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1篇)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孩子。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五、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民主平等, 构建和谐师生情

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 就必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 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 关系比较和谐, 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 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 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反之, 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 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学生学习成绩也不会好。有时由于教师有“宁给好心, 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 可能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教师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

班主任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 严于解剖自己, 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班主任如能既是做人的楷模, 又是治学的表率;既是严格的师长, 又是知心的朋友, 学生就会近之;反之, 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 学生就会敬而远之。班主任必须在尊重、信任、爱护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以高尚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 才是师生情感的纽带。

二、真情相处, 凭心灵到达心灵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他们还需要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 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 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 热爱学生, 就能载起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如果没有这种关心, 爱护, 小舟就会搁浅, 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写照, 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良好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 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我不让任何一个需要我帮助的学生失望, 我关心学生的学习, 更看重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老师往往最关注学生的弱项而忽略了他们潜在的能量。给学生鼓励, 给学生机会, 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说不定他会给你一个惊奇。班里有一位女生叫王梦莹, 由于父母离异, 父亲是个农民, 在班里很自卑, 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语很敏感, 有时还默默地流泪, 更是无心学习, 我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就特别关注她, 与她谈心, 帮助她摆脱自卑, 找回自信心。我让他先后担任了组长、物理课代表等职, 她似乎变了个人, 开始变得活泼开朗, 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 学习进步也很快。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一中。

自信心是学生力量的源泉, 如果折断了学生自信心这个翅膀, 学生就会丧失学习信心, 很可能产生敌对情绪, 最后发展到厌恶学习, 逃避学习。

三、宽容以待, 撑起自省的天空

爱学生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 一种宽广的胸怀, 一种高贵的品质, 一种崇高的境界, 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班主任, 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 不能一棍子打“死”, 要多一分宽容, 耐心疏导, 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在我刚接任班主任时, 很多问题生就想趁此机会大闹天宫, 开学的第一天以马俊威为首的所谓“七人帮”与校外打群架, 紧接着, 逃课、上网吧、截钱、欺负女生, 为此, 学校给予马俊威警告处分。家长多次来校, 含着眼泪恳求我, 不要放弃这孩子, 自己一定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我多次与马俊威谈心, 并给予鼓励, 这些孩子学习虽然不好, 但在打扫卫生, 班务劳动中表现却很突出, 马俊威曾几次向我发出疑问, “杨老师, 你真的相信我能改好吗?”我说:“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后来他再也没有违纪现象, 只是学习起来很艰难, 数学英语课根本听不懂。心里很着急。有一天, 我看着他在写作业, 他显得很认真的样子, 我脱口而出“马俊威你这道题做得很棒!”这时, 他惊奇得说:“杨老师, 我这样的人竟然还能得到你的夸奖!”我说:“你现在都已经知道学习了, 这个进步还小啊?”此时他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后来他顺利的参加了中考, 上了职业高中。如今见了我就像乖巧的小姑娘, 他很感激我, 说我挽救了他, 明白了如何做人的道理。

对学生的宽容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从而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宽容他们的不足, 宽容他们的失误, 宽容他们的个性。是人, 就难免有缺点、弱点和不足。常言道:“荆岫之玉, 必含纤瑕, 骊龙之珠, 亦有微颣”, 况乎人哉?

四、批评有度, 踏雪无痕心相宜

最受学生欢迎的批评方式, 应该是善意的带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宽严适度。有的班主任在批评和劝戒学生时, 经常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班主任应该在不伤害学生的原则下, 批评学生。有时沉默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批评。不要太在意自己批评效果, 一定要“耐心”。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 对学生们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这样才能引导好学生。育人不比育苗, 不能笼而统之, 大而化之, 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行为习惯好, 表现优秀的学生, 应当多鼓励, 使之自然发展;对于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的学生, 应当耐心说服教育, 防微杜渐, 使之纠正缺点错误;对于思想素质差, 品行恶劣的学生, 如果说服教育不起作用, 可以发挥班集体, 家长的作用, 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 使之痛改前非。班主任对待有缺点的同学, 好比医生对待病人, 有的只需心理暗示, 有的需要吃药, 有的需要打针, 有的则需要你果断地拿起解剖刀, 割掉其思想上的毒瘤。另外, 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 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因受到鼓励而树立自信, 走向成功。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师德培训模式;“集中学习”;“送教下乡”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63-0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高低,系于教师教育。教师进修学校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时代使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多年以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师德案例媒体曝光率较高,网络资源共享,也给师德培训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有了丰富的师德培训资源,教师培训机构如何拓宽培训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活教学内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为激发和引领,体现给力的实践操作性,着力提高师德培训的有效性。

