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教学与教学质量(精选8篇)
提高教学质量
-------新寨学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研讨会材料
新寨小学
尚
晗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进行的毕业班教学质量研讨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给学生知识,提到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更是关乎大局,是向社会展示的窗口。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仍需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现结合我班实际,谈点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本班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52人,男27人,女25人,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11岁,其中校外寄宿生36人。整体而言,全班学生积极上进,富有朝气与活力,具有强烈的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和谐大家庭。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性、年龄等的不同,个别同学因为不会而不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明明知道但不积极发言,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如:吴博、刘志强、羊岩、任学刚;书写潦草,不工整,不规范,如:蒲雪峰、张雪梅、祁巧平、张尹东;个性强,不听从教师教导,如朱孝强。
二、影响班级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家庭教育不到位,不能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90%的学生来自农村,从小生活环境贫困。个别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一系列的不良习惯。其次,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低,不能给予辅导,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只能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面对辅导作业和家庭教育而无能为力。
2、转入学生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近几年,从外校、外乡转入本班的学生人数较多,达到全班学生人数的50%。由于环境、科任教师的改变,学生之间不熟悉,教学方式不适应,课后辅导不及时,等到一段时间后,已步入到了后进生的行列。
3、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科任教师不能做到全面关注,全员参与,导致课堂上部分同学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教师提问时只关注了后进生,而忽略了中等生和优等生,久而久之,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优等生和中等生知道不提问自己,也显得散散慢慢,不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较为压抑。最后是后进生没有消除,反而中等生沦为后进生,优等生的优势也不明显。
寄宿学生多,管理不到位。面对庞大的寄宿学生群体,科任教师也头疼不已。寄宿生中,由父母监护管理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有爷爷奶奶照顾,放学或学生放任自流,不听从管束,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三、教育策略
问题是客观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推卸责任,成为不提高教学质量的借口,更应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一)、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管理中,首先,严字当头,从点滴抓起,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使学生有一份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带动不爱学、调皮捣蛋的学生努力学习。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探索、总结。
(二)、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灌现象,甚至拖堂,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摸不着头绪,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近三年来,我校落实上级精神,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已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大板块:导读与预习、交流与展示、巩固与检测、拓展与提升。校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年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低年级:活动教学或情景教学模式;数学教学目标:10+30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做法是:
1、精讲多练
精讲多炼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重要的要求,只有精讲多练,才能重点深入,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从而把书本上知识转化为自己内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精讲多练要注意以下问题:(1)、备课要充分
精讲多练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对本节课的内容自己要深刻的掌握,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所需要的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原有的基础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即备课要充分。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充分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使学生当堂消化、当堂巩固,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这就必须认真备课,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的备课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备学生的备课,不能称为真正的备课。教师备课就必须清楚学生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备课要设身处地为后进生和优生都想一想,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照顾优生,也不忘后进生。(2)、语言要简练,准确,抓住重点
讲课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讲解的时间要越少越好,以便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老师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学生的难点,从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也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后,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减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3、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常规是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要向40分钟要质量,常规不好是不行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老师讲得再好也是白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与科任教师加强交流,齐抓共管。班级管理中的琐事非常多,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同班级的科任教师,应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否则,班主任刚培养起来的好习惯,会在科任教师的松散管理下夭折;其次,对于后进生和特殊学生,可协商,共谋教育大计;第三,协调布置适量、合理的家庭作业。
(四)、深入分析班情,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升。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单亲、留守、寄宿),学习能力水平(优中差),特殊情况(年龄特点、身体缺陷)等情况进行分类,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学生以温暖,给心灵以震撼,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其次,也不能忽视中等生的加强教育,使他们树立竞争意识,确立更高的目标,进入到优等生的行列。
