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2018年6月X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XX县始终坚持以脱贫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秉持“扶人扶智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理念,聚焦XXX深度贫困,精准实施“十大工程”,确保完成X个贫困村出列、X人脱贫年度任务。

——明确一条主线“强攻坚”。脱贫攻坚如登山,越往后越艰难。我们深知,占全县贫困人口50%以上的XXX集中连片区域性贫困带,以及尚存的X多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任务重、压力大。基于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大事、民生要事,常念在心、常抓在手,坚持把脱贫作为引领发展的“总纲领”,以毫不动摇的战略定力、绝不后退的战略攻势,坚决啃下积贫积弱这块“硬骨头”,绝不拖全市后腿,不辜负百姓期盼。

——主攻“三网”建设“拔穷根”。坚持把路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奠基工程,全年预计投入32亿元完善路网、优化水网、改造电网、发展互联网,为脱贫补足弱项、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完成路网投资2亿元,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80公里;完成水网投资0.97亿元,续建在建XXX中心水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完成电网投资0.8亿元,XXX已开工建设,XX输变电工程基础施工过半。

——聚焦精准施策“补短板”。重精准。组织第一季度大排查督

导活动,全面查遗补漏。积极做好XX·XX县域结对帮扶工作,采取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乡村干部进行轮训,提高扶贫干部能力和业务水平。保增收。把产业兴旺作为保就业、促脱贫的关键承载,实施“四带一自”做强产业脱贫。出台“留您在家”活动实施意见,打造“接您回家”活动升级版,尽早实现XX籍在外人士人回乡、厂回迁、情回归;出台扶持袜业产业发展十条意见,1000台机器已经运行投产,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5亿元。惠民生。坚持民生导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安置173人。社保兜底累计发放低保、五保金、孤儿保障等资金2653余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自贷自用76万元。代缴参合资金2476.2万元,大病保险补偿金额249.3万元,“351”、“180”补偿189万元。围绕“健康XX”建设,丰富医改“XX样板”新内涵,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实践,赢得“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高峰论坛”在XX召开。

——坚持四轮驱动“强弱项”。坚持工业驱动、产业拉动、城镇带动、科技推动“四轮驱动”不动摇,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深入贯彻XX书记在XX座谈会讲话精神,出台《加快推进XXX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全面实施XXX部分庄台拆迁和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整治,已搬迁222户,沟塘清淤28.8万方。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拆违拆旧20多万平方米。1-5月实现全民招商到位资金X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

——加强党的建设“聚民心”。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检验党员干部一线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强对党建促脱贫、五大专项行动、XXX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突出抓好软弱涣散村整治和“空壳村”整治,提

前筹备村“两委”换届工作。通过辞退、转岗、培训、招聘、查处“五个一批”解决干部能力弱化、年龄老化、观念僵化、知识贫化、作风腐化“五化”问题,公开选拔X名村后备干部在脱贫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虽然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省市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有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乡镇、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没有真正把扶贫当成“一把手”工程,工作精神不振、状态不佳,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存在不紧不慢、等待观望、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现象。有的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满松懈,主动谋划、紧盯狠抓的劲头不足,落实不够有力、工作标准偏低。外加今年处于村“两委”换届的关键节点,有的村干部干劲不足、精神滑坡,处于“干”与“不干”的边界。二是能力素质需要提升。有的包保干部工作不思考、随大流,上级政策形势不清楚、基层情况底子不掌握、自身工作思路不谋划,说不出工作、拿不出成绩、干不出亮点,对政策宣传不深入、入户对接不细致、帮扶措施不精准。对于部分百姓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会引导、化解不好。2017年省第三方评估100多户不精准问题就是深刻教训。三是脱贫任务繁重艰巨。全县尚有X个贫困村、X万处于贫困线下,贫困比例高、程度深,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占70%以上。XXX更是坚中之坚,虽然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实施XXX移民迁建,但是由于省市对XXX深度贫困地区移民迁建具体方案未出台,迁出的群众如何安置、补偿,留下的群众住房如何规划不明确,拆迁存在阻力,进度缓慢。四是基础覆盖依然薄弱。事关经济命脉和民生保障的路、水、电和教育、文化、医疗等覆盖有限、欠账较多。外

加投入有限,部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现状不如贫困村;同时,一些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群众,享受不到扶贫项目资金,家庭支出稍有增加很容易成为新的贫困户。五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产业项目申报缓慢,第一批产业项目还未上报,光伏扶贫项目进度慢。资产收益缺乏创新,仅停留在光伏扶贫、特色产业项目上,户贷企用小额贷款方式不多、活力不足,金融扶贫不平衡,贫困户贷款自我发展比例低。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2

8月30日,江西省脱贫攻坚工程专项督查工作汇报会在南昌举行。国扶办副主任郑文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国扶办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建军、郑友清,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及主要处室负责人,省委农工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直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会。会议由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主持。

郑文凯副主任指出,这次专项督查主要针对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千万减贫任务落实情况。包括逐级分解年度减贫任务情况,制定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规划情况、精准帮扶情况。二是扶贫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包括完善考核机制有关情况、贫困识别退出情况、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情况。三是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包括派驻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四是扶贫小额信贷情况。包括组织实施情况、政策落地情况、贫困户受益情况。

章康华主任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一是科学编制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机制;三是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四是改革完善脱贫攻坚保障体系;五是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创新小额信贷工作,建立了适合我省发展的“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风险补偿机制,规范了工作程序。

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章康华主任提出了二点建议:一是请国家从顶层出台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建议国家研究制定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指导各地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监督管理。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3

