪辑已是家常便饭,最长纪录在剪辑室一坐就30小时,工作人员称其“疯狂剪刀手”。正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我们才有了艺术享受。
2.课前同学们也进行了调查,除了刚才课上交流到的,还有哪些劳动者也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谁来介绍一下。
3.同学们,其实还有一些劳动者也应该被我们记住。(出示图片)
4.小结:每一位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辛勤地劳动着(板书:人人为我),就像同学们课前所说的,你们有不同的理想,所以未来你们也将在不同的岗位上劳动着,为大家服务着,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所有劳动者说(出示):“你们辛苦了!”除了表示感谢与尊敬,我们小学生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板书:我为人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1)掌握文章生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2)体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学法指导
(1)预习时,查阅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等。
(2)反复朗读,熟悉文章内容。
(3)分角色朗读,体悟人物的情感。
(4)互相讨论,探讨小说的主题。大胆且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题目解说】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所见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了人们对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发了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写作背景】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住宅,于11月21日迁入,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开北京南返,于4日抵故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只把三只书箱寄存在五云门外张梓生家里。4月24日下午,鲁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于29日回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作者简介】
知识结构
引言
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例如: 歌曲
《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花和大合唱》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活动一】遇到不文明行为时的感受
A、对于“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的感受:气愤、不愉快。因为这是一种不文明和没有素养的表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我会批评并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的。
B、对“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一点儿小事大吵打闹”的感受:不解、不可理喻;因为这是一种 没有素养的表现,在对他提出批评的同时,应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C、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的感受:感到痛心与不解,并热心帮助。
D、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漫骂他人:感到气愤、不愉快。因为这是一种不文明和没有素养的表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我会批评并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文明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①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②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二】《惊涛骇浪》、《长征》和《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电影的共同特点
——属于先进文化(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活动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
观点: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②、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活动四】尝试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分类
A、思想道德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活动五】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即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核心: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诚实守信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活动六】列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事例,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答:(1)、事例:A、“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B、校园之声;C、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讲座;D、纪念“五一”、“五四”文艺活动等等。(2)、看待: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学习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C、“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等。
(2)、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地位)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3)、怎样正确处理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二、灿烂的文明之花
1、神州开遍文明花
【活动一】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答:(1)、感想: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学习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C、“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等。(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农村奔小康;城市创“三优”;同一首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等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活动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谈谈下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何作用?
A、环保见行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美化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B、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增强人们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人才意识,健康意识,培养人们的风险
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等。
C、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保护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A、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2、细微之处见行动
(1)、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活动三】○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①、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违规占地修坟和兴建庙宇等。
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A、要弘扬社会正气,就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B、要发扬先进文化,就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C、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D、要远离、拒绝、反对不健康文化,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举报违法行为。
(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 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B、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C、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活动四】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最想做的三件事是(1)、开展环保宣传和社区环境清理;(2)、开展社区文化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3)、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五】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
﹡面临的问题:人们在语言、行为、服务、礼仪、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京骂”、“国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贴小广告、乱穿乱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目标: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鼓励人、凝聚人,全心全意为外国朋友半好事。﹡在设计奥运形象规划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借鉴以往志愿者行动的有益经验,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结合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规划要尽量具体,切实可行,如呼吁推广“诚信在的士”、“请讲普通话”等活动。
典型例题
1、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上网热?
