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作文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作文(共13篇)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1

1、课文《老山界》第一段“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30里高”?一公里等于一千米, 30里就是15公里, 15公里就是15千米, 即15000米。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誉的珠穆朗玛峰多高?8848.13米。老山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陆定一表述有误。那么, 老山界到底有多高呢?《辞海》 (1999年版, 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介绍如下:

越城岭, “五岭” (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的总称) 之一。亦称始安岭、全义岭、越岭。在广西东北部和湖南边境。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公里。为花岗岩断块山。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真宝顶 (2123米) 在资源东北, 最高点苗儿山 (2142米) 在资源西南, 为广西最高峰。山势雄伟, 有原始森林, 并有珍贵树种铁衫。

老山界最高点2142米, 何来30里?研读课文, 以下几段文字值得注意:

打听前面的路程, 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 很陡, 上山30里, 下山15里, 再前面才是塘坊边。

这很短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 同他谈谈, 知道还差得远, 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下山15里, 也是很倾斜的。

原来, 作者陆定一要表达的是:从老山界山脚下爬上山顶一共有30里的路程。并非是说老山界的海拔高度是“30里”。

那么, 《老山界》第一段可以这样修改: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上山有30里路程的瑶山, 地图上叫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如果要突出其高, 则可改为:我们决定要爬一座海拔2142米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揣摩作者意图, 第二种改法好些。

如此明显的一处失误, 编者偏偏要为尊者讳, 不但不改过来, 竟还在文后设计了“探究·练习”, 煞有介事、故作高深地说什么“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 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 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叫学生“根据语境”推导出“30里高”的“准确意思”。这简直是荒唐。

2、《<长征>节选》这篇课文中的问题更多。

第23页第4行的“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都成“烈士”了, 还能“拼命挣扎前进”?红军烈士还有“各种”?如果要凸显红军战士的“活”, 可以改为“草地上有许多倒在地上、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战士”;如果要突出红军战士的壮烈牺牲, 则可这样改:草地上倒着牺牲前还保持着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姿态的红军烈士。

这篇课文篇幅不太长, 2827个字。但文中4次出现“猝然”一词:

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 猝然眼花, 栽倒在草地上。

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 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这不是“反复”的修辞, 而是惊人的重复。暴露了作者语言的贫乏。而且这个词在这些语境中用得是否妥当, 值得商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编者竟在“探究·练习”中将“猝然”的意思理解为“表示事情虽说出乎意料, 但又在情理之中”, 这完全歪曲了“猝然”的含义, “猝然”意为“突然;出乎意外”, 哪有“在情理之中”的意思?编者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猝然”这个词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这就更不应该了。编者用错误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作者使用得并不高明的词句进行分析, 其结果只能是坑害学生。

第30页, 有两段文字:

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草地篝火变成天然的舞台。

毛泽东、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年长的老红军也结伴起舞, 气氛相当热烈。

第一段文字有语病, “篝火”不可能是“舞台”, 只有“草地”才是“天然的舞台”。这句话可改为: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燃烧着篝火的草地变成天然的舞台。

第二段文字中的第一个顿号应改为“和”。毛泽东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过草地的时间大约在1935年的6-8月,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时年42岁, 董必武 (1886-1975) 49岁, 徐特立 (1877-1968) 58岁, 谢觉哉 (1884-1971) 51岁。与董老、徐老、谢老比, 毛泽东相对“年少”, 不应在“年长”的“老红军”之列。

3、课本第35页倒数第五行“题目的重点在‘新鲜’, 要写出事情的不一般化的地方”。这儿的“化”是后缀, 作为后缀的“化”的用法是: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 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显然, 此处“化”字冗余, 应去掉。

4、课文《最后一课》48页“个个人那么专心, 教室里那么安静。”中的“个个人”别扭, 可把“人”字去掉, 也可改为“每个人”或“人人”。

5、第十四课《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 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句话中的“流”用得不当, “汗珠”怎会“流”呢?应改为“滴”或“滚”。

