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伤残鉴定(精选6篇)
九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以下43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九级工伤或职业玻
(1)癫痫轻度;
(2)颅骨缺损>=25平主厘米,无功能障碍;
(3)脑子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4)第V对脑神经眼支及第Ⅳ对脑神经麻痹;
(5)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需戴假发者;
(6)鼻或同部有明显畸形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7)颈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积30%~39%;
(9)鼻再造术后;
(10)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后;
(11)一眼矫正视力>=0.3另眼矫正视力>0.4;
(12)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5;
(13)职业性(含放射性)及外伤性白内障Ⅲ期(或重度);
(14)泪器损失,手术无法改进溢泪者;
(15)双耳听力损失>=31Dbhl或一耳损失>=71Dbhl;
(16)发声及言语不畅;
(17)食管切除术后,进食正常者;
(18)一耳或双耳廓缺损>1/5,<1/3;
(19)铬鼻病有医疗依赖;
(20)牙槽骨损伤长4cm,牙脱落4个以上;
(21)二个以上横突骨折后遗腰痛;
(22)三个节段性疹柱内固定术后;
(23)脊椎压缩前缘高度<1/2者;
(24)一拇指末节部分1/2缺失;
(25)一手食指两节缺失;
(26)一拇指指关节功能不全;
(27)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28)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缺失;
(29)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30)足庶骨或跗骨骨折影响足弓者;
(31)患肢外伤后一年仍持续存在下肢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者;
(32)骨折内固定手术,无功能障碍者;
(33)心脏、大血管修补术;
(34)心脏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后;
(35)肺修补术;
(36)支气管成形术;
(37)肺内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后;
(38)乳腺成形术后;
(39)隔肌修补术后;
(40)慢性隐匿型中毒性肾病;
(41)子宫修补术后;
(42)一侧卵巢部分切除;
(43)阴-道修补或成形术后,九级伤残鉴定,伤残鉴定《九级伤残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关键词:颅脑损伤,伪装与识别,伤残鉴定
一、伪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伪装 (Fake) 或诈病 (Malingering) 是指个人为了避开对自身不利的情境, 逃避应有的责任或谋求私利的一种针对病情的不实行为, 使个人在躯体或精神方面的伤残鉴定更深, 进而产生有利于自身的倾向或趋势。
(一) 伪装智力障碍。临床表现为说话语速较慢, 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含糊不清, 对明显的事实不予回答或转向其他方面进行回答;同时, 如果是在回答较快的情况下, 在问题还没有问完就会假装胡乱回答, 毫无思考。比如, 对自己的性别、年龄等相类似的提问故意做错回答, 对于相对简单的题目也要故意思考很长时间, 其思维滞留在“如何才能让伤情鉴定更为严重”上, 而刻意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回答或举止。
(二) 伪装记忆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在回答问题时故意拖长回答时间, 多以“想不起来”等为借口, 故意表现出反应迟钝, 对数字刻意表现的不敏感。
(三) 伪装人格改变。主要表现为对于临床提问不合作, 故意找借口搪塞、任性、狂躁等, 对提问的人恶语相加、颐指气使, 回答较快但明显没有经过思考而故意脱口而出错误答案, 或根本不作答。
(四) 伪装神经症样症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不清, 躯体无感等, 对任何问题多数回答无法思考, 走路需人搀扶, 并伴有叹气、呻吟的表征。
(五) 伪装近似回答。临床表现为对于简单提问多故意回答出近似答案, 如一年有11个月, 鸡有4条腿等, 估计回答出错误答案, 并且存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 如滑板说成是小汽车等。
(六) 伪装选择性作答。临床表现为对事情经过有一定的认识, 不过避重就轻或者夸夸其谈, 但是对一些常识性或者事件的关键点故意兜圈子或略过, 有些则干脆回答“不知道”。
(七) 伪装精神运动性抑制。临床表现为少言寡语, 行为被动, 反应迟钝, 对任何提问反应时间较长, 多数回答“不清楚”来敷衍了事。
(八) 伪装抑郁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对任何问题没有心情回答而置之不理, 心理波动较大, 甚至会对人破口大骂。
(九) 伪装情感爆发。临床表现情感起伏较大, 拒不合作, 稍有不顺心便撒泼耍赖, 甚至会故意伪装成打人毁物, 但有一定的理智, 行为较为保守, 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十) 装聋作哑。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对提问拒不合作, 表现为严重口吃, 表述不清, 并且不会写字, 只会乱涂乱画, 依此来应对鉴定人员的检查。
二、伪装评估与识别
(一) 伪装智力障碍。对于表现为智力障碍的颅脑损伤者, 在鉴定过程中会出现神情紧张、心神不宁, 多动或僵硬, 双手颤抖等, 同时还存在呼吸与脉搏加快、血压升高, 多数回答存在语境的滞后性。
(二) 伪装记忆障碍。多数颅脑损伤者的瞬时记忆比较清晰, 在进行数字广度测试的过程中, 其获得的分数较低, 存在伪装的可能;如果对相对简单的事情很难作答, 而对复杂的问题却有一定的反应, 并且多以“不知道”作答, 与遗忘规律相违背。
(三) 伪装人格改变。平时脾气暴躁者伪装的性情温和;而平时少言寡语者则表现出烦躁、狂怒等与平时相反的性格, 这时需要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来综合进行考量。针对人格转变较大的情况, 可以通知家属下次来进行鉴定, 伪装者听后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态度, 转而配合鉴定工作人员, 反而暴露了其伪装性。
(四) 伪装神经症样症状。这种情况多发于外伤初期, 随着时间的推延这种情况会逐渐消退。伪装者在鉴定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做作、夸张等, 要结合家属意见以及相关病史来综合考量, 对躯体症状的持续性进行具体分析。
