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

2025-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精选7篇)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 篇1

曾国藩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体察人才,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来都心存善念,当败太平军时很多人劝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继续的战争带来的杀戮,一心想结束战争还百姓安宁。但为湘军统帅和游走于官场中的他却又心狠手辣,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杀害无辜之人。

但还是理解这位一代伟人,因为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我们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下去作出思考,说到底曾国藩也是凡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统帅,不虚伪,没有心机城府不足矣在腐败的官场立足。而他却没有停止修正自己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 篇2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人格教育,人格养成

所谓人格教育,其基本内涵为“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合理的价值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康的自我意识,并具有良好的情绪品质、意志品质,高尚的思想道德,有效的认知方式,精深的专业技能等,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1]67。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社会中充斥着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现象。进而使得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也呈现出了诸如精致利己主义、重理论不重践行、身心不能和谐、不能推己及人等弱点。而《曾国藩家书》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这里试图通过对该家书进行梳理,挖掘其内在的人格教育思想,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提供借鉴。

一、《曾国藩家书》人格教育内容

作为晚清人物的代表,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教育素材,如四书五经,是他在人格教育中养成受教育者高尚道德的主要内容。他在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谕纪泽》中说“: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曰《易》、曰《书》、曰《诗》、曰《春秋左传》、曰《庄子》、曰《离骚》、曰《谷梁》,曰《公羊》、曰《尔雅》、《四书》、《五经》之外,又好《通鉴》、《文选》,泽儿若能成吾之志,将《四书》、《五经》及余所好人种一一熟读而深思之。略作礼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则余欢欣快慰。”[2]436另外,在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谕纪泽》中书:“陈刻《二十四史》颇为可爱。”[2]528由此不难看出曾国藩本人推崇的,几乎都是儒家经典之作。同时,置于西学东渐潮流前线的他以开放姿态接纳西学西艺。在家书中多次向子弟介绍了西方科学技术,并提倡他们学习西文西艺。纪泽后来被清政府选为出使英法的大臣,曾经成功的与俄交涉改约,展示了他优秀的外交才能。其谈判对手曾这样评价“以贵爵才智,不惟出众于中国,亦罕见与欧洲,诚不可多得之使才也。”[3]249纪鸿则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中西教育的结合,大量阅读学习国内外关于数学的典籍,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百位。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数学方面他都颇有造诣。

美育作为近代人格教育的重要内涵,在民国时期,蔡元培还主张“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4]187。在那之前,曾国藩就已经认识到并践行美感教育。他认为对艺术追求的过程,亦是享受美的过程,能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故通过家书对儿子纪泽的学书门径给予不遗余力的指导,一度赞叹其书法“钩联顿挫,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动合自然”,并真心欣赏其才能,于咸丰十年书信鼓励他“切莫把天分自弃了”。写作文章亦先讲究辞藻富丽。曾国藩通过家书指导纪泽、纪鸿去领略古人文字意趣“前所示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中必有一长。”[2]526除开书法、作文,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的一门还有作诗吟哦。“但能多读古书,时时哦诗作字,以陶写性情,则一生受用不尽”,他把作诗吟哦比作天下至乐,人间奇福,足见其对艺术美学的重视。恰到好处的是,通过文艺的磨练和熏陶,把为人品性融入生活作息,融入书法作文,止其流彬而端其根本。好的教育不仅能修外表亦能通达内心,端正行为,故有此家书继而成其家风。此外,劳动教育也颇受曾国藩的重视。他终其一生守简朴之风,身体力行,不论持家还是为官,谨秉勤勉原则,从劳动中汲取智慧。“嗣后各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2]356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但只有通过勤勉劳动才能维系家族兴旺,实现个人价值以及对社会有所贡献。“为一身计,则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张知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2]579在曾国藩看来,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二、《曾国藩家书》人格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原则

1.求仁人悦的教育目的。读书明理是曾国藩在其家书中提到的首要修养基础,他明确的告知自己的儿子,读书不仅为了修业还应进德“,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2]101进而提出了八德作为道德规范。他在给曾纪泽、曾纪鸿书中说:“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2]163如果说读书明理是人格教育的基石,那么仁民爱物则是人格教育的高级价值追求。曾国藩考虑到了个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社会以及群体的责任。他图新救国,以身作则。于衰年多病之际,还不忘勉励二子“: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枝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2]578他秉承了儒家传统立人达人的思想,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当成实现其人格价值的最高目标。

2.积学养志的教育方法。对于“志”的理解,有意念、意愿一说;亦有抱负追求,成就丰功伟绩或实现人生价值一说。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若想成就丰功伟业,“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2]139。那么如何才能锻炼后辈的意志,使其树立远大志向呢?

