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共10篇)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2 ] 朱耀先. 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7 , (4) .
1. 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各不相同, 英汉习语各自承载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 体现着两种文化的差异。
1.1 地理环境的差异
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汉习语体现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 人们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相关的习语。如挥金如土,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等。英国是一个岛国, 人们生活离不开海洋,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如be in the same boat with... (与……共患难) , sink and swim (孤注一掷)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to go with the stream (随波逐流)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
1.2 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其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的事物以及禁忌等方面的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语中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习语, 如“借花献佛”、“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不看僧面看佛面”、“人争一口气, 佛争一柱香”等。而在西方国家, 特别是英美国家, 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 因而在英语习语中出现了许多出自《圣经》或与基督教、上帝、教堂有关的成语, 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as poor as the church (一贫如洗)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等。
1.3 习俗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习俗上存在很多的差异。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要数对龙 (dragon) 这一事物的认识了。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远的历史中, 它是一种民族象征, 有着神圣高贵的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代表无上皇权的“真龙天子”到“龙飞呈祥”、“龙腾虎跃”再到“望子成龙”所有这些汉语里关于龙的表达都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里对龙的崇拜的。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龙是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 dragon也是与邪恶和恐怖相联系的。英语中的“the great dragon”也不能译为伟大的龙, 而是比喻为魔鬼撒旦。不懂中国文化的西方人自然无法理解中国人把自己称作“华夏儿女, 龙的传人”。英汉习俗差异的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对于人们来说是忠实的象征, 被称作人类最好的朋友。英语中有如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Love me, love my dog等。
1.4 历史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遗产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文化, 人们的情感、思维、风俗等也各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在历史典故上。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汉语的历史典故多出自经传典籍、寓言故事或神话传说等, 例如“守株待兔”, “卧薪尝胆”、“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而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 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 例如:Achilles’hell (唯一致命弱点) 、Penelope’s web (永远也完成不了的工作)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 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To meet Waterloo (一败涂地) 、Helen of Troy (红颜祸水) 等。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却意义深远, 不能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2.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表层意义的转化, 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 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 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以下是关于英语习语的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 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既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内容, 又能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 特别是保持原文中所蕴含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正如鲁迅先生在论翻译时所说的, 直译可有助于保持原作的格调亦即保持“异国情调”和“所谓的洋气”。直译法有利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新的表达法的吸收和融入, 从客观上丰富和补充了译文的表达, 对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英汉习语在直译过来后融入到汉语中并被人们所广泛使用。如;the cold war (冷战) ;the hot line (热线) ;green card (绿卡) ;fast food (早餐) ;white collar (白领) ;blue collar (蓝领)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A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协定) ;Wall have ears (隔墙有耳)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等。这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 我们可以通过直译原汁原味地传达出原文的内涵风貌, 避免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直译加注法。
作为直译法的扩展, 直译加注法也广泛应用于英汉习语的翻译中。直译虽然能帮助译文读者了解习语的文化信息, 但有时一味直译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 达不到预期目的。采取直译加注法, 即先直译出习语的字面意思, 然后再对习语的文化背景及来源进行注释, 便能收到好的效果, 从而加强直译习语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的优势。英汉民族文化背景不同, 一些母语读者容易理解的习语对译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使用直译加注法, 既能保留原文的艺术表现方式, 又有助于译文读者较为详尽地了解异域文化, 从而透彻地理解原文。例如:“东施效颦”—“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Xi Shi.Only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再比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对这种的译文, 中国人可能会感到茫然, 所以应在后面用注释点明:这则习语源于罗马神话, 爱神丘比特用布蒙住双眼, 手持弓箭, 他是盲目地射出爱情之箭的。
2.3 意译。
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英汉习语在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在翻译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有些英汉习语中所蕴涵的文化、历史背景较多, 如果完全按照字面直译, 需要加注上较多的解释性文字, 这样会失去习语精练生动、妙趣横生这一特点。这时我们就需要绕开其文化背景, 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 直接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译。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意译法。例如:the dog that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 没有了“狗”、“骨头”等字眼, 而是译为“说别人坏话的人, 也会有人说你的坏话”。再比如:初出茅庐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 ;Tell me your news.I’m all ears. (告诉我你的新鲜事, 我洗耳恭听) 等, 都是通过意译表现出习语真正的内涵。
2.4 套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 无法保留原语中的比喻形象, 所以需要转换为读者所熟悉的形象进行翻译。在英汉习语比较中我们发现, 有一部分原文习语在译文中找到在意义和用法上与其对等或基本对等的习语, 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 并且有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套用法”。英汉习语中有许多这种类似的表达。例如: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做鸡头, 不为风尾;lack sheep害群之马;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老王卖瓜, 自卖自夸等。
3. 结语
英汉习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通过以上对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分析与翻译策略的探讨, 我们对英汉习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只是语言表层的简单转换, 更是两种文化间的移植与融合。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应该融合各种方法灵活翻译, 尽可能做到既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 又能让译文读者容易理解接受。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英汉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英汉文化差异的对比和分析, 对英汉习语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直译,直译加注,意译,套译
参考文献
[1]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 1994.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8—19.
