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范文(精选12篇)
因同新任领导在工作理念上存在很大分歧,被遭冷板凳,并被刻意刁难.领导在工作中挑毛病,并被刻意放大,在未经本人认可的前提下,对员工进行书面警告.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步步为营,更为小心的处理自己的业务,但更为糟糕是连每天工作必须的电脑都无法正常使用,经常出现错误提示.在这样的曲折往复下,发生了一次工作失误. 该领导又借题发挥,对我进行了第二次书面警告并游说加威胁说如果我同意自己主动提出辞职,那么之前的书面警告可以撤消.如果不然,就要开除.
可笑的是,第二次的书面警告,该领导也是根据员工手册上的条款:由于服务态度不佳或工作失误,受到客户方投诉,或造成公司损失.让该领导出具具体证明,她就闪烁其词,不愿提交.
请问用人单位若要开除员工的前提条件是因为两次工作中的失误,并且两次失误都无法给到员工合理解释,而且没有给员工进行解释的机会,员工也并未在书面警告上签字,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
求法律援助,谢谢.
关键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补责任
一、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劳动者履行合同有过错,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并且不给予补偿。有以下七种情形:1、不符合录用条件的。适用本条款的前提有两个, 一是在试用期。二是有证据证明。2、严重违纪。3、严重失职。严重失职, 属于过失, 只有在后果严重的情形下, 才能解除劳动合同。4、营私舞弊。关于营私舞弊, 可以理解为, 利用职权, 弄虚作假, 谋取劳动报酬以外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仅包括财产利益, 也包括非财产利益, 比如, 性贿赂、谋取社会声望等。“营私舞弊”侵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在主观上是故意的, 在客体上, 既侵犯了财产利益, 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诚信、廉洁。所以, 在裁判实践上, 对“营私舞弊”后果的“严重”程度, 应当降低掌握。关于“营私舞弊”的变现形式, 《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 结合其他法律, 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五种:受贿;侵占;挪用;擅自为他人担保;与用人单位竞争, 即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用人单位相同的业务。5、兼职。指对完成本职工作有影响或拒不改正的兼职行为。6、劳动者采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方法, 签订劳动合同的。7、犯罪。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受到行政处罚的, 不是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能否解除, 可以参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处理。8、辞职。劳动者主动辞职, 或合同到期终止后, 不愿意续签合同的。
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正常支付补偿金的有以下三类、十种情况:
第一类, 用人单位违约。由于用人单位的违约, 损害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于是被迫的, 可以视为用人单位单方行为。1、用人单位履约瑕疵的。2、劳动合同无效的。违背真实意思表示、排除他人权利、违反法律的合同。3、强迫劳动。4、冒险作业。
第二类, 履约能力变化。合同一方的履约能力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合同难以履行。这种变化, 有一定的客观性, 不具备明显的主观过错。5、劳动者履约不能。劳动者履行合同的能力发生变化, 致使不能履行原合同, 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意见, 或合同变更后, 仍然不能履行合同的, 有以下三种情形:其一,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 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新工作。其二, 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 经过培训后, 也不能胜任新工作的。其三, 客观情况变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 对合同的变更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这里的“客观情况”, 通常理解为, 劳动者其他方面的客观情况, 强调的是,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调整新工作。6、用人单位履约能明显下降。劳动合同订立时, 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明显下降, 不解除劳动合同, 对用人单位造成明显不公平的。7、客观经济情况变化。这里的客观经济情况, 应当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致使某些岗位被淘汰, 比如, 当年聘任的铅字打字员, 在电脑普及后, 劳动合同就无法履行了。类似的情形还有专职司机、电报的收发员等。二是用人单位搬迁、兼并等。这里的“客观经济情况”与前条所述的劳动者的“客观情况”有三点不同之处。发生客观情况变化的主体不同, 一个是劳动者, 一个是用人单位;客观情况的范围不同, 对劳动者而言, 指任何客观情况发生变化, 对用人单位而言, 仅指经济方面;处理方法不同, 劳动者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 应当首先协商变更合同, 用人单位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变化的, 适用裁员程序。8、用人单位履约能力丧失。能力丧失是指, 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停止的情形, 包括破产、解散、吊销、关闭、撤销。
第三类, 合意。合意是指, 劳动合同的不再履行, 符合双方共同意愿。在合同的解除、续签的洽商中, 双方的势力均衡, 才能保证合意是真是的合意。但是在劳动合同关系中, 劳动者处于弱势群体, 为了公平, 应当给予救济, 所以, 法律对用人单位作出限制。9、用人单位不续约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 劳动者以不高于原合同条件, 要求续约, 用人单位不同意的情形。10、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同意的。
从主观过错程度, 分析以上三种类型, 第一类与第二、三类有明显区别, 第一类属于恶意违约, 尤其强迫劳动、冒险作业两种, 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也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屡禁不止的“矿难”, 不仅让死难者家属痛不欲生, 更让文明社会蒙羞。第二、三类在主观过错上, 属于“非恶意”, 具有一定的客观色彩。主观恶意程度不同, 法律后果却相同, 《劳动合同法》在这一点上有失公允。并且, “补偿”一词适用于, 行为人没有违反法律, 却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情形。第一类明显属于违反法律, 却被《劳动合同法》列入“补偿”类。
