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2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学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时间
六月十日——六月二十六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一)劳动实践教育
1.在学校,快乐劳动。由各校每天开展快乐劳动十分钟、两小扫和每月一大扫活动,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保持干净整洁。
2.在家庭,自理自立。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叠衣服、洗碗、洗菜、做饭、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引导他们每天起床整理个人房间、出门前整洁个人衣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3.在社区,志愿劳动。低年级学生开展“楼栋小卫士”活动,为楼道邻里做清洁小服务。高年级学生重点开展“社区卫生一日扫”、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
(二)谦恭有礼教育
1.在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加强校园生活礼仪教育,每天晨读国学《弟子规》、《三字经》,“三进”礼貌:进校园、进教室、进办公室,教学区内“三个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推门轻轻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懂礼仪、讲礼貌、尊师长。
2.在家庭,培养待人接物礼节。从小教育孩子待客之礼(如端茶倒水、问好问候、陪同聊天等)和做客时的礼貌(如敲门、问候、用餐、告别等)。
3.在社区,争做文明小公民。引导未成年人从“文明在我口中”、“ 文明在我手中”、“ 文明在我脚下”、“ 文明在我心中”四方面入手,每天做一件小事(如捡拾垃圾、护绿、文明宣传等),日行一善,逐步培养文明习惯。
(三)生命安全教育
在学校开展消防、交通、地震等安全演练及应急救护知识教育活动,参与消防、交通、地震、溺水救生等仿真模拟体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活。
怡园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政府《通告》要求,紧扣“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主题,加强“瘦肉精”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以“瘦肉精”各环节专项整治为重点,以肉牛、肉羊、生猪收购贩运、屠宰环节为突破口,坚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的工作方针,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确保我省全运会期间畜产品和动物卫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3年的努力,全省畜产品安全监管的各项法规制度基本建立,畜产品安全监管的组织体系基本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督执法水平显著提升,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明显增强,“瘦肉精”监管各环节的责任进一步落实,违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整治重点
1、肉牛、肉羊、生猪屠宰环节
2、肉牛、肉羊、生猪收购贩运环节
3、肉牛、肉羊、生猪养殖环节
4、肉牛、肉羊、生猪饲料环节
四、活动内容
(一)以贯彻落实省政府《通告》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各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
1、开展屠宰环节整治。
落实猪、牛、羊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制度,屠宰企业不履行“瘦肉精”自检义务的,要停止对其屠宰的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直至建议取消其屠宰资格;落实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与屠宰检疫同步制度,按照《关于做好“瘦肉精”检验与动物屠宰检疫同步工作的通知》(辽牧明[2011]9号),屠宰厂(点)未按规定的方法对屠宰的猪、牛和羊进行“瘦肉精”自检或自检不合格的,检疫监督人员不得出具动物产品检疫证明,该动物产品更不得上市;严格控制屠宰厂(点)“瘦肉精”自检或监督抽检发现阳性样品的同批次动物移动;组织开展屠宰厂(点)“瘦肉精”检测技术培训,建立风险预警防范、快速溯源追踪和信息及时报送机制,及时处置突发“瘦肉精”安全事件。
2、开展收购贩运环节整治。
加强对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对经纪人实行备案制度,每年备案一次,根据经纪人备案信息,建立、完善经纪人监管档案,掌握辖区内经纪人经纪活动动态,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关于做好出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瘦肉精”检验工作的通知》(辽牧明[2011]8号)要求,严格落实运往省外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瘦肉精”自检制度,做好与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结合,同时检疫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瘦肉精”试纸条抽检;饲养场(户)、畜主要签订《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出栏动物经现场检疫合格且畜主已签订保证书后方可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保证书要与出栏动物一起流动,并要监督做好保证书在屠宰环节的查验与保存;督促经纪人建立《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等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活畜来源、销售去向、时间等收购信息;加强对销售和运输过程中活畜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出栏活畜“瘦肉精”筛查,对发现含“瘦肉精”的活畜,要监督实施销毁处理;严厉打击活畜收购贩运经纪人兜售“瘦肉精”和收购贩运“瘦肉精”检测不合格活畜的行为。
3、开展养殖环节整治。
健全养殖场(户)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实施月巡查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养殖场(小区)建立完善养殖档案,按照《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格式)》如实记录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并保留相关凭证;建立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通过媒体宣传、入户宣讲、短信提醒等方式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增强养殖场(户)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饲料兽药识别能力;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对在2011年6月10日前主动上缴且协助查清“瘦肉精”来源的养殖场(户)从轻或免予处罚;对于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养殖户,按照《通告》要求严厉查处,并实行黑名单制度,3年内不得享受任何政府畜牧扶持政策;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和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加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进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挥典型示范、先进引路作用,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
4、开展饲料环节整治。
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当前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明确监管责任,着力强化日常监管,落实饲料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饲料企业年度备案审核把关,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原料进厂把关、产品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加大“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力度,开展新公布的违禁添加物监测;加强饲料销售和使用环节监督检查,做好饲料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强化饲料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
(二)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辽政办发[2009]24号),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各市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市级要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机构和监测机构建设,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畜产品监督检验机构,乡镇所要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力量。各市县要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需求,对监督执法及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监督执法机构的设施、设备和监测机构设备购置、更新及监测费用,要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
市级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要增添必要的检测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尽快具备“瘦肉精”确证检验能力。要充实检验人员队伍,加强检测技能培训,尤其是大型检测仪器设备的培训,通过以干代训、集中培训、分片现场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检测能力。
