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英文赏析(通用8篇)
methods
without
hesitation,such
1 英语电影语言的特点
英语电影在语言上基本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语言含量丰富, 可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二是发音清晰地道, 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现代英语的正常语速和不同的语音语调, 掌握真实交际中英语的发音规律;三是内容贴近生活, 影片中个性化、口语化的对白让学生不仅能见识到平常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俚语、俗语等地道的表达, 同时更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可见, 英语电影的上述三个语言特征广泛涉及到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词汇、思维和情感等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影视语言的特点开展影视课教学, 是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的重要渠道。
2 影视课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影视语言的以上三个特征决定了影视课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三个作用。
(1) 提供语言习得环境, 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缺乏在自然的英语环境中习得语言的条件,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一直是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的弱项, 影视课教学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语言习得的大门。通过可视听素材, 电影可以提供真实生动的语境进行“仿真式”情景教学, 让学生感受真实语境下不同语速、音高、节奏、停顿所携带的大量信息, 通过反复听说积累词汇、掌握常用句型, 在习惯并模仿实际语言使用的基础上, 进而理解词汇、句型的适用环境, 提高语用意识, 培养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
(2) 输入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 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影视材料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 为学生提供了解英语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因素的机会。通过影视课教学, 学生不但知晓了不同英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发展历史, 而且在对比中外不同文化习俗的基础上, 还可以提高识别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
(3) 激发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 学生从听觉上获得的知识, 能够记忆的是15%, 从视觉上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的是25%, 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手段, 可以使学生接受知识内容的65% (张丽, 2008) 。影视课图、文、声、情并茂, 实现了多渠道、形象生动的信息传送, 能全面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 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脑去积极捕捉、理解语言信息,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知不觉地增加了训练量, 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提升了学习兴趣。
3 任务型研究生英语教学特点
维果斯基 (Vygotsky, 1986) 在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出, 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同伴都对促进个人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人们的相互作用的理论思想, 为任务型教学 (task-driven teaching) 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务课作为研究生语言教学的一种课程类型, 正是在倡导“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情景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 因而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以完成交际任务为目标, 以思想表达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第二, 教学任务的设置需建立在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中, 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基础,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第三,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和自主性, 同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4 任务型研究生英语影视课教学实践
