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精选7篇)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篇1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是“新旅游、新常态”,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中国旅游日的由来】

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4月12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正式宣布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为什么选择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呢?

当时备选的日期有很多,除了有人提议定在农历三月三、清明节、6月6日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名人提名的:比如,邓小平“黄山谈话”7月15日、毛泽东诞辰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还有徐霞客首次出游日3月29日等等。

最终专家和网民把目光聚焦在了徐霞客上面。其实早在浙江宁海人麻绍勤就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提出将5月19日设为中国旅游日。也就是在5月19日这一天——癸丑之三月晦,徐霞客从宁海出发,游历了浙江宁海天台山,开始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游程。最后的结果也是以宁海倡议的“5.19”(谐音“我要游”),获得了专家和网民的普遍认可,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旅游日。

在每年的旅游日,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旅游活动和宣传日,国家旅游局也倡议,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或前后,全国各景区推出免门票或打折活动。

11月6日,浙江宁海县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发出了《徐霞客旅游俱乐部宣言》,在全国第一次以书面形式提出将“5•19”设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5月19日,首届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举办。截至目前,宁海已连续举办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在每届开游节上,都有代表发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10月,时任宁海县县委副书记的马晓晖在《澳门月刊》发表《宁海呼唤中国旅游日》文章,在港澳地区赢得共识。

5月17日上午,宁海举行“十城百车”当代徐霞客开游仪式。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温州、衢州、福州、厦门等十个城市的100多名车手驾车参加开游仪式并发出设立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书。

5月18日,宁海举行“重走霞客路,探秘梁皇山”开游仪式。来自华东6省1市的519名“驴友”共同宣读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倡议书。

3月17日,“首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和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中国旅游协会领导以及国内外各界代表200余人与会,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随之进入全国公众视野,被媒体广泛关注。经过3届评选,该活动所倡导的文明旅游意识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已深入人心,“中国当代徐霞客”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旅行者的最高荣誉。在历届评选活动颁奖晚会上,“中国当代徐霞客”代表都倡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目前,第四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活动正在进行。

下半年,浙江省旅游局把倡议“5•19”为“中国旅游日”列入单位的重点工作。从此,倡议“5•19”为“中国旅游日”工作终于进入了快车道。

3月,浙江省旅游局行文国家旅游局,建议把“5•19”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6月16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专题召开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初审会。

20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人表郑杰民、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全国政协委员成岳仲还递交了提案,要求将“5•19”定为“中国旅游日”。

年2月和5月,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又组织召开了设立中国旅游日论坛。许澎、姚秉忠、刘德谦、王琪延、张凌云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一致认为: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的最佳选择。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

2009年12月7日,中国旅游日征集策划专项工作委员会通过新浪网,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旅游日”具体日期方案。

2009年12月28日,“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北大山鹰社代表发出设立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倡议。

2009年12月29日,《中国政协报》组织全国政协委员召开“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专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委员陈铎、成岳冲等多人提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更具合理性。

1月,历届“中国当代徐霞客”,300多名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和旅游实践营营员,通过其所在组织,向国家旅游局提议将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201月28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中国旅游日”专家意见征询会。

年4月6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中国旅游日”设立具体日期意见征询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等部委派人参加了会议,并就“中国旅游日”设立的具体日期发表意见。国家民委、休育总局出具了书面意见。会后,国家旅游局研究形成关于“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的请示意见,提请国务院批复。

2010年4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请示,建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为“中国旅游日”。

2010年5月19日~21日,“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在宁海举办,来自中国高校传媒联盟100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呼吁将“5月19日”确立为“中国旅游日”。

203月30日,在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将每年的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年4月1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42号文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篇2