(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养殖场(户)的强制免疫、日常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监管。检疫人员对于出栏动物要严格实施临栏检疫,现场查验免疫证明、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猪牛羊等还要查看未使用瘦肉精保证书或瘦肉精检验报告,切实做到按检疫规程、规范操作。驻屠宰厂检疫监督人员要监督屠宰厂做好入厂动物的查证验物和瘦肉精检验工作,严把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关、无害化处理关,要健全屠宰检疫、畜禽标识回收、无害化处理等检疫监管制度和记录,做到记录真实、完整,确保动物产品可追溯。要加大对交易市场、冷库、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要严格依法处理。要强化对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的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履行动物防疫监管职责,做好出入我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查证验物工作,要确保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顺利通行,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依法处理。要严格按照《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省外引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审批、指定通道进入、隔离检疫、落地监管等工作,严防外来疫情传入。要加大对非法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设施设备进行配置、更新。要稳定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经费需求,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及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保证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设施、设备和疫病监测机构设备购置、更新及监测费用,要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
(四)加强抗生素专项整治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行动,加强畜禽养殖用药监管,按照《辽宁省兽用抗菌药物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辽牧发[2011]22号)要求,加大对兽用抗菌药物经营和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养殖环节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组织开展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 保持严厉打击生鲜乳中添加违禁物质的高压态势,按照“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取缔不合格的收购站点和运输车辆,严防不法收购站点反弹。继续深入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加大例行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力度,严查“两证一单”,公开生鲜乳收购站信息,强化社会监督, 对生鲜乳中违禁添加行为严惩不贷。通过全省评选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发挥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提高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水平。
五、活动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2011年4月至5月)
各市按照本方案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要把“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以实际行动为确保全运会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贡献。
(二) 集中整治阶段 (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
各地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 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各环节专项整治。要对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行为严厉打击,要抓大案要案,以示警戒。要确定一批大事、实事,强化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屠宰企业、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养殖场(户)、饲料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通告》和专项整治内容,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以养殖场(户)和收购贩运经纪人为重点,组织开展“瘦肉精”清剿行动,及时向公安、工商、食药等部门通报清剿行动中掌握的“瘦肉精”制售线索。对在2011年6月10日前主动上缴且协助查清“瘦肉精”来源的养殖场(户)从轻或免予处罚。
三是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行动。对辖区内的屠宰企业、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养殖场(户)、饲料企业以及兽药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检查,对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和屠宰场(点)进行重点检查,发现不落实省政府《通告》要求、不落实质量安全制度、非法生产使用“瘦肉精”、贩卖宰杀含“瘦肉精”活畜等事件,依法严厉处理。
四是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行动。我局将对重点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市也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督导检查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等问题,要立即进行通报,严重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
对集中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深入开展各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巩固省政府《通告》各项制度,巩固好的成果、做法,健全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全运会畜产品和动物卫生安全。
(四)总结阶段(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
对“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和典型,稳定长效机制。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省局成立“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畜产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治活动重大政策、活动的统筹协调。省局建立督导联系制度,局领导、有关处(站、所)负责人对联系市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跟踪。
(二)加强监督抽查。各地要落实饲养环节、屠宰厂(点)和市场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制度,制定监督抽查计划,按照风险可控、监管有力的原则,科学确定抽检比例,全面加强“瘦肉精”监督检测工作。要明确责任,开展各环节“瘦肉精”监督检测,做到监测与执法联动。省级本年度要组织1~2次各市“瘦肉精”互检工作。
(三)加大执法力度。对瘦肉精案件,要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快速完整收集证据,不得推诿、拖延,案件查处务必要早、快、严。对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瘦肉精”阳性(疑似)的动物及其产品或在现场查出违法添加物品等相关证据的,立即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不给涉案者留下转移证据的机会。发现非法制售“瘦肉精”线索和饲料、尿液、肉品等样品检出“瘦肉精”等情况,要立即通报公安机关进行追查。要跟踪了解公安机关案件侦破进展,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案件查处情况。落实“瘦肉精”有奖举报制度,对查实的案件,依据辽宁省财政厅、畜牧局下发的《辽宁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有奖举报管理暂行办法》(辽牧发[2009]137号)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地要加强整治活动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专项整治中发现涉及其他市的问题和线索,要及时通报情况,移交掌握的证据,同时上报省局。对于其他市、其他部门通报的问题和线索,要迅速调查核实,及时反馈查处结果。
(五)健全长效机制。各地要通过实践活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大“瘦肉精”整治力度,彻底解决我省“瘦肉精”非法制售、使用违法行为,净化畜产品市场。要通过实践活动,总结畜产品安全监管好的经验和做法,健全我省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解决畜产品安全监管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我省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
(六)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省政府《通告》,确保《通告》张贴率和发放率达到100%,《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告知书》、《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的发放率和签订率达到100%。要编印普法宣传小册子向养殖户、收购贩运人、屠宰企业等发放,宣传“瘦肉精”的危害以及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效能。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形成群防群控、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的良好氛围。
我们认为,“洒扫应对”关乎学生的习惯养成。所谓“洒扫”,是指从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入手,教育学生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所谓“应对”,是指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也就是说,“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既包括在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包括在人际交往方面指导学生养成知礼节、懂礼貌等行为习惯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品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决定把“洒扫应对”上升到德育教育层面。为使活动取得实效,我们提出了“活动对接课程”的理念。这里的“活动”,指的是在学生中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会学生开展实践体验的方法和技能体系;“活动对接课程”,意在让课内对有关方法技能的讲授与学生课外的活动体验有效对接,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生活体验学以致用,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两件事。