在海军工程大学“2011年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基金”的教改项目中, 对2011级硕士研究生英语A班和B班共131名学生进行了历时一学期的任务型研究生英语教学尝试, 其中穿插了影视课的教学活动, 学生以6-7人为一组, 各组自主选出一名组长, 负责本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下面以影片《国王的演讲》为例, 介绍任务型影视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1) 第一阶段——任务导入
《国王的演讲》曾获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是一部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励志佳作。首先, 教师在影片放映前应结合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向学生简单地介绍剧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历史背景, 使学生对影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其次, 介绍影片中出现的俚语、俗语和生词, 帮助学生预先熟悉电影中的语言, 扫清听力障碍。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提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如 (1) What are the dialogues you appreciate in the movie?Explain your reasons. (2) Why could the movie win Oscar 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 (3) Who is the character you like most in the movie?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him or her?这些问题极具探究性和弹性, 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开放性问题, 可以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主动构建来获取和积累知识。
(2) 第二阶段——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阶段强调“分工协作, 讨论学习”。观看影片后, 各小组成员按照选定的任务, 分别有序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有的负责查阅收集文献资料, 有的负责整理分类, 有的进行比较概括, 有的撰写汇报大纲和书面材料, 有的进行汇报PPT的制作。在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要求组内所有成员必须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既有独立完成的部分, 又有合作协商的讨论。在这种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下, 个人首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然后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检验和补充自己的想法, 思维能力得到了激发, 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3) 第三阶段——任务汇报
任务汇报包括成果展示和提问答疑两方面内容。各小组分别在讲台前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任务成果, 由一名小组成员主述, 其他成员协助汇报。例如A班第7组通过组织配音活动, 在再现了乔治六世国王与治疗师莱昂纳多第一次见面的精彩对白之后, 为同学们讲解了对白中的语言点, 以风趣活泼的形式让大家记住了莱昂纳多一再强调的My castle, my rules (我的地盘, 我做主) 和莎翁名言Poor and content is rich and rich enough (人能安贫就是富) 。A班第1组精心制作了影片的剪辑, 通过对重要情节的一一展现和解说, 分析了主要人物国王乔治、王后伊丽莎白和治疗师莱昂纳多的性格特点, 并揭示了影片带给人们的启示。B班第5组则另辟蹊径, 别具一格地总结出影片中展示的矫正口吃的五种方法, 令人耳目一新。其他各组在每组汇报完成后, 如有疑问可当即提出、要求解答, 例如有同学要求A班第7组再介绍几句莎士比亚的名言, 其结果是全班同学纷纷补充, 课堂气氛热烈非常;有同学就A班第1组的分析和结论表示部分质疑,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补充意见。在这种师生现场提问、答疑、讨论的氛围下, 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完全转化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和意义展示者, 在对某些问题达成共识的同时, 也扩大了知识面。
(4) 第四阶段——任务反思
“评价总结”是第四阶段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各小组自评, 然后是小组间互评, 最后由教师对整个任务进行评价和总结,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设置反思过程,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梳理和概括, 扩展思路, 加深理解, 完善思维过程, 实现知识的获取、意义的构建和学习的创新。
5 反思和结语
在2012年1月对2011级参加任务型研究生英语教学尝试的A班66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有13人 (19.7%) 表示“非常愿意”参加任务型教学模式活动, 有44人 (66.7%) 表示“愿意”, 仅有9人 (13.6%) 表示“无所谓或不愿意”;19人 (28.8%) 认为看英文电影对学习英语“非常有好处”, 38人 (57.6%) 认为“有好处”, 8人 (12.1%) 认为“用处不大或没有用处”, 1人 (1.5%) 表示“不知道”。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到任务型影视课教学活动确实符合学生的需求,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有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分析英语电影语言的特点和影视欣赏课程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介绍任务型研究生英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 以电影《国王的演讲》的教学为例, 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影视课教学方法, 提出“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反思——任务汇报”的教学实施四步骤。