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精选14篇)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1

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朝阳小学 陶冶

有些同学总认为数学是门令人生畏的科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数学课较为枯燥,抽象难懂。每逢上数学课,有些同学就不禁皱起眉头,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该怎么样,越是心里无底就越没信心,领会理解始终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往往听课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就对学好数学丧失信心。于是有些同学把学不好数学归咎于自己脑瓜子不灵,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很多数学较弱的同学并不笨,只不过是听课效率太差而已,而改变这种情况并不困难,只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听课的准备工作

上课前把要用的书、笔记本、练习本以及所需文具准备好,课桌上尽可能不要出现其它书本,这是为了避免课堂上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告诫自己要上数学课了,要认真,不能马虎,同时要鼓励自己,我不畏惧数学,我喜欢迎接挑战。除此之外,鉴于数学课几乎每节之间都存在衔接的特点,还要复习一下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数学新知识作铺垫。预习一下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对疑难点或弄不懂的地方作些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

二、精力充沛、全神贯注投入听课

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一节数学课45分钟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要有相当克制力。上课时不要被周围的事物影响,注意力、思维要始终放在老师要求的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不东张西望,不讲与上课无关的话,不做与上课无关的动作。当然为了避免疲劳,动脑还要动手,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把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解题要求、例题分析、注意事项、公式法则、个人思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等简明扼要进行记录,列出本节课内容的提纲,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以强化巩固理解。

三、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勤学好问

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做到认真观察,即认真地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板书的解题格式,甚至是一举一动,因为有时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稍不留神你就可能错过一个让自己受到启发的机会。但只认真观察而不认真思考也是无效的`,人接受各种信息还必须处理,那就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用意何在;思考同学们的每一次回答是否严密无误;思考理解新知识的其它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细嚼慢咽真正的消化。当然勤学好问也是听课时提倡的,一旦碰到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提问出来,不能有什么顾忌,尽量把疑问当堂解决,这样不仅为课后巩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自己节省出学习时间。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2

一、预习是基础

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 而课堂上老师都要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同步, 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因此学生首先课后一定要抽出部分时间对下节课所学新课预习一遍, 这样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胸有成竹, 听课时才能抓住重点、难点; 其次教师还应教会他们作记号, 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此外, 坚持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勤记是良方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课堂上, 除了要专心听讲外, 还要不失时机地做好笔记. 因为记笔记有助于弥补听课的不足; 有助于掌握重点、难点, 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防止遗忘; 有利于进一步归纳整理积累材料. 但记笔记并非什么都记: 次要的、一看就懂的、书上有的不记.

那么, 数学课堂笔记记什么?

一记重、难点. 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 还要记下提纲, 有关例题.

二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 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 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疑点, 若经讲解仍有听不懂的便要记下来, 课下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或因老师讲课疏忽在课堂上造成的疑问, 记下来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 思路及方法, 这对于启迪思维, 开阔智力, 培养能力, 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三、阅读是手段

常言到: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老师都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 这时, 学生要逐节、逐段、逐句, 泛读或精读, 有针对性地弄清楚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关系, 内涵和外延, 可及时查阅有关资料, 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 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 获取更多信息, 又可使知识内化.

四、多练是关键

有道是: 曲不离口, 拳不离手.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要求老师精讲多练, 故每节课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在练习前, 学生首先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 再去做练习;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 要把那些模棱两可的题目做上标志, 要严格要求自己, 不能养成边做练习边查阅课本或翻阅答案的习惯. 做完练习后, 要认真核对答案, 把那些模糊的、错误的、不会的题目搞清问明, 记在错误记录本上, 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 最后老师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和练习的基本方法. 大多数学生在作业和练习时往往提笔就做, 不去认真地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 这就导致了作业和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 今天教的是乘法, 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乘法, 稍有变形或引申、综合便错误百出, 这不仅不利于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 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 因此, 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 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 做计算证明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 如: 计算题要求学生读题, 看清运算符号, 分析计算数据, 看有无简便方法. 再确定运算顺序, 动笔演算, 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 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但多练并非搞题海战术, 同一类型题可以少做, 不同类型的题可多做一点, 力求触类旁通.

五、方法是钥匙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 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 那么怎样听好课呢?

( 1) 在听课时必须专心,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 2) 抓住重点作上笔记, 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 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 并作上笔记, 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 以便复习巩固.

( 3) 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 多提问, 保证能听懂.

