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精选7篇)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篇1

一、选择题:多选,3’×5 1.我们学习的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有: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罗杰斯)、认知疗法(艾利斯)、森田疗法(森田正马)及现实疗法(威廉·格拉塞)。

2.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世界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统称无意识)和意识阶段。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4.森田疗法的应用原则:“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最基本)、“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

二、名词解释:内容可多可少,需要举例 4’×5 1.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是人能够认识自己和觉察环境的部分,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比如我现在正在看书、在听音乐等等。

2.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是指此时此刻感觉不到,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回忆起来并进入意识层面的内容。比如昨晚所做的梦、从前的经历等。

3.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觉察到的内在经验,它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动物性的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另一种是被个体遗忘了的童年早期经验、创伤性经验或被压抑的动机、态度、情感、记忆等。比如某个人很小的时候曾被猫狗惊吓,在潜意识里留下创伤,导致他成年后厌恶一切毛绒玩具,但他自己并不记得童年遭遇,也困惑于自己对毛绒玩具的负面情绪。

4.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按快乐原则获取快乐、避免痛苦。比如我在学习的时候觉得很无聊,想偷懒玩会,这就是本我的想法。

5.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从本我中汲取能量,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满足本我的需要。比如我在考试的时候觉得很渴,想喝水,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检查,得出可以喝水的结论,于是我喝了一口水,满足了本我的需要。

6.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部分。比如在逛街的时候,忽然很想吐痰,但这时超我就会出来制止: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

7.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罗杰斯将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觉,称为自我概念。比如我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我要变成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等。

8.ABC理论:是RET(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p.s.A: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个体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个体的信念系统(beliefs)C: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9.精神交互作用说(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森田认为,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三、辨析题 8’×3 1.精神病和神经症:

答:如果把神经症与精神病看做轻重完全不同的两种病,那么,在同一时刻,这两类诊断标准便是互相排斥的。

这里提到的“轻重”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对症状的自知力,二是对客观现实歪曲的程度,三是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实际上,轻重两极之间是犬牙交错的,例如,某些强迫性神经症患者完全不能工作,而某些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却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工作能力。

在不同的时期,同一患者完全可能处于大不相同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一个时期处于神经症状态,而在另一个时期处于精神病状态。

2.异常心理和不健康心理: 答: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①从极端正常心理到极端异常心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一个连续的过渡带;②即使是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完全是异常的;③心理异常的部分经过系统的治疗,有可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这一事实说明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正常的心理包括了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两种状态,当个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两个标准差)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的平衡过程很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就可能远远地偏离群体心理的健康常模,从而变成另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和过程,这种状态和过程即为不健康的心理。

3.小学生多动症与正常孩子的区别:

答: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①活动过多的多动症儿童与好动的一般儿童不同: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但当其得到大人的个别注意时,或从事一对一的活动时,也能安静一会儿。

②注意力不集中: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起反应,不能过滤无关刺激,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

③冲动行为:行动多先于思维,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做出快速而不精确的行动。

④不良行为: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倔强、违抗、横行霸道、恃强欺弱、好发脾气、难以忍受挫折、纪律性差等。

⑤学习困难:与智力落后并没有一定联系。

4.“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

答: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对于不可控制的事物诸如人的情感,森田疗法要求患者顺其自然。森田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是自己陷入了神经质,是多么无用和无聊,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接受症状,顺其自然。

但对于可控制的事物,比如让自己敢于在公共场所讲话,森田疗法认为,要做到“为所当为”,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顺其自然的含义包括:

顺其自然,接受自身消极情绪;

顺其自然,就要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以及各种“神经质”症状; 顺其自然,就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为所当为的含义包括: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四、简答题:7’+8’+11’

1.什么是溺爱综合症?它有什么表现?

答:溺爱综合征又叫“421”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傲的懦夫,任性的小太阳,豆芽形体型,富贵性贫血,文明“感冒”,功能性近视,心理年龄脱节,身心障碍众多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①任性骄傲,自我中心,养尊处优,唯我独尊。

②色厉内荏,外强中干,胆小懦弱,过分依赖父母和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③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脱节,或者少年老成,或者心理幼稚化。性格孤独怪癖,幼稚单纯,自控自制能力薄弱,缺乏理性追求,心里认识能力低下。

④行为问题较多,体质较差,健康问题不少。普遍存在偏食、挑食、厌食、营养失调、消瘦或肥胖、电视性眼病、贫血、躯体抗病能力低下等症状。

⑤情绪不稳定、不协调,急躁易怒,情绪反复无常,爱争吵苦恼,易激惹、梦魇,恐惧、焦虑等情绪障碍较多。⑥身心发病率较高。

2.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他们有哪些心理障碍(他们心理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答:

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冷漠——学生对平时能鲜明感情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和表情,表现出冷漠。

厌学——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孤独——孤独是心理上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小学生情感的封闭性,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亲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敌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他们被失败的阴影笼罩着,脸上看不到灿烂的笑容。2)儿童心理发育障碍:①各类精神障碍往往不典型,易被忽视; ②儿童蒙受刺激之后,很易泛化;

③情绪结构比较简单,情绪内容多为与个体保存有关的安全感和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

④儿童情感表达没有成人那样高度语言化和内心压抑。

3.什么是自闭症?它有什么表现?

