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共5篇)
作者:王永东 王少华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 日期:2012年9月30日
早在二战以后,新西兰和欧美等国就出台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制度,日本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国家赔偿委员会,并颁布了《犯罪被害者等给付金支付法》。而这项制度的宗旨就是不管采用政府拨款还是慈善募捐等何种形式,都要设立一种公共基金,对暴力犯罪的人身被害者进行救济。即由国家代那些确实拿不出钱的刑事被告人给被害人以应得的补偿,既让被害人切切实实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制定一个单独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二是制定一个刑事被害人保护法或救助法。在后一种立法模式当中,除了要规定被害人国家补偿这方面的制度内容以外,还要规定被害赔偿、被害救助等内容,这种立法模式,相对于前者来讲是一个大立法。通过调研得知前一种模式更加适宜,但同时也要考虑后一种模式。因为,如果只考虑到被害人的国家补偿,而对其他与被害人保护相关的制度没有设计或者没有通盘考虑,那么保护和救济被害人的初衷就很难达到。所以,只有以成文法形式规定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济制度,才能真正达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法定权利与合法权益的目的。无论采取何种立法形式,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则是如何完善这一救助制度的相关环节。
一、基本原则
考虑我国的国情,依据司法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补偿实践,我们认为,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加害人赔偿前置原则。所谓加害人赔偿前置原则,是指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因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在没有通过法律救济途径(一般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途径)要求加害人赔偿,并就加害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得到赔偿前,无权申请国家补偿。也就是,如果加害人有责任有能力赔偿,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无权再要求国家补偿。因为,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直接的侵权主体是加害人,是加害人直接的犯罪行为所致,按照“行为责任理论”理应由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而国家补偿虽体现了一种国家责任,但更多的则是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国家并不是直接的侵权责任主体。因此,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申请国家补偿前必须先行要求加害人实际承担加害赔偿责任,否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放弃对加害人要求赔偿的权利或者在对加害人的财产没有实际强制执行仍不能得到赔偿前,无权申请国家补偿。
2、国家适当补偿原则。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国家承担的只是一种国家救助补偿责任,体现的是对弱者的救助理念,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责任。因此,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金额应坚持适当补偿原则,并且国家救助金额和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实际从加害人处获得赔偿金额之和,一般以达到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为准。司法救助具有补偿性和抚慰性,它不同于国家赔偿;救助不是阳光普照式的福利,只有在符合救助条件确有必要时才能进行;对被害人的救助也不是全额补偿,仅仅是部分救助;救助金的确定要区别不同情况,综合考虑被害人的受伤害程度、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各种因素,以彰显救助制度公平合理之本色。
3、司法救助从属性原则。被害人从其他法律途径获得赔偿的应先予扣除,禁止重复赔偿。关于应扣除的“其他法律途径获得的赔偿”有着不同理解。台湾《犯罪被害人保护法》第11条规定,“依本法请求补偿之人,已受有社会保险、损害赔偿给付或因犯罪行为被害依其它法律规定得受之金钱给付,应自犯罪被害补偿金中减除之”。德国暴力犯罪赔偿法规定首先要从赔偿金中支付医疗保险公司为被害人治病或进行治疗所预付的医疗费用,有人不无幽默地称该法为“医疗保险公司赔偿法”;瑞典刑事损害补偿法也规定应扣除保险金。
4、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原则。司法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收入一般都是为了大型的国家公共利益建设和国家安全防护设施的需要,如果一切都要国家财政开支,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且犯罪是一种社会风险,每一个社会成员应风险共担,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理念。因此,被害人补偿制度应坚持国家补偿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成立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基金会等组织,收集社会捐赠,予以救助。
5、效率原则。需要国家补偿的被害人通常处于经济上的窘境,迫切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帮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害人再度受害,国家补偿应该在被害人提出申请后及时、迅速进行,不得无故拖延;补偿程序的设计和运作要科学、高效、方便、快捷,能够切实保障被害人补偿权的顺利实现。
二、救助的对象及范围
绝大多数国家的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救助对象主要是暴力犯罪的被害人,但从我国实际来看,非暴力犯罪被害人得不到充足赔偿的现象大量存在,只限暴力犯罪被害人不利于国家救助制度的有效开展,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被害人救助的对象也应当包括两种:一是因遭受犯罪侵害生活极端困难的被害人或者因遭受犯罪侵害而导致严重人身损害的被害人和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不包括单位;二是因帮助执法官员而受到伤害的人,即在企图阻止犯罪发生或者企图抓捕嫌疑犯的过程中受伤或死亡的人。其他人一律不予救助。近亲属只限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以及被害人生前的法定扶养对象。受到救助的近亲属可以排列顺序:第一顺序为被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和被害人生前的扶养对象;第二顺序为被害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有前一顺序补偿对象的,后一顺序的不能补偿,但确有特殊情况的例外。同一顺序的救助对象为数人时按比例分配,但不得代位受偿。至于犯罪的类型则无需细分,无论故意与否,只要犯罪行为侵犯被害人生命健康权并导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或者是被害人生活陷入困境即可。行为人被决定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或终止刑事诉讼,不影响被害人等的受偿权。同时救助对象一般应排除以下情形:(1)被害人诱发犯罪的;(2)被害人的死亡或重伤应归责于本人的;(3)具有补偿资格的近亲属是伤害被害人的行为人或对被害人曾经实施过犯罪行为的;(4)被害人死亡前,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故意使申请救助金的先顺序或同顺序的遗属死亡的;(5)被害人死亡后,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故意使申请救助金的先顺序或同顺序的遗属死亡的;(6)具有救助资格的近亲属因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正在服刑或者正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包括囚犯、假释者、缓刑者、共犯、有组织犯罪的成员等。