3月22日,广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近两个月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切实担当起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支持体系,驻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走访,对贫困对象再开展严格核定,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目前,全省各地、各帮扶单位已全面完成驻村干部的选派和对接工作,定点帮扶工作开局良好。

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3月29日,省委组织部与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的意见》,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选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4月7日,省扶贫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印发新时期相对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相对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任务作出了具体安排,明确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职责为“十落实”,并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和考核问责;

4月21、22日,省扶贫办举办市、县扶贫系统骨干培训班,21个地级市、顺德区以及91个县(市、区)232名扶贫系统骨干参加培训;

……

5月10日,省扶贫办组织检查组,对各地工作队(组)驻村驻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全省各地、各帮扶单位已全面完成驻村工作干部的选派和对接工作,定点帮扶工作开局良好。

据统计,截至5月18日,省定2277条贫困村,已对接进驻2269条,工作组队员共3875人。珠三角6市应驻村1719条,已全部对接驻村;本地帮扶应驻村220条,已全部对接驻村;惠州市46条自身帮扶村、汕头市37条自身帮扶村,已全部对接驻村。各市、县派驻镇工作组958个,全部完成对接。

梅州:

308名精兵强将赴贫困村当第一书记

人是扶贫攻坚的关键要素。梅州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经过精挑细选,选派了308名精兵强将到相对贫困村当第一书记。

“这批干部不少都有扶贫工作经验,有些甚至参加过前两轮扶贫工作。”梅州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黄光华说,与前两轮扶贫工作挑选的干部相比,这一批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更高。为确保2018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梅州力求向相对贫困村派驻精兵强将,“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向全部相对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要求,从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觉悟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佛山:

迅速谋划落实脱贫攻坚帮扶资金

脱贫攻坚,资金是重要的保障。佛山市在新一轮帮扶工作中,迅速谋划落实帮扶资金,确保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我们快速落实扶贫开发对象人均2万元中30%的比例部分,市、区两级财政已作安排。”佛山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还加大力度,落实每条村的专项帮扶资金,对所帮扶的254个相对贫困村,2016年拟按每村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安排专项帮扶资金,以后年度再根据省的要求和帮扶工作实际另行安排。另外,派驻干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均已安排落实。

同时,佛山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佛山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佛山市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派驻干部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已撰拟完毕,正按程序修改完善。

中山:

以“党建扶贫”为突破口夯实脱贫基础

在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中,中山市在总结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将“党建扶贫”作为突破口,通过解决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夯实脱贫基础。

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饶平、潮安和肇庆封开、德庆、怀集、广宁等地区的贫困村。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山重点选派一批“德能勤绩廉”的优秀干部,从市纪委等部门选派了18名同志,组成肇庆市封开县(德庆县)、怀集县、广宁县和驻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区)4个驻县工作组。

同时,中山在全市159个帮扶单位中,优选326名年富力强的有冲劲的优秀共产党员,与当地派出的第一书记组成131个驻村队。此外,中山还将驻村干部的党组织关系转到当地,将临时党支部建到扶贫一线,要求必须与第一书记共同组织开展村党组织生活,发挥老党员模范作用,发展一批新党员。

省农业厅

自4月21日率先完成与湛江市、雷州市、乌石镇、那毛村等市、镇、村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对接后,5月3日,农业厅驻那毛村精准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那毛村开展工作。5月5日,工作队开始第一轮精准识贫入户摸排工作,为下一步结合农业厅工作特点和力量制定一户一策,全方位做好准备。

省民政厅

5月5日下午,省民政厅副厅长骆招群率队赴新丰县丰城街道紫城村调研驻村扶贫工作,并就相关工作进行对接。

骆招群一行先在紫城村委召开了“广东省民政厅驻村扶贫工作座谈会”。韶关市民政局、新丰县委、县政协和县民政局、街道、村委等有关领导干部参加了座谈会,并作相关情况介绍。会后,扶贫工作队到村里贫困户进行了慰问。

广州打捞局

5月6日,广州打捞局党组副书记徐华带领广州打捞局新时期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成员到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邦庄村与当地县、镇、村进行扶贫工作对接。对接会上,双方就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的部署与目标作了初步的沟通和交流。

广州邮政

4月2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蔡伟东经理、党群部暨扶贫工作室李秀妮主任等一行6人前往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平湖村开展精准扶贫县、镇、村三级对接工作,召开的精准扶贫对接工作会议,并深入到现场了解村道、农田水利、学校、种养殖等相关情况。

广新集团

4月25日,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仕文带领党群部负责人和驻村干部到怀集县桥头镇红光村开展对接工作。座谈会上,双方还就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的部署与目标作了初步的沟通和交流。座谈会结束后,工作组实地考察了村容村貌,并对部分项目进行了调研。

省文化厅

4月22日,省文化厅厅党组成员、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剑先带领省文化厅新一轮扶贫工作驻村工作组成员,到韶关市翁源县周陂镇陈村村与当地县、镇、村相关人员进行对接。在座谈会上,双方就接下来的工作思路和阶段步骤达成一致意见。会后,工作组在村干部带领下察看了村容村貌。

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会讲话 篇4

首先,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领导欢迎南宁市各位领导今天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我县按照自治区、南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要求,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动员全县力量积极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效,现由我简要汇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建档立卡情况。**县辖有11乡(镇),151个行政村(社区)2298个自然屯,总人口56.33万人,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63亩。全县精准识别入户调查评分累计完成71734户312707人;