答: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患儿极端孤僻、与人缺乏感情联系、言语障碍、刻板运动和对环境反应奇特。其临床表现为:

①社交障碍:患儿表现极端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与他人视线不能合拢,躲避他人的注意或接触,对环境缺乏兴趣。

②语言障碍:言语发育迟缓最为多见。患儿有言语理解能力障碍,缺少对讲话的反应,往往不能用语言交流,常模仿、重复别人简短的字句。患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淡漠。③行为障碍: 患儿行为刻板固执,宛如奇特的、强迫性的仪式一样,不可改变。患儿常有特殊的兴趣或迷恋,对人不感兴趣,却对无生命的物体异常迷恋。患儿对各种外界刺激的调节出现异常,产生麻木或过敏,对人视而不见,对声音听而不闻,反复自伤也不表示痛苦,但对触痒却忍受不了。

④认知与情感障碍:患儿一般有智力障碍,但也有“孤岛”现象。患儿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和发笑,对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无畏惧感。

4.行为主义治疗技术(或出名解题)

答: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核心在“静”、“松”二字:“静”是指环境要安静,心境要平静;“松”是指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绪轻松、肌肉放松。

2)系统脱敏法: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3)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反射疗法):通过在患者的不良行为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时呈现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使患者产生厌恶的主观体验。经过反复实施,不良行为和厌恶体验建立了条件联系。为避免产生厌恶的主观体验,来访者不得不改变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4)强化的方法: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上,系统地运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的方法。

5)模仿学习: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来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哪种行为。

五、论述题(操作题)

1.考前焦虑

2.厌学

3.自卑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篇2

1 对象选拔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是直接决定能否获得成绩的最直接因素。由于技工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通常只能选拔出有一定运算能力和初中数学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然后再进行辅导。而在学校内部进行数学竞赛选拔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2 竞赛培训

培训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上的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心理上的培训。

2.1 知识培训

在知识的培训上,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总共有四部分。

2.1.1 运算基本功的培训

由于运算是基础也是最必需的,在竞赛的时候速度就是优势,怎样培养学生的运算基本功呢?

第一步:在选拔参赛人选时,就需考虑到学生运算能力。第二步:强化他们的运算速度。在平常的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计算,而且不能使用计算器。第三步:出题强化。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出一些计算量大的练习题。

2.1.2 模块、系统化教学

将竞赛涉及的知识分为模块来教学。在培训过程中,把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打散,主要的模块有:(1)集合;(2)函数基本知识;(3)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4)反函数;(5)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6)三角函数;(7)直线方程。再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详细、具体的学习,在每一个知识模块里加入、补充一些新的、难的知识点。在每个模块学习完后,再进行综合、系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要求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培训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2.1.3 练习的分类强化培训

将历届的数学竞赛题进行分类,归类到几大知识模块中去,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该模块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将该模块的相关题型让选手做,让选手熟悉竞赛的风格和题型,从而培养学生对该模块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1996年的这道题:

例题1:不查表,求的值为:

这时候就要将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跟学生说:这类题都是运用的正弦的两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来做的。凡是这类题目,通常题目中出现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后面是前面那个角的两倍。这样就可以利用公式sin2α=2sinα·cosα。像这个题出现有cosα,只需要添加2sinα给它,而为了保持与原式子相等,则需同时除以2sinα。即的,然后分子前两项用公式变成了,再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则又可以用公式,以此类推,最终得出结果是A。

然后可以告诉学生,再遇到同类题目就可以这样补齐公式需要的项去运用公式,只要保持公式的恒等性就可以了。又比如说,1999年的题目:

例题2:在△ABC中,有sin A·sin B=cos A·cos B,则这三角形为:

A.锐角△ B.钝角△ C.斜△ D.直角△

通过几次的做题发现,其实这类题目主要考的是正弦和余弦的加减法定理,最后通常要你判断是什么三角形。通常公式中会出现sin A·sin B,cos A·cos B,cos A·sin B之类的。只要将其中一边的三角函数项变号后全部移到另一边,就是正弦和余弦的加减法定理。例如:

解:sin A·sin B=cos A·cos B→cos A·cos B-sin A·sin B=0→cos(A+B)=0∵A和B都是三角形的角∴0

而在这个范围内为0的余弦只有,

所以△ABC是直角△。

类似以上这样的题目,则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思路的引导,并举一反三,总结归纳一些解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最好的水平!

2.1.4 模拟测试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模块学习和知识培训后,然后再进行几次模拟测试,并且进行试卷评讲,让学生在竞赛前就能慢慢地进入状态,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2 心理培训

任何的竞技场上,包括高考,总有一小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考出差强人意的成绩。这往往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心理上无法承受压力,当压力过大时,精神过度紧张,致使考试或比赛时大失水准。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典型表现。可见,心理上的辅导尤为重要。有鉴于此,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培训的同时,需注重从三个阶段去培训选手的心理:

2.2.1 培训时辅导

第一步,创建紧张的竞赛环境。在培训辅导初期阶段,就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所以在进行培训之初就应明确地告之选手以下几点:

(1)竞争对手多,竞争激烈,一刻也不应该松懈。

(2)时间紧迫,培训强度大,需具备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3)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第二步,适当施加压力和诱惑,严慈相济。虽然选手很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技校生的自控能力不强,也会不自觉地想偷懒。此时则需要适当地批评几句来施加压力,然后说清楚再不努力是无法达成目标。再给学生构想一下获奖的高兴情形,通常沟通后选手会自觉地重新认真做题。

让人欣慰的是两年的培训中都能看到学生们的成长,今年的数学竞赛我校获一等奖的学生在周记里写道:“数学培训真的很累很苦,每晚不断地做题,但是我觉得很有收益,很有乐趣!”欣闻此言,让人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而另一位参赛女生平时基础很好,学习很不错,但一参加比赛或考试就会紧张,往往发挥失常,经过这次竞赛,她不再怯场了。选手的进步,这些都验证了这套心理训练方法是用对了!