(五)、拟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作为毕业班,在复习上更要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统筹使用各种资源,采用恰当合理的复习方法,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但一个不好的习惯瞬间即成,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受益匪浅的。学习上,培养他们积极的竞争意识,做题上严格审题,认真计算,规范书写。生活上,与同学和睦相处,尊老爱幼,树立远大目标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需要静下心来走进教育,全身心投入教育,积极学习新理念,不断给自己充电,运用新方法,新策略,新评价,新手段进行教育,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光辉的一笔。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是学生发展的服务者。 因此, 各校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关注教师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呼唤“ 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呼声越来也高,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 1) 增强教师“ 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 学习型”的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 终身学习是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全世界都进入学习型社会, 各国都建立学习型组织。 因此, 在平时的管理中, 我常组织学校领导建立健全学习制度, 编印一些理论方面的学习资料, 布置教师学习理论知识, 撰写理论体会等, 并定期测试, 展示评比。 同时, 还邀请专家到学校讲座, 派教师外出学习等。 ( 2) 增强教师“ 科研兴教”的意识, 培养“ 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全区的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培养科研型队伍应这样做:建立学校科研领导小组, 制订科研计划, 鼓励各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并定期开展课题实验研讨课, 例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二、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教师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他的教学才有成效, 一个学校只有平时的常规做好了, 学校才会有所发展。 因此, 营造人人抓教学, 各个有提高, 不甘落后, 奋力争先的教学范围是落实教学工作, 强化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认为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师质量意识从以下做起: ( 1) 各校领导班子带头抓教学质量。 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 应该勇挑重担, 应该以身作则, 给老师做榜样, 所以我们领导班子要带头任教考试科目, 带头做业务, 带头抓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们领导班子要对教师承诺, 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要名列前茅, 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名次等。 这样,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教师也就有了动力, 教学质量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 2) 积极挖掘全区教师的工作潜能。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如果在管理工作中运用有效科学的竞争机制,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挖掘教师工作潜能, 我们的教师一定会尽职尽责, 一定会尽力工作。 因此, 作为一名培训主任, 我积极根据全区教师的个体考核办法, 督促各学校制定好教师考核办法, 叮嘱教师牢记考核办法, 并积极争取。 同时, 我还争取各项政策, 力争为各学校争取评优选模名额, 对教学成绩好的, 管理班级有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 这样,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总之,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个学校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 狠抓教学常规是硬道理。 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质量。作为一名培训工作者, 应该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努力调动全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深挖各教师工作潜能。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 我将以狠抓教学常规为重点,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我相信, 在各个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我们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高树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 2007.
1.重视抓好备课工作
学校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统领课堂,用新的师生关系维系课堂,以新的角色进入课堂,校长王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生命享受到真诚的关爱、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合作的真谛、失败的教训。校长王娟在学校例会上多次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动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交流的方法、活动的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的兴趣,既关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关注过程与方法的体现,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实现感情的交流,生命的交流。
2.严把课堂教学关口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认真分析我校学生实际和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善学——善思——操作”的主体化教学思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操作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善学——善思——操作”指的是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一起抓,同步走。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感悟、理解、记忆,都要把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方法,多指点学法,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窍门,从兴趣上、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五位一体”初现成效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教学监控体系,即“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分级分层监控手段,集中监控教师教育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水平,分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由教务处统一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挖掘优势。
4.重视并进行分层教学
为了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学生学习的水平差距太大,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的问题,学校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的分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和程序。按A、B、C三个层次的训练要求,精选题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单一到综合,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训练。现在还在进一步的实施当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定会取得进步。
5.关注课堂教学评价
“以学论教,以评促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提出并完善了“听、测、检、评、说”五步教学评价模式。从“备课、上课、反馈矫正”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每人每学年至少一次的随机抽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两个角度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6.加强学校特色建设
全面发展,德艺双馨。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厚重而无形的精神底蕴。只有确立鲜明的办学特色,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学校悉心打造“全面发展,德艺双馨”的教育品牌,努力构建“素质加特色”的学校。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成立了书法、舞蹈、口才、绘画、合唱五个特长班。
前半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在学校的直接引领下,以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思路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管理,强化过程,严格要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导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课改的新经验,新方法,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前半学期我校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较好地完成期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现就前半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求真务实,加强了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抓好常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顺利地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工作目标,特别是制定出所任学科在全镇的位次目标。学校再根据班情、生情明确细化工作目标。期末,对达到目标的教师进行重重奖励,对未达到目标的教师进行重重惩罚。树立教学榜样,增强教师间的竞争意识。开学前要求教师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有学生成绩记载和试卷分析。学校前半学期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了专题教研,每次教研都精心安排,合理规划。上课前老师们都踊跃按一节课“两设计三反思”的模式,积极备课,大家出谋划策,查漏补缺,再修改教案,课后评课再交流经验,总结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达到示范课的示范作用。
