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课余生活的优秀作文(共16篇)
首先是她躲我捉,我趴到柱子上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一直数到了五十,我睁开眼睛一看,她们早就没了人影。我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也找不到。喊了几声也没人回应,还认错了三次人。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咯咯咯“的笑声。我随笑声走过去,发现我趴的柱子旁有一个黑影。我一扑,小迷就被我捉住了。我想:“妹妹比较难抓,还是要想一个对策”。
我朝小迷使了个眼色,她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们便一起学着妹妹妈妈的声音喊道:“演动画片了“她飞一般的从我背后窜来,我一扑,妹妹给我扑了个正着。我们异口同声的哈哈大笑起来,她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捉迷藏结束了。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课余生活是指大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等主导活动之外所过的生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将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
1. 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大学生活都具有上课时间少、课余时间多的特点, 因此大学课余生活无疑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填充和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 可以展示其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
2. 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相对独立阶段。大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 与家庭生活脱节, 加之大学生心理上又处于“断乳期”, 故“周末恐惧症”时时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 能将大学生旺盛的精力有力转移, 使学生劳逸结合, 有张有弛, 保持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能, 促进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课余活动所固有的娱乐性,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使学生不断体验着良好情绪, 感到心情愉快, 精力旺盛, 思维敏捷。
3. 充实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锻炼各种能力。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各种学科面临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 学科知识增长极为迅速, 知识更新周期变短, 每天的信息量极为庞大。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课余活动则补充了这种欠缺,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它不仅打破了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学方式, 而且由于课余活动具有的开放性、立体性、多渠道等特点, 培养了大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各种素质。同时, 课余活动也是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组织开展各种课余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制订计划、具体实施、协调内外各种关系, 能使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学生干部, 由于在课余从事一些社会工作, 比那些未担任社会工作的同学较多接触了社会环境中各种情况和人际关系, 对社会规范体验较深, 进而提高了应变能力。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在几乎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这么一个共识:大学生有太多的课余时间。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 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 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 几乎是上课时间的3倍, 那么大学生是如何来安排每周4920分钟的课余时间呢?大量调查研究表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早、晚自习时间和双休日等主要课余时间利用极不充分。只有不到30%的学生早上可以上半个小时的自习, 只有29.94%的学生能坚持在晚上学习2小时以上, 至于双休日, 学生利用得更是有限。在形容自己的课余生活时, 学生们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无聊”。总之, 大学生课余生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大家关注: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不高———闲聊、逛街、玩电脑 (玩游戏、聊天占多数) ;大学生课余生活自觉性不高———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 没有积极生活的意识;学校提供的环境不够———活动只针对少数人, 技能类活动少, 活动没有规范性。
许多学生承认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自身的问题。学生是有主动权的, 能够自觉选择生活的方式, 而不该仅仅依赖学校提供的环境。但也有的学生表示学校应创造更好的课余生活环境, 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开展更有意义的、能锻炼人的活动。许多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活动较满意, 承认各类球赛、文艺活动、知识竞赛大大丰富了自身的课余生活。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过好课余生活
1. 帮助学生找准自我定位, 从思想上引导其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个人是课余时间的消费和享用主体, 也自然是提高课余生活质量的责任主体。学生课余生活闲散、虚掷光阴的现象与学生没有人生追求、缺乏有效的目标牵引有关。因此, 改善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引导学生找准自我定位, 树立目标, 有意识地自主安排课余生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活动安排的主体, 主动制定个人的活动计划, 活动的内容健康向上, 并能自觉地进行调节;同时可号召教师在课堂上, 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地安排课余生活。
2. 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激励其成才欲望, 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方面, 要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成才的观点, 激发其成才欲望。使他们珍惜时间, 能有计划地安排好课余生活, 自觉地运用课余时间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 拓宽知识面,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化被动教育为主动自我教育, 极大提高课余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 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期待、一种责任, 故更应勤奋学习, 只争朝夕, 做时间的主人。
3. 学校应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环境。
参加社团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要为社团工作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 重视改善社团的工作条件。有些社团活动需要场地, 有些社团活动需要一些必备的器材、服装、道具等, 如一些运动类、文艺类的社团。还有些学术类社团需要一些查询手段和学校资料, 这些问题若能得到较好解决, 将使社团工作得到良性开展, 在素质教育中能发挥出更显著的作用, 也更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素质的培养, 通过科技、文化、体育、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能充分挖掘大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是他们融入社会、参加群体活动的最直接方式。大学生是青春洋溢的一代, 同时也是肩负众多使命的一代,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是有必要的。
四、小结
能否充分利用好大学课余时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发展, 关系到其大学生活的成败得失。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空将不断拓展, 如何把大学生课余生活与课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参考文献
[1]白如娇, 李永军.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与身心健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5) .