2.2.2 竞赛前激励

在临近竞赛前的三天左右,选手的心态会进入一种莫名兴奋状态,对于竞赛是既期待又紧张。这时应该尽量地放松气氛。再拼命做题的意义并不大,只需要让选手将做错的题目过目一遍,同时将公式表记熟悉即可。更需要的是让选手知道:选手们现在已今非昔比进步神速,只需要对自己有信心,临场正常发挥就行。并告诉选手老师对他们有绝对的信心,过于紧张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发挥,能轻松应付就是最棒的!

2.2.3 竞赛后安抚

在竞赛后,安抚工作不容忽视。考的好的学生会比较激动,十分渴望马上知道成绩,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给予表扬和赞赏,而考得差的学生会心理沮丧,无精打采。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安慰和鼓励。

参考文献

[1]数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篇3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11—01

网页制作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的操作技巧。基本理论可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获得,操作技巧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上机实践得到练习和巩固。但是,要制作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网页,还需做更多的练习、更大的努力。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在课程后期做课程设计效果好,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把学到的制作方法较为全面地体现在他自己设计的题目中,这样,课程知识得到了极大巩固和强化。

对于初学网页制作的学生,仅从课堂学习中积累的能力完成一个较有质量的完整的网页设计,会有诸多困难,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指导。下面从“frontpage”教程教学的角度,阐述课程设计指导中应重点辅导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网站主题的确立

设计一个网站,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确立网站主题。由于可用的题材丰富多彩,在众多的题材中选择有时反倒觉得难以确定。建议学生主题要小而精,即定位要小,内容要精。如果想制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站点,把认为是精彩的东西都放在上面,那么往往会事与愿违,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主题。

题材最好是自己擅长或喜爱的内容。例如,某同学擅长编程,就建立一个“编程爱好者”网站;对足球感兴趣,可以报道最近战况、球星动态等。这样不会觉得无聊或者力不从心。所以,兴趣是设计的动力,没有热情很难设计出好的作品。

题材定位之后,还应重视用非常精确的文字冠以名称。名称精确其实就是合法、合理、合情。总之定位题材和名称是设计网站的第一步。

二、网站栏目方案的制定

建立一个网站好比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拟好提纲,文章才能主题明确,层次清晰;也好比造一座高楼,首先要设计出框架图纸,才能使楼房结构合理。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题材一经确定后立刻开始制作,一页一页制作完毕后才发现,网站结构不清晰,目录繁杂,内容也杂乱无章,给扩充和维护网站造成相当大的困难,导致网站就此半途而废。所以,在动手制作网页前,一定要制定好栏目方案。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要紧扣主题。指导学生的一般做法是:将主题按所拟提纲分类并将它们作为网站的主栏目。例如,做一个动画主题网站,可以将栏目分为动物动画、标题动画、文字动画、卡通动画等,都列于主栏目中以备下一步细分网页内容之用。

2. 尽可能删除与主题无关的栏目。一般做法是:将要取舍的栏目与主题仔细比较,看其是否与主题相符。例如,做一个体坛赛事动态网站,就可把某运动员参加演唱会的栏目删除。

3. 尽可能将网站最有价值的内容列在栏目上。网页的内容越丰富越充分越精美,该网页也就越有吸引力。例如,做一个音乐欣赏网站,有现代音乐栏目,有摇滚音乐栏目,也应该有古典音乐栏目,有声乐曲栏目,也应该有器乐曲栏目等等,凡属于这一主题的有价值的内容都列在栏目上,使网站内容丰富。

三、確定网站的目录结构

网站的目录是建立网站时创建的目录。例如,在frontpage98建立网站时,都默认建立了根目录和images子目录。目录结构的好坏,对站点的上传维护、内容的扩充和移植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议,不要将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以防造成不易管理文件和上传速度慢的情况。应按栏目内容建立子目录,在每个子目录下都建立独立的images 目录,且都将其存于根目录中的images目录下。目录的层次不宜太深,否则会使结构复杂。

四、网站界面整体风格的确定

网站的界面风格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过程将集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在设计网站界面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全面考虑。从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开始,确定网站界面的整体风格。

1. 版面布局。版面布局,就是以最适合浏览的方式将图片、文字放在页面的不同位置。一般初学者都感到无从下手,布局混乱常有发生,若对其进行全面指导一般都有较大的改进。做法是:将想到的“景象”画上去,先不讲究工整,不必考虑细节功能,然后将确定需要放置的功能模块安排到页面上。注意遵循突出重点、平衡谐调的原则。将网站标志、主栏目等最重要的模块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再考虑次要模块的排放。

2. 色彩搭配。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重要方面。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等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如何搭配都是初学者感到头痛的事。

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所以,需指导学生在设计页面中很好使用色彩。要求是:主要内容文字用黑色,边框、背景、图片用彩色,这样页面整体不单调。为避免页面杂乱,建议学生不要用过多的颜色,尽量控制在四种色彩以内。

五、网页中表格的运用

表格是页面的重要元素,是页面排版的主要手段。熟练掌握和运用表格的各种属性,可以让页面看起来赏心悦目。建议学生在设计页面表格的时候,应该做到:

1. 整个页面不要套在一个表格里,尽量拆分成多个表格。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范文 篇4

(A)管理学名词解释

1、决策:是组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目的或企图,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或策略,并加以实施的过程。P2042、环境: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3、虚拟组织:是一个只有很小规模的核心组织,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商业职能组织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活动的结构。P2754、预算:是一种计划技术,是未来某个时期具体的、数字化的计划,他把计划分解成以货币或其他数量单位的预算指标,要求各个部门的运作和开支在预算范围内。P4905、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从发送者到接收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P4106、目标管理:MBO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或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P1667、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P4388、计划:对未来的预想及使其变为现实的有效方法的设计。

