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的艺术论文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钢琴演奏的艺术论文(共10篇)

钢琴演奏的艺术论文 篇1

钢琴艺术不是单纯的演奏方法和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演奏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一个重要的不窑忽略的方面,就是演奏心理对演奏的作用和影响。演奏心理是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映,认知演奏者在演奏学习、艺术实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是提高演奏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演奏心理支配和影响着技能技巧及音乐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演奏心理意识的外在反应就是演奏的行为,也可以说演奏艺术是人的演奏心理的艺术。

在钢琴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演奏心理教学运用到课堂中。心理教学法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的生理教学法,揭示了演奏与触键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体现了钢琴艺术的科学性。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掌握钢琴教学的心理规律,从而启发学生运用意识、感觉、想象、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演奏与触键的生理技能进行调控。心理学使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实践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现象,由于演奏心理的不稳定使演奏能力、演奏水平都随之发生变化。如一些学生在上课或自己练习的时候弹得很好,但一有观众就会局促不安,演奏时会出现手臂僵直、手腕僵硬、手部紧张弹不开、触键方法不正确、弹奏力度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使演奏水平大打折扣。还有些学生在台下练习得非常熟练,可一到台上就会出现忘谱、错音等情况,这是由于紧张失控而产生的演奏心理障碍。各种因素造成的情绪紧张,会使已经熟练的动作和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被心理学家称为“怯场”。“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过程所造成的,这样的演奏心理会给演奏带来极大的影响。

钢琴艺术不同于其他科目,较为抽象,不够直观,完全是凭演奏者的感觉和体会来掌握演奏的技能技巧。17世纪意大利入培特罗·托西指出:“没有敏锐听觉的人永远也不应当从事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使笔者深有体会,很多演奏技巧不是演奏理论能够讲得清楚的。学生的演奏能力与理解力又各不同,教师就一定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在演奏训练中,凭借着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弹奏的原理和机能中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滴晰可辨、浅显易懂,多采用“比喻”的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演奏技巧与演奏心理应给予同等的重视。

在钢琴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演奏心理训练。演奏心理训练培养演奏者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演奏时能置于乐曲角色之中,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演奏中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对演奏者进行心理训练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意志和性格的培养

大多数演奏家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这种情感是从兴趣开始的,是兴趣的升华,只有对钢琴艺术充满了兴趣。才会为之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示范等一切教学行为都会传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以亲切自然、满怀信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会使得学生心情开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以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良好的演奏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诚挚地带着美好的愿望投入到钢琴学习的情绪中。此外,还要不断地开阔艺术视野,大量查阅音像资料,提高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使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人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意志和性格,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每个人自身所体现的意志和性格都各有不同,就性格方面而分析,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学生性情会较为开朗、乐观,自信心强,演奏心态积极,演奏心理相对比较稳定。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中,就会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心、容易害羞。大多数内向性格的人在演奏时会出现消极的演奏心理,就是“怯场”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教师就要采用多鼓励、多欣赏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演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充满自信。平时要多培养演奏的情绪,保持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演奏状态。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加强演奏技能技巧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自信心自然就会随之增强。

二、培养演奏实践的能力

演奏艺术是舞台艺术,是同观众见面的艺术。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参加舞台实践活动,积累舞台演奏的经验与自我驾驭的能力,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在演奏中能够更加充满信心:在上台前,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演奏状态,培养演奏的欲望,稳定心态;在演奏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乐曲之中,不受外界干扰,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情境中。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这样演奏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台上。演奏时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还要注意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及舞台礼仪。作为演奏者,其歌奏的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融入到你所演奏的乐曲情感之中,只有弹奏与表演协调一致,才会把观众带入到美的感受中。

钢琴演奏的艺术论文 篇2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风格,表演艺术

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 它蕴含着演奏技巧层面上的表现内容, 同时还蕴含着演奏思维层面上的心里过程, 很多演奏者在钢琴领域中也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意识,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钢琴演奏随着历史文化的流变以及文化的积淀, 必然形成了诸多风格的流派, 不同风格的演奏艺术风格引导不同观念的审美人群。

