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推荐7篇)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1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众申请公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函〔2008〕50号)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你局《关于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请示》(沪环保管〔2007〕397号)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获得的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等,不属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所列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二、公众向环保部门申请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等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时,环保部门可提供项目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的联系方式,告之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索取。

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23条规定:“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予以公开,并将决定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和理由书面通知第三方”。

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向受影响的公众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特此函复。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2

1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的现状

1.1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的要点

第一, 对建设项目的范围和对象进行确定, 要根据建设项目环评的程序, 对环评对象和范围作以明确规定, 使建设项目环评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认可。第二, 编制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要根据相关规范和导则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测, 形成建设项目环评的报告书, 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第三, 对于必须公开的部分进行公开, 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扩大建设项目管理与支持的范围和主体。

1.2 建设单位信息公开的要点

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前应该争得公众的认同和认可, 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强制性规定,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 由于建设项目单位环评的公开会增加项目建设的成本, 因此, 很多单位对于公众的参与部分采用编造和篡改的方式, 出现了建设单位信息造假的问题。

1.3 建设项目环评主管单位的信息公开

环保部门是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主管单位, 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里明确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进行公开, 这就定义了建设项目环评主管单位信息公开的义务, 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

2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的主要问题

2.1 程序问题

当前, 我国虽然确定了建设项目环评公开化的方向, 但是, 对于相关的程序还没有细致的规定, 导致建设单位、主管机关对于何时公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 何种方式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公开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就使环境信息公开化和公众知情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2.2 条件问题

当前提出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的方式要以书面形式为主, 这给公众进行信息监督带来条件上的限制, 无疑会降低公众参与的兴趣, 给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和环保决策的执行带来各种不利影响。

2.3 法律问题

我国的环保立法缺乏对建设单位信息公开不实的处罚措施, 因此, 使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变得毫无意义, 成了做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2.4 公众问题

总体来说,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参与意识仍然不强。另外以单个公民的力量来对抗强大的政府、资金雄厚的企业往往力不从心, 有待于将松散的民众组织在一起, 让公众积极参加到环评程序中来, 真正促进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公开化。

3 新时期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的对策

3.1 完善相关的立法工作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须要以法律作为基础, 应该通过立法使公众尽可能多地参与环评工作。要通过立法使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公开及时、便民, 形成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3.2 完善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

环评程序的完善程度是信息公开的基础, 也决定着公众参与环评的有效程度。公众参与的前提是信息公开, 因此, 环评程序的规范化能够使相关环境信息有效公开, 使公众有效地参与到环评中来。应当完善与信息公开相关的制度, 重视程序的规范化, 在程序中确定信息公开的范围与时间, 确定公众参与的阶段及具体步骤。要为工众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做好制度方面的建设, 要利用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程序制定出相关的制度, 通过对制度的完善和建设, 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公开化。

3.3 改善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的社会背景

在现代政府管理体制下, 政府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 因此, 应当从公众的利益出发, 解决相关环境信息公开的问题。公众要提高参与意识, 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问题。

4 结语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化是世界建筑行业和管理工作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为建设项目营造发展空间和外围支持, 必须进行信息的公开化工作。要推进政府主导下的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公开, 也要以行业为基础加速企业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公开, 使建设项目环评的信息公开化得到进一步完善, 形成综合体系以推动建设事业、环保事业、公共事业、管理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全面发展。

摘要: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在全世界建筑领域内属于公开范畴, 这有利于公众的参与, 也能够使建设项目获得更多的监督和支持。而我国公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 难以对建设项目环评进行全面的监督, 也不能使建设项目环评工作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本研究立足于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 对建设项目环评展开了研讨, 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实现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程序,条件,责任,法律

参考文献

[1]刘越.浅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5) :32-33.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3

近年来, 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有效与最直接的发布手段,中国也不例外。在政府网站层面上,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早在2006年《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摘要)》中已经明确提出:“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要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一般而言, 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规则的公开,也就是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的公开;另一个是事件的公开,特指政府工作和重大事件的公开,包括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的公开。而从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来看, 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的公开目前90%的地方政府网站都能做到, 尽管更新与规范程度不够,但总体结果是令社会满意的。但是, 对于重大事件的公开——特别是涉及本地区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公开, 结果就远不令人乐观。由于这方面信息的瞒报、谎报、迟报, 每年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满,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强烈的不和谐之音。

为了考察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程度,我们特地选取了2008年8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之间发生的矿难事故作为考察样本,主要出于三点考虑:第一是我国矿难事故屡禁不止, 事故频发已经成为中央重点监管对象,作为突发事件有相当的代表性;第二是一定时段内矿难事故样本较大,分布较广,有利于综合分析;第三是矿难事故在民众与媒体中间影响大,社会关注度极高。

通过网站访问和网下访谈两个渠道,我们对上述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问题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2008年8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所发生的矿难事故共有28件(以百度搜索引擎所搜到的静态网页为准,并非这段时间发生矿难事故的实际数量),其中被市级政府网站报道的共13件,被省级政府网站报道的共17件,被国家级网站报道的共23件,另有5件没有从政府网站上找到相应的报道。(数据来源于新华网等媒体网站)

