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诵读弟子规心得体会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 也有父母教育孩子的句子, 比如“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也有“子不教, 父之过”。我们要多把这些语句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根据文中的要求去做。我们可以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实践, 比如, 在教师节中, 让学生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或者送给老师一句温暖的话来感谢老师;在父亲节, 可以给父亲端一盆洗脚水;在母亲节, 可以为妈妈洗一次碗等;在“六一”儿童节, 可以为同班同学做一件好事。加强自己与大人之间, 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交往, 学会尊敬别人, 与别人融洽相处等。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爸爸妈妈的乖孩子, 都想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好, 所以, 《弟子规》中的内容正是他们所希望能做到的。用《弟子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导, 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 他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让自己逐渐变得懂事、心胸宽广, 学会尊敬长辈与自己的老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 我们从家长的反馈中得知很多孩子在家里能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懂得了尊敬父母, 这是《弟子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用《弟子规》让学生懂文明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比较多, 他们多是在家里的小皇帝, 父母都宠爱他们, 什么事情都会满足他们, 不会让他们受到一点点的委屈。这样, 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 好像都是别人为孩子服务一样, 逐渐形成这种不良的想法, 所以, 他们做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这样, 在生活中, 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多起来, 对自己的同班同学看不习惯的, 对自己的家长看
三、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 全面深入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残疾学生心理异常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在特殊学校展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统一教材, 规范教法、科学安排课时、确立正确的目标、培育他们健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培养健康科学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全方位, 多层次关心和教育他们。深入研究, 探索出一套具有符合我校校情的教育方法。
(2)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和借鉴、外国、古代、东南、沿海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验。走出去、引进来, 通过学习和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快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 使其协调、快速、全面发展。对残疾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对个别残疾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有效干预创设条件等。注重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探索适合残疾生心理健不习惯的。比如, 我们老师在学校里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向老师告状:老师, 他把我的本子放到一边了;老师, 他把我的书包弄歪了;老师, 你不公平, 光表扬他不表扬我, 等等。学生学会了告状, 但很少说自己的不是, 觉得都是别人做错了自己做好了。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得以纠正, 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坏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老师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对他们耐心地教育。如果引用《弟子规》, 效果则会更加明显。将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教化。我们充分利用《弟子规》, 从书本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教育孩子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 做一个儒雅大方的人, 与别人交往时, 行为举止大方得体, 对待别人要心胸宽广, 不可自私自利, 要有一颗仁爱的心。
三、用《弟子规》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弟子规》中有很多教育学生会学习的句子, 我们要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 教育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学习的最起码条件, 只有上进的心, 才能去实践。当我们老师进入课堂的时候, 看到整齐的桌椅, 看到静静等老师上课的同学们, 我们会觉得自己做一名老师是那么的光荣, 想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全都教给学生们。这样, 老师上起课来有精神, 同学们学习起来更有热情, 他们听课是那么认真,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那么, 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肯定会非常高。《弟子规》中还有这样的话:“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这些是教学生读书学习的技巧, 意思是说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这样, 他们在学习中如果遇到了困难, 就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问同伴、问老师。
总之, 学习《弟子规》, 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 既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修养, 又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康教育模式、理论和方法。开发适合我校校情的咨询技术, 测量技术。逐步使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3) 加大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人才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师资培训、持证上岗还刚刚起步。我们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多形式地培养、培训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以提高和推进残疾生心理健康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为.残疾人心理问题及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2 (3) .[2]赵燕.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J].陕西职教信息, 2006 (23) .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56-01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国学精髓,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下去,因此这个学期我校开展了“诵读《弟子规》 做文明学生”系列活动。每周周二下午广播时间,我校都会安排一名语文老师到“红领巾广播电视台”开展《弟子规》道德讲座,先与学生复习上一周所学的《弟子规》知识,接着学习本周要学的新内容,然后通过广播让全校师生一起跟着诵读。结束前主讲教师再奉上一个相关的小故事。每天学生都要诵读三次《弟子规》,早操集队诵读一次,中午放学集队诵读一次,下午放晚学集队再诵读一次,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知识,也让他们将《弟子规》中的要求铭记于心,时时警醒自己。《弟子规》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了知礼明行,也让我校校园变得更加和谐。
