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年度工作计划(精选9篇)
交通节能减排年度工作总结【一】
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云政发141号)的规定,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xxx”期间节能降耗,把节能的各项指标合理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切实推进行业节能管理。根据市交通局XX年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为全面完成省交通厅作出的“xxx”节能目标,XX年具体做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XX年5月8日,我局与市交通局签订《玉溪市交通行业XX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书》后,我局认真组织局属单位主要领导召开**县交通局XX年节能工作会议,董绍宏局长传达了市交通局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意义,指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确保实现我市“xxx”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7%的目标,局单位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管理上加强对节能减排组织领导,抓好抓实各环节工作,确保节能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交通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董绍宏任组长,李怀生、普建忠、柏忠龙任副局长,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规安全监督科、基建科、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规安全监督科,由何发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加强节能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节能工作意识
为抓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县“节约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节能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位干部职工中宣传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驾驶员开展了节约一升油,干部职工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活动,节约、勤俭传统美德深入人心,反对浪费,节约光荣,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节能减排逐渐形成了自觉的行动。
三、抓紧节能环节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节能指标的实现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度要科学合理,措施是保障,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必须一脉相承,持之以恒,特别是单位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制度抓落实,才能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公务车和工程机械单机单台油料按目标指标进行核算计量,禁止指标突破,严格控制了车辆克故的行检,降低了油耗。办公室、楼院的节电节水管理也实行了上班时间科(室)人员负责制,下班时间门卫值班人员检查管理制,杜绝了漏水、漏电现象的发生。
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节能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节能措施更加完善,树立循环经济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研创高效低耗运输装备,开发交通环保新技术,节能资源、减少能耗、保护环境、为国为民,建立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清净运输和绿色交通,确保实现“xxx”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交通节能减排目标。
交通节能减排年度工作总结【二】
今年来,我局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及XX区节能办关于做好XX年XX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XX区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强化交通行业节能意识,促进我区低碳交通的发展,积极推动我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持续发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工作
我局在今年的节能工作中,强化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宣传,紧紧围绕今年节能宣传月活动“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绿色惠州”的主题,开展XX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月工作:
1、在全行业内发放节能宣传手册。在全区道路运输行业内发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出行和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册和宣传视频。通过广泛宣传,达到由交通主管部门带头、广大交通运输职工及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宣传效果。
2、在重点场所播放节能宣传公益广告视频。为达到让公众广泛了解绿色低碳交通的效果,我局在全区各汽车客运站悬挂节能宣传标语,在站场电视、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绿色低碳交通公益广告视频。
3、向全局干部职工发出低碳出行倡议书。为积极配合交通行业节能宣传月工作,我局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倡议全局干部职工在节能宣传月期间,减少开车出行,提倡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惠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以实际行动响应上级部门关于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号召。
4、深入推进无纸化办公模式。在局行政工作中,广泛采用电子信息系统,全面深入推进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公文系统、电子文件、网上办事大厅等形式,引导企业和市民在通过互联网办理交通运输业务,努力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不仅能便捷、高效办理工作业务,同时能降低纸张等办公用品的损耗,让节能减排工作从节省每一页纸开始,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二、开展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工作
XX市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大力推广天然气新能源车辆、甩挂运输等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指导,我局在今年的节能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积极在我区公交行业推广应用lng清洁能源汽车,取得良好的节能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在我区209公交线路推广应用lng公交车6辆。
三、做好淘汰营运“黄标车”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工作要求,XX年XX区淘汰黄标车总数为2239台,其中公交“黄标车”数量为47辆,普通货运 “黄标车”2192辆。为做好区营运“黄标车”淘汰工作,我站通过在局官方网站发布通告、在一楼办事大厅贴出通告,广泛宣传“黄标车”淘汰工作,在今年5月1日后,依据《省道条》的规定,对超过半年逾期未年审的营运“黄标车”,自动给予注销。
通过一年的努力,共淘汰XX-XX年底前注册的普通货运“黄标车”872台,XX-XX年底前注册的普通货运“黄标车”1320台,淘汰公交“黄标车”47辆,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营运“黄标车”淘汰任务。
四、严把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关
1、严格执行车辆核查范围标准,对公安交警部门已经颁发《机动车行驶证》,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客、货车辆,凡未列入《过渡车型表》和《达标车型表》的车型,一律不给予办理营运手续;
2、严格落实车辆核查工作规范,对不符合《达标车辆表》要求的车辆不得进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对《达标车型表》中所列车型,一律不给予以过渡车型办理营运手续;
3、认真开展核查工作情况检查,重点检查11号令的宣传工作及车辆营运证核发、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以及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等,积极引导辖区道路运输企业选购符合条件的车辆。