( 4)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再回答, 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

( 5)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 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 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 比如说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 针对这些不同的解法, 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 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 然后拿出题型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 再具体操作. 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 并可以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六、应用是目的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75-2

一、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态度

1.讲明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并不成熟,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靠硬性灌输,应在和谐的气氛中渗透,让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倾听很重要”的表象。在教学时我总是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听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用心,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是一个好学生。当然,要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使他们明白的,要靠我们教师耐心的引导,利用平时一切可利用的时机,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

2.以丰富多彩的评价激励学生倾听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三尺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往,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无论孩子们的发言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要专心地听,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对待学生发言,要首先看到他的闪光点,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激励为主批评为辅。更要让学生明确发言是参与,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他们逐渐养成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大家看,某位同学不仅听取了别人的发言,还融入了自己的想法,真棒呀!”“某位同学多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你有些什么补充?”“请你评价一下他的说法?”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了相互欣赏,学生说得好时教师给予表扬,同学为他贺彩。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学生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一定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如在教学“测量物体的体积”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想到了把物体放入水杯中,通过测量水上升的体积,就可以算出物体的体积了。但放入多少的水中,才能准确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做了3个小试验,分别为物体放入水中没有完全浸没的、物体放入水中水溢了出来的、物体放入水中刚好完全浸没的,通过这3个小试验,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个教学重点内容。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的倾听能力不断加强

1.明确倾听要求

1)专心的听,明确主旨。要求学生做到,不管是老师讲话还是别的学生发言,都要专心致志地听完。这里我常采用要求学生能复述别人的讲话,并能说出在这段话中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向我们提出了几个要求等。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从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开始,让孩子在听完题目后,说出题目给我们提出了几个要求。以此来训练学生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并能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用心的听,辨别是非。平时的数学课中,常有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初衷一般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给更多的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但是,我们在很多课堂上所见的小组讨论却是事与愿违:小组讨论不过是将“教师讲,学生听”翻版为“好学生讲,差生听”;或小组陷于“无政府”状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在滔滔不绝地讲,甚至还抢着提高嗓门力求盖过别人的声音,课堂上人声嘈杂,却不知所云。这时我会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每人都分别负责哪些内容,每当一个成员发言的时候,其他的组员要用心地听,并辨别别人的发言对不对,有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有哪些是需要再讨论的。这样首先让每个孩子无论好差,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也让学生体会到,用心听别人的发言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3)细心的听,记住要点。在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概念教学时,我常常会问学生,某个概念中哪几个是最关键的字;某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等等。久而久之,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细心地听,更要在听的过程中记住关键点,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4)耐心的听,重视细节。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题目老师还没有说完,许多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把手举起来了,原来很多学生只听了一半,认为这样的题目是做过的,下面一半的题目自己已经猜到了,但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一字之差,便差之千里。所以当学生听完题目后,我会问:“你们觉得在解决这题时,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这题容易和怎样的题目相混淆?”等。培养学生在听内容时,重视细节上的变化,进步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

2.加强专项训练

1)传话游戏。老师对一列的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往下传,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传对了,那么这一列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颗责任星。

2)接龙游戏。可以经常组织学生玩他们喜欢的口算接龙、成语接龙、歇后语接龙等这样的游戏,如口算接龙,以小组为单位,第一个学生报一题口算,后面的学生根据前面学生的答案说另一道口算题,这样依次下去,哪组能按要求顺利地完成就可以得到一颗责任星。

3)听算听写听画训练。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利用口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练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时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3.联系生活实际

日常生活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大课堂,教师要做有心人,利用能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任何机会,强化学生“听”的意识,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传口信。日常生活中,可以叫学生传口信,如给同学传,给老师传,给家长传等等。

听布置的家庭作业。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我都会尝试让学生用耳朵听,用脑子记。起先学生只习惯于听我布置的作业,逐渐的,其他的事情,他们也能依靠听而不是写来记了,“听”的能力明显提高。

布置“听”的作业,如听故事复述,听广播、听新闻转述等。在第二天的晨会课时可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听到了哪些内容,对于说的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因此学生特别喜欢,效果也不错。

对一些娱乐节目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也可以在晨会课或班会课上进行。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个根据答案进行提示,另一个猜出答案等。让学生在喜欢的游戏中认真的听,积极的思考,逐步提高倾听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一点思考

1.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应把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目标。从小抓起,把认真,耐心,有选择性地听取别人的发言的能力内化成每个学生内在的本领。如果这样每个班的后进生的数量会大为减少,到了高年级我们常发现,一些学习差的孩子差在哪里?是差在天分上吗?很少,大部分这样的学生,是差在听课的效率上,差在习惯上。

2.学校培养和家庭培养相结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如果父母不充分重视,不在第一时间内,给孩子一些专项的辅导和训练,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在认识到倾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后,应给老师和孩子的父母一些专业上的帮助,如理论上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等。

4.每个人在倾听时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年龄越大差异越大,我们不能用一种整齐划一的模式来规范学生,只要他们在认真地听,积极地思考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4

1、预习少不了

每次上课时间都要将要课本中要上课的内容预习一遍,这样才能知道大概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而且带着问题听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才是王道。

2、要听重点

其实想要学习更有效率就要知道老师上课讲的那些事重点,要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还要抓住老师讲的关键字和句子,这些都是课程中知识的浓缩。

3、记笔记

上课光听是不够的,还要记笔记才行,听课过几天可能会忘记,但是笔记却能一直陪着你。笔记内容也要跟随老师的脚步记,但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尤其要注意记。