钢琴演奏艺术是可以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包含了两方面的创作, 即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 这两种过程是不同性质的艺术创作行为。我们所说的钢琴表演艺术的一度创作是作曲家通过创作的钢琴作品来形成音乐的精神表现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作曲家是以文本形式为人们提供一种内在的听觉, 这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出发点和实践的必要依据。二度创作是钢琴家通过掌握一定的演奏技术来使得音乐作品转变成为可以被听众的听觉感知的物质的表现过程。处在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们会对音乐的创作思维、审美取向以及创作的技法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性, 当钢琴演奏者在诠释作品内涵的时, 就要很深入的理解钢琴演奏技术中不同时代的风格变化。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是一种带有独特时代特色的音乐风格, 它力求在演奏中重视各种旋律线条要富有歌唱性, 并且各个声部的层次要均衡, 要有音乐表现力的装饰性。这个时期是古钢琴音乐创作的繁荣时代, 这一时期要求钢琴演奏者要对钢琴乐谱上的速度术语有相对的概念性, 就是说演奏的时候速度不需要太快或者太慢;在力度把握上也有要求, 就是不需要使用很强的力量, 而是要运用“阶梯式”的变化力度去完成演奏;最后一点就是对装饰音和踏板的使用也要注意, 装饰音应该从拍子上开始, 颤音应该从上方二度音开始, 踏板则不需要踩的太深或者是太久, 应该随着各声部旋律线条的需要来使用踏板, 以此来做到各声部的清晰明朗, 同时注意指尖的位置, 能够轻巧的完成各声部线条的主题对比, 从而完美的再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 是从巴洛克钢琴演奏艺术风格之上发展起来的, 在演奏技术上有了非常大的创新, 因此在西方音乐史上,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居于重要的地位。古典主义的钢琴作品与巴洛克时期的相比在演奏速度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快板乐章与慢板乐章速度上的鲜明对比;在演奏力度上开始可以运用不同的弹奏方式来表达力度的变化, 从而使得钢琴演奏的整体影响效果发生变化, 产生力度上的对比;装饰音和踏板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发展, 古典主义时期的装饰音演奏方面较为自由, 不是非常严谨, 可以随着演奏者的理解来决定装饰音的速度和颤音, 而踏板的使用也是在古典主义时期全面发展起来的, 这一时期增强了踏板使用的连贯性, 以此来寻求音乐整体的饱满效果。古典主义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透露着音色的圆润、典雅、匀称、流畅, 从演奏者手中演绎之后的音乐具有高贵的气质。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时期将钢琴演奏艺术风格推向顶峰, 这一时期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辉煌时代, 演奏技术迅速发展, 在钢琴创作思想与美学理念上都是一个创新, 它增强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即兴性和炫技性。速度上得到较大幅的的扩张, 力度上气度很大, 旋律赋予抒情性和歌唱性, 踏板使用更加复杂。这一时期为钢琴演奏技术开拓了新局面。

四、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是基于浪漫主义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在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在钢琴演奏上注意使用指腹部位轻柔的弹奏, 在力度上更强调旋律织体变化的转变, 踏板的使用则是根据整体音乐的声音色彩的变换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会使用简单的和旋或者乐句为更换单位。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艺术更注重听觉上的感受, 以及观念的意识和心灵的体验, 以此来做到对音乐全方位的欣赏, 这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魅力所在。

五、20世纪以来的钢琴演奏艺术风格

20世纪以后的发展, 钢琴艺术风格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这样的局面很好的催进了钢琴演奏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使得钢琴演奏艺术打破传统的束缚, 以此来推动钢琴演奏技术的良性走向。现代钢琴作品的演奏已经非常难归类了, 所以使得钢琴演奏方法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化, 这些都有利于现代钢琴演奏技术良性发展做一个推动的作用。

结语

不论演奏哪个时期的钢琴作品, 都需要演奏者有着良好的素质修养和技术水平, 这是演奏作品的一个先决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认知钢琴演奏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 钢琴演奏艺术也日趋完善, 从传统演奏到现代的多元发展, 都与钢琴演奏艺术风格的变化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深入的体会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 准确的把握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技术。■

参考文献

[1]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08.

谈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 篇3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风格;二度创作

巴洛克时期是古钢琴音乐创作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古钢琴作品是一种带有独特时代特色的音乐风格特征,它要求在演奏中应该重视各旋律线条的歌唱性,以及各声部层次的均衡性和音乐表现力的装饰性。演奏巴洛克作品的速度不必太快或太慢,乐谱上的速度术语只是相对的概念;力度也无需使用很大的力量,渐强或渐弱应该采用“阶梯式”的力度变化;装饰音的弹法有严格规定,一般来说,装饰音应该从拍子上开始,颤音应该从上方二度音开始;踏板要慎用,不必踩的太深或太长,应该根据各声部的旋律线条来使用踏板,要保持各声部的清晰;触键要用指尖的位置,连奏要快而敏捷,断奏要力求轻巧,应该清晰地弹奏各声部线条的主题对比,完美地再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时期的钢琴作品是从巴洛克音乐基础上发展来的,然而,在演奏技术上又有了很大创新。演奏古典主义作品的速度要比巴洛克作品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体现在快板乐章与慢板乐章之间速度上的鲜明对比;力度可以运用不同的弹奏方式来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有的作品为了增强钢琴演奏的音响效果和力度对比,可以将手臂的力量运用到演奏之中,用以表现旋律的强弱变化和音乐矛盾的冲突;装饰音的弹法比较自由,不必像巴洛克时期那样严谨,可以根据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来决定装饰音的速度和数量;踏板的运用真正是从古典主义时期发展起来的,踏板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乐句的连贯性,以及使声音获得饱满的演奏效果,演奏者使用踏板要注重和声织体、句法和音色的清晰度;触键与巴洛克时期的方法基本相同,用指尖位置触键以保证音色的灵巧和圆润,并且通过典雅、均匀、流畅的演奏来演绎古典主义音乐的高贵气质。