为了慎重起见, 在上述网络信息采集的同时,我们还专门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负责官员进行了访谈, 进一步了解国家对于突发事故、事件报道的政策和流程。访谈结果揭示, 中央对于地方突发事件的发生始终抱着鼓励公开且要求地方政府公开发布。突发事件报道的一般流程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正式渠道是从地方安监局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核实后通过各自的网站对外正式发布;非正式渠道是安全监管总局为更快、更广泛地掌握事故信息,转载公共媒体对事故的报道(详见下图)。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国家级政府网站的报道与地方政府网站的报道是独立进行的,中央政府虽然要求地方政府公开信息,但并没有对地方政府网站的报道进行直接的干预。这恰好为我们的观察结论带来了便利——由于中央和地方网站报道存在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可以分析更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我们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网站报道的差别上可以看出三个特点:

(1)及时性(无明显差异)

从时效性来看,中央和地方没有明显差异,有时中央快于地方,有时地方快于中央,均属于合理时滞范畴。这说明在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上, 主要的问题是报与不报的决策问题,及时性至少在技术手段上早已不成为各地的问题。

(2)主动性(中央>省级>地市)

从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来看,中央大于省级,省级又大于地市,这说明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公开信息,而地方政府中的省级政府又比地级政府更有动力公开信息,这里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地方利益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3)选择性(中央<省级<地市)

从信息公开的选择性来看,中央政府的报道最为全面,地方政府则更多的是有选择性的报道,特别是地级政府的网站,所报道的主要是正面消息——比如被困人员顺利脱险,事故中未有伤亡等等, 而对于负面的消息即可能连累其政绩或造成其他不安影响,则能不报则不报道。透过这种选择性,各级政府执政理念的差别也就一目了然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以信息公开为指标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下一个基本判断了。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公开按其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APEA:可得性(availability),及时性(promptness),有效性(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责任性(accountability)(见下图)。

信息公开的第一阶段为可得性,也就是有没有信息公开的问题。这是信息公开的原始阶段,从我们采集的突发事件或者应急管理的数据结果来看,中国大多数政府网站已经迈过了这个阶段。

信息公开的第二阶段就是及时性,也就是能否及时公开信息的问题, 中国各级政府网站也基本做到,则只要他们想报道,就完全能够在第一时间见诸网络。

信息公开的第三个阶段是有效性,在这一阶段,信息公开要讲究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也就是说信息公开的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信息公开的内容是提供公众关心的信息。从这一点来说,地级政府网站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许多地级政府网站报道的矿难事故,或者是伤亡特别重大以致无法回避的,或者是被困人员全部脱险可以用作正面宣传的。这说明这些地方政府对于信息公开的理念还停留在宣传层次,把信息公开当作一种宣传手段而不是一种常规的信息服务手段,即公民应该享有的政府信息服务的权利。

信息公开的第四个阶段是责任性,这是信息公开的最高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而且还要把信息公开作为一种明确政府责任的手段,让政府真正承担起信息公布应负的职责。从中央级政府网站报道的程序和实际报道的事件数量来看,他们基本上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着眼于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来报道突发事件的。可以认为中央级政府网站已经达到第四阶段,并且还担负着对地方政府在突发应急事件报道上的示范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按照我们的APEA四发展阶段理论(或者说四发展层次理论),可以认为,中央级政府网站已经处于责任性层次,省级政府网站处于有效性层次,而地市政府网站还停留在及时性阶段;

(2)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还是一种政府为中心的导向式发布,重宣传轻服务,更轻公民的知情权力;

(3)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中,越往基层的政府责任越重大,也越容易卷入利益之中,这种利益关系影响到信息公开的选择性。

尽管地方政府网站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政府网站,比如河北省政府网站、吉林省政府网站。上述两个省级政府网站上凡是被中央级网站和主要媒体网站报道的矿难事故能找到相应的报道,且还找到未曾被中央级网站和主要媒体网站报道的矿难事故的报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政府网站上(http://www.jl.gov.cn/zt/yjgl/)有两个亮点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其一是不但省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好,其所属的地级市政府网站也在此方面表现突出,比如吉林省采集到的突发事件比较集中发生在延边州和白山市这两个地级市,通过对他们的网站的访问都找到了相关事件的报道,这说明政府网站有上行下效的导向——地方看省,省监督地方;其二是吉林省政府网站的应急管理专栏做得很好,既规范又详尽,特别值得其它地方政府网站学习和借鉴。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4

李:张老师,我国学术界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研究的介入还非常有限,而您是较早介入这一领域的专家之一,本期话题栏目想请您就有关问题做一个讨论。

张:首先想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电子政务或图书馆学、目录学方面的专家,但有幸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做了一些相对较为深入的研究,由此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由于个人学术能力、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所限,所提出的观点或见解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正确、全面和准确。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李:我拜读了您近期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研究的論文,发现你总是使用这样一个术语:“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建设远不止是一个分类目录的建设那么简单的问题?