答:(1)、中学生上网的好处有:A、有利于获取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B、有利于拓宽视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C、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自身素质。(2)、中学生上网的弊端有:A、网络的色情信息泛滥成灾,毒害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中学生自控力差,容易上瘾,热恋“上网”,荒废学业。C、网吧都是商业性行为,学生经常性上网,会加重经济负担。
(3)、面对上网热,中学生应该:A、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不能沉湎网络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自觉抵制网上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和影响。B、要宣传网络色情信息的危害,帮助周围迷恋网络的同学远离网吧。C、发现色情网站及时举报,自觉同不法网吧做斗争。D、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面对学生上网热:国家应该加强对网络的整顿,打击网络色情淫秽信息,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网络事业良性发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媒体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宣传监督,正确引导人们走
向健康上网。
2、材料分析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其中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请问,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什么?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3、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材料二: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我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
答:A、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B、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自觉遵纪守法,肩负起历史责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C、未成年人的身心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未成年人上当受骗,误入企歧途,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总之,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2)你认为我们青少年中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你准备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答:A、不良的道德倾向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守纪律。B、我们要明辨是非、知美丑,加强法律和道德规范学习,自觉遵纪守法,正确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列举你身边的二、三例不文明礼貌的现象,依据所学知识,结合亲身体验,说说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学生应当怎样做?
答:(1)、不文明礼貌的现象:A、流言蜚语、说粗话、说脏话;B、随手乱扔果皮垃圾、随地吐痰;C、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2)、中学生要:A、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具有道德修养的公民。B、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全社会都形成遵规守纪、自觉守法、崇尚道德的良好氛围。
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
(1)、请你谈谈红色旅游的作用。
答:“红色旅游”能寓教于游,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教育;使人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奉献”。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开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第八课《蚂蚁》 第二课时 教案
课文
第八课 蚂蚁
第八课 蚂蚁
课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真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所提到的蚂蚁的特点,独特的本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答式,讨论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每一种动物都有独特的特点。养成多观察,善于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句。课型、课时:
新授课、第二课时。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手段:
教科书,录音材料,黑板,粉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有哪些本领吗?(辨别方向,负重大力士,预报天气…..)
师:说得对,这些都是蚂蚁的本领。学习这节课我们会更好地理解蚂蚁的这些本领。
二、讲授新课
(一)师组织学生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组织学生找出自己不太了解的词语并汇报。
(三)师板书学生找出的词语,并讲解。天涯海角:极远的地方。惶恐不安:惊恐害怕。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都不乱。无精打采:没精神。轻而易举:很容易。
(四)师领读,学生跟着读几遍。
(五)指名读,分组读,抽读,自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师提出几道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1.蚂蚁为什么总能找到“老根据地”? 2.在什么情况下蚂蚁的力气最大? 3.蚂蚁是怎样当“小气象员”的?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来归纳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学到了一只弱小的蚂蚁则有惊人的大本领,甚是有时还能帮助人类的大忙。动物世界奥秘,千千万万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板书设计
第八课
蚂蚁
重点词语解释:
天涯海角:极远的地方。惶恐不安:惊恐害怕。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都不乱。无精打采:没精神。轻而易举:很容易。布置作业
关键词:有效教学,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自从中学新课程改革以来, 很多教师都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多方面探索, 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新课程教学要求有机地结合, 使课堂气氛既活跃又充实, 既充满感性又理性, 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长期从事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 愿谈点浅见以求教同仁。
1 课堂教学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1.1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 这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因为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实际水平更重要, 培养的政治素质比现有的知识程度更重要。也就是说, 当教师按教学要求和自己的预设目标进行教学时, 教学资源的筛选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选取学生感兴趣又能巧妙地结合教材知识点的素材, 选择学生喜欢而又不形式单一的活动方式, 这样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上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使他们学得有趣, 学得得法,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九年级第四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 可以选取现在学生感兴趣的汽车或手机作为素材, 通过图片的方式把各类漂亮的名车或各款手机展示出来, 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然后以此作为切入点, 指出汽车或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息息相关;接着又以汽车或手机行业作为突破口, 通过让学生讨论“中国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名牌汽车或名牌手机”, 让他们体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同等重要, 巧妙地与课本“在对外开放中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有机地吻合起来, 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还有, 要充分调动一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教学资源, 尤其是视频、漫画、图片这些直观性很强的教学素材, 它们能迅速快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时, 就可以利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堂“卖点”,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特点, 同时以这个视频资料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选材和资源整合如果能遵循这个原则, 就会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好的基础。