一、入则孝,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入则孝”就是让学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开学第一周,全校学生集中学习了《弟子规》知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主讲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并给学生讲了“郯子鹿乳”的故事,还讲了孝子捐肾救母的新闻。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很感动,孝的种子播种在了学生的心里。
在班里,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讨论,并开展了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轮流扮演父母与子女,在表演中明白父母很辛劳,当父母吩咐自己做事时要积极主动的道理。通过教育,我班学生对“入则孝”的道理有了深刻的体会。我班有一名学生叫贝贝,他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几位老人整天围着他转,一天到晚把他捧在手心里,使他养成了只有别人服务于他,他从来没想过要服务于别人的个性。自从学习《弟子规》及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之后,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听话了许多,还变得勤快了。一个周末,家里只有他妈妈和他两个人,他妈妈又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贝贝又是煎药又是递水,在妈妈熟睡后,贝贝还主动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书籍。他妈妈很感动,感动之余又有点疑惑:“孩子怎么变得这么懂事了呢?”于是打电话给我,得知原来是学校开展的《弟子规》道德讲堂及相关活动感染、教育了孩子。知道贝贝的孝心后,我在班上表扬了贝贝,从此贝贝更加孝顺懂事了。
二、泛爱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泛爱众”就是要平等博爱地对待别人,待人要有爱心,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朋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用爱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打动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让他们都学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班这个学期新转学来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明明,这孩子不管什么时候总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后来我从其他孩子那里了解到明明不乐于助人,也不喜欢别人帮助他,所以班上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我了解情况之后,在班队课上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里的第二篇章“泛爱众”,尤其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的道理。同时,我在班级栏目中设立了“爱心评比”栏目,并统计每月学生帮助别人的次数,谁帮助别人次数最多,谁就是我们班的“爱心小天使”,他们的照片将被贴到评比栏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自从设立“爱心评比”栏目之后,我班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更喜欢帮助别人了,就连明明也悄悄地变化着。有一天上体育课,班上的家乐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明明二话不说,背起家乐就往校医室走,这也带动了身边的几个孩子,他们也加入进来帮忙一起搀扶。
三、余力学文,做一个好学的人
《弟子规》中第八篇章“余力学文”告诉我们,当我们有空暇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做一个好学的人。
平时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要做到《弟子规》中讲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无旁骛,只有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才能学好知识。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余力学文”这一篇章之后,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先诵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慢慢地学会了不再走神,而是专心听讲,就连那些上课爱说话的孩子也变得专注了,这样孩子们学起知识来容易多了,老师教起来也轻松了许多。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能自觉学习了,不用家长再督促他们了。就拿我们班以前最不爱学习的淘淘来说吧,这个学期,他的作业不仅能按时上交了,字也写得工整了。我仔细观察他,发现他上课“心眼口”方面的要求都做到了,尤其是在我的数学课上,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白板,认真听我讲解。我特意表扬他,让其他孩子以他为榜样,认真倾听,慢慢地整个班就形成了一股认真学习的风气,数学成绩自然上去了。
自从开展《弟子规》系列学习活动之后,孩子们从言行举止到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笔者相信,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甚至是走上社会,孩子们都能铭记《弟子规》里的要求,做一个严于律己、能践行文明道德的人。
—— 羊安小学诵读《弟子规》活动工作总结
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读“最精华的书”、“最永恒的书”、“最有用的书”,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我校早在2007年开始就已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上学期我们按照教育局要求将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活动进一步细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现将前一阶段活动总结如下:
一、建立诵读网络组织,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我校在开学伊始就组建了由德育副校长、辅导员、教研员、教导主任、各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下设以年段长为核心,各班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年段活动小组,在各班级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生代表为主要力量的活动小组,并制定了《诵中华国学经典,做华夏文明少年》活动方案。为此,学校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进一步明确诵读《弟子规》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诵读要求,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开学初,学校对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利用教学楼内的亭廊文化宣传《弟子规》相应的故事;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弟子规》内容、德育小故事、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凭借校讯通平台,发信息至学生家长,请家长积极参与并检查督促子女学习实践《弟子规》,为我们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得到了学生和广大家长的有力支持。
三、健全制度,保障诵读活动有效进行
为了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科学有效地实施机制是保障活动开展好、实施好的根本,在活动开始之初,我们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
1.经典诵读要求全员参与,师生共读,真正让国学诵读声飘满校园。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晨读、语文课、每周班会课,指导学生诵
读《弟子规》,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诵读、记忆。
2.诵读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期开学初,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精彩五分钟的课前展示,同时班主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内容的温故与知新,难点解惑,活动延伸。