五、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实载率
我局在工作中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客运班线、公交班线,通过整合、优化线路提高客运班车、公交车的实载率,在客源充足的线路鼓励发展大型客车、中高级客车,淘汰能耗高、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营运车辆,降低车辆能耗,提高节能成效。
根据XX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交服务升级年”活动,一是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通过新增公交线路、公交化班车改造、新增公交车辆、更新公交车辆等措施加大公交运力投入;二是优化现有公交线路,对168线公交途经站点进行了优化,将该公交线路调整至伯恩光学厂,解决了厂区员工出行问题;延伸4路线至厦深惠州南站、延伸16路至永湖镇。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大屯公司
太原煤炭气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开滦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冀中能源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 (集团) 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峰峰 (集团) 有限公司
山西潞安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汾西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铁法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抚顺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通化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龙煤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
黑龙江龙煤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鹤岗分公司
徐州矿务 (集团) 有限公司
淮北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淄博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枣庄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新汶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煤炭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义马煤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神火 (集团) 有限公司
陕西彬长矿业 (集团) 有限公司
甘肃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扬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初步成效
上半年,主要完成了节能减排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逐级分解下达了节能降耗指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与115家重点耗能大户签订了“节能自愿协议”。二是培育节能先进典型。在1个园区、7个企业、20个项目中推选了循环经济试点,表彰了扬农、仪化、宝胜集团等20家节能先进典型和42名节能先进个人,推广节能示范项目80多项。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组织“万人志愿节能签名活动”,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举办节能咨询、展示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四是强化节能执法力度。对60家重点用能单位3461台(套)耗能设备进行了检查,限期淘汰139台(套);对23家企业的29个重点产品实行单位能耗定额管理;对江苏油田、仪征化纤、扬农化工等3家企业进行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能源审计。五是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对化工、纺织、水泥、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申报节能国债、清洁生产项目10项,申报省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28项。六是开展“双高”行业及小化工清理整顿。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自查自纠,强化措施,切实促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计划关闭的80家小化工企业已经全部落实到位。
二、实现扬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举措
从扬州市工业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采取“六个一批”的措施,推动全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现:
限制一批。制定拟出台《扬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逐步把节能作为市场准入强制性门槛,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对达不到行业节能标准、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要求的项目,不予核准、备案,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
改造一批。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产品,对化工、纺织、水泥、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60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实现节能2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淘汰一批。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三年时间内,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全部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设备和落后工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各地执法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公布,对没有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要实行“区域限批”。地方政府以小化工整治为突破口,以关闭80家以上小化工企业为目标,依法关停企业,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口证和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做到目标、责任、措施、检查“四到位”。
监管一批。对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能源管理师制度在重点耗能企业正在逐步建立。重点耗能企业完善用能台帐、能耗定额、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实行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对未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对全市115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监察监测,对超耗严重的用能单位运用节能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处罚。
循环一批。我们着力抓了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各项工作,通过制定具体方案,指导督促试点工业园区和企业编制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启动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工程,以化工、电力、医药、纺织、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组织143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同时,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80项。
优化一批。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过度依赖。优选产业结构梯度转移过程中落户扬州的投资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半年,否决了一批小水泥、电解铝等项目。
三、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体系