一、编写有关“洒扫应对”活动的校本教材
“活动对接课程”主要的实施阵地在课堂,因此,就产生了活动课程。为了让活动课程进入课堂,我们专门开设了一节“洒扫应对”校本课,每班每周用一节课时间授课,任课教师为班主任,保证了“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的课时和师资。
有了课时和师资,最难的是编写《洒扫应对》校本教材。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组员有政教处、少先队、优秀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还特别邀请了南宁市文明办的同志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编写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了解“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含义等。然后围绕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发的“洒扫应对”课程内容,逐项编写我们的校本教材,使之既与市里的要求相一致,又有我们自己的系统性特点。我们将编写内容所涉及的劳动、文明、礼仪、安全、交往、社会实践等内容,分成四个单元来编写,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由两个活动构成。
良好的德育教材,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与理想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为此,我校校本教材编写组确定了分年段的教学目标:低年级以学习文明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扫地技能、关注社会新闻、群体安全疏散、团结友爱等为主要内容;高年级则细分为会洗衣服、会做饭、给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礼貌待人,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公民为主要内容。
既然是教材,设置课外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而特殊的教材必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作业,我们将“洒扫应对”校本教材的作业设定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家庭及社区生活、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以确保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如五年级《我会洗衣服》这一课的课外作业是“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让家长给你打分”,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洗衣服”这个任务。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操作成效,力争使教材达到知识与操作的统一,进而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二、确保“洒扫应对”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实效,我校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展开研讨,形成共识。教师们在认识水平、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他们对学校提出的“活动对接课程”德育教育理念同样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在多次组织班主任开展“洒扫应对”教材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让各年段班主任统一学习一至六年级完整的教材内容,并在研讨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教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组长带领大家学习,一一明确每一册教材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教师们在统一了认识后,越发觉得“洒扫应对”活动的必要性:“洒扫应对”活动课程对于提高目前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意识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是精心打造“活动”与“课程”对接的课堂。课堂是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课程的主阵地。我们主张“洒扫应对”活动课程要以体验为主。课堂上,老师要少说,知识的讲解和教授不可多于15分钟,而且重在讲方法;学生要多练,重在操作。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洒扫应对”课堂主要由“知识链接”“活动体验”“活动延伸”三大板块组成。教师首先要清楚地掌握所授知识,不仅是学科知识,还包括各种生活知识;然后还要能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开展相关的课堂操作活动,课堂操作既可以在教室内完成,也可以在教室外完成;最后才是把活动延伸到社区、家庭、学校当中。比如六年级上《红花绿树扮家园》这一课:“知识链接”是进行15分钟的知识教授,老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种花、种树的步骤和方法;“活动体验”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在校园的植物园里种上花的种子;“活动延伸”却是多种多样,比如让学生回家后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花,然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跟踪记录和写作,并在交流学习收获时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活动感悟和有关的报告手册等。如此完整的一个活动项目,需要花大量时间,基本都是在操作中完成的。
三是努力搭建深化活动的各种平台。为了检验和深化各班的“洒扫应对”活动课程内容,学校需要整体统筹、引领。首先,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如低年级的钉扣子比赛、洗袜子比赛,高年级的摄影作品展、社会调查报告展示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老师们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并逐渐将活动的内容内化到精神层面,培育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新教育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说过:要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力量。为此,我们学校只是起到统筹、引领的作用,各班的活动课程可以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学校再根据各班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搭建适合的展示平台,以此鼓励一线教师把活动更为机动灵活、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其次,我们选出三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成立“洒扫应对”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原创和引领作用,以主题教学展示的形式,以点带面,深化活动课程研究,积极推进“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所谓主题教学,即每学期选定某一个单元的某一个主题集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对其进行研究、展示,促使教师更为准确地把握好单元知识结构与学生实际体验的关系。
“活动对接课程”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上学来的知识,使活动内容更为有效、实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校师生“洒扫应对”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学科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更加关注家校携手的效果,自觉地将课堂上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责任心变强了,与家长的关系融洽了,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成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尊重自己及他人劳动果实的良好品质。
“活动对接课程”,使我们的德育活动从过去偏重于结果向更加关注活动过程转变,我们认为,这是该课程最大的进步。
(责编 白聪敏)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区、南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主题教育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思路,优化工作载体,拓展工作手段,增强工作合力,培养未成年人自理自立、懂礼知节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蒙宇
副组长:黄丽园
成员:各班班主任、全体教师
三、活动内容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一)以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渠道,结合《小学生礼仪》要求,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具体课程内容见附件1)。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技能。由学校教导处安排课时上课,政教处统一组织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
2、小学高年级(4-6年级):感悟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班队主题活动、家长会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
(二)以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
1、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公益活动,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2、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活农事;
3、组织学生创作童谣、儿歌等形式,歌颂新农村新变化、好人好事、和谐邻里等。