4、记下不懂的问题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5

1、听课要分主次

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有重要的也有次要的,对于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更专注的去听讲,并不是次要的不重要,这些都要仔细听讲,但是对于一些对你学习无益的内容,你可以选择性的忽略。

2、听课以理解为主

听课最主要就是听了,淡然记笔记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为了记笔记就忽略了听,这样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我们比较跟着记就行了,如果跟不上,就等下课再记,如果你上课的内容听不仔细,忽略了一些知识,那么你课后要花很多时间来复习。

3、做课堂的主人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听课效率 篇6

一、思想要端正, 目的要明确

教师听课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每个学校都要求教师完成一定数量的听课任务。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 思想不端正, 目的不明确, 认为此举是在为难教师, 所以采取消极态度, 随随便便应付了事, 没有什么效果。更有甚者, 根本不去听课, 而是拿别人的教案来抄一些上去, 作为听课记录上交学校。还有些教师在外出听课时, 把去听课当成一次旅游, 不去听课而是去游山玩水等。这些都是听课目的不明确, 思想不端正造成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虚心、专心地听课,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有备而听, 效果会更好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凡做成一件事, 必然离不开事先的准备, 往往做事越认真, 准备越充分, 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因此, 在听课前要有所准备。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文, 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然后分析课文, 假设是自己上这节课, 该用何种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预测哪些知识, 学生不易掌握, 或者容易忽视。上课时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 自己该怎样解答。例如, 在听初一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前, 通过阅读了解本节重点是心脏的结构。于是可利用人的心脏模型与多媒体, 并设计一些问题:1.心脏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2.心脏有多少个腔, 分别是什么?3.心房壁和心室壁哪一个厚一些, 与它的什么功能有关?4.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分别与哪些大血管相连?另外, 反思一下以前自己上本节课时, 存在什么问题, 用纸写上。带着自己的设想和存在的问题去听课, 有目的性和比较性, 使自己认真听课, 并进行比较、分析, 听课效果会更好。

三、科学听课, 提高听课有效性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有一套有效的听课方法,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听。

第一, 听每节课的导入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设计可引人入胜, 可让人深思, 可紧扣主题, 可让学生紧紧追随教师思路。导入设计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讲故事、诗歌朗诵, 也可以是一个笑话或一个动作, 只要符合本节课主题就行。例如, 我听过的一节生物公开课《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的导入设计就很好, 教师让学生朗诵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个导入深深吸引了学生,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为了吸引学生而弄出一些花哨的东西, 甚至偏离该节课的主题, 那种哗众取宠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 听本节课的思维逻辑及知识框架。一节好课, 教师的思维必须很清晰, 每个知识点的连贯必须很自然, 一环扣一环, 通俗易懂。如果知识不连贯,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知教什么, 学生不知学什么。这种课肯定是失败的。所以在听课时要好好地关注上课教师的思维逻辑及知识框架, 从中学到本领。

第三, 看课堂互动的实施。课堂互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复杂过程。有益于师生之间双方的和谐进步和共同发展, 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 提高其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其亲身的体验和参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在这个方面做得较好, 常常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推动学生向深层次发展, 并且善于将自己的思维水平暂时退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 错其所错, 设计“陷阱”。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跳出“陷阱”。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就更为深刻。课堂常用的互动方法有: (1) 教师指点, 学生练习; (2) 学生思考, 教师点拨; (3)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4) 学生操作, 学生探究。当然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必须符合课堂实际情况, 科学使用。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 要认真学习, 善于借鉴,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第四, 听课后的反思。每上完一节公开课后, 教师都要有10分钟左右的课后反思。每一节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梳理, 并深刻反思, 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今后的教学更加完善。同时, 也反思在整个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剖析为何能成功。这些课后反思意义重大, 听课教师很有必要记下, 便于今后借鉴。例如, 某位教师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情况时, 编写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 减II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分离是减I。”这个口诀很好, 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我将其记下并用于以后的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认真思考, 科学反思

常言道:“反思三年成名师”, 每听完一节公开课, 都有必要进行反思, 从反思中获得经验, 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 从上课教师的“败笔”之处反思。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听课时要把这些记下来, 然后深刻反思一下, 为什么上课教师会出现这种现象, 并深入剖析, 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避免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进入同样的误区, 使自己的教学逐渐趋于完善。例如, 教师易读错的字:噬菌体、摄取、桦尺蠖、血液、腓骨等, 不专业的术语:一堆细胞、一个染色体等都应将其记下, 避免今后自己读错。

第二, 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反思。常听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纪律性很差, 上课不是乱说话就是打瞌睡。”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听课时可从中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很会调动学生, 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教学效果很好。调动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以幽默的语言、动作、精彩的故事、有趣的问题、神奇的探究来调动学生, 使其感兴趣。