还有,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 轻轻把被窝盖上, 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里, “被窝”应为“被卧”。被窝:为睡觉叠成的长筒形的被子。被卧:被子。“向”应改为“在”。

像以上的错误在教材中还有不少, 在此仅举以上几例, 旨在抛砖引玉, 务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2

一、作业目标

1.作文训练文体主要为记叙文,尝试写作说明文;主要训练形式为小作文抓住课文进行文体章法训练,大作文抓好主题进行构思表达训练。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好记叙文,以及若干篇日记、读后感、随笔等,同时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4.将网络写作的评价优势和纸笔写作训练字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双课堂优势。

二、作业实施

第一单元

大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训练重点: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培养。

参考题目:(1)家乡的( )

小练笔1:建议学生对《芦花荡》中人物的描写进行品析,写一个真实的小人物,力求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凸现人物性格。

小练笔2:建议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素材,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写一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战争的认识。

第二单元

大作文:爱在人间

训练重点: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请围绕在你自己身边的事情,以“爱”为话题,讲述爱的故事

训练要求:1.要选择震撼你心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来写;2.在叙事中要倾注真情实感;3.要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如自己与亲戚、同学之间的生活经历。

参考题目:(1)妈妈,我想对你说(2)爱动心弦(3)爱是……

小练笔1:以父亲的视角改写李森详的《台阶》,通过对课文的改写,学会作者描摹人物的方法、叙事的技巧,感受人物心情。

小练笔2:《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3:《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第三单元

大作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广阔的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认识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四单元

大作文:“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的说明性文章

小练笔:运用资料阐述观点“我看克隆”;

“未来世界”

第五单元

大作文题目: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用简单的笔墨说明连花,重点探究莲文化的魅力;在说明上有方法上要有所突破。

小练笔:对于一首词,你也许有着独特的见解,也许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许是词中某一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你,也许引起了你的感慨和回忆……请抓住这个心灵片断吧,选择一首宋词,可以从表现手法、从布局谋篇,也可以从一字一词,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第六单元

大作文题目:“一则真实的日记”

训练要求: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

小练笔1:湖光山色——写一篇游记。你一定游览过家乡的小桥流水、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何不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游览时的感受。

小练笔2:介绍自己喜爱的某个城市或景区,或如果你是导游,为某个风景区写一篇导游词。

五、作业评价

1.评价方式 :①师评②互评③自评④网络积分

2.量化实施

①大作文实行先自评,再师评,最后互评的评分方式,一类5颗星,二类4颗星以此类推。

②随笔,日记,读书笔记实行小组互评为主,推荐一次得1颗星

六、成果展示: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3

我拿下的那本书叫《一个名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名字很长,直白地透着一种戏剧性。欧维是一个古板苛刻的男人,他因初来乍到的咋咋呼呼的邻居而气得跳脚;几十年只买一个品牌的车子;拒绝一切新生的事物,一丝不苟地坚守着自己陈旧的规则。开头的他顽固逼仄的样子使我厌烦,但渐渐地,他对亡妻的爱,他对生灵的呵护又让我对这个古怪的老头生出几分好感。

如题所说,欧维在不断地尝试自杀,他一个人坐在车中接上了汽车排气管,一个人收拾好衣着拿出了猎枪,可最终都被邻居们碰巧打断了。他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但最后那一天,欧维还是死了,死在了梦乡中,如同往常做所有事一样悄无声息。我起初哽咽着,越回味越是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我的父亲就像欧维一样,固执而坚守着他自己的观念,总是一意孤行。久而久之,我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大。可虽然总是和他唱反调,我心里却知道他也是深爱着我的。我又渐渐地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倔强、执拗,看到了自己的不善言辞。我又从那些嬉闹唐突的邻居中看到了许多人,他们在我的人生中初到乍来的不适应,到长久以后经常在不经意间被他们感动,我的被动也渐渐被人攻克,学会了如何去诉说对他们的爱意。

