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精选10篇)

《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 篇1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A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B 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C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3分)

2.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一句插入第①段中合适的位置(在ABC中选择),使之上下连贯。()(2分)

3.开头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4.第④段“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一句中的“一座山”指什么?(3分)

5.品析语句,回答问题。(3分)

“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当我踏上路的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6.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3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童年时因一场车祸而致残的“我”,在爷爷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困难,终于战胜自己穿过马路买来一瓶可乐。

2.(2分): B

3.(4分):环境(景物)描写(1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1分)、烘托人物的沮丧心情(1分),为下面情节发展作铺垫(1分)。

4.(3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那场车祸带给自己的悲观胆怯。

5.(3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通过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真实、细致地写出了“我”战胜自己迈出勇敢一步的过程。

萝卜花阅读题含答案 篇2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定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算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23.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A.夫妻情 B、卖小炒的女人 C、萝卜花 D、小城风景

24、从全文看,文中(6)(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其作用是

25、概括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答:

26、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答:

27、本文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 的女性形象。

答案:

23、C

24、插叙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人物形象(学生也可答交代原因,突出形象)(符合要求即可)

25、抢救男人(丈夫瘫痪;女儿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摆摊卖小炒(卖小炒赚钱)

26、篇末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赞美自强不息的精神)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篇3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1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liàng):跳跃。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__________________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

技止此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2)去,离开。

2.C

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

4.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2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射 A.程康公尧咨善射_________

B.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

②尔 A.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

B.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

③而 A.而钱不湿_______________

B.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

C.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______________完全是为了写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A.射:射箭;B.射箭的技术。

②A.尔:同耳,罢了;B.代词,你。

③A.而:转折;B.修饰;C.顺承。

2.陈尧咨 卖油翁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4.睨 颔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3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_______________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_______________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四处)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意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4

山市

蒲松龄

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为初生阶段;__________ 为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是高潮阶段。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____________)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____________)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____________)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____________)

⑸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2、⑴经常;⑵不久,不一会儿;⑶连绵不断;⑷隐隐约约⑸过了一会儿

3、⑴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

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答案:

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6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小题3】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答案

【小题1】①朝服衣冠:穿戴 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④期年之后:一年

【小题2】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小题3】(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小题4】(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7

送杨真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②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③。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道:通“导”,意为排遣。③尉:县尉。剑浦: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治:医治

B. 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乐:以……为乐

C. 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写:书写

D. 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固:本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其能郁郁以久乎

吾其还也

D.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各项中,都属于表达音乐特殊功能的一项是

①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②夫琴之为技,小矣 ③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④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⑤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⑥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A.① ② ⑥ B.③ ④ ⑤

C.① ③ ④ D.④ ⑤ 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指临别时赠予的文字,内容多是推重、赞许、勉励等;本文是作者为赠别好友杨寘而作的。

B.杨寘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加之体弱多病,因而心绪郁结,作为好友,作者在文中对杨寘进行了直接的劝慰。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作者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着力写了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

D.作者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答案】C【解析】写,通“泻”,宣泄、排除、排遣、抒发。

9.【答案】A【解析】(A,“之”字都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介词,第一个“于”译为“向”“从”;第二个“于”译为“在”。C,第一个“其”为表疑问,译为“哪里”,第二个作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译为“还是”。D,第一个“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第二个“以”介词,表凭借,可译为“用”“拿”。

10.B

11.【答案】B【解析】作者并没有直接劝慰友人,而是以琴声为喻劝慰杨寘以弹琴来寄托情怀,排遣忧愁,养神祛病。

12.(1)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发出的声调)大的是宫声,小的是羽声,(“及其至”,2分;“其余地方翻译无误且语句通畅,1分)。(2)我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考中。(“累以进士举”,2分;其余翻译无误且语句通畅,1分。)(3)等到依靠祖上的勋绩,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及从荫调”,1分;“为尉于剑浦”1分;)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6分,共18分)