(B)管理学知识要点

1、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P4

5泰罗四条科学管理原则: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3)、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均分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并最终形成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P462、管理理论丛林:P47-

48、P75第七点

11个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

2、管理环境:P108

一般环境: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具体环境(微观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公众,政府 中观环境:产业环境,区域环境

3、霍桑试验P56

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领导方式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法约尔P49

法约尔指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对应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共五种职能。

计划:对有关事件的预测,并且以预测的结果为根据,拟定出一项工作方案。组织:为组织中各项劳动、材料、人员等资源提供一种结构。

指挥:有关促使组织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领导艺术。

协调: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维持必要的统一的工作。

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既定计划进行的活动。

5、道德观P136

道德指某决定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以及某决定和行为是否被大众所接受的标准。管理者制定的许多决策要求他们考虑谁会在结果和手段方面受到影响。

对管理道德的判断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显要义务理论(2)相称理论(3)社会公正理论(4)道德形式主义理论(5)功利观点(6)道义观

6、企业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P13

4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责任,另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问题的责任。根据这两类不同的社会责任,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负起责任,具体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1)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

2)把这些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

3)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7.群体决策P209

对现代的一些决策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大科学、大工程、大企业的决策问题,不能依靠个人决策,而需要采用群体决策。决策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从事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归纳与综合工作。同时,群团中海需要有富于决策经验的密切合作的领导者和各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人组成决策机构智囊团,并发挥整体功能作用,以制定决策方案,合理而又及时地做出决策。决策群团中的每一个成员对决策问题享有平等的决策权,每个人都可自由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整个群团不受某一成员的领导和控制。群团决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严格实行科学决策程序;(2)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3)群体成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判断。

8.组织文化的类型:(1)硬汉式组织文化(2)“拼命干、尽情玩”文化(3)攻坚文化(4)过程文化

9、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中的区别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应如何对待和利用非正式组织?P273-27

4区别:突出表现在是否程序化上:是否程序化设立、是否程序化解散、是否程序化运作等等方面。

我们认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非正式组织更多的是应该采取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容忍并支持其存在和发展,这样将更大可能地提高正式组织运作的绩效和确保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10.合核心能力的竞争(3)核心产品的份额竞争

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A)他将组织文化区分为三个层次:(1)人造品(2)

价值(3)基本的潜在假设(B)组织文化的细分:(1)自然与人的关系(2)现实与真实的本质(3)人性的本质(4)活动的本质(5)人际关系的本质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A)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远景(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3)善于不断学习(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5)自主管理(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8)领导者的新角色(B)七大危及企业的组织障碍:(1)局限思考(2)归罪于外(3)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4)专注于个别事件

(5)习而不察(6)经验学习的错觉(7)团体的迷失

六西格玛理论:其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是DMAIC,即Define(界定问题)—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Control(控制)。

11.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P399

没有一种“最好”的领导行为。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权变理论的实质。研究权变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菲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参与模型。

菲德勒定义的环境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工作任务结构(3)职位权力

12.定量决策技术的类型:(1)确定型决策(2)不确定型决策(3)风险型决策

13.预算的种类:(1)收支预算(2)实物预算(3)投资预算(4)现金预算(5)综合预算

14.预算的可能危害:(1)让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2)预算过于详细(3)预算导致心理低下(4)预算缺乏灵活性

15.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具有四个特征:(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企业的质量管理(3)全员的质量管理(4)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一切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办事。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两个“指南”和三个“质量保证模式”。

16.库存控制: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不断趋近“零废品,零库存,零准备时间”这一目标。

17.沟通的作用:(1)收集信息(2)改善人际关系(3)改善行为(4)创新(5)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

18.沟通渠道:(1)正式沟通渠道(2)非正式沟通渠道

19.沟通方式:(1)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2)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3)

20.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1)心理背景(2)物理背景(3)社会背景(4)文化背景

21.有效沟通的障碍来自以下几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差(2)发送者的信誉(3)知识经验的差距(4)渠道不畅通(5)心理上的障碍(6)沟通时机不当

22.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法:(1)运用反馈手段(2)提高表达能力(3)积极倾听

(4)注重非言语提示(5)沟通要因人制宜(6)组织沟通检查

23.激励方式:(1)目标激励(2)参与激励(3)领导者激励(4)关心激励(5)公平激励(6)认同激励(7)奖励激励(8)惩罚奖励

24.激励原则:(1)物质利益原则(2)公平原则(3)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

25.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X理论·Y理论·超Y理论与Z理论(3)激励—保健因素理论(4)期望理论(5)公平理论(6)强化理论(7)激励需要理论(8)ERG理论(9)不成熟—成熟理论(10)挫折理论

26.激励的作用:(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

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3)留住优秀的人才(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27.领导方式理论:

(1)勒温领导方式理论: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勒温,他将领导方式分为三种类型:(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2)利克特的领导方式:(a)以工作导向的领导方式(b)以职工为导向的领导方式(3)领导行为四分图:以亨普希尔为首的一批学者最后归纳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4)布莱克和莫顿教授的管理方格理论

28.领导艺术:(1)有效统筹时间:(a)做时间的主人(b)关注重要事务(c)提高会议效率(d)正确把握时机(5)营造良好氛围(2)充分合理授权:授权要则(a)明确职责(b)因事择人(c)授权要留责(d)分权而不放任(e)授权要适度

29.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衡量:(1)环境的复杂性(2)环境的多变性

30.培养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六个环节:(1)分析与诊断(2)条理化(3)自我设计(4)倡导与强化(5)实践与提高(6)适时发展