一、师德培训模式探讨的契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指的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现在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自尊,自重,自爱精神缺乏如:有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教师“文人相轻”,同行相斥,在学生面前有意无意贬损其他教师。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甚至有教师自由思想教育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做了很不好的向导,污染了育人的环境。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似乎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带来的。其实究其深层原因一是:千百年来旧的传统熏陶下过于“中庸”和“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定位形成的。二;是教师本身素质低下也难辞其咎。因此加强师德修养以德润身,建设一支师德纯洁高尚,师风廉明公正。学识精深博广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但一些基层教师培训需求不明确,认识不到位,对师德培训热情不高,这就给我们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如何改变师德教育的模式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培训模式的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灵活机动,因地制宜的培训模式变化才能发挥培训机构的长处,最大限度的调动培训学员的积极性,使基层教师受益。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在师德培训中,我们适时采取“集中学习”和“送教下乡”的两种不同的成人培训模式。

二、“集中学习”和“送教下乡”的两种不同的成人培训模式解读

(一)“ 集中学习 ” 要求基层教师利用双休日等假期集中来区级培训机构学习的形式就是集中学习的培训模式,这一模式长期以来应用于区级培训机构,多年以前,区教体局经常组织暑期教师学习班,集中食宿,统一管理。来自前后原的老师济济一堂,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彼此间的交流与日俱增,既有学科之间的交流,又能探讨人生价值观、职业幸福感,的确促进了区级大范围的教师交流。 近年来,我校开展的各类培训也多采用这一模式,笔者以为,此类模式有学习时间集中,利于培训机构按时完成培训任务,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便于培训机构运作一些大型的专家讲座、报告会等培训形式;比如。我校于2013年6月邀请区师德模范、名师、名校长、王为民同志给全区参加年度师德师风培训的200余名基层教师做了先进事迹报告,报告集中于一个地点,一个时间段,学校精心组织,严格考勤,得到基层教师的肯定,也保证了学校年度师德培训任务的按期完成。同时,这一模式特别利于培训学籍、教学、考核等管理工作的开展;当然,此模式也有不足,主要表现为回避了基层教师的工学矛盾。要求培训学员集中统一时间来校,如果错过时间,将失掉学习机会,偏远山区的基层教师,工学矛盾突出,且遇恶劣天气交通不便难以集中,城区教师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享受假期的愿望和培训学习的需求也会冲突。加之师德培训不同于学科培训,见效慢,操作性弱,硬性的集中学习要求导致培训的有效性有了折扣。

(二)“送教下乡 ”培训机构组成业务精良的培训团队,走出去,进入基层学校,进行一个乡镇或一个学校的培训形式就是“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近年来,这种模式 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经常采用,我区属山区贫困县,区域面积大,撤校并点后仍保留40余所中小学,分布在数十个乡镇。为了更有效的完成师德培训任务,缓解基层教师的工学矛盾,我校也积极采用这一模式。基层教师反映良好。笔者以为,本模式有利于培训团队及时收集反馈不同地方的教师培训需求,有的放矢,确定培训内容;因相对培训学员人数少,便于培训团队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培训的时间、地点与基层学校协商可以灵活调整,满足大多数人的学习需要;以一种和蔼的负责的态度与基层学校管理者沟通 ,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利于拓展培训工作思路;节省基层教师培训学习的交通支出,更体现区级培训机构“为民服务零距离 ”的服务宗旨,也增强了培训机构教师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服务基层、艰苦工作的作风。由此可见,开展师德培训,采用这一模式 也是科学的、有效的。

结语

时代在发展,培训模式也会因时而变。网络时代到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将是我们培训机构开展工作的风向标,培训师德的模式也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首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陈雪金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她20xx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陈老师相信爱能改变一切,她分别从为“爱”而生,将“爱”化为细微的事,“爱”的奉献和收获,“爱”的药铺以及“爱”的思考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带来她与学生之间因爱而发生的感人的事。

陈老师认为教书育人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去发现幸福的心,而她就是一位满怀幸福的教师。

随后给大家带来的是瑞安市虹桥路小学的李海华老师的《潜心耕耘 一路花开》。李老师告诉大家她通过了市名师的考核,她的收获离不开她潜心的耕耘。李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语言老师对自己的阅读也是从来不松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

教师的的工作是神圣而清苦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投身到教学实践中。,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

要不断更新和充实我们的学识,做到真正的博学多才,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学识,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而只有谦虚好学,刻苦钻研,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第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把自己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良好形象,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通过教师师德的培训,我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在本次的师德培训中,通过听报告以及去一小听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跟家长沟通,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教师要有爱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老人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实,当老师的,总是想当个好老师,都知道要对学生付出爱心,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要有责任心。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们学得舒心,家长满意,领导信任。