张巡,蒲州河东人。兄晓,开元中监察御史。兄弟皆以文行知名。巡聪悟有才干,举进士,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调授清河令。有令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仆之于地,将斩之。会贼来攻城,潮遽出斗,而反接者自解其缚,闭城门拒潮召贲。贲与巡引众入雍丘,杀潮妻子,婴城守备。吴王祗承制授贲监察御史。数日,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城守。令狐潮引贼将李廷望攻围累月,贼伤夷大半。禄山乃于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饷路,自是内外隔绝。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城中益困。

时许远为睢阳守,与城父令姚摐同守睢阳城,贼攻之不下。初禄山陷河洛,许叔冀守灵昌,薛愿守颍川,许远守睢阳,皆城孤无援。愿守一年而城陷,督冀一年而自拔,独睢阳坚守。贼将尹子奇攻围经年。巡以雍丘小邑,储备不足,大寇临之,必难保守,乃列卒结阵诈降,至德二年正月也。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虑将有变。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人心终不离变。

时贺兰进明以重兵守临淮,巡遣帐下之士南霁云夜缒出城,求援于进明。进明日与诸将张乐高会,无出师意。霁云泣告之曰:“本州强寇凌逼,重围半年,食尽兵穷,计无从出。初围城之日,城中数万口……今见存之数,不过数千,城中之人,分当饵贼。但睢阳既拔,即及临淮,皮毛相依,理须援助。霁云所以冒贼锋刃,匍匐乞师,谓大夫深念危亡,言发响应,何得宴安自处,殊无救恤之心?夫忠臣义士之所为,岂宜如此!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啮一指,留于大夫,示之以信,归报本州。”霁云自临淮还睢阳,绳城而入。城中将吏知救不至,恸哭累日。

十月,城陷。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节选自《旧唐书?张巡传》)

1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谯郡太守,令完城 完:修整。B.会贼来攻城 会:正好,恰巧。

C.贼伤夷大半 夷:铲平,消除。D.子奇义其言 义:认为……合乎道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练兵以拒逆党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B.霁云所以冒贼锋刃,匍匐乞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玄宗闻而壮之,授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夫赵强而燕弱

18.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张巡忠义的一组是()

①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②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城守 ③请啮一指,留于大夫,示之以信 ④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⑤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之乱时,身为睢阳太守的张巡起兵讨贼,一心为国,深受皇帝欣赏,被授予中丞御史,是一代死节名臣。

B.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投降叛军,百姓誓死不从,引张巡、贾贲入城。张巡在雍丘北面修建堡垒,坚决守战。

C.张巡在人“危窘”时“必倾财以恤之”,而在坚守睢阳孤城时,导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剧,体现了他性格中残暴的一面。

D.至德二年十月,尹子奇攻克雍丘,张巡被俘,尹子奇先对他态度粗鲁,后被他忠义之言感动,但在众人的劝谏下,但最终还是杀害了张巡。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有令名,重义尚气节,人以危窘告者,必倾财以恤之。

⑵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参考答案]

16.C,夷:创伤。

17.C,为:表被动。A.以:连词,表目的;介词,凭借。B.所以:表原因,……的原因;表工具,用来……。D.而:表承接关系;表并列关系

18.D,②不体现他的忠义。③表现南霁云的义行。

19.D,A项睢阳太守改为真源令;B项 修建堡垒的是安禄山;C项导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剧,为局势所迫,并非残暴。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有美好的名声,重视义气崇尚志气节操,(只要)有人把危急窘困的情况告诉他,他一定倾尽财物救济他。(得分点:“令”、“重”、“尚”、“恤”共2分,句意通顺1分)

⑵我为皇上忠义而死。你依附叛贼,如同猪狗,怎么能够长久呢!(得分点:“君父”、判断句“……也”、反问句“安……哉”各一分。)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9