业务学习、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及听课、评课、考查,均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本学期,我校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推动了课改的发展。
1、前半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导处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制定出本期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与教研工作计划,开学就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使全体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与教研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明明白白地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我们还坚持利用教研时间或例会加强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计划开齐课程,开正开足课时,合理安排好活动课(活动课中安排了学科活动课与兴趣活动课及科技文体、艺术等活动课),配齐了各科教师,成立了教研组、兴趣组。
3、在备、讲、辅、批、改、评、考各教学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及监督检查,都作了明确而且具体的规定,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主动自觉地遵照执行,使每个教师认真做到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秩序严格。促使学校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认真组织考评。
4、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导处坚持每周检查各科组教师的工作计划落实情况,教导处还规范了教师的备课,要求教师提前候课,遵守课堂教学要求,杜绝了教师在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针对本校的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3月份,学校开放周,通过听课、评课、说课,进一步领会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了驾驭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本学期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1、更新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本学期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新课标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研教改方面的材料,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与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语、数、英语三组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教研课活动。
2、第10周,教导处对各班各科进行期中检测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3、本学期选拔了一些教师参加区“课题研究教学大比武”评选活动,贺书娟、梁双建老师分别获英语组、数学组一等奖,成绩可喜。组织了校级教学研讨课,35周岁的老师每人每月都要开展“一次邀请式听评课”活动,每一位相关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效果较好。
4、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备课、作业等常规的教学检查,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全方位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分析制度,表彰先进,加大宣传力度,让“质量是生命线”的口号深入人心,把教学质量与评优、考核联系起来,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加强学科质量监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我们经过充分酝酿,精心筹划,严格把关,对全校各科进行严格的全面期末考核,考试采取全学区交叉监考,全区教师集中评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统一尽度,保证成绩的真实性、可信性。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成绩优异或有进步的班科任教师不仅给予精神鼓励和荣誉表彰,同时给予物质奖励,提高教师们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对于薄弱的水平较低的教师,成绩较差的班级,及时督促,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并进行有效调整,优化组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结果表明,各个年级语数平均成绩稳中有升,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优秀生比较突出。同时进行认真的质量分析,分析错题原因,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寻找补救措施,为今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六、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开展 “校园读书活动”。为了营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了阅读书目,并开设了阅读指导课程,开展课外阅读知识大比拼、百科知识有奖竞赛、“读书小博士”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拓展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写作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学期来,从课改实验中取的成效,到深入课堂与老师交流探讨;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各项竞赛,到期末检验学校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控;从人力到物力,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老师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教师们的士气高涨,学校的教学风气焕然一新。
当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看到了存在的差异和不足。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资源的分配不尽合理,个别班个别科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教研工作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性,常规教学管理不够严格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发扬优点,正视不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把教学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全体老师的协力配合,我们的目标一定实现,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勉,务实地工作,为教育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2、加强毕业班管理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毕业,合格升入初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加强了教师的力量,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把毕业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了解学生状况。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打好学生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教师更是关心照顾,早来晚走,利用课余时间不计报酬为孩子们辅导。另外,注重过程性质量的监控。六年级年级组继续建立语文、数学学科单元检测与分析制度。每次单元检测由年级组统一组织,每次检测后组织学科教师集中交流,进行质量分析,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诊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期中期末检测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各年级组及时上报检测结果,由教导处组织进行质量分析。除此以外,本学年教导处还将随机进行一些诊断性的检测。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我们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奖惩力度。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坚持除每半期的常规检查外,还重点对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抽查,保证课程计划的整体有效的落实。
