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精选10篇)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篇1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麻醉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麻醉的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已扩展到危重病监测、疼痛治疗、急救和心、肺、脑复苏等方面。麻醉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及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患者的整体外科住院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让轮转医生通过培训,使其在麻醉基础知识方面扎实,在基本临床操作方面规范,并掌握基础理论和常用临床麻醉操作技能。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受训者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对接受常见手术和检查的病人实施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护与监测。

二、培训内容:

1、学习麻醉科工作制度:由带教老师介绍麻醉科工作制度、术前访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术后讨论制度、麻醉质量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等各项制度。

2、熟悉手术室、麻醉科环境,科室基本情况介绍包括人员组成及开展的业务介绍,了解麻醉用具的领取、放置的位置,手术室内的麻醉器械物资和药品管理。

3、科室工作流程介绍。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前讨论、麻醉准备、麻醉管理、术后恢复,术后随访、镇痛访视。

4、注意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认识各种麻醉机、监护仪、视频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超声、除颤仪、血液回收机等各种特殊监测与治疗设备,并熟记各种设备的存放位置。

6.学习术前访视相关规定和麻醉前在手术室内应做好的准备。

7.学习科室早交班制度及科室各项专业学习的时间。

8.学习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及神经阻滞,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置管等麻醉操作。

9.学习电子麻醉记录单及相关设备、药品登记的填写。

11.术后随主管医生护送病人回病房或ICU,了解病房布局,了解病人交接事项。

12.培训医生随主管医生进行次日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签麻醉知情同意书,了解术前注意事项。

13.在恢复室学习恢复室的工作内容、气管拔管指针、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处理等。跟随随访麻醉医师或麻醉护士学习麻醉后病人的随访,重点了解有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并及时上报处理。

三、培训考核

通过严格培训,使轮转人员养成良好的自学和独立学习的工作能力,掌握我科相关制度、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规范。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篇2

1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实践内容

1.1 优化教学模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一名合格的麻醉医师, 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 麻醉培训基地围绕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变革[2]。

麻醉住培医师在正式进入培训基地时, 首先会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入科宣教, 使其具有相应的麻醉技能操作及安全管理的能力。进入麻醉基地后, 我们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 将以往以“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即规培的前期, 约6个月的时间采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 剩余的培训时间随机分配带教教师。“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现住培医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在后期的随机分配中又可以借鉴其他带教教师的专业所长及临床工作经验, 进一步保障麻醉的质量安全。

在培训期间, 针对所有住培医师, 每周进行专业理论讲课、临床技能培训和病例讨论。以往, 授课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需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为达到这一目标, 麻醉基地充分应用模拟教学、PBL教学, 并将基于网络资源平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合进去, 充分发挥规培医师的内在驱动力, 创造学习氛围,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除了日常医疗工作外, 通过国家级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规培医师可以参与24小时的值班工作, 协助主治及住院医师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 强化急诊手术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在所有培训内容上, 麻醉基地坚持“规范化”培训原则不动摇。既达到了同质化要求, 同时因为培训标准的统一, 又可以缩小规培医师各自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1.2 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人文教育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 卫生部提出的“强人文, 厚基础, 重技能, 高素质”培养理念越来越受到推崇。麻醉基地将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和评价考核内容之一。患者是医疗过程的主题, 而住培医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医学生, 处于向临床医师过渡阶段, 由于其工作经验缺乏, 以及对医患沟通的生涩和考虑问题单方面等多种因素, 可能会对医疗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以往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与临床实践脱节诸多问题, 麻醉科所面对的手术患者及其特殊性, 均可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人文教育贯穿于医疗过程中, 专业技术能力与非专业技术能力相结合, 既不脱离患者谈医学人文, 又增加了住培医师接触患者的机会, 增进与患者的互动[4], 切实融入到医患关系中去, 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1.3“科教融合”培养策略

根据我国医疗卫生发展之趋势, 科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是培养医疗人才的必经之路。科研与教学是互为依托、互为动力、协同发展的[5]。医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 而是在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麻醉基地提倡的“科教融合”是以学科发展为中心, 建立“科研-教学-学习”的联接体。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在积极参加临床麻醉培训之外, 还需要参加科研与临床教学工作, 既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 又建立了活跃的学术思想, 使受训医师从中受益。

“科教融合”策略是麻醉基地的教学实践与创新, 以研究型教学为抓手, 引导学生去辨析、发现、求证和创新。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 以科研项目建立教学实训平台,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运用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1.4“质”“量”并重的考核评价系统

我国现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未对不同教育层次的住院医师采用个体化的培训方案。麻醉基地常见的有本科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学位研究生、以及“四证合一”规培研究生。其专业背景和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 麻醉基地在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时, 充分考虑到培训医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 以及培训基地各科室的特点, 取长补短, 强化训练, 最大程度地提高培训效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培训细则, 严格按照对受训医师的培训要求, 实施考核打分和综合评定。规培医师不仅要切实参与到日常的麻醉工作中, 达到已定的临床实践例数, 更要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这一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实施, 是通过结构式表格项目进行评分[6], 并及时反馈给受训医师以及带教教师, 起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存在的问题

2.1 带教工作不规范

带教工作不规范也是目前规培期间存在的现象, 教师未经过正规培训以及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 知识结构和个人临床经验的差异, 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规范化的培训无法保证。

2.2 师资队伍人员短缺

在麻醉科规培基地, 所有具有规培资质的带教教师均由主治及以上级别的医师承担。一方面由于麻醉科日常手术量较大且急诊、病情疑难危重患者较多, 规培带教教师负责的临床任务较多, 加之科研、教学、值班和外派学习任务重, 因此, 规培带教教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 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的临床带教, 规培医师的质量将会受影响。另一方面, 许多带教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 业务素质高, 但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尚缺乏认识, 师资培训不完善, 科室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所欠缺, 导致师资力量不够坚实。