第三, 从课堂的成功处反思。每节公开课都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优秀的公开课只是成功的地方多一些。别人成功的课堂,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深刻地剖析一下, 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并认真记录, 不断积累。例如, 妙用古诗词可以提高理解能力, 具体例子有引用“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来说明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引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来说明捕食关系;引用“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来说明生物繁殖;引用“儿童疾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来理解保护色等。这些都很好, 记下成功之举, 以供今后教学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

重视归纳性小结 提高听课效率 篇7

一、为何要重视归纳型小结

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记住所有题目,即使记住了所有题目,考试时也不可能遇到完全一样的题目,为什么没有学过的题目,考试时我们能解决问题呢?因为我们在日常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训练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就像阅读文章一样,我们解题的目的主要是理解题目蕴含的知识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所以,编写辅导资料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编写了相关的知识图表或者是方法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掌握每一部分所学内容,老师在上课时也会帮助同学们总结所学的知识或方法。

同学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考查同样的知识点时,有的同学解题能力强,有的同学解题能力弱,为什么学习了同样的学习内容,解题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呢?原因是各个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就不一样。所以,为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就要对所学知识或方法加强理解,强化认识。为了加深对所学知识或方法的认识,需要同学们在日常数学学习时多思考,多总结,以便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提高白己的概括能力,学习解题时弄清解题的方法。就像阅读文章时,要善于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久而久之,学习能力就强了。

数学学习的方式一般有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平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听讲、记忆、模仿、练习来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这就是接受式学习,像前面所说的老师帮我们概括好知识方法,我们去阅读理解就是这样的方式。而发现式学习就是我们主动思考,主动概括要学的知识和方法,或者是和同学老师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完善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显然,发现式学习充分发挥了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上,比接受式学习要更深刻,所以有的同学在学习时能主动思考,运用相关知识方法较熟练,解题能力较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总是等着老师帮你总结概括,而应该自己主动地思考,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这个题目考查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方法?我概括出来的知识与方法是否全面?老师或其他同学概括得比我高明在哪里?经常作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数学水平当然会得到提高.但是,如何通过课堂学习概括知识和方法呢?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做好阶段性的自主小结。

二、如何进行归纳型小结

1.知识类小结

师生共同解答例题后,同学们可以对奇函数的常用性质进行小结。小结时应该重视最本质的问题,这里是奇函数的定义,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定义域优先”;我们知道华罗庚关于数学的名言:“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因此小结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数与形”的结合;小结时我们还应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由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天然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单调性进行小结。下面是一种小结(注意括号内的部分是一些学习经验的粗略小结):

(1)奇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优先)

(2)奇函数满足f(x)+f(-x)=O;(定义中的重要式子的变形)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充分利用图形直观)

(4)在对称区间上奇函数的单调性相同;(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

(5)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为0;(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

(6)如果定义域内包括O,则f(0)=0.(特殊值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将偶函数常用性质进行小结,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综合考查比较多,很多同学每次遇到都会无从下手,即使做出来也需要较长时间,其原因往往就是对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不熟悉。如果我们对奇函数、偶函数常用性质进行小结,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相信在以后遇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综合问题时,我们会处理得顺畅些。

一般来说,图表直观明了,但总结得不好,可能太面面俱到,反而显得松散,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选择地采用小结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对我们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很多数学题目就是考查的定义和性质,但是有些同学新课时不重视数学知识点和性质的归纳小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思考。同学们应把握一轮复习的机会,学会将学过的知识点及时疏理、归纳,并能理解和记忆,这会让我们的数学学习变得容易些。

2.方法类小结

老师讲完这类问题后,同学们应该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进行小结。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常有三种方法:定义法、基底法、坐标法,另外还有射影法。但具体求解过程中,还须“与题俱进”,灵活求解,否则易陷入繁琐的运算,甚至死胡同。

数学学习中,大部分题目求解的方法具有一般性,是可以归纳小结的,这对我们解题很有帮助。如求函数值域常用的方法有:图象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等价换元法,判别式法,导数法等等;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有:等价换元法,配凑法,方程组法,待定系数法等;单调性求解与判断的常用方法:定义法,导数法,图象法等。

高二怎样提高数学 篇8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式。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因为对于数学而言,数形结合是分析问题非常好的方式,当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省下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在对例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一起分析、发言,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放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慌乱。所以教师可以在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出一个类似的题目或是有一点提高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题,并且可以结组进行讨论,那么可能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2数学兴趣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1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2数学教学常常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成了一些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法宝,特别是毕业班的师生,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层层压力,大搞题海战术,并且各科齐头并进,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苦不堪言。变“熟能生巧”为“熟能生厌”。

这时教师就不能贪图轻松,依赖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现成的证明解法和答案。而应该了解每个例题和习题训练的目的要求,了解难易程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外练习的安排更合理化,力争达到“教师游题海,学生驾轻舟”。 3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激活知识,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标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其自主探究去获取新知。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综合评价,补充完善。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知,亲身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

3数学思维训练

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再发现”是一种创新,是指对于思维的方法而言,它是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是认识意义的新颖独立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这里的发现也指教育意义上的广义的创造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再发现”。通过“再发现”式的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就有可能产生量到质的变化,达到真正意义的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启发创造诱因,即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