[2]蒲冠州, 余辉.浅谈如何引导大学生过好课余生活[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5) .
[4]苟克鼎.课余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 2000, (8) .
只要一有空余时间,我就会搬出我的工具箱做手工,可爱的小闹钟、神奇的火箭、美丽的宝塔、小小保健箱……一个个手工作品在我的手中诞生了!从上幼儿园起,我就爱上了做手工。开始只是妈妈给我买了几本手工书,后来,一张张旧报纸、废旧的纸盒、花牌等都成了我的制作材料。
记得有一次,我为了做一个小闹钟,都顾不上吃饭呢!我先找来一个废旧的鞋盒子,用剪刀把盒子的一面剪成一个圆当钟面,再用笔在钟面的四周画十二根长一点的小竖线,每两根竖线之间画四根短一点儿的小竖线。接着,剪出12个小方块,上面用笔写上数字1—12,贴在我画的长一点儿的竖线上。然后,用透明的胶片剪出长短不同、粗细不一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用钉子把它们固定在钟面的中间。最后,我还用彩笔给钟面进行了装饰。就这样,一个小闹钟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爸爸妈妈夸我的闹钟做得好,我得意地说:“只要动动脑筋,什么样的手工作品我都能做出来呢!”
做手工不但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开发我的智力,还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真是一举多得啊!
除了聊天,我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其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交老朋友了。
我向你们透露一下我的个人资料吧。本人呢,已过了十二个春秋,属非常非常可爱的小狗。或许跟狗有直接关系吧,我特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小子。搞笑呢,不比蜡笔小新差,美丽呢,不比蔡依林落后,帅呢,不比周杰伦逊色,唱歌呢,不比我爸差劲,eq指数呢,不比老妈落后。但是,我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缺点是这优点的——我数数看啊,恩,一倍,二倍,三……大概就是三四倍吧,嘻……怎么突然就停了呢?不用问,一定是老班来了,我们怕她,真所谓是老鼠见到猫,惹不起可咱还躲得起!
我的课余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一天天的长大。
我的课余生活可多啦,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中午,只要老师一说“休息”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纸和画笔聚精会神地画起画来,我的画同学们都说好看,说我画的栩栩如生:有时画只鸭子,鸭子像在觅食;有时画头猪,那头猪正在呼呼大睡哩,真有趣;有时画只飞船,像在空中的世界遨游;有时画只喜羊羊,他正在设法躲避灰太狼;有时我会盯着我以前画的画,目不转睛的,偷偷发笑……
我的课余生活还有看书、散步、踢足球……总之我的课余生活就像我手中的水彩笔一样,色彩斑斓!
我一到书店,就像鱼儿到了大海,一个词形容:如鱼得水。我喜欢各种类型的书,有漫画、小说、绘本等等。这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小说了。为什么喜欢小说呢?因为一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曹文轩爷爷的作品《丁丁当当》。我用了几天一口气把它看完了。从此以后,我就爱上了看小说。还有一次,有几个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跟我们换了教室,在柜子里留下了一两本书。调皮的同学拿出来一看,是两本《查理九世》。我翻开一看,咦,内容还挺好看的。我们班的同学陆陆续续地掀起了一波“买书高潮”。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看书。书,仿佛把我带到了海洋里,我变成了一条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好像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的课余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又多彩,你呢?
篇十四:我的课余生活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画画、骑自行车、旅游……我最喜欢的还是去乡下帮爷爷奶奶干农活。
今年的辣椒收成特别好,爷爷奶奶忙得焦头烂额。正好国庆节放假,我们叫上好朋友一起去帮爷爷奶奶摘辣椒。我们带上许多工具,有篮子、草帽、水桶……我们几个小朋友进行了分组和分工。我和嘉姐一组,她负责摘辣椒,我进行质量挑选。她摘得可快了,一手一把,但质量不好,我在后面帮她把坏的和叶子挑出来。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交换一下,也算是换个工作多种体验吧!