1.2 要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所给的知识, 立足教材, 超越教材, 这是素质教育的能力要求。
学生应以自己的知识点为根, 以自己的经验为枝, 然后使他人 (教材和教师等) 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不单单是给予学生大量的知识信息, 而且还给予种种思维方法和思维的自由, 更多地是要学生有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案、新的方法, 这是知识所代替不了的。让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习, 提倡以研究者的意识和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验问题, 这时学生所获得的是智慧的精髓而不是知识的皮毛。如学习九年级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关于“学会合理消费”这一内容时, 教师设计一个主题探究活动, 让学生围绕所学的内容, 自成一个调查小组, 设计一份关于消费的调查主题和调查问卷, 并在校园内外广泛地开展调查活动, 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 他们立足于教材, 又超出教材, 大胆创新与设想, 开展了如“中学生每月零用钱的调查”、“中学生购买书籍的调查”、“中学生仪容仪表的调查”、“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等等诸如此类, 然后在校园里、地铁站、图书馆、街道等地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并进行数字统计和归纳, 写出了份量不轻的调查报告。这种做法, 把堂内教学延伸到课外, 使教学内容活动化, 有利于活化知识、建构知识, 使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走出课堂、丰富课堂的机会。遵循这个原则可以使有效教学丰富生动, 充满活力。
1.3 要正确实施有效的激励性评价, 这是素质教育的人文环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一个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 使其产生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不断强化个体行为的过程。在课堂上有效地使用激励性评价, 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为学生良好个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内在驱动力, 为学生良好个性发展提供支持性、引导性、保护性的教育环境。如第二单元主题探究活动设计为改革开放30年成就或反映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图片展,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搜集, 可以幻灯片、剪报、手抄报、照片等方式展出, 教师从中挑选出比较好的图片在课堂上演示, 对学生劳动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进行各项量化评分,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力争下次活动探究成果能再一次被老师选中。课堂演示学生的作业这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性评价, 无形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证实了自己的实力。另外作业的评价方面, 也可以使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每次在课堂上表扬获得A+的同学, 这些被表扬的同学在老师肯定其价值后获得满足, 力争继续保持A+作业水平, 在作业上更加精益求精, 同时也调动更多的同学力争获得A+,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作业质量,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总之, 使用这个原则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突显学生的个性, 促使学生个体智力、才干、创造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2 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新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各科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有的老师对此做出了片面理解, 以为大量讨论、播放视频、图片展示或开展多种表演式的活动就是符合新课程现念, 往往只求形似不求神似, 只重形式不重实质, 不能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继承、发展关系, 常常是一提倡新的, 就彻底否定旧的, 走绝对化、极端化和形式化的道路, 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庸俗化和形式化, 歪曲了有效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不论是传统教学中老师以讲授为主, 注重逻辑分析和归纳还是现代教学中以学生思考为主, 注重学生直觉思维和情感体验, 都可以做到有机结合, 扬长避短, 根据课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如进行单元复习课时, 可以先按传统方式把知识点罗列后, 然后由学生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用“知识树”或“框架结构”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连接起来, 形成知识体系, 这样的复习比单一的复习方式来说会更有效。
总之, 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小学生发展就必须做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打造有效课堂, 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使乐学落到实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16年8月1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诚信之星”先进事迹。在这些“诚信之星”中,有的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诚信经营、维护契约、公平竞争,靠信誉打造品牌、赢得发展优势;有的视诚信为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这些“诚信之星”( )
①以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价值准则 ②充分展现当代中国人重信践诺的精神风貌 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模范践行者 ④以诚实守信充分彰显人格魅力和道德高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人多好办事”
20世纪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20世纪80年代“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 )
①人口老龄化压力贯穿我们社会发展始终 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始终是我国基本国情 ④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据商务部门统计, 2015年我国网购人数达到4.13亿,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0.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我国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非公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D.非公有制经济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2016年9月12日,台湾“百万观光产业自救大游行”冒雨进行。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游客赴台人数10月5日已骤减,团客加自由行仅499人,过去每日有万余人,观光产业变“惨业”。据媒体反映,这主要是民进党当局不认同“九二共识”,违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所致。(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社会主义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下列漫画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指我国( )
A.在2050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B.在2050年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C.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在2020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6.垃圾分类处理,是公民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践行。下列选项中,可回收物的标识是( )
ABCD
7.下列关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图示是( )
ABCD
8.G20峰会给杭州带来了打造国际化城市的重大机遇。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杭州要大力提升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对该举措出台的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B.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
C.“走出去”是杭州发展的根本基点
