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精选8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构建起来。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严重滞后,影响并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并从中了解政府的策略趋势。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策略

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从大体上来看,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农民社会保障取已经得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相差甚远。为此,我想先从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入手,发现其存在问题,再根据政府的政策趋势作出分析。我国13亿人口中占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有权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待遇,但目前真正享受到国家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并不普遍,仅仅11%。目前,保障的形式主要是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区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据统计,目前全国仅有40%左右的乡镇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只有约25%左右的村民委员会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会,大部分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处于空白状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象和受惠对象都是农民,按理说,他们对于该制度应该积极拥护,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我国农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观迄今为止仍停留在前工业化阶段。他们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影响,认为久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而国家给予公民的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仁慈之举而不是自己应享有的公民权利。因此,家庭社会保障到目前为止仍是农民最可靠的保障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农民这个底层文化圈肉,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太关注眼前利益,看不见长远利益,即使现阶段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也很少有农民会主动接受和参与,而更多的存在着对国家政策不信任的现象,抱着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农民担心政策不稳定,自己缴纳的保障费用付之东流,因此,参加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险的人数始终处于最低水平。

对于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我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至1998年,广东、河北及山东等省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己达80%以上。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90%的农业人口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许多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其次是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是涵盖了生老病死、生育、就业等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而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除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缺乏统一规范的实施措施。(2)保障能力差,社会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健的作用。现阶段农村的自然灾害救济、贫困房救济、五保供养、优抚工作,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的过程。当前,这些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社会保障能力即保障资金不足。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国家财政的投入与市场物价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相适应。第二,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采取农民负担的方式与优待金、五保供养经费调整的需求不相适应。(3)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呈现明显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4)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因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基本没有经国家权力机关审批通过的法规作为依据,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目前,我国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法,也缺少专门的保障项目的有关法规。这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境地,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5)保障覆盖面窄:一种情况是,在东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区,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且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已初步呈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离土不离乡,投身于乡镇集体经济、他们的风险增大,原农村社区内的保障已很难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权利。另一种情况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南沿海一带的城镇和一些大中城市,补充到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中来,为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对待外来劳动人口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各地区都采取了许多有别于本地人口的政策和措施,导致本地人口(包括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与外来人口在社会地位、劳动就业、经济收益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差别,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列痕,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本地人口可以享受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权利,外来人口难以享受,表现出发达地区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排它性和区域封闭性。

那么政府的未来政策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又将怎样的得到解决呢?从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希望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要求政府牵头,统一政令,加大推力,协调方方面面关系,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具体讲,主要应采取以下具体对策:(1)提高社会保障意识,认清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3)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4)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资金支持。(5)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监督: 1.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是要使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管理相分离,政府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二是在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前提下,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并使其协调有效地进行。2.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效率,首先是职能部门转变管理观念和工作作风,真正体现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3.强化监督机制。(6)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要以社会立法为手段使各项社会保障的运作制度化、规划化,依法强制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种法律强制须与保险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社会保障制度自我良性运行的内在能力,确保新制度健康顺利实施。首先,必须以法律形式来规范社会保障职能机构、社会保障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各项保险费缴纳比例和社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确定与调整;社会保障职能机构的设置、编制、职能、责任与工作程序;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投资营运的原则和办法;社会保险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围与开支办法;等等。并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减少各种人为的偏差和主观随意性与依靠行政手段实施的局限性,避免和克服保障给付中的“恩准”、“恩赐”形式,实现每个农民在社会保障面前的平等与尊严,提高社会保障的权威性。其次,应通过法律规范明确界定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产权归属,即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所有权,属于全体受保人;个人保险基金的所有权,属于受保人本人。并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社会保险原则,将个人、企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等三个主体和相互关系利益以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利益机制,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自发运转和良性循环。保险金给付与保险费缴纳紧密挂钩,受保人缴纳保费数额多少和时间长短,直接决定保险金给付的水平与期限,使保险金给付真正反映受保人投保期间的全程贡献和保费缴纳水平。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保险机制,强化受保人的社会保障主体意识,形成吸引和制约企业和个人按时足额缴费的内在动力,从而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常、稳定、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赵新芬: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

2、王国奇 新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法理分柝

3、方 菲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4、张立荣、李海华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

5、张国海、裴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理性选择 金融教学与研究,1999

6、马文兴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

7、齐海鹏、付伯颖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1997

8、薛兴利、张晓云、刘桂艳 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及几个关系 中国农村经济,1998

9、仵广海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0、辛维举 对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3(6)

11、杨翠迎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2、胡乐亭 社会保障概论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2

水利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农村水利更是农业的命脉[2]。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村水利建设,同时农村水利建设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更是我国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农村水利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兴盛或衰败,都与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兴废紧密联系着[3]。国家推进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包含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技术先进和生态环保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些方面与农村水利建设关系十分密切,这也是对农村水利建设中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水土保持、水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4]。201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提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力争通过5~10a的不懈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发达国家的局面,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基本建成防洪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形成一套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完整的制度体系[5]。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11年举行的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现阶段农村水利发展的目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供水方式,优先考虑将城乡供水管网延伸至农村地区,大力发展集中供水工程,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努力争取到2020年使得我国农村地区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5%[6]。