一、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劳动者履行合同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并且不给予补偿。有以下七种情形:
1、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适用本条款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在试用期。二是有证据证明。这里的证据应当由两部分组成,用人单位拟录用的条件、劳动者的实际条件。
2、严重违纪。
3、严重失职。
严重失职,属于过失,只有在后果严重的情形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4、营私舞弊。
关于营私舞弊,法律没有明确解释。可以理解为,利用职权,弄虚作假,谋取劳动报酬以外的利益。这里的利益不仅包括财产利益,也包括非财产利益,比如,性贿赂、谋取社会声望等。
“营私舞弊”侵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在客体上,既侵犯了财产利益,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诚信、廉洁;“严重失职”在主观上是过失,但是,法律对后果的要求却相同,都要求达到“严重”的程度,这不合理。所以,在裁判实践上,对“营私舞弊”后果的“严重”程度,应当降低掌握。
关于“营私舞弊”的变现形式,《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结合其他法律,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五种:
①受贿;②侵占;③挪用;④擅自为他人担保;⑤与用人单位竞争,即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用人单位相同的业务。
5、兼职。
指对完成本职工作有影响或拒不改正的兼职行为。
6、劳动者采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方法,签订劳动合同的。
7、犯罪。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行政处罚的,不是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能否解除,可以参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处理。
8、辞职
劳动者主动辞职,或合同到期终止后,不愿意续签合同的。
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有以下三类、十种:
第一类,用人单位违约。
由于用人单位的违约,损害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于是被迫的,可以视为用人单位单方行为。
1、用人单位履约瑕疵的。
包括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2、劳动合同无效的。
违背真实意思表示、排除他人权利、违反法律的合同。
上述3项都是合同无效的条件,是《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内容。单位的规章制度,从本质上讲,属于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这是《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四项的规定。所以,第26条、第38条第四项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
3、强迫劳动。
4、冒险作业。
第二类,履约能力变化。
合同一方的履约能力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难以履行。这种变化,有一定的客观性,不具备明显的主观过错。
5、劳动者履约不能。
劳动者履行合同的能力发生变化,致使不能履行原合同,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意见,或合同变更后,仍然不能履行合同的,有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新工作。
其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经过培训后,也不能胜任新工作的。
其三,客观情况变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对合同的变更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
这里的“客观情况”,通常理解为,劳动者其他方面的客观情况,比如,签订合同时,劳动者没有生育,约定的工作地点在外地,后来生育了子女,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了,不能去外地工作了。
前二种情形的相同之处是,既不能胜任原工作,也不能胜任新工作。强调的是,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调整新工作。不同之处是,前者属于劳动者客观原因,劳动者的身体条件发生了变化;后者属于劳动者主观原因,劳动者的技能、工作态度下降,或者岗位要求提高了,劳动者已经存在的技能、态度,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变化。
第三种情形与前两种情形,相同之处是,劳动者的履约能力发生变化,不同之处在处理方法上,前两种情形,要求用人单位安排新工作,合同可以变更的内容仅一项,后者可以变更的内容更宽泛,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工作地点等。
6、用人单位履约能明显下降。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明显下降,不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明显不公平的。
破产重整;经营困难;生产方法变化;其他情形。
7、客观经济情况变化。
这里的客观经济情况,应当作两方面的理解。
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致使某些岗位被淘汰,比如,当年聘任的铅字打字员,在电脑普及后,劳动合同就无法履行了。类似的情形还有专职司机、电报的收发员等。
二是用人单位搬迁、兼并等。
这里的“客观经济情况”与前条所述的劳动者的“客观情况”有三点不同之处。发生客观情况变化的主体不同,一个是劳动者, 一个是用人单位;客观情况的范围不同,对劳动者而言,指任何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对用人单位而言,仅指经济方面;处理方法不同,劳动者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首先协商变更合同,用人单位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变化的,适用裁员程序。
8、用人单位履约能力丧失。
能力丧失是指,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停止的情形,包括破产、解散、吊销、关闭、撤销。
第三类,合意。
合意是指,劳动合同的不再履行,符合双方共同意愿。在合同的解除、续签的洽商中,双方的势力均衡,才能保证合意是真是的合意。但是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弱势群体,为了公平,应当给予救济,所以,法律对用人单位作出限制。
9、 用人单位不续约的。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劳动者以不高于原合同条件,要求续约,用人单位不同意的情形。
10、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的。