4、加强教研组的工作管理,上交各科教研组计划。探索“年级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新模式,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结合我校年级组长负责制管理新模式的实施,本学年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抓实常态教学的随机视导。各年级组长要经常性地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巡课,行政领导随机抽查年段教师的教学情况。(2)、发挥优秀教研组长和优秀教研组的作用,向市推荐优秀教研组,在校内竖榜样,互相学习。组织三年级教研组参加市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各语文教研组成功进行“语文一课多上”的教研活动。更换学校橱窗墙报,收集教研教改缩影。
5、装备与实验教学工作上台阶。抓多功能教室管理员工作,发放多功能教室登记表,签订多功能教室管理员责任状。在现代技术教育实验校五年复验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这几年,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的质量观。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诚恳地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我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领导的表率作用
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学校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在工作上勇于创造、乐于合作,倡导把“服务”当工作,要求班子成员思想上爱岗敬业,业务上务实求精,作风上廉洁自律。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出现了“领导带头干,师生跟着来”的可喜局面。每个值周的领导,每天总是上班先到,下班后走,他们白天查教师上课,晚上查教师辅导、班主任的守堂,处理偶发事情,学校教学次序井然。
二、狠抓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1、建章立制,抓落实到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年来,我校依据校情,通过教代会,先后制定了《邵东十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为了规范教师备课制定了《任课教师备课要求》;为了规范教师的上课行为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教学事故处理条例》;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分别制定了《教研组活动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为了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制定了《抽考实施及评价方案》;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制定了《师徒结对工作方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制定了《学生学习常规实施方案》;为了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制定了《教学工作月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随着这些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教学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
2、规范教学流程,提高质量 教学流程是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试五个环节。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归纳出: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业批改是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辅导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测试是检测效果的晴雨表,同时我们把教学常规检查结果与《教学工作月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相结合,与考核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①、抓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考,并对照《课程标准》合理预设好教案,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六备六明确”:备课程目标,明确本课程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备教材,明确本节知识的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备学生,明确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和能力;备“三维目标”,明确通过本节教学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备教学用具,明确教师和学生分别要准备哪些用具;备教学参考信息,明确教学参考书、教育网站、资料库等可以借鉴的图文信息。每周二备课组长组织同年级同学科老师集体商讨,形成定案,教务处要求老师手写教案,35岁以下的必须写详案,教案要素齐全,标注总课时节数。
②抓授课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学校着力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教务处具体分工,每天安排人员巡查课堂,或在监空室审视课堂,异常情况及时处置,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闲熟,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准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课堂,严禁上课期间接听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要做到“三要”和“五技能。” 三要:一要多读(比如语文课每节不少于10分钟)二要精讲(讲究讲课质量)三要多练(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五技能:导入技能、讲课技能、提高技能、总结技能、板书技能;具体实施时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创新”与“双基”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③抓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信息,因此要求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做到“三精”。精心布置:从学生作业的内容,作业的份量、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要求、作业的批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倡练习性的作业在课内完成,课外以活动性、实践性作业为主。作业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精心批改: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要做到及时、准确,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批改的形式灵活多样。我校作文的批改倡导眉批、中批、尾批,倡导学生参与,进行自评,同伴评和教师评相结合,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和正确评价他人,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还采取“一对一”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精心小结;善于总结工作才会有提高,细节决定成败。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④抓好辅导工作
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始终抓牢培优补差这一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教导处制定出培优补差计划,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计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培优补差计划,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辅导记载,做到培优要定时,补差要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而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⑤抓教后评估。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高一高二实行月考,高三我校高三第一学期半月进行段考,一月进行月考,第二学期每周一次周考,每月一次月考,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检测,考试的结果与教师的教学月绩效奖挂钩。除了抓好平时的质量监控外,更注重抓好期末抽考工作,为提高考试信度,学校联系外地老师命题,严格组考,交叉、集中阅卷,考试时使用监控系统,开启屏蔽仪,严肃考风考纪,考前适时动员,考后及时总给表彰,真正体现“考试育人”的思想。考试结果直接与期末常规奖发放、考核评优、职称晋升挂钩,做到优质优酬更加鼓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月绩效考核办法及等级确定。
考核办法:分为组查——部门抽查——学校检查(1)组查:每两周各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组内量检和质检。(2)部门抽检: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3)学校检查:月末校长与教导处依据《邵东十中月绩效奖励实施细则》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综合评定。
考核等级:考核等级分别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其中优等人数占30%,良等人数占60%,一般人数占10%,优、良、一般等级按考核情况从高分到低分进行等级划分。
三、突出科研先导,提升教师素质
根据校情,学校围绕“科教兴校”开展工作,以此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