节能降耗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应突出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从上到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管理协调节能工作。各重点企业要建立节能机构,配备节能管理人员,形成较为完整的节能管理网络和组织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工业、建筑、交通、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目标及各部门职责。建立包括综合性指标和重点工作指标的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将年度节能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地、企业和重点用能大户,并签订目标责任状,在建立工作责任制的同时,强化问责制,明确政府和企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履职报告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政策激励体系。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和金融服务政策。特别是国家已出台了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政策,加快研究出台资源税政策方案,适时出台燃油税,开征环境税等。其次,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措施,已经建立工业“双创”、“三重”基金要向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倾斜,重点扶持一批节能改造项目和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奖励一批节能降耗实绩突出的企业。
四是建立健全统计公布体系。应尽快建立全覆盖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建立健全能耗核准制度,重点耗能企业推行网上直报。要不断开展节能减排统计巡查和监测。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加强对能源进、耗、存的统计管理,建立能源统计台帐。完善GDP能耗公布制度。
五是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要积极探索,研究制订规范、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评价体系,对照标准,实施对各级政府、用能单位的考核评价,对节能降耗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节能降耗后进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各企业、用能单位都要认真对照评价标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确保节能降耗目标完成。
六是建立健全法制监督体系。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节能减排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省颁布的节能减排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可制订高于国家和省节能减排标准的企业标准,并开展与国内、国际同行业标准的对标工作。政府要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节能执法机构,构建全市节能监管执法体系,加大节能监督执法力度。
七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体系。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节能多元投入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同时,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机制,鼓励节能服务中介机构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咨询、诊断、融资、改造一条龙服务,企业在节能收益中优先偿还节能服务中介的投入。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是由综合股牵头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标准化宣贯工作。重点抓好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标准,节能减排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以及在新能源、矿产资源、节水、节材、节地以及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宣贯。二是加强能源计量和能效标识监管工作。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开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监督检查,完成2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的检查。积极推进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志制度,加强产品标志监管。引导促进自愿性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开展,扩大节能认证产品的使用率。三是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牵头,积极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开展在用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推进锅炉水处理达标等工作。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相关产品和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强化后续监管。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对重点耗能材料以及节能减排相关产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抽查后处理,促进企业提高节能产品质量。五是加大对节能减排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对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使用伪造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未按规定标注能效标志,未按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等行为的专项治理行动;分期分批开展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集中行动;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节能产品的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和不合格产品黑名单制度。
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度及措施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根据省、市、县三级节能会议有关精神,特制定我公司2012年节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科学管理、强化宣传,积极推进我局节能工作深入开展,逐步改善用能现状。
二、主要目标和节能指标
1、主要目标。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务实我公司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标准体系、评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术改造,争取全面完成公共机构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更换以及空调节能等改造工作;到2012年底,初步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节能指标。以2011年核定的能源消费标准为基数,2012年实现以下节能目标:全公司工厂建筑面积年耗电量(度)、人均年耗水量(吨)均下降10%以上,厂车平均年油耗量下降10%,办公耗材和车辆维修费分别降低8%。
三、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车间机器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用能范围广,节能管理跨度大。我公司车间机器节能工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扎实开展能耗统计工作
积极开展能源消耗调查。认真做好2012年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全面准确掌握用能底数。逐步建立起能耗统计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本局能耗得实时监控。
(二)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应用
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 “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逐步更换公司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
(三)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
对办公室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四)切实抓厂车辆节能
一是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
