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论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会计的论文(精选7篇)

财务会计的论文 篇1

通过这一学期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我对高级财务会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完了高级财务会计后,联想大二时学习的中级财务会计,会发现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高级会计的研究课程主要是特殊会计业务。这些特殊会计业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涉及多个会计主体行为会计业务,如合并财务报表,总分店经营等。二只有某些会计主体发生的特定业务,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外币业务、债务重组、租赁等。三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特定会计业务,如企业合并,破产清算等。四在《财务会计》中难以作为独立章节的、难度较大的会计业务,如所得税。中级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一般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讲述通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高级就是研究特殊会计业务。中级是研究比较基本的常见的会计业务。

再来看看二者的定义有何区别,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着重阐述企业一般会计事项,如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流动及长期负债、投资、固定资产、损益、所有者权益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是财务会计一般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着重研究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

下面分几个方向,具体谈谈二者之间的差别。

(一)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

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服务的空间。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但是,随着构成母子关系的企业集团的出现,会计主体显然实破了某一企业的概念。因为,母公司本身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这一会计主体下的每一子公司及其他分支机构也是一个会计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站在集团的角度,会计服务对象的空间范围显然是由母公司以及下属单位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会计不仅要以每一独立的企业为单位进行核算,编制会计报表,还要以整个企业集团为服务对象,以个别报表为基础上采用专门的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二)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

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因破产等原因而清算。但是,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会计不能在企业结束其全部业务活动后才进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陈报,因此,需要将持续经营的企业划分为相等的时间跨度,以此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这二个假设为解决会计核算中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问题提供了基础。

(三)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的核算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只限于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经济活动。

货币计量假设中隐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币值稳定。也就是说,如果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报表要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会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计量所使用的货币其本身的价值必须是稳定的,至少其价值波动必须限定在不足以使会计报表对经济业务产生歪曲的反映。

(四)传统确认与计量原则的突破

1、传统确认原则——权责发生制

2、传统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以上就是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区别。

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

姓名:申屠瑛明

专业:会计学

财务会计的论文 篇2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价值评价

(一)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从会计信息所呈现出的最直观的价值来看, 可靠性与真实性是决定会计信息价值的关键所在。如果一旦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 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无法挖掘会计信息当中蕴藏的内在价值, 很容易产生被误导与相关利益受损。因此, 对于会计信息而言需要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入手, 肯定会计信息价值。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体系当中的关键构成要素, 两者的融合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推动作用, 其可以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得到保证。究其原因, 主要是两者融合后会计信息的内涵增加, 与其中一项单独比较价值更高, 这其中不仅仅包含了货币信息, 还包括物理量信息, 对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得以全面提升[1]。

(二) 会计信息数量评价

会计目标在于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 最大限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降低决策的不科学性, 满足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会计信息数量变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 从信息总体数量上来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会计信息的整合与流通速度加快, 可以真正去面向外部会计信息需求者, 各类信息的融合与转化为会计信息数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 从信息种类与数量上来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可让信息类型更加完善。两个会计体系之间的相互弥补, 使会计信息种类与数量得到丰富, 可提供非货币性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内容, 确保使用信息更加全面与完整。

(三) 会计信息成本评价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实际上是一种会计信息之间的相互融合, 其结果必然使信息共享性增强。这一过程能够减少会计信息处理环境中重复的工作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会计信息的成本。并且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之上, 信息透明度更高, 使用效果更好。

二、会计价值评价视角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关键

(一) 融合体系构建

会计价值评价视角下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其展现出的价值已经在上文中有所提及。作为会计信息产生的主体而言, 想要挖掘会计信息存在的内部价值, 则需要高度关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发展, 这种表现出来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能否成功融合。市场条件下管理学科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 管理会计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拓展, 展现出一些新的职能。这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针对方向发生改变, 如何将两者融合则需要融合主体构建一个融合体系, 为两者融合提供途径[2]。

