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介绍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孝感的妇女有正月十五唱“请七歌”的习俗,向“七女星”讨巧:“正月正,麦草青,我请七姐看花灯,教我心灵剪牡丹,教我手巧绣凤凰,杀白猪,宰白羊,年年接你七姑娘,”讨巧其实只是表达了女子寻示灵感的心愿,要手艺精,当然还需勤学苦练了。而巧手的女子,独享社会刮目相看的殊荣。
据说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至今腰里还带着年青时情人赠的订情荷包。可见这种乡俗的民间艺术所具有传达情感之力量。
在房县,时兴过一种带字的花样,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品花。这些花样上的诗句往往是求花的乡亲随口吟出,剪花的巧女便把它剪在各种形的剪纸上。如“操心劳力,增加负担”是刚过门的媳妇说给公婆听的客气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母亲告诉女儿,长辈对你们都一样看待——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语言揉进剪花里,更增添了一份含蓄。
刻纸在湖北叫“雕花”,武汉、鄂城等地都有数以百计的雕花匠,并且在清末民初建立有剪纸的行会组织,这在全国是少见的现象。与全国各地的工匠艺人一样,他们以高超的技艺应付各种不同的审美要求,而个人的情感只能在雕花刀缝间深深地潜藏。
一、运用剪纸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陶冶学 生情操
从2005年开始, 笔者在七年级美术课、劳技课中进行了剪纸教学。由于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剪纸, 笔者就从最基础的花草虫鱼入手, 指导他们临摹、剪刻, 运用剪纸的符号“语言”, 从柳叶纹、月牙纹、锯齿纹等纹样开始学。学生亲手剪出的第一个作品, 虽然显得粗糙、稚拙, 但他们那种快乐的神态就好像在全校运动会上夺得冠军一样兴奋。
经过数月的课内学习, 笔者就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兴趣活动的人员选拔。笔者从各班选出爱好剪纸的学生, 利用课外活动、星期天等时间进行教学, 既传授技能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学得更加认真、自觉。通过较长时间的辛勤努力, 他们剪刻出一批优秀作品。笔者就在校内找来一些旧镜框, 把作品简裱装框。看到作品中那夸张的形象、流畅的线条、优美的刀工纸味, 不禁让人大加赞赏, 校领导还购买了一批镜框作为支持。当笔者把这些作品用新镜框装裱起来展出时, 师生们都赞叹不已, 剪纸小能手更是觉得自豪。此后, 在每届学生中, 这样的辅导练习成为常态。在每年的全县剪纸即席比赛中, 我校屡获佳绩, 笔者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现在, 学校美术室已保存有上百幅学生的优秀作品。
剪纸内涵深厚、寓意丰富, 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很多爱好剪纸的学生在节假日也会继续进行剪刻练习。春节等节日到来时, 他们就剪出各种优美的作品装点居室。每当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有婚寿乔迁之喜, 他们就剪出喜花相送, 深得主人和宾客的赞誉, 这时家长也备感荣光。后来, 随着这些剪纸小能手知名度的扩大, 想要作品的人们开始登门相求了。这样, 我们的剪纸教学不仅得到学生的喜爱, 也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欢迎。
梁启超先生说过,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平时, 笔者就在美术课堂里特别是通过剪纸教学, 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传承弘扬剪纸这一优秀传统艺术的信心。在剪纸小能手中有很多心灵手巧学习优秀的学生, 但是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曾让很多教师头痛的学生。他小学时学习成绩就很差, 上课听不懂, 因此好动, 又凭自己个子较高大, 还经常和老师顶撞, 与同学打闹, 很多教师也奈何他不得。但当他看到同学们优美的剪纸作品时却对笔者说:“周老师, 我想参加剪纸兴趣活动组。”笔者当时想, 这么粗鲁的学生, 怎么可能学会这么细致的技能, 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随口说说而已。但笔者没有直接回绝他, 而是对他说:“你剪一幅作品来看看。”不料过了两天, 他真的交来一幅作品, 笔者看后觉得这可能是他进初中以来最认真的一次“作业”。这下笔者给自己出难题了:不收他, 这次剪得还不错, 态度也诚恳;收下他, 以后吵闹怎么办?经过反复思考, 笔者还是决定让他试练习一个星期。在这期间, 他练习非常认真, 又完成了两幅作品, 并且都有进步。笔者想, 这也可能是他转变的一个契机, 于是决定吸收他, 但也不无忧虑地与他“约法三章”, 如有违约必须退出, 他也答应接受条件。后来他认真剪刻, 虚心学习, 不断进步。笔者也及时肯定他的进步、指出他的缺点。据了解, 此后他在其他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改进, 结果在迎奥运剪纸比赛中还获得市二等奖、省三等奖, 现在美术室收藏的优秀剪纸作品中有两幅就是他的。这个学生的转变让很多教师和同学都感叹“剪纸教学还有这么神奇的育人功能”。
二、通过剪纸教学, 促进教师成长
我校开展剪纸教学以来, 不仅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教学观念、成才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大部分教师消除了“这是主科, 那是副科”的不当观念。过去, 学习成绩位于年级、班级前列的学生参加兴趣活动就有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各种理由阻挠干涉, 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了, 有些教师还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素质。更有一些老师自己也对剪纸产生兴趣, 积极练习, 协助指导学生。
数年的剪纸教学, 也让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笔者的课题“初中美术剪纸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在2010年获得了县研究成果二等奖。县文化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推荐笔者参加了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 成为了省剪纸会员。2012年11月, 经县民间艺术研究会推选, 笔者当选参加了县第六届文代会。