我以前总是一个现实又悲观的人,我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是最幸运的那一个,悲剧永远会比喜剧多,我所恐惧的也不可能会有所反转。但书中的那些邻居告诉我,“碰巧”的幸福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只要你学会接受爱,也学会去爱。我最终写了封信给我的爸爸,在信中接受了自己过去的幼稚和片面。我选择去爱,也选择接受被爱。

书中的结尾,邻居们还是最后一次违背了欧维的意愿,他们给欧维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葬礼。葬礼上有悲哀,也有欢笑。人们都不舍于欧维的离去,可又祝福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爱一个人就要学会放手,让他去追逐自己所想。爱,是克制,而不是孩童般一味地依赖和索取。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当我们合上书时,我们自己是否也成为了那个哈姆雷特呢?人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只会表示同情,但当他亲身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后就会产生共情。人生不长,不够我们去体验一回人间百味,但足够我们通过书本去看遍世界的美。过去,我总是不知如何去处理陌生的善意,总是讨厌突如其来的惊喜。但我通过阅读,看到了那些善意背后的人也在等待我的一个肯定,那些突如其来的惊喜背后的人也在等待着他人的爱。于是我学会了积极地去迎接他们,学会了主动去爱别人,学会了体谅别人的任性古板,也希望有一天能让别人体验到“碰巧”的幸福。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4

无意间与你邂逅,就再也无法自拔,你那深邃而又纯净的眼睛,让我深陷其中,就再也忘不掉你的音容笑貌,期盼与你的再一次相见。

如果你是珍珠,那一定是最明亮的一颗,如果你是宝石,那一定是最耀眼的一颗;如果你是翠玉,那一定是最无暇的一颗。

你的通达聪慧,秀外慧中,你博览群书,博大精深。

你带我来到古代世界,你让我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与恬静;你让我体会到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你让我品味到了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孤独抑郁;你让我明白了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英雄气概。

你虽一身文气,却也有豪壮情怀。

你带我领略黄河的咆哮翻滚,你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民族就像我们的母亲河一样奔流不息;你带我领略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泰山,你说我们的民族就像五岳之首一样屹立东方;你带我领略一望无际的草原,你说我们的民族就像这人间天堂一样美好和平;你带我去领略枝叶繁茂的森林,你说我们的民族就像这绿色的海洋一样生机勃勃;你还带我去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你告诉我,我们的民族就像这蓝色漩涡浩瀚无边。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5

主备人:武瑞平备案时间: 实施人: 实施时间:

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

《写作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题眼进行审题。

2、指导学生学会写景散文中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腻描写的方法,景、情、理融为一体。

3、记叙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取多种写作的角度。

4、培养学生品悟生活及感悟生活的能力。

《写作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选取多种角度进行写作。

难点:使学生学会调动自身积累及生活经验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将眼前景、脑中事、心中情(理)有机的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6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聊聊热门话题”, 凡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都可以聊, 聊的范围不受限制, 内容具有广泛性。习作, 也是一次不限定内容的自主、自由习作, 学生可以舒展心灵, 各显神通。从表面上来看, 学生对此次口语交际和习作都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 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受信息来源的制约, 农村学生所聊话题可能面不广, 或偏向于家事, 或正面话题说得多, 反面话题说得少。自由习作可能出现“炒冷饭”, 随便应付的情况, 学生未能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之中, 达不到习作的目的。因此, 笔者提出两方面的教学建议:一是要拓宽话题的广度, 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习惯;二是要提升表达的效度,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一、关于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的教学建议

教科书上提示有助于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时, 要把充分预设与灵动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1. 明确话题要求, 做好课前准备。

