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9岁(1980年10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Mo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2 年5个月]

公 司: XX汽车上海设计研究院

行 业: 汽车及零配件

职 位: 主车身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

自我评价

1.有独立设计开发能力,能根据整车开发计划,完成车身各阶段数据的设计、校核,与其

他设计、生产部门配合解决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2.熟悉整车开发流程,了解多款轿车的车身结构和设计规范,熟悉主断面和四大工艺。

3.掌握GD&T知识,能进行公差分析。

4.精通CATIA进行3D建模和2D工程图,熟练各种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Project,PS。

5.具有良好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重工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技术研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08 /4--至今:XX汽车上海设计研究院(150-500人)[ 2 年5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车身部 主车身工程师

1.完成某新开发SUV车型的侧围设计,完成工程数据的设计、发布,根据工艺反馈优化数

据。

2.完成某新开发Sedan车型的侧围设计,包括主断面设计、校核,初版工艺数据制作。

3.完成某加长车型设计,并参与样车制造过程,熟悉样车试制。

4.完成某两厢车改型项目,后背门一圈项关键的车身设计。

------------------

2006 /6--2008 /4:上海XX汽车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1 年10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车身处 车身设计工程师

1.负责主车身的设计、匹配、优化工作;

2.完成商务车安全带固定点的设计开发,制定MPT、Tender sheet等文件,按国家标准完

成试验,跟踪零部件开发、验收,指导装车,完成批量生产;

3.完成商务车的优化改进工作,车顶加长、匹配新发动机,电动拉门等;

4.完成A级车车身部分优化设计工作,技术文件的维护,匹配问题的解决。

教育经历

2003 /9--2006 /7上海交通大学 模具设计与制造 硕士

------------------

1999 /9--2003 /7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证书

2004 /6 大学英语六级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熟练),读写(熟练)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2

关键词:模具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是先有中等职业教育, 后有高等职业教育, 而且两者原来都是终端教育, 不存在衔接。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受到重视, 一部分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需要进入高等职业院校, 由此产生了中高职衔接。过去, 由于从中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较少, 中高职衔接的矛盾并不突出, 近年来, 随着高职生中中职生比例的提高,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模具是工业的重要基础, 是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70%~90%的生活用品或工业产品加工都离不开模具, 模具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及投入市场的周期都要依赖于模具的开发与制造, 特别是电子、摩托车、航空、轻工、汽车等行业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模具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所需模具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因此, 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迫在眉睫。

一、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一) 德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德国的中高职在衔接的过程中, 中等职业的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之前, 除了具备高中文化程度外, 还必须具有一定时间的从业经验或经过一定的补习, 方可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二) 美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美国的中高职在衔接过程中, 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都有极大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衔接模式接轨,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都呈系统性, 两者通过课程体系和大纲的对接保障其衔接的顺利进行。

(三) 英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英国的中高职在衔接过程中, 以国家出台资格证书为特点, 认可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资格及相对应的学校的文凭, 并且两者具有就业与升学同等的效力, 使得职业资格的获得者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权利。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高职衔接以“五年一贯制”为其基本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的“五专”实行学分制, 规定学生毕业前至少修满220学分, 学生在前两年公共课学习结业后允许进行一次专业选择, 在具体教学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五) 我国大陆地区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我国大陆地区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多种多样, 既有“对口招生模式”、“分段贯通模式”, 也有“五年一贯制模式”。“对口招生模式”是指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通过三年的中等职业学习, 通过一定的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遍采取3+X考试模式, “3”主要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课程, “X”指专业综合考试, 各个地区, 根据不同的专业, 制定不同的专业综合课程。“分段贯通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合作, 通过分段贯通、联合办学。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招收初中毕业生, 先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毕业后按照考试成绩, 选拔一定比例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 这就是常说的“3+2”模式。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出现的问题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一些共性问题, 也有一些专业的个性问题。例如, 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衔接就是很多专业在衔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而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定位就是专业的个性问题。

根据前期的研究可知, 很多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 出现重复开课, 此外, 一些学校在选教材的过程中比较随意,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直接选用高职教材, 既加大了教学难度, 给后期的教学带来极大的麻烦, 也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了极大的挫伤, 浪费了公共教学资源。

此外,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和普通中学的基础有很大的差别, 给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授课带来麻烦, 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为例, “工程力学”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拉伸、压缩, 扭转, 弯曲、剪切等变形, 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 对力学基础有着较高的的要求, 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普遍可以很好很快地掌握这些内容, 但是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却无法很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其结果是最后考试的时候, 其差距非常明显。凡此种种说明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 有许多困难亟须解决。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对策

要做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高职衔接, 系统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模具人才, 首先就要区分两者的定位, 然后根据不同的定位, 做好各自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再根据各自的不同定位及课程体系, 做好教材建设。

在定位过程中, 要注意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 其培养的方向是技能型人才, 着重基础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着重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 发挥引领的作用。因此,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衔接过程中, 模具中等职业教育偏重于模具制造方向, 重在加工方向, 模具高等职业教育偏重设计, 要求学生不但具备加工能力, 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模具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必须从设计到生产加工都可以跟单进行, 这样方可达到教学要求。

综上所述, 两者的定位差距非常明显, 其课程体系的安排也有很大的差距。中等职业教育以加工为主, 因此, 对学生的车、钳、铣、刨、磨等技能要求较高, 在制定模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 要突出实训课程教学。模具高等职业教育对设计有一定的要求, 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制定模具过程中, 加大这方面的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和学习。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 教材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材建设是事关中高职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 做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建设非常重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有两门核心的专业课:“塑料工程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做好这两门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至关重要。

未来十年, 我国模具根据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 将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 提高模具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 需要克服定位偏移, 生源结构脱节, 人才培养层次不清等问题, 做好专业定位, 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辛琳琳.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 2011, (1) .