一方面曾国藩在给其弟的家书中写道“:曾以为学四字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宜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2]127他以“速”、“熟”、“恒”、“思”四字来勉励子孙,愿他们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养其远大之志。日积月累的不懈学习是增长知识,培养耐力,坚定意志,提升德行以及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曾国藩还践行事上练习的教育方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2]447凡事需当讲求实践操行,光说不做只能流为“纸上谈兵”。诚心诚意的力行事物才能巩固所学并为人所用。因此家书中多封书信勉励弟兄以及儿子们要重视日课功夫,做到每日记事读书,进而总结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如春雨之润花,清渠之灌稻;如鱼之游水,人之濯足”的读书方法。

3.养生节欲的教育原则。曾国藩认为节制欲望有助于身体的心、肝、脾、肺、肾。在于弟书中特地附录了《养身要言》“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以上仁,所以养肝也。……”[2]132。戒恼怒是养身之本“,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的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2]536。曾国藩告诫有肝气病的纪泽“读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息游观”[2]539。他让纪泽不可好名好胜用心太过,需要劳逸结合。此外,曾国藩还提到少服药多锻炼、戒烟、少酒、调节饮食以及饭后散步的强身之道。养生离不开养心,曾国藩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自我实践的同时,亦教导子弟如何进行情绪调节以及建立良好心态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首先用“考试不知如何?得不足以喜,失不足以忧”来告诫儿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成功了无需太高兴,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谨守“不忮不求”四字真言。写给弟弟的书信中亦有这样的句子“: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盛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2]210。遇事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冷静的对待才是正确之道。其次他强调凡事都要讲求虚心,不可恃才傲物。对待事物不仅要淡定从容,更需要反省迁善以求谨慎行事。“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常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只为不肯反求诸己,遍都见得人家不是。”在他认为,只有做到自我反思才可以保持头脑清醒。第三,曾国藩还带头在家书中进行自我检讨,告诉兄弟他有不当之处“必须明言,不可蓄疑于心”。正如家书中所说“: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帅也,不可弃也”。由此看出,一个正常的好的心态该是心怀敬恕、谨慎稳妥、淡定从容的。

总之,《曾国藩家书》中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萧一山说曾国藩“:他以‘汗马勋明,问牛相业’,兼具了圣王双层的资格,造成精神事业的领袖,时人成为‘圣相’,真可以当之而无愧”[5]28。一方面曾国藩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当今青少年人格走向提供了教育素材。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对社会对民族的心理认同以及责任感有助于改变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风气。正能量的传播和提倡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曾国藩培养子女意志的同时兼顾了他们知识的增长以及情感的陶冶。知识为他们带来求存谋食的能力,而情感则通过艺术的追求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谈炳和,樊富珉.试论人格和人格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2]钟叔河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董丛林.百年家族——曾国藩[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曾国藩家书里的智慧 篇3

他,就是曾国藩,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被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毛泽东对他大为佩服,曾在1917年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内容广泛,墨香情浓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约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收录的家书近1500封。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行文从容,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可以说,一部家书尽现其学识与修养,“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绝不为过。

读着他一封封散发着墨香的家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贤孝儿孙、温恭兄弟和慈厚长者的形象。他对家人关怀备至,日常琐碎,事无巨细,细细询问,切切叮咛,谆谆善诱,字里行间透露着再平常不过的亲情。他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传授给晚辈,毫不吝惜地帮助他们。

◎强调立志,崇尚实干

曾国藩始终强调立志,他曾写下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想要戒绝,但做起来不容易,一度痛苦不堪,他写信对弟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最后,他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将烟戒绝。

他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弟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

◎治军爱民,唯才是用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他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他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

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可以说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重量级人物都在其左右,与之共事而相安。

