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思考与对策(共7篇)
【关键词】 内部审计成果 运用机制 思考对策
一、内部审计成果的内涵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范,在审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审计建议书等相关审计资料,产生于工作过程中以电子文档、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帮助单位组织实现增值目标、将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为“效率和效益”的载体。审计成果是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审计价值的实现、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审计免疫功能的发挥。审计成果的运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被审计部门或组织对审计问题及时纠正,并能真正规范财务行为,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二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完善内控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组织效率,实现企业增值。
二、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应用的现实意义(一)内部审计价值实现的要求。
1999年,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从全新的视角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将内部审计表述为:“内部审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运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3年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由内部审计的定义可知监督、评价活动是内部审计的工作特征,而提高效率、实现组织增值才是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审计成果在未来的管理运营中使单位获得超额收益,即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监督、评估风险的过程中,凭借其职业经验及对单位运营的了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管理层,后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运用这些信息,创造出预期之外的超额价值。由此,将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增加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其作用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的价值完成与实现。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服务目标要求。
纵观内部审计定义的历史演变可知,内部审计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以控制为基础”转变为如今的“以风险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目标从监督检查向价值增值转移,增值范围从传统的财务领域向风险管理领域、内部控制领域以及公司治理领域增值拓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与“传统内部审计”不同,它具有目标的价值增值性、对象的紧密结合性、职能的发展性等特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评价、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治理风险过程,通过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服务于组织管理、决策活动中,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职能才能履行。因此,建立有效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将审计信息有效地服务于组织管理中,对实现内审工作效能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的结果。
内部审计质量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工作成果的质量,即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应用水平。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效果、降低审计风险,规范审计行为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要求。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然要考虑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程度及水平,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管理机制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之一。
三、内部审计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制约因素(一)内部审计成果质量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了审计成果的质量,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相对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起步较晚,加之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广泛,从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预决算审计到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以及计算机审计等,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些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知识结构贫乏的内审人员,不能较好的胜任工作。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滞后,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内审人员缺乏对审计成果的总结与分析,不能针对组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领导和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及防范措施,只是就问题谈问题,不做深层的原因分析,导致审计成果难以得到认同与关注,也就难以得到重视与应用。
(二)内部审计法制建设有待完善
内部审计法规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颁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0个具体准则及两个实务指南。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级组织所认识,审计模式也依次由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的功能也相应实现从传统监督、评价功能向咨询服务、价值增值拓展。与之相对应,内部审计法规也有待完善。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肯定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这使审计成果转化应用无章可循,难以真正的实现其增值的目标。(三)组织管理层对审计成果重视不够
现实工作中,既有单位领导层不重视内审成果的情况存在,也有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对审计结论或意见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存在。无论是领导还是被审计部门,大多数认识还停留在审计只是查找问题,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等,审计成果的运用只是附带产品,不是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因而存在重存在问题的整改,轻制度源头的建立;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审中监督,轻后续督查;重审计过程,轻审计成果的运用与转化现象的存在。
(四)工作成果运用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单位普遍没有审计成果运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审计成果产生与转化运用之间没有良好和有效地衔接,后续审计监督工作力度较弱。没有制度约束和机制作保障,如果只是依靠领导和部门的自觉,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不可能落到实处。同时也因为利用的随意性而使审计成果无法连续地发挥作用,导致实际运用效果较差。正因如此,本文旨在探索从建立制度入手,为审计成果的转化提供机制保障。
四、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建议与对策(一)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信息的价值 “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的前提是审计能为单位提供有价值、有质量、可具操作性的信息。首先必须提高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作为审计人员要更新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术和手段,加强学习和培训,注重综合知识的积累,既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知识;加强对审计问题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提高从繁杂的审计资料中提炼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其次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统一的审计质量标准,从审计计划、方案拟定到审计实施、报告撰写、建议的提出,都要使用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审计成果更加规范。第三,审计内容向纵深发展。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管理、效益、风险审计延伸,以为组织实现价值增值为出发点,提升审计成果的价值,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的层次,全面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二)组织内部为审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审计工作相对其他工作,更需要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的配合,良好、顺畅的工作环境是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领导重视是审计成果得以应用的动力,有了领导层的批示和要求,各部门会认真整改审计问题、改善管理漏洞。其次,加强和被审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联络沟通,赢得对审计工作的尊重与理解,是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内审人员对外多做宣传,要和领导、各级部门在审计价值增值的目标上获得一致共识;向领导积极汇报审计要情;对外增加内审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和相关各部门通报审计结果。同时,在履行监督评价职责的同时,充实咨询服务工作内容,提高服务意识,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将监督贯穿于服务之中来提高审计工作地位。
(三)开展后续审计,监督审计成果落实。
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为了检查督促被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整改措施与效果而进行的后期跟踪审计,是保障审计成果落实的关键环节。通过后续审计,可以监督检查被审计部门是否对问题进行了纠正,对建议是否采纳,对管理中的薄弱环境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是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重要步骤。内审部门应强化后续跟踪审计,将其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列入审计计划,这也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树立审计权威的良好时机,通过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成果得到真正的转化、应用。
(四)建立完善审计成果运用的机制,保障审计成果的运用落到实处。
1、制定审计成果运用系列制度,建立成果运用工作机制。制度是工作的保证,单位应制定关于成果转化应用的相关规定,确定相应主管领导、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制定责任追究程序,还要建立起审计成果汇报和公告制度、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制度;健全后续跟踪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分析和案例备查机制,以及审计结果及建议跟踪回访制度。通过制度来进行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其逐渐成为单位的一项常规工作。联合纪检监察、党委、财务等部门,形成审计成果落实的合动力。
2、实施审计成果利用实效考核制度。将审计成果运用的效果效率作为各单位、部门,也包括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完成情况的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增加领导对成果转化的重视和责任。
一、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 这是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需要。土地被征用后,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 一切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来实现,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生活消费支出必然会水涨船高, 在现行征地补偿费用和安置补助费 (包括地面附着建筑物) 的标准较低的情况下, 微薄的土地补偿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长远生计, 农民吃老本吃空补偿款, 且大多数失地农民缺乏维持生活的技能, 预期的收入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使得失地农民的日后生存 (包含养老问题) 、子女就读和医疗开支毫无着落, 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窘迫。
其次, 这是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 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应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 缩小城乡差距, 而不是拉大城乡差距, 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 否则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如果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征用农民的土地, 造成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下降, 就与党和政府快速发展生产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相悖。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必然影响社会的稳定, 从而阻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因此,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其三, 这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是造成城乡明显差别的根本原因, 城市居民有“三条保障线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拴住, 不会到忍饥挨饿的地步, 而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 意味着失去了保障。长期以来, 农民一直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以外, 我国城乡居民的差距呈明显的扩大趋势, 因此, 要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就必然要考虑为失地农民提供适当水平的社会保障。日后亡羊补牢, 不如现在未雨绸缪, 为失地农民未来生活提供保障, 才有可能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没有在城市正式就业的失地农民实际上是处于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为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家为其建立适当水平的社会保障, 义不容辞。目前为全体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不太可能, 但是为失地农民首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是完全可行的。与此同时, 以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四, 这是改革传统安置方法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需要。传统的安置方式是靠行政性强制手段, 给予被征地农民一次性货币安置 (征地补偿) , 这种安置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 货币安置是非就业性的安置, 易造成失地农民吃现成的惰性, 不能做到货币的保值增值, 容易形成坐吃山空的现象。因此, 急需建立一种为长远目标服务的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解决当期生活和长远生计, 成为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群体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就业安置则是解决的关键之一。