张: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涉及到很多问题,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研究、编制和发布,无疑是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实施和落实条例的具体表现。因此,《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信息分类系统和核心元数据是目录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我个人倾向于将我国所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合集看作是一个体系,我称之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它应该是一个逻辑上统一集中、数据分布式存储的信息系统,这也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的未来目标;而将其中的信息分类部分称之为“信息分类系统”,也即“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信息分类系统”。以上概念及其界定是我们开展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李:如果仅就“分类系统”而言,您对分类系统的规范性建设具体有什么认识?

张:当前,人们在是否要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异议,但在如何分类上分歧很大。即使是在基本取得共识的主题分类上,也有着很多分歧,例如到底该如何分类?分到几级合适?是否需要统一和规范?等等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争议。作为具体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更倾向于按照组织机构、部门业务及已往的惯例来进行分类,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规范、统一。有些专业人士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人员,也大多认为如果分类太复杂,往往不实用,没这个必要。

然而,如果站在国家的层面来考虑,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事先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部署、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分类系统,而是各部门各行其道,各搞一套,那么就会导致我国各个单位发布的信息公开目录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无法形成规范、统一的信息公开目录,也无法最终形成全国统一、互联互通、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政府信息资源体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必须事先进行顶层设计,对一些必要的事项制定统一标准进行规范,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这些标准规范具体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中的信息分类系统、核心元数据方案、索引码编制方案、内容概述规范、目录格式规范等。其中,信息分类系统和核心元数据是目录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我以为,尽管对信息分类进行规范和统一的难度很大,但并不是不可实现,也并不能就此认为不需要标准和规范。只要设计得法、处理得当,它一定能够发挥应用的作用。关键是我们要对分类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有足够地了解。

李:由于我和您具有相同的学科背景,所以在“统一分类标准”这个问题上我与您的观点是一致的。您在上文里提到,是不是要“统一分类”,关键是对分类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了解,那么您认为现实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是吗?

张:是的,尽管“分类”是人类组织信息资源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人的一种本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对分类系统的建立之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的作用的认识是全面的。我认为我们只有在认识达到全面和准确的状态,才能在操作层面上做到有目的性和适用性的最佳实现。

按照常理,一般人都能理解信息分类是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基础,但是,当我们把目标锁定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上,那么,信息分类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建设的前提,这个认识也必须建立起来。“体系”就意味着整体性,即全国政府系统所有公开的信息,无论其存在于何处,其组织方式是统一的。此外,信息分类提供了政府信息查询的入口,这个问题我想稍加说明。从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看,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要比按照分类层级逐级浏览更容易、更被人们接受。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足,多数情况下当用户在查找所需要政府信息的时候并不知道目标文件的具体名字或内容,而且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信息的提供和服务部门要对信息特征进行多维的描述,以便为用户提供多重入口,便于用户的浏览和查询。最后,信息分类对用户检索起到辅助和导航作用。很多情况下,用户在查找政府信息的时候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有时需要对同类信息或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检索或查询,这时,单纯使用搜索引擎式检索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许多国家在政府信息公开时采取了按照服务对象(受众)分类来提供主题服务的方式,对每种对象提供的特定相关信息,再按照所办事情进行聚类。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使对所查询的信息不甚明确,用户也可以通过分类结果所提供的指导逐级浏览,迅速找到相应信息。

李:在全国范围内对政府信息公开分类目录进行统一规范,这个“全国范围”是否涉及跨行业?我总感觉到,要完成跨行业的统一分类目录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对此您怎么看?并请谈谈其困难所在。

张:这个“全国范围”应该是跨地方、跨部门、跨行业的。当然,在“统一”的前提下,应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我认为,统一性和灵活性是可以兼顾的。理由如下:一方面,对政府公开信息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如按主题、机构、体裁、服务对象等进行分类和描述;另一方面,主题分类就完全可以做到跨地方、跨部门、跨行业,可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规范。而且,即使是在主题分类里,也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在一、二级类目确定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和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三级及以下类目进行适当的设置和调整。

李:您上文提到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问题,我们通常称之为分类的维度。对“四个分类维度”似乎没有异议,但未见得对它们的关系能够搞得很清楚,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四个分类维度的关系?

张:我们所说的四个分类维度,即主题分类、体裁分类、机构分类和服务对象分类。所谓主题分类:即依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主题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所谓体裁分类:即依据信息资源的外部属性——文体体裁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所谓机构(部门)分类:即依据信息资源的负责单位——部门或机构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所谓服务对象分类:即依据信息资源所针对的特定群体——受众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它们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当然应该以主题分类为核心,以体裁分类、机构分类和服务对象分类为辅助,由此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分类体系。主题分类反映了政府公开信息在内容方面的属性或特征;体裁分类体现了政府公开信息在的表现形式与体裁上的不同;机构分类则体现了政府部门机构与职能的特点;服务对象分类体现了政府公开信息在适用对象和受众上的不同。

