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工艺技术成果总结(共10篇)
一、思想进步情况在科学技术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关心时事政治,学习先进理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观念得以更新,业务知识不断丰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我始终以敬业不息为信念,把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做到自尊、自重、自律。时刻以公民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关心同事,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凡是要求遵守的规章制度,我自觉遵守;凡是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我积极参与。
二、主要工作成绩采气工程日常的工作,以解决现场采气工程方面的问题为主。针对套压高、油套内气体含硫化氢、油套环空保护液不合格等情况,深入分析并提出措施建议,使套管压力得到有效控制。对普光气田气井套管进行监测,共安排套管取样285次,实际完成套管取样247井次,实际完成取样计划的87%,为解决气井套管异常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避免套管腐蚀,加强环空保护液对套管的保护作用,共对10口井进行了环空保护液的加注施工,有效改善了套管异常情况,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理效果。针对普光1井压力异常现象,对普光1井进行了泄压及压力恢复实验,证实技套压力来源于技套内部本身,油套压力来源于陆相层位渗漏,风险在可靠范围内。针对p102-3井筒堵塞造成不能正常生产的问题,参与对该井的注热水解堵施工和连续油管施工,使p102-3井恢复正常生产。参与对p303-3井采气树壁厚检测施工,对前期确定的采气树腐蚀速度较快的部位进行检测,重点监控采气树各检测点腐蚀速率,是否出现坑蚀、冲击异常腐蚀、敷焊层是否出现脱落(气泡)等异常腐蚀情况,以了解采气树内腔腐蚀状况。对井下压力计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井下压力计接入scada系统进行数据远程传输查看,并达到数据自动记录并保存在中控室的服务器上。对p104-1井下压力计出现两次数据异常情况进行维护,保障了井下压力计正常使用。参与申报并获批专利一项,获得普光分公司qc成果三等奖一次。
三、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也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工作经验仍很欠缺,工作上很多时候考虑不够周全,在工作计划的编排和工作的轻重缓急的把握上不够到位,导致工作开展困难,延误一些重要工作的开展时机,为此还需要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认真学习和借鉴经验。二是工作中吃苦和钻研精神不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时不能够及时跟进、解决,导致工作滞后。三是综合协调能力较差,在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交流、沟通的技巧,在协调各同事配合的时候没能做好沟通,很多时候把握不住沟通的重点,导致在与其他同事配合上存在漏洞。四是工作中存在心态浮躁、失衡的现象,工作中存在偏激的情况,不能做到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还需要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五是业务水平仍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后还需要加强工作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
工艺,是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路线、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工艺可以是多样化的,它对成本和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采气,是将地下含气层中的天然气采集到地面的工艺方法。须根据气藏情况布置钻孔,让气流顺利地从气井流到地面,并经处理后进入集气管网。
采气流程:把从气井采出的含有液固体杂质的高压天然气变成适合矿场输送的合格天然气的各种设备组合。
单井常温采气流程:在单井上安装一套包括调压、分离、计量和保温设备的流程,称为单井采气流程。油管出来的天然气经井口针型阀减压后进入保温套(水套炉)加热升温,再经节流阀减压到略高于输气压力后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中除去液固体杂质后,天然气从分离器顶部出来经节流装置计量后从集气支线输出。分离出的液、固体从分离器下部放到计量罐计量后分别放入油罐和水池中。如果只产水不产油,则液体直接从分离器放到水池中计量后回注废井中,以免污染环境。为了安全采气,流程上装有安全阀和放空阀,一旦设备超压,安全阀便自动开启泄压,也可打开放空阀紧急放空泄压。对产水量大的气井,如果开井采气困难,可以先用放空阀排水,待水减少、压力回升后再关放空阀,把气输入集气支线。缓蚀剂罐中储存有缓蚀剂,以便向含硫气井定期注入缓蚀剂。
一般来说采气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区域:井口区、保温节流区、分离区、计量区。
单井站采气工艺流程图
控制节流部分:其作用是开关井,控制气流,调节气量,提高天然气的温度,降低气流压力,防止水合物生成等。
分离净化部分:起作用是通过分离器等设备,将天然气中的油、气、水、砂等杂质分离出来,使气质较为纯净。
计量部分:其作用是测算天然气的流量,以及油、水量。单井采气流程的适用条件:
1)用于边远气井采气。气田边远部位一般井数少,如果要集中起来建集气站,则集气支线很长,浪费管材。
2)用于产水量大的气水同产井。产水量大的气井必须就地把水分离后输气,如果气水两相混输,输气阻力很大,导致气井井口压力上升,产气量减小,甚至把井“憋死”,出现水淹停产。
3)用于低压气井采气。由于低压气井井口压力低,集气干线的压力波动影响很大,单井采气可避免这种影响,保持产气稳定。
思考题:
1、单井流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画出一个单井流程的方框图。
川东北地区各气田普遍含硫,随着气田开发程度的逐步增大,特别是石炭系气藏,大部分已产地层水。气水井的出水特征差异较大,井口压力不断降低,管理、开发难度不断增大。特别是针对部分具有井深、小产气量、小产水量等特点的气水同产井,传统的泡排工艺已出现不适应性,需要探索新的排水采气接替工艺。同时采用中心站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单井站,井站无人值守。间歇生产人工开关井受值班时间的制约具有随意性,由于人工进行间歇开关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开关井时间制度,工作量、人员配置、交通等矛盾。如何延长气水同产井的自喷生产期、如何将传统意义的间歇生产人工开关井过渡到自动化间歇生产、如何解决柱塞气举工艺所涉及到一系列工具的抗硫性能是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为了达到理想的开采效果,针对气水同产井的实际井况,开展了国内首次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含硫的气水同产井的先导性试验。通过对柱塞排水采气工艺原理、工艺要求等进行研究,优化地面抗硫配套工具,并进行现场试验,达到经济有效的开采目的,逐步形成了含硫的气水同产井的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配套技术。该工艺对延长低压间歇气井天然能量生产期,优化地面管理、实现自动化,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并最终提高含硫的气水同产井的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柱塞气举工艺原理及参数设计
1、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原理及要求
(1)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原理
柱塞气举是将柱塞作为气液之间的机械界面,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推动柱塞在油管内进行周期地举液,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上窜和液体回落,减少液体滑脱效应,增加间歇气举效率。柱塞气举过程井筒油套压变化见图1。
图1 柱塞举升过程油压、套压变化示意图