浪漫主义时期既是钢琴音乐创作的辉煌时期,也是钢琴演奏技术迅速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果说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品还保留着古典主义音乐的痕迹,那么中、晚期的浪漫主义作品则体现出作曲家对创作思想和美学理念的创新,增强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即兴性和炫技性,他们把钢琴演奏技术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演奏浪漫主义作品可以加入手臂的全部力量,甚至可以打破常规的指法模式,使钢琴演奏更具有戏剧性的效果。速度要比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又有较大幅度的扩张;强弱力度的起伏变化也有很大的张力;注重多层次旋律线条的歌唱性与抒情性;踏板的使用更加复杂、细腻,增加了多种踏板的使用方法;演奏方法也多种多样,或是用指尖轻巧地演奏,或是用指腹抒情地演奏,或是用手臂强力地演奏等,由此开拓了钢琴演奏技术的新局面。

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虽是从浪漫主义音乐中孕育出来的,但是在钢琴演奏方法上则另辟蹊径,对手指的触键有着特殊要求。演奏印象主义作品的手指不必像弹奏巴洛克、古典主义作品那样用指尖位置触键,而是尽量用指腹部位轻柔地贴键演奏;强弱力度应该随着旋律整体结构的线条织体变化而转换;踏板应该根据和声色彩来变换而并非简单地以和弦、乐句为更换单位。特别是演奏德彪西的作品需要在弱音范围内做出无穷的音色层次,在钢琴弱音区pp、ppp、pppp的力度中,利用持续音踏板的余音振动和抚摸般的触键方法来营造出宁静致远、漂浮梦幻的音乐意境,但触键音色并非是模糊不清的,而是更需要弹奏出精确和清晰的音响效果,因此,演奏他的钢琴作品不仅需要在手指触键和踏板技术方面超越传统,而且需要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心灵体验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更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独特的演奏技术,才成就了迷人的印象主义音乐特质。

20世纪以来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局面,促进了钢琴演奏技术体系向多样化发展,使传统的钢琴演奏技术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演奏现代作品要冲破传统技术形态的局限,有些钢琴作品为了表现现代音乐中“不协和”的音响效果,出现了手掌拍键、手肘压键、手臂滚键、手指刮奏、指尖拨弦等演奏方法,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演奏美学理念,现代钢琴作品已经难以归类出共性的演奏方法,这些五花八门的演奏方法从根本上扩展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应用范围,这对于现代钢琴演奏技术形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钢琴演奏会的小学作文 篇4

元旦前的一天下午,爸爸和我一起到柏斯琴行参加一年一度的新年演奏会。参加新年演奏会的人可真多啊!我看了一下节目排名单,我居然被排在第40个,既来之则安之,坐下来耐心等待吧。

第一个、第二个……我坐在座位上默默地数着前面演奏的.人数,唉!才演奏了15个人就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啊?

仿佛过了几个世纪,终于轮到我演奏了。我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向钢琴走去,我演奏的曲目是歌剧《白毛女》选段,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可不一会就进入了音乐的世界,停顿、长音、转折、重音,老师平时交待的细节我都细心处理,有一段左手的伴奏我经常会出错,要特别小心……曲子弹完了,我向观众鞠躬,微笑着走了下来,观众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我边上的一位同学不高兴地对我说:“我最讨厌这种活动了,幸好我弹的曲子不难,你弹的时候怕不怕?”我笑嘻嘻地说:“虽然我有多年的经验,可还是有点紧张的,小心一点就好了,再说平时也练习了很久啊!”没想到这位同学一脸的惊讶对我说:“你也紧张,我看你弹得这么好,还以为你不紧张呢!”

所有的同学都表演结束以后,老师开始讲评并按照演奏的情况发奖。评委老师说我弹得很好,还邀请我再演奏一遍,我高兴极了,这一次演奏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了,不过该注意的细节可一点也没有放松。,表演结束老师和同学们再次为我鼓掌。发奖状时,我拿到了“优秀“,要知道去年我只是”良好“呢!

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应用论文 篇5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钢琴教学;运用

双钢琴教学对于双钢琴教学来说,就是运用两台钢琴,由两名或多名演奏者通过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奏。双钢琴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演绎形式,同时也可以促进独奏者的全面发展,并作为一种常规的训练方式来提高钢琴教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双钢琴演奏形式是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钢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具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模式也是多么的重要。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钢琴的一个重要的进步途径,所以,本文阐述了双钢琴演奏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事项,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教学。

一、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

双钢琴演奏经过了一个非常长的演变过程,让钢琴教学的模式更加的成熟,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过程,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的演变过程。双钢琴的演奏从第一次登台亮相到现在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阵双钢琴教学热,一些国内的钢琴家开始研究并创造关于双钢琴的演奏作品,在不断的研究创新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钢琴刚刚进入到中国来的一个开端,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非常热门的时期。现在双钢琴的演奏已经被搬入音乐教程中,在学校内的音乐教学中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组织小组形式的课程教学,并专门设立了双钢琴教学室等,以便双钢琴教学在我国能够更为普遍和良好地进行发展。这个过程中,钢琴的教学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双钢琴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了解双钢琴演奏的内涵。

二、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双钢琴演奏对于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钢琴水平,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音乐素质在双钢琴教学中起到作用

音乐素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不管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想要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听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节奏感,让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更多的沟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沟通。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其他的学习来说,也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养和素质学生进行钢琴的学习,学习音乐的学生要求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演奏的技能,让他们通过课堂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可以提升学生的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当然了,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格,需要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才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不然的话,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教学,学生也就不能更好地进行钢琴的学习。

