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精选7篇)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篇1

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需要把握一些必要的原则,你认为下面几方面中哪些是必须的A 关心同事,主动交往B 真诚相待,互惠互利

C 相互尊重,彼此信任D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第 2 题(2分)

生涯发展规划师富勒根据教师的发展规律,按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和超越期。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按照他的职业划分一般处于哪个阶段?

A 适应期B 成长期C 成熟期D 高原期

第 3 题(2分)

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 学科能力B 心理辅导能力C 课堂管理能力D 研究能力 第 4 题(2分)

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有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通用能力。下面这些哪些属于教师应具有的通用能力?

A 人际关系能力B 沟通表达能力C 获得信息能力D 自我学习能力 第 5 题(2分)

教师生涯规划主要指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什么方面等进行的综合分析?

A 兴趣B 爱好C 能力D 特长

第 6 题(2分)

工作要想取得成绩,离不开同事之间的真诚相助,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A 同事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B 同事之间应真诚相待,表里如一

C 要分清职责,掌握好分寸D 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第 7 题(2分)

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做到什么?

A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或立场思考问题。

B 主动与学生交往,了解学生的需求

C 学会宽容和尊重,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D 研究学生,关心鼓励学生

第 8 题(2分)

影响教师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A 态度的相似性B 需要的互补性C 交往的频率D 人的个性 第 9 题(2分)

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坚强程度如何是以什么来衡量的?

A 困难的性质B 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C 战胜困难的勇气D 排除困难的能力 第 10 题(2分)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什么关系?

A 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B 是一种社会关系

C 是最基本的社会活动D 是一种物质关系

第 11 题(2分)

青年教师良好意志品质的促进需要什么?

A 追求理想的自主性B 坚定信念的勇气

C 丰富的学科知识D 稳定积极情绪

心理韧性的形成可能包括的影响层面有

A 先天的B 个人早年的生活与学习经验

C 压力事件后个人的学习经验D 不断的学习与反思

第 13 题(2分)

心理韧性的内涵是什么?

A 坚信明天会更好B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C 较强的学习与发展的动力D 较强的研究与创造力

第 14 题(2分)

对于良好的意志品质描述正确的是什么?

A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 良好的意志品质由先天遗传决定

C 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不断的培养与促进

D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学生学习没有什么关系

第 15 题(2分)

青年教师成长需要的意志品质有哪些?

A 坚定与坚韧B 稳定与创新C 坚强与坚持D 自觉与果断 第 16 题(2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自我实现型人格健康标准有哪些?

A 献身于工作B 不刻意追求幸福

C 有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D 幽默感和创造性

第 17 题(2分)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在职场中可以体现为什么?

A 影响力B 亲和力C 感染力D 学习力 第 18 题(2分)

人格测量的主要技术包括哪些?

A 访谈B 观察C 问卷D 投射测验 第 19 题(2分)

关于教师人格描述正确的是什么?

A 教师人格是承担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相对独立、稳定和被社会认同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

B 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行为方式,与与遗传无关,是职业特点决定的C 教师人格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

D 教师人格特点与教学风格无关

第 20 题(2分)

在众多的关于人格的研究中,比较能取得共识的有哪些?

A 遗传对人格有一定的影响B 人与环境二者在决定行为方面都是重要的C 气质是由人的遗传与心理结构决定的D 人格包括个性、气质、性格和能力等等 第 21 题(2分)

教师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有哪些?

A 要研究教学提升专业素质B 要享受讲台

C 享受学生D 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幸福感的定义是?

A 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B 是一种主观感受

C 有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D 积极的体验,愉悦 第 23 题(2分)

以下关于人格特质的描述正确的是什么?

A 人格特质时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性的个性品质

B 人格具有独特性,无好坏之分,因此人格特质是无法测量的C 人的行为是由人格特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D 根据人格特质或个性特点,人们可以被划入不同的人格类型

第 24 题(2分)

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

A 情绪衰竭B 去个性化C 低个人成就感D 低耐挫力 第 25 题(2分)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A 积极体验B 积极特质C 积极环境D 遗传

第 26 题(2分)

情绪智能的涵义包括:

A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和监控情绪变化的能力

B 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

C 服从于某目标而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D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

第 27 题(2分)

教师心智成熟的标准是:

A 正确地认识自己B 正确应对挫折C 正确认识他人D 积极的心态认识社会 第 28 题(2分)

心智模式的顽石有以下表现?

A 归罪于外B 墨守陈规C 局限思考D 心态不正 第 29 题(2分)

改善心智模式的技术有;

A 把镜子转向自己B 倒掉壶中的水C 用多棱镜看世界D 敞开胸怀 第 30 题(2分)

教师心智模式不健全的表现是什么?

A 敬业意识淡薄B 思想意识呈现功利性倾向

C 缺乏高水平的情商D 缺少奉献的精神

第 31 题(2分)

情绪的主要组成是:

A 主观体验B 外部表现C 胜利唤醒D 客观事物

第 32 题(2分)

以下关于心智模式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什么?

A 根深蒂固。B 自我意识良好

C 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陷D 心智模式有时效性

第 33 题(2分)

经常反思自己的知识面宽不宽?能力强不强?自己的个性如何?以及自己应具备的教育教

学能力有哪些?这些都属于教师对什么特点的反思?

A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B 对成长经历的反思

C 对自我发展的反思D 对自身素质特点的反思

第 34 题(2分)

理智地发现自己,规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说明了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教师什么的需要?