大家的动作都很快,不大一会儿,就摘完了一行。我们都越干越起劲儿,动作也熟练了许多。嘉姐每摘完一行就回过头来帮我挑选。后来,我们发现,嘉姐摘辣椒的速度快,我挑选的质量好,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我们再也不交换工作了,都各尽所能。经过大半天的努力,终于把辣椒都摘完了。
这次摘辣椒让我真切地体验到农民的辛苦,正如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后,我一定会更加珍惜粮食,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篇十五:我的课余生活我们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捉螃蟹、放风筝、做游戏、养花草、爬山、踏青……最让我难忘是那次做游戏。
星期六的中午,我和小伙伴们到公园里做游戏。我们玩的是“一二三回老家”的游戏,哥哥假扮成狼抓我们。游戏开始了,哥哥嘴里数着“一二三”,回过头来一看,没有一个人在动。哥哥只好又数“一二三”,很得意地回过头来一看,可还是没人动。哥哥数啊数啊,一直数了六次“一二三”,我们才到他面前。我嘴里大声喊到:“一二三回老家,”说完,我和小伙伴们象离弦的箭一样飞回了老家。哥哥没有抓到我们,他很失望。我和小伙伴们在老家里哈哈大笑,有的笑弯了腰,有的笑疼了肚子,还有的笑着在地上打滚。“哥哥,你跑得真慢啊,”我笑着说。哥哥看见我和小伙伴们眼睛笑得都眯成一条缝了,他垂头丧气的。哥哥可不认输,还嘟着小嘴说:“你们别自以为是,看我把你们一个个都抓住了,撕了吃个够。”第二次,哥哥比上次跑快了许多,我和小伙伴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最后,哥哥还是没有抓到我们。我们又玩了一会儿,天渐渐黑了,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
一、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调查内容:课余时间安排, 课余活动项目, 课余时间人际交往等。
调查对象:重庆城区十所学校高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小学五年级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共235人 (其中男生117人, 女生118人) 。
调查方法:使用城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调研组拟制的问卷, 对好中差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总体上反映出城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具有多样性, 随年龄变化, 呈现出差异性。
1. 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时间不足, 自主活动空间少
注:■周一至周五的情况, □周末及节假日的情况
图1表明, 周一至周五, 80%以上的学生每天要用一小时以上课余时间做作业或复习。小学生通常在校学习时间为六小时, 加上一个小时以上做作业或复习, 并且近50%的小学生被家长安排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 除去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 可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中学生一般在校时间为十个小时左右, 加上一个小时以上做作业或复习, 除去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 只剩很少时间可自己支配。
周末及节假日, 中小学生都有相对宽松的课余时间, 但许多时间已被家长安排, 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被看电视、上网及电子游戏占用, 只有30%的人能自觉参加体育运动。
学生课余时间经常做作业或复习的占45%, 看电视的占15%, 阅读课外书刊的占13%;最喜欢看电视或上网的有20%, 体育运动的有13%, 作业或复习的有8%;最不喜欢上辅导班的占37%, 逛街的占17%, 做作业或复习的占14%。
图2表明, 课余时间最喜欢做作业或复习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占21%, 小学五年级约占8%, 初中二年级仅约占4%, 高二年级没有一人;课余时间最不喜欢作业或复习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没有一人, 小学五年级约占17%, 初中二年级仅约占15%, 高二年级却占25%。
由此可见, 随学生年级增高, 学习兴趣逐渐下降, 厌学现象愈来愈严重。
2. 中小学生课余生活面窄小, 运动强度不够
(1) 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评价, 觉得丰富多彩最多的是小学三年级达60.72%, 觉得单调乏味最多的是高二为54.17%, 觉得说不清楚最多的是初二达44.58%。其中选择“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有61%的人觉得是功课多的缘故。
(2) 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及实际情况, 最喜欢的占5%, 实际经常参加的占7%;周一至周五, 几乎没有锻炼的占21%, 锻炼在一小时以内的占45%;周末或节假日, 几乎没有锻炼的占26%, 锻炼在一小时以内的占34%。
(3) 学生喜欢看和经常看的课外书类型, 对辅导类书籍并不是很多人喜欢, 高二的学生甚至无人喜欢, 实际经常看辅导类书籍的高二学生约23%。相反, 高二和初二最喜欢看小说类书籍的分别为31%和41%, 实际经常看小说的分别有21%和25%。
学生上网, 在家里的占44%、学校的占16%, 网吧的占15%;认为上网目的是休闲娱乐的高达43%, 而认为是获取信息及学习资源仅为28%。
学生课余生活受现代休闲方式影响, 许多传统户外休闲方式已悄然退出, 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占据了学生课余生活, 导致学生课余生活面变窄, 锻炼时间少, 运动强度小的问题。另外, 从学生喜欢看和经常看的课外书类型来看, 一些高二和初二年级学生迫于学习压力, 放弃了自己喜欢阅读的课外书, 而经常看辅导类书籍。
3.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较单一, 对父母有较强依赖性
图4显示, 在课余时间最喜欢与经常和谁在一起的回答中, 初二学生喜欢和父母及家人、同性朋友在一起的分别为12%、71%;实际经常和父母及家人、同性朋友在一起的均为43%。高二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呈现多元化倾向, 最喜欢和异性朋友在一起的达17%, 但图中显示经常和父母及家人、同性朋友在一起的分别为26%、52%。数据说明:学生课余生活的人际交往, 一方面随着年级变化呈现出差异, 低年级学生较依恋父母及家人, 随着年龄增长人际交往呈现多元化倾向;另一方面在交往对象上呈现多样化心理需求, 但实际交往还是比较依赖父母及家人和同性朋友。
在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上, 呈现如下特点。
(1)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 如看电视、上网、体育运动、阅读课外书刊、逛街、聊天、做作业或复习功课等项活动, 一般在孩子年龄较小时和父母一起完成活动的时候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父母一起完成这些活动的就愈来愈少。到了高二年级, 孩子认为与父母从来没有亲子活动的占83%。
(2) 在与父母交往中, 从高二到小学三年级有52%的学生父母在家中对他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抓紧时间做作业”;学生和父母发生冲突时, 36%的父母通常讲道理说服, 20%的和孩子沟通, 16%的采用严厉教训, 10%的采用说服加压服等方法;当孩子达不到父母期望时, 38%的父母采取鼓励、24%的采取帮助、14%的采取责罚、9%的采取失望放弃等处理方式。
(3) 在与父母关系的和谐亲密上, 从总体上看, 有5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父母关系是和谐亲密的;从不同年级来看, 小学三年级学生和父母关系亲密的占83.93%, 随年级增高而逐渐降低, 至高二低降为43.75%。