3.诵读活动践行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诵读弟子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坐、立、走、着装、说话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瑾》中有这样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是要求帽子要带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时刻用这句话检查自己的着装,低年级,教师要时刻关注、提醒学生按要求把衣服穿好,纽扣扣好。开展诵读活动以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4.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弟子规》。弟子规不仅对学生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成人也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很多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诵读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通过诵读《弟子规》,让自己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弟子规》诵读活动贯穿于师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延伸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课内课外德行修养行为的一致化。
5.建立诵读活动家校互动机制。我们注重把诵读活动的范围向家长延伸,利用家长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家长纳入到活动范围,把诵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家长宣传,引领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全方位的活动氛围,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效果的最大化。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同诵读《弟子规》,用《弟子规》中的要求指导自身的言行,为孩子做出示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家长跟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有的家长还给孩子讲述弟子规中的小故事,确实达到了家长与学生共同诵读弟子规的效果。
四、搭建诵读平台,指导学生积极实践
1.确保经典读本。为了让学生掌握经典国学《弟子规》,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将经典国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分年级进行《弟子规》的诵读。在实践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背熟;要求学生读的故事,教师首先要读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诵读指导。
2.确保学生关注。利用学校红领巾小广播站向学生宣传《弟子规》的相应故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精心布置,为诵读的顺利开展推波助澜。我校力求每一层楼道内、每个班级内部布置都体现国学品读特色,学生在浏览校园墙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国学知识的探究意识,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激发兴趣,保持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鼓励教师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可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学校还将国学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征文活动。
为了抓实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第一:每天早上晨读课的前十分钟规定为全校学生朗读、背诵《弟子规》的时间,学生一到学校首先读的就是《弟子规》的内容,早上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从各个课室里传出来的朗读《弟子规》的声音。每周的班会课,班主任首先是检查学生上一周要背诵的内容;第二:了解、表扬、推广在上一周实践所背诵内容比较好的学生,让实践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谈心得体会;第三:指导学生学习本周规定的《弟子规》内容,并进行讲解和指导实践。
五、成效显著,长抓不懈
学校开展《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成效显著,实现了校园精神面貌大转变,促进了良好校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优化,使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校园精神面貌新变化。
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墙文化、教室、学习园地都张贴《弟子规》相关内容,校园里《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仁爱、诚信、知礼入心田,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满校园。同事、师生相见笑脸相迎,人人文明、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
2.良好校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优化
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组织师生学习礼、爱、孝、谨、信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弟子规》内容,看《弟子规》经典教育小故事,听感恩主题歌曲,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活动,把《弟子规》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
抓,达到了师生人人重视《弟子规》,人人背诵《弟子规》,人人践行《弟子规》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比学习、比进步”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也明确了“亲所好,力为具”的道理。学生能努力学习,制订好计划,掌握适合自己方法。在学习《弟子规》的潜移默化,师生的相互感染下,学生不耻下问、不懂就问、相互学习、勤奋上进的学习风气正以勃勃生机的风貌洋溢着校园。
3.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在《弟子规》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关系的和谐建设。正如《弟子规》所述“兄道友,地道恭,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运用《弟子规》的内容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难题,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推进《弟子规》学习活动进校园以来,师生践行《弟子规》的内涵,从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爱、宽容、理解、信任、鼓励、进取作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形成师爱生,生敬,师爱师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爱更温暖,教育更人性化,方法更科学化,师生的配合更默契,帮教更到位,沟通更融洽,师生关系更和谐,教育更有成效。
今后,我校将把《弟子规》教育活动长抓不懈,不断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着重抓好三个“创新”。
1.理念创新。《弟子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弟子规》教育活动中,将深入挖掘《弟子规》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新发展。
2.教育网络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的功能只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学校将通过网络、校讯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社区共建活动、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更加及时把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育方法创新。进一步创新教育的模式,积极拓宽校内、校外两个空间和舞台,创造更多的体验空间让学生、教师、家长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大家好!