[3]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陕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6]高兰英, 实用英汉谚语辞典.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
关键词:羊 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因素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人们赋予“羊”的情感和象征意义是基本一致的。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羊”代表着人类的衣食之源,象征着人类的温顺、善良等高贵品质,同时又含有弱小、轻贱、无反抗能力和易于迷失等负面含义。但是,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因而“羊”在两种语言中的内涵也存在些许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的习语和表达法在展现两种文化的独特韵味的同时,给译者在两种语言间的对译中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羊”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一)汉语中的羊文化
在中国人眼里,羊是天地间的精灵,是温驯、祥和、慈善和美好的化身。所以中国人对羊喜爱有加,赋予其许多积极的象征意义,跟“羊”有关的字词或习语表达比比皆是。
汉语中有关“羊”的成语以贬义居多。据统计,百分之七十以上跟“羊”有关的成语和习语都含有消极负面的意思:“没本事的人就像羊一样”“羊尾巴盖不住屁股”。而徒有外表又胆小怕事的人则是“羊质虎皮”,遇事常进退两难如“羝羊触藩”。有些人总喜欢挑别人的刺,“羊仔笑牛无须”,追求异性时则“羊仔见青好”,不加选择,总是“豆仔看作羊仔屎”,因而“相争一跤箸,放去一只羊”,因小失大。一个地方因官多而百姓少,是为“十羊九牧”,贪官污吏真是“如狼牧羊”,老百姓犹如“羊入虎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难免有些人“顺手牵羊”,干出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这真是“使羊将狼”,自找麻烦。不过,要是这些“多歧亡羊”能回头是岸,“亡羊补牢”,其时也未晚。
(二)“羊”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文化中的“羊”主要来源于《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和日常生活。“羊”在《圣经》中出现达742次之多。英语中有关“羊”的词汇很丰富。汉语中,“大羊、小羊、公羊、母羊、老羊、嫩羊”都可以用一个“羊”字来指代,只是在“羊”字之前加上一个修饰成分。英语中的“羊”种类繁多,每一种“羊”都有一个专有的词与之相对应。英语中的“羊”有:sheep(绵羊)和goat(山羊)之分。按照年龄来分,sheep可分为ram或tup(未阉割的公绵羊)、wether(阉割后的公绵羊)、ewe(母绵羊)、lamb(小绵羊),剪过头茬羊毛的公羊叫shearling、母羊叫gimmer;goat可分为billy-goat或he-goat(雄山羊)、nanny goat或she-goat(雌山羊)、buck或kid(小山羊)。英国养羊业发达,羊肉自然也是餐桌的主角。人们对羊肉的鲜嫩程度也特别注重,对羊肉进行了细致地划分。Sheep的肉大概可分为三种:一岁以下的羊肉是lamb,一到两岁的羊肉是hogget,两岁以上的羊肉才是人们熟悉的mutton。goat的肉也有划分:小山羊的肉是kid或cabrito,而成年山羊的肉则是ehevon或mutton。
goat(山羊)动作敏捷,尤其善于爬坡,是不懈追寻真理的象征。但是,除了这个积极的象征意义外,goat带来的都是不好的联想。传说山羊系由魔鬼创造,是魔鬼的化身,所以人们经常把它与“巫术、罪恶、魔鬼和撒旦”联系在一起。恶魔主义和巫术的标志就是一个山羊头。在英国和爱尔兰,传说人们不可能连续24小时看到同一只山羊,因为山羊必须一天一次去撒旦那里梳理胡须。牧羊人深信在黢黑的晚上用手拂过山羊的背,山羊毛会发出火花,那是恶魔在作祟。据说山羊吃了油橄榄树枝的嫩芽后,树枝就不再生长,而绵羊吃了则无碍。公山羊被认作是贪得无厌和不道德的动物,追求异性的欲望强烈到可以用它的血熔化金刚石,所以喜欢骚扰年轻女性而又年事已高的人被痛斥为old goat(老色鬼)。山羊经常出现在伊索寓言中,但是经常被刻画成既蠢又笨的形象。不过,山羊并不是一无是处。欧洲的农民常在牛群中放几只山羊,因为山羊浓重的体味能防止母牛的传染性流产。山羊有助于让群马安静下来,还能顺利地把牲口领到屠宰场而不躁动。因而,哪个giddy goat(轻率的人)要是play the giddy goat(胡闹)一下,肯定会get one's goat(触怒某人),失羊的人定会lose his goat(发怒)。山羊还被认作是财宝的守护者,寻宝者要是在小道上看到山羊,就可以断定财宝在附近。人们相信在旅途中碰见山羊会带来好运。在威尔士,要是新娘刚走出教堂就看到拴着的山羊(tethered goat)就会一辈子幸福。人们还经常用goat来命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人的胡须有如山羊之须,所以叫作goatee(山羊胡子)。暴风雨来之前,天空布满一团团乌云,好像山羊身上的毛,因而叫“goat's hair”,同时切细的烟丝也可称作“goat's hair”。“Goat”在生物界也很常用,如动物中的goatfish(羊鱼)、goatowl(夜鹰),植物中的goats foot(南非的一种矮灌木)、goat willow(黄花柳)等等。
sheep天真可爱,深得人们的好感。据说在英国一些地方,sheep能看到圣诞节和复活节的神灵降临人间,所以一早就会起来朝东方鞠三次躬。在英国的一个小镇,每年也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赛绵羊大赛,不仅让当地人着迷,更风靡整个英伦三岛。绵羊温驯善良,常用于象征好人和聪明的人,与goat相对应,所以就有了sheep goat(善人与恶人)之分,人们要擦亮眼睛以separate sheep from goats(区别好人与坏人,挑选聪明能干之人)。绵羊性格温顺,经常斜视。16世纪幽默诗人约翰·斯克顿把绵羊的目光(sheep's eyes)喻指“温柔多情的目光”,于是有人cast sheeps eyes at you就是在对你抛媚眼。虽然绵羊生性温顺可爱,讨人喜欢,但是因其软弱、害羞、胆小,“sheep”一词在英语里象征着受害者、软弱之辈或抵抗力差的人。绵羊胆小,人们就用“sheep's heart”形容一个人胆怯,“sheep and donkeys”则结合了绵羊的懦弱和傻笨特质,形容一个人是懦夫和笨蛋。Sheep温驯,可也贪玩,经常走失。人如羊,容易成为迷失正道的lost sheep(迷途羔羊),这种人多了就是一群sheep without a shepherd(乌合之众),无法找到出路时只能follow like a sheep(盲目遵从),like a sheep to the slaughter(陷入险境而未知),只能任人宰割,as a sheep among the shears(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是a sheep in a tiger's skin(羊质虎皮)也难掩心中的胆怯。相反,一个人要是勇敢有为,在众人中就会脱颖而出,stand out like a camel in a flock of sheep(鹤立鸡群)。海上的白浪花经常被比作Neptunes sheep(海神的绵羊)。以前的毕业文凭是印在薄羊皮纸上的,虽然到后来白纸代替了羊皮纸,毕业证书还是俗称为“sheepskin”。