其中,75个贫困村48895户212173人,76个非贫困村22839户100534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建档立卡36516户149642人,其中贫困户23691户94366人。

目标任务。2016年南宁市下达脱贫6个贫困村和减少贫困人口2.91万人;

为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县在市级下达的脱贫6个村基础上,结合各乡镇各村屯实际情况,将脱贫条件较好的其他6个村也按照脱贫标准,采取相同的力度进行努力,力争今年脱贫12个村,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困发生率。**—**年,我县贫困人口从**年的20.73万人减少到**年的9.4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11.33万人。**年全县脱贫2.6549万人,减贫率21.96%。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布署,成立由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四家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专责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7个专责小组共130多人,各专责小组组长由相关局办主要领导担任,总体指挥作战,各专责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安排,做到责任清楚、沟通到位、分工协作,比如,综合协调专责组又细分为文电综合组、宣传材料组、督导检查组3个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经常召开组长“碰头会”、专题会,通报部署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同时还建立“县有扶贫信息管理中心、乡镇有扶贫工作站、村有一村一团队、屯有一组两会、户有干部结对帮扶”的五级联动工作模式,汇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实现帮扶全覆盖。

(二)落实帮扶措施,提高扶贫效率 一是全面落实“三包”措施。根据《关于印发〈南宁市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三包”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县印发和执行《**县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三包”实施方案》和《**县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重点工作责任清单》,从各级企事业机关单位选派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353人,其中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75名,在村级形成以第一书记为核心、县乡(镇)驻村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1+N”模式。乡镇有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队长的帮扶工作队;

村级有以第一书记、挂村工作队长、党(总)支部书记任队长工作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我县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7958人采取处级干部每人帮扶5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2—3户的“5432”帮扶机制,统筹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参与结对帮扶,做到75个贫困村村村有“包村”单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包户”干部,实现结对帮扶的全覆盖。二是准确把握农户帮扶需求。帮扶人员在详细了解各项扶贫政策,了解农户情况的基础上,协助农户总结致贫原因,引导农户分析帮扶需求,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做到因户制宜、因人而异。三是创新互联网+模式。建立精准扶贫“云+端”模式信息帮扶平台,即在平台前端,帮扶人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APP的模式实现终端帮扶工作数据采集工作;

在平台后端,可以通过实时在线的云端实现信息的即时分析、统计和处理,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进一步提高帮扶、脱贫的准确率。

(三)突出重点难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在去年10月8日审计署公布了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转结余数额高等问题后,我县直面问题、深究根源、认真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4月28日,全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现场推进会在**顺利召开。我县也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完善责任、权力、资金、项目“四到县”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全县资金、项目清理及小额信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效益,不断加大各项扶贫工作力度。

按照自治区、南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布署要求,我县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自我加压,按照12个村3.6万人口的脱贫任务落实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以贫困户最迫切需要帮扶的生产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方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扶贫对象,全力实施“七个一批”和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重点项目进展方面。**年第一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产业开发项目,涉及杜东猪和本地土鸡养殖项目,计划投资490万元,目前项目已100%完成,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年第二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产业开发项目,计划投资565万元,涉及肉猪、本地土鸡种桑养蚕等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50%,已拨付资金212万元。**年南宁市本级第一、二批产业开发项目分别计划投资1211.52万元、5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正在整理拨付资金材料。2016年第一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项目、南宁市2016年农口建设项目和2016年自治区“美丽广西.生态乡村”道路硬化专项资金项目等目前还未实施,方案已制定正在审核中,将于近期下达,由乡镇组织实施。

二是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方面。我县**年市级精准扶贫示范村有白山镇立星村外托屯和古寨乡本立村古朗屯两个点,外托示范村建设主要涉及屯内基础设施工程、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创业园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共有26个项目,总投资1445万元,其中计划投入扶贫资金550万元,企业投入460万元,整合县环保、农林、住建、财政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435万元;

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已拨付扶贫资金200万元。古朗示范村主要有登山石道建设、休闲栈道建设等16个子项目,计划投入扶贫资金550万元;

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已拨付扶贫资金176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方面。2016年预脱贫的12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其中通屯公路有62.19公里尚未硬化,饮水困难涉及8025人、危房或无房户304户,有3个屯未通广播电视、1个屯18户58人尚未通电。为攻坚这一难题,基础设施专责小组结合实际,制定项目计划,大力推进贫困村屯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障12个预脱贫村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杨圩至上级、乐圩至周鹿、周鹿至凤梧3条二级公路的勘察设计已进行公开投标;

2016年第一批切块资金750万元及市本级资金6400万元基础建设项目已进入项目评审采购阶段,其中优先安排12个预脱贫村62.19公里道路硬化项目资金2000万元。

四是产业开发方面。我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整合清理扶贫资金,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形成了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的“弄拉模式”、打民族牌种致富花的“古朗模式”、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小都百模式”、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乔利街三队模式”、打造零污染循环经济的“巴更模式”、化零为整返乡就业的“东龙模式”等六个产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在我县的扶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还通过以“以奖代补”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拨付资金1396万元,受益贫困户4649户,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养积极性。今年第一批扶贫切块资金中,又安排910万元直接到村到户进行“以奖代补”,助推扶贫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滴灌。全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辐射带动1.85万户贫困户就业创业,超过覆盖比例要求的6.8个百分点。年初以来产业开发专责小组通过开展春耕生产、农资打假、科技服务等行动,推动全县产业扶贫工作。种养殖方面:指导亲爱村农业种植合作社、桂丰金银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办理入社、入股手续,扶持建立了“**县构树育苗、构树种植、黑山羊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古寨瑶族乡四季金银花生态园种植基地”。向贫困户发放桑苗147万株、猪4600头、鸡34.8万羽;