在救助范围上应坚持有限范围补偿原则。首先应坚持犯罪类型有限化,也就是不是所有的受到犯罪侵害而得不到加害人赔偿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的被害人都应得到国家救助,救助的犯罪类型应坚持人身受到伤害造成死亡或重伤致残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原则。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自身和其近亲属的生活困境,并且其近亲属本来也没有劳动能力,也不能通过其近亲属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生活困境的,这时国家应伸出救助之手进行补偿。如果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虽然没有得到加害人的赔偿,但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其生活困境的,国家完全可以不进行补偿,或者只帮助其走出一时的生活困境即可。其次应坚持过错责任化,也就是国家补偿也要考虑被害人的过错,被害人在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过程中无过错的优先赔偿,有过错的降低赔偿数额,有严重过错的,可以不予救助。对因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符合国家补偿标准的应优先救助。再次应坚持有限对象受救助,也就是实际应当得到补偿的当事人的范围应有所限制,一般应是被害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和有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人,范围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范围大致相同,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救助项目上应限于:(1)被害人的医疗费用。(2)对被害人扶养对象的救助,可以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生活标准,再乘以若干倍数,实行分期发放;该扶养对象还有其他法定扶养义务人的,应当扣减其他扶养义务人应当承担的部分;该扶养对象获得了其他社会援助或者补偿后又取得赔偿的,应相应减少补偿金额。(3)基于特殊需要而救助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特殊救助金(比如死亡补助金、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一般不考虑生活或医疗的实际开支,实行一次性定额补偿,具体金额可以以上一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额乘以法定倍数计发。(4)死亡被害人的丧葬费,可以参照目前民事赔偿的数额确定,但不能太高,以不超过3000元为宜。
三、救助金额的确定
1、资金来源和管理
设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项补偿基金,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联合国《基本原则宣言》第13条提出:“应鼓励设立、加强和扩大向受害者提供补偿的国家基金的做法。在适当情况下,还应为此目的设立其他基金,包括受害者本国无法为受害者所遭伤害提供补偿的情况。”我国也应该设立被害人专项救助基金,基金的来源渠道可以多样化,除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外,还可以考虑如下来源:(1)对罪犯适用附加刑中的罚金;(2)监狱服刑者的劳动收入的一部分;(3)犯罪人的犯罪所得或其财产依法没收后的变卖所得;(4)考虑将管制和拘役“以罚代刑”;(5)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的一部分;(6)国家代位求偿所得;(7)社会捐赠等。
为防止资金被挪用,保证专款专用,应由基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且在基金的管理上实行基金管理部门与救助决定机构相分离的原则,基金采取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帐务公开的管理办法并接受救助决定机构的监督。基于救助基金的补偿安抚功能,可以考虑由民政部门作为基金的专门管理机关,但救助基金应该与其它类型的救助金相分离。救助金的决定由人民法院承担,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内部设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委员会,并吸收社会上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学研究者等)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参与。
2、救助金额确定标准
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是对被害人的补偿,是国家对被害人的一种救助或援助,具有国家福利的性质,而不是赔偿刑事被害人的一切损失。因此,在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时应对救助金额的总额根据我国财政情况进行适当的限定。同时,在救助金额时,既要考虑被害性质、程度,也要考虑刑事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的过错与责任。
四、救助管辖
各国一般以犯罪发生地的救助机构管辖为原则,因为这样有利于补偿机构审查核实有关案件事实。我国的补偿管辖也应以受理刑事案件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救助委员会管辖为原则,补偿任务较重的中级人民法院可以设立若干分支机构或委托有关机关协助核查救助证据;我国公民在外国受到侵害需要在我国提出补偿申请的,应该向被害人原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的救助机构提出,但犯罪发生地所属国已经予以救助的除外。
我国各级救助机构管辖案件的划分应以救助金的数额为标准,救助金不超过5万元的由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管辖,其中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补偿数额不超过3000元的可以由补偿委员会中的一人单独做出决定,超过3000元的由委员会成员3至5人做出,需要听证的则由救助委员会全体成员决定;5万元以上不超过10万元的救助决定由中级人民法院核实证据后报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决定;救助数额超过10万元的应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国家救助委员会决定。另外,对于社会影响很大、涉及救助人员很多、救助数额很高的特大型案件(比如石家庄棉纺厂爆炸案)的救助可以由国家救助委员会直接管辖。
五、救助程序
救助程序是指被害人取得犯罪损害补偿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救助机关作出补偿决定应该遵循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为避免刑事被害人在申请补偿过程中再度被害,必须建立方便、快捷的救助程序,使符合条件的刑事被害人能够及时、迅速地得到公平合理的救助。救助程序一般包括启动、调查、听证和裁决、执行、救济等几个阶段。
1、救助的启动
救助的启动以适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机关提交救助申请表为标志,救助的启动应包含以下内容:
(1)救助权的告知。为了保障被害人及其家属救助权的实现,法律应当规定公安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即负责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应当及时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有申请司法救助的权利,负有告知义务的机关没有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的,被害人的申请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另外,对被害人进行援助的服务机构也应当负有一定的告知义务。告知的内容应当包括救助的条件、申请期限、申请应当提供的材料、申请提交的机构、补偿的救济等。在告知时,告知义务机关应该重点告知申请应该符合的前提条件。
(2)申请的前提条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A、公安机关在立案后二年内无法侦破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B、检察机关做出的生效不起诉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C、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无罪判决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D、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定无法执行被告人财产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