3 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策

3.1 加强师资培养, 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为保证每位住培医师得到同质化的培训, 前提是统一制定麻醉学住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评价标准, 定期进行评估与检查,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7]。加强师资建设, 对带教教师定期进行岗前、岗中培训, 鼓励和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教学实践。采纳现代化教学理念,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整合理念, 以及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融合进去[8], 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3.2 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进入麻醉科规培基地的规培医师的实际情况细化考核内容。不仅有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而且会有非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通过床旁教学, 将规培医师带入真实的临床医疗工作环境, 丰富考核内容, 提高考核的真实性。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定性、定量的划分。不但是针对规培医师, 而且针对规培带教的教师,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双方的考核[9], 相互印证是否有所从事工作的胜任力, 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 确保培养质量。

3.3 建立完善的电子化规培档案

完善的电子化培训档案不仅有利于方便查询规培医师的个人资料, 而且有利于及时掌握培训进度和质量控制, 对规培结束后各项数据的统计提供了灵活、方便、快捷的参考, 提高了规培过程考核的合理性和规范性[10]。

4 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基础, 逐步建立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制度

麻醉科规培基地在临床规培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不断总结带教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规培带教模式, 不拘泥于形式,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每年麻醉规培基地出站考核的通过率约为97%, 不合格的规培人员将会进行强化规培, 延长规培时间, 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为全疆各地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2016年1月11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力争到2020年, 在全国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麻醉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专科医师培训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只有打好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 才能创建出更完善的培训体系, 向专科医师培训迈进, 以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需要, 打造出全球化和国际化医学人才。

5 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构成部分的关键, 涉及到我国医疗梯队建设的总体水平, 是保障临床各项医疗工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是保障麻醉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是学科长久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化需求的保障。即使在麻醉规培基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但目前已取得的初步成绩和探索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将麻醉规培基地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及不足与其他医院及基地进行分享与交流, 以便进一步的促进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舒雅, 古丽巴努木·胡西塔尔, 姚华, 等.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病案, 2015 (12) :85-89, 2.

[2]李永华, 郑栋煜, 陈巍, 等.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5 (4) :34-35.

[3]J Hosp Med.In reference to The effect of a rapid response team onresident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 and autonomy[J].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15, 10 (6) :418.

[4]刘娜, 何静, 张楠, 等.学生患者互动模式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 (05) :110-111.

[5]周光礼, 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8) :15-23.

[6]王悦华, 郑亚民, 赵菁, 等.基于临床决策思维模式设计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内容[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7) :173-175.

[7]EpidemiolPrev.The key role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resident education for future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J].Epidemiologia E Prevenzione, 2014, 38 (6Suppl 2) :115-119.

[8]高思佳, 宋春梅, 张玉洁, 等.教学医院临床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 12 (3) :302-304.

[9]HSS J.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 in resident and fellowship education[J].HSS Journal, 2014, 10 (3) :225-229.

谈麻醉科住院医师培养带教的体会 篇3

麻醉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一、制度的设计是保证培训工作有效推进的关键

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麻醉学医师培训已经形成了十分规范且完善的培训体系,相关的规章政策也十分完备。具体的培训环节以及培训方法都有明显的条文依据。相比于先进我国,我国的麻醉科学住院医师的培训体系还不够规范,具体的培训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培训对象的资格认定、培训考核、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设计要以完善相关政策为目的,对不同培训部门的职责进行说明,形成有效的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体系,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带教教师的自身建设是规范化培训的基础

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带教能力以及带教意识对带教培训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水平、高能力的带教队伍是落实培训制度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

麻醉科带教医师除了本身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和医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带教医师要从职业精神、培训策略、规范教学等方面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技巧,增强教学组织能力。

带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性作用,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会对住院医师的学习成果和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带都教师自身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住院医师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另外,带教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术一定要能够满足住院医师的学习需求,能够对住院医师进行现场的操作指导,尽量在短时间内使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带教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也要有高尚的师德和医德,临床工作要以患者为中心,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一言一行中为受训医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医学研究、临床总结以及处理病情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地体现出求实精神,崇尚真理,使每一位受训医师都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改进带教方法

临床麻醉工作具有实践性强、风险高、操作多等特点,培训工作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有其十分鲜明的特点。临床麻醉学的教学工作十分注重麻醉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麻醉设备的操作方法。带教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形象生动地描述具体的操作步骤,确保受教医师都能够正确地掌握和理解临床麻醉实践操作的思路和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当前麻醉科住院医师带教工作常用的培训手段,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结合投影仪、摄影机、数码照相机等外部设备将动画、图画、声音等信息资源作用教学资源,调动受训医师的视听器官,增加直观经验。例如,通过深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视频资料,提升受训医师的直观认识,直接将操作要点呈现出来,加强了学员对重点技能和重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四)模拟演示、训练及临床教学示范

临床麻醉工作操作性比较强,涉及到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以及气管插管等创伤性操作,这些操作技术都需要麻醉科住院医师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医师操作技能培训和伦理道德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具体现在活体实习性操作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之间的冲突。另外,气管插管以及心肺复苏等高危性操作也不允许在非必要情况下进行。这就需要引入高端模拟系统,使受训医师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高危险性的麻醉学临床技能训练,医疗模拟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可以无限次为受训医师提供练习机会,严格规范学员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

在进行培训工作之前,带教医师需要根据学员的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督促受训医师及时掌握操作要领。带都教师需要先为学员亲自示范,操作手法一定要心可能快速并且熟练,这对于树立学员的学习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排除学员的畏惧情绪;带教教师要细致、耐心地将操作要领详细阐述给学员,手把手示范,一旦发现学员在操作中存在不准确或不规范的情况,需要立即作出改正,明确告知错误的操作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规范的引导学员操作手段的正确性。

(五)一对一的教学制度

为了给学员打好理论基础,在学员接受培训的前半年要采取一对一的带教制度,半年后的教学任务可以由其他带教医师轮换来负责完成。通过一对一的培训,带教医师可以进一步接近与学员的距离,系统、全面地了解学员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针对学员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方便带教医师加强在操作细节方面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员在操作细节方面的准确性。一对一带教模式提升了受训医师的归属感,与带教教师近距离接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所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也更有针对性;带教教师与受训医师一同负责临床麻醉的操作工作,既可以保证对患者负责也可以让受训医师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督促学员在受训初期就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加强对住院医师的管理对保证规范化培训质量至关重要