(4) 在父母关心孩子哪些方面上, 周一至周五, 小三到初二父母参与学生作业辅导或复习的高达72.30%以上;周末或节假日, 达67.48%以上;最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为47.66%, 最关心孩子品德、健康和快乐的分别为14.04%、11.91%、9.36%。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城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结果的分析, 引发我们对问题及原因的思索。
1.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了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时间不足, 自主空间少
调查显示, 许多学生在课内时间无法完成作业或复习任务, 就用课余时间来弥补, 挤占了学生大量课余活动时间, 直接导致学生自主生活空间少。由此看来, 过重课业负担是造成学生课余生活时间不足, 自主活动空间少的主要原因。
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呢?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现行教材内容繁、难、偏的情况, 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由于城市就业压力大, 加上以升学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加重了家长及学生的心理负担, 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因素;“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视“苦读书, 读书苦”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文化传统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导致了我国教育无法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 变得急功近利, 把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 使学生无休止的补课、做题、演算, 使学生成为解题“工具”, 学生课余生活就变成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学生的心理自由、行为自主被功利性教育严重挤压,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与厌学情绪增长便成为普遍现象。
2.城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过多在室内, 活动范围窄小, 缺少实践体验
在课余活动安排上, 多数学生忙于做作业或复习、阅读课外书刊、看电视和上网、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和玩电子游戏等, 这些活动多数在室内进行, 使学生课余生活面变得窄小, 缺乏肢体全面运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造成了目前青少年肥胖人数增多、近视率高、肺活量减小的现象, 影响城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些项目只能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 缺少亲身的实践体验, 不能获得直接经验, 无法产生更广泛的个人兴趣和爱好, 长期下去, 青少年将丧失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机会。
3.城市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人际交往对象单一, 形成对父母的依赖
目前城市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其家庭构成多为三口之家, 父母对孩子关怀备至, 再加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爱, 使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太多的宠爱, 变成“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一代。另外, 三口之家的构成使孩子多数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 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孩子受到伤害, 不允许孩子与他人相处, 必然导致学生课余生活人际交往对象单一, 并形成对父母的依赖。长期这样, 缺少与不同人物的接触、交流, 不利于青少年儿童个性发展, 容易产生孤独、骄横、自傲、不合群体等心理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不能把小孩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 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它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 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1]”。因此应重视学生课余生活质量的提高, 努力改变目前重庆城区中小学生把过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单纯学习知识, 导致课余生活时间少、面窄小、人际交往对象单一等现状, 针对以上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 从人终身发展需求出发, 以政府为主导,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 切实减轻城市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 政府要从改革“一考定终生”制度入手, 精简教材内容, 配套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战略。第一, 建立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改革考试制度。不能只依据学生书本知识成绩, 还应依据学生在校综合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淡化评价定性功能、强化评价激励作用。比如, 将学生高考成绩与其在中小学综合实践能力及表现相结合, 作为高校招收新大学生的依据。减少高考成绩的权重, 增加学生在中小学综合表现的权重。第二, 政府应下决心解决教材内容依然繁、难、偏的问题。组织教育专家学者, 认真审视现行教材, 删减那些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概率很小的知识, 保留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常用的知识, 改变现行教材中大量偏难的知识, 为学生课余生活腾出时间。第三, 实施多层次人才发展战略, 加快教育结构调整, 扩大职业教育比重, 拓宽就业渠道, 缓解就业压力, 舒缓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负担。