◎劝诫家人,低调为官

他常告诫家人要“常存敬畏之心”,不要恃才傲物,更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官就胡作非为。他曾长时间患有癣疾,一旦此病稍好一些,他便认为是上天的照应,喜悦非常;某年他没有得到考差,六弟乡试未中,他不以为忧,反以为喜,觉得堂上大小平安便是最大的福分。

他曾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切戒之。”这是教导子弟要力求勤俭持家,做人要不图安逸,更不可自骄。

家书中还有很多经典名句,如“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满则招损,亢则有悔”,“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等,都是他用心良苦劝导家人的警句,道理透辟,深情殷切。

虽时移世易,曾国藩这位“完人”的智慧依然为人所称道。其家书中的句句妙语,讲求精神境界与人生追求,可谓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其字里行间的殷切情怀,在这个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朋友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更是可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800字 篇4

都说文正公是清代理学大儒,但是家书中却并非句句都是大道理,在教导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包括写给父亲的信中,记载的是曾文正公苦闷纠结的一生,毫无隐晦,如实记录,而这些苦闷和纠结大多也是我们人生中会遇到的,而书中的文正公的心路历程,给人的不是别的,正式克服苦闷纠结的力量。我在书中感受到最深的是文正公身上的儒学思想,是修身齐家的中华智慧。

先从对文正公修身智慧的感想说起,他确实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继承者的代表。他曾给自己订“日课册”,在给家人的书信中也有许多自省内容,确实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他也向师傅学习“静”功夫,每日静坐不间断,但若要我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文正公每日必读史十页,且必读经典。家书中写道“为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我细细思来,应是指接受书中经典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改变人身上的气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日日读经典这件事文正公竟坚持至死,人都说简单的事重复做便不简单了,确实如此。文正公写给四位弟弟的信中也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恒为主”,我心中极敬佩。这一“恒”字,不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吗?

忽的想起一件事,那日我到舅父舅母家拜访,却发现舅舅以前极喜爱的《曾国藩家书》《菜根谭》《大学》等承载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都被束之高阁,我感到疑惑,便问舅舅,舅舅却答“工作忙,表弟也不爱看”,看着表弟书桌上垒起的高高的教辅书籍和舅舅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又想起舅舅以前来我家给我讲国学经典当做睡前故事的情景,一瞬间我感到国学之殇。国学经典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这些经典里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不同于现代快餐阅读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温润与柔和。经典不被青年一代接受,经典渐渐被遗忘在步履匆匆的人们的身后,这都是在折射出一个信号: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边缘化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我读《曾国藩家书》,书中写到曾先生劝勉自己兄弟多读经典,才能修身,我觉得确实该是如此,并对曾先生日日必作字,虽有事也不间断读史的做法感到敬佩,这真真是一个以身传承中华文化的榜样。

再说我对文正公家书中的齐家智慧的感想。家书中曾写道“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文正公齐家一直秉持的是“和”字。在文正公得到了一千两白银的时候,寄给父亲的信中建议六百两留给自己家里还债,四百两分给家族亲戚改善生活,在接到两个弟弟的书信中对于分给亲戚四百两银子的不满后,仍坚持分二百两给家族亲戚,后来又写下“和气致祥”教育弟弟。这都体现了文正公齐家时“和”的大局观,我想这也是曾家数代不出一个纨绔子弟的原因之一。虽家风严谨,文正公却也“养活一团春意思”,这又是文正齐家的另一个字“趣”,文正公虽然严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让他们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体味生活的乐趣。在家庭教育中,文正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而我们今天的一些家长,可能更关注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的进步,这就不够文正公高明了。这一“和”一“趣”,体现的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明。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篇5