(一)注重对住院医师的引导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当前麻醉科住院医师普遍存在缺乏职业专注度和奉献精神的问题,需要带教教学重视医德方面的教育。另外,麻醉科医师对其他科目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带教教师需要加强学员理论知识的横向联系能力,以麻醉学为中心,结合其他方面的专业理论,优化学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医疗行为

住院医师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麻醉工作制度及科室医疗质量考评细则;熟悉医院、科室规章制度;学习科室日常工作规范,包括术前及术后访视、麻醉预案、麻醉前准备等各项规范及麻醉单记录标准;掌握麻醉医疗操作常规及基本操作规范。

(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麻醉科的工作需要具备内科的基础知识、外科的相关领域及掌握生理、病理生理、解剖、药理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带教教师要对受训医师进行临床麻醉各项操作技术和各项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临床麻醉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曹苏,高永涛.循证医学理论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培养带教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8,(20):143-144.

[2]刘丹彦,袁保红.麻麻醉学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经验与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72-173.

[3]陈延英.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5,(14):121-122.

[4]蒋珏,姜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重视医教研的全面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4,(10):138-139.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篇4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4分)

1.慢性支气管炎的体征,下述选项中错误的是:()A.早期可无异常体征

B.急性发作期常有散在干湿啰音 C.啰音多变,易变

D.常在背部出现固定性啰音

E.可有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2.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A.反复发作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B.反复发作吸气性呼吸困难 C.反复发作混合性呼吸困难

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E.肺部有较多的喘鸣伴肺底部湿啰音

3.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措施中,一般不采用的一项是:()A.静脉滴注氨茶碱

B.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C.氧气吸入

D.注射强心剂

E.静脉补充液体 4.下列因素中,与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交感神经在支气管中分布少

B.肾上腺素能β受体功能低下

C.三磷酸腺苷增多

D.环磷酸腺苷增多

E.迷走神经兴奋 5.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时,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类型是:()A.低钠血症

B.高钾、低氯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钾、低氯血症

E.高氯血症

6.患者,女性,18岁,既往健康,生气后突然感呼吸困难并恐惧,哭泣,四肢麻木,头晕,发病30min动脉血气分析:PaO212.8kPa(96mmHg),PaCO22.6kPa(20mmHg),pH7.62,可能性最大的病因是:()A.自发性气胸

B.肺梗死

C.支气管哮喘发作

D.过度通气

E.急性喉炎 7.早期慢性支气管炎肺部X线表现是:()A.无特殊征象

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C.肺野透亮度增加

D.膈肌下降

E.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 8.女性,50岁,有糖尿病,低热、咳嗽呕吐。胸片示右下叶背段3cm大小空洞,内壁光整,周围有斑点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A.肺不张

B.肺癌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继发型肺结核

E.肺囊肿

9.老年男性。咳嗽、咳痰20余年,气喘10年,3天前感冒后痰多伴气喘。查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少许湿啰音及哮鸣音,血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粗乱,散在小点片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A.支气管哮喘发作

B.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C.肺结核继发感染

D.阻塞性肺炎

E.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10.对哮喘重度发作处理错误的是:()A.氧疗

B.静脉用糖皮质激素 C.静脉用氨茶碱

D.控制补液量

11.男性,50岁。突然发冷、发热,咳嗽,脓性痰,黏稠带血,白细胞:18×109/L,青霉素治疗无效,胸部X线所见右上肺大片实变影,叶间隙下坠。诊断可能为:()A.肺炎球菌性肺炎

B.克雷白杆菌肺炎

C.葡萄球菌性肺炎

D.肺结核

E.渗出性胸膜炎 12.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结核菌素试验要在24h内判断

B.结核菌素试验要在20min内判断

C.经48h测量皮肤硬块直径5mm为阳性

D.经24h测量皮肤硬块直径5mm为阳性 E.结核菌素试验要在48~72h内判断 13.军团菌肺炎抗菌治疗首选:()A.红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

D.先锋霉素

E.氧氟沙星 14.确定患者有无呼吸衰竭,下列指标中最有意义的是:()A.血气分析

B.发绀

C.神志变化

D.呼吸困难

E.多汗

15.对于慢性呼吸衰竭,下列有关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A.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B.积极控制感染

C.持续低流量给氧

D.补充血容量

E.增加通气量 16.患者,男性,60岁,刺激性咳嗽伴胸闷,胸片提示右侧肺门影增大,为确定诊断,最适宜的检查是:()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胸部CT C.肺穿刺活检

D.支气管造影

E.痰脱落细胞检查 17.下列措施中,最适用于缓解期慢支的治疗的是:()A.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B.氧疗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C.增强体质、免疫治疗和呼吸体操

D.解痉、平喘的药物

E.祛痰、止咳的药物 18.急性肺脓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咳嗽、咯血

B.急起胃寒、发热

C.剧烈胸痛

D.干湿性啰音

E.咯大量脓臭痰 19.与速发型哮喘反应关系最密切的炎症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E.淋巴细胞 20.支原体肺炎自行消散的时间为:()A.7~10天

B.3~4周

C.11~20天

D.2~3天

E.3~5天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1.试述ARDS的诊断要点。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篇5

2015年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

主讲人:郑升法 时间:2015.9.15 内容:职业道德教育:讲解医务人员应遵循的医德规范、医院行风建设的有关规定等、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教育,使每位学员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尤其点学习,以此规范学员执业行为.介绍麻醉科及相关科室情况,熟悉麻醉科和手术室环境、工作性质,特点及要求.介绍科麻醉科人员结构,工作量,工作范围.学习科室各项制度学习培训医师守则:管理制度,工作报制度,作息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等各项基本制度和学员守则,使每位学员对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有个大概了解,并将各种制度和守则以小册子形式发给每位学员,以使其在以后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便于遵照执行.介绍培训期间的整体安排,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医疗安全教育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使医师在进入临床工作后,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日常考勤管理学员培训期间必须尊守我院和我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学员守则.学员除了参加日常临床工作外,必须参加培训医师理论课的学习,病例讨论、加读书报告和科研讨论、不得无故缺席.建立学员考勤簿并由专人考勤登记,由考勤人员,指导教师逐项签字,基地主任审核并签字,每月上报医务处.学员每年工作和学习时间应为240天.因事假,病假及其它原因而请假>15天,需在次年内补足.请假≤3天,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指导教师和基地主任同意签字后生效,并交专人在考勤上登记>3天,还需要由医务处同意签字后生效.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3天者、应及时报告医务处;未办理请假手续离开医院超过5天者、视情节及原因给予包括终止培训等处罚.择期休假者须提前提出申请,获同意后方可休假;工作安排后或临时请假者、需有特殊原因;病假应在我院就诊后由经治医师出具证明.

