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餐管理规定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餐管理规定(精选11篇)

工作餐管理规定 篇1

根据公司《关于统筹安排员工工作餐的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明确员工工作餐方案适用的范围、对象、标准、流程等相关事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公司本部工作员工。

二、适用对象

1、在岗全日制员工,包括劳务工、转岗人员及退休返聘人员;

2、委派公司的员工;

3、委派并保留在公司本部的员工;

4、经公司批准的其他人员。

三、费用标准

每人每月工作餐费标准为580元,其它员工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含享受、保留待遇人员)每人每月工作餐费标准为430元。

四、充值流程

1、各单位每月20日18:00前将下月本单位用餐人员明细、数量及金额等报人力资源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将对报送数据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的单位负责人及责任人给予处罚。

2、每月21日上午12:00前,人力资源部按核定的各单位餐补人员明细、数量及金额在系统上设置充值,当月的工作餐费则自动到账。

五、其他规定

1、公司内部借调人员:原则上借用时间小于1个月的,餐费标准按原单位执行;等于或超过1个月的,餐费标准按借用单位执行;

2、借调到分子公司、上级机关的人员:原则上借用时间小于1个月的,餐费标准按原单位执行;等于或超过1个月的,暂停发放工作餐费;

3、委派到分子公司、供应商的人员:原则上暂停发放工作餐费;

4、员工用餐卡遗失,由本人在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后到人力资源部重新办理新卡(需由本人缴纳工本费10元)。

工作餐管理规定 篇2

农机质量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是农机质量监管部门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科学性、原则性、保密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加强农机质量监管档案管理工作, 使其逐步纳入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农机质量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制度

农机质量安全监理档案管理是农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农机安全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是搞好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要搞好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制, 从而使档案收集、整理到保管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明确职责、专人管理, 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

明确职责, 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对现有档案进行整理分类, 全部备份并保存到安全可靠的移动硬盘。对档案进行分类建档, 做到了便捷、快速地查找档案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归档、保管、保密、查阅等管理制度, 强化了基础性资料的积累和管理, 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农机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工作能够高效快捷有效地开展。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对该项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评比活动, 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更好地开展并提升档案管理工作, 避免档案丢失、损坏等问题的发生, 为高规格完善档案整理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农机安全监理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 创建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电子档案, 是信息时代做好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当前, 档案管理正在向着微机管理与传统手工管理 (原始的凭证只能用手工管理)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应加强微机在农机质量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断提高农机监理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逐步实现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的一体化管理。这样就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强度, 更快捷、更方便、更准确。

五、更新办公设备, 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为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档案室要具备防尘、防潮、遮光、防鼠、防盗、防火等条件, 做好防火、防盗装置并安装空调等设备, 使库房更趋完善, 基本上满足档案保护的要求。更换功能先进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让农机购置补贴资料规范完整地归档, 提高安全性。

规范库房管理制度, 使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利用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为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餐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核心

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居于核心地位,这一工作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生产经营活动,科研活动等,都需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拨款,并且还要对所划拨的款项进行跟进,从预算开始,直至项目结束的全部经济活动都要处于财务监督下,财务管理在全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姿态,同时具有法制性的特点,可以对市场上的经济活动进行约束。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新模式的改革下,事业单位的发展会焕发崭新的生机。

一、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居于核心的地位,其贯穿着事业单位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始终,为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经济活动的准备阶段,需要通过财务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算,紧接着筹集必要的资金,然后对资金进行合理化的分配,使其得到科学化的应用,并且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直至经济活动顺利的完成。可以说财务管理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不断循环的,只有对财务管理的地位以及作用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才能促进事业单位长远的发展。财务管理中包含众多的工作内容,并且这些工作内容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财务规划、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决策等,这些活动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只有加强对财务的进一步有效管理,才能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全面落实,使我国的事业单位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蓬勃生机。

二、事业单位经济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

基于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要将具体的措施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正是因为财务管理居于核心的地位,并且又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其在经济管理中核心的地位,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更加灵活多变的发展契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各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1.树立市场经济财务管理意识,增强财务队伍素质

