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精选7篇)
开展情况总结
为大力弘扬文昌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树立梓潼旅游品牌,推动梓潼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8月28日—9月12日,为期半个月的 “2011’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在梓潼七曲山风景区隆重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其中,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8日至9月1日举行;1077届文昌庙会从8月29日开始,9月12日结束。
本次活动以“弘扬文昌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为主题,是国台办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活动从筹办到举行的整个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市台办、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个活动情谊浓厚,气氛热烈,成效显著,取得了较大成功,受到与会各级领导及海峡两岸来宾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现将此次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主要由文昌文化研讨、景区参观、文昌民俗文化展演观摩、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及绵阳灾后重建成果考察、1077届文昌庙会等内容构成。活动的举办,对于深入挖掘文昌文化、广泛联系两岸同胞、增进两岸文化认同、推 3 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交流和传播以及促进川北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盛会。
(一)开幕式盛况空前,民俗展演精彩纷呈
8月29日上午10点,“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式如期举行。省台办副主任赵宇、省旅游局巡视员谢海银、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秘书长毛一兵、梓潼县四套班子全部领导和梓潼县各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绵阳、广元、遂宁等市县主要景区负责人及两岸嘉宾共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梓潼县人民政府县长罗蒙主持,中共梓潼县委书记刘文榜致欢迎辞,省台办、省旅游局、台湾嘉宾致贺辞。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建民宣布“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文昌庙会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大型民俗展演《文昌出巡》隆重登场。到场的省市领导、两岸嘉宾与万余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展演。文昌出巡于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文昌庙会期间祭祀文昌帝君的重大祭典,是按朝廷颁布的礼神制度举行,其规格与孔子祭祀相同,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列入国家祭祀活动。整个展演活动参演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表演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表演内容涵盖梓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祭祀、大新花灯、马鸣阳戏等。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文昌文化的内涵和文昌民俗文化的魅力,给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观众以心灵的震憾,让到场台湾嘉宾赞叹不已。
(二)研讨活动热烈有序,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8月29日下午14:00,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梓潼七曲山大酒店举行。海峡两岸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学者、文昌宫祠代表、宗教界人士、知名媒体记者等共计122人(台湾代表达66人)参加了研讨会。梓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红钊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沈伯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郑志明分别担任学术研讨会上下半场主持人。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两岸参会专家学者及各方面人士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分别就文昌文化的源流、文昌文化的价值、文昌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文昌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今后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两岸合作与交流,并将这种合作与交流具体化、制度化、经常化,以此推动文昌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广泛传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把七曲山打造成为世人体验文昌文化的著名旅游圣地。
(三)参观考察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人文魅力和重建成果 8月27、28日,应邀出席活动的200余名两岸嘉宾先后抵达梓潼。我县根据嘉宾报到的情况,分两批组织他们参观了七曲山风景区,考察了景区灾后重建成果,观摩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各位嘉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8月30日和8月31日,又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 5 的专家学者、旅行社代表、媒体记者100余人参观考察了三国文化旅游线(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剑门关景区、广元昭化景区)和绵阳灾后重建成果(绵阳市城区、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故里——碑林、北川新老县城)。因为精心的组织,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及景区的热烈欢迎。通过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给各位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绵阳三年重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所有嘉宾为之动容和震撼。各位参加考察的人员对文昌文化在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独特地位及梓潼的旅游资源优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绵阳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绵阳所取得的灾后重建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来自台湾的中国世界弘道复兴协会副秘书长、两岸新闻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唐忠义先生深有感触的说:“看了绵阳的灾后重建,看了新老北川,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北川了不起,绵阳了不起,四川了不起!”
