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通用12篇)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思品课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为此,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品课,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标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本人在教学一线从事初中思品教学工作已近14年,在这14年中,经历了老课程和新课程的教学变革,颇有一些感受。本文主要从课程改革后的教师的角色出发,分析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最后谈谈初中思品教育中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几个建议。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基于新的教育目标,传统的思品课教师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
首先表现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思品课教学必须改变学科本位,努力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的知识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全新的思品课教学模式,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其次,在教学习惯上要实现“两个转变”。既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又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新课程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品教师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二、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的几个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转变角色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放下所谓的“架子”,改变学生要绝对服从自己的观念,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进行恰当的夸奖,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从而树立自信心,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曾经在讲到怎样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时,很多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比较难回答,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讲课无法按照备课思路向前进行了。如果强行制止学生,必然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当时我就想到“疏”一定比“堵”的效果要好,于是当机立断,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让大家讨论上网的利与弊,最后每个小组要派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总结的时候,全体学生都那么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这样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这是转变角色的中心内容
首先,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燃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全班交流、小组间合作、同座位交流、个别学习等,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再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课堂的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
最后,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以往中学思品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教学效果不佳,其带来的后果是思品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教师只偏重于传授,一些教师只讲条条框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呆板、陈旧。所以,在思品课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学,教得得法是为了学得有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对我们一线的思品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改革的新道路上,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快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解放出来,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角色,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一、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教师不可能像词典或电脑一样包罗万象,而只能在某些知识领域稍胜一筹,故应当允许教师有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并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二、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学友。
四、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做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做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五、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要成为课堂中的信息交换平台。
六、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七、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因而成为应战者。
八、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论是春蚕还是蜡烛都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自己。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源源不断地奉献成熟的果实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壮大,而不是在吐尽了芳丝或照亮了世界后就毁灭掉自己。
九、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应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做“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十、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为“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园丁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的,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成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以使教师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 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 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利用歌曲导入
利用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记忆、想象,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孝敬父母长辈”的内容时,我一边播放MTV《父亲》,一边声情并茂地说:“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段音乐,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声,一起穿梭于回忆的长河中,让时光倒流,让记忆重现,让思绪伴着音乐流淌……”音乐声毕,我又启发道:“在音乐的海洋里,你的回忆之河流淌出了哪些片段和哪些画面?”熟悉的画面、欢快的旋律、富有诗意的问话勾起了学生温馨的回忆。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起父母的教诲、关爱……学生孝敬父母之情油然而生,“孝敬父母长辈”之主题也自然切入。这里,我运用歌曲,循循善诱,引出学生心灵深处尘封已久的生活片段,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内容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利用新闻热点事件导入
新闻热点事件能给人以新鲜感,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往往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用新闻热点事件导入新课,能营造出一种特别的乐学情境,增强教学成效。如在讲解“团结合作”的内容时,我把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这一新闻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导入:“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参加工程研制、实验、科学应用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又好又快地实现了工程目标。同学们,阅读了上述材料,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自己的感想。”这样把新闻热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去感受热点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游戏活动导入
将游戏活动用于导入新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去体验乐趣、放飞想象……这种全身心的参与能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兴奋和激动状态,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在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折筷子”游戏。游戏步骤是:①评选出班里力气最大与最小的同学。②请力气最小和力气最大的同学先分别折一双筷子,然后再折多双一捆的一次性筷子,从两双到四双,再到十双筷子。③请不服气的同学一试身手。游戏结束,我让学生说出其中蕴涵的哲理。有的同学说得很好:一两双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断,即便是力气小的同学折断一两双筷子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十双一捆的筷子,就是那些自视为“大力士”的同学也都无可奈何。这个小小的游戏包含了一个哲理——集体的力量大,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通过实践性体验,凭借生活内容引发学生的激情,能让感性的生活体验渗透理性的光辉,从而使道理内化为一种深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四、利用故事、录像情境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教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能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如在讲“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容时,我先连续提出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富有激情的发问,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紧接着,我讲述了我市赣榆县厉庄镇尚庄小学教师程新彬老师的感人故事。故事讲完后,我深情地说:“程新彬老师的一生,很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程新彬老师,从教27年来,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从来没有因为私事请假,看病都是利用节假日,就连儿子的婚礼他也是坚持上完课才去参加的;他无限热爱教师工作,农忙时赤着脚、扛着锨赶到学校,生病时坐着老伴的三轮车去上课;他爱校如家,学校里门窗桌椅坏了他主动去修理,把教职工、学生当做自己的家人……他为山村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为我们树立了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光辉榜样。”充满激情的演说,把教材中枯燥的概念与生动的形象联系起来,把深奥的道理与学生熟悉的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编或选择教材中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提前准备,现场表演。这种导入方式,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形式风趣、幽默,亲切、自然、真实,很受学生欢迎。此外,漫画导入法、笑话导入法等,也不失为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摘要:该文从新课程理念角度,阐明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要重新认识和确立
自己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适应与发展
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传统的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理解。
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1.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教学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的是相同的内容,而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学习的很少。在学生管理上同样追求统一。学生从小就被教导,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不要有“越轨”的行为。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了非人性化学校教育的发展轨迹。关注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新课程要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必然要求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1.2 倡导课程综合化