阅读《赵普》,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④他日补缀旧纸()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4、.用文中原句回答: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本文写了赵普那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熟悉 整日 脸色,神色 修补

2、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B4、(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2)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5、刻苦读书、为国荐才

6、“略”。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10

文言文,完成4-7题。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寻命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进铉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时吴杰、平安守定州,庸驻德州,徐凯屯沧州,为犄角。是冬,燕兵袭沧州,破,擒凯。掠其辎重,进薄济宁。庸引兵屯东昌以邀之,背城而阵。燕王帅兵直前薄庸军左翼,不动。复冲中坚,庸开阵纵王入,围之数重。燕将朱能帅番骑来救,王乘间突围出。而燕军为火器所伤甚众,大将张玉死于阵。王独以百骑殿,退至馆陶。庸檄吴杰、平安自真定遮燕归路。明年正月,杰、平安战深州不利,燕师始得归。是役也,燕精锐丧失几尽,庸军声大振,帝为享庙告捷。三月,燕兵复南出保定。庸营夹河。王将轻骑来觇,掠阵而过。庸遣千骑追之,为燕兵射却。及战,庸军列盾以进。王令步卒先攻,骑兵乘间驰入。庸麾军力战,斩其将谭渊。而朱能、张武等帅众殊死斗。王以劲骑贯阵与能合。庸部骁将庄得、皂旗张等俱战死。是日,燕军几败。明日复战,燕军东北,庸军西南,自辰至未,互胜负。两军皆疲,将士各坐息。复起战,忽东北风大起,飞尘蔽天。燕兵乘风大呼,左右横击。庸大败走还德州,自是气沮。已而燕将李远焚粮艘于沛县,庸军遂乏饷。明年,灵璧战败,平安等被执。庸独引军而南,列战舰淮南岸。燕将邱福等潜济,出庸后。庸不能支,退为守江计。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扬州。庸御战于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陈瑄帅舟师降燕,燕兵遂渡江。庸仓卒聚海艘出高资港迎战,复败,军益溃散。

成祖入京师,庸以余众降,即命守淮安。寻赐敕曰:“向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铁铉就获,诸郡悉平。朕念山东久困兵革,惫于转输。卿宜辑兵养民,以称朕意。”永乐元年,致仕。无何,千户王钦讦庸罪状,立进钦指挥同知。于是都御史陈瑛劾庸怨望有异图。庸自杀。

赞曰:东昌、小河之战,盛庸、平安屡挫燕师,斩其骁将,厥功甚壮。及至兵败被执,不克引义自裁,隐忍偷生,视铁铉、暴昭辈,能无愧乎?

(选自《明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B.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C.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D.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师攻围三月不克/庸铉乘夜出兵掩击/燕众大败/解围去/乘胜复德州/九月/论功封历城侯/禄千石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部”“尚书”均为古代中央管职名,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六部分工”,“兵部”又称夏官,管军事。各部的长官称“尚书”。

B.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封”用于爵位,“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

C.古代有十二地支纪时法,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辰即现在的7-9时,未即现在的13-15时。

D.“朕”是谦称,古人自称,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卿”是敬称,自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为“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盛庸先后跟随耿炳文、景隆抵抗燕军,又与铁铉合力战败燕军,在东昌大败燕军。后在灵璧、六合、浦子口、高资港诸战皆败。成祖入京师后,他率众投降。

B.盛庸率军驻扎东昌拦击燕军,许多燕军为火器所伤,大将军张玉死在阵中。燕王以百名骑兵殿后,退至馆陶后顺利返回。

C.燕兵南出保定,盛庸率军力战,交战持久艰苦。燕军几乎失败,可惜第二天东北风大起,燕军乘风左右横击,盛庸兵败逃回德州,自此气沮。

D.盛庸是一代名将,在东昌、小河战役中屡挫燕军,斩其骁将,功劳甚大。及至兵败被俘,没能引义自杀,隐忍偷生,受到时人非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铁铉就获,诸郡悉平。