1、创设氛围,转变观念,达到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的全员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如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解决课堂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为此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兴校之策定在教育科研上。
首先,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辅导讲座。如“谈教育科研在学校的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专题辅导讲座,引领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
其次,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科研工作专题会议。开学初召开科研工作安排会议,期末对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考评,根据实效发放津贴,评选教研工作先进个人。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获邵阳市一等奖,省规划课题《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能力的培养》与市规划课题《新课程下高中音体美特长生培养的研究》都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最后,我校在科研兴校方面抓好了“两转变、两确立”的过程。即由科研少数人向全员化转变,确立了人人参与的意识;由个人向集体合作转变,确立发挥集思广益的群体合作精神,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创设氛围,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化。三年来,成绩显著:我校学生在各重学科竞赛中10人获国家级、省奖,30多人获市;,葛尚之、朱丽梅、张淑华、曾丽珍、罗志高获县教学比武一等奖,肖永玲、李秋实、尹学红、杨玉梅获市教学比武市一等奖,2010年朱丽梅老师在省教学录象课和省课件评选中获省二等奖,龚灵芝老师获省生物创新教学省二等浆;教师发表或评审获奖的论文国家级3篇,省级6篇,市级21篇。
2、规范教研流程,使教研科研一体化。
学校把双周周一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做到四个确保(即:时间、人员、、过程、专题),每次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在活动中引导教师运用理论分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科研信息及教学方法,结合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促进教科研互联互补,使教研活动在反思、完善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落实听课制度
学校规定教师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长、教学领导每期听课不少于30节。要求听课要做详细的听课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中的失误等。
4、坚持开展教学活动,以求共同提高。
每年上学期,我校开展高三专题课、试卷讲评课活动,下半年开展示范课、汇报课、教学比武课活动,老师们积极参加,认真评课议课,人人受益,共同提高。
四、规范学生学习常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常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循的日常性规范,加强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有利于指导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校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1、掌握预习方法:要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习惯,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重、难点,并初步思考书后的习题,尝试完成书上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要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收集课外学习资料,整合学习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要把经过自己努力还未弄懂的问题确定为听课重点。
2、学会课堂学习:做到“六要”,即要专心致志听课;要带着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围绕教师讲课重点认真思考;要善于辨析对比,关注教师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要勇于发言,敢于质疑和交流;要抓住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板书要点、重要方法,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做好课堂笔记;要积极与同学合作,学会与同学一起实现学习目标。
3、培养课堂学习品质。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树立“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信念。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4、规范作业要求:要及时、规范、独立地完成常规作业。当作业遇到困难,要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但不可抄袭他人作业。要自主或合作完成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作业。要主动参与并完成合作学习中的分工任务,保证作业质量。
5、独立完成实验:在教师和实验员的指导下,按实验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遵守实验规则,确保实验效果和安全。实验时,注意力要集中,仔细观察现象,准确详细地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要进行认真分析,作出实验结论,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各位领导,在县教育局的科学指导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深感到自己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与兄弟学校相比有差异,与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有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力争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邵东县第十中学
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学、规范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关键。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最经常、最琐碎的管理,同时也是学校最重要、最见水平的管理。如果哪一项管理不到位,哪一项管理不规范,都有可能影响到办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都要牢固树立管理意识,规范办学行为,向管理要成绩,向管理要效益。教学常规管理具有基础性、稳定性、严肃性与效益性,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评价功能,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目标要求
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性工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务实工作,更是一个繁琐细节性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常抓不懈。就朱明乡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常规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行精细化管理,更新教育观念,规范办学秩序和行为,造就一支乐进取、愿奉献、有创新、业务强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使全乡教育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县同级同类乡镇排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做到:一是全乡各校教师要树立“校兴我荣”的观念,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人人思学校的发展,人人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要建立健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反思、教研、检查、学籍、实验、图书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分工明确化。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学人员等要分工明确,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全员作用,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四是材料齐全化。学校、学科组、个人的各项工作都要有计划,过程材料(包括教案)要齐全,工作总结到位,各种材料及时归档备查。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一是增强忧患意识。要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常怀忧虑之心,认真履职,爱岗敬业。二是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克服困难,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三是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时时“充电”,提升自身素质。四是增强协作意识。班子要团结协作,教师要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共同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①拟写各类计划。每学期初拟写好切实可行的各类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科计划等),并按计划抓好落实。