分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以及学习期限。它注重知识的分类和逻辑体系,关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的选择安排,具有全面深刻、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综合课程是以整合或统整的方式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在一起。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综合化的理念,以打破分科主义对具有整体性的知识
和经验的肢解,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它充分体现出关注学生主体性和学生整体性发展的理念,能够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对于弥补分科课程的弊端、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有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与分课程各有利弊,二者的关系只能是互补而不是完全对立。在设置学校课程时,要整体考虑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势与缺陷,使二者形成互补,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1.3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
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是课程权力再分配的必然结果。我国在课程政策上倡导“三级课程管理”,从而出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行存在的局面。特别是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课程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在课程开发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开发场所方面,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国家课程开发只能照顾到学校教育共性的一面,而不能满足地方教育的需要并体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则能反映学校的具体教育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风貌。虽然校本课程往往不是一些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课程,但其所涵盖的综合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充满情趣。这样的课程更受学生欢迎,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社会生活中从事教育专业化活动的角色。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要求“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1教师应由一个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
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表现在:① 信息交流的单向传输方式(教师讲、学生听);② 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③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④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
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 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③习惯传承;④工作方式简单化;⑤教学条件限制;⑥应试教育。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应当是:①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 由统一的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③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④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必须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否则是不能很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
2.3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树立教师的新形象。
2.4对教师角色隐喻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它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其实,教师更像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已都受益无穷。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但它却显示出一种固定、统一的教育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
一、批量生产是一种工业模式。其实,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灵魂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它反映了一种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了学生的成长历程,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强调了教师作用的发挥。但它过分强化了教育阶段顺序的固定性和教育缺欠的不可修复性,有人为的强制性。其实,教师更应当像太阳,是一个充盈的、热情的、开朗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载体,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播下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
有人说教师要有“一桶水”,它强调的是教师要有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的传递。但它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成了知识的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原样倒出来。其实,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发展出一镐之力。
3.教师新角色的适应和发展
3.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教育创新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要着眼学生的一生,着眼学生的未来;树立信息教育思想。
3.2注重专业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的意识与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从课程整体的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去编排审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教师应能根据教育评价的尺度,评价新教材在促进学生方面的科学性、适应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3教师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
作为一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门训练。课程改
革应该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的层面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总之,我们要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增强课程改革的信心,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浪潮之中。
参考文献: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晋源区五府营小学
030025
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地旁听
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或讨论,从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2. 给学生心理的支持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做到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学生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以一个促进者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放任自由,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合作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只有对自己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因此,教会学生自律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首先,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做法,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课程由统一变位多元。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其次,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加大了课程中不确定因素。新课程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个方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加大,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第三,新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上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强化了课程意识。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将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意识、实施意识、开发意识、创新意识。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
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以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研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改进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按理说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的。然而,很多音乐教师发现,现在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有的学生上音乐课时耳朵塞着mp3;有的学生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我又不想成为音乐家,这么多的‘哆口来咪’,看到都害怕……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受?原来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音乐课失去了乐趣,同时也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如果我们将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理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学生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我想,这样的音乐课,学生肯定是欢迎的。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1.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
音乐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的观念,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2.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学生们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无论你在课堂上给他们欣赏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3.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
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审美意义上的“爱”不同于其他的道德意义上的爱,它更丰富,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最丰富的人,反过来,一个审美感受越是丰富的人,越是具有丰富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
音乐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根本的转变。新课程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数学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1-01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牢牢地禁锢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教师既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评判者。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根本的转变。在新课程中,虽然数学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已不能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要以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自主的探索,数学教师已不可能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是同时扮演着"学习的合作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扶助者"的角色,为此数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必须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成为合格的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和转换。
一、数学教师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缔造者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达到师生互动、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
二、数学教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