首先,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素质十分重要,通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从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入手,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员工的素质普遍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事业单位的不重视造成的;另一方面,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员工的专业化程度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事实上,如果没有给予人才队伍建设足够的重视,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每一位员工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认真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的探索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并且以事业单位的经济创收为基本工作目标。另外,不要只把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放在事前,在事后也要加强财务管理,从中吸取有意义的经验,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未来的经济活动,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朝着高品质的管理水平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同时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双管齐下,使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兼备专业性以及全面性的特点,由此便可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财务队伍,真正实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与事业单位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起到了约束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必然之举。只有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国情出发,将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相结合,这样建立起来的财务管理制度才是贴近实际工作的;因此,首要前提就是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相应的财务管理部门,专门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由此也可以凸显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的引进财务管理相关方面的专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是普遍缺失的,因此不但要加强财务管理专家的引进工作,还要善于培养财务管理专家,这也是财务管理制度中重要的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正是因为如此,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这一风险,使事业单位的发展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下。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防,使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配合,从而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起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是对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实际的工作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措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经济活动可以有序的开展。

3.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把握财务管理方向

财务管理是以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今后的财务管理中要进一步对财务管理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控制。其中资金是基本的保障,没有资金的支持,事业单位中各项活动就无法有序的开展,基于这一原因,就更加應该重视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这也是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资金的运用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是具有一定时间价值的,因此要想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注重价值的时效性。在资金运行过程中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每一笔资金的走向以及动态都逐一掌握,这样才能使资金的实际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事业单位的经济创收提供更多的机遇。坚持财务管理以预算管理为导向。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下,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其经济管理要遵循准确、快捷、灵活的要求。为了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一定要编制并执行财务预算。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事业单位要编制适合自己发展的财务预算体系,其内容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并在生产的各个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预算制度,通过预算指标控制经济活动过程,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经营活动的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使经营达到预期目标。坚持财务管理以电算化会计为依托。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信息占的比重较大,大约是管理信息资源的70%以上。因此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综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通信工具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信息流动快,信息处理快,而且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应用会计电算化,并逐渐形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式下,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的作用愈发重要。在事业单位中树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并且不断稳定其核心地位,改善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将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海英.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4(04):366-367.

[2]毛小明,武广臣,刘艳.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5(03):555-556.

文印工作管理规定 篇4

一、校文印室的工作职责范围

(一)材料打印范围

1.校党委、校行政颁发的文件;

2.各单位(部门)以校党委、校行政名义颁发的文件;

3.以学校名义上报的汇报材料和对外交流材料;

4.全校性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及会务材料(不含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5.其它由学校办公室安排打印的材料。

各单位(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打印的文字材料,经学校办公室审核后予以打印。凡配置计算机的单位(部门)材料打印由本单位、部门在其微机上自行输入,然后持电子文稿到文印室转换印制。

各单位(部门)的计划、总结、会议通知、报告、各类表格、报表等材料不属于文印室打印范围,若确有需要在文印室打印的,经学校办公室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收取费用。

(二)复印范围

1.按照保密规定由有关校领导批准复印的材料;

2.必须由学校档案馆存档留查的材料;

3.其它由学校办公室安排复印的材料。

各种学术会、交流会、研讨会会务材料以及不在以上复印范围内的材料,各单位、部门及个人要求复印,按学校规定适当收费。

二、学校文印室文印工作规范

(一)材料打印规范

1.凡需要打印的材料由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学校办公室审核,公文还需主管校领导签发后,由学校办公室秘书交文印室打印,文印室不直接承接各单位、部门送来的打印材料。

2.交文印室的打印件,文印室根据文稿先后及文件性质急缓程度安排打印顺序。各单位(部门)不得无故要求提前打印,若有特殊情况须与学校办公室秘书协商安排。

3.须打印的文字材料,应做到书写工整,标点准确,文字精炼。

4.校对工作由拟稿单位(部门)负责,未经签发同意,校对人离开原稿另加文字时,打字员不予修改。校对人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仔细校对,以免造成重印浪费。

5.打印要做到准确、清晰、整洁、及时。第一稿打印差错率不得超过3%,定稿的差错率不得超过1%。

6.复印由学校办公室专人负责,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复印。

工作环境管理规定 篇5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及办公场所安全卫生工位环境要求及控制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工作场所

3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职责范围内各工作场所的卫生清洁和服务工作;负责生产、检测、贮存等

生产厂

区实施监控。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工作环境控制和管理。

3.3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成品检验工作环境需求的识别,必要时提出特殊要求。

3.5生产部负责生产、库房场地、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4控制要求

4.1公司内各部位工作环境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控制:

4.1.1各部位用水、用电、消防、防盗等安全防范,确保无安全事故,应按《基础设施管理规定》执行。

4.1.2室内墙壁、门窗、地面要保持清洁、干净。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度。

室内温度、湿度、清洁度和能源供应等满足要求。

4.1.3 室内的办公桌应摆放整齐。环境整洁、计算机清洁、机架连接线绑扎整齐。

4.1.4 厂房、室内严禁吸烟、喧哗,工作时间注意力集中,严禁串岗和边工作边聊天。

4.1.5 工作场所内的电线、开关、空调等设备必须安全,如有损坏或损伤等现象应立即通

知有

4.1.6 关部门进行处理。下班后应检查电源、开关、气源、空调、门窗等是否关好。

4.1.7 工作场所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转运箱等物品应放在规定区域内,并做到摆放

整齐、可靠。

4.1.8 应配备足够能扑灭火灾的有效的消防器材,综合部应定期检查。

4.2对工作环境有防护要求的部门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4.3对产生有害气体、烟等的工作场所(如电焊等)应控制空气污染源,即时排放不良气体。

4.4厂区公共地区应保持畅通,严禁堆放器材设备等杂物。

4.5机电设备

所有生产设备应按《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的要求予以保管和使用。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剪切机、电焊机等设备都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4.6易燃易爆场所

4.6.1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质或气体的工作场所严禁烟火。

工作环境管理办法XD/QEO-C05-2009

4.6.2易燃易爆物质或气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存放,不得随意放置。

4.6.3易燃易爆场所有足够的通风设备。

4.6.4工作中使用的电器工具,不得随意乱放。相关/支持性文件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

编制:赵义平

审核:张海军

工作餐管理办法 篇6

1.适用范围:因工作原因延误用餐、延时下班的员工。

2.订餐流程:部门填写《订餐申请单》—部门负责人签字—行政部汇总后通知食堂提前准备。

3.用餐地点:自行前往园区食堂领取并用餐。(晚餐从一楼通道前往)4.用餐时间:午餐(12:00—12:50),晚餐(17:30—18:00); 5.注意事项:

(1)各部门须在当日中午11:30,下午16:30前向行政部提交《订餐申请单》,并注明本部门的指定签单人。

(2)各部门指定签单人须在食堂提供的《用餐记录单》上登记本部门用餐的人数及金额,并签字确认。(平均每人用餐金额不超过15元)

(3)如遇紧急情况可向行政部电话申请订餐,隔日补写申请单交与行政部。未填写《订餐申请单》及未向行政部报备的订餐,费用自行负责。

工作餐管理规定 篇7

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 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 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 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有必要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地位、内容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建设项目组组长白春永。

学校课程管理的地位和任务

记者:什么是学校课程管理?实施学校课程管理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白春永: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在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内, 相对于国家一级与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而言的, 简称学校课程管理。它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学校课程管理倡导学校课程创新, 在确保全体学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 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学校课程管理对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课程管理倡导教师要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 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观念及教学行为都将发生很大变化, 将会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个。

首先, 确保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决定的, 在目标上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在内容上强调一致性、共同性、发展性;在实施方式上具有强制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 一般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 它是一种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 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 一般比较侧重于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乡土课程等。

其次, 确保学校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它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 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 学生有选修的权利, 一般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通常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校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与实施, 要既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又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又能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兼顾当地社区的发展需要。

最后, 协调、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 课程理念、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课程管理的任务是确保每一位学生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以及选修Ⅰ课程中的部分修习内容;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 (选修Ⅱ) , 供学生选择;协调、优化、整合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形成能体现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记者:在学校课程管理实施中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白春永:学校的校长要组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认真研修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 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各学科《课程标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以及相关的配套文件等。通过研修, 要对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不断提高学生、教师、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

另外, 还要对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以及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发展需求, 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为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课程资源做好准备。

当然, 确立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很重要。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 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发展需求确定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学校, 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置、计划、实施与评价实现的, 因此学校课程管理其实质就是对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的人员、组织和内容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涉及哪些人员?各类人员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涉及人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 以及有关的社区人员。

校长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决策者和负责人。校长在课程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有三个:执行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确保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在学校有效实施;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协调各种关系, 规划学校的发展,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各种课程管理制度, 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 发布学校课程质量信息, 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组织, 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同时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

学生有权选择校本课程中的选修课, 有权对学校课程作出自己的评价, 有权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同时, 学生也应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 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学生家长及有关的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应有知情权、评价权和建议权, 并有责任为学校提供各种资源上的支持。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涉及哪些组织?各级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涉及的组织包括学校校务委员会 (或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教导处 (或教务处、教学处) 、教育研究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小组等。