第二,信息储备,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补充与延伸等;第三,思维方式、方法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批判性等皮质,不断总结经验与体会等。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1)解决的活动应由学生独立地进行。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方向上;(2)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体现在问题具体解决的过程中;(3)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醒他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

教师要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加深。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之后的练习应进一步加深、拓展、发散。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学会了思考,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作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需要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善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总结,这些科学思维方法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中加以培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思想,全面考虑问题的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学模式之间互相转换思想等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将现实问题理论化,通过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实践操作,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联系生活,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把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进而能够从生活现象当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视角提炼生活中数学元素的能力。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四季风光更替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在季节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的内涵,随后再导入“循环小数”概念更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可创设购物中结账计算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

巧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高二数学成绩的方法 篇9

一、熟悉考试题型,合理安排做题时间。

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考试,在参任何一门考试之前,你都要弄清楚或明确几个问题:考试一共有多长时间,总分多少,选择、填空和其他主观题各占多少分。这样,你才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一定要避免在不值得的地方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

拿安徽省的数学高考题为例,安徽省数学高考满分为150分,时间是2小时,其中选择题是12道,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道,每题是4分,共16分,解答题一共74分。所以在了解这些内容后,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解题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题填空题最迟不宜超过40分钟,按照我们新东方培养的标准是让学生在30分钟之内高效的完成选择填空题。你必须留下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后面的大题,因为大题意味着你不仅要想,还要写。

二、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即使后面的几问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证前面的分数,因为最后两题题目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前面的题目实惠。

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我建议大胆放弃,不要觉得心疼,因为你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去想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选择填空题中,可能会收益更大。

这个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斟酌。

许多没有考试技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有的题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题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来会做的题由于匆忙或掉以轻心而失分,而后面的一些大题即使在卷子上写了很“多”,却发现只能得到1分2分。这样的同学就是在考试的方法上很失败,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三、快速准确,不择手段

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填空题跟解答题的本质区别是它们是不需要写出解答步骤的,其实命题人已经暗示了我们,选择填空题只要你把答案做出来,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允许的。许多不会考试的人常犯的错误和大忌,就是把每一道题都当作解答题按部就班的去解答,这样,即使你能把题目做对,但是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许多选择填空题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选项,就可以排除一些选项,完全可以降低难度甚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许多填空题往往有许多灵活的技巧,但由于这些技巧在解答题当中往往不适宜写在卷面中,所以经常被我们所忽视掉了。

比如,做选择填空题常用的巧妙方法有:排除法、数形结合、画图观察、代入验证等等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平常的题目讲解中要为学生灌输和渗透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高中数学的复习技巧

一.紧跟老师的节奏

基本上学校老师都已经安排好了学生的复习进程,包括第一轮总复习、第二轮总复习、冲刺复习等。每一个复习阶段都有其作用,比如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而最后冲刺阶段会进行一些押题。在复习时学生应该紧跟老师的节奏千万不能开小差,如果在基础复习时没有认真巩固之前的基础知识,那么之后复习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大脑一片空白,那复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不要只顾难题

数学复习时进行习题练习,许多学生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过于重视难题的练习而忽略基础题。要知道,在整个卷面分值来说基础题分值会占到70%,只顾复习难题而忽略基础题复习反而得不偿失。数学复习做习题练习时时应该将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先拿到这些基础分再考虑难题练习提高得分上限。

三.及时查漏补缺,弥补弱势项

数学试卷涉及的高中数学知识十分全面,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面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有不少学生都存在自己的弱势项,例如对函数拿手却对几何一窍不通。不少同学在数学复习时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型会选择直接跳过,去练习那些自己擅长的题型,这样一位的逃避只会让自己的缺陷一直存在,对于存在弱势项的同学应该及时查漏补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如果考试时刚好考到自己不会的那部分知识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解决数学学不好的方法

1、掌握数学基础技能

学习数学最主要的是要掌握数学的基础技能,其中就有运算能力、操作技能、统计技能,还有就是我们的数学思维,这点各位重要,这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保障。数学有很多弯弯绕绕的思路,所以我们的思维要多变,不能直来直去。

2、数学要归纳总结

学习数学离不开归纳总结,数学题型你这么做都是做不完的,要知道题海无涯,我们要做的是将数学考试各类题型都做上几遍,反思总结,总结出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以及解题技巧,总结出答题的套路,这样我们面对考试也就更有把握了,解题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很多了。

3、审题要擦亮眼睛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10

【关键词】注意力 听课高效 听课能力

正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要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这两点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法的探究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探讨。而在学生学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关于学生听课的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实质就是提高授课与听课的效率。尤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常听到不少同学哀叹:数学是门令人生畏的科目,他们认为数学课较为枯燥,抽象难懂。于是这些同学就把学不好数学归咎于自己脑瓜子不灵,自己不是學数学的料,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很多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并不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提高数学课堂的听课效果,才能使自己解题时能得心应手。

针对听课效果差的措施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那么怎样听好课呢?

