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和谐互动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生和谐互动(精选8篇)

师生和谐互动 篇1

-----“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阶段性小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被新课程理念所代替,语文课堂也逐渐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有了诸多可喜的变化,尤其是语言表达方面,我们更加尊重学生学情,营造民主的氛围,注重对话与交流,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课堂还是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往往是几个学垄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光听不说,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弄得教师满头大汗满堂灌,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那么,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提供机会人人参与。每一个孩子都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都要不断学习、走入社会,所以不能够忽视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即使进度慢一些,耽误一些时间,也是很值得的,让每个孩子都体验,而且不断地体验,对于他这个“个体”而言,意义重大。刚开始的节奏慢一些没有关系,学生的能力提高后,就会又快又好了。

课堂上除了安排各种语文活动,师生、生生交流还是语文课的基本形式,怎么才能让学生“自主交流”?怎么让学生“愿意表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尊重”二字,课堂是表达思想的地方,是相互对话的场所,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孩子都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也是犯错误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发言多么幼稚,考虑多么片面,表达多么不清晰,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尊重,学会倾听。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要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的想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老师总是“设一个圈套让学生来钻”,如果老师总是“预设一个标准答案让学生来猜”,如果老师总是“一言堂”,如果课堂总被那几个学生“霸占着”,那么,这样的对话就是“不平等对话”,就是“缺乏了尊重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怎么能够愿意表达呢? 2.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把答案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老师可以适当与孩子一起来说。如果问题的确有较大难度,老师可以适当引导、提示,把问题化解成几个细小些的短问题,便于学生回答。这样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们都应该积极鼓励。即使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也不要批评,而应该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表达

有的老师抱怨学生“不会说”,其实还是我们自身的方法太少。实际上,说话是要教的,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的“说”,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谁都会,但是说话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老师要教的东西很多,说话的态度,说话的表情,说话的层次,说话时的身体语言。这都要经过训练,例如教学生评价别人,要告诉他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要引导他们学会分节概括再整体归纳;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表达清晰„„年龄越低的孩子,越要“细化”,“分解开”、“反复练”、“教方法”。

三、改变模式,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条件

现在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传统的封闭形式,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和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就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此外,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学生间的彼此了解。

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学生成功时,教师的“你真棒!”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光荣;当学生失败时,教师的“我相信你能行的!”带给学生的是莫大的信心;当学生进步时,教师的“我发现你比以前更加优秀了!”带给学生的是最好的鼓励;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的“你真勇敢,下一次肯定会更好!”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莫大的信任。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只要运用好这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真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的运用,关键在于课件。教师设计课件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着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现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内容,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声音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但在应用时应注意声音的强度,一般宜采用舒缓的轻音乐动画要讲究新颖、适用;整体内容要尽量追求新颖,贴近鲜活的生活实际。

师生和谐互动 篇2

1. 在课堂中,老师学生互动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笔者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对本校和外校一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听课观察,很多老师认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老师教,学生学”模式,是教师讲给学生、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通过笔者与很多数学老师的交谈中,他们也是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也明白师生之间是能产生互动的,但是我国对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还是老师始终是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在老师可掌控的范围内的,甚至理解为老师提问题,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肯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些.师生互动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层面上的互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沟通、理解、信任的过程.我国的课堂教学显然是没建立起这种过程.笔者曾经跟学生进行过这方面的交流,学生也愿意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但很多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在课堂学习中,不敢甚至不愿意与老师建立互动的关系.

2.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公平、差异现象

学生之间水平层次不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和成绩好的、表达好的学生进行交流.有些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也羞于表达,造成在课堂中有的学生经常被提问,有的学生一个学期可能都没回答过问题,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这种现象对师生互动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师生互动是这个课堂中所有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而不是少数人的互动,没有所有学生参与,这种互动就是失败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成绩好的对一道数学题反应很快,成绩不好的要思考很长时间,课堂就那么短的时间,因此很多老师都喜欢提问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久而久之,造成整个课堂就是成绩好的和老师在交流,成绩不好的就被排除在互动之外.