受惠贫困户8500户3.8万人。旅游产业方面:结合各方面因素,重点对其中15个贫困村全部启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摸索12个预脱贫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结合“2016年南宁?**月月生态旅游节”活动,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增收致富。积极推广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旅游扶贫方式,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

五是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方面。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我县共有3.5万人的移民搬迁需求,其中,在今年的12个预脱贫村中,需要整屯搬迁的有10个屯,涉及85户274人。为保证今年的移民搬迁任务顺利完成,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8个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建设工作,其中新建工程6个、续建2个,计划搬迁2898户约11594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2658户约10633人,同步搬迁对象240户约961人。目前移民搬迁专责小组初步拟定了对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及同步搬迁对象建(购)房补助标准的方案,正在按程序报批中。

六是就业转移和教育扶贫方面。我县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中,因学致贫、因缺技术致贫及因缺劳动力致贫占比较重,分别为16%、15%、10%,解决贫困户就业和教育困难是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今年以来,我县通过举办旅游专项招聘会等形式,大力推进转移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50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6%以内,比年度目标任务3.6%低0.94个百分;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260人,其中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27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7770人的42%。3月26日,由我县承办的“2016广西旅游扶贫就业专题招聘会”(南宁)主会场活动在**会鼓广场举行,吸引了超万名贫困群众到场应聘,有15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600多个,达成意向签约近1400名,这是旅游扶贫在行动、实现就业脱贫一批的成功实践。半年来,累计开展职业培训4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人),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10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支出13.39万元;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6期500人次、18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60多名专家科技“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展出板报50多幅,发放科普资料2万多份,接受科技咨询8000多人次。已落实幼儿园项目2个,落实资金225万元高中项目1项,已落实资金500万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目前正在按计划有序开展;

教师培训教学技能能力提升培训280人次。

七是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方面。我县贫困人口的低保需求农户为5615户19748人,占比23.7%;

医疗救助需求农户为4415户17061人,占比18.64%。对于这些贫困户,我县严格申请程序,加大调查力度,确保条件符合的贫困户按时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补助等各项政策。目前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90多户15620人(残疾人1887人);

资助低保对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近2万人(城镇重度残疾人(一、二级残疾)和农村持证残疾14358人);

大病救助560人,门诊救助和临时困难救助共20人。新农合参合人数505962人,共筹资金27321.948万元,参合率99.43%,超额完成南宁市下达97%的指标;

全县共有820人纳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14人纳入特别扶助,342人纳入55-59周岁奖励扶助。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县在推进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多,覆盖区域广,脱贫摘帽难度大。全县现有贫困人口9.4万人,脱贫任务重。二是扶贫资金缺口多,实施压力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进展缓慢。据测算,我县要实现脱贫目标,需要整合各种扶贫资金超过25亿元。三是支柱产业少,“造血”功能弱,“以奖代补”激励不够,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四是在产业扶贫发展中,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还不够充分,一些产业推进乏力,项目进展缓慢,带动作用不明显。五是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还很严重,加上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培训不足,观念陈旧,增收缓慢。

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存环境恶劣,资源缺乏。我县近六成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大石山区,居住分散且远离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经济。二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普遍。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三是政府投入不足,扶贫产业滞后。一方面,由于我县财政困难,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有限,“以奖代补”覆盖面小,无法形成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农业效益低。四是文化素质低,就业能力差。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一种恶性循环,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加上投入各种技能培训资金有限,覆盖面小,群众掌握的就业技能不多,就业能力不强。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五是教育扶持不到位,子女就学致贫多。全县教育扶持贫困占19%,但因投入有限,无法解决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四、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一)强化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建立以县乡为主体、有职有权、权责对等的责任机制。二是完善和细化实施方案。科学制定我县“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工作措施、脱贫进度和实现目标。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学好用足各项扶贫政策,建立完善扶贫“四到乡镇”、考核评估、问责问效等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推进项目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用活土地资源、强化技术支撑、加大金融扶持、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建成一批大型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模式,多措并举,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自身发展能力以及老百姓“卖难”和“贱卖”等问题。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重点围绕行路难、饮水难、危房无房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各村脱贫年限、基础设施的难度等因素,分年限、定任务,排出作战计划表,优先保障预脱贫村和移民搬迁点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千方百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科学谋划,加快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加大力度研究制定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方案,科学统一规划,多方筹措资金,落实项目资金,尽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有社保、有出路”。

(五)狠抓教育扶贫和转移就业,全力清除致贫因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构建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扶贫脱困体系,加大各类教育扶贫资金的宣传力度,让贫困户家庭学生知晓如何申请对应的助学金、助学贷款,让贫困户不再因为家里有学生而感到困难,实现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

通过举办订单、订岗、定向、菜单式培训、组团培训,或采取“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的方式,提高就业转移技能,确保培训对象学到本领,有工作做,稳定收入。同时认真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转移就业方式带领全家脱贫致富。近期,全区职业培训精准扶贫政策班暨现场会将在我县举办,我县正在加紧筹备。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一是继续实施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是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救助机制,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利。四是要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遏制贫困人口的增加。

(七)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一是及时审定出台《**县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奖补暂行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扶贫产业开发。二是每年安排一定比例预算外收入作为扶贫资金,为扶贫注入更多资金。三是建立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的办法,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