农村水利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农村实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水利措施总和,包含了水资源开发[7]、农田水利[8]、农村饮水安全[9]、村镇防洪[10]、农村水环境等多个方面。我国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了解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农村水利建设应当满足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在小康社会实现的过程中选取代表年。基于对农村水利建设内容的分析,选择评价指标值遵循代表性、规范性、可比性原则进行,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专家打分筛选确定。经过筛选本文选用2009年全国31个省份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4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比较,这4个评价指标受自然、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国家及地区评价水利建设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可以预测各个地区在农村水利建设水平上是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进一步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差异分析

农村水利建设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显著。各个地区在自然环境、水资源分布状况、技术先进水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地域性差异是农村水利建设发展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对农村水利建设现状进行差异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可避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差距扩大化,为以后不同地区更好的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水利建设指明方向。

为了推进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对各个地区按照上述4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建设之间的差异。水利建设现状是研究各地差异的基础,现状差异可以用评价指标极差或者标准差表示,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反映农村水利建设最优样本与最差样本之间的差距;标准差表示样本的离散程度,反映全国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差异。各地区评价指标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评价指标的全距值相对比较大,基本接近最大值;标准差相对也比较大;说明我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建设发展水平不一致,差异性较大。通过搜集各省市的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项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按我国行政区划分类,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的省市地区进行计算求得项指标平均值绘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西北地区最高,这与西北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有很大关系,通过技术支持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他5个地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在1 000m3以下,而在该水平下继续大幅度降低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相对困难,因此,各地区间在该水平下的差异是相对比较明显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在200m3以下,说明近些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用水量已然得到控制,然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水平下各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西北地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接近70%,是因为国家近些年对农业比较重视,西北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比较快,而其他地区均在30%左右,表明该水平下节水灌溉面积差异明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大多在70%左右且比较分散,而华东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0%左右,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表明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差异还是存在的。然而就全国来看,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较低,所以在全国节水改造工程中应当优先选用微灌,喷灌,地下滴管等节水效果好的技术。

我国在建设农村水利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自然地域情况,同时兼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发展农村水利使得各地区的指标值均集中在各自的较高水平,从而反映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水平。

2 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变化趋势决定了农村水利建设未来的发展水平,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决定了水利建设分发展方式。31个省的变化趋势不便于比较,因此主要根据经济因素选取7个典型省份进行分析,进而反映出全国变化趋势。7个省份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域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按我国行政区划分类,分别选自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然而华东地区各地间差异也比较明显,因此选取山东和江苏2个典型省。数据来源于《中国水利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各省《水资源公报》和《农田水利规划》等。

4个评价指标中,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好;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和自来水普及率是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图2~图5为7个典型省份的4个指标趋势分析图。

由图2可以得出,各地区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递减趋势,在2008 年之前,减少比较缓慢,在2008年之后,下降速度加快。这是因为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和办法,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出台地方政策加强建设管理,对农村水利建设工作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新疆地区的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用水量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是由于新疆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经济、技术落后,过度依赖农业发展,且农业生产方式单一所致。

从图3可以得出,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递减趋势,2006年之前山东、河北、江苏、新疆、四川、黑龙江下降速度较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阶段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6年以后,发展趋于平缓并稳步下降,在2008年左右,黑龙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现了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不合理用水的情况;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节水潜力较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趋向同一个值,变化趋势差异不大。

由图4可以得出,各地区节水灌溉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递增趋势,但在现状值上差异较大。新疆地区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是因为在2003-2009年,国家对新疆地区的投入比较大,所以新疆的节水灌溉面积增速最快且比例最高。其余6个地区的节水灌溉面积在国家的持续投入中稳步上升。而湖北、四川和黑龙江节水灌溉面积较低,与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种植水稻田有很大关系。

由图5可以看出,自来水普及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递增变化,在现状值上差异较大。江苏省自来水普及率最高,是因为江苏省位于沿海中心,长江下游,工业和技术比较发达;而新疆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较低,是因为新疆处于我国西北边陲,工业和技术比较落后,水资源分布不均。2004年新疆的自来水普及率数据偏差较大可能是在收集数据时人为因素导致。

3 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是制约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农村水利建设4个评价指标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域间的水利建设指标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同时也反映了全国省份间的农村水利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农村水利建设评价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各省份遵循水利建设发展规律,参照了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前者不仅会受到后者的影响,而且也为它们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在进一步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事业中,国家政府应当针对各地区制定不同政策方针,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资金投入。不仅要使各地区保持发展趋势一致,而且要使得最终趋向同一个指标值。各省份也应当参照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水利。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建立起一套能够体现农村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各种关系的农村水利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省份农村水利建设情况,更好地对各省份农村水利建设差异性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政策,从而保持各地区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王奉州,郑宝梅,王松玺,等.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现状研究[J].湖南农机,2013,(9):155-156.

[2]杨海峰.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7):46-47.

[3]徐妍,葛颜祥.农村水利建设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4]宗西佳,李艳馥,杜琳.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新华社,2010.

[6]陈雷.在2011年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x-watersupply.gov.cn/NewsDetails.asp?d=3719.

