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指导(共6篇)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3.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人自身内部或外部的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
A.人生的素质和品德 B.人生的修养和境界 C.人生的情感和态度 D.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是()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战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传统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传统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传统
6.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共产党的领导 B.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7.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D.自由主义 8.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9.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和树立()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10.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A.正确的人生态度B.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和能力
C.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D.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他们的这种行为是()A.可有可无的B.职业要求的
C.多余的,因有专人打扫D.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12.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
13.陶行之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A.生物本能B.平等互爱 C.专一排他D.强烈持久
1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则称为()A.道德信念 B.道德理论C.道德品质 D.道德认知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精神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17.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的最基本的()
A.思想原则B.道德规范C.理论要求D.科学道理
18.下列关于法制含义的表述,相当于现代西方国家所讲的“法治”的是()A.法律和制度B.法律制度C.法制系统 D.依法办事的原则
19.下列选项中,对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错误的是()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允许有少部分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
20.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A.传统观念B.个人权威C.道德规范D.法律
21.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树立 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A.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 B.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C.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D.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治安
22.我国宪法规定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这一原则针对的主体是()
A.人民 B.公民C.选民D.居民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共和制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单一制B.共和制 C.联邦制D.邦联制 25.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A.罚款 B.罚金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26.甲研制出了一种汽车节油的新方法。对这项发明,甲可以享有()A.版权 B.著作权C.专利权 D.商标权
27.甲在某服装店挑选毛衣,店员向甲推荐了一款。甲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甲买下了这件毛衣。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甲的()A.财产安全权 B.损害求偿权 C.维护尊严权 D.选择商品自主权 28.甲从16岁时就有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800元。三年后已有一万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甲自作主张花3000元买了一条金项链。父母知道后很生气,于是甲决定将该项链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甲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D.不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活动 29.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A.某法官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D.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30.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是()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D.文物保护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是人生的()A.精神负担B.精神动力C.精神支柱D.精神向导
2.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A.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
B.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一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 D.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国与国之间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
3.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能够脱离个人而存在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可以离开社会
C.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D.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慎”是谨慎,“独”是独处,不与人交往 C.“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功夫,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D.“慎独”能避免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A.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B.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 C.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
D.分清荣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6.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A.必须是客观真实的 B.不一定通过法定程序收集 C.必须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 D.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
7.《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须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规定包含了()A.任意性规范B.委托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强行性规范 8.行政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被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A.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 C.行政主体认可行政相对人特定主体资格
D.行政主体对作出一定成绩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精神鼓励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A.自然人B.法人 C.非法人单位D.国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包括()A.野生生物 B.自然古迹 C.人文遗迹 D.自然保护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 4.D 5.D 6.A 7.C 8.B9.A10.D11.D 12.A13.C14.A 15.B 16.B 17.B 18.D19.D20.D21.C 22.B23.D24.A 25.A 26.C 27.D28.A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并非是舶来品或是新事物。中国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情感教育的启蒙思想, 比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等等;西方的情感教育思想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雅典的和谐教育。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情绪心理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情绪理论, 才为教育基本理论向情感培养方面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由于没有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支撑, 我国现阶段的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的是在借鉴、学习西方。