近些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失地农民问题高度重视,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 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04年国发28号文明确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国办发29号文明确了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提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指导性意见。2006年颁发的国发31号文, 对土地征占亮出了一张强劲的底牌: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物权法》第二编第42条明确提出,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费等费用, 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所有这些充分说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条件。失地农民失去其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 生活上必定会受到影响, 因此为他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对社会保障水平的设计, 现阶段不能太高, 但是一定要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 那也就失去了社会保障的意义。由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如果保障水平设计很高, 必然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的困难, 如果保障水平过低, 则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 鉴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要求这种制度必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当水平、稳步推进、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平衡的改革思路。
2、多层次保障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要考虑保障方式的多层次, 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但重点是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 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就业有所保障。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中, 必须注意与城市社会保障体制的对接, 因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必定会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因此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时要有长远的眼光。
3、与其他制度建设相兼容的原则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搞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保障子系统, 不能搞另立山头, 独立王国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要保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也要考虑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兼容性和协调性, 从而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当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衔接起来。如目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保险制度, 只要做好相关制度的合理衔接, 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即可得到妥善解决。
4、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可回避的问题,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样, 必需考虑增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所谓公平就是要为每个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 人人受益。而效率则是既要保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又不会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如果过分追求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追求大锅饭式公平, 人人都享受相同水平的社会保障, 这是一种“养懒汉”的保障制度, 人们会逐渐形成依附社会保障的惰性;如果过分追求社会保障的效率原则, 过分强调个人的承担的责任来提高保障水平, 势必会给失地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而无法承担, 不利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因此,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要统筹兼顾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
三、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当前,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是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矛盾。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 对于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 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一) 改革征地制度, 规范征地程序, 提高补偿标准
1、严格限制征地的范围和目的。国家要在法律上明确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的产权, 公权不能侵犯私权, 国有产权也不能侵犯集体产权。尽快拿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 依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要建立产权清晰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度, 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利益和保护可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土地是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失地农民增量和降低经济发展成本的战略选择。要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 即使因公共利益强制征用土地也不是简单的行政过程, 而应遵循平等的产权交易规则。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 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征地过程中的组织、监督及管理职责, 依法维护农民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
2、确立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
因公共利益强制征地的, 政府要运用本级财政收入进行补贴, 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 使得补偿标准基本上以土地市场价格为基础, 遵循平等原则。由于征地用途不同, 如市政项目或非市政项目, 商业用地或非商业用地之间的补偿标准不一致, 导致相邻地块被不同项目征用时, 补偿费悬殊较大, 使被征地农民无法理解和接受。建议由于用途不同而产生的补偿收益部分, 全额上缴县以上财政, 专项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 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而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费则全额补偿给失地农民。拆迁补偿标准可以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货币化安置的做法, 使其能在原居住地或周边地区选购新房, 或者可以由征地单位通过购买经济适用房等形式确保失地农民居有定所。
3、补偿资金实行统一管理。
从法律意义上讲, 土地补偿费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失地农民要通过土地收益来换取社会保障, 并且有的地方由于尚未建立规范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 少数村干部依靠手中权力挥霍失地农民的保命钱, 或巧取豪夺将集体资产收归自家所有。因此, 从权利义务对等以及资金管理的安全角度讲, 失地农民基本补偿标准以外的土地补偿资金应由县以上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 专款专用。另外, 为避免短期就业和隐性就业以及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 建议取消征地单位和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安置就业补偿, 全部实行货币化补偿, 失地农民的就业通过市场导向、农民自愿、政府政策扶持等来实现。
(二) 创新制度设计, 加强城乡统筹, 建立长效机制
1、推进农地征用创新机制。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农地征用问题的思路是探索农地直接入市交易制度。农村土地按照政府的土地供应计划直接进入土地建设用地市场, 农民以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实现农地的转用和土地转移, 这样就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进行合理的直接补偿, 保证农民在进入城市非农部门时能够支付转岗培训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
2、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失地农民既不享有农民的土地保障, 也不享有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保障, 但最低生活保障是全体国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应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现实的做法是, 设计一个与城市居民相对接近、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操作方案, 先养老保险, 后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城镇养老、医疗、低保应扩大覆盖面, 首先覆盖失地农民, 社保标准要逐步提高, 失地农民享受低保标准应等同城镇居民。建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机制, 提高养老保障成效。依托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 建立完善互助医疗合作制度, 并实行医疗产品配送下乡。
3、构建医疗养老保障机制。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政府应统筹专项经费, 划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保”专户, 作为失地农民的“养命钱”。同时应明确规范各类征地主体无论是进行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 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资金, 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鉴于目前农民理财能力差和货币化安置存在一些弊端, 应引导农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 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4、完善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对进城入镇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保障, 主要包含四大块:一是子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失地农民进城后, 其子女入学应与城镇居民的子女一视同仁, 享受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赋予的所有权利。二是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 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技能缺乏。因而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加强失地农民的培训时, 还应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 因为今天的有地农民可能就是明天的失地农民。加强教育培训, 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其次是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 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 以党校、职校、县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 建立培训基地, 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 开展免费培训。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 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5、建立再就业保障机制。
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的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 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 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一是要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破除“等、靠、要”思想, 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鼓励、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 可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开展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 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发放小额贷款给予支持。二是鼓励征用地单位和其他工商企业尽量消化失地农民, 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 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三是建立以市、县两级劳动力市场为中心, 以街道、乡镇劳动力管理服务站为网点的就业服务网络。打破城乡“藩篱”和所有制界限, 取消对土地被征用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 变“户籍门槛”为“素质门槛”。
6、提供法律援助和保障。
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必须树立平等保护的理念。农民权益的平等权保护在宪法层面上包括法律适用的平等权和法律制定的平等权。在立法中要对农民这一社会主体予以平等对待, 禁止立法歧视。我国基于二元机构的非农偏好所制定的法律, 明显是法律制定的不平等, 应予修改乃至废止。另外要保证失地农民权益在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失地农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地位低下, 经济能力有限, 在征地过程和其他社会活动中, 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 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他们身上无法体现。因此, 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 使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行使切实得到法律保护。
7、鼓励农民购买商业保险。
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都很低。在国家没有更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商业保险的参与是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的必然。商业保险已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一般供给, 而且因其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成为一种有利于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因此, 须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商业保险, 以减轻政府负担, 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就业增添双保险。
失地农民问题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 完善货币化、市场化的征地安置制度, 逐步建立起“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 实行土地征用与劳力安置、建立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同步进行, 构建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 让农民充分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肖诗清.关于如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赣州劳动保障网2006-11-13[1]肖诗清.关于如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赣州劳动保障网2006-11-13
[2]何金颖.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评中国的政府责任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 2004.[2]何金颖.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评中国的政府责任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 2004.