(2)永:乐元年,致仕。无何,千户王钦讦庸罪状,立进钦指挥同知。

参考答案

4、(3分)D 参政是官职名,“乘夜掩击”的主语是盛庸与铁铉,5、(3分)B “除”任命,授官,“左除”是降级授职。

6、(3分)B 燕王退至馆陶,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第二年正月,吴杰、平安深

州失利,燕军才返回。

7、(10分)(1)以前因为山东没有平定,所以才命你镇守淮安。现在铁铉被俘,各郡全部平定。(向:以前 以:因为 就获:被抓获 每词1分,句意2分)

《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 篇4

我的古典情怀

①在喧嚣的时代里,我心深处,始终排遣不开一种深厚的古典情怀。不管我眼里三十多年的世事如何变迁,这浓烈的情怀却矢志不渝,一任沧桑巨变,日月交替。我好古风,吟古诗,摹写古典山水,沉迷于每一道从视线里飘忽的古典风景,在这一刻里,能感觉自己的心是柔软无比,有一丝感动在袅袅上升,在眼前缭绕,渐渐萦结成浓厚的云翳,飘摇间就恍若进入了这梦境里,恣意徜徉,一纵情怀。

②这或许是我内心沉蓄的怀旧情结吧,我能明白这份情结的实质。其实,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依恋于一种属于自己的情结,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和偏好。它能长期蛰伏于你心灵的一角,或许还很顽固。当那道触动你心灵感官的风景出现时,你被激发的反应该是一种共鸣。你因之所表现出的,抑或是喜悦、抑或是忧伤,但你依然会执拗地沉湎在这份你喜爱的喜悦或忧伤里,起码我是如此的。

③古韵深深里,我会让自己的思绪随意地飘荡。想那青山绿水间,垂柳依依,小河潺潺。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此刻,该有一轻舟从那枕河的桥底悠悠荡出,船头一长衫纶巾的公子,齿白唇红,冠上一定要嵌块白玉,腰间也要悬一青绿的丝绦,这就是我幻想的丰满形象了,在他轻启的唇齿间,吟出三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来,伴随着寒山古寺飘渺沉静的禅钟,此情此境,醉了我是必然的。

④年少时,深深地爱着那些书画里白描的古典人物,玉环丰腴、飞燕瘦削,文君当炉,相如作赋,《红楼梦》里双玉读曲的那图画如刻在我的心灵深处一般。喜欢傅抱石的《湘夫人》,爱石涛的《墨荷》,喜欢吴昌硕的印、白石老人的虾、张大千的山水,还有那戴敦邦、刘旦宅……兴起时也涂鸦,最喜的是临摹。在今天,偶尔在箱奁里翻出那发黄的尺宣,闻着那熟悉而亲切的味道,轻轻触摸我当年的笔墨,眼里总会有晶莹的泪花在闪烁。

⑤喜欢一切古典的,在曾经和即将游历的过程里,我总会寻访幽幽的古韵。在西湖氤氲的碧波里,想那东坡酒后的诗句,白乐天的踏青。孤山里探访梅妻鹤子的影踪,断桥上唏嘘白娘许仙的千古情缘。金陵的十里秦淮,我不爱夫子庙如今的嘈杂和媚俗,总希望能在流淌的河水里看见杜牧击扇一吟“烟笼寒水月笼沙”。仿佛那样的情景才是属于我的,其他的总觉陌生而遥远。