麻醉科住院医师职责 篇6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的日常麻醉工作,部分承担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

2、麻醉前访视病人,参加术前讨论,确定麻醉方案和麻醉前用药,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

3、麻醉中认真仔细地进行麻醉操作,经常检查输血、输液和用药情况,加强术中监测,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遇到意外异常变化,要积极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与手术者共同研究和处理病情;

4、手术后要亲自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ICU),并向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交待病情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及时进行随访。上述交班情况和随访情况要记人麻醉记录单。及时完成麻醉小结;

5、遇有疑难病例或技术问题不能单独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6、参加科研和教学,积极开展临床麻醉的研究,参加培训进修、实习人员;

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值班期间不准脱岗,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8、参加麻醉恢复室、ICU、疼痛治疗工作;

9、实行24小时工作负责制。

10、协助各科抢救危重病人。

麻醉科工作制度与工作职责

第一节 各级人员职责

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负责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及时传达贯彻院长布署的医疗和行政任务;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协调配合,完成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加强监测治疗与复苏等任务;

4、领导本科医师做好麻醉工作,参加疑难危重病例的术前讨论,对手术准备和麻醉选择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亲自参加麻醉实施;

5、负责本科医师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并提出转正、定科、晋升、考核、奖惩的具体意见。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6、组织全科医师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搞好资料积累,完成科研任务;

7、领导全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杜绝医疗事故差错发生;

8、确定本科人员轮转、值班、会诊、出诊、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等事宜,做好麻醉科与手术室的工作协调,共同完成科室工作;

9、审签本科物品、器材,申请领导报销,检查使用和保管情况;

注:副主任及麻醉科秘书协助科主任完成以上工作。

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参加、指导急、危、重和疑难病人的抢救处臵工作,担负院内外特殊病例和疑难病例的会诊任务;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参加、指导疑难病例术前讨论,对手术准备和麻醉方案提出意见并作出决定,必要时亲自参加麻醉操作。

4、指导科室的业务学习和“三基”培训。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吸取最新科研成果,引进最新技术,根据本科情况与条件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

5、担任教学及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6、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医疗操作规程。副主任医师职责可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指导本科住院医师、进修和实习医师施行麻醉;

2、担任疑难病列的麻醉处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承担院内会诊;

3、其它职责与住院医师同。

总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直接领导下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管理科室的临床麻醉工作,协助科主任处理科室的日常行政事务;

2、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的分工,贯彻执行临床麻醉工作程序,负责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督促、检查;

3、协助科主任,按本科计划安排本科医师轮转、日常排班、值班、会诊,出诊等事宜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4、主持晨会,并协助科主任召开科务会和组织实施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和差错事故等讨论会,并做好文字记录;

5、负责院内会诊和安排手术的麻醉,对手术病人进行麻醉前访视、会诊,直接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麻醉处理,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6、主持麻醉记录单归档和书写质量的督促检查,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指标统计报表;

7、协助科主任制订科室工作计划、阶段小结和年终总结,并负责做好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

8、协助科主任调配临时性工作,安排指令性任务。

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的日常麻醉工作,部分承担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

2、麻醉前访视病人,参加术前讨论,确定麻醉方案和麻醉前用药,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

3、麻醉中认真仔细地进行麻醉操作,经常检查输血、输液和用药情况,加强术中监测,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遇到意外异常变化,要积极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与手术者共同研究和处理病情;

4、手术后要亲自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ICU),并向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交待病情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及时进行随访。上述交班情况和随访情况要记人麻醉记录单。及时完成麻醉小结;

5、遇有疑难病例或技术问题不能单独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6、参加科研和教学,积极开展临床麻醉的研究,参加培训进修、实习人员;

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值班期间不准脱岗,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8、参加麻醉恢复室、ICU、疼痛治疗工作;

9、实行24小时工作负责制。

10、协助各科抢救危重病人。

助理医师职责

1、在住院医师指导下,参加麻醉工作;

2、协助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麻醉工作;

3、负责麻醉后登记、统计工作;

麻醉护士职责

1、麻醉恢复室和 ICU病人的监测护理工作;

2、从事麻醉准备室工作;

3、负责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

4、负责麻醉文书、资料的保管工作;

5、负责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和麻醉后的物品整理和消毒。

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1、负责麻醉科、手术室内所有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2、每天手术开始前对主要监护和麻醉设备例行检查;

3、每周对大型仪器进行保养一次。

第二节 工作制度

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其医德规范如下: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 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麻醉科的重要标准。

岗位责任制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麻醉器械、用具和药品;

2、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麻醉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

4、麻醉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麻醉管理,如突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

6、麻醉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

7、写好麻醉小结及随访记录。

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1、麻醉前一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麻 醉前访视小结,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

2、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

3、在麻醉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

4、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

5、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

6、完成病人或家属在麻醉协议书上的签字手续;

7、对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必要时协助手术医师进行围手术期的治疗。

室内质控制度

1、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生命的质控制度;

2、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或结合典型病例、差错事故等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3、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质量保证。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

4、按照麻醉质控要求,每月进行麻醉质量统计、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5、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抓紧时间调查、处理、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除在科室及时贯彻执行外,并向医务处报告。真正做到问题已调查清楚,当事人已接受教训,整改措施已完全落实,思想认识已得到提高;

6、提高麻醉前小结和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7、科室成立室内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按照质控标准,完成质量监控任务,并将麻醉质量管理作为奖金分配的重要指标。