从主观过错程度,分析以上三种类型,第一类与第二、三类有明显区别,第一类属于恶意违约,尤其强迫劳动、冒险作业两种,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也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屡禁不止的“矿难”,不仅让死难者家属痛不欲生,更让文明社会蒙羞。第二、三类在主观过错上,属于“非恶意”,具有一定的客观色彩。
主观恶意程度不同,法律后果却相同,《劳动合同法》在这一点上有失公允。并且,“补偿”一词适用于,行为人没有违反法律,却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情形。第一类明显属于违反法律,却被《劳动合同法》列入“补偿”类。
三、支付相当于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的情形:
不支付补偿金、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劳动合同法》都以列举的方法,给予明确。对于应当支付赔偿金的情形,采取描述的方法,即第48条、第87条规定的“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关于“违反本法规定”,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凡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适用“不支付补偿金”、“支付补偿金”情形以外的情形,都属于这种情形。主要有以下二种情形:
一、瑕疵。
用人单位依据“不支付补偿金”、“支付补偿金”两类法律规定,解除劳动时,在依据、程序上有瑕疵。在实践上,常见以下三种情形。
1、违纪、失职的程度,没有达到解除合同要求的“严重”程度。
2、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尚未成就。比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单位没有对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就解除合同的。
3、程序违法。比如,没有征求工会意见。不出具劳动关系终止、解除的证明。
二、违反《劳动合同法》禁止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以下6种情形,禁止解除合同。
1、职业病正在确定期间;
2、因职业病、工伤,丧失部分、全部劳动能力的;
3、医疗期内;
4、孕、产、哺乳期;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其他。
第二种意见认为,“违反本法规定”仅指第二种,排除第一种。
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弊端。
按照第一种意见,解除劳动合同有瑕疵的,与违反禁止性规定,法律后果相同,这个结论明显不合理。比如,法律规定,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征求工会的意见。对于工会的意见,是“征求”、“听取”,目的是为了谨慎。不是“批准”程序,即使工会不同意,用人单位仍然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没有征求工会意见,只能说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尽到法律要求的谨慎。在这种情形下,仅仅因为不够谨慎,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双倍补偿金,与那些法律明令禁止又故意违反的,承担的法律后果相同,这明显不够合理。
按照第二种意见,解除劳动合同有瑕疵的,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裁判对瑕疵承担责任,就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有过错,无责任,明显违背法律精神。
《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首先督促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再承担赔偿金。根据这个规定,同时依据公平原则,当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瑕疵时,应当根据瑕疵的主观过错程度、造成的损害程度,采取继续履行、补正履行、替代履行的方法,只有在主观过错上有恶意、损害后果明显的情形下,才采取赔偿金方法。
补正履行,通过事后改正的方法,消除瑕疵。比如,没有征求工会意见的,责令征求,听取工会意见后,再重新作出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劳动者虽然违纪,但其严重程度达不到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的,可以责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重新处分。
没有出具劳动关系终止、解除证明的,责令出具。
替代履行,用支付费用、工资的方法,代替合同的实际履行,消除解除合同过程中的瑕疵。比如,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就是替代履行的一种。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动合同中“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约定就成为了法定必备内容。用人单位往往以享有用工自主权为由,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进行单方变更调整。
但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变更调整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而对于劳动合同的变更要经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且采取书面形式。
用人单位因不满劳动者的工作表现,经常以单方决定的形式对劳动者调岗调薪,但由于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引起的劳动纠纷,用人单位面临着巨大败诉风险。
用人单位只要能够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就可以依法单方决定对劳动者进行岗位调整,继而对劳动报酬依据规章制度作出相应的变更。理由如下: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岗位调整,仍然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法律就赋予了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培训或者岗位调整的单方权利。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者岗位调整后,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有权利单方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故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利单方决定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是劳动法对“企业用工自主权”的合法保护。
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调薪行为的唯一法律风险在于: 能否充分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能否充分证明将不胜任工作的考核内容通知到了劳动者?