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影视课教学,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Vygotsky, L.S.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IT Press, 1986.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国王的演讲》配乐分析
《国王的演讲》是由汤姆〃霍伯指导,科林〃费斯担任主演的一部英国电影。在第83届奥斯卡电影节中,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奖项。影片讲述了伯蒂,也就是日后的乔治六世,患有口吃,无法在众人面前演讲。后来,他的妻子找到了治疗方式很独特的语言治疗师罗格,伯蒂一直很努力的练习想要克服自己的口吃。由于伯蒂的兄长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个女人不惜辞去职位,伯蒂被迫继承皇位。二战来临,伯蒂需要代表皇室发表演讲,以此来坚定大家的信心和鼓舞士气,在罗格的帮助和亲友的支持下,伯蒂终于体现出了一个王者的风范,他完美的完成的演讲,战胜了困难。
《国王的演讲》的配乐作曲家是法国人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特。德斯普拉特已然是电影配乐界比较重量级的人物,他已经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色戒》等多部电影,电视剧配过乐。《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背景音乐的比重还是很大的,除了有为这部影片量身打造的几首优美的配乐外,还引用了几首贝多芬和莫扎特的经典古典音乐。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电影里的音乐出现各种不同的风格转变,又或是同一首曲调的反复重复出现。与情节贴切吻合的配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烘托出影片中想要表达的氛围。
影片的开始,the king’s speech。轻快的钢琴,优美的旋律中隐隐的不安。伯蒂练习演讲稿的时候,旋律进行了转调,并出现一现不和谐的音程,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轻松的旋律转向紧张的曲调,就像自信的专业播音员与紧张的伯蒂的对比。这是这部片子的主要旋律,在影片的后面也有多次出现。在伯蒂准备上台演讲的短短的路途中,配乐是沉重的提琴声和钢琴,这段的配乐很沉重,很好的烘托中主人公此时害怕紧张的心理,背景延绵的提琴声仿佛把时间也拉长的感觉。最后一个钢琴音结束的时候,演讲的灯刚好闪了最后一下。在公爵支支吾吾说不出任何东西的短暂空白之后,之前的旋律又再度响起,但是提琴声变得尖锐和凄凉,配上阴沉沉的天气让人十分压抑,也表达出了人群的尴尬。
王妃去哈利街找治疗医生的时候,在浓浓的大雾中,车子缓缓行驶,钢琴和提琴形成的背景音乐旋律充满了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预示着接下的这位人物将会很特别。在交谈结束,罗格回家的片段再次出现了影片开头时的经典旋律,轻快的旋律更好的表达出罗格一家的融洽和简单的快乐。
影片第一次出现古典音乐并不是作为背景音乐,而是罗格给伯蒂治疗时耳机里的音乐。罗格要求伯蒂朗读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并让他带上耳机,耳机里播放的是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这首序曲节奏明快,旋律欢快有力。在音乐声中,伯蒂竟流利的读出了这个著名片段。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感染力以及音乐的治疗作用。也表现出了罗格独特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
如论怎样都无法流利的演讲,伯蒂沉闷的躺在沙发上抽烟,唱片机里放的是一首轻松欢快,甚至有点纸醉金迷感觉的歌曲,这与其内心的无奈和烦躁,以及皇室内一种紧张氛围和沉重的责任感形成强烈对比。觉得罗格是个骗子的伯蒂还是拿出了那张治疗时录制的碟片,当伯蒂流利的朗读声从碟片中播放出来时,背景音乐慢慢的延伸出来——fear and suspicion。刚开始的旋律有种试探的感觉,就好像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伯蒂,旋律发展的充满了怀疑和惊讶的情感,有种奇妙的色彩,这是对画面中震惊的伯蒂和王妃的最生动的描绘。
影片中第二次出现古典音乐的引用是在罗格帮助伯蒂进行治疗的时候,这里采用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该曲贯穿于治疗过程,曲调轻松优美,活泼明快,就像罗格有趣又独特的治疗方法,旋律和节奏与影片中的动作画面十分吻合。《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乐曲,并且在多部影片中被引用,最近的《让子弹飞》,以及奥斯卡获奖影片《走出非洲》都用过它配乐。
在老国王过世的时候,背景音乐用了the king is dead。忧伤的提琴声不仅写出了老国王过世时人们内心的不舍和难过,宽广的旋律也似乎表达出了老国王生前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在这段旋律中还可以感受到一丝不安和忧虑,似乎为下一任的国王大卫的不务国事和昏庸做了伏笔。
看到不负责任的哥哥和父亲的过世让伯蒂什么伤心难过,他去找罗格聊天交谈。原来伯蒂的口吃并不是天生,而是童年时的不好的记忆让他有了阴影,背景音乐memories of childhood随着伯蒂那些不愉快的往事缓缓奏出,凄凉的提琴和散落的钢琴声很好的烘托出一种压抑和痛苦的氛围,这些是伯蒂痛苦和无助的回忆。
在伯蒂夫妇去赴宴大卫的宴会的路上,影片刚开始的主题旋律片段又再一次响起,这段旋律贯穿影片,简单而又轻松,与他们路上轻松愉快的交谈互相呼应。
与大卫起了争执的伯蒂后来又去找罗格进行开导述说,罗格希望伯蒂可以克服恐惧正视自己并且认为他可以成为国王让伯蒂十分恼火,两人不欢而散,在浓浓的大雾中,罗格看着伯蒂越走越远,绵长又压抑的提琴和钢琴声响起,表达出两人之间出现的问题和各自内心的不同想法。