新常态下, 传统投资为主和产能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前3季度,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 创历史新高。伴随着消费规模的快速扩张, 形成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市场潜力与市场空间, 推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作为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中国旅游业产值亦突飞猛进。按经济学常识, 如果产业产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8%, 即可称为支柱产业———当前旅游收入已占GDP的5%, 可谓准支柱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输出大国, 届时中国的旅游收入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旅游业将称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这意味着, 中国旅游业大有潜力, 而且处于上升势态。但是, 中国旅游产业也有自身的瑕疵硬伤, 最主要的是缺乏足够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因而, 经济新常态下, 为中国旅游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提升服务水平和打造世界级知名品牌,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旅游业亦当抓住契机,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节奏, 让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竞争失序, 缺乏品牌意识。具体有下列问题:一是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缺乏特色, 旅游纪念品雷同化;二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根据国人旅游诉求提供差别化服务;三是旅游战略缺失, 品牌意识不强;四是存在跟风而上的短期短视现象, 如扎堆申遗、争抢历史名人、制造虚假景点等等。可以说, 各地对旅游产业不是不重视, 而是重视过度将之视为政绩工程或财政收入催化剂了, 这不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 也不可能做强中国旅游业, 更无法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从专家到学者到旅游“主产地”, 近年来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战略研究, 也设计了一些适合当地的产业规划路径。但在新常态逻辑下, 调结构和强改革是宏观经济的主旋律。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也需要更高层次的战略规划, 当前最迫切的是需要一个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 使中国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有标准可循, 弥补短板要素, 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外延和内涵, 培育越来越多在国际社会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好消息来了。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旅游业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 (GB/T 31284-2014) , 涉及到旅游业品牌价值的各项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对普通人而言, 或许不会太过关注, 但是对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业者, 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标准, 才能指导旅游业者创建知名品牌, 按照标准补漏堵缺和增量提质, 科学评估旅游品牌建设情况和成果, 最终通过提升旅游品牌定位, 提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篇3

结合“新常态”的特征,以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为例,从旅游景观意象规划、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空间的概念规划四个方面探讨乡村旅游景观如何传承历史文脉,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乡村景观 景观规划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29-02

1 概念解读

1.1 何谓“新常态”

新常态的“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的以下几种特征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密切相关: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要求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的乡村旅游景观。

2)“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提高新技术、创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新的乡村旅游消费模式成为必需。

3)“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建设差异化的乡村旅游景观、提高安全与卫生质量标准是提高竞争力的前提。

4)“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生态性与景区承载量是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

李迪华教授说,新常态下景观设计学行业必须实施“反规划”,保证城乡建设项目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游憩功能。乡村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唯有主动转型、继承传统并坚持创新,才能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

2 郴州市“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实践

2.1 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办公厅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最终确定了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郴州市北湖区三合村有幸入围“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4年,三合村又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中国生态文化村”。

在国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的帮助下,三合村积极整治西河河堤,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合作社,建设绿色农庄等,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目前,三合村正为创建4A级生态旅游名村做全面规划。

2.2 三合村概况

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位于郴州城西北面,距市城区21公里,盛产粮食、烤烟、林果、瓜菜、煤炭等,是生产农业重村。三合村建于明清年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风景秀丽,鸟语花香,西河两岸古木参天,古桥古戏台隐于青山绿水之间。近几年,他们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发设计出集乡村休闲、婚庆摄影、蔬菜观光、古文化欣赏等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建设标准化农家屋28家,完成了村内环境绿化美化、道路改造、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但三合村离创建4A级生态旅游名村还有一定距离,留下了诸多问题使现在的评价标准大打折扣:

1)村庄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景区中却感受不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村中原有一排古老的大青石板台阶反映了村庄的历史与沧桑,现已经被破坏殆尽,反映村庄文化的节点太少;

2)村民住房被“穿衣戴帽”,丢失了原有的古香古色的韵味,也可用“古韵新风”自圆其说;但部分住房被整体推翻重建成安置房形式,“小洋房”代替了“炊烟袅袅”,缺少“乡土气息”;

3)基础服务设施比较落后,加油站、诊所等公共建筑缺失,环境卫生不达标;

4)旅游开发类型比较单一,仍然以观光为主,游客在村中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目前为村民创收的途径仅有现在的蔬菜主题餐厅。

以上所存问题直接影响了三合村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三合村必须把握好现有资源,做出相应的规划整改,打造新型乡村旅游景观。

2.3 三合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

2.3.1 三合村旅游景观意象规划

意象是由“每一个感官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形成的”,一个可加工的意象必须与周边事物有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与“新常态”下追求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相吻合。提起江西婺源的景观意象,就会想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以及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提起周庄便想到集驳岸、拱桥、水巷、古宅等水乡之美于一身的“中国第一水乡”。