学校校务委员会 (或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由党政工领导成员组成, 是学校课程的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 从实际出发, 根据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制定《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 组建相应机构 (处、室、组等) ,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协调校内各处 (室) 以及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员组成。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职责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制定有关的开发和管理条例, 检查与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

教导处 (教务处或教学处) 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专门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 结合本校实际, 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对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 及时检查、评估并向校长报告;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关系, 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教育研究室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国家、地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组织教师培训, 开展校本研究, 发现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 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 为新课程的实验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持。

教研组/年级组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 制定好学年及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 确保完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协调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组织交流、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形成课程合力。

备课小组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同学科教师对学科模块进行深入研究, 分配研究任务, 对模块的内容做出合理整合, 开发利用学科课程资源, 平衡教学进度, 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 对学生模块学习质量做出评价。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保证学校课程的合理开发, 并在具体的课程管理中协调、优化、整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国家与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教材等) 的研修, 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 教学过程的管理, 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教学业绩的评定, 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 以及学校 (校本) 课程的合理开发等。

学校课程管理中校长的责任

记者:在新课程实验中, 校长需要反思的问题是什么?

白春永: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件十分复杂与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任务重。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校长需要自己不断地从七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我们是谁?指导、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 我们在哪里?对学校的现状和过去做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教师的所思所想, 对学校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或者机遇、挑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3) 为什么在这里?从学校的内部和外部客观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理清思路。 (4) 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课程发展的目标与期望, 形成学校的共同目标。 (5) 我们为什么要去?使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清晰的动机与足够的动力。 (6) 我们怎样去?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措施, 使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 每一位成员都能愉快、科学地工作。 (7) 我们去到了没有?不断地对课程的实施进行监测、评估、反思、改进。

记者:校长怎样对待实验省 (区、市) 的经验?

白春永:甘肃省是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较晚的省份, 为了少走弯路, 虚心吸纳先行省份的课程管理经验十分必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新课程实验中, 校长需具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根据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结合学校的实际,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必须具有一种精神状态:讲条件而不唯条件, 缺条件而不缺理想。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教育投入有限, 办学条件差。在这样的省份实施新课程, 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一些, 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校长需树立三个意识: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整合意识;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新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配置设施资源, 转变服务方式, 提高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与常规的关系, 学习、反思、探究与实践的关系。

记者: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 校长该注意些什么?

白春永:进行新课程实验时, 校长首先要有激情, 但不能急躁, 更不能走极端。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因此, 实施新课程我们要有热情, 需要积极主动置身于其中;课程改革是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需求与个人自身、个性充分发展的“两极”中追求平衡与整合, 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会不时遇到“两难”问题。

须研究“真”问题, 真地研究问题, 真地解决问题。“真问题”是指真实的过去或现在与期望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通向进一步发展和达成目标的起始点, 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 才能提出有创造性的方法和见解。因此, 我们应该着眼于可能解决的问题, 着手于可以解决的问题, 使教育教学研究回归到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 努力为教师提供真正的支持和服务。

须关注教师的情感和需要。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 教师的道德素养、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决定着学校课程实施的水平。因此, 新课程实验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学习、反思、交流、合作、探究、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成就感, 使他们的认知、学习和工作有更多的情感来参与和投入, 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

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怎样使他们在学到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发观自我、教育自我、自主发展, 将自己培养成为现代人、自主人、创新人、和谐人, 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使命。

工作餐管理规定 篇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38-02

摘要:

本文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内监督不健全,党建工作保障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等措施,从而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建;管理模式;化解矛盾;激励

目前,各企业单位对普通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但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员的交替流动,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1.1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

1.2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1.3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1.4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1.5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

2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措施

2.1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2.1.1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

2.1.2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党员所在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普通党员不论在岗工作还是在家休班,必须及时地向所属党支部和联络员提供相关情况和信息。指定的联络人要阶段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对支部工作改进。

2.1.3选好用好支部书记。选配好有能力、愿奉献、敢负责的人带队伍是加强普通党员管理的关键。如何把普通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既要凭借党性修养、理想信念这些内因予以保障,还要依靠党组织负责人这些外因给予引导力的普通党员。

2.2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2.2.1明确管理责任,实现管理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普通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企业单位普通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