3. 程序式的教学也影响到师生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答案也在自己的心中,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学生只不过是机械地配合着,都是在回答一些“是这样的”“对”.这种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互动只能导致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人的交流,而不是大家的交流,这样就失去了互动的意义了.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是一种相互间平等的关系,是大家共同进步的一种互动,而不是老师占主体的互动,这样就失去了互动的意义,也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造成一些差生的心理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解决方法:

1.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向老师进行提问,形成在课堂中学生都勇于提问的课堂氛围,开发出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努力形成以下理念: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是相互平等的,不存在谁属于支配、谁处于被支配的关系.教师应该认识到在课堂中不是简单地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培养学生向前发展,建立起师生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 在课堂教学中要消除差异、不公平的现象

老师应该采取民主化的方式,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不偏不倚,不偏心,公平公正,对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要公平对待,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间的互动,这样互动教学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当然学校也应该改变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改变只注重老师的教学和考生成绩的体系,这种体系会促使老师主要抓成绩好的学生,会放弃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采取同样积极的策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觉到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课堂互动才能进行.

3. 改变程序式的教学模式,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和谐发展 篇3

一、教师的铺垫是前提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和知识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可行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多样性,要设计好哪些知识点和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在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时间多少等等。备课时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例如在讲授牛津版教材8B第二单元Reading:A trip to Hong Kong 时,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通过学生对香港的向往及标志性建筑认识,从中提出教学要求和目标,为学生的理解交流作良好的铺垫。教师主要做好指导引入工作,排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1.Have you ever been to Hong Kong?2.If you go to Hong Kong,which place will you go?这样,使大多数学生能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要了解某样食物的好奇心而产生探求事物和知识的渴望。

二、学生的自学是基础

例如8B第二单元Reading:A trip to Hong Kong: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Kitty的香港迪士尼之行。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速度浏览阅读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方法,并独立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如下),从而体现出阅读的效果。

1.Password questions

(1)c_____ two people or things

(2)f_____ very good;excellent

(3)i_____ located inside a building

(4)m_____ feel sad because you can no longer see sb

(5)p_____ a public celebration of a special day or event

(6)s______ of the type that is being mentioned.

2.Complete the table about the trip

先找出表示时间的词汇,再依次填写地点和活动

三、组内的交流讨论分析是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始小组分析讨论。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方面各具特色,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小组要重新调整,但永远要保持每组6人,组成是(优生2人,良好生2人,后进生2人),每组的优良差生进行互换互调,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相互间积极地交流和互动,并且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在课堂上,小组汇报交流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通过预习对课文的了解情况,主要交流本课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组内成员采用相互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优生)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

四、组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信息共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小组讨论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选择讨论比较成熟充分的小组代表发言,可以是优生也可以是良好生或差生,汇报该组在自学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其他各组做出相应的补充、提问和评价,再由各组一一提出本组的没有解决的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经过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

五、随堂练习是检验效果的手段

如:通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回答相应的任务和问题,进一步巩固对语言知识理解。

True or false:

1.Space Mountain is not very interesting.

2.Kitty thinks the parade of Disney characters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day.

3.Tourists cannot take photos with those Disney characters.

4.Kitty and her parents bought some key rings in the park

Questions:

1.How did kitty get to Hong Kong Disneyland?

2.What is Space Mountain?

3.How long did they spend at Disneyland?

六、评价与反馈是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依据

对合作学习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课后调查,反思与评价对改进课堂教学十分有利。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发、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而对学习过程及结果及时、准确的做出评价,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坚持以评集体为主,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经过辛勤努力取得的进步,看到同伴之间共同奋斗获得佳绩,进一步明白小组学习的意义和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有利于增强各小组合作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对困难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这样既可以监督他们在学习中的惰性思想,还可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师生互动论文 篇4

浅谈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琳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下面写下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浅显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在教学中,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起到的`特殊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由于不少学生存在着害怕出错的心理,在合作交流时往往只是个别学生在唱主角,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尽量鼓励学生勇于交流,积极参与,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给后进生多一点机会。

第二、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想法简单,只知道自己的是对的、是最好的,不明白有时候其他同学的意见更好。

第三、培养学生乐于赞赏的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往往是各抒己见,我就经常鼓励学生要愿意赞赏、欣赏他人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而且这也是乐于倾听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125×88时,问学生有什么办法时,让学生讨论,学生边讨论边动手,得出了好几种解法,比如125×(8+80),125×8×11等等。但有些差的学生连一种方法也想不出,我就让想出办法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让这些差生仔细听,这样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再者,虽然说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运用合作交流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1)当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困难时,我会让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要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一般的学生学生来讲,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就让学生动手合作交流,很顺利的用不同的方法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时,我会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这样不仅能很好的突破重点和难点,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互动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篇5