(八)推进评级授信建档,建立扶贫信贷制度。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缓解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程序繁杂等问题,实现贫困户贷款保证保险全覆盖。

(九)开展科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进一步培养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发挥宣传舆论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汇聚精准扶贫合力。同时注重做好扶贫工作典型宣传报道,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就是我县今年上半年以来脱贫攻坚一些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虽然我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探索了一些经验,但是与兄弟县区以及区内的先进县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之,下一步,我县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凝心聚力,咬定目标,挂图作战,网格管理,确保如期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战略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动按照贫困县的工作要求自我加压,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练好“绣花功”,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现有省级贫困村

XX

个,建档立卡贫困对象

XX

户、XX

人,截至目前已实现贫困村退出

XX

个,贫困人口已脱贫

XX

户、XX

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成效可持续”的总体原则,抓住“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个重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识别,不漏一人

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精准识别关。我县严格按照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程序,遵循“村内最穷、乡镇平衡、县级把关、群众公认”的原则,创新采取“一评议、二会商、三公示”(一评议,即:村民民主评议,村级召开村民民主评议会议,评选出扶贫对象初步名单;二会商,即:县乡二级会商,由于农村实际情况错综复杂,对于工作上遇到的特例问题,由县乡二级分别进行集中会商,再次审核甄别;三公示,即:县乡村三级公示,将扶贫对象名单在村级公示、乡镇公示和县政务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纳入正常管理)工作法,精准“扫描”每一个贫困群众,做到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

二是信息规范关。建立健全“回头看”常态化机制,创新采取“望闻问切”(“望”即勤上户看望;“闻”即多听闻意见;“问”即频询问情况;“切”即常梳理问题,切中要害)工作法,明确由结对帮扶责任人每季度对贫困户所有信息进行复核完善,逐项由贫困户签字确定后,纳入管理。同时,严格按照档案部门管理要求,全面推行“六个一”(即:一室、一柜、一袋、一卡、一图、一策)规范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纸质档案、数据系统等信息精准,做到不错识、不乱识、不漏识。

三是督查整改关。按照“谁识别、谁负责”原则,实行“四找茬”工作法(即:四类人员相互“找茬”。对贫困户所有的信息数据,由结对帮扶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乡镇扶贫专干相互“找茬”和县常态化督查组督查“找茬”),对程序把关不严、对象识别不准、工作作风不实、档案资料不实的,进行督办整改,并约谈相关责任人。

二、精准帮扶,责任到人

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帮扶机制。主动承接好上级对口帮扶,抓住文化部对口支援的有利机遇,以“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机制为引领,在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民生领域大力争取上级支持,近年来已累计争取协调各类项目资金

XX

亿元。同时,发挥合力攻坚优势,落实好结对帮扶“四个全覆盖”

(即:县领导挂乡包村全覆盖、驻村第一书记和连心扶贫小分队驻村蹲点帮扶全覆盖、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企业联姻贫困村帮扶全覆盖),解决好“谁来扶”

问题。

二是召回机制。由县组织、纪检、扶贫等部门牵头,以贫困户满意度为评判标准,每季度对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考核一次,对排名靠后的帮扶责任人进行约谈;连续二次被约谈的,由县组织部门召回,进行全县通报,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三是管理机制。实行“两认可、一例会、一督查”管理制度(即:“驻村第一书记”必须得到帮扶村认可、帮扶责任人必须得到贫困户认可,乡镇每月召开一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例会,每月开展一次专项督查),解决帮扶责任人“懒”的问题。

三、精准发力,施策到人

实现“五个全覆盖”目标:

一是产业全覆盖,贫者有收入。坚持以精准脱贫导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保障工程,做到产业扶贫全覆盖。一方面,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由贫困户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政府给予产业奖补、贴息贷款、资产收益等扶持,提高贫困户收入;另一方面,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产业扶贫兜底,由政府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投入到资产较雄厚、信誉度较高、经营状况良好、收益持续稳定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贫困户不承担经营风险,享受红利收入,打造出一支“不走的产业扶贫队伍”,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目前,全县已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XX

个,吸收贫困群众

XX

余户,户均年增收

XX

余元。同时,为了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我县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内服装、鞋业、伞业等优势产业,在集镇、中心村、移民搬迁集中安臵点建设扶贫车间,承接企业来料加工,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车间

XX

多个,吸纳贫困户就业达

XX

余人,做到“就业不用愁,老婆孩子热炕头”。

二是住房全覆盖,居者有其屋。全面调查核实贫困户安全住房情况,大力实施安居扶贫保障工程,做到贫困户安全住房全覆盖。对于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实施“交钥匙”工程;对于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且住房为危房或无房的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在控面积、防举债的基础上,实行县乡财政奖补,确保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安全住房,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近年来,已累计建成集中安臵点

XX

个、搬迁安臵

XX

人,贫困户危旧房改造

XX

余户。

三是教育全覆盖,学者有其堂。着力构建覆盖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教育发展的倾斜扶持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各类教育扶贫优惠政策,深入推进贫困学生就学“零收费”工程,做到教育扶贫全覆盖,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没有一户家庭因学致贫。

四是医疗全覆盖,患者有其医。认真落实健康扶贫各项补助救助政策,积极推广贫困户“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县财政按

XX

元/人的标准,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险;按

XX

元/人的标准,为所有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返贫责任险,筑牢了“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大病救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险和返贫责任险”的“五道防线”,做到健康扶贫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