②备课:倡导实行集体备课,平时上课要有超前的教案,严禁无教案授课或用老教案上课,各校要定时做好检查记录。教师备课要研究新课标,驾驭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恰当处理教材,体现新课改精神。总的要求是要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课本、教材,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差异,手中有方法。
③上课:一是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上课不迟、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擅自调课,不歧视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二是上课一律使用普通话教学;三是要较好地实施教案,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是上课要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辨清疑点,保证一堂课的质量;五是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六是实验课教学,凡是课标或教材要求开设的科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有实验室的学校必须按要求开齐、开足分组实验,没实验室的开好演示实验(附:小学科学第二学期实验目录);七是抓好音体美等课的教学,切忌组织松散,学生自由散漫,严禁文化课挤占音体美等课;八是要建立健全听、评课制度,并把开设公开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性工作来抓,新教师上好研究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教学能手上好示范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与评课活动,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④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目的,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内。因此,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体现灵活性,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等。作业批改是课堂师生交流的延续。所以,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要在关注知识正确与否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是要从多种视角出发,关注其作业中张扬的个性及成功体验。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如次数、时间、正确率等都应作记录。记分要客观公正、评语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缺点和不足之处,又要肯定优点,鼓励进步。
⑤辅导:辅导要坚持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以帮助学生提高为目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辅导计划或措施,并渗透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⑥检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单元检测,检测后要认真地从卷面情况,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找出教学中的成败,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
⑦反思:重视教学总结,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做好总结工作,认真总结教学成败与得失,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撰写教学论文等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质。
三、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发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和《毕节市教育局关于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毕教发(2012)4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文第二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
四、抓实学生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学风。教学工作包涵着“教”与“学”两个方面,老师教得再好,学生不学,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了良好的学风,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抓学风又应该从抓学生常规管理做起,加大养成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要从加强校园文化、班集体建设、一日常规教育、课间管理、学生学习规范等工作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向上的良好学风。
3、强化教学业务管理,抓实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各项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效益,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要始终牢牢抓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环节管理、教学事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力争做到精细化。一是认真落实校内教学督导制度。通过听课、查阅教案、听课笔记、作业、自编讲义、成绩分析、学生民意测评等途径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全方位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再全面反馈,以达到扬长避短,自查自纠的目的。二是建立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要改变单兵独战的做法,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水平和质量。三是抓实课堂管理。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和预习功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要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又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教师语言要规范,板书要工整,教态要大方,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把开设公开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性工作来抓,青年教师上好研究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教学能手上好示范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与评课活动,有力地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四是抓好批改辅导工作。作业要讲求适量和多样化,批改要及时、规范,并根据实际进行评讲反馈。学习辅导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五是认真做好考试工作。加强考试命题、监考、阅卷的规范性,并做好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工作,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5、坚持依法施教,严格依法治校。社会法制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提高法制观念,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要加强对有关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执行教育方面的政策规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育沿着法制化的轨道进行。依法施教,依法治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校园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
6、紧扣高考目标,强化高三年级的管理。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阶段都要抓紧抓好,而高三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是直接体现效果的阶段。必须要抓好高考备考工作,早规划、早安排。要主动组织好高考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工作,利用班会、谈话等方式大力宣传高考,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及早确定培优补差对象,分类划定工作范围(重点、本科、专科),做到早抓、细抓、实抓,确保每个目标学生都能有较大提高。另外,高三年级的学藉管理、毕业证发放、组织各类考试、填报志愿等各项工作都要规范管理,确保各个环节不出差错。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遵循教学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结合实际,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来进行。要树立大局观、前瞻性和系统性意识,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以抓好起始年级的学习规范为基础,以抓好毕业班工作为重点,以抓好各学段的衔接为纽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
2、管理要突出一个“严”字。无论何种岗位上的教育管理,无论是对自己、对同事还是对学生,都要在抱着公正和爱心态度的前提下,做到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不做“老好好主义者”。