4、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
(三)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基础,开展“洒扫应对”言传身教践行活动
1、搭建家校合作平台,为“洒扫应对”活动创造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家长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长会,做好家长培训工作,明确家长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学生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2、开展“日行一孝”、“家庭冠礼”活动。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四)以“洒扫应对”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行为规范大整顿活动
1、开展内宿生内务整理、清洁卫生大评比活动。2012年春季学期加强学校内宿生内务整理、清洁卫生大整顿行动,强化内宿生行为规范,评选文明宿舍,树立榜样学习。
2、践行《约礼十条》,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争星”活动
各班级以孝敬父母、按时上学、仪表整洁、讲究卫生、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活动有序、爱护公物、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约礼十条为内容指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并以此为内容开展班级“争星”活动,树立榜样学习。
3、成立学生卫生监督小组
(五)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五个一”的关爱行动,即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学会一种家务技能;与父母谈一次心或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
四、活动步骤1、2011年12月,制定、学习《隆安县古潭乡中心小学“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方案》。
2、2012年1月,正式启动“洒扫应对”主题教育。
3、2012年3-5月,开展各项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
4、2012年上半年,组织相关老师参加 “洒扫应对”课程培训、讲座等。
5、2012年6月,进行活动总结、表彰、奖励。
中华镇育才完小
洒扫应对,从我做起
创意单位:平昌县江口第二小学
活动范围:平昌县江口二小和江口镇新华街相关社区
[产生背景]
当前,中国正迈入“独生子女时代”,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位“小公主”、“小太阳”、“小皇帝”,他们缺失 “洒扫应对”,唯我独尊。在家中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从而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自私专横、依赖成性、自理能力差,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觉得父母给予很多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体验不到劳动的辛苦,也不懂得关心体贴他人,做事丢三落四;在学校,他们劳动观念淡薄,自私刁蛮。这一系列现象折射出现代小学生不良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针对这情况,我校结合贯彻中央文明办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的工作精神,落实平昌县关于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特开展“洒扫应对”活动。
[主要做法]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全面提高我校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培养我校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生活礼仪,引导我校学生从洒扫庭除开始体验劳动,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品德,为学生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
二、活动的基本内涵
“洒扫”就是要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从一些基本劳动开始体验劳动,“应对”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洒扫应对”就是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培养学生们爱劳动、有礼貌的好习惯、好品德。
具体内涵包括:
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江口二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
两个环节: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江口二小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中小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
三项措施: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洒扫应对”的要求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谭鹏洲
副组长:向文铭 李 迅 彭清华 李金平
组 员:刘 华 张贵宗 牟春城 徐 静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
学校分层管理,自上而下(校德育处--大队部--班主任--全体教师),呈放射状体现时时处处的教育。
四、活动对象:江口二小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2013年2月--2013年12月
六、活动具体内容及步骤
按照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及县教育体育局通知要求,学校结合校情,围绕“三经常”、“四集中”活动安排,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洒扫应对”教育活动。
第一阶段:宣传启动阶段(时间:2013年2月)
1、开展“洒扫应对”的知识教育,讲解“洒扫应对”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劳动技能的能力、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2、结合经典诵读、班团队会、升旗仪式,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洒扫应对”的内容要求,并让学生把对“洒扫应对”的理解感悟,通过手抄报、电脑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推进阶段(时间:2013年3-11月)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和“洒扫应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未成年人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良好行为道德习惯。-范文-先生网-结合我校实际,拟定组织开展“十二个一”活动:
1、开展热爱劳动、自理自立活动。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清明扫墓等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快乐劳动,每天开展热爱劳动十分钟、两小扫和每周一大扫活动;在家庭自理自立,学做叠衣服、洗碗、洗菜、做饭、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开展“校园生活礼仪教育”活动。结合“五一”、“六一”演出活动,加强校园生活礼仪教育,采取“四进”礼貌(进校园、进会堂、进教室、进办公室),“三相处”礼仪(与老师交往相处、与同学交往相处、男女同学交往相处),引导未成年人懂礼仪、讲礼貌、尊师长。
3、开展“争做社区文明小公民”活动。从小教育孩子待客之礼(如端茶倒水、问好问候、陪同聊天等)和做客时的礼貌(如敲门、问候、用餐、告别等)引导未成年人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四个方面入手,每天做一件小事(如捡拾垃圾、植树护绿、文明宣传等),日行一善,逐步培养文明习惯。
4、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五个一”的关爱行动,即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学会一种家务技能;与父母谈一次心或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
5、开展一次“节日小报”比赛活动。主题:“团圆中秋,浓浓敬老情(以“尊师、敬老、关爱、感恩”为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尊老感恩意识。通过图片、故事、诗歌等形式展示名人、师长、同学中热爱劳动、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浅显的学习、生活例子中认识和理解 “洒扫”、“应对”的内容和含义,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懂得怎样做人,怎样感恩,怎样向善,从而更好地去热爱生命,担当责任。
6、开展一场经典诵读活动。以中秋吟诵的形式,集中展示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有针对性的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周易》等中华经典,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有孝心、知感恩、会交往的人。
7、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利用讲故事、课本剧、小品等多种形式,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真实故事以及“洒扫”、“应对”的思想含义,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对人友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将这种精神与爱劳动、讲礼仪的良好生活习惯结合起来,让雷锋精神在学校、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涌现出更多的“小雷锋”。
8、开展 “小手拉大手,共创卫生城”活动。组织各班开展城市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共创造优美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和社区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传递文明、担当社会责任意识。
9、开展 “生日问候”、“日行一孝”感谢行动。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为妈妈(爸爸)洗洗脚”、“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10、开展“争星”活动。各年级以孝敬父母、按时上学、仪表整洁、讲究卫生、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活动有序、爱护公物、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约礼十条为内容指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并以此为内容开展班级“争星”活动,树立榜样学习。