[7]刘敏.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及主要指标预测[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8]欧建锋,程吉林.基于AHP与BP神经网络的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1):94-97.

[9]刘红盼,朱俊,范东.中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J].环境科技,2011,24(Z2):88-9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3

[导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负担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城市,因此,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还不够

社保≠全面保障免费获取保险计划

为您人生全面“体检”给谁投保:

自己 丈夫 妻子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出生年月: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的形势已经十分的严峻。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0045万,占总人口的7.69%,其中农村为8557万,占总人口的65.82%。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年人的数量远远高于青少年;另一方面,由于受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许多青壮年涌入城市变为打工一族,致使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以年轻妇孺、少年和老年人为主,俗称“386199”部队。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超过城市。老有所养的问题成为广大农民的夙愿,也是政府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原因,城乡差距大,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而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之外。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探索性的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政策的实施结束了农民一直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之外的历史,2006年国务院转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试点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供养

在我国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供养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则完全依靠子女赡养,即使是与子女分居,子女也履行着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赡养就充当着农村养老的主要角色,从而致使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不高,即使农民在没有养老保险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维持其晚年的基本生活。

2、养老资金筹集与基金管理不规范

(1)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在资金筹集上是以个人缴费为主,这样就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个人根本无力支付这笔费用,而对于连温饱也无法解决的部分农民来说这种筹资方式就将他们完全排斥在外,因此是“保富不保贫”。穷人不能从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规定,“凡达到了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坚持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支持引导和群体自愿参加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养老保险的大多数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富裕的农民,而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的农民则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

(2)在资金管理上,投资管理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一是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目前,绝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运营集中在一般不具备相应基金管理人才、技术和投资主体资格的区县一级,区县级管理农保基金存在着管理手段缺乏等问题。二是增值渠道单一,目前规定基金主要是存在银行和买国债,随着银行利率和国债收益持续走低,基金难以保值。三是现行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利于基金风险控制,基金投资管理的决策、运营、监督以及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养老保险立法滞后

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中国政府第一个由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这些只是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性法规,全国尚缺乏统一的法律来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开展,由于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各地在制定本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时找不到有力的法律依据,只能把办法确定为暂行办法,这大大的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思考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体制设计时应有所差异,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负担能力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实行分层分类解决。依据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将农民分为进城农民工、失地人员和纯粹农业收入的农民三类。

1、对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思考

农民工是一个流动不定、庞大而且复杂的群体。有的农民工已在城市生活了较长的时间且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住所;而有的则是初到城市或在不同的城市间流动。他们是衔接着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性群体,其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既应该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又应该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畴,由此可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根据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同情况纳入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

(1)对在外出务工中,非农收入已经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

这部分农民在城镇有固定的住所,工作和收入相对较为稳定,他们应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农民工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全部计入农民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工工资的20%,个人缴纳部分一般不低于本人工资的7%—8%。但是这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年限过长,对于农民工来说即使在城镇有了固定的居所,可是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技术要求不高的简单劳动,频繁的流动使得他们很难做满十五年,调查显示,农民工在餐饮、工厂等企业的平均工作周期是4—6年,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则是2—3年,对于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说十五年的缴费年限是一道难于跨过的门槛。[1]因此,应该缩短缴费年限,使其顺利缴满保险费,从而老有所保。

(2)外出务工,但土地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与土地的经济关系无法割断的农民。

这部分务工人员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并且流动性大。土地依然是其重要的生活依托,不管其土地是如何耕种,由谁耕种,只要有农产品产出,就应该保留土地的保障功能,允许其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条件下,保留承包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当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有非农业收入时,应该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并按要求缴纳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同时针对这部分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应该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工作城市的变更而转移,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机制,如建立像银行卡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卡,使农民工不论在何处都可以凭借社保卡接续社保关系,对于在同一统筹区内流动的人员,只转移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而对于跨统筹区流动的人员,将基金和保险关系一同转移,这样便可以解决农民工换工作之后如何接续养老保险的问题,从而减少农民工退保现象的发生,最终使其老有所保。

2、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占地,每年会在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为4000万的基础上再加250万以上形成大批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2],据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目前全国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的生活十分困难,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左右。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全面、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

目前对失地农民采取的办法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对其居住安置,重新就业等缺少考虑,使其未来的养老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的养老保险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1)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农民由于身处“城市圈地”的范围之内,可以将其由农村户口直接转为城市户口,让其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于青壮年劳动力,给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失地老年人,让其享受城市低保。这些农转非的失地农民,在对其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土地换保险”的形式。但如何换保险和换什么样的保险,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再让其为未来的养老交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让失地农民交费有失合理性,应该采取谁用土地谁来承担土地所承载的农民养老责任,即不管是政府部门用地还是企业生产用地,只要是征用农民的土地,就必须承担农民的养老责任。在征用土地时,可以从土地出让费或者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地农民设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不同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账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还可以遏制土地滥占滥用现象。

(2)针对城市规划区外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农民失去部分土地后仍为农村居民,仍有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土地。应该制定相应的养老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其基金的来源主要由原村集体和政府来承担,其中原村集体负责的部分由村征地款和土地增值收益解决,在征地过程中,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注入若干年的养老保险资金。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承载着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情况,而且还面临着养老压力,因此,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上有重大的作用。