三、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及家长沟通。

老师告诉我们,要把教育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人不是生活在道理中的,而是生活在情感与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因为我们与孩子是社会关系,所以内心有一定的标准,规则,会理性的去看待问题。但家长与孩子却是亲缘关系,是以情感为准则的,他们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但当。所以,我们在与之沟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候,作为老师,要学会改变与家长沟通的视角,要从同理性的角度与之看待问题,去了解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最关注的其实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通过观看四个视频,老师讲了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厚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认识到了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暑假师德培训的帷幕又拉开了,再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这个职业被赋予更多的道德内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德”即良好的修养、是平和的心境、是宽广的眼界、是高贵的品质。范跑跑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但他缺乏了良好的“德”,故遭到了万人唾弃。所以“师”和“德”是相互相成的。师德培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一期师德培训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新政策,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学习等内容。通过几天的学习,受益良多,体会如下:

一、爱岗敬业,体验幸福。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自然不同于其它一些行业的工作,我们的身上肩负着一代人的未来。相信很多老师都有很强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精神,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极大的成绩。有了爱岗敬业精神的驱动,很多教师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用这种精神去感染家长,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进取向上、勤奋努力的榜样。爱是伟大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只是这种于日常生活中微妙体现的爱却未必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平凡人依然能够成绩伟大事业,他们的光辉将永远的闪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汶川大地震中的他们,是一群最平凡的人。2010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是他们,用沉着、冷静、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用勇敢无畏的心锻铸出不朽的师魂。是的,他们走了,因为天堂里的孩子需要他们;然而,他们那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将化为永恒。灾难面前,伟大的师德闪耀,平凡人以一种伟大的姿态站立在历史的浪口。或许再多的话语再多的颂扬也无法挽回那些地震中逝去的生命,但是我们的人民教师以自己英勇的表现,在共和国的丰碑上留下了永远的记忆。谭千秋、张米亚、苟晓超等等,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楷模,他们用生命谱写着“大爱”,铸就伟大师魂。大爱至上,这就是爱岗敬业精神、师德谱写出的最美妙的乐章,时代的最强音。

二、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教育是爱的事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不爱他,他会爱你吗?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完善人格,培养良好品德。但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品质。这才是真正地教学生,爱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认字、计算仅此而已。教师还要变“管理”为“服务”的观念,树立引领学生学习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换位思考,“蹲下身来”倾听,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发展。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首先,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老师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被社会所淘汰。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

曾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在新学年即将开始之际,我将以教师楷模为学习榜样,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xx月x日,我们进行了师德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践行为人师表,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近一段时间以来,男教师猥亵女生、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一直接连不断,这不得不让社会公众对教师的人格、人品进行质疑。但是小部分的害群之马不能推翻这整个的教师群,我相信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践行为人师表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让我们又可气又可恨的孩子们,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被冠以体罚等罪名,那我们该怎样去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第一、要赏识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信心。

要经常鼓励学生“你能行”,如我们班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以前对她没有特别的印象,口算很差,总是出错,但是上学期末她凭着毅力,上课很积极回答问题,肯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练习等,获得了我们语数老师的肯定,在不断的鼓励和鼓舞下,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学期让她担任劳动委员,曾经她因为其他孩子不听她的而哭,但是我们总是鼓励她“你能行,你干得很好”等,让她慢慢地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最终,被学生评为“紫云英少年”的荣誉称号。所以“好的学生,是老师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第二、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老师要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要用孩子的观点看孩子,这样就会拉平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要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性格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教育的切入点,这样就会体谅、容忍、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从而使师生在情感和心灵上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记得第一年面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时,完全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我讲的话他们都不一定听得懂,而他们又吵又闹,让我头痛不已,可经过这么久的时间,让我越来越明白当时的可笑,就像对待女儿也一样,每天让她刷牙,洗脚都是要训斥,后来我用了童言童语跟她说话,把洗脚变成吃冰淇淋,把刷牙变成跟小兔子比赛谁的牙白,这样她就乖乖听话了。看来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让他们更尊重你,更喜欢你,信任你。