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切实减轻贫困户就医负担。

五是兜底全覆盖,弱者有保障。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我们将政策向其聚焦叠加,加强扶贫与民政低保政策的有效对接,实施贫困线与低保线“双线合一”,做到“应识尽识、应保尽保”,形成兜底保障合力。同时,稳步提高低保五保救助标准,切实兜牢保障底线。

四、精准扶志,脱贫到人

重点强化“三引”:

一是精神引领。按照“扶贫先扶志、富口袋先富脑袋”的工作思路,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在贫困地区积极开展移风易俗、道德讲堂、文化

“三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提升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志气。充分发挥文化部对口支援的优势,大力发展壮大特色油画产业,鼓励贫困对象从事油画相关产业,增加实际收入。

二是典型引路。开设了“每周视点”扶贫专题、“黎川脱贫攻坚进行时”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贫困户脱贫代表现身说法、现场参观等方式,让未脱贫的群众切实体会到“好日子是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有效增强自我脱贫的意愿。

三是培训引智。扎实做好贫困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切实消除“等靠要”思想。2018

年已举办全县性扶贫专题培训班

XX

期,累计培训贫困户

XX

余人。

五、精准建设,摘帽到村

主要做到“三个起来”:

一是“未建设”的“建起来”。对于目前还未退出的贫困村,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加强与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相结合,高标准、高品质开展贫困村村内交通、饮水、住房、用电、通讯、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既定建设目标任务,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

二是“建起来”的“靓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处处是景的工作要求,对全县所有贫困村全面开展巩固提升建设,再次对照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并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查漏补缺”,确保各项指标都超过退出要求,实现“建好了”的“靓起来”。

三是“靓起来”的“富起来”。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烤烟、食用菌、香榧、蜜桔、芭蕉芋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到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

XX

万元。

六、精准保障,问责到人

算好“四笔账”:

一是政治账。脱贫攻坚是全党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各级各部门的政治责任。坚持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政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站位,并按“四有”(即:有人员、经费、场所、制度)标准配备乡村扶贫力量,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二是资金账。按照“十大扶贫工程”方案,明确“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贫困走”。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建立资金支出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对于超过二年的结转结余资金,统一由财政收回,并重新统筹安排用于脱贫攻坚。

三是作风账。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实行脱贫攻坚督查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三挂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对责任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四是责任账。层层压紧压实“六大主体”责任(即:帮扶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和连心小分队成员→村书记和村主任→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县四套班子领导),将各级领导干部对号入座,传导压力,形成了“一条龙”责任追究体系。其中:1.县四套班子领导:对所挂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领导责任,指导和督促挂点乡、村按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对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实行“不脱贫、不脱钩,不退出、不调离”。2.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乡镇党委、政府是脱贫攻坚实施主体,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是本乡镇“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签订的脱贫攻坚责任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

“不脱贫、不脱钩,不退出、不调离”。3.县直单位主要领导:县直单位是助推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县直单位主要领导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签订的脱贫攻坚责任状,切实履行帮扶职责,全面完成帮扶工作任务,并与所挂帮扶村的脱贫攻坚任务挂钩,不脱贫不脱钩。4.村书记和村主任:行政村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前沿战地,也是扶贫政策的直接实施主体。村书记和主任对脱贫攻坚工作负有第一责任人责任,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签订的脱贫攻坚责任状,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5.驻村第一书记和连心小分队成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直接帮扶主体,对“连心”帮扶工作负直接责任,要当好“调查员、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服务员”等五类人员,并实行

县医保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6

医疗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严格落实中央、省、州相关扶贫重要会议精神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医保扶贫相关工作总体运行平稳。现将 2020 年基本医疗保险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准服务,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卓有成效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 2020 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健康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一)实现参保全覆盖,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2020 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总数为 7662 人,截止 2020 年 4 月参加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7539 人,参加州内职工医疗保险 119 人,县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 人,达到贫困人员全员参保,参保率为 100%。

(二)动态调整情况

1.2020 年根据茂扶贫发函[2020]28 号《扶贫开发局关于 5 至 6 月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的函》,截止 6 月份根据数据清理,调整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调整为 7609 人,经数据比对核实后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7499 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106 人,在县外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4 人;

2.2020 年扶贫开发局 9 月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调整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调整为 7607 人,经数据比对核实后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7498 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105 人,在县外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4 人;

3.2020 年扶贫开发局 11 月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调整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调整为 7594 人,经数据比对核实后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7504 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90 人。

4.在动态调整期间,根据阿州人社发[2017]18 号文件《关于明确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保障相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三大点:基本医疗保险相关问题第(二)条全面清理参保情况:对未参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中途参保方式由各县(市)和卧龙特别行政区财政部门全额代缴参保费用。(2020 年我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个人代缴部分资助标准为 220 元/人,政府补助 520 元/人,共计 740 元/人,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县级财政应补助 135元/人)。”

(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保费全部据实据效落实到位

1.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补助落实情况:

2020 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共计:7539*220=1658580.00 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 1161006.00 元,州级财政补助248787.00 元,县级财政补助 248787.00 元)。县级财政配套补助金额已足额上解至州级财政专户。

2.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县级财政配套落实情况:

2020 年资助标准为 135 元/人.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保费共计 101.7665 万元,(其中:州级财政安排 45.7994 万元,县级财政安排 45.7994 万元,个人缴纳 10.1766 万元),已足额上解至州财政专户。

3.动态调整期间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保费落实情况:

经核对 2020 年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 78 人(其中需要全额代缴 53 人,只代缴个人缴费部分 25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金额为 44720.00 元,其中:需全额代缴 53 人保费 39220.00 元(53×740=39220.00);只需代缴个人缴费 25 人保费 5500.00 元(25×220=5500.00)。