当控制薄膜阀关闭时,柱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油管内穿过气液进行下落。在关井瞬时,套压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套压下降时由于套管中的气体继续向油管膨胀,使油套压趋近平衡,这时油压会相应升高,之后套压由地层供气能力控制;关井初期,油压恢复较快,之后油压由地层供气能力控制。
柱塞下落到达井下卡定器位置处,撞击卡定器的缓冲弹簧,液面通过柱塞与油管的间隙上升至柱塞以上聚集。
地面控制器控制薄膜阀打开,生产管线畅通,套管气和进入井筒内的地层气向油管膨胀,到达柱塞下面,推动柱塞及上部液体离开卡定器开始上升,直到柱塞到达井口。开井后,气体从井口产出,油压迅速降低,柱塞逐渐加速上升;同时套管气体进入油管举升柱塞,套压下降。
环空套压迫使柱塞及柱塞以上的液体继续上行,液体到达井口后,由于控制阀节流,油压又开始增加;当柱塞到达井口后,油压会继续增加,套压降到最小值。
根据设置的关井时间,地面控制器控制薄膜阀关闭生产管线,柱塞再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开始下落。(2)工艺要求
① 气井具有一定的产能,带液能力较弱的自喷或间喷生产井。② 日排液量小于30 m³。
③ 气液比大于每千米250 m³/m³。
④ 国内一般井深H≤4 000 m(国外资料可以达5 000 m)。⑤ 井底有一定深度的积液。
⑥ 油管完好畅通、管串上工具内径和油管统一。⑦ 井底清洁,无泥浆等污物。
2、相关工艺参数设计
在Foss & Gaul图版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柱塞举升数值模拟技术,借助现场实测数据,模拟求解柱塞的运动参数。结合气井产能拟稳定态的IPR,系统设计柱塞举升的工作参数,使整个生产系统处于最佳,试验井TS12井及L12井参数设计如下。(1)TS12井柱塞气举工艺参数 ① 依靠该井自身能量进行生产。② 卡定器下入深度:3 929 m。③ 运行周期:3~8次/天。
④ 预计产水:10~15 m³/d(初期水量较大)。⑤ 预计产气:(1~1.5)×100000 m³/d。(2)L12井柱塞气举工艺参数 ① 依靠该井自身能量进行生产。② 卡定器下入深度:3 727.6 m。③ 运行周期:3~8次/天。
④ 预计产水:4~10 m³/d(初期水量较大)。⑤ 预计产气:(1~1.8)×100000m³/d。
二、含硫气井柱塞气举工艺优化
由于柱塞气举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在含硫气水同产井中应用的先例,因此在开展试验前,充分借鉴四川气田广安区块5口井现场应用的实际情况,结合试验井的具体井况,对卡定器设计的合理性、气源连接管线、薄膜阀控制系统动力气源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进行工艺优化,最终取得现场应用的成功。
1、卡定器、缓冲弹簧设计整体优化
在广安区块实施柱塞举升工艺的5口井中,部分井的卡定器+缓冲弹簧在井下发生位移(图2)。分析认为是井下工具设计缺陷所致,缓冲弹簧的密封性不好,在柱塞工艺井下工具发生位移后,将对气井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图2 打捞出井的卡定器、缓冲弹簧
有些卡定器、缓冲弹簧上设计有密封胶皮,用来起密封作用阻止液体回落。这种想法初衷是好的,但是走进了思维误区。首先,卡定器是安装在油管接近底部,不是安装在油管的中部,基本上不存在回落问题;其次,分析生产过程可以知道,不管是开井还是关井恢复过程中,液体主要是从地层流入井筒再进入油管,不然柱塞也就没有液体可带;另外,胶筒的存在对钢丝作业打捞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卡定器、缓冲弹簧设计上存在缺陷,为确保川东北气矿
含硫气井的卡定器能卡得住、卡得稳,对卡定器、缓冲弹簧进行了改进(图3)。借助试验井修井作业的时机,预先在卡定器位置下入节流器工作筒,将节流器的坐放部件与缓冲弹簧整体结合,确保坐放能更加可靠。
图3 采用节流器改进卡定器、缓冲弹簧
2、气源管线优化改进
柱塞气举工艺在广安区块的部分井中出现了高压气源软管鼓泡的现象,严重威胁气井的安全生产,所有实施井均被迫关闭,改为原生产流程开井生产。针对气源管线鼓泡问题,分析认为起泡原因是由于管线是由多层材料加工而成,加工过程中最外层和第二层之间留有空气,导致实际生产过程中气源软管出现鼓泡现象。
针对该种情况提出的解决措施:将所有高压软管更换成高压不锈钢管,确保现场生产安全,不但解决了高压软管的安全隐患,而且美化了井场。
3、薄膜阀控制系统动力气源优化
广安区块实施的柱塞气举工艺井均为非含硫气井,因此,采用的是普通材质的工具,直接连接油套环空,将油套环空中的天然气直接作为薄膜阀控制系统的动力气源。针对川东北气矿试验井的含硫情况,将井口防喷管、捕捉器等关键部位的工具改为抗硫材质,同时将井站净化气管线来气作为薄膜阀控制系统的动力气源(图4),以确保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图4 净化气管线来气作为薄膜阀动力气源
三、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
1、试验概况
通过前期论证,决定将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应用于川东北气矿的TS12井和L12井两口含硫的气水同产井,试验概况如下: TS12井在未使用柱塞气举前,采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每天不间断连续加注起泡剂、消泡剂。每天加注HRQ-1型起泡剂25 kg,加注HRX-1型消泡剂25 kg,油压5~6 MPa,套压10~11.5 MPa,日产气(1~1.1)×100000 m³,日产水12~13 m³。在完成坐放井下卡定器缓冲弹簧及地面配套流程安装后,自2011年9月18日开始采用柱塞气举工艺生产,从柱塞控制模式入手进行柱塞气举制度的摸索,由于TS12井地层能量较为充足,试验前实测地层静压为16.715 MPa,该井立足于“减少关井复压时间、增加开井次数”,以期达到多产气的目的。通过TS12井每次柱塞到达井口时间比对、柱塞运行周期分析、开关井时井口油套压变化的判断,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现场30余次的调试,初步摸索出适合TS12井的柱塞气举工艺制度,在采用时间控制模式、每天运行9个周期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天然能量生产,油压2.2~8 MPa,套压8~11.6 MPa,日产气(1.2~1.5)×100000m³,日产水11.5~15m³。生产情况见图5,可以看出柱塞完全可以代替泡排工艺,该井完全依靠天然能量,实现清洁开采,延长气井自喷生产期,推迟上其他工艺的时间。
图5 TS12 井柱塞阶段生产情况
艺间歇生产,每天加注HRQ-1型起泡剂8 kg,加注HRX-1 型消泡剂8 kg,油压5~5.5 MPa,套压7~8MPa,日产气(1.1~1.4)×100000 m³,日产水4~5.5 m³。在完成坐放井下卡定器缓冲弹簧及地面配套流程安装后,自2011年9月21日开始采用柱塞气举工艺生产,从柱塞控制模式入手进行柱塞气举制度的摸索,由于L12 井地层能量较低,试验前实测地层静压为11.732 MPa,该井立足于“增加关井复压时间、减少开井次数”,以期达到多产气的目的。
图6 L12 井柱塞阶段生产情况
通过L12井每次柱塞到达井口时间比对、柱塞运行周期分析、开关井时井口油套压变化的判断,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现场20余次的调试,初步摸索出适合L12井的柱塞气举工艺制度,在采用时间控制模式、每天运行5个周期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天然能量实现连续生产,油压5~6.5 MPa,套压7.6~8.8 MPa,日产气(1.2~1.5)×100000 m³,日产水3~4 m³。生产情况见图6,可以看出柱塞完全可以代替泡排工艺,该井完全依靠天然能量,实现清洁开采,延长气井自喷生产期,推迟上其他工艺的时间。
2、试验效果分析
现场实验表明: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具有井深、小产气量、小产水量等特点的含硫气井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排水采气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初期运行调试过程中,试验了多个工作制度,柱塞基本能够顺利到达井口,从而起到带液目的,每个制度下运行参数稳定。目前TS12每天9个周期,关1小时52分钟,开井32分钟,日产水11~13 m³,日产气(1~1.1)×100000m³,L12井每天生产5个周期,关井4小时8分,开井40 分钟,日产水2~3 m³,日产气(1~1.2)×100000 m³。两口试验井均能连续生产,且生产较为平稳。
L12井及TS12井的实践表明: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能够起到有效带液的作用,能够延长水淹井自然能量生产期,能够替代泡排工艺。
在未使用柱塞气举前,两口井均采用泡沫排水采气,每天不间断连续加注起、消泡剂。计算可得TS12井每月节约成本18 235.5元,L12井每月节约成本6 687.0元,月总节约成本约24 922.5元。
结论及建议:
(1)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TS12井、L12井的试验成功,表明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可以在具有井深、小产气量、小产水量等特点的含硫气水同产井中应用。