(二) 融合具体举措

会计价值评价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举措,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 变动成本法并将其融入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当中, 以成本分析为前提条件, 保证成本之间的转化与相互流通状态, 减少过程中测量与计算模型的贡献利润损失;其二, 建立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与新的经济计量模型, 传统的财务会计基础模式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 为均衡现金流量权需要补充新的确认基础;其三, 应用评估口径的评价。对于财务会计而言不仅要确认与计量债务资本成本, 还需要确认与计量权益资本成本, 理清投资回报率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资未实现部分;第四, 全面融合信息技术手段, 在会计工作当中肯定信息技术的价值, 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为两者融合提供便捷途径与技术支持。

(三) 融合数据共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首先, 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而言应该建立会计信息目录, 对分类信息进行重新安排, 形成目录编码, 并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目录中包含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上满足信息处理要求;其次, 建立数据库与信息目录数据管理系统, 应用ERP系统更好的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接, 为会计凭证的重新设计与会计账簿的处理提供保障;最后, 让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形成对接, 方便对生产与企业会计信息的操作, 有助于更好、更快、更及时的了解业务部门, 为财务运行位置与运行效果提供保障, 为信息共享的动态处理提供前提条件[3]。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融合作用显著。基于会计价值评价视角, 促进两者的融合, 真正挖掘两者融合的内在价值, 将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摘要:在整个会计体系当中存在多个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则是众多分支当中的两个关键构成。为探究两者的融合途径, 笔者基于会计评价的视角进行探索实践, 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价值, 并明确两者融合的关键点, 最终为展现出会计价值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视角,会计价值评价

参考文献

[1]庞金玲.会计价值评价: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中外企业家, 2014, 01:151-152.

[2]马驰.从会计价值评论角度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J].商场现代化, 2015, 17:214-215.