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制定出了相应的操作措施,使学生的听课状态达到高效。主要的措施方法如下:

一、预习是基础

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而课堂上老师都要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同步,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因此学生首先课后一定要抽出部分时间对下节课所学新课预习一遍,这样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胸有成竹,听课时才能抓住重点、难点;其次教师还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此外,坚持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勤记是良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要不失时机地做好笔记。因为记笔记有助于弥补听课的不足;有助于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防止遗忘;有利于进一步归纳整理积累材料。但记笔记并非什么都记:次要的、一看就懂的、书上有的不记。

那么,数学课堂笔记记什么?

一记重、难点。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还要记下提纲,有关例题。

二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疑点,若经讲解仍有听不懂的便要记下来,课下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或因老师讲课疏忽在课堂上造成的疑问,记下来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智力,培养能力,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三、阅读是手段

常言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都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这时,学生要逐节、逐段、逐句,泛读或精读,有针对性地弄清楚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关系,内涵和外延,可及时查阅有关资料,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获取更多信息,又可使知识内化。

四、多练是关键

有道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素质教育下的课堂要求老师精讲多练,故每节课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前,学生首先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再去做练习;其次在练习过程中,要把那些摸棱两可的题目做上标志,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养成边做练习边查阅课本或翻阅答案的习惯。做完练习后,要认真核对答案,把那些模糊的、错误的、不会的题目搞清问明,记在错误记录本上,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最后老师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和练习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在作业和练习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和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今天教的是乘法,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乘法,稍有变形或引伸、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因此,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证明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如:计算题要求学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动笔演算,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但多练并非搞题海战术,同一类型题可以少做,不同类型的题可多做一点,力求触类旁通。

五、方法是钥匙

1、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点作上笔记,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3、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

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

5、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六、应用是目的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各种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目的性与主动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情景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实际。生活中没有了数学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朱德全、陈亮《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 数学教育学报,2003.8

[2]范良火等《华人如何学习数学》 江苏教育出本社 2005年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11

一、构建和谐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 学生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互动, 创设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互动的教学关系,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是当今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想让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性, 但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 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设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 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仍被束缚在教案框架内,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教学的管理者, 是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的权威, 弊端显而易见。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我不再让学生举手然后点名发言, 而是实行“无需举手, 自由发言”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 情不自禁的站起来发表意见, 学生间的层层交流与讨论, 激发了学习热情, 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让学生们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学习, 他们敢于表现, 敢于质疑, 敢于争论。学生的思维、情趣、个性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去得以实现,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把自己融入课堂, 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 关注学生的学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完善的服务, 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体。

二、开放实验教学, 让学生乐于学习

对于实验教学, 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但万不可固定操作, 固定思维, 只是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 而应以实验为催化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 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实验课前提出题目, 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查阅资料, 独立发现知识, 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但在设计实验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挥, 由学生单独或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再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评估, 使学生在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积极思维探索, 选出简便合理的设计方案, 然后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设想, 通过自主实践,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探索意识, 提高了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走进学生课堂, 做学生的朋友和偶像, 让学生“信我道”

高二数学怎样提高听课效率 篇12

1、总结归纳知识,查找漏洞

很多学生会觉得,只要我课堂上认真听讲了,课后以及考试遇到的题目肯定都会做了!其实不然,因为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只是停留在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如果没有课后大量复习训练,解题的时候未必能写对,数学需要保证一定的解题量,同时需要大家将重点的、没有把握的、有代表性的知识都记录下来。

2、做好规划,寻找好学习方法

数学学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好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要利用好寒假时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首先,要在寒假学习数学就要有周计划和日计划,其次要每天留有1-2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不能放松,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巩固。再者毕竟是寒假假期,在保证的同时,还要劳逸结合。

3、总结方法,练习不忘错题本

这就需要题型同学们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后的练习一定要随时记录下自己写错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很多同学看错题非常马虎,把错误的题看一遍,再看一遍答案就觉得自己会了,这样只会导致下次遇到该题型,对解题思路、过程也不太清晰了,所以首先看到错题,要看自己错误原因,马虎还是知识点不会,马虎可以不摘录,如果是知识不会,一定要摘录到错题本上。错题本还有一个好处是方便回顾,有些错题你可能错过之后下次遇到找不到以前写过的在哪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错题本来找。

提升数学成绩的五个方法

一、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来源

平时大家评论一个孩子“聪明”或者“不聪明”的依据是看这个孩子对某件事或很多事得反应以及有没有他自己的看法。如一个“聪明”的孩子,往往反应快、思路清楚,有自己的主见。那么我们认为“反应快、思路清楚、有主见”是聪明的前提。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反应快、思路清楚、有主见就是他们的必备条件。

那么解题也如此,必须反应快、思路清楚、有主见。同一道题,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由不同的看法最终汇聚成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是解题的必然。无论是推导、还是硬性套用、凭借经验做题,都是思路的一种。有的同学由开始思路不清渐渐转变为清楚,有的同学根本没有思路,这就形成了做题的上的差距。