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金额为 5791.50 元(其中:县级财政补助 78 人×60.75元/人·年=4738.50 元,个人缴费 78 人×13.50 元/人·年=1053.00 元)。

这7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费及参加大病商业补充保险保费县级财政及个人应缴纳保费共计 50511.50 元(大写:肆万玖仟捌佰伍拾壹元伍角整),已于 2020 年 12 月 19 日足额上解至州级财政专户。

(四)“一站式”结算窗口为健康扶贫工作增质提效

截至目前,我县各级协议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并配备专职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出院时可直接在窗口进行结算;在县域外医疗机构就诊则由县医保窗口进行报销后再按流程分别送保险公司、卫计等部门进行报销。坚持推行“笑脸相迎、答复满意、4 友好相送”的工作原则,公开业务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做到工作不延误、文件不积压、群众不冷落,确保我县医保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报销 2260 人次,发生总医疗费用为 1603.98 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 1456.21 万元,共计报销:1471.95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 1063.57 万元(其中倾斜性支付 128.42 万元),大病医疗保险报销 82.22 万元,大病补充保险报销 262.37 万元,医疗救助63.79 万元。

县域内住院报销 1805 人次,发生总医疗费用为 940.76 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 896.20 万元,共计报销:818.24 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 791.62 万元(其中倾斜性支付 128.42 万元),大病医疗保险报销 13.60 万元,大病补充保险报销 13.02 万元。政策范围内自费 77.96 万元,自费占比 8.6%达到县域内政策范围内自费控费 10%的要求。

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切实缓解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

为切实缓解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垫付医疗费用的问题,按照国家、省统一安排,我州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可在联网结算医院直接结算,不需拿回县医保窗口报销。现全省开通省内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医院共计 674 家,其中成都市 370家,都江堰 109 家;开通跨省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医院共计 453 家,其中成都市 292 家,都江堰 101 家;门特联网结算医院共计 93 家,其中成都市有 16家,都江堰有 1 家。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备案后,可持社会保障卡在异地联网医院即时结算医疗费用,缓解了城乡居民异地就医资金垫付压力,让参保群众少跑路。

三、做实需求宣传,提 升群众满意度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报销相关政策、办理流程、办理注意事项来制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重点对:参保缴费、基本医疗报销、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报销、重特大疾病专项补助、重特大疾病专项补助、卫生扶贫基金报销进行了重点宣传,共计发放并张贴政策海报 203 张,覆盖全县各个行政村;并通过微信宣传和走访贫困户一对一宣传政策等形式,让群众深入的了解到各项医保扶贫惠民政策,切实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熟知率,形成全社会关注医保政策、支持医保事业的良好氛围。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规避风险。

再次明确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制度设置岗位的职责权限,进一步严格岗位的授权管理,进一步梳理各类各项业务流程,查找各类风险点,建立重大风险预警与应急机制,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一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医保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并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确保政策落实不偏差;二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

(三)强化医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1.为确保资金安全,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医保基金执行情况进行“三查”,即查银行对账单,看资金拨付方向是否正确;查发放花名册,看发放对象、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查账到户,看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到参保对象手中,确保账实相符,实现业务、财务软件一体化管理。

2.及时排查基金运行风险并建立问题台账,立行立改,对经办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寻求切实有效的执行政策依据,规避基金运行风险。

3.按月进行基金运行分析,对医保基金的流向及相关指标进行科学测评及预判并形成报告,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五、重点推进工作

(一)2020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征缴期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要确保数据准确性及及时性,杜绝出现漏保、错参的情况;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7

推进江西扶贫实践, 要突出战略思想引领作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是指导江西扶贫实践的必然之选。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并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 是我们做好“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要重点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阐述, 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大判断, 切实做到“扎扎实实, 坚持不懈, 久久为功”。要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坚持精准扶贫、注重实效的重要理念, 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坚持激发内生动力, 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的明确要求, 进一步发扬自强自立精神。要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指示, 进一步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

推进江西扶贫实践, 要突出战略目标主攻方向。建设全国扶贫攻坚样板区是适应江西脱贫攻坚新常态的必由之路。2016 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要搞精准扶贫, 就是要拿“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来对比, 哪方面愁、哪方面没有保障, 就要着力解决哪方面问题, 这就是我们精准扶贫的一把尺子。关键就是要建全机制, 完善体系, 实施好脱贫工程。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的考核机制, 精准脱贫退出机制以及投入分配整合管理机制;要逐步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社会帮扶体系等四大体系;要围绕精准扶贫, 实施好十大工程。

推进江西扶贫实践, 要突出重点工程示范意义。实施搬迁移民扶贫工程是推进江西扶贫开发全面发展的必要之举。异地搬迁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 是脱贫攻坚的形象工程, 必须精确瞄准、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逐一销号。要坚持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 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 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移民搬迁安置也决不能低水平复制农村, 一定要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的工作导向, 促进搬迁户创业就业, 全力推动易地搬迁与城镇建设互促互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移民搬迁工作也只有紧密结合美丽江西建设, 才能显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充分考虑现代文明生活、传统特色、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 努力实现新房、新村、新景和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

推进江西扶贫实践, 要突出强化资源整合效果。强化手段资源整合力度是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现实之需。当前, 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 必须进一步综合各项手段, 整合各种资源, 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必须将保障扶贫作为兜底措施。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要加强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政策衔接、信息衔接和考核衔接。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战略重点在片, 战术关键在村, 战果体现在户。必须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中推动协同发展,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 在集中连片开发中强化集约效应, 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 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 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性扶持。脱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第一民生工程”, 要坚持政府主导、行政力量有效推动,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也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 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