A 终身教育B 自我发展C 自我学习D 适应未来

第 35 题(2分)

在人际交往中的一切行为都要得体,合乎分寸,恰倒好处。说明了人际交往什么原则的体现?

A 自信原则B平等原则C 适度原则D 理解原则

第 36 题(2分)

教师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前提。其核心命题是什么?

A 教师的专业发展B 教师的主动发展

C 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D 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第 37 题(2分)

“教师的教育效果取决于师生交往的质量。”这句话,道出了什么的重要性?

A 人际交往B 人际协调C 人际情感D 人际行为

第 38 题(2分)

教师要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务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安排,勇挑重担。这句话反映出教师与谁之间交往的策略?

A 家长B 领导C 学生D 同事

第 39 题(2分)

大家都非常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小男孩的羊为什么被狼吃了,村民们为什么不来救他。他违背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一原则?

A 真诚B 诚恳C 宽容D 理解

第 40 题(2分)

教师A处事冲动鲁莽,教育学生常常不等时机成熟就草率从事。教师B性格暴躁,懒于思考,做事不计后果,贸然行动。教师A和教师B都是缺乏什么的表现?

A 意志品质的果断性B 意志品质的坚韧性

C 意志品质的自觉性D 意志品质的自制性

第 41 题(2分)

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什么?

A 善于与人交往B 睡眠质量好C 乐观的幽默的个性D 优良的意志品质 第 42 题(2分)

善于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战胜与执行决定有困难、有妨碍的一切因素。这是教师意志中哪种品质的表现?

A 坚韧性B 自制力C 果断性D 坚定性

第 43 题(2分)

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句话反映了意志的哪种品质?

A 坚韧性B 坚持性C 坚定性D 坚决性

第 44 题(2分)

小A热情开朗善于表达,上课总是抢着回答问题,有时难免会抢答或接话茬,王老师为了

改变她的“坏习惯”,总是不让她发言,一次,小A又把手高高举起,身子站起老高,生怕老师看不到,王老师看了她一眼,说:“你怎么那么爱表现,话多错多知道吗?你以后闭上嘴巴安静点儿行吗?”王老师的行为属于什么?

A 职业倦怠B 青年教师没有教育经验

C 校园冷暴力D 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第 45 题(2分)

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敏感性?

A 学习、责任、关怀、用心B 学习、感恩、敏锐、用心

C 积极、敏锐、幽默、创造D 责任、用心、和谐、进取

第 46 题(2分)

人格的特征有什么?

A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B 独特性、稳定性、指向性、遵从性

C 独特性、从众性、指向性、功能性D 独特性、发展性、统合性、功能性 第 47 题(2分)

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情况有了变化或自己决策有错误时,能立即停止行动或改变已做出的决定,及时纠正错误,是教师意志的哪种品质?

A 自觉性B 果断性C 目标性D 坚持性

第 48 题(2分)

心理学家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什么?

A 一个人独特的、一贯性的行为模式的组成B 是一个人的“面具”

C 是由遗传和基因决定的情绪和行为特点

D 是可以不断改变与发展的思维与行为特征

第 49 题(2分)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A 情绪现象B 情感现象

第 50 题(2分)

“心智模式”是谁提出的?

A(美)欧内斯特•博耶B(苏格兰)肯尼斯•克雷克

C(美)彼得•圣吉D(美)杰里•温德

答案:

ABCDBCABCDABCDABCD ABCDABCDABCDABABC ABABCACACACD CDABCABCDACAB ABCDBCDACDABCABC ABCDABCDABCDABCDABCD ABCABCDDBC

ABBAA

DB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篇2

1.【答案】A

【解析】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物资, 消费税应在“应交税费一应交消费税”科目中单独核算,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6200+1000=7200 (万元) 。

2.【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6000-6000÷10×2=480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 应计提减值金额=4800— 4000=800 (万元) , 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4000 万元;2012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4000—4000÷8=350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3556万元, 因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所以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2013年应摊销金额=3500÷7=500 (万元) 。

3.【答案】D

【解析】甲公司2013年1月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1300+23=1323 (万元) 。

4.【答案】B

【解析】经调整后, 乙公司2013年度的净利润=600- (500-300) + (500-300) /10×6/12=410 (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 (抵销前) 的金额=1000+410×100%=1410 (万元) 。

5.【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3年取得的租金收入200万元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日常维护支出10万元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因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不计提折旧, 期末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万元, 所以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340万元 (200-10+150) 。

6.【答案】D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量一现金流出量= (10×100+10×100×7%×4) - (1060+8) =212 (万元) 。

7.【答案】A

【解析】甲社会团体收到款项时编制的分录为:

8.【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的人账价值是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二者中的较低者, 如果在租赁中发生的相关初始直接费用也应当计入到资产入账价值中, 所以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500+35=6535 (万元) 。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 账价值, 则借贷方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即7000+35-6535=500 (万元) 。

会计分录为:

9.【答案】B

【解析】甲公司的诉讼赔款满足预计负债的三个确认条件, 即:①现时义务;②很可能发生经济利益的流出;③金额能可靠计量。预计负债金额= (800+1200) /2+15=1015 (万元) 。预计负债不仅要进行账务处理, 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10.【答案】A

【解析】该项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450-380=70 (万元) , 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支出不属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11.【答案】C