31.影响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的因素:(1)传统导向和管理价值体系(2)特殊需要群体(3)紧张的生活气氛

32.全球化的两个层面:(1)公司经济一体化(2)区域经济一体化

33.目标的确定:(A)确定目标的原则:(1)统一性(2)系统性(3)预见性(4)科学性(5)应变性(B)确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目标的确定(2)目标的衡量标准(3)目标的约束条件(4)多目标问题的处理(5)目标的冲突问题目标的管理(MBO)的特点:(1)明确目标(2)参与决策(3)规定时限(4)评价绩效(5)目标管理的过程与步骤(1.建立目标体系2.明确责任3.组织实施

4.考评和反馈)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A)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B)目标管理的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6.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7.缺乏灵活性8.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34.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

计划的类型:1.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2.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

计划工作的原则:限制因素原则,许诺原则,投入原则,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

(C)论述题

例如:

1.解决沟通障碍的方法P427-430

2.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对待和利用非正式组织P273-274

(D)计算题

一.决策推论

1.确定型决策:(1)价值分析法能用最少的耗费使决策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单一目标决策:V=F/C(V表示价值系数·F表示功能·C表示费用或成本)多目标决策:F=F1a1+F2a2+F3a3+F4a4+„„„+Fnan即F=Fiai V=F/C

i1n

V=Fiai/C

i1n

式中: ai为权数,且 ai<1ai1i=1,2,3,4,„„;n为功能数目;Fi为子功能(可用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C为总费用或总成本。

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综合价值,来决定方案的优劣

(2)线性规划

2.不确定型决策:(1)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2)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

(3)最小后悔值法(机会损失最小值法)

3.风险性决策:(1)期望收益决策法(2)树状决策法

能力实在有限啊!肯

心理学重点知识辅导 篇5

【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演进历程与现代管理思潮的演进密不可分。

一、管理思潮的演进

管理思潮是指对管理实质的哲学性思考、认识和理解。为了更清楚地阐明现代管理思潮演进的思路,美国学者里·斯柯特提出两维的斯柯特矩阵,见图4-1.斯柯特提出的两个维度分别是:

(l)人性观。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本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可分为两类:①理性人。即职工们是只受金钱的诱使,是纯理性的。②社会人。即职工们并不只关心和追求物质待遇,他们还关心他人(包括上级和同事)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关切、友谊等人际因素的满足。

(2)环境观。指对企业与环境(主要指市场)间关系的认识。也有两类对立的观点:①封闭性关系。即企业对其职工的管理纯属“内部事物”,与外部环境不相干,在管理中无需注意环境条件的特点与变化。②开放性关系。即企业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间存在不断的相互作用,因而内部管理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制约。

从这两个维度去考察,可以将企业管理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管理、人际关系学派、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虽然在人性观上大相径庭。但在环境观上都持封闭的态度。第三个阶段虽然有环境观上的进步,但在人性观上有短暂性的退步。只有在24世纪70年代以后,文化管理的兴起,才将企业中对人的重视与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管理观念结合到一块,形成企业管理中的又一次飞跃。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与企业管理的阶段相对应,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雇佣管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由于这三个阶段的演变是渐进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实际上也容纳了前面管理阶段中的某些精髓,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一)雇佣管理阶段

与早期的经验管理相伴随的是人员的雇佣管理阶段,雇主把员工当成机器、工具,看做是简单的生产手段和成本。这时期的管理主要围绕劳工关系展开,所使用的术语主要是劳工关系、工业关系、雇佣关系等。实行的主要是以录用、安置、调动、退职和教育训练为中心的劳动力管理。

(二)人事管理阶段

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欧洲,出现了以打破传统生产方式,以大机器的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伴随着生产要素和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职能也相应发生质的变化,出现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这时,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正式进人了企业的管理活动范畴,员工招聘、工资和福利等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初步形成。

1.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

(1)欧文的初期管理: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799年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以合伙形式创建了一家棉纺厂。他认为人是自然的造物,人的行为是所受待遇的反应,雇主和组织应该努力发掘人们的潜力,消除影响员工潜力充分发挥的障碍。随着对人的管理日益得到改善,欧文创建了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把一个木块的四面分别涂成白、黄、蓝黑四种颜色,其中白色代表优秀,黄色代表良好,蓝色代表平均水平,黑色代表差。他把这一木块安装在机器上,每天将反映员工前一天工作表现的颜色转向通道,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业绩

的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欧文在改善对工作中的人进行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之一。

(2)泰罗的“时间—动作”分析:科学管理的实质内容是将工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而后再把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弗雷德里克·W.泰罗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主张去分析工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他进行了最早的“时间—动作”分析实验,使用一只秒表对一名叫施密特的铲装工人进行了细致、准确的研究。通过去除其工作的无效部分,并对技术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最有效的标准工作方式,如对铲的大小、铲斗重量、堆码、铲装重量、走动距离、手臂摆弧及其他工作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工人应该怎样工作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结果促使施密特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96倍。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泰罗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第一,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条件下所能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用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的方法。

第二,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选拔,保证他们具备与工作能力相应的体力和智力上的条件,从而有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然后,这些人选的工人还必须接受能使其成为“头等工人”的系统训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己设法训练和月是高自己。

第三,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培养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保证工人按科学的方法完成任务,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经久合作。即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进行适当的明确分工,使计划与执行分离,管理者把自己比工人更能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不是像过去那样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

练习一下:

1.下列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四项原则的是()。

A.亨利.法约尔《计件工资制》

B.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C.亨利.甘特《工场管理》

D.吉尔布雷斯《论企业的人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是对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中泰罗科学管理知识点的考查.2.下列哪一观点不属于科学管理四原则()。