⑥爱古韵,尤爱江南丝竹。箫、笛、古琴是我的最爱,不仅是喜欢这灵性的乐器,更多的是想那演绎这些乐器的人。伯牙、子期是当仁不让的千年经典。我所知,但凡古时的才子佳人都须琴、棋、书、画俱佳方才够得称谓。因而,每有古韵入耳,我就幻想那让琴声淙淙,箫音幽咽的人,她是我梦里念叨了千回不绝的人儿么?我在心里已把她描摹尽了,她有乌黑的云髻,碧玉簪在发间。柳叶眉下是一双如水带着忧郁的清眸,能穿透我内心的目光里须有瞬间沉醉我的爱意。肤若凝脂,裙裾的颜色为粉青最佳。如削葱般的兰指,或弄琴、或抚箫,那婉转缠绵的曲调在流淌里应该引来金凤栖在梧桐上的。在月色如水的夜晚,风儿轻轻拂过,竹林摇曳婆娑着,这时,她轻抚一曲《闲云野鹤》,竭尽妖娆,在她妩媚的`身旁,我无须一言,只须用心去欣赏,兼有我因喜爱而生的痛在心底萦绕回旋……

⑦幻想也好,浪漫也好,因我是个固执的人,我固执地以为这古典情怀可让我的心沉静而平和。每当我浮躁不定时,如能有一我喜好的古韵闪现,顷刻间我就能平静下来,总是那么的灵验。喜爱古典,当我在茫茫人海里终于寻访到一个和我一样有此情怀的知音时,我那份喜悦和感动是无法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只能在古韵悠悠里互相驾起灵犀的翅膀,在浩淼如烟的古典长河里共同期待有500年的因缘,让我们用感激的泪水来回报上天的恩赐。

15.“我”的“古典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原文,分条概括。(4分)

答:

16.本文的语言极富特色,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赏析。(6分)

答:

17.文章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固执”于自己的 “古典情怀”,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

15.①想象富有古典神韵的景或人或画面;②喜爱书中的古典人物,临摹古代绘画;③游历的过程里,寻访幽幽的古韵;④喜爱江南丝竹以及演绎这些乐器的人。

16.①叠词的使用,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如:垂柳依依,小河潺潺。②句式长短错落,富于变化,有节奏感。如:斜阳里,看渔舟唱晚、倦鸟低回。夏夜里,明月高悬在画楼的一角,梅花的疏枝在被月光映照出的银白的水面弄着清影。③绘声绘色。如:潺潺水声、渔舟唱晚,金色斜阳,依依绿柳、银色月光。④动静结合。如:河水的流动、倦鸟的飞翔、梅枝随风的轻拂与静态的垂柳、夕阳、月光结合。

17. 结构: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集中写出了“我”对“古典情怀”坚守的原因,以及“古典情怀”给我带来的好处。深化主题。

《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 篇5

松与兰

这所高校的风景,最亮丽的要算图书馆门口那两株雪松了。它们非常庄严地对峙着,像秉承着什么诺言。树干有五层楼高。它远看像片云,近看似把伞,蹲下瞅它,似觉进入了一团绿色的梦境。这是两座绿色金字塔,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

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它使我想起西方一句谚语: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

人毕竟不是树,人还要遭受松树尝不到的折磨,尽管阳光是灿烂的,每日里大千世界不尽如人意的事还不少。每当此时,我便跑到树下,去看它的庄严凝重,它的无欲则刚的气概。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连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的情感来,甚至连孰是我、孰是松都分不清了。

松树是圣哲。

在雪松前面,有10棵白玉兰。阳春三月,草木丰茂,百花争艳,白玉兰昂首怒放,像10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爱拈花惹草的蜂蝶来了,绕着白玉兰翩翩起舞;凑景照相的来了,靠着白玉兰扭摆作态;拍摄电视的来了,对着玉兰花调试着焦距……

人们一下子冷落了那两棵松树。

好景不长,一场春风,一场春雨,打得玉兰花儿败了,白玉兰十分可怜,像是被匆匆赶下台的演员,凄惨中带有一种落魄,水淋淋地向世界泣诉。

那雪松却显得更加苍翠与凝重。

这时,我忽地想起一首诗,这诗该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春日春风有时好,春风春日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是春风春日诱骗白玉兰把花儿开了,又是春风春日把白玉兰打败了。它们还是涉世不深啊!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道我每天都去看它。我崇尚它的凝重。

(1)为什么我每天都去看它?