(2) 全社会都要主动关心和支持学生课余生活, 为学生开展文明、健康、安全的课余生活创造条件。第一, 传媒引导社会公众转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营造“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风尚, 淡化对升学的报道, 减少对所谓“状元”的吹捧, 强化对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健康和良好的课余生活事例的推介,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第二, 加强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为学生免费开放由国家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运动场馆等公共设施, 鼓励有条件的工矿、企业、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对学生开放。第三, 建立青少年学生假期服务制度, 发展锻炼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每年都有约170天闲暇日, 这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提供了时间, 而且社会有许多服务性岗位可以让学生参与。因此,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协调有关单位配合学校有的放矢地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第四, 充分发挥少工委、科协、青少年宫等群团组织的作用, 不断拓展、创新、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并提供组织、帮助和指导。第五, 有效利用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与学校合作, 引导家长逐渐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与择业观, 指导家长做好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处理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第六, 相关社会团体、旅游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开发让青少年体验社会, 亲近大自然的旅游项目, 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锻炼。第七, 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市场的管理, 特别是加大对未成年人非法进入网吧的监督检查力度, 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3) 学校应改变教育的功利性追逐, 主动减轻课业负担, 还学生天真活泼的常态, 珍爱好奇心, 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第一, 教育和说服教师, 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减负政策, 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第二, 学校应积极组织、指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关注社会, 参加社区实践、体育锻炼和各种兴趣活动, 努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第三, 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作为教师“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2]所以, 必须让学生学会在知识和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所必备的学习方法, 并能针对自己成长、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和各种信息资源、网络技术进行高效的学习, 并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去处理解决。
(4) 家长要着眼孩子未来发展, 主动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与择业观, 使孩子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舞台。第一, 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望子成龙”思想, 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着眼于高考, 而更应着眼于未来发展, 职业选择是多门路的, 只要孩子将来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对社会有贡献就是一条“龙”。第二,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 保护其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走近社会、走近大自然, 去体验、去发展。第三, 家长要尽量为丰富孩子课余生活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日常要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创造与同龄小朋友接触交流的机会, 从多方面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以求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 从青少年儿童未来发展需要出发, 通过人文素养、精神世界、自主发展的三个维度来建构立体的城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文化
整合学校、社区和各级少年宫的力量为青少年课余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帮助与服务, 引导青少年通过社区服务、学习、参观、访问、调查, 感受社会的千姿百态, 求解人间真、善、美与假、丑、恶;引导青少年通过旅游、探寻、探索、研究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的博大精深, 探寻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及网络资源增强人文素养, 丰富精神世界,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让每位青少年成为人格健全、个性丰盈的生命个体。
从三个层次构建起我市立体的学生课余生活指导与服务体系: (1) 利用班主任和专长教师组成以学校为主导的学生课余生活辅导组织; (2) 利用有特长的自愿者建立以社区为主体的青少年课余生活服务组织; (3) 利用专兼职辅导教师建立以市、区少年宫为统领的青少年课余生活组织、服务与指导体系。
3. 从未来社会需要出发, 重视与同龄人交往, 鼓励发展多层次人际交流, 着力培育青少年儿童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针对青少年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 对父母及家人有较强的依赖性的现状, 我们特别强调, 要尽量利用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和同龄人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开展多层次的人际交流, 培养他们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总之,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青少年儿童课余生活创造自主发展空间,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教育研究, 1983 (8) .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很害怕,也不会滑,爸爸就紧紧抓住我的手,让我先能站在滑板车上。我心里很紧张,但还是在暗暗地安慰自己:别怕,有爸爸在!就这样,我慢慢地练起来,一遍遍地,我使劲儿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突然,滑板车被地上的一个小石子绊了一下,我脚一歪,一下子就摔了出去。我被磕得很疼,腿都磕肿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爸爸看见了,赶忙扶起我,并安慰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你不要害怕,要有信心,多练习几次就能学会了,要有勇气战胜困难!我相信你会滑得很好的。”听了爸爸的话,我重新鼓起勇气,再一次勇敢地站到滑板车上,这一次,我没让爸爸扶着我,我要自己试试!可是我刚一站上去,就又摔了下来……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我终于掌握了玩儿滑板车的技巧,能够飞快地滑起来了!几圈的练习过后,我总算学会了玩儿滑板车,它在我的脚下就像哪吒的风火轮,我感觉自己自由自在的,也能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滑行了!