辆,及时淘汰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二是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公务用车档案,合理安排车辆出行路线和用车人员搭配,减少车辆空驶里程,提高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三是认真落实派车登记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四是继续推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对定点单位和场所要进行严格评审。五是制定节能驾驶规范,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加强车辆用油和维修管理,对公务车车辆检测维修、报废更新、能耗状况等实施动态管理。六是按照公务消费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节能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公司节能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领导、组织和协调。
(二)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一是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宣传公司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二是做好节能培训工作。经常进行能源教育和日常节能技术、技巧培训,培养管理、职工良好的用能、用水习惯,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节能制度建设
1、建立能耗统计和报告制度。及时做好各项能耗报告工作。
2、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
3、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四)加强节能监督检查
节能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车节能的经常性检查。对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XXXX
为有效控制我县重点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20xx年度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如下减排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把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县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完成我县20xx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二、控制目标
到20xx年底,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7.2%,控制在6523.638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XX年的基础上削减2.4%,控制在3264.232吨以内,详见下表: 年度 cod排放 指标(吨) 削减率 so2排放 指标(吨) 削减率 20xx年 6523.638 7.2% 3264.232 2.4%
三、主要措施
1、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⑴突出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污染源治理,关闭规模小污染重的生产企业和生产线。
⑵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对达标排放但污染物总量负荷依然较高的企业,定期公布名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
⑶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确保管网配套率达到80%以上。
⑷加强化工企业整治。对经过批准的化工项目集中区以外的小型化工企业,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新扩建项目;20xx年底前,按照省市化治办的统一部署,对相关化工企业由建湖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关闭。
⑸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以“六清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土地消纳能力调整养殖规模,采用沼气等生态技术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有机肥加工利用。
2、深入开展so2污染治理。
⑴加强现有燃煤发电机组在线监控能力建设。要求江苏森达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确保二氧化硫在线自动监控装置正常运行,确保与盛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正常联网。
⑵加强对非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面积,淘汰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鼓励排污单位使用电、蒸汽、天然气、轻油等清洁能源,减少非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四、20xx年度cod和so2削减任务分解
1、cod削减任务分解
⑴老污染源治理重点工程
单位名称 减排措施 实施时间 完成时间 cod削减量 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废水回用 20xx年 1月1日 20xx年底 38.03吨 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废水回用 深度治理 20xx年 7月1日 20xx年底 79.36吨
⑵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包括对达标排放但污染物总量负荷依然较高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⑶化工企业关闭
根据盛市化治办的统一部署,20xx年底前,对相关化工企业实施关闭。
2、so2排放量削减重点工程项目
⑴老污染源治理重点工程 单位名称 减排措施 实施时间 完成时间 so2削减量 盐城盈龙铸造 有限公司 关闭 XX年 12月底 20xx年底 102.4吨
⑵在线监控装置与三级环保部门联网 单位名称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备注 江苏森达热电有限公司 烟气在线监控装置正常运行,并与盛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联网 20xx年 6月底
⑶非火电行业so2治理重点工程
通过开展县城烟尘专项整治,对烟尘超标企业提请政府进行限期治理。
五、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建湖县人民政府成立治污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环保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和督促cod和so2减排工作方案的实施。环保局必须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cod和so2减排工作顺利完成。
2、强化督查,保证实施
2007年太原市经济总量占到山西省的22%, 其中以冶金、能源、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经济, 占到太原市经济总量的43%;太原市能源消费占山西省的18%, 其中近85%的能源消耗集中于工业部门。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 太原市单位GDP综合能耗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0%, 高于全国20%的目标10个百分点, 也高于山西省25%的目标5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57%以上,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日均值下降25%以上, 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35%以上, 基本满足环境容量要求。由于太原市产业结构偏重、燃料结构单一, 所以加强节能减排,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十一五”前两年, 在太原市经济累计增长29.8%的同时, 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8.5%, 高于山西省11个市平均下降6.1%的水平;SO2排放量下降24.1%, COD排放量下降5.3%, 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69天, 比2005年增加25天。进入2008年以来, 太原市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加显著, 与2006年相比, 在太原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 能源消耗总量将首次呈现出下降;市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减少25%, SO2浓度下降14%以上, NO2浓度下降20%, 太原市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00天, 比2007年增加30天以上。太原市节能减排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1 绿色转型总揽全局创新节能减排观念