(3)提起申请的期限。对提出救助的期限,国外有不同的规定。美国各州对报案时间的要求从1天到3个月不等,一般为3天,若超过时限,则不予受理。日本对被害人的补偿是由被害人或其家属在知道犯罪被害之日起2年内或从被害发生时起7年以内提出。法国要求补偿金的请求应当自犯罪之日起1年内提出,逾期将丧失请求权;对侵害人追究刑事责任的,1年期间应予延长自法庭对刑事诉讼做出确定裁判时算起,但逾期提出请求的人能够证明自己有正当理由时,委员会应当接受其请求。具体到我国,申请期限可以分两种情况设定:一是对被告人或其责任人单独或附带提起过民事诉讼的,自执行终结裁定生效之日起1年;二是犯罪嫌疑人不明确、下落不明或死亡而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犯罪侵害之日起3年内提出,但最长不超过5年,逾期则不予受理;但超过申请期限的申请人确有正当理由的,有关机关可以受理。
(4)申请人提出申请的途径和应提交的材料。一般而言,申请人应当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救助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被害人援助机构或者服务机关提出申请的,这些机构应当将申请材料及时转交有管辖权的救助委员会。申请人提出救助申请时须填写申请表,救助申请表通常可以通过公安司法机关或被害人援助和服务机构获得,或者直接通过救助机构获得;申请人书写有困难的,有关机关应当按照申请表的内容询问申请人并代为书写。救助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职业状况、月收入水平、有无扶养人、加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基本情况、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被害的程度、有无后遗症及其种类、已经和将要发生的治疗费用、被害人有无过错、损害赔偿情况、有无加入保险、目前生活状况等。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应当附有相应证据,如个人身份证明、被扶养人情况、被害人医疗诊断证明及法医鉴定书、医疗建议书、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出具的生活困难证明、刑事判决书附加执行终结裁定书或刑事立案决定书附加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证明,撤销案件决定书附加犯罪嫌疑人死亡证明,不起诉决定书等。申请表填写完毕后申请人应当签名或盖章。
2、救助调查
救助委员会接到申请后需指派一名或数名委员会成员单独或组成合议庭进行调查,救助调查主要以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可以派专人或请求有关组织、单位进行调查、询问,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被害人接受检查、复验。被害人拒不合作或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的,救助委员会可以驳回申请。调查的内容包括程序性事实和实体性事实两个方面:
(1)救助的程序性事实包括:A、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B、申请是否符合申请时效的规定;C、案件性质是否属于救助的范围,申请是否属于受理的救助委员会管辖;D、申请手续是否完备,申请表的内容和所附材料是否明确具体。
(2)救助的实体性事实包括:A、被害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收入、受养人的有无及基本情况;B、加害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收入、受养人的有无及基本情况;C、被害情况:包括原有的健康状况、被害的程度、已造成的物质损失及远期影响、后遗症的有无及种类、治疗费的数额、被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被害者责任的有无及程度,被害人同司法机关的合作情况等;D、被害后的影响:包括由该犯罪被害引起的被害者职业变化、收入变化、家庭成员生活变化等;E、损害赔偿的状况:被害人是否受领过损害赔偿金和紧急补偿金,损害赔偿金和紧急补偿金的受领额及方式,是否参加保险,是否接受过社会捐助等;F、犯罪的性质:国外对犯罪性质的要求一般限于严重暴力犯罪,基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我国对犯罪性质限定不能太严,只要是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犯罪都应该包括在内,但财产犯罪一般应排除在外,除非财产犯罪造成了被害人生活极端困难;G、救助委员会认为需要查明的其他事实。
3、听证和裁决
救助委员会在审查后应当及时作出是否救助的决定,对于符合听证条件的,救助委员会应申请人的申请举行听证。
(1)听证。为确保司法救助的客观公正,5000元以上的救助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当告知救助申请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救助申请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救助委员会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救助委员会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救助申请人。听证一般应公开举行。救助委员会应当指定调查该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听证主要围绕救助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主持人应听取各方的陈述意见,审查各方提出的事实、证据并组织各方进行辩论与质证,在此基础上查明事实。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救助委员会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决定。
(2)裁决。救助委员会应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或听证程序结束后10日内做出是否支付救助金的决定,决定支付的,必须同时决定支付的具体金额。救助金额应综合考虑被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被害人过错程度、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及经济赔偿能力、当地的生活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被害人是老弱病残或者未成年人的,国家应根据其生活来源情况予以适当补偿而不必考虑其责任大小。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申请人即取得受领救助金的权利,此权利的时效期限可定为6个月,并且不得转让。
4、救助决定的执行
对于救助委员会做出的救助决定,申请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给付救助金,有关部门应当执行;执行救助决定主要是指基金管理部门依照救助决定发放救助金,这涉及支付方式、先行支付、支付救助金三个方面。
(1)支付方式。各国救助金的支付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或部分支付;有些国家为防止被害人逃避付账,救助机构直接把救助金付给救助被害人的主体(比如医院)。具体到我国,除残疾赔偿金可以分期支付外其他费用应坚持一次性补偿原则,丧葬费等其它费用可以直接付给申请人,必要时,医疗费救助金可以直接支付给医院。
(2)先行支付。救助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因无法查获加害人或者被害人的伤害程度一时无法确定而不能迅速作出是否支付救助金及其具体金额的决定时,如果被害人的生活状况已因其受害而极度恶化或被害人急需抢救而需治疗费用时,救助委员会有权在审查核实后作出支付紧急救助金的决定,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一次性或数次临时支付的方式先行支付。此后,如果救助委员会作出正式救助决定,则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支付或退回。
(3)救助金的支付。救助委员会作出救助决定书后应该在10日内抄送基金管理部门和送达救助申请人,救助申请人接到救助决定书后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持该决定书和其他相关材料(比如身份证)请求基金管理部门支付救助金,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出申请的则不予救助;基金管理部门接到救助委员会抄送的救助决定书和救助申请人要求救助的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进行审核并予以支付。基金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定期向救助委员会书面报告支付情况。被害人取得的救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5、救助的救济程序