11、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消防、交通、地震等安全演练及应急救护知识教育活动,参与消防、交通、地震、溺水救生等仿真模拟体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活。
12、写一篇体会日记(博文)。组织引导学生撰写一篇参加“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和学雷锋活动的体会日记、博文或感受文章,加深活动的教育意义,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2月)
1、认真做好“洒扫应对”活动的总结、表彰、奖励。
2、进一步巩固“洒扫应对”工作成效,推进该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基本成效]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1、通过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找准了学校智育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创新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拓宽了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既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又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实践能力。更为可喜的是,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赞扬。许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后,往日校园里的“捣蛋鬼”、“邋遢鬼”、“小气鬼”、“爱哭鬼”,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不见了,热爱劳动的小主人多了,学习也更刻苦了。
2、通过开展“洒扫应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还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了坚实的道德根基。
3、通过开展“洒扫应对”活动,唱响了“学生、家庭、社会”三步曲,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地结合,创新了学校与家庭联系和与社区联系的方式。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日趋完善,学校的校风、校貌焕然一新。
[活动启示]
此项活动,架起了学校、学生、家长零距离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增进了师生的和谐关系,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大舞台,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教育工作的辛苦,同时学生的“生存能力”明显增强,心理素质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也让老师看到了学生眼中的自己,提升了自己的自身素质的标准。使我校的素质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社会都来关注“洒扫应对”教育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教育。我们已列入思想道德建设课程。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基础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并无声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的活动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与改进,例如如何最大可能地提高全体同学的参与度,使全体同学都成为活动主角,而不是观众。我们如何着手进行此方面的课题研究,着眼于学生的参与度、着眼于学生体验中的快乐、着眼于学生在体验中品格的生成与培养。建立一个快乐的校园,让孩子们享受快乐教育、幸福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尝试利用“洒扫应对”活动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呼唤学生的爱心、责任感、求知欲……使我校的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都朝着积极的方向、较为高级的层次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总结
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洒扫应对”活动为主线开展了系列活动。
一、准确把握活动内涵
我校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始于2012年9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未成年人中开展这项活动,引导他们修身律己、积善成习,与教育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要求高度一致,与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要求高度一致,是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洒扫应对”纳入社会实践课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核,在活动中,我校牢牢把握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环节,采取三项措施。一个目标即: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意识奠定道德根基。两个环节即: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三项措施即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平台作用,把“洒扫应对”的要求贯穿其中,引导学生人人、时时、处处体验感悟,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争做有道德的人。
二、认真落实活动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成长特点,着眼活动易于开展、乐于接受,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
1、纳入课程安排。我校开设“洒扫应对”社会实践课程,按学龄段设置学习内容,开设道德讲堂活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实践体验。一是在低年级进行体验式教育,由学校安排课时上课,或由家长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与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在高年级开展感悟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以家庭组织的自发性兴趣活动为主,以家庭、社区为主要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合作技能,初步培养合格公民的意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2、搭建实践平台。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坚持知行合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培育实际能力,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认知生活、感悟道德,培养热爱劳动、谦恭有礼的好品德。一是以知为先,开展认知教育。我们坚持宣讲灌输、先入为主,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洒扫应对”的知识教育,结合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组织学生制作“洒扫应对”小报、开展“洒扫应对”童谣儿歌征集、“艺术节”等活动,向师生讲解“洒扫应对”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宣传“洒扫应对” 的内容要求,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以行为重,开展“日行洒扫”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如,通过开展晨扫、每天一大扫两小扫、每周一次大扫除以及认真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的“保时洁”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校园文化和疏散演练等活动,并通过主题绘画比赛、观摩学习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讲文明、讲礼貌。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洒扫应对”社会大课堂。
(1)、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社区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绿护绿,争当楼道小卫士、卫生监督员,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
(2)、加强学校与家庭合作。注重孝行感恩实践,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开展“生日问候”感谢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
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接受老师同学祝福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对师长培养的感恩之情。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指导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三、建立长效活动机制
万事开头难,巩固更不易。着眼于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做扎实、做持久,我们十分重视机制建设,形成工作保障。
1、建立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和推进步骤加以明确。
2、加强督查考核。把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双管齐下,促进工作落实。
“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把道德要求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潜移默化地在孩子的心灵种下了美好的道德根苗。通过参加活动,孩子培养了自理自立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文明、谦让、互助、孝敬蔚然成风。老师们普遍反映,“洒扫应对”易学易做,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好载体、好抓手。很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后,孩子有了明显变化,懂礼貌了,爱和父母说知心话了,愿意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活了。