三、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对于钢琴的教学来说,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一定的问题,钢琴教学中也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接下来就谈谈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化,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这是在钢琴教学中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不能让学生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成为一个社会的接班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我国,钢琴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方式还是传统为主,一般是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就会丧失掉兴趣,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压力,这样,更加不能好好的学习了,尤其是对于钢琴的学习来说,更应该要让学生自助的学习,但是钢琴如今的学习正好的避免了这个好处,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老师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生不能更好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者,老师的能力不足的话,就会让学生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钢琴教学中,如果老师不了解双钢琴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三)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

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双钢琴演奏的整体的教学应用中,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性,导致了学生没能按照学校希望他们学习的方向进行学习。教学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教材的不够严谨,不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时间进行教学安排不合理,也是学生不能更好的进行双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提升双钢琴演奏在钢琴教学中的途径

对于双钢琴演奏来说,钢琴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措施,才可以让教学更好地进行下去,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接下来就谈谈在双钢琴整体的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教材不够严谨以及教学安排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

(一)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的演奏,演奏者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倾听自己声部的发音,也要倾听合作者的发音,要做到二者的融合,使二者的发音天然合成,这样才能彰显双钢琴演奏的魅力和特征。这样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过硬的素质。演奏者要使音乐充满敏感性,通过倾听,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节奏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节奏,在调整中使演奏更加和谐和优美。在双钢琴中,声部有两个,一个是主奏,一个是伴奏,在学习过程中,要辨别声部,从合奏中去寻找自己的声部,这样才能让双钢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提升老师的能力

老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提升老师的能力非常的重要,学校也要对老师能力的提升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老师的能力不足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给老师进行教学的培训,让老师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当然了,老师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对老师进行评估,如果老师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要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裁决。

(三)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在练习中,演奏者要相互交融,做到合二为一,不能各管各的,不去考虑对方。在演奏中,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相互交流,使二者的演奏做到相互交融,这样才能提升演奏的整体效果。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全面素质,把情感都融入到演奏中,使合作更加具有情感化。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运用双钢琴演奏,提升钢琴教学,使钢琴教学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从而使钢琴教学更加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钢琴家。

参考文献:

谈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论文 篇6

喜爱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音乐审美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主观思想的,客观理性思想则是其次。音乐的本质是一种表演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它需要用表演形式来让世人体验音乐的美。音乐不像语言艺术,语言本身是具有语义性的,而音乐则不是,单凭纯粹地看谱,几乎没人能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只有表演出来才能使人了解情感色彩渲染下的思想内涵及背后隐藏的故事。

一、演奏中美的含义

有不少为世人喜爱并广为传颂的钢琴音乐作品,如《梦中的婚礼》等,都具有艺术美感,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有一些共性:首先,它得符合大众的审美,旋律简单明了,让人回味无穷;其次,需要人们的审美观逐渐发生改变,从不接受到接受。演奏者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不断地重复去模仿,直到渐渐成熟,自己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不断磨合、碰撞,有意识地去分辨演奏的好与坏,学会如何控制整首曲子的感情色彩。在具有这种思维意识后,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音乐的美,形成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也是培养审美观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演奏中美的二度创作表现。从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的表演实际就是二度创作,这种创作既不能脱离原作,又要在原作中适时地加入自己的东西,使之更加富有情感色彩,能打动人心,引发人的共鸣。创造的同时必须兼顾音乐的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实际上就是指认真对待乐谱。演奏者在接触到新乐谱时,首先要先视谱,然后再视奏,但是很多演奏者往往只是机械地练习,忽略了作品背后隐藏的思想感情和内涵,例如作品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作者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进行创作的。

(二)二度创作的运用。二度创作的含义是在不脱离本质的情况下锦上添花,以《悲怆》为例,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最早期的作品,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还未全聋之前创作的,并且是他亲自加上的标题。这首作品中渗透着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色彩,当笔者第一次接触到《悲怆》的第三乐章时,感觉它是欢快的,大众也觉得它是一首欢快的快板。但笔者通过翻阅各种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到贝多芬的故事之后,才渐渐体悟到第三乐章在欢乐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微微的不安和内心的骚动,所以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既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非常关键的。

二、演奏中如何运用音乐的美

(一)演奏中的情感色彩。演奏不同的作品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色彩去演奏,这可能是令所有的演奏者都感到困惑的事情。同一首作品由不同的人弹奏出来会有不同的感觉,因为每一个人的情感经历是不同的,带入的情感可能是沧桑的,也可能是激越的,但都会影响整个表演情绪的波动。每一位演奏者的表演都是具有独创性的,表演技巧是表演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掌握好技巧,就根本无法呈现出完美的艺术表现力,所以二者必须统一,这也是音乐表演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