D.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9.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晚会,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茉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进行着一轮轮的跨文化对话,从而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这说明( )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C.要在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
D.只要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一定能守卫好我们的文化
10.“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两则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理性消费B.谦虚谨慎C.艰苦奋斗D.明礼诚信
▲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11.2016年10月6日,山东菏泽一位老人不慎被转弯的公交车卷入车下,执勤交警和路过群众看到后,合力抬起了十几吨重的公交车,救出了被困老人。执勤交警和路过群众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是( )
A.对人守信,对事负责B.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C.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D.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2.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16年9月26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公安机关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关线索,同时检举、揭发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现有关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材料表明( )
A.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依法治国的表现
B.公民能依法行使检举权
C.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D.检举、揭发电信网络诈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13.据《中国之声》报道,2016年9月20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演讲台,迎来了一位“新人”,他就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站在联大一般性讲台上的李总理自信满满,在近20分钟的演讲中,他就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声音和新主张,来自193个成员国的代表纷纷到会,倾听“中国之声”。“中国之声”备受关注、备受瞩目、备受期待是因为( )
A.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B.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
C.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主导者和推动者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世界所认可
14.为了克服漫画中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我们应做到( )
A.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B.放弃学习,另寻出路
C.提高自我期望D.要增强自身实力
二、辨析题(8分)
15.请你辨析。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某同学收集了以下热点,请你归类分析:
A.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B.2016年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C.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
发展理念时政热点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2016国际投资论坛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行。
共享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8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
(1)请你将A、B、C填入对应的时政热点表格中。(3分)
(2)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5分)
(3)结合A热点,请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提出你的建议以践行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2分)
17.某中学举办了“法治进行时”图片展览。请你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①依法审判 ②通过法律
③严格执法 ④法制宣传
(1)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①②③合理排序。(2分)
(2)2016年9月18日,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对建设法治国家有何积极影响? (至少两条,4分)
(3)为突出依法治国的核心,还应该增加反映哪部法律内容的图片? (1分)谈谈该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3分)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18.材料一: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为主题,选取“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材料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于10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某班在看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直播后,进行了主题活动,大家热烈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完成材料中横线所缺失内容。(2分)
(2)请谈谈为什么要把长征精神作为新长征路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4分)
(3)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你也有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你心目中的理想,你该做些什么?(4分)
21.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 ”为主题,选取“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习近平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某班在看完《开学第一课》后,进行了主题活动,大家热烈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完成材料中横线所缺失内容。(2分)
(2)请谈谈为什么要把长征精神作为新长征路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4分)
(3)有的同学认为,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今天我们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吗?进行辩论,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4分)
(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你也有自己的目标,为了
实现你心目中的理想,你该做些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A 5.C 6.B 7.B 8.C 9.A 10.C 11.BCD 12.AD 13.ABD 14.AD
二、15. ①小丽的观点是正确的,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政治权利。③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我们中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三、16. (1)B; C; A。
(2)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它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3)①多穿纯棉制品,少穿化纤衣物,少买不必要的衣物。②多吃素食,多用当地果蔬。③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节水节电。④低碳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17.(1)②—③—①。
(2)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有利于促使公职人员增强宪法意识,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司法公正;有利于公民提高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宪法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营造学习宪法、敬重宪法、 捍卫宪法的社会氛围;等等。
(3)宪法。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②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③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18. (1)先辈的旗帜;80。
(2)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长征精神是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长征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之源;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长征精神能够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长征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弘扬长征精神能够鼓舞国人士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现代化建设等等。