A.将人看作“人力资本”,认为这种资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是能够增值的资本

B.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C.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应该进行亲密的经久合作

D.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是对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中泰罗科学管理知识点的考查,(3)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描述了录用汽车司机、舰艇人员和电话接线生的经历,该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最适合的人。研究某种工作对人们的要求,并鉴别最适合从事该种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第二,最适合的工作。试图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够从一个人那里获得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效益。

第三,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要施加符合组织利益影响的必要性。

(4)霍桑实验:1923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霍桑实验提供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员工行为研究结果,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霍桑工厂是芝加哥城外一家大型的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福利待遇一直不错。但长期以来员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却不高,旷工、罢工、破坏劳动工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企业聘请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小组最初以科学管理时期的人性观为基础,提出假设:物质环境的改善将导致员工生产绩效的提高。研究结果却发现,无论是提高、不

变还是减低生产车间的照明度,参加实验的所有员工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研究小组对这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准备放弃研究,无功而返。这时,哈佛大学的病理心理学家埃尔顿·梅约教授接手实验。梅约教授是一名心理学家,他从员工心理变量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主持的霍桑实验由工作环境实验、福利措施实验和分配制度实验三部分构成,研究的结果发现物理环境与员工个体的工作效率关系较少,工人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心理因素。当员工被作为实验对象时,他们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为此生产效率提高;过去工人之间很少交流,因为现在同为一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内容,心情更愉快了,所以生产效率提高。为此,梅约提出了他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第一,人是社会人,个人不是单纯对金钱收人有追求,他们还有社会、心理的需要;第二,生产效率的提高受职工的态度、积极性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除了气正式团体”外,还有“非正式团体”,这种非正式团体有自己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并影响其成员的行为;第四,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是导致管理学界出现了“以人为导向”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与提法。

2.人事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特征

受到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中关于人的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时间—动作分析”提供了精确的计算定额的方法;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这一阶段,人员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在人事管理阶段,企业的人事管理与生产、营销、财务管理等一样,是企业基本的管理职能之一,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高。人事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招聘、选拔、分派;薪酬发放;档案管理;职务分析;拟定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法;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其他人事规章的制定;员工培训的计划与组织。由此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工作在性质上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活动范围有限,短期导向,主要由人事部门人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的战略决策。

练习一下:

1.下列关于人事管理阶段的陈述正确的是()

A.以Y理论作为人事管理的人性假设基础

B.人事管理重视提高员工的全面生活质量

C.人事管理工作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

D.人事管理工作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人事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特征知识点的考查.(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1.人事管理的质变

近30年来,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事管理的性质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潮的出现;

(2)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亲自过问有关人的管理工作,并有最高管理层的成员被指定处理这方面的工作;

(3)组织对有关人的管理工作方面的投资在绝对值和分配比重上,都有显著的增加,而且这一趋势是持续的;

(4)组织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

(5)组织越来越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而有关人的管理则成为培训的首选内容;

(6)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的战略角度来考虑,远期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

(7)出现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2.促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因素

促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转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即个人性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性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雇员群体文化结构的变化,雇员平均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其期望与价值观与20世纪中叶以前的人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别;雇员群体的白领化和工会化程度上升。

外部因素包括: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组织对员工培训的要求上升,同时也使企业组织对白领员工的依赖加重了;②在经济方面,世界市场的形成,资金、技术、人力的跨国流动,对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③文化、政治、法律方面,出现了民权运动。对人性、人的价值的尊重得到普遍倡导,平等就业以及各种反歧视法案出台,组织的法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有关劳动力的使用等方面的法律约束日益加强。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色

(1)将人力作为资本来看待。人力资本理论来源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其《人力资本论》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刻的量的分析与研究;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论著,使人力资本理论系统化、理论化。

人力资本理论与以往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是对企业资源的看法,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技术知识、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应、是资本的两种形式;物质资本体现于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则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人力资本大幅度增长的结果。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提高员工的素质。

(2)全面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所谓工作生活质量,是指把工作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时获得的满意程度,通常通过员工从工作中得到的自尊感和成就感等表现出来。

职业和生活分离的时代正在过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与事业融合在一起。人们开始追求全方位的人生,不会再贸然决定从事某一行业,除非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企业意识到只有全面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才能够实现对新时代员工的有效激励。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①改善奖酬福利及所有权的参与;②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③为员工合法权益提供保障;④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⑤发展民主参与式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监督。

(3)组织再设计运动的兴起。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推动下,一种无边界组织的概念正在形成。所谓无边界组织是指消除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国内业务与跨国业务的界限、不同层次工作之间的界限以及组织与其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界限的组织。这些界限有垂直化的和水平化的,同时也可以划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垂直化界限是由于对管理层授权和决策的过分依赖而产生的,组织再设计运动力图通过强调员工参与式的管理和充分授权来消除这一界限,从而加快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水平化界限存在于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组织再设计运动力图通过建立跨部门小组、部门合作、跨部门的工作轮换等方法来消除这一界限,从而提高组织对客户的反应速度。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战略的重要意义,认为适应组织条件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组织的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对组织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时,组织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决策与实践,越来越多的组织将其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员工的特征相互匹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以此来促进组织绩效。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是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无论是从学科的发展演变来看,还是从管理思想的变革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都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人事管理的新思想、新职能和新内涵。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人事管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出现与发展应运而生的。在20世纪初,人事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有关对人的管理实质上与对物质资源的管理并无差别。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事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分工上比原来更为精细,组织、实施更为严密而已。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社会工业化迅猛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文精神日益高涨,竞争与合作加强,特别是社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由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一