笔者认为,三合村的乡村意象应以本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使人们头脑里形成整体感觉和印象,应从以下四点规划:

(1)三合村村名的由来。三合村是由三条河汇聚在村前而得名,现今人们依然可以欣赏到汨汨的河流拍打撞击,不得不对三合村的历史产生漫无边际的联想。因此,可在村口立石注明三合村的由来,引导游客前去参观,并把三河交汇处设计成特色景点。

(2)三合村的“五古”元素。三合村的“五古”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一,古名人。据说历史上这个小村庄曾出7位省部级干部,可以通过村中老人的叙述将名人故事记下,起到教育感化作用。其二,有三百年历史的古戏台(目前正在修葺)。可将古戏台作背景,在不影响古戏台功能的情况下表演当地的昆曲,作为招牌节目。其三,树龄达几百年的古树群,古树多以侧柏、枫杨居多,树龄高的已达460年。古树群的规划已经较成熟,目前划分出了爱之林、爱之路,并将两树相依的婆娑姿态定为“情投意合”、“珠联璧合”、“百年好合”,成为恋人喜爱的婚纱摄影基地。其四,流淌在村头的古西河。人们都有亲水性,但目前的西河还属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姿态。沿着西河设一条健康步行小道是非常有可取的,适当点缀一些亲水平台。其五,建于清代的古花桥(如图1)。古花桥用石木建造,桥亭相间,不仅可以过河通人,还可避风挡雨。桥身中躯设有观音送子的神座。桥身由七个大石墩支撑着,在每个石墩上均雕刻有雅致的龙头,其寓意为龙在风浪中追波逐浪的雄风壮态。走在古桥上可以感受到三合村前辈石艺家高深的文化和艺术水平,体会祖辈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nlc202309030103

(3)三合村的村落建筑。乡村建筑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是乡村历史发展的见证。三合村村落建筑因山就势,建造随意,不同于北方乡村规划整齐的布局形式。建筑青瓦屋顶,青砖砌墙白泥灰勾缝,马头墙顶上点缀着白色线条。部分建筑已被粉刷装饰,暂且可当作是古村新貌。而被推倒重建的“小洋房”若布置成城里的小旅店,便会“农味不浓”,使得体验乡俗民情的成分降低,必将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三合村不是浙江的诸葛村、不是皖南的宏村、西递,新常态下必须塑造出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才能给游客留下鲜明印象。

(4)三合村的景点设计。三合村应该把反映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产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于景区中。在民居建筑与道路之外的空间上,布置一些“软组织”景物,如井台、石碾、篱笆、菜园、水塘等,以过渡和缓解民居和道路之间的生硬冲突。景点的夜景照明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闪烁的夜幕掩映,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游客所追求的新奇体验。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可对车位进行隐性处理:可设计成“稻谷堆”,使停车场呈现“稻谷场文化”;可设计成拱顶绿坡,使乡野大地呈现起伏之美;也可荫蔽于豆棚瓜架之下。

另外,三合村的产品体验性设计也是形成乡村意象的重要方法(将在下一节讲述)。

2.3.2 三合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

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在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中获胜就必须创新,营造新奇的、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背景的产品,形成主题明确、个性突出的风格。三合村的旅游产品设计应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性。例如,做豆腐是常见的农家活,但湖南南岳开办“农家乐”的农民却吸引游客参与豆腐的加工制作过程,让游客一边学习做豆腐,一边品尝鲜豆浆,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笔者认为三合村的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仍然以观光性、体验性较强的采摘柑橘、草莓、蛇瓜等蔬果活动为主;其次,依托烤烟生产基地,创造供游客参与熏烤农家烤烟的全过程,并让吸烟人士品尝乡土气息的香烟。也可以依托湖南传统陶瓷产业的优势,再现陶瓷制作活动。如收取合理费用让游客动手制作自己想要的坯体形状,并在坯体上绘制图案,并参与烧制的过程,不仅可以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并能了解传统陶瓷的生产工艺;最后,景区中再现村民制作本土特色清明糍粑的农家活动:古朴的农具,农家的稻米,充满乡野气息的野菜,穿着整洁朴素的村民用精湛的手艺将这一活动不断演示,将大大提高游客参与的积极性。总之,村落中天人合一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可以读到的历史,可以看见的美德,正是其独有的魅力所在,形成了乡村与现代化城市间的巨大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了乡村的旅游吸引力。