第三、要学会换个说法和做法。

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以师者良好的心境来体谅学生,努力做到把爱撒向学生心田。因为每个学生在师者的眼里,无论他们的个子有多高,年龄有多大,年级有多高,都是孩子,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爱、需要掌声。我们告诉老师要把目光放眼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在老师的记忆中,不应该存在你没有提问过、没有与他谈过心的学生。要用精心设计的语言,与学生谈话,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教育性。“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他是战战兢兢地在等待你的批评,而此时,我们如果劈头盖脸的一阵大骂,就正好让学生解脱了,而如果不动声色,让他自己去体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可能他就记忆深刻了。记得有一位老师跟我说,他的一个学生每天上课喝饮料,而且每天都换不同的饮料,他就幽默的说“你在替饮料公司打广告吗?”结果那个学生上课就不敢拿饮料出来了。老师在上面上课,学生在桌子下悄悄吃东西,老师就说,你早饭没吃吗?先吃吧!学生也不好意思吃了。一件小小的事,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时小事会变成大事,而有事大事也可以化解成小事,就看我们怎么处理了。

第四、要留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

有的时候,你越逼他,他就退缩地越快。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学生,经常因为学生的一句话、自己的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坏了而生气半天,把自己躲在某个角落里忧伤。我去找他,逼得越近他反而跑开了,躲起来了,后来我就找到他远远关注他,让他自己看书疗伤,慢慢的走出悲伤。还有一个学生一直不肯学习,作业也不写,越逼他,他越不学,教了半天,一点效果都没有,让我很有挫败感,后来我放开了,在他需要帮助时,给他一些帮助,不强逼他,他反而有点收获。他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就,我也很高兴!因此,给彼此一点时间和空间,可能会相处地更好。

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一个周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通过在市大会堂听到两个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为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教师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一直是个不老的话题,今年暑期我们幼儿园也进行了集中的师德培训。黄园长的关于教师仪表形象的讲座,使我重新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刚如何设计自己的仪表及其重要性;同时通过视频讲座,那一个个兢兢业业的教师,一个个的感人事迹,使我受益匪浅,她们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此次培训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让自己消除夏日的烦躁,保持一种冬日阳光照射般的温暖,将这份温暖带给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别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记得以前刚到温州师范学院时,校园内的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我的想法是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达到“学高”的要求,同时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做到“身正”,这样就能成为一名教师了。后来工作了,渐渐的发现当时的想法有些简单。作为一名教师不是让自己达到一定的学历就可以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做个守法的公民就行。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同时我们还要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榜样,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具有很强的模范能力,当我们有不好的行为时,幼儿不能辨别,他们会一味的模范,一旦让他们形成了,将会影响他们的终身。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郑建海老师提出的“三感”“三力”“三心”,是对教育教学最好的总结。所谓的“三感”即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职业的自豪感。在此三感中,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应该是对职业的自豪感,因为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和爱,我们才会领悟到它的价值,才能感知它的幸福,从而不断的创造激情。观其三感,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对教师职业的热忱。当然,只有热忱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还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创造力和引导力,每天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将终身学习的观念落到实处,为更好的教书育人奠定基础。而所谓的三心--爱心,耐心和细心。爱心带来公平,尊重和宽容;耐心带来陪伴;细心换来学生不断的健康成长。细细体会郑老师的话,才明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已非常不易,更何况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每为教师都该去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不断的在教育教学中改进教育方式和感受幸福。郑建海老师的话就像一盏灯塔,让我在崭新的教师生涯中起航不迷失,我会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余国平老师对“先生”一词做了解释,他口中的先生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修为。而他口中的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可爱的生命体,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闪观点当然也有缺点---正像孔子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但是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在生活中更是应该相互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分为以下四点:尊师爱生,相互平等,教学相长,心里相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真诚的去接纳每个孩子,正像有时候孩子敞开心接纳我们一样余国平老师口中的课堂是要把课上到孩子心里去。他心中的追求是育人本真,正如余老师说的“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做产品。”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教师自身的镜子,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小镜子中不断的去改进自己的缺点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育事业是一种高尚的服务,这便要求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为人豁达,与人为善。善良是一个人的选择,也是孩子身上最容易发现的优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辨别黑白,保护孩子的善良和纯真。教会他们为人处事,当然在此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的成长。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也就选择了责任和挑战,也许会迷失,也许会迷惘,也许有时候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但只要做到臣服,做到平心静气的去接纳,却也能深深体会这份职业的魅力所在。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此次省教师研修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高工程”在线学习项目,改变了以往培训中模式保守,知识陈旧、课程单一、考核乏力等问题,在培训模式、培训课程、培训技能、考核模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新颖的培训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利用网络在线培训这一全新的培训模式,可突破时空限制,突破人员的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课程专家、专业学者们精心讲解,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呈现,阶梯式的学习进度,都体现其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实现了优秀课程资源的深度共享,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新颖的培训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新颖的课程设置改变了以往乏味的学习内容。利用教师的学习云空间,可将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随时随地上传、下载,在教师的云空间内形成协同学习,协同研讨。同校或异校教师都可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相互开展网上研修活动,积极探究课程改革,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开展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可通过电脑对自己的空间进行管理,将学习动态、作业、通知等信息进行推送,与导师、学者开展学习答疑交流、互动交流等活动,实现了高效管理、教学相长。