读书内容:《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一直以为《曾国藩家书》是类似家训什么的,翻开才发现,原来是一封封写给家人的书信。在信里,他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一品大臣,只是一个漂流异乡、努力打拼的游子,通过十天半个月一次的信笺,殷殷维持着与家人的联系,“使游子如神在里门”。纸上书间,仿佛他还在祖屋大宅,为人孙子,对长辈晨昏定省,连寿具每年加一道漆也要落实;为人兄长,对兄弟指点学业,科考、求学、拜师乃至课程都事无巨细;为人家戚,关心姐妹身体起居和做人处事之道,关注乡间田宅婚嫁之事,甚至希望家人在信中将“各族戚家,尤须一一示之”。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从一个翰林院检讨,先是“十年七迁,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臣”,后来剿太平军、开展洋务运动,最终攀上清史上汉人文官之最高峰,死后获得清朝文官最高谥号——文正公,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其实从他的家书中就可以窥伺其“齐家”之道。以小见大,以齐家看治国,道乃相通,我想,这也是《曾国藩家书》如此受后人追捧的原因罢。略摘一二为感。“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 从家书上看,当时曾国藩之四弟六弟约摸十几二十岁的样子,就像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十年寒窗,所待一时。但那时候的科考难度也不小,加之考的都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凭阅卷官之一己喜好,偶然性更大,所以历朝历代多少传世才子亦名落孙山。这四弟、六弟也是好几次没有考上了,这“怅怅然”不知说他二人还是曾国藩自己,总之大家都颇为遗憾。纵然心怀遗憾,曾国藩仍在书信里给两个弟弟宽慰——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卫身莫大于谋食⋯⋯食之得不得,究通由天做主,予夺由人做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做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 又回到那个老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很辛苦,每天背着几十斤重的书包,早出晚归,放学后要培优,周末赶场上辅导班,幼儿园里就能看见一大片架在小小鼻梁上的厚厚的玻璃片,然而他们比之前的人真正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吗?到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说起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各行各业都算是绝对的技术骨干,恢复高考后的那些大学生多数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读书笔记反而到了现在,学生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反而大学生不值钱了。一大批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甚至煮面洗衣都不会,离开了父母无法独立生活,本科生吐槽着毕业就失业,哪怕研究生也有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宅在家里玩游戏啃老的,让人不禁要问: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记得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一开始就说,书本知识不等于学问,学问首先是要学会立身做人,也就是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的“进德之事”,要想成龙成凤,首先得确保能成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倘有余力,再学赖以傍身的知识,也就是“修业之事”。文字发展到清朝,基本上已经非常白话了,所以不用翻译,也大概知道曾国藩关于“卫身谋食”的观点,不多赘述。只是想到六月流火,马上快高考中考了,估计也将有很多家长孩子会度过几个不眠之夜,但就像曾国藩所说,撇开立身成人不谈,在修业方面,学习考试,最终是为了一个职业,而职业,是为了谋身之道。你最终考取什么学校,求得什么职业,这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或者考试时候身体突然不适,又或者人品爆发,猜的都对了,再或者一念之差,就是线上线下的天渊之别。这些都是未知因素,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靠天成的事终究是没有十足把握的,那我们可以确实把握的是什么?是“业”,是我们自己实实在在掌握的学业知识。这是谁也拿不走的财富和储备,没有机巧,没有运气,连老天也不能夺走。在这方面,你可以自豪地宣称:“我命由我不由天。”没有人是具备过硬的本事而找不到饭吃的,那些找不到工作的,那些啃老的,那些咒天骂地怀才不遇的,那些在街上乞讨为生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懒于学业,或学业不精的,另一种是看不起自己的业,耻于赖以为生的。所以,在即将到来的这场六月大考中,不管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对你的人生都不至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你的饭碗,你的未来,不在于一张通知书,而在于你自身的修业。业从何修得?——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曾国藩给自己的课程,也是他在给弟弟们家书里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时过经年,虽然有些没办法做到,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静坐:我们身处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的心也几乎很难静下来。忙碌之余,但凡有点时间,轻轨上、马路上、候机室,人人都是低头族,唯恐浪费了一点儿玩乐的工夫。“静”,于我们,竟然成了有钱也难以买到的奢侈品,现在开始,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时空,让自己静静,须臾也好。早起:今天还收到一个朋友的善意提醒,说“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颇有所感,往往有时候早上因事不得不早起,那天精神还特别旺盛,倒是周末,起居没有规律,反而整天昏昏噩噩,似怎么也睡不醒。之前也看到有文章说,一天24小时也是有节气的,早上三点惊蛰一过,就是一天的“春天”来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早一切身体机能都处于蓬勃的状态,所以睡眠以晚九朝五精神最好。也尝试过一阵,并没有想象中艰难,可惜没有坚持,可以考虑恢复如此作息。读书不二:古人读书讲究点读,就是一边看书,随时用笔圈点朱批,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这样一遍读下来,比我们草草翻阅十遍印象都更深,也更容易得其精髓,并且就是按照这样的精读方法,古人读书也是往往一本书手不释卷,要读上个十遍二十遍,甚至更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便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小时候老师常常说我们读的“望天书”,那哪里是读书呢,读字罢,且还不乏白字。我们嘲笑掰包谷的猴子,一路掰一路扔,最后两手空空,回头看,我们的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可笑?我们现在的新书出版量每年递增,但是,你读过的那些书,你确定都还记得吗? 读史:以前没有那么多天文地理、领导艺术的书,古时候的皇帝,老师教他们的教材就是史书。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历史往往是惊人的重复,所以我们不要觉得历史中考高考占分不多,就不去研读。读史,就是读浓缩的社会,这是一种修为,而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虽有事,不间断”。我们往往给自己一个借口,“今天工作太忙,没时间,算了”、“今天身体不舒服,算了”、“今天累死了,算了”„„但是你看,历史日日向前,可曾因为我们工作忙、身体不舒服、太累而稍歇一日?再忙、再累,太阳每天都会准时升起,给自己找借口的人,他的人生也无非两个字——“算了”。写日记、日志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这几条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整理,善于总结。我们总是到了年末、又或到了暮年才失口惊呼:“时间都去哪儿?”如果你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都有所梳理,你的人生一定不会迷茫散乱,当别人懊悔慨叹的时候,你可以很骄傲地回答:我的时间都有刻痕。谨言:还是那句话,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借曾文正公之课程,再次自勉。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篇6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究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继成为“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写日记了,曾老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人无完人,他年轻时也犯过很多的过错,但是他懂得每日反思自己的的得失,他取得了在别人看来很大的成就,在做人做事方面,却依然低调谦虚,才有这样的成就,我有个同事他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坚持写了好几年的日记,这是一个好的习惯,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从开始写日记开始,已经写了几个月了,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做的事情有时候还挺好笑的。