三、有关羊习语的翻译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丰富的羊文化,含有大量的有关羊的习语,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这些习语言简意赅,联想丰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独特韵味。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在向译入语读者传达异域文化意蕴的同时也不违背原语的意思。一般来说,翻译习语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三种翻译方法。
1.直译法
在与羊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熟悉了羊的生活习性和品质特征,然后将这些习性特点与周围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中西方的羊的天性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人们对其产生的语义联想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当英汉两种语言产生的比喻或用法相近或相同时,就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比如“as gentle as a lamb”可以直接翻译成“温驯如羔羊”。汉语读者一看译文就会马上在脑中形成画面,想象译文中所说的人有多温柔和顺。直译法既保持了原文的形式,又不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无形中拉近了两种语言的距离。
(1)After all,the wool still comes from the sheeps back.(羊毛出在羊身上。)
(2)A lamb is as dear to a poor man as an ox to the rich.(穷人一只羊贵似富人一头牛。)
2.意译法
在英汉语言中,不少有关“羊”的习语的比喻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联想意义,很难使读者把这些语言的表达与羊联系在一起。译者为了不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混乱,有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保留原文的深层内容。这时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这种翻译方法能使译文更符合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表达习惯。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或原文形象,而是着重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3)It is a foolish sheep that makes the wolf his confessor.(勿把秘密告诉不可靠的人。)
(4)Kens been making sheeps eyes at his ex-girlfriend all the night.肯整晚上都在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的前女友。有些人总是盲目地听从领导,从不问为什么。
3.套译法
“羊”在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中产生了很多共同的联想意义,但有时候英语中有关“羊”的习语和表达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直译出来会令人费解。此时,译者就可以用汉语中表达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来替代,或者直接套用一个汉语中约定俗称的习语或谚语。套译法不仅尊重了两种语言的文化习惯,而且不失却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寓意。
(5)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6)It is an evil sign to see a fox lick a lamb.(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四、结语
羊与人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早已不是简单的一种动物,而是升华到了一种文化层次,寄寓了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包含着特殊的文化意象和象征意义。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熟悉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寻求两种语言的最佳文化切合点。在准确把握羊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内涵异同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在完整传达原意的同时又不失源语独特的文化色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问题研究14BXW065;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12WLH48]。)
参考文献:
[1]George K.A. & William E.B.The Literature of England[M].