这4种分类相互独立,当政府公开信息的某个维度的属性发生了变化,不会影响到其它维度的属性,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目录体系的稳定性。每种分类在元数据中应至少有一个相应字段。同时,这4种分类之间客观存在着必然的关联。特定内容属性或特征的政府公开信息以某种表现形态为特定受众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并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对其负责。所以,这4种分类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整个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分类系统。

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这4种分类方式并不一定要同时全部采用,但至少都要采用主题分类,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采用其他分类方法,以便对政府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标识。

李:如您所说,主题分类法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的核心和基础。这样一来,形成一个好的主题分类规范就非常重要了。对此,在操作上,您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张:前面已经提到过,在应用主题分类法时,也可以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类目进行适当扩展和修改。这就涉及到主题分类中类目扩充的原则。一般来說,政府公开信息目录的主题分类最多可扩展细分到四级类目(至多不超过五级)。在国家层面上,只负责对主题分类表中的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或部分三级类目中的必选类目)进行统一制定和管理,旨在作为相关部门和机构继续划分下一级类目时的分类参考。

在实际分类过程中,各单位可结合本部门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对现有主题分类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可适当细化和扩充至三级类目,最多时可扩充至四级(或五级)类目,以便形成的详表能够涵盖本部门或本地区的所有相关信息资源。

李:去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后,国办推出了一个类目表,您认为这个类目表对于将来的工作具有什么意义?

张: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采用主题分类方法,将公开的政府信息划分为22个类别,即:国务院组织机构;综合政务;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财政、金融、审计;国土资源、能源;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商贸、海关、旅游;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劳动、人事、监察;公安、安全、司法;民政、扶贫、救灾;民族、宗教;对外事务;港澳台侨工作;国防;其他。

该分类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有关政府信息分类情况,同时兼顾到统一性和示范性,特别结合我国和国务院办公厅自身的特点而制定的。该分类为其他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公开目录的分类、特别是全国范围的整个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统一分类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我认为,下一步,我国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国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分类系统,为最终建设目录体系奠定基础。

李:您比较过不同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主题目录在类目设置上的差别吗?从存在的差异中你认为现在这个类目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张:是的,我比较过,并进行过相关的研究。

1、我国的一级类目比较详细,但是向下展开的不够深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目录的一级类目共22个,比英美两国多,他们分别为12个和10个。同时,某些一级类目在英美的分类体系中是合在同一个一级类目下的,例如,英国的“农业、环境与自然资源”基本涵盖了我国的“农业、水利”、“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能源”3个一级目录。此外,英国对政府信息的分类都已经做到了第五级,但是我国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中只细分到了第二级,而在国务院办公厅的信息公开目录中只有一级类目。因此,下一步需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在保持现有的一级类目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结合用户的需要开发更加详尽的二、三级乃至更为细化的类目体系。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我国的情况非常复杂,具体到二级类目,特别是三、四级目录时,难以划分,也难以统一。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目前还是个难题。

2、类目设置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分类代表了人们对事物属性的不同认识,而且与各国家的自身特点如机构设置、文化等有很大关系,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就军事主题来讲,我国与美国比较类似,把军事与国防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一级类目。而在英国的分类中,则是把“国际事务与国防”作为一级类目,将“军队”与“国防部门”设为其下的二级类目。

3、一级类目不宜分得太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英国和美国的一级类目比较集中,这样可以保证主题相关的信息都放在同一个子目录中,而且类目之间的区别度比较大,看起来比较清楚。例如,美国政府印刷局GPO Access上将联邦政府信息按照主题分为11个一级类目,分别是商业与劳工、教育、环境、食品药品、津贴与奖励、健康医疗、军事与安全、科学技术、货币与经济、社会事务、交通。但最近,在网站中,已将“商业与劳工”和“货币与经济”合并为“商业与经济”,一级类目被调整为10个。英国的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列表GCL(Government Category List)属于“英国电子政府元数据框架(e-Government Metadata Framework)”的一部分,它主要是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有12个一级类目,分别是:农业、环境与自然资源,艺术、娱乐与旅游,商业与工业,犯罪、法律、司法与权利,经济与财政,教育、职业与工作,政府、政治与公共管理,健康、营养与看护,信息与通信,国际事务与国防,公民、社区与生活,科学、技术与创新。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一级类目分得较细,所以,目录之间的区别相对不是很清晰。如果减少及合并一级类目,并通过二级、三级类目来不断明晰每个类目中的资源,就会清楚许多。

4、我国对类目的名称需要更明确。由于汉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需要认真推敲所给出的每个类的名称,以免因取名不当造成含义不清、意义不明。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在实践中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解决。

李:其实,我们上面的讨论都还停留在规范层次上。真正要建成政府公开信息目录体系,除了规范的建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规范来组织政府公开信息。在信息组织这个层面上,要涉及到的问题就远远超越了技术层面,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予以重视?