2、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占地,每年会在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为4000万的基础上再加250万以上形成大批的“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2],据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目前全国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的生活十分困难,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只占30%左右。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全面、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

目前对失地农民采取的办法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对其居住安置,重新就业等缺少考虑,使其未来的养老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的养老保险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1)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农民由于身处“城市圈地”的范围之内,可以将其由农村户口直接转为城市户口,让其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于青壮年劳动力,给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失地老年人,让其享受城市低保。这些农转非的失地农民,在对其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土地换保险”的形式。但如何换保险和换什么样的保险,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再让其为未来的养老交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让失地农民交费有失合理性,应该采取谁用土地谁来承担土地所承载的农民养老责任,即不管是政府部门用地还是企业生产用地,只要是征用农民的土地,就必须承担农民的养老责任。在征用土地时,可以从土地出让费或者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地农民设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不同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账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还可以遏制土地滥占滥用现象。

(2)针对城市规划区外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农民失去部分土地后仍为农村居民,仍有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土地。应该制定相应的养老保险政策,设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其基金的来源主要由原村集体和政府来承担,其中原村集体负责的部分由村征地款和土地增值收益解决,在征地过程中,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注入若干年的养老保险资金。

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承载着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功能,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情况,而且还面临着养老压力,因此,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上有重大的作用。

3、以农为生农民的养老保险

这部分是留在农村发展,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短期内不打算离开本土发展的农民。由于这部分农民主要依靠土地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倾斜,产业引导,增加投入等方式,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投保实力。

针对这部分农民的情况如何建立适合其发展的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结合恩格尔系数将农村居民分为贫困、温饱、富裕三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指出: 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贫困型的农民收入水平低,他们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温饱型农民,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解决,但是收入的低水平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富裕型的农民其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收入水平比较高,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高。

(1)贫困型农民的养老

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贫困地区首要任务是发展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脱贫,发展才能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在这过程中主要凸显的是政府的职能问题,政府要注意政策上倾斜,加强产业引导,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目前,在贫困地区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要发挥政府的财政作用,加大财政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缴费比例。现行的农村医保缴费模式:国家财政补贴20元、地方财政补贴20元、农民个人缴费10元,共计50元。在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的筹资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2)温饱型农民的养老

温饱型农村地区由于刚进入温饱阶段,尚未达到富裕,经济发展向高级阶段迈进,但农民收入不稳定,稍遇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容易产生返贫现象,这些地区相对贫困地区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条件和时机更加成熟。

在这些地区开展养老保险工作,应该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扶持相结合,适当提高农民的缴费比例,也可以尝试“产品换保障”的方式来筹资,即以产品换保障机构为中介,直接以指定农产品缴纳保险费。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产品换保障的农产品,产品换保障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使农产品向货币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货币作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费注入个人账户。

(3)富裕型农民的养老

富裕型农村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彻底摆脱贫困。这类农村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近郊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高,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新,从而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可度较高、自觉投保的意识也较高。

在这类地区的养老保险实施方案中可以适当的提高个人的缴费比例,减少政府的补助并且可以扩大保险业务的范围,提高保险业务的档次。

三、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应措施

1、建立参保补贴制度

建立缴费补贴、贴息等多种方式的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形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助的筹资制度。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力的差异,政府和集体补助的方式和力度可以有所差别。例如:安徽霍邱县,采用“粮食直补资金”的方式整合优化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将其主要用于补贴参保农民,这样可以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每年从售粮收入和其他收入中拿出适当资金缴纳保险费,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拓宽个人账户的功能

可以借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推行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的办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6月,该县已有四成多的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证质押借款。通过几年运作,农保基金收益达到800多万元,每年平均利息收入超过百万元。农保基金也从最初的1260万元增加到2100万元,年均增长7%以上。[4]

为了有效解决部分参保农民生产生活等急需资金的现实矛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各地农保部门和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质押贷款业务,拓宽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发展功能,既激发了参保者的积极性,又拓宽了信用合作社自身的业务,活跃了农村经济,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我国PX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篇4

我国PX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PX(对二甲苯)这个词汇进入普通大众的视线,还是在2007年厦门PX项目所引起的舆论关注,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那PX近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本文将从市场供求角度来对国内PX市场做一个定量分析.

作 者:袁野 作者单位: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刊 名:新材料产业英文刊名: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年,卷(期):2009“”(5)分类号:关键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5

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放缓,国际大宗货物市场需求端购买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运力过剩、运价下跌,航运业遭遇了史上最难过的一年。但2016年一系列利好政策,对于航运企业而言,也将是个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年份,抑或是挑战大于机遇。