在我国近现代的教育理念中, 知识技能的培养一直被当做中心的内容, 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被凸显, 遮盖了教育的本质。原本应该是充满意义、丰富多彩、人性发展的教学活动, 变成了枯燥乏味、千人一面、标准划一的知识传授过程, 学习成为一种人们适应社会被迫的行为。由此, “应试教育”在中国得以不断强化, 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目标被背离, 结果是“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 高度抽象和概括, 如果只片面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就更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产生畏难逆反情绪, 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目标, 同时也具有逐步实现的现实基础。把人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让人幸福地生活, 这是教育的理想。只有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 才能使我们现实的教育向理想的教育目标靠近。情感教育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育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情感教育突出了学生独立的主体地位, 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 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 促进其对自我、社会、自然及三者之间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质, 实现学生个体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 课程性质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阶段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包含着众多的情感教育因素, 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仰, 还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法律素养, 都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成长成才过程中, 大学生对此有着现实的需求。这种自觉自愿的需求, 是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坚实的情感基础。教师在教学当中, 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 理论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事实穿透”的基础上, 引起“情感升华”, 从而达到“理论贯通”的效果。
(二) 教育规律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实际上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情感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会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在人的生理机能变化上。所谓人的情感体验, 是指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 客体 (在教学中表现为知识及其教学活动) 满足主体 (指教师和学生双方) 需要的状况所引起的主观态度体验 (如喜怒哀乐) 、生理激起 (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新陈代谢等变化) 、外显表情 (面部和体态) 的总称。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认知活动必须以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因外界信息刺激而形成“兴奋灶”为基础和前提。因此, 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 人性发展的需要
继“草莓一代”、“鸟巢一代”之后, 80后、90后又得到了一个新的称谓, “玻璃化一代”, 意指体质和心理双重孱弱, 大事小情轻轻一撞, 就有可能粉身碎骨。2011年初, 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共同发布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蓝皮书出炉。书中显示, 有57.9%的广州青年感到“压力很大”, 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广州青年最主要的压力;其次是钱不够花。面对与时俱进的压力, 青年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够完善, 有80%的青年认为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少或没有, 而朋友则成为他们求助最多的对象。无论是从教育的目标来看, 抑或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 这都是亟待改变的教育人性化的缺失,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不足的关键。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重建
(一) 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包括两个方面, 既要转变教师教的理念, 也要转变学生学的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性的课程, 学生具有学好课程的情感基础, 教师应不断巩固和扩大这种情感基础, 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于合法正当利益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回避, 还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利益的方法。这是使受教育者相信思想政治工作所宣传的东西的根本前提,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传递的是真情或假意的试金石。事实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是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中心展开的, 而成长成才恰恰是大学生最根本的利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始终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相结合, 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出主意, 多想办法。
(二) 创新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 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我们都要贯彻“以情育人”的原则,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主体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情感教育因素。这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才是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应该具有的本色。
首先, 要注重丰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蕴含丰富感情色彩的文化, 但是, 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 情感因素却又长期受到压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符合人性规律的发展。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情感因素更是被压缩到犄角旮旯, 灌输理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为自己辩解的最好借口。理论需要灌输, 这本身并没有问题, 但是, 应该是科学的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穿梭于思想政治课堂和现实之中, 学会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看待与时俱进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人格。
无论是老师, 还是学生, 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都离不开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离开了社会实践, 再完美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内化成人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实践,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激发情感, 感悟社会, 体验人生, 培养品格, 增长才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 师生的社会情感都会得到丰富和发展,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目标就能较好地融会贯通于学生自身的情感发展中。
其次, 要注重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修养水平。
教师的言行富有情趣, 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热爱全部倾注到课堂上, 真正进入教学角色, 就必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经过实验曾总结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指明了方向。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 书本语言比不上教师富有情感而又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这种丰富的美感对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巩固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要想把课讲的好一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在学习语言、使用语言上下工夫。
教师语言能力的提高, 就必须丰富自己的词汇。因为词汇是语言的物质材料, 美妙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通过丰富的词汇才能表达出来。没有丰富的词汇, 不可能有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词汇贫乏, 讲起课来语言就会苍白无力, 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信息时代语言的变化更加迅速, 从“给力”到“hold住”, 教师如果不注意更新自己的话语系统, 就可能被学生觉得“out”了,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当然, 教师在使用这些网络热词的时候, 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了丰富的词汇, 还需要苦练语言基本功。
教师还应自如地掌握运用非语言符号 (如表情、手势等) 的能力。因为, 语言虽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切现象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 但它的表达往往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 语言在表达人的情感上有时会非常烦琐, 有时可能又会辞不达意, 还有时可能会因为是“说出”而非“悟出”难以引起共鸣。动作和表情是情感的独特表现形式, 具有传递信息的特殊效能。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掌握和运用非语言符号, 不仅可以使其语言表达得到支持和修饰而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而且能够更自然、亲切、真实、丰富、细致入微和感人肺腑地表达某种情感、态度、意向和感觉。
摘要:情感教育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育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课程性质的要求、教育规律的要求和人性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情感需求;同时, 要注重丰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 还要注重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关键词:情感教育,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毛豪明, 等.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106.
[2]吴丽兵, 等.人的全面发展视界中高校德育理念的思考[C]//钟玉海.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新视域.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96-97.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7.
[4]余晓菊.论哲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 (3) :106.