(2)为什么我崇尚它的凝重?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道看得久了,竟生出些……莫名其妙的情感来,这种情感指的`是什么?

3、作者在第6-11自然段中,写白玉兰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还想起一首诗,写它花开花落的情景,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两株雪松的亮丽,犹如两座绿色金字塔,是从外貌来写;它们庄严地对峙着,犹如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童话,是从内在气质来写。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不管外界怎么样,我就这个样子的松树风格。

C作者想到台风的中心是稳定的这句西方的谚语,旨在印证松树的庄严凝重,不受外界左右的精神。

D松树是圣哲一句,是把松树人格化、理想化了的写照,激励人们学习松树的风格。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白玉兰的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光彩照人。 F作者在文章后面想起一首诗,说是松树吟诵给白玉兰的,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学涉世不深的白玉兰,要学松树无欲则刚的气概。

答案:

1、(1)它亮丽、庄严,见后似觉进入梦境(或我崇尚它的凝重);(2)它始终保持独立性格,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2、松树庄严凝重,无欲则刚的气概与作者心灵相融合而产生的崇敬之感。

3、委婉、跌宕;反衬、对比鲜明,突出了中心思想(或强化主旨)。

《微笑的可乐》阅读题(含答案) 篇6

卜算子

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无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l)本词五用“难”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别也应难见也难”中两个“难”字的意蕴。(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1)“别也应难”是因两情之难舍难分,“难”字含难过、难受、难耐之意。(2分)“见也难”则因人事变迁、时空阻隔,欲见而不得,“难”字含艰难、不容易意。(2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难”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本词在艺术上富于创新,其构思、结构、语言皆可称道。请结合全词就其中任一方面加以分析。(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构思:本词构思新颖巧妙。一般离别之作,皆描写离别场景、刻画人物形象以烘托、渲染离情。此词却另辟蹊径,由始至终八句完全抒情,无一景语。不着形迹,而依依别情却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刻。

结构:上下片句拍匀称一致,全词结构具有对应整齐之美。但上片是总写相见、相别、后会无凭,把过去、现在、将来概括一尽。下片则全力以赴写临别,突出最使离人难以为怀的一瞬,使全词终于高潮,却又在整齐对应中显出变化灵活之妙。

语言:此词语言纯然口语,明白如话,读起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词中四用“如何”,五用“难”字,八用“也”字,兼以“分付”结尾,使得极平常的字展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将情人临别伤心惶惑无可奈何万般难堪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这道题考查范围宽泛,从构思、结构、语言三方面去谈都可以,需要任选一面,结合诗句去分析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考生掌握鉴赏诗歌构思、结构、语言方面常用的术语,以便运用时能对答如流。

【诗词鉴赏】

“见也如何暮。”起句即叹相见恨晚。“也”字,如闻叹惋之声。相见为何太晚呵!主人公是个中人,见也如何暮,其故自知,知而故叹,此正无理而妙。从此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恨,已足见其情意之重,相爱之挚矣。但亦见得其心情之枨触。此为何故?“别也如何遽。”又是一声长叹:相别又为何太匆忙呵!原来,主人公眼下正当离别。此句中如何,亦作为何解。叹恨为何仓促相别,则两人忘形尔汝,竟不觉光阴荏苒,转眼就要相别之情景,可不言而喻。

上句是言过去,此句正言现在。“别也应难见也难”,则是把过去之相见、现在之相别一笔挽合,并且暗示着将来难以重逢。相见则喜,相别则悲,其情本异。相见时难,相别亦难,此情则又相同。两用难字,挽合甚好,语意精辟。不过,相别之难,只缘两情之难舍难分,相见之难,则为的是人事错迕之不利。两用难字,意蕴不同,耐人寻味。