2.3.3 三合村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分为介入、探索、发展、稳定、滞长和衰弱(或复兴)等六个不同的时期。三合村旅游还属于探索、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由于经济不发达,建设也比较落后。三合村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加油站、医疗所、商店等公共场所,外观形象上维护和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路灯、垃圾桶、公厕的数量应适度增加,卫生情况需要定时检查并设专门的监管室。

(2)村落内建设垃圾转运场、集体沼气池,进行环卫处理、污水处理。

(3)三合村旅游景观的食宿设施建设虽然不能追求“原汁原味”,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应与当地的民情风俗、乡土特色相吻合,在保证安全、舒适、卫生的前提下,在“奇、野、土、特”等方面别具一格。提供给旅游者一种“完全的乡村的生活”。

2.3.4 三合村景观空间概念规划

三合村拟规划面积5520亩,总体规划沿着西河布置成折线形状(如图2),三合村的主题定位为打造“唯美三合·森林湿地生态村”,“爱尚三合.婚纱摄影艺术村”,“和美三合·绿色发展特色村”。

总体结构为“一心两区三园”六个功能区,“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两区”即民俗风情区和水上娱乐区,“三园”即赏花养生园、湿地文化园和生态农业园(如图3)。

综合服务中心拟建设入口大门、综合服务楼(内设商店)、停车场和加油站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民俗风情区当以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为主(前文已论述),设观光油菜花田,体现农耕文化的活动如烤烟、做糍粑等,并以农家特色民居建筑为依托。水上娱乐区设乡土特色的游泳池,再现童年河边洗澡的场景。赏花养生区以老年人为主体目标,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老年服务中心、垂钓平台及各类花海苗圃等,是休闲养生的圣地。湿地文化区以宣传展示生态湿地为主,目标定为婚纱摄影基地,设爱情殿堂、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等主题景点,并沿西河打造20公里的慢行景观步道。生态农业区设蔬果示范生产基地生产脐橙、黄金梨、板栗等,设蔬菜加工厂。蔬菜主题餐厅已经较成熟,提供天然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游客可以亲自采摘,亲手下厨,体会农家活的乐趣,同时也是村民创收的方式。

关于历年世界旅游日主题口号 篇4

1980年:旅游业的贡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heritage and to peac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1981年:旅游业与生活质量。(Tourism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1982年:旅游业的骄傲:好的客人与好的主人。(Pride in travel: good guests and good hosts)

1983年:旅游和假日对每个人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Travel and holidays are a right but also a responsibility forall)

1984年:为了国际间的理解、和平与合作的旅游。(Tourism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peace andcooperation)

1985年:年轻的旅游业:文化和历史遗产幸了和平与友谊。(Youth tourism: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for peace andfriendship)

1986年:旅游: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Tourism: a vital force for world peace)

1987年:旅游与发展。(Tourism for development)

1988年:旅游教育。(Tourism: education for all)

1989年:施行者的自由活动创造了一个共融的世界。(The free movement of tourists creates one world)

1990年:认识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事业 (Tourism: an unrecognized industry, a service to be released)(“the hague declaration on tourism”)

1991年:通信、信息和教育:旅游发展的动力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powerlines oftourism development)

1992年:旅游促进社会经济一体化,是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途径 (Tourism: a factor of growing social and economic solidarityand of encounter between people)

1993年:争取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wards alasting harmony)

1994年: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 (Quality staff, quality tourism)

1995年:通过负起责任而受益 (WTO: serving world tourism for twenty years)

:旅游业:宽容与和平的因素 (Tourism: a factor of tolerance andpeace)

:旅游业:21世纪创造就业和倡导环境保护的先导产业 (Tourism: aleading activit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 job creation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旅游开发和促销的关键 (Public-privatesector partnership: the key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ndpromotion)