我们深知,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反复抓、深入抓、长期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活动深入,把“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广泛持久开展下去。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在近几年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实践活动的优越性, 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设计实践活动要做好结合文章。
一、设计实践活动要与儿童生活和年龄特点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教与学的双向主体积极性基础上的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这种乐趣是师生通过合作和创造性劳动, 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设计的活动要从儿童生活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切入, 注重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探究、交流和领悟, 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自己拿主意》主题单元时, 我策划设计了“红领巾小超市”活动, 让学生多一些自主的选择, 多一些独立的思考,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做一些简单购物的表演, 从中学会自己拿主意,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 长本领, 懂得了挑选东西的时候, 要有自己的理由, 遇到问题的时侯, 要有自己的办法, 在试一试中, 使学生从不会到会, 从会到做得更好, 慢慢地学会了自己拿主意, 通过召开“小超市购物经验交流会”, 使学生学会了许多购物的技巧, 享受到自信与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设计实践活动要与教材中的图片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情境对话、旁白、人物、提示语, 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认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陶冶和感染, 图片、照片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国旗国旗真美丽》主题单元时, 我策划设计了“人人争当升旗手”活动,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欣赏教材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天安门升旗仪式和学校升旗仪式图片, 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 在联合国大厦、边防哨所、世界领奖台上、珠穆朗玛峰上……激发了学生尊敬、爱护国旗, 使学生懂得了五星红旗升起, 标志着祖国的尊严、主权、荣誉和希望, 我又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上人们自觉肃立致敬的录像给学生看, 引导学生遵守礼仪规范, 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知识的兴趣, 引发学生去了解天安门国旗班叔叔的故事, 引导学生“人人争当光荣的升旗手”, 把爱五星红旗, 爱祖国落实到行动中去, 通过指导看图, 以图明理, 辅导开展活动, 引导学生把明白的道理变成自觉的行动, 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
三、设计实践活动要与本地的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挖掘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 如我们的家乡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 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献出我们的爱》主题单元时, 我策划设计了“人人争当小孝星”活动, 引导学生从小学会爱心回报, 把自己的爱心落实到一个个实际行动中, 一句甜甜的话, 一杯暖暖茶, 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不向父母乱要钱,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外出或回到家向长辈主动打招呼, 在日常生活中, 做父母的小帮手, 从小学会关爱、学会感激, 体验付出带来的快乐。设计组织开展了“星期天我当家”活动, 主动帮父母打扫房间, 学会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等, 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 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 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 学会体谅父母, 学会生活自理, 从而更尊敬长辈, 孝顺父母, 养成从小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设计实践活动要与学生身边的环境相结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要求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知道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能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爱绿树、我爱蓝天》主题单元时, 我策划设计了“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组织开展帮助父母打扫家庭环境卫生, 学会养花, 学会垃圾分类处理, 收集废旧电池, 爱护花草树木,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废纸屑, 同时设计开展“人人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以“节约一滴水, 一张纸, 一粒米, 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 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小养成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五、设计实践活动要与儿童喜爱的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 它的内容丰富多样, 形式生动活泼, 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符合儿童身心特点, 对于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如我在教一年级下册《我有许多好朋友》主题单元时, 设计了“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想一想谁爱提问题, 发言最积极, 谁最讲卫生, 爱清洁……在教学《我有两件宝》主题单元时, 设计了“会说话的手”游戏, 手能代替嘴, 手能代替眼睛, 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尽情参与, 积极动脑, 使学生越“玩”兴趣越高, 思路越广, 自信心越强, 教育教学效果越好。
六、设计实践活动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如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 在教学中把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迁移到活动中, 根据“焦点访谈”让学生谈一谈如何爱清洁、讲卫生;根据“实话实说”节目, 让学生说一说心中的烦恼;根据“新闻联播”, 讲一讲身边发生的新闻故事。设计开展“人人争当小记者”活动, 演一演课本中的小故事等, 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引导学生寻找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 获得一种感受, 明白一个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学会一种本领, 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一、开展“洒扫应对”体验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工作场所,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组织学生开展收集谚语、地方知名品牌商标、地方 名人轶事,培养热爱家乡情怀;组织学生“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参与知识学习,倡导食品安全和科技环保观念。组织学生童谣、儿歌等形式,歌颂国家新变 化、好人好事、和谐邻里等。
2、开展“日行一孝”活动。学生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二、德育活动日常化。
(1)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自理能力较差,我们训练学生打扫卫生、整理课桌、书包等,每天有老师进行检查,锻炼了学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2)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帮助别人一次、讲一个名人故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他们坚韧的性格,锻造了他们优秀的品质。
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深化少先队员素质教育。
以国庆节、教师节、妇女节、建队节、敬老节等节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知识教育,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以是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教师节、重阳节以“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等为主题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慰问 活动,在同学中掀起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六一举行“诵读经典”比赛,七一、八一举行“红色之旅”书写、讲故事比赛,十一、元旦举行文艺汇演„„ 通过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四、利用资源,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教育资源是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首先要会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比如我校二楼的少年军校发展史展示,三楼的三字经故事, “读书偶得”一角„„引导学生通过看历史、读短文等形式,克服了以前的说教苍白无力。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只有继续拓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努力创建