[2]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7) .

[3]郭扬, 王琴.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述[J].职教论坛, 2008, (1) .

[4]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 (3)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3

模具专业学习模具CAD/CAM软件应用、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产品成型工艺制定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现代模具制造设备的使用等。主要在模具生产、设计等岗位工作,专业就业对口率较高,起薪较高,发展前景好。建议空间感强,读图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报读。

模具设计制造行业情况简介

模具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80%以上的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的零部件,90%以上的塑料制品,90%以上的日用五金及耐用消费品都是采用模具生产。模具生产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工艺方法无可比拟的,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抢占市场以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都具有决定性作用。2015年中国模具产销量已处于国际领先,产业产值突破1.8万亿元,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和出口大国。据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广阔,年增长率约为10%。

广东省是我国模具行业发展最快、技术含量最高、生产最集中的省份,将在十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目前,我省模具企业已超过7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8万人,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约占全国同业的36%。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完成工业产值和出口总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常见专业方向: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与维修、模具管理与技术服务、快速原型设计。

主要就业领域:主要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在产品设计、3D打印、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技术领域,从事产品成型工艺制定、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规划、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快速成型设备操作、产品品质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主要就业岗位: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电切削工、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

中职衔接专业: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

2016高职自主招生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解读

本科衔接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广东省2016年开展自主招生的高职相近专业:

560101机械设计与制造(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56010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560103数控技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高职相近专业:

560104精密机械技术560110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广东省2016年模具设计与制造招生专业分布地图: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16年广东省招生情况

1.招生数量

三、部分开设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本情况

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

装备制造系成立于2005年,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力量最雄厚的系部之一,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专业。该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9年列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同时2012年成为学校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2013年承担了广东省中高职衔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制任务;2015年获批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并于2016年7月获省优秀试点荣誉;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专业。2016年该专业教学团队立项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

2.教学条件

模具专业教学团队于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另外,本专业还聘请了12名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

专业拥有包括模具钳工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CAD/CAM实验室、模具拆装实训室在内8个实训室,总面积1400 m2,配置了三坐标测量仪、五轴加工中心、电火花机床、线切割等总价值1200多万元的设备。完善的实训设备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本专业已引进中山市唯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驻校内构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占地7000多㎡,可提供实践岗位75个。

3.就业情况

近3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达95%以上。另外,本专业组织学生参加2012年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省高职组选拔赛、“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均荣获三等奖。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中山市各镇区的模具制造类企业,主要从事模具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产品结构设计等技术工作,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少数毕业生已发展成为企业的部门经理等。2007届毕业生陈安科成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年薪逾20万元;2009届毕业生范飞自主创业,2015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4

更新日期: 11月25日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广东东莞 年 龄: 24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5cm

现所在地: 广东

希望地区: 广东  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 质量/安全管理类-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QA/QC工程师)

机械(电)/仪表类-注塑成型工程师

待遇要求: ¥2600元/月(可面议 要求提供住宿)

最快到岗: 半个月以内

教育/培训

-09 ~2008-07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大专

工作经验  至今2年5月工作经验,曾在2家公司工作

(-09 ~ 目前)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

担任职位:   供应商管理

工作描述:   1.开发阶段部品目标设定,品质确认。

2.开发阶段部品检查、设备操作等指导书作成。

3.供应商管理,其中包括产品初期纳入品质管理,部品检查方法确认。

4.仪器管理,主要是蔡司三次元使用和管理。

(2008-03 ~ 2010-07)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

担任职位:   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QA/QC工程师)

工作描述:   3月至今 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两年期间在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担任内饰部品开发担当(QA),主要工作内容为部品模具开发、检具开发、品质跟踪和不良对应,对应客户主要是广汽丰田和四川丰田。

技能/专长

专  业  职  称:  品质技术员

语  言  能  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流利

英语口语:  一般

第一外语:  英语 一般

计 算 机 能 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Microsoft Windows ,Microsoft Office 2000、Excel... CAD、等设计软件.

并在校期间获得AutoCAD中级证书.

其  它  技  能:  1.具有丰富的团队合作、新产品的品质改善跟踪、不良品的改善跟踪、质量技术管理、精通运作开发及面向客户的.交流与协作经验,擅长项目的计划、品质技术、质量控制及进度管理;

2.能独立习用“三次元”对产品外观、检具质量进行判定;

3.会运用CR400测色仪器对产品颜色进行判定;

4.能理解震动熔接机的基本原理;

5.掌握涂装外观评定基准(一般外观和颜色判定),和涂装品的外观修正;

6.了解ISOTS16949.

发展方向

寻求职位: 1.质量工程师(qa);  2.机械/成型工程师

向往高科技公司中、高级质量技术管理职位。在此能够充分运用自己2年半以来在日系外资企业中所积累的部门及项目管理、质量技术管理、新产品的开发、团队合作的丰富经验;能够施展自己在产品开发、产品的品质技术改善跟踪等方面的技能并与公司产品发展相结合。

自我评价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5

月至207月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专业: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CAD/CAM设计制造软件、机械设计工艺基础、塑料模、公差、电子电工、液压传动等;

获得证书:毕业证书、CAD绘图中级证书、英语二级证书、office办公软件中级证、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AutoCAD、Pro/Engineer等设计软件,office办公软件;会MasterCAM制造软件;略懂CorelDARW设计软件;有一定的.机械工艺设计能力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熟悉钣金件机械加工工艺;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容易接受新知识、动手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希望能成为贵公司一员,为贵公司出一分绵力!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简历 篇6

姓名: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户籍:广东-肇庆

年龄:

现所在地:广东-东莞

身高:168cm

希望地区:广东-东莞、广东-深圳、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工业/工厂类-工程经理/主管