:旅游业:为新千年保护世界遗产 (Tourism: preserving worldheritage for the new millennium)

:技术和自然:21世纪旅游业的双重挑战 (Technology and nature:two challenges for tourism at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

: 旅游业: 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Tourism:instrument at the service of peace and dialogue betweencivilizations)

: 经济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Ecotourism, the key to sustainabledevelopment)

: 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的推动力。(Tourism: a driving force forpoverty alleviation, job creationand social harmony)

:旅游拉动就业

:旅游与交通——从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到 21 世纪的现实

年:旅游让世界受益(Tourism Enriches)

: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Tourism opens doors for women)

:对气候变迁挑战的旅游回应(Tourism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旅游:庆祝多样性(Tourism - Celebrating Diversity)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篇5

党日活动议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7月25日 下午14:15

二、活动地点

国电格尔木公司综合楼门前广场

三、活动主题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四、活动议程

(一)重温入党誓词、授书仪式

1.放国际歌、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参加)

2.由公司领导向公司全体党员赠书籍—《梁家河》;(党员参加)

3.接着公司领导向公司入党积极分子赠书籍《中国共产党章程》。(全体/广场)

(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大会

4.青年代表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演讲。(全体/广场)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篇6

1 贵州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1.1 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转型

[1]传统模式存在弊端。一是发展以山岳水景景观为主的观光旅游。贵州多山地河流资源,旅游产品集中表现为观光旅游产品,这属于旅游业发展的浅层次,不仅效益低下,还影响了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二是以牺牲环境为主要方式的旅游开发。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生态环境脆弱,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背离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客源构成。虽然贵州国内游增速迅猛,但入境游市场一直缺乏活力,跟周边省市区相比,无论是收入还是游客数量都相差甚远,这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但同时也是后发赶超的潜力区。

(2)旅游需求逐渐多样。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再加上信息化和高铁化的催化,自驾游、散客游盛行,出游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与此同时,旅游需求也从最初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转变,需求层次呈现多元化,这预示着不同于传统观光旅游的新型旅游形式正在悄然兴起。但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所表现出的粗放式、无序化、浅层次、低质量、低效益等问题,根本无法满足旅游者“快进慢游”的旅游诉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2 旅游产业具备转型条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备了以下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政策条件。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省转型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来抓,在新常态下又做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轮驱动”战略部署,并提出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的旅游发展要求,旅游产业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政策红利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向前发展;二是资源条件。贵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山川秀丽、碧水长流、文化多彩、气候宜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公园省,满足当下游客对于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三是市场条件。随着贵广高铁的沪昆高铁贵阳段的通车,贵州的交通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旅游景区的可达性进一步提升,大大拓宽了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客源市场,来黔游客大幅度增加,形成强有力的市场保障,贵州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 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分析

2.1 接待服务水平低

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在需求的刺激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下旅游者个性化、体验化的需求。一是接待服务的载体,如景区基础设施、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等构成旅游六要素的因子,表现出规模小、品质差的问题;二是旅游服务人员在观念、态度、技能方面缺少服务的主动性,致使游客满意度偏低,反过来又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2 开发水平层次浅

开发水平的程度和层次,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贵州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但产业发展总体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功能分区和产品布局上未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浅层次,没有很好的借助“真山真水”去打造生态休闲化的现代旅游产品;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只是把文化的表面当作卖点,这样既不能让游客对贵州文化认同,还会出现对文化的破坏性开发、浪费稀缺资源等问题。

2.3 地方特色不突出

地方特色的凸显和突出,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受依靠数量增长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影响,贵州整个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呈现出趋同化。纵观全省知名或不知名景区、旅游小镇、旅游村寨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文化内涵、特色均大同小异,无吸引力、无竞争力。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使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缺乏内容支撑。

2.4 产品体系不完整

产品体系的全面和完整,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贵州旅游产品体系整体上还很不完善,一是未能形成品牌化的“一间客房”“一件旅游纪念品”“一次民俗演出”等单项旅游产品;二是未能形成精品化的观光类、度假类、康体类、商务类、文化类、专项类等旅游线路产品;三是未能形成形象化的连接周边区域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等区域旅游产品。由于产品体系的不完整,旅游产业链延伸不够长,致使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滞留时间短、消费力不足、回头率低等现实问题,弱化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渠道力量。