【解析】乙公司换入机器设备的入账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一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410+58-400×17%=400 (万元) , 选项C正确。

12.【答案】C

【解析】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的, 企业应当将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 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 计入管理费用。

13.【答案】A

【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00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3500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14.【答案】B

【解析】购买日, 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1600-1500×80%=400 (万元) , 2013年年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完全商誉的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350+400/80%=1850 (万元) , 可收回金额为1550万元, 该资产组发生减值300万元, 因完全商誉的价值=400/80%=500 (万元) 。因此减值损失只冲减商誉300万元, 但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 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减值金额=300×80%=240 (万元) , 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商誉的账面价值=400-240=160 (万元) 。

15.【答案】D

【解析】固定资产处置收益=2400- (3600-3600÷5×2) -30=210 (万元) , 将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2160-2160÷5×2=1296 (万元) , 2015年甲公司因处置该环保设备影响营业外收入的金额=210+1296=1506 (万元) 。

二、多项选择题

16.【答案】ABC

【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17.【答案】BC

【解析】选项B, 应记入“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选项C, 应记入“投资收益”等科目。

18.【答案】CD

【解析】选项A, 根据准则规定,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应调增资本公积;选项B,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 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该调整商誉, 不调整所得税费用。

19.【答案】AC

【解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以转让非现金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 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选项A错误;初始投资成本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选项C错误。

20.【答案】ABD

【解析】选项C, 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依法抽回的权益性投资,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21.【答案】ABCD

22.【答案】ABC

【解析】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关, 不一定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选项A不正确;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0, 但下列情况除外: (1) 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 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 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故选项B错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不必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只有出现减值迹象时才进行相应的减值测试, 选项C错误。

23.【答案】ABC

【解析】库存现金是货币性资产。

24.【答案】BCD

【解析】选项A错误,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与资产支出不挂钩。

25.【答案】AC

【解析】丁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400—350=50 (万元) , 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丙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 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最终影响的营业利润, 与营业外收入无关, 选项C错误;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发生的营业税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税金及附加) 。

三、判断题

26.【答案】×

【解析】按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意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要求。

27.【答案】×

【解析】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计入所有者权益。

28.【答案】×

【解析】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发行费用, 应在权益成份和负债成份之间进行分摊, 负债成份分摊的部分, 冲减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29.【答案】√

30.【答案】×

【解析】以旧换新销售商品的, 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 回收的旧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31.【答案】×

【解析】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如果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32.【答案】×

【解析】企业出租无形资产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处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33.【答案】×

【解析】有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4.【答案】√

35.【答案】√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 事项 (1)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影响已经消除, 不用进行更正。

(2) 事项 (2)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前期重要会计差错, 应进行更正。

更正处理为:

(3) 事项 (3)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前期不重要会计差错, 应作为2013年会计处理更正。

更正处理为:

(4) 事项 (4) 会计处理不正确, 对于前期重要会计差错, 应进行更正。

更正处理为:

(5) 事项 (5) 会计处理不正确, 属于2013年当期会计处理, 应更正2013年会计处理。

(6) 合并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注:2013年当年所得税于当年年末进行相关处理。

2.【答案】

(1) 2013年6月30日

(2) 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所以2013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

其计税基础=1000-300-1000/10×6/12=650万元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0-650=450 (万元)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450×25%=112.5 (万元)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O, 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0=112.5 (万元) , 其中75万元 (300×25%) 为转换日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 对应资本公积。

(3) 2013年12月31日

五、综合题

1.【答案】

(1)

(2)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4月15日

2011年5月5日

2011年6月30日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6月30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6月30日

2013年7月15日

2.【答案】

(1)

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能够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说明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

(1) 2013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250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2700万元 (9000×30%) ,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2) 调整后乙公司净利润=900- (1600/8-1000/10) - (300-300/10×1/12) =900-100-297.5=502.5 (万元)

(3) 2013年年末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500+200+150.75=2850.75 (万元) 。

(3)

(1) 因甲公司与丁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取得丙公司的股权后将决定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所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 编制2013年7月1日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3) 2013年7月1日合并商誉=6000-[6000+ (700-600) ]×80%=1120 (万元) 。

(4)

(5)

(6) 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000-300+2.5-5=697.5 (万元)

甲公司合并报表中应确认投资收益= (697.5-600) ×80%=78 (万元)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6000+78=6078 (万元) 。

(7)

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量下的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

=6000+ (700-600) +697.5-600=6197.5 (万元) 。

(8)

(9)

注释

12013年当年所得税于当年年末进行相关处理。

22. 【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3

1. - 3 2. -2 3. ±10 4. 1.5×107 5. 千 3 6. 130° 7. 中、干、甲(答案不唯一) 8. 40° 9. AC=AE(答案不唯一) 10. - 11. B 12. B 13. A14. C 15. D 16. A 17. C 18. A 19. 原式=4a+2b-a2+4b2,代入求值,原式=. 20. (1).(2). 21. 连接其中任意两点可得到两条线段,画出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其交点即为所求.作图略. 22. (1)AC∥DF.(2)理由如下:因△BCF≌△BDF(SAS),故∠BCF=∠BDF因∠BCF=∠A(同角的余角相等),故∠A=∠BDFAC∥DF 23 (1)离家距离与时间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离家距离是因变量(2)10 km,30 km(3)12时至13时,30 km(4)13 km.(5)12时至13时(6)15 km / h

七年级复习测试题(B)

1 a2 2 2.0×103 3 3 4 20° 5 18×1011 6 80° 7 13或14 8 108 9 75 10 -19 11 B 12 C 13 D 14 C 15 C 16 C 17 D 18 B 19 C 20 C 21(1)4xy;(2)18(a-b)2 22 ;图案设计答案不唯一 23 (1)13.05 (2)13.05 12.75(3)亏154.55元 24 3对.证明略 25 (1)x+2,x+12,x+14.(2)x+x+2+x+12+x+14=172,x=36,即为所求(3)应有偶数x,使x+x+2+x+12+x+14=2 006,得x=494.5,矛盾,所以不存在这4个偶数.