三、新颖的技能传授,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每个教室都将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将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少专任教师在操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捉襟见肘。既要学设备如何操作,又要学教学软件如何使用。模块三第二课天津市北辰区教育网络信息中心曹学林老师讲的关于《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介绍及使用》,详细介绍了包括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大尺寸教学用触控一体机等这些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这些设备的方法。教学用触控一体机与使用传统投影展示教学的区别;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等。使广大教师熟悉网络空间人人通平台的使用,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新颖的考核模式,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此次培训更为创新的是考核机制。其主要特点为模块化、自主化、互动化、实践化。模块化的学习模式合理驱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参培教师必须在学习完第一个学习模块之后,才能解锁下一个模块,直到学习完所有模块为止。而且在每一个模块内,教师还可以自主化地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不喜欢或者不想去了解的知识点,可以不在选择范围之内,非常人性化体现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考核环节更强调了互动和实践。在选修完模块学习内容之后,参培教师还需要与管理员在论坛里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习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和激辩。另外,实践化的考核机制将教师利用学到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的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教案与课件上传到网站上,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识转化为成果的体验过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将一线教师急需的技能与知识落到了实处。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在今后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起到更深远的作用和意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二平台”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2014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开通并使用,同年九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高工程”学习成为首个在线学习项目,本次培训具有“模式新,课程新,技能新,考核新”等特点,为实现专任教师“人人通”提供了强大助力。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在会议上我们还有幸听到县高级中学张修前老师的讲座“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几种策略”。张老师是我们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他有很多文章在生物学权威杂志上都发表过,张老师不仅谈吐优雅,形象平易近人,而且还做了很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他做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动画相当优美,气体的进出、血液的流动及颜色的变化看的都非常清楚。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一目了然。在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把他从教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讲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张老师列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他说:很多人喜欢看时装表演,看模特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装是不能穿出去走在大街上的,但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笑声)喜欢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时装表演其实是在宣传一种服装流行的理念,服装流行的趋势,服装的颜色、质地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理念,虽然整体的时装不能穿出去,但看过的人们在购买实用服装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时装中的某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时装表演传达的是服装消费的理念。所以教师只要在心理把教育的理念转变了,那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就能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

张老师非常实际地说,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进行选择,不要看到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用的课件非常漂亮,就“拿来主义”,非要套用在农村中学,这样就脱离实际,农村的学生只能看、欣赏,根本不能动手操作,违背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教学媒体有多种,不能只盯上多媒体,其实还有如实物、挂图、模型、黑板画等等,每一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不能相互代替。要根据教材、教学环境加以选择。

再者是对教材的处理

他强调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能够进行灵活处理尤为重要。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序调换,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内容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是一切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了这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假期中充电。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幼儿教师师德培训心得感受 篇9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

本次培训,我园以党的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认真学习优秀教师师德典型事迹,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展开培训学习,引导我园教师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并严格履行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自觉抵制各种有悖师德的现象。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教育观、学生观;进一步促进教师更好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明从教行为和职业操守,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严明纪律,明确责任。

为了使学习学有所获,不走过场,幼儿园对每位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严明学习纪律,规定学习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不随意缺席,会上认真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会后写好心得体会。

三、精心组织,具体落实。

(一)学习形式

本次专题培训活动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

(二)学习活动安排

20xx年8月27日至8月30日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暑假师德学习和培训, 27、29号学校集中学习,28教师自学,个别骨干教师集中学习,30号新教师集中岗前培训,其他教师写学习心得体会和总结。通过学习,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具体内容

1. 专家主题讲座《拥阳光心态,铸诗意教育》

8月27日我园特意请来了河南省名师张爱敏给我们进行《拥阳光心态,铸诗意教育》的讲座,内容详实,观点新颖。张老师从“育人先育己”的角度,强调了作为教师该具备不抱怨、生活态度不苟且的精神态度,从一个好习惯、两个小改变、三个自留地、四个小招数、五个关注点、六个小创意等方面诠释教师开展“自我修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张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新接班级需要注意的十个一,给教师今后接好新班级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宝典”。

2. 学习优秀教师师德典型事迹。

8月29日,我园全体教师按时到实验小学报告厅,参加市教育局暑期师德专题培训视频会议。聆听了温州二十二中叶雪金老师和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李海华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做一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民教师。通过报告聆听我们要学习她俩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像她俩那样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坚持爱校如家、勤勉敬业、求真务实、淡泊名利,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优秀老师。要学习她俩情系教育、心系学生的优秀品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杆。要以教师最崇高的爱去爱每一个学生,时刻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学生的幸福指数。