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或者对决定的救助数额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救助决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救助委员会申请复议,上一级救助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后20日内做出维持原决定的决定或变更决定。复议期间应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六)救助金的返还和国家的追偿权
救助金的返还是指被害人得到紧急救助金或救助金后,又从罪犯或其他途径得到赔偿或救助的,应主动返还救助金,被害人不主动返还的,救助资金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返还。
国家的追偿权是指在被害人得到紧急救助金或救助金后,如果其他负有赔偿责任的人或单位有赔偿能力而没有赔偿或者被害人没有要求赔偿,国家有权在救助金范围内追偿。但国家追偿并不妨碍被害人要求罪犯赔偿除国家补偿以外的应该得到的其他损失。国家对犯罪分子的追偿权无时效限制,即当犯罪分子刑满出狱参加劳动取得收入有了偿债能力时,救助资金管理机构有权随时向其追还为其承担的补偿款项。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目前, 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我国还未建立系统规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导致刑事被害人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怀, 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 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一)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也是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 要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就要高度重视遭受犯罪侵害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实现。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基本功能之一。犯罪是对国家、社会利益以及刑事被害人个人权益的侵犯, 而且通常是以刑事被害人为直接承受对象的。刑事被害人, 尤其是恶性刑事案件的被害人, 生命、财产受到侵害, 其精神也受到极大的痛苦。因此, 减轻刑事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与精神痛苦, 帮助无辜刑事被害人, 对刑事被害人给予同情并维护他们的尊严, 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以及保障人权的最基本要求。
(二)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 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 会产生“复仇”和“求偿”两种强烈愿望。但由于我国实行国家刑事追诉原则, 使刑事被害人不用承担对绝大多数犯罪的追诉。司法实践中, 许多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因犯罪而遭受的人身、财产损害, 却无法获得相应赔偿, 从而陷入极度的生活困境。部分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因此长期上访, 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此种情况下, 显然只有通过国家出面建立专门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给予刑事被害人必要和适当的救助, 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阻却刑事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 预防犯罪的现实需要
被害人学研究表明, 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是可以发生角色转换的。刑事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 如果其权益得不到补偿、生活陷入困境而又“取偿不能”、“求助无路”的话, 就可能引发长期上访、报复社会,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为了避免刑事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 预防犯罪, 必须建立系统规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四)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刑事司法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环节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 保护刑事被害人的权利, 是人权保护的基本要求,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 并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在人权保护上的国际形象。其次,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刑事法发展的趋势。目前, 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或者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1985年联合国第40/30号决议通过的《为罪行和滥用权利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第四条也明确规定了受害者有权向司法机构申诉并为其所受损害迅速获得国家法律规定的补救。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的可行性
(一) 其价值理念得到普遍的理解与接受
刑事被害人救助既是法律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转型调整阶段,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各级党委及政府已从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申诉上访现象中深切体会到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2007年,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建议立法项目, 最高人民法院也将其作为“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目前, 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均呼吁尽快推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和社会救济体系的建立。
(二) 社会财富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目前, 我国的财政收入在逐年增长, 完全有能力为刑事被害人提供相应的救助。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三) 实践经验基础
在我国, 虽然还未建立系统规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但自2004年起, 很多地方司法机关已与政府财政部门合作, 就刑事被害人救助进行了有益探索。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多个地区开展了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试点工作, 取得了良好效果, 并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三、构建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一) 救助原则
第一, 及时救助原则。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急救难的特点决定了救助及其程序安排必须及时, 对于那些急需救助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应当给予迅速有效的救助, 进而减轻他们的痛苦, 起到应有的救助效果, 同时也有利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和案结事了。
