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精选11篇)
别看这女孩儿才4岁,却道出了“孝”字的真正含义:自己乐意孝敬父母,并且让父母高兴,才是真孝。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这种美德,需要大智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理解父母的心,才会“因孝而笑”。
第一个上场的“核桃妹妹”,立刻用她最美的笑脸,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
13岁的女孩李新颖住在陕西宜君县大山深处,平时只能和待在轮椅上父亲相依为命,她深知:父亲的内心,不忍看女儿一人辛苦,他一直渴望用自己的劳动做点什么,帮衬这个家。新颖理解父亲,她不畏蚊虫、毒蛇咬伤,漫山遍野去找核桃,让爸爸用核桃做些手工艺品去卖,让久病的父亲有了成就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钻石妹妹”是我送给辽宁法库县的周雨杉的美称。雨杉10岁时,妈妈患上红斑狼疮的疾病,由于股骨头坏死,无法行走,后又查出甲状腺癌,妈妈一度十分消沉,甚至想放弃生命。雨杉每天变着法儿地哄妈妈开心,还和妈妈一起做起珍珠画去小摊卖,妈妈看到了希望,下决心不论多难也要和女儿一起坚持下去,娘俩永远不分开。在会场上,当雨杉展示出她们几米长的“钻石画”时,全场掌声雷动。
二、懂得父母的痛,才会“因孝而笑”。
吴昊泽是黑龙江海丰镇五年级学生。从他的笑脸中,你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苦难与不幸。原本他生活在一个不富裕的五口之家,但各种变故接踵而来:妈妈摔伤致残、卧床不起,几个月后,爸爸不幸去世,爷爷奶奶都是聋哑人,而且体弱多病,全家的重担都压在10岁的吴昊泽身上。在困难面前,吴昊泽没被吓倒,反而更加阳光起来。妈妈情绪一直很低落,昊泽干完家务,就推妈妈到外面晒太阳,让妈妈心情变得愉悦;为了让爷爷奶奶早点走出丧子之痛,昊泽一有空就和爷爷奶奶做游戏,他说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陪他长大,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他的幸福正是来自为解除妈妈、爷爷、奶奶心头之痛所做的一切。
拄着双拐的10岁男孩霍培鑫家在山西晋中胡桥村,父母都是农民。8岁那年,他被查出股骨头坏死,初期被医生认定终身要以轮椅为伴。培鑫深知爸爸妈妈的痛,他们可不希望儿子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培鑫坚持康复训练,终于可以拄双拐走路了。因为给他看病,家里负债累累,但是让父母欣慰的是,鑫鑫懂事孝顺,不仅补上了落下的功课,还拄着双拐到妈妈开的蛋糕店里,帮忙卖蛋糕,洗蛋糕模具,唱歌给妈妈缓解压力。与生俱来的阳光性格,帮助他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三、体验父母的难,才会“因孝而笑”。
包钢九中的高梓渊最知妈妈的心。他9岁时,妈妈患了白血病,舅舅为妈妈做了骨髓配型。手术后,梓渊不仅学会做饭,陪妈妈锻炼身体,还深知,这种病必须保持家里无菌的状态。为此,他学会如何使用消毒柜,每天都将家里消毒得干干净净。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感情,梓渊从小喜欢依赖在妈妈身边,但为了妈妈的健康,他愿意这样隔着空气拥抱妈妈。儿子的体贴,让妈妈十分欣慰。