张:我归纳了四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如何打破部门对于政府信息的限制。目前的政府信息基本上是以部门为单位提供服务的,当需要跨部门查找的时候,用户必须自己判断哪些信息与自己的需求有关、分别存放在哪些部门,需要分别到相应的政府网站或机构去进行查询,而且各个网站或机构的查询方式又不尽相同,查询的难度比较大。为此,我们需要打破部门设置的藩篱,把与某件事情相关的所有信息按照主题服务的形式放在一起,将之前需要用户自己做的判断尽可能放在政府部门完成,进而提高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分类系统的标准规范,确保建立起一个统一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从而从根本上确保对政府公开信息的整体管理和宏观把握。

第二,要处理好信息分类的稳定性与政府机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个常识是,政府信息分类体系一经建立就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方便利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部门管理方式不断变化,有些部门会逐渐发展壮大,职能加强,但是有些部门则可能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同时,政府部门的合并、管理范围变化、文件管理制度的变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政府信息的分类。这就会造成新旧政府信息分类上的困难或不一致,这些都是后续的研究和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多种分类途径的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应该努力提供多种检索途径。在分类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主题分类,但是也需要完善其他分类。在著录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利用元数据对政府信息进行了著录,如名称、主题、发布机构、生成日期、体裁等。这些都为我们接下来的分类提供了依据。

第四,要提高信息分类工作的效率。政府信息十分庞杂,对其进行信息分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研究中探索出一条高效的、与我国政府现状相吻合的工作模式。这既涉及一些文本特征自动抽取、自动分类及聚类等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分类工作模式的选择。纯人工的分类结果会有比较高的可信度,但是投入很大,而且及时性、一致性比较差;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结果正好相反,在及时性、一致性上会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在可靠性上,难以满足政府信息公开的严肃性的要求。或许,更为可行的办法是通过二者结合,人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分类准确性的校验上。这些都是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

李:最后想讨论一个问题,有一种看法似乎越来越普遍,即认为可以用集成检索系统来代替信息分类,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张:我并不认为对政府信息进行分类的必要性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但我也了解目前对此的观点和看法的确很不统一。支持者们认为,信息分类是信息组织中最基本的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正如图书分类或学科分类一样。而且,它不仅保证了对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也保证了对信息的多个访问路徑,有助于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到相关信息。但反对者则认为,对信息分类根本没有必要,它的灵活性较差,在实践中难以统一,实用价值并不大,而且用户很少会用到。人们只需要建立起一个信息发布系统和一个强大的信息检索平台,能够保证信息发布和信息检索的需求就可以了。就像现在的网络一样,用搜索引擎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了。这种方式在技术上容易实现,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较小、成本较低,可以迅速达到目的。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着信息分类和集成检索各自的发展,而且也决定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未来趋向,事关重大,需要仔细研究和认真对待。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5

关键词:廉政建设;信息公开;网络;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1]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与公开内容,是当前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现实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时代,顺应历史潮流,充分利用网络,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公开,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加速剂”。

一、廉政建设中网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网络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而出现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会消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法中,强调社会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网络也不例外。在实践的发展中,网络信息公布经历萌芽、健全建立、全面发展的阶段,在廉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对网络信息公开的认识存在偏差,态度不正确。从地域分布来看,网络反腐数量与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状况或网民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地方政府对网络反腐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网络信息公开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网络反腐的发展状况,而主客体对于网络信息公开的态度直接影响网络信息公开的程度。态度正确与否,对网络信息公开的贯彻落实有重要影响。

第二,信息公开范围不够全面。虽然网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仍存在没有涉及到的地方。2004年至2011年数据统计表明,公众通过网络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人数达到96人,其中副部级以上的只有2人,不到2%,正厅级与副厅级共20人,占21%,而处级及以下则占77%。[9]可见,县处级及以下级别是网络集中揭露腐败分子的主体。之所以网络反腐发挥作用的空间主要是中下层,而高层触及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公开的不够全面,包括信息被公开的主体不全面、公开的内容与形式也不全面。

第三,地区不平衡。网络信息公开在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中发展不平衡,中东部地区的信息公开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较少。这种不平衡的原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和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最新接受、研发科学技术并应用到实际中;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的能力与意识存在差异,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群众文化素质、获得信息技术能力与参与意识也高与西部地区。由于中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获取信息的意识、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与能力都存在差异,引发地区不平衡。

第四,部分信息质量不高,存在虚假信息。在公开的信息中,由于网络自由、隐蔽等特点,虚假信息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有一定比重。部分信息的 公开,是由于发布者妄图诋毁他人,对他人进行恶意造谣、诽谤等。恶意信息的公布,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形成一定的伤害,并浪费相关部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情绪性言论在网上也较常见。部分信息质量不高,信息虚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腐败分子,不利于网络廉政建设的落实,影响反腐败的社会氛围。

二、廉政建设中网络信息公开的发展对策

第一,引导思想,端正态度。对网络信息公开的认识存在偏差,态度不正确,就需要政府明确树立信息公开中的荣辱观,对进行信息公开过程中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使信息接受者能够及时、有效的接收到信息,信息发布者在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提供高效度、高信度的信息。通过思想观念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态度,进而加强对网络反腐的实效,提高政府回应力,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第二,激励机制的运行,激发先进,带动后进。信息公开范围不够全面,是当前影响权力可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原因。让网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当前没有的触及的地方,扩大信息被公开的主体,扩展公开的内容与形式,就需要树立良好的的激励机制并使之良性运转。奖励网络信息公开贯彻落实优秀的单位与个人,同时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形成先进带后进的局面,进而实现公开的全面化,参与主体的全员化。