七年级复习测试题(C)

1 D 2 D 3 A 4 A 5 A 6 D 7 C 8 C 9 B 10 C 11 16x4y12 12 B、C、D、8 13 50°和80°或65°和65° 14 55° 15 2 16 -5或1 17 ±6 1819 (a-b)2=(a+b)2-4ab 20 8 000 21 (1)1;(2)m4-2m2+1

22 (1)

(2)x+z-2=y.

23 (1)时间 离城市的距离(2)4 km,9 km,15 km.(3)0.5 h.(4)4 km /h

24 (1)相等可证AB=DC,△ABF≌△DCE(证明过程略)

(2)相等理由是△ABF≌△DCE(证明过程略)

《探索勾股定理》测试题

1 C 2 D 3 B 4 D 5 25 6 24 7 8 8 49 9 24 10 64 144 11 125. 12 10 km 13 用乙种剪法拼得的小正方形面积大些,其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21 cm2 14 PA2+PB2=2PC2理由是:作CD⊥AB于D.不失一般性,不妨设P点在D点右侧.PA2+PB2=(AD+DP)2+(DB-DP)2=AD2+DP2+2AD·DP+DB2+DP2-2DB·DP因为AD=DB=CD,所以PA2+PB2=2CD2+2DP2=2PC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测试题

1 B 2 A 3 C 4 B 5 B 6 120 7 24 m2 8 直角三角形 9 垂直 10 135°(提示:可将△BPC绕点C旋转,使BC与AC重合) 11 84 cm2 12 (1)略.(2)b=220,c=221 13 (1)是直角三角形.(2)填表略.第一列每组数都是勾股数,它们的2倍、3倍、4倍、10倍都是勾股数 14 BE2+CF2=EF2如图1,过点C作CD⊥BC,使CD=BE,连接DF、AD因AB=AC,∠B=∠ACB=45°=∠ACD,故△ABE≌△ACD(SAS)∠BAE=∠CAD.AE=AD故∠EAD=∠BAC=90°又∠EAF=45°,故∠FAD=45° 所以△EAF≌△DAF(SAS)EF=DF在Rt△CDF中,CF2+CD2=DF2,故BE2+CF2=EF2 15 由AB=6海里,BC=8海里,AC=10海里,可知AB2+BC2=A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BC=90°由于BD⊥AC于D所以可疑船只进入我领海的最近距离是CD.因AC·BD=AB·BC,所以BD==48(海里)在Rt△BCD中,CD2=BC2-BD2=82-4.82=6.42,所以CD=6.4海里,行进时间为:6.4÷12.8=0.5(h)故可疑船只最早在晚上11时进入我领海

《蚂蚁怎样走最近》测试题

1 C 2 C 3 C 4 B 5 A 6 6.4 7. 10 8. 2.5 9. 13 10. 96 11. 不能通过厂门.如图2所示,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在2.9 m的高度的时候,厂门宽只有1.6 m 12 15 m. 13 不会触礁 14 5 m 15. 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沿B1B2、A1B1、A1D1展开成图3中的三种情况:

(1) (2)(3)

图3

在图3(1)中,A2C2=10+5=15(cm),C2C1=20 cm,则A2C=A2C+C2C=152+202=625.类似地,在图3(2)中,A2C=725;在图3(3)中,A2C=925因为925>725>625,所以图3(1)中的路线A2C1最短

勾股定理综合测试题

1 C 2 C 3 D 4 B 5 C 6 B 7 C 8 D 9 A 10 (a+c)2 b2+2ac 11 1 000 12. 250 m 13 4.5 π 14 2st 15 2 cm 16 略 17 4. 18 (1)(49-1),(49+1)(2)n,(n2-1),(n2+1)猜想:①n2+(n2-1)2=(n2+1)2;②(n2-1)+1=(n2+1)证明略.(3),.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测试题

1 D 2 D 3 D 4 B 5 C 6 C 7 C 8 B 9 D 10 A 11 2 12 -3 13 60 14 2 15 无理 16 略 17 不可能是整数、分数、有理数. 18 共14个.△ADE,△AEF,△AFG,△BDE,△BEF,△BFG,△DAB,△EAB,△FAB,△GAB,△CDF,△CEG,△ACG,△BCF 19 不存在,理由略图略

《平方根》测试题

1 D 2 A 3 A 4 D 5 B 6 A 7 D 8 0 0,1 9. -1 10. 4或-2 11 81 12 -2 13 (1)±0.7;(2)0或-4 14 0.6 m 15 5+的整数部分为8,小数部分为5+-8=-3;5-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为5 --1= 4 -.所以 a+b=1 16 原式可变为x+y+z-2-2-2=0,所以有(-1)2+(-1)2+(-1)2=0,所以 =1,=1,=1所以 x=1,y=2,z=3