2.2.2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新机制。可以试着建立完善党员外出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以及党支部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制度等。有必要制定《普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2.2.3加强跟踪管理,提高普通党员凝聚力。把普通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普通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可以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从而实现动态式管理。

2.3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2.3.1思想激励制度。对于普通党员,如何使他们保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高于一般群众,正是普通党员教育管理中所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思想上加以激励鼓舞,不断提高普通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2 典型激励制度。树立典型,发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可将普通党员评比活动纳入支部工作议程,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的普通党员,通过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努力打响普通党员这块牌子。

2.3.3淘汰激励制度。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没有淘汰就没有激励,一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其内部不合格成员的数量及其所占据的地位成反比,一个组织奋发向上的活力也与一定的不合格成员淘汰率紧密相关。

2.4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创新活动举措,可以把党组织活动同普通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普通党员“活动无场地、开会无效果、时间无保证”等实际问题。

2.4.1精心策划组织活动。要从普通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普通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如阶段性地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题内容和提纲,提出活动要求,坚持“业余、小型、务实、高效”的原则,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组织活动。

2.4.2建立普通党员网上家园。以网络为载体,传递学习资料,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传达党内重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等,使普通党员无论在何地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过组织生活。

2.4.3加大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普通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党员们提供交流机会,变“有活动无效果”为“有活动有效果”,让大家互相熟悉、互相交流,使支部组织的每次活动能成为“朋友会”、“群英会”。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普通党员的管理是新的形势下党的建设遇到的一个新领域、新课题。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党员“高举党旗闯市场”, 去实现“党组织旗子树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党的凝聚力强起来”的要求,我们应该针对企业普通党员具体特点和状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推进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个个普通党员能够成为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2) 

[2]刘冀瑗,童启富. 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党员管理的思考[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4)

[3]杨卫军,杨学龙.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题[J]. 理论导报. 2006(06) 

[4]胡綠叶. 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 唯实. 2007(10)

工作人员管理规定 篇9

为了树立茶楼良好形象,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一、服从管理,听从安排。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上级领导工作安排,无条件接受管理,对不服从管理,顶撞领导,甚至拒不服从工作安排的,第一次处罚100元;拒不改正的,予以坚决辞退。对于暴力犯上或二次以上的,予以辞退。

二、按时上下班,严格上班制度。

1、严禁迟到、早退。无故迟到、早退超过10分钟以上者,扣10元;超过30分钟以上者,扣50元;超过一小时以上者扣除当天工资;超过半天以上者按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除三天工资,旷工二天及以上者按自动辞职处理。

2、严格请销假制度。上班期间非特殊情况严禁请假,如确需请假应报值班经理同意,否则按旷工处理。因特殊情况需换班应不得超过二个班次,经管理经理同意方可进行,未经同意擅自换班按旷工处理。因事请假1小时以内,病假3小时以内,不扣工资。超出规定时间按实际情况扣除相应工资,事假一天(含)以上按每天双倍工资扣除,三天以上按自动辞职处理;病假3天以内按实际工资扣除,3天以上按双倍工资扣除,7天(不含)以上按自动辞职处理。

3、严禁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准聚众聊天、看书报、电视、睡觉、吃零食、长时间接打私人电话、玩手机等,不准私自外出会客,做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违者一次处罚20元。严禁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一次处罚100元。

三、精神饱满,文明待客。不带不良情绪上岗,保持热忱、文明、礼貌服务。熟练掌握的业务技巧和服务技巧,及时介绍茶楼茶品(菜品)及小食品,对顾客的兴趣、合理需求予以尽量满足,做到热情大方、诚实诚信。严禁发生与顾客争吵甚至打架现象,违者将视情况处以50元以上罚款至自开除处理。

四、举止端庄,热情服务。

1、严格按茶楼服装要求统一着装、佩戴标志,做到着装端装、大方、整洁、得体、证章佩戴胸前。不留怪发型、不染彩色头发、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化淡妆上岗。严禁在客人面前掏耳、挖鼻、抠脸、抠手指; 打呵欠、伸懒腰、打响指等。违者处罚10-50元。