星光灿烂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重点、难点: 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准备:教师:示范作品7件、示意图6幅、彩色卡纸若干!剪刀一把!黑板一块!红蓝黑色笔各一只(粉笔记号笔均可)
学生:彩色卡纸若干、剪刀一把、尺子一把、红蓝黑色笔各一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魔术变变变!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学生对比欣赏思考:你们知道这两个星星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明确:这个星星非常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这个星星是用纸做的,所以叫纸浮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发现 学生欣赏浮雕四角星星思考交流:这颗星星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平整的纸张,产生立体感的呢? 明确: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2.看简单的折叠示意图 思考:红蓝虚线黑实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明确: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代表裁切线。
3.根据示意图(两种)动手尝试折叠并交流凸凹折线折叠方法,明确:凸凹折线的折法。折叠完后展平作品直接在上面用相对应的折叠线绘制出示意图!
4.展示绘制快又好的示意图!
5.试一试:出示示意图完成四角星基本型的制作并交流!目的:锻炼学生识图能力,独立完成星星基本形的制作!为后面的创新奠定基础!
6.能让你手中的星星更加与众不同吗?学生交流!7.对号入座:出示书中四个示意图和四个变式星星浮雕作品 学生在书中对号入座填空!然后说一说四件作品的异同点!明确:图一是基本形!1——4号星星都是根据基本形变话7而来!4号星的特别之处:光芒的表现!四个角中间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光芒!
三、制作创新:
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 赶快动手吧,看看哪一组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鼓励制作快的多做几种四角星!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2.课件欣赏其它浮雕作品!
六、课堂小结.刚才同学们精心制作让我们的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希望大家在今后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美丽星空!让那星光更加灿烂!
板书设计: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案1 展示考点
考点33.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亲近、服务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①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②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③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①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②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青少年应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1)亲近社会必须: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③善于明辨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2)服务社会要:①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考点34.知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1)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激励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②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小康、复兴中华的重要保证。
考点35.了解挫折对个人的影响,知道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
1.挫折对个人的影响: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给人以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挫折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
2.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1)认知调整训练。如:确立奋斗目标;树立自信;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等。(2)行为训练。如: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等。实战演练
★
1、请简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个人离不开社会。【理由:①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②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③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社会离不开个人。【理由:①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
2、亲近社会是时代对当代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亲近社会?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善于明辨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3、亲近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 ①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②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淤溪初级中学 九年级思想品德 首轮复习教案
★
4、青少年服务社会的要求?
①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5、经常了解国家大事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有哪些?
①有助于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②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③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请简述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①只有文化上认同,才能够产生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②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或: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是实现全面小康、复兴中华的重要保证。
★
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学习上:刻苦勤奋,不畏困难;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其他:团结同学,关爱他人。
★
9、请列举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革命战争年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
10、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①要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②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1、挫折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给人以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挫折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
12、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战胜挫折? ①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 ②仔细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 ③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方法。
④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3、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正确方法:①认知调整训练。如:确立奋斗目标;树立自信;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等。②行为训练。如: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等。
14、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在实际生活中,常会发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产生挫折感。
淤溪初级中学 九年级思想品德 首轮复习教案
★
15、请分别从对国家、对公民的角度谈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重要作用?