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教师要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首先数学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其次数学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舞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大胆猜想,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点。教师要鼓励重视学生的创新,对创新求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不成功的同学也应充分肯定,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三、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在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赋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愉快成长的地方。
四、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沟通、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共同构建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洗耳恭听,而是师生平等地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创共生的过程,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行动、相互作用的教学和谐状态。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可不可以、能不能”等商量性的语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要走进学生们的世界,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与学生进行知识与智慧的交流,共同分享知识与经验,共同分享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共同寻找规律与真理,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五、数学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作了全新的要求。但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按照课标的要求,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量体裁衣”,科学地用好用活教材,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须进行研究”。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好重点和关键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选取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并稍加以情感的浇灌,融入自己的智慧,充分有效地将知识激活,形成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姓名:左太平学号:200841340180指导老师:张栋栋
摘要:当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主导性角色受到挑战,非主导性角色开始增强,新角色内容不断产生和丰富;二是传统的落后认识开始遭到摒弃,新的科学的角色概括开始出现,对教师的角色开始科学规正。对于教师角色, 当下人们谈论颇多的是“转变”,它似乎意味着中小学教师正由“旧教师”转为 “新教师”,去旧迎新。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和认识不够全面,有失偏颇,容易误导对今天教师角色的构建。故此,这里就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1、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原因
1.1在传统教学中,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羁绊
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学生的统一考试严重束缚了教师们的手脚,注重应试教育,因为当代现实社会中社会对学校做出的评价主要是依据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大部分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然而升学率低的学校就是“ 差” 学校。学生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各种路径,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们送去那些升学率高的学校读书,而“ 差”学校则面临着学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社会大众低头,沿着传统教育的轨迹,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厚待遇。学校评价教师也“ 依葫芦画瓢”,无奈,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课程计划,机械地“ 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地向学生传授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课本知识,教师最终成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载体,其所承担的只是“ 传声筒” 式的角色。而学生也只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苦苦挣扎。这种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知识传递,会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原有的“ 园丁”、“ 蜡烛”、“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提升,这些美名不但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教师将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1.2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马可波罗曾经说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抑或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更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变教师角色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旧课程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这一转变必然对教师的角色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 教学大纲” 走向“ 课程标准”,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从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之久,在推进教育进步、教育革新方面取得了不可泯灭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经济力量薄弱相对偏远的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好地证明了广大人民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教学实施中,一部分教师受困于角色的转变,在教学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总是徘徊不前。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内在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作如下的转变:
2.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就成了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可是新课程改革则是要求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不懂学以致用。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学习和掌握知识,又可以陶冶
情操,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比仅仅是一纸空文凭,又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要贯穿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人生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情感, 而不是知识甚至智力。体质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代教学应超越唯一的认知,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原来所担任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师角色必须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实现了这一转变,学生将会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教和学将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景象。可以很好地促进对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综合培养,可以使素质教育得以实实在在的实施。
2.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果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目前,人们意识到教学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切
身体验,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等,正是这种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为了实现结果目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并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四点:其一,强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其二,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技巧的习得形成;其三,强调“知—情”对话,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充分觉察和体验;其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以及多种方式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为学生设计出合乎年龄特点的活动,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了这一转变,可以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所有学生都能够愿学、能学、会学、苦学、乐学;在这个乐园里,学生的理性思维、自由意志与人格特点会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会成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和教师、同学的交往与对话中,个体的智慧潜能得到挖掘,道德性格得到了陶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幸福乐园。
2.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高临下。他们已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对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种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同时,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并不是知识拥有的唯一者,而学生完全可以不依赖教师,在课堂之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他们获取知识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渠道之便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为了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处于愉快状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其他媒体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张扬个性、提高能力,教师就必须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2.5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相当一部分传统型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2.5.1精心处理教材。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倡导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
2.5.2编制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5.3倡导教师教学风格富有个性化。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2.6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过程存在四种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一是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教,学生受;二是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三是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信息交流方式,师生、生生之间互相问答;四是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较好,尤其是最后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将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
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6]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曾素林.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 单一型” 走向“ 综合型” [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
[8]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11]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卓尼县柳林小学
夏淑珍