如果能教会给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上,第一时间最短的思考路径,并且清晰无比,这样,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孩子”,在做题上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解题思路的来源就是对题的看法,也就是第一出发点在哪。

二、如何在短期内训练解题能力

数学解题思想其实只要掌握一种即可,即必要性思维。这是解答数学试题的万用法门,也是最直接、最快捷的答题思想。什么是必要性思维?必要性思维就是通过所求结论或者某一限定条件寻求前提的思想。几乎所有数学命题都可以用这一思想进行破解。这里我用视频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数学必要性思维是如何应用的。

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加强了对知识点灵活应用的考察。这就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大大加强。如何才能提升思维能力,很多考生便依靠题海战术,寄希望多做题来应对多变的考题,然而凭借题海战术的功底仍然难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以至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解题思路随意造成的,并非所谓“不够用功”等原因。由于思维能力的原因,考生在解答高考题时形成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二是虽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但做这做着就走不下去了。如何解决这两大障碍呢?本章将介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考生获得有益的启示。

三.寻找解题途径的基本方法——从求解(证)入手

遇到有一定难度的考题我们会发现出题者设置了种.种障碍。从已知出发,岔路众多,顺推下去越做越复杂,难得到答案,如果从问题入手,寻找要想获得所求,必须要做什么,找到“需知”后,将“需知”作为新的问题,直到与“已知“所能获得的“可知”相沟通,将问题解决。事实上,在不等式证明中采用的“分析法”就是这种思维的充分体现,我们将这种思维称为“逆向思维”——目标前提性思维。

四.完成解题过程的关键——数学式子变形

解答高考数学试题遇到的第二障碍就是数学式子变形。一道数学综合题,要想完成从已知到结论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数学式子变形,而这些变形仅靠大量的做题过程是无法真正完全掌握的,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解一道复杂的考题时,做不下去了,而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答案,才恍然大悟,解法这么简单,后悔莫及,埋怨自己怎么糊涂到没有把式子再这么变一下呢?

其实数学解题的每一步推理和运算,实质都是转换(变形).但是,转换(变形)的目的是更好更快的解题,所以变形的方向必定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创造条件向有利于解题的方向转化.还必须注意的是,一切转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答将出现错误。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寻找差异是变形依赖的原则,变形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总结。在后面的几章中我们列举的一些思维定势,就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在解答高考题中时刻都在进行数学变形由复杂到简单,这也就是转化,数学式子变形的思维方式:时刻关注所求与已知的差异。

五、夯实基础----回归课本

1、揭示规律----掌握解题方法

高考试题再难也逃不了课本揭示的思维方法及规律。我们说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梳理知识点。课本中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而很多考生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觉其内在思维的规律就去解题,而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题海没少泡,却总也不见成效,最终只能留在理解的肤浅,仅会机械的模仿,思维水平低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剖析,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2、融会贯通---构建网络

在课本函数这章里,有很多重要结论,许多学生由于理解不深入,只靠死记硬背,最后造成记忆不牢,考试时失分。在课本函数这章里,有很多重要结论,许多学生由于理解不深入,只靠死记硬背,最后造成记忆不牢,考试时失分。

3、加强理解----提升能力

复习要真正的回到 重视 基础的轨道 上来。没有基础谈不到不到能力。这里的基础不是指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只有深刻理解概念,才能抓住问题本质,构建知识网络。

4、思维模式化----解题步骤固定化

解答数学试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解题操作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要做到思维模式化。所谓模式化也就是解题步骤固定化,一般思维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审题

(2)明确解题目标.关注已知与所求的差距,进行数学式子变形(转化),在需知与可知间架桥(缺什么补什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篇13