2、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不吃带异味食物上岗,双手保持清洁,不藏污积渍。

3、接待顾客要微笑迎客,热情诚恳、和蔼可亲。按规定站立服务,以饱满的精神、端正的姿势,礼貌的接待好每一位顾客。

4、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牢记 “您好”、“请”、“欢迎光临”、“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谢谢”、“别客气”、“请稍等”、“我就来”等等文明用语。收找款要唱收唱付、交待清楚。如“先生(女士),收您XX元;找您XX元,请点好”、“请您拿好”、“请您放好”等。道别要礼貌客气、关切提醒、热情指点、真诚祝愿。如“多谢惠顾”、“请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再见”。禁忌使用“哎”、“喂”等单调词语喊叫顾客,禁止三三两两议论顾客或在顾客背后指指划划,左顾右盼打量顾客,更不准以貌取人,伤害顾客自尊心。对因举止不当,语言不得体造成顾客不满或投诉的,将根据情况处以10-100元罚款。

五、统畴计划,细心工作。各级按照本职要求,对当天工作进行统畴安排,按规定流程细心做好本职工作。

1、提前十分钟到岗、更衣、整理容貌。准时参加列队点名讲评,管理人员与全体当班员工互道问候,布置当日工作任务,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根据分工,对茶楼所有用品、用具及房间、卫生间、操作间、大厅、外围客人休闲区等进行保洁,做到窗明几净、地面光洁。

3、做好商品、销售款及工作交接;清点销售款及库存商品,补齐不足商品,及时上货,交报主管经理。备好当日找零,节约各项开支和办公用品;不得擅自挪用销售款。不得超越权限打折,需打折的必须报主管经理批准。

4、领班或负责人及时检查服务员到岗情况和茶楼卫生打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工作不到位、卫生打扫不彻底的按处罚制度处理。

5、每隔15-20分钟应巡场、巡台一次;每隔15-25分钟给客人添加一次水,换一次烟缸。要熟悉每个客人的相貌特征,防止跑单,并以良好的记忆力接待回头客。客人点饭菜(茶水)时,服务员需要记录,点完后,应重复一遍给客人听,准确无误,让客人稍等。客人品茶(用餐)完毕后,服务员应将客人引领到吧台结帐,告知吧台客人所在房间(座位)名称,大厅座号。吧台人员收款完毕,送走客人后,在内部单上签字。客人走后及时关空调、关灯,把没有熄灭的烟头熄灭、检查客人是否有遗留物品(如果有请交给吧台登记,未上交者按盗窃客人财物处理)、收拾桌面、地面、纸篓和痰盂卫生,最后再次检查是否干净。继续迎接下一桌客人。

6、下班前应按照各自工作范围将纸篓、痰盂、垃圾、地面、厨房及用具等打扫干净,摆放有序。清理营业场地,检查房间物品是否齐全,关闭所有房间及操作间的插头、灯、空调、饮水机、水、燃气等。

以上规定未按要求执行者或执行不到位造成后果者,将视情节轻重处以10-100元不等的罚款。对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客人跑单、少收款的,处罚相关服务员、吧台收款员应收金额两倍赔偿。

六、严格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应随时巡查茶楼设施、设备。员工下班后应对营业场地,所有房间大厅的电器设备、电源、水源、门窗,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锁上大门。如遇零时后,客人未走,应配合吧台服务员的工作,如遇熟客,经理安排后,负有收款、服务的责任,第二天交接时,应将货、款、票交清。钱物交接与登记不符者,由责任方负全责赔偿。

七、入职与离职。员工入职后,根据双方商定发放实习期工资,适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发放正式工资,并交工作押金,享受正式员工待遇。适用期未満一个月离职的,不发工资。员工辞职应提前一个月向经理提出书面辞职申请报告,说明理由,经同意签字方可生效,未经许可私自离开,不退押金及本月工资。离职人员,按规定交回本店物品,否则不能结算工资、押金。

八、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员工之间,应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工作中如发生问题或矛盾,要通过正当途经向经理提出或讲明,不可私下议论或将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严禁搬弄是非,说长道短。对于道德品质恶劣,搬弄是非闹不团结的或故意散布对会所不利言论的,一经发现,坚决开除。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九、爱护公物,厉行节约。严格杜绝铺张浪费,爱护设施设备。操作间、吧台不准存放私人物品。严禁人为破坏公私物品和偷盗行为发生;严禁将茶楼一切物品据为已有;严禁私自将茶楼物品、客人消费剩余品(含烟、酒、水、小食品、饭菜等)带离茶楼。违者一经发现,将处以物品价格双倍赔偿,并处10-1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十、奖励。对工作积极主动,表现优秀并有突出贡献者;为茶楼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收到明显效益的;其它做出较大贡献,具有明显带头作用的,会所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30-200元不等的奖励。