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的新常态 下,造船业的革新之路仍将漫漫无期,仍需上下而求索。面对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等问题,十三五 期间,我国如何完成从造船大国 向造船强国 的转变显得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不断刷新历史最低纪录。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BDI指数暴跌近30%,无一日上涨。据最新数据显示,BDI指数自1月4日473点起连续下跌,到1月13日BDI指数跌破400点,至1月27日,BDI指数已降至337点,创该指数诞生以来最低值。而2008年5月,该指数最高曾达到过11793点。订单下降导致多家造船企业破产。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2015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东方重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月,中国最大的外资造船企业STX(大连)造船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债务规模240亿元;2015年4月,温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庄吉船业宣布破产重整;2015年5 月,浙江知名民营造船企业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请;2015年7月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自救、重整措施后,江苏知名民营造船企业明德重工也最终没有摆脱破产的命运。

而在今年的1月,浙江舟山五洲船舶申请破产后,成为造船业寒潮中第一家倒闭的国有造船厂。

高端装备研究员贺在华在接受媒体时表示,2015年以来,我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量急剧下滑,订单量骤减使得造船企业营收大幅回落,盈利能力下降,面临入不敷出、经营困难的局面;而且随着造船业呈现买方市场态势,船东先期预付款比例越来越少,平均只有5%,最低仅有1%,这使得造船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而一旦资金上出问题,造船企业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由于造船企业破产数量陡增,行业正在经历寒冬期。造船业的困境源自航运市场的长期低迷。一位民营造船企业负责人也认为,许多造船企业为了维持开工和人员的稳定,微利、无利甚至是亏损地接单造船。就算如此,船企也要面对苛刻的付款条件,需要垫付大量资金造船,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订单能否生效、生效后工期能否保证,都是未知数。

2015年以来,中国造船市场持续萎缩,承接新造船订单、手持订单量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1至11 月,全国造船完工36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9%。承接新船订单23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9.1%。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9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比2014年底下降13.4%。

造船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对于面临市场寒潮、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船舶业来说,更是不得不经历的一场阵痛。据工信部预测,十三五 期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万至9000万载重吨左右,虽然目前中国造船产能已经由8000万载重吨下降至约 6500万载重吨,但仍然意味着,仅中国的造船产能就可满足全球绝大部分的需求,而目前国内已有40%多的造船产能在闲置,可见化解造船产能过剩任务之艰巨。

在浙江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达西看来,目前中国造船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产能占世界的1/3左右,其成为世界头号造船强国用了大概20年左右的时间。而中国造船业在近几年快速崛起,其高峰时期光造船厂就超过几千家,然而,随着全球航运业的萧条,高增长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技术含量低也成为船企被淘汰的原因之一。我国过去几年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是生产主要以干散货船为主,这是航运使用的最基本货船,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到航运业变化影响。像LNG船这种技术难度高、新型环保的运输船,近年来订单一直增长较快,但是我国占有量却比较少。不难看出,在造船产能过剩的背后,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常规船型依然占据我国大部分造船产能,而这也正是订单下滑最严重、最容易遭遇冲击的市场。如五洲造船厂主要船型是巴拿马级以下的散货船,这种船型2015年价格下滑50%以上。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2015年1 至10月,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8.5%,面对日韩企业的强势竞争,我国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工作十分紧迫。

对于造船市场的未来,研究航运业的北极

证券分析师的看法比较悲观,他认为造船市场会进一步下探。目前全球船厂产能依然过剩,而商品运输需求却在过去12个月里不断下滑。毫无疑问,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船厂面临危机。这将促使新船造价继续下降,因为船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是为了盈利更是为了生存。毋庸置疑,当前中国造船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而且造船业超过60%的产能集中于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船舶,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因此,加速行业洗牌、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化解船舶行业难题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专家表示,中国造船企业在订单选择上,应倾向于大型

集装箱船、油轮、液化天然气船等特种船舶和高附加值船舶。在2015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十三五 期间造船业要把握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 战略的机遇,加快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将通过公布行业白名单 等制度,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挤压落后企业生存空间,以政府引导、市场作用的方式化解过剩产能。对此,了解到,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船舶工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初稿已经完成,预计未来5年,船舶行业市场需求将有30%的增加。并提份额分别达到40%和50%。还提出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配套设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设备制造国。

据了解,十三五 规划前期稿也直陈我国船舶工业提高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综合技术实力待提升;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生产效率亟待提升。

十三五 规划前期稿还提出,下一步,我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有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对于未来船舶企业的出路,有专家建议,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向高端产品进军,提高造船业产品设计、建造能力。特别要注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尤其是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的引入,降低造船行业的人工成本等。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船企与钢厂等原料商也需加强合作,其造船原料的采购可以按照不同的节点采取间断式采购的模式,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同时,更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完成从制造型企业 向制造服务业企业 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和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加强售后服务打造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等。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业的滞后效应日益显现,船舶市场低迷潮席卷而来,这对于我国船舶行业来说,可谓是当头棒喝。市场的低迷,将多年来形成的产能过剩和粗放型增长的顽症 进一步放大。医治这一顽症 的有效药方 之一,就是加快行业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就多次发出预警,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但造船产能仍像是脱缰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应该说,造船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是其周期性发展特点的反映,也是我国造船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发展的必经阶段。

然而,严重的产能过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造船业进入不景气周期后,其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恶性竞争、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等恶劣后果更加凸显。因此,在我国造船业依靠要素投入实现增长的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关键时期,应该坚定地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过剩产能,同时通过有形之手 引导相关企业平稳有序退出,及时推进产业整合,这是我国造船业实现转型升级、凤凰涅槃 的必经之路。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6