2010年11月23日
转眼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要过去了,《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好十一周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这是绪论的第一句话,我现在也是一名大学生是所以我们的责任也在重起来。
刚来到大学是兴奋,到迷茫再到真正的理解大学,现在知道那么多年,我们是被老师哄着上学的。中学的老师说:“你们现在努力,等到考上了就舒服了”以为大学就是很很轻松的,慢慢才知道到了大学身上的担子重了。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如今的大学生已不是当年的大学生,不一定毕业出来就是国家的栋梁,驻足观望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芑不殆误时机,浪费年华?
在思德课上金老师讲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课题是人生规划、爱国、诚信和爱情观。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2010年,中国东部、南部海疆地区颇不安宁,乱象丛生。在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一张面对不断崛起中的中国的巨网正在若隐若现地形成。其中,既有偶然的巧合,也存在某些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如果运作适当,也未必就是坏事。从哲学上讲,坏事从来都可以变成好事,这并不是痴人的空谈。同时,要看到这对中国来说,只是一种成长中的烦恼。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力量等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与外部的摩擦也日益增多,外部势力日益感觉到中国的现实威胁,某一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应对这样一个迅速壮大的巨人,因而,开始出现某些联合的趋势。另外,西方的现实主义实力政治、殖民主义时代抢夺到的现实利益、冷战思维的残留等因素,都使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新兴超级大国的崛起,而尽可能要破坏其崛起的进程,企图扼杀之而后快,维护甚至要扩大自身的利益。能否使坏事变成好事,关键看中国采取何种心态、何种战略判断、何种对策措施。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 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 教权端势力、民 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 形 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V 型线 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
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 等问题; 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V 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 等.我们真的没钱吗?就在美军演戏期间,河北唐山宣布耗资18亿的曹雪芹公园即将动工,这真的是令人惊诧,不由使人想起了清末的慈禧,就在中日海上冲突正紧张的时候不惜耗资数亿白银修建圆明园,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中方惨败。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演,这是西方的一句名言。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正是以朝鲜报道为跳板,水陆并进直接攻击清朝腹心。其实日本队中国大陆的侵略野心因该追溯到明朝,真正的交锋时在丰臣秀吉时期,当时日本也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明朝的,当时明朝谁然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在朝鲜半岛进行阻击,但是由于明朝后期已经腐败透顶,军队战斗力很弱,在对日作战中屡屡败北。如果当时不是丰臣秀吉病逝而退兵,恐怕历史真的要改写了。
当然了唐山的这个真的是不算什么,湖南不是耗资50亿重建夜郎国吗?但是这个如果和上海的迪士尼公园比又要逊色很多了,那可是数百亿的大投资!但是这些东西能带了什么?的确能增加某地区的收入,但是投资的这些钱什么时候能收回?能增加中国的安全吗?能增强中国的科技能力吗?真的无法想象,我们造航母没钱,搞科研没钱,教育投资还是没钱,但是偏偏在一些无用的东西上再多的钱也不会怜惜。我们现在还没有一艘航母,印度比我们更穷人家都三艘了。我们现在还在用进口的飞机发动机,没钱搞研发。
我们所谓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器也是全部进口的。我真的不明白了,这就是我们的韬光养晦吗?历史的教训还不够吗?阿房宫、圆明园这些都是在历史上绝世的建筑,但是最后呢?我们只能看到废墟,更可笑的是有人竟然要重建圆明园,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再建还会再次被烧掉的,一个只会享受而不思进取的民族怎么可能长久的存在?
现在中国国内的情况我真的不想说了,打开新闻全是那些东西,这比外部的军事包围更加危险。如果信誉没有了,民心也就不在了,看看现在有钱的都把资本向国外转移,有能力的都把子女送到国外,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的公仆。腐败打了多少年了,可是结果呢?越打严重,包括军队也是如此!