[3]郑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 2005, (12) .[3]郑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 2005, (12) .
[4]陈云.纵言社保, 畅想和谐.[J]中国社会保障2006, (11) .[4]陈云.纵言社保, 畅想和谐.[J]中国社会保障2006, (11) .
[5]张靖, 张凤荣, 张军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观察与思考, 2005, (02) .[5]张靖, 张凤荣, 张军连.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观察与思考, 2005, (02) .
[6]李亚华.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社会版) , 2004, (03) .[6]李亚华.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社会版) , 2004, (03) .
[7]鲍海君.美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 (10) .[7]鲍海君.美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 (10) .
关键词:农用地;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物权
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养殖水面、畜禽饲
养地、农田水利用地)等。
一、农业用地内部流转的现状
从我国农村整体上看,农地还没有真正流转起来,农地内部流转的发生率仍然偏低,现代意义上的土地集中经营更是很少发生。目前农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反租倒包”和股份合作是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兴起的农地流转形式,存在的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区,尚处于摸索阶段。土地流转的现状不容乐观,现实中的土地内部流转不仅速度缓慢,范围狭小,流转也不规范,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纠纷隐患较多。
二、农业用地内部流转发生率低的原因
(一)缺乏土地流转市场的主体
农民作为一个经济人,要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会进行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当流转的收益大于自己耕种的收获时,才有流转的意愿,才能提供土地的供给;而需求土地的只有当土地的规模效益加科技使他取得大于他租地的成本时,才有土地需求的愿望。由于目前农村缺乏能根据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农业档次的人才,因此农业的比较利益很低,种地几乎无利可图,农民没有种地的迫切愿望,不能形成对土地市场的需求。由于没有土地市场最基本的要素即需求者与供给者,当然就不会形成农地流转的市场。
(二)土地使用权的残缺
土地使用权不具有物权性质,不能使权利交易主体形成合理的预期,进而使得流转交易主体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财产权利,对物有直接管理和支配的权利,现在的农村土地还只具有债权性质,而债权则不具有排他性。土地承包权的债权属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农户对抗他人侵权行为(尤其是对抗乡村集体干部随意调整土地、更改土地合同行为的效力)因土地承包权的债权性质而降低。农民拥有土地的完整物权才能独立决定自己流转的意愿,才能自由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让渡,产权明晰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我国已颁布的《物权法》相对于十几年前颁布实施的《担保法》并没有突破,不但没写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设抵押权,而且仍然原则上对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土地使用权禁止抵押。只有让农民享有对土地的排它性占有权、转让权、收益权租赁权、抵押权及入股权利等,土地才能真正流转起来。
(三)土地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
只要有土地的流转,必然牵涉到地价。合理的地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市场运作的必要前提。土地规模经营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土地价格,连片承包荒山、连片承包耕地等都可能涉及到几个分属于不同集体所有的土地。同等条件的土地理论上要求它价格一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地价客观上也必须一致,才能体现公平公正。股份合作制己经把对土地的实物占有转变为价值占有,并且按股分红、土地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敏锐地决定了农地的经营规模及其效率。总之,土地流转中的收费要以地价为基础。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流向价值最高的用途,并最终达到合理的配置。流转中的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流转增值收益都要以土地价格为基础。但至今土地价格仍模糊不清,地价的空缺与土地有偿流转形成很大反差,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合理科学的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
(四)土地承载的负担重
农民没有养老和失业的保障,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进城打工的农民彻底放弃土地得不到任何补偿,所以宁可抛荒或让亲戚耕种。只有当能用土地使用权换来一定的生活保障,才会把土地转让,或将土地使用权有偿给集体,放弃土地,实现向城市的转移。
(五)农民进行土地交易的成本太大
交易的成本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为了达成交易的谈判成本、签订契约耗费的成本、契约签订后按约定行事即履行契约的成本、当一方违反契约时对其惩罚的成本。农村自发的土地流转多是以掌握少量土地的农户为单位进行,在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交易双方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过高,市场交易实践客观上对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和土地使用权经营组织产生了需求。如我国目前兴起的农村经济组织就是分散的农民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组织起来以有效地减少交易次数和交易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努力。
(六)缺乏规范与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没有形成土地流转的信息市场、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没有土地银行或土地信托合作社,也没有土地经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农用地内部流转机制的建议
(一)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激励
土地流转最根本的不在于流转制度和土地的供给方面,而是在于这种流转方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也就是因为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差,缺乏能带来规模效益的种田能手和科技型农民。因此,当前应大力培育企业家型农户和农民。对那些对农业有兴趣,有能力从事农业的生产者,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把其培育为农业经营的主体,提高农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竞争能力,增强对土地流转的需求。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以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扶持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在耕地流转中,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采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政策,如每年中央财政可安排一定资金,地方再配以一定比例,补贴给购买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节本增效的高性能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机具的农民。同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尝试给予种田大户,和规模经营的组织以奖励,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手中集中;可借鉴国外实行离农奖励金的措施鼓励其离农就业;加速土地流转。
(二)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农地流转的关键。要制定一部相应的法律,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即承包权物权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独立性和明确性上有所保障。农民才可能以一种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身份来和其他社会集团进行平等交易并参与制度博弈,从而使农民能够自主流转其所承包的土地,并确保农地转让收益。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另外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立法也应加速进行。明确规定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工作程序、使用权的确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及法律责任。并对出让费管理、流转合同文书、档案、鉴证等做出明确要求。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加强土地价格的评估工作
要在充分考虑价格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进行分等定级、科学评估、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对土地的科学评价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土地价值是地租的资本化。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是土地所有者凭籍土地所有权无偿占有的纯收益,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可当作所有权获取收益。在利息不变条件下,地租的多少是由这块土地当时当地所可能获得的最大纯收益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地价与地租成正比。我们研究的是流转土地的用途被限定在耕地范围之内,可以用下式计算它的价格。
土地价格=(常年纯收入—经营者正常利润—税金)/利息率+耕地上附加资产值(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指通过追加资本使农地较肥沃或灌溉方便等条件)
以此作为基准地价,并把基准地价作为土地出租、转让的价格依据,作为流转的“起点价”。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地价的因素,如土地使用期限影响土地价格,使用期长对经营者有利,可给流出土地者较高的价格。还要考虑级差地租。除了以上几种计算地价方法,还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等多种地价计算方法。入股的土地货币价值化时,土地价格可参照国家征收的地价定。
(四)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
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由该组织从事土地信息收集、整理、广告、政策咨询、信用担保,开展土地资产评估、物资供应服务。帮助农户寻找流转对象, 协助办理流转手续,为农地流转的双方提供合理的价格信息。建立委托代理机构, 受不愿种地的农户或经营能力差的农户委托,代为出租、转租或转让给那些经营能力强的业主,从而促进农地的流动和集中。可建立农地流转信息网,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中介服务组织在农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起媒介和桥梁作用,其形式可以是土地经营公司、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土地保险公司、土地证券公司等。
(五)大力发展促进土地流转的新组织形式
如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土地信托合作社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这些组织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于促进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的建设将起到很大作用。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将土地资产进行股份量化以实现土地实物集中,并按照股份分享收益,实现了对土地增值收益、土地规模经营收益等各类潜在收益最大程度的挖掘。
土地信托合作社是指在保留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将土地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农村土地信用社,土地信用社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升值潜力等确定级差性的“存地租金”,定期向农民发放。由“储蓄”而集中起来的土地经过土地信用社的整理和公开招标竞争,出租给种田大户,搞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等,这些用地大户要按照所贷土地的地质地力差异和期限的长短缴纳贷地租金。贷地租金高于土地信用社向存地农民支付的“存地租金”。这种组织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交易不经济的问题,可以避免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实现低成本交易,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些组织都有利于土地的流转。