(2)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能够起到有效带液的作用,能够延长水淹井自然能量生产期,能够替代泡排工艺。
(3)该工艺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无动力消耗、地面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管理等优点。
(4)由于L12井、TS12井采用改进后的井下卡定器,这种卡定器是根据井下节流器卡定原理改进而成,现场试验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5)由于针对含硫气井所采用的柱塞产品均来自国外,且国外公司并未提供柱塞气举制度执行的建议。因此,逐步建立试验井的柱塞气举工艺生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力争在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细化生产管理制度,做到“一井一策”,真正实现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精细化管理。
(6)建议通过分析试验井柱塞磨损程度,建立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柱塞维护制度,以确保试验井柱塞的正常运行。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学校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学校日常的议事日程之中。
健全工作机制。本校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校长韩本秀直接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会议担任副组长并直接领导,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后勤处主任、体育组教师组成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保障组(德育处分管)、后勤保障组(后勤分管)、师资培训组(主管艺体卫副校长分管)、体育教科研组(教导处分管)、校园文化建设组(少先队分管)、医疗保障组(后勤分管)等组织。各组织之间互相协调管理到位。
条件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队员选拔、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安排实施。
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本校现有体育教师17人。学校每年提供至少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完善体育设施。本校建有足球运动场1个(占地8000㎡、足球门3副)。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同时,学校积极购进足球以及和各类足球相关器材若干,足球训练设施安全到位。
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活动都计入教学工作量。按要求派出体育教师参加足球专项培训。
学校体育经费保障充足。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还计划为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并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新增购买运动伤害险。
教育教学工作:
本校体育教学理念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本校图书室、阅览室向全体教师开放,并为体育教师订购了体育方面的相关杂志。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们外出参观学习。
保证体育教学时间。本校应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学生身体健康检测,检测率达在校学生的百分之百,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九。学校规定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
科学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让足球教学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和校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确立了”加强校园足球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的办学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足球训练活动和比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高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高运动水平的足球运动人才,学校把加强足球重点校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得学校的足球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成立足球组织。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积极开展课外足球兴趣班。从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出发,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运球练习并开展射空门比赛;三、四、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组织他们开展五人制或七人制的趣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传球、学会交流;对于五年级学生针对孩子们逐渐有了配合意识的特点,组织各班成立足球队参加学校联赛。从四五两个年级严格选拔学生,组成学校足球队,多达50名学生,身体素质都是比较好的,对足球运动充满了热情,训练非常刻苦。足球队每天坚持1个小时的常规化训练,每两周举行一次比赛。
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目前,本校体育和足球配套设施齐全,各项制度完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通过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足球技能快速提升,竞赛经验逐步丰富。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学生身体健康检测,检测率达在校学生的百分之百,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九。
项目组成员:张田力 苏中秋 高飞 蔡沙
一.项目概况
项目方案以历史的视点分析了当下国内艺术与设计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思维和结构框架。项目设计依据既有宽基础平台,又具有专业针对性;既保持创新教育的独创性又具备应用的可行性。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使基础与专业分离,专业方向相互隔绝,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使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脱节,最终使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观当今各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学科交叉点上往往会产生新的前沿和方向。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术思想的专业人员,相互讨论,互相撞击,才能迸出创新点。现代信息媒介的发展为使各专业方向的相互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我们所执行的教学计划中,采取了一种非线性的节点性结构,不仅使课程具有了专业的深度,而且相互间都有节点链接,即相互交叉又互相渗透。
本项目在前期准备及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了部分课程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依据新的思路,项目规划并设计了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对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联接,对部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规划。