(五) 伪装选择作答。颅脑损伤导致智力缺陷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选择问题, 对于常识性的问题表现出惊慌、矛盾, 而对其在其他选择方面, 通过其语言表达、神情等多方面考量, 来判断是否为伪装者。
(六) 伪装近似回答多数都能够会意提问者的问题, 回答的过程中思路也比较清晰, 但选择偏近或近似的答案来作答。如果这种情况出现1次不能说明问题;存在2次, 极有可能是伪装近似回答;出现3次, 基本可以判定其存在伪装行为。
(七) 伪装精神运动型抑制的人对于情感方面的提问多会存在反应, 要看其回答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表情等, 多数存在这类病征的患者多衣冠不整、蓬头垢面, 要结合家属提供的相关病例来进行综合分析, 必要条件下告知患者下次再来鉴定, 然后判断其是否存在伪装行为。
(八) 伪装抑郁障碍临床表征多存在抑郁、冷漠等, 在经过伤情评定后, 患者多会患得患失, 为以后的病情担忧。而伪装者则将小细节放大, 表情、神态、举止怪诞夸张, 对心理疏导置之不理, 在情感反应方面表现平平, 需要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评定。
(九) 伪装情感爆发临床表现为牵强、做作, 当施以严厉手段对待时则会停止发作。需要结合病史查看有无同类病史, 如果存在癔症性人格要看其发病时间和具体的发病病征, 多数为非伪装行为。
(十) 装聋作哑临床中主要是通过矛盾行为来进行判断, 对于突然事件的条件性反射, 比如“有人走动会看”等, 同时要结合五官科以及是否有过气管切开术的病史, 部分人很可能伪装成哑巴或者聋子。
三、伪装鉴别与诊断
(一) 伪装智力障碍。需要与真性痴呆进行对比, 对粗浅问题能够进行正确回答, 但随着问题的难度提升, 其回答的错误会逐渐增多。并且通常伴有傻笑、痴笑等病征, 并且患者无焦虑症状。如果存在焦虑、烦躁则可能存在伪装行为。
(二) 伪装记忆障碍通常与器质性遗忘相比较, 表现为瞬时记忆存在障碍, 但远事记忆清晰, 还有可能存在虚构的现象。同时还要与虚弱状态进行对比, 精神状态表现萎靡、惰怠、注意力不集中, 在表达上比较凌乱无序。
(三) 伪装人格改变与器质性人格改变对比, 颅脑损伤后人格发生很大转变, 情绪波动较大, 敏感、激动甚至暴躁, 自控能力削弱, 经常与人争执。同时, 有额颞叶损害的证据。
(四) 伪装神经症样症状与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进行比对, 脑外伤发生后常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不喜思考, 思考过度会烦躁, 并会加重头痛症状。
(五) 伪装选择作答与Ganser综合征进行对比, 作答时给出近似答案, 并在精神受到一定的刺激后, 意识状态有明显障碍, 并伴有行为怪异等情况。
(六) 伪装近似回答与心因性遗忘进行对比, 经常会想起生活中的痛苦经历, 回忆并不完整, 无选择性障碍, 智力良好。
(七) 伪装精神运动型抑制与额叶综合征进行对比, 两侧额叶部位受损, 通常伴有冷漠、行动力差、懒散、少语等, 智力存在障碍。
(八) 伪装抑郁障碍与器质性抑郁综合征对比, 智力与记忆力明显下降, 生活无法自理, 自卑心理强。
(九) 伪装情感爆发与癔症性情感爆发比对, 精神紧张, 甚至暴躁, 实施动作比较突然, 并伴有委屈、哭闹、打滚、扯头发、撞墙等过激行为来宣泄不满, 事后健忘。
(十) 装聋作哑与癔症性感觉障碍进行比对, 在受到刺激后突然丧失说话能力, 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但能够通过书写实现沟通, 电测听诱发电位检查无异常。同时还要与Gerstmann综合征进行比对, 左顶-枕-颞连接区损伤, 造成手指失去活动能力, 无法进行书写, 并且左右辨别存在难度。
参考文献
[1]杨天潼.2012年法医临床学研究进展[J].证据科学, 2013 (12) .
[2]高北陵, 丁树明, 陈建良, 刘仁刚, 李映平, 盛璐.脑外伤精神伤残鉴定案例中伪装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02) .
案件:帮同学练下腰致其九级伤残
据武江区法院介绍,原告张某与被告王某两名女生是韶关市某中学在校学生。2012年12月5日下午,学校武术兴趣班课间休息时段,老师要求自由练习前滚翻、后滚翻,原告张某请求被告王某帮助其练习下腰动作。当张某做下腰动作时,因王某力量不够未接稳,导致张某摔倒致颈部受伤,被送医院就诊。
2013年5月2日,张某经权威医疗单位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同年9月25日,广东法正司法鉴定所作出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张某的伤残程度属九级。2015年7月13日,该所作出损伤与其伤残等级因果关系的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张某因2012年12月5日在韶关市某中学上武术课练习下腰动作造成的损伤与其伤残等级存在全部因果关系。
法院:王某未做到一般谨慎注意的义务
武江法院审理认为,事故发生时,张某与王某均为12周岁,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应当意识到没有老师指导及防护的情况下私自练习下腰动作存在危险,但二人对此予以忽视或者已认知但轻信能避免危险,自行练习下腰动作,导致张某摔倒受伤,因此双方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均有过错,应各自承担与过错相应的责任。
法庭认为,在本案中,王某对自身力量及张某体重估算错误,同意了自己无法办到的请求,未做到一般谨慎注意的义务,对于事故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
法庭审理发现,事故发生时,上课学生24人,分成两排,一共12张垫子练习前滚翻、后滚翻,该范围应该是老师可控的范围,而且,练习下腰动作与练习前滚翻、后滚翻动作的高度明显不一致,但是,老师当时并没有发现及制止,导致事故发生,故韶关市某中学存在教育、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因此,被告韶关市某中学对本案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合上述意见,法院最后认定原告张某承担事故45%责任,学校承担45%的责任,被告王某承担10%责任,其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依此责任比例,被告韶关市某中学赔偿数额为72952.49元,被告王某赔偿数额为16211.65元。
一审宣判后,原告及被告某中学不服,上诉到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两上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决。
提醒:施助一定要量力而行
本案主审法官提醒,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主动帮助,亦要尽到一般谨慎注意义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施助之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因力量不够对他人造成伤害,反而要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