《立方根》测试题

1 D 2 B 3 B 4 B 5 D 6 C 7 A 8 6 9 4 10 33 cm2 1112 7 13(1)-1;(2)2 14 10或12或14 15 设=2n(n为整数),则200a=8n3,a=.因为要求a为最大的负整数,所以n=-5,a=-5 16 可以令2 006x3=2 007y3=

2 008z3=k,则2 006x2=,2 007y2=,2 008z2=,2 006=,2 007=,2 008=.故=++ 所以有·=·++,得 =++从而++=1(0和-1舍去)

《公园有多宽》测试题

1 C 2 B 3 D 4 A 5 A 6 D 7 C 8 7.0或7.1 9. 6 10. 3.8 m或3.9 m 11. 2.0 m或2.1 m 12 > > > = a2+b2≥2ab 13 3 m或4 m 14. 2 cm或3 cm 15 23.4 cm或23.5 cm

《用计算器开方》测试题

1 C 2 A 3 3、4 4 7 5 7 6 > 7. A>B 8 44 9 -9 10 略 11 1 354 cm3 12 a>1时,a>;0

《实数》测试题

1 B 2 D 3 B 4 C 5 D 6 D 7 D 8 A 9 A 10 C 11 1+3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a) 17 25 18 2.5 cm. 19 等腰直角三角形. 20 轻轻的:225;我:4;走了:13;正:7;如:8;来:9. 21 丙

实数综合测试题

1 C 2 D 3 B 4 B 5 D 6 D 7 B 8 D 9 C 10 1+,1-(答案不唯一) 11 -6 12 119 13 0 14 6 15 1 16 2:00

17 (1)- (2)9. 18 -a+4b+2c. 195 55 555 .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篇4

一、选择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A] 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 A] 2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 A] 24.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 D]

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 C] 2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A] 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A] 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29.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B] 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 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 [A ]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8.1)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 3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 3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 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3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9.1)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D] 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4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11.1)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12.1)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A] 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6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 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C] 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13.1)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7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7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7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B] 7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A] 7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A] 7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A] 77.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A] 7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B] 7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A] 80.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A] 81.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C] 8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

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B] 8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B] 8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D] 85.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A] 86.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A] 8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A] 88.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C] 89.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B] 9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B] 91.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B] 9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D] 93.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D] 94.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A] 95.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D] 96.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D] 97.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 [D] 98.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D] 99.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D] 100.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B] 10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14.1)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D] 102.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A] 103.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D] 104.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D] 10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B] 10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A] 107.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C]

10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C]

二、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2.1)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 行为规范 学习三类。(3.1)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 增加反应 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 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 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 引起和维持 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 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成败经验。

20、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6.1)。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所谓 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 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 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活动方式。(7.1)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8.1)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 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结构问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目标状态 的过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 类似的创造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50、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

5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5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59、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 和行为标准。

6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63、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 为止。

6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6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69、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70、课堂管理_始终制约_ 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71、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持久地_ 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72、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学习环境_,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定型的期望_。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75、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共同活动_ 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6、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固定的编制_,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77、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正式群体_。

78、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联合群体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79、集体则是群体发展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8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约定俗称_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情境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2、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83、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

笼罩。

84、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期望_ 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

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85、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投射_ 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86、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剥夺学习权利_等手段。

87、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只有当教师_焦虑适中_ 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89、人们往往相信_大多数人_ 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90、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非议或排斥_,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91、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92、积极的课堂气氛是_恬静与活跃_、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93、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心不在焉_、反应迟钝为特征。94、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失控的气愤_、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96、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98、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_、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 的过程。(14.1)100、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

料、_描述并分析_ 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01、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 确

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02、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量化描述_ 人们心理特征。

10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

104、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问题解决_ 题。

105、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选择题_、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106、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相对标准_ 两种。

107、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

108、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_诊断学生_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_思维的条理性_、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三、简答

1、布鲁纳的教学观(3.1)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

迁移。

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

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

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

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

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

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

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

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 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6、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 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

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7、学习迁移的种类(5.1)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9、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0、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6.1)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1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1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7.1)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1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5、学习策略的特征(8.1)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6、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17、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8、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2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

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 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

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

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

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

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2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1)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

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5、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

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

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份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

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6、心理健康的标准(11.1)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有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样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2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

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

励物或活动。

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

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

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

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

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

为。

30、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2.1)

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2、呈现新材料。

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4、提供反馈和纠正。

5、提供独立的练习。

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

31、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32、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 失败感。

3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34、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

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35、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

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

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

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36、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13.1)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1、活动的难易;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37、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

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

感。

38、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较多的监督与指导。例如小学生入学时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人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39、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40、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41、教学测量的分类(14.1)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44、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

和决策。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

⑵轶事记录。

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45、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

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

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

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

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

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46、简述罗森塔尔效应(15.1)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

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四、论述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1)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

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

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

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

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

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

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1)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⑴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⑵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⑷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学习策略的分类(8.1)学习策略的分类 ┍复述策略

┍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 ┗组织策略 │ ┍计划策略

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监视策略 │ ┗调节策略

│ ┍时间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5.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⑴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⑵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⑶重视知识问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⑴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⑵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⑴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⑵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⑶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6.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⑴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⑵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⑶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⑴保护好奇心。