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68.
[2]白振有.羊·羊部字·羊文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6.
[3]陈乐.跨文化视角下的“羊”的象征意义与翻译启示[J].山东文
学.2010,(6).
[3]端木庆一.圣经中的“lamb”的象征意义与“羊文化”探微[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鲁刚,郑述谱.希腊罗马神话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4.
[5]马健鹰.“羊”在中国食文化中的象征意蕴:美性与德性[J].扬
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3).
[6]苏馨:《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J].辽宁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2008,(2).
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因素
习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习语的研究可发现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正确、流利与恰当的运用英语.本文从地理环境、思维习惯、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讨论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作 者:孙志强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22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3)分类号:H315.9关键词:习语 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化的`结晶,概括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习语.通过对习语与语言文化、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实例三个方面的阐述,说明英汉习语翻译中表现出的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以及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等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
作 者:刘胡英 LIU Hu-ying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刊 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分类号:H315关键词:英汉习语 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论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作 者:王妍 WANG Yan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00刊 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年,卷(期):20087(3)分类号:H315.9关键词:习语 形象 比喻 差异
1提高英语习语翻译需要熟悉英美文化
1.1 英语习语的特点
习语是语言中独立而固定的特殊成分, 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广义上, 英语习语包括口语﹑成语﹑谚语和一些俚语表达等。因此, 它可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词﹑一个短语甚或一个句子。大量的英语习语, 有的源于航海、军语、西部生活, 有的源于《圣经故事》, 有的源于古希腊或古罗马神话故事, 有的源于莎士比亚等的文学作品。他们反映着英语母语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1.2 英语习语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习语是在英语语言的应运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尽管有些看起来不合逻辑, 甚至有的不符合语法规则, 但它们是真正的英语, 形象、生动, 极富想象力、表现力, 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因此, 要想搞好英语翻译, 就必须了解英语习语, 而且掌握得越多, 翻译得就会越精确。而要熟悉英语习语, 首先必须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及与自己国家的文化差异与联系。奈达博士, 一位对我国翻译界最有影响的西方翻译理论家, 认为“翻译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语言的差异, 而是文化的差异”, “翻译并不是一种物理性搬动……而是文化﹑思维上的移植”。英语习语翻译同样如此。
2影响英汉习语表达差异的文化因素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文化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语言是文化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政治观点、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
受各自文化差异的影响, 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在用词上有时迥然不同, 如talk horse通常翻译成“吹牛”, 如果将其译成“谈论马”, 显然, 含义就大相径庭了。类似的, 汉语的“对牛弹琴”, 英语的表达为“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而不是“cast pearls before cows”。 影响这种表达差异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 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地域环境
习语的产生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 习语表达也会有差异。英国是个岛国, 历史上其贸易和航海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而土生土长在亚洲大陆的中国人则以陆地为主要生存空间。一些习语表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 对应的汉语成语则为“挥金如土”。同样地, 由于英国的气候特别适宜蘑菇生长, 这样, 汉语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英语里就成了“spring/grow/shoot up like mushrooms”。此外, 英语里许多关于“船”与“水”的习语, 在汉语里却很难用字面意思来对应, 例如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 , 等等。
2.2 风俗习惯
民族传统和实际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赋予习语以一定的比喻义, 并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动物作为象征, 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深刻的历史根源。英语里有许许多多这方面的习语, 如get one’s goat (激怒某人) ,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假装善良的人) ,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 (把好人与坏人分开) 。从这些习语里, 我们可以看出, 在英国文化里, 绵羊是温驯和善良的象征。追根寻源, 这应该与其养羊业有关。当时, 绵羊为人们提供羊毛带来财富, 自然在人们心中处于不可取代的位置;绵羊的温驯使人们对它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2.3 价值观念
不同文化背景,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有差异。众所周知, 英美均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资本是其原始积累的基础。因此, 英语里有许多与金钱有关的说法, 比如,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有钱能使鬼推磨) , “Money can make even the gods” (金钱就是上帝) ,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 等等。
英语里有许多用来称呼老年人的习语, 诸如“senior citizen” (资深公民) , “the advanced in age” (上了年纪的人) , “seasoned man” (历练之人) , “graybeard” (灰胡须) 。从这些表示老年人的委婉语可以看出西方人还是很忌讳老的。美国人崇尚个人价值, 认为生活就是竞赛。他们觉得一旦退休, 自己就是一个对社会无价值的人, 所以他们心理上希望永葆青春。
2.4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或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势必会反映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在中国, 大多数人信仰佛教。佛教里“佛主”主宰一切, 所以汉语里有“借花献佛”、“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的说法。在许多西方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国家, 人们信仰基督教, 相信上帝创造﹑统治世界, 因而其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生活和语言等深受《圣经》影响。“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想受别人尊敬, 必须尊敬别人) , “Let us eat and drink, for tomorrow we shall die” (人生短暂, 及时行乐) , “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 (婉言可以释怒) , 这些习语均来源于《圣经》。