变化在对人与物质资源认识方面的表现是:人不再是物质资源的附属物。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区别。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

人事管理将人的劳动看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或成本。也就是说,生产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还包括人的成本。这种认识看似很合理,但是这种认识是把人等同于物质资源,即在观念上人与物质资源没有区别。因此,人事管理主要关注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正确地选拔人,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率,避免人力成本的增加。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做“人力资本”,这种资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能够为组织带来长期的利益,即人力资本是能够增值的资本。这种认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事管理将人视为被动地适应生产的一种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视为主动地改造物质世界,推动生产发展,创造物质、精神财富和价值的活性资本,它是可以增值的。

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有所不同

人事管理的职能基本上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如招聘、选拔、考核、人员流动、薪酬、福利待遇、人事档案等方面的管理,人事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总体来说,人事管理职能是具体的、技术性的事务管理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则有相当的不同,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既有战略性的管理职能,如规划、控制、预测、长期开发、培训策略等;又有技术性的管理职能,如选拔、考核评价、薪酬管理、人员流动管理等等。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战略性和时间的远程性,其管理的视野比人事管理要广阔得多。

练习一下:

1.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A.对人的认识不同

B.基本职能相同

C.面对的管理对象不同

D.时代背景相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有所不同

(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面向任务,强调让人适应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人更像是机器的附属品。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有很大不同,.其特色表现为:人本、互惠、科学、系统、权变

(1)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本取向,始终贯彻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这一主题,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把人真正作为资源加以保护、利用和开发。

(2)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互惠取向,强调管理应该是获取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感与成长的双重结果;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科学取向,重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系统取向,强调整体地对待人和组织,兼顾组织的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强调运作的整体性,各项职能之间具有一致性,并依靠和支持整个组织的战略和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权变取向,强调因人因时因境实施管理,辩证地对待人和工作。

练习一下:

1.鉴于人力资源的特性,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哪些特色?()。

A.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就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

B.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

C.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上是跨多个学科的 D.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独立于组织之外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其特色表现为:人本、互惠、科学、系统、权变

2.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依照发展的时期顺序依次为()。

A.管理科学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C.雇佣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D.行政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参考答案:C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医院环境 篇6

医院的物理环境

医院的物理环境会影响病人身心舒适,关系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转归。1859年,南丁格尔在其护理札记中写道:“护理应是从最小限度地消耗患者的生命力出发,使周围环境保持舒适、安静、美观、整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说明从专业化护理开始就认识到良好的物理环境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医院物理环境中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

①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病人休息、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在适宜的室温中,病人可感到舒适、安宁、减少消耗等。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不能舒展,容易感冒受凉。一般情况下适宜的室温为18℃~22℃,新生儿室、老年病房、手术室、产房则应保持在22℃~24℃。

[保持适宜室温的措施]

②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湿度过高和过低都会给病人造成不适感。当湿度过高时,可抑制排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病室适宜的湿度是50%~60%。

[保持适宜湿度的措施]

③通风通风可交换室内外温湿度,净化空气,可促进汗液蒸发,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预防呼吸道疾患。通风效果受通风面积(门窗大小)、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影响。一般每次通风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2次,可随上述因素的变化而调整。

④音响音响是指声音存在的情况。柔和、悦耳的音乐对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减除病人紧张感,使之心情舒畅,减轻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噪声(引起人们心理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强度达50~60分贝时,人会感到吵闹、烦躁。若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导致神经衰弱、头晕、耳鸣、血压升高、食欲下降;使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使女性月经失调;引起听力下降,严重会耳聋。适宜的声波为40分贝。

为了保持医院环境安静,建立保持病室肃静制度。病室门、桌椅钉橡皮垫。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病室设置耳机装置。

⑤光线适量的日光照射,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因此病室内应经常开启门窗或协助病人到户外晒太阳。保持病室、换药室、治疗室、抢救室等充足的光线,有利于医务人员观察病情及治疗、护理操作顺利进行。使用有色灯进行夜间照明,既不影响病人休息,又有利于夜间巡视工作。

⑥装饰布置简单、整洁美观的病室可以增进病人身体的舒适感,使病人精神愉快。根据各病室的不同特点设计、布置病人单位。

⑦空间每人都有空间需要,病人也是如此。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方便护理治疗工作,病床距离不得少于1米,最佳距离2.5米。

病人的心理社会环境

医院的物理、心理社会环境均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工作环境,加之病人因生病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在医院环境中会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是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

病人在适应医院环境时可能出现的障碍

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①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疾病和对医院环境的适应障碍,病人往往会感到害怕、焦虑、孤独等,期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护士在对其提供躯体护理的同时,要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应与病人建立治疗性的关系,即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积极的情绪、工作态度,通过友善、和蔼的语言等影响病人,赢得病人的信任。

②协助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患患关系病友们在彼此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疾病疗养常识、康复经验等,起到义务宣传的作用;病友之间还可在生活上、心理上相互关心、照顾,有利于病人消除不安情绪,减少陌生感,以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起到了义务护理的作用。护士要鼓励病人之间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患患关系。

知识抽取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重点 篇7

1 知识抽取研究的意义

首先,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这些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大多是以自由、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的,无法直接从中获取人们需要的、重要的知识,这就造成了信息过载、资源浪费与知识困乏等现象。知识抽取能够利用相关技术和方法从这些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中抽取出用户所需要的知识,将这些过载的信息资源转换成用户可以使用的知识,很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促进相关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随着用户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日益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已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基于知识单元层面上的研究及其服务已成为学术研究的趋势,其能够很好地解决用户复杂的知识需求问题,如图书情报界不断强调着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迈进,从为用户提供以文献为单位的信息检索服务向以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单位的知识检索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以知识抽取为基础。通过知识抽取将文献处理的粒度从篇章层次细分到句段层次(以篇章为单位转换成以知识单元为单位),真正实现文献在知识单元上的组织、管理和利用,实现信息组织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转换[2],从而实现知识组织、管理及其服务的创新发展。