专业基础平台的课程分为两个层次,对应于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对接于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为了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能够相互有机衔接,课程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模块。这些模块不仅相互渗透,又可进行针对性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其基础的宽度得以大幅延展。
三年级进行真实项目的模块,各个专业方向有着不同的具体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把分解的课程内容还原为具体的完整的设计或作品。在平面设计方向,课程的一些环节由专职主讲教师为主,同时聘请资深设计师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介入由设计师带来的真实案例的设计实物中。由一种虚拟的设计进入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中,包括案例调研、分析、讨论、客户沟通、构思、设计完稿、实施,到最后评价。其中涉及的沟通、实施手段与技术、成本与造价、项目管理等环节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做到的。
三.完成及使用情况
该项目已经完成一份完整报告,报告就项目针对的问题,解决方案,理论分析与建构,课程结构与模块设计及部分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介绍。这份报告也是本项目的结题报告,现在已经完成。
项目延展的研究性论文正在撰写,计划2012年底到2013年中能够在专业期刊发表。项目内容已经被艺术设计专业省级“创意-实践教学实验区”采用,被列入实施模块中。其中部分成果被编进2012版艺术设计及美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
项目的教学应用部分,在艺术设计08级、09级平面设计专业“插图1”、“插图2”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共计四个班100余位学生参与新课题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在美术学专业自由视觉专业方向10级、11级四个班的“造型基础”课程,08级的“自由绘画”课程进行了应用,成果显著。四.项目成果
以本次国培学习为契机,结合学校研修要求,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各地同行的交流讨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远程教育思想。不断进取,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执教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是我此次研修的主题。国培之路即将接近终点,我已把一路上的精彩收入行囊,这行囊鼓鼓的装着汗水,收获,快乐和幸福。因为有收获,所以在前行的道路上才会兴致勃勃,在接受盘点的时候才会问心无愧,我愿意打开我的行囊与大家分享我在校本研修路上的苦与乐。
通过这次研修,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通过国培学习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初中化学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一步步摸索着带头使用电子白板。从一开始只使用其中的“心意达”投影机展示例题、练习题等,认为就是浪费了教学之源,到学习使用幻灯机播放幻灯片、自己下载课件、修改课件,再到后来自己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一步步的努力都承载着课题研究的指引。现在,我能在一张幻灯片中插入各种艺术字、声音、视频、添加动画效果等。真不敢相信,一张张精美优质的幻灯片出自我的手。教学中,幻灯机、投影机、网络之间我可以灵活转换。就连调皮多动的学生也惊讶于我的进步,他们说:老师你原来连幻灯片播放方式都不熟悉,怎么现在这么厉害呀!课件制作的越来越好,多媒体教学用的越来越熟练,上你的课不但能学到化学知识,还能从你的课上学到很多电脑应用知识,我们越来越喜欢上你的课了。我也深有体会,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果明显好了。
在国培培训中,我响应学校的校本研究学习,不但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多媒体使用方法,见识了培训简报、工作坊的制作方法,积极参加了“V大赛”活动。下载、上传文件能够利索运用,作业都是优秀,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在工作坊前列。
在校本研修指导下,我还成立了化学社团,创建了“趣味化学,轻松学习”QQ群,用于指导学生双休日的学习和家庭小实验的操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厨房中的化学》科技实践活动,学生把在家里面做实验的图片、视频传到Q群里共享、讨论、交流提高。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上网玩游戏的同学明显减少了。在Q邮箱里,同学们还可以把每单元的测试题下载下来写完传给我,我利用邮箱接受、批改、点评回复。同学们都很感激我一一辅导批改。利用网络平台,同学们可以直接提意见、建议、谈心交流,学生心理更健康了。学习兴趣更加高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老师网络公告的统领下,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庭小实验的操作,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本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有老师引领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收集素材,交流学习,发表观点,制作图片、视频,学生打开电脑有目的学习,有事可做,再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精神状态好了,学习成绩自然提高了!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党建工作主线,坚持“务求高效、求实创新“的原则,并 以不断探索基层党组织党建成效机制为重点,开拓进取,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现将三年来我系党支部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切实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在学习内容上强化理论教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新党章等相关材料,增强纪律意识,同时加强政策形势、民主法制、社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党员会议集中辅导、个人自学撰写心得笔记、会议交流相互促进、民主测评征求意见等方式,确保了党员参加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效果。
2.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
将支部活动与学科建设、教研活动、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民生生活会可以在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齐聚一起时,交流情况、出主意、想办法、鼓干劲,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发挥支部在促进学院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经常采用中心发言、讨论研究、与党外教职工及学生座谈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式,使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为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不光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而且要做到组织到位和措施到位。使全系党员不仅要成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进和模范,而且还应当是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自领域的骨干和能手,有效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保证了党总支工作紧密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开展。形成党的领导有效进入决策的机制,则加强独立学院党的领导,就有了更为长久可靠的保证。