——三(2)中队
今天我去了乡村敬老院擦玻璃,一开始,我先摸了摸窗户,哇!好多灰尘啊!于是我用擦布那么轻轻一擦,白色的擦布上面一下子变成了灰色的了。所以我擦了一会儿,洗一下,擦一会儿,洗一下,擦一会儿,洗一下……不一会儿,我的衣服都被溅湿了,盆里的清水也变成了脏水了,可是窗户还是没被我擦干净。
我想了想,啊,我想到了。于是我又飞快地端了一盆水,一块擦布,一瓶洗洁精和一副手套。有了这些工具,窗户肯定能被擦得干干净净!
我先戴上手套,又往窗户上面抹了点洗洁精,然后用擦布用力地来回擦,过了一会,窗户就被我擦的干干净净的,好像不存在一样!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目前的德育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主题活动有计划安排, 但没有具体实施方案, 工作要求不明确, 没有阶段性工作布置, 缺乏过程和细节管理, 缺乏跟踪和预测性分析, 在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没有太多思考。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的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德育活动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 再加上学校对班级活动缺乏管理, 因此班主任随意挤占德育课时的现象严重。学校层面布置下来的德育主题活动, 绝大部分班主任都应付了事, 或走过场, 或上交一份总结, 德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参加”而未“参与”、全体而非主体、重“他律”而轻“自律”。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 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 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
德育主题活动的具体做法
1. 活动时间有序连续。
我们的主题月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是这样的:一月冬训活动月, 二月诚信教育月,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感恩教育月, 五月责任教育月, 六月教育成果汇报月, 七月、八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九月日常行为规范月, 十月“热爱艺术, 追求高雅”活动月, 十一月“放飞爱心, 与爱同行”活动月, 十二月冬训活动月。这样连续不断的主题月活动保证学生每个月都有主题教育的新鲜内容, 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 迫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比牧师更多一份“传经布道”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2. 活动内容具体有效。
我们制定活动内容时既要“随波逐流”, 又要“独辟蹊径”。例如, 我们将三月主题月教育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月”, 原因是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搞学雷锋活动。报纸、电视、电台上、街道里到处是学雷锋的宣传报道, 我们的活动随着这股波浪就能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借势发力。但我们又不落于俗套搞些上敬老院慰问、上街道扫地之类的活动, 而是紧紧围绕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精神”、“钉子精神”深化细化活动。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和幸福, 学会在学习中与别人合作和公平竞争, 学会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样的“独辟蹊径”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就是实实在在的。
3. 活动形式多元多样。
形式是内涵的体现, 形式单一就会使内涵表现力不足, 让人乏味。我们的德育活动形式应该多元化、多样化, 才不会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是严肃呆板的、空洞的说教。我校在举行“五月责任教育活动月”的时候, 紧紧围绕“责任是一种约束, 有了责任心, 教师才能教好书, 学生才能学好文化知识”这一主题, 进行“包中兴旺, 我的责任”师生征文活动;签订全校教职员工工作责任书;各年级组利用周末召开一个又一个的质量分析会, 看成绩, 树信心, 找差距, 寻问题, 落实责任;举行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组织班主任观摩优秀班集体主题班会, 观看优秀电影片《郝仁老师》, 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高一年级举行“爱父母, 对父母负责, 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歌咏比赛, 高二年级组织“爱包中, 对包中负责, 做一名为包中争光的人”演讲比赛;高三年级组织了“爱祖国, 对祖国负责, 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高考冲刺誓师大会, 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李一教授作了“明确责任, 调整心态, 全力以赴, 冲刺高考”的精彩演讲。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主题活动犹如夏天里的一股凉风,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使全校师生心怀共同愿望, 更坚信有了责任心, 面对险峻, 才有攀登的勇气, 才会产生激情, 成就梦想。
4. 活动落实分层有力。
为了避免德育工作“应付”、“随意”、“忽悠”、“不动”等消极行为, 学校领导从决策层指导好主题月活动的方案。政教处、团委从管理层拿出主题月活动方案设计的说明、执行意见, 组织现场观摩活动, 并做好调研指导等工作;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从执行层落实好主题月活动方案;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从基础层开展主题月活动, 通过歌曲、小品、演讲、谈话、签名、宣誓、观看录像等方式创新、活化主题月活动。制定一系列刚性规定:每周必须有一次国旗下讲话, 每周各班必须有一堂主题班会课, 每月必须出两期“黄海潮”德育专刊, 每月橱窗必须刊出一期“主题月活动成果汇报”专版, 每次活动必须有检查并纳入班级值周评分体系中, 每次结果都评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每次活动方案都归档。每个主题月活动过程都有考评, 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强毅力行, 使活动保障坚决有力。
5. 活动总结巩固延伸
要使主题活动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即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我们在每月主题活动结束时都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 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 继续加以引导, 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 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在感恩主题活动后, 经常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了解学生在实际行动上的表现。
德育主题活动所取得的实效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题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上来, 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缓解了应试体制教育下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的现象, 达到了“以德促教”的理想效果。
2.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 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 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 “不得不这样做”, 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就“自由自在”, 因此, 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主题活动课创设的教育情景取材于社会生活及学生日常生活, 学生在其情境中进行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积累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 掌握了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去正确行动。
德育主题活动的反思
就学习而言, 德育解决的是学生要不要学的问题, 教学解决的是怎么样学的问题, 只有首先解决了要不要学的问题, 怎样学的问题才有着落。如果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不要学, 不想学, 那么再经典的课都是没有用的。德育是促进教学的助推器, 是产生教学动力的发动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这一巨大作用。
1.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责任心强, 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 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 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 努力做好作为学生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2.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 因为情感是形成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爱生之情, 诱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 以父母对学生的爱,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 使学生对该科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 又会激发用一流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 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力量。