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经常开展安全医疗教育,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处理;

2、按照各级医师职责和实际业务技术能力,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

3、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的病情判断,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器具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4、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 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5、严格查对制度。麻醉期间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要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最易搞错的相似药物或相似安瓿。用过的安瓿等应保留到病人出手术室后丢弃,以便复查;

6、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严防起火爆炸,各种麻醉气体钢瓶颜色要标志醒目;

7、没有麻醉机设备,严禁开展手术的麻醉工作,施行椎管内麻醉必须能掌握气管插管术。上岗工作不到一年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者不能独立担任主麻;严禁没有学历、非麻醉专业医师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麻醉工作,不允许一位麻醉医师同时实施两台手术的麻醉;

8、新技术的开展,新方法的使用和新药品的引进,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经医院批准,并按照认真讨论后的预定方案实施;

9、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接班不到,当班不走”,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全麻、病情危急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时一律不准交班,要协同处理。交班内容包括病人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10、围麻醉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采取处理措施,医疗事故、医疗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进行全科讨论,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医疗事故、严重差错 须向医务处报告。

药品管理制度

1、麻醉用药均凭处方领取,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医师书写处方,专人统一领取;

2、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管理办法,定期清点,保证供应;

3、麻醉药品哌替啶、吗啡、芬太尼等应严格管理制度,各级医师必须坚持医疗原则,正确合理使用,凡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人或自己骗取、滥用麻醉药品,其直接责任者由医院予以行政处罚;

4、使用药品时应注意检查,做到过期药品不用、标签丢失不用,瓶盖松动不用,说明不详不用,变质混浊不用,安瓿破损不用,名称模糊不用,确保用药安全,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

1、麻醉后病人随访三天,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

2、每次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发现不良情况应继续随访;

3、遇有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病房主管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且随访至病情痊愈。

4、如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等,应分析病情,协同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讨论并向医务处报告;

5、每例麻醉病人,均要认真总结,要有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完整记录,以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

会诊制度

1、院内会诊主要涉及麻醉处理、急救与复苏、呼吸管理、重症监测、休克抢救和麻醉与疼痛治疗等,由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负责,必要时请示科主任或主任医师;

2、急会诊由总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负责,有困难请示上级医师;

3、院外会诊须经医务处同意,方可派出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

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各手术间的麻醉用具管理由当日在该手术间实施麻醉者负责并实行上岗、下岗后的检查核对工作,如有丢失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处理或补充;

2、贵重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维修和校准仪表数据,并详细登记和建档;

3、麻醉机用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螺纹管、呼吸囊,彻底用清水冲洗后晾干,特殊感染应按特殊 感染的常规处臵。

麻醉用具消毒制度

1、麻醉咽喉镜、气管导管等清洗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或浸泡于2%戌二醛溶液6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螺纹管、呼吸囊等用清水冲洗后挂在麻醉机上晾干,紫外线清毒房间时一并消毒;

3、注射器、输液器、硬膜外导管、牙垫、通气道等推广一次性用品;

4、推广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用后销毁。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用后销毁。

麻醉协议书签字制度

1、麻醉协议书签字制度对提高麻醉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麻醉前一天访视病人,向病人或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前准备、麻醉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与处理对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完成在麻醉协议书上签字,包括病人或家属和麻醉医师都签字;

3、麻醉协议书的内容必须详细,包括麻醉意外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

4、麻醉协议书为医患之间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归档。麻醉科宣传栏制度

1、为使病人及家属了解麻醉的程序、工作范围及性质等标于卫生宣传栏。

2、科室介绍、医师介绍、麻醉程序、工作范围、并发症及术后镇痛等。

第三节 临床麻醉工作程序

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2、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工作常规、麻醉前病房工作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麻醉前工作常规

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麻醉前病房工作:

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阅读所有的检 查单,对病人的心肺功能和麻醉危险性作出评价。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麻醉前病人的准备:

术前禁食6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时,人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臵胃管等。

3、麻醉医师于麻醉开始前再一次检查麻醉器械、药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麻醉意外,并做好预防和抢救准备工作,严格按麻醉运转原则选择麻醉方法,并按计划方案施行麻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副损伤。麻醉期间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理指标,详细填写麻醉记录,负责输血、补液和有关药物应用。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并请示上级医师。术毕病人完全苏醒和生命体征稳定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护送途中要确保生命体征平稳,与值班医师或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并予以记录。

大手术、危重疑难病人或特殊麻醉应配备主、副两位医师,并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主麻医师职责:

负责麻醉实施,应直接对病人负责。对病情全面了解并制订麻醉方案,选择何种麻醉方法、药品、器械,在麻醉过程中全面了解手术进程并积极配合。密切观察病人术中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应急措施上和预防上提出主导意 见,与副麻互相协作进行处理。全麻醉过程中不得换班,做到自始至终。

副麻医师职责:

当好主麻醉医师助手。在主麻指导下做好配合下作,按照主麻意见主动协助麻醉的实施。担任一部分病情观察与监测工作,必要时与巡回护士配合进行治疗急救工作。负责麻醉记录。协助进行麻醉前准备和麻醉用具消毒清理工作。

4、术后随访病人72小时,检查有无并发症、后遗症,如有并应作相应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其随访情况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5、麻醉小结应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其规范要求应包括:(1)麻醉前用药效果;(2)麻醉诱导及麻醉操作过程情况:(3)麻醉维持和手术经过,如止痛效果、肌松情况、麻醉深浅表现,呼吸循环反应和失血输血等;(4)麻醉结束时情况,如苏醒程度、呼吸道通畅否、循环功能、神经反射、神经阻滞平面和足趾活动等;(5)麻醉和手术时出何种意外,包括原因、处理措施和效果,有何经验教训;(6)术后随访结果的记录。

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保证麻醉工作的惯性运转,在工作程序中与手术医师既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又有密切的互相配合,遇有病情变化或意外 情况时要全力以赴,共同协作,使手术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