何 为 诚 信 ?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的建立,诚信危机成为当代大学生突出 的问题,且愈演愈烈。从现实生活看,的问题,且愈演愈烈。从现实生活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诚信言行 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学生在诚信行 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 品质,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品质,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关 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的意 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的伟大使命 ——以诚为本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 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 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 处世的根本准则。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大学生朋友之间是建立在 诚信的基础上。诚信的基础上。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诚信是心灵良药。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在爱的情感基础上,爱情在不同的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人生在世应当与人为善,用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值得这样对待的人,这是爱,也是爱的责任。在写过的一段话中,我这样对自己要求:做一个懂得爱、珍惜爱、知道如何去爱的人。让我的爱人因我而感到幸福;让我的亲人因我而感到快乐;让我的朋友因为我而开心。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10分)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P49、523、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p4、弘扬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P535、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和基本意愿。67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的正确说法是()
A、它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提出的基本要求
B、它主要是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
C、它是对一切生活在中国的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D、它对海外侨胞不作要求
2、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具有:()
A、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B、国家强制力和预测力
C、普遍约束力和制裁力D、国家强制力和禁止力
3、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立法机关
4、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来维系
A、传统习俗 B、生活习惯 C、法律制度 D、个人喜好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诚实守信为重点B、思想教育为重点C、心理健康为重点D、理论建设为重点
6、国体决定了一国的国家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体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王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当街的商业门面房,袁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当王某得知
即将兴建的人行天桥将遮挡自己的房屋,就将该房转让给袁某。王某的行为违反了()。
A、诚实信用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公序良俗原则D、自愿原则
8、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
A、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B、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C、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D、鄙视和离弃祖国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9、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科学技术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
C、综合国力的竞争D、人口素质的竞争
10、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现实体现
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叫()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自治法规
12、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
13、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1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无私奉献D、改革创新
三、多项选择题(30分)
1、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
A、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争
B、在无数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从不低头
C、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
D、在抗洪斗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2、关于改革创新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B、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
C、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D、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人生价值评价应坚持()
A、能力大小与贡献大小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4、下列描述属于对道德本质描述的是()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的阶级特性决定了道德的阶级属性
D、社会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5、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
A、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
A、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
B、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C、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
D、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
8、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条件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前提
B、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和政体是政治前提
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前提
9、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B、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转化为理想
C、理想中包含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D、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
10、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B、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反映了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
D、法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11、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应该()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B、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C、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12、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平等性的特征
C、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法定性、决定于社会政治经济所能达到的条件
D、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权利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13、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具有:()
A、普遍约束力B、国家强制力C、制裁力D、禁止力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B、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C、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又是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
D、由全国各族人民直接选出的代表组成15、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
A、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而崇高
B、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同于一种宗教信仰
C、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个
D、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对”错误的划“错”(10分)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是无条件的。()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务员的义务。()
4、贡献和索取是人生价值中的一对矛盾,只有贡献大于索取,人类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5、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
6、要正确地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7、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8、依据我国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9、社会主义法律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10、王某年满19周岁,因受重大精神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王某不享有选举权。()
五、家简答题(25分)
1、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有哪些?
4、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5、浅析你对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理解。
六、[案例分析](10分)
张某,17岁,初中毕业后即与同村老乡一起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在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月薪1200元。春节回家过年时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部价值2000余元的手机,其父母认为,儿子买这么贵重的物品事先未取得他们的同意,要求把手机退还给专卖店,专卖店认为该手机并无质量问题,拒绝退货。张某则认为,自己是用打工赚来的钱购买的,且自己能够自食其力,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1.张某的观点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
领悟生活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C)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2、所谓人生观是指(C)。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A)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A世界观 B人生态度 C人生观 D价值观