大卫最终决定离开,伯蒂成为了国王。这段的背景音乐是king george VI.在王位交换仪式之前,旋律比较单薄,有种怀疑的情感,体现出伯蒂复杂的内心纠结。但是当仪式的画面出现的时候,旋律突然的变得饱满和宏伟,显得十分庄重,体现出了皇室的庄严,之后旋律发展的越来越紧迫,越来越不安,预示着伯蒂接手王位之后的重大挑战和责任。
伯蒂还是不能再人们面前进行流利的演讲,沉重的提亲和钢琴又再次渲染了这种紧张又让人尴尬的情况,女儿们的行礼和很多的公文让伯蒂感觉到做了国王后的巨大变化,自己需要肩负和承担的责任变得不可推卸,他宣泄着自己不安的情感。在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首配乐是queen elizabeth,温柔舒缓的音乐就好像是美丽得体,在伯蒂身边无微不至照顾的王妃,一直给予伯蒂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在伯蒂去罗格家道歉的时候,罗格不知情的妻子突然回家看到国王和王妃,惊讶的不知所措。这里第四次出现了影片开头的经典旋律,演员们到位的演奏配上轻松愉快的旋律,让这段变得十分生动而又可爱,表达出人物更生活化更真实的一面,十分有趣。
在大家都在为登基仪式顺利进行准备时,本应该是轻松或者是宏伟的背景配乐,却出现的是怀疑不安的曲调,仿佛预示这什么事情的发生。果然,罗格被进行了调查,伯蒂知道了他并不是专业医生,什么文聘都没有,罗格可能将面临牢狱之灾。经过一段争执,两人化解了矛盾,开始信心满满的为登基仪式进行着彩排,背景音乐 the rehearsal 响起,在罗格的鼓励激发下,伯蒂逐渐进入状态,音乐在弦乐、管乐、钢琴的配合中越来越欢快,达到一个最高点,音乐十分快乐和振奋人心。
战争越来越临近,越来越不可避免,首相也辞去了职务,影片中的人们内心惶惶不安,战备状态已经就绪,the threat of war 很生动的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感和迫近感,乐曲仿佛是在凄凉的呻吟,越来越紧凑的节奏点透露出战争即将爆发的不安感和紧迫感。二战爆发,被迫向德国宣战,伯蒂作为乔治六世要向英国的军民发表演讲,鼓舞大家的士气,鉴定大家的信心。在演播室中,在罗格的带动鼓励下,伯蒂缓慢却有力的说出了第一句话。随着演讲的逐渐进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慢慢展开。这是影片第三次引用古典音乐。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的进行曲主题就好像是缓慢行进的葬礼队伍,曲调严肃而悲伤,被称为“葬礼进行曲”,乐曲中的古典气质表达出一种庄重忧郁的情感,悲伤正如这个国家即将面临的战争,而肃穆庄严正如乔治六世的坚定话语和气势。随着伯蒂的逐渐进入状态,演讲的越来越流利,乐曲的旋律也渐渐发展,越来越宽广,最终达到顶点,正如演讲的最后“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必将胜利。”伯蒂最终成功并近乎完美的完成了这次演讲,在众人和亲友的祝贺中,伯蒂伴着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走上露台向民众挥手致意,给予大家抗敌的勇气。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因为气势宏大磅礴而被称为《皇帝协奏曲》。它的第二乐章是十分抒情的柔板,有资料显示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模仿了古老的朝圣者,曲调纯净柔和,又不失庄严宏伟,不仅体现了伯蒂作为乔治六世的国王身份的象征,一种皇室的庄严权威;另一方面,曲调仿佛有种希望显现,看见曙光的氛围,仿佛也就预示着伯蒂在此之后,一定会带领着大家共同抵御敌人,走向幸福安宁的生活。
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是2011年初大热佳片,上映以来横扫各大电影奖项,尤其是男主角柯林·菲尔斯,精湛演技征服全球观众。这部影片讲述了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战胜口吃的故事。乔治六世的哥哥是爱德华八世,即后来的温莎公爵,因为要和名声不佳的辛普森夫人结婚,他退下王位。乔治六世临危受命,登基加冕,克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在二战期间鼓舞英国人民的士气,成为一名卓越的精神领袖。
这是一部基本尊重史实的电影,让人们看到英国王室的另一面。
乔治五世:为人民改姓弃祖
老戏骨迈克尔·刚本扮演的乔治五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老国王看上去威风而严厉,在话筒前沉着自信,这很接近历史上真实的乔治五世。
乔治五世非常重视演讲,他是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广播发表演讲的英国国王。片中有一个情节,老国王做完广播演讲之后,让儿子乔治六世也做尝试,口吃的王子紧张地说:“父亲我我恐怕做不来”老国王开导他说:“以前的国王都要穿上军装骑在马上对众人演讲,现在我们只需要坐在家里说就可以了,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从1932年开始,乔治五世每年圣诞节都要来到电台,演讲后,他可以听到窗外民众向他致以掌声和欢呼,这让他感到与人民距离更近了。他希望继任者能够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可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口吃,一个伶牙俐齿却只对烈酒和女色感兴趣,他怎能不忧心如焚?
乔治五世开创了王室接近民众的作风,他经常参观学校、医院、工厂、农场,看到伦敦的孩子在肮脏的小胡同玩耍,他便将王室举办庆典活动的广场让出来给孩子们。为了照顾民众的感受,他甚至把自己的姓氏和王朝名称都改了。
乔治五世的祖母是维多利亚女王,祖父是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亲王的父亲是德国公爵,英国王朝也随之命名。乔治五世继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军队屡次遭受德国重创,死伤无数,英国人对德国深恶痛绝,捣毁德国人的商店,对本来备受宠爱的德国种小猎狗拳打脚踢,连德国面包都没人吃了。尴尬的是,国王却冠着一个德国姓氏,愤怒的民众怀疑王室同情德国。乔治五世对这种怀疑感到震惊和伤心,但他理解人民的情绪,1917年7月17日,他宣布王室改姓温莎,并放弃德国授予他的一切头衔和所有世袭权利,以示与德国划清界限。温莎是一个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名字,来源于温莎堡,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据说是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选址奠基的。温莎王朝大幕拉开,延续至今。乔治五世晚年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与民众共赴国难,广受欢迎和尊敬。1936 年乔治五世逝世,举国哀痛,遗体运到威斯敏特大教堂,有将近100万人不分白天黑夜前来凭吊。