财务会计的论文 篇3

摘要:我们正步入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主要靠人的智慧和知识,创新精神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根据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又限制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本文就新时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改善建议,希望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关键词:财务会计 局限性 1 新时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1 及时性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会计信息使用者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映,这就需要会计信息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不影响使用者决策的前提下提供给使用者。但目前财务会计以下方面的局限性限制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提供。 1.1.1 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定期报告方式。目前财务报告是定期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尤其是年度、季度报告已经成为会计报告披露的传统。这种披露方式实效性差,信息提供滞后,与使用者的及时信息需求差距很大。 1.1.2 历史成本计量。目前财务会计历史成本计量占主导地位,受后续计量局限性的影响,历史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点的信息,价格变化的影响只能等到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实现或清偿时才得到反映,严重滞后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性不大。 1.2 完整性问题 目前会计界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要求颇有争议,有的观点认为财务会计应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就应该提供什么信息;笔者认为鉴于财务会计的本质与基本职能,一味追求所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提供会使财务会计走向力不从心的境地,所以我们只能在财务会计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出合理需求。不过随着环境的改变,财务会计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也面临着挑战。 1.2.1 确认标准的严格限制。根据FASB的观点,所有要素的所属项目(包括所属账户)在满足“效益大于成本”和符合“重要性”的前提下,还要符合可定义、可计量、相关性和可靠性四个确认标准。正是这样严格得近乎苛刻的标准在新经济环境中挡住了大量对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进入财务报表,比如人力资本、自创商誉、承担的社会责任、新的衍生工具信息等等。 1.2.2 货币计量假设的约束。货币计量假设把会计信息限定在可按货币计量或带有财务性质的信息方面,这就不能记录和传递其他的非货币信息。这种单纯屈从于会计货币计量假设而放弃经济实质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会计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1.2.3 以有形资产为核心的传统计量模式。传统的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核心是有形资产,受传统会计固有模式的限制,自创商誉、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得不到合理的确认与计量。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这些资产已经开始逐步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来源。 1.3 可比性问题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但财务会计的以下局限性严重妨碍了该目标的实现。 1.3.1 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财务会计建立在货币计量假设之上,并假设币值是稳定的,或者假设其变化是不重要的。但目前币值变动比较活跃,货币计量的结果明显同经济现实发生矛盾,而且我国还没有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妨碍了信息的前后期比较。 1.3.2 会计政策可选择性。我国允许企业从可以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用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会产生明显不同的经济后果,这给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横向比较制造了障碍。 1.4 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所要反映或理应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1.4.1 估价技术的广泛运用。估计和假设是会计所固有的,绝对精确的数据是我们不能奢望得到的,但大量估计的存在会使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真。 1.4.2 数据加工处理程序。在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下,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最后生成综合性的报表。加工综合信息的过程会导致信息的丢失与扭曲,减少了数据信息的透明度,为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进行盈利管理提供了空间。 1.4.3 谨慎性原则的过度运用。适当的谨慎态度是我们提倡的,它可以降低过于乐观的态度所可能导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但不是鼓励企业运用比实际情况更多的悲观估计。实际上,有时我国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方面有些过度了,比如我国对于升值的资产甚至严重升值的资产出于谨慎考虑没有进行价值调整,而且对于因使用公允价值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也不允许在价值恢复后进行转回,这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带来了障碍。 1.5 可理解性问题 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指财务报表要便于理解,并假定使用者对商业和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知识有恰当的了解,并且愿意花费适当的精力去研究信息。但财务会计报告的以下特点影响着使用者对财务会计相关信息的充分理解。 1.5.1 信息专业化程度高。财务报告用的是会计语言,专业术语比较多。加上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懂得并善于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决策者较少,上述假设高估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 1.5.2 通用报告模式。现行通用的报告模式,建立在广大信息使用者均可理解的假设之上,然而,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对会计知识的掌握有差异,对通用报告的理解也会不同。 2 新时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2.1 加强财务会计基础研究,逐步放宽确认标准,准许影响使用者决策的核心会计信息进入报表;适当扩大财务会计相关的信息披露力度,传达企业人力资本、自创商誉、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关键相关信息,但对信息的披露要加强规范,防止信息过载与信息污染;明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实际操作规定,尽量减少企业的主观选择空间。 2.2 简化会计处理操作程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及时性。其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使用者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散的电子数据,我们不妨尝试着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明细数据,将数据综合处理的任务交给使用者,以便他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2.3 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改变目前财务报表主要局限于文字与表格的方式,尝试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灵活地表达信息内涵;通过各种公开途径加大会计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甄别能力;大力发展财务会计咨询机构,用其专业优势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信息使用者会计知识不足,对财务报表理解有限的难题。 2.4 构建满足多元化需要的会计信息报告体系,实现个性化信息披露。在编制通用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另外再编制专用财务报告或差别财务报告以满足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要求。我国也可以借鉴微软公司为不同专业水平的用户提供不同版本的视窗操作系统的做法,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层次披露,为不同专业层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财务报表,使之提供完好的服务。

财务会计的职责 篇4

1. 负责所有会计凭证及付款单据的审核工作;

2. 负责财务报表、内部统计报表、管理报表、厂家报表等的审核工作;

3.负责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安排各项税费的申报事宜;

4. 每月核查往来明细并安排相应跟踪工作(发票追踪、代收代付款项平帐、个人借款等);

5.每月安排索赔发票及跟踪索赔款项回收工作;

6.负责跟踪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

7.其他公司要求的工作。

任职资格:

1、财务管理相关专业,3年以上财务管理经验;,

2、熟悉全盘账务处理;

3、熟悉各项税务法规,合理进行税务筹划;

4、记账要求字迹清晰、准确、及时,账目日清月结,报表编制准确、及时;;