(四)接待服务热情周到,与会嘉宾满意而归
8月27日至9月1日,与会嘉宾从“落地”到参加完活动“上机” 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接站、报到、食宿及参加活动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台湾嘉宾都做到了“一对一”或“一对几”服务,整个过程让两岸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热情周到、宾至如归、安全有序,也让嘉宾充分感受到了绵阳人民的热情好客。整个活动期间,无一例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发 6 生,做到了让所有嘉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庙会活动组织有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077届文昌庙会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在文昌文化广场内外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展演和文艺节目演出、帝乡美食及旅游商品展销等多项活动;在七曲山大庙内组织开展了文昌洞经古乐谈演、文昌年画展览、文昌祭祀等活动。通过多方面活动的开展,1077届文昌庙会期间,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祈福朝圣。截止9月12日庙会结束,1077届文昌庙会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七曲山风景区接待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梓潼旅游形象有了大幅提升。
二、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此次活动共邀请到来自台北、台南、台中等地区的台湾嘉宾66人。参会台湾嘉宾代表性强、涉及面广,包括了台湾学术界、宗教界、新闻界、旅行社等各方面的人员。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是促进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特别是通过以文昌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向台湾各方面充分展示了绵阳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海峡两岸嘉宾不仅看到了文化绵阳、生态绵阳和科技绵阳,更看到了绵阳三年重建的巨大变化,增进了台湾嘉宾 7 对绵阳的认识,加深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识和了解;三是交流活动使海峡两岸人士亲身感受了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他们体会到祖国山河壮丽秀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是通过活动的开展,结识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及台湾宫祠代表(大部分为有实力的企业家)。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经济互动,特别是对于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的多层次交流,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
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研讨会是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有实效的名符其实的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此次活动,除邀请台湾嘉宾66人外,还邀请了大陆知名人士、文昌文化专家、媒体记者、旅行社代表等63人。所邀请的嘉宾基本包括了海峡两岸在文昌文化研究方面最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梓潼县人民政府从中聘请了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10名;梓潼县文昌文化学会还聘请了名誉顾问、会长、理事和会员27名,大大提高了文昌文化研究层次,扩大了研究面,壮大了文昌文化学会的研究实力。
本次文昌文化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5篇,计60余万字,并从中精选出67篇,计50余万字,分8部分编辑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所收集论文中大量全新的和深广的理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和传承文昌文化、开发旅游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 8 意义。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对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活动的成功举办,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本届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广,活动内容丰富,看点亮点较多,受到多方面关注。
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台湾的福建海峡电视台、海峡杂志社、台湾太阳报社和来自香港的香港卫视、香港商报及来自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成都记者站、旅游卫视、福建东南卫视、四川电视台、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新华网四川频道、大成网等两岸“三地”知名媒体32家(52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并有部分媒体记者驻会报道;同时有来自两岸的知名旅行社18家(34人)参会。通过各大媒体对活动盛况全方位宣传报道,对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三国遗迹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同层面的宣传报道,通过多家旅游社对绵阳旅游的全方位推介,从而扩大了绵阳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了梓潼旅游品牌,为绵阳乃至四川的旅游业都将带来极大的后续效应,将极大地促进梓潼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活动的成功举办,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通过筹办本次活动,锻炼和考验了一大批干部职工,在组织协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提高了组织大型活动的水平,同时,展示了绵阳人民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前提 此次活动是绵阳市台办与梓潼县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台办申报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项目,是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复的2011年海峡两岸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省台办、省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和绵阳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亚莲副市长任主任,市台办、市旅游局和梓潼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接待组、文秘资料组、活动组、环境整治及氛围营造组、宣传报道组、安全保卫组等7个工作组,分别由我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其成员由我县相关部门担任,负责活动举办的各项具体工作。组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分工,并确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领导和联络人员,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各工作小组也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切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合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工作开展进程中,李亚莲副市长亲自到七曲山风景区现场检查指导活动筹备有关工作;市台办、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多次就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协调,并全程参与活动筹备的有关工作;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就活动筹备有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条件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协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组委会办公室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各成员单位分别根据任务和分工制定各部门工作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市县台办把此项活动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多方面协调,并通过多个渠道与台湾宗教界、新闻界及部分专家学者取得联系,邀请他们来梓参会;市旅游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做好了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县文化旅游局做好了活动的各方面组织和筹备工作;县接待办全程参与和指导接待工作,并对“一对一”及“一对几”服务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培训,根据台湾客人的口味、特点、喜好,精心设计菜单;县公安局也对来宾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及开幕式、民俗活动展演等的安保工作作了周密布署,并派出了大量警力进行人员和交通疏导,确保了整个活动的安全;县交通局加大了交通管理力度,确保来宾车辆的通畅;县卫生局对景区食品卫生进行了全面督察,并在活动期间派出4名医务人员专程到宾馆为大会服务;县工商管理部门加大了景区内经营管理,确保景区内经营秩序井然;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了学生600余人,参与了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文昌镇督促村民搞好了周边环境卫生,并组织60余名农民参与文昌出巡民俗文化展演;安监部门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活动期间的安全;其它各相关部门也按照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的各方面工作。