(二)演奏中的.心理情绪。仅仅了解和掌握演奏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最基础的演奏技术还远远不够,因为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最难控制的。人的心理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音乐家之所以能完全控制住整个场面,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自身情感的流露能收放自如,而很多演奏者往往缺乏心理调控能力,演奏过程中形成的音乐画面感并不强,缺乏自身情感的投入,只是机械地演奏完作品,听众完全感受不到演奏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为演奏本身就是呈现给听众的一场听觉盛宴,是为了让听众被你的演奏所折服,所以需要不断地提醒甚至暗示自己要注意把控和调节情绪。当然,情绪的流露与演奏者本身的经历也息息相关,经常听人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什么叫有故事?这样的人一定是经受了许多事情的历练,对世界的看法比常人更透彻,整个人的气场也和常人有所不同。可见,每一位音乐家的风格都既受到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的影响,也受到自身心理素质和情感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音色艺术的美学探究 篇7

通常情况下,钢琴演奏中决定音色因素主要有两个,它们分别是触键技巧以及音色审美,其中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触键技巧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触键技巧后,演奏者才能完整的弹奏出一个钢琴作品,同时演奏这触键技巧水平的不同,其演奏技巧也是不同的,所达到的美学艺术享受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音色审美是钢琴演奏者内心情感、审美心理以及其心境的一种表达,正确的音色审美对演奏者情感的钢琴演奏表达具有一定的作用,也只有正确的音色审美才能昂让钢琴演奏带有情感色彩,才能具有灵魂,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演奏者创立的特性化艺术氛围,与演奏者在情感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共鸣,因此音色审美是钢琴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一种标志,是钢琴因素艺术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简述钢琴演奏中音色控制中的触键技巧

钢琴演奏中,对音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触键技巧,而对于演奏者而言,演奏技巧与其触键技巧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钢琴演奏者在针对不同难度钢琴曲目演奏过程中,必须具备较强的触键控制能力,关于触键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系。首先,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必须保证小臂和手掌的位置正确,而在演奏过程中,还必须保证小臂处于水平状态,即与键面维持平衡状态,同时手指应当触在白键的中间位置,为对于黑键应当触在其三分之一的位置。其次,灵活且准确的控制手型。对于钢琴曲目演奏来说,过程中演奏者的手型是会发生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以曲目因素的变化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较好的手型控制技巧,以切实保证曲目演奏的美学艺术表达。最后,不同的钢琴曲目其触键方案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钢琴曲目其产生的听觉效果以及音色要求也是不同的,而为了使钢琴作品的完美表现,演奏者必须具备触键技巧能力,而这也是保证音色完美呈现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钢琴演奏者具有较高的触键技巧后,才能够站在音色艺术美学的角度来提升自我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够弹奏出完美的钢琴作品。

三、探究钢琴演奏中音色艺术的美学

音符对钢琴音乐的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演奏者情感的体现,在演奏过程中,随着演奏者音色的变化,听众内心情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说音符、音色是演奏者与听众之间达成共鸣的载体,借助于钢琴音色的变化,演奏者可以将自己内心情感以及审美观念表达出来。

1、音色演奏审美——虚静

从我国古典美学艺术中分析,所谓的虚静指的就是心灵的一种境界,用一种无功利的心态来对待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心理—虚静对艺术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凸显内心精神世界的深度以及静谧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对于钢琴演奏来说,虚静主要体现在宁静以及专注等方面,其中宁静主要是指演奏者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内心无杂念,以平静的内心来完成整部作品的表达,而专注指的是演奏者在借助音符传达内心情感时,必须做到情感专注。钢琴演奏过程中,手指在琴键上所呈现出的力度、速度以及硬度等通过质感协调的作用可以将创作主体审美思想表达出来,而通常情况下,演奏者会利用一定的触键技巧来对触键的力度、速度以及硬度等进行调节,以达到控制钢琴音色的目的,这就要求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创造主体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将自己的真实感情投入到钢琴弹奏过程中去,借助触键技巧来控制音色,从而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最终产生于听众一致的音色共鸣的美学效果。

2、音色演奏审美——情感

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钢琴音乐艺术其生命感染力的表达基础是心灵之间的感应。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手和琴键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影像,琴弦就如同创作者的心弦一样,心弦的振动会带动琴弦,反过来琴弦的波动也会影响心弦,两者互为影响,在空间中进行传播,并到达人耳中,让听众的心灵与演奏者之间形成一种共鸣。音色共鸣是一种能够引起共鸣体验的一种媒介你,与音乐家和其自身情感的表达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所谓的情感共鸣指的就是音乐作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深度,其情感的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它借助振动波这种有形的媒介来向听众传达心灵的情感,进而让听众获得一种共鸣体验,与演奏者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而这也是审美移情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一方面应当注重钢琴演奏技巧的表达,进而提升音色美学艺术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当与听众之间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让听众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利用音色美,进一步丰富听众的审美世界。音色体现在听众进行音色审美过程中,与其心理活动有一定的联系,这也是钢琴演奏对内心情感的一种作用,听众利用音色美学艺术来对音色进行判断,继而获得一种美学享受,因此音色共鸣在钢琴演奏过程综,对传达演奏者的内心思想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通过演奏者情感的发挥,也可以向听众传达出一种美学形象,让听众在音乐的海洋中受到美学艺术的熏陶。

四、结论

综上所述,音色作为一种媒介,对钢琴情感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其作为音乐内容的一部分,通过曲目的变换也可以向听众传达不同的内心世界,可以说,钢琴演奏者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是通过作品的变化来展现出内心的波动,通过这些来构建属于演奏者本身的美学世界。