(六)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创造优越的条件
农地使用权的转入,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巨额的资金,将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更大。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相对于农地使用权流转所需的资金而言,只占微小的份额。所以,必须多渠道地筹集民间资金,并逐步建立土地信用制度,逐步实现民间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农地使用权流转提供合理的金融支持。而且金融机构要尝试给农地以抵押权。
(七)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保障功能
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采取兴办养老、医疗、就业、伤残等保险,建立以农民家庭自筹为主,国家和集体保障为辅助的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为农民解除放弃承包地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刘地久,李东旺,肖六亿.工业化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J].经济学研究,2003(11).
2、朱四海.中国农业政策演变的两条基本线索[J].农业经济问题,2005(11).
3、李启宇,张文.当前农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成都平原为例[J].农村经济,2005(9).
4、陈伯庚,吴志冲.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市委审计委员会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市级各部门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内部审计组织或机构,并开展工作。但由于内部审计刚刚起步,各方面工作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均衡,工作还存在认识误区,对如何开展缺乏必要的思想和技术准备。根据对市直部门单位内审组织建设情况调研,现将进一步加强我市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内部审计工作是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内部审计工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承担着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的重要职责。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落实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监督主体责任,强化内部风险防控,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核查评价,提出纠正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的有效措施,这是内部审计固有的内在功能和本质。内部审计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确保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全面完整贯彻落实、打造最优营商环境“金名片”、提升部门单位风险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2018年底,审计署召开全国内部审计座谈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有效防范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均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审计署下发第11号令《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依据、职责权限、组织管理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审计委员会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根据本地本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内审组织或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
二、内审组织或机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内审组织机构不健全。
纪检监察、巡察和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的还是内部风险管控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决策与执行层面存在相互脱节,给违纪违规问题发生留下漏洞,相应的监督如果跟不上,潜在的风险就形成了违纪违规的事实。截止今年7月底,市本级68个部门单位和10家市属国有企业均建立了内审组织或机构。市公安局设立了审计处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责;其他部门单位成立了“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市属国有企业中,金泥集团、金化公司、公交公司等3家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委员会;金昌交投公司设立了审计部;其他6家市属国有企业设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行使内部审计职责,由于是初步建立组织机构,各项工作基本没有开展,作用没有彰显和发挥。(二)内审作用认识不到位。
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以独立、客观的立场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改进建议等方式提供咨询服务,目的是为发现并预防错误和舞弊、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对企业而言还要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的价值,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预防保护作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通过对会计部门工作的再监督,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二是服务促进作用。作为内部独立履行职权的一个组织机构,因为人员相对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工作便利。通过内部审计,可在改善管理、挖掘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有利于促进工作推动发展。三是评价鉴证作用。内部审计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随着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管理层次增多,特别是有下属二级、三级单位的行业,对下级单位业绩的考核与评价是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各部门活动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意见,起到评价鉴证的作用。
(三)对内审工作内容不清楚。
由于内审组织或机构平台初步建立,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内审工作阅历都很欠缺,对内审工作应该怎么做、做什么感觉无从下手,特别是对内审工作就是通过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效益、合法审查,揭示经济运行情况的问题这一主责主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专业支撑和能力素养。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更多是体现内部管理的效益,审计通过合法、真实、效益性评价,彰显效益是解决当下审计质效不高问题,推动单位管理和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运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来系统解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教育、医疗、生态、自然、社保资金管理以及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方面,健全完善内审机制非常必要和重要。
(四)对内审工作赋权不够。
内审工作是在党委党组或者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下开展的独立不受其他机构或组织影响的工作,党委党组要选择政治可靠,对党委党组能够认真负责的熟悉本单位工作的同志从事内审工作,同时还要赋予其独立调查的权力,让其能够独立不受其他任何组织干预或影响,确保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领导不知道如何放权、放什么权,内审组织机构的人员又怕授予的权力接不住、接不好,对独立开展调查缺乏信心和权力边界的明晰认识与界定。(五)对内审组织缺乏行业指导。
从全国各地而言,企业内部审计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重视,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越不平衡。企业效益越好的越重视,反之亦然。各级党政机关也存在这种情形。越是管理好的部门单位越重视,越是管理差的越不重视,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突破。对于审计机关来说,作为指导和监督内审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从上到下也没有对内审组织或机构提出不同行业、领域开展内部审计的指导意见,整体上缺乏行业的指导意见,致使内审工作的协调性、统筹性、持续性作用发挥不好。三、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监督是解决党政主要领导“五不分管”问题,推动本地本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委以及本单位各项工作要求有效落实、推动各项制度有效执行、强化内部风险防控、落实党委党组监督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细落具体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通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即内审组织是为党政主要领导具体研判本单位管理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的行业引导。
要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要求,把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当做推进部门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把事后监督推进在内控风险防范的日常监督中,通过日常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贯彻执行重大政策措施、“三重一大”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履行岗位职责、秉公用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保值增值等方面开展及时实时监督,把内部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防范了内部风险,又推进了工作的规范和制度的遵守,还及时对一些有问题的同志进行警示告诫,让其知至收手不逾规不逾矩。为此,市级审计机关要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内部风险点,尽快制定各行业领域的内审指导意见供内审工作者参考借鉴。(三)建立有效的内审组织或机构。
内审组织或机构是在党委(党组、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的,直接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一般部门单位可以设立为党委(党组)书记任组长,确定不少于2名的成员具体承担内审工作的领导小组,国有企业或者下属二级机构多的部门单位设立专责从事内部审计的内审机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其他人民团体可以按照归口管理模式由牵头单位组织成立联合内审组织。对内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除向内审组长汇报外,也要向同级审计机关报备,对内部审计已经整改的问题审计机关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四)建立内审工作规划或计划。
没有下属单位的部门单位每年组织开展一轮内部审计,其他部门单位和国有企业应该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内部审计,对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组织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健全完善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司法为民是一个崭新的司法理念,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司法公正是现代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司法为民首先必须司法公正,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实现司法为民的目的。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理念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关键在于造就一支为民、务实、清廉、公正司法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关键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一些法官审判作风不够端正、办案拖沓、行为不廉、司法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当前法院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一、突出重点,建立完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