我学会了玩儿滑板车,真高兴!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也锻炼了我的毅力,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我爱玩儿滑板车!
(指导老师 张 秋)
“元宝”就是一种方方正正的用纸叠成的纸牌游戏。游戏很简单,就是两个人对的一个人将自己的元宝放在地上,另一个人用元宝去摔打对方地面上的元宝,直到打到反过来即为胜利。
记得那个时候大家都把自己的元宝当做宝贝,总会心里想着想要把谁谁谁的元宝赢过来。那时候大家滴元宝用的最多的就是小学时候的课本。音乐书,思想品德课本,自然课本,这些课本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叠元宝的首选材料。
每当课下的时候,两个人一组就会互相拉扯着到学校的院里去打元宝,都会互相报仇,上一次你赢了我一张,这一次我输了你两张,大家心里都记得非常清楚,一个课间仅仅十来分钟,但是大家打的很热闹。最有趣的是,当发现某某人手里有一张很好的元宝时,大家都会围攻他,大家都来向他挑战,最终谁赢了就会归谁,最后大家都会向那个赢的人投去羡慕的目光,到了后来谁拥有这张大家都想要的元宝,谁就成为了大家的敌人。
学校老师也曾经因为学生打元宝而弄的满学校都是垃圾,都是纸张,因为这件事情学校也严禁学生打元宝,但是这终究是孩子们的天性,终究是管制不了的。以至于到了后来学校也不再管了,而是增加了课余的捡垃圾活动。
每天打完元宝以后,晚上回到家都会让爸爸妈妈揉一揉胳膊揉一揉后背,因为打元宝的时候最容易胳膊打到后背。
想起当时卖命打元宝的时候,真的是既可笑又可爱。
我的课余生活有很多很多,比如,拉小提琴,做手工,看电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踢足球。我踢足球地点是在上陡门足球场,到球场之前要经过一个垃圾场,那里臭气熏天,每次经过时,我都要捂着鼻子飞奔过去。球场上有人工草皮,但还有很多小石子,如果你摔了一跤,就会感觉很痛,我们经常是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我的教练是杨教练,他是一个严格而又耐心的`人。每次我们做的不好时,他都会严厉地批评我们,但是如果我们不会做,他又会一次一次耐心地教我们。他很关心我们,有时我们受伤了,他会帮我们包扎和按摩,对了,又一次练习完后他还请我们吃饭呢!