第二, 救助公开原则。
即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所涉及的救助范围、对象、标准、救助基金、救助程序等应当公开透明。目前, 一些地区往往因为刑事被害人申诉上访、越级上访以及闹访而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 但不具有公开性。救助公开原则要求在立法中规定权利告知程序, 即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承担对刑事被害人享有获得国家救助的权利告知义务。另外, 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救助听证, 保证救助程序及结果公开。
第三, 补充性原则。
即只有在犯罪人对刑事被害人的赔偿不能或者基本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才能申请国家救助。司法机关应当加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力度, 要最大限度地责令被告人作出赔偿, 如果被告人的赔偿已使刑事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基本得到弥补, 便可不再给予国家救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 国家才可以先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 然后再由国家向犯罪人追偿。
第四, 救助与损害相一致原则。
即国家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范围及程度应当与刑事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相一致。司法实践中, 有些刑事被害人为了获得巨大利益, 以进京上访、闹访相要挟, 要求必须给予巨大的救助款项。如果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 就与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本意相悖, 甚至会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因此,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范围及程度不应超出刑事被害人所遭受损害的范围及程度。
(二) 救助条件
并非所有的刑事被害人都可以获得国家救助, 要成为救助对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不同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当前, 只有少数国家把所有的刑事被害人都列为救助对象, 例如加拿大和新西兰。但是大部分国家都将救助对象仅限于暴力犯罪的刑事被害人, 例如日本和德国。联合国将救助对象限于: (1) 遭受严重罪行造成的重大身体伤害或身心健康损害的受害者; (2) 家庭成员, 特别是由于这种伤害而死亡或身心残疾的受害者的受养人。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的国情, 救助对象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 刑事被害人必须是无法从犯罪人或者其他来源获得充分赔偿;
第二, 刑事被害人必须是人身安全遭受侵害的自然人, 被害法人不宜作为刑事被害人申请救助;
第三, 一般情况下, 刑事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报案, 并且协助司法机关指控犯罪人的犯罪行为;
第四, 刑事被害人对遭受犯罪侵害没有责任或者责任较小。
(三) 救助形式及数额
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救助, 国外一般采取现金救助的单一形式, 并且一次性支付救助金。笔者认为, 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也应当采取现金形式, 并且一次性支付。在确定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数额时, 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刑事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有无过错; (2) 刑事被害人被害的性质, 受损害程度和自救能力; (3) 刑事被害人是否通过其他法律程序获得赔偿。
(四) 救助程序
笔者认为, 救助程序的启动应当以当事人申请为主, 办案机关依职权提起为辅。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具体程序为: (1) 救助的审查, 即相关办案机关受理刑事被害人救助申请后, 调查刑事被害人是否获得其他赔偿或救助, 调查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收入情况; (2) 救助决定的复议, 即针对救助申请人所提出的事项进行复议; (3) 救助金的发放, 即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将救助资金发放给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并且救助资金应当一次性发放。
参考文献
[1]柳建华, 李炳烁.权利视野下的基层司法实践—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M].镇江,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伟.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3]王瑞君.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构建
建立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顺应世界被害人权利保障潮流趋势和满足我国刑事司法实务迫切需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切实平等保障被害人权利,彰显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虽已开始了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试点和探索,但仍不够成熟,不够统一。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操作程序
1.申请程序
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经承办部门审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因其他原因没有提出申请的,承办案件的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请求救助的权利,并协助当事人提出申请。
2.审核程序
具体包括申请的受理、申请材料的审查,了解申请人的实际状况,向其说明救助制度的含义、条件、要求、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发放程序以及可能的结果等内容,并决定对申请人是否救助以及救助的具体金额。
3.发放程序
在作出对申请人实施救助的决定后,由检察机关报同级党委政法委和财政部门审批,再由政法委统筹发放。
4.救助程序
检察机关在审查申请人申请救助后,应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予以救助或不予救助的决定,申请人对救助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政法委提出复议,以保证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都能得到及时公平公正的救助。
5.追偿程序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并不是免除犯罪人及赔偿义务人的赔偿义务,而是在犯罪人及赔偿义务人无力承担该赔偿义务时的救助。在犯罪人及赔偿义务人恢复赔偿能力时,应由经办本案的单位向犯罪人及赔偿义务人追偿。
二、检察机关实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从探索走向全面开展,但各个地区实际状况的差异,实践中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刑事被害人救助状况并不理想,存在着亟待解决完善的地方。
1.救助工作“无法可依”
我国大多数地方对于特困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问题,在立法上还是空白,国家也没有一部统一的对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导致很多地区和部门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局限于个案救助、随机救助,缺乏规范性。
2.救助条件难以把握
国内外相关实践中,虽然对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申请资格及申请条件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遇到实际案件时对救助条件往往不易把握。比如申请人是否具有救助的必要性,是否面临生活困境,这个标准就很难统一。在同一检察机关也可能由于把握的标准不同导致因人而异,出现实施了救助反而引起申请人之间相互比较产生不满情绪的情况。