能否充分证明对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考核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能否充分证明考核方式是民主协商的结果?
(一)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规定: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其中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频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济状况发生
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7]98号)的精神,“工作时间不满一年”是指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指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第二种是指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但余下的时间不满一年的。计发经济赔偿金时,对上述不满一年的工作时间都按一年的标准计算。《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办法》第五条关于“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的规定,适应于该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
(三)根据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有关精神:
6、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四条,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7、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根据《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请示的发函》(劳办发[1995]33号)精神:
8、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
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支付经济补偿金。
9、劳动合同制度实行以前原固定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作为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年限
(五)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的有关精神:
10、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11、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一)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
(六)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合并后,分立或合并的单位可依据其实际情况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在此情况下重新签订的劳动合同,视为原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一切经济补偿。
就上述咨询,律师解答如下:
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协商解除和约定解除。劳动者可以通过这3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一、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辞职。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劳动合同正式解除。
2、特别解除。《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3、不可抗力解除。指因不能遇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或客观事件,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火山爆发、水灾等自然事件,或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政令的变化等等,导致合同继续履行已不可能而解除。
二、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待约定的事由出现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在发生了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后,享有解除权一方的劳动者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无须获得用人单位同意。
三、协商解除。
编号: 合同书编号:2015011034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码: 乙方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为期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现因甲方根据《劳动合同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一致同意于 年 月 日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终止。
二、甲、乙双方在此确认:
1、甲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经济补偿金合计48358.24元。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或赔偿。
2、乙方离职时间为2018年2月,甲方向乙方工资结算至2018年3月,支付时间为甲方正常工资发放时间。因乙方长病长休,2017年组织绩效奖不予以发放。甲、乙双方在此确认: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的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奖金、补贴等)已结清。
3、甲方已依法履行义务,包括乙方应享有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甲方为乙方缴纳“五险一金两补”截至2018年3月。
三、甲方根据《劳动法》规定,向乙方提供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乙方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事。
五、本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认可,协议内容自主自愿,是解决双方之间劳动争议的所有安排和规定,协议生效后双方之间不再存在其他任何劳动争议。
六、本协议经甲方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存入乙方档案一份;所填内容不得涂改。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年 月 日
编号:
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条
项之规定和劳动合同第十八条
项之约定,双方于
****年**月**日签订的****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至止或的劳动合同于
****年**月**日解除(终止)。乙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前的工作岗位为,在甲方工作年限为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甲方按
月发给,计人民币
元。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盖章
签章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章
劳动用工登记机关盖章 劳动用工登记日期