乔治六世:口吃国王,勇者无敌
乔治五世逝世后,沉湎酒色的长子继位,即爱德华八世,他执政325天便退位了,烂摊子留给弟弟艾伯特王子,即《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乔治六世。乔治六世自幼性格内向,还口吃,处处比不上聪明英俊的哥哥,他从来没想过要当国王,历史和命运偏偏选择了他。1936年12月3日,从苏格兰旅行归来的乔治六世在火车站报纸栏看到了醒目恐怖的标题:“国王的婚事”。他意识到大事不妙,直接驱车去找母亲玛丽王后,母亲严肃地提醒他,要为将来的责任做好准备,乔治六世绝望地几乎要自杀,6天后他已经精神崩溃,像个孩子
似的跪在地上,趴在母亲腿上痛哭。与此同时,英国邮票市场火爆,纪念爱德华八世加冕的整套邮票被抢购一空——连集邮者都知道,国王马上要换人了,邮票要作废升值了。12月11日,爱德华八世退位,乔治六世面色苍白地出现在群臣面前,语气迟缓地宣读即位演说:“事已至此我决心倾尽全力,我的妻子将与我共渡难关,希望所有的国民也能支持我。”
乔治六世实践了诺言,也许是自身的缺陷令他格外勤奋并怀有更强烈的责任感,他很快就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第一项行动,就是克服口吃。事实上,在登基之前的几年里,乔治六世就一直在接受澳大利亚籍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朗格的治疗,正像影片提到的,莱昂纳尔根本不是专业医生,只是有些演讲指导的经验,却帮乔治六世解决了难倒9位专家的问题。据白金汉宫工作人员回忆,乔治六世在莱昂纳尔面前就像一个刻苦学习的小学生,有一次他说,凌晨一点他被噩梦惊醒了,梦见自己站在英国国会准备演讲,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说到此处,两人哈哈大笑。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3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当天,乔治六世拒绝了内阁提出的王室撤离伦敦的请求,他宣布全家将留守伦敦直到战争结束。一向支持首相张伯伦绥靖政策的乔治六世,知道战争已无法逃避,他必须挺身而出鼓舞人心,他发表了练习多次的演讲,这就是电影《国王的演讲》的高潮部分:“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捍卫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
1940年5月,张伯伦下台,乔治六世召见主战派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任命他为首相,这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君臣开始默契合作,乔治六世包容丘吉尔火爆的脾气,竭力支持他战时首相的地位。他还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每天访问部队、工厂。1940年11月,他赶到刚被纳粹德军空袭过的考文垂,面对麦克风,久经考验的国王不再局促,他说:“我知道对于那些失去了所有的穷苦民众们来说,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感情的。”国王诚恳朴实的一句话,唤起雷鸣般的掌声。1943年,英军攻占了欧洲战略要塞马耳他岛。乔治六世不顾丘吉尔和军方的反对,来到马耳他战场,慰问军队。
二战中,白金汉宫一共遭到9次空袭,供暖系统被炸毁,所有房间都伤痕累累。乔治六世一直坚守王宫,和伦敦市民一样,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到访王宫时,国王只有两道菜让他选择:兔子或者山鸡。
战争结束后,乔治六世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从小体弱,不像哥哥那样精力充沛,聪明敏捷,但他毫不退缩地履行着国王的义务,工作的压力和害羞的性格最终弄垮他的身体。伊丽莎白王后直到晚年都不能原谅辛普森夫人,因为是她迷惑君王,致使自己的丈夫不得不接过与他能力不相匹配的重担,甚至损害了健康。
1952年乔治六世去世,时年57岁,丘吉尔亲笔写下拉丁文悼词:勇者无敌。
伊丽莎白王后:四朝元老,王室主心骨
正如影片所表现的,如果没有贤惠妻子伊丽莎白王后的鼎力支持,乔治六世不会有后来的成就,要不是王后锲而不舍的坚持,他连一个语言治疗师都不肯接见。伊丽莎白王后就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母亲,她比丈夫乔治六世多活了整整50年,她是四朝元老,整个王室的老奶奶,“全英最受人敬爱的祖母”。
乔治六世登基后马上授予妻子嘉德勋章:“没有我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他的登基纪念邮票上印着夫妇两人的头像,之前的英国国王登基邮票上从未出现王后头像,由此可见乔治六世对妻子的重视。
伊丽莎白本是苏格兰一位伯爵的女儿,她只有1.55米高,这在英国是相当矮小的身材。1923年嫁进白金汉宫,幽默风趣的性格让所有与她接触的人如沐春风,一位老仆人说:“第一次碰见王后,人们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和丰腴的体形,因为都被她的热情与魅力深深吸引了。”
《国王的演讲》尽数英国王室风流人物
据传说,乔治六世曾经多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屡遭拒绝,最后才成功,近年来英国一部纪录片爆料伊丽莎白爱的是爱德华八世,是在王室压力下嫁给乔治六世,婚后还遭遇过家庭暴力,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电影给了一个浪漫的解释:王后说,拒绝求婚不是因为不爱他,而是担心繁文缛节使自己不能过普通人的小日子,可是转念一想,“他结巴得这么可爱,他们应该会放过他不会让他当国王的。”造化弄人,乔治六世在英国最艰难的时刻当上国王,伊丽莎白也从一个贤妻良母迅速成长,母仪天下。
邱吉尔评价伊丽莎白王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勇敢的女人”。战争期间,王后与国王分头到空袭重灾区慰问,比起丈夫,她更擅长感性流畅的表达。1940年9月13日,几枚炸弹击中白金汉宫,王后走出宫殿对难民说:“我很庆幸遭到了轰炸,因为轰炸才使我能够面对面地与东区(伦敦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地区)人民接触。”她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安慰百姓:“小公主们会始终和我待在一起,我会一直陪伴在国王的身边,国王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国家!”被民众改编成民谣《国王还在伦敦呢!》广为流传。