法院作风建设的重点是审判作风建设。所谓审判作风主要是指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和司法实践中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和职业形象。审判作风是反映法院工作和法官职业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审判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人民群众对法院作出客观评价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审判作风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审判流程来说,它反映在立案、开庭、调解、裁判、执行和涉诉信访接待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从工作范围来说,它反映在法院每一个审判、执行工作岗位、每一个法官的工作态度、职务行为和其他行为、言行举止之中;从时间范围来说,它不仅体现在法官的8小时工作时间之内,同时也体现在8小时之外。正如最高法院副院长曹建明所说:“法官的工作有8小时内外之分,但法官形象却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从反映层面来说,它是审判工作主体即法官对审判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反映,是法官内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形象素质在审判工作这一特殊领域的外在表现,并主要通过其态度、工作和形象等几个层面来反映。因此,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构建保障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是一个涵盖法院全部工作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保证。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践行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主体是人民法官。当前法院应以组织广大法官深入学习贯彻《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与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司法公正树形象”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审判作风、践行司法为民和维护司法公正的自觉性。真正使审判作风不够端正的法官自觉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工作态度上切实克服冷横硬推、拖拉懈怠等不良作风,树立文明司法的职业形象和亲民便民的良好作风,以形象公正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同时要通过改进审判作风,使每一个法官都能自觉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便民之事,常行利民之举,自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追求目标。
二要遵循审判规律,增强维护司法公正的针对性。要根据审判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突出重点抓好作风建设,抓好作风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当前应结合“公正司法树形象”活动,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要着重解决方便群众诉讼和执行难的问题;二是要着重解决申诉和申请再审中存在的问题,特别中级以上法院,要确保受理渠道畅通,依法审查,对确属裁判不公的坚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对没有问题的要做好息诉服判工作;三是要着重解决在程序公正方面存在问题,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四是要着重解决审理、执行案件的各个环节中,法官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和职务行为方面存在的不检点、不公正、不廉洁、不注意职业形象等问题。
三要围绕司法为民,增强亲民、便民、利民的实效性。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本质在为民,关键在基层。当前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要结合深入贯彻最高法院《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措施的指导意见》精神,把改进审判作风作为司法为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通过审判作风的改进,审判制度的完善,审判程序的规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更加便于人民群众参与诉讼活动,从立案到开庭、调解、宣判、执行各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同时要使广大法官真正做到:在审判作风上亲民,以积极的态度救济民权;在诉讼程序上便民,以快捷的审理化解民忧;在实体处理上护民,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在执行环节上安民,以高效的执行实现民愿,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司法新形象。
四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性。审判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始终贯穿于整个审判工作全程。因此,建立完善审判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把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有效的法院经常性管理之中,要把审判作风和法官职业形象、工作态度要求贯穿于法院制定的审判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实现以科学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队伍。当前,要坚持用《法官法》和最高法院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来管理和规范法官队伍,通过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加强审判作风建设,在审判活动中坚决克服人为拖案、低效办案和司法不公等不良作风,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平裁判的结果,彰显现代诉讼过程的公正、高效。
二、标本兼治,建立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人民法院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首先要着眼于建立完善法官的自律机制。“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亦即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现实中,一些法官违法违纪,腐败犯罪,归根到底是廉洁自律意识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因此,人民法院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根本,以司法为民为目标,以公正廉洁为主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法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意识、公正司法:其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法官。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当前要结合“司法公正树形象”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法官继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法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和公正廉洁理念,促使法官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自砌“隔离墙”,自觉廉洁自律,抵制私心杂念,维护司法公正,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其二,要以崇高的使命鼓舞法官。人民法官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是社会纷争的裁决者,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教育引导法官把法官职业当作毕生为之努力的神圣事业,始终怀有重任在肩的崇高使命感,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始终保持中立、公正的司法人格。其三,要以先进的事迹激励法官。各级法院要用先进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大力表彰先进,宣传清正廉洁、公正司法的好法官,使广大法官学有榜样,赶有先进。当前,要以学习公安战线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使广大法官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依法公正行使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执行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四,要以反面的案例警示法官。在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反面案例对法官进行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效果。使法官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使法官“一日三省吾身”,时刻牢记慎权、慎欲、慎独,从思想上筑牢防止权力滥用的铜墙铁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使法官始终做到自重、自爱、自警、自励,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中,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节、注意自己的形象。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法官形象的生活方式。
第二,强化责任追究,构建“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和保障司法公正,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着力建立完善“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一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法官的违纪违法、滥用权力行为,要坚决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大对滥用审判权、执行权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有责必究。坚决防止不予追究或追究失之宽软的现象发生。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害群之马,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坚决清除出法官队伍,确保队伍纯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法官清正廉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要加大查案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腐败分子,不论涉及到谁,都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绝不能姑息手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法院的查案重点仍然是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违法执行、拖延办案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继续重点查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严肃查办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杜绝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查而不处现象。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要认真剖析案件,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积极作用。查办违纪案件是加强法院廉政建设,贯彻从严治院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反对和防止法官腐败行为、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关法院应通过认真剖析法官腐败犯罪案件,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填塞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警示作用,做到“高压不断、警钟长鸣”。