参考文献

[1]耿蕾.论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问题—乐感培养的方式方法[J].当代音乐,2016(08)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的技术与艺术 篇8

关键词:钢琴发展 技术 艺术表演

钢琴的发展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它被发明之初作曲家巴赫却对这件“手感硬,高音弱”的乐器毫无兴趣,当时老旧的设计使得贝多芬常常在演奏中弹断琴弦。三百年来这件乐器在不断的改进,例如琴架由木制转为钢铁,击弦的方式也由弹拨改为敲击,这才使得后面的作曲家有更多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艺术思想。今天这件乐器已发展为全世界学习人数最多、普及最广的乐器,出现了众多钢琴演奏家,各类音乐会层出不穷,音响录音也琳琅满目。钢琴家及钢琴爱好者们对钢琴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在日常练习中常常会陷入困惑,面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版本,却很难找到同一种演奏方式,有的钢琴家侧重于钢琴技巧的展现,有的钢琴家侧重于音乐形象的表现,作为钢琴学习者,需要对不同版本进行分辨和理解。

笔者曾听过两个录制莫扎特奏鸣曲K330的版本,一个是法国钢琴家哈斯基尔于1920录制的,另一个是俄罗斯钢琴家普雷特涅夫2005年录制的,从两个版本中可以听出,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让乐曲的艺术性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展示和发挥。例如此曲的开头,左手的阿尔贝缇低音伴奏声部哈斯基尔运用了连奏的方法,使得此曲并没有展示出莫扎特原有的灵性和纯真的天性,反而让人感受到了浪漫派的演奏风格,而普雷特涅夫在第一段的演奏中左手选择了跳音,瞬间就将此曲变的明亮而活泼,再现了洛可可时代的创作风格。两个版本很难分辨谁的更能再现莫扎特创作此曲的意图,而作为习琴者都可以对这两种演绎方式进行选择,学习。

对于钢琴演奏,是该注重技巧的学习还是艺术表现的培养到现在仍然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欧洲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出现了许多钢琴大师,同时有关钢琴演奏这门学科也产生了研究学派:车尔尼就钢琴演奏教学法而编写了80多册练习曲,至今都是钢琴学习者学习钢琴不可或缺的教材;肖邦则认为“让五个手指弹奏不同的音色”才是练习和演奏钢琴最重要的方向;而李斯特更注重炫技,因此弹奏技术得到了更高的发展。20世纪以后,钢琴教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建立起了独立的理论学科,著名的理论著作有:马泰依《触键的艺术》、《钢琴弹奏中可见与可不见的因素》、《放松的练习》;考契维茨基的《钢琴演奏艺术》;涅高兹的《论钢琴表演艺术》;列维纳的《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等。①因此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钢琴演奏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钢琴热”现象。1988年,钢琴考级开始进行,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直到现在,考级热都还在持续。考级证书成为了业余钢琴习琴者不可或缺的凭证。然而正因为钢琴学习的普及,还带来了各类音乐培训学校的滋生,大部分的老师是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更夸张的是有很多老师一人就教授多门专业知识。这样的老师就无法从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要求,因此在教授初学琴童时往往把认谱和弹奏大量曲目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不可否认,认谱作为学琴初期确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步骤,但是却忽略了对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手形、姿势、力量的使用及手指下键方式等,这些都是要具备专业素养才能教授的知识。照那样日积月累下去,学生虽然认了很多曲谱,但是在手指上却是一堆毛病,演奏水平也很难提高。这些老师更多是作为陪练的角色来教授孩子学琴,这不仅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也降低了整体钢琴发展的水平。当这些琴童脱离了这些初级老师时,专业的教师会很明确的指出其基本功不扎实,手指发软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几乎没有例外,而笔者很少听到有人指出认谱不准确这些基本问题。因此,纠正手指问题,改变练习方法就成了阻碍学习进度重大屏障,这不仅耗去了大量时间,也降低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由此看出,学习钢琴,基本功的学习对以后钢琴的学习发展十分重要。

从艺术表演来看,作曲家在创作一首作品时已经在旋律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因此作为钢琴演奏者,必须利用作曲家留下的有限的空间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这就要求演奏者对作曲家写作背景、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声、对位、线条等方面进行逐字分析,同时也要求演奏者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石。然而,钢琴弹出来的音乐是用耳朵来聆听和辨别演奏的好坏,那么除了技术的支撑外,艺术表现要如何培养呢?其实,一个初学者,在学习音乐之初就多多少少会接触到音乐,这些音乐就会在脑中形成固有的形态,但是每个人的天资各有差别,不是每个人都对每首作品能理解的如作曲家创作意图那样透彻,乐感不像技术那样直观、具体。演奏技术只要刻苦练习就能取得效果,而艺术气质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在智力、艺术性上不断提高,帮助他们研究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是培养听觉,包括熟悉大量音乐作品,培养想象力。再次教会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包括作品的曲式、主题素材、和声结构以及复调结构等。