⑵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⑶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⑷重视非逻辑思维。

⑸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⑴发散思维训练。

⑵推测与假设训练。

⑶自我设计训练。

⑷头脑风暴法训练。

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的注意事项(12.1)

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

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

而求得答案。

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

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3.1)

1、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

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

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3、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4、对教师的期望。9.群体动力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

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

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10.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15.1)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

11.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的课堂规则制定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手的课堂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的常规程序。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业课考好也有很多优势;公共课主要靠记忆,靠积累,背的多考的也多,千万不要相信临场发挥,厚积薄发,没储备怎么能发挥出来?!几道典型的教师招聘题

1.在教育过程中,怎样看待独生子女?如何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

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在其成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特点:第一,身体发育普遍较好。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照顾,营养条件较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成长快。第二,智力发展较早。现代优生学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势。同时,家庭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第三,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够科学。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第一,扬长补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第二,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第三,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引导独生子女与同伴处好关系,学会关心

照顾别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1.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7.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 B.滞后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8.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答案与解析1.B[解析]为人师表的意思就是做出示范。

2.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3.B[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

4.D[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5.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D[解析]教师的工作是开展教学,所以教育教学权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7.B[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

8.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A.1~2 B.20~40 C.60~70 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注意的功能有()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中学教师 资格 考试心理学仿真试题之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11.B 12.B 13.B 14.B 15.A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

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教师招聘: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 教师招聘: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教育法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2009年【网络综合教师招聘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

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

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

数不少于1000字。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篇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在4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B)。

A.25%

B.20%

C.80%

D.10%

2.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B)。

A.基础

B.核心

C.方法

D.要求

3.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哪几个领域的学习内容?(A)

A.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D.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4.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C)

A.b

B.

C.

D.

5.为一年级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先计算,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2-10

=

在这道练习的设计中,主要渗透了(D)数学思想。

A.分类

B.化归

C.极限

D.函数

6.下面描述中,体现过程目标的是(D)。

A.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B.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C.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D.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体积的测量方法。

7.“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达到的结果目标是(B)。

A.了解

B.理解

C.掌握

D.运用

8.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C)。

A.4

B.1

C.4

D.4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D)

A.3a-2a=1

B.x2y-2xy2=

-xy2

C.3a2+5a2=8a4

D.3ax-2xa=ax

10.如右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折叠,点C、D分别落在M、N的位置,且∠MFB=∠MFE.则∠MFB=(B)

A.30°

B.36°

C.45°

D.72°

11.如图,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D)。

A.∠B=∠C

B.AD=AE

C.∠ADC=∠AEB

D.DC=BE

二、填空题(12-14题每空1分,15-26题每空2分,共32分)

1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13.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4.数学课标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有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有

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领域的有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5.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8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加工20个,只用6天就完成了。这批零件一共有(480)个。

16.简便计算:178×=(179-1)×=179×-=178-=177

17.明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君君30张后,还剩50张。明明原来有邮票(56)张。

18.五年级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11)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19.给同学发水彩笔,如果每人分5支则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则多3支。那么,每人分(9)支刚好分完。

20.工人栽花,每7棵花间的距离是12米,照这样计算,栽20棵花的距离是(38)米。21.有一块长方体的木料,它的长、宽、高分别是12分米、6分米和4分米。若将这块木料锯成一些正方体木块(要求尽可能大),最多能锯(36)块。

22.如果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x+4y+5的值是11.23.分解因式:49a2-42ab+9b2=

(7a-3b)2

24.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如下图所示),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1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PA=2PB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上(近B点)。那么,点Q的运动速度是(和)cm/秒。

25.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D、AE把∠CAB三等分,AD交BC于D,AE交BC于E,且EF⊥AB,AF=FB,则∠B的度数=

22.5°

26.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正整数,则整数P的值为

5和7。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1分)

27.表面积较大的长方体,体积也较大。(×)

28.直线比射线长。(×)

29.有甲和乙两数,只要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则是甲数的约数。(×)

30.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5%,则女生人数比男生少20%。(√)

31.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32.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33.“知识技能”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

34.“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是“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

35.“掌握”的基本含义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36.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37.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四、简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38.部分学生在初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常将x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形如x=),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1)用方程解题,从思维角度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将“x=”放在一个算术式子的一边,使其成为形式上的方程,实质上是用的算术解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方程解题的优势,而且还会使本来较繁的算术解法变得更加复杂…2分;(2)用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1分;(3)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有:利用题目中表示等量关系的关键词语、常见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四则运算间的关系和计算公式等…2分。

39.“体育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38厘米,体育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课堂教学时,围绕上题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取值范围”,你认为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1)平均身高的取值范围在138-142厘米之间…2分;(2)男生人数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42厘米…1分;(3)女生人数越多,平均身高越接近138厘米…1分;(4)男女生人数相同时,平均身高是140厘米…1分。

40.下面是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片断,请你对该教学片断进行简要分析。

教师无序地出示:2件上衣和3条裤子。(上衣分短衣和长衣,裤子分短裤、中裤和长裤)

师: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作为一种搭配方法,你认为搭配的方法有几种?请把你的想法表示在白纸上。

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时出现了2种、3种、4种、5种和6种答案,教师请不同答案的代表上台。

师:(投影显示)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张6种的表示情况。

生:短衣和短裤,短衣和中裤,短衣和长裤;长衣和短裤,长衣和中裤,长衣和长裤。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次。

学生再读。

师:小朋友们通过读发现了什么?