此次口语交际训练对话题范围不作严格限制, 学生选择的话题可能形形色色、杂乱无章, 也可能指向单一, 涉及面小。又由于农村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非常少, 对国事、天下事关注不够, 话题可能大部分集中在家里或校园内, 所以, 在口语交际之前, 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课前设计表格, 让学生分类 (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或国内、国际) 填写各自最感兴趣的、最想说的话题, 也可以把相同话题的人组合成一个小组, 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此话题有关的材料, 保证交流时充分有序、翔实可靠。话题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来收集, 可以是历史话题, 也可以是现实问题, 还可以是自己亲历的未解问题。除做好话题分类准备外, 还应要求学生做好话题的甄别与取舍, 杜绝谈论不健康、不科学、不实际的话题。

2. 营造聊天氛围, 平等参与交流。

既然是“聊聊”, 教师就要创设聊天的氛围, 座位形式可做一些变化, 或是“餐桌形”, 或是“马蹄形”, 或是“风车形”, 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园内适宜的环境中上课。教师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中, 当好“聊聊热门话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有争议的看法与观点,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去, 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同时, 教师还应该全面关注学生, 克服小组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动态生成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如果课堂上要聊多个话题, 应先在组内说, 再推荐在全班交流。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内容说具体, 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说清楚。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抓住要点, 听后表述自己的看法。

3. 适度拓展话题, 充实学生见闻。

学生选择的话题大多数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关, 对国际上的争端问题和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 以及身边潜在的危机很少去关注。教师应适当拓展话题, 增加话题“热度”。诸如世界之间的和平问题, 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出现的腐败现象, “打工热”与就业难形成的“读书无用论”等。还可围绕当前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校车安全”问题展开讨论, 就“如何安全上学”制订行动计划, 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预见性。教师在拓展学生话题时, 一定要把握好度, 有些虽然是国际国内的大问题, 但远离学生生活, 他们不感兴趣, 讲多了适得其反。教师应尽量就学生熟悉的话题作补充, 保证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 养成良好习惯, 关注身边问题。

虽然说是聊热门话题, 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 但仍然有学生找不到话题, 无话可谈。教师平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如在每节课前, 可留给学生2~3分钟时间, 轮流汇报自己在家庭里、学校中发现的新鲜事。根据交流情况每周或每月评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天性, 推荐一些栏目, 让他们平时多关注。比如“新闻综合”频道里的“新闻30分”、“新闻联播”;“少儿频道”里的“新闻袋袋库”、“芝麻开门”;“科教频道”里的“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经典人文地理”等, 既可以满足学生娱乐需要, 又丰富了他们的见闻。

二、关于“自由习作”的教学建议

到了中高年级, 教科书几乎每册都安排一次自主式习作, 看似雷同, 其实变化很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他们在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各方面都相应地得到了增长。教师要从每次自由作文中的相同之处看到不同点, 要根据学段要求对每一次自由作文提出明确的要求。

1. 自由习作要有重点, 避免简单重复。

虽说是自由习作, 但教师需做重点引导, 让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结合本单元中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来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 也可以就“口语交际”中的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是自由习作, 内容和范围都不限, 有些学生可能照抄写过的作文, 这便失去了本次习作的意义。所以在写之前, 教师一定要拓宽学生的思路, 选择合适的素材, 力求做到与自己过去的习作不一样, 鼓励学生在文章的立意、内容的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和语言的使用上有新的突破, 不走老路, 能与他人有所不同, 有点新意。

2. 表达方法要有选择, 力求学以致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许多表达方法, 有了一定的习作技能, 但在运用方面并非得心应手, 教师应当做适当指导。

写景:自然风光和风云雨雪, 可以按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或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还要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写事: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再写清楚事情发展的经过。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人物比较多, 要注意把时间、地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主要人物的活动要详写, 次要人物的活动可根据文章的需要来略写,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 并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状物:应通过对事物特点的描写, 表达自己对“物”的喜爱之情。

写感受: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内心世界, 分为两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简写引起自己丰富感情变化或联想的原因, 第二部分详写自己内心世界, 情感变化, 各种感受。