寻求职位:工程经理/主管、生产经理/主管、高级工程师

待遇要求:可面议

最快到岗:1个月之内

教育经历

20xx.09-20xx.07 xx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 本科

培训经历

20xx.07-20xx.08 xx有限公司 ISO9001: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 ISO9001:2008内审员

工作经历

20xx年1月-20xx年12月 xxx公司 工程经理/主管

工作职责:

1、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任务管理部门团队,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流程标准,带领部门团队解决工艺工程、技术设备等问题。

2、负责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开发计划以及发展长远规划,督导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实施。

自我评价:

1、有多年大型(日资)企业工作经验,有着多年的企业生产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和工程管理团队经验,是一个具有敬业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认真负责,对技术管理富有执着和钻研的心态。

2、对生产现场人、机、物、料、环等方面的管理,对生产线平衡的理解,对现场生产不良分析改善并作防呆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见解。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7

我国模具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十一五”期间, 模具行业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2%~15%;2012~2020年, 预计将保持在10%左右。经过不懈的努力, 可使我国的模具生产水平在2015年进入亚洲先进行列。再经过5年的努力, 到2020年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使我国不但成为模具生产大国, 而且进入世界模具生产强国之列。

模具业的快速发展和模具行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为就业提供了许多岗位, 并产生了一些新型岗位 (群) , 对技术队伍和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传统的模具技术人员已难以胜任。目前, 模具企业十分缺乏掌握和能运用模具新技术的设计人才、胜任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和现代模具企业的工艺设计高级人才。模具应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制造业紧缺的人才。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状

近年来, 高职教育虽然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方式, 将技能培养放到第一位, 但尚未能与企业完全接轨, 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整体系统化, 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学生一般通过5个学期的基本培养后直接到企业实习, 但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快速适应, 其他学生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适应, 技能适应和能力发展较慢。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结合力度和方向不明确, 盲目跟从兄弟院校的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企业深入合作, 未能深入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和先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 没有与企业共同展望行业未来, 缺乏合理的保障制度和组织, 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先导性未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融合的结果。因此, 应解决模具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层次融合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分配合理的教学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安排, 构建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分层递进, 工学结合, 能力提升, 23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职业技能和高尚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 即高素质实用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源于企业、高于企业要求的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 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分层递进 (从机械设计加工基础内容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般能力, 再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单向能力,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实习岗位, 进行岗前能力实训, 根据能力难易程度的递增组织教学) ,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 , 能力提升 (能力逐步提升) , 231 (2学期机械基础+3学期专业学习+1学期顶岗实习) 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模具设计、分析、制造任务为载体, 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精、高速、高效及相对技术稳定特性要求设计“教学做”, 组织教学,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系统化的教学过程。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在运作方式上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更深刻的内涵。

基于工学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依据所需的职业技能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以培养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机床操作职业人才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结合职业标准或试行职业标准设置的课程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

设置以两设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两加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和特种加工技术) 、一工 (模具制造技术) 、一辅 (模具CAD/CAE/CAM) 为主的核心课程,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使课程对应岗位, 按照国家模具设计师标准和行业制造标准, 培养“懂理论、知工艺、精操作、会设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强调实践性教学, 培养多项专业技能

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规范下, 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内容、考核标准;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实训设备, 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方便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比赛,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鼓励学生通过考取双证书, 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竞争能力。

要重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内容, 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做到因材施教, 提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学生的发展潜力, 大力实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重点放在校企合作上,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程, 进行工学结合的系统化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效率, 培养适合于企业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重新制定专业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教学目标, 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稳定性、示范性、时代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友良, 肖鹏.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 .

[2]孙晓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 2009 (5) .

[3]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1)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块化;课程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会做、能用”,在此目的下,以“早实践——多实践——在实践中学”为原则,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重新整合“专业认知、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将“教、学、做”贯彻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把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组建成“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经过近几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对该专业就业市场调查了解到,许多毕业生被推荐到企业后,不能马上顶岗操作,这种状况反映出现有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

一、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MES、CBE教学模式是笔者设计课程模块化构建的基础。MES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技能培训模式。CBE教学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可以把学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学校就是生产这种特殊产品的工厂,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的“性能”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计,因此,要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论,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技能模块来设置课程,改变理论与实习操作没有有机地结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不适应的现状。

二、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1)按照“仿真教学模式”,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普通教室与实验实训室合二为一,内置相应的设备,配置相应的挂图、模型、技术手册和工具书等,在教学中能做到边讲边看边练。(2)按照“全真教学模式”,实行技能训练全真化,将机械专业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生产流程等完全按照生产车间的流程和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就处在一种按照现代企业标准设置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

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点,把所学课程体系设计成“一、三、九模块”模式,既一个大专业模块、三类大课程模块、九种子课程模块。第一类称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一个被尽量拓宽了的基础课程平台,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为目的。第二类是模具设计课程模块。让学生在掌握模具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且能熟练应用各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适应模具设计工作的需求。第三类是模具制造课程模块。让学生掌握各类模具加工和维修的技术和手段以适应模具制造业的发展和岗位需求。

该教学模式有以下六个特征:(1)课程体系突出与行业之间“软对应”通过专业面大大地拓宽,专业的适应性大大地增强,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有更多样和更合适的选择机会。(2)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突出一个“宽”字。强化通用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自学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3)岗位模块突出一个“活”字。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同时可根据一个或几个职业的实际需要,再按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和相应的知识予以强化,取得相应的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以此增强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4)课程设置突出“岗位需求” 教学内容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自己可根据自身的文化水平、兴趣特长、接受能力等主动选择适合的模块进行学习。(5)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需要,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设计校内生产性实训及校外顶岗实习计划。(6)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实训场地使用规定、实训指导人员管理规定、学生实训管理规定和设备设施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