伤情鉴定,是指确定受害人被伤害的程度,即确定其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损害程度的过程。
伤情鉴定是通过公安机关进行的,目的在于确定受害人的伤害程度,是否需要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鉴定结论分为五种等级:轻微伤、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一级、重伤二级。
如果致人轻微伤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治安拘留、警告和罚款。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相应的医药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合理损失。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是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的鉴定。鉴定时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伤残十级分类法、职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和人身保险伤残程度分类表等。
伤残鉴定,是受害人(或原告)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进行索赔的依据;伤残鉴定书则是确定受害人(或原告)是否残疾、残疾程度的重要证据。
根据伤残鉴定的残疾程度,从轻到重分为十级,其中最轻的为十级,残疾赔偿率为10%;最重的为一级,即受害人(原告)为植物人状态,残疾赔偿率为100%。
对于故意或过失伤害致人残疾或交通事故致人残疾的民事赔偿,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调解或提起诉讼。
申请人:姓名、民族、出生年月、家庭住
址:请求事项
请求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申请人伤残等级、误工期
限、护理人数、护理期限、后续治疗费进行鉴定。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已诉至贵院,现已受理。申请人在本次事故中遭受严重伤害导致某些组织器官经医治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现需要对伤残等级、护理人数及时间、后续治疗费等进行鉴定以便确定伤残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请贵院安排鉴定事宜。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赔偿计算
医疗费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诊疗金额 药品金额 住院服务费金额 后续医疗费
交通食宿费计算公式
交通食宿费金额=交通费 住宿费 伙食费=单位职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人数 单位职工出差食宿费标准*天数*人数 单位职工因工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人数
住院伙食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日)*70%*人数*天数 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
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
停工留薪期间的计算公式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月工资福利待遇*医疗期
生活护理费的计算
护理费=护理人收入(护理人有收入的按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参照当地同级护工劳务报酬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一人,如需多人照顾,医院或鉴定机构应明确指出须多人照顾)*护理期限(计算到评残时为止)
评残后:护理费赔偿金额有三种情况: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满以上5项为完全不能自理,满以上三项为大部分不能自理,满其中一项为部分不能自理
完全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50%
大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40%
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30%
评残后的护理期限计算到职工恢复生活治理能力为止,最长不超过20年
各级伤残待遇的计算公式
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月数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7个月
伤残金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本人工资*百分数
一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赔偿计算医疗费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诊疗金额 药品金额 住院服务费金额 后续医疗费交通食宿费计算公式
交通食宿费金额=交通费 住宿费 伙食费=单位职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人数 单位职工出差食宿费标准*天数*人数 单位职工因工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人数住院伙食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日)*70%*人数*天数 4 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
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停工留薪期间的计算公式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月工资福利待遇*医疗期生活护理费的计算
护理费=护理人收入(护理人有收入的按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参照当地同级护工劳务报酬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一人,如需多人照顾,医院或鉴定机构应明确指出须多人照顾)*护理期限(计算到评残时为止)
评残后:护理费赔偿金额有三种情况: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满以上5项为完全不能自理,满以上三项为大部分不能自理,满其中一项为部分不能自理
完全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50%
大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40%
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30%
评残后的护理期限计算到职工恢复生活治理能力为止,最长不超过20年各级伤残待遇的计算公式
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月数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7个月
伤残金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本人工资*百分数
一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赔偿计算医疗费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诊疗金额 药品金额 住院服务费金额 后续医疗费交通食宿费计算公式
交通食宿费金额=交通费 住宿费 伙食费=单位职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人数 单位职工出差食宿费标准*天数*人数 单位职工因工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人数住院伙食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日)*70%*人数*天数 4 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
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停工留薪期间的计算公式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月工资福利待遇*医疗期生活护理费的计算
护理费=护理人收入(护理人有收入的按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参照当地同级护工劳务报酬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一人,如需多人照顾,医院或鉴定机构应明确指出须多人照顾)*护理期限(计算到评残时为止)
评残后:护理费赔偿金额有三种情况: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满以上5项为完全不能自理,满以上三项为大部分不能自理,满其中一项为部分不能自理
完全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50%
大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40%
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30%
评残后的护理期限计算到职工恢复生活治理能力为止,最长不超过20年 7 各级伤残待遇的计算公式
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月数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7个月
伤残金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本人工资*百分数
一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一般为:
先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表格,其中包括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
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代理律师按下列规定的期限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一)医疗终结前已经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二)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三)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的,应当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
申请因病致残或非因工致残的等级评定和其他鉴定的,按照相关规定的时限提出申请。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被鉴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用人单位单独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受伤严重的,还可以由社会保障科介绍,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根据工伤鉴定结果,伤者可以得到因工伤引起的有关损失补偿。
在申请过程中,如果遇到所在企业不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的,那么伤者必须凭与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证明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才可以办理工伤鉴定。因此,有关部门提醒,外来务工人员在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的时候,应该一式两份,自己手中留一份。这样在出现以外纠纷时,才可以有所依据,通过正当途径切实保障自身的权益。
工伤伤残鉴定具体情况
依据国家标准(GB/T—)《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鉴定结果分10个等级,其中伤残1—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5—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7—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动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一级伤残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1)极重度智能减退;
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 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4)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 9)双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丧失;
二级伤残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1)重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
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4)双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 5)双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
6)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cm2; 7)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 8)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 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
三级伤残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1)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者; 2)面部重度毁容;
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4)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或半径≤10°);
5)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6)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损;
7)一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2; 8)一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
四级伤残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1)中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癫痫重度;
4)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70%;
5)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 6)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1; 7)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 8)双耳听力损失≥91dBHL;
五级伤残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1)完全运动性失语;
2)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 3)脑脊液瘘,不能修补; 4)面部轻度毁容;
5)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6)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2; 7)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等于0.1; 8)双眼视野≤40%(或半径≤25°); 9)一侧眼球摘除者;
六级伤残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1)轻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影响职业劳动能力者; 3)癫痫中度; 4)不完全性失语; 5)一侧完全性面瘫;
6)面部重度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
7)全颜面植皮术后或全身瘫痕面积达60%~69%; 8)撕脱伤后头皮、眉毛完全缺损者; 9)甲状腺功能中度损害;
七级伤残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1)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和失认等; 2)第Ⅲ、Ⅳ对脑神经麻痹; 3)双侧不完全性面瘫; 4)电烧伤颅骨切除>3cm2,并行硬脑膜植皮术者; 5)颈颏粘连,影响颈部活动者; 6)全身瘢痕面积50%-59%;
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8; 8)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6; 9)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0.4;
10)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八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1)边缘智能;
2)精神病性症状有人格改变者; 3)颅骨外露;
4)面部烧伤广泛植皮术后;
5)鼻或面颊部有>8cm2或3处以上>1cm2的增生性瘢痕; 6)一侧或双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睑外翻; 7)全身瘢痕面积40%~49%;
8)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9)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10)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九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1)癫痫轻度;
2)颅骨缺损≥25cm2,无功能障碍; 3)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4)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及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5)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6)鼻或面颊部有明显畸形或>3cm2的增生性瘢痕; 7)颈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积30%~39%; 9)鼻再造术后;
10)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后;
十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1)颅骨缺损9~24cm2,无功能障碍; 2)一侧不完全性面瘫;
3)面部轻度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 4)全身瘢痕面积<30%;
5)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8; 6)双眼矫正视力≤0.8;
【九级伤残鉴定】推荐阅读:
伤情鉴定和伤残鉴定11-11
伤残鉴定费用10-14
伤残鉴定相关01-27
伤残鉴定委托函07-03
怎么申请工伤伤残鉴定12-23
伤残鉴定需要多少钱12-26
重新鉴定申请书伤残07-04
伤残鉴定的申请书11-03
工伤残等级鉴定标准12-15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办理程序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