四、感恩长辈的情,才会“因笑而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有感恩之心。四川仪陇山区女孩儿李小燕,爸爸因为工伤,右腿高位截肢,妈妈患有癫痫,小燕从14岁开始,背着重病的婆婆从家到镇上看病,整整三年。她无怨无悔。她说:“小的时候,婆婆走到哪里都把我背上,现在她老了,走不动了,我就应该背着她。”17岁花季的年龄,当别人都在谈论诗和远方的时候,她却更关注脚下的路,希望从村里到镇医院的这条路再平一些。17岁的小燕,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抚慰着全家人的心,她觉得最快乐的事,就是家里每个人都健康。感恩的心就有这样巨大的力量,让这个17岁的女孩,笑着撑起这个天。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爸爸去看看。”说这话的是河南漯河小女孩李婧源。这美丽的愿望,对婧源来说,实现起来有多艰难,你是想象不到的`。因为婧源的爸爸是个“植物人”,妈妈外出打工,很少回家。爸爸不会说话,像婴儿一样躺在床上,婧源每天把做好的糊状物,一勺一勺喂给爸爸,她给爸爸唱歌、擦洗身体,陪爸爸说话。她坚信,自己的陪伴和照顾能换来奇迹。她保持着全班第一的成绩,她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上大学,等自己有能力了,把爸爸送到最好的医院。
五、舍得为父母付出,才会“因笑而孝”。
5年前,妈妈重物砸伤头部,变成植物人。河南年仅5岁的姐姐陈坤阳、2岁的弟弟陈宗阳,每天都在妈妈身边呼唤。在儿女的呼唤声中,昏迷了两年的妈妈,竟然奇迹般的醒了。但醒来的妈妈丧失了记忆力和语言能力。姐弟俩当上老师,一个教妈妈数学,一个教妈妈语文,妈妈渐渐恢复了记忆,可以和人简单交流了。不幸的是,就在这双儿女来中央电视台领奖时,妈妈因感冒而去世。姐弟俩虽然痛苦万分,但他们没有留下遗憾,因为他们已经尽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老人要趁早,晚了就来不及了。
在10位“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两个孩子为母亲捐献造血干细胞。
女孩都爱美,都希望保持苗条的身材,可来自湖北荆州松滋的覃可欣,却拼命吃饭增重,原来她体重只有84斤,5个月的时间增重18斤。她为什么要这样呢?原来,她的妈妈患急性髓性白血病,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欣希望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今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她把希望的种子移植到妈妈体内会,带来妈妈的平安和健康,再疼她都忍了,笑容从未离开过她的脸。
同样,在大城市上海,14岁的中学生隋翼远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母,顽强的忍受住捐髓过程中的巨大痛苦,有时难受得想哭,但面对亲人,他只字不提,永远都是微笑着面对。妈妈说,她要为儿子的付出,努力坚强地与病魔斗争;爸爸说,隋翼远就像照进家里的一缕阳光,他让感觉温暖而有希望。
十位孝心少年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蓉和钟岳峰。梁蓉的妈妈得了很严重的病, 梁蓉就用“a, o, e”做标记告诉妈妈怎么吃药。妈妈病重时, 她依然保持着那坚强的笑容。钟岳峰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高位截瘫。爸爸一度放弃生活, 钟岳峰一次次的坚持和鼓励终于唤回了爸爸的意志。他还发明了电脑固定架和机械手, 让瘫痪在床的爸爸开起了淘宝店。他们都很懂事, 像他们这么大的年龄, 本来应该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 可他们却撑起了整个家。
十位孝心少年, 他们的爸妈不是受伤, 就是去世了, 可他们还是那么阳光向上, 自强不息, 他们没有埋怨命运不公, 而我们拥有完好的家庭, 却不懂珍惜, 常常埋怨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片头是以一首歌作为开头,这首歌就是《千里寻你》,这个节目介绍了出生在不同家庭的孩子们的各种感人的事迹。