第四节 麻醉分级操作规定

一、助理医师

在各级医师指导下担任一定范围的麻醉工作,如神经阻滞麻醉(包括臂丛、腰丛、颈丛),部分推管内麻醉(包括腰麻、骶管、胸腰段硬膜外麻醉),部分全身麻醉(包括普外、妇产、泌尿、骨、耳鼻喉、口腔、整形等科手术的各种全身麻醉法)和气管插管术。

二、低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内)

独立或指导助理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掌握术中常规监测技术以及输血补液。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三、高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上)除低年住院医师的内容外,逐步掌握高位硬膜外麻醉,部分开胸手术的麻醉(包括食管、纵隔、肺的手术),脑外科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手术的麻醉。部分特殊病例的麻醉(如柯兴氏综合征、胰岛细胞瘤等),支气管及双腔管插管技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操作部分心脏手术麻醉、低温麻醉、控制性低血压麻醉。熟悉术中各种监护技术,掌握心、肺、脑复苏术。

四、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是手术麻醉的中坚力量,如人员编排合理,应采用主治医师负责制度,指导助理医师及住院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独立操作病危、疑难病例的麻醉。掌握各种特殊病例的麻醉(如嗜铬细胞瘤、肾移植术等),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掌握术中各种监护技术,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

五、正、副主任医师

指导各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例的麻醉及解决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开展有关麻醉的新方法及新技术。

第五节 信息管理

1、对全科的麻醉资料图书实行专人负责和集中统一管理;

2、资料图书存放在资料柜或档案柜内,定期检查核对;

3、编制资料图书目录、索引或卷袋,也可汇集装订成册,为科室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4、严格执行借阅登记手续,本人签字,阅后退还时要办理注销手续;

5、资料图书主要包括:(1)麻醉记录单是最重要的医疗档案,也是宝贵的科教原始记录;(2)全年麻醉种类统计、医疗缺陷、失误和麻醉并发症登记、麻醉分类登记、麻醉交 班记录等;(3)论文登记、学术活动登记、科研成果登记等:(4)继续医学教育登记、麻醉学习班和进修医师档案等;(5)年终总结、阶段工作小结;(6)麻醉专业书、麻醉工具书、麻醉参考资料和麻醉学术会议资料等;(7)仪器设备使用手册和说明书等。

ICU轮转护士培训方法 篇7

1 培训对象与特点

1.1 对象

培训护士30名,年龄:25~30岁20名,31~35岁10名;学历:中专8名,大专14名,本科8名;工作年限:5~10年25名,11~15年5名;职称:护士20名,护师10名;编制:正式在编10名,聘用20名。

1.2 轮转护士的特点

ICU实行全封闭式的管理,轮转护士会产生一种陌生、神秘的心理,尤其是无ICU实习经验的轮转护士。我院ICU实行责任制与功能制相结合的排班模式,实行8小时工作制,许多轮转护士不适应这种排班模式。ICU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轮转护士工作时间短,对ICU危重患者多、护理技术操作多、精密仪器使用多、工作紧张及强度大等情况认识不足。面对ICU患者身上留置多种不同的管道,轮转护士显得无从下手,尤其是内科轮转护士。ICU护理工作突变性、随机性强,轮转护士临床经验尚不丰富,未具备强而快速的反应和应变能力。另外,ICU仪器设备多,监护设备使用率高,出现故障多,治疗设备技术含量高。综合以上情况,轮转护士在轮转期间容易出现消极现象。

2 方法

2.1 前期准备

2.1.1 制订《ICU轮转护士带教手册》在ICU被定为临床护理教学基地后,针对轮转护士年龄和工作年限、学历的不同和在轮转期间共同的心理特点,护士长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了《ICU轮转护士带教手册》,内容包括:(1)ICU管理规定;(2)ICU培训内容;(3)培训管理。

2.1.2 成立培训小组

组织全科人员在接受过ICU专科培训的主管护师中评选1名教学教师和4名带教教师,教学教师负责安排轮转护士的理论授课、操作培训和考核,带教教师负责一对一的临床带教。

2.2 培训与考核方式

2.2.1 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入ICU的第一天,护士长集中进行ICU环境和各种设备介绍、ICU体制与管理、工作流程、ICU护理常规、消毒隔离制度等方面的培训,每周进行一次理论授课或操作培训,每月进行两次护理教学查房。根据每名护士的班次和工作经历随机进行培训,如外科护士加强引流管护理培训,内科护士加强心电图知识的培训等。

2.2.2将考核分为个人总结、科室考核和护理部考核个人每个月写工作总结,科室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结束时由个人写出轮转自我评价,带教教师及护士长写评语及总评。护理部统一召开座谈会,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后发结业证,才能聘升高一级职称。

2.3 培训形式

(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学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带教教师的特长合理安排授课。(2)操作培训采用现场模拟和真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3)教学查房选择典型病例,采用提问式和互动式方法,通过查房使参加人员既要掌握护理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病理生理知识。(4)对于一些疑难的专科知识请医生进行授课,如呼吸机使用、心电图知识和气管插管等。(5)临床带教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方式,轮流跟班学习,要求教师“放手不放眼”。

2.4 培训内容

2.4.1 第一个月重在基础

危重患者的评估、Glasgow评分、镇静评分、压疮评分的使用;急救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危重患者特护记录单的书写;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吸痰、鼻饲、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洗头、擦身;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动脉采血、血气分析值分析;ICU氧疗方法;ICU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2.4.2 第二个月重在提高

紧急情况的处理:心肺复苏、电除颤、各种开放气道技术、静脉通路的建立;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机的使用、正确识别异常心电图;能够进行中心静脉压、有创血压监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使用及参数调节、报警处理;掌握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2.4.3 第三个月重在专科知识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输注与管理;掌握危重患者抢救配合技术;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2.4.4 加强心理素质和慎独素质针对ICU工作环境、患者病情及轮转护士的心理特点,要求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利用学习时间了解护士的心理变化,加强慎独素质和主人翁意识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3个月的培训与考核,30名护士均顺利通过轮转考核,理论考核成绩(85.00±8.60)分,操作考核成绩(90.45±5.85)分。进入临床科室工作后,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得以提高。