生1:是有规律的。

生2:是有序的。

师: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3:先短衣(分别)与裤子搭配,再长衣(分别)与裤子搭配。

师:(出示4种的)请这位同学读一读这一张的搭配情况。

生4:短衣和短裤,短裤和长衣,长衣和短裤,中裤和短衣。

师:你为什么没有找全呢?

生4:我写乱了。

师:请同学们思考,怎样表示容易找全?

学生回答略。

简要分析:

核心理念: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巧妙方法:通过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全了的原因是“有序”,没有找全的原因是写“乱”了,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给分点可参考如下:(1)通过连续的读让学生发现有序的思考方法(数学思想方法)…2分;(2)通过对比的读让学生知道出现问题是因为“乱”(无序思考)…2分;(3)通过反思“怎样表示容易找全”,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1分.五、综合题(共20分)

41.附件提供的是《笔算乘法》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63-64),请你分析教材,并回答下列问题。(《笔算乘法》见附件)

(1)在学习这个内容前,学生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基础?(2分)

(口算基础:两位数乘整十数……1分;笔算基础:两位数乘一位数……1分)

(2)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什么?(3分)

(掌握乘的顺序(或其它表述但意思相同)……1分;理解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或其它表述但意思相同)……2分)

(3)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4分)

(教学目标要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目标全面,但大而空给1-2分;目标全面,而且还具体实用给3-4分。)

(4)如果把这节课划分为引入、新授、巩固和小结四个阶段,请你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设计出“新授阶段”的教学过程。(7分)

(体现先学后教,体现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笔算),体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关注算法也关注算理……设计很差给0-1分,设计一般给2-3分,设计良好给4-5分,设计优秀给6-7分。)

(5)根据本课重点内容,请为“巩固阶段”设计一道有针对性的练习,并解释你的设计意图。(4分)

教师心理测试试题与答案 篇6

(七)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新课程备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把现代技术的运用只理解为制作课件,更重要的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书本)知识为主,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

4.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6.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众因素中,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因素,环境和教育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

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9.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0。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葵卯学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把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讲究过程的优化和实效。(√)

2.狭义教材是指学生的课本。(√)

3.教学内容要基于教材活于教材,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4.辅导教学中备课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充分尊重教材能够对教材进行整合与优化(√)

5、校本研究开题就是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论证的报告。(√)

6.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第一要义,满足学习需求的面越大,授课教师越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

7.新的教材观强调教学资源意识,具有丰富性、广泛性的特点。(√)

8.隐性教材是指学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价值态度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内容。(√)

9.新课程理念下,导入教学的魅力在于感召力,这种感召力源于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态度。(×)

10.从评课的有效角度看,学校领导评课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D)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

A.主体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有效性

2.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是(A)

A.有效提高能力B.清晰授课能力

C.课堂监控能力D.自我反思能力

3.(A)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A.有效设计B.有效实施C.有效管理D.有效反思

4.有效备课应理顺三方关系。(D)

A.教材、教师、学生B.引领者、服务者、合作者

C.教师、学生、家长D.目标、过程、情感

5.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的优缺点与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备课时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归纳总结是(B)

A.教学总结B.教学反思C.教学随笔D.二次备课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ABC)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接受学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学习内在驱动力的需求是学生学习需求的一般表现,B设问教学=考察学生,C导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是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D问课方法来自于文课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特点的有:(ABCD)

A.接轨性;B更新性;C探索性; D同步性和检验性

4.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是(ABCD)

A.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B.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C.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D.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5.新课程教学倡导学生(ABCD)

A.主动参与B.乐于探究C.勤于动手D.培养能力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讲解教学方式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答:互动性特征、指导性特征、训练型特征、效率性特征;

2.简述校本教学研究的新特点?

答:接轨性、实践性、适时性、主体性。

3.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求突破?

答:(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六、论述题,本题10分。

怎样才能备出优质课?

答(1)必须苦练基本功(2)善于总结积累自身的优质课教学亮点和经验。(3)要善于备学生,接近学生带着问题备课,在研究创新中备课(4)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七、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一项研究表明,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上,学生的言语交流行为主要以回答问题为主,占到93.8%。另外几种是:提问占2.7%,表示异议的占1.7%,其它类占1.8%。请问:

⑴ 以上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4分)

答: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太理想。表现为:情绪不高涨,思维不活跃,主动参与不够,进取心不强,大都是按部就班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占93.8%),学习的主动参与率低(提问题仅占2.7%),独立性更差(表示异议的仅占1.7%)。⑵促使学生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6分)

答:关键措施是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教育氛围。具体而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心理,让学生对学习具有一定选择权,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愿想、愿说。

2.案例:刘老师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她每天都花大力气搜集一些奇闻逸事制作许多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可临近期末才发现许多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于是又集中灌输知识。

(1)请简要分析案例中老师的教学表现步入了教学中的那一误区(2分)?

答: 步入了教学中的满堂灌的误区。

(2)这种做法的主要危害是什么(3分)?

答:教师备课不去备学生,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忽视学生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把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形式化缺乏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这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结果,就是重蹈满堂灌的覆辙。

(3)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怎样对待(5分)。

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7

1.B 2.B 3.C 4.B 5.C 6.C 7.C 8.A9.A

10.B12.<

13. y=2x+6 14. 5.5

15. 90°16.AB//CD(或AD=BC等) 17.(-2,4)18.2

19.5cm或

20.3

21.(1)6;

22.(1)可利用“角边角”证明.