因此可以说, 剪纸教学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认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凭借剪纸教学, 提升学校声誉
我校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山区乡镇初中, 在全县教学质量位列上乘。校领导为了使学校更具教学活力和竞争力, 加强体艺教学, 在民族体育项目的教学上取得了优良成绩。当校领导看到学生的第一批优美剪纸作品时, 就想在剪纸这一优秀民间艺术上打造一个新亮点。
从2006年开始, 学校就为剪纸开了专门的活动教室, 在所需的工具材料、书籍资料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这使剪纸爱好者有较好的活动场所, 师生的辅导、练习也更用心, 水平提高更快。在2008年迎奥运书画剪纸比赛中, 我校的剪纸项目分获市一、二等奖和省三等奖3人次。县文化馆表彰了我校, 我们也主动请教, 多次邀请文化馆专家、省剪纸会员、县剪纸能手来校传授经验, 指导创作。2009年6月, 县文化馆还组织我校剪纸组的部分师生和县剪纸能手到消防队与消防官兵进行剪纸联谊活动, 得到他们的深情赞誉, 《衢州日报》也进行了报道。为迎接上海世博会, 2010年4月9日, 县文化馆4位领导、专家到我校指导剪纸创作, 师生们为能给世博会添上精彩剪纸作品感到非常自豪, 《衢州日报》、《衢州晚报》、《今日龙游》、龙游电视台的多位记者到现场采访, 并在各媒体进行报道。2011年5月, 在县中小学迎“七一”主题剪纸展评中, 我校选送的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各3个, 并获中学组总分第一。县文化馆又从中选了8幅作品参加龙游县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剪纸精品展, 在翠光阁 (县最好的艺术作品展览场所) 展出, 校长和笔者还受邀请参加了隆重的开展仪式, 文化馆领导说这是翠光阁建阁以来第一次有学生作品在此展出。2012年5月, 衢州市举办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剪纸比赛 (面向全社会的) , 经文化馆专家挑选, 我校有10幅作品参赛, 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个和优秀奖7个, 拿了个满堂红, 学校还荣获组织奖。
2011年, 学校为了提高文化品位、美化校园环境, 要在教学楼走廊贴挂书画艺术作品, 请全县退休教师中的书画高手和本校师生创作。我们乡镇初中学生的书画与城里从小就参加各种书画辅导班的学生没法比, 上墙还不够水平, 笔者就鼓励学生剪纸。当学生的剪纸作品与教师高水平的书画一起贴挂在教学楼走廊墙上时, 学生都感到很光荣。
幼儿学剪纸,首先可以给予幼儿丰富的造型艺术知识,培养其造型技能和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其次,幼儿早期使用剪刀,为幼儿手脑并用提供了机会,可以使幼儿手的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等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幼儿的感知更加敏锐、清晰,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幼儿学剪纸是以敏锐观察、自由想象、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可以启迪幼儿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其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第四,幼儿学剪纸,其剪出的造型内容大都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就可以加深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扩大其知识面,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现实生活、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第五,幼儿学剪纸,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要求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要坐得住,要集中精力,要有毅力,要学会克服困难,学会保护自己,也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因此,幼儿学剪纸,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大班幼儿在观察图形、分辨颜色、辨别左右方位、手眼动作协调、自制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注意、记忆的有意性、想象的丰富性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剪纸的目的性也比以前明确,对剪纸的操作过程及结果都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空间知觉和手指的控制能力差,在剪动物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剪掉一条腿的现象;剪人物时,五官位置安排不合理等。
针对以上特点,我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指导和培养。
一、指导幼儿按轮廓线剪,进行技能的练习
由于幼儿年龄小,手指灵活性不够强,剪东西的时候总是把一些较细的连接部分剪断:剪大象没鼻子,剪小兔没耳朵……每次活动前我都再三强调,要沿画好的线剪,转弯的时候慢一点,左右手要配合好,不要剪歪或剪断,每次孩子们都点头答应,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经过几次活动,我发现光靠老师这样说是没有用的,老师必须把这种单调呆板的要求转化游戏等拟人化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让孩子剪“小猫”时,我以小猫的口气说:“我是一只小猫咪,你们看我的胡须又细又尖,尾巴又细又长,你们在剪我的时候千万小心点,慢一点,别把我的胡须和尾巴剪断了,不然我会很疼的,不能去捉老鼠了。”孩子们听后笑了,于是在整个活动中,剪得格外小心,不时有人告诉我:“老师,我没有剪疼小猫。”“老师,我剪的小猫是能抓老鼠的小猫。”
二、培养幼儿有目的地构图,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想象,去创造
幼儿自己构图、自己动手剪的造型内容是他们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结果及生活经验的反映,因此,應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进一步了解、掌握事物的外形特征、结构以及每个部位的细节、花纹等。