4.建章立制,使组织工作有章可循 在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制度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组织委员工作职责》、《宣传委员工作职责》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等制度,明确了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教师党小组、学生党小组和政治辅导员的职责,强调和规范了发展党员的工作流程,使党支部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
其中《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要求支部每个党员联系一到两个班级,以“抓稳定、讲学习、促发展”为工作重点,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或讲座、或通过电子信箱等形式,在班风、学生思想、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给予指导,将教学、学风和系风建设有机糅合到一起,全面促进了系部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5.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覆盖面广、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使发展党员有充足的源泉。三年来,发展教工党员两名,分别为张懿坤和林泽坤同志,发展学生党员 65 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年来,有六名同志被评为我院优秀党员或先进党务工作者,每年涌现出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在我院举行的各项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6、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基层党支部,要确保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研究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如何建设良好的师德。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建立竞争机制,形成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
狠抓学风建设,以学风带院风,开创院风建设良好局面。三年来,党总支把切实加强学生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设立教学督导督学专家组,不仅督导教师教学,还督促学生学习,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克服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党总支以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学籍管理、强化日常管理为主线,以综合测评和各种评优为导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确定人才培养工作新思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党总支把“强化基础知识学习,鼓励指导学生考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同时,利用一切会议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做好考研宣传发动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考研。全面实现就业工作的市场化、信息化。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工作机制,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平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支全体党员将加强自我要求,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扑在学院事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刻苦钻研、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良好局面,把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上,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学院跨越式发展更大做出贡献。
物工程系党总支
我聆听了多位教育育专家、名师的讲座,这些讲话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震撼。让我饱尝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一、从这些知名专家、名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敬业精神。令我们学员感动不已。
二、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要做一名怎样的语文教师。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动力。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新课程的价值诉求就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下,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无法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厚度。新课程下,语文课还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学生是人,是主动发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们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语文教师应做教育的“农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三、对有效教学和评价一节课好坏有了新的认识。万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有三条标准: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学生思维活跃的强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深度。由此得出有效教学的三条规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而知新。
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学习洋思、杜郎口”的热潮,这也使得很多教师感到迷茫,不知是应该怎样去做?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活动的总结