对公民个人: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②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爱惜生命。③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
对国家、社会:①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16、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一、心到
这里的“心”,同学们不难理解,指的是思想意识的倾向和落点。就课堂而言,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老师大多会选择以“事例+提问”的方式来导入知识点,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那么,同学们的思维方向也要跟着老师的节拍,在老师讲述事例时,要注意聆听,要注意联系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在老师提问时,要善于思考,要积极回答。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知道你的理解程度,还有哪些问题。同学们都懂得驾轻就熟的道理,复习正如人赶路一样,只有把问题的包袱甩了,才会前进得更快,才更容易出效率。
就课后而言,有的同学们可能认为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心到,其实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之所以这样说,是有针对性的。从测试结果来看,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材料题失分过多,说明了同学们串联材料和理论的能力不强。笔者关键是要从平时做起,要留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要注意思考这些问题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向自己发问,对问题所涉及的课本理论和解答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遇到理论知识时,要善于思考能解析什么社会生活和时事问题,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同学们分析解答问题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思路就会更加清晰,能力就会得到提升,答题就会得心应手。
二、眼到
所谓“眼到”,主要强调的是一个看书方法。我认为应该从基础做起,就是课本要仔细看,通篇看,因为好多基础性的零碎知识就在其中,或是某一段落,或是某一句话,如果看书不到位的话,就会就对基础的东西模糊不清,就会增加对理论的理解难度。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理论往往是通过提炼基础知识而得来的,因此,学好理论须从基础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复习中,笔者发现有的同学平时上课感觉不错,给出的问题还能答上来,但是,一测试就出问题,特别是材料题,要么含含糊糊、张冠李戴,要么所言无几、不知所云,表面上是理论要点没有用到,归根结底是平时看书没有“眼到”,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清、不细。对于看书形如走马观花的同学而言,这方面容易犯错误,也是必须要克服的。所以,“眼到”是看书的重点,实则是讲求效果,因此,看书时要处理好一个大小关系,所谓“大”就是理论要点,所谓“小”就是零碎知识,笔者不反对好“大”,但不容许恶“小”,因见“大”而顾“小”才是同学们应该养成的一种习惯。
三、口到
所谓“口到”,就是要多读,多悟,直至记熟,这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之所以这样讲,不光是由课程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同学们轻松应对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现实需要。众所周知,自古就有“文科要多念、理科要多算”的说法,其中的方法规律至今尚未在学术界听到异议,而思想政治课明显具备文科属性特点,因此,“口到”也是本课程的规律性要求。同学们只有自觉应合这一规律,才能为解答问题积累好原料,才有可能更为准确完整地解答问题,也才有可能取得高分。通常情况,材料题较选择题的比例要略大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成绩。有的同学平时不努力去背诵记忆,测试的时候,全凭自己臆想,不注意逻辑关系,不注意条理层次,误认为只要把卷面答满就可以得到老师的“照顾分”,这种一厢情愿换来的最终结果是“油费了灯不亮”,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所涉及的理论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归根结底是平时没有把理论知识记熟。
四、手到
所谓“手到”,就是要多练,练会。常言到“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就复习来看,懒于动手的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大有人在,测试成绩一出来,临渊羡鱼的人多,退而结网的人少。扪心自问,同学们无不希望取得好成绩,但好成绩容不得半点儿手懒,更不能去守株待兔,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作业试题中投入大量的动手训练,需要同学们勇于面对问题,需要同学们能敢于吃苦,不管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既不避重就轻,也不避轻就重,要有每分必争的精神,坚持系统化做题,达到练思维、练逻辑、练方法、练技巧、练运用的功效,达到提升解答问题综合能力的功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可能会根据考纲要求,将三年所学的知识拼在一块,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制成复习专题,也可能会搜集一些最新的历年中考试题出来,就关键的方法技巧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化训练解答,那么,作为同学们,也不要教条主义,单纯地为动手而动手,而要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动脑,要注意领悟,学会触类旁通。
当前环境破坏的状况,特别能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激发孩子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孩子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会很困难。
三、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孩子关注自然;帮助孩子认识到目前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孩子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孩子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现象,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环境破环的后果,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五、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指导阅读法。
指导孩子的课堂阅读活动,重视课堂引导,启发孩子发现和探究问题,并点拨孩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辅导工作。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挂图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孩子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孩子为主体,使孩子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孩子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孩子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学法指导,让孩子从机械的“学答”向主动地“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设想:用身边的变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产生共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授课过程
导入:可用录音机播放《走进新时代》“继往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我们要肩负“开创未来”的责任,而要真正肩负这一重任,就必须全面了解我们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等。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板书)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同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活动1(p32):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经济上:中国进出口强劲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希望。政治上:朝核六方会谈;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g20峰会等。文体上: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29届奥运会等。
2、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活动2(p33):(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答:人口素质低,企业竞争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等。)
※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①取得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②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平、合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存在的差距:我中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④面临形势: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活动3:举例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见33页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让学生阅读p34上材料,同时让学生从自己家庭房屋、车辆、电视、手机等拥有的情况来说明这种变化。让一学生朗读p34下中的相关链接)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板书)
①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均国民平均收入)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与状况)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板书)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1950-2050),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板书)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面对这样的主要矛盾,怎么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即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
4、国家的根本任务(板书)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走什么样的路?应干什么样的事?)