3 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分析

3.1 政府主导推动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由政府主导推进,需要从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力量。一是政府要集中思路做好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实现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二是产业政策的制定,政府要积极鼓励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产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制造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将旅游发展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建设、旅游扶贫的契机,将传统化的景区发展逐步转为“城市景区化、景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旅游空间的扩散。

3.2 消费转型拉动

消费需求是影响和拉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消费转型的拉动体现在旅游消费形式的变化和产品供给的多元化。旅游消费形式的变化体现在传统的观光游览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游的转变;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体现在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向度假型、娱乐型、民俗型、知识型的多元化态势供给带动。目前贵州旅游产业需求强劲,观光、会议、休闲、商务、度假等因素拉动了旅游消费,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市场快速稳定增长,潜在市场巨大。强大的需求和消费的转型为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3.3 要素供给引动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供给的支撑。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要素会向利润率高的一方流动,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并随着不同行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内部构成的优化。所以,要素的供给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另外,旅游供给还会反过来促进新的旅游需求产生,进一步促使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4 产业创新驱动

旅游业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旅游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创新必然会带动旅游产业结构效能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发展”。①创新机制是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当前,大数据产业在贵阳的落户和部分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使得“互联网+”在贵州旅游产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

4 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4.1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彼此协调互动、优化组合,形成高效、有机的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素质,达到旅游产业化。具体说来,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挖掘贵州地方独特民俗,打造餐饮名店,通过发展特色餐饮,开发地方风味,创新烹调工艺,扩大黔菜的影响力,满足游客对于“食”的特色化要求;要顺应行业规律,积极构建以星级饭店为主体、以特色饭店为补充的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饭店网络,实现饭店业由单体组织向集团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要注重营造便利,有效借助当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服务的全面提升和交相互动,使游客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要找准游客需求,依托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景区景点的参与性、体验性,提升游客满意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将贵州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开发系列化创意新颖的旅游商品;要把握时代潮流,推动娱乐项目向新颖化、多样化、高品位方向发展,实现娱乐和康体健身、体闲度假、寻密探险的有机组合和食宿起居、旅游购物、民族表演的交相互动,使旅游体验在娱乐中得到升华。

4.2 创新旅游业态

创新旅游业态是实现旅游产业永葆活力的重要路径。对于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从产业要素、产业空间、产业融合三个方面来实现旅游业态的创新。一是产业的要素集聚。贵州要以旅游六要素为重点内容和出发点,对现有的旅游业态体系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有业态的补充和提升,创新开发旅游景区综合体,城市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综合等,使旅游地的游憩结构得以完善,达到旅游业态合理聚集、整合发展,从而产生规模效应,提升贵州旅游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产业的空间复合。不同旅游地的不同功能分区,孕育着差异化的产业形态。贵州在旅游目的地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游客不同需求的认知,把差异化的产业形态和旅游业态融合共生,形成多功能复合的空间,打造新型产业,形成集群化发展,满足消费者的旅游、休闲、度假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健康合理发展。三是产业的融合发展。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在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融合区域化的特色文化,以文化作为引领,发展文化旅游创新区。同时,要把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的大产业来认识,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推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大的特性,大力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把构建一批体旅、商旅、农旅、林旅、茶旅一体化作为产业融合的重点,加快生成一批“快旅慢游”新业态。

4.3 打造旅游精品

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要实现贵州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就必须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精品。一是按照“巩固现有,开发潜在”的原则,围绕生态、避暑、养生、休闲四大领域,开发户外运动、生态体验、避暑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形成新的市场亮点;二是按照“提升观光,创新特色”的原则,围绕文化、探险、自驾、乡村四大领域,开发民俗体验、科考探险、自驾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按照“瞄准高端,服务升级”的原则,围绕国际化、高端化、深层化、系统化,开发城市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综合体、庄园经济综合体、一体化度假等产品,实现旅游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粗放经营向集聚发展的转型、由低端建设向高端拓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4.4 强化产品营销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营销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营销的作用,营销对于实现区域合作,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所以,贵州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要创新营销渠道,强化产品营销。一是要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的旅游经济合作,带头建立“大西南旅游圈”合作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通、要素流动、互利互惠”的良好区域合作格局。二是创新营销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信息通信等现代传媒渠道,通过文艺创作、影视拍摄、博客微信、名人推荐等手段,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亮点,积极营销“多彩贵州”旅游品牌,让“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深入人心。三是强化整体营销。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实施旅游品牌、旅游体验、旅游网络、旅游互动的整合营销,全面构建贵州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系统,形成独特的旅游目的地综合形象,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结论