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设置上突出核心课程,突出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按照本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实行“理论教学实用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习管理工厂化”,使学生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 宋旭红.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0(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历 篇9

姓名:xxx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8年2月13日

婚姻状况:已婚

身高:163cm

体重:66kg

户籍:福建莆田

现所在地:福建莆田荔城区

毕业学校:厦门理工学院

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年份:20xx年

工作经验:五年以上最高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职位类别:

职位名称:自动化机械设计,工装,夹具,治具;

工作地区:福建—莆田城厢区,福建—莆田涵江区,福建—莆田荔城区;

待遇要求:5000—6000元/月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一个月内

技能专长

电脑水平:精通电脑,office办公软件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20xx年9月— 20xx年7月厦门理工学院本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0xx年8月— 20xx年4月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汽车、摩托车

担任职位:质量/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QA/QC工程师)

工作描述:负责汽车发动机部件管理和质量检测,图纸审核。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0xx年5月— 4月

公司性质:中外合营(合资。合作)

所属行业:电子、微电子技术

担任职位:工程/机械/能源—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从事汽车电子配件(倒车雷达,倒车摄像头,后视镜,汽车钥匙)的自动/半自动设备的开发和设计,包括组装机,灌胶,点胶,焊接等设备的设计。流水线上的工装设计,精通气动元器件和电机,单轴机械手的使用。熟练掌握Solidworks CAD pro/e的3D设计和2D工程图。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厦门工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4月— 12月

公司性质:民营/私营公司

所属行业:电子、微电子技术

担任职位:工程/机械/能源—机械工程师

工作描述:开发用于生产的非标机械设备,包含测试设备、喷码设备等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从事非标自动设计(组装机,点胶)和工装设计,

精通气动元器件,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滑轨和丝杠等设计不同要求的设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0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的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制工艺,数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应用CAD、PRO/E、Master CAM类专业软件;取得CAD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英语四级证书、大二获得一等奖学金、大三获得三等奖学金。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富有创新能力,进取心和意志力强;办事认真负责,待人友善、诚恳,具有良好的团体协作精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处事冷静。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双师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师资结构现状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师资结构优化的问题。

1 目前职校师资结构配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的调整专业结构,很多专业办学规模较大造成师资短缺,甚至有的专业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每年新专业的申报都需要大量能胜任新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如果逐年缩小招生规模就会造成师资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目前“从学校到学校”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仍旧是当前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虽然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践工作经历并且缺乏“双师”素质,因此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意味着更多的教师需要通过专业转型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这必将会给专业教师的知识結构,专业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也是目前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结构配置面临的一个难题,到底是引进教师为主还是以转型教师为主,转型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能力培养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在师资学历方面,目前一般以学历比即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来反映当地中职学校师资质量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师资结构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学历条件达到程度,也反映出教师队伍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11]17号文“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工作目标中指出, 素质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超过95%,研究生层次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对照这个要求,目前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任教师学历比率基本达标,但“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只有40%,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不深,大部分教师认为有教师资格证和工程师资格证简单叠加,就是双师型教师。其实很多从表面上看符合规定的人很多,实际上名不符实的太多。很多职业学校忽视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以及考核,仅仅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追求数量。

在师资结构方面,职业院校“双师型”的结构还存在较大的不合理:一是老教师偏少,年轻教师数量偏多,以我系为例,15名教师中,承担汽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共10名,其中青年教师5名,老教师2名。二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质量缺乏保证。尤其在招生形势比较好的时候,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与教育部教职成[2011]17号文中设定的30%以上存在很大差距,实际兼职教师比例在15%左右,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另外在师资队伍的规模上,与文件要求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尽管目前职校生源面临下滑局面,但专任教师生师比还是远大于20:1,必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结构优化设计

针对目前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我校以科学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调整师资准入制度,降低专业教师的准入学历门槛,不能盲目地追求名牌大学以及高学历者,只要是本科以上学历,有3-5年以上对口企业的工作经验即可。由于这些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更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能够给学校带来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还能在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实际的工作经验,将企业文化、标准带入课堂,对培养适应工作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将重点考察毕业实习和定岗实习环节实际动手能力上,对已经录用的必须保证到对口企业第一线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经试讲后方可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在师资数量和年龄结构配置方面,采取老中青相结合,即“1老2中1青”,不同年龄组的教师有着各自的优势,结构上应尽量维持在两头小中间大的比例范围,使其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发挥老教师的领头羊作用,而且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有一套成熟的师资培养方案,可以保证教师到了一定的年龄时,安排到汽车实训基地担任管理员,并负责社会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工作等。充分调动老教师积极性,实现人生价值。避免了因自身年龄过大导致不愿再学习深造,将自己划入“提前养老阶段”,导致教学方法落后,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严重影响师资团队建设。

为了化解师资紧缺局面,采取引进和从相近专业转型培养汽车师资相结合的方式,数量配置上采取引1培2模式,对转型的教师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进行带薪挂职、专业进修等多渠道培养,从我校转型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而且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师资培养途径。借助与中德诺浩合作办学机会,将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体系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本土化,加快提升师资能力水平,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采取1:36模式,即“1个老师,6个工位,36个学生”。在教师配置上由理论教师+实训指导教师配置方式逐步过渡到集理实一体化的双师型配置方式,给学生起引领作用,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师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要求方面:根据职业岗位,重现界定教师的专业结构,采取换位形式,即要培养合格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把教师本身培养成合格的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其要求甚至要高于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对当地的汽车维修企业、专业4S店进行充分调研,提炼出企业的10种主要岗位: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机修人员、电气维修人员、钣金(车身修复)人员、涂漆(车身涂漆)人员、车辆技术评估人员、机动车维修业务员、机动车维修价格结算员等,根据主要岗位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转化为对学校教师的要求,首先搞清楚老师应该教什么的问题,也即自身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的问题,针对岗位要求来组织教学。再根据这些岗位,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习领域,此方案不仅适合学生的培养,同样也适合师资的培养,只是师资的培养在先。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培养师资能力:汽车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能力和汽车电气系统构造与检修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期开课的特点,结合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班级的数目,科学配置教学人员。原则上,青年教师承担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年教师承担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每位中青年教师教学课程每学年一换,每学期所带课程为两门,一学年总共承担4门课程教学任务。老教师承担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任务,每学年共承担两门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以一个教学班级为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汽车识图》、《互换性与检测技术》、《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任务。第二学期同样由原来的两名青年教师承担《汽车常用工具与设备使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认识实训》、《汽车维护保养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第二学年采用同样方式,由4名中年教师承担11门技术核心课程教学任务,如《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第3学年由两名老教师承担两门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任务《汽车整车拆装实训》、《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符合1青2中1老师资配置结构,便于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