最后,知识抽取是当前自然语言处理、语义Web、机器学习、知识工程、知识发现、文本挖掘等相关领域共同关注的重点研究之一[3],是开展知识导航、知识检索、知识评价以及知识发现等知识服务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学科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 相关研究分析

2.1 知识抽取实现方法和技术方面

知识抽取实现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2.1.1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是目前知识抽取的两大主要技术,并且这两大技术思路正在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各自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3]。如2007年化柏林研究了基于 自然语言 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的知识抽取模式和方法,其尝试着运用NLP技术,在经过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过程后从科学文献的句段中抽取知识,然后再转换成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并存入知识库中[4]。叶鹏探讨了机器学习方法在期刊论文的自动分类方面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对电子期刊论文进行知识抽取奠定了基础[5]。

2.1.2开放信息抽取技术与语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与研究是进行知识抽取的有效方法。开放信息抽取技术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图灵中心于2004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抽取范式,我国学者刘振、张智雄认为其具有领域独立性、无监督抽取和对大量文本的可伸缩性等特点,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开放信息抽取系统的改进方法和发展趋势[6]。语义标注实现了对语义内容的挖掘,使知识抽取得结果更精确,如Ontotext Lab的KIM系统采用了大规模自动语义标注,更好地实现了知识抽取。

2.1.3基于本体的知识抽取技术成为研究的新方向和重点。洪娜等人对基于Ontology的信息抽取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4种主要的技术方法:基于实例的OBIE,基于规则的OBIE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OBIE和Ontology驱动的OBIE[7]。

2.1.4除了以上的知识抽取技术外,从不同的角度、立足于中文知识抽取角度进行相关研究也逐渐发展,如张智雄等人在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数字信息资源中实现知识抽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提出了以关键词为处理单元的抽取技术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化柏林在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句子匹配分析的知识抽取研究与实现”中提出了以句子为处理单元的抽取方法,并且认为有些知识并不能用词或短语来完整地表达,要想完整地表达一条知识,句子是比较合适的单位[8]。

2.2 知识抽取应用实践方面

国外开展知识抽取研究比国内相对较早,对于知识抽取的应用实践也比较成熟。意大利的ONTOTEXT(From Text to Knowledge for the Semantic Web)项目基于本体技术开展知识抽取的实践研究,其大量经过语义标注的文本资源为更多的科研用户提供了有利条件。而DELOS的知识抽取和语义互操作(Knowledge Extractionan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项目经过实践研究解决数字图书馆中数据和描述性元数据日益增长的问题,其研究并开发了知识抽取和知识建模技术,完成对数字图书馆中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建模,从而使数字图书馆中存在的大量的知识可以被用户所使用[9]。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对于知识抽取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专家学者们也尝试着从不同角度进行知识抽取系统的构建。2007年化柏林提出了一个基于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知识抽取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其认为知识抽取过程包括论文类型分析、篇章结构分析、知识抽取、知识表示4大模块,并通过小规模的实验研究不断完善分析算法,并为实现构建一个通用的自然语言处理平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4]。陈春霖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多知识抽取系统,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规则获取等一系列的功能,根据系统不同的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实现不同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多知识复杂理论的透明性,为用户方便有效地从数据中获取多知识提供较为完整的功能[10]。此外,中国知网的学术定义功能就是基于知识抽取技术实现的。

3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重点

3.1 相关研究述评

通过对上文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知识抽取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3.1.1相比国外的知识抽取研究,国内对其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深度不够,大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践应用方面比较少,而国外更重视知识抽取在实践中的应用,许多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进行开展的,从而有效地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1.2虽然国外对于知识抽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由于中英文自身语法结构等的差异,国外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并不适应中文知识的抽取,一些对于英文知识进行抽取的技术和方法在应用中文知识抽取中出现了不匹配或者不适合的情况,而国内对于从中文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相应的知识抽取实践也不多。

3.2 未来研究重点

通过对研究现状分析与述评,本文探讨和归纳了未来知识抽取研究的发展趋势:

3.2.1以科学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期刊、论文、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专利报告等的发展,这些海量的数字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包括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专家学者们新的发现或论点、科学实验的结果等,将这些知识点抽取出来并存入知识库中,不仅可以服务于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同时也会促进整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因此,未来的知识抽取研究工作将以这种非结构化的科学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准确地识别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形式抽取出来,形成知识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3.2.2基于本体和语义模型的知识抽取技术的研究。本体能够提供特定领域中存在的对象类型或概念及其属性相互关系,而语义模型是用来表达复杂结构和丰富语义的数据模型,从本体和语义的角度可以能够实现基于知识层面进行相关的研究。目前,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系统的相关研究已越来越被学者们关注,其良好的知识结构组织能够有效地识别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传统知识抽取在非结构文本方面的不足。本体和语义技术将成为未来知识抽取发展不可缺少的辅助技术。

3.2.3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自适应、可移植的知识抽取系统。知识抽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用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国外对于知识抽取系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国内在未来知识抽取研究中,要能够围绕用户需求开展知识抽取系统的构建研究,实现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适应、自动选择抽取方法、自动构建抽取路径的目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解决目前大多系统移植性差、移植成本高的问题,只有这样,知识抽取研究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 结语

上一篇:创建城市文明演讲稿3分钟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英语听力练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