重视“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置疑,这些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某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是课堂教学“动起来”,“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学生自主,老师走下讲台”就符合课改精神,这将会使得课堂教学落入形式化的俗套。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当重视“过程”,即发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揭示隐含于语文课程中本质东西,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为“参与而参与”,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所谓师生平等互动,就是要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
“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等都完全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知识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转变观念的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做到: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瞄准亮点,激疑引思。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趣情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引导。
3、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
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4、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师 角色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些观念和要求一旦转化为我们教师的切实行动,我们教育将会从根本上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将怎样转变自己的角色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语文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
许多年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之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除了参与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学生学习指导者的教师应做到: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二、语文教师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合作者转变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应该是本质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这样二者的关系才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而不至于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要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三、语文教师应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教师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程数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四、语文教师应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这种角色的定位, 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忽视了现代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与学”活动中, 教师不再停留于“组织者”角色层面, 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在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能过多“干预”, 但又不能成为“旁观者”, 而要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情境, 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学会引导和认同, 并通过巡视、倾听、析疑和指导, 真实地感受学习心理体验和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 体验和掌握课堂中的教学情境, 为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作好准备。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只是“教书匠”转变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 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 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学习者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更应完成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 具有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的课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教学后反思, 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它可以反映出你每上一堂课成功与不足的地方, 可以使你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肯定或改进不足之处, 这样有利于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成为教学的实施者和学习者。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 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 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
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 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应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 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同时为教师展示专业水平搭建平台, 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一、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探究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标下, 数学教材对学生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要求, 提出问题, 猜想问题, 探究问题,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 为了将学生的技能、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力, 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再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加工, 概括总结, 从而使得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这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同时, 也迫使数学教师转变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发动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让以往单纯的课程更生动、开放.在探究式教学中, 数学老师需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 改变以往“教师是教学的主宰”的教育观念, 以探究学习组织者的身份, 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在问题研究上应把自身视为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围绕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 锻炼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
二、教师应由教导者转化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顾问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再创造为主体.新课程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空间, 拥有足够的自由度和开放空间,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激励师生进行个性化的研究, 为师生的共同发展互动提供了平台.同时, 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也作出了要求, 教师作为探究学习的组织者, 应以顾问的角色从前台走向后台, 实现教导者角色的华丽转变.在吃透教材的同时需要具备更宽广的知识面, 能够发现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适时启迪学生, 在关键时刻起到醍醐灌顶、画龙点睛的作用, 绝不能代替学生进行学习.在多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不能再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也不要再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要使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协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 以顾问的角色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知识.
三、教师应由升学率的追求者转化为“普通高中面向大众教育”的执行者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行, 高中数学教师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专业素质、知识结构亟待提升, 教师需要更充足的时间去充实自身, 继续教育, 扩大知识面, 以便于适应数学新课程下教育人的需要.
从高考数学试卷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在“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指导思想下, 对于命题的极少部分内容也只是“貌似”不在大纲范围内, 假如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很难得到高考高分, 且老师强调的重点、学生反复练习的题目, 高考稍加改动, 学生就不会做.当然, 高考发挥失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考题内容涉及范围广, 命题灵活, 但绝大部分因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不全面而造成的.应试教育下, 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障碍, 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利, 违背了教学大纲制定的初衷.新课程标准, 在强调基础、重点和主干的前提下, 重在学生的理解以及学生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 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 贯彻新教材的实施使用, 将提升我国的全民素质, 有助于高中教育面向大众化.
四、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原动力, 需加以引导, 爱护珍惜.学生处于的年龄阶段刚好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 对知识的学习具有广泛的求知欲, 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而且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通常是“无所不知”的人, 所以, 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扩大知识结构和开拓自身的知识面, 不断地丰富头脑, 尽可能地丰富自身的爱好兴趣.
首先, 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激发学生群体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应具备较渊博的知识.比如, 教师掌握的经济、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在讲授线性回归方程、数列、函数应用等内容过程中进行穿插, 同时, 在讲授数学知识和方法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周边发生的一些现象, 这样做通常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学起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 数学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 还应具备艺术才能, 以及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 具备艺术才能和广泛兴趣爱好的教师往往对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 教师爱好体育运动, 爱好文艺, 懂琴棋书画和文科知识等等更为广泛的知识爱好, 在为学生所熟知的情况下, 更加容易获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有助于师生关系、教学质量的提升, 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现代科学文理渗透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
最后, 教师应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展的需求, 对数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对信息论、计算机原理等方面知识能够做到了解并运用, 掌握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灵活运用, 可以把以往教学中在呈现上有难度的课程内容,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呈现.
【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推荐阅读:
小学教师新课程理念学习体会11-15
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06-22
新课程核心理念07-06
新课程理念论文09-12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10-06
新课程新理念新收获10-17
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9-29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模式10-09
物理新课程新理念培训10-25
新课程理念学习心得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