(三)精心组织,筹备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关健 本届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组委会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认真细致的筹备。在决定举办活动到活动正式举办的短短50余天时间中,全体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时间和双休时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活动筹备和组织的各方面工作。
人员邀请和论文收集方面。在面临对邀请对象个人信息一无所有、台湾人员信息不畅、高校正值暑期、教授行踪不定、不好联系等诸多困难下,我们通过现有信息、网上搜索、专家提供等多种方式收集到146位专家学者及其它各方面人员的联系方式,然后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快递邮件等多种方式,最终联系并落实到台湾专家、学者、文昌宫祠、新闻媒体及旅行社代表约66人,大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约63人,大陆新闻媒体及旅行社30家。同时,通过努力,收集论文85篇。我们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三批,组织人员进行了艰苦的审、编、校等各方面工作,从中精选出论文67篇,分8部分结集成《中华文昌文化——海峡两岸学术研讨论文集》,在活动举办前印刷成书。
扩大活动影响方面。8月18日,我们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有40余家新闻媒体、30余家旅行社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省市旅游局、省市台办领导参加了会议,对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到场的各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对活动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采访报 12 道,极大提升了活动在海内外的知晓度。
接待工作准备方面。编制了《活动指南》和《接待手册》。与县接待办一道,在县级各部门以及景区抽调了专门人员30余人,在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按接待线路和流程进行了实地演练,为做好重要嘉宾和领导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几”接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提高景区和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了对各景点、酒店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昌洞经古乐光碟录制和嘉宾礼品的设计制作工作。
开幕式和民俗表演准备方面。为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给各位嘉宾,景区在文昌文化广场搭建了能容纳200余人的观礼台和近400平方米“文昌出巡”展演舞台。组织千余人的演员阵容,其中有来自绵阳川音艺术学院的专业演员,也有从事民俗表演的民间艺术家,还有本县的学生。整个文昌出巡民俗节目从20日开始排练,虽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仍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文昌洞经古乐、文昌祭祀科仪、文昌祖庭年画等民俗文化展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环境整治和氛围营造方面。通过此次活动,七曲山风景区对景区活动进行了全面整治,特别是在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景区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为与会者和广大游客营造了清洁、整齐、优美的环境氛围。一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结合景区文化特性,对旅游标识牌,分流标识牌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二是在景区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了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 标识牌,并沿108国道设臵旗幡,增强了活动氛围;三是对南山门至大庙以及活动现场进行了全面的绿化布臵。增加各类盆景和对景区绿化带进行了补植,使景区环境更为优美,景色更为宜人;四是对大庙、水观音景区的古建筑及外墙面进行了漆饰美化。使建筑在不失古香古韵的前提下,更为的洁净美观。红墙内外,无一不让渗透出文昌祖庭的神圣庄严。
(四)加大投入,经费到位,是开展好此次活动的保证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我县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有力推进了景区硬件设施改善、景区环境美化、宣传造势等方面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28.5万元完善编排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投入136万元对旅游标识标牌、分流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换,投入86万余元在南山门至大庙景观大道两旁设臵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固定标识牌、沿国道108线安装旗幡,投入20余万元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省市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投入50余万用于景区美化、绿化。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主要围绕“2016海峡两岸Power Tech交流赛”“台湾中小学生江苏历史文化之旅”“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三部分开展。
Power Tech交流赛是一项源自台湾地区“Power Tech少年科技创作竞赛”的机器人竞赛项目,融“设计的理念、制作的工艺、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原理”于一炉,让青少年动手动脑、协作共赢,目的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能力。在交流赛中,参赛学生以团队形式出赛,赛巧手、秀创意、比合作,利用主办方统一提供的Power Tech材料包,制作出模仿不同生物运动方式的机器人,再让这些机器人在不同的竞技场上一决高下。现场竞技以接力赛为初赛,以直线赛为半决赛,最终通过拔河赛决出冠亚季军。
你看,参赛选手们个个技艺高超,有的在聚精会神地画线设计,有的在一丝不苟地切锯打磨,有的在天马行空地创意组合,有的在不厌其烦地测试调整。很快,那些材料包里的木板、冰棒棍、塑料马达,就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巧细致、萌态十足的机器人。“加油,加油!”伴随着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这些机器人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接力跑、直线跑、拔河,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看得观众们目不暇接。
经过激烈的角逐,台湾朴子小学获得小学组冠军,连云港东辛农场小学、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分获亚军和季军;台湾新兴中学获得中学组冠军,南师附中丁家庄分校、台湾北投中学分获中学组的亚军和季军。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鼓励两岸同胞加强交往、增进共识,积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直接“三通”。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争取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重大问题。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台独”分裂势力企图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破坏台海和平,是注定要失败的。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考点链接】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主权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
2.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公民有保卫祖国的义务。
4.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
5.“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6.“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施,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9.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直击中考】
台湾问题几乎是每年思想品德中考都要考查的内容。笔者预测,2008年思想品德中考将围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青少年应如何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等方面进行考查。
【中考模拟】
1.阅读下面漫画《“正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台独”分裂势力“正名”的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台独”分裂势力“正名”的行为?
(2)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样的基本方针?
(3)我们青少年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些什么?
2.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胜利。美国《时代》周刊在有关香港回归十年的报道中承认,其姊妹杂志《财富》在香港回归前的报道错了,今天的香港非但未如《财富》所说“回归将招致死亡”,反而更显活力。事实证明:“一国两制”让紫荆花绽放!今天的香港,经济增长,民生改善,民主进步,民众安居乐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启示?
(2)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请你就两岸统一拟几条宣传口号。
3.材料一: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在临终前愤然写了一首哀歌《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二:2008年3月22日,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举行,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投票率仅35.8%,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5.7%,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于右任先生在诗中发出“只有痛哭”、“望我故乡”等沉甸甸的哀歌,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2)陈水扁当局推动的“入联公投”为什么遭到失败?
(3)“故乡不可见兮”成为于右任先生心中永远的伤痛。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使“故乡可见兮”,海峡两岸骨肉同胞不再分离?