4.(B)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A人生的自我价值 B人生的社会价值 C价值观 D价值标准
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A)。
A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B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D一个人动机的善恶
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机会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选择
7.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B)。A.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
B.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C.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 D.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
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D)。A.人际关系 B.平等互助 C.公共生活 D.人际交往
9.人生价值的本质是(D)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 C.社会离不开个人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0.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A.索取与享受 B.自我与他人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11.科学的人生观是(C)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12、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B)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1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D)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 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 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D.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14.对人生态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D)。A.人生态度就是人生价值观
B.人生态度就是低层次的人生观 C.人生态度就是指人为什么活着
D.人生态度是人们对待人生较为稳定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问
15、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B)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6、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B)
A.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B.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C.一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D.能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
17.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D)
A.身体发育匀称 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 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 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
18、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涵。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D)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1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C)A.个人主义 B.民族主义 C.集体主义 D.小团体主义
20、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A)。
A、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对于自然的利用和占有 C、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自然必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D、人与自然实际上是一种人与物的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人性善论的命题,正确的有(ABD)。A .人性天生是善的,人的好的品德与生俱来
B .人之所以异于禽曾,在于生来说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 C .“饥而欲饱,寒机遇欲暧,劳欲休”,这些都是人的本性 D .它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2、人的自然属性是(ABCD)。A .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
B .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 C .充满社会内容的自然属性
D .不是单纯的动物自然属性,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3、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ABC)。A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B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C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统一 D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原则 E索取与享受相统一的原则
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ABC)。A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B立足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C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 D时代的局限 E阶级的局限
5、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BCD)。A两者完全对立
B两者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E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
6.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以下指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有(CE)。A.个人的社会存在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的意义 D.个体的人生对于他人的意义
E.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7.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CD)。A.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E.人生价值取决于个人获取的社会地位 8.以下几种价值观错误的是(ABD)。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个人主义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D.合理的利己主义 E.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9、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BE)。
A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的世界观总是通过观察和处理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方法表现出来 C世界观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 D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E世界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
10.下列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是(ABCD)。A.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B.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C.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D.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E.要有社会关系作背景
11、.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认为:“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人生的意义,具体表现在(ABC)A.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B.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C.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事业成功的需要 D.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E.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功的唯一条件
12、下列属于错误的人生观的是(ACD)。A、享乐主义人生观 B、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C、拜金主义人生观 D、个人主义人生观
13、“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 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已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 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这段话的意思是(AD)
A、不创造社会价值不能就实现个人抱负 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14、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D)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D.互助原则 E.功利原则
1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E)
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D.有竞争就无法合作,合作就不存在竞争
E.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16.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有(ABCDE)。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地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E.寻求适当的心理咨询
17、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人际吸引因素包括(ABCE)A.正确的人生观 B.良好的心理品质 C.高尚的品德修养 D.奢糜的生活作风 E.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18、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ABCDE)A、志向宏伟
B、意志坚定 C、情绪乐观
D、为人豁达 E、办事认真
19、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包括协调(ABCD)。
A自我身心的关系 B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20、在人生道路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可持续发展观(BCD)A.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 C.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环境 D.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生态的健康发展
三、判断题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看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少物质贡献。(错)
3、马克思说,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错)
4、人生价值的评价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对)