谈《曾国藩家书》中的情 篇7

《曾国藩家书》中上由祖父母至父母, 中对诸兄弟, 下及儿辈, 有琐碎的家事、父母的存问、兄弟的劝诱、子女的教导, 进而至国事、政务的处理, 军事的指示, 人物的论评, 事物当否的检讨, 以至于论文论学, 论修身成德, 封封真实感人, 句句情真意切, 曾国藩, 实乃性情中人也。

一、亲情

(一) 孝亲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儒家认为:孝是个人伦理道德修养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而“仁”之根本是孝。曾国藩的儒家“孝”、“亲亲”思想根深蒂固, 他十二分的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至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 而曾国藩在《家书》中最为人感动的也是“亲亲”, 即“孝悌”。他在同治九年六月初四谕纪泽纪鸿《家书》中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 他事或不尽验, 独孝友则立获吉庆, 反是则立获殃祸, 无不验者。”

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在曾国藩致祖父母及父母的家书中, 其对祖父母及父母或叔辈的敬、爱, 那种深情, 无人能及。一句问候、一份贺礼、一斤鹿茸, 几套衣服……细微中现真情, 点滴中透实意。试看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家书》:“九弟信言母亲常睡不着, 男妇亦患此病, 用熟地当归蒸母鸡食之, 大有效验。九弟可常办与母亲吃, 乡间鸡肉猪肉, 最为养人;若常用黄芪当归等类蒸之, 略带药性而无药气, 堂上五位老人食之, 甚有益之, 望诸弟时时留心办之。”九月初七日《字谕纪泽儿》:“尔外祖母于九月十八日寿辰, 兹寄去银叁拾两, 家中配水礼送去。以后凡亲族中有红白喜事, 我应送礼者, 尔写信禀知。”事无巨细, 处处显真情。让人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情流露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亲亲、孝悌”, 无论官居几品、身处何方, 都丝毫未减, 看曾国藩于咸丰二年七月廿六日谕纪鸿:“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 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 惨闻吾母大故, 余德不修, 无实学而有虚名, 自知当有祸变, 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 反而灾我母, 回思吾平日隐愚大罪, 不可胜数, 一闻此信, 无地自容……出家辄十四年, 吾母音容, 不得再见, 痛极痛极!不孝之罪, 岂有稍减之处?”其在获知母亲逝世后的那种悲痛、那种发自肺腑的自责、日夜兼程奔丧的情形, 谁不动容?要知道, 其母去世之时, 正值太平军猛攻长沙之际, 由京城到湖南, 路途遥远凶险, 且已是官居二品, 试对比《史记·吴起传》的吴起“东出卫国门, 与其母诀……居顷之, 其母死, 起终不归。”真是天壤之别。