城北中学积极响应省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关于开展周村区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开展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城北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我校现在开展的“10+5+25”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发挥我校信息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先进名校成功经验的精华,与我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进行有效整合所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10”即教师利用课上的后十分钟发放导学案,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这“10分钟”内有效指导,为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扫清障碍。课下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预习,预备在下节课展示。下节课开始,先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或检测,然后由相关小组成员借助电子白板和实物展台在接下来的25分钟内展示交流,实现兵教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和补充,展示结束进行必要检测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始终辅助课堂教学:在预热阶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在课下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资料,准备展示;在展示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实物展台及电子交互白板进行多边学习活动,即:谈搜集信息的体验;将自主探究的成果提交小组讨论,质疑问难、总结得失,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重评价方式,切实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三备一优化备课模式 结合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校在教师备课上进一步深化“三备一优化”集体备课模式,即在遵循“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的基础上,做到了“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充实二备——调查筛选再加工个案三备——授课完毕反思交流,形成最优化导学案”。在一备中,教师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根据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手中资料、学生情况、授课内容制定导学案(一备定初稿),根据导学案利用电子白板备课系统制作课件,然后把导学案和课件交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交流、修正、完善(二备①环节),经同学科教师修改后放到学校网站上,利用每周每个教研组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进一步充实完善,即同学科组成员先从校园网上将要集体交流的导学案、课件下载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集体备课时,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展示导学案和课件,组内成员提出整改意见进行必要修改(二备②环节定稿),上传到学校网站保存并打印使用。在学生经过预习完成导学案后,课前收缴导学案供教师查清学情,制定组织学生展示教案和课件即三备(教案),经过课上锤炼,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反思、交流、汇总,对学校网站保存的导学案、课件进一步修正完善保存以备来年教师使用。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团队教学研究方式与教师自己孤立的教学相比,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网络教研模式
我校的教研活动主要在网络上进行,教师将初备的导学案放到gmail上,供同学科组教师进行交流修改。同学科、同年级组教师通过gmail跟帖的方法即时对导学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备课教师修改完善导学案,团队合作的教研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我校积极利用周村田村家园博客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历程,这样学校通过查阅教师博客,就能了解教师专业成长情况,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动态调控。
四、“一体两翼”研训模式
“一体”即以教务处为指挥主体,“两翼”是指学科组、年级组两个研训实体。学科组横到教师,负责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说评课等内容;年级组纵到学生,负责学法研究、学情分析、课堂反馈等内容,二者互为兼容,互为补充。内容上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等。
五、“捆绑式”评价模式
为适应信息化教学,我们采取的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一条是实行年级组负责制,把年级组作为一个管理单位,年级事物由年级自主管理;另一条线是实行学科负责制,负责本组的教学、教科研工作,由学校按照考核方案统一考核,同时借助即时化管理平台实现即时反馈,使得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任务在一线落实。
这些成果的形成,得力于我校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重点包括:
一、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科研的关键,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到杜朗口学习,并且还派二十余名教师在杜郎口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年4月份,我校又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到杜郎口参加全国集体备课研讨会,为我校的课堂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1.构建学习型组织。
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学校为教师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条件。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以及学校为大家征订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思考走在工作的前面,并结合工作实际人人撰写心得体会、个人反思、理论笔记。
2.切实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
教科研工作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优化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们认真对照教育科研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校本教育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1)邀请领导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学术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本学期先后邀请市电教馆领导、市教科所领导和市教研室老师来校作教学实践指导,请专家与教师对话交流,进行培训互动,让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求发展。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研究、交流,从中吸取科研的营养,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深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
(2)积极发挥校本资源优势,继续加大和完善校本教育科研培训力度。本学期先后组织了全校范围内的电子白板说课比赛、课件设计大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扎实推行校本研训,推动校本研修,提高理论修养。
3.创设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