2.5 成语典故
许多英语习语还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故事, 如“the Trojan horse”现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成语, 指木马计, 意思为暗藏的危险或奸细。该成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10年之久, 胜负未分。最后, 希腊人造一巨大木马, 将其置于特洛伊城外, 马肚藏勇士, 城外有埋伏。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经败退, 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内, 大摆庆功宴。希腊军里应外合, 一举攻下特洛伊城。此外, 像“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 灾难, 祸害的根源) 、“the heel of Achilles” (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Greek gift (s) ” (蓄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给鸡拜年, 不安好心) , 也都源于古希腊神话。这一点与许多汉语习语源于历史典故类似。这种习语形式简单, 含义深刻, 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
3英语习语翻译方法
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 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翻译的质量。恰到好处的习语翻译可以使语言更形象﹑生动, 否则, 可能会使整个翻译大为逊色。 因此, 我们在翻译时有必要掌握一些习语翻译技巧。根据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与汉语习语的表达差异, 我们在翻译英语习语时除了直译法外, 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意译法
当直译行不通时, 我们可以采用意译。这种翻译方法可以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修辞风格或表现形式, 比如翻译时可以增词或减词, 可以改变词性, 可以改变词语在句子中的语序, 包括改变原文的句型结构等。例如, 我们用字面意思来翻译“Love me, love my dog”, 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远不如意译为“爱屋及乌”直截了当。
3.2 直译加注解法
由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或不同来源, 有些习语采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这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同时理解其深层含义。比如: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m. 没有不带刺的玫瑰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幸福, 有乐必有苦)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得到好骨头 (有功者受奖) 。
3.3 略译法
汉语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 这类词结构对称, 前后意思重复, 如“前思后想”、“千言万语”, 等等。这种表达在英语中是很少见的。在翻译这类习语时, 我们不妨仅翻译对偶词中的一对, 而省略另外一部分, 以免令人有画蛇添足之感。例如“贪官污吏”译为“corrupt officials”就可以了。
歇后语往往也可采用略译法, 可以略去前面一部分, 而只翻译体现其含义的后面一部分。如:“外甥打灯笼—照舅 (旧) ”, 仅仅译出实际含义“照旧” (do / will not change one bit) 即可。
3.4 增译法
增译是在直译的基础上, 适当补充一些原文所隐含的文化信息。这样, 它不仅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的理解, 而且能保证原习语的生动形象, 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例如“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可译为“Even three common cobblers can surpass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如果去掉“the Mastermind”, 这一习语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诸葛亮”是“智慧” 的象征——便很难体现出来, 同时, 也可能会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 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地域文化, 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响, 他们之间既有相同和相似之处, 又存在着很多差异, “将源语的材料转换成译入语的过程, 也是进行文化对比的过程”, 因此, 适当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 对进行跨文化交际和英汉双语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从“奈达现象”看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成熟[J].中国翻译, 2001, (6) :46-47.
[2]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宁出版社。2006.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完善的语言,它们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人们通过长时间地使用语言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句子。它包括成语、俗语、谚语、俚语、方言等,一般具有结构紧严、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这就造成了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可归为两类——形象意义的差异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因此翻译时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其民族、地方特色。
一般说来,习语的常见翻译法主要有7种: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还原法、节译法、增补法、注释法。下面我们分别谈谈每种译法的具体思路。
直译法
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的正式语言。另外,汉语口语中的“丢脸”被直译为“lose face”,“功夫”则音译成“kung fu”等等。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则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A gentleman's agreement”译成“君子协定”;“雪中送炭”译成“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竹篮打水一场空”译成“To draw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本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是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则可用“chaos”一个词来表达;“望子成龙”在英译时不能译出其形象,那么翻译成英文时就应该用简短的语句来形容该词的含义:“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又如:“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同类的例子还有“fight like cat and dog”,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虽保留了原文形象,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可以根据该习语在文中的意思进行意译,例如:“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very much ,but we fight like cats and dogs.”译文:“我们常吵吵闹闹,但仍很相爱。”
借用法