4 讨论

4.1 提高了轮训护士重症监护理论知识水平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受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总体分析和认识能力,也适合当今循证护理的需要[2]。从培训对象可以看出,轮训护士大部分是年轻护士,所在科室的专业不同,重症监护理论基础薄弱。通过ICU轮训,可以提高轮训护士重症监护理论知识的水平,加强年轻护士学习专科理论的自觉性。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轮训者掌握了大量的重症监护理论知识,病情观察能力得到提升。

4.2 提高了轮训护士的急救技能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3]。参加培训的护士逐渐成长为各科室骨干力量,培训前使用抢救仪器及护理危重患者的机会少,而作为护理骨干,除掌握常规护理技术和本专科特色护理技能外,还需要掌握重症监护理论和技术,及时处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紧急、突发事件。

4.3 提高了ICU的护理质量

ICU的特点是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基础护理任务繁重,新技术、新疗法多,也是全院最累、最忙的科室,有了这些轮转培训护士的加入,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补充了护理人力资源,解决了ICU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ICU的工作压力。面对全院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受训人员,ICU护士有了压力和动力,各级护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也普遍得到了增强,使他们认识到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创新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体现ICU整体护理水平。

ICU是危重患者、先进医疗设备和急救技术密集的特殊单元[4]。我院将ICU设为临床护理教学基地,将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实现了护理部的预期目标,由于把ICU业务培训与护士晋升职称挂钩,产生了有效竞争。通过在ICU培训,护士熟悉了ICU的工作环境,了解了医院常用的急救设备,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术,提高了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了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ICU轮转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 制订培训计划,对于拟聘升高一级职称的护士在ICU培训3个月,实行轮流带教,采取参与式教学、医护配合式教学、双向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结果 经过3个月的培训与考核,30名拟聘升高一级职称的护士均顺利通过轮转考核,理论考核成绩(85.00±8.60)分,操作考核成绩(90.45±5.85)分。结论 ICU轮转护士培训能提高年轻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能提高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ICU,轮转护士,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史维君,顾志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65-368.

[2]白永菊,付燕.ICU进修护士的带教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27-428.

[3]陈莉萍.护士实行ICU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36-137.

急诊轮转护士培训计划 篇8

轮转阶段是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科轮转护士的带教,全面提高轮转护士的带教质量,丰富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其应急能力,使她们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了解专科特点,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现特制定我科的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如下:

一 我科轮转护士总带教李颖,全面负责轮转护士的带教安排与考核。二 建立“轮转护士管理记录本”,记录每批轮转护士的个人信息、授课记录、考核记录及出入科座谈会内容。

三 轮转期间要求参加科室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轮转护士在我科轮转时间为一个月,根据轮转时间并结合我科特点制定详细的各周带教计划: 第一周

1介绍我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并由护士长或总带教召开入科座谈会,了解各轮转护士相关信息及其需求

2介绍在我科所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内容、考核项目及安排

3了解急诊设施、工作内容和特点、急救技术、急救车和抢救药品 的使用、急诊病人就诊流程。

(1)专人带教,介绍急诊环境、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性质、工作重点,及各班流程,熟悉各班职责,尽快适应急诊的工作环境,进入急诊护士角色。并强调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2)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讲解注射法、常用皮试液的配制、结果判断;示范操作无菌技术,吸氧,吸痰

2、讲解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流程。

(3)抢救仪器示范操作;讲解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电除颤仪,电动洗胃机,呼吸机,心肺复苏机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掌握心肺复苏,每周必须掌握2种抢救仪器的使用

(4)充实内外、妇儿各科专科知识,熟悉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体征 第二周

1介绍急诊日志,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及留观病历的规范书写;

2要求掌握急救药品的剂量、使用方法、副作用;如心三联、呼二联、甘露醇、地西泮、西地兰、50%葡萄糖、硝普钠、解磷定。3熟悉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抢救费用的收取。学会填写各种入院登记。

5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症状,如何通过辅助检查如血、尿、粪三大常规行鉴别诊断,正确分诊;

6掌握沟通技巧,主动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尤其是有纠纷隐患时,如何适时化解。7跟随老师接诊病人,经过评估分诊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病人急诊就诊期间的整个护理活动,包括协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护送病人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抢救等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急诊工作流程,重点了解急诊就诊各环节的衔接,如何为病人营造无缝隙服务。通过对病人的全程服务,将病人的实际情况与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三周

1掌握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多发伤、心梗、心衰等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与心肺复苏规范操作、有效指征。在参与抢救工作中学会危重病人观察的重点内容,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

2培养急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应变能力;能说出停水、停电、停气,火灾的应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3 常见病、多发病分诊独立完成。

4了解轮转护士目前需要知道的哪些知识,并进行相应带教调整。

第四周

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外,对专科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注重心理素质提高,除继续巩固已学的知识外,更要用整体观点来完成工作 安排轮转生给新来的实习生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物品排放的位置。挑选自己最为擅长的护理常规或急救技术,给大家展示。2 带教老师抽查,理论及操作

3用幻灯片形式展示护理查房(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科室进行专题讲座 4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培训工作。5自我鉴定

6出科考核

护士轮转培训制度 篇9

生效日期:2008年4月21日 修订日期:2011年8月1日

一、培训对象:护理专业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及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二、培训目标:临床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或低年资主管护师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工作。

(三)熟悉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常见病的护理及一般急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四)了解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包括个案护理分析、临床经验总结)撰写的基本方法。

(五)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熟记本专业的外语词汇。

三、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素质、医德医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及外语。业务培训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知识和外语以讲座和自学为主。

四、培训时间及方式:依据不同学历层次(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分别为2年、3年、5年,分为两个培训阶段。培训方式为护理单元轮转学习,实行“导师制”培训,即由护士长给每位轮转护士指定一位导师,由导师全程、全面带教。导师要求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在相关专科工作3年以上,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过硬,操作规范,有爱心,乐于承担导师义务,并经护理部专门培训后方能担任。导师的职责包括定期了解轮转护士的工作、学习情况,并在工作中创造传授机会进行教学;帮助轮转护士解决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轮转护士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提出考核鉴定及指导意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时指出轮转护士的不足、缺点及弱点,帮助轮转护士尽快达到培训目标;积极地向轮转护士传授自己所掌握的各类知识和技能。