第三,实现不同地区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再平衡中联动发展,即建立切实可行的平衡机制。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是客观的,不同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因此而不同也是正常的。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建立平衡机制对包括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等进行平衡,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实现地区间信息公开的平衡状态。

第四,逐步完善约束机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拥有权力的的地方,就会存在腐败。良性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平衡机制,都是以德治国角度中的“德”上,对信息公开进行疏导。当部分情形遇到法律法规,疏导不通的时候,就需要约束行为主体。建立公开透明的廉政建设体系,需要有一个网络信息公开监测系统,掌握网络信息公开情况,并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搜集、整理信息中的焦点、言论、动向和趋势,及时约束并制止不良的、错误的行为主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制度的良性运转。

三、结语

网络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科技形式,从出现到高潮,也会由高潮到消亡。网络反腐、网络信息公开依托于网络的发展,在未来也走向衰退。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公开在廉政建设中仍旧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不断深化网络信息公开机制建设,解决出现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在廉政建设中发挥作用,让权力关进笼子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实现这场没有消烟战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95.

[2].杜治洲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02).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信息公开 篇6

关键词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机评价

中图分类号 U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1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硬件基础,但是大规模的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因此,我们怎样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准确的预测与评价,对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较强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国民经济的发展,符合公家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已成为最受人关注的课题研究。

1 “环评”和“计算机环评”的定义

环评即“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但它并不是一般的预测评价,它要求建设开发者必须事先通过调查、预测和评价,对项目的选址、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开发和建设。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各种污染防治的单行法律中,它是一项决定建设项目能否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制度。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计算机评价是公路建设环境评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借助一些列的辅助评价软件系统,为实现项目环境系统化、规范化,同时科学、准确的对公路及周边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

2 计算机环评的重要性

高路的开发建设在前期工任务重作时间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又常常因为工程设计的变更而导致重复劳动甚至返工的情况较多;除建设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外,高速公路项目还因缺乏有效的营运期环境管理技术手段、建设项目相关信息数据格式多样、内容繁多等原因,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开发高路建设计算机辅助环评系统,不但能够满足环评工作者对信息更新、查询以及环评报告书编制等方面的需求,还能缩短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 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计算机环评系统的现状

对于交通运输项目的计算机环境影响评价,西方国家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上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环评的研发起步较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德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已经研制出了这种高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软件。我国交通运输项目的计算机环境影响评价始是本世纪初才出现。

3.1 国外现状

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1)1986年,由Braunstein+Bcrndt GmbH软件设计师和咨询专家颁布的环境噪声预测和分析软件SoundPLAN SoundPLAN,自其开发以来,为德国户外声学软件的标准,在不断的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收到人们的重视和接受,并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先软件。此款件软有铁路、工业噪声模拟预测、公路等功能;有大气污染扩散的模型和预测各种交通噪声,计算和分析;如果将预处理与CAD软件相连后就能输入复杂的建筑物,工业园,公路,铁路,机场,地形等;软件可以提供的界面多种多样、和各种相关的数据库、工具箱让计算更高效、更省时,能够显示噪声的等值,使噪声敏感点的噪声预测值和三维噪声同时分布。目前这款软件已经成为噪声评估界使用最广泛的软件,超过25个国家有3500多个用户在使用它。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为大型的项目的环境进行评估和噪声预测。

2)TNM(Traffic Noise Modell)TNM是1998年3月由美国联邦公路局开发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在1999年3月、8月、9月、2000年3月后来相继推出了TNMI.Oa,TNMl.Ob。TNMl.1和TNM2.0,TNM Version2.5是该软件的最高版本。TNMVersion 2.5的版本主要对高速公路环境的噪声级别进行计算方法和声屏障衍射进行修正。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①针对不同路面的类型、公路等级等相关的模型;②基于1994/1995标准数据库的稳定交通流和间断交通流模型;③标准车型模型,即小汽车、重型卡车、公共汽车、中型卡车、摩托车,此外用户也可以自定义车型;④平行声屏障分析;⑤图形化交互式声屏障设计及其优化系统;⑥等值线分析,包括等声级线、声屏障插入损失等值线等;⑦多重衍射分析;⑧基于1/3倍频程数据库和运算法则的噪声预测模型;⑨建筑物及浓密植被的衰减计算。

3.2 国内现状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起步就相对较晚,我们目前可以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更是少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对这些软件的推广程度没有国外的高。我国目前的情况来开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面的、规范且实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其中,较为成功的有: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系统(TNPPS)和环评助手系列软件:

1)第一种软件即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系统是由学者李本纲开发研制的关于交通噪声的预测与规划的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并且结合英国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同时充分利用GIS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优势,并且注重交互性的重要性,主要是用于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性。