单位: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姓名:赵德奎

摘要: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课堂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教学效率 教师业务水平灵活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基础。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信息量、先进的教学理论、领会教学大纲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搞好教学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这些武器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但要搞好教学光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师生的灵活互动,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正是通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意图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知识面、信息量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宽,信息量大,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强,课堂授课就生动,学生就肯学,愿学。教师的素质低,各方面的能力受限制,所讲的知识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不光不喜欢这个教师,还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而不喜欢这个学科。为此,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使学生也受益终生。

2.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丰富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并实现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

二、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

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教学来说,仅靠自身水平的提高是不能很好的搞好课堂教学的。要搞好课堂教学,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只有师生互动这一环节的成功进行,才能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搞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教师教法的灵活性

(1)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愈明确,学习态度愈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愈高。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掌握英语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们可以明确感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应该说是与社会需要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好英语重要性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利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好动等。

采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达到目的。比如,课堂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想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英美国家的国情地理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

(2)究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愿意、在行为上主动、在方法上科学地学习。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是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配合以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是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二要善于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英语难学的畏难心理,树立起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利用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媒体指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包括实物、图画、地图、图表、卡片、模型、简笔画、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的体态语言等;电教设备包括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影碟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电影机等。媒体可为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有助于创造英语环境,使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并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可参加活动,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媒体的使用对小学、初中学生尤其重要,如:教鸡蛋、香蕉、苹果等英语单词,若老教师从口袋里一一拿来这些实物,会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开门关门的动作来教动词的将来时、进行时、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态,叫几个学生站起来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等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来做卡片、制挂图、制幻灯片、甚至制课件,学生在课外都兴趣盎然地制作,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出现,都乐于上英语课。开展这样的活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会大大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2.引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就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所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徐胜三说:“实践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握中小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运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常见的课堂活动有:三分钟Free Talk、值日报告、新闻报告、问答、对话、朗读、复述、角色扮演、情景会话、专题采访、辩论、讨论、想象、讲故事、猜谜、游戏、抢答等各类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常见的课外活动有: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阅读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短剧、小品表演、英语角、英语节、交英语笔友、收集和辨认日用品上的英语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有新颖性,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不可长期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要以能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前提。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知兴趣。兴趣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或造成一种悬念。不能忍受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驱使自己采取获得新知识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讲解语言知识时,要善于设疑布障,创设问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了practise doing之后,马上出这样一道题She often practices_English.A.speak B.speaking C.spoken D.spoke.学生马上说出正确答案是B,此时,我说Is it the only correct answer?于是又有人说出C也正确,我让他向全班学生说出理由后,再提出若把其中的两个答案都填上也正确,应当怎么填?这样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类似地教了can’t help doing后,可出She can’t help____the house because she is busy making a cake.A.clean B.cleaning C.cleaned D.being cleaned这类的题;学了prevent„(from)doing后,可出We must prevent pollution__happily.A.from living B.living C.tolive D.lived之类的题;学了It has no choice but to lie down and sleep.懂得介词but后可接不定式之后,可出He thinks of nothing but_more for the people.A.do B.to do C.doing D.does之类的题等等。

英语教学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完美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除了发挥自己的授课才能外,还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如开展演讲、节目表演等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要搞好英语教学,需要多方面做工作,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才能有保证。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英语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王文福.《初一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2001

师生互动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单位: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姓名:赵德奎

师生共建交流互动平台 篇6

执教:荆门市钟祥二中/刘金秀

点评:荆门市教研室/罗昭旭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交往互动。交流互动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教互学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是我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矩形》一课的案例。

教学实录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义?同学们知道吗?

生1: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讲规矩,不讲规矩是不行的。

生2:我想,它的意思是不用圆规画不出圆来,不用矩尺画不出方形来。

师:说得很好。你们见到过矩尺吗?

生1:没有见过,可能是我们用的三角板吧?

生2:我爸爸是木匠,我见过他用过的曲尺,可能这个曲尺就是矩尺吧?