总之,通过对我校汽车专业师资结构科学设计,改变了目前师资结构只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局面,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师资建设思路,同时兼顾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考虑教师的长远发展;对学校其它专业师资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真正实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宏俭.中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唐新宇.浅谈职校师资队伍结构建设[J].探索教师教育,2008(6).

[3]申小军.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2

目前, 湖南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60多家, 其中有半数以上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为湖南乃至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但是, 从对企业调查的情况表明, 普遍存在学校所学与企业需求之间还不相适应, 毕业生到企业后的上岗前培训周期过长, 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专业建设模式有待更新、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急待提高。基于以上现状, 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高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为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调研, 确定本专业主要对应模具设计工程师、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师、机加工设备操作中、数控加工技术员、模具装配钳工、成型技术员、模具生产与管理员等7个职业岗位。最终我们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 确定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对应的核心职业岗位为模具设计工程师 (注塑模具、冷冲模具) 、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师、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员、机加工设备操作员等4个职业岗位。 (表1)

2 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典型工作过程为:模具设计———工艺编制———模具制造———模具装配调试四个过程, 分析各岗位所需的能力和技能, 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形成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体系———通用制造技术模块、模具设计模块、现代制造技术模块。

(1) 通用制造技术模块:图1所示为通用制造技术模块分析图, 它是进入制造业的入门模块, 完成此模块的学习, 即可获得模具钳工中 (高) 级证、普通机床操作工证、绘图员证。具备从事普通机床加工、模具钳工和绘图员的上岗能力。

注:产品逆向设计及快速成型是当今制造业的前沿技术, 同时也是今后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考核方式:完成中等难度的钳工单件合格零件考核;完成简单模具配合件考核;完成模具标准件加工考核;完成合格的生产准备过程和良好的职业习惯考核。

(2) 模具设计模块:图2所示为模具设计模块分析图, 学生在完成第一模块学习的基础上, 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有较清晰的了解, 为模具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该模块的学习, 学生可获得三维模具设计绘图员证、模具设计师证, 具备了进行成套模具设计及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考核方式: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一套中等难度的注塑模、冷冲模和压铸设计, 设计工程图应符合国家标准, 合格的设计过程和良好职业习惯的考核。

(3) 现代制造技术模块:图3所示为现代制造技术模块分析图, 完成该模块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证。具备运用高精设备, 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成套模具制造工作的基本能力。

考核方式:运用掌握的各种制造技术制造一套中等难度、质量符合图纸技术要求的注塑模模具, 并生产一件塑料制品;运用掌握的各种制造技术制造一套中等难度、质量符合图纸技术要求的冷冲模模具, 并生产一件冲压制品;合格的生产工艺过程设计与工装准备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考核。

3 结束语

我们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历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模具企业高管及技术专家来学院讲座及座谈、用人单位来学院招聘交谈、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互联网的查询等, 明确本专业各岗位工作任务,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 构建了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充分考虑了职业岗位的相关性和迁移性的基础上, 将专业学习领域及拓展领域课程整合为三大模块———通用制造技术模块、模具设计模块及现代制造技术模块, 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呈现螺旋式循序上升的趋势, 同时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 将模具设计师、制图员、工具钳工等职业标准引入教学中。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及课程建设。同时, 我们将拿学分与考证并举, 从而保证了毕业生与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学生学习完各模块后, 能胜任多个就业岗位, 在今后找工作时就可左右逢源, 保证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 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卞平, 刘建潮, 李顺军, 赵明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

[2]袁晓洲.高职模具专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

[3]仇锦.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4) .

[4]盛定高, 刘永利.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0) .

[5]周玉蓉, 徐益, 赵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 2010 (14) .

[6]许大华, 孙金海.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14) .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3

还有一个制作简历的.注意事项,同时也是个小窍门,那就是巧用数字,在成片的文字中数字往往更扎眼,因此关键部分如专业成绩排名、奖学金获得次数、重要的证书分数等何不试试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呢?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关注个人简历网。

基本信息

姓 名:yjbys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

户 籍:广东 年龄:26

现所在地:佛山 身高:1.75cm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jianli

求职意向

从事数控、模具、特种加工、金属加工工艺等行业

从事自动控制,微控制等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以及维护工作。

从事机电相关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品设计,品质检测,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从事机电一体化,电气单位以及设计院所设计工作。

教育背景

.9-.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9-.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ACCESS课 (选修)

2006.3-2006.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心理咨询 (选修)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计算机基础 C语言 机械制图 理论力学 机械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液压与气动 机械设计 测试技术 电器与PLC控制 机械制造工艺学

单片机原理及运用 模具设计 特种加工 CAD/CAM技术 数控技术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现代企业管理金属切削原理/刀具/机床概论

工作经历

2005.5.1—2005.5.7 (五一) 佛山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推销员

负责推销西门子,海尔系列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熟悉推销过程,锻炼和提高了沟通能力及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2006.1.18—2006.3.5 (寒假) 酒店 厨师助理