令我最感动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吴林香,一个是高雨欣。重庆忠县的吴林香六岁是父母离异,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六岁的吴林香便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小吴林香本来是不怎么爱笑的,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来面对妈妈,想着法儿地逗她开心。但在不久后,妈妈还是离开了人世,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通过这件事,吴林香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吴林香在主持人白岩松的介绍下第三个登台,从年仅六岁的弟弟岳舒林手中接过了“最美孝心少年”的奖杯。
高雨欣今年11岁,是望奎县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高雨欣8岁时,父母离异。,高雨欣的妈妈因意外导致重伤,高雨欣又担起了照顾妈妈和妹妹的重任。妈妈伤好出院后,靠摆小摊、卖烧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高雨欣就帮助妈妈出摊挣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高雨欣学习成绩始终在全校年级组中名列前茅,这次期末考试她以四科全部满分的好成绩勇夺全县第一名。
何鑫垚人前背后一个样,表里如一不做作。他是一个苦孩子,家住离学校二十多公里的山里,每星期坐摩托车回家一次,平日里住校。父亲在山西一煤矿上班,母亲在家务农,照顾生病在床的老人。自从跟随老师到承燕家家访后,看到承燕家的情况后,就多了一个心眼。平时鑫垚总和承燕一起分享自己的零食。而且,鑫垚还怕承燕不接受,就说他吃不完,吃多了肚子胀,让承燕帮帮忙,不然就浪费了,还念念有词,“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
何鑫垚将心比都一理,原地等着丢钱人。今年年初,他和同学在菜市场捡到了一个用手帕包着的钱。他心想,这钱不能动,等不见失主,一会交给门口的警务室吧。就这样,鑫垚和几个孩子,等了好久,终于看到了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急匆匆地赶来。当鑫垚把钱包还给老人的时候,老人愣了半天,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何鑫垚人小有责任,带着全班走。他是三一中队的中队长,也是班上的班长。班务工作,他始终吃苦耐劳走在前面,班级板报,每半月换一次,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班级活动,他策划、主持,总是搞得有声有色。为争创先进班级,他每天都要检查班里的卫生是否干净,同学们的红领巾是否戴齐。
何鑫垚心正习惯好,学习很优异。他在学习上,似乎很得法,成绩一直很优异。数学也是他的强项,同学们在作文里写道:“没有鑫垚不会做的数学题。”遇到问题,他总是迎难而上,绝不退缩。他特别喜欢读书,被评为学校的“书香少年”、“诵读明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老在上,子在下,寓意着孩子要孝顺长辈,这就是“孝”的真正含义,这也是梁维月告诉我的道理。
来自环县南湫乡的农家少女梁维月,父亲瘫痪,母亲出走,奶奶多病,弟弟又聋哑。维月姐姐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幸家庭。洗衣、做饭、按摩、打工……8年来,他一边读书一边仔细照顾着家人,用坚强和毅力诠释着“孝”的深刻内涵。
在泪眼迷蒙中,再想想我们!我们衣食无忧,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不知足。在我们享受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里,维月姐姐早已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在我们惬意地吹着空调吃着雪糕时,她却顶着炎炎烈日在工地里搬着沉重的砖块;在我们肆无忌惮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时,她却不厌其烦地按摩着父亲瘫痪的身躯……她感动着人们,感动着社会!