编故事:既要有趣, 又要合乎情理, 注意把故事中蕴涵的意义表现出来。

3. 修改能力需有提高, 达到文通句顺。

自由习作既是学生放飞心灵、流露童真的舞台, 也是学生接受检验、自我反思的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离开题目漫无边际地发挥, 内容与主题脱节, 因此认真修改成为此次习作能否出彩的关键。从拟题立意到谋篇布局, 从表达方法到语言的运用都需要学生反复斟酌, 方能达到“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要通顺”的要求。修改可分为自己修改, 同桌修改, 组员修改几个层次, 在不同层次的修改中, 学生的习作会得到不同的滋润。当然, 教师也应当参与到学生习作修改之中, 解决学生互改中可能因片面造成的修改错误。

4. 习作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切忌千篇一律。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7

一、了解答题的一般步骤,稳而有方

(1)读标题。忽略标题的做法很错误。因为标题是“文眼”,往往能揭示文章主题(中心)。

(2)看考题。“考什么”一定要在阅读文章前明白。带着考题去阅读,针对性强,阅读效率就高。

(3)读文章。确定文体(小说、散文、说明文);整体感知(概括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了解写作技巧);忌“断章取义”。

(4)答题。依据不同文体的答题方式,简明、准确,依分值点来回答。

二、了解文章常见的主题及写作手法,有的放矢

1.常见的主题

(1)人性美:爱、宽容、自信、拼搏、磨炼、诚信、简单、责任、感恩、追求、珍惜、尊重、热爱生活、善待他人……

(2)自然美:敬畏自然,和谐共处;善待“人”以外的每一个生命。

2.常见的写作手法

(1)开篇:设置悬念、对比、总领、引题、伏笔(铺垫)、烘托(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2)结尾: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照应、引人深思、借景抒情等。

三、认清文本,掌握题型

1.每种文体的常见术语

(1)记叙文的常见术语: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线索、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小说的常见术语: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主题。

(3)散文的常见术语:形散而神不散、线索、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

(4)说明文的常见术语:说明对象、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结构。

2.每种文体的常考题

记叙文的题型(包括小说和散文)。①概括题:概括故事内容;②人物评价题:概括人物形象;③赏析题:赏析词或句子,或甲乙两句对比题;④感悟题:对句子或全文的感悟;⑤作用题:描写句、题目、开篇句、中间句、结尾句;⑥段落关系题:段落可否换或删除;⑦开放性试题

3.说明文的题型

(1)概括题: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概括文章的内容。

(2)指出说明顺序和层次结构。

(3)说明方法及作用题。

(4)说明语言题:某个词语能否去掉或删除。

(5)说明文中描写、叙述的作用。

(6)开放性试题。

四、针对题型,找出解法

1.记叙文(散文、小说)解题思路

(1)概括题。答题格式:谁干什么

(2)人物评价题。概括要全面;依情节用词语,成语或短语来回答。

(3)赏析题。选准角度:哲理、修辞或重点字词的角度。

修辞:比喻(生动地写出……);拟人(把……写活了);对比(突出了……);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反复(强调了……)。

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角度),(怎样地)写出(什么对象)。

对比句:……而乙句设有这种表达效果。

(4)感悟题。立足文章中心,引发开去,点明深层含义。

(5)作用题。①描写作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留下伏笔;人物描写:通过……(5种人物刻画手法)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侧面描写:烘托出……②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上、结构上分别作答。结构上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设置悬念、引出话题、铺垫、首尾照应等。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总结、首尾照应、点题、画廊点睛、深化主旨、升华主题、引人深思。③题目的作用:全文线索、新颖吸引人、设置悬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说明文解题思路

(1)概括题。概括内容:说明对象+特点。善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概括特征:全面、准确。

(2)说明顺序。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等。逻辑顺序包括:总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等。

(3)层次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常见的问题:某几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便于读者理解,调换后不合逻辑。

(4)说明方法及作用题①说明方法及作用: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列数字:更准确地说明……打比方:更形象生动地说明……分类别:更有条理地说明……引用:更有说服力地说明……,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②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五、精选试题,强化巩固

足球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8

你听!足球场上又响起了激烈的加油呐喊声,让我带着你们去见识一场真正的男子汉较量吧!