参考答案:
1.(1)“台独”分裂势力“正名”的目的是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正名”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严重威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然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①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②努力培养爱国情操,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同“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③坚决拥护并积极宣传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④以各种形式同台湾同胞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两岸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感。⑤刻苦学习,自觉肩负起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1)启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2)意义:有利于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等。(3)“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同胞一家亲”;“‘独海无边,回头是岸”;“统一大业,彪炳千秋”;“血源于故乡人,根植于中华土”;“情深似海常思念,血浓于水心相连”等。
开幕式上的致辞
厉秀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台湾同胞,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琦君故居,正式拉开温州市2011两岸琦君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瓯海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全区百万人民,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琦君,作为享誉海峡两岸的文化名人,她用一生的默默耕耘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作品,无论是散文、游记,还是小说和儿童文学,都蕴含着深沉浑厚的感情,深深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琦君文学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散发着迷人魅力,更成为了连接海峡两岸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作为琦君的家乡,我们瓯海区政府将会全力做好琦君故居的保护和琦君文化的传承,保护好、宣传好、发扬好琦君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衷心的希望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社会贤达,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琦君文化的建设,为繁荣琦君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两岸琦君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在温州的日子里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来源: 天津网关键字:美食节;古文化街作者:郭晓莹2010-04-28 06:5
5天津网讯【记者 郭晓莹】阿里山竹筒饭、台北街头小点心、台湾鲜果冰山、台湾深坑泡菜臭豆腐、台式芙蓉虾、新鲜椰子和菠萝蜜„„在即将开幕的“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上,咱天津的市民及游客又可以品尝上百种特色小吃大饱口福了。“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将于4月30日至5月9日于天津南开区古文化街旁的亲水平台举办。
这次高品位的中华美食文化大餐由天津市商务委、南开区政府及服装街管委会主办,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台湾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天津市老字号协会等协办。本次美食节共设90个展位,其中来自台湾的名小吃有30余家,福建老字号津门老字号近20家,全国各地名小吃30来家,还有来自异域的风情小吃等。
台湾美食素以精巧雅致、品种繁多著称,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名点皆名闻遐迩,令人食指大动。美食节将有来自台湾的名师大厨为大家现场料理宝岛美食。
本次美食节以“共品中华美食,同享两岸风情”为主题,汇集了福建及台湾的传统美食,同时兼顾各地的名小吃。台湾、福建及内地老字号企业分别展示自己各有特色的美食。
本届美食节的活动亮点是,全国最大的“佛跳墙”隆重亮相,同时每天赠送100坛“佛跳墙”,让天津市民免费品尝。“佛跳墙”有干贝、蛏干、目鱼干、翅参及鸭肾、花菇、河田鸡等10多种调配料,用慢火细煨3小时以上才行,成品汤鲜味美,荤香浓郁。
天津“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台湾小吃“蚵仔煎”
2010-5-1 19:11:21简要内容:做“蚵仔煎”除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
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後,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
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天津“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台湾小吃“蚵仔煎”(摄影/吕斌)
4月30日至5月9日天津南开区古文化街旁的亲水平台举办的“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以“共品中华美食,同享两岸风情”为主题,汇集了福建及台湾的传统美食。本次美食节共设九十个展位,其中来自台湾的名小吃有三十余家,福建老字号近二十家,及全国各地名小吃三十余家,还有来自异域风情的小吃的等。
来自台湾著名的“士林夜市美食”吴明德师傅为我们介绍了现在最火爆的台湾小吃“蚵仔煎”。蚵仔煎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里搅拌入蚵仔、蛋、葱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做“蚵仔煎”除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後,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鸡蛋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重视香味的店家会采用颜色深黄的土鸡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种上等材料的搭配,让即使原本是贫民美食的蚵仔煎也变得精致美味了,那种甜中带咸、咸中带辣的缤纷滋味,口口都教人回味无穷。
天津“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全国最大的佛跳墙亮相
2010-5-1 18:57:13简要内容:“佛跳墙”所选有18种主料、12种辅料,这三十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特制的坛中,经过复杂而严格的煨制过程后,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质地软嫩脆润、浓郁鲜香,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香味扑鼻,盛出来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回味无穷,妙不可言,非一般佳肴所能比拟。同时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气养血、清肺润肠、防治虚寒等功效。
天津“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全国最大的佛跳墙亮相(摄影/聂爽)
4月30日至5月9日天津南开区古文化街旁的亲水平台举办的“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以“共品中华美食,同享两岸风情”为主题,汇集了福建及台湾的传统美食。本次美食节共设九十个展位,其中来自台湾的名小吃有三十余家,福建老字号近二十家,及全国各地名小吃三十余家,还有来自异域风情的小吃的等。
全国最大的佛跳墙隆重亮相,同时每天赠送一百坛佛跳墙,让天津市民免费品尝。“佛跳墙”用料珍贵,浓郁荤香,历来号称福建第一名菜。很少有一种菜品能够让我们如此浮想联翩,甚至引领我们的思路回到百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感受那种穿越时空的不同凡众的奇异香气。
说起“佛跳墙”这道菜,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并且做过各种想象,但是真正吃过“佛跳墙”的人却很少。其特点是选料精粹,制法独特,香鲜异常,营养丰富。
“佛跳墙”所选有18种主料、12种辅料,这三十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
特制的坛中,经过复杂而严格的煨制过程后,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质地软嫩脆润、浓郁鲜香,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香味扑鼻,盛出来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回味无穷,妙不可言,非一般佳肴所能比拟。同时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气养血、清肺润肠、防治虚寒等功效。
●●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
通过与台北市教师的交流, 我了解到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当重视, 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软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对两地学校机房、校园网络环境的对比, 我发现两地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台北市有很少的学校因与微软公司有教育实验项目合作而在硬件环境 (学校的相关设备均由微软公司无偿提供) 领先外, 两地学校的硬件大致相当。另外, 台北市的学校多以小班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所以, 武汉市学校的硬件规模较台北市似更胜一筹。