今天,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钢琴家的音频以及视频资料随处可见。然而,常常有很多学琴者就因此而走入了误区,认为能模仿到钢琴家演奏时的状态才是艺术表演,并将此称之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可是,我们的演奏是为了给观众听还是演奏给观众看,笔者认为,这个才是关键。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非描绘性的艺术形式,那么在这种艺术形式中又如何会出现肢体的动作。钢琴演奏是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是让观众陶醉在你的音乐中。纵观国外大师的音乐会几乎找不到会在台上摇头晃脑的,大师都没有权利摇,我们自然也没有。钢琴的音乐是由声音震动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艺术,这种艺术需要艺术家有扎实的技术,深邃的思想,先进的世界观来支撑的。艺术是客观的,特别是钢琴演奏艺术。著名钢琴家伊图尔韦认为,拿到钢琴曲以后,先从曲式结构和精神实质上全面研究它,然后再按照你的乐感来弹,但是要尊重它而不能主观臆造。有一类学究式艺术家研究作品,只靠分析、解剖,笔者看来是迂腐的书生气研究,不可能完全凭借理智和知识就能解释作品,要靠理智和直觉的自然配合才行,一半一半,缺一不可。②

因此钢琴家从小的训练是让他有强大的技术后盾以便到成年后有了丰富的思想时可以对音乐有细致深入的诠释。中国的钢琴教育在很早之前沿袭了苏联钢琴学派的方法,将技术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所以涌现出了顾圣婴,殷承宗,刘诗昆等一大批的具有良好技术素养以及规范的演奏方法的钢琴家。而今天,我们的钢琴教学还受到美国等主流国家的影响,从技术领域以及艺术表演领域都有了很多的改进和发展,我国的钢琴教育水平也获得了显著地提高:2000年,李云迪成为首位夺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的中国钢琴家;陈萨则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和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以及英国利兹钢琴比赛均获奖的钢琴家;郎朗则成为了在国内外最为活跃的钢琴家。相信在未来的钢琴发展中,演奏理论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演奏水平也会得到更大的进步。

注释:

①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36-47页。

②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38-39页。

参考文献:

[1]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一种科学的方法[M].朱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钢琴演奏会主持词 篇9

钢琴演奏会主持词

位来宾,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很高兴和大家相约在金秋美好的夜晚。提到钢琴,相信您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贝多芬、想到莫扎特、想到《命运交响曲》。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确实令人流连忘返。就在这浩瀚无边的乐坛星海中,有这样一颗小星,凭着她顽强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在茫茫星海中,逐渐散发出荧荧之光。她就是刘君,大家掌声欢迎刘君。(请就坐)刘君今年11岁,3岁半从父学习钢琴,8岁就通过了音乐学院业余钢琴考级九级。在简单了解了刘君的情况之后,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在开始。首先请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A

小调圆舞曲,作品12第2条。

2.《小精灵的舞蹈》,又名《精灵之舞》,E小调,是12号作品第4条,持续断奏的快板。

3.格里格,是挪威的作曲家,其音乐语汇极具北欧特色,诗意极浓,但音乐基本上是进行描述,具有极强的文学性。下面请欣赏D小调《侏儒进行曲》,作品54第32条。

4.特洛里豪根是一个面临内陆的海湾。〈特洛里豪根的婚礼纪念日〉是格里格的另一个作品,D大调作品65第53条。

5.在欣赏过格里格的几个作品之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他钢琴作品充满浪漫色彩和节奏的变化中产生诗意,被称做“钢琴诗人”。下面就请欣赏肖邦的降A大调〈即兴曲〉,作品29。此曲被音乐评论家描述为“像是泉水池里的水泡闪烁着光亮,阳光就照在水面上。”

6.请欣赏前奏曲,作品28的第7条A大调的行板、20条c小调、15条又名《雨滴》降D大调、17条降A大调的快板。

7.中场休息

钢琴音乐作为高雅艺术,无论是从儿童的智力启蒙、(开发,还是业余爱好,一技之长的培养发展一直到高层次的艺术修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举办本次钢琴独奏音乐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彼此相互学习,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同时也希望能在今晚带给您高品位的艺术享受。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到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的三个作品。

首先请欣赏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作品10的第一条第一乐章,这是一段精神抖擞的快板。

2.贝多芬,是德国也是世界著名的

钢琴家、作曲家。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奏鸣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的一生创作了32首奏鸣曲,下面请欣赏G大调奏鸣曲,作品31第1条第一乐章,一段活泼的快板。

3.下面即将欣赏到的是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作品13第1、到第3乐章。第一乐章是由慢板的慢板序奏转为辉煌的快板,第2乐章是如歌的慢板,第三乐章是一段快板的回旋曲。请欣赏。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在我国也是广为流传,极具相当的影响力。同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首先请欣赏王建中的作品〈彩云追月〉。

2.〈采茶扑蝶〉正是根据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改编,乐曲欢快活泼,进一步表现了采茶女喜悦的心情。由刘福安作曲。请欣赏。