红队是王子俊当队长,蓝队的队长是俞祥越,哨声响起,比赛开始了!首先是王子俊这一队发球,队长如雄狮,威风凛凛,“通!”一声,将球踢出老远。俞祥越如猎豹,死守猎物,往前纵身一跃,用自己的身子拦住了球,“好!”全场掌声雷鸣,为这一记“俞氏”截球叫好!队员赵昕驰快速上前奋力猛扑,球又回到了蓝队的场地,红队队员们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要进球了!要进球了!”眼看着球直逼蓝队球框,观众们不禁紧张起来,屏息凝视。果然,高禹涵抓住了机会,猛地绕过蓝队球员,飞快地向前狂奔,在对方守门员的左侧,用力一踢,球就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射向蓝队球门。

守门员黄健如同一匹饿了多日的狼,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足球飞来的方向,只见他上身前倾、膝盖微屈、双手微微上下摆动,左右小踏步,判断球会在哪儿着陆。“哇!”观众们都捂住了自己的小心脏,原来,黄健在球快到自己的头顶时,突的大叫一声,腾空一跃,狠狠地拍下了球,并迅速捞起,用尽全身力气掷向远方……又几个来回的对弈,双方都没进球,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充满了“火药味”。

到了下半场,一开始,王子俊带球被倪子乘拦截,只见后者猛地一回旋将球传给了王振毅,王振毅一脚射门,却被守门员奋力扑出,眼看进球无望,队员俞祥越却没有放弃,趁着对方松懈之师,猛地一脚,跟上补射,打入死角,守门员无力回天,球进了。全场欢呼!王子俊队并没有失去信心,重新鼓舞士气,向对面的守门员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宇杰一个马赛回旋,晃倒对面的后卫之后,紧接一记漂亮的射门,“又进球啦!”就连对手也为他们拍手叫绝!最终,俞祥越队获胜!

决心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9

夏日炎炎,走进巷子里,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让我感觉到格外的凉爽。在这条静谧的小巷子里,窗户破旧不堪,上面还长满了蜘蛛丝,我们继续往前走,石板上有点点碎钻,令人一望欣喜。顺着洒落的阳光往上望去,但见阳光透过榕树的细缝化成点点碎影。原来,一棵粗壮的大榕树破墙而出,它的根已经和墙融为一体了。虽然大榕树被砍掉了一半,但它仍然长出了一些嫩绿的新叶,我惊讶于大榕树那顽强的生命力一一不屈不挠,不放弃任何希望的精神,这不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吗?

往巷口回望,看阳光落在墙上的凹陷处,暴露出墙壁的贫瘠,但榕树粗壮的根依然在上面蜿蜒,用身体镌刻一份生命的决心。

那我呢?我不禁想起那件往事,那是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上体育课,孙老师让我们班围绕大操场跑八圈。“什么!八圈!这是人练的吗?”我和其他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别废话,赶紧跑,你们现在练了长跑,以后跑步才不会太累!”孙老师似一阵河东狮吼,把我们压在“五指山”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如泰山压顶让我浑身无力。跑了一圈后,孙老师大喊:“快跑,谁最后一个再罚跑两圈!”听到“罚”这个字眼后,同学们脚底好像抹了油似的,跑得又快又有劲。我见同学们跑在我前面,也不甘落后,咬紧压根努力向前,此刻,我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向前!向前!”就这样,我超过了前面的六位同学。到终点后,我心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挫折与失败,但只要有一份决心就一定能成功。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微处藏着的决心,可致胜!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10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1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但现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隔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呢?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對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11

一、从生理、心理和学习压力三个方面来追踪这一现象的根源

(一) 生理原因

八年级学生多为13-14岁。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峰, 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女生体重、胸围逐步向着女性成熟体型发育, 第二性征如浪潮般汹涌袭来。

(二) 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 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 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 八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 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 应受到特别关注。