提起教学效率,首先应该说说课堂的有效性,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 课堂教学效率其实就是课堂的有效性。而如何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是本人根据经验与实际总结的一些方法。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到了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注重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 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2、注重学科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以往的教学,语文课堂只是学语文,数学课堂只是学数学,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分界线,导致了学生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我注重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以往学科之间的分界线,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一上课便提问:“同学们,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已经学过古诗《题西林壁》,谁能背诵?”提问刚结束,学生顿时兴趣高涨,数学老师怎么要上语文课?(新鲜)于是一张张小手高举了起来,当学生背诵后,我抓住了重点词“横看”和“侧”,并让学生试着画出岭和峰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紧接着出示用六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画出观察到的不同形状,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所喜欢的,他们的全身心投入难道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吗?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巧妙设臵导入,以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数学课,通常都会遇到如何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样一个问题。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成功与否。因为,引人入胜的一段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俗话说地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因“地”制宜。但是作为教师首当其冲的是把握好一堂课的导入。巧妙的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整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设臵导入可以分为借助故事趣导新知、利用问题巧导新知和设臵悬念诱导新知。比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内容时,我先写出544这个数让学生计算一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它能被2整除。然后,让学生随便出一个多位数,我则迅速判断出它能不能被2整除。学生感到十分诧异,同时又有些怀疑。“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吧。”我借机导入了新课。可见,艺术的新课导入能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能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只要我们是教育的有心人,一定都能为学生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能源。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一重要学习方式的利用,使课堂变的更有活力,学生学的更有目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例如:在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复习课时,我并没有把本节课课题定为复习课,而是别出新裁定为《火腿肠上的数学问题》,在课前让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形小火腿,小刀。刚上课就让学生动手,看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有学生用小刀削皮,马上提出了包装一个小火腿,用塑料纸多少平方厘米?还有同学提出了如果使包装更为美观,先包一层保鲜膜后,再装入一个精致的长方体盒子中,这个 长方体盒子至少得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甚至有学生把火腿肠切成几段,提出表面积如何变化?还有学生把火腿肠切成最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吗?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展示在学生脑海中,根据这么多的问题,小组交流能解决吗?整节课,课学气氛十分活跃,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本节的重要知识要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提倡自主学习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主客体错位现象,即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要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过早的给学生解难引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要求学生拿出统一规格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刻度尺和剪刀,让学生思考看能不能利用已给的工具和已学过的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给同学讲解,最终老师给出总结。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方法 篇14

1、查缺补漏,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

由于第一轮复习的时间较长,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前面复习的高三数学知识可能又会忘记,而通过一模考试的考察,你会发现自己数学有一些地方复习的不是很到位,要及时查缺补漏。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之后,要仔细排查,看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对数学知识本身了解的不够透彻还是对细节不够重视,然后加以解决。

2、思想方法很重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三数学的精髓,也是历来高考数学考察的重点。首先,我们要充分的重视高三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尽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也要在备考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复习到一些重点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揭示其发生过程,适时渗透高三数学的思想方法。其次,我们在高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过分的追求特殊方法和技巧,也不要将力气花费在钻研偏题、怪题和过于繁琐、运算量太大的题目上。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基础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提高思维层次方面。

3、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近些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在加强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要突出能力立意,就是从问题入手,把握科学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高三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察倾向于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这要求我们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应该打破数学内部的学科界限,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

4、规范解题

高三数学的复习效果,最明显的变化是一种解题的能力提高。高三数学解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数学复习的成败。想要提高高三数学解题能力,要认真审题通过反复的读题,对问题的重新表述,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还可以解题方法多样化、格式书写规范化、重要结论工具化、解后反思制度化。

二.数学复习的建议

1、复习要突出模块思想,要抓住重点

复习课的容量不是看教师在一节课中讲了多少例题,而是看这节课上学生的有效思维量有多少。

在高三数学教学与复习中,教师一节课可以讲不少例题。在有些课的教学与复习中,教师告诉学生的往往是经过苦苦思索而得出的最佳思路途径,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学生听起来虽然津津有味,但就是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因为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的只是成功的思考,看不到失败、受困与挣脱困境的过程,学生只是学到了一道题的解答,只是一招一式,因此,在高三数学教学与复习中,教师将同一模块内容一块复习,即将高中数学分为函数模块、立体几何模块、现代数学模块复习,即可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方法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目前高考数学试题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这就启示中学数学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对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不可能靠简单地多做几套模拟试卷,在短时间内能提高的。因此,如何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值得深入研究。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是简单地背下一些公式、定理,而是要弄清其背景和来源,为什么要导出这样的公式和定理,由此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每年都有一些创新,试卷中出现的新的题型需要考生自己独立解决,由此启示我们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题,学生看题,必须让学生自己真正动手作题,积累解题的经验,培养解题的能力。

2、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事,教师决不要去包办代替

书要学生去念,题要学生去做,考试要学生去考,谁也无法代替。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要去包办代替。高三数学复习的时间是很紧的,但再紧也不能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切实做到宁可少讲两个题目也要将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教师讲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互动学习活动去体会、去总结,学习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常讲的“懂、会、悟”,就是说,通过教师讲达到使学生“懂”,再通过学生练达到“会”,而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总结、思索、磨练才能达到“悟”的境界。

3、复习课要讲落实

看复习课的任务是否完成,不仅是看课程是否讲完,更重要的是看在学生身上真正落实了多少。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常听到有些教师非常气愤地说:“与某试题相类似的题目我已讲过多遍,你们怎么还是不会?”其中除了学生的原因外,与我们的复习方法有什么关系,应该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三数学复习成败的关键在落实,教师在学生身上落实了多少,学生就考出多少。因此,各校、各班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定好位。要了解校情、班情,要吃透学生,要控制复习深度,要实事求是,要把基础的东西夯实,然后有针对性的拔高,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教师首要责任是将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切实落实到学生身上,切实管好基本分,并力争在这个基本分内不失分。其余的分数,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脱离学生实际大搞“深挖洞”,一味追求难度,追求纯技巧性。要注意的是因人施教才会见成效。

上一篇:王国维人间词话鉴赏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英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