开展以关注课堂改革为重点的研究。本学期通过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课改优质课教学展示周活动,将课改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每周六开设教改论坛,通过论坛,了解教师们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困惑,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并在导学案的编制、循环大课堂的高效研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对于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要将学习心得体会与同学科教师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5.加强教研组建设。
(1)各教研组制订好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好学习相关理论文章、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组长收集每次活动资料,做到记录完备。
(2)积极实施新课程的标准,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培训、研究。要求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体辅导为辅。在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伙伴结对互助活动。
(4)组内开展“三备多优”教研活动。各教研组由组长负责先确定备课内容,备课组成员各自独立备课,再集中研讨、修改,最后决定上课教师,全组教师进行大讨论,有必要的再作第二次修改与上课活动。课后有反馈,做好听课记录。
二、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运作
(一)改革备课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以研究教材为重点的集体备课。建立研讨制度。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明确分工,轮流主讲,智慧生成,资源共享,共同受益。
(二)积极开展以关注课堂为重点的课改研究。学校坚持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城北特色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三.认真搞好网络教研工作
1.健全完善教研网站 分别建设教改论坛、备课区、学生学习交流区以及教师博客网,学校依托校园网站建设各学科教研专栏。
教研网站或专栏内容包括:宣传学科课程标准,报道学科教研活动,展示共享教研活动过程与方法、教学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等教研成果,专题探讨破解教与学难题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分析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内容,链接专家和教研员、教师、学生个人主页,等等。
2.建立教研博客网站
建立教研博客网站,组织教师、专家和教育管理人员、教研人员以“实名注册、笔名显示”注册博客,撰写工作日记和教育教学反思,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和交流。
3.分工明确,制度完善
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网上教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应用培训和网络安全培训等。
教导处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制定学科网上教研工作计划,带头开展网上教研,发布教研信息,开展常规和专题教研活动,管理本学科博客,推荐精华日志。及时查看网站及博客内容,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删除。对于蓄意破坏者,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以上是对本学期工作的梳理,为了能在本学年书写上更为精彩的一页,拟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提高:
1.继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2.构建学习型组织,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3.课题研究有待进一步扎实开展,真正以科研促教研
4.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今后,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加压力,注重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群众性,在教育科研这块芳草地上再作贡献。
城北中学
2013年5月4日
城北中学关于开展“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
用年”活动的总结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中心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工会主席为校本培训副组长,三个部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校本教研的实际特点,建立了“主任决策调控—副主任具体负责—部长相关领导组织落实—教师群体开展实施”的校本工作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职责,制定计划,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并做好检查、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使我校的校本培训走向了制度化、科学化、可持续化。
2.时光保障。我们每周一、四为校本培训固定时光,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文件,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参加中国校外教育网组织的“校外视频会议”,与全国优秀的校外场所互相交流、探讨校外发展。
3.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了相关的校外培训书籍100多本、报纸、杂志20多种,还有一些音像资料;中心向上争取了教学设备采购资金30万,对校外场所需进行再完善、再提高;对师资力量进行再培训、再加强;对培训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再开发、再创新;争取了“校外场所潜力提升项目”资金80万,翻新楼盖、改造室内卫生间、装修功能教室、更新走廊文化建设等。今年,教师外出培训、交流费用5000多元,为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带给了有力保障。
二、健全制度,落实培训
学校注重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各种教师培训档案资料齐备完善,分类存放规范。制订了《校本研修长远规划》、《青少年活动中心研修工作计划》、《名优教师培训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制订的每年度校本研修管理实施方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活动中心的校本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满足教师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主要在下方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师的校本培训:
1、抓好师德教育培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活动中心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做到懂法守法;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
2、青年教师的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关系着中心的此刻和未来。为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对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一方面,派年轻教师参加全国校外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校外专业发展;一方面,在工作中锻炼、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潜力,使校外年轻教师和能适应各种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
3、骨干培训。