2)第二种软件是环评助手系列软件。 环评助手系列软件是由宁波环科所开发的一系列环境评价软件,主要是包括了噪声环评助手(EIAN)、大气环评助手(EtA.h)和地表水环评助手(EIAW)。其一,噪声环评助手即ElAN是可进行基础的噪声计算、衰减计算并且可以用于铁路交通噪声、高速公路交通的噪声、飞机噪声、工业环境噪声等的专项预测计算。EIAA模型是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扩散模型,其中有点、面和体源,区域面源近似积分模型(区域面源)、海岸线熏烟模型、公路汽车尾气扩散模型(线源)、点源扩散模型(特殊点位)、熏烟模型、和公路汽车尾气扩散模型(特殊点位)。

3)大气ADMS软件ADMS-环评可以模拟某个区域来自工业,民用和道路交通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ADMS-环评模型用点源、线源、面源、体源和网格源模型来模拟这些污染源。经设计,可以考虑到的扩散问题包括最简单的(例如,一个孤立的点源或单个道路源)到复杂的区域问题(例如,一个区域的多个工业污染源,民用和道路交通污染排放)。它对研究大气质量管理措施特别有用,例如计算先进技术的引进,低排污区对污染状况的影响,燃料的改变,限制车速的设计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4 加强完善计算机评价系统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可以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方案的横向比较,而且还可以用于决策项目是否具有修建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计算机环评软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环境噪声预测和分析软件(SoundPLAN)没有三维彩色图形输出方式,使预测结果不够直观,大部分软件操作难度较大,只能用于特定环境的环评,需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操作。因此,加强完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列关于加强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算机环评系统的方案。

1)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算机环评系统的设计原则:①首先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每一款评价软件都应该具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并且需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或者层次来反映这个系统的整体状况和性能,需要完整无误的体现出系统能够产生的效益,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出高速公路的现状的整体水平以及在每一个方面的指标如何,并且将我们需要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层次分明的整体;②第二个原则是要符合科学且适用的原则 主要是指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仔细的考察该项目的实施对国家、区域、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及社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要遵循科学的依据,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应避免过于繁琐、深奥,便于操作人员的学习和使用,保证计算的正确性;③第三是要遵循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 任何一项发明或者研究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只顾着当前或者个人的短期利益而与国家的整体利益于不顾。必须以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等相关政策为依据,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本项目的目的出发,并且还要考虑到这个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程度,客观地考察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争取分析评价能够全面的反映项目投资引起的各项环境影响;④第四个原则是要遵循简洁实用性原则 明确地反映系统与各具体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评价软件应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确定出的指标也要简练,对各种名称的定义要清晰明确,便于工作人员的应用操作,具备有良好的实用性,结构简洁明确,各指标值相对易于获取、使用;⑤第五个原则是要遵循反馈性原则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应具有反馈特性,因为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政府的相关决策部门,能够保证政府在相关政策或者措施上避免出现不必的错误,而且可以调整投资与规划的依据,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保证今后的决策的正确性;⑥第六个原则是要遵循通用性与特殊性原则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会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存在差异,而使得在环评工作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特点,其社会环境影响也是具有总体的共性与自身的个性,因此我们为兼顾项目的共性与个性,就需要采用通用性与特殊性相结合;⑦第七个原则是要遵循可比性原则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软件都应遵守可比性原则,当然,这种可比性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存在的,不管是在不同方案或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或者是在对自身的纵向比较;不管是是在时限、价格、计算方法,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分析,这些都是应该注意遵循可比性原则。

2)建立文档资料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算机环评软件还应建立详尽的文档资料。比如有关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规范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等,都应该从中提取出重要的部分,及时存入单位的文档资料库,以便供用户参考和在日后工作中的参考。对于文档库的建设应该采取目录树的形式,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的点击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系统整理文档资料库中的可用内容,从中提取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需的固定框架、格式,制作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固定模式。用户只需在固定的模式中的相应章节下输入相关的查询内容,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图片或则表格插入,即可马上产生一份结构严谨、图文并茂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各个单位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应该系统全面的收集相关技术的标准数据,高速公路环境评价标准,以及对工程的重要相关数据、现状、预测评价结果等数据都要加以整理和归类;同时可以根据每种数据的特征,开发语言构建数据库和可视化界面,并且采用ODBC数据源进行相关数据库的连接工作。

5)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包括图像编辑、信息查询和工程输出三个子系统,它是以MAPGIS66为平台进行的二次开发。其主图的形图像资料可以点、线、面文件的形式来进行系统管理。在图像编辑子系统中,可分别对点、线、面文件进行必要的编辑和输出。

6)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模型程序化与计算工具。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规定的各种相关的程序化,通过建立环境预测评价计算工具,用户即可得到相应环境预测及评价结果。

5 结束语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有着多多种目标和层次问题的,并且要面对一个复杂且庞大宏观的系统,它涉及到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以便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案和对策。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环评软件,对如何开发实用性更强、操作性更简单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软件提出了意见,为管理者及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俞美香,伊卫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实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09,1(2):54-56.

[2]阮陆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

[3]郭健.基于GIS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计算机辅助评价软件系统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7.