3.救助金额不易确定
在实践中,对于救助的金额一方面要按照救助规定确定,一方面又要考虑申请人自身经济情况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各申请人之间的横向差异。要确定救助金额必须多方面考虑,并多次磋商报批,必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大了办案干警的工作量。部分申请人如果因为数额问题产生不满心理,就会增加上访缠讼的风险。
三、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改革建议
1.严格围绕正确的价值定位开展救助工作
(1)需要明确刑事被害人救助和刑事被害人补偿在价值定位上的区别。刑事被害人补偿是由于国家未尽到保护公民的责任,从而对国家课处的法定义务;而救助是国家对被害人承担的“恩恤”、“恩泽”等道义责任,不需覆盖所有受到刑事侵害的被害人,只需针对因犯罪行为侵害致生活困难的部分被害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刑事被害人,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而非补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方案。
(2)明确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价值取向。第一方面,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于扶危济困,重点在于“救急”,帮助因遭受犯罪侵害而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人,解决他们暂时的生活、医疗困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主要的、直接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解社会矛盾,防止被害人二次被害和向犯罪人转变,减少申诉上访,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二方面价值是次要的、间接的价值取向,是第一方面价值的自然延伸。
2.要严格把握对刑事被害人救助与国家赔偿或补偿的区别
刑事赔偿是指司法机关或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侵犯人身权或财产权行为时,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刑事损害补偿是指当被害人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取得赔偿或者赔偿极度不足时,由国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资助。对刑事被害人救助既不是检察机关给受害人的国家赔偿,也不是对赔偿不足部分的补足,而是在刑事被害人利益无法通过诉讼程序获得弥补时对其实施的一种司法救助行为,属于案外救济。
3.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实体规范
(1)救助对象和条件。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的范围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现阶段救助对象的范围应当包括两类:一是因犯罪造成人身或财产严重损害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刑事被害人;二是刑事被害人死亡的,与其共同生活或依靠其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救助的条件是上述两类对象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之后,无法通过诉讼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或救助,生活确有困难的。
(2)救助标准。关于救助金的标准应分为:第一,因犯罪造成重伤或死亡人身损害的,应遵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但必须明确这只是说明救助金的包括范围,救助金的数额应当低于法定的赔偿数额,在法定赔偿数额以内确定救助金额。特别指出,救助金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第二,对于因犯罪造成的财产损失应根据财产损失评估报告合理确定,主要以体现救助精神为主,不宜过多,紧急救助金以及协助追诉犯罪遭受损失,此类救助金数额应相对降低,各地可跟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确定。
(3)救助方式。救助方式仍然以一次性现金救助为主,辅之以其他救助方式。在实践中,有些被害人若一次性发放救助金可能会不当使用,可以在一次性救助的原则下采取分期支付、定期支付或者部分支付等救助金给付方式;会同民政等部门为被害人办理社保、低保、安排就业、技能培训等救助,延伸救助的宽度,以增强救助效果,更好的达成救助的目的。
(4)资金保障。刑事被害人救助应坚持中央财政安排、地方财政配套的原则组织救助资金。参考国外救助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来源应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两部分。财政拨款应当主要以监狱收入、没收财产、罚金等为主,尽量减少财政压力,因此司法机关应加大没收财产、罚金的执行力度,扩大救助资金的规模。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可以为刑事被害人救助组织部分资金。财政部门应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加强基金的管理,确保保值增值,扩大救助资金规模。
4.加强救助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我们应当首先明确出发点,救助制度是保障基本人权,平衡权利保护,彰显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坚决摒弃建立救助制度就是为消除上访的肤浅观点;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救助制度具有有限性、补充性、替代性,只是被害人不能获得相关赔偿的最后救济手段,救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基础上更应加强与其他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实现对被害人的真正救济。
五中全会上再次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从上所述,我们清晰地看到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追求社会稳定到追求社会和谐的重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而作为人民法院,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
一、和谐社会与司法救助
司法救助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步的表现,又称诉讼救助,有的学者称之为诉讼费用豁免制度,或者用最先的术语叫“穷人规范”。对于我国穷人,弱者的诉讼救助,始终是司法救助制度的核心内容,经过数年的发展,一些欧美国家的司法救助制度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救助对象、范围、主体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是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够有效化解的社会。在法治社会中人民法院无异就成了专门处理社会矛盾的机构,人民法院职能的发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我们的社会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等不同方面利益也进一步加剧,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不协调。对这些经济困难群众进行帮助,使他们不因经济原因和认识能力而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法律保障,这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实现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人道的、正义的阳光事业。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基石――司法为民