第三,狠抓制度落实,构建“不能为”的监督机制。严密的监督制约制度,既是对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力防范,也是对广大法官依法履行职务、公正司法的有力保护。多年来,人民法院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监督制约制度,为规范法官行为设臵了一道道的“高压线”和“防腐墙”。今年3月,最高法院会同司法部颁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在法官和律师之间又设臵了一条廉政“隔离带”。当前,各级法院要狠抓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的贯彻落实,把加强内部监督与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保证审判权和执行权公正、廉洁行使的监督机制。法院加强内部监督,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要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要贴近实际,突出监督重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强化诉讼中的监督,充分发挥二审监督和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依法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二要强化院长、庭长监督。法院院长、庭长要按照岗位职责,在尊重和保障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执行人员依法行使执行权的基础上,对案件审理、执行活动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进行认真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廉洁;三要强化审判流程监督,完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实现立案、审理、判决、执行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和跟踪监督。有条件的法院可实行计算机随机分案,减少人为控制案件承办人的做法;四要强化审判质量监督。法院内部审判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健全,是影响审判质量、产生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因此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案件审判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对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执行都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从源头上防止法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减少案件错判和久拖不决、司法不公、久拖不执现象发生;五要强化纪检监察监督。法院监察部门要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事后监督和事前、事中监督相结合,八小时以内监督和八小时以外监督相结合。要把监督工作渗透到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患于未然”。同时,使监督真正成为帮助、爱护法官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确保法官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人民法院在全面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要依法实现全面的公开审判,把审判的全过程臵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工作监督、同级政协的民主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有效遏止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司法公正。
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不必为”的保障机制。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今年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条件的地区,可以试点廉政保证金制度,探索惩戒与激励机制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加强和完善法院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按此要求,我院及各地许多法院都先后试行廉政保证金制度或廉政退休金制度。实行上述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广大法官公正、廉洁司法,践行司法为民。
三、夯实基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依我国法官法有关规定,所谓法官职业保障,亦即法官的职业权利保障,是指人民法院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同时依法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增强法官职业的尊荣,维护司法权威。法官职业保障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根基,也是考量法官职业化的一项重要标准。根据法官法相关规定,借鉴国外法官职业保障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利。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
(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权力保障制度,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依法官法第八条规定,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的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由于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受到外界干涉、干预或干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保障法官的职业权力,首先应建立完善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制度,使其能坚决排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或干预,坚决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同时法院要坚决为依法办案、敢于抵御和排除外界干涉或干扰,公正司法的法官撑腰,决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其打击报复。其次,应通过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和法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议庭和独任庭法官能够依法独立审判的内部保障制度,凸现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和保障法官的独立人格和职业权力,全面落实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对案件作出裁决的权力。同时,应理顺法官与院、庭长之间审判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关系,废除案件审批制度,院、庭长只有在其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时,才依法享有对案件的裁决权。其三,建立各负其责的审级独立制度。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得有任何行政性的控制,上级法院的法官包括院长、庭长均不得对下级法院的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干预。其四,建立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法官不因客观原因所致的裁判错误受处罚,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而没有后顾之忧。即只要法官履行审判职务的行为正当且程序合法,就应推定其已尽职而免除责任。
(二)建立完善法官职业地位保障制度,确保法官非因法定事由不可更换或受处分。为有效保障法官职业地位和法官身份的稳定性,把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地位落到实处,建议最高法院或立法机关明确和细化法官免职、辞退和处分的法定事由和程序,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法官地位和身份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动摇。
(三)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收入保障制度,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法官法对法官的职业收入问题作了规定,但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职业收入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官还不能按期领到足额工资和津贴。一些法官经济困难,生活清苦,在社会上没有职业尊荣可言,难以提升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而职业收入和经济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官面对金钱及其他物质利益诱惑的自律能力,动摇了法官的职业信心,有的已忍痛脱下“法袍”,改行从事律师职业。对此,各地法院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确保法官能按期足额领取工资和津贴,并逐步提高其经济待遇,实行“以薪养廉”。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第一个人才发展规划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进入了优先发展的新阶段。在6月8日全区国税系统人事工作会议上,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柳德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事部门主要工作任务是,为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人、培养人、使用人。对我们基层国税部门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尽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大规模培养各类人才,为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大局,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一、柳州市国税系统近年来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做法
近年来,柳州国税局按照总局、区局的要求,认真实施人才兴税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一套人才培养机制,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建立了一套人才培养组织机制。按区局要求,市局、县(区)局均成立了教育管理部门,有专职人员抓培训工作,配备了兼职老师(全局兼职教师21人)。制定了系统(单位)的培养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并基本上能按计划实施;对参加对象的确定、培养的实施等方面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确保人员到位,基本上做到了以组织部门牵头抓,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密切配合进行组织培训的机制,保证培养工作的扎实开展。2007—2009年累计举办各
—1—
种培训班606期,年均举办202期,培训人数达26480人(次),年均培训8826人(次),年人均培训15.18天。
(二)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明确的培养目标体系。按要求制定了培养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基本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体系,如六员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专题培训等,为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较好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三)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内容课程体系。能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的内容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素质、税收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并围绕税收工作开展各种短期培训
(四)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体系。能结合实际,采取模式多变,方法多样的培养形式。如请专家授课讲座、脱产进修、短期集训等。用得最多的培养和教学模式是授课讲座、脱产短期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教学模式方法。
(五)完善了培训硬件和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市局建设了档次较高的培训教育三间,各县(区)也建设了相应的培训教室(场所),配备了教学用的各种硬件;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培训,能确保培训经费的需要。2007—2009年累计投入培训经费382万元,平均年投入127.6万元。