见也难之见字,一语双关,亦须体味。见,既指初见,也指重见,观上下文可知。初见诚为不易——“见也如何暮”。重见更为艰难——“后会无凭据”。后会无凭,关合起句“见也如何暮”,及上句“见也难”之语,可知此一爱情实有其终难如愿以偿的一番苦衷隐痛。主人公情好如此,而终难如愿以偿,其原因不在主观而在客观方面,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虽说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可是毕竟是此事古难全呵。上片叹恨相见何晚,是言过去,又叹相别何遽,是言现在,再叹后会无凭,则是言将来。在此一片叹惋声中,已道尽此一爱情过去现在未来之全部矣。且看词人他下片如何写。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写行人临去时心下犹豫。行人去也,可是又怎样去得了、舍得走呵!可是要“住”,即留下不去呢,情势所迫,又怎么能够?正是“住也应难去也难”。此句与上片同位句句法相同,亦是挽合之笔。句中两用难字,意蕴相同。而“别也应难见也难”之两用难字,则所指不同。此皆须细心体味。写临别之情,此已至其极。

然而,结句仍写此情,加倍写之,笔力始终不懈。“此际难分付。”此际正谓当下临别之际。分付训发落,宋人口语。难分付,犹言不好办。多情自古伤离别,而临别之际最伤心。此时此刻,唯有徒唤奈何而已。词情在高潮,戛然而止,余音却在绕梁,三日不绝!

★ 苏轼《望岳》阅读训练含答案

★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 阅读《齐王筑城》完成训练含答案

★ 鱼的狂奔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 《成功的位置》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小学《穿透灵魂的微笑》阅读答案 篇7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近义词:蕴含( ) 震撼( )一筹莫展( ) 遍体鳞伤 ( )

4、“V”字形代表( ),“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 )

《微笑如花》阅读答案 篇8

2.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自然的笑,微笑常常是一个人自信的象征。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

3.“略”。

4.微笑能够适时地调整人们的心理活动,帮助人们驱散愁闷和各种烦恼,减轻生活的紧张和生活的压力,达到。只有微笑,能让我们超越生活表层的无奈,直面人生的辛酸。只有微笑,能让我们直面失败,沉着应对,从头再来。(意对即可)

电场典型题含答案 篇9

1.如图所示,在M、N处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两点,已知MA=AB=B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两点场强相同

B.A、B两点电势相等

C.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2.水平面上A, B, C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

视为点电荷)放置在0点,OABC恰构成一棱长为L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己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能静止在O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C

mgL2

2A.B

.3kQ9kQ

C

.D

. 6kQ6kQ

3.一带正电小球从光滑绝缘的斜面上O点由静止释放,在斜面上水平虚线ab和cd之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下面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小球的运动轨迹D()

4、一带电粒子射入一正点电荷的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从A运动到B,则AD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动能一直变大

C.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所示,A、B是真空中的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M、N、O是AB连线的垂线上的点,且AO>OB。

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N为轨迹和垂线的交点,设M、N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EM、EN,电势分别为φM,φ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点电荷A一定带正电

B.EM小于EN

C.φM大于φN

D.此试探电荷在M处的电势能小于N处的电势能

6.如图所示,在绝缘平面上方存在着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正电的小金属块以一定初速

度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经L长度到达B点,速度变为零。此过程中,金属块损失的动能有

2转化为电势能。金属块继续运动到某点C(图中未标出)时的动能和A点时的动能相

3同,则金属块从A开始运动到C整个过程中经过的总路程为D

A.1.5LB.2L C.3LD.4L

7.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3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A.3:1B.1:

3C.9:1D.1:9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Fkq1q2,选C。r

28.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A)-F/2(B)F/2(C)-F(D)F

答案:B

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 V,点A处的电势为6 V, 点B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200V/mB.200 V/m

C.100 V/mD.100 V/m

18A;