随着货币化分配登上历史的舞台, 保障性住房也随之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本文所探讨的保障性住房, 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住房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 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既包括政府通过直接建设提供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 又包括政府通过发放住房补贴等形式间接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的住房。其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保障的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二是保障性住房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

但是随着货币化分配制度的不断发展, 保障性住房面临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包括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保障性住房的供需问题, 这是伴随着保障性住房产生就存在的问题, 也是保障性住房最为突出的需要解决的矛盾。其次是保障对象的确定上, 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地将需要保障的人群纳入到保障房的保障对象当中来。再者当前又一亟待解决的是政府政策的执行力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政府在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上的决心, 但是由于地域性差距的始终存在, 导致了不同地区收入与文化的不同, 使得政府在制定保障房政策的时候考虑的始终是大局, 提出的更多的是总则性质的文件, 而缺乏有效的实施细则, 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使政策的执行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 对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并对两种制度进行了对比,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二、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们所探讨的住房分配制度的变迁, 其实也是货币化分配的成长史, 同时也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体现了货币化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以下就两种分配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的成效进行了比较。

(一) 住房实物分配阶段

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住房福利制度仍带来了不少问题:如住房不平等、住房短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等。随着城市化加快与人们更高的要求, 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严重危机:一方面, 政府无法承受提供福利性住房所带来的巨大财政负担:另一方面, 民众的诉求压力增大, 城市居民难以忍受糟糕的居住条件。所以由于住房建设资金的困难和居民对住房需求的增加, 实物分配制度已经无法持续下去了。

(二) 货币化分配阶段

由于实物分配制度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住房供给严重不足, 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寻求新的解决途径。1978-1998年的20年是我国实物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探索, 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渐渐地由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无限期使用为特点的实物福利型住房制度向以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分配为主转变。这就使得货币化分配登上历史的舞台。

从此, 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通过向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解决住房问题。这一阶段,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中, 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管理监督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随着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体系的逐渐完善, 其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是与货币化分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的。

(三) 货币化分配代替实物分配的原因

在寻求市场更为开放, 使得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的动因下, 如果再沿袭旧的住房制度, 住房建设仍然靠国家统一调度, 资金投入仍然靠国家和企业, 则弊端多出, 而且效率不高。体现在:一是资金来源方面, 继续下去, 国家和企业将不堪重负, 难以为继。二是传统的住房观念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城镇居民还保留着住房靠国家的思想, 居民大量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住宅建设资金, 形成一种高储蓄、低消费, 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畸形的消费结构。三是住宅建设缓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更难以满足多层次的住房要求。

因此, 在设计货币化分配模式的时候, 就赋予了其种种的历史责任, 我们也可以看到其责任的重大。当然主要责任是保障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 这种保障并不仅仅是房权的私有化, 更有“有房住、住得起房”的思想在。

(四) 货币化分配制度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缺陷

近两年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两会”的热门议题, 其中保障人民住房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备受关注。这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所导致的。除去建设标准不统一、监察不严、住户信息缺失、保障对象不明确以及担心保障性住房的市场化改革等多方面因素会制约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充分发展以外, “房困”真正难以破解的在于制度。

从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运行的过程展开, 可以得出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服务建设以及与机构职能相关的投融资机制、法律制度、土地供给与规划制度、配建制度、进入与退出机制、住房实名制等核心机制无疑是新住房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当然, 这些“着力点”同时也是当今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完善的地方。

三、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的完善

保障住房供给体系的建立中, 供给对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三者存在重要的联系, 从这种联系出发寻找保障住房体制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再者则是对国家政策在执行力上的探讨, 各种政策实施的细则制定, 以及保障房建设的配套措施。综合这些考虑, 以下便是对于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 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司职保障房机构的建立

一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此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分不开的, 我国属于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更需要政府的引导, 建立专门的保障房机构。由于政府进行的城镇住房市场改革, 货币化分配的异军突起, 导致了保障房的产生与发展, 政府承担着主要的保障责任, 并且在住房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刻, 更应该以身作则, 挑起这个担子, 并在保障房领域里挑起大旗, 以统筹者的身份谋局开篇。相应的, 政府应该在保障房相关的投融资机制、土地供给与规划制度、住房实名制等核心机制给予更多的优待。

(二) 地方实施细则的完善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 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确保保障房政策的有效实施。自1999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来, 政府出台了众多的文件来规范保障性住房市场, 这些政策的出台, 都是围绕着“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这个核心的, 但是其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 “保障住房”仍然是民众关系的焦点问题, 也因此成为“两会”的议题。国家文件频频出台, 表明保障性住房领域依然问题重重。其中政策执行效率不高是难点, 由于地方政府在解读国家政策的时候, 更倾向于本地方政府的利益, 存在着地方政府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博弈。就比如2012年有佛山、芜湖等地对限购政策的试探, 上海对户籍政策的重新解读, 这都是地方政府在维护自己利益时对国家政策的一种试探。保障房领域的复杂众所周知, 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具体指导政策实施的细则,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文件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 《住房保障法》