二、当前柳州国税系统人才培养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柳州国税系统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和解决。
2—
—
(一)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创新人才的合理培训、使用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口头上很重视,具体落实上却不够得力,“以人为本”、“唯才是举”的观念还没有落实到位。二是不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认为基层国税系统缺少人事权,在选人用人上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全员积极性,人才浪费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三是人才培养投入明显不足。2007—2009年平均年投入培训经费127.6万元,人均仅1085元;且多元化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未能充分体现 “一流人才、一流报酬”。四是对人才的服务意识缺乏。对人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解释多、解决少;对人才培养讲得多、做得少。五是人才培养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未能体现“紧缺人才、重点培养”,缺少人才可持续使用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导致人才的培育、管理和使用相脱节。
(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结构不理想、专业结构单
一、高层次人才比例低。截至 2009年底,全局系统共有在职干部职工1176人,40岁以上占63.1%,40岁以下只占36.9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615人(其中176人是通过在职就读取得)占52.43%;而全局具有专业注册职称人员(包括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高级程序员)16人,仅占1.36%。二是人才分布不均。机关人才相对集中,基层一线较少。三是岗位安排不合理,人才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工作绩效优势。四是人才供求矛盾突出。写作、—3—
财务、管理、业务等方面的人才紧缺。
(三)人才培训质量不高。一是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培训没能始终坚持“分级培训、分层次培训”和“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方法单一,大多采取“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方法,导致人才教育培养与实际培训对象的需要脱节,培训效果不理想。二是培训师资质量不高。除到大专院校等专业培训部门培训师资质量较高外,相当自办的培训师资均为兼职,质量不高,使培训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而自办的培训人数均占全部培训人数70%以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教学模式方法简单,不够灵活。如专题研讨、现场指导帮助、参观考察的培训模式较少。
(四)人才培养动力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人才管理机制。人才管理模式比较简单,没有形成人才的分类管理,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单一,通常采取用同样的模式和标准管理不同类型的人才,忽略了层次区别和个性差异。二是没有真正建立健全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特殊人才的特殊贡献,没有从政治上、经济上、荣誉上给予相应待遇,且公务员激励主要以年终考核为主,激励时限较短且指标有限,影响了人才潜能的发挥。三是负激励手段缺失。不能对那些有位无为、有德无才、工作懈怠的人做出相应处罚。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状况难以改变。四是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估机制没有建立,使各用人部门(单位)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性不高,产生“重用才、轻育才”的现象。
4—
—
(五)培养管理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一是各级人才管理培训机构之间存在着多头组织、重复培养、各自为政的现象,统筹安排不够。如对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区局组织培训后市局又统一组织培训。这都说明组织调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理顺。二是人才培训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性和前瞻性较差,培养工作存在随意性、临时性、应付性,缺乏主动性、系统性、连续性,缺乏宏观谋划,将急需的高级人才与一般性人才等同培训,且培养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创新性,与人才发展战略脱节。
三、建立健全柳州国税系统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路
良好的培养机制是人才发展和提高的前提。人才不会自然形成,只有在科学、有诳、不懈培养提高的基础上,经评价选拔,才能使人才得以显现。因此,要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律和发展态势,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人才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
确立科学的、前瞻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新形势下,国税系统必须用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人才观指导国税人才培养工作,注重人才的系统开发、合理使用和挖掘人的潜力,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人畅其流、人尽其用。一是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人才具有普遍性,只要是具有一定知识技能,能够
—5—
用辛勤劳动为国税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人才,要把广大国税干部纳入人才建设的范围,作为人才建设的主要对象,力求实现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二是要树立“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人才也是错”的观念。单位一把手对做好人才发展工作负主要责任,重点做好执行政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整合力量、提供服务、依法管理等工作;班子成员都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纳才之量、用才之法、护才之胆、举才之德、育才之方,关心、支持人才的培养工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三是要树立“人才以工作实绩为重”观念。在人才发展中必须坚持重能力、重实践、重贡献、重业绩的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倾向。四是要树立“人才多样性”观念。人才发展的目标应符合当前国税系统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立足于培养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信息技术保障、行政管理等六个系列的专门人才基础上,兼顾写作、财务、文体方面的人才。五是要树立“人才动态发展”观念。一方面,人才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做到以老带新、以上带下,保证新老人才平稳交替,避免出现人才断层;另一方面,人才的内涵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化,只有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潜能的条件,才能促使业务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基础性人才成长为专门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把握好人才培养的规律性。一是要把握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学习、实践、提高”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在培养人才时要高度关注人才的发展性,考虑谋划人才个体发展的延续性,尽可能地为人才的成长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要 6—
— 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国税基层工作较以前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收入工作已由任务型转向质量型,征管工作已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基层税收征管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此,基层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与基层税收执法岗位设臵紧密衔接,逐步建立健全起一支由稳固的基础层、坚实的骨干层、突出的拔尖层人员组成的梯次结构、动态提升的学习型人才队伍。三是要兼顾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既要立足当前,从税收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为国税事业及时输送迫切需要的有用人才,又要放眼长远,科学判断时代进步和国税事业发展趋势,使人才培育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以适应未来国税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一是要制定好可持续人才培训计划。要制定人才管理办法,明确各类人才的划分,制定人才短、中、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改进当前国税系统教育培训机制,把培训目标由短期性上岗培训转向人力资源开发性培训,防止出现短视、短期行为,确保人才培养的延续性和持久性。二是要丰富人才培训内容。要把培训内容由普及型、考核型向提高型、储备型转变,从注重数量积累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由单一型人才培训向复合型人才培训转变,由显能培训向潜能培训转变。三是要加强岗位技能培训。要制定近期、中期及远期的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类型、数量和总体比重。多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制定“跨岗”及“AB岗”等制度,注重在职培训、在岗培训,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四是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对一些紧缺性、专业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专业人
—7—
才,可与高等院校挂钩组织专门培训;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国税干部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和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等考试,注重提升学历层次与提高能力的统一,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开展研讨式、模拟的培训方式。针对某项工作上的问题展开专门研讨,允许学员与主讲者进行交流沟通,此种形式的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因其信息容量大且较切合实际,容易被培训对象理解和掌握。六是要加强培训考试考核。要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将参加培训考试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与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培训实效。
(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流动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培养的长效机制。要深入了解基层人才需求重点,确定基层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把人才流动培养作为一项固定的人事制度长期坚持。不能因人立制,因人变制。二是要制定《人才流动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要围绕今后一个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培养年轻干部为主体,以强化锻炼为手段,以交流轮岗为途径,以提升能力为重点,以增强活力为目标,制定《人才流动培养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年轻干部培养人才库,对人才库的培养对象实行合理流动、重点培养、动态管理、定期评价、跟踪考核等措施,大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有序发展。三是探索实施“人才递进培养工程”。通过多岗位锻炼人才、多平台磨练人才,把干部普遍培养成为具有一个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把专业型人才培养成具有两个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把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具有一定 8—