在《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一课题中,我具体承担了诵读经典《弟子规》这一子课题的开发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一课程,一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阅读,在诵读方面比较擅长,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指导下面,我就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想法与做法向大家做一简单的陈述。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作经典文学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值得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时代发展呼唤经典诵读,这也必将成为对教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同时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必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许多思想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我校“励志教育”这一办学思想殊途同归,与多年来形成的“书香”校园文化相得益彰。开发“诵读经典”校本课程,必将有力促进我校“励志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书香”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和深入。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差,再加上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致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平时疏于管教,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各方面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这一点,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在孩子刚刚懂事起就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受到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小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由此可见,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在广大学生中间诵读《弟子规》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二、课程开发研究的目的意义
《弟子规》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认真倾听、及时鼓励他人的习惯,形成自信、乐观的人格。
同时,促进学校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三、课程开发研究安排
1、开设时间:每周三下午安排一课时。
2、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
3、开展系列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与《弟子规》相关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配合语文教师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采撷”知识大比拼活动。不定期地在班级和学校开展诵读经典交流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韵律和氛围里,诵经典,学经典,用经典,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开展培训与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搜集、提供、整理信息资料。
四,开发研究的基本思路
借鉴学校现有的教学案例以及网络平台上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推广,在推广中检验。
五、初步成果
一个半学期以来,我校全体师生诵读《弟子规》的热情很高,并能把对《弟子规》的理解落实到行动上。随着诵读《弟子规》的深入开展,我相信:我们自己亲手播种的幼苗,终究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泛爱众 而亲仁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教 须敬听 冬则温 夏则凊 出必告 反必面 事虽小 勿擅为 首孝悌 次谨信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斗闹场 绝勿近将入门 问孰存 人问谁 对以名 用人物 须明求 借人物 及时还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话说多 不如少 奸巧语 秽污词 邪僻事 将上堂 吾与我 倘不问 后有急 诈与妄 惟其是 市井气 绝勿问 声必扬 不分明 即为偷 借不难 奚可焉 勿佞巧 切戒之 物虽小 勿私藏 亲所好 力为具 身有伤 贻亲忧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有过 谏使更 谏不入 悦复谏 亲有疾 药先尝 丧三年 常悲咽 丧尽礼 祭尽诚 出 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财物轻 怨何生 或饮食 或坐走 长呼人 即代叫 称尊长 勿呼名 路遇长 疾趋揖 骑下马 乘下车 长者立 幼勿坐 尊长前 声要低 进必趋 退必迟 事诸父 如事父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晨必盥 兼漱口 冠必正 纽必结 置冠服 有定位 衣贵洁 不贵华 对饮食 勿拣择 年方少 勿饮酒 步从容 立端正 勿践阈 勿跛倚 缓揭帘 勿有声 执虚器 如执盈 事勿忙 忙多错 苟私藏 亲所恶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居处变 事死者 兄弟睦 言语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事诸兄 老易至 便溺回 袜与履 勿乱顿 上循分 食适可 饮酒醉 揖深圆 勿箕踞 宽转弯 入虚室 勿畏难
亲心伤 谨为去 贻亲羞 孝方贤 柔吾声 挞无怨 不离床 酒肉绝 如事生 孝在中 忿自泯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悇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惜此时 辄净手 俱紧切 致污秽 下称家 勿过则 最为丑 拜恭敬 勿摇髀 勿触棱 如有人 勿轻略