虽然有《物权法》规范住房市场, 但是针对保障性住房的法律法规仍然缺乏, 这样没有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存在, 很难达到保障的效果。将房地产税写入《住房保障法》, 更明确其保障的功能属性, 促进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平衡发展。并将户籍制度、进入与退出机制、保障房产权属性加以明确, 使保障性住房市场更加规范。这也是针对保障房法律机制缺失而做出的应对。因为规范这一“市场”, 首先要有法可依, 才能有法必依。

(四) 保障房物品体系的改进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和套型都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定位不太符合, 反而更像是中档商品房。2007年24号文件发布以后的廉价房, 将保障人群从最低收入人群扩大为低收入人群, 也使得其具有了竞争性, 从“公共品”变为了“准公共品”。限价房则伴随着供应对象不明朗、分配混乱, 致使其保障功能的淡化。公共租赁房则是新生事物, 承担着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 从而责任巨大, 也被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但其供给的房源质量与租价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保障房物品体系的实施效率不尽理想。因此在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的属性上, 前者应该表述为“具有适度商品属性的政策性保障房”, 后者则是“限价的普通商品房”;而廉租房是“政策性租赁房”;公共租赁房的运作方向是依靠商业资本合同运作, 逐利性较强, 这样的公租房应称之为“政策性的商业租赁房”。很明显的一条主线就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夹心层”的公共租赁房;中等偏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房;中等收入与中等偏高收入的限价房。

通过以上的分析, 使得保障房供应对象分明, 属性表述也分明, 这样国家政策表述也会显得具有针对性, 民众的理解也会容易得多, 这样就会使得保障房物品体系更为完善。

(五) 投融资机制的完善

在对保障房物品体系的分析之中, 我们明确了各种保障房的表述, 这样使得建设资金来源也会更加明了。具有商品属性的, 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具有公共品属性的, 应该由政府承担, 利用公积金、养老保险等社会闲散的保障资金作为建设资金的来源。这些在“住房保障法”的保驾护航下, 在保障房机构的组织监督下, 保证钱取之于民, 进而用之于民, 让我们的保障房确确实实的地保障人人都有住房。比如信托基金的引入、专业保障银行的建立, 都是为了能够打造一种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支持体系。

(六) 配建制度

政府在保障房的提供方式上所实行的配建制度, 有集中配建、混合配建制度。除了国家的土地优惠政策、财税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考虑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制定合理的配建政策和配建比例, 并明文规定, 形成一种既定的模式。比如青岛市已经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和限价房住房配建制度》, 要求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兴建商品房项目同时, 必须在同一区域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目前, 在青岛的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因土地性质分为三种情况。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根据各个地方土地的性质来确定配建比例, 更能因地制宜。

四、结论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建设, 但其核心内容则是制度设计, 唯有做好了制度的设计才能使制度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安居乐业, 居者有其屋”的思想是本文完善制度设计时的最终目标。在制度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确保“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从解决住房的供需平衡入手解决房困问题, 囊括了政府的主体供给地位、地方政策的支持, 法律的保驾护航, 投融资机制的完善, 以及配建制度解决房源质量的问题, 归结到一点就是以民为本。

参考文献

[1].陈晓勤.上海社会保障性住房规划[D].同济大学, 2009.

[2].郭玉坤.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史红磊.当代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演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08.

[4].马先标.保障房体制核心概念初探[J].中国房地产, 2011 (6)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7

摘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展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水环境日益恶化。该文介绍了农村污水现状,分析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难点,指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必须经济、节能、简便易行,并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研究商榷。

关键词:污水处理;新农村农村污水;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一、农村污水生态现状

我国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通常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90%的广大农村,致使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每年超过2500万t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和用水安全。

李娜[1]在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分析中,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43个县74个村庄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屋前屋后、道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池塘,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一旦进入汛期,污水和雨水一并进入合流管道,就近排入河道,使河道受到严重污染,村、镇的污、废水排放已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平衡。汪绍盛,杨树生等[2]就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和境内外污水排泄,使水污染加剧等问题进行论述。大量不达标的污水和未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各河水量逐年减少,河道断流,干涸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天然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地表水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或劣Ⅴ类水,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由于水资源缺乏,部分农田引用污水灌溉,使农产品和土壤遭到污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晚,“十一五”规划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要求农村无公害排放,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才刚起步。

北方部分农村及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村配有污水处理系统,多以单村处理为主。如北京各村现在实行污水处理建设,多采单村处理模式,只有部分相对集中的村落采用集中处理;还有少数靠近城镇的村落,污水管接入城市集中处理管网。分散布置模式采用的处理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生物膜法(MBR)、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工艺(CWT)等。[3]但存在部分系统冬季低温无法运行;日变化系数大,系统少数时间高负荷运行;污水量太小时,停止运行。沿海地区等集中村落设有污水处理系统,但处理工艺落后,多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靠近城市村落,接入城市管网;分散的、经济相对差的村落无污水处理设施。

三、农村污水处理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

1.工程投资

(1)集中处理系统的投资。污水处理费用随处理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投资以及运行费用一般较高,人工湿地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费用相对较低。污水深度处理的工程费主要与要求的出水水质有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一般分别为传统二级处理工艺的1/3~2/3和1/6—1/3。