解析:OA中点C的电势为3V,连BC得等势线,作BC的垂线得电场线如图,由E

故A对。

UE200v/m,得:d

10.在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

点上,小球D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现让小球A、B、C带等量的正电荷Q,让小球D带负电荷q,使四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与q的比值为(D)

13A.B.C.3D.3 3

311.要使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D)

A.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电荷间的距离不变

B.保持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使两个点电荷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

C.使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1倍,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同时使两点电荷间的距离

1减小为原来的

21D.保持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将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 2

12.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同一直线上,q2与q3的距离为q1与q2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q1:q2:q3等于()

A.(-9):4:(-36)

C.(-3):2:6B.9:4:36 D.3:2:613、两个质量分别是m1、m2的小球,各用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

2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θ

1、θ2,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则θ1>θ2B.若m1=m2,则θ1=θ

2C.若m1θ2D.若q1=q2,则θ1=θ2

14.如下图所示,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带有等量电荷,系在一个轻质绝缘弹簧两端,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弹簧比原长缩短了x0,现将不带电的与A、B完全相同的金属球C先与A球接触一下,再与B球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变为(D)11A.x0B.0 48

11C.大于x0D0 88

15.如下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A、B,B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在离B高H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与B碰撞后回跳高度为h,设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弹力和库仑力作用,且两球相碰时无能量损失,则(BC)

A.若A、B带等量同种电荷,h>H

B.若A、B带等量同种电荷,h=H

C.若A、B带等量异种电荷,h>H

D.若A、B带等量异种电荷,h=H

16.如下图所示,电荷量为Q1、Q2的两个正电荷分别置于A点和B点,两点相距L,在以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可视为点电荷),小球在P点平衡,若不计小球的重力,那么PA与AB的夹角α与Q1、Q2的关系满足(D)

QQA.tan2α= B.tan2α= Q2Q

1QQC.tan3α= D.tan3α= Q2Q1

17.如图所示,在光滑且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金属小球A和B,它们用一绝缘轻弹簧相连,带同种

电荷.弹簧伸长x0时小球平衡,如果A、B带电荷量加倍,当它们重新平衡时,弹簧伸长为x,则x和x0的关系为(C)

A.x=2x0B.x=4x0C.x<4x0D.x>4x0

18.如图,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1与2(1>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为vA和vB,最大动能分别为EkA和EkB。则()

(A)mA一定小于mB(B)qA一定大于qB

(C)vA一定大于vB(D)EkA一定大于EkB

答案:A、C、D19、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解析:考察电场和电势概念,选D20、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球2的带电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

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n=3B..n=4C..n=5D..n=6

nqnq

2解析:设1、2距离为R,则:F2,3与2接触后,它们带的电的电量均为:,再3与12R

(n2)qn(n2)q

2接触后,它们带的电的电量均为,最后F有上两式得:n=6 248R

21.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D)

22、如题19图所示,电量为+q和-q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答案D

A.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23.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 cm长的绝缘支杆上,B静止于光滑绝缘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且恰与A等高.若B的质量为3 g,则B带电荷量是多少?(取g=10 m/s2)

答案:1.0×10 C

24.长为L的绝缘细线下系一带正电荷的小球,其带电荷量为Q,悬于O点,如图所示.当在O点另外固定一个正电荷时,如果球静止在A

处,则细线拉力是重力mg的两倍.现将球拉至图中B处(θ=60°),放开球让它摆动,问: -6

(1)固定在O处的正电荷的带电荷量为多少?

(2)摆球回到A处时悬线拉力为多少?

从一个微笑开始阅读答案 篇10

世事的云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写应该用微笑的心态面对崭新的开始,第四层写微笑将带来幸福,试归纳第二和第三层的意思,并小结主题。(6分)

第二层:

第三层:

主题: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饱

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上一篇:以家风为题的优秀作文下一篇:《研究生英语读写》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