见未真 勿轻言 事非宜 勿轻诺 凡道字 重且舒 彼说长 此说短 见人善 即思齐 见人恶 即内省 唯德学 唯才艺 若衣服 若饮食 闻过怒 闻誉乐 闻誉恐 闻过欣 无心非 名为错 过能改 归于无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行高者 名自高 才大者 望自大 己有能 勿自私 勿谄富 勿骄贫 人不闲 勿事搅 人有短 切莫揭 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 善相劝 德皆建 凡取与 贵分晓 将加人 先问己 恩欲报 怨欲忘 待婢仆 身贵端 势服人 心不然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果仁者 人多畏 能亲仁 无限好 不亲仁 无限害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纵去远 有则改 不如人 不如人 损友来 直谅士 有心非 倘掩饰 天同覆 人所重 人所服 人所能 勿厌故 人不安 人有私 人知之 疾之甚 过不规 与宜多 己不欲 报怨短 虽贵端 理服人 流俗众 言不讳 德日进 小人进
为了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国学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心校决定开展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活动。目的让学生从小开始,在他们心灵最纯净的时期,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为培养具有“刚毅之气厚实之学强健之体”的现代合格公民发挥积极作用。
一、活动主题:吟诵国学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国学诵读的比赛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在道德劝戒、历史文化知识、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参与对象:全校学生和大班幼儿。
四、要求:
1、《弟子规》原文。
2、必须用普通话诵读。语速适中,语音清晰准确,正确流利整齐,吐字清晰,不破句,能很好把握节奏,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3、各校可在诵读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能辅以合理的动作,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也可辅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4、服装统一、整洁,佩戴红领巾,举止大方、得体,充满自信。
5、队形整齐、疏密有致,上、下场整齐有序。
五、展示时间:5月25日上午十点
六、地点:各校大操场。
*******校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2、教孩子孝敬父母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1、诵读《弟子规》总序
2、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二、讲解总序、入则孝
三、吟诵重点语句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四、讲名人典故
《李密辞官》 《陆绩怀橘》 《杨震拒贿》 《汉文帝亲尝汤药》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2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出则悌、谨。
2、教孩子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出则悌、谨
1、诵读《弟子规》出则悌
2、诵读《弟子规》谨
二、讲解出则悌、谨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四、讲名人典故
《张良拜师》 《郑人不更衣》 《与狐谋皮》 《小错成大恶》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3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信、泛爱众。
2、教孩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规范。教学重点:
凡出言 信为先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信、泛爱众
1、诵读《弟子规》信
2、诵读《弟子规》泛爱众
二、讲解信、泛爱众
三、吟诵重点语句 凡出言 信为先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四、讲名人典故 《七擒孟获》《孔子拜师》 《唐太宗闻过则喜》 《曹操割发代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弟子规》4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2、教孩子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基本的生活规范。教学重点: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1、诵读《弟子规》亲仁
2、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二、讲解亲仁、余力学文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四、讲名人典故
《杜甫自幼苦学》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诵读反馈: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坐姿:
在开学的时候,我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目标,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提醒孩子们正确的握笔方法、书写姿势和坐姿,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学生已经能够完全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写作业和读书时先摆好坐姿再进行下面的活动。同时我又以《弟子规》中“字不净,心先病”一句经文引导孩子们注意“写好字,做好人”。督促学生一定要认真书写,并严格按照书写规则写字。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的书写进步了许多,虽然偶尔也会毛躁,也会偷懒不注意姿势,但能及时发现并改正。
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正确的走路姿势:
开学一个月后,我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整理学具,快速上操找准位置,走廊安静行走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直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走廊行走时,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上课间操时,能快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快静齐,能按规定做操,在课前课后能自行整理学具,书本摆放整齐。