负责为相关厨师提供相关的帮忙,包括菜单,配料,送菜,原料准备,卫生工作等。基本熟悉酒店行业厨房内部的运作,对服务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第一次春节不回家过年,让自己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体会到生活的另一面。

2006.7.17—2006.8.20 (暑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家教

初步了解家教工作运作;掌握家教中心的开展流程工作;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勇气和胆量。

实践与实习

实习情况

6、9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致用楼车间 六周金工实习

207月 佛山水泵厂 参观机械加工、锻造等过程

7月2日 佛山南庄“新驰”陶瓷公司参观陶瓷生产过程

9月3日—21日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 生产实习

209月-209月 在佛山科技学院心声热线任心理咨询接线员

大学主要实验

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凸轮传动设计) 单片机调试实验 测试技术实验

机电传动实验(电机特性测试) 电子课程设计(路灯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车刀角度的测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车床静刚度自激振动和消振)

数控实验(编程与加工)

特种加工实验(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数控线切割) 数字模拟实验

物理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材料拉伸压缩弯曲应力测定)

电工技术实验(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绘)

英语水平

* 基本技能: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 标准测试:大学本科英语

计算机水平

1、熟练win98/win/winxp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2、熟练office(Word Excel PPT )的操作.

3、熟练掌握C语言.

4、熟练AutoCAD画图.

5、熟悉Solidworks Pro ENGINEER MasterCAM 等三维制图软件.

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获得学习进步奖,单科优胜奖

参加机电学院辩论赛获团体第二名,个人获最佳辩手

参加书法比赛获三等奖

优秀新生

自我评价

从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上讲,我自认为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在机械设计制造方面有浓厚的兴趣,熟悉Pro/Engineer,MasterCAM,SolidWorks,AutoCAD等三维CAD/CAM工程应用软件

工作方面: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较强,谦虚谨慎,吃苦耐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协调组织和沟通能力

处 事:头脑清醒,自信善良,乐观大方,乐于助人,做事稳重,热衷时尚,有个人主见

简历:模具设计与制造 篇14

姓 名: 王先生 性 别: 男

更新日期: 11月29日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年 龄: 28

婚姻状况: 已婚 身 高: 165cm

现所在地: 广东中山

希望地区: 广东

希望岗位: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电)/仪表类-机械(电)/仪表类

待遇要求: ¥1元/月(可面议 要求提供住宿)

最快到岗: 1个月以内

教育/培训

-09 ~-07 邵阳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本科

-03 ~2005-05 邵阳学院 Proe培训 Proe合格证

-02 ~2004-04 邵阳学院 CAD培训 CAD合格证

工作经验 至今5年6月工作经验,曾在4家公司工作

(-11 ~ 目前)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担任职位: 工程主管

工作描述: 本人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

一.产品开发的可行性评估,成本分析报告的制订,工程BOM的建立及产品与模具报价等;

二.新产品发包开发:3D/2D工程图的审核,手板制作与手板结构评审与检讨;

三.模具开发方案的制订:开模资料的确定与评审,模具图面的审核,模具报价的审核,等等.

四.对新产品的开发进度进行控制,能在确定的时间内达成工程设计的目的;

五.协助开发采购评审和开发新供应商.

六.在工作对上级主管负责:每周向部门经理呈报每周工作报表,安排工程师工作内容及督导他们的工作.每周开工作会议一次总结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行动方案与资料向上级报告.

七.督助工程师撑握控制工作进度,审核所有开发方案及修改方案,做到工作中的正确性,合理性的完美结合

八.熟悉工程部ISO的运流程,能按国际标准高效运作工程部的所有程序.

(2008-01 ~ 2008-11)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担任职位: 模具工程师

工作描述: : 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模具开发,主要工作有,客户接单,制作样品,设计,制作,试模,模具维修,模具改善等一系列工作.

(2006-01 ~ 2008-01)

公司性质: 跨国公司(集团) 行业类别: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担任职位: 技术课主管

工作描述: 重要负责五金模具的开发,维修,改善,对单冲,复合,连续,端子,弹片,拉深模具的维修和改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特别是疑难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管理自己团队,保证模具的正常生产运行!

(2005-07 ~ 2005-09)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担任职位: 模具设计员

工作描述: 主要辅助设计师,2D.3D图纸的绘制,以及工程图的绘制

技能/专长

语 言 能 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一般

英语水平: CET-4

英语口语: 良好

第一外语: 英语 熟练 第二外语: 日语 良好

计 算 机 能 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依次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并获得相关证件

其 它 技 能: 对模具设计,模具制作,模具工艺,模具调试,模具维护,模具保养,模具改善.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实践操作能力,能独立操作车,铣,钻,磨,刨,电焊,亚弧焊,慢走丝.电火发等机械加工设备..能独立加工一般零部件和配件.熟练操作CAD,Proe3.0.UG6.0等设计软件以及办公软件office.

懂IS9001,Ts16949.及5S管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和人际交往!