根据上级开展未成年人“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结合三月份学雷锋活动热潮,推进“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加深对“洒扫应对”的认识和理解。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1、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由语文老师精选出宋代朱熹的《大学章句》经典句子,通过朗诵、课前齐诵、广播听诵、等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会交往的人。
2、各班以如下方式宣传:
(1)、及时召开了“洒扫应对”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何为洒扫应对,怎样做到洒扫应对。
(2)、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洒扫应对的读后感。
二、多说不如多做。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好少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校内的,有校外的。结合学雷锋活动,组建活动小组,制定了班级活动的方案,明确班级活动口号为 开展具体的活动有:
1、布置学生查找雷锋的生平简介、雷锋日记和雷锋名言,并写到周记本上,在班会课上进行朗读。
2、各班要对负责的卫生区的一些卫生死角进行一次彻底清洁,为创建美丽校园尽自己一份力。
3、9月22日,各班在综合课上开展了“应对”礼仪展示活动,让学生演示站姿礼,见面礼、握手礼,鞠躬礼等礼仪内容。
4、布置学生出版“洒扫应对”为主题的手抄报。
通过这次的“洒扫应对”教育活动,发现教室比以前更干净整洁了,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捡起地上的垃圾,把自己的课桌椅摆整齐,学生做好事的情绪高涨,而且学生文明礼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见到老师都积极主动问候。从家长反应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自觉为父母做了洗脚、梳头、做可口饭菜感恩的事。
依照的计划,对学生的“洒扫应对”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月、一个活动,更应该是长期的活动和教育,让洒扫应对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每时每刻都记在师生心中。我们希望通过此阶段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得到一种教育,得到“爱心”的洗礼,多一点感恩之心,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中学生。
余庆县高坡小学
2013-10-17日
八(3)班学生到社区打扫环境卫生
吴亮发同学每天悉心照顾患病的母亲
学生在礼仪教育课上发言
“儿童深度”是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以儿童的思维进行学习时所能达到的程度。就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而言, 表现在它的活动目标、活动要求与活动内容等方面。其特质和核心是“儿童立场”, 即如何看待和对待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儿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要关注儿童深度, 就要根据儿童的经验、需要、能力来确定具体的目标, 关注儿童思维的挑战性、探究性、创造性, 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不断质疑——关注思维的挑战性
“儿童深度”表现为一定高度的思维挑战性。儿童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不满足于各种事物外在的表现, 常常对很多现象表示出极大的困惑或怀疑, 并出于本真及求知的欲望而不停地追问。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过程正是儿童不断呈现挑战性思维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 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 比起简单地告诉儿童, 这种带领儿童所开展的深入探寻, 会更艰难, 也势必更有效。它会激发儿童探求的兴趣, 调动其内在对结果的好奇和期盼, 在求索过程中, 这种好奇和期盼就会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望, 当成功欲望和求知欲望结合起来的时候, 必定是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最为高涨的时候, 也是儿童思维挑战性展露最为旺盛的时候, 不断质疑便成了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
例如, 一次春游时, 学生们发现几乎每个小伙伴的食品袋中都有膨化食品, 而且在交流中还发现家里人也都对膨化食品有独特的偏爱。学生们就决定开展一次《走近膨化食品》的主题活动, 调查膨化食品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活动中, 学生们发现了膨化食品的酥、香、脆等特点, 同时他们在收集资料时也发现了一个关于一名小学生吃多了膨化食品导致出现了“多动, 集中不了注意力”等病症的故事, 小队员们马上提出了“膨化食品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影响吗?”的新问题, 并去人民医院采访了儿科医学专家, 在专家处得知膨化食品是十大垃圾食品之一, 多吃会造成肥胖、发育不良等症状, 还会引起老年痴呆症。队员们又开始了“膨化食品中含有哪些有害成分?”的问题研究, 最终惊人地发现膨化食品中竟然含有对任何年龄层的人都极有害的“铝元素”的事实。于是, 他们就把自己组命名为“揭秘组”, 并开始探讨“怎样揭开膨化食品的神秘面纱”。就这样, 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班中的开展促使学生对身边的问题多留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爱上了问为什么, 养成了刨根究底的意识。
二、潜入深处——重视执着的探究性
“儿童深度”表现为潜入到活动深处的学习探究性。儿童的探究本能就是一粒可贵的种子, 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粒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珍视下才会生根发芽、执着成材, 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综合实践活动重视让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潜入到活动的深处, 在一次次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延伸和拓展主题。
在许多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证实某一现象, 发现新的规律, 进入深入的探究。然而, 实践中不少学生认为把资料收集整理好了就可以展示了, 就大功告成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资料深入探究——这些资料说明什么现象?你懂得了什么知识?根据研究过程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学生在执着探究的过程中会使研究更加深入, 并不断产生新的主题。例如, 在开展《中、西式快餐对比分析》这一主题活动时, 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从中发现中式快餐在西式快餐文化前节节败退, 西式快餐店的管理制度、服务、卫生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 风格特色、宣传手段上也极其新颖, 于是学生在整理资料后写出了“中、西式快餐店生意悬殊归因”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发现:其实在国外, 西式快餐是很不受欢迎的, 特别是西式快餐代表——肯德基, 更是被称为垃圾食品。队员们马上决定把本次主题活动进行拓展, 开展了一个新的主题活动——《肯德基, 爱还是不爱》。就这样, 一次次新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执着探究的过程中被不断地揭开序幕。
“在活动中, 我自己也像着迷似的感到十分愉快!”这是在这一次活动中一个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的一句话。实践让孩子们养成了探究的习惯。面对着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他们总是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在这过程中, 重要的并不是规范的方法、严密的逻辑, 而是让学生在面对芸芸众生和大千世界时, 能始终保持疑惑和惊奇、探究和发现, 这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用意之一。
三、出其不意——呵护可贵的创造性
“儿童深度”表现为丰富的活动创造性。每个儿童都是高贵的存在, 他们灵动而清新, 常常令我们惊叹。他们因较少受客观世界规范、原则的限制, 其创造性的丰富、广阔、深入程度都超越了成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强调力求还给儿童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生活, 以其独特的课程优势, 能让儿童的创造特质得到呵护及淋漓尽致的发挥。
例如在《走近膨化食品》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 聪明的林立洲在调查膨化食品的广告时发现了一个秘密, 他发现广告中有不少都在引导人们要多吃膨化食品, 如:“停不了的乐事!”“凯事利, 天然马铃薯, 越吃越有味!”等等。他想出一个金点子:如果我们在广告语或包装袋上加一些温馨提示, 就像人们在香烟盒上印一条“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一样, 既夸了膨化食品, 又能给买膨化食品的人提个醒, 别一下子吃得太多, 就能起到提醒大家的作用了。林立洲还特地设计了一条有趣的广告语来说明他的意图:“金豆豆, 真爽口, 少吃点, 聪明豆, 吃过头, 傻豆豆。”另外, 还设计了一幅包装图, 上面加了一条温馨提示:“豆板脆, 火辣辣, 少吃点, 不上火。”这一创意激起了全班小伙伴的兴趣, 他们兴致勃勃地摆开了小摆台, 来进行设计, 更多的包含着孩子们智慧和美好心灵的广告语和小包装诞生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强调孩子亲身经历, 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 活动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活动中, 有着无数的出其不意, 这些出其不意是孩子们在实践中创造火花的迸现, 或许只是如一点流星一闪而过, 也像一棵嫩芽悄然冒出。发现它、捕捉它, 不但要有敏锐的教育机智, 而且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给这份创造灵动的呵护备上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久而久之, 儿童可贵的创造特质就会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日益成熟和完善起来。
【洒扫应对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洒扫应对成语06-27
应对危机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07-20
公司危机应对方案06-07
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已转换11-05
口译应对策略10-11
网络舆情应对预案06-14
酒店营销应对策略06-17
护理人员应对措施09-17
命题作文应对策略09-23
金融危机的应对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