3.下面请欣赏由杜鸣心作曲的钢琴曲〈快乐的女战士〉选自〈红色娘子

军〉。

钢琴演奏的艺术论文 篇10

摘 要 钢琴演奏艺术博大精深,不止是行云流水般的弹奏技巧值得学习研究,还有通过钢琴这个西洋乐器所要表达出的情感更是值得探究的一门学问,这也是学习钢琴,学习音乐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所有的技巧都是为音乐而服务的,那么,在钢琴演奏中就会存在紧张和放松的状态。“紧张”并不是贬义词,“放松”也不是褒义词,在钢琴演奏中,能够把“紧张”与“放松”融洽的结合在某一个点上,这样的演奏才算是一个成功的演奏,所以紧张与放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钢琴演奏 放松 紧张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1钢琴演奏中的“紧张”状态

在钢琴演奏中,不管是在平日上课还是在舞台上的演出,都存在两种“紧张”状态,一种是肌肉的紧张,另一种是思想上的紧张。在平日上课时,肌肉的紧张占多数,思想上的紧张占少数;而在舞台上演出,肌肉紧张与思想紧张都很强烈,下面分情况进行论述。

在上钢琴课时,老师经常会说起两个字:“放松”,主要是因为我们弹奏的姿势,包括手臂及手腕手指关节等保持同一个动作,从而老师会认为这是“紧张”的状态,不利于在弹奏时充分的表现音乐,所以经常会说:“放松”,但很少具体指出哪一部位放松,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些误区甚至是盲区。所以,“放松”一词并不能随意的说,“放松”的状态要与“紧张”的状态结合起来。在弹奏中,肌肉紧张是必须的状态,这时,我们的身体要坐稳,脊背要挺直,还有手臂、手腕、手型都需要架住和稳住,这些都需要紧张状态来完成,比如在弹奏音阶这个技术时,如果手腕不能保持适当紧张的状态,那么手腕上下晃动则会影响手指跑动的速度与颗粒性,同样如果完全的“放松”,身体也就不能坐稳着弹奏了,所以“放松”二字是值得细究的,需要说得更完整和精确。在思想上,因为需要思想集中的弹奏,不仅眼睛要仔细看谱,耳朵也要能敏感的听到自己弹出的声音,还有踏板的运用也是要认真留意的,这些都需要头脑全神贯注的运作。老师在上课时的指导,要求弹奏者一边弹奏一边改正错误,意识指导着弹奏,所以思想上是紧绷着的,此时的紧张状态更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舞台上演出时,“紧张”更是必不可免的,对于常年上舞台的演奏者来说都存在台前紧状态和演奏中的紧张状态,更别说偶尔上一次舞台演奏的人。此时,身体和思想都是极度紧张,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在舞台上还会出现手脚发抖的症状,手心出汗,导致手指打滑碰错音,如若不能调整,错误率可能会更高。这些都是钢琴演奏中的“紧张”状态,那么,它是完全错误的吗?“紧张”一词就一定是贬义词吗?其实不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考,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一种没有必要抹去的自然现象。在演出时碰错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能因为紧张碰错音就遭到指责或质疑。所以无论是在平日的钢琴课还是在舞台上,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一种“紧张”状态,才能让我们全神贯注地去演奏,让我们以更重视的心态去完成课时内容或是演出,这也是一种对待这门艺术负责任的体现,所以在钢琴演奏中的“紧张”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2钢琴演奏中的“放松”状态

同上所述,在钢琴演奏中,“紧张”状态包含两种,“放松”状态也包含两种,一种是肌肉的放松,也是身体的放松,另一种是思想上的放松。

前面论证了钢琴演奏中紧张状态的必要性,同样,放松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紧张”与“放松”不能孤立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提醒学生“放松”,这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任由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作为钢琴专业的我们都知道,在钢琴演奏中,身体的支撑、手腕手臂的支撑以及手型的支撑都需要紧张的状态。但是,如果持续的“紧张”,身体会僵硬,手臂和手腕也会由于紧张而造成肌肉酸痛,钢琴的技巧追求的是一种音色的通透,如果这时弹奏七和弦或九和弦,会导致力量沉不下去,出现声音虚和飘的情况,那么也就很难达到音色集中通透的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小臂和手掌紧张,则会导致快速跑动时速度起不来,手指不均匀等情况。在前面论述中提过,如果手腕放松,跑动的速度会受影响,同样,如果完全紧张也会影响跑动速度。从多年的学习与教学中得到,从而推出紧张与放松是需要适度的,要找到紧张与放松的那个平衡点。这是肌肉的“放松”状态所产生的现象和影响。

在平常的练习中或课堂上,我们肌肉的放松是能够调节心态的,也是思想上的“放松”,当我们在上课时思想高度集中,可能会导致一些弹奏上的错误,所以我们需要适当的调节,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教师是引起学生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放松”的状态,那么教师耐心细致的态度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样,在舞台上观众也是造成演奏者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舞台上还可能面临灯光昏暗、音响嘈杂、钢琴音色质量等客观因素存在,所以需要观众们尽可能不以一种怀疑、挑剔的眼光去看一场音乐会,而是抱着一种观摩、鼓励的心态去看。在会场遵守秩序、保持安静,不仅是对演奏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予演奏者很大安慰和鼓励,从而使演奏者达到放松的状态。这些都是从客观的因素上来看待“放松”状态的问题。从主观上来看,演奏者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多上舞台演出是缓解“紧张”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上一篇:高中数学计算导数教案下一篇:义务教育初三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