例如,为了引导孩子剪房子,我就经常带孩子们去参观各种各样的房子,并在教室中创设了相应的环境,布置了各种各样造型的房子画面来丰富幼儿的经验,结果孩子们在剪房子时,由于平时多观察,多接触,剪出的房子各式各样:有三角形屋顶的,有梯形屋顶的,有半圆形屋顶的,剪出的门窗也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孩子们养成了爱观察的好习惯,他们就会把平时看到的事物通过剪纸表现出来。例如:辉辉小朋友在小菜场里看到了鱼,第二天就在区角活动中把小鱼剪出来了,还剪上了鱼鳞鱼鳍:怡怡小朋友跟奶奶到田里看见了萝卜,来园后她就剪出了各种各样的萝卜;翔翔小朋友看到外面下雨了,他就给妈妈剪了一把雨伞,说是让妈妈下班打这把雨伞回家;而涵涵小朋友的想象力更丰富,她看到怡怡小朋友剪的圆萝卜,就把萝卜上的三片叶子剪去了中间一片,并剪上眼睛、嘴巴,把萝卜变成了小兔子……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剪纸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添加辅助材料,丰富剪纸活动的内容
我班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构图剪出直线、弧线、曲线等多种几何图形,能剪出较简单的折叠图案,如三瓣花、四瓣花等,但这些图案无论是色彩还是形状都比较单调,我就给他们提供了白纸和糨糊,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形状颜色,剪贴成色彩鲜艳、造型奇特、有主题的作品,如各种形状颜色的花与花瓶组成了插花图;葫芦、叶子、娃娃构成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图;蝴蝶、小草、小花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四、在剪纸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养成认真、细致、耐心、有毅力的学习态度
孩子们在剪纸活动中乱扔废纸的现象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虽然每次活动之前我总是要反复强调,把剪下来的废纸放到桌子上的空盒子里,但每次总是收效甚微。剪纸活动结束,地上一片狼籍。后来,我经过认真反思,想到可能是提供放废纸的盒子太小造成以上这种情况的,于是在以后的活动中,给每位幼儿准备了一个放废纸的盒子。从这以后,孩子们乱扔废纸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剪纸活动是一种安静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剪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认真仔细地进行剪纸,而这种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一旦养成这种良好的个性品质,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益匪浅。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无疑对培养幼儿认真、耐心、细致、持久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帮助。
河北蔚县50年代出了个王老赏,一时成为河北剪纸的代表人物。他具有将一般画稿转换成剪、刻纸语言的能力,并完善了传统刻纸及染色的技法,使之成为可脱离民俗背景而独立欣赏的工艺品。
近些年业,发现了三河赵景安老人祖传的一批刻纸花样。其内容有花卉鸟兽、鱼虫珍禽、山水树木、亭台楼阁、戏曲典故、甚至五谷杂粮、民俗生活。样式也多,有灯花、窗花、鞋靴花样、衣饰披肩、荷包坠带、枕头帕巾等。这些地地道道伴随传统民俗风习而曾深受庄户人喜爱的花样,曾随着卖花艺人走街串巷的脚步,传遍河北省内外的无数城镇和村庄。这些作品更能体现传统民间剪纸的语言魅力和民众审美情趣的普遍本色。
(一)剪纸的由来介绍
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2、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3、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小编猜想,这或许也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4、到了唐代,剪纸已经有了大发展,那时候的人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他工艺方面,并且还有利用剪纸招魂的风俗流行。在考古挖掘出多种唐代剪纸工艺品,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即可看出当时的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相当高超,画面构图完整,表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5、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使得剪纸艺术越发普及。宋代剪纸用于各种领域之中,并且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那时候皮影戏盛行,也有用厚纸制作皮影造型的。宋代剪纸最大的创造便是瓷器剪纸印花图案,它是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6、到了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已经走向鼎盛时期。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更多的是常常用作家居装饰,美化家居环境。
(二)剪纸方法剪纸及工具介绍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剪纸方法不同,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常用工具有:剪刀、刻刀、铅笔、针和线、宣纸、蜡盘、煤油灯、熨斗、染料或者墨水和刷子。
常用的剪纸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刻刀。
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刻刀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剪相比,刻刀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刻刀剪纸刻法分三种:
1.阳刻: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开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2.阴刻: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且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每个国家都有特色,我们中国的特色和技艺有很多,我喜欢的民间技艺是剪纸,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民间技艺还是一种作品。
我看过很多作品其中有一副是这样的两只小鱼在荷塘里面游泳嬉戏着,你看他们多开心呀!从前只小鱼,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去世了,靠他的爸爸来照顾它,教他本领,它很感兴趣学的很认真,熟能生巧,它长大了这些本领他都学会了而且很好,他每次都靠它的本领不愁吃喝,甚至还从捕鱼的人的鱼竿上吃到许多的鱼食,可是他很狡猾,每当吃到一个人的鱼食后就闪开了,有游到别的人的鱼竿上去吃了,但是有一天下雨了,还有几个人拿着雨伞来钓鱼,这么大的雨啊,它看不到了,但是他相信自己的技术,但还是不幸被抓了,他被捕鱼的人放到了渔网里面他出不来了,这时又有一条鱼别抓了,最后他们被放到了一个车子上去了,他见逃不出去便和朋友想了个办法,他先装死,果然被渔翁发现了,于是渔翁将他放出去的这一瞬间他和那条鱼一起冲了出去,来了个鲤鱼打挺就腾到和里面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什么是不能骄傲,或者太过自信和朋友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笔者所任教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有限,在最初阶段对于剪纸这门艺术并不熟悉,为了让学生尽快的熟悉剪纸,走进剪纸活动,我在每个班级教室的“作品展示区”上,创设了一个剪纸的专栏,里面张贴了老师亲手剪出的作品 :有各式各样的花鸟鱼兽,可爱的人物头像、动物和收集的剪纸的图片等等。孩子们看到我张贴出来的各种剪纸作品,显得兴趣盎然,好奇心很强,在课前,我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等感受,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迅速融入情境。
二、授之以渔,深入激趣
剪纸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不仅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掌握技巧。只讲不示范,学生很难理解。演示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开孔”的方法,要把剪刀的刀尖放在要剪的孔上,慢慢摇动,将纸穿透,同时应把左手食指前端放在开孔处的剪纸背面来托住剪刀,配合开孔动作,然后向左转弯慢慢剪出。这样的细节只靠讲授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亲自示范,让学生看清楚,才会成功地突破难点。一般情况下,边讲边演示,效果会更佳。
由于低年级孩子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已经能较好的掌握剪刀的用法,也掌握了一些技能,因此可以给他们进一步的挑战 :对折剪、四角形折剪、五角形折剪、六角形折剪、团花剪、花边折剪等等,来进一步感受剪纸的乐趣。例如剪窗花,四角折、五折、六折、不同的折法剪出来会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形状图案剪出来会有奇妙的变化,会让孩子们感到其乐无穷,促使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有利于学生在剪纸过程中自我探索,创造性地剪出各种新作品。
三、注重过程,尊重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班级是由几十个不同个体的学生组成的。不同的幼儿,其能力,个性都是不尽相同,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尊重这种个性上的差异性,不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当然他们的剪纸水平也不是一条线的,有的学生表现灵活,彩纸和剪刀在他手里运用自如 ;有的学生相对呆板,轮廓线歪歪斜斜,一笔一画,照搬照旧,作品毫无生气。
学习剪纸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求学生能够创造出多么生动有趣的作品,而是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评价时,要看到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收获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如何如何创作一幅优秀作品,如何如何布局这个作品,那看到的只会是学生不知所措地目光,不知从哪里下手,不知剪什么,甚至是剪了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次品。这并非小学剪纸教学的目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活动中,要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动手创作剪,把要求降低到只要敢动手,敢尝试就好。至于作品的好坏,学生在感受,尝试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出结果。我会用微笑、接纳的态度去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己的创作,创意,对学生的创新更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们从心底爱上剪纸,喜爱这门艺术。
四、学会观察,突破自我
在刚进行剪纸活动的时候,学生都只是依样画葫芦地照着老师的模版进行复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剪纸的形象与内容。由于有了系统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了丰富的观察体验,幼儿个个兴趣浓厚、信心十足,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如,在剪出的花上再剪出眼睛,花就有了神情,太阳剪出嘴巴就会表达感情,昆虫触角加上女孩的小辫子,就变成“美人虫”。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会剪各种动植物基本形状的基础上,我要求他们剪得要有变化。如,鱼的嘴巴有大小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身有长短胖瘦的变化,鱼鳍有尖圆的变化,鱼尾有尖圆直曲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鳞可以变成半圆、尖形、锯齿形、曲线等。