(2)分散处理系统的投资。如:目前的成套模块化生活污水纳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每套售价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使用,从而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2)能源效益。污水处理厂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如果采用厌氧分解工艺,将产生的沼气收集发电可解决部分能源问题。人工湿地或土地处理系统一般不需要消耗能源或耗能极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3)环境效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环境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当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时,通过居民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可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4)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农村污水处理中的难题

(1)资金问题 村级污水治理工程是公益性非盈利的项目,缺乏正常的商业化运行能力,筹资渠道相当困难。村镇经济力量薄弱,要求就地处理,就地利用,采用的工艺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能耗低。

(2)工艺问题

农村污水的处理不能沿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避免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村镇技术力量薄弱,要求处理工艺简单,维护方便。

(3)环保意识问题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缺乏了解与重视。

(4)污水管网问题

由于缺乏规划、农民生活水平等许多历史原因,现在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村级污水治理工程中的污水管网投资非常高,要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

(5)政策法规问题

专门针对农村污水的相应的规定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五、农村污水处理措施

取水与给水、用水与排水、治污与回用、节水与管水,均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群众性工作。如何治理、抑制污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1)对各级水源保护区和水功能进行有效防护。提倡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沼肥和生物治虫,尽量使用无毒、低毒,易于分解的农药。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不减少,甚至略有增加的基础上,提高水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2)实行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别处理和中水雨洪利用技术[4],抓住雨季和大水年冲污;雨洪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排改为分排;禁止盲目打井,逐步取消自备水源井和各类直接入河排污口及渗井、渗坑,建垃圾池和污水处理厂;在NH4+污染严重地区,如作饮用水应采取除氮技术或另寻水源地。

(3)利用苦咸水淡化技术,苦咸水资源化。在县城及农村周围村庄建设咸水淡化处理厂,如县城和周围农村地区全部用上淡化水,则每年可节约淡水80万m3。

(4)中水。中水的水源有两个:①自身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②收集的雨水简单过滤和沉淀后的水。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汽车或暖气用水。

(5)生活垃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含有塑料的包装物、生活用品、电子废弃物在农村已十分普遍,垃圾中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增加。[5]很多农村垃圾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水塘和河道沟渠边。这些垃圾腐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污染,一到汛期,雨洪又引发大部分支流水质受到污染,非点源污染在暴雨或暴雨后对水质影响最大。

总结: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体污染,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赶不上城镇,地区特点突出等,因此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自动化高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以适应我国农村污水的多样性等。在选择工艺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水质、水温、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工艺;在选择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的资金成本问题,达到利民利生态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政府策略趋势 篇8

摘要:目前农村学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教学质量一直不高,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低效的状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教师缺乏教学艺术;课堂组织能力不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缺少爱;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教学现状;低效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28

一、当前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

农村学校分布广泛,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很多政策要向农村学校倾斜,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不高,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上老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将学生视作知识容器,只负责对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堂纪律较差,秩序混乱

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最基本的上课要求,但部分老师将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认为只要课堂秩序良好,就一定能保证教学效果。以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难免会有小组活动,群组讨论或者实验课堂,这需要学生保持充分的上课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此时,课堂气氛必定热闹,同时也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老师一味地追求安静的课堂气氛,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只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对老师产生过多依赖

当前,部分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见过多,甚至存在老师包办教学的现象。在此现象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逐渐减少,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难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在当前阶段,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学方法与课堂管理方面还未真正获得正确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征以及当前的能力水平,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老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通常来讲,老师对于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而现实情况表明,如今许多农村老师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加之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意,在工作中停滞不前,意识不到自身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受老师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堂组织能力较差

部分老师缺乏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不善于管理课堂,造成部分学生不专心听讲,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上这门课做那门课的作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老师对学生缺乏关爱

关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但是目前有许多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学生中难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与学生的相处并不融洽。甚至个别老师对学生冷嘲热讽,甚至批评打骂,使得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作为老师,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胆怯消极,甚至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甘堕落,破罐子破摔。以上学生的消极行为,均源自于老师对学生缺乏关爱。

(四)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参与一些课堂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对相应课程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本质认识不足,甚至出现偏差,认识不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得这类课程仅仅流于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探究欲望,遇到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课堂学习趋于被动。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欲望得不到真正的激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三、转变课堂教学低效的应对策略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时,你会觉得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整个人神采飞扬。但如果你对它不感兴趣的话,便会觉得味同嚼蜡,度日如年。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提高了一半。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解读,并精心设计课题引入方式,将课程的学习过程逐渐变成探索奥秘的进程。在上课之初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在新课导入上除了以“设疑”导入外,还要通过“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情境小品引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自我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功能,教师仅仅起到引导课堂进程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动手、实验等。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老师应正确解答,悉心引导,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尽办法把知识讲深、讲透、讲到位,只注重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更可能是消极应付的,教师讲得再好,课堂效率还是很低的。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及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运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农村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不难想象,一个很少自己看书,很少自己搞学问,很少自学的老师,他的教学艺术也是很低劣的。转变观念,解放课堂,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游记的小学生作文450字下一篇:党内基本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