发展方向

寻求职位: 1.工程经理; 2.制造课长; 3.冲压主管

工程经理,工程主管,技术主管.。

其他要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5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职业教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人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而要造出好的圆珠,就需要好的模具,模具是一切工业的基础,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重要领域。模具行业的发展崛起需要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依赖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改革现有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即企业对岗位的能力需求,职业资格标准体现为学生要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寻找一个契合点,满足企业与学生的双重需求,就要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技能相结合,融入职业素养,重构模具专业岗证结合课程体系。

1探寻岗位能力需求

依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优势,对本专业主要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的调研。在企业生产中,模具整体开发流程如下:客户资料→工程分析→模具设计→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模具制造→加工检测→模具组装→试模生产。分析归纳总结本专业主要的岗位群,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和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认知机制及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的相关课程,如表1。

2构建岗证结合课程体系

查阅国家职业标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主要有模具工、模具制造工、模具设计师,对这三种职业资格证书有明确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针对模具专业要求知识系统化,能力综合化的特点,按岗位能力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则,摆脱学科体系的框架,充分考虑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前后衔接,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构岗证结合“三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3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从课程体系中我们提取出构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资格证考取所需的课程为模具基础技术、模具CAD技术、模具CAM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模具装调技术,这五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按照模具开发流程进行学期安排,其教学内容也在原来课程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群中每门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各类拓展资源,将资源上网,建设精品课程群,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实现线上学习和答疑。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模具工、模具制造工、模具设计师等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实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在教学设计上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实施“6·2·1”教学模式(所谓6是指六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控制,2是指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两个设计,1是指一个考核)。以模具基础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这门课程内容上将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具合并,在冲压中需要掌握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三种基本模具结构以及冲裁、弯曲、拉深三种基本工序,用工程项目作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时知识点有重复,很难合理安排。为此选取企业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知识和技能的重组,形成以E形卡片、电阻支架、轴碗为冲压模载体,首饰盒为注塑模载体的教学设计,实现以最少的载体容纳最多的教学内容,形成5个教学情境,18个学习子情境,如表3所示。

以一次课为一个单元,对每个学习子情境进行单元设计,按照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随着项目化课程设计的进行,其对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也进行相应的改革,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学习过程考核,结合任务工单、职业素养和安全规范等情况综合评价。每一个任务形成一个评价,由任务评价形成项目考核,按项目在整个课程中的权重形成课程考核,整个考核采用任务考核、项目考核、课程考核的三级考核。

4课程改革感悟

从2011年着手进行课程群建设,完成企业调研,岗位汇总及能力分析和学习领域的转化,并在2014级学生中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4.1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通过岗证结合课程群建设,学生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流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并能在具体的任务实施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参加省级技能比赛屡获佳绩。表4为改革前后学生技能资格证书考取和技能大赛获奖对比情况。

4.2增强教师的双师素质

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求教师集体进行课程设计,教师对于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联系与衔接有了更深的体会,通过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均得到有效提升,目前专业教师的双师比例达到95.8%,比原来提高了8%。教师在省级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山东省信息化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4.3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专业建设的主要产品就是课程,结合职业能力需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创建岗证结合的课程群,促进了专业的蓬勃发展。专业培养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成功开办三届定向班,并将进一步探讨现代学徒制的合作项目,形成了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

5结论

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真正把技能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中掌握一技之长,就要将岗位能力需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建设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要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改革现有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将模具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技能,融入职业素养,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具专业岗证结合课程群的建设。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杨云龙“.三对接”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历 篇16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 人才培养 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84-02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企业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各方面,许多企业中的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催生了许多新的岗位和新的岗位群。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机械专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及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企业对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广西制造业紧密结合,主动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在企业对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生的岗位设置、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的企业既有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和广西玉林正方机械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调研采用走访企业、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等方式进行,调研了区内外近100家企业和近三年从事机械行业的机制专业毕业生,调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面向高职机制专业的企业工作岗位。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负责产品研发的技术部门人员组成基本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少数优秀的高职生通过努力凭借自身才能也可成为其中一员。其生产车间拥有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主要能力要求是先进技术应用和操作技能,对工艺、品质和生产管理人员、高技术高精度设备操作和维修员等工作岗位人员需求量大,需要高职机制专业学生承担企业车间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走技术工人的上升路线,这些企业一般都设置有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或工种大师→全能大师或主任技师)的上升通道。此外,高职生的另一上升通道是基层管理人员,从技术工人到班长、工段长、部门经理等。

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机制专业学生的主要工作场所也是生产一线,主要工作岗位是生产和加工工艺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这些岗位要求操作能力较强,专业知识面较广,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此外,从近三年机制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来看,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宽泛,制造业的工作均有参与。对于非机械制造业,本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设备维护、调试等工作。对于机械制造业,本专业的就业面可以覆盖“产品设计→产品实现→技术服务”的全过程,其中约80%的学生参与产品实现阶段的工作,2%的学生参与产品设计阶段,8%的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阶段,这些都与企业提供的适合高职学生工作岗位相对应,大多数学生都在企业生产一线承担技术工作。

综合以上,高职机制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是车间生产一线的机械加工工艺员和品质管理员、技术部门的绘图员、设备管理员、高技术高精度设备操作与维修员、现场生产组织与管理员等工作。

(二)岗位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对于高职机制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企业要求其具有机械识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绘图,熟悉各种机加工设备的操作和常规要求,熟悉机械加工工艺、制造行业质量检验及管理,熟练使用各种计量器具,熟悉技术资料文件档案的分类管理,熟悉电脑办公软件操作。此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责任心强,自我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宽,可以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轮换,成为实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80%的学生参与产品实现阶段,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工作,根据调研结果,形成了企业对产品实现阶段的车间生产一线工作岗位群的能力、知识要求,如图1所示。

二、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近几年的调研与分析总结,本专业的学生首次就业的岗位多数是生产一线工人、机械设备操作、维修类岗位。工作一两年后,多数学生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渐能够独挡一面,上升到技术员、现场工程师等岗位。因此,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我院自身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为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实现阶段服务,也就是培养现场工程师和机械工艺师,其核心能力是工艺实施能力,同时需要培养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熟悉机械设计与制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了解6σ\TS\ISO质量体系的5大技术基础,能够迅速融入现代制造业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制作以及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进行机械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改造、机械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和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对应企业岗位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根据专业定位及产品实现阶段的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岗位群的岗位设置和岗位任务,在充分了解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等要求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艺实施能力为核心,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的职业化三级递进模式来构建课程体系。