认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篇5

作者:刘霄仑

中国会计报 05期

对于会计的基本职能而言,从不同的视角看会有不同的观点。在过去几十年里,围绕会计基本职能的代表性观点,包括核算工具论、管理职能论、信息系统论等。在这些不同的视角下,对于管理会计的定位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还要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源头来加以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经济学起源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是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背景下,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确定受托人或代理人的受托责任履约情况提供公认的鉴证标准。委托人或外部投资者根据履约完成情况来决定是否收回投资或扩大投资。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更关注外部投资人及潜在投资人的利益需求。而管理会计则是基于管理经济学发展而来,目的是为企业经营者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相关决策支持,它注重效益、效率和效果,希望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虽然两者都强调真实、相关、及时和决策有用性,财务会计更侧重于公认标准,主要为外部投资者的资本决策提供可比较的信息支持;管理会计则更具灵活性,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者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定制化的决策支持。

第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涵盖范围和计量对象不同。财务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假设,主要反映和报告可以货币形式计量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的计量对象则主要包括与价格(货币)、时间、质量、速度、态度这五种不同计量标准相关的信息,并在对这些不同维度信息计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报告、评价和控制跟进,在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帮助改进相关工作。

第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参与人员不同。一般而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是以财务人员为主体,按照“交易或事项原始信息”―“商业信息”―“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的逻辑脉络,组织单位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并对外呈报。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之外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即使不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话,也不会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性。管理会计的主体则是单位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由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是一个精密配合的过程,任何一个部门或人员对于企业目标、部门和个人目标、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单位的整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牵头部门,而变成了主要参与部门之一,财务人员必须要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知识,企业的运营管理部门和人员也必须要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彼此密切配合。

第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注重点不同。财务会计主要关注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考虑更多的是资产有没有被高估、负债有没有被低估、股东权益、销售收入、净利润实不实、纳税及合规义务是不是被履行了,至于资源在企业是不是达到了最佳配置状态,并非其关注重点。而管理会计则更多地关注资源在企业内部是不是被合理配置了,还有没有更好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在各种约束条件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回报。

另外,管理会计既然也被认为是“会计”,它必然也具备会计的基本属性,即计量、分析、报告和控制职能。这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性。

综上,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源头不同、主体不同、涵盖范围与对象不同、关注重点不同,虽然两者具备会计的共性特点,但整体来说,管理会计更像是管理与会计的交叉领域,而且更偏管理而非会计,就像智能手机是电脑和手机的交叉产物,但更偏电脑一样。

财务会计的论文 篇6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的年代来看, 会计的产生时间较财务管理更早一些, 从会计的复式记账至今, 会计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史了。财务管理的发展是和经济学、金融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而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现代的企业制度的影响。

1.1.2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在现在的教学工作中,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主要是在资金时间价值、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分析, 存货控制等方面。在管理会计的教学中, 我们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和方法的讲解, 而在财务管理中, 我们主要的侧重点是在对于决策时对于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例如:关于货币的时间价值这项教学内容, 在管理会计的课堂上, 可能主要教学生们如何应对在各种情况的算法, 而在财务管理的课堂上, 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具体运用它。

1.1.3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差异。

在会计学科中,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交叉是非常严重的, 成本会计的主要要教授给学生的是关于各种成本的具体核算方法, 以于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则是在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中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成本会计只教算法, 管理会计还教成本管理的现况。我们应该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容做到分离出来。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这两个会计学科是以成本会计的内容为基础的, 在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 我们会用到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课上学到的标准和原则, 并且根据具体的标准和原则进行适当的协调。例如: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 我们会使用到很多的核算方法, 像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具体的算法, 财务会计会根据核算方法算出的数据进行损益表的编制, 它根据不同核算方法所算出的数据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结果。在管理会计中, 对于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方法, 它们是管理会计内部报表的基础。当我们运用管理会计计算成本的数据时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数据分开计算, 因为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 同一个数据库的数据可能会得到很多种成本的数据。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是会计这门学科中的, 而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在本质和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这门学科, 作为会计的两个大的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别负责对外、对内发布会计信息, 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而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 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 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

近年来, 关于会计信息的造假案层出不穷, 这主要是因为会计披露信息的局限性造成的, 因此, 很多人对企业对外报出的会计信息失去的信心。所以, 我们需要对财务报告对外报出的信息进行改进, 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关于计量属性方面, 我们不能使它远离会计的职能, 在对初始成本的确认上, 我们应该选取最能表达的计量属性。在报告的内容上, 我们不应只是局限于货币这一个固定的值上, 我们还可以对公司的人力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对外的报告。