晚年的伊丽莎白王后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一举一动,穿着打扮,情趣爱好,都是全国津津乐道的话题。2002年,伊丽莎白王后逝世,享年101岁,逝世不久前她还出席花卉展和音乐节的开幕式,一如既往的艳丽着装,“足以治好最严重的色盲患者”。
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国家的负心汉和亲近纳粹的交际花
“国王究竟是要随心所欲,还是要承担民众赋予他的责任?”影片中时任首相鲍德温的一句质问,引人重新审视温莎公爵的爱情佳话。温莎公爵为辛普森夫人放弃王位的故事传遍世界,人们称赞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他们冲破世俗偏见的忠贞爱情感动。事实远没有那么纯洁动人。与其说温莎公爵为美人主动放弃王位,不如说他被不堪忍受他的内阁逼下台,因为这位风流的国王实在太荒唐,太不负责任,更严重的是,辛普森夫人与纳粹分子交情不浅,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王后。
爱德华八世即位前与嫁过两次的辛普森夫人恋爱,后者当时不仅尚未办理离婚,还同时与其他男人保持情人关系,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冯·里宾特洛夫。新国王对此视若无睹,还坚持要将辛普森夫人封后。
爱德华整天酗酒,几乎不理朝政,作息混乱,破坏了白金汉宫许多坚持几百年的传统,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一个细节:王子和辛普森夫人煲电话粥,弟弟乔治六世上楼说,母亲在等你吃饭,他却说:“她忘了父亲的钟快了半小时”。说完便去把时钟倒转半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白金汉宫的时钟从爱德华祖父时代就一直拨快半小时,以此延长白天打猎的时间,推迟回宫,爱德华八世却把时钟改到正常时刻,王宫上下怨声载道。
爱德华不对任何事情认真,只对辛普森夫人一人例外,当辛普森夫人在凌晨或清早要离开王宫时,只要她一声令下,国王不顾天黑或者下雨,马上一路小跑冲出大门拦出租车,大喊“停下!我是国王!”司机往往被惊得目瞪口呆,再看着国王为他的情人打开车门,小
心翼翼地扶她坐好。
最令英国政界无法忍受的是,爱德华八世十分马虎和“多嘴”,他厌倦公文,常把极其重要的文件四处乱放,洒上咖啡,把军国大事当作玩笑一样讲给辛普森夫人,而辛普森夫人与纳粹德国上层官员来往密切,英国政府一直怀疑她把重要情报泄漏给柏林当局,甚至认定她是纳粹分子。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政府不得不向国王施压,要和辛普森夫人结婚,就必须退位。
任性的国王选择了情人,他放弃的不仅是王位,还有多灾多难的英国,对辛普森夫人他是忠诚的痴情种,对于国家,他是地道的负心汉。鲍德温首相无奈宣布退休,爱德华八世不仅留给弟弟一盘散沙的政府,还留下巨额账单——在位期间他奢华无度,还时常为辛普森夫人一掷千金,这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乔治六世在继位前夜,拿着鲍德温的加急文件和哥哥的账单一筹莫展,一边向妻子抱怨一边哭。
退位的爱德华八世被弟弟封为温莎公爵,半年后他与辛普森夫人结婚,乔治六世以此为耻,禁止王室成员参加婚礼。即使当上国王也不改酗酒毛病的温莎公爵,结婚后竟然改喝葡萄酒,为的是向一个已婚男人的角色转变。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乔治六世发表演讲时,温莎公爵握着辛普森夫人的手认真倾听广播,看上去深受感动,而真实的公爵才不会关心弟弟的讲话,乔治六世在加冕礼后进行广播演讲时,温莎公爵正飞快地摆弄着织衣针,窗外刮着暴风雪,他要为辛普森夫人赶制一件毛衣。
离开王宫的公爵仍然不让国家省心,带着夫人周游欧洲,1937年10月,不顾英国政府劝告,两人去了纳粹德国,还会见了希特勒,公爵在宴会上对希特勒说,自己的弟弟乔治六世“软弱且优柔寡断,完全听命于他那些可恶的、反德国的顾问”。希特勒对公爵的到来十分高兴,他认为公爵即使只是退位的国王,也可以用来扩大自己的声势,他还期望温莎公爵重掌王位,让亲近纳粹的辛普森夫人当上王后。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布朗也对公爵夫妇的到来感到兴奋,她不停地向希特勒暗示自己与辛普森夫人的共通之处,希望希特勒也能像温莎公爵一样“为爱做一些牺牲”。
温莎公爵的行为给乔治六世带来极大的麻烦,他正在艰难赢得国人的爱戴和信任,毕竟他不像哥哥那样风流倜傥受人欢迎,而公爵大肆活动又抢走了国人的目光。更可怕的是,公爵受到希特勒的隆重接待,让英国国内支持法西斯的人更加狂热兴奋。温莎公爵还总变着法儿的向王弟伸手要钱,以维持他和夫人的奢华生活。
乔治六世在王后的支持下力挽狂澜,以战时演讲作为转折点,终于获取大多数国人的拥戴,鼓舞英国反抗法西斯的士气,而温莎公爵在丘吉尔的安排下远赴加勒比一带的巴哈马当总督,离开欧洲,免得再惹“麻烦”。战争之后,公爵夫妇在法国过完了后半生。时过境迁,人们逐渐忘却了他们年轻时的荒唐事,毕竟,两人历尽坎坷,四处漂泊,始终不离不弃,到晚年看上去还恩爱甜蜜,确实令人感动。
链接:电影中的虚构与真实
1.电影中温莎公爵为美人主动放弃王位,但在历史中,他更大程度是被内阁“逼下台”,因他对国事极不负责任,而且辛普森夫人与纳粹分子交情不浅,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王要娶她必须退位。
2.电影中乔治六世始终反感纳粹德国,事实上他在20世纪30年代一直是绥靖政策的积极拥护者,直到德国发动二战才改变立场。
3. 乔治六世登基后将名字艾伯特改成乔治,是为了向父亲乔治五世致敬,并不是像电影里丘吉尔说的那样,是因为艾伯特这个名字“太德国”。
优秀的演讲潜力对于一个领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漫漫历史,无数伟大或者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声音至今回荡在时代的耳边,给人予信念和力量。领袖作为最重要的公众人物,透过演讲来给公民带去信念是其义务也是其职责,而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变的即时化、大众化,传播的范围极大的扩展,这对于领袖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国王的演讲》围绕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口吃问题展开,叙述了乔治六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日子,整片细致、稳重。精彩而又不失庄重的把这段历史呈现给大家。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时代,也是乔治六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的个人心灵奋斗史。