(一)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实现阶段的岗位群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实施、设备管理与维修、设备操作与加工、现场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根据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以企业高压喷油泵加工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图纸分析过程、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制定过程、工装设计过程、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制定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及设计与实训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对接。endprint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对于高职机制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我们也做了充分调研。55%的企业认为机制专业学生应具有机械冷加工工种(车、铣)证书,61%的企业认为应有工具、维修钳工证书,40%的企业认为应有数控操作证书,46%的企业认为应有电工证书,59%的企业认为应有CAD软件证书。因此,在CAD软件应用、实用电工理论与技能、数控机床与编程、机加工技能实训、钳工技能实训等课程中全面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三)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为实训载体,增强实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南宁某企业生产的高压喷油泵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载体。在机加工技能实训中,通过泵体及相关零件加工,认识工艺文件及专用工装,熟悉工种工艺,并掌握机床操作技能。在制图、材料、公差综合实训中,通过对高压喷油泵零部件测绘,学会零件选材与精度设计,会正确使用几何量具及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实训中,通过设计泵体零件三孔钻专用机床的主轴箱,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流程和相关计算方法,并熟练使用三维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要求学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泵体零件的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加工制造自己设计的泵体夹具,通过亲身体会找出设计缺陷,获得设计与制造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工艺实施能力。企业真实案例高压喷油泵的融入,为专业课程内容重构提供了教学载体,突出了高职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也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四)专业素养与岗位职业素养的对接。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企业精神、企业标准、企业质量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与南宁某企业合作,开设6σ\TS\ISO质量体系的5大技术基础课程,并将该课程融入到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在实训中引入企业设计标准、质量审核标准与6S管理,要求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按照企业流程,从产品开发与立项阶段、手工样件阶段、工装样件阶段到批量制造,制定APQP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完成工装设计与加工,既培养了学生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严谨作风等职业素养,也加强了学生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技能。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共赢。

【参考文献】

[1]於红梅,李鹏辉,胡双喜.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33)

【作者简介】伍咏晖(1973-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及教学。

(责编 丁 梦)endprint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对于高职机制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我们也做了充分调研。55%的企业认为机制专业学生应具有机械冷加工工种(车、铣)证书,61%的企业认为应有工具、维修钳工证书,40%的企业认为应有数控操作证书,46%的企业认为应有电工证书,59%的企业认为应有CAD软件证书。因此,在CAD软件应用、实用电工理论与技能、数控机床与编程、机加工技能实训、钳工技能实训等课程中全面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三)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为实训载体,增强实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南宁某企业生产的高压喷油泵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载体。在机加工技能实训中,通过泵体及相关零件加工,认识工艺文件及专用工装,熟悉工种工艺,并掌握机床操作技能。在制图、材料、公差综合实训中,通过对高压喷油泵零部件测绘,学会零件选材与精度设计,会正确使用几何量具及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实训中,通过设计泵体零件三孔钻专用机床的主轴箱,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流程和相关计算方法,并熟练使用三维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要求学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泵体零件的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加工制造自己设计的泵体夹具,通过亲身体会找出设计缺陷,获得设计与制造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工艺实施能力。企业真实案例高压喷油泵的融入,为专业课程内容重构提供了教学载体,突出了高职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也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四)专业素养与岗位职业素养的对接。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企业精神、企业标准、企业质量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与南宁某企业合作,开设6σ\TS\ISO质量体系的5大技术基础课程,并将该课程融入到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在实训中引入企业设计标准、质量审核标准与6S管理,要求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按照企业流程,从产品开发与立项阶段、手工样件阶段、工装样件阶段到批量制造,制定APQP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完成工装设计与加工,既培养了学生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严谨作风等职业素养,也加强了学生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技能。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共赢。

【参考文献】

[1]於红梅,李鹏辉,胡双喜.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33)

【作者简介】伍咏晖(1973-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及教学。

(责编 丁 梦)endprint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对于高职机制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我们也做了充分调研。55%的企业认为机制专业学生应具有机械冷加工工种(车、铣)证书,61%的企业认为应有工具、维修钳工证书,40%的企业认为应有数控操作证书,46%的企业认为应有电工证书,59%的企业认为应有CAD软件证书。因此,在CAD软件应用、实用电工理论与技能、数控机床与编程、机加工技能实训、钳工技能实训等课程中全面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三)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为实训载体,增强实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南宁某企业生产的高压喷油泵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载体。在机加工技能实训中,通过泵体及相关零件加工,认识工艺文件及专用工装,熟悉工种工艺,并掌握机床操作技能。在制图、材料、公差综合实训中,通过对高压喷油泵零部件测绘,学会零件选材与精度设计,会正确使用几何量具及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实训中,通过设计泵体零件三孔钻专用机床的主轴箱,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流程和相关计算方法,并熟练使用三维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要求学生运用三维软件进行泵体零件的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加工制造自己设计的泵体夹具,通过亲身体会找出设计缺陷,获得设计与制造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工艺实施能力。企业真实案例高压喷油泵的融入,为专业课程内容重构提供了教学载体,突出了高职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也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四)专业素养与岗位职业素养的对接。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企业精神、企业标准、企业质量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与南宁某企业合作,开设6σ\TS\ISO质量体系的5大技术基础课程,并将该课程融入到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与工装制作实训中。在实训中引入企业设计标准、质量审核标准与6S管理,要求学生组成设计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按照企业流程,从产品开发与立项阶段、手工样件阶段、工装样件阶段到批量制造,制定APQP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完成工装设计与加工,既培养了学生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严谨作风等职业素养,也加强了学生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技能。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更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共赢。

【参考文献】

[1]於红梅,李鹏辉,胡双喜.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33)

【作者简介】伍咏晖(1973- ),男,广西宾阳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及教学。

上一篇:寂寞的微信个性签名摘抄下一篇:辉煌中国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