链接一: 从数据看江西省“十二五”扶贫开发成效

●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十二五”江西省贫困人口减少238 万人, 减少54%;贫困发生率由12.6% 降至5.7% 左右, 下降6.9 个百分点。2015 年全省减贫72 万人, 贫困人口下降到200 万。

●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15 年25 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80 元, 增长12%,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 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全省累计用于3400 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资金达到近30 亿元, 同时较好地整合了新农村建设、村组公路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和资金, 用于村庄整治建设之中, 五年完成了1.5 万个贫困村村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任务, 贫困村由3400个调减到2900个。五年来整合各级资金, 投入300 多亿元, 帮助34.6 万贫困群众搬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库区和农村重点污染区, 搬迁到城区、工业园区、乡镇和中心村。

●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扶助贫困户子女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达20 多万人。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资助面, 提高奖助标准, 基本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链接二:“十三五”江西省脱贫攻坚“1234·10”思路:

1 个总体目标: 确保到2018 年提前两年实现200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900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到2020 年, 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 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

处理好2 大关系:正确处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的关系。

建立健全3 大机制:脱贫攻坚考核机制;精准脱贫退出机制;投入分配整合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4 大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社会帮扶体系。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一、把脱贫攻坚与谋划“十三五”相结合

公主岭市把发展作为脱贫的根本,十三五期间,把GDP年增幅定为10%,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750亿,财政收入增幅要高于经济增速,到2020年全口径收入突破50亿,地方级突破40亿。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围绕脱贫攻坚谋划一批项目,截止到目前,公主岭市共拟建扶贫项目44个,其中33个正在实施。

二、把脱贫攻坚与新兴城镇化相结合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建成中等城市的目标。一是扩大主城区规模,吸引更多农民工进城落户,通过推动农民转移城镇化促进脱贫。二是有计划的撤并空心村、空心镇,鼓励贫困户进入农村新型社区,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脱贫。2016年公主岭市有8个村进入新型社区,受益人口15983人,其中贫困户501人。三是加强农村路、水、电、危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脱贫。目前,公主岭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20公里,其中贫困村建设91公里,已完成路基32公里,基层24公里,面层18公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2509万,落实2个贫困村1800人的安全供水问题和8个贫困村抗旱井及3047米东辽河护堤的建设工程;电力基础设施投资7659.6万元,实施了村村通动力电及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危房改造660户,补助资金768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截至6月末,通过玉米云商城上线企业619户,其中,公主岭本地企业上线73户,玉米产品数量5185个,销售额3513.5万元。

三、把脱贫攻坚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重点研究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和推动土地流转扶贫。

一是通过技能培训、联营帮扶等形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预计到2018年,公主岭市将实现特色产业脱贫3557人。在棚膜蔬菜产业上,依托区位优势,按照“一带两轴”的思路,加快建设环长蔬菜产业带。同时以102、105两条主要公路沿线为轴,建设蔬菜产业基地,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带动贫困户脱贫。今年,怀德镇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豆角、土豆的露地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公顷,尤其是土豆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公顷,比去年增加5倍;新建标准化棚膜园区2个,蔬菜大棚将增至2300栋。在食用菌产业上,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看,龙山乡的木耳栽培项目发展潜力巨大,预计今年可产木耳48吨,按每市斤25元计算,销售额可达24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人均增收8770元,年末可使67户171人脱贫。在养殖业上,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思路,重点建设生猪产业带、蛋鸡产业带、肉牛产业带和特色养殖业。鼓励贫困户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发展订单养殖,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提高收益。目前,桑树台镇的禾丰牧业养猪项目、大榆树镇的温氏牧业养猪项目成效尤为突出。预计今年可实现利润200万元,带动153户330人脱贫。在旅游业上,加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争取到2018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全结村、土门岭村和泉眼村三个贫困村320人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二是对经营不了承包地或经营承包效益低的贫困户,支持和鼓励把土地流转出去,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已完成,正在全市推广,该镇的土地流转项目可使平洋村77名贫困人口、香山村34名贫困人口和孟家村26名贫困人口受益。同时部分乡镇、街道的土地银行已与公主岭市农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农商行为其提供项目贷款,支持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把脱贫攻坚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

抓住吉林省中部转型创新核心区建设的契机,一方面加快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迅速壮大五个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全民创业就业工程,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今年公主岭市发展3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7个,总投资376亿,实现税收7.2亿,可开发37000个就业岗位,其中贫困人口就业约占0.5%。

五、把脱贫攻坚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今年选拔的村两委班子,培养成一批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中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辐射带动贫困村共同脱贫致富。同时,在全市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的村委派驻45名第一书记,确保把村级班子建成帮助群众脱贫的坚强战斗堡垒。

六、把脱贫攻坚与强化保障相结合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强化领导责任。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党政负责人要进行约谈。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部门帮扶、机关干部包户、村企共建帮扶制度,全面挂责帮扶。

二是完善扶贫制度,强化目标考核。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公主岭市先后制定下发了11项方案制度,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建立完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完成脱贫目标作为考核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增加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各项工作中的考核权重,严格奖惩。

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强化金融保障。今年公主岭市财政将筹措1000万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并协调金融机构推进土地收益贷款和经营权贷款,这两项目前为止共为贫困户发放贷款180万元。

上一篇:公司年度工作报告下一篇:药学求职信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