目前,司法救助已成为我国公民实现权益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弱势群体,请不起律师,交不起诉讼费,权利无法得到保护。即使打赢了官司,也会因面对被执行人,也是弱势群体执行难以到位,权益实现不了,同样使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陷入困难。因此实行司法救助制度,不仅帮助他们打得起官司,而是还要保护有理有据的弱势群体打得赢官司。所以司法救助制度,有利于树立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二)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平等原则
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下需要司法救助,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还有在一部分公民因经济困难支付不起必要的费用,不能平等地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要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对这部分公民提供司法救助。司法救助制度是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制度化的阐释。它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司法上的价值体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有效化解矛盾
实行司法救助,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对弱势群体实现司法救助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切实保护特困群体的利益,帮助实现他们的权益,就会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弱势群体的案件因得不到救助而上访,有时当事人采取各种办法甚至极端手段寻求问题的解决,致使大量涉诉信访案件及不稳定因素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救助,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司法救助制度的缺陷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涵义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在通过法律途径或其它途径无法获得赔偿或赔偿不足,依据法律程序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费用的一种制度。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法治文明和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价值
1.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刑事被害人给予抚慰和救助,体现政府对被害人的人文关怀,使失衡的天平回归平衡,将缺失的公正重新找出,是建立和谐社会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2.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调查,80%以上的刑事被害人在犯罪行为中受到的损害没法得到赔偿和补偿。如2006年,杀害1 1人的邱兴华最终伏法。“我愿意赔,但我没钱。”邱兴华的这句话让1 1个被害者家庭手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判决成为“法律白条”。
3.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能够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实施无疑提高公众的信赖性预期,激发起被害人配合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热情。
4.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和政府公信力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被害人无法得到损害赔偿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的救助,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现行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存在的困境
1. 刑事被害人救助权利的缺失
实践中很多刑事案件尤其是造成被害人伤亡的案件存在犯罪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不足,还有的在案件发生后难以破案或无法认定责任人,致使被害人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权利主张不能实现,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赔偿的缺失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不支持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不仅与民事司法实践已广泛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脱节,而且也不符合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和抚慰的初衷。
3. 被害人求偿权保障不充分
按照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被害人主要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侵害人赔偿经济损失,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个规定表明:第一,能够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定是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财物而遭受财产损失的案件,如抢劫、盗窃、诈骗等。第二,遭受物质损失,仅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对于人身伤残、死亡造成的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即精神损失,均被排除在被害人赔偿请求范围之外,致使现实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到赔偿偏低。
4.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效果差
按照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制蓝皮书《中国法制发展报告(2008)》提供的数据,中国每年至少有上百万刑事受害人因为得不到加害人的赔偿而身陷绝境。如轰动一时的云南马加爵杀人案,法院虽然作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判决,但由于马家没有赔偿能力,被害人家属没有得到赔偿。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基础条件
1.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设想与中央精神一致(政策的可行性)。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正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经济条件基本具备(经济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各级政府已经逐步具有救助刑事被害人的财政能力,在提供救助资金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3.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的可行性)
2006年,刑事被害人救助试点工作正式在全国开展。2007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刑事申诉检察工作要点》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机制。”2009年5月21日,江苏省出台《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首次以条例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上的责任,被誉为刑事被害人救助史上的破冰之举。通过对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建立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2009年乌鲁木齐市发生“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通过救助使被害群众家属、受损商户迅速从事件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想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法模式