进入“十一五”以来, 太原市把“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作为市政府的重要执政理念,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 围绕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建设, 走好“四条路子”, 抓好“四大攻坚”,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绿色转型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 是对太原市传统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行为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其核心内容就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分割的发展形态, 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其方向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效益、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 使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 走绿色文明发展之路。” (《关于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
把制订绿色标准体系作为实施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太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结构绿色转型, 构筑省城绿色产业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的意见》, 将依靠政策文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升到了全社会按照标准化自觉行动的层面。这是太原市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统一安排部署, 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 经过一年的努力, 共起草涵盖社会各行业的绿色管理标准、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工作标准42个。所有这些绿色标准, 全部包涵有节能减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将太原市的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了标准化、系统化、全程控制化和社会管理化的轨道, 形成了以绿色转型统领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促进绿色转型的全新局面, 强化了节能减排的管理力度, 为太原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力地促进了太原市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步伐。
2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依法促进节能减排
把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制度管理, 作为有效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太原市十分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1998年就制定了全国第一部清洁生产法规《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之后, 在严格实施《太原市严格控制市区环境噪声污染通告》 《太原市污水排放申报登记及许可证制度实行办法》 《太原市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实施细则》 《太原市排放大气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实施细则》 《太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法规的同时, 又陆续制订实施《太原市SO2排污交易管理办法》 《太原市燃煤污染防治规定》、《关于改变燃料结构控制大气污染的通告》 《太原市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管理办法》 《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通告》以及《太原市洁净型煤标准》等, 对推进太原市节约能源和控制排污总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 太原市以制定绿色标准体系为依托, 节能减排标本兼治, 双管齐下, 法制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制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太原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制定发布了《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 结合《太原市质量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 发布实施了《太原市质量立市实施方案》《太原市发展绿色经济环境保护暂行规定》和《太原市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 《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条例》《反浪费市长令》《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方案》等42个绿色转型标准也将陆续发布实施。
3 强化执法管理力度落实节能减排责任
设立“绿色高压线”, 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把牢投资项目的节能减排“入口关”, 抬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对各类建设项目全面贯彻“环境优先”的方针, 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及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制度, 切实执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批、选址不合理的不批、不符合环境承载能力的不批”的“三不批”和“区域限批”政策, 仅2006年和2007年, 就对203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否决或要求另行选址。
对现有企业实施“有保、有限、有关”的“三有”政策。依法关停取缔土小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444个, 压减关闭煤矿矿井121座, 削减小机焦产能400×104 t;拆除燃煤锅炉793台, 太原市清洁和洁净燃料使用率达到94%以上;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集中销毁超期服役、尾气超标排放的机动车1 135台;加大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治理力度, 彻底清理了城乡结合部非法储煤场780个, 清理存煤810×104 t。
在完善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 分解目标, 落实任务, 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 以保障各项法规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 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 建立环境重大案件立案移送制。把资源节约责任纳入各项工作岗位职责, 纳入各部门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 使其作为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那些置节能减排于不顾、能耗或污染不降反升的县 (市、区) 或企业, 坚决实施停贷、停运、停电治理, 严管“耗能高手”, 斩断“污染黑手”。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抓源治本
围绕新型工业基地建设, 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总体发展规划, 建设不锈钢生产、铝镁合金加工、新型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和区域性现代商务、物流、旅游、金融“四个中心”。积极促进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推动清徐、古交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县和娄烦山西省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建设速度。
促进工业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编制清洁生产规划, 实施重点清洁生产项目12项, 燃煤电厂全部实现烟气脱硫, 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实施重点调产和技改项目450项, 建成投产192项;推广太钢、太化、煤气化、狮头水泥等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经验, 重点开展冶金、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试点, 扶持屯兰、马兰等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工程、太钢干熄焦工程、新型炉业煤矸石生产耐火材料和太钢粉煤灰蒸压砖等项目的实施。