《国王的演讲》中的乔治六世是个羞涩内向,脾气欠佳的口吃者,在大多数时候他只是一个稍带不安的丈夫、一个诚惶诚恐的儿子、一个被哥哥所凌驾的弟弟、一个深爱自我孩子的父亲。他和普通人一样,但是他却是个不普通的普通人,他有着皇室的威严,但是内心却脆弱、焦虑,缺乏自信心。这部电影就是透过描述其继承皇位和与口吃斗争的心理挣扎与奋斗的经历来塑造这个人物。电影没有一般历史传记片的压抑感和沉重感,整片以较为简单、较为平淡的节奏来叙述故事,电影中很多时候乔治六世被摘除了国王的皇冠,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却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让他怯懦、恐惧、愤怒,但是应对大众、他务必表现的自信而坚强。在与自我的斗争中国王逐渐的成长,正如罗格所言,他会是一个好国王。
电影节奏简单,故事较为的简单直白。看似平淡,实则沉稳有力,不难看出其剧本功力的深厚,电影的海报十分好的表达了电影的主旨:一张对着麦克风说话的嘴。即预示着乔治六世与口吃斗争的心灵成长史,也体现了王权应对大众传媒时代的形象放大。整部电影没有做作的着墨于煽情,也没有胡里花哨的表达模式,电影平实而匀称,温和却慢慢的积蓄着力量,就像一篇优美精致而短小的散文,值得慢慢细品。
传媒时代,一个人的声音往往能够被放大,而作为国家精神上的领袖,国王在国民信仰中扮演的主角是至高无尚的,应对大众传媒,这种形象往往是被放大的,国王其实是被历史绑架的最大人质,乔治六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缺乏自信、羞怯、口吃。但是他的地位不允许他在人民面前呈现这些东西,他务必克服它,王权和大众传媒把他架到了一个对他而言极其尴尬的位置上,他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他务必做他人民的楷模,他务必征服自我的内心,他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片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而凸显大历史下的特殊个人往往会使电影更具有力量,在大多数时候,《国王的演讲》会被贴上历史正剧的标签,但对我而言,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部优秀的奋斗励志电影来看,因为它所传达的东西并不是拘泥于宏观整体,他是关于一个微观个体的研究报告,而把一个微观个体上升为宏观整体,则是这部电影异于一般励志电影的地方。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当今的王权在英联邦国家很大层面上是停留在精神上的,而在传媒时代,这种已经被削弱到极致的王权亦展现其大众化的一面,作为一个精神领袖的实质,大众传媒使这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一方面受到挑战,一方面又放大了精神领袖的力量,皇室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使我们能够看到其普通人的一面,而这种形象的放大要求皇室得注意自身的形象,他们是站在国家前面的代表,他们务必更苛刻的要求自身,传达给人民信仰和力量,这与王权在必须层面上的大众化相关联,这种冲击与压力会体此刻特殊的个人身上,而《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正是站在这个风口浪尖的人,乔治六世个体心灵的矛盾与挣扎既是这种冲突与压力的一个体现。
历史背景、杰出的表演加之其特殊的寓教于乐思想表达,奥斯卡当然不会错过这部电影。科林·费斯的表演无可挑剔,他没有被乔治六世的历史地位或者是既定的表面形象所桎梏,没有把这个人物符号化,相反他赋予了这个主角一个人的灵魂,个人觉得能够和当年海伦米勒在《女王》的表现所媲美。海伦娜·伯翰·卡特在此片中的表演恰到好处,既没有盖住科林费斯的光芒,也没有使自我变成一个花瓶似的主角,能够这样说,她出色的表演好了一个妻子、一个王后、一个母亲。而纵观整部电影,无论是配角还是主角的表演质量都极其上乘,很大程度上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成就了这部电影,而奥斯卡的垂青是一种必然,今年的另外一部传记电影《社交网络》也与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仔细比较能发现众多的共同之处,而奥斯卡大叔最吃这一套,此片若是最后捧回最佳影片也是名至实归,总而言之它是一部优秀的、贴合奥斯卡评奖口味的电影,但不必须是最好的电影。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
国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为整部影片最大的戏剧张力,一直到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指挥”下,乔治六世终于完整进行了战前演讲,观众才会舒一口气。影片的张力还来自于国王和治疗师本身,这是两个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个是国王,一个只是普通的治疗师,国王的性格不仅内向,还容易愤怒,总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这种因为身份差异带来的个性碰撞也
成为影片的亮点。治疗师莱昂纳尔的角色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显得尤为出彩,他并没有因为治疗对象是国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国王打破常规,到自己简陋的治疗室来接受治疗,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幼年的心理阴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地说出骂人的话。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真诚交流,让莱昂纳尔获得了尊重,国王也把他当成了一生的好友。