●●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动因
比较两地整合课例中使用到的教学软件及课件, 我发现, 这些教学软件及课件的制作工具也都是以Flash、Dreamweaver与Photoshop为主, 而它们所展现的两地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并没有明显差别。不过, 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 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两地教师在对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动因上有着明显差异, 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首先, 武汉市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整合课例与课件制作, 往往是因为有参加评比活动的任务或是因为学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要求;而台北市的教师则往往是因为在常规教学活动或在地区教材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故而寻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因而, 台北市的教师在参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等方面表现得更为自觉和主动。
此外, 武汉市的教师所展示的课例与课件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合作的模式, 即学科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内容的设计, 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则进行学习网站及课件的具体制作。而台北市的教师展示的课例或课件则主要由一位学科教师或几位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来完成, 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则主要扮演技术指导的角色, 并不承担主要的制作任务。
竞赛活动中, 台北市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学女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她使用PowerPoint独立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幻灯片课件, 从技术上讲, 她的课件可能显得十分粗糙, 但是课件的内容却是她长期工作经验的结晶, 表现出了很高的教育智慧。所以我认为, 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这一点来看, 两岸教师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台北市的学科教师无疑表现出了更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及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与重点
虽然两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及技术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别, 但由于教育大环境及教学观念的不同, 在实际的应用方向与重点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1.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VS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两岸教学课例及课件的比较分析, 我发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台北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武汉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首先, 台北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普遍较低, 甚至有的课例让武汉市的教师发出“这堂课太简单了”、“学生这不是在玩吗”之类的感叹。但是, 在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 我们却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交流等多种能力的调动与培养,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投入到学习中,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十分真实与自然, 完全没有作秀之感。而从武汉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中, 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教师们以非常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为基础,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当然, 这两种教学倾向可能各有优劣, 但我们不难发现, 台北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学生活动、学习及交流等多方面的问题, 运用的方向一般比较宽, 而武汉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则主要解决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问题, 运用的方向则相对较窄。
2. 情感体验VS情感刺激
在同两地教师的交流过程中, 我发现, 虽然他们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努力方向,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能很强烈地感觉到两地对学生情感培养上的巨大差距。由于大陆的教育以完成规定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所以武汉市的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容的教学, 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另外, 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延续性, 可能某一堂课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某一种情感体验, 而随着课本内容的改变, 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被马上中止。这样, 学生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短时间的情感刺激, 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而从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看到, 教学内容与设计往往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 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持久稳定的情感体验。例如, 台北市某学校设计的一个有关全球贫富问题的研究学习内容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目前全球基本贫富问题的相关内容外, 还将学生根据实际按比例分成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群, 不同人群会获得不同的活动经费, 由学生自己购买、制作每日的食物,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会很自然地形成贫而自强、富而善施的心理特征。
3. 信息技术运用的日常化VS信息技术运用的学术化
从课例中, 我们还发现两地的教师均会积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究与学习, 但在具体任务的设置与细节上, 台北市教师的做法更让人欣赏。在武汉市教师的课例中, 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上网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相关资料, 整理后完成学习任务, 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虽然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具有的许多优点, 但是, 这种对信息技术学术化的单一运用模式无疑淡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比之下, 台北市的教师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例如, 在让学生购买食物的过程中, 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比较食品价格、确定购买数量、与不同地点的同学交流等。正是通过这种对信息技术运用日常化的引导,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而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摘 要:在较为全面地叙述海峡两岸大气名词交流情况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名词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双方在大气名词定名上产生的差异,进而提出,协商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原则,是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名词规范化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cross瞫trait academic communication on atmospheric science terms. Then,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erm work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Finally, it presents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consult out some exercisable principles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erms.