(二) 手足情

曾国藩的手足情, 从家书中大部分是写给诸弟的就可见一二。他是最好的兄长, 教导和照顾弟妹, 对于弟妹的诸事, 包括生活、学习、工作, 事无巨细, 都一一过问且关心备至。他虽然身居高位, 但并没因自己知识丰、挣钱多、职位高而专横拔扈, 他与各兄弟姐妹之间, 经常通信, 不断联系, 交流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情况。他认为, 兄弟姐妹之间, 应友爱、互助, 家和为贵。家书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禀父母:“兄弟和, 虽穷氓小户必兴, 兄弟不和, 虽世家宦族必败。”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致澄温沅季诸弟的家书道:“兄弟 (上日下升) 娣总不可有半点不和这气。凡一家之中, 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 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 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 未有不兴;不和, 未有不败者。”

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兄长, 在照顾弟妹方面, 无论是弟妹的衣食住行, 或婚姻大事, 均细心过问, 不但在经济上帮助, 更是在精神上支持。如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一日《禀父母》的家书中说:“惠妹家仅存钱百千在新窑食租, 不知住何人屋:负薪汲水, 又靠何人?”他还担忧:“率五素来身体弱, 何能习劳?”望父母以后写信“将惠妹家事琐细详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温弟沅弟》:“兰姊、蕙妹再过数年则不能自存活矣。同胞之爱, 纵彼无觖望, 吾能不视如一家一身乎?”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情, 对兰姊、蕙妹的关心无不溢于言表。还有曾国藩对三妹曾国芝的关爱也令人感动:自道光二十一年下半年开始曾国芝开始怀第一个小孩, 体质较弱, 曾国藩在外非常担心她的分娩, 是年六月二十八日, 他接父亲三月二十四日所发信, 知妹已经分娩, 故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复父母信中说:“四妹生产虽难, 然血晕亦是常事, 且此次既能保全, 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得信时, 常以为虑。既得此信, 如释重负。”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兄弟姐妹间的真诚帮助、热情鼓励是一个人前进中不可忽视的动力, 曾国藩在教导弟妹做人或工作或习文方面确实如此, 他无微不致, 苦口婆心。如教弟去骄气惰习, 十月廿四日与澄弟书云:“余在外无他虑, 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弟切戒之。”

学习方面更是以身作则:致季弟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安庆:“季弟左右:接十二日信, 具悉一切。写字一纸, 有秀劲之气, 若常写不间断, 必有猛进之时。余自八年起, 每日用油纸摹帖, 不甚间断, 近日常常长进, 弟亦可用油纸试摹也。”又十一月十四日书云:“……油纸摹帖, 初为之, 则写次行而首行未干, 揩摩墨迹, 狼藉满纸, 迨摹习稍久, 则手腕不甚粘滞, 纸上墨迹自少矣。弟习油纸, 即以此自试效验可也。”那种耐心, 可见一斑。

(三) 子女情

鲁迅有这样两句诗:“须知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于菟。”意思是说, 老虎尚且爱子, 何况人乎?“天下父母心”也。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家长的行业, 是教养子女”, 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古往今来,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挚爱子女的, 即便自己含辛茹苦, 也要把子女抚养成人。高尔基曾说过:“爱护子女, 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 会教育子女, 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俗话也说“养不教, 父之过”。曾国藩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 位列三公, 拜相封侯, 谥称“文正”。然而, 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 又以自学通英文, 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 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这说明曾国藩教子有方, “爱之以其道”。曾国藩是一个仁慈而严厉的父亲, 是子女的好榜样。在家书中, 以督儿女发奋读书方面所言甚细。如家书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致澄弟温弟》, 对纪泽的学习:“每日点五六百字, 教一遍, 解一遍, 令其读十遍而已, 不必能背诵也。”他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 教儿节俭创业, 就可令人们深思一番。咸丰六年 (1856) 十一月五日, 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 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 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 与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 见雇工则颐指气使, 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子之坏, 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 尔与诸弟其戒之, 至嘱, 至嘱。”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 人勤则健;能勤能俭, 永不贫贱。”可见, 曾国藩对子女“爱之以其道”的“爱”是多么的深沉, 其情可鉴。