我们要将这份感动化作向她学习的行动。或许我们不会遇到家庭的变故,但我们依然要承担起我们的家庭责任。我们要趁着短暂的光阴多孝敬父母,让父母不再为我们而操心。因此,饭后可以抽时间洗洗碗,做完作业后可以给父母捶捶背,洗澡时更可以为父母洗脚,洗衣服等……
孝是什么?孝是‘老在上,子在下’的一种承担;是在桌子上的一杯热水;是一句轻轻的问候。哪怕是在父母下班前准备一双拖鞋,这都是孝„„
在这个节目中,令我最难忘的是只有十几岁的黄凤。她的妈妈去世了,只剩下了6岁的黄凤和她瘫痪的爸爸。这对年仅6岁的黄凤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从此,6岁的黄凤站在板凳上做饭,晚上还要每隔二小时给父亲翻身。从6岁到16岁,过了十年,黄凤的夜晚都是这么过的。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主持人问她:“过了这么多年了,你每天晚上都这样,累吗?”而她的回答却与我想的截然不同:“小时候是觉得累,但长大了,力气变大了,给父亲翻身也不觉得累了。”十年,整整十年,黄凤从没有放弃过。谁能想象,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既要好好学习,又要照顾爸爸,其间的困难简直无法想象。恐怕只有饱受生活中坎坷的人才可以做到。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深切地感受到:黄凤无法左右父母的生命,也无法改变他人的命运,但,她可以改变自己。作为儿女,她能做的是照顾好自己身边的父亲。当她的妈妈离开时,当她的爸爸需要她时,她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责任与使命。
令我感动的是,黄凤竟推着父亲行五百多公里的路去上海的医院。然而却传来一个噩耗:这所医院治不好这种病。看的这里,我以为黄凤会推着爸爸回家,没想到不甘心的黄凤,又去了多家医院。令我高兴的是,黄凤经过自己对父亲的爱和一家医院的无偿帮助,黄凤爸爸的病已有了很大的转变。因为爱得深,黄凤才对父亲加倍关心与照顾。她害怕失去父亲,她还很小,只是个少年,她已经失去了母爱,不能再失去父爱,那嘴角边的微笑给人留下无限的哀伤„„
李泽江
今天是周日,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在晚上回到班级,并在多媒体教室看了一个充满孝心的视频——《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最美孝心少年》讲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如黄凤、赵文龙、邵帅等,他们都是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独自照顾自己身患疾病的父母,但他们从不说累,都很懂事,他们有的才十几岁,十几岁正是我们美好的时期,大多数都过着“衣来生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学费不用自己挣;重活不用自己干;零花钱伸手就有。可他们就不同了:重活累活要干;自己干活维持家庭的生计和自己的学费。
他们由于要照顾父母,家里又很穷,所以学也上不好,而我们天天只要上好自己的学就好,其它无忧无虑。但是有许多同学把“上学”当作了“坐牢”,不好好学习,尤其是农民家庭,父母拼命的干活,赚钱只想让孩子上学,好好学习就心满意足了,可他们整天在学校浪费时间,不珍惜父母的辛苦劳动和良苦用心,一提学习就觉得累。
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报答父母,如一张考试成绩优异的试卷,虽然不能为父母带来金钱,但也会使父母欣慰。还有一些同学不听父母的话,经常与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发愁。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相比之下真是自愧不如,我们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务,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既然是农民的儿子、女儿,在农忙时,那就应该多帮父母干一些农活,在父母干活时,应该学会做饭、做菜。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回报父母的方式。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我们应该知道“百善孝为先”既然我们知道“孝”,那就应该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父母,长大也是如此,做一个“懂孝”的人吧!
字数:664
最开始,主持人致辞,接着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每一幕都异常动人。
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是五岁的梁蓉,她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最小的孝心少年。
她只有五岁,却已经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照顾着行动不便的妈妈,妈妈右手残废,也只有左手能互动,小梁蓉总是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妈妈。
看了之后,很多同学都哭了……
我想:我在家里总是闹脾气,不懂得体谅家长的辛苦,现在我知道了:家长也在一天天老去啊!