制定名优教师培训方案,确定了培训目标、资料、措施,构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后背干部、骨干教师通过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三、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校本培训全方位开展的平台。
“校本培训”工作中,提倡发扬个人学习反思,同伴交流讨论,专家点拨引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校外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些灵活多样又极富实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
1.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
科研兴校是中心主要的办学思路之一。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对校外活动的研究,以此带动教师培训。每位教师研究校外活动,如《少儿才艺大赛方案》、《科技节活动方案》、《九九重阳情活动方案》、《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方案》等,到达活动的丰富、活动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2.外出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能够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校外场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萝北县校外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中心有体育、心理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代表3人参加全国校外专业培训;中心组织教师到省内各家活动中心参观学习。为了放大考察学习的效能,建立了外出学习报告制度。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经验、最新信息由个体、部分辐射到全体,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3.个人研修加群众研修培训。
个人研修是校本培训主要形式之一,中心鼓励教师自我研修。首先为每个教师配备了校外教育教学书籍,如《与研究同行》、《实践·探索·反思》;《好玩的科技创新实验》、《一齐走进七彩世界》、《创意电脑美术》《主次与语言表演》等,还提倡教师通过网络,阅览电子图书,边读边记,边读边悟,通过自主学习来升华教育感情,提高理论水平。其次为了解决当前教师视野不够开阔,理念不够先进的局限性,中心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群众研修的方式,帮忙教师提高水平。今年,中心相继邀请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赵清福教授来萝北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导校外领域中的课题研究;相继又聆听了赵清福教授的专题讲座,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校外教育科研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通过兄弟活动中心的交流活动,共同研究校外教育的发展,交流成功的工作经验,进一步畅谈今后校外的健康发展之路。
4。教育资源培训
积极开展“向最美丽教师张莉莉学习”的活动、观看《师德启示录》,每位老师写学习感悟,优秀的张贴在学校的廊报上,供全体学员、教师、家长浏览、阅读。此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热情。积极浏览全国校外网站,学习外地校外场所的办学经验,学习校外名师、专家的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让名师的言行来影响自我,提升自我的教育素养。
5.加强基本功训练
一方面采用三种基本方法训练教师基本功。
(1)中心将公益性普及项目作为常规训练,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在具体培训中进一步研究、提高。此刻,校外每位教师都能承担一个专业的普及班培训或“三下乡”活动中的对乡镇学生的`校外兴趣培训。
(2)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
校外工作要以活动为载体,让未成年人得到身心健康发展。活动中心注重了教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潜力的培训。活动中心每年组织十多项目大型,在活动中,教师们得到了很大的训练。目前为止,教师们不仅仅能根据校外实际、策划出有好处的活动,还能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各岗位都能管理到位,使我们成立五年来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十分圆满。
(3)撰写活动案例分析。
活动中心不仅仅重视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训练,而且注重对活动案例的研究。
我们通过活动的开展锤炼教师基本功,又通过活动后的反思进一步提升教师们分析、总结潜力,教师的校外基本功和研究潜力有较大的提高,实现校本培训与自我主动培训相结合。中心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层次的活动,中心为教师搭台,组织多种活动,让教师充分展示自我,从而获得价值感,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校外教师有了很大的收获,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向《中国校外年鉴》“校外论坛”上报活动案例分析、经验材料、调研报告等12篇;在全国校外场所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中,上报3篇文章。
四、培训成果
一年来,中心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示县级优质课5节,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2节;涌现出各类优秀:县优秀教师1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县读书先进个人2人,县校本研修先进个人2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5人在全县中小学生首届艺术节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3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各类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活动中心艺体部荣获了萝北县“校本研修工作先进教研组”,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先进群众,教育系统特殊贡献单位、“妇女与计划生育工作新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创先争优先进群众”,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上级领导多次莅临校外检查指导,对萝北校外的管理和组织的活动、培训,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当然,本次研修活动除取得必须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观念有待转变,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不认真或不按时完成研训任务及作业,有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被逼无奈。
2、博客研修尚待努力。“博客研修”是研训一个重要资料,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有利途径。但是,我们发现个别老师把“博客研修”当作一种负担。
3、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校外在职教师队伍中,缺乏专业型教师,缺乏专业化培训。
【采气工艺技术成果总结】推荐阅读:
技术革新成果总结06-29
连铸工艺技术07-22
科学技术成果12-17
汽车涂装技术及工艺10-25
信息技术能力研修成果07-05
马头门施工工艺与技术10-23
工艺技术台账管理制度09-26
复合材料及工艺技术10-08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工艺07-16
技术工艺员岗位职责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