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低年级孩子的剪纸教学,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爱心,尤其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无论学生的作品多么稚嫩可笑,那都是自己辛苦得来的成就,我们做为教师都要努力挖掘它潜在的好的一面,哪怕很微小。教师要继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将剪纸教学落到实处,将剪纸艺术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田!
摘要:在小学阶段,引入剪纸课程,既能弘扬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又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做事一丝不苟、细致认真的良好习惯,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在剪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剪纸教学;学习兴趣;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864X(2015)01-0071-01
剪纸艺术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以神奇的刀箭之功留黑布白,阴阳相间,反应大千世界,展示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吉祥、喜庆、富贵、安康的内容使之成为一株散发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奇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以中华各族劳动人民为主体而创造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
201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剪纸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中国的剪纸艺术备受世界瞩目。为了能够使让世界仰慕的中国剪纸艺术传承下去,为了提高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和求知欲。
多年来,本人一直注重兴趣剪纸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地探索与实践,现根据教学实际说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促使学生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领会它和掌握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乐趣,以乐学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欢乐。
一、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剪纸的奥秘,最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给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剪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团花》一课,我设置的问题是:在我们民间剪纸作品中为什么具有吉祥的寓意呢?有什么样的物象具有吉祥的寓意呢?怎么表现呢?这样学生就会想:为什么老百姓在剪纸中要有吉祥的寓意呢?我就启发同学,我们天天年年生活祈望的是什么呢?学生就会想到幸福、吉祥、安康。生活中什么样的事物具有吉祥寓意呢?怎么表现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就会搜索生活中的事物,并结合生活的经验或他们查看剪纸作品或其他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这样不但培养他们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同时他们在欣赏相关的剪纸作品时就会研究整幅作品如何剪的,如何创作出来的。教师在学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适时给予引导,技法上示范。这样学生在乐学会学的基础上亲自探究,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观看影视资料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方便条件,使教学更为直观形象,也是同学们最为喜欢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不仅对我国这个民间特色的瑰宝有了了解,同时通过观赏一些民间剪纸艺术家的精彩的剪纸示范,不但增强他们的民主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剪纸的兴趣。如:在《剪纸的意蕴》一课中,为了说明剪纸不仅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乃至在世界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视频展示了乐清细纹剪纸,同学们看了之后,为之精致的工艺赞叹不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剪纸的兴趣。例如在《团花》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向家里的老一辈人虚心请教,收集资料,或用查阅书籍、上网等手段去搜集有关团花的图案的知识,初步了解团花图案的形式、题材和寓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让他们在查找的过程中激发对团花图案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在教学中我让他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资料,享受资源共享的快乐。同时我还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单个吉祥的团花图案形象在黑板上展示,如鸳鸯、荷花、喜字、蝙蝠等,让学生按照自己要表达的意愿去选择相关的形象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吉祥图案,这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而且很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从而更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开展合理教学评价,提高兴趣