师:是的,木匠用的曲尺就是这里所说的矩尺。这个矩尺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师拿出自制的矩尺,如图一:

生1:可以用它画直角。

生2:可以用它画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现在,我们以矩尺为工具,演示平行四边形在矩尺内的变化情况(老师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这个矩尺的直角内(如图2),让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与矩尺的一边重合,我们可以让角α变化,当它变为直角时(如图3),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生1:是长方形。

生2:是矩形。

师:说得对!这是我们小学学过的长方形。从这里可以看出,长方形与矩尺有关,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矩形。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板书课题----矩形,并且板书矩形的定义)

(用俗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引入新知,创设了问题情景。这个俗语不仅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也突出了矩形的一个基本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一句俗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所学内容的高度专注。)

●教学活动二:探究性质

师:你们从演示过程看,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那么它有什么性质呢?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分组讨论,气氛活跃)

生1:矩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生2:矩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生3: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师:大家说得都很正确。因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还有那些特殊性质呢?

生:由矩形的定义可以知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请你结合图4,说说为什么?

生:□ABCD中,如果∠ABC=90°,那么,∠BAD=90°,

∠BCD=90°(平行四边形两邻角互补),∠ADC=90°(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教师板书: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或矩形纸片试一试,看它还有什么特殊性质。

(有的小组的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互相协作,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量对角线的长度;有的小组的学在叠矩形纸片。教师参与其中生。)

师:说说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性质?

生1:随着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也在发生变化,当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时,通过度量发现,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

生2:老师,我通过叠矩形纸片,发现了矩形的对角线不仅互相

平分而且相等。

(学生上台叠纸演示,图5是学生沿虚线折叠后展开的图形,其中OA=OB=OC=OD,即AC=BD。)

师:很好,大家通过度量、折叠纸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结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教师板书: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生1:由于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还可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生2:老师,我还发现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生3:老师,我还发现矩形沿着两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能够互相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这里,老师提出问题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度量、叠纸,采用合情推理得到矩形的性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学生探索不止,余兴未尽。)

●教学活动三:识别矩形

师:刚才,我们探究了矩形的性质,有的同学好象还有新的发现,课后继续讨论吧。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反过来满足什么条件的图形是矩形呢?联系矩形的性质想一想,思考后回答。

生: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师:回答正确,这是矩形的定义。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师:需要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生:只需要三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因为三个角是直角,则两邻角互补,得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矩形定义就可以判别它是矩形。所以,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教师板书: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师:请同学们动手画图:画△OAB,使OA=OB,反向延长OA至C,OB至D,使OC=OA,OD=OB,连结AD、DC、CB,你能从画图中发现什么结论吗?

生1:因为OC=OA,OD=OB,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OA=OB=OC=OD,所以,AC=BD。

生3:它是矩形,因为∠OBA=∠OAB,∠OAD=∠ODA,所以∠BAO+∠OAD=90°,可知,∠BAD=90°。即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教师板书: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一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图,让学生从画图过程中得到启示,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四:解决问题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开心,很愉快。我们研究了矩形的性质及什么样的图形是矩形。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几道题(屏幕显示)。

1.如图6: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cm。求BD与AD的长。

(学生讨论后写解答过程,放在投影仪上显示,师生共评.)

2.怎样检验教室门框是不是矩形?

(此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工具测量,说明测量方法和结果。)

3.以矩形和其他图形为基本图形,设计一个组合装饰图案。

(此题让学生课后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评出优秀作品,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反思: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利用学生熟知的俗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矩尺”即“曲尺”是木匠常用的画图工具,由它激发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是“活”。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测、叠、画等动手实践活动进行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矩形的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与交流的空间。三是“实”。通过三个练习,让学生理解并会应用矩形知识来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节课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有些内容做成课件进行演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点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在这节课上力求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俗语----把学生引入求知的胜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人们所熟知的一句俗语,其中蕴含着数学知识,矩尺引起学生的回忆与联想。一个木匠师傅的小孩回答了矩尺和它的作用。矩尺和矩形有着内在的联系,用矩尺可以画出矩形,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一句俗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求知的胜地。

师生和谐互动 篇7

1. 加强教学互动活动设置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互动性的重心主要倾向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很少关注, 也没有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训练, 还要重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正确把握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设置互动环节。例如, 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掂一掂, 感觉一下500g的书本的重量, 然后再感受一下1000g书本的重量。也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袋 (500g) 盐的重量, 再估计一下1000g盐的重量。通过让学生手脑结合来建立千克重量的概念, 将知识学习和互动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一边学一边通过直接的经验活动来掌握这些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的具体事物来表现, 以互动形式强化知识学习。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