我开始后悔和害怕了,后悔没有珍惜现在,没有好好照顾父母,害怕父母总会离我而去……
从现在开始,我不想再见到父母默默叹气的样子了!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高雨欣的故事了。
高雨欣八岁时,她的妈妈右手残废,于是她的爸爸和她的妈妈离婚了,从这时她就下定了决心,要撑起这个家。她每天干活做饭、洗衣服。不久后她考上了小学,可是因为她的家境贫困,她每天一放学就在学校门口帮她的妈妈卖烧烤挣钱。养活家里的妹妹和姥姥,每天只能学习一到两个小时,可是在小升初的时候,三门功课都得了满分。最后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考上了树德中学。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只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今天,我看了一段《最美孝心少年》的幻灯片,令我深受感动。
她,一个十四岁的重庆女孩,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手有残疾,外婆全身瘫痪。她的妈妈又被查出肺癌晚期,右肺被切除后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了养家继父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5岁的弟弟和两位老人。小林香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每天忙完了地里的活还要为家人洗衣服、做饭。在5岁的弟弟眼里,林香既是姐姐又是妈妈。即使生活这样艰辛,在家人面前她也从来不说自己的苦,而总是想尽办法守护这份难得的温馨,然而甜蜜总是那样的短暂。这一晚,妈妈的病又开始发作了,难忍的疼痛让她的情绪崩溃,甚至想用死来了结病痛对自己和家人的折磨。黑暗中小林香强忍着没有哭出声,转身开灯时偷偷地擦掉了眼泪。林香说其实她以前不爱笑,妈妈生病后,他看书上说微笑可以给人力量,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从那一刻起,林香便咬牙坚持,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她始终报以微笑。夜深了,小林香关掉所有的电灯,就着蜡烛开始学习,林香说:“这样既不影响家人休息,还能节省些电费。”微弱的烛光,静静地伴着林香和她深埋心底的那个愿望。她多么想当一名医生啊!多么想治好妈妈的病啊!然而命运总是那样的苛刻。冬天,林香的妈妈病情持续恶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妈妈走后,弟弟跟着继父到了镇里,小林香也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初中,每到周末,她都会早早赶回来为外公、外婆做农活。林香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看一眼妈妈生前的样子。”妈妈走后,小林香日日夜夜都在想念着她。记者把当时采访她家时的光盘送给了她,这个从来没放声哭过的女孩,在光盘后面认认真真的写了四个字“我的妈妈”。林香还说:“外公外婆一天天老了,她要代替妈妈照顾好他们,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还有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能够看到。”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然而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原以为像这样的故事情节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林香这样生活艰苦,历经磨难的孩子都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和毅力坚强的活着。我连续看了几个这样的记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是觉得无聊而是感觉有一种东西在不停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只能说,我太幸福了,所以从来没有过今天的感受,才会觉得羞愧难当。之前,我们只知道没有什么,只要伸手就会有;想要吃什么,张嘴就会来。却从未想过,这背后会有谁为我们付出,而我们还觉得理所当然。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被爱的包围圈里,从未经历过风吹雨打,就像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厄运来临,怎么能承受得了半点折磨。又怎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呢!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徐煜岑。他的妈妈因为从楼梯上滚下来而丧失了说话、写字能力,可他不放弃,依然教他妈妈说话、写字。功夫不费有心人,终于他的妈妈学会了说简单的话和写家人的名字了。在颁奖时,他妈妈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徐煜岑,你真棒!”
另一个是王帅康。他父亲逝世,母亲改嫁,奶奶生病。他和他的爷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因为有遗传,他的左眼视力0.1,右眼几乎看不见。可他仍靠自己的力量养家糊口。他捡瓶子时很困难,常常看错;读书时眼睛离书要很近才看的清楚,但从未叫过累。家务活抢着做,不让爷爷奶奶伤心。
看了这个节目,我十分感动。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像他们一样孝顺父母呢?我们是温室里的花儿,享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无忧无虑,但我们还有时让父母烦恼,还抱怨父母。而这些少年像是在苦难中存活的野花,但他们依然向父母倾注着自己的爱,他们从不抱怨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家人,孝顺着父母。我们应该以“最美孝心少年”们为榜样,应孝顺父母,应学会感恩父母。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 300字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350字
★ 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800
★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初三作文
★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
★ 最美孝心少年作文
【综艺《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推荐阅读: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心得体会06-12
央视优秀节目《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07-06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六年级观后感02-04
《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750字07-11
关于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作文12-12
最美孝心少年材料12-24
大路学校最美孝心少年09-16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心得09-13
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观后感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