5、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对)
6、人生态度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错)
7、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生观。(错)
8、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难以统一起来的。(错)
9、“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人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错)
10、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对)
11、马克思说,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错)
1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人生价值观。(错)
13、增进心理健康的唯一方式是进行心理咨询。(错)
14、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是现代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
15、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错)
16、合作则双赢,竞争则两败。(错)
17、人生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说谁掌握的知识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错)
18、在市场经济下,“人对人是狼”。(错)
19、健康即是体质健壮,没有疾病。(错)、个体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个体利益高于社会利益。(错)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C
3、A4、B5、C6、C7、B8、D9、D10、D11、C12、B13、D14、D15、B16、B17、D18、D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3、ABC4、ABC
5、BCD
6、CE7、CD8、ABD
9、ABE10、ABCD11、ABC12、ACD13、AD
14、ABD15、ACE16、ABCDE17、ABCE18、ABCDE19、ABCD20、BCD
三、判断题
1、T
2、F3、F4、T
5、T
6、F
7、F
8、F
9、F
10、T
11、F12、F13、F14、T
课时数过少而教材内容专业性强。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的安排, 法律教学部分的课时数为十个左右。在极为有限的法律教学时间中要讲述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一系列法律内容, 显然对于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在课时数过少的状态下, 教师只能尽力赶进度, 一些很重要的法律知识无奈下只能一带而过, 没有足够时间深入讲解, 更不用说一般法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富有魅力的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几年来学生的反馈我们看到, 原本学生对于法律部分非常感兴趣, 但是由于讲述内容多、时间短, 好多东西来不及消化, 浮光掠影一般, 并未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 法律教学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
案例使用率不高。在法律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运用大量的案例, 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 加强记忆。但是由于课时紧, 导致无法将更多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之中, 很多法律知识仅仅靠教师单纯讲解法律内容来灌输给学生, 这样使得学生接受知识比较困难。
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落实到实处。《基础》课中一般含有6个课时左右的实践学时,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地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可以说, 如果这点能够顺利实现的话, 将是最有助于大学生接受相应的教育的教学手段。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多种客观问题的存在, 实践教学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专业素质欠缺。目前任教的《基础》课教师, 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有其他专业的老师。更有甚者, 有些学校用辅导员来做《基础》课教师。真正学习过法学专业的教师数量非常少。法律知识的积累在短期内很难形成。一知半解的教学必然会带来一些知识传授中的错误发生。还有一些老师虽然具有相关的法律背景, 但是缺乏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讲授中就会过于强调法律知识而忽视了法律精神的培养, 这也有悖于《基础》课法律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学的目的
最基本的是要明确课程法律教学的目的。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些老师认为, 法律教学应该给学生传输更多的法律知识, 特别是生活中较为实用的法律知识多多益善。在他们看来, 应用型的法律知识掌握之后才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 至于一些“无关痛痒”的法律就懒得去讲解, 比如宪法的相关内容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内容。
不得不承认, 《基础》课中法律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 大部分大学生并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靠着十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是很难掌握现行的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的。综观整部教材的编排, 也不难发现《基础》课中的法律教学的目标很显然并非法律知识的传输。这是因为:
首先, 没有详细学习法学专业知识的必要。在校的大学生, 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外, 所修读的专业与法学并无多少关联。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 大学生需要研读好本专业的相关内容, 这才是未来其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法学专业知识, 并不符合现今这种专业分工的趋势。如若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使其具有法律精神, 培养其具有法律意识的话, 才真正达到了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次, 短期内全面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不可行性。法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部门法的学习都会持续一个或两个学期。就算是有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生依然会有诸多不甚明了之处。现行的《基础》课本中每一章内容里都含有几部甚至十几部法律。每部法律的介绍都非常简单, 甚至会给人一种概念罗列的感觉。如果教师定位于教授专业法律知识的话, 在十个课时左右来学习这几十部法律是绝对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最后, 《基础》课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性。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一个方面需要专业法律人士的推动, 另一个方面需要提升非法律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识。法律专业人士毕竟只是社会中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绝大多数还是非法律专业人士。如果能够使绝大多数的非法律专业人士了解法律规则、遵守法律、依法行事, 那么依法治国的基础才会打得足够深厚。反观《基础》课, 它的受众绝大多数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 应有目的地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培养对法律的了解, 宏观把握依法治国理念, 使其自觉自愿地遵守现行的社会法律规范。单纯几个条文的宣讲自然达不到这个目的, 因而, 还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法律意识培养方面。
三、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学的对策
1.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重点
为了走出现今《基础》课教学困惑, 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的重心。从原本的法律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尝试按照法律体系总结归纳后进行框架式法制教育, 尤其注重宪法思想的教育。在法律体系教学中, 适当引用全民比较关注的案例, 除了法理分析外, 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法治思想的总结。另外, 可以搜集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生动有效地讲解可以使学生对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产生更为直接且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去关注法治动态以及阅读何种法律书籍等, 注重从宏观方面引导学生, 为学生答疑解惑, 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提升法律素质。
2.强化案例式教学
法律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案例教学。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 使学生在思考、分析、研讨中从现象分析出本质, 从而得到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寻找经典的案例, 只有找到这种案例, 学生通过分析必然可以有效地开阔视野, 加上教师从提升法律意识的角度加以引导, 自然会达到提升学生法制观念的目的。在这里, 教师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如何能够找到简单却有代表性的案例, 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努力。
3.尝试丰富教师角色, 进行分工授课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法律专业学习的背景, 可以尝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分工授课的模式。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道德教育部分, 而法律教学的内容则交由学校中专业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来承担。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法学专业教师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法律应用经验, 也可以尝试邀请法官、检察官等法律专业从业人士从实践的角度来学校和学生交流, 开阔学生的视野。
4.改革考试考查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课程考核的主要模式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所得总成绩。卷面成绩一般会占到总成绩的60%~70%, 这就是说, 在学生考试成绩中还是以理论成绩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变知识为实践。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不仅要了解这种规范, 更应该学会去实践这种规范, 做到“知行合一”。因而, 《基础》课考核方式应加大对法律实践内容的考核力度。比如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为题目, 开设学生模拟法庭或者模拟事件现场,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也可以学生之间根据对实际生活的了解, 做相互之间的法律实践水平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来给出具体实践分数, 以便于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全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2]胡姝, 刘宇.加强高校法制教学的几点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6) .
【法律基础期末考试指导】推荐阅读:
实用法律基础答案全部05-25
思修论文法律基础11-03
法律基础教案第七章07-14
法律基础知识读本教案11-02
房产纠纷法律基础知识07-16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11-01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目1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在线作业10-29
秘书基础期末复习卷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