以延伸产业链为方向, 构筑新的工业支柱,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实施太钢150×104 t不锈钢冷轧工程、太重煤机成套设备等20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和双喜子午线轮胎一期等10个高新技术项目;突出抓好古交电厂二期、太重智能化起重机、新东方铝业二期、太锅循环流化床锅炉等一批改造项目, 使太原市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提升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太原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新兴产业规模化实现新突破, 重点发展南方重汽、双喜子午线轮胎二期、长城微光器材光纤系列产品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太原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狠抓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在年耗能5 000 t标准煤以上企业中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行动”, 列入国家千户节能企业的户企业完成节能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对煤炭、电力、焦化、水泥、化工、电镀等行业25个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鼓励和引导非强制性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发展太阳能等替代能源,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 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实施供水“一户一表”和供热“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5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典型示范引路
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政府专网等新闻媒体加大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开展绿色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基层活动,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建设“绿色文化”, 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 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以国家全面限塑为契机, 开展“创建绿色家园, 倡导绿色消费”系列活动, 组织绿色产品生产企业走进社区开展环保讲座, 编印《创建绿色家园》《绿色生存》等宣传手册, 做好绿色经济和绿色转型知识的普及。完善工作信息交流机制, 通过《绿办工作通讯》, 定期向社会公布绿色标准和绿色转型工作进展情况, 加强与公众的交流, 接受社会的监督。在太原市政府专网上开辟绿色转型专栏, 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促进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
政府带头, 以身作则, 制定《太原市绿色机关标准》, 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机关”创建工作, 引导全社会树立节能减排的绿色行为理念。市政府办公厅通过实施节能措施“58条”, 节能成效显著:2007年市政府机关大院耗水减少1.9%, 耗电减少9.7%, 单车耗油下降4.0%。在政府的示范推动下, 太原市积极响应, 2007年完成环保“十大绿色创建工程”, 建成10家环保模范企业、8个循环经济项目、7家环保煤焦发运站、10个生态文明村、30个文明环保工地、12条环保模范街道、10家绿色宾馆、10条绿色公交线、33.35 km2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经过严格检查和认真复核, 市委、市政府对2007年度涌现出的10个绿色十佳单位、7名绿色十佳年度人物、20个绿色十佳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1名绿色十佳创建活动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 在太原市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 面临的难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太原市在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了有章可循、整体推进、任务落实、全民行动的可喜局面, 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彻底扭转能耗高、排污量大的现状。当前, 所面临的难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述如下。
6.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节能有待提高
太原市的经济结构长期以来以重工业, 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为主,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工业的拉动, 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拉动太原市经济增长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结构仍占优势。冶金、煤焦、机械、化工、电力、建材等主要传统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74.7%,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 高新技术产业只占工业增加值的14.6%。从2007年太原市三次产业能耗水平看, 工业单位能耗为一产的2.24倍, 三产的3.94倍。三次产业结构得不到明显改善, 是制约太原市节能减排工作进展的主要瓶颈。
6.2 污染物总量基数较大减排难度不断增加
按照环境容量测算的结果, 太原市区SO2环境容量为6×104 t, 粉尘环境容量为3.43×104 t。而2007年市区SO2的实际排放量为12.6×104 t, 是环境容量的1.73倍, 烟粉尘排放量为4.12×104 t, 是环境容量的1.2倍, 严重制约了市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在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同时, 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 污染减排的难度越来越大。“十五”初期, 太原市每投入1×108元可消减SO2 1 600 t, COD 16 t。而2005年至2006年, 太原市每投入1×108元能消减SO2 1 000 t, 烟粉尘40 t, COD 4 t。“十一五”期间,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 减排任务非常艰巨。
6.3 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资源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a) 集中供热缺口大。太原市市区现有建筑面积约8 000×104 m2, 其中供热面积仅6 800×104 m2, 市区内以燃煤为主的分散采暖锅炉短期内还难以全部拆除。
b)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现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不够完善。据2006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调查报告》显示, 市区生活污水日均产生量约60×104 t, 现有6个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不足40×104 t, 实际日处理量不足35×104 t。
c) 管网配套不完善, 经过处理后的中水没有全部回用, 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d) 建筑节能普及程度不高, 太原市节能建筑面积只占总建筑面积的20%, 提升空间很大。
7 节能减排的新举措
面对太原市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这些深层次问题, 太原市将继续努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以绿色转型为方向, 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太原市的科学发展。
7.1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山西省委、省政府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重大决策, 围绕新型工业基地和特色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 加速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体系。发挥比较优势, 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 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基地为发展方向, 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经矫技术模式, 整体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围绕建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目标,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 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效益、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 走绿色文明发展之路。