****年**月**日
本证明书一式三份 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存入乙方档案一份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这里的“说明理由”,法律并未规定一定得采取书面形式,但从举证角度出发,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且要求劳动者签收。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也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用人单位需制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给劳动者,同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否随时解雇员工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
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
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两次以上的试用期。
用人单位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
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需提前三天通知;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违约金是否有效答案是无效。
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的培训费用无需赔偿。
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赔偿用人单位的招录费用无需赔偿。
来源:(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http://s.yingle.com/ld/222179.html)劳动工伤.相关法律知识
工伤食指截肢赔多少钱
http://s.yingle.com/ld/676894.html
签了三方协议还要签劳动合同吗
http://s.yingle.com/ld/676893.html
所有补休都可以代替加班费吗
http://s.yingle.com/ld/676892.html
劳动合同到期单位忘记续签如何解决 http://s.yingle.com/ld/67689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绩效工资跟年终奖被扣如何维权
http://s.yingle.com/ld/676890.html
国家法定病假扣工资吗
http://s.yingle.com/ld/676889.html
违约离职应否赔偿损失
http://s.yingle.com/ld/676888.html
工厂职工工伤赔偿标准(2018http://s.yingle.com/ld/676887.html
年)是多少
劳务人员临时协议范本
http://s.yingle.com/ld/676886.html
公司与劳动者之间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http://s.yingle.com/ld/676885.html
法定节假日有没有带薪
http://s.yingle.com/ld/676884.html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几种法定情形 http://s.yingle.com/ld/676883.html
汽车服务顾问有绩效奖金吗
http://s.yingle.com/ld/676882.html
唯一住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
http://s.yingle.com/ld/676881.html
年假可用事假、病假等进行抵冲是否有效 http://s.yingle.com/ld/67688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集体劳动合同的签署程序
http://s.yingle.com/ld/676879.html
试用买卖指的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d/676878.html 工伤拇指骨折私了能得到多少赔偿 http://s.yingle.com/ld/676877.html
员工事假的时间期限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ld/676876.html
请多少天病假就不能享受年休假
http://s.yingle.com/ld/676875.html
国有企业试用期有年终奖吗
http://s.yingle.com/ld/676874.html
工伤保险费可减免吗 http://s.yingle.com/ld/676873.html 脚九级
残
废
工
伤
赔
多
少
钱
http://s.yingle.com/ld/676872.html
2018年男方生育险报销程序及比例
http://s.yingle.com/ld/676871.html
不在编人员有探亲假吗
http://s.yingle.com/ld/676870.html
劳动合同还需备案吗 http://s.yingle.com/ld/676869.html 劳动纠
纷
案
中的标的指
什
么
http://s.yingle.com/ld/67686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工伤1根肋骨骨折大概怎么赔偿
http://s.yingle.com/ld/676867.html
如果工伤期满12个月后仍然不能上班怎么办 http://s.yingle.com/ld/676866.html
职工伤亡配偶赔偿多少钱
http://s.yingle.com/ld/676865.html
劳动法自动离职工资结算
http://s.yingle.com/ld/676864.html
晚婚假可以调吗 http://s.yingle.com/ld/676863.html 兼职人员在法定节假日有加班费吗 http://s.yingle.com/ld/676862.html
邯郸殷清利律师制作(河北省历次调整最低工资)实录全集 http://s.yingle.com/ld/676861.html
月底离职下个月社保公司会买吗
http://s.yingle.com/ld/676860.html
劳务合同违约赔偿金如何计算
http://s.yingle.com/ld/676859.html
试用期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
http://s.yingle.com/ld/676858.html
没有签合同可以违反劳动合同法辞职吗 http://s.yingle.com/ld/67685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国家规定(2018)丧假多少天
http://s.yingle.com/ld/676856.html
2018年女职工二胎流产假规定(2018)http://s.yingle.com/ld/676855.html
大额医疗保险可以不交吗
http://s.yingle.com/ld/676854.html
工伤手中指断了赔几万
http://s.yingle.com/ld/676853.html
手指折了赔几万 http://s.yingle.com/ld/676852.html 绩效
奖
金
是
绩
效
工
资
吗
http://s.yingle.com/ld/676851.html
工程施工分包的法律规定
http://s.yingle.com/ld/676850.html
企业中级职称退休待遇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ld/676849.html
工伤赔偿与户口性质有关系吗
http://s.yingle.com/ld/676848.html
公务员探亲假和公休假抵消吗
http://s.yingle.com/ld/676847.html
探亲假工资含岗位津贴吗
http://s.yingle.com/ld/67684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要提前http://s.yingle.com/ld/676845.html
1个月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2018)的用工种类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d/676844.html
20天探亲假是带薪假吗
http://s.yingle.com/ld/676843.html
2018残废军人抚恤金 http://s.yingle.com/ld/676842.html 劳动法中对临
时用工有
什么要求
http://s.yingle.com/ld/676841.html
什么叫基本医疗保险 http://s.yingle.com/ld/676840.html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再次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怎样 http://s.yingle.com/ld/676839.html
探亲假夫妻可以分别休吗
http://s.yingle.com/ld/676838.html
病假最长是多少天 http://s.yingle.com/ld/676837.html 年终奖
临
界
点的六
个
盲
区
http://s.yingle.com/ld/676836.html
劳动争议失效期是什么意思
http://s.yingle.com/ld/676835.html