由于人类在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不免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英汉习语中存在着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则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这样的习语则可以采用“借用法”进行互译。如英语中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汉语中的“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Easy come, easy go.”与“来得容易,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等句子词汇都可在英汉之间有所对应;同理,如汉语中的“隔墙有耳”一词,英语中则有“Walls have ears.”与之对应。这些相同的句意、相似的用法有时是因为词语有着相似的来源,例如: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两国的军事策略,因此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综上所述,能应用“借用法”的两个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通常近似,即使略有差别,隐含意义也是大同小异。大家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也可不断总结一些此类习语,掌握习语翻译的“借用法”,翻译出的译文就既能达到准确无误,又不失生动活泼。
还原法
“还原法”实际上是在常规翻译方法无效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翻译手法,它使用一种淡化原语言色彩的手段进行语际间交流。英语中许多含有独特形象的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习语都只宜采用“还原法”进行翻译。例如:“have an ax to grind(别有用心)”这个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就很难被中国人所理解。此语直译应该是“有一把斧子要磨”。据说,其源于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少年生活:一名男子想磨斧子,但他却自称不知如何使用磨石,于是年幼的富兰克林便用尽全力帮助他把重达100多公斤的“grindstone”推转了很多次。此间,那个男子连连夸奖富兰克林。可是,斧子一磨好,他就嘲笑富兰克林说:“我是故意让你这样干的。”说罢转身就走了。后来此语便渐渐转喻为“心怀叵测,别有用心”之意。与此同时,汉语中的大量习语在翻译过程中则更需要采用这一方法,因为相对而言,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要比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熟悉得多。由此可见,习语翻译还要求我们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稔熟于心,不能简单地断章取义,也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
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喻意,前后含义重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用节译法来处理,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保留基本喻意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而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愁眉苦脸”可直接译为“gloomy faces”;“长吁短叹”的“长吁”和“短叹”都表示同一个概念,故可用“节译法”译为“sighing deeply”。
增补法
“增补法”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通手段之一,在翻译中可以同时兼顾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些习语按字面意义被翻译成别的语言后,往往因其文化、社会、历史内涵而令人费解或产生混淆,但若单译其隐含意义又会失去其本义上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这时就应该采用“增补翻译法”。例如“树倒猢狲散”这个习语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慌慌张张),是翻译时增添的成分,原文虽无其字而含其义,添加部分可使译文形象突出、有声有色。再如:“盲人骑瞎马”可译成:“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 —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而英文习语“to get blood from stone”则可用“增补法”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另外,英语习语还常以缩略语的形式出现,如: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杂而不精的人)。常常用Jack of all trades来表示;“Where there's smoke”则是“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有烟必有火).”的简化表达,如果翻译时拘泥于原文的简化形式而译成“只要有烟”或“有烟的地方”,许多读者就会不知所云。
注释法
注释法是指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对于一些含有典故的习语,翻译时必须对其本身的文化背景有所加注,以明确原意。例如:仅仅把“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译为“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是不够的,因为这里虽然已有“多此一举”来解释前半部分的喻义,但读者还是不能理解“纽卡斯尔”的含义,因此必须加注,说明因为“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所以运煤到纽卡斯尔实属多余。同理,在汉译英中,也要对一些汉语文化背景进行具体注释以辅助译文。例如:“司马昭之心”若单译为:“Sima Zhao trick”会使人难以理解,所以需加注: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265)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篡夺) the throne. The emperor once 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以对此背景进行解释。
浅析英汉动物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语习语中含有动物词汇的语句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它们的字面意思,更要留意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那是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积淀现象.文章从分析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列举英汉动物习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翻译方法来分析英汉动物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作 者:白杨 BAI Yang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刊 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21(10) 分类号:H313.3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习语 动物形象【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6-03
各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承载的,其中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部分,所以包含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都包含大量的习语,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运用及发展当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中所指的习语具有广义的内容,它包含成语和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习语的意义,大多不是指各个词的简单构成,而是着重体现该习语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各自承载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信息,习语同民族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对习语进行翻译,本质上是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才能在译入语中体现原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是习语翻译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拟从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一、英汉习语体现出的各自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包含大量习语,而习语体现出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生存环境存在的差异。在各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当中,逐步产生民族语言中的习语。英国属于一个古老的岛国,这里的人们以捕鱼和航海为业,这两种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如此,英国语言中有着众多以渔业和航海作比喻的习语,如: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as dumb as a fish; drink like a fish;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catch a crab;put on all sail;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而汉民族居住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之上,人们靠土地生存。在语言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对钱财任意挥霍,英语的比喻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的比喻为“挥金如土”。