7.2 加快实施绿色标准化管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加快制定实施环保和节能绿色标准体系, 完善和坚决实施“绿色高压线”, 强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 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把能耗和环评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门槛, 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制订并实行产品能耗限额, 建立公共建筑能耗指标, 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对达不到用能、环保标准和节能、环保设计规范要求的投资项目, 不得审批、核准。加快落后生产能力淘汰,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提高资源利用和环保水平, 从根本上扭转“三高一低”的局面。
7.3 着力抓好重点工程整体带动节能减排工作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煤炭、电力、焦化等重污染行业25个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太钢、煤气化、狮头水泥的循环经济试点经验, 抓好屯兰、马兰等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重点突破, 以点带面, 着力抓好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造以及太钢、一电、二电、煤气化等28项污染治理重点工程。继续推进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环境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大力调整燃料结构, 抓好集中供热、煤改气工程和清洁燃料的推广使用。加快农村生态家园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7.4 加快环保科技创新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科技研究, 组建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针对煤炭、电力、焦化、化工、冶金、交通等重污染行业现状, 组织攻克建筑节能、废水综合利用、红外遥感检测及生物治污、新材料等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和节能型农业机械, 优先发展节能型公共交通, 稳步推进车用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7.5 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有效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尽快出台天然气、水、电、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品的资源、能源差别价格标准。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 继续实行“区域限批”, 对那些置节能减排于不顾、能耗或污染不降反升的县 (市、区) 或企业, 坚决实施停贷、停运、停电治理, 严管“耗能高手”, 斩断“污染黑手”。把环保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作为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并建立环境重大案件立案移送制度。
7.6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情况,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 宣传节能减排先进典型, 曝光批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良行为, 倡导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动员公众踊跃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使减少污染物排放, 实现环境友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中央财政采取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二、继续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安排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
三、加快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明两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达到能效等级1级或2级标准的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10大类产品,加大推广力度。今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1亿只,支持在13个城市开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
四、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诊断、融资和改造服务。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
六、继续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开展2008年省级政府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
七、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加快制定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积极落实差别电价政策。落实企业购买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环保投资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八、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加大对重点地区和行业经常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区域限批地区,以及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
1、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节能环保电力调度。加快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2、节电管理措施
各施工现场用电由施工方指定专人负责抄表计量。各用电场所的配电室,都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对供电质量、安全用电负有责任。办公楼、会议室等动力负荷应使用单独开关控制。上述场所用电负责人应随时检查人离机停、人走灯灭的节电情况。管理处各部门在设备更新时,要考虑淘汰耗能高的机电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3、节水管理措施
办公室根据市节水办下达的用水指标制定管理处用水计划。新增或开发项目用水由办公室提出申请,报管理处主管领导批准。施工现场用水,由兼职人员负责检查与维修管线,减少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各单位要根据驻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水表计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4、节油管理措施
对管理处车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杜绝跑私车现象。对使用车辆经常检查,以防零部件出现松动,导致漏油发生。对管理处各单位使用的发电机进行定期检修、维护,防止机油泄漏,并做好发电机运行记录。
5、节煤管理措施
完善锅炉房制度,鼓励节煤。经常检修锅炉、保持良好运行。改进司炉工操作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在保证供给基础上,节约用煤量。
6、计划预统计
这是对节能减排措施的宏观控制,年度节水、节电、节煤、节油指标计划由各单位提出,报管理处办公室汇总、主管领导审阅同意后,发布实施。管理处办公区、各单位每季必须填写《节能降耗报表》。办公室将《节能降耗报表》核实后,填写《节能降耗汇总表》,根据消耗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年度报告。办公室每 年对所管辖部门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努力促使节能降耗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希望各部门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
★ 节能减排措施
★ 节能减排作文
★ 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 节能减排方案
★ 节能减排建议书
【节能减排年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交通局年度节能减排工作总结12-15
节能减排行动工作计划06-06
节能减排演讲稿-节能减排演讲稿06-14
小学节能减排工作总结12-01
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总结2011-16
医院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计划10-15
节能减排倡议书小学生节能减排倡议书12-23
甘肃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调研11-10
制氢节能减排06-22
节能减排体系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