3、全体师生员工都要参与常规管理。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师生员工是学校的主人,不能把管理只看成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大家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按教学规律办事。广大师生员工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且要成为管理的主人,自觉参与民主管理,自觉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常规管理意识,层层把好质量关,人人把好质量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常规管理重在严格,贵在坚持。制定教学常规并不是太难的事,但要使教学常规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习惯,则是很难的,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中,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教学常规管理无小事,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细节上下功夫。同时各项教学常规都要反复宣传,反复教育,反复练习,反复检查,长抓不懈,使教学常规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常规教学
我院药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 连续3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 其成绩均为药学类专业广东省最优:2011年, 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医药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与医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 获得了“药物检验工”赛项全国一等奖1个, 三等奖1个;2012年,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 (教育部等主办) , 获得全国一等奖1个, 二等奖1个, 三等奖1个;2013年, 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 获得了全国二等奖1个, 三等奖1个。从侧面说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较高的。
其实, 从药学专业学生人数和招生质量分析, 我院药学专业并没有任何优势, 甚至处于劣势。2006—2010级药学专业均只招生一个班, 60人左右, 所以就参加比赛可选拔的学生人数而言, 我院应是学生人数最少的院校之一。而且, 我校招生以3B为主 (顺德地区招收为主) , 在广东省招生制度中, 3B是专科招生的最后一批, 学生入学分数较低, 基本素质相对较差[1], 远远比不上3A批次招收的学生。
我院药学专业为什么仅凭这样基础的学生, 也能取得全国较好、省内顶尖的全国技能竞赛成绩呢?本文尝试就我院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基础进行分析, 对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1 真正理解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要“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使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2]。
技能竞赛围绕职业能力评价确定竞赛内容, 按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策划竞赛项目。因此, 开展技能竞赛符合职业院校教学目标。技能竞赛的举办, 使职业教育、企业和学生三者相互协作, 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性人才。
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 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借鉴, 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进, 但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 只能靠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解决。但是, 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仍采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 不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使得从学校走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 基于技能竞赛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2 改革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医药职业技能培养, 对接全国技能竞赛内容
高职药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强调与本科教育的对接, 重视课程的学科性, 其结果是成为药学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培养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比不上本科生, 专业操作技能又比不上中职 (中专) 生, 形成一个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局面, 就业困难可想而知。
我院药学专业根据毕业生在医药企业的工作岗位, 体现“突出医药职业技能培养, 对接全国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思想, 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六大模块:
2.1 医学基础模块
医学基础模块包括3门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 (72学时) 、生物化学与生化药物应用 (32学时) 、常见疾病概要 (32学时) 。
2.2 化学基础模块
化学基础模块已经整合为一门课程:药用化学基础 (144学时) , 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药物分析与检验课程所需的全部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2.3 药学基础模块
药学基础模块包括5门课程:药学专业英语 (32学时) 、医药统计 (32学时) 、制药设备养护与维修 (32学时) 、药品生产安全管理 (32学时) 、药事管理与GMP (40学时) 。
2.4 中药专业教学模块
中药专业教学模块包括两门课程:中药应用与调剂技术 (104学时) 、中药制剂生产技术 (112学时) 。
2.5现代药学专业教学模块
现代药学专业教学模块包括:药品生产技术 (144学时) 、药物分析与检验 (152学时) 、微生物检验 (64学时) 、临床合理用药技术[3] (136学时) 、医药营销与GSP (32学时) 。
2.6 药学实践教学模块
药学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药学基本技能综合实训 (2周) 、职业技能培训 (1周)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22周) 。
3 搭建合理、高效的指导教师团队, 形成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指挥体系
我院药学专业教学团队人数较少, 总共11人 (包括1名专职实验员) , 但师资配置较佳。就教师学历来说, 博士5人, 硕士2人, 本科4人;就职称来说, 高级职称8人, 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1人;就教师来源来说, 全部来自不同的医药院校, 包括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就中药传统技能指导教师团队来说, 总共5人, 其中中药博士2人, 中医博士1人, 中药硕士1人, 实验员 (本科) 1人。
4 参赛学生层层选拔, 培训过程步步推进, 选手确定公平竞争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决赛一般在6月中下旬, 而省选拔赛一般在4月底, 我校药学专业参赛选拔和培训则更早。
4.1 指导教师团队组建与参赛学生动员、准备
我院药学专业一般在年前就开始做准备: (1) 指导教师团队准备:确定指导教师团队组成, 各位指导教师的分工和责任, 着手收集、整理与精选竞赛培训资料, 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 (2) 参赛学生准备:专业负责人在学生大会上大力动员学生参与技能大赛, 并努力做好培训、选拔和比赛准备。当然, 指导教师也会与部分优秀学生面对面沟通, 鼓励其积极参赛, 并因材施教指导其做好技能竞赛准备和专业知识储备。
4.2 参赛志愿填报与初期培训
(1) 在开学后立即着手学生技能竞赛参赛志愿填报工作,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经验显示, 一般主动参与的比赛, 学生才会积极准备、努力拼搏, 进而取得好成绩。
(2) 紧锣密鼓地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校内初次选拔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技能竞赛所需专业知识闭卷考试、实操考核和心理素质测试 (面试) 。一般挑选心理素质稳定、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细心、得体大方的学生, 人数通常是省赛参赛人数的4倍 (16人左右) 。
(3) 开展初期培训。按照全国技能竞赛内容, 逐项开展小组培训, 任命培训小组组长, 并24小时开放实验室, 放手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并告诉学生培训和选拔是同步进行的, 要想参加省选拔赛和全国技能大赛, 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培训和练习中, 随时做好选拔考核的准备, 不能有任何懈怠和放松。
(4) 初期培训期间严格考勤和考核。初期培训时间大约为1个月, 每天由指导团队教师轮流进行考勤、培训和考核。对于出勤率不高、培训后考核成绩差的学生, 每周进行一次个别清退, 以促使参训学生戒骄戒躁、努力训练。这样, 能完成初期培训进入第二轮培训的学生大概只剩下12人左右。
4.3 按照参赛要求安排第二轮培训和省赛赛前选拔
由于我院是综合性高职院校, 药学专业可用的资源较少, 所以省选拔赛一般都在外校举行。要想在省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并取得国赛资格, 必须付出比省赛主办院校更多的努力。
通常省选拔赛的竞赛内容和通知都发布得很晚, 所以绝对不能等省赛通知下来再安排训练。我院一般都是按照往年国赛要求组织培训和操作练习。当然, 省赛通知出来后, 指导教师团队要好好研究, 找出本次比赛的差别和变化 (一般省选拔赛都会做出一些有利于主办院校的改变) , 并修正第二轮培训内容, 做到训练有短期目标———省选拔赛获得优异成绩, 并取得国赛资格, 但又不影响国赛整体训练计划的推进。
省赛赛前选拔我校也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赛前选拔考核内容完全按照国赛 (省赛) 真实情景安排, 成绩优异者就能取得省赛参赛资格, 一般是4名学生获得省选拔赛参赛资格。
4.4 第三轮培训和省选拔赛