Key words: the cross瞫trait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tmospheric science, term work, unification of terms
一 交流频繁,成果显著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所建立的70多个学科分委员会中,大气科学领域是率先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并且取得丰硕成果的。从1999年第一届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以来,至今已经召开了五届。且每次研讨会都取得实质性成效。
1999年3月,第一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大陆由时任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的潘书祥先生带队,台湾由李国鼎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先生和台湾气象专家代表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成就是,两岸学者达成一个共识:出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简称“对照本”),收录学科内较基础、特有、常用且重要的名词,以两岸各自已审定的名词为蓝本。大陆的是《大气科学名词》(1996年版),台湾的是《气象学名词》(1998年第四版)。根据会议精神,两岸成立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由两岸各出9名代表(含各自推选的召集人1名)组成。
2000年11月,第二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上对两岸气象专家提出的“对照本”的建议本中所列名词逐条进行审定。会议达成这样的共识:出版“对照本”的时机已经成熟。2002年4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即“对照本”)出版,共收词6000条。
2002年5月,第三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两岸专家研讨了译名的共同性和一般译名通用原则,提出了新名词定名要符合信达雅,并兼顾科学性、一致性和约定俗成。会上针对“对照本”中一些定名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推荐名。
2006年10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召开,重点对新近出现的大气科学领域的342条名词进行了研讨,经会议讨论,82%的名词达到一致。会议还提出在增加名词、讨论共同推荐名的基础上修订增补“对照本”,出版第二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
2008年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再度在台北市召开,主要对已出版的“对照本”进行补充修订。会议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对照本”中两岸叫法不一致的部分名词进行研讨,研讨的448条名词中, 有284条达成一致,使“对照本”中两岸名词的一致率再次得到较大提升。
两岸大气名词对照和统一取得较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如下几点:
1.由于大气是全球相关性的学科,两岸大气学术方面交流起步早、历史长。“政治不通,气先通”,1982年11月、1984年12月与1986年3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南海及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学术研讨会”上,1989年7月与1992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出席并见面。1993年1月台湾大学气象系陈泰然教授受邀来大陆参访, 1994年两岸气象界经过多年在国外的交流,认为双向直接互访交流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组织“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于该年的3月和10月,分别在台北和北京召开[1]。
2.在大气学术交流过程中,两岸学者都较深地感受到了科技名词方面的差异,意识到要想深入交流,就必须消除这些学科概念上定名的分歧。于是在1994年10月的北京会议上,两岸大气学界确定了重点交流的四大范畴:学术、技术、名词、资料。从此,大气科学名词被纳入两岸大气学界的交流重点。
3.作为两岸科技名词交流的牵头单位,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重视两岸大气工作对照和统一。在积极稳妥的原则下,不断开展工作。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工作进入到具体工作阶段,就是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推动下展开的[2]。
4.两岸大气名词的定名工作具有较厚实的基础,为两岸开展名词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1988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大气科学名词。这批名词共收词目1150条,按要求所收的词属于基本词、常用词。从1989年起,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收集第二批名词(增补名词),将扩大收词与增加名词释义同时开展,大气名词释义工作因开展较早被全国科技名词委指定为名词释义工作的试点学科。1994年底名词及其释义全部完稿,1996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大气科学名词》(定义版)。而台湾气象学界的专家也于1998年完成编订《气象学名词》(第四版)。两岸公布的大气名词,为开展对照和统一提供了条件。
二 工作的特点
在工作组织上,大陆方面的海峡两岸大气名词交流是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开展的,台湾方面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交流,是由(台湾)气象学会组织进行的。
在专家队伍上,台湾地区专家队伍相对保持得更稳定。以两岸大气工作委员会台湾方为例,自2000年双方确立8位专家和1位召集人,台湾地区专家队伍一直保持着原状,个别人员稍有调整,体现出名词工作的延续性,据台湾大学教授陈泰然介绍,他们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如三次不到会,予以除名。
在名词研讨内容的收集提供上,大陆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家似乎更积极主动。如,2002年出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大陆专家在收集的8000条词的基础上,参考各自出版的《大气科学名词》,《气象学名词》(第四版)和其他有关书籍,整理出6000条名词,并在大气科学名词全体会议逐条审定的基础上,最终整理出初稿,提供给台湾专家审议,最终形成了“对照本”前身——两岸讨论建议本。
在连续五届的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会上,一般事先由大陆代表提供所讨论的蓝本和内容,台湾代表根据蓝本和内容进行会前准备。比如这次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大陆专家于2008年1月和8月两次讨论后,将两岸不一致的1001条名词和经讨论的381条名词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台湾专家。台湾专家在陈泰然教授的召集下,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下午时间对381条名词先行进行了内部讨论,先实现了内部意见的统一。
在海峡两岸的名词工作上,双方都存在相互借鉴之处。经过较长时期的经验总结,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得到两岸专家的认同。
三 存在分歧的几个方面
在“对照本”中尚不一致的1001条名词中,笔者将两岸命名的分歧,主要归纳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汉字使用习惯上的分歧。粗归纳为7项
1.是“表”?是“计”?还是“仪”?
称“表”或“计”或“仪”的名词94条,占总数10%。部分名词见表1。如果对这部分名词双方能设法能达成一致,那么,名词一致率将会大幅提高。
主要分歧原因在于各自定名的原则不同。以“meter”和“graph”定名为例,台湾“凡西文字尾为‘meter者,译为‘计,凡西文字尾为‘graph者,译为‘仪”,绝少译为“表”(在1001条词中,笔者没发现台湾专家推荐为“表”的)。大陆则“结构比较简单,且靠人眼可直接观看读取数据为‘表;结构比较简单,除能靠人眼可直接观看读取数据外,设备本身有自计功能的为‘计;结构比较复杂,能将测得数据发送、传输甚至预处理,通常需要能源供给的为‘仪”[2]。
按英文词尾定名,从形式上看实现了统一,但如果英文词本身定名不准确或存在随意性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错讹相传。大陆按科学概念定名显得形式上繁复一些,毕竟比台湾多了一个中文后缀“表”,而且可能在推广使用方面增些难度。因为非相关专业的,对“表”“计”“仪”识别起来可能要困难一些。表、计、仪究竟在科学意义上有没有严格区别?抑或是习惯叫法问题?如果大陆专家从语言文字学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表、计、仪三字的含义,比如将“表”作为“计”的口头叫法;如果台湾代表也能从科学性角度出发,重新商讨根据英文词尾定名的优缺点,如此,两岸在这方面消除分歧,指日可待。
其实,双方消除这种分歧的做法在这次研讨会上已现端倪。如:acoustic thermometer,大陆叫“声学温度表”,台湾叫“声波温度计”,最终双方共同推荐名为“声测温度计”(“表”改为“计”,大陆代表让步);再如transmissometer,大陆叫透明度仪,台湾称为“视程仪”,而没有根据英文词尾定为“视程计”,可见台湾也不是完全严格按照英文词尾来定名的。
2.是“法”还是“术”?