××商务休闲会所

工作证管理规定 篇10

工作证是证明公司职工身份的有效证件,其发放使用、回收管理由综合部负责。3 发放范围

公司在职职工。工作证的办理

4.1 试用期人员在试用期内办理临时工作证。

4.2 管理人员试用期满,经部门考核与综合部综合考评合格后,由综合部负责办理发放工作证;

4.4 生产、检验技术人员上岗需经过工艺技术上岗培训及三个月生产过程考评,合格后,由综合部负责办理发放工作证;实习期间综合部负责发放临时工作证。

4.5 办理工作证时,交本人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张到综合部办理。

4.6 职务变更应更换工作证,职务变更者需将旧证及本人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并提交综合部重新办理。工作证的使用及管理

5.1 职工在工作时间在公司内应随身佩带工作证,佩带位置于胸前,做为公司职工的标识;

5.2 工作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不得涂改、伪造,如发现转借及私自涂改将给予批评教育以及必要的处罚;

5.3 工作证应妥善保管,损坏或遗失者须向本部门提出补办申请,经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到综合部重新办理,重新办理需缴纳工本费10元;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图书质量

高校图书采购管理是高校对图书采购运作过程中一个监督,是高校图书的采购部门通过建立采购系列业务活动,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进度、信用状况等进行管理,对采购活动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提高采购活动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一、图书采购计划制订

1.中长期采购规划的制度。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专业设置变化快速,新的专业不断涌现,文献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情况,确定各类文献总的采购数量、构成及比例,制订出一个中、长期采购规划,使藏书建设具有稳定性、计划性。

2.年度采购计划的制订。以图书采购中、长期规划为依据,结合年度经费指标,制订年度采购计划。

二、图书采购经费分配

在新的图书收藏体制中,图书馆的首页职责是科学合理地分配图书经费,它决定了资源配置的质量,关键要做到严格遵循科学的精确性原则。为此细化和深化经费层,逐步实行“三级分配,专款专用”制度。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师生经费分配。教师需求分散转移,较少有相互重叠,但大都有较强的科研资料经费支持和个人收藏能力;而学生个人收藏能力较弱,馆藏是其主要的阅读前提,但他们所具有的“群特征”,便于相互之间调剂共享。其次,知识及其需求的能级层次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教师需要的书刊,研究生也往往需要;适用于研究生的预读对象。因此,应当全面权衡师生双方的需求能力及其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确定合理的人均分配比例,既要向高能及层次的教师适度倾斜,又要避免资源的不公平。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应该适当拉开档次;教师之间也不应绝对平均,要向“一线”教师倾斜。

2.书、刊合理配置。知识需求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基础理论到专门研究的发展过程,基础理论是求学治学的基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常效性;而专题研究的思想观点、事实数据等信息的发展变化却非常活跃。随着能级层次的提高,对基础理论、系统知识类图书的需求逐渐下降,而对专门研究类学术期刊的需求则逐渐上升。因此,在书与刊的配置上,各类读者也应有所区别。学生应以基础理论类图书为主,以学术专著类图书和综合类期刊为辅;侧重于教学的教师,应当兼顾专业期刊与学术专著类图书;侧重于研究开发的教师,则应首先保证专业期刊。

3.以课程和课题为基本单位。课程设置和研究课题是高校馆读者需求最主要的基础的标志,是图书收藏的主要依据,图书经费应当以课程和课题为基础单位,分配到位、专款专用。

3.1.学生经费按各门课程的总课时分配:m2=M2Tn/(T1+T2+T3+ΛΛ+Tn)(M2—某门课程经费额,Tn—某门课程总课时,即课时与人数之积。若多个班级同期修习该门课程,且人数N与课时T不同时,则Tn=t1n1+t2n2+t3n3+ΛΛ+tnnn)

3.2.教师经费首先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为教学科研两部分:M1=Mt+Ms(Mt——教学用书经费,Ms---科研用书经费)。二者分配比例可参考学校教育和科研经费的分配方法。

教学用书经费,同样要按授课时间合理分配:Mt=MtTt/(T1+T2+T3+ΛΛ+Tn)。(mt——某教研室的图书经费份额;某门课程的总课时Tn的计算方法与3.1某教研室的图书经费份额;某门课程的总课时T的计算方法与3.1完全相同。)