建立单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立法,对救助的原则、救助的对象、救助的条件、救助的程序、救助的资金来源、救助的补偿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定,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基本原则
第一,补充性原则,只有被害方在无法获得犯罪人赔偿,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如获取社会保险和救济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国家救助。第二,有限性原则,主要是帮助解决被救助人的燃眉之急或暂时困难。第三,及时便利性原则,救助程序不能过于繁杂,作出决定的周期不能太长。
(三)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1. 救助机构
国家救助机构应在党委政府下建立,可以在县、市、省、中央分别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公安、检察、法院、财政等部门参加,按照救助基金管理、审查、发放、拨付分开的原则,财政部门负责救助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拨付,公安、检察、法院负责其案件管辖范围内救助申请的受理、审查,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负责审批和监督被害人按照申请用途使用救助资金。
2. 救助基金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救助资金的来源问题,墨西哥在1929年、古巴在1936年曾尝试过被害人救助制度,但均因资金不足而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性质属于政府行为,因此应当按照“国家财政拨付为主、社会募捐为铺”等方式,建立专门的国家救助基金。
3. 救助主体、对象、范围
“国家”作为该项补偿制度的唯一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救助对象除了被害人本人外,还包括其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如被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等)。救助范围具体可界定为以下几种:①犯罪人被执行死刑,附带民事无力赔偿,且被害人生活极其困难的;②被害人被致伤、致残急需救治,本人和家庭无力支付紧急医疗费用,犯罪人未被确定或无力赔偿的;③被害人死亡或严重残疾,依靠其生活的受扶养人没有生活来源和保障,犯罪人未被确定或无力赔偿的;④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巨大物质损失,本人和家庭生活极端困难,犯罪人未被确定或无力赔偿的。如因放火、爆炸致房屋、财产被毁,入室盗窃、抢劫造成财产被洗劫一空等。
4. 救助条件
要想获得救助,还必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是无法得到赔偿或赔偿不足,这是申请补偿的前提条件;第二,必须是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无法支付医疗费或不能维持当地最低的生活水平,这是申请补偿的实质要件。第三、被害人必须无过错或过错较小,这是申请救助的主观要件。在确定救助金额时要依据受害人是否有过错及过错的程度,来界定救助金额。第四、被害人必须及时报案并配合侦查取证,被害方放弃提起诉讼或拒绝接受赔偿的,不能申请救助。
5. 救助标准
在确定救助金额时,应当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害人及其家庭生活困难程度、被害人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笔者认为,在确定救助标准时,应当与当地的低保水平相衔接。为确保补偿金额不超过国家支付能力,还应对国家补偿最高数额做出明确规定。
6. 程序设计
申请程序
救助申请人应当在刑事诉讼期间以书面形式向下列机关提出申请:①处于立案侦查阶段的刑事案件,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②处于审查批捕、提起公诉阶段的刑事案件,向检察院提出申请;③处于审判阶段的刑事案件,向法院提出申请。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当中,发现被害方符合救助申请条件而未提出救助申请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向被害方提出建议,由被害方自行决定是否提出救助申请。当然,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收到案件后,应当告知被害人有提出救助申请的权利。
申请时,被害人除了提交书面申请书、户籍证明、家庭困难等资料外,还要提供其因犯罪行为所受损失的证据,也就是说由被害人承担其遭受损失的举证责任。
审查和提出救助建议程序
相关司法机关收到被害方的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向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提出救助意见和救助金额。如果认为不符合救助申请条件的,可以直接驳回申请。
审批程序
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对被害方的申请和司法机关的救助意见进行审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决定给予救助并通知财政部门拨付救助资金,如果认为不符合救助申请条件的,可以直接驳回申请。
救助资金拨付程序
财政部门接到救助委员会的通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从所管理的救助基本账户内向被害人拨付救助资金。
复议复核程序
被害方如对公检法三机关驳回申请的决定和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作出的不予救助的决定不服或对救助机构决定的救助金额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法律程序分别提出复议、复核申请或提起行政诉讼。
监督程序
救助基金在财政部门设专户管理,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监督。
追偿程序
国家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后,获得与所救助相应金额的代位追偿权,在加害人确定和加害人有赔偿能力时,由刑事被害人救助委员会行使代位追偿,将追偿到资金纳入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
摘要: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最早可追溯至36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当时的《汉穆拉比法典》第23条规定:“如果强盗未能捕获,被劫者应于上帝前请求其失物;窃盗发生地之城市与长官应回复其所失物。”第24条规定:“如生命被害时,城市与长官应赔偿其人民一名那(注:名那,是当时的金钱衡量单位)。”二战以后,英国、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相继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对犯罪人的权利保障越来越充分,反之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却相对簿弱,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
[2]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王牧:《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民检察》2006年17期。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推荐阅读:
简析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制度09-21
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07-27
刑事委托合同(司法局)09-29
我国司法独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06-03
质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状况调研报告07-19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07-11
论刑事和解制度10-08
解析关于浅谈我国行政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07-28
浅谈我国的就业问题10-26
浅谈我国环境质量控制问题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