[4]程刚,王希.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15(2):101-105.

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篇7

【摘 要】规划环评是我国环评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公众参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对象及形式,对公众参与在我国交通规划环评中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

0.引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并进行科学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是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公众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参与到与自身环境资源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中,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也是政府部门或开发行动负责单位促进公众对规划认可, 提高规划实施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而进行的一种沟通交流的行为。

交通项目作为一类大规模的人类开发活动,对环境具有不可逆转的影响,交通项目规划内容的缺陷或规划过程失真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影响更为深远,因此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需要公众参与的监督。但是大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公众参与实际操作性的不完善,使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的发挥。

1.公众参与在交通规划环评中的重要性

1.1公众参与在交通规划环评中的意义

通过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可以充分了解交通规划的实施范围、内容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同时环评的公众参与使交通规划决策更加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从而实现交通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交通规划环评是一个分析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衡量交通规划的决策行为环境可行性的过程,通过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比较充分的兼顾社会各方面对环境资源利益的诉求;同时,由于公众对交通规划涉及区域有着最直接和深刻的认知,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公众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有关部门全面深入了解规划范围内的环境现状,摸清环境影响因子,寻找环境制约因素,进而全面提高交通规划环评的准确性,提升交通规划环评的工作效率。

1.2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作用

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实施公众参与,可起到如下作用:

(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在交通规划编制阶段鼓励公众参与,向公众宣传规划内容及其环境影响问题,让公众发表对交通规划方案及其环境影响的看法,有利于逐步提高公众在政策及规划决策中的参与意识,并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2)有利于掌握交通规划制约因素。规划地区公众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有着最为直接的感受与体会,因此,通过对规划地区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调查和访谈,可真实掌握交通规划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作为确定交通规划制约因素和估算规划地区环境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为交通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切实依据。

(3)提高交通规划环评有效性。通过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可以使环评工作者在及时准确地掌握规划区域环境背景信息及区域内公众的意愿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而提高交通规划环评中环保措施的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2.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2.1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形式

目前,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2.1.1调查公众意见和咨询专家意见

主要以对规划地区的公众实施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也通过问卷征询相关领域专家的态度、意见等,以拓宽环评工作思路,及时发现环评中出现的问题。专家意见可以以书面或其他形式向有关专家进行个人咨询,也可向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集体咨询。

2.1.2座谈会和论证会

座谈会的互动性比较强,规划编制单位、环评单位和公众,可充分沟通、交流意见。实际工作中,多以专家咨询会或审查会的形式出现,一般由规划编制部门、环评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找出环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2.1.3听证会

在完成交通规划环评报告书编制后,按照规范程序,召开听证会,听取利益相关方以及专家对规划方案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听证会是一种更加准确、全面、客观听取公众意见的形式。

2.2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程序

根据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国内外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工作的现状,概括得出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主要流程包括:制定交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计划、交通规划信息发布、公众参与信息反馈、反馈信息汇总、反馈信息交流、交通规划存在问题协商和公众参与信息总结、公布与说明,如图1所示。

图1 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

2.3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信息反馈处理

通过信息反馈处理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工作的有效性,进而能够提高交通规划环评工作质量。信息反馈处理作为交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重要环节,首要把握的就是反馈的及时性与公平性,及时的信息沟通和合理的反馈处理是发挥交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作用的重要条件,通过与公众沟通协商给出解决办法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减缓措施。

3.交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现状及建议

3.1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交通规划项目的环评公众参与都在环评工作后期展开,参与形式单一,参与过程简单,各有关方的沟通交流比较少。目前大多数的交通规划环评均采用问卷调查的信息采集方式,利用传媒网络、听证会、论证会的方式比较少,信息采集方式单一、采集对象范围较小。但是交通规划环评专业性强、知识面广、操作难度大,需要广泛借助公众力量,同时还特别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所以目前这种只针对规划地区民众的普及性调查,调查范围窄、信息采集单一,同时还比较缺乏专业力度。[2]

3.2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目前,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根据交通规划项目的特点以及公众参与的现状,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3]:

3.2.1全过程公众参与 (下转第48页)

(上接第42页)由于交通规划涉及范围较广、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应当将公众参与贯穿到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在交通规划进行调查时应向公众明确交通规划项目的预期环境影响和拟开展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众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提出意见和建议。

3.2.2同步介入公众参与

环评应在早期介入交通规划方案制订,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交通规划带来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应与环评同时介入,为促进交通规划环评的开展,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尽可能避免交通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最大程度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形式与对象的选择

目前实际工作中,公众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多流于形式。交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形式可以探索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媒体资源,参与的对象需要政府与公众的有机结合,尽量扩大交通规划公众参与的范围,并加强对公众参与信息反馈的处理,使之落到实处。

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尽可能多的避免交通规划带来的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最大程度的提高交通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科]

【参考文献】

[1]周洁玫,朱宏贵.200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201-208.

[2]田丽丽,朱坦等.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实施条件分析[J].生态经济,2007,4:48-51.

上一篇: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创业人生下一篇:村集体经济发展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