有句话说,孩子是鼓励出来的。每位有成绩的的学生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对他们积极的评价。因为在每位学生心中都渴望被人认可肯定,尤其是努力之后,更是希望老师或同学们给予肯定。一时的兴趣并不足以使学生有所成绩,要想他们在剪纸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则必须要有相对长久的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要在学习中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来,不断的激发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上我采取多种教学评价,课堂上老师评价、全班同学评价、学生互评、组内自评等多种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手段。例如,在《团花》一课中,在分组协作练习完成作品后,我采取了小组内自评,评选出较好的团花作品几件,然后,把各小组选出来的作品,让全班同学来评,较为出色的学生作品的同学,介绍一下剪的心得,与全体同学们共享,既提高了同学们的成就感也学到了技巧。然后,我又对全班同学所做的剪纸作品给与肯定,鼓励他们,让同学之间也交流下经验,最后,把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班级墙壁上,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被老师同学们认可,成就感满溢脸上,各个笑逐颜开。
中国传统艺术家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独立的创造性的愿望,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才能将美育和民间剪纸的传承完美结合;只有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民间剪纸的率真,不拘一格的造型手法,构图法则,朴素的哲学思想,新奇的创意思维等规律之后,学生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真正做到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陈 竟.
[2]《剪纸文化》 王光敏.
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关于剪纸艺术,剪纸的由来,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1500以前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中出土的图案花剪纸《对马》、《对鹿》作品中很有特色。其精美的构图和娴熟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那时剪纸已用于屏风,头饰等方面,起到节日仪饰作用。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 “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古路中学 蒋玲娅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剪纸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
4、认识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
5、掌握现代中国剪纸的创作技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欣赏剪纸图画。
这些形象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剪纸
2、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剪纸?
3、介绍剪纸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背景材料
1、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公元前1600-1100)就有人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最早劳动人民是从绣花花样中得到启发,主要用于节日和喜庆之时装饰窗户、房门、家具。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活泼,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在我国不少地区仍是美化家居的重要方法之一。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发掘民间工艺。各省市也都成立了许多民间美术研究社,不少传统手工艺已逐渐从生活用品转化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民间工艺品不但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越来越多走进“寻常百姓家”。
3、我国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发展潜力很大,有待我们青少年更进一步去了解和发扬。
三、剪纸介绍: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箔、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物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成为“刻纸”。
剪纸、刻纸是不分家的一种艺术。说白了就是纸张镂空技术!?剪纸、刻纸,历史年代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剪纸按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按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在孩子的眼中剪纸、刻纸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艺术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坚定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信念,培养他们传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进而感受剪纸、刻纸的独特艺术之美。
四、剪纸、刻纸有以下四个特点:
1、勾勒之光,图腾之美: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美术。中国传统剪纸,刻纸艺术就是用镂空纸张来记述美,来表达美,来创造美。或是勾勒,连绵不断的线条表现艺术;或是光影,大气的合成色块表现艺术;再或是勾勒之光,线和面的完美结合,柔柔而生。?