(三) 学习压力

与七年级知识相比, 八年级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 感觉学习吃力, 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 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 八年级学生应该尽早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 选择一个自己认可且确定的“位置”, 最大限度地各尽所长, 各从其志, 努力承担所属责任。作文综合地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个性、智慧等文化素养, 展现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语言表达和个性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也对学生恢复自信、拥有健康身心并维护其社会功能稳定至关重要。

而现在学校使用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材中, 对于写作训练以单元为单位, 这使得语文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具体和系统化的训练。一学年下来, 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 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尤其是影响了完成八年级学业的学生升入九年级后能否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我认为八年级作文训练应以认识自然、感知生命为主, 着重训练学生的体悟和分析能力,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注重学生作文过程的研究, 注重作文个性的研究。

二、结合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作文序列化教学

(一) 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 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人只有认识自己, 才能战胜自己, 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八年级学生常常处在迷茫、矛盾和冲突中, 对自我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更新。因此, 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作文题目示例:《我眼中的自己》《我是一只期待飞翔的小鸟》《被自己感动》《我的烦恼》。

(二) 认识自然

八年级认识自然, 写景状物一类的作文与七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好的写景作文, 往往不取决于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 而在于无论写到多少处景物, 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 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单一的景物描写, 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 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 作者在写景的同时, 还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 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 作者的思想。

作文题目示例:《寻觅秋天的踪迹》《我心目中的春天》《在这不寻常的秋天里》《我眼中的四季》《寻春》。

(三) 认识社会

相对于自然, 八年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可以说很粗浅, 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方面的作文设计要简单, 易于把握。比如认识自己的班级、认识家乡, 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等。

作文题目示例:《到民间采风去》《我家乡的节》《我爱我班》《城市与我》《绿色生活》。

(四) 感悟生命

八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正在由感性向理性逐渐转变的过程中, 直觉日渐敏锐。生命这个主题是很大的, 如果面面俱到, 把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生命赞歌等等这些方面都写下来, 可以洋洋洒洒数千字, 但这种泛泛而谈就会使文章“假、大、空”, 不妨从一个人物、一个细小的生命、一件小事谈起。

作文题目示例:《生命, 有时也脆弱》《每朵花只能开一次》《像野草一样顽强》《生命, 脆弱的生灵》。

(五) 体验成长

作为青春少年的八年级学生, 在一天天地成长着, 正在懂事, 正在走向成熟, 正在走向未来, 但长大的同时是伴着喜悦和泪水的。关于成长的作文是八年级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学生可以描绘成长的感觉, 抒发成长的心曲, 议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作文题目示例:《成长的烦恼》《成长是一种美》《脚印》《成长的喜悦》《种子·幼苗·大树》《成长的路上, 他 (她) 牵着我的手》。

(六) 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自私狭隘似乎成了当代学生的共性,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的需要。感恩, 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 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 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感恩是幸福感的基础。感恩教育更是八年级作文序列的必要组成部分。

作文题目示例:《妈妈, 我想对你说》《我心中的太阳》《师恩难忘》《他为我摆渡》《爱在左, 感恩在右》。

三、好读书, 读好书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 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 并且对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学生在阅读时会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把这种体验抒发出来, 诉诸笔端, 是提高认知的必然要求, 更是锻炼写作的绝佳机会。这一点, 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非常重。

摘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八年级学生, 由于身心的急剧发展变化, 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 这段新时期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 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八年级学生的特点, 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契机, 进行作文的疏导训练, 不但有效提高了作文水平,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味道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12

若到家乡赶上秋,千万记打糕。桂花树枝繁叶茂,清,若细雨蒙蒙,落葵纷纷,是清亦洁;雅,若繁星点点,随风飘散,雅然可沉浮于世间也。突然,大伯向我走来,只见他俯下身去,微蹲入我眼帘,轻抚我额头,恰似一阵清风,携来一阵温柔,强劲而又慈祥:“小家伙,又高了。”大伯递来一个竹篮,让我帮助他接桂花。摇动、纷落,落英缤纷、风起花散,措手不及。大伯慈祥,意味深长,他嘴角弯起一丝微笑,满是疼爱,绽于眉间,亦绽放于心间,须臾手捧满筐桂花,我心畅然,去打糕啰!