一次杨教练带我们出去比赛,对手可是温州市一支有名的少年足球队。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外出比赛,每一位队员都兴奋不已,早早地我们就来到了球场开始热身,心理充满了战胜对手的期望。“嘀嘀”比赛开始了。对方带球过来,我冲上去向拦住他,可是他一个假动作就把我过了。糟糕,球要进了,幸好守门员把球扑了出去,但是对方又来了一脚补射,只看见球像箭一样地飞进了球门。嗨!我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落后了。接下来是我们进攻了,我奋力地向前跑去,球一传,原本可以射门的,但是球被断了,对方一个反击打过来,我们又被进球了。开局就0:2落后,对方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打蒙了,尽管教练在场下拼命地喊着,指挥着,可接下来,我们还是连续地丢球。“嘀嘀”,比赛结束了。0:4,我们被打成了筛子,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地不敢看教练的脸。
今年春节,爸爸终于给我买了一双精美的溜冰鞋,而且是我最喜欢的紫色,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溜冰鞋,刚想站起来,可是脚底却不听使唤地直打滑,怎么也站不稳。我只好慢慢地扶着墙壁,小心翼翼地走,但还是摔了好几次跤。爸爸看到了,赶紧扶着我慢慢地滑了一圈。我叹气道:“太难滑了。”这句话被爸爸听见了,他说:“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我说:“好!”于是,我自己又慢慢地扶着墙壁走了整整一圈。即便是累了,我也咬着牙继续坚持着,终于慢慢地溜得熟练了。
原来,溜冰时一定要控制好身体的平衡,这样才能掌控自如,想停就停,想转弯就转弯,可以像可爱的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那样随心所欲。
溜冰让我找到了快乐,丰富了我枯燥的学习生活,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指导老师 王晓玲)
[小编辑点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
小作者张培琼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她抓住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将滑旱冰的经过写得很具体,并写出了自己从平凡的小事中受到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王 翔)
看书——我特别喜欢看书,我看童话书、作文书、小说集,散文集等等,都是我爱看的书。如果我一个人在家里的话,那我就看书,一会看电视。
做游戏——我还喜欢做游戏,只要小伙伴们聚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可以玩出好多种游戏,还有一些自己设计的游戏呢。
浇花——我很喜欢花,也很喜欢浇花,比如用煮饭的掏米水就被我用来浇花。我家楼上的天台种了好多花,我喜欢没事就上天台浇花。
做家务——我在家里做家务,也是我的课余生活。比如洗碗、洗衣服,晾衣服、倒垃圾等等,每做完一件事妈妈都会奖励我一元钱,很好吧。这样我就可以用我自己赚的这些钱来买书、买文具、献爱心等等。
练琴——我每天做完作业回家就要练一小时钢琴。练琴也是我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我发现蒲公英的绒毛就像毛绒玩具一样;看起来挺可爱的模样。蒲公英摸起来软软的,就像头发一样松软,可爱极了!也许你还并不知道蒲公英是一种野生植物吧?
风吹的时候,蒲公英的种子飘荡在松软的泥土上;等到雨下起来,那些种子就会在泥土里生长。不过多久,种子就会慢慢地茁壮成长。
长得可爱的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呀,植物生长出来就是为了我们的空气变清新哦!你可别小瞧植物们,它们可是帮助我们散出清新空气的好帮手哦!就像青蛙一样,也是有益植物。
关键词 寄宿生 课余生活 丰富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118-02
小学布局调整使得许多农村小学校相继撤并,学校的服务半径大大提高,使得偏低年龄的小学寄宿生骤增。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大部分農村小学建成了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小学成为农村小学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不但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而且也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寄宿生课余生活已变得丰富多姿,精彩纷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劳逸结合,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扩充视野,建立文化之家
学生知识素养浅薄,知识来源的渠道单一,知识视野的孤陋,特别是学生在家庭成长缺乏文化氛围,寄宿制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校在每个教室开办图书角,置办一些丰富多彩的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并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书捐赠出来共同分享,扩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大千世界的向往。其次,我们还经常开展英语口语交际活动,让他们大声地说出来,增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习英语变得轻松愉悦。当然了,经典诗朗诵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课余活动,诗朗诵变生硬枯燥的语言为充满活力和情感的趣语,让每一个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读书、看报、自学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求知能力,让学生沉淀在浓郁的“文化之家”中。
二、激发兴趣,建立才艺之家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广泛的,为人师者,除了教授他们课本知识,更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学校针对学生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如科技爱好小组,手工制作小组,刺绣小组等。最有特色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科技爱好小组,由老师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小实验,并向学生讲解原理,鼓励他们认真思考,自己动手。在活动中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还能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对多方面的事物、活动产生兴趣,使学生吸收多方面的知识。还有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才艺之家”中快乐成长。
三、学会生活,建立文明之家
在学校寄宿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更多地接受学校正规的教育,还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寄宿生年龄小,还有留守儿童,大多数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差。为此,学校从孩子们生活的一些小事入手,教他们叠被子、摆鞋子、洗衣服、种菜等,并每天一次进行内务检查,评选“环保卫士”“节能卫士”“生活卫士”等荣誉小标兵,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文明小卫士。除此之外,我们利用学校的空地开垦菜园,分到各个班级,带领他们劳动、种菜,体验家里父母种地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喜悦,使学生在“文明之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阳光体育,建立健康之家
学生在校寄宿后,虽然监护人还是家长,但监管人已转移到学校身上,此时,学校俨然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温馨的家,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他们适应环境,独立生活,使他们健康成长。健康的身体是孩子们完成一切学业,快乐成长的前提,寄宿的孩子们少了回家的“长途跋涉”,在学校自主锻炼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了。对此,我们积极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包括球类、田径、跳绳、棋类等,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竞技心智,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使学生在“健康之家”中练就强健的体魄。