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劳动技能,所以,第三阶段我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为目标,结合《弟子规》,利用班会时间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提高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亲自示范教给学生打扫的技能,现在值日生在做值日时,都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仅让班级干干净净,更让自己干干净净,勤洗、勤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培养学生当日事当日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第四个阶段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懂得时间的宝贵,做到当日事当日毕,经过努力学生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有计划有安排的做好我布置的各项工作,并且能利用中午或课间到读书角选自己喜欢的读物来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孩子们还知道“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看后能放回原处。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同学们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范围:三至六年级学生
二、活动时间:11月23日——11月24日
三、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班自行组织进行,确定决赛参加对象。2.决赛
时间:11月24日; 决赛地点:图书阅览室
四、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参赛选手可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3.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参与奖6名。
上了小学,我又开始重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它的涵义,真是受益非浅。妈妈说现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记性”:从书中让我知道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美德也需要我们传承。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还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鞭策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了尺度、增进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它还教了我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使我成为有用之才。
彬县紫薇中学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八年级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弟子规>,学做文明人》。
同学们,在此,我首先想问问大家,今天我们可曾吃的好,可曾穿得暖,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相必已经得到了与这个物质丰盛的时代相同步的一切装备,用的名牌文具,穿的时尚服装,吃的营养大餐,甚至好多同学都怀揣手机,腕带名表。是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只要是我们在物质方面想要拥有的,大都无需多费周折。本应物质愈丰富,人类文明程度也会相应上升。但事实并非如此,放眼社会,看看我们身边的成人,他们冷漠自私,见利忘义,没有追求,甚至生活奢靡,豪饮阔赌,丧失做人的底线与原则;再看看我们同学自身,胸无大志,懒散怠慢,不思学习,更谈不上追求人生价值。说句不客气的话吧,我们整个社会看似一派繁荣,一片和谐,但繁荣和谐之下隐匿的是成人们惶惑浮躁的心灵,是青春学子们空虚无聊的心灵。我们需要惊醒,我们需要解救,我们需要给自己、给社会、给先辈、给后人一个响亮的交代。什么才是解救我们心灵疾患的良药呢?——那便是儒学教育神体——《弟子规》。读《弟子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是收获青春,收获理想,收获人生的智慧锦囊!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请同学们听听下面内容,百度网近期报道;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大寨村76岁的向兆刚和81岁的邢兰英两位老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五个儿子,但人到老境,五个儿子从不管他们死活,吃不上饱饭,穿不上暖衣,连一口热水也喝不到口,住在四门漏风的破房子里,冻得瑟瑟发抖,几个儿子隔三差五还对他们又打又骂的。再有一则,湖南省茶陵县舲舫乡中洲村的一户人家中,6个不孝子女均有闲置的房屋,而自己的奶奶却被儿孙们安置在由猪圈改造的小屋内,靠捡垃圾独居;另有山西永济八旬老人王秀英儿孙满堂却孤苦离世,死前6天老人被7名儿女扔在医院,无人过问。亲爱的同学们,听到这几则消息的时候,不知道你们的心里作何感想?为人子女,对待生养我们的父母长辈尚且如此,还谈什么孝信忠义、礼仪廉耻,羊羔尚知跪乳之恩,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何况,我们是人,还有一副热气腾腾地身躯?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贤亲身践行了这一美德,春秋末期的子路小小年纪翻山越岭借米解双亲饥肠;宋代清正廉明的包拯因陪伴服侍年老父母而辞官离任,直至双亲离世才重新踏入仕途;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典范,他十岁丧母,父亲多病,夏夜为父打扇扇走蚊子,扇凉床榻枕头以便父亲安睡,冬夜先入被窝将其暖热再请父亲安寝,家境贫寒冬日穿不起棉衣却装出欢呼雀跃的样子,不让父亲劳心。就近代,老一辈革命家们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朱德元帅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对于儿女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主席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女士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将军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总理事母至孝,每逢假日,他们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而就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重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还有2012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中,有一位叫孟佩杰的花季少女,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十几年来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依然悉心照料着养母。