3.新教师岗前起航培训

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新生力量。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刚刚踏入社会、进入幼儿园这个工作岗位的时期是新教师成长中的最重要的时期。为了使新教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幼儿园,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了解幼儿园的基本常规及各个环节、一日流程的细则,8月30日上午我园组织了新教师岗前起航培训。活动以轻松的团队建设游戏导入,新老师们个个积极参与,氛围轻松愉悦。幼儿园的教研组长从幼儿一日常规活动安排流程、家长工作、如何做好配班工作以及幼儿园规章制度等方面,与新教师们做了一一讲解。期望通过我园系统化的培训工作能够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幼儿园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后备人才。

4.总结反思

8月30日下午,我园开展教师师德教育讨论、交流活动。结合实际,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当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及解决的措施、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等问题。8月31日每位教师结合实际认真撰写了师德培训心得,在不断的感悟中提升师德修养。

5.完善师德档案制度

我们认真整理和保存档案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档案,作为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很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起来看看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欢迎查阅!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

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

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施与爱的阳光雨露,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他们的心田,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二

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把老师比作一棵小草。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不是我的,我决不奢求,是我的,我也不放弃。虽然我活的不算鲜艳,但活着,有自己的颜色,打扮自己,也打扮大地。如果心的世界中只有自己,那就什么都会叹息……

几年前,我报考了水电学校师资班,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知道,一组普通的音符,倘若排列在同一音阶上,就谱写不出优美的曲调,只有处在五线谱的不同位置上,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乐曲。生活也是如此,倘若每一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愿望向社会索取,那么生活的乐章只能是杂乱的,断续的,伟大的事业也只能是沙砾上的大厦,不摧自垮。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真实地感受到――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使我感到高尚。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每当我看到自己与学生们一同成长,就有一种成就感。是的,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有句话说的好,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尤其是在课改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态度去学习,迎接挑战。在工作中,经常向其它教师请教,参加外出培训,以及个人有针对性地学习,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家长满意、学校放心、孩子喜欢的老师。

我时常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为全体教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而喝彩,为学生奇思妙想、色彩缤纷的作品而叹服,更为鸭子口乡的教育事业而祝福。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我们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们的手中埋没。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这里有我的追求,这里有我的爱。让我们守候在那方“黑土地”,用三寸长的“白铧犁”耕耘岁月,让我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三

在20__年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教师也应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为人师表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就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身为教师就应该一切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必须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师德培训的价值重构与实践创新 篇11

师德培训;价值重构;德性关怀;教师幸福;感染力;体验互动模式

G41

A

2095-1183(2016)09-00-04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应该说,作为师德建设重要现实途径的师德培训,目前取得的成效无疑是显著的。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对师德培训价值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思考,部分机构在开展师德培训时,尚存在较大价值争议行为与种种混乱现象。为增强师德培训的实效,必须在师德培训价值、内容以及实践模式等方面展开科学思考与实践创新。

一、价值迷失:传统师德培训的困境

师德培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部分人怀疑目前的师德培训是否还开展得下去。他们提出,师德培训虽然校校搞、年年搞,但师德低下现象依然突出,“禽兽教师”依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师德培训问题重重、很难有成效。我们体会,这恰好说明师德建设不是不重要而是太重要,师德培训不是不要开展而是应大力开展。目前师德培训面临的困境,首先源于长期以来师德培训价值的迷失。

一是过于强调师德为政治服务。道德是提纯社会风习、升华个体生活境界的规范系统。在过去“行政吸纳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心目中的师德,往往呈现出过于强调为政治、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倾向。由此,师德培训也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在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高调指引下,社会伦理文化表现出对教师圣化形象的极大渲染。教师长期以来被隐喻为“春蚕”“红烛”“灵魂工程师”等,被神圣化地供奉于高高的祭坛,教师个体、个性的要素则远远地褪隐于其后。这种情形下,师德培训更多地是强调其社会性价值、政治性价值,而忽视了另一面,即师德修养的个体性价值,忽视了师德对于促进教师职业生活幸福、改良人际关系、提升教师内心修为的重大意义。

二是强调条条框框的内容体系。有一种观点粗暴地认为,讲师德、搞师德培训,再多的柔情蜜意也枉然,当前必须依靠国家、社会与政府的推动,主要通过外在的规范系统,以清晰律令、道德条框、细致要求的方式,向教师全面宣讲国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重规范与要求,同时也给师德划出一些不可触碰的“红线”与“雷区”。惟其如此,广大教师才能遵守执行、改善提高,部分师德低下的教师才能畏惧这些条框、服下这些药方,从而使师德培训达到“教育一批、清理一批”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促使教师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做好人、行好事。