贵州旅游作为后起之秀,新常态的大背景赋予了它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适应新常态的有效方式,在政府、消费、供给、创新等要素的驱动下,贵州旅游市场空前活跃,休闲消费成为重要的旅游取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业态的创新,旅游精品的打造,产品营销的强化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体验转变,由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真正让游客认识到那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贵州!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旅游产业逐渐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在分析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其转型升级的困境,并结合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探索新常态下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贵州

参考文献

[1]谢春山,魏巍.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

[2]李家乐.基于新常态视角的旅游规划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7).

[3]邢丽涛,罗陈晨.产业论坛:新常态下的旅游新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5-04-07.

中国旅游日主题:新旅游、新常态 篇7

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旅游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这就对培养旅游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遵循市场化、国际化的导向,重新定位教学目标,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等方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

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下行态势,三十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一词,同年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又指出,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速度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3%、7.7%、7.7%、7.4%(见表1),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该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近几年来,旅游经济的增长率明显超过GDP的增长率以及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成为第三产业的领头产业(见图1,图2)。据观察发现,与速度放缓的中国经济总体相比,我国旅游经济却出现了增速更快的发展特征,旅游业应当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

新常态的出现促使旅游业的定位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市场定位从依赖高端客户到挖掘中低档消费者;旅游资源的开发从盲目扩张到有效整合;规划产业发展从观光旅游到休闲体验度假游。这些新的形势和新的特征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对培养旅游专门人才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如何顺应形势发展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国内旅游高等教育现状

1.发展态势迅速,办学目标模糊

1992年,国家教育部建议全国部分拥有旅游相关专业的高校创办旅游管理专业,从此旅游专业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专业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至2015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565所,招收旅游管理类高职高专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1068所,招收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有933所。旅游专业迅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弊端,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建设,许多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不明确,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直接照搬其他学校,缺乏特色。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致使许多毕业生从事非旅游相关工作,这是对国家资源和学生时间的双重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2.培养规格不适合行业要求,人才需求失衡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论课程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情况导致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少。旅游院校培养出的大多是为餐饮业和旅行社服务的一般人员,他们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真正有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非常紧缺,这就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和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的错位。

3.教师入职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

与其他的传统学科相比,旅游专业教师在校教学的平均周期较短,流动性大,大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不断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各旅游院校教师在校授课的年限平均不到10年。旅游业发展迅猛,高校旅游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大批学生选择旅游专业的同时,也使得教师资源供不应求。正是这种师资力量紧缺的状况,造成了旅游专业在招聘教师时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低,一些高校中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因为专业相关或相近都被转聘来,他们本身就对旅游专业知识一知半解,讲课毫无新意。

4.校企沟通不畅,实训基地缺乏

旅游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高校必须走出校门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旅游发展的新形势。但在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大多只有面子工程,多数院校偶尔聘请业内专家来校开讲座,难以实现良好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此外,旅游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不重视,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并没有固定的地点,实践基地建设受到制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新常态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定位与导向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定位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时期的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兼备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培养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对旅游实践教学进行更精准的定位。高校不应单单将实践教学变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更应该将其定位为系统性和控制性环节,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融合、渗透、制约。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制订完整的培养方案,企业提供相关的实践场所。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导向

面对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在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突出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理念的指导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全程化导向。

第一是市场化,为了应对更高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旅游专业教学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走市场化的办学之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是国际化,我国正在由旅游大国逐步向旅游强国迈进,作为这样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旅游业要求旅游专业教学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思维的创新型人才;第三是全程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的筹备中,必须全方位体现和贯彻实践育人的核心导向,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使实践育人导向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落到实处。