第三轮培训时间通常只有十多天, 内容主要是省选拔赛模拟训练, 每天确定目标, 并要求突破目标。这样, 每天取得一点点进步, 比赛中自然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实现取得国赛资格的目标。
4.5 第四轮培训和国赛
完成省选拔赛后, 学生放1~2天假, 短暂的休整后开始第四轮培训, 也就是国赛培训。由于我省在本赛项上一般都没有安排全省统一集训, 所以我院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学校实训室、医药企业、药店和各大中药标本馆进行培训、参观和练习。在学校实训室模拟国赛情景, 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要告诫学生不要急躁, 重视训练过程, 重视竞赛培训的每一天、每一步操作, 平常训练做好了, 比赛一定会做好的。
当然, 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指导教师相当于球赛中的教练, 教练有主教练、助理教练等, 所以国赛培训指导也应据此分工, 切忌每位指导老师都同样指导参赛学生。因为每位教师的思想不一样, 角度不一样, 出发点不一样, 很有可能出现观点的不一致, 反而会影响学生真正实力的发挥。
另外, 国赛中不要期望有超水平的发挥, 能保证平常训练时的成绩就可以了。这种思想也要让学生理解, 以减轻学生压力, 轻装上阵, 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5 按照医药企业生产实际, 结合全国技能竞赛要求, 升级改造医药实验实训室
我院药学专业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专业群之一, 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近3年内已投入超过500万元, 高标准建设了药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包括符合GMP要求的药物制剂实训区, 融合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分析于一体的药物分析与检验实训区, 模拟药房, 医药多功能实训室, 中药标本馆, 中草药园, 融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于一体的人体生命科学馆等。
整个药学专业实训基地均严格按照医药企业生产实际, 结合全国技能竞赛要求来设计、建设。例如, 本专业有一台17冲的旧压片机, 但考虑到技能大赛用的都是35冲的压片机, 就修改了原计划购买一台27冲新压片机的方案, 转而购买了35冲的压片机。
总之, 我院药学专业在国赛中能连续取得较好的成绩, 分析其基础, 首先是学校和教师真正理解了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大赛的必要性, 有了参赛动力;其次是构建了合理、高效的指导教师团队, 形成各负其责、协调有序的指挥体系;第三是参赛学生层层选拔, 培训过程步步推进, 选手确定公平竞争, 铸就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竞赛机制;第四是按照医药企业生产实际, 结合全国技能竞赛要求, 升级改造医药实验实训室, 为技能实训的开展、技能竞赛的参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 也是最重要的是, 改革了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医药职业技能培养, 对接全国技能竞赛内容, 实现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制度的初步融通。
参考文献
[1]杨文豪, 陆建林, 温玲, 等.药学高职教育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21) :15-17.
[2]任邢晖.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中国教育报[N].2008-06-2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传统教学; 物理学科;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28-001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已进入了学校,相应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实用和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常规教学的认识
按照教学手段的发展及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侧重的是人—人关系,是师生间的互动;现代教学手段侧重的是人—机关系,教师是屏幕之外的“画外音”。“粉笔加黑板”是多媒体引入教学前最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同时教师配以自身的讲解,及一些模型、画板和简单的电化工具等,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环。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但是多媒体技术并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二、物理学科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物理学是一门深奥抽象而又充满逻辑推理的自然科学,总体上讲物理学科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物理现象的抽象性;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因此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尤其是喜欢形象思维的女同学,对物理课常常是望而生畏。经验表明,学生感到物理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物理公式不熟,而是无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心理学家Trechler关于感官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而获得的知识分别是83%、11%、3.5%、1.5%、1.0%。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能把一些静态物理现象变为动态展示,模拟一些三维结构动画,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所以多媒体技术引入物理课堂后,既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使教学更加形象化,降低了物理知识的认知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整合
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不当,就得不偿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该把握学科、课时内容、学情等特点,合理而恰当地用好先进技术,方可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性
尽管计算机在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及综合等方面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在物理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既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代替实验。课堂上师生间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交融是无论多先进的机器也取代不了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传授及先进媒体的策划控制者。同时多媒体也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基础,它能真实地再现科学家们的发明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动手能力。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毕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个概念、定律的得出都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实验失去真实性。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各有优势,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效果才是关键。一节课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与手段,要考虑它们的优化组合。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我们要树立整合的观念,把现代化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使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2.强调多媒体的实用性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只有那些老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不能充分显示、实验不能或不易操作,才考虑采用多媒体技术。
3.强调多媒体的科学性
多媒体的科学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课件阐述的物理概念规律科学、展示的时间顺序科学、场景和实验的模拟及表现形式科学、声音的搭配科学、课堂上教师对先进媒体操作使用科学等。否则,不但起不到理想的辅助作用反而会将学生带入误区,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有人在光的折射定律模拟实验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给学生造成光线在两种物质交界处变色的误解。物理课件的主要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揭示科学而严密的规律,如果多媒体手段使用不科学,给学生带来误解,给教学带来麻烦,将失去它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只能改革落后的制约教学水平发展的手段。要让它发挥独特的作用,才能尽显其优势,同时促进物理教学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升,高吉魁.《现代教学论》[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林建祥.《CAI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379页
【常规教学与教学质量】推荐阅读:
教学常规检查反馈与小结06-05
教学常规、管理常规整改09-16
教学常规包括07-11
教学常规内容09-30
教学常规反思11-30
教学点教学常规检查总结12-01
学校教学常规工作07-19
高中教学常规要求10-11
教学常规考核细则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