2、点线分开,阴阳分明: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点的节奏,是线的韵律。
点线分开,阴阳中出。阴剪刻,稳成,神秘。阳剪刻,犀利,高雅,阴阳交错,太极形成,这就是中国剪纸,刻纸的文化底蕴。
3、乡情而和,异地而生;?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因地而生;是因地而名。
在中国红的衬托下,中国传统手工艺剪纸,刻纸百花争鸣。因为地区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所以剪纸,刻纸的艺术表达形式也不同。因为不同,所以经典,为此也有了地区的名气,例如吉林剪纸,北京剪子,山西剪纸,新疆剪纸等等。说是不同,也有相同,这些剪纸,刻纸艺术都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大千一题,古今一刀:剪纸、刻纸这门手工艺术是传统艺术,是当代文化。
剪刀,剪出魅力;刻刀,刻出品味。剪纸,刻纸中所展现出来的是民族的历史文明。如:十二生肖,一年一个课题,剪纸、刻纸在这一课题上的表现堪称经典。无论过年题材,婚庆题材,地方文化题材都非常喜庆,剪纸、刻纸都表现的活灵活现。
剪纸是一种动手动脑,手脑协调配合的创作活动,既可以锻炼灵巧的双手,又能开发智力活跃思维。刻纸活动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美丽的刻纸是诱人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彩的刻纸活动中吧。
五、介绍剪刻纸需要的工具:玻璃、刻刀、剪刀、胶水、大头针、各色彩纸?费旧小纸杯
六、欣赏刻纸作品:介绍刻纸特点:?简洁、单纯而富有情趣,点线分明、柔柔而生、非常精美。但缺点易破,所以大家在制作过程及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引起注意。
七、教师操作练习:巡回指导
八、剪纸、刻纸注意事项:
1、剪刻:应本着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先细后粗的顺序进行操作。剪纸、刻纸时还应注意,里面要用刀子刻不能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美观。
2、揭离:剪刻纸完毕后需要把剪纸一张张揭开,电光纸、绒面纸因纸面光滑,比较容易揭开。
3、粘贴:揭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起来,便于保存。九.展示教师个性作品
(六)、学生创作,教师辅导。(七)、欣赏评价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
2是啊,姥姥的剪纸可神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幅“喜鹊登枝”上,(出示图片)好好欣赏。你觉得剪得怎样?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喜鹊登枝”的呢?这幅剪纸又是怎样剪出来的呢?自由读读第4~6自然段,找找答案。
4(课件出示: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指名读。真是栩栩如生啊!我们一起来赞叹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再现情景,让学生从剪纸图片中感受到姥姥精湛的技艺,由此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自然而然走进文本。
二、感受姥姥高超技艺的原因
1那么,这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剪纸,姥姥是怎样剪成的呢?(出示: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姥姥这样都能剪出这么美的作品,可见——
2姥姥如此高超的技艺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那是怎么练就的呢?你能用姥姥自己的话来回答吗?(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让我们齐读姥姥的话。这句话的意思你明白吗?(练的多,手中有数)
3你能联系上下文来找一找“总剪”是怎样剪的吗?(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其中“剪”字用红色标示)自由读这句话,从中能读出什么?
4因为姥姥成年累月地剪,所以即使在被蒙住眼睛的情况下,也能剪出如此完美的剪纸,这就是——(生齐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5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联系实际说)
6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很多,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说到这,老师想到了一些谚语,你们想到了吗?(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7小结:同学们的积累可真多啊!勤于积累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你看,我那么调皮,姥姥不但不生气,反而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可见,姥姥多疼“我”啊!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文本中关键语句进行品读、感悟,让学生自主亲近语言文字,深入开展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教师抓住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引导学生领会姥姥的技艺高超,再链接学生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轻松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感受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
1这不,到了——(课件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这看似一句平淡的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们认为是什么字呢?(板书:拴)一般是用什么拴住什么?(用绳子拴住物体)课文中用什么拴的?(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姥姥用什么内容的剪纸拴住了调皮的“我”呢?(老牛和兔子)
2姥姥剪了许多幅老牛和兔子剪纸,课文中具体描写的有几幅?默读第7-13自然段,画出句子,给这几幅剪纸起个题目。你能从剪纸的内容中体会到什么?(指导交流“牛驮小兔”“啃食青草”)
【设计意图】这一步让学生默读、勾画、批注,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要求,进入边读书边思考的境界。
3同学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你还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
4(出示:从那时候起,……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这段话中,哪一个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缠)“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
5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上学前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越走越远,姥姥还要不断寄来剪纸。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幅剪纸上,(出示段落)给剪纸起名。从这幅剪纸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思念,期待,牵挂,爱)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6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满头白发的姥姥站在村口,遥望远方。此时她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读是为了积累语言,写是为了升华情感。课内练笔,读写结合,注重实践,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7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姥姥对“我”的期待。姥姥对“我”牵肠挂肚,而“我”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
8(出示句段:事实上,……有声有色。)默读有助于思考,让我们默读这段文字,静静地思考,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9同学们,如果童年时姥姥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现在拴住的是“我”的什么?(师板书:心)
10纵然天涯海角,我心依旧,我梦依旧,姥姥用她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我”的心,成了“我”美好的回忆。此刻的“我”最想对至亲至爱的姥姥说些什么?