省内能休探亲假吗 http://s.yingle.com/ld/676834.html 部队家属休探亲假扣年终奖合法吗 http://s.yingle.com/ld/67683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退休后2018年独生子女补贴
http://s.yingle.com/ld/676832.html
办理退休需要多少张照片
http://s.yingle.com/ld/676831.html
提出辞职,得赔偿多少违约金
http://s.yingle.com/ld/676830.html
孕妇年终奖怎么扣 http://s.yingle.com/ld/676829.html 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超过三年吗 http://s.yingle.com/ld/676828.html
工伤医药费全额报销吗
http://s.yingle.com/ld/676827.html
工亡认定难不难 http://s.yingle.com/ld/676826.html 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异同 http://s.yingle.com/ld/676825.html
公司裁员应该怎样给员工赔偿,年终奖要给吗 http://s.yingle.com/ld/676824.html
未婚怀孕告男方什么罪
http://s.yingle.com/ld/676823.html
哪些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http://s.yingle.com/ld/676822.html
老人撞肋骨骨折赔几万
http://s.yingle.com/ld/67682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劳动合同试用期满未按期转正公司违法吗 http://s.yingle.com/ld/676820.html
医保卡里面的钱能取出来吗
http://s.yingle.com/ld/676819.html
公司与员工签订上班工时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http://s.yingle.com/ld/676818.html
员工哺乳期间劳动合同到期需要续签吗 http://s.yingle.com/ld/676817.html
工伤小骨折该如何赔偿
http://s.yingle.com/ld/676816.html
非因公死亡遗属困难补助供养年限 http://s.yingle.com/ld/676815.html
夫妻不在同一地上班有探亲假吗
http://s.yingle.com/ld/676814.html
员工检查职业病期间有没有工资
http://s.yingle.com/ld/676813.html
10年工龄病假如何计算工资
http://s.yingle.com/ld/676812.html
实习协议包括哪几部分
http://s.yingle.com/ld/676811.html
单位没有办理住房公积金怎么处理 http://s.yingle.com/ld/67681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什么情况下辞退员工会给予赔偿
http://s.yingle.com/ld/676809.html
奶奶病世请假能算丧假吗
http://s.yingle.com/ld/676808.html
工伤二级烫伤赔付多少钱
http://s.yingle.com/ld/676807.html
员工中途离职当年年休假天数怎么折算 http://s.yingle.com/ld/676806.html
什么情况下企业要付代通知金
http://s.yingle.com/ld/676805.html
工伤裁定申请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 http://s.yingle.com/ld/676804.html
临时工有无必要签订劳动合同
http://s.yingle.com/ld/676803.html
哪些情形下,不宜采用口头合同
http://s.yingle.com/ld/676802.html
工伤下巴留疤赔多少钱
http://s.yingle.com/ld/676801.html
过年放假和年假有什么区别
http://s.yingle.com/ld/676800.html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人受伤属于工伤吗 http://s.yingle.com/ld/67679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劳动法规定(2018)病假工资是多少
http://s.yingle.com/ld/676798.html
机关事业单位值班可以发放值班补助吗 http://s.yingle.com/ld/676797.html
工伤鉴定拾级能赔多少钱
http://s.yingle.com/ld/676796.html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吗 http://s.yingle.com/ld/676795.html
这14种情形是: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十
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合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2.五种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3.买卖合同: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4.借款合同: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5.租赁合同: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 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 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6.融资租赁合同:
承租人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1] 7.承揽合同:
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承揽工作需要定作人协助的,定作人有协助的义务。定作人不履行协助义务致使承揽工作不能完成的,承揽人可以催告定作人在合理期限内履行义务,并可以顺延履行期限;定作人逾期不履行的,承揽人可以解除合同。
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8.技术开发合同:
因作为技术开发合同标的的技术已经由他人公开,致使技术开发合同的履行没有意义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9.委托合同:
杨杖子村民委员会与你于1998年10月12日,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做为承包人你多年不按合同约定向村委会缴纳承包费;并未经村委会同意非法转让土地,并非法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违背合同条款及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合同全部无法履行,做为承包方你已丧失土地经营能力,无法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义务,现发包方村民委员会,依法书面通知你:村委会与你于1998年10月12日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依据合同第四条的明确规定,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土地予以解除。请你于接到本通知15日内,给予明确答复,无正当理由不予答复的,视同默认,本合同予以解除。发包方收回17、75亩土地,另行发包。特此通知。
通知单位: 送达人:
2014年5月22日篇二:农村承包合同变更和解除相关法律依据 农村承包合同变更和解除相关法律依据
一、承包方或者发包方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解除农业承包合同?已经生效的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违约,更不得单方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有两种情形,一是协议解除;二是法定解除。