看看古往今来,无论是先贤哲人,无论是领袖平民,不分身份地位,不分老幼男女,只要心系父母,就一定能让天下父母尽开颜!那些不孝子女的恶劣行径,只能使父母寒心,遭人唾弃!亲爱的同学们,给我们的父母一个好脸色吧,哪怕就是一个微笑;给我们的父母一句贴心的问候吧,哪怕就是一句“我回来了”;帮我们的父母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吧,哪怕就是端端碗,擦擦桌子;让我们的父母省省心,轻松愉快的度过易逝的年华吧!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漠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百米飞人”刘翔奥运会夺冠后,普陀区政府在上海“苏堤春晓”社区奖了他三室二厅的装修房。他有了新房子后,就马上想到其师父孙海平教练的房子。他说:师傅的房子一定要比我好,能住在一个小区多好!于是,他为了报师恩,无偿代言楼盘广告,为师傅分得了一幢四房两厅的精装修房。一个人在没出道时,尊师并不难,难的是成名、尤其闻名天下后,依然尊师、一辈子尊师啊!刘翔平时开口闭口不离“师傅的培养”。师傅的母亲病了,他去探望,尽小辈责任;师傅病了,他焦急万分,事必躬亲,对师傅爱护有加。
可是,亲爱的同学们,想想我们自己-----在家中,当你吃着可口的饭菜,你是否感恩父母付出的辛勤劳动?当你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你是否感恩父母对你的关心?也许有的同学会漠视这些来之不易的东西,父母们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他们是何等的辛苦啊!可面对父母叮咛教诲,我们同学轻则感到厌烦,重则会无礼的顶撞父母。在学校里,面对老师、辛勤劳动,你是否学会了感恩?当他们看到我们成绩出现了滑坡,行为习惯散漫的时候,对我们提出了批评指正时,我们能否体察老师们的关怀之情?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洛克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尼采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的确,它也像王符所说的: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像弟子规中所说的那样,揣一颗感恩的心,“恩欲报,报恩长”。
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立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亲爱的同学们,请允许我公布一分调查报告,或许公布之后你们要对我进行指责甚至是攻击了,但这是事实,我们必须面对:这是一份对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问卷,分为三个方面,请大家耐心的听完:
一、在政治观方面。中学生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较高的爱国热情,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及国家统一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认同度。95.5%的中学生赞同政府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表示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学生占被调查总数的83.25%,绝大多数的同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政治上进心较强。但是,大多数的中学生对时事的关心程度并不理想,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的顺序为:焦点访谈、新闻的占7.5%;港台电视的占34%;电视连续剧的占26%;体育的占24.5%;歌坛明星的占16%;其它的占32%。甚至还有少数同学公开宣扬“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一些学习尖子变得更加“聪明”,宣称:我们不再需要任何矫情和虚幻的承诺,也不相信任何信誓旦旦的高调,“一切都是虚妄,唯自我存在才是生命之真谛”,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失去了昔日的冲动效应。
二、在人生价值观方面。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在调查中,认为理想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目标的占43%,把金钱当作是人生最终追求目标的占7.5%。88%的学生认为新世纪应该提倡学雷锋活动。但是,一些青少年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度在减弱。有些同学在学习方面社交方面均采取实用主义。如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的看法上,赞成“先公后私”的占49%、赞成“先私后公”的占9%、赞成“公私兼顾,不分先后”与“考虑利己,但不损害他人”的占42%。在学习动机上,75%的同学侧重于个人前途和个人目的、实现个人理想。其实质是追求个人幸福,满足个人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出发点。总之,中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表现为持正确的、折衷的、错误的三类价值观同时存在,而且折衷者的学生日趋增多。
三、在道德观方面。青少年崇尚雷锋、孔繁森、徐虎,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志愿者行动”、对热心公益事业、事业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等道德品质的认同率较高,当问到看到慈善组织为扶贫帮助筹款,选择慷慨解囊的占72%,问在公共汽车上为了老弱病残者让座表示愿意和较愿意的占74%。问对随地吐痰,课桌文化墙上球印脚印,认为不可取的占94%。但是,在认识与实践,观念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墙上球印、桌面上的刻写、随地吐痰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有些同学说一套做的一套,知行不一,尤其受到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自觉不自觉地顺应或选择较低的社会道德行为。如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的占85%,而在实际中用到脏话的占83%。有93%的学生十分敬佩焦裕禄而52%的同学表示自己做不到。这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使思想道德观念取向呈现不确定不稳定性。所以人生价值观方面也有待加强。
【小学教师诵读弟子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12-13
优秀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09-19
小学生《弟子规》读后感300字11-01
小学教师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总结07-09
教师经典诵读培训方案11-02
小学生日常礼仪规06-13
中华经典诵读小学06-15
小学古诗诵读串词06-11
马庄小学经典诗歌诵读09-11
小学生诗歌诵读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