11也许,再多的语言也难以表达“我”对姥姥的思念,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文字。(生齐读)
12书读到这,你们认为姥姥仅仅是用她的剪纸拴住了“我”吗?(思念、期待、牵挂、亲情、呵护……)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那就是——爱。(板书爱)。
13总结:同学们,也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像笑源的姥姥这样有一手绝活,但他们至少有一点与姥姥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学生说)所以,同学们,今天我们记住了这位可亲可敬的姥姥,但我更希望大家能永远记住,在我们身边默默关心我们、疼爱我们的所有亲人!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老家的剪纸》。
2观察或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他们的依恋与感恩之情。
从教15年来,我一直从事听力障碍学生的美术教学工作。这些学生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言语障碍,但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视力得到了代偿,观察力、模仿力强,他们并不缺乏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因此,在编写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专业)的美工教材时,手工制作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三至六年级),这无疑是符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聋生完成手工制作的过程,是其动手动脑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绘画、造型等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手工制作激发了聋生动手的兴趣,更让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甜蜜。
根据学校和聋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将聋校美工教材里面关于剪纸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改动和扩充。剪纸,也称剪纸艺术, 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具有鲜明的价值性、审美性、实践操作性和趣味性。我将剪纸教学设计成单元系列活动。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学生的剪纸等美工作品多次在市、县获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在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其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探索学习,才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动脑想、动手做,积极探索,这样就能促进其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剪纸教学中,我并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来约束学生,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反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厌倦和畏惧。所以,我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投入剪纸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能适时适宜、机智巧妙地激发、引导学生对周边熟悉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兴趣一致。
二、创造良好的剪纸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剪纸虽然是以学生自发为主的一种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环境,学生就难以在活动中充分地发展。
1.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学生剪纸时,要为他们准备工具和材料。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丰富主题情节,并引导学生剪出最高水平。
2.精神环境则为聋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在平时指导学生剪纸中,我常鼓励聋生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聋生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给予他们被认可的快乐,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欢剪纸活动,更富有创造的勇气。
三、注重过程,循序渐进
在教学剪纸这部分内容时,最通常的流程是:欣赏作品———示范讲解———学生操作———展示交流,因为美工类的作品太多地包含了技能的传授。而示范讲解的方法显然是学生最易掌握的,学生也乐意这样学,而且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只要对某些细节稍加修改就能得到教师的赞扬
1.准备工具和材料。剪纸虽名为剪,但在实际创作中,它是一种运用剪、刻、撕、染等技法相结合的平面造型艺术。剪纸工具规格越多、越齐,剪纸创作越快、越方便。
2.构思剪纸图案。构思剪纸图案涉及剪什么内容的问题。对于初学剪纸的聋生,我选用现成的简单图案。对于美术活动的小高手们,则要求他们尽可能自己设计图案,力求创新、个性化。
3.剪刻图案。首先确定剪纸成品的色彩基调。然后,把图案覆盖在选择的纸上,将图案的四角、周边用胶水牢牢地粘在纸上,进行剪刻。剪刻时,要掌握一定的剪纸技巧和方法。从上至下;先中间后四周;先小后大;应柔则柔,应刚则刚,一气呵成;能剪勿刻,连则勿断。这些技巧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整幅作品,而且适用于一幅作品的局部。同时,还要相互配合使用。
4.粘贴图案。剪刻完,用胶水把图案粘贴在背景纸上。注意四周的“留白”,一般左右对称、上稍窄下稍宽。一定要小心和精心,不要把图案“贴死了”,缺乏灵气和动感,影响作品美观。
四、适时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剪纸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运用各种指导方式,使他们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例如,在学剪窗花、花瓶时,没有形状花纹的限制,所以我不限制聋生进行创作,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剪。而有的剪纸作品需要在创造之前有一定的构思,这对于聋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那么就必须善于发现和鼓励聋生的点滴创作成果。对于每一张作品,我都加以肯定,遇到困难时,稍加指导,使他们重新获得创作的热情。教师的指导、帮助,使聋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有助于打开再创作的思路。
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深有感悟:聋生虽然身体上不完美,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热情。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探讨民间艺术创作的特点,将诗情画意般的剪纸艺术创作在聋生中广泛开展下去。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这些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出灿烂的迷人光彩!
摘要: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天地,将这一传统艺术引入特殊教育学校,为聋生开辟了一条艺术教育的新途径,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聋生充分发挥心灵手巧的特点,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作品之中,培养聋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剪纸介绍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剪纸的介绍06-10
剪纸教学06-12
剪纸蝴蝶教学设计11-27
美术教案设计---剪纸11-14
小学美术剪纸教学计划06-05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09-18
简单剪纸图案07-12
剪纸窗花图案11-03
剪纸蝴蝶教案11-09
儿童剪纸图案步骤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