— 综合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四是完善人才交流轮岗后续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和了解交流人才到新岗位后的工作表现,切实加大对轮岗交流人员的跟踪考核力度,切实增强干部轮岗交流后的工作实效。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一是要把人才培养纳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体系。要把人才培养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以业绩为核心,建立健全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诸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才。三是要创新人才奖惩机制。对德才平庸、考试考核不合格人员要待岗培训,对在本职岗位做出突出贡献,并得到群众和上级认可的高、精、尖人才,给予重奖,特别要奖励创新项目和各种荣誉获得者,引导广大国税干部学业务、钻政策、搞创新、干实事。四是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一切以发展为重,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充分理解人才、信任人才、尊重人才,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努力形成“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不为就退位”的新局面,切实把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实绩突出的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健全人才推荐机制。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人才发展情况,不断拓宽组织视野和用人渠道,采用上挂、外派、交流等方式,积极把人才推荐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锻炼成长。
—9—
10—
一、内部审计方式分析
(一) 制定内部审计方案
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企业, 无一例外都具有相对独立、比较完善、较高权威的内部实际监督体系。正是由于其相对对立性, 所以才能得出相对公平和客观的审计方案。在内部审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要避免“部分为主”的传统模式, 避免产生大局观不足, 又过分关注局部的局面。要坚持“垂直为主、分级为辅”的新型内部审计方案。在新方案中, 要求强化一级法人对全系统的监督力度, 在各级业务部门都设立平行的内审机构或部门, 直接由行内领导负责工作的推行, 将业务收归上级内审部门, 而行政、薪资、待遇则由总部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
在审计编制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当年的年度审计工作为依据, 要坚持不能越雷池一步, 不应突破目标规定的年限和范围。同时在制定审计方案的时候, 要充分重视实用性和真实性, 不能走形式主义的老路。避免不必要的原因对审计方案产生影响。
(二) 利用其他审计结果
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导致审计结果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出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运营情况和财政制度管理上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受到审计结果的反映。这就要求对审计结果运用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强。在审计结果的运用上面, 要注意向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之间的审计部门进行交流活动, 通过对审计工作的经验交流, 使人员在审计结果重要性认识上有所提升。同时, 还要通过其他方式的运用, 例如, 健全审计结果的公开制度。通过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的透明化的方法, 扩大了审计的影响, 提高了审计的质量, 也加快了审计工作的迅速落实和完善。
在利用其他审计结果的时候, 要充分注意:针对审计过程, 被审计单位出现的严重违法乱纪行为, 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和整治。不能出现知情不报、避重就轻, 更不能通过经济处罚代替法律处罚的现象。
(三) 改进审计方式
在企业内部的审计过程中, 要提升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的生命线的审计质量问题, 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时刻以这条生命线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本公司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案, 避免了内部审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细化审计分工和改良审计方法, 充分改变以前审计工作所未能涉猎的地方, 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做出重要的服务职能。同时要求在审计过程中, 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的协调关系。尽量保证被审计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为双方节约不少的时间。同时由于减少了审计人员的流动, 降低和减少了对被审计部门的影响, 从而保障被审核部门的正常运行,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 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 需要加强关于计算机的辅助作用。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学的应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手段、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工作成本。这就要求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 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技术对审计统计、审计管理、风险预估的作用和影响。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 要改变传统的一人审计一本账簿的审计方法, 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使用流水线式审计方法, 即就是按照要求为每位审计人员分配相应的板块, 例如, 重点费用、薪资支出、物资采购等方面可以分人负责审计, 这样可以在审计过程中, 使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 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 改变审计内容
在审计过程中, 由于内部审计大多数情况下关注于对收支情况的审核、处理和预算情况的汇总和整改。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忽视了在新时代要求下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大政方针的决策方面的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审计数据内容的分析和管理, 并根据这些分析报表工作, 为企业在决策和商业判断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必须在审计内容上面, 企业不能过多的拘泥于收支、员工薪资支付、采购支出等总结性情况, 要注重对预判性审计的关注和审计内容的升级。以确保审计工作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一) 强化内部审计成果利用率
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率, 则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和加强:1.建立完善的评审评价制度, 推动审计评价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审计评价的具体要求就是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在制定不同的标准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审计成果中有关资本保值、社会贡献、具体利润、社会积累等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是通过经济效益完成企业的考核工作。2.建立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 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率。要求企业定期不定期召开相关的审计统计小组会议, 探讨和解决审计问题中的不足和困难。特别是要对审计后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完善, 以防止再次出现相似的问题;3.要建立相关的动态管理机构, 对内部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要通过实时的审计管理制度, 保障每名员工都能在廉洁的前提下正常工作;4.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 使得成果转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出现严重决策失误和经济状况的情况, 要加以严肃处理, 强化审计成果的利用力度和广泛度。
(二) 构建审计成果资料库机制
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建设专门的审计成果资料库, 以达到及时对审计数据和成果进行观测和使用。这就要求无论何种形式, 审计成果资料库都必须具备精悍、统一、协调的基本要求,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细。同时, 要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相关的监控和管理, 建立正确的审计观念和态度, 推动审计成果资料库的建设工作。
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 审计成果都必须以多方面的审计成果作为主要依托。所以, 就必须建成完善的审计资料库。在建设资料库的过程中, 要充分坚持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确保为实现内部审计效果最优化提供重要的技术和资料平台。此外, 要坚持做到各部门的审计成果通过资料库实现共享的基本要求。
建设资料库的形式多种多样, 所以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审计工作的具体工作情况。即可以根据审计成果运用的方面进行设立;也可以根据审计的程序进行设立;同时还可以根据审计的不同内容和范围进行分类。在审计成果资料库建设的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到数据库建设、法律法规信息库建设、审计对象资料库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完善的结合, 最终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全面发展。
(三) 建立内部审计公告体系
在审计过程中, 要加大对新闻、官方网站、电子邮箱、联合座谈、新闻发布会等社会公告系统的完善工作, 以及对内部审计公告体系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 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 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 将审计的情况进行公示和通告。通过公告的作用, 使得企业产生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变革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迅速调整和修正工作的进行。同时, 由于公示体系的建立, 使得审计的成果更加透明化, 也更加有社会信服力。
三、结束语
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工作中,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监督工作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方向和内容, 很多时候也未能引起企业和领导的完全重视, 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方式的探讨, 同时根据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 提出了从强化内部审计利用率、建设相关数据库以及建立内部公告体系等方面来实现审计效率的提高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和建议, 为提高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做出重要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卢雅静.浅论我国审计方法及审计体制的改进与完善[J].生产力研究, 2012, (10)
[2]王争.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J].中国经贸, 2014, (8)
[3]张焕.完善项目审计制度加强项目审计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13)
[4]赵焕英.完善内审体制创新审计方式[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3, (5)
【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思考与对策】推荐阅读: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策06-28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07-23
建立涉法涉诉信访长效解决机制的几点思考05-29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用考试卷12-10
建立工作机制的通知06-08
财税体制改革机制的建立07-04
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议06-07
建立四川环境安全的管理机制研究11-20
建立党建长效机制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