四、新常态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

1.调整培养目标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行业,下至基层的服务人员,上到中高层的管理人员,还有具备前瞻眼光的专业领域研究人员,这些都是旅游业需求的人才。因此,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层次性。各大高校应该将旅游本科教育定位在培养有创新能力、有特色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上,而将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强调技能培养的中低层次岗位人才上。在研究生教育上,应在以学术导向为主的基础上,重视职业导向。

二是应变性。旅游行业具有较大的动态性,单纯的技术型人才或理论型人才已经不符合市场需求,成为复合型人才是每个从业人员的最终目标。旅游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储备的基地,必须积极面对新的挑战,时刻保持良好的应变能力,从而制订出符合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三是多样性。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制订培养目标时要重视多样性,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完善课程体系

一是夯实专业基础。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的课程涉及多种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今后学生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提供了能力和动力。目前我国的旅游高校将这些基础课程设置在低年级,但大多学生考过就忘,对后来的核心课程学习起不到帮助作用。因此,就如同理论知识要联系实际一样,应在基础课程中穿插安排专业课程,两者保持一致,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是合理编排课程。当前我国多数旅游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都远远多于选修课程,并且对选修课程的重视度过低,这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旅游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行业,每个学生又对于未来职业去向的选择都不尽相同,过多的必修课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提供一种自由的教学模式。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虽然教育界已经认识到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但由于中国传统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旅游高校应当拓展实习实训的教学内容,面向新业态开辟新的实习点,将学习模式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走进社会、深入行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优化师资队伍

一是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改进教师招聘机制是优化师资队伍的重要方法,聘用双师型人才为主力,同时聘请各个层次的教师为辅助。此外,旅游高校还应当聘请一些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来校兼职教学,便于学生把握行业动态和旅游业的走势。同时引进国外的优秀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带动学生和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二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高校要想和国际接轨、和新的旅游发展新形势接轨,必须将教师团队向“双师型”发展。首先,要加强在职培训工作,对教师进行行业技能再培训,在实际操练中磨炼已经许久不用的基本技能;其次,鼓励教师去企业中挂职,深入行业学习,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最后,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考察进修,加强国际间沟通能力,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国际思维。

三是强化教师科研意识。身为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齐头并进。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得出的成果又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解决问题,这种良性循环会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促进教师的发展。

4.改革办学模式

一是校企合作。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如果旅游高校与旅游企业签订协议,将会大大缓解双方的烦恼。学校将目标放到规模大或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并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两方派出专家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培养计划。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企业派出专业人才就实践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是区域合作。旅游业区域化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它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和区域内部地区与地区间的旅游合作。旅游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共享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同地区间结成联盟相互补充,共建大型实践基地。

三是跨国合作。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为寻求优势互补的机会,必须和国际接轨,走国际合作的发展道路。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趋势,改变封闭办学的理念,跨出国门,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留学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旅游新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5.端正学生心态

旅游业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就业前景大好,但相较于其他层次的毕业生而言,本科生进入旅游行业的概率是最小的。究其原因在于,旅游业是一个服务性突出的第三产业,很多大学毕业生自视甚高不愿为他人服务,这种偏差观念的影响下,本科生毕业后大多选择考研、出国或从事其他行业。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学生在报考前和在校时根本不了解旅游业真正的行业内容,也没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

首先,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一次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刚入学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旅游行业以及成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摆正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其次,在学年中段学校安排学生进入酒店、旅行社实习,让学生清楚工作和学习的区别,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做顾客才是上帝;最后,在即将离校前,结合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不好高骛远。

五、结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形势,也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应用型较强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顺应时势,找准教学的目标,准确定位,优化教学体系,按需培养人才,为旅游业输送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14[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2]田里,马勇,杜江.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关俊利,吕观盛.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旅游论坛,2011(6):133-135.

[4]钱雨.旅游区域化——中国旅游业发展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92-193.

作者简介:马丽卿(1962- ),女,上海市人,教授,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海洋旅游开发、旅游教育等的研究。

上一篇:读原来我这么棒有感下一篇:语文名师工作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