科研用书经费,首先按学科级别确定各课题人均分配比例系数,例如:一般1,学校重点1.5,省级重点2,国家重点3,然后,按各自的人数计算分配Ms=Mspnnn/(p1n1+p2n2+p3n3+ΛΛ+pnnn):(M8—某课题组的图书经费额,P—级别系数,N—人数。)

三、图书订购沟通环节

高校图书馆每年需订购数千至数万种图书,图书馆和供货商沟通磨合的程度,双方合作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采购业务。

(1)图书馆方面。对供货商的经营理念、规模、服务水平 、技术水平等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同时将图书馆的各项要求向供货商详细说明,沟通越好,合作就越融洽。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供货商进行反馈,共同磋商、协调解决。

(2)中标书商方面。应深入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图书馆藏书特点和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搜集图书信息、提供征订书目、开拓更多的增值服务。对图书馆提出的供书要求、加工配套服务等各项要求,必须了解清楚。特别是在图书馆方面有新的需求、服务项目增减的情况下,双方沟通、协商显得更为重要。

四、图书验收环节

(1)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分手工验收和计算机验收两部分。手工验收时要求认真核对到馆的新书与书目清单,查看新书的书名、册数、价格是否一致,新书是否缺页、污损或与馆藏原则不符等情况;进入计算机验收环节验收后,新书信息与书目数据要核对无误,再对每本书进行条码分配和馆藏分配,同时输出清单移交编目人员,整批验收完后核对发票金额。整个验收过程必须按程序严格执行。

(2)认真处理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多卷书的验收、附带光盘或磁带等复合文献的处理,是否有盗版图书等。对于已实行业务外包的图书馆,验收关键问题是对书商派来的加工人员进行质量监督,防止加工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入库等问题的发生。

(3)认真撰写验收情况报告。定期撰写验收情况报告,详细分析每类图书所占比例、到书质量、到书时间长短、到书率的高低、送货服务以及加工水平等因素,有利于年度采购计划的调整和完善,也为学校进一步完善图书采购招标制度提供重要依据。

五、图书考核评估环节

对于图书采购合同分中期、末期两次对供货书商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书商。对未能如期完成的部分,提出进一步的改进计划;对不能很好履行合同的,按有关条款及时采取提醒、警告、限期整改等措施。

(1)网站服务。中标供货商要提供较为规范正常的网站服务,以便图书馆能通过网络得到便捷的书目数据服务。

(2)数据服务。从满足学校各学科专业的文献需求方面来看书目数据覆盖率;从所提供的数据准确性方面来评估数据质量:征订数据必备字段是否齐全、批次是否连续、时间间隔是否过长等。随书配送的编目数据与CALIS著录规划要求是否存在较大距离等。

(3)到书率及到书周期。考察供货商是否存在有选择供书情况;按出版社统计所购买的图书到书率,特别是适应高校收藏的一些大学出版社或专业性较强的核心出版社的图书到书率是否过低;考察到书周期是否过长等。

(4)图书结构评估。按《中国法》分类标准统计所购各类图书的比例,对照学校各学科的图书需求计划,衡量采购质量。

(5)加工服务。打包、送货、加工、验收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等。

六、做好图书采购人员廉政建设环节

(1)筑牢思想防线。在图书招标采购的各个环节中,所有招标、评标、采购、验收、财务等人员,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淡泊名利,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诚心诚意为读者服务,自觉维护学校和读者的利益。

(2)强化法制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规章制度履行职责。招标采购过程阳光操作,公正透明;文献采访要有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

(3)加强廉政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对采购工作进行财务监督、技术监督和党纪监督,进行全程监督。图书采购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应每年在一定范围内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

2006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为各高校集中采购文献提供参考,但各校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供货书商频频更换,不仅使图书馆与供应商难以深度合作,还影响图书馆藏书质量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现在一些图书馆提出“培养书商”的理念,实行准入制度,因此,选取一些信誉好、业绩优良的书商,与之建立相对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采购效率,实现双赢,不失为图书采购管理的一种好做法。

参考文献:

[1]周小嫣.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与今后工作的思路——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图书馆报,1997(6).

[2]张淑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中华书局,1982,171.

[3]彭飞.关于图书馆与书商关系的博弈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6 ,(12).

[4]温万虎.图书采购招标评价方法探讨.图书馆建设, 2006(3).

[5]洪涛.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的质量控制.冶金信息导刊, 2006(6).

上一篇:肃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部队优秀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