二、友情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他认为:“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 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 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他在朋友最危急、最困难时刻施与援手, 以宽容、关爱的态度对待其挚友及部属。五月二十九日禀父母:“……同县邓铁松在京患吐血病, 甚为危症, 大约不可挽回。同乡有危急事, 多有就男商量者, 男效祖大人这法, 银钱则量力资助, 办事则竭力经营。”他那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表露无遗, 是真君子, 坦荡荡也。

曾国藩待朋友的宽容在他对左宗棠的态度上就表露得淋滴尽致, 曾经的挚友左宗棠后因政见分岐产生矛盾, 但他亦以宽容的态度待之, 当矛盾表面化后, 曾国藩采用两条办法:一是表扬、鼓励不参与纷争的部属。二是当骂到自己头上时, 则不予理睬。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左公之朝夕诟詈鄙人, 盖亦糊闻一二, 然使朝夕以诟詈答之, 则素拙于口……故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他在家书《谕纪泽》:“余于左、沈二公以怨报德, 此中诚不能无芥蒂, 然老年笃畏天命, 力求克去褊心忮心。尔辈少年, 尤不宜妄生意气, 于二公但不通闻问而已, 此外着不得丝毫意见。切记切记。”这种对朋友的胸怀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曾国藩认为交友贵雅量, 要“推诚守正, 委曲含宏, 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 兼听而不失聪。曾国藩交友是以“仁孝”、“血诚”为标准, 他对有“血诚”的书生特别重视。他主要的朋友多为湖南老乡, 后多成其主要的幕僚和将领, 如李鸿章、左宗棠等。

三、爱国情

曾国藩家书中, 处处洋溢着忧国忧民的哀愁和对亲情、友情的至爱。他所处的晚清, 内忧外患,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为维护社会的稳定, 想救国救民, 他所继承的儒家思想首先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的优秀传统之一是培育了中国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的自觉。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箴言, 已经成为社会认可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规范。他在十一月初七日致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的信中说:“……至军事之成败利钝, 此关乎国家之福, 吾惟力尽人事, 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 又五月十四日致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父亲每次家书, 皆教我尽忠图报, 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吾父之教训, 是以公尔忘私, 国尔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 即一心以国事为主, 一切升官得差之念, 毫不挂于意中。”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仁义”、“和谐”思想使他“奉天道而忠君报国”。

曾国藩的爱国热忱还表现在他急于改变国家的贫弱面貌, 他非常务实, 致力于洋务运动, 他同那些高喊与侵略者不共戴天、以驱赶洋人为快、却不愿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之士的所谓爱国者相比, 无疑是更高明更清醒的爱国。他冲破“天朝大国”的盲目虚骄的笼罩, 勇于承认中国文化有不如西方文化之处, 因而积极参与洋务运动, 倡导学习西方文化中的某些长处。并提出“外壤之要, 莫如内修, 刻下维持大局, 以自强为主”的发展思想, 在他的积极倡导、主持下, 制造出中国第一艘兵轮和第一台车床, 炼制出近代中国第一炉钢水, 造就出中国一大批近代技术工人。他还大力倡导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数百种, 他派遣学生赴美留学, 十分努力接受西洋机械, 相当尊重西洋科学。他所做的一切努力, 目的就是强国救民。这一切不都证明他的爱国情怀吗?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的成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 他和小农民一样, 一生一世不作苟且之事, 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 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他是一个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儒将。当然,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 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但他的一番深情, 他的家书却是货真价实, 家书中那发自肺腑的娓娓深情感人至深, 总而言之, 曾国藩虽然位高权重, 却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 他的款款情深, 使人深思、使人感动……

参考文献

[1]曾国藩著.张海雷等编译《曾国藩家书》[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9.

[2]罗绍志, 田树德.《曾国藩家世》[M],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1.

上一篇:采购管理委员会章程下一篇:电视专题片脚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