学生如同早春吐露的苞芽,需要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滋润,他们身体的稚嫩、心理的脆弱需要我们无言、无尽、有方、有理的爱,唯如此我们才能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智慧成长撑起一个蔚蓝的天空。孩子丰富的课余生活就在于老师倾注于其中的关怀和爱。今后,学校还要继续培养和锻炼寄宿生们各方面的能力,使寄宿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绚丽多姿,最终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我的课余生活像七彩的画盘一样绚丽多彩。我喜欢绘画、集邮、钓鱼、唱歌、跳舞、看课外书、打球、踢球、弹钢琴………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书。
老师经常说读书可以陶治人的情操,所以我特别喜欢看书。我看过《弟子归》、《三字经》、《格林童话》、《伊索寓意》……….但我最爱看的书是《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这本书里面教会了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对待兄弟姐妹、如何正确交朋友和对待朋友,还教我许多正确的学习方法。《伊索寓意》这本书教会我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三字经》这本书不但让我学会做人的道理,还让我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格林童话》这本书让我懂得如何去辨别是非善恶。有一句话说:“善读书可以医愚。”不错,我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去伪存真,尤其让我懂得做人需要诚实守信,而不能虚伪做作;我懂得了要踏踏实实地孝敬父母;一丝不苟地学习。从书中我获益频多。一本好书就好像指路的明灯,更像一个善良、正直的好朋友。所以我愿意把书当作我的知己。让它指引我走向远方……
一、合理安排
学生课余生活安排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学生要想在今后的舞台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合理安排课余生活,使课余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
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时间,同样条件的业余时间里,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经过若干年之后,一个人合理安排业余时间通过业余时间学习,可能成为具有某方面专长的学者,另外一个不愿安排业余时间,不愿学习就可能成为庸才。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必须正视且破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放学后这些课余时间该拿来干什么呢?怎样安排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现实中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是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等,甚至于和一些朋友在社会上闲逛,造成班级管理出现许多难题。因此孩子的课余时间不能完全交给孩子来自由支配,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选择,其中的过程由孩子来实施,实施的内容和方式交给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既学得轻松、又玩得愉快,在无形之中培养孩子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
二、分组管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与同学交往,他们在交往时的活动内容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学生居住地分区划片的特点,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互助。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做试验、一起做手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既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跟踪督促
在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增强对孩子兴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由家长填写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情况报告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来及时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或者进行电话关怀,放学后给学生打电话,询问课余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与关怀中把课余生活过的充实快乐。
比如说课外阅读,阅读是学生课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很多学生阅读习惯存在问题,阅读的书籍是否健康我们都不太了解,因此,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并督促学生正确的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但缺乏辨析能力,教师应及时的了解最近几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那些书籍,是否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直接介绍部分书籍给学生,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
四、家校沟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整体的育人目标。而小学生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应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校互动,这样,才能达到整合家校资源的目的,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我。要使小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调动起家长关心孩子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愉快地配合学校搞好工作。在提倡家校协同教育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拓宽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渠道,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协作合力,为课余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教育平台。
比如说我们可以印发家校联系手册,为能及时使家长老师互通信息,家校联系手册每个学生人手一册,节假日带给家长,由学生自己记录课余生活的安排情况,家长签上名,上学时由老师检查和了解,教师给予评价,或善意地提醒。使联系手册成为教师了解学生课余生活,了解学生表现,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良好载体,家校之间互相沟通及时反馈、收集、梳理、以便改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我课余生活的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我丰富的课余生活 作文06-16
我的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二年级作文100字07-01
课余生活的作文400字07-11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画画09-13
【精品】丰富的课余生活作文11-25
色彩斑斓的课余生活作文09-17
我的课余生活学生练习作文12-14
我的课余生活读书三年级作文05-28
我的课余生活四年级学生作文06-14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 骑单车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