加强师生的互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学生并不是机械地学习知识, 而应该和教师一起参与其中, 这才是有效的课程学习。课堂上, 教师必须明白知识教学和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让他们学会提问、探究、合作式学习, 将学习变成动态的、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以“周长的概念”教学为例, 学生明白, 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是要将所有的边长都计算出来。如长方形的菜地, 长15米, 宽9米, 菜地有一面是靠着墙, 那么需要多长的篱笆才能围成这个菜地?题目中菜地3条边的总长度就是篱笆的长度。但是, 对于学生来说, 怎样通过3条边来计算篱笆的长度, 他们还难以理解。据此, 教师可以把他们分成四人一组, 将文具盒和书当做篱笆, 利用教室的墙面去围成模型,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证实周长的概念, 通过动手实践, 让学生轻易地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重视课堂教学的平等性

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 这个前提注定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合作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不是自然形成的, 它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与学的互动性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至上”的观念,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够让课堂教学环境更加和谐、宽松, 才能构建真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过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虽然也存在师生互动的局面, 但都是机械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或者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这样的互动形式多是由教师单向主导,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甚至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因此, 这种互动也只是形式上的。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师生平等、相互理解的双向关系, 师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 师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

4.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观察方法, 让他们学会在数学事物的表象中观察数学本质, 掌握规律, 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和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 合作交流探讨, 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例如在三角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教师手中拿一个三角形并用手挡住, 只露出三角形的一角, 然后给学生介绍三角形的种类, 让学生猜测教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学生们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了。教师通过此类互动教学设计, 让学生不但对三角形有了更多的认识, 还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这样的课堂互动教学才是有效的。当前, 小学数学教师都重视互动实践, 并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这是教学的新突破。然而, 有些小学数学公开课和示范课,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丰富多彩, 但是实际上还存在形式主义。因此,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应该注意效果, 做到教学互动目的性明确、效率高、质量佳, 让数学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生和谐互动 篇8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23-01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互动,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师生互动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始终,课前预习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后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的互动,从不同角度形成有效切入,帮助学生展开多元互动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打造过硬的数学品质奠基。

一、教师预设与学生预习和谐共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和学生的课前预习有直接的关联。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完善,教师要给予帮助,在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进行全面调研之后,给学生布设课前预习任务,并对这些预习任务进行检查,确保预习质量。这也是教学互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对学情了解深刻透彻,才能制订前瞻性更强的教学预案。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预设: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数与数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两个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3与9、2与12、4与16之间可以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呢?2×6=1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用自己的话说说2与12、6与12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内容进行检查,学生大多能够轻松完成预习任务,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教学预设是顺利实施教学措施的重要前提,能有效促进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力,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任务。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预习,师生互动启动后,相关教学措施才能有效落实。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

数学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充分放权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互动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绝对不代替,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帮助,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进行合理疏导,要讲学生探究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讲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强调学生容易出现问题错误的环节。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交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理解数理概念,促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形成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出一个数,让学生用自己课桌上的材料来表示,方法不限。学生很快行动起来,有折纸的、有涂色的、有剪纸的,教师不时给予提醒,尽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展示时,有的学生用苹果切分来表示,也有的学生在圆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课堂学习探究气氛浓厚。教师为让学生建立分数的相关概念,让学生自己找学习材料,用不同方式来进行展示,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引导也正是新课改合作学习的基本精神。教师点拨、学生操作,由此建立起的认知当然是丰富的、生动的。

三、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互通互助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要获得理想效果,需要教师注重预设和引导,也要及时调度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在课堂预设阶段反思,能够提升预设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矫正;在教学结束后反思,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为后面的教学服务。在师生互动范式构建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赢得构建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适度调整,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促使教学走向正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很多学生不以为然,都在闲聊。教师随即调整教学策略:“我想考考同学们的听力,看看谁能听得明白,判断正确。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还剩多少张饼呢?”有学生喊还剩4张,也有的喊剩张,还有的说剩张。教师笑而不语,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启而不发的状况,迅速做出教学调整,这就是教师教学反思的结果,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捕捉到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利用问题投放来引发学生辩论,这也是师生互动的基本特征。

在小学数学师生和谐互动过程中,教师是各种构成最活跃的因素,要积极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帮助学生做好预习,为师生有效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要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反思,能极大地提升师生互动的品质。

上一篇: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下一篇:安全生产“三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