actinometry,大陆称“日射测定法”,台湾称“日射测定术”;anemometry,大陆称“测风法”,台湾称“测风术”;calorimetry,大陆称“量热法”,台湾称“测热术”,如此等等,共有8条,台湾代表根据英文词尾“瞞etry”,凡逢此后缀均称“术”,而大陆一般都称为“法”。看样子,大陆专家爱作“法”,台湾专家爱使“术”。见表2。
消除上述分歧,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在用“法”还用“术”上面,大陆偶尔也采取变通方式,如ring densitometry,大陆称“年轮密度测定”从而避免使用“法”“术”。不失为一种消除分歧的方法。
3.是“理论”还是“说”?
同样道理,对待英文词theory翻译上,大陆专家多译成“理论”,台湾专家多译成“说”。于是,breaking drop theory,大陆称“水滴破碎理论”,台湾称“水滴破碎说”;canal theory,大陆称“水槽理论”,台湾称“水槽[学]说”;wave theory,大陆称“波动理论”,台湾称“波动说”。看样子,大陆专家爱“理论”,台湾专家喜欢“说”。见表3。
至于用“理论”还是用“说”,达成一致的难度
不应很大,只要两岸专家坐下来协商就可以了。其实,台湾也并没有绝对地将theory译成“说”,比如,Monin睴bukhov similarity theory,台湾称莫奥相似理论, turbulent statistical theory,台湾称“乱流统计理论” ,用了“理论”;大陆也没有绝对地将theory称为“理论”,如influence theory,大陆就称感应学说,也用了“说”。
4.是“性”还是“度”?
computational instability,大陆称“计算不稳定性”,台湾称“计算不稳度”;convective stability,大陆称“对流稳定性”,台湾称“对流稳度”;dynamical predictability,大陆称“动力可预报性”,台湾称“动力可预报度”。诸如此类的词条数在717个分歧中有13个,占1.2%。见表4。
“性”是对特征和性质的描述,“度”是对大小程度的描述,所以用“性”还是用“度”就比较复杂,但依笔者看来,只要多加沟通和协商,就可以达成一致。一种方法是将一个英文词根据概念和语境分成两种中文名,当描述特征和性质时,就用“性”,当描述大小、程度时,就用“度”。这种方法,在这次讨论中有所使用。比如,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大陆和台湾达成一致,都称为“大气可预报性,大气可预报度”。这样由一个词条变成两个词条,不失为一种办法。
另外,可以采取伍荣生院士的建议,如,symmetric instability,大陆称“对称不稳定”,既不用“性”,也不用“度”,避开它们的干扰,如果台湾也采取此种方式,那么分歧会自然消除。
其实,笔者发现,台湾学者在使用“性”和“度”上也并不是绝对铁板一块,如表4中第15条,大陆称“离子活度”时,台湾却称“离子活动性”,大陆用“度”时台湾却用“性”。
5.是“比”还是“率”?
此名词数出现不多,但具有普遍性,大陆习惯称“比”,台湾习惯称“率”。见表5。
6.是“逆”还是“反”?
大陆习惯用“逆”,台湾习惯用“反”。upgradient大陆称“逆梯度”,台湾称“反梯度”;upgradient flux大陆称逆梯度通量,台湾称反梯度通量;upgradient transport大陆称“逆梯度输送”,台湾称“反梯度传送”。
7.是“位”还是“势”?
大陆习惯用“位”,台湾习惯用“势”。见表6。
(二)在音译和意译上的分歧
着重体现在对英文词后缀“瞫onde”处理上。台湾代表逢“瞫onde”皆音译成“送”,而大陆代表根据意义定为“仪”,如boundary layer radiosonde,大陆叫“边界层探空仪”,台湾叫“边界层雷送”(见表7)。这一类词在1001条不一致名词中有13条,占1.3%。
同类型还有英文缩略语“rabal”,台湾音译成“雷保”。如comparative rabal,大陆称“比较无线电探空”,台湾称“比较雷保”。
是叫“送”还是叫“仪”,其实是涉及对待英文科技名词是音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台湾学者说,音译成“送”“雷保”,简练,他们认为字数多了就成了短句,而不像是专业术语了。但短句究竟是不是术语,两岸学者可以进一步商榷。
音译、意译的问题,双方可能短期内不好解决,但能否采取变通方法,将对方名词作为己方的又称。其实这种方式也在这次讨论中有所体现。如:ozonesonde,大陆叫“臭氧探空仪”“臭氧送”,接纳了台湾的定名,再如ballon sonde,台湾叫“气球送”“气球探空”,“气球探空”与大陆的定名“气球探测”虽稍有不同,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台湾将大陆的定名作为自己的又称是完全可能的。何况,笔者在参访台湾南区气象中心时注意到,其宣传材料中也有“探空观测”“探空剖面图”“火箭式无线电探空仪”“卫星定位无线电探空仪”等名词,可见 “雷送”“雷保”在台湾地区实际运用中还并没有完全推行开来。
(三)在称谓和字母词使用上的分歧
1.是用全称还是用简称?