※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答: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初级阶段的特征:不发达。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各个方面。③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④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⑤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⑥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活动4:阅读p35下中的图片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大: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重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共产党的成立到十七大的召开,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都是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它凝结了几代中共领导人民实践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师简单介绍:(1)三个代表的含义: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①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②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问题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原因:a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b这个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c当今世界和我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小结:略。课后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见高效速练》p7第二课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2、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抽象思维和归纳,能够理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改革、发展与稳定和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及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树立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路线及的核心内容(重点)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重、难点)
教学方法:图表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春联作为国粹,它融人了百姓的真情实感。下面是部分春联的内容: 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富国强民小康社会开盛世,指路导航党的路线照中华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活动1(p37):讨论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共正确领导和好方针政策;只有社会主义国、才能发展中国;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板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问题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答:①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②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问题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活动2:阅读教材p38中的材料,思考:(1)为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民生活好起来之后,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党的艰苦奋斗史及蕴涵其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族精神也有了更为自觉和深刻的理解,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之情。)(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请结合红色旅游的作用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①p38下上;②从不断发展的红色旅游中,可以体会出广大群众对党史,党的传统和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等的深刻领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更好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板书)(在学生课前对自己家庭改革开放前与后的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双边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力会强大,人民得实惠,社会保安定,国际地位会提高,民族精神会增强。)
问题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1)原因: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 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 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 党的基本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板书)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板书)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问题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必,才能总全局,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课后作业: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4、如何理改革开放和重要性?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板书设计: 党的基本路线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3、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或根本目的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我国历史、时事中有关民族融合、发展的材料,并引导他们关注当今国际社会的民族问题。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并尽可能做好ppt课件:
1、收集并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体会歌曲中表达的生活情感。
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3、分小组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分小组收集个别国家和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当今国际社会涉及种族冲突、国家解体的事件,并思考这些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教学过程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活动1(p41):少数民族歌曲和少数民族舞蹈导入新课。还可以阅读教材p41上的图,回答其中的问题。
(答:①邮票上的民族分别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②汉、蒙古、回,峨、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服、仇、舍、高山、拉枯、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伍佬、羌、布朗、撒拉、毛南、化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南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路巴、基诺。③例如,朝鲜族,风俗习惯等略。)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① 我国有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②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③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活动2(p42):阅读教材p42上的表格并完成填空
(答: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阅读教材上的相关链接。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活动3: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答:关心少数民族同学,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和他们一起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等。)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①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②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问题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答:这说明:①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活动4:你是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的?请说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
(答:它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和思乡之情及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心愿;由此可感受到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是每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一国两制
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板书)
问题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答: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洲.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什么样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八课教案】推荐阅读: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教案07-01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20111-24
九年级思想品德二06-30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计划07-15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总结06-06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粤教09-10
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练习参考答案07-19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06-19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报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