恰逢正秋,晚枫映红了一片天。大伯走向前,捧出一片雪白,混着一碟金黄,翻来覆去间清香四溢,柔娴晚风,温和细腻,静斜阳,安之若素。浓亦淡,冽亦清,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遇?低调而奢华,浓郁却不显得张扬。大伯松如身,叶如眉,语如风,嗓音洪亮而不失温柔:“尝一点吧。”轻俯身,挑起一抹馥郁,吹凉送进我口中,顿时桂香裹于舌间,浓醇涌上心头,醇、润、香、甜,桂花糯米不带一丝沙感。遥望窗外那桂花树,依旧挺立如初,它虽无花之艳,亦无松之青,但它寡言,不张扬,像极了大伯那平淡却不平凡的爱,灼热了冷秋凉寒。

“幺儿,来嗖!”院中传来大伯洪亮如水的声音,手捧一盘打糕走来,弯腰放盘,精挑细选最大的给我。大伯眼中氤氲着薄雾,挤着笑说:“下次回来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城里要好好上学,将来大伯好在小乡里有面子!”抬头间,顿时眼泪纵横。岁月如刀,割去他英俊的面容,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皱纹。风乍起,吹响一树树叶,氤氲着一丝芬芳,那淡淡的桂花香飘来醉人的芳香,虽淡亦浓,雅俗共赏,让人有种心旷神怡之感,愈浓愈烈,宛如大伯那浓重而又深沉的爱,虽未近在眼前,也不远在天边。这不就像老一辈对晚辈那朴实无华却深沉的关爱吗?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牵挂关怀吗?

八年级下语文作文 篇13

“春来了,春来了”人们那喜悦的心情都随着春而“绿”起来。拥着那“绿色好心情”暖风徐徐吹来,就像火苗一样温暖着人们的心房。

柳树妹妹悄悄地走来,傲然地以她那细长的腰肢和优美的姿态来博得人们的赞赏。小草也不甘示弱,都偷偷地从草地里钻出来,探出脑袋用她那娇小的身子来接受大地给予她的恩赐。用她们那顽强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来阻挡洪水的侵袭,用她们那像铁一般的臂膀来承担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袭击。最终,一棵棵饱经风霜、历经千难万险的小草都长得越来越绿、越来越美丽……

春姑娘用她的魔法棒一挥,桃花妹妹也害羞地走了出来,穿上粉红连衣裙,再映上那粉色的面颊,显得她更加羞涩而动人。山路两旁的麦田、唧唧喳喳的小鸟、五颜六色的花朵、新鲜的空气,这不正是春的气息吗?

树木都脱下那一层层沉重而又陈旧的棉衣,披上了一件件薄薄的衬衫,夺目耀眼,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想依靠在树木身上,因为这里的每个地方都涌动着流向心底的温暖力量。一些树中的“战士”都穿戴着盔甲,去保卫家园。

春天的雨更是美丽,滴答不停,落在树叶上、房顶上、水缸里……激起一阵阵美妙的旋律,犹如一首首时代乐章,继承着那不变的基调。雨丝轻盈,拍打在身上。好像肌肤都被这些雨丝所滋润着。尤其在晚上,温柔的雨滴淅淅沥沥地落在房顶上,弹奏出一串串有节奏的音律,带给人无限乐趣,不觉使人沉浸在其中。

早上起来,背着书包走在路上,看到老师同学们。问个好,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美丽的笑容,连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温暖了起来。

“绿”往往象征着和谐美满,而这些“绿”都是春天赐予的。春天的阳光也分外明媚,映在人们的脸上,红彤彤的。傍晚,夕阳的点缀更是美妙。站在天边,余晕洒遍了每个角落。四处都充满着生机。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卷心菜教案反思下一篇:担保业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