汉民族地域广大,气候变化也很大,所以,汉语中常将季节同气候相联系,如用“东风”代表“春天”,炎热的天气常出现在夏季,故此,以“骄阳似火”来比喻夏天。英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北温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所以,常用“西风”代表“春天”。如雪莱的名篇《西风颂》有这样的诗句:“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在英国,这里的夏季也不同于亚洲大陆,这个季节气候十分温馨,所以,英语常将夏季与“可爱”、“美好”和“温和”等联系在一起。有著名诗人在诗中将“爱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想观念存在的差异。英汉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有时存在着迥异的差别,对待同一事物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当中,一般把带有贬义的习语和狗联系在一起,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是,在使用英语的民族中,狗却被视为人类的忠诚伙伴(faithful dog)。在英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常用来指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uy dog (喜欢快乐的人),他们把狗视做宠物,如Love me,Love my dog.汉语里“猫头鹰”是不祥之物,人们认为猫头鹰叫是不吉利的。而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却常用做聪明的象征,例如:as wise as owl。
(三)宗教信仰存在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与宗教和信仰相关的习语。在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在此之后,人们逐渐接受佛教,认为人间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佛来控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习语,如“借花献佛”、“成佛作祖”、“佛性禅心”、“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但在英国,基督教是人们主要信奉的教派,也存在许多有关的习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也有诅咒语句:Go to hell (下地狱去)等。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在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也包括了不同的历史典故。汉民族和英国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两种语言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含有历史典故的习语,此类习语具有结构简单却含义深远的特点。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东窗事发”“如鱼得水”等。英语习语当中所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来自《圣经》及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ll (致命弱点),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之源)。
二、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翻译习语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大问题:
(一)弄清习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比喻义 (即隐含意义)。比喻的构成不只是牵涉到简单的语言上的因素,而且牵涉到更为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很多习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小故事,所以它们大多都有比喻义,也可以这样说,习语就是由于比喻义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比喻义是习语的基本义。在很多习语当中,字面意义不是主要的,只作为探知其真正意义的基石。例如,“steal someones thunder”的字面含义是“盗窃某人的雷声”,而其比喻义或基本义却是“窃取某人的发明”。与字面意义存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比喻义出自一个典故:英国戏剧家John Dennis (1657~1734年),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出像台声一样声音的装置,用于上演戏剧时加强音响效果。这种装置在Dennis的一出戏中使用过后,他的竞争对手在另一部戏中使用了类似的装置,Dennis于是斥责模仿者窃取了他的成果。所以,这个习语就包含了现在的比喻义。像这样从字面意义无法推断其隐含意义的习语,我们在翻译时要弄清该习语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当然,有部分习语还是从字面意义很容易就推断出其隐含意义的,在翻译时可保留其字面意义。
(二)从感情色彩看,习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习语的褒贬色彩也是我们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翻译时要注意分辨清楚。例如: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风俗的习语“bury the hatchet”(言归于好)形象地描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崇尚和平的行为,属褒义。源于母马不建窝这一事实的“find a mares nest”(不存在的东西;毫无价值的发现) 则含贬义。而有些习语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如“to be hand in g1ove with”(密切合作,互相勾结),翻译时对此要严加区分。
(三)从语体上看,有些习语通俗易懂,有些习语委婉高雅,有些习语存在文绉绉的现象。例如“join the majority”和“kick the bucket”都表示“死”,然而前者委婉高雅,‘后者却粗俗。汉语“死”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委婉高雅与粗俗的划分,例如委婉高雅的有“牺牲”、“逝世”和“与世长辞”,民间有“升天”的说法,粗俗的有“翘辫子”和“见阎王”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翻译时,应正确处理语体的差别,若用粗俗的语言来翻译原语中原本高雅委婉的习语,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在不同国家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习语的比喻义、字面意义和感情色彩,如果翻译时没有做到充分重视,就有可能留下笑柄,使整个文章的修辞效果受到影响。
三、反映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习语的翻译则又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深度和成功与否。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一)直译法。直译法指的是在不存在违反译文的语言规范现象,和不至于引起误解以及产生不正确的联想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习语具有的比喻和象征及民族特征的方法。运用直译方法所译的习语,如果读者可以接受,则直译法就是促进文化沟通的最好方法。它能传递原语习语所携带的几乎全部的文化信息。实际上,汉语中很多习语便是从英语习语中直译得到的。例如,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打破纪录(break the record)、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等。英语习语lose face也是从汉语习语“丢脸”直译过去的,现在这一习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习语都丰富了英汉民族的语言宝库。
在原习语具有的隐含涵义容易作出判断,读者在字面上就可领悟其内在涵义时,也可采取直译的方式。All roads 1ead to Rome直译为“条条大道通罗马”,为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下面的两例也可以说明问题:
(1)“雪中送炭”直译为to offer fuel in the snowy weather.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直译为When a man attains the Tao,even his pets ascend to heaven.