2 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在现代的企业经营过程中,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 股东也正是因为它才会在企业中进行投资, 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一致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也是创造价值, 并根据价值的增长规律对价值进行计量、评价和报告, 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 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 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能, 优秀的财务总监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都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 财务总监的基本职责是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要求,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的决策和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报告和预算系统。这个财务报告应该汇集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各门课程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 即用通用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报告, 也能根据管理要求对各业务板块、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进行过程监控和风险预警, 建立一套统一的业绩衡量标准。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并且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 企业自负盈亏, 而不在是依赖国家的支持进行发展, 这样的经济模式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在这种模式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符合自己企业正确的发展计划。在企业中, 财务部门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会计按照各自的职能不同, 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多类进行不同工作的会计种类。虽然在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很重要, 但是同样我们也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取更多的价值, 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企业中, 我们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核算, 也只是为了更好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 为了企业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而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把这四门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它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服务。

摘要:会计按照各自的职能不同, 可以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多类进行不同工作的会计种类。虽然在企业中会计的工作很重要, 但是同样我们也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主要是一项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管理的经济工作。在本文中, 主要是想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这四门学科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说明, 以使学习的人可以显而易见地明白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会计,财务管理,联系,区别

参考文献

[1]黄乐光.成本会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维宾.中级财务会计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对比分析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课程的特色。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之一,是现代会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具有极高的实践性。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1、管理会计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实现组织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以组织经营活动及价值表现作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加工与再利用,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职能的会计分支。

2、财务会计指的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单位,对组织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运用专门的方式进行确认与计量,同时以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主要形式定期向组织的不同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组织会计信息的外部会计。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

为了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如下论述: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中的两大基本内容,在职能目标和资料来源上是相同的。两者都源于同一个母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核算程序与方法,把一定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结果通过登记账簿等方式形成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应用于外部,也可以应用于内部。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管理会计信息,从而为改善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同时为会计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主要体现在通过提供信息为企业等组织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从而有效的改善经营管理,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从服务对象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服务的是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管理要求,针对的是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遇见的特定情况,搜集数据给组织的管理者提供内部管理與控制的信息,改善企业等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因而管理会计又可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则是通过定期的编制财务报表来集中概括的对企业等组织的资产估价、资本结构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说明,从而向企业等组织的外部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必要的资料,因而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从工作重点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所研究的对象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会计有效的为组织的管理提供制定经营管理方案的信息依据。财务会计则反映的是企业等组织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其工作重点是对企业等组织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历史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在经营管理活动发生后,记入会计记录中。

从工作主体的层面来看,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是多层次的,不但可以将企业等组织作为主体,还可以把企业等组织的内部的局部或者个别部门作为工作主体,甚至可以将某一个工作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主体,对这些主体的日常经济活动等等进行控制、评价以及考核。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层次,该层次把企业等组织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对这个唯一的主体进行资产评估以及财务状况等等进行集中反映与概括说明,并不涉及局部的具体问题。

除此以外,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还在约束机制、会计方法、会计程序、观念取向、精确程度、时间跨度以及信息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应用

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总体会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在内容通常会受到财务会计需要的驱动,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决定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应不断的优化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沟通和协调来满足企业等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需要,满足不同企业等组织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在财务会计日常核算中,通过使用变动成本法来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便捷衔接,通过确立和完善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与计量模式,来减少管理会计的工作量,便于管理工作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沟通。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隶属于会计的不同领域,但这两者所具有的特定关系决定了他们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协调沟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四、结语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具体的应用中应关注两者区别的同时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完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都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促进组织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景霄.对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

[2]张彤.高职院校会计案例教学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3]李氟.浅议三维式会计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会计,2009(09).

[4]齐丹丹.浅谈会计案例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下一篇:唐诗王之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