三是流于简单粗暴的运动式培训。就像和尚日日要修行念经,师德本来应该是浸润到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点滴的自思、自省与自为,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师德培训主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上级部门自上而下地开展,随阵阵社会道德建设之风的运行而运动式地铺开。而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单向性的理论宣讲,布道式的内容授受,高大全的榜样示范等等,只会让教师感到这样的培训既遥远又冰冷,无法抵及教师内心的想法与需求,更无法点燃教师内心那团人性之火。上级部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设计的培训,本希望能浇灌出教师的师德之花、师爱之泉,最后却因缺乏教育性而使教师“无感”。

正是上述师德培训价值的迷失,才致使师德培训实践中目标、内容、方式的失当。事实上,唯有以科学的培训价值为前提,才能演绎出生动精彩的培训实践。当前师德培训首要而关键的一环,就是切实反思、科学重构师德培训的价值核心。

二、德性关怀:师德培训的价值重构

我们认为,当前师德培训的价值核心,应该走向以德性关怀为关键词的,重点关注教师德性发展和关怀教师生活幸福的“大师德”。据此,至少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向。

(一)从政治化走向人本化

传统的师德视野中,教师很少敢、能或者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一个教师强调个人需求、个人利益与自我关怀,极有可能被视为境界低下、师德缺乏,有辱“春蚕”“园丁”“工程师”“人生导师”等光荣称号。然而,当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与之相对应,一种“自我渐趋完善,超我适当弱化”的社会心理结构早已形成,人们已不再讳言个人利益,自我意识愈益觉醒,此时,对个人利益、个体发展的关注和追求都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握教师自主发展愿望、个体利益需求来搞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但传统的师德培训恰恰忽视了这一块。政治化倾向严重的价值导向,自然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当前的师德培训,首先要从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转向关心教师自我发展的人本化价值取向,让教师走下祭坛、回归凡间,让教师从僵化的重重隐喻做回一个活生生的人。培训应该定位与着眼于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与生活幸福,以教师的自我实现和终身发展作为价值核心。

(二)从规范伦理走向德性伦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是强调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认为师德培训应该强调从教育现实出发,研究和提出针对教师行为改进提升的普遍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而来约束教师行为。这是现代规范伦理在师德培训中的反映,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伦理选择具有合理性,但理论上的合理性并不能对教师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实践做出全面的解释。诚如有论者提出的,“‘现代性’的规范伦理学——无论其理论的‘可普遍性’程度多么高,其实践的‘普适性’多大——都无法充分料理现代人日益稀罕却又日益复杂的‘私人’道德生活问题”。[1]与之相反,德性伦理将教师德性的养成、美德的培育看成教师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依据此理论视角判断教师的道德价值,就不能简单地考察他是否遵守职业道德,更要看他是否具备这种内心的德性。这种德性,内在于教师个体自身,是一种自身对于教育职业、教育生活的内在体认、信念坚守与自觉践行。可以说,内心具有什么样的德性,自然就会外在地表现出什么样的德行,它比外在强加的种种道德规范对一个人的道德约束更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当前的师德要求,必须从外在的规范转向教师内在的德性。

nlc202309090306

(三)从外在律令走向生活关怀

在政治化和规范伦理的价值视野下,师德培训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外在性要求、律令的方式,向广大教师宣讲国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给教师提出种种硬性要求,注重对教师施加外在影响,强调规范行为的遵循,却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本身。这样的培训观念,也就是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他人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即“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不关心教师现实生活的师德,没有将师德扎根于具体教育教学与生活情境,不关注教师的内心真实需求,缺乏对教师真实生活的关注关怀。研究表明,只有充分考量与顾及每一位行为主体的本身的利益,才是师德建设的关键。[2]当前师德培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外在的规范律令走向对教师的教育生活关怀,从道德规训走向对教师的生活关怀与心性温暖。可以说,师德培训首先是一个暖心工程,培训只有做到了暖人心窝,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教师从抵触、抗拒走向接纳、移情与感染,从而去温暖学生、温暖教育。

三、幸福指向:师德培训的内容创新

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共生性的存在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系统,构成了一个以自我为圆心的多元动态关系圈,师德内容系统也是如此。当前师德培训内容的建构,必须看到以教师为圆心的这种多元动态关系圈的存在,进而实现师德培训课程的转向,由以往那种强调清规戒律、奉献牺牲、鞭笞挞伐型的“小师德”培训,走向一种综合关注教师生存境遇、专业发展、教育幸福的“大师德”培训。