此类习语翻译,只要读者能用心体会,就可了解到习语中隐含的涵义,这种直译的语句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习语的含义,而且保留了原文的比喻或形象。
(二)同义习语借用法。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社会和人生历程有许多类似的方面,所以,在英汉的习语当中一定会有少数相同或相似的习语。此类习语在含义方面、形象和比喻方面具有相同或近似特点,并且在褒贬色彩及语体上也相符。也就是说,此类习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同性质,在翻译时可相互进行借用。例如“Easy come,easy go”.同汉语当中的谚语“来得容易,去得快”;“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同成语“趁热打铁”; “Practice makes perfect”同成语“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同成语“身教胜于言传”;“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与“火上加油”;“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tip”与“了如指掌”等。相似的习语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castle in the air”同成语“空中楼阁”等。此类习语在字面上的意义与形象具有相似性,或稍有差异,但语句所隐含的涵义是相同的,这类语句是可互译的。
(三)意译法。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或会引起误解,我们只好牺牲原习语的比喻或形象,而根据上下文意译。例如,何自然教授的著作《语用学与英语学习》当中有这样一个例句:“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es do.”如果只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直译,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为什么只能是罗马呢?其他地方就不行吗?而语句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入乡随俗”,假如翻译为“到什么地方,就唱什么地方的歌”,就更加贴切和形象了。翻译成什么内容,要依据原文的内容和总体意义进行选择。
再看以下几个例子:
(3)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她生于富贵之家,认为凡事都可以随心所欲。
(4)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him to their parties,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例(3)中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不能直译为“生来嘴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例(4)中的a wet blanket不能直译为“一条湿毯子”。这两例若直译会使译语读者对译文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
同样,汉语中许多习语的民族文化色彩较浓,翻译成英语时,也应采取意译法。例如,“龙”的涵义在英语文化和汉文化当中完全相反,在汉语文化中,“龙”代表着“高贵、庄严”,而其英语中的对应词dragon则有怪物、恶魔、凶残等含义。所以,在翻译中,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当中的“龙”在进行英译时不可直译,可将语句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succeed in life.
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习语时,意译法或多或少会造成原习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损失,但为了准确传达这类习语的涵义,这是不可避免的。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主要是为了既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文的隐含意义,又照顾到译文的表达形式。例如,汉语习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如全部直译就表达不出含义,只好采用部分直译,部分意译的方法,把它译成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其中as useless as是“白费蜡”的意译,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是“瞎子点灯”的直译。再如以下两例:
(5)风餐露宿 to brave the wind and dew
(6)视死如归 look on death without flinching
例句(5)的“风餐露宿”形容不怕旅途艰辛。其中的“风”和“露”分别直译为wind和dew,而“餐”和“宿”不能直译,只好舍去,brave意为不顾;例(6)的1ook on death是“视死”的直译,without flinching (不畏缩)是“如归”的意译。
采用直译和意译结合法既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还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五)注释法。注释法作为直译法和意译法的补充。优秀的直译可以使读者认识原习语表现的文化内涵,但有时单纯直译会让读者感到不能理解。运用注释法解释原语习语的故事和出处,就能够消除译入语读者在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从而领会该习语的深刻涵义。例如:
(7)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单凭这样翻译恐怕中国读者还不能完全明白此英语习语的真正含义,因此就需加注释: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斯尔是多余的事情。
(8)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如苹果馅饼一样
这样的翻译,中国读者一定不知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可以这样注释:苹果馅饼是美国人喜欢的主要食物之一,传说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这一习语主要是用来说明某种东西是美国式的。
下面再来看一些出自典故的汉语习语英译的例子: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The more the better as Han Hsin said about the number of troops he could command.(Note: Han Hsin was a leading general under Liu Bang,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Liu Bang once asked Han Hsin how many troops he was about to command,and“the more the better was the answer.)
上述译文首先直译出汉语所包含的表面意思,接着解释“韩信点兵”这一历史故事,可以让英语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习语的文化背景,对文化沟通非常有益。
东施效颦:Dongshi imitating Xishi
仅仅这样翻译的话,英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谁是Dongshi和Xishi,为什么东施要模仿西施。这时也需加注释: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imitated Xishi in knitting her brows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当然,翻译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
综上所述,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应充分认识习语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中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并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充分考虑其隐含(比喻)意义的难确传达以及褒贬色彩和语体的准确使用,采用相应手段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沟塑。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得当,对促进文化交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冯翠华.英语新习语汇编[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穆雷.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中国翻译,1990(4)
[6]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3(3)
[7]刘川,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1996(1)
[8]梁实秋.远东英英、英汉双解成语大辞典[K].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0
[9]李景韩,李健.汉英成语习语对应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10]罗红.英汉谚语的比较与翻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5)
[11]夏书勤.成语翻译浅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
[12]张复星.试论成语翻译的灵活性[J].外语教学,1986(3)
[1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简介】阳艳萍(1977- ),女,广西荔浦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推荐阅读: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0-05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11-05
浅谈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教学的影响11-05
大学英语考试中英汉翻译的差异浅议11-28
谚语习语翻译12-08
浅析动物习语中英翻译技巧12-30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07-18
英汉翻译难点09-21
英汉翻译习题10-23
英汉对比翻译解析09-08