与此同时,影片对国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种平视的镜头,国王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影片把乔治六世饱受口吃之苦的情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别人以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乔治六世那里,却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国王的演讲》也是一部励志片,而且因为是国王克服内心困境的努力,励志的力量就显得更大。当国王在麦克风前憋得满脸通红,痛苦万分,但终于完整做完演讲,影片的励志力量也让人生出了绵长的感动。
影片以历史上英国乔治六世战胜口吃成功进行演讲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国王战胜自己的故事。再一次闭幕演讲中,还是王子艾伯特的乔治六世,因为当时还是口吃,让他出尽洋相。自那以后,他的妻子一直帮助她寻找一名出色的语言治疗师。直到找到在澳大利亚出生的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罗格。父亲乔治五世于1936年去世后本应该是由当时还未称王的艾伯特的哥哥继位,然而哥哥爱德华八世选择了退位,担子落在了并不想成为国王的艾伯特身上。最尴尬的是乔治六世口吃。
电影围绕乔治六世和语言治疗师罗格之间的友谊以及乔治六世为克服口吃所做的努力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在《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人物是:国王—乔治六世。
从国王的口吃来讲,是复杂的语言失调症,与后天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与外部压力,都会加剧症状的恶化,所以首先要纠其病因,要打开心结,治疗心理创伤。
在乔治五世过世之后,艾伯特(乔治六世)向罗格袒露病因:母亲爱哥哥不爱自己,连保姆也不爱他甚至常常让他饿肚子,明明是左撇子却硬要被掰成用右手,于是他在强势父亲的光环下胆怯寡言,在兄长的不屑和嘲笑下丧失信心。因而他害怕面对父亲,面对兄长和公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里缺陷,怯懦也是每个人都有,问题在于是否面对,是否担当。当兄长因一些不利于国家的原因选择退位时,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紧急关头。他不断的努力战胜自己的缺陷,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是他战胜自己的动力源泉。
——观《国王的演讲》有感
每个人都选择了命运之林中的一条林荫小道行走着,我们的人生由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着。也许这世间最出名的抉择就是汉姆雷特那一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千年一叹,扼住了多少人命运的咽喉。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乔治六世和他的好朋友莱昂纳尔,他们深厚的友谊以及国王克服命运羁绊的精神应当是我们歌颂的主题。但是在此之余,我更加感慨于爱德华八世的抉择。
人最初的形态,到底是应该作为一个充满欲望,追求梦想的生物个体存在,还是应该作为一个背负使命,给他人带去欢乐的责任体而存在。面对爱情与江山的抉择,爱德华八世最终选择了爱情。我非常佩服他的勇气和执着,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放弃一切。抵制教会的信条,让出国王的高位,人如果连自己想做的事都不能做,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那么身居高位又能怎样?终究会被教条束缚着,被命运安排着。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会得到自己期盼已久的爱情;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他有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多少人还在沿着命运指给他们的林荫小道不情愿的行走着,最终一条路走到黑。垂暮之年,他们或许还会很感慨的对着子孙说一句“如果当初给我选择,我宁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看你愿不愿意。在闲暇的时候,我也经常思索人生的意义,我们究竟何去又何从。佛家空视万物,儒家博爱众生。人到底应该为自己而活,还是应当为别人而活。也许百年之后,这一切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虽然显得有点偏离主题,但我还是很喜欢乔治六世接受命运挑战的精神。他有着显赫的家世,却并没有太多令人羡慕的童年,他的童年从黑暗的阴霾中走出,最终形成了心理障碍,说话口吃。但是命运似乎在跟他开玩笑,他哥哥退位之后,他便面临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法摆脱的命运,成为国王。在命运面前,他并没有退缩,历经坎坷,想要退缩过,想要放弃过,但是最后在好朋友莱昂纳尔的帮助下,他成功了,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国王,英国的精神支柱。他小时候的经历,他克服自身弱点的那满头大汗,无不让我震撼。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也许我可以体会到一点他演讲时的压力和紧张。人前,我们要表现得从容不迫;人后,或许我们会准备得狼狈不堪。
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两个伟大的领袖,所带给我们的不只只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还带给我们精神的震撼。爱德华八世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不管他的选择是什么,他没有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命运主宰。而乔治六世更是克服了困难成为一位伟大的国王,面对从哥哥手中接过的使命,他也曾想逃避,但他却坚持了下来,不断地坚持、锻炼,最终成为英国的精神支柱。
【国王的演讲英文赏析】推荐阅读:
国王的演讲的演讲词07-17
《国王的演讲》读书笔记10-26
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感12-03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学生观后感12-06
国王的花童话故事05-24
安娜与国王影评07-24
国王生病了教案01-10
国王啄木鸟童话作文10-04
小班语言国王生病了教案11-15
童话故事《画眉嘴国王》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