第一阶段: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毕业生培训时间均为1年,参加轮转临床各主要护理单元的临床护理工作,每护理单元轮转3-6个月,急诊科必修。在高年资护士的带班下熟悉各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严格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达到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对职业护士的考试标准。经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护士资格证书》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第二阶段:本科:1年,每护理单元轮转3个月;专科:2年,每护理单元轮转4-6个月;中专4年,每护理单元轮转6-8个月。逐步进行专业培训,根据医院工作需要,结合轮转护士本人意向,进入内科、外科系统内护理单元的临床护理工作轮转培训,同时必修ICU,另外内科系统必修ECG,外科系统必修手术室。护士长根据轮转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安排班次。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具备独立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培训结束由医院统一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申报护师职称(本科以上学历除外),相对固定护理单元。RS—024:护士轮转培训制度

生效日期:2008年4月21日 修订日期:2011年8月1日

五、考核与考试:认真填写《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作为全面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轮转考核:轮转护士每轮转完一个护理单元,由该单元护士长主持,各护理单元成立的护士培训与考核小组对轮转护士在本单元轮转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入《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服务态度等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评价等次分为优、良、差;理论、操作(包括基础、专科两部分)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有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轮转考核不合格:①综合评价等次为“差”者②理论考试不及格的③操作考试不及格者。

(二)考核:由护士培训与考核委员会统一命题进行护理三基理论及操作考试,考核项目同轮转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录备案,与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及职工考核相结合。有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考核不合格:①理论考试不及格者②操作考试不及格者。

(三)阶段考核:轮转护士完成各阶段的培训后,由护士培训与考核委员会统一组织阶段考核。考核内容在考核的基础上另外进行外语水平测试。有下列情况之一视为阶段考核不合格:①理论考试不及格者②操作考试不及格者③英语考试不及格者。

六、轮转护士的组织与管理:为保证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医院成立护士培训与考核委员会,各护理单元成立护士培训与考核小组,以加强对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督导、培训与考核。

(一)护士培训与考核委员会全面负责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审定培训、考核实施方案和细则;督导、检查培训工作,评估培训质量;组织轮转护士及阶段考核。

(二)护理单元护士培训与考核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护士长、轮转护士导师、专科护士等3—4人组成并上报护理部备案,负责对轮转护士的管理、培训与考核。

(三)各护理单元负责对轮转护士考勤,第一阶段医院发放院内平均奖的50%,另外50%由各护理单元根据其工作表现发放;第二阶段医院不再发放平均奖,各护理单元根据其工作表现和医院相关规定发放奖金。

(四)轮转护士因病假、产假、事假等中断轮转培训的,事后应补轮转,延期进行阶段考核。

(五)每阶段培训结束均须经过护士培训与考核委员会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轮转考核不合格者,延长本护理单元轮转培训3个月,补考1次。考核不合格者,延迟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一年,取消当评优资格;阶段考核不合格,延长培训一年,给补考机会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医院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延长培训期间不发奖金。

轮转医师麻醉科培训计划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312名护生中遴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护生到护理部进行轮转学习, 时间为2周: (1) 护理学本科学历护生; (2) 各院校实习组长, 共计65人, 其中本科学历占75.3%。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按照护理部教学计划, 制定总体实习目标、阶段实习要求、每日工作重点, 并根据具体工作责任到人, 进行一对一带教。内容如下。 (1) 理论学习:熟悉护理部工作流程, 掌握常用护理管理方法, 学习行政公文书写与上报流程。 (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调配:参与组织全院各类培训及考核;掌握医院对实习与进修人员的管理;协助完成护理工作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各种通知的发放和传达, 各类会议的筹备和记录等。熟悉科间人力资源调配原则、要求与方法, 掌握人员通知秩序与沟通要点。 (3) 护理质量监控:参与护理质量管理, 跟随总护士长、各专科学组下科室检查和指导工作。了解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 学习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文书等重点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改进措施。 (4) 参与护理科研:熟悉护理科研程序的管理方法、科研课题的制定和实施,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熟悉维普期刊文献检索与材料分析整理, 学会论文命题及论文书写。

1.2.2 评价方法

轮转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该问卷包含临床工作情况、掌握电脑基本情况、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5个方面, 问卷调查为护理部轮转培训前后1个月进行, 问卷调查为不记名调查, 培训前后各发放65份, 有效回收均为65份, 回收率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护生到护理部轮转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及护理职能的不断扩大, 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一的专科型护理人才已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需求, 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2]。在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的队伍中, 护生到护理部轮转培养, 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 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3.2 护理部轮转使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2.1 提高了临床工作能力

通过参与人力资源管理, 了解了护理人员的配备方法及各部门护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护理决策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教学工作, 对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更加规范熟练, 为日常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参与质量掌控, 护理文件处理能力增强, 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出现重复的错误, 认识到护理质控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培训的个性化, 能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习主动性, 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促进了年轻护士岗位能力的提高[3]。

3.2.2 提高了沟通能力

通过护理部与医院多个部门间的合作, 护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锻炼, 学到了有效的交流技巧和应激事件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临床和管理层也要定期沟通, 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光靠书本和课堂难以达到的。重点强调实习护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使每一个护生顺利圆满完成实习任务[4]。

3.2.3 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

在护理部轮转培训期间, 从开始初步了解护理部管理工作的程序, 了解现行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 到工作中逐渐理解到这些制度的真正含义;协助组织各种活动的开展, 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参与处理日常文秘工作, 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工作的严谨性、计划性。

3.2.4 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

通过对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 加深了对自身的管理, 加深了对带教工作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了动手能力, 查资料, 找答案, 在实践中锻炼了科研能力, 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琳, 叶红, 谢晖.护理本科生补液技能考核模式改革探索[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5) :23-25.

[2]张贵清, 李荣华.对护理骨干实行护理部和ICU双向培训成效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8) :1663-1665.

[3]陆梅, 巫慧敏, 柳晓风.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 2013, 11 (9C) :2582-2583.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可行性报告下一篇: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