(2)若.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理由如下:

因,故OB=OD.

又OA=O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故BD=Ac.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23.(2)如图l,有8个.

24. (1)0到1min,打开一个进水管,打开一个出水管;lmin到4min,两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全部打开;4min到6min,打开两个进水管,关闭出水管.

(2)当4≤x≤6时,函数图象过点(4,4)和点(6,8).由待定系数法求得y=2x-4.

(3)若同时打开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则10 min时容器内的水量是8+(-1)×4=4(L).

若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则10 min时容器内的水量是8+2x4=16(L).

25.(l)∵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

∴OB=OC,OB⊥OC,OB平分∠ABC.

又∵ OE⊥AB,OF⊥BC,

∴ OE=OF.

∴ 斜边直角边).BE=CF.

(2)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B)

1.A 2.D 3.D 4.C 5.D 6.D 7.C 8.A9.D 10.B(提示:甲的速度为8÷2=4(m/s).当t=a时y=0,所以乙的速度较快.由图可知乙100s跑完全程,则乙的速度为500÷100=5(m/s).于是b=5×100-4x(100+2)=92(m).解5a=4(a+2),得a=8.c=(500-8)÷4=123(s).正确的有①②③)11.2

12.一

14.59

15(2,4)或(3,4)或(8,4)

16. OA=OC(或AD=BC,或AD∥BC,或AB=BC等)17.(-2,0) 18.1或-1

19. 1020. 10070

22.依題意,xy=l.

23.(1)易证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故BD=EC.

(2)平行四边形BECD中,BD//EC,故∠ABO=∠E=50°.

菱形ABCD中,AC⊥BD,所以∠BA0=40°,

24.依题意可求得

25.(1)第一行填(200-x)吨,第二行填(240-x)吨,(60+x)吨.

(2)yA=20x+25(200-x)=-5x+5000,

yB-15(240-x)+18(60+x)=3x+4680.

(3)当5000-5x<4680+3x,即404680+3x,即x<40时,B村运费较少.

(4)依题意,3x+4680≤4830,得x≤50.

两村运费之和为y=yA+yB=-5x+5000+3x+4680=-2x+968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50时,y有最小值,y最小=9580(元).

由A村运往C仓库50吨,运往D仓库150吨:由B村运往C仓库190吨,运往D仓库110吨.此时两村运费之和最小,为9580元.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c)

1.C 2.B 3.D 4.D 5.B 6.B 7.C 8.D9.D 10.D

12.x>2 13.一

14.3(提示:ab=15.(提示:利用OP·AB=OA·OB求)16. 20

17.4

20.(1)和y=3x-5(提示:OB=OA=5).

(3)(3,-1)(提示:作

21.能.因为DE⊥AB于点E,所以DE.而,DE=12,所以AB=lO.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C=90°.

22. AB=20F且AB//OF,证明如下:

由CE=DC=AB,可知(角边角),BF=CF.

因OA=OC,故OF是△ABC的中位线.

∴AB=CE=20F,AB//OF.

23.(1)∵EF垂直平分AC,

∴AE=CE,AF=CF.

又∵ CF=AE.

∴ CE=AE=CF=AF四边形AFCE是菱形.

(2)若BF=AE,当∠B=45°时,四边形AFCE为正方形,理由如下:

由BF=AE=AF,∠B=45°,故∠AFC=90°.再由(1),知四边形AFCE是正方形.

24.(l)y=(30-25)x+(34-28)(80-x)=-x+480.

∴该公司有三种建房方案:①A户型48套,B户型32套;②A户型49套,B户型31套;③A户型50套,B户型30套,

由(1)知k=-1<0.

∴ 当k取最小值48时,利润y取最大值,为432万元.

(3)y=(30+a-25)x+(34 -28)(80 -x)=(a-l)x十480.

当a-l>0,即a>l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50时,利润最大(A户型50套,B户型30套);当a-l=0,即a=l时,三种方案的利润一样;当a-l<0,即025.(1)如图2,连接DN.

矩形ABCD中,BO=DO.∠DCN=90°.

ON⊥BD、则BN=DN.

∠DCN=90°,则

(2),理由如下:

如图3,延长MO交AB于E.

易证,得OE=OM、BE=DM.

连接EN,MN.因为ON⊥OM,所以EN=MN.

又CN=BM,在Rt△MBC中考虑;同理,BN=AM).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题(D)

1.C

2.C

3.C

4.D

5.C

6.B提示:易证AB=BE,AD=CE,所以.又已知DG=1,在Rt△ADG中求得

7.B

8.B10. 2b

11. 12

12.③13. 26 2615. 100(提示:即

17.连接EE'.

依题意,

18.(l)依题意,

在Rt△OAB中,D为OB的中点,则OD=DA.故

∴ 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邊形.

(2)设OG=x.由折叠可得AG=GC=8-x.

在Rt△ABO中,可求得AB=4,

在Rt△OAG中,解得x=l.即OG=1.

19.(1)设当一次购买x个零件时,销售单价为51元,则(x-100)x0.02=60-51.

解得x=550.

∴当一次购买550个零件时,销售单价为51元.

上一篇:金融专业简介下一篇:沙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