协议解除,是指承包方和发包方经过协商,达成解除合同的合意而导致合同被解除。只要是承包方和发包方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达成了解除合同的共识,签订解除合同,那么农业承包合同自然就得到了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合同的任何一方都有权解除合同。农业承包合同解除必须符合的法定解除条件主要有:(1)不可抗力原因的产生而解除合同;(2)因合同期限届满而解除合同;(3)合同约定解除农业承包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而解除;(4)因不能实现农业承包合同的承包目的而解除;(5)因承包方全家搬迁设区的市且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而合同解除;(6)承包方无力经营且本人自愿解除;(7)承包方在承包期内死亡且无人继承其承包经营权而合同解除;1(8)承包方长期不予经营,造成承包地闲置而可能导致合同解除;(9)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经营,经发包方劝阻无效而导致合同解除;(10)承包方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经劝阻无效的;(11)合同的继续履行将影响一方重大利益的等等。
如果双方达不成解除合同的合意,发包方或者承包方想要解除合同,只能符合诸如上述法定条件时,才可以要求依法解除合同,否则解除合同即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然最终是否能够解除合同,还须经过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确认是否符合法定的条件。
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1、合同法
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 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2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九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十七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第九十八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2、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九条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第五十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 3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3、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三、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
第十九条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承包费、承包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承包权的,应予支持。但在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已经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通过,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主张优先承包权的,不予支持。第二十条 发包方就同一土地签订两个以上承包合同,承包方均主张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已经依法登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均未依法登记的,生效在先合同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三)依前两项规定无法确定的,已经根据承包合同合法占有使用承包地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争议发生后一方强行先占承包地的行为和事实,不得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承包方未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即以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4包方请求确认该流转无效的,应予支持。但非因承包方原因未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除外。
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除法律或者本解释有特殊规定外,按照有关家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处理。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有哪几种情形
1、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解除(也叫协议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终止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协议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又分为两种:
一是事后协议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即在土地承包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后,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合同法》也规定了 自愿原则这一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则。根据资源原则,当事人不仅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也享有协议解除合同的权利。因此,土地承包合同成立后,在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解除合同。事后协议解除原来的合同,因为当事人双方在合同成立后达成的解除合同的协议,是一个新的合同,这个新的合同的内容是终止原合同的权利义务。新合同一旦成立,原合同即告解除。
二是约定将来享有解除权,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即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时,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在订 5篇三: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通知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通知 ***:
你与村委会于2003年1月1日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根据土地承包合同第一条第四款“年亩承包费30元,每年计款约定180元。每年十二月一日前交齐承包费,乙方逾期一月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条款约定,你的承包费已经逾期三个多月未交,因此村委会现通知你,你与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终止,村委会将收回你所承包的土地。特此通知。
*******村民委员会
二〇〇*年*月**日
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通知
辛兆岐:
你与村委会于2003年1月1日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根据土地承包合同第一条第四款“年亩承包费25元,每年计款约定175元。每年十二月一日前交齐承包费,乙方逾期一月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条款约定,你的承包费已经逾期三个多月未交,因此村委会现通知你,你与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终止,村委会将收回你所承包的土地。特此通知。
即墨市华山镇柳沟二村村民委员会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范文】推荐阅读: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12-20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09-19
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证明05-26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10-04
用人单位离职证明模板11-08
用人单位录用证明模板12-20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12-22
代理词代理用人单位12-29
用人单位合同协议格式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