首先,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立足于教师发展,追求一种引导教师走向自我完善的人文关怀。立足于“回到教师发展本身”的师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生命、职业的关怀。生存是教师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首先应满足生存的需要。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其身心承载力是有限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建立在牺牲教师身心健康的代价之上,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如严重消耗透支教师的生理能量)来表达或考量师德。我们尊崇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但绝不能一概提倡以种种牺牲与重重不幸为代价的“悲情式”师德。二是注重教师精神的成长。这是实现教师幸福的更高层次。教育的作用是不断提升人的需求层次,由生存需求向心理需求、伦理需求发展,使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师德培训作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活动的初衷就是引领教师不断实现自我改造完善,过有德性的幸福生活,因而教师精神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总之,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强调教师主体性的回归,引导教师具有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心灵、坚定的信念,从而超越一切世俗功利的束缚,达到真善美的崇高人生境界。[3]

其次,这种“大师德”的培训内容,应着眼于教师与外部世界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关系,引导教师在不同的交往场景中,增进知识、扩展智慧、提升能力、陶冶情感与彰显德性,实现自主发展与生活幸福。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这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侪、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人—人关系”研究视角,师德就是在教师协调种种人际关系时得以体现与实现的。因而,师德培训必须以教师关系圈为基点,整体建构培训内容。“大师德”培训内容,应以这些道德关系的科学结合与合理处理作为培训的起点,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引导教师学会正确判断、选择,在道德冲突中找寻出路,从而形成与学生的热爱关怀关系,与同侪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与学校领导的民主友好关系,与家庭的和谐融洽关系以及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关系等多种和谐道德关系。

四、温暖践行:师德培训的策略选择

目前,人们为提高师德培训有效性而不断探索的具体策略很多,基于个人实践和工作感悟,我们体会,德性关怀型的师德培训策略,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坚持师德培训的核心原则:激发与传递感染力

师德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师培训实践,一种特殊的德性实践活动,它不能仅仅止于道德知识的授受、道德智慧的增进,也不能仅仅满足于道德情感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应该成为一个道德体验、道德践履、实践感悟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师德知、情、意、行综合修炼的过程。这种修炼,必须要靠一种道德实践、道德感染来完成。师德感染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者通过自身的魅力、亲和力使得教师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师德培训,培训者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板起面孔开展道德训诫的样子,这显然是缺乏温度与感染力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真正有感染力的培训者,必须在培训中能够对教师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影响,从而使教师获得不同的情绪和感情体验,并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二是培训过程具有感染力。培训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要增强培训过程的感染力,就必须充分了解教师的道德困境,分析其原因,从而研究教师对师德培训的真实感受、具体要求,按需施教,抓住教师内心德性中最柔软的部分,通过培训唤醒教师对教师事业的那份关乎良知、责任与使命的初心。事实上,从外在的角度强调与施加感染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师德培训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的践行,因此,感染力不止于外在的“输入”,更需要教师内心的点燃、激发、被唤醒以及“输出”。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成为自身道德实践的反思者,因为反思是感染力加速激活的助推器。[4]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师德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践行师德培训新模式:在体验互动中传递温暖

在激发与传递感染力的核心原则指引下,有效的师德培训应该坚持参与性的“体验互动”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提倡在研修主题指导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忙碌起来、动起来,在培训活动中抱团取暖、感受与传递温暖,进而让教师被激起的师德感染力在更大区域内传递,让美善的师德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体验互动式培训主要由创设情境、主体参与、分享交流和反思提升等阶段构成。创设情境需要培训者结合培训课程的具体要求,充分考量教师需求、特点与兴趣,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师乐于参与的教育场境;主体参与强调的是教师应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种种场境之中,将培训活动视作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共同演绎的舞台;分享交流需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做到时刻敞开心扉,在集体、小组、个人分享活动中乐于参与、积极交流,相互碰撞激发,相互传递人性与师德的温暖;反思提升是要求教师做到主动反思反省,通过被唤醒、被点燃,激发其内心的发展与改进动力,并将培训收获贯彻落实到自身特别是自身工作实践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真正的改变,才有真正的培训。

总之,要提高师德培训的实效,当前需要在转变师德培训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立足德性关怀,构建着眼于教师幸福的“大师德”培训内容,让教师在体验互动中感受与传递温暖,在道德实践中激发与传递师德感染力,从而引导教师做温暖的师德实践者。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8(3):19.

[2]赵敏.近30年来我国师德建设伦理学思想的冲突与交融[J].教育研究,2011(2):87-91.

[3]伍叶琴,李森,戴宏才.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 (1):125.

[4]戴双翔.师德培训的核心原则:激发与传递感染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6(3):2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上一篇: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说话_700字_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