这主要体现在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上,大陆用全称,台湾倾向于用简称。如:Boussinesq equation,大陆称“布西内斯克方程”,台湾称“布氏方程”;再如Brunt睼aisala frequency,大陆称“布伦特-维赛拉频率”,台湾称“布维频率”。
类似这两种情况词条在1001条不一致名词中占有16条,占1.6%。在用全称或用简称方面,两岸专家协商出一个共同遵循原则来,是非常必要的。
2.字母词的使用有没有可遵循的原则?
两岸专家好像都不太注意这方面问题。如,Madden睯ulian oscillation,大陆称“M睯振荡”,使用字母词,台湾称“麦儒振荡”,全用汉字;而stratospheric and tropospheric radar,ST radar,大陆称“平流层对流层雷达”,全用汉字,台湾称“ST雷达”,使用字母词。在字母词的使用上,如果双方能协商统一,也能消除很多分歧。
3.人名、地名翻译由谁来协调?
Dobson unit,大陆称陶普生单位,台湾称杜伯生单位;Doppler effect,大陆称多普勒效应,台湾称都卜勒效应等等。这类因人名、地名翻译不同而造成的分歧比较普遍,在1001个尚未达成一致的名词中,有35个,占3.5%左右。部分名词见表9。
人名、地名叫法不一致的问题,可能是两岸消除名词分歧最难的环节,因为有可能牵涉多个学科问题,可能被主科或基础学科所绑定,就不仅仅是大气学科的问题了。从这点看,两岸如果都有外国人名、地名协调机构,那么问题就有可能解决,否则就只能留待以后了。
(四)其他方面的分歧
此类分歧有3组。
1.是“矢量”还是“向量”?
在大气科学上,大陆习惯用“矢量”,台湾习惯用“向量”。见表10。 大陆专家有过关于是用“矢量”还是用“向量”争议,1989年3月15日,全国科技名词委钱三强主任召开会议,专门讨论vector在汉语中是用“矢量”还是“向量”。据朱照宣先生说,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数学界定为“矢量”(如1938年的《算学名词汇编》),物理界则用“向量”。50年代后,数学中改为“向量”,而物理中又改为“矢量”[3]。但又据吴大任先生说,数学界从来没有统一于“向量”。搞几何的有人用“矢量”,也有人用“向量”;搞代数的,则多半用“向量”[4]。看来,在大陆,“向量”和 “矢量”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致用法。如果全国科技名词委专门组织专家
再研讨一下这两个词的用法,如统一为“向量”, 那么两岸在这方面的分歧就无形中消除;如果统一为“矢量”,两岸各自将对方名作为又称,也不失为一种消除差异的方法。
2.是“湍流”还是“乱流”?
大陆基本用湍流,而台湾专家仍遵从习惯用法。见表11。
3.是“背景”还是“本底”?
这里牵涉对英文background如何翻译问题,大陆译成“本底”,台湾沿用通用译法“背景”,所以,background air pollution,大陆叫“本底空气污染”,台湾叫“背景空气污染”,background concentration,大陆叫“本底浓度”,台湾坚持叫“背景浓度”,background radiation,大陆称“本底辐射”,台湾称“背景辐射”,等等。
这类的分歧,牵涉的实质是科学性和习惯性如何侧重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从概念的科学意义上出发, 还是恪守长期以来的习惯用法?如果两岸专家能共同约定原则,这类分歧也有消除的可能。
四 结束语
以上简要归纳了海峡两岸学者在大气科学概念定名上的分歧,笔者所归纳的上述问题是两岸开展学科名词对照和统一所遇到的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正因为是普遍性,所以需要两岸专家共同协商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来。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岸同根同宗,文脉相通,只要两岸专家愿望相同,热情不减,坦诚协商,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双方共同遵循的原则来消除定名上的分歧应是可能的。
参 考 文 献
[1]叶文钦.浅谈并忆大陆、台湾气象事业与两岸气象交流. (2004-08-02)[2008-10-07]. www.cnhyc.com.
[2]周明煜.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进展.科技术语研究,2000(3):34.
[3]朱照宣. 为了三十年后…….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0(1):68.
[4]吴大任. 也谈“矢量”和“向量”.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0(2):43.
代晓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0717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推荐阅读:
关于海峡两岸的演讲稿11-17
两岸经济文化贸易论坛09-20
《长江两岸》文档12-09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10-14
海峡辩论赛规则11-05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设计07-1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1-07
两岸关系与发展前景09